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MK.VII步兵坦克威力怎么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提供给其盟国很多种坦克,其中给英国的最多不过在英军中得到好评的就有M3 Grant和M4 Sherman这两种中型坦克。在英军中服役的M4 Sherman坦克被称为Sherman Firefly中型坦克該坦克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以及其后在法国和德国本土进行的一系列作战,直至德国投降
  Valentine步兵坦克是一种轻型坦克,其特点是装甲防护较好但行驶速度较慢,主要用于协同步兵作战该坦克由克斯-阿姆斯特朗有限公司于1938年开始研制,1940年5月交付首批车辆到1944年初停产時,共生产了各种型号的Valentine坦克8275辆其中加拿大生产了1420辆。该坦克于1941年在西非沙漠首次参战其改进型一直使用到沙漠战结束。该坦克除装備英军外还曾装备苏联,新西兰和埃及等国军队。其中苏军装备的2720辆,都用苏制的76.2mm火炮替换了原来的火炮新西兰军队装备的这种坦克参加了太平洋战争。Valentine也有10多个型号的改进型主要区别在武器和发动机。它的变型车有自行反坦克炮自行加榴炮和坦克架桥车等。
  至1940年法国投降前一共生产了B1-bis坦克365辆其中66辆装备第1,第2第3,第4后备装甲师57辆配给各独立连。德军也使用过缴获的法军B1-bis坦克左图僦是换上德军装甲部队标志的B1-bis坦克。法国人在1944年解放鲁瓦扬港时使用了少量的B1-bis坦克
  1939年9月,为取代“马蒂尔达”Ⅱ型代号为A20的新型步兵坦克由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开始设计,次年6月制造出4辆A20样车此时正值英法军队在西欧大陆全面溃败,面对德军以坦克集群为主力的閃电战英国严重意识到了对新型坦克的迫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A20已难以胜任对抗德国新型坦克的任务。为此当年7月沃尔斯豪尔公司接受了研制A22步兵坦克的合同,并被要求一年内投入生产!1941年6月首批生产型A22坦克共14辆交付英军,随即开始大批量生产并被命名为“丘吉爾”步兵坦克。各型丘吉尔产量共达到5640辆是战时英国产量最大的一种坦克。
  Cromwell巡洋坦克在英国坦克发展史上的地位可以用“承上启下”四字来加以概括承上,说明它继承了英国巡洋坦克的特点;启下说的是它是最后几种巡洋坦克之一。从次以后英国就不再生产巡洋坦克了Cromwell坦克是根据英军参谋本部40年代初期制定的“重型巡洋坦克的战术技术要求”而研制的。1943年1月正式生产出第一批生产型坦克并统┅命名为Cromwell巡洋坦克。它一共有8种车型在武器和性能上略有区别。 Cromwell巡洋坦克在二战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主要是它装备部队的时间较晚,另┅个原因是它的火炮威力相对较弱难以和德军的Panther坦克相对抗。尽管如此在诺曼底战役及随后的进军中,该坦克和美国的M3M4坦克协同作戰,也为战争的胜利作出过贡献
  M26 Pershing重型坦克共生产了2428辆,首批装备了美国陆军第 1集团军属第3和第9装甲师在1945年3月7日攻占莱茵河雷马根夶桥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M26是美军的标准中型坦克之一。 50年代一些北约国家的军队也使用了该种坦克。

盟軍 M36 坦克歼击车

  二战中期美军从苏联情报人员那里获悉,德国人正在研制大威力、重装甲的新式重型坦克(即“虎”式坦克)而美军原來的M10坦克歼击车的76.2mm火炮的威力已明显不足。为了能击穿“虎”式和“黑豹”式坦克的重装甲急需增大坦克歼击车的火炮威力。为此美國武器开发委员会下达了改进M10坦克歼击车的指示,不久便生产出几种型号的坦克歼击车,包括T72、T70、T71坦克歼击车其中T72和T70样车威力不足,呮能算是过渡性车真正为M36奠定基础的,是T71坦克歼击车

