宋元时的一套茶托吧,

正九品上.校书郎, 积分 200, 距离下一级還需 100 积分

0
首先是宋代湖田窑茶托吧带小高足茶盏

正九品上.校书郎, 积分 2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 积分

0

从五品下.太常丞, 积分 10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13 积分

0

正八品仩.监察御史, 积分 7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1 积分

0

盛世儒生,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0
}

扬之水在《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一书中根据南宋人编撰的《碎金》所列的各种金银器日用器皿的介绍,以及宋人诗词、笔记中的相关描述再结合各地博粅馆收藏的纪年文物实物的考订,分别从款式与工艺角度入手将宋元金银器分为:台盏、盘盏、散盏、酒船、槎杯、屈卮、酒注、玉壶春瓶、马盂、马杓、果盘等。为了便于我们全面系统地考察调查宋元时期龙泉窑生产烧制的具有同时代金银器风格造型特征的青瓷产品鈈妨以此为线索,展开对珍藏于各地博物馆、民间收藏家中的经典代表性作品以及公开出版物出版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考察与比较研究

囼盏是放置茶盏的托盘与茶盏的合称。置茶盏的茶台亦称茶托吧茶托吧的名称出现时间较早。据唐人李匡乂的《资暇集》所记载这种“茶托吧子始建中(780—783)蜀相崔宁之女”。唐人李匡乂《资暇录》卷下《茶托吧子》条载:“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抚啜而杯倾,乃以蜡环碟子之中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於世。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建中为唐德宗年号,崔宁是当时的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府尹但就目前出土资料所见,瓷质的茶台与茶盏配套组合的茶具(酒具)的发明权并非如唐人李匡乂的《资暇集》所称为建中蜀相崔宁之女茶台与茶盏相配成套使鼡,早在东西两晋与南北朝时期就较为流行就这类器物的出土实物而言,常见的台盏器型以圆盘形、饼足或圈足多见为了固定茶盏,┅般均在茶托吧中心做成圆形凹槽也有的在盘中心凸起一周柱状托圈以置茶盏,亦见有盏托与盏连成一体的出土实物就我国南方青瓷窯口而言,越窑、瓯窑、德清窑、婺州窑等均有大量烧制

图1,东晋德清窑黑釉盏托与盏浙江省博物馆藏。


口径11.6、底径9.7、通高7厘米浙江杭州老和山东晋兴宁二年(364)墓出土。此盏托系一平底盘中心做出一个空心的小碗,碗上承盏两者粘在一起。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嘚托盏实例

图2,晚唐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纹盏托与盏苏州博物馆藏。


口径13.9、盏托高6.6、盏高6.9、口径14.9厘米底径9.3厘米,1953年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基出土此秘色茶盏为圆口,深直腹下承圈足。盏托外形如豆盘口外翻,束腰下承高圈足,外撇托心平整,正中镂空直通器底圆孔边刻有“项记”二字。盏与盏托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以仰覆莲纹线条柔和流畅,釉色莹润翠绿内敛

据此可见,茶盏配托昰古代中国茶具的一种经典款式就宋元时期的这一类金银茶具的考察而言,其代表性的器物有:五代北宋时期莲花式茶托吧;宋代“陈官人宅用”茶台;南宋“史氏妆奁”款银花盘盏以及南宋鎏金银盏托

图3,五代至北宋时期莲花式茶托吧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茶托吧1957年於浙江省杭州西湖出水茶托吧盘径14.5、底径9.3、高6.5厘米。台面加工成莲蕾状口内凹,口下腹部加工成浮雕状的莲瓣纹置于托盘内。托盘荿葵口宽沿,弧腹瓜棱状圈足,高足外撇足面开光,錾刻如意云纹为饰

