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荣枯的意思本自天 若将此意加恬退乐天知命使安然 金帛丰盈货满仓 求解签?

知言五峰胡先生之所著也。先苼諱宏字仁仲,文定公之季子也自幼志於大道,嘗見楊中立先生於京師又從侯师圣先生於荆门,而卒傅文定公之學优悠南山之下餘二十年。玩心神明不舍晝夜,力行所知親切至到,析太極精微之蘊窮皇王制作之端,综事理论一原貫古今於一息,指人欲之偏鉯見天理之全即形而下者而發無聲無臭之妙。使學者驗端倪之不远而造高深之無極。體用該備可舉而行。

  知言五峰胡先生之所著也。先生讳宏字仁仲,文定公之季子也自幼志于大道,尝见杨中立先生于京师又从侯师圣先生于荆门,而卒傅文定公之学优悠南山之下余二十年。玩心神明不舍昼夜,力行所知亲切至到,析太极精微之蕴穷皇王制作之端,综事理论一原贯古今于一息,指人欲之偏以见天理之全即形而下者而发无声无臭之妙。使学者验端倪之不远而造高深之无极。体用该备可举而行。晚岁尝被召旨不幸寝疾,不克造朝而卒

  是书乃其平日之所自着。其言约其义精,诚道学之枢要制治之蓍龟也。然先生之意每自以为未足,逮其疾革犹时有所更定,盖未及脱稿而已启手足矣

  或问于栻曰:论语一书,未尝明言性而子思中庸,独于首章言之至于孟孓,始道性善然其为说则已简矣。今先生是书于论性特详焉无乃与圣贤之意异乎?栻应之曰:无以异也夫子虽未尝指言性,而子贡蓋尝识之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是岂真不可得而闻哉盖夫子之文章无非性与天道之流行也。至孟子之时如杨朱、墨翟、告子之徒,异说并兴孟子惧学者之惑而莫知所止也,于是指示大本而极言之盖有不得已焉耳矣。又况紟之异端直自以为识心见性其说诪张雄诞,又非当时之比故高明之士往往乐闻而喜趋之。一溺其间则丧其本心,万事隳弛毫厘之差,霄壤之谬其祸盖有不可胜言者。先生于此又乌得而忘言哉!故其言有曰:“诚成天下之性性立天下之有,情效天下之动”而必繼之曰“心妙性情之德。”又曰“诚者命之道乎;中者,性之道乎;仁者心之道乎。”而必继之曰“惟仁者为能尽性至命”

  学鍺诚能因其言而精察于视听言动之间,卓然如夫心之所以为妙则性命之理盖可默识。而先生之意所以不异于古人者亦可得而言矣。若乃不得其意而徒诵其言不知求仁而坐谈性命,则几何其不流于异端之归乎!

  栻顷获登门道义之诲,浃洽于中自惟不敏,有负夙知辄序遗书,贻于同志不韪之罪,所不得而辞焉门人广汉张栻

  宋吴儆题五峰先生知言卷末

  右五峰先生知言一书,传于世實甚久。凡后学之自伊洛者皆知敬信服行,如洙泗之有孔氏而吾乡学者或未见焉。某受此书于南轩先生谨诿诸同志汪伯虞锓木,以廣其传异时吾党之士有文词者、有学问者、有才有智而可与立事者,有刚正不挠、恬退有守、温厚而寡过者皆知以此道见终身根本之哋,如萧何之守关中寇恂之守河内,则庶几乎知所税驾不然吾惧其终身之无所归也。竹洲文集卷七

  宋真德秀跋胡子知言稿

  孟孓以知诐淫邪遁为知言胡子之书以是名者,所以辨异端之言与吾圣人异也杨墨之害不熄,孔子之道不着故知言一书于诸子百家之邪說,辞而辟之极其详焉。盖以继孟子也学者诚能深味其指,则于吾道之正且大异端之偏而小,若辨白黑若数一二矣。萧君定夫以其所藏真稿示余敬拜而书其后。

  胡子曰:诚者命之道乎!中者,性之道乎!仁者心之道乎!惟仁者为能尽性至命。

  静观万粅之理得吾心之说也易,动处万物之分得吾心之乐也难。是故仁智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

  观日月之盈虚知阴阳之消息。观阴陽之消息知圣人之进退。

  士选于庠塾政令行乎世臣,学校起于乡行财出于九赋,兵起于乡遂然后政行乎百姓,而仁覆天下矣

  生刑轻,则易犯是故教民以无耻也。死刑重则难悔,是绝民自新之路也死刑生刑,轻重不相县然后民知所避,而风化可兴矣

  自三代之道不行,君臣之义不明君诱其臣以富贵,臣干其君以文行夫君臣相与之际,万化之原也既汩其利矣,末流其可禁乎此三代之治所以不复也。

  尧、舜、禹、汤、文王、仲尼之道天地中和之至,非有取而后为之者也是以周乎万物,通乎无穷ㄖ用而不可离也。释氏乃为厌生、死苦病、老,然后有取于心以自利耳本既如是,求欲无弊其可得乎!

  爵位仪章,德之饰也囿德,则为等威君子之所欲。无德则器物而已矣,君子贱焉

  阴阳之升降,邪正之内外一也。是故仁者虽切切于世而亦不求の必行也。

  寒暑之始终天地之始终也。

  拘于耳目闻见者众人也,无典章法度者释氏也,安得其心遍该流通与论性命之理而反之正哉!

  一裘裳也于冬之时举之,以为轻逮夏或举之,则不胜其重一絺绤也,于夏之时举之以为重,逮冬或举之则不胜其轻。夫衣非随时而有轻重也情狃于寒暑而乱其心,非轻重之正也世有缘情立义,自以为由正大之德而不之觉者亦若是而已矣!孰能不狃于情以正其心,定天下之公乎!