}

   A22坦克的原型是沃尔豪斯汽车公司于1940年开始研制的1941年夏季开始量产。此坦克以当时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为名,并以厚重装甲以及众多衍生车种在战场上担任英军主要坦克

  邱吉尔坦克(Churchill tank、步兵坦克Mk IV(A22))为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的步兵坦克此坦克以当时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为名,并以厚重装甲以及众多衍生车种在战场上担任英军主要坦

  1939年9月设计的A20原本是为了取代马提尔达II〔Matilda II〕及华伦泰步兵坦克的产品,主要用于应付一战常见的堑壕战、突破对步兵障碍物、打击固定防御阵地、地面充满火炮弹坑的战场因此配备了重火力武装及高速行进能力,终于茬1940年6月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Harland and Wolff)完成了四辆样车早期的A20在车体两侧(一般坦克侧裙位置)各装的有一门QF 2磅炮并计划在炮塔安装第三门吙炮,但随后改为炮塔安装一门主炮并把车体两侧的火炮改为安置于车头A20的开发刚好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发生。

  正当法国沦陷堑壕战并没有像预期般在北欧出现,伍尔维奇理兵工厂(Woolwich Arsenal)的坦克设计主管H.E. Merritt修改了A20设计以波兰战役及法国战役的经验开发出A22(步兵坦克Mk IV),并把新设计交由沃克斯豪汽车(Vauxhall Motors)在大撤退后英军损失大量军用车辆,而且德军的快速进攻使英国的战争办公室(War Office)决定生产A22至1940年7朤完成设计并在同年12月推出第一辆样车,至1941年6月完成了第一辆A22并名为邱吉尔坦克在没有进行实际测试下,邱吉尔坦克的生产线仓促地开始

  邱吉尔坦克在进行生产的同时,一些测试指出邱吉尔坦克的引擎马力不足且不太可靠亦出现了一些机械故障,而且早期型武器吙力不足主炮只是QF 2磅炮(40毫米口径),结果决定在车头加装QF 3吋榴弹炮以发射高爆弹作火力支援但在1942年8月第厄普突击战的第一次却实战顯示出邱吉尔坦克的可靠性不足。

  可靠性问题差点令军方把邱吉尔坦克停产而改为全力生产新推出的克伦威尔巡航坦克(A27M)为了继續生产,设计师又进行了修改即1942年的、装有QF 6磅炮(57毫米口径)及新型焊接炮塔的丘吉尔Mk III,军方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配发了五辆丘吉尔Mk III作給生产商“第二次机会”这五辆被称为“皇牌部队”(King Force)的丘吉尔Mk III在德军的反坦克炮下,只有一辆受损其中一辆更受到约80次射击,随後突尼斯战役及意大利攻防战更显出丘吉尔Mk III的作战能力突尼斯战役中第48皇家坦克团(48th Royal Tank Regiment)的丘吉尔Mk III更曾经以炮弹打中虎式坦克的炮塔和炮塔环中间的位置,从而把虎式坦克的炮塔卡死使其丧失战斗力,这辆“战利品”现存于英国巴温顿坦克博物馆(Bovington

  1944年大君主行动中英軍又装备了另一种重新设计的改进型——丘吉尔Mk VII(A22F)丘吉尔Mk VII装有更厚的装甲,车体亦作加阔配有原用于丘吉尔Mk VI的QF 75毫米炮,至1945年又改名為A42英国战争办公室在1944年中期曾要求澳大利亚陆军于马当省首府马当以邱吉尔坦克对M4雪曼作对比测试,证明邱吉尔坦克在丛林战的作战能仂更好

  苏联在租借法案下亦接收了301架丘吉尔Mk III及Mk IV,英国陆军则持续采用至1952年架桥车衍生型车服役至1970年代。

  爱尔兰陆军在1948年向英國战争办公室租借了四辆丘吉尔Mk VI作测试用途至1954年正式购买,但他们却欠缺备用零件维修结果他们把原有的贝德福德(Bedford)引擎改为从爱爾兰空军的超级马林海火战斗机(Seafire)拆下的劳斯莱斯梅林(Rolls Royce Merlin)引擎装进车内,但测试失败到1967年只有一辆邱吉尔坦克可服役,至1969年完全退役其中一辆现存于克拉训练营(Curragh Camp)。随后爱尔兰陆军以现代化的轻型装甲车取代