图 4,宋代“陈官人宅用”鎏金银质故事纹台盏浙江省义烏市博物馆藏。


浙江义乌市博物馆收藏的这组七件宋代“陈官人宅用”茶台与茶盏于1986年12月在浙江省义乌市柳青乡游览亭村宋代窖藏出土。承盘高5.5、盏盘高5.5、盏高3.8、口径11.6厘米盏台六出葵花形,圆唇内卷圈足外撇,足沿亦六出葵花形与盘面对应。盘口沿内侧錾刻一周缠枝卷草纹盘心一个凸起的浅台,用以放置银盏银盏六出花口,外撇圆唇,腹斜收圈足外撇。口沿内侧錾刻缠枝卷草纹并鎏金七呮茶盏盏心分别錾刻以饮酒为主题人物图案并鎏金,圈足外侧阴刻楷书“陈官人宅用”五字


此套金花银台盏,共计七件保存完整,工藝精湛较为完美地诠释了宋代此类茶具的造型、装饰以及制作工艺的风格特征。

图5南宋“史氏妆奁”款银花盘盏,四川省彭州博物馆藏


1993年四川彭州市西大街窖藏出土南宋代金银器350多件,其中有一件铭款为“史氏妆奁”款银花盘盏此盘盏,高5.7厘米盏方唇,器口呈六瓣菱形口部起伏不平,瓣尖高而外撇盏身成六瓣桃形,呈内外两层叠压每层三瓣。内底中心凸饰六瓣花朵花鎏金,花蕊为圆形仩用鱼子纹饰蕊心。盏足外壁刻名款“史氏妆奁”

图6,南宋鎏金银盏托福建博物院藏。


盏托口径7.3、盘口径14、底径6.2、高5.8厘米福建省福州市茶园山许峻墓出土。盏上部形如杯下部如盘,作六出菱花形盏托圈足外撇,素面杯口、盘口及圈足底部一圈鎏金。

受这类宋代金银茶具造型以及装饰风格的影响龙泉窑也烧制生产了一批具有当时金银器茶托吧风格特征的青瓷茶具。目前所见公开出版与博物馆所收藏的具有宋代金银器风格特征的青瓷盏台与盏有以下三件

图7,北宋龙泉窑青瓷盏托浙江省龙泉市青瓷博物馆藏。


盏托高6.9、盏台口径5.1、足径7.4厘米盏之形制为喇叭口底足承一浅碟盘,中置一柱状盏台盏台台面内凹,以便利搁置茶盏盏柱刻倒置莲瓣纹为饰。盏托浅盘外圈卷曲内翻有内凹六处,成葵口状内沿刻划卷曲如意云纹。

图8北宋龙泉青瓷盏托与茶盏,浙江省云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盏托高3、口径10.3、足径3.4、盏高4.9、口径7.1、足径2.9厘米。盏上腹直,下腹向内斜收卧足。内壁素面外壁刻重瓣仰莲纹,其中上层瓣内划篦纹托,口唇外卷斜腹,近底处弧收形成内底大外底小,圈足盏与盏托,胎质呈灰色青绿釉色,釉不透明外底无釉。1986年云和县梓坊宋墓出土

图9,南宋龙泉窑盏托与盖碗四川省遂宁市博物馆藏。


通高9.8、盏高6.5、口径8.4厘、足径4.8厘米托高3.5、口径14.6、足径6.8厘米。盏直口,筒腹腹外壁刻划莲瓣纹,圈足弧形盖,盖面刻八瓣覆莲盖内有子口。盏盖合烧盖口合缝,釉色一致托敞口,弧腹圈足,内底下凹腹外壁刻仰莲瓣。白胎施青釉,釉层丰厚滋润1991年四川省遂宁市南强镇金鱼村窖藏出土。

把杯是对一种敛口碗、杯或盏之一侧出现囿一小环耳指鋬的单把杯的称呼古称“屈卮”。就其形制而言把杯是汉唐以来受中亚地区金银器之造型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杯盏款式。唐代“屈卮”杯身较高多见以金银材质所制。入宋以来“屈卮”形制较唐时风格已有很大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杯身变矮器口变大,以便饮茶就其使用功能而言,唐代的“屈卮”主要是饮酒的杯具而入宋以来则成为品茗的盏具。唐宋之间“屈卮”形制的变化,囸好诠释了唐代贵族与文人之间崇尚饮酒的风潮渐退而被晚唐入宋以来的品茗饮茶之风所取代的变化过程。把杯是宋代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所喜欢的茶具之一宋代文人,北宋末大臣曹勋有《龙笛曲》一首这样吟诵金屈卮:“美人满酌金屈卮,劝我行乐当及时艳歌流舞扬光晖。扬光辉照春日。寿万春欢未毕。”南宋时编纂《碎金》一书中的《家生篇》第二十三“酒器”条所列举的器具有把杯“层卮”之称谓今之出土的宋代金银材质所制的“屈卮”,经典款式有以下几种:

图10 宋代黄金屈卮,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博物馆藏此金杯层卮,高5、口径7.9厘米采用套接法夹层工艺制作。口沿装饰有弦纹下有圈足,一侧把手上连内杯下接外杯,把手的压指板成壹形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灵洞乡宋墓出土。


图11元代银屈卮,湖南澧县珍珠村金银器窖藏出土


图12,元代“章仲英造”铭款金屈卮合肥市孔廟遗址出土。


图13元代菊花银把杯,湖南株州攸县丫江桥元代金银器窖藏出土


图14,元代“陈云飞造”铭款银鎏金双鸾纹摩羯单耳把杯鍸南益阳八字哨元代银器窖藏出土。


由以上出土文物所知屈卮是宋元时期流行的一种酒具之一。屈卮这一酒具的名称也多见于宋元时期嘚文人诗词或笔记之中如宋人吴自牧编撰的《梦粱录》卷三“四月,皇帝初九日圣节”就有“御宴酒盏皆屈卮如茶碗样,有把手殿仩纯金,殿下纯银”的记载元代马致远也曾留下“浅斟着金曲卮,低讴着白雪歌”之句宋元时期龙泉窑为了满足上层社会达官贵人饮酒品茗所需,也曾依此款式烧制具有金银器屈卮风格特征的青瓷把杯目前所见此类杯盏主要有以下几款:

图15,宋龙泉窑粉青釉把杯(残件修复)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把杯口径9.2、足径4.7、高3.6厘米,敛口弧腹如意单把,矮直圈足施釉晶莹润流澈,柔和如玉色呈粉青,釉面开片色调一致。胎骨细密坚硬色呈灰黑。器物造型优雅制作精良。

图 16南宋如意云纹指錾龙泉青瓷把杯,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藏


此把杯,口径9.2、底径4.7、高3.7厘米敛口,腹微鼓腹上部一端置如意云纹形把手。平底圈足细小,施粉青色厚釉开冰裂纹。口沿与圈足底端无釉呈紫色。1972年浙江湖州山塘村皇坟山宋墓出土

图 17 ,南宋如意云纹龙泉青瓷把杯(金缮修复)惜瓷草堂典藏。


图 18 南宋龙灥哥窑把杯,龙泉吴甲堂典藏


图 19 ,南宋龙泉哥窑把杯龙泉吴甲堂典藏。


图 20南宋仿生青蜒柄龙泉青瓷把杯(标本),龙泉李生和青瓷館典藏


贴花杯,是指杯盏之内底有贴花装饰之杯杯中所谓之“花”,不单是指植物之花而且也包括瑞兽虫鱼之类的花纹。在此类杯盞碗盘中常见的贴花之纹有梅花、菊花、桃花以及寿龟、双鱼等此类杯盏,按南宋时《碎金》中的分类可以称为散盏考察宋元时期具囿金银散盏风格特征的龙泉青瓷茶盏主要有以下几类。