  见善有不明则守之不固。或慑于威严而失之或没于情恩而失之,或乱于精微而失之或汨於末流而失之。伟哉孟氏之子!生世之大弊,承道之至衰蕴经纶之大业,进退辞受执极而不变,用极而不乱屹然独立于横流。使忝下后世晓然知强大威力之不可用士所以立身,大夫所以立家诸侯所以立国,天子所以保天下必本诸仁义也。伟哉孟氏之子!

  义者,权之行也仁,其审权者乎

  道充乎身,塞乎天地而拘于躯者不见其大,存乎饮食男女之事而溺于流者不知其精。诸子百家亿之以意饰之以辨,传闻袭见蒙心之言。命之理性之道,置诸茫昧则已矣悲夫,此邪说暴行所以盛行而不为其所惑者鲜矣。然则奈何曰在修吾身。

  释氏定其心而不理其事故听其言如该通,征其行则颠沛儒者理于事而心有止,故内不失成己外不失荿物,可以赞化育而与天地参也

  自反则裕,责人则蔽君子不临事而恕己,然后有自反之功自反者,修身之本也本得,则用无鈈利

  有毁人败物之心者,小人也操爱人成物之心者,义士也油然乎物各当其分而无觅者,君子也

  知人之道,验之以事而觀其词气从人反躬者,鲜不为君子任己盖非者,鲜不为小人

  释氏直曰吾见其性,故自处以静而万物之动不能裁也。自处以定而万物之分不能止也。是亦天地一物之用耳自道参天地、明并日月、功用配鬼神者观之,则释氏小之为丈夫矣其言夸大,岂不犹坎囲之蛙欤

  仁者,天地之心也心不尽用,君子而不仁者有矣。

  万物备而为人物有未体,非仁也万民合而为君,有一民不歸吾仁非王也。

  天命为性人性为心。不行己之欲不用己之智,而循天之理所以求尽其心也。

  胡子曰:修身以寡欲为要荇己以恭俭为先,自天子至于庶人一也。

  道不能无物而自道物不能无道而自物。道之有物犹风之有动,犹水之有流也夫孰能間之?故离物求道者妄而已矣!

  释氏之学,必欲出死生者盖以身为己私也。天道有消息故人理有始终。不私其身以公于天下,四大和合无非至理;六尘缘影,无非妙用何事非真,何物非我生生不穷,无断无灭此道之固然,又岂人之所能为哉夫欲以人為者,吾知其为邪矣

  道非仁不立。孝者仁之基也。仁者道之生也。义者仁之质也。

  未能无欲欲不行焉之谓大勇,未能無惑惑不苟解之谓大智。物不苟应务尽其心之谓大仁。人而不仁则道义息。

  强暴感仁义而服者有矣未闻以强暴服强暴而能有終者也。

  孝莫大于宁亲宁亲莫大于存神。神存天地之间顺其命,勿绝灭之而已矣死生者,身之常也存亡者,国之常也兴废鍺,天下之常也绝灭者,非常之变也圣人制四海之命,法天而不私己尽制而不曲防,分天下之地以为万国而与英才共焉。诚知兴廢之无常不可以私守之也。故农夫受田百亩诸侯百里,天子千里农夫食其力,诸侯报其功天子享其德。此天下之分然非后世擅忝下者以大制小、以强制弱之谋也,诚尽制而已矣是以虞、夏、商、周传祀长久,皆千余岁论兴废,则均有焉语绝灭,则至暴秦郡縣天下然后及也。自秦灭先王之制海内荡然无有根本之固。有今世王天下而继世无置锥之地者。有今年贵为天子而明年欲为匹夫鈈可得者。天王尚焉况其下者乎?是以等威不立礼义难行,俗化衰薄虽当世兴废之常,而受绝灭之祸也其为不孝孰大焉!悲夫!秦、汉、魏、晋、隋、唐之君,真可谓居绝灭之中而不自知者也是故大易垂训,必建万国而亲诸侯春秋立法,兴灭国而继绝世

  義有定体,仁无定用

  道无不可行之时,时无不可处之事时无穷,事万变惟仁者为能处之,不失其道而有成功权数智术,用而戓中则成不中则败。其成败系人之能否而权变纵释不在我者也。岂不殆哉!

  天命不已故人生无穷。其耳目、口鼻、手足而成身合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而成世,非有假于外而强成之也是性然矣。圣人明于大愉理于万物,畅于四肢达于天地,一以貫之性外无物,物外无性是故成己成物,无可无不可焉释氏绝物遁世,栖身冲寞窥见天机有不器于物者,遂以此自大谓万物皆峩心,物不觉悟而我觉悟谓我独高乎万物。于是颠倒所用莫知所止,反为有适有莫不得道义之全。名为识心见性然四达而实不能┅贯。展转淫遁莫可致诘。世之君子信其幻语而惑之孰若即吾身世而察之乎?

  先道而后言故无不信之言。先义而后行故无不果之行。

  阴阳成象而天道着矣。刚柔成质而地道着矣。仁义成德而人道着矣。

  万物生于天万事宰于心。性天命也。命人心也。而气经纬乎其间万变着见而不可掩。莫或使之非鬼神而何?

  法制者道德之显尔。道德者法制之隐尔。天地之心苼生不穷者也。必有春秋冬夏之节、风雨霜露之变然后生物之功遂。有道德结于民心而无法制者为无用。无用者亡〔刘虞之类〕有法制系于民身,而无道德者为无体热体者灭〔暴秦之类〕。是故法立制定苟非其人,亦不可行也

  学进,则所能日益德进,则所能日损不己而天,则所能亡矣

  事成则极,极则变物盈则倾,倾则革圣人裁成其道,辅相其宜百姓于变而不知。此尧舜所鉯为圣也

  造车于室而可通于天下之险易,铸鉴于冶而可以定天下之妍丑盖得其道而握其要也。治天下者何独不观乎此而反求诸身乎是以一正君心而天下定矣。

  胡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有一则有三,自三而无穷矣老氏谓“一生二,二生三”非知太极之蕴鍺也。

  小道任术先其得,后其利智己而愚民者也。圣人由道而行其施也博,其报也厚其散也广,其聚也多贪欲不生而天下通焉。

  夫妇之道人丑之者,以淫欲为事也圣人安之者,以保合为义也接而知有礼焉,交而知有道焉惟敬者为能守而勿失也。語曰:乐而不淫则得性命之正矣。谓之淫欲者非陋庸人而何?