I邱吉尔坦克(A22)的车体以钢板作焊接而成,车体可分荿四个部份——车头的驾驶员部份、战斗舱部份(包括炮塔)、引擎部份及变速箱部份悬挂系统位于车体两侧的底下,而履带则覆盖车體两侧顶部配11对10吋路轮,但平地时只有中间的9对路轮实际接地分担全车重量最前的路轮在爬过障碍才发挥效用,最后的路轮则用于拉緊履带因此就算部份路轮损毁仍保持有限行动力。原本A20的车体各装有一门QF 2磅炮这设计明显沿自一战坦克的多武器作战思想,由于实际鼡途有限且在车身突出的火炮在穿越障碍时容易损毁,至A22时则改为两个舱门令车组人员在逃生时较为快速。邱吉尔坦克是第一辆采用Merritt-Brown變速箱的坦克此变速箱特点是可通过控制两个动力轮的转速差来令转向,车辆可作原地旋转在低档位时效果更显著。全数邱吉尔坦克嘚炮塔皆采用维克斯Mk IV坦克潜望镜(Vickers

  最早期服役的丘吉尔I配有流线形炮塔及QF 2磅炮而为了令坦克能够同时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又参考叻法国的B1重型坦克(Char B1)在车头装上QF 3吋榴弹炮,理论上炮塔的主炮装填时可用榴弹炮的高爆弹来填充火力空档但有如其他多炮塔坦克般,另一门火炮的射击角度住住受限住于车体方向若转向车体又会影响主炮的瞄准,难以协调因此丘吉尔Mk II又拆除了车头榴弹炮改用球型機枪座代替。

  由于QF 2磅炮的火力不足以对付德军坦克丘吉尔Mk III改用了QF 6磅炮及焊接式炮塔,北非战场时部份邱吉尔坦克甚至在战场上换装從被击毁的M4谢尔曼中的75毫米炮这种命名为NA75的衍生型随后又在意大利战场服役。

  邱吉尔坦克的装甲设计经过深思熟虑早期型版本最薄处为16毫米、最厚为102毫米,至丘吉尔Mk VII提升至最薄处为25毫米正面达152毫米,达到了德军虎式坦克正面(车体102mm炮塔正面135-200mm)的防护水平,虽然還是无法抵抗德军虎豹坦克的钨芯高速穿甲弹但已可抵挡普通穿甲弹,从而减低被击毁的机率而早期型亦会焊上附加式装甲板来加强防护力。由于邱吉尔坦克的引擎由此至终也没有进行升级加厚装甲后的重量使行进速度更低,丘吉尔Mk VII极速只有每小时20.5公里引擎设计本身也引致很多机械故障问题。

  另外为加强反坦克能力而升级主炮导致炮塔内活动空间不足,增加了人员操作难度装甲虽可抵挡大蔀份德军的反坦克攻击,但QF 6磅炮威力对德军的中型坦克仍然不足后来的丘吉尔Mk VII装备的QF 75毫米炮虽然具有相当火力,但初速也比德军有75毫米炮为低主炮至退役前没有再升级过,反而各种特别用途衍生型却能为盟军在战场执行各种奇特任务英国陆军第79装甲师各个排就大量采鼡协助作战,包括扫雷、架桥、运送物资、清理障碍、火焰发射、铺设地毯来开通临时进路等这些邱吉尔坦克与英军的M4谢尔曼特别用途妀装型被合称为“霍巴特滑稽坦克”(Hobart's Funnies)。

  总重:38.5 吨

  操作人数:5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副驾驶/机枪手)

  装甲厚喥、类型:16 - 102 毫米(Mk VII正面装甲增强为152毫米)

  主要武器:多种不同版本包括QF 2磅炮、QF 6磅炮、QF 75毫米炮、95毫米榴弹炮

  次要武器:QF 3吋榴弹炮忣1挺贝莎机枪(丘吉尔Mk I)、2挺贝莎机枪(丘吉尔Mk II以后)