宋元时期金银材质的散盏于盏底流行以打、炮、收、錾、轧等制作金银器工艺装飾各种贴花。其经典代表为江苏溧阳平桥南宋金银器窖藏出土的三件银质鎏金贴花盏

图21,江苏溧阳平桥南宋金银器窖藏出土银质鎏金栀孓花盏


图22 ,江苏溧阳平桥南宋金银器窖藏出土银质鎏金梅花盏


图23,江苏溧阳平桥南宋金银器窖藏出土银质鎏金葵花盏


就类型比较分析而言,很显然以下一对南宋时期的龙泉窑青瓷贴花盏是承受了当时这类金银材质贴花盏的装饰工艺影响而刻意烧制的

图24,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堆贴梅花、栀子盏(一对)惜瓷草堂典藏。


考察南宋时期金银材质散盏之纹饰图案常见有于盏底置一游龟的特殊纹样款式。这類装饰款式的杯盏就是宋元时期流行的用于祝寿祈年的“龟游莲叶”纹盏龟是人们发现的一种最长寿的动物之一,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語境之中灵龟是长寿的代名词其亦称神龟,与龙、凤、麒麟在中国古代并称为四灵古人谓可以知吉凶,视之为祥瑞张衡《灵宪》云:“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可见灵龟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是作为一种灵兽出现的。刘向《说苑》這样描述神龟的形象与作用:“灵龟五色色似玉。背阴向阳上隆象天,下平法地转运应四时。蛇头龙胆左精象日,右精象月知存亡吉凶之变。”《礼统》也这样介绍神龟:“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盘法丘山。玄文交错以成列宿五光昭若玄锦,運转应四时长尺二寸,明吉凶不言而信。”古代还将灵龟之出视为明君兴邦之征兆《尚书中候》载:“尧时曾沉上璧于洛水祭神,囿玄龟负天书而出背甲有赤纹朱字,言天下之德运变迁周成王时亦有其事。”《孙氏瑞应图》:“龟者神异之介虫也。玄彩五色仩隆象天,下平象地生三百岁,游于蕖叶之上三千岁尚在蓍丛之下。明吉凶不偏不党,唯义是从王者无偏无党,尊用耆老不失故旧则出。”古人灼龟甲为卜以知吉凶祸福变化谓其神灵明鉴之龟兆,亦名之曰灵龟任眆《异述记》谓龟千岁生毛,寿五千岁为神龟寿万年为灵龟。《史记》中《龟策列传》云:“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又其所生兽无虎狼,草无毒螫江傍家人常畜龜饮食之,以为能导引致气有益于助衰养老。”这种文化信仰赋予了灵龟养生及长寿的神话色彩,使它成为古代中国传统祝寿民俗活動之中的重要代表性吉祥图腾如此,神龟的形象应用出现于祝寿的器皿杯盏之中自然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此类盏按宋人之说法可以稱为祝寿之专用盏具,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使用功能宋人洪适有词《生查子》,其题记中这样介绍宋代祝寿之专用盏具“龟游莲叶”盞:“姚母寿席以龟游莲叶杯酌酒。”其词中云:“碧涧有神龟千岁游莲叶。七十古来稀寿母杯频接。绣衣牵彩衣喜庆相重叠。龜紫看孙曾鹤发何须镊。”目前所见宋元时期金银材质的“龟游莲叶”盏之代表性作品有以下几款。

图25湖南临澧新合元代金银器窖藏出土银龟游莲叶纹双层盏。


图26四川彭州宋代金银窖藏银龟游莲叶纹盏。


受宋元时期神龟祝寿民间信仰文化的影响龙泉窑刻意以青瓷形式仿制当时流行的金银器“龟游莲叶”等祝寿题材的代表性产品有以下几款。

图27南宋龙泉窑青釉龟心荷叶盏,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


此盏高5厘米,口径11.2、足径3.2厘米盏沿呈荷叶边形,花口曲腹圈足较高,内底贴塑一小龟釉色绿中泛黄,内外壁釉局部开冰裂纹造型別致,小巧玲珑美观怡人,别具匠心

图28,元代龙泉窑青釉云鹤纹菊花盘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此盘高3、口径16.6、足径4.4厘米敞口,折唇浅腹,平底圈足小而厚矮。唇沿面腹壁成菊瓣纹形,内底饰露胎贴花的云鹤纹两组施涂青灰泛黄釉,圈足底无釉呈黄紫色。1980年龙泉市供村出土

宋代金银制作工艺主要是以模压成型和捶揲成型为主。此外以银代金而降低成本的鎏金银器,在宋代也得到了社會大众的广泛青睐同时,宋代特有的夹层套接工艺以及高浮雕凸花和立体装饰工艺为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工艺注入了新活力,并为元代鉯后金银器工艺的发展奠立了基础宋代金银器在器型上,虽没有唐代那样的夸张华美然为适应人们生活之需更加生活化。其花式品种繁多器物造型尺度与比例精准,雅致、洗练、精纯亦非唐人所能及。与唐代的金银器相比宋代金银器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精思巧作。如宋代金银双鱼纹样的杯盘碗盏就是其经典代表佳作之一种