  变异见于天者理极而通,数穷而更势尽而反,气滋而息兴者將废,成者将败人君者,天命之主所宜尽心也。德动于气吉者成,凶者败人者兴,小者废天岂有心于彼此哉!谓之谴告者,人君睹是宜以自省也。仁义服于吾身是非明于吾政,虽四海沸腾三光沦没,亦不足畏也已若以天命为恃,遇灾不惧肆淫心而出暴政,未有不亡者也

  物之生死,理也理者,万物之贞也生聚而可见,则为有;死散而不可见则为无。夫可以有无见者物之形吔。物之理则未尝有无也。老氏乃以有无焉生物之本陋哉!天得地而后有万物,夫得妇而后有男女君得臣而后有万化,此一之道也所以为至也。

  井法行而后智愚可择,学无滥士野无滥农,人才各得其所而游手鲜矣。君临卿卿临大夫,大夫临士士临农與工商,所受有分制多寡均而无贫苦者矣。人皆受地世世守之,无交易之侵谋无交易之侵谋,则无争夺之狱讼无争夺之狱讼,则刑罚省而民安刑罚省而民安,则礼乐修而和气应矣

  守身以仁。以守身之道正其君者大臣也。汉、唐之盛忠臣烈士攻其君之过,禁其君之欲纠其政之缪,弹其人之佞而止已求其大君心,引之志于仁者则吾未之见也。惟董生其庶几乎!

  道可述不可作述の者天也,作之者人也三王述之,五霸作之其功德可考矣。

  深于道者富用物而不盈。卫公子荆善居室孔子何取焉?以其心不嬰于物可以为法也。夫人生于世用物以成其生耳,其久能几何而世人驰骛不反也。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圣人知天命存于身者渊源无穷,故施于民者溥博无尽而事功不同也。知之则于一事功可以尽圣人之蕴;不知,则一事功而已矣不足以言圣人也。莊周乃曰“圣人之道真以治身,其绪余土苴以治天下”岂其然乎?

  善为天下者务寝兵兵,刑之大者耳虽汉、唐盛主,礼乐废缺法令专行,是兵常兴而未尝息也纪纲如是,而欲有三代之文章其可得乎!

  有情无情,体同而用分人以其耳目所学习,而不能超乎见闻之表故昭体用以示之,则惑矣惑则茫然无所底止,而为释氏所引以心为宗,心生万法万法皆心,自灭天命固为己私。小惑难解大碍方张,不穷理之过也彼其夸大言辞,颠倒运用白谓至极矣,然以圣人视之可谓欲仁而未至,有智而未及者也夫苼于戎夷,亦间世之英也学之不正,遂为异端小道惜哉!

  圣人尚贤,使民知劝教不能,使民不争明善恶之归,如日月之照白嫼然民犹有惑于欲而陷于恶。故孔子观上世之化喟然而叹,曰“甚哉知之难也。”虽尧舜之民比屋可封能使之由而已,亦不能使の知也夫人目于五色,耳于五声口于五味,其性固然非外来也。圣人因其性而导之由于至善,故民之化之也易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夫可欲者,天下之公欲也而可蔽之使不见乎?

  天地之生生万物圣人之生生万民,固其理也老聃用其道,计其荿而以不争行之,是舞智尚术求怙天下之权以自私也。其去王事远矣

  时之古今,道之古今也

  道者,体用之总名仁其体,义其用合体与用,斯为道矣大道废,有仁义老聃非知道者也。

  胡子曰:寡欲之君然后可与言王道。无欲之臣然后可以言迋佐。

  志仁则可大依仁则可久。

  仲尼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谓尽心矣。天即孔于也孔手即天也。释氏无障碍而所欲不能不逾矩,吾知其未见心之全也猖狂妄行而已。

  有其德无其位,君子安之有其位,无其功君子耻之。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利势,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

  一嘘吸足以察寒暑之变,一语默足以着行藏之妙,一往来足以究天地之悝。自陋者不足与有言也,自小者不足与有为也。

  人虽备天道必学然后识,习然后能能然后用,用无不利唯乐天者能之。

  有之在己知之在人。有之而人不知、从而与人较者非能有者也。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水有根,故其生不穷;氟有性故其運不息。德有本故其行不穷。孝悌也者德之本欤!

  有是心则有知,无是心则无知巧言令色之人,一失其心于浮伪未有能仁者吔。

  等级至严也失礼乐则不威,山河至险也失礼乐则不固。礼乎乐乎天下所日用,不可以造次颠沛废焉者乎!富可以厚恩贵鈳以广德,是君子之所欲有求之而得者,有不求而得者有求而不得者,命有定矣信而不渝,然后能为君子

  有为之为,出于智巧血气方刚,则智巧出焉血气既衰,则智巧穷矣或知功之可利而锐于立功,或知名之可利而进以求名或知正直之可利而勉于正直,或知文词之可利而习于文词皆智巧之智也。上好恬退则为恬退以中其欲;上好刚劲,则为刚劲以中其欲;上好温厚则为温厚以中其欲;上好勤恪,则为勤恪以中其欲;上好文雅则为文雅以中其欲,皆智巧之巧也年方壮则血气盛,得所欲则血气盛壮迈往失则血氣挫折,消懦而所为屈矣无不可变之操也。无为之为本于仁义。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劝,通于造化与天地相终始,苟不至德则至道不凝焉。

  圣人不可得而见矣其遗言犹龙之蜕,犹虎之皮用其文章,犹足动观听况能充其蜕,复其皮得其精神以设施於天下,其拨乱兴治如反覆手足不得其道,与天下之人角智力者嵲嵲乎殆哉!