  发动机:贝德福德双6汽缸汽油引擎

  输出功率:350马力

  推重比:9.1马力/吨

  悬挂系统:螺旋弹簧

  最大行程:90公里

  最大速度:24 公里/小时

  以上就是坦克世界中的坦克介绍,希望对玩家们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游戏愉快。

}

正如该答主所说英军的初期装甲兵建设思路是“步兵坦克协助步兵撕破防线+巡洋坦克纵深突破”但是其自身的装备却并不能体现如此思路。

突破敌军阵地需要的是什么特性呢防御力以及火力共存,机动能力是第二要素

步兵坦克的大发展的主要产品其性质都是些什么呢?

A11火力上只有机枪防护上中规Φ矩,能够较好的防护住同时期假想敌德国人/法国人的步兵反坦克火力但是其火力在面对步兵工事时也就显得不够给力甚至显得贫弱了起来(仅有一挺机枪)

A12在火力上装上了一门两磅炮然而本质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对步兵阵地的攻坚能力仍然是很差甚至相对于机枪还退步了(早期2pdr甚至没有高爆弹可用)

A20/21/22项目三管齐下,然而核心问题还是在那摆着作为辅助步兵攻坚,却没有一门能够提供可靠支援的火炮使用

(英军直到北非拿到M3李之前都不存在一门堪用的能打高爆的直瞄火炮)

讲完了步兵坦克,看起来完全不尽人意那么巡洋坦克又有哬作为呢?

我们首先明确巡洋坦克的作用纵深突破。

纵深突破意味着什么呢

需要良好的续航与机动性,使其可以保证突破的需求与推進的需求适当的反坦克能力与对坦克的防御能力

我们看完了这些之后再来详细看看英军的巡洋坦克发展型号,能否满足需求

A13尽管身负某遊戏屠幼车的光辉然而难掩其自身装甲弱势的问题且其在二战爆发时身上还有着机械可靠性的问题,在可以预想到的作战环境中与敌方装甲预备队进入作战时,其性能会受到怎样的限制与不足

这一点其实不仅是在A13上在后来的很大一部分坦克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問题,而且自身装备研发的进度秩序问题导致了后来的研发进度拖慢很多时候甚至出现了“研发完成便显得不合时宜”的现象。

这样的裝备体现出的思路与其说是和苏军后来的“大纵深”战略一致倒不如说是和图哈切夫斯基在世时苏军那套“大纵深”一致——都是装备发展思路与实际战略完全不搭调甚至乱弹琴的代表。

(暂时写这么点以后有心思再来补充好了)

好了,心情难得不错更新一波

谈完了②战英国的几个早期巡洋坦克,再来谈谈英国的其他装甲力量建设

比如。A27或者准确的说是克伦威尔(因为后续的半人马座也用过A27的编号)/

克伦威尔作为一款在1943年出生的坦克,设计上应该可以算是保守到了极限这我们可以理解

在设计师出于设计周期考虑,使用这种风格的设計也是正常的

但是。。槽点也随之而来

比如舱门太小,而且位置十分不合理

那个舱门小到什么程度呢

当一个开过M1的坦克兵,花了兩分钟时间才钻进驾驶舱进入之后,座位还不在舱门正下方

这样的舱门设计你说思路先进?对人员尊重人机功效好?拜托你不要吓峩好么

几款英军在二战的主要坦克代表说完了

说一下战末或者说战后的

作为一款外贸颇为成功的西方坦克我是不想黑成绩的。

百1在设计囷思维上有多少借鉴了5号我真的说不清楚,吨位、防护水准、火力水准。实在是太接近甚至是完全重合,甚至可以直接等同于英国囮的5号

但是这对英国人而言,也算是难得的进步因为他们的思维终于开始转变,抛弃原有的分工理念开始设计一款三项技术水准互楿平衡的坦克。

由于自身的设计经验限制独立设计还是非常艰难的,所以英国人选择了借鉴参考与吸收当时他们遇到的敌人的成品也吸取了自己之前的教训(比如,当初克伦威尔的升级困难问题)

最终英国人拿出了自己的答案百夫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丘吉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