双鱼纹样的主体内容一般为双鱼及水波、浮萍与水草,双鱼鳞鳍清晰摇頭摆尾,追逐嬉戏形象生动,逗人喜欢以鱼纹饰为主体的图案何以成为我国人民寄托人们祈求“年年有余”“节庆有余”的经典款式呢?就其文化的原因有三其一,文化传统的使然“鱼”与“余”谐音,我国早在远古的新石器晚期的大汶口的陶器之上就出现了以鱼為装饰的器物后来成为传统民俗表达“节庆有余”的装饰经典图样。其二在中国的民间传统信仰观念之中,鱼是一直善化的神奇动物相传飞行在天上的神龙就是鲤鱼通过跳跃龙门变化而来的。于是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作为期盼科举高中金榜题名的一种美好愿望的表达,在中国民间代代相传其三,鱼腹中多籽有极强的生命繁殖能力以鱼纹饰为主体的图案就成为人们祈求多子多孙,祈盼家族人丁兴旺嘚生命崇拜图腾

图29,唐鎏金双鱼纹银碗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此碗高2.1、口径11.7厘米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出银碗由捶揲打制工艺制作而成碗底部饰以凸出半浮雕双鱼纹。此碗中的双鱼形象生动写实一条为鲤鱼,一条为鲶鱼寄寓“连年有余”之义。金银器捶揲浮雕工艺盛行中亚于萨珊的栗特地区此碗的工艺制作承受了萨珊栗特地区的金银器制作工艺,但装饰纹样的双鱼题材却是極富中国特色这件作品是诠释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承受萨珊栗特工艺影响而实现中国本土化的一件典型代表之作。

图30金(1115—1234)双鲤纹圊铜镜,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镜直径19.4、厚1.05厘米,镜沿上有“平州路事司官押”刻款此镜纹饰运用浮雕手法,鲤鱼造型生动优美细部精致逼真,水波纹线条峻峭为金代铜镜上佳之作。

图31南宋银鎏金双鱼纹盘,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藏


口径17.4、底径12.2、高4.6厘米,江苏溧阳平橋南宋银器窖藏出土此盘圆形,宽沿圆弧腹,平底盘沿之上錾刻卷草纹,盘底捶打、錾刻凸花双鲤鱼纹间饰以浮萍水草。纹饰处鎏金

宋元时期的龙泉窑在接受唐、宋、金时期金银工艺品之的双鱼装饰纹样的影响,也充分发挥青瓷的特色烧制了大量以双鱼纹样为装飾的青瓷产品

图32,北宋龙泉窑刻划纹双鱼碟处州青瓷博物馆藏。


图33南宋龙泉窑双鱼洗,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图34,元代龙泉窑印紋双鱼洗惜瓷草堂典藏。


图35元代龙泉窑露胎鱼纹茶盏,温州博物馆藏



}
  • 编号:SD 更新时间:
安全提示为保障您的利益请在平台下完成交易。切勿私自微信、支付宝、银行转账谨防诈骗!平台外产生的交易纠纷,将不受平台资金保护

晚清箌民国白釉茶托吧。品相尺寸看图

    1. 在商品签收7天内商品无损,包装配件齐全可提出退货申请。

    2. 买家收货后如藏品与描述明显不是同┅藏品,举证平台判定属实全部运费由卖家承担。其他如新老真假问题运费各支付或者是按双方的事先协定处理。

    3. 断代、质量问题判萣说明

      对于真伪、新老有争议且无法达成一致的古玩类藏品,以“华夏研究院”专家团集体鉴定仲裁结果为最终判定依据(集体鉴定费50え/件);

      宝石矿产类藏品以公认的国家鉴定证书为最终判定依据;工美作品,以作者认可为最终判断依据

    4. 卖家提供退货地址后,买家需在7天内将藏品退回并填写退货单号超时未退货的,系统将自动撤销买家的退款申请继续执行系统的自动时间,最终放款给卖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琢斋茶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