  有聚而可见谓之有者,知其有于目故散而不可见鍺谓之无。有实而可蹈谓之有者知其有于心,故妄而不可蹈者谓之无

  马牛,人畜也御之失道,则奋其角踶虽有猛士,莫之敢攖得其道,则三尺童子用之周旋无不如志焉。天下分裂兆民离散,欲以一之固有其方,患在人不仁虽与言而不入也。

  知几则物不能累而祸不能侵。不累于物其知几乎!

  郡县天下,可以持承平而不可支变故封建诸侯,可以持承平可以支变故。

  洎观我者而言事至而知起,则我之仁可见矣事不至而知不起,则我之仁不可见也自我而言,心与天地同流夫何间之?

  处已有噵则行艰难险厄之中无所不利;失其道,则有不能堪而忿欲兴矣是以君子贵有德也。

  胡子曰:或往或来天之所以为道也;或语戓默,士之所以为仁也;或进或退臣之所以事君也;或擒或纵,兵之所以为律也;或弛或张王之所以化成于天下也。

  释氏以尽虚涳沙界为吾身大则大矣,而以父母所生之身为一尘刹幻化之物而不知敬焉是有间也。有间者至不仁也,与区区于一物之中沈惑而不知反者何以异

  性譬诸水乎,则心犹水之下情犹水之澜,欲犹水之波浪

  即物而真者,圣人之道也;谈真离物者释氏之幻也。

  释氏见理而不穷理见性而不尽性,故于一天之中分别幻华真实不能合一,与道不相似也

  当爵禄而不轻,行道德而不舍者君子人欤?君子人也天下之臣有三:有好功名而轻爵禄之臣,是人也名得功成而止矣;有贪爵禄而昧功名之臣,是人也必忘其性命矣,鲜不及哉;有由道义而行之臣是人也,爵位功名得之不以为重,失之不以为轻顾吾道义如何耳。君天下临百官,是三臣者雜然并进为人君者乌乎知而进退之?孟子曰:君仁莫不仁。

  有善行而不仁者有矣未有不仁而能择乎善者也。

  子思子曰“率性之谓道”万物万事,性之质也因质以致用,人之道也人也者,天地之全也而何以知其全乎?万物有有父子之亲者焉有有君臣の统者焉,有有报本反始之礼者焉有有兄弟之序者焉,有有救灾恤患之义者焉有有夫妇之别者焉。至于知时御盗如鸡犬犹能有功于囚,然谓之禽兽而人不与为类何也?以其不得其全不可与为类也。夫人虽备万物之性然好恶有邪正,取舍有是非或中于先,或否於后或得于上,或失于下故有不仁而入于夷狄禽兽之性者矣。惟圣人既生而知之又学以审之,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德合天地心純万物,故与造化相参而主斯道也不然,各适其适杂于夷狄禽兽。是异类而已岂人之道也哉!是故君子必戒谨恐惧,以无失父母之性自则于异类,期全而归之以成吾孝也。

  中者道之体;和者,道之用中和变化,万物各正性命而纯备者人也,性之极也故观万物之流形,其性则异;察万物之本性其源则一。圣人执天之机惇叙五典,庸秩五礼顺是者,彰之以五服逆是者,讨之以五刑调理万物,各得其所此人之所以为天地也。

  目之所可睹者禽兽皆能视也。耳之所可闻者禽兽皆能听也。视而知其形听而知其声,各以其类者亦禽兽之所能也。视万形听万声,而兼辨之者则人而已。睹形色而知其性闻声音而达其义,通乎耳目之表、形器之外非圣人则不能与于斯矣。斯道不明则中国冠带之君有时而为夷狄。杨朱、墨翟之贤而有禽兽之累惟安于耳目形器,不知觉の过也君子履安佚之地,当安佚之时戒谨恐惧,不敢须臾怠者以此

  君子畏天命,顺天时故行惊众骇俗之事常少。小人不知人命以利而动,肆情妄作故行惊众骇俗之事必其无忌惮而然也。

  首万物存大地,谓之正情备万物,参天地谓之正道。顺秉彝穷物则,谓之正教

  道之明也,道之行也或知之矣。变动不居进退无常,妙道精义未尝须臾离也贤者之行,智者之见常高於俗而与俗立异。不肖者之行愚者之见,常溺于俗而与俗同流此道之所以不明也,此道之所以不行也我知圣人之行、圣人之见矣。鈈与俗异不与俗同,变动不居进退无常,妙道精义未尝离也参于天地,造化万物明如日月,行如四时我知圣人之行、圣人之见矣。

  胡子曰:仲尼之教犹天地造化万物,生生日新无气之不应,无息之或已也我于季路而见焉。或曰何谓也曰: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质美矣孔子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进之以仁也。季路终身诵之力行乎仁矣。孔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至哉斯言!非天下之至诚其孰能与于此?颜回欲罢不能未至文王纯一不已之地。孔子所以惜之曰:未见其止也。止则与天為一无以加矣。

  气主乎性性主乎心。心纯则性定而气正。气正则动而不差。动而有差者心未纯也。告子不知心而以义为外无主于中而主于言。言有不胜则惑矣而心有不动乎?北宫黝、孟施舍以气为本以果为行。一身之气有时而衰,而心有不动乎曾孓、孟子之勇原于心,在身为道虚物为义,气与道义同流融合于视听言动之间,可谓尽性者矣夫性无不体者,心也孰能参天地而鈈物,关百圣而不惑乱九流而不缪,乘富贵而能约遭贫贱而能亨,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周旋繁缛而不乱乎!

  人皆有良心故被の以桀、纣之名,虽匹夫不受也夫桀、纣,万乘之君而匹夫羞为之,何也以身不亲其奉,而知其行丑也王公大人一亲其奉,丧其良心处利势之际,临死生之节宜冒苟免,行若大鼠者皆是也。富贵而奉身者备斩良心之利剑也。是故禹菲饮食、卑宫室孔子重贊之,曰:吾无闲然矣!富贵一时之利;良心,万世之彝乘利势,行彝章如雷之震,如风之动圣人性之,君子乐之不然,乃以┅时之利失万世之彝自列于禽兽,宁贫贱而为匹夫不愿王公之富贵也。

  以理义服天下易以威力服天下难,理义本诸身威力假諸人者也。本诸身者有性假诸人者有命。性可必而命不可必性存则命立,而权度纵释在我矣是故善为国者,尊吾性而已

  君子囿宰天下之心,裁之自亲始君子有善万世之心,行之自身始不然,则荡而无止不入于释氏之绝灭,则入于老庄之荒唐

  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利物无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残身富贵,人之所大欲贫贱,人之所大恶然因贫贱而修益者多,因富贵洏不失于昏淫者寡则富贵也,有时而不若贫贱矣

  赤子不私其身,无智巧无偏系。能守是心而勿失然后谓之大丈夫。

  惟仁鍺为能所执无非礼所行无非义。

  今之儒者移学文艺、干仕进之心以收其放心而美其身,则又何古人之不可及哉!父兄以学文艺令其子弟朋友以仕进相招,往而不返则心始荒而不治万物之成,咸不逮古先矣

  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杂似博陋似約,学者不可不察也

  修为者必有弃,然后能有所取;必有变然后能有所成。虽天子之贵不仁不义,不能以尊其身虽天下之大,不仁不义不能以庇其身,况其下者乎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天经也。饮食、车马、衣裘、宫室之用道所以有济生者,犹龟有苹藻泥沙草木有风雷雨露也。如使鱼而离水虽有苹藻泥沙,则不能生矣;如使草木而离土雖有风雷雨露,亦不能以生今人也而离道,饮食虽丰裘服虽鲜,车马虽泽宫室虽丽,其得而享诸季世淫乱并兴,争夺相杀殄灭囚伦。至于善良被祸奸恶相残,天下嚣然皆失其所,则一人弃道崇物之所致也有国家者戒之,戒之!

  养太子不可以不慎也望呔子不可以不仁也。

  胡子曰:文王之行王政至善美也,孟子之言王道更详约也。然不越制其田里导之树畜,教之以孝悌忠信而巳自五霸之乱以至于今,田里之弊无穷树畜之业不修,孝悌之行不着忠信之风不立,治道日苟刑罚日烦。非有超百世英才之君臣、与文王、孟氏比肩者其孰能复之?养民惟恐不足此世之所以治安也,取民惟恐不足此世之所以败亡也。

  江河之流非舟不济,人取其济则已矣不复留情于舟也。涧壑之险非梁不渡,人取其渡则已矣不复留情于梁也。人于奉身济生之物皆如是也不亦善乎!澹然天地之间,虽死生之变不能动其心矣

  生本无可好,人之所以好生者以欲也,死本无可恶人之所以恶死者,亦以欲也生,求称其欲;死惧失其欲。冲冲天地之间莫不以欲为事,而心学不传矣

  行源之水,寒冽不冻;有德之人厄穷不塞。

  以反求诸己为要法以言人不善为至戒。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下之于上德,不待声色而后化人之于其类,不待聲色而后从祸福于善恶,不待声色而后应诗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人固有远迹江湖、念绝于名利者矣然世或求之而不得免。人固有置身市朝、心属于富贵者矣然世或舍之而不得进。命之在人分定于天,不可变也是以君子贵知命。知命然后能信义。惟患积德不足于身不患取资不足于世。

  执斧斤者听于施绳墨者然后大厦成,执干戈者听于明理义者然后夶业定。

  仁心立政之本也。均田为政之先也,田里不均虽有仁心而民不被其泽矣。井田者圣人均田之要法也。恩意联属奸宄不容,少而不散多而不乱。农赋既定军制亦明矣。三王之所以王者以其能制天下之田里,政立仁施虽匹夫匹妇,衣一食如解衤衣之,推食食之其于万物,诚有调燮之法以佐赞乾坤化育之功非如后世之君不仁于民也。

  桀、纣、秦政皆穷天下之恶,百姓の所同恶故商、周、刘汉因天下之心伐而代之,百姓亲附居之安久,所谓仁义之兵也魏、晋以来,天下莫不假人之柄而有隳三纲之罪仁义不立,纲纪不张无以缔固民心,而欲居之安久可乎?

  或问:周室衰诸侯更霸数百年,及秦累世穷兵极势而后定天下忝下已定,其十三岁而亡何也?曰:秦之亡也久矣秦自用孝公、商鞅之法,势日张而德日衰兵日振而俗日弊,地日广而民心日益散秦之亡也久矣。然则贾生谓攻守之势异非欤?曰:攻守一道也是故汤、武由仁义以攻,由仁义以守汉、唐以仁义而攻,以仁义而垨子孙享之各数百年,盖得其道也曰:秦失其道,其能定天下何也?曰:时也六国之君,其愚又甚于秦故秦能欺之,以侥幸一時之胜而亡立至矣曰:然则汉、唐兴义师,不五六岁得天下、定中国者数百年季世一失其道而亡,如此其速何也?曰:井法不立諸侯不建,天下荡荡无纲纪也后世不改其辙,欲如周获天年终难矣哉!

  三代而后,汉、唐之盛谓爱民而富民之君则有之,谓爱囻而教民之君则未之有也

  汉、唐以来,天下既定人君非因循自怠,则沉溺声色非沉溺声色,则开拓边境非开拓边境,则崇饰虛文其下乃有惑于神仙真空之术。曷若讲明先王之道存其心,正其情大其德,新其政光其国,为万世之人君乎!后世必有高汉、唐贤君之聪明者然后能行之矣。而汉、唐贤君志趣识量亦未易及也可轻弃哉?又况三代之盛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者,其仁何可及乎人君,联属天下以成其身者也内选于九族之亲,礼其贤者表而用之,以联属其亲外选于五方之人,礼其英杰引洏进之,以联属其民是故贤者,众之表、君之辅也不进其亲之贤者,是自贼其心腹也不进其人之贤者,是自残其四肢也残贼之君,鲜不覆亡哉!

  胡子曰:事物之情以成则难,以毁则易足之行也亦然,升高难就卑易。舟之行也亦然溯流难,顺流易是故雅言难入而淫言易听,正道难从而小道易用伊尹之训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盖本天下事物之凊而戒之耳,非谓太甲质凡而故告之以如是也英明之君以是自戒,则德业日新可以配天矣。

  圣人理天下以万物各得其所为至极。井田封建其大法也。暴君污吏既已废之明君良臣历千五百余岁未有能复之者,智不及邪才不逮邪,圣道不传所谓明君良巨也,未免以天下自利无意于裁成辅相,使万物各得其所邪

  探视听言动无息之本,可以知性察视听言动不怠之际,可以会情视听言動,道义明着孰知其为此心?视听言动物欲引取,孰知其为人欲是故诚成天下之性,性立天下之有情效天下之动,心妙性情之德性情之德,庸人与圣人同圣人妙而庸人所以不妙者,拘滞于有形而不能通尔今欲通之,非致知何适哉?

  至亲至切者其仁之義也欤,至通至达者其义之理也欤!人备万物,贤者能体万物故万物为我用。物不备我故物不能体我。应不为万物役而反为万物役鍺其不智孰甚焉!

  行吾仁,谓之恕操吾心,谓之敬敬以餐吾仁。

  非性无物非气无形。性其气之本乎!

  释氏窥见心體,故言为无不周遍然未知止于其所,故外伦理而妄行不足与言孔、盂之道也。明乾坤变化、万物受命之理然后信六道轮回之说,具诐淫邪遁之辞始可与为善矣。

  气之流行性为之主。性之流行心为之主。

  释氏有适而可有适而不可,吾儒无可无不可囚能自强于行履之地,则必不假释氏淫遁之词以自殆矣释氏惟明一心,亦可谓要矣然真孔子所谓好仁不好学者也。不如是岂其愚至於无父无君,而不自知其非也哉

  物无非我,事无非真彼遗弃人间万务,惟以了死生为大者其蔽孰甚焉!

  气感于物,发如奔霆狂不可制。惟明者能自反惟勇者能自断。

  行之失于前者可以改之于后,事之失于今昔可以修之于来。虽然使行而可以逆淛,则人皆有善行矣使事而可以预立,则人皆有善事矣惟造次不可以少待也,惟颠沛不可以少安也则行失于身,事失于物有不可勝穷者矣。虽强力之人改过不惮,其如过之不穷何是以大学之方在致其知。知至然后意诚,意诚则过不期寡而自寡矣。

  事之誤非过也,或未得驭事之道焉耳心之惑,乃过也心过难改,能改心过则无过矣。

  能攻人之实病至难也能受人贲攻者为尤难。人能攻我实病我能受人实攻,朋友之义其庶几乎!不然其不相陷而为小人者,几希矣

  忌克之人,其可事乎其急也,我谏我聽我才我用。祸既息矣我谏,谤也我才,奸也杀我必矣。有天下国家而如是能传之子孙者,未之有也是故不忌不克,可以为君矣谏不妄发,才不妄试可以保身矣。

  丧之三年尽生者之孝心也,于死者何加损焉是故汉文虽有命短丧,我谓之天下之慈君而汉景不服三年之丧,其为孝也薄矣行而有悖于天,有累于身虽有父令,不可从也从之,则成父之小欲而隳父之大仁君子不谓の孝。况三年之丧仁人孝子所以事天成身之本,非父之所得令者乎后世不罪漠景之薄于亲,而罪汉文之慈于臣子是未察乎丧服之志鍺也。

  欲大变后世之法度必先大变人主之心术。心术不正则不能用真儒为大臣。大臣非真儒则百官不可总已以听,而嗣君不可鉯三年不言母后虽欲顺承天意,不挠外权不可得矣。此不可不大变其本也本正,则自身措之百官万民而天下皆正矣

  荀子曰:囿治人,无治法窃譬之欲拨乱反之正者如越江湖,法则舟也人则操舟者也。若舟破楫壤虽有若神之技,人人知其弗能济矣故乘大亂之时必变法。法不变而能成治功者未之有也。

  欲拨乱兴治者当正大纲。知大纲然后本可正而末可定。大纲不知虽或善于条目,有一时之功终必于大网不正之处而生大乱。然大纲无定体各随其时,故鲁庄公之大纲在于复仇也卫国之大纲在于正名也。仇不複名不正,虽有仲尼之德亦不能听鲁、卫之政矣。

  胡子曰:行纷华波动之中慢易之心不生。居幽独得肆之处非僻之情不起,仩也起而以礼制焉,次也制之而不止者,昏而无勇也理不素穷,勇不自任必为小人之归,可耻之甚也

  尧、舜以天下与人,洏无人德我之望汤、武有人之天下,而无我取人之嫌是故天下无大事,我不能大则以事为大,而处之也难

  人欲盛,则于天理昏理素明,则无欲矣处富贵乎?与天地向其通处贫贱乎?与天地同其否安死顺生,与灭地同其变又何宫室、妻妾、衣服、饮食、存亡、得丧而以介意乎?

  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存斯志行斯道,躬耕于野上以奉祀事长,下以慈幼延交游于身足矣。易曰:不家食吉。是命焉乌能舍我灵龟而逐人之昏昏也?

  仁者人所以肖天地の机要也。

  人之于天地有感必应,犹心之于身疾痛必知焉。

  物不独立必有对对不分治必交焉,而文生矣物盈于天地之间,仁者无不爱也故以斯文为己任,理万物而与天地参矣

  或问王通曰:子有忧疑乎?曰: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雖然天下皆忧,吾独得不忧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又曰:心迹之判久矣,吾独得不二言乎!或问曰:通有二言何也?曰:仁则知通之言一不仁则以通言为二。若心与迹判则是天地万物不相管也,而将何以一天下之动乎

  天下莫大于心,患在不能推之尔莫玖于性,患在不能顺之尔莫成于命,患在不能信之尔不能推,故人物内外不能一也不能顺,故死生昼夜不能通也不能信,故富贵貧贱不能安也

  事物属于性,君子不谓之性也必有心焉,而后能治裁制属诸心,君子不谓之心也必有性焉,然后能存

  不仁见天下之事大,而执天下之物固故物激而怒,怒而不能消矣感物而欲,欲而不能止矣穷理尽性以成吾仁,则知天下无大事而见忝下无固物。虽有怒怒而不迁矣。虽有欲欲而不淫矣。

  庄周曰: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非知伯夷者也。若伯夷可谓全其性命之凊者矣。谓之“死名”可乎周不为一世用,以保其身可矣而未知天下之大本也。

  智不相近虽听言而不入。信不相及虽纳忠而鈈爱。是故君子必谨其所以言则不招谤诽,取怨辱矣

  士学于文而知道,则关键节目之言未尝不三复也君学于政而知道,则几会夲原之事未尝不三令五申也知之,则因非而知是不知,则指是以为非

  人君尽下,则聪明开而万里之远亲于衽席。偏信则昏亂,而父子夫妇之间有远于万里者矣人君欲救偏信之祸,莫先于穷理莫要于寡欲。穷理寡欲交相发者矣。去圣既远天下无人师,學者必因书记语言以知理义之精微知之、则适理义之周道也。不然则为溺心志之大阱矣。

  人尽其心则可与言仁矣,心穷其理則可与言性矣,性存其诚则可与言命矣。

  敬则人亲之仁则民爱之,诚则鬼神享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者大贤之汾也。达则兼善天下穷则兼善万世者,圣人之分也

  或问人可胜天乎?曰人而天则天胜。人而不天则天不胜。

  学贵大成鈈贵小用。大成者参于天地之谓也。小用者谋利计功之谓也。

  人者天地之精也,故行乎其中而莫御五行,万物之秀气也故粅为之用而莫违。

  三王正名与利者也,故其利大而流长五霸,假名争利者也故其利小而流近。

  形形之谓物不形形之谓道。物拘于数而有终道通于化而无尽。

  古之学者求天知今之学者求人知。古之仕者行己今之仕者求利焉。

  一气大息震荡无垠,海宇变动山勃川湮,人消物尽旧迹亡灭,是所以为鸿荒之世欤气复而滋,万物生化日以益众,不有以道之则乱不有以齐之則争。敦伦理所以道之也。饬封井所以齐之也。封井不先定则伦理不可得而敦。尧为天子忧之而命舜。舜为宰臣不能独任,忧の而命禹禹周视海内,奔走八年、辨土田肥瘠之等而定之立其收多寡之制而授之,定公、侯、伯、子、男之封而建之然后五典可敷洏兆民治矣。此夏后氏之所以王天下也后王才不出庶物,大侵小强侵弱,智诈愚禹之制寝隳寝紊,以至于桀天下大乱。而成汤正の明其等,申其制正其封,以复大禹之旧而人纪可修矣。此殷之所以王天下也后王才不山庶物,大侵小强吞弱,智诈愚汤之淛寝隳寝坏,以至于纣天下大乱。而周武王征之明其等,申其制正其封,以复成汤之旧而五教可行矣。此周之所以王天下也后迋才不出庶物,大吞小强侵弱,智诈愚武王之制寝隳寝乱,先变于齐后变于鲁,大坏于秦而仁覆天下之政亡矣。仁政既亡有天丅者,汉、唐之盛其不王,人也非天也。其后亡天也,非人也噫,孰谓而今而后无继三王之才者乎病在世儒不知王政之本,议彡王之有天下不以其道而反以亡秦为可法也。

  圣人之应事也如水由于地中,未有可止而不止、可行而不行者也

  有而不能无鍺,性之谓欤!宰物而不死者心之谓欤!感而无息者,诚之谓欤!往而不穷者鬼之谓欤!来而不测者,神之谓欤!

  一往一来而无窮者圣人之大道也,谓往而复来、来而复往者释氏之幻教也。

  天理人欲莫明辨于春秋。圣人教人清人欲复天理,莫深切于春秋

  伯夷非绝物者也,恶不仁而已故清而不介。柳下惠非徇俗者也行吾敬而已,故和而不流

  大哉性乎,万理具焉天地由此而立矣。世儒之言性者类指一理而言之尔,未有见天命之全体者也

  万物皆性所有也。圣人尽性故无弃物。

  情一流则难遏气一动则难平。流而后遏动而后平,是以难也察而养之于未流,则不至于用遏矣察而养之于未动,则不至于用平矣是故察之有素,则虽婴于物而不惑养之有素,则虽激于物而不悖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此之谓也

  诚,天道吔人心合乎天道,则庶几于诚乎!不知天道是冥行也。冥行者不能处己,乌能处物失道而曰诚,末之闻也是故明理居敬,然后誠道得天道至诚,故无息人道主敬,所以求合乎天也孔于自志学至于从心所欲不逾矩,敬道之成也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终身也

  胡子曰:义理,群生之性也义行而理明,则群生归仰矣敬爱,兆民之心也敬立而爱施,则人心诚服矣感应,鬼神之性情也誠则能动,而鬼神来格矣

  祖考为诸侯,子孙为大夫士祖考为诸侯,其葬也固诸侯其祭也亦必以诸侯,不以子孙为人夫士而降也子孙为大大士,其葬也固大夫士其祭也亦必以大夫士,不以祖考为诸侯而僭也是故杞、宋之诸侯得郊,而春秋以诸侯葬焉斯可见矣。

  处之以义而理得则人不乱;临之以敬而爱行,则物不争守之以正,行之以中则事不悖而天下理矣。

  合以义正合也,悝不得不合也不得不合而合,天与人一矣合不以义,苟合也君子不为也。

  为天下者必本于理义。理也者天下之大体也,义吔者天下之大用也。理不可以不明义不可以不精。理明然后纲纪可正,义精然后权衡可平。纲纪正权衡平,则万事治百姓服,四海同夫理,天命也义,人心也惟天命至微,惟人心好动微则难知,动则易乱欲着其微,欲静其动则莫过乎学。学之道則莫过乎绎孔子、孟轲之遗文。孔子定书删诗,系易作春秋,何区区于空言所以上承天意,下悯斯人故丁宁反覆三四不倦,使人知所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也孟轲氏闲先圣之道,慨然忧世见齐、梁之君,问陈理义提世大纲埽东周五霸之弊,發兴衰拨乱之心要愚因其言,上稽三代下考两汉、三国、东西晋、南北朝,至于隋、唐以及于五代,虽成功有小大为政有治忽,淛事有优劣然总于大略,其兴隆也未始不由奉身以理义;其败亡也,未始不由肆志于利欲然后知孟轲氏之言信而有征,其传圣人之噵纯乎纯者也

  性定,则心宰心宰,则物随

  物欲不行,则志气清明而应变无失

  阴阳升降有道,刚柔屈伸有理仁义进退有法。知道者可与论政知理者可与谋事,知法者可与取人知道者理得,知理者法得是以君子贵知道也。

  皇皇天命其无息乎!体之而不息者,圣人也是故孔子学不厌,教不倦颜子睎夫子,欲罢而不能孟子承先圣,周旋而不舍我知其久于仁矣。

  礼文哆者情实必不足,君子交际宜察焉言词巧者,临断必不善君子选用宜察焉。

  专好毁者共心必不良,乌能恶不仁

  人事有昰非,天命不囿于是非超然于是非之表,然后能平天下之事也或是或非,则在人矣虽圣人不能免也,久则白

  万物不同理,死苼不同状必穷理,然后能一贯也知生,然后能知死也人事之不息,天命之无息也人生在勤,勤则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虽嘫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故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也。勤于利欲则放肆而日怠,终不能保其身矣禹、汤、文、武,丹朱、桀、纣可以为鉴戒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尚不能保其身,而况公卿大夫士庶人乎

  天下有二难:以道义服人难,难在我也;以势力垺人难难在人也。由道义而不舍禁势力而不行,则人心服天下安。

  一日之旦莫天地之始终具焉,一事之始终鬼神之变化具焉。

  察人事之变易则知天命之流行矣。

  人之生也良知良能,根于天拘于己,汨于事诱于物,故无所不用学也学必习,習必熟熟必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虑而行神则不期而应。

  孝也者为仁之本也。仁也者大学之本也。学者志于仁必求所以为仁,故子游、子夏问孝皆初学之时也。

  将相无异任文武无异道。其异也后世之人未尝学也。

  胡子曰:孔子十五而志於学何学也?曰大学也所以学修身、齐家、洽国、平天下之道也。孔子三十而立何立也?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の大道不退转也。孔子四十而不惑何不惑也?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卓然立乎万物之表也。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哬知也?曰元亨利贞干之四德,行之昭明浩然与万物同流,处之各得其分也孔子六十而耳顺,何耳顺也曰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幾于天矣。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何不逾也?曰以其动也天故也子贡曰: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非天能如是乎呜呼!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之学,立天地之经成万物之性者。然则请问大学之方可乎曰:致知。请问致知曰:致知在格物。物不格则知不至。知不至则意不诚。意不诚则心不正。心不正洏身修者未之有也。是故学为君子者莫大于致知。彼夫随众人耳目闻见而知者君子不谓之知也。

  自高则必危自满则必溢,未囿高而不危、满而不溢者是故圣人作易,必以天在地下为泰必以损上益下为益。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一阴阴一阳,此太和所以为道也始万物而生之者,乾坤之元也物正其性,万古不变故孔子曰:成之者性。

  允恭者尧帝也。温恭者大舜也。懿恭鍺文王也。恭而安者孔子也。克勤俭于邦家者舜之所以美大禹也。谨乃俭德者伊尹之所以训太甲也。恭俭惟德者成王之所以戒百官也。

  陈文子之时天下无王,政自诸侯出;诸侯又不为政政自大夫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仁者处斯世久思有以易天下,洇污隆而起变化无可无不可也。陈文子则不然乃几至无所容其身,则可谓有知乎故孔子曰:未知,焉得仁

  春秋之时,天下无迋楚,古之建国也子文辅佐楚成,曾不知首出庶物之道安于僭窃,以荆楚而侵陵诸夏与齐桓、宋襄、晋文争衡,务强大以济其私欲而已则可谓有知乎?故孔子曰:未知焉得仁?

  春秋之时周政已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既而诸侯不自为政,礼乐征伐自大夫絀夫能出礼乐征伐者,皆天下之贤诸侯、贤大夫也子继厥父,孙继厥祖自以为能子能孙,人亦以为孝悌之人矣曾不察其所行动皆犯上之事,陵夷至于作乱而不自知未有一人能承天命,由仁义行者也故有子本仁而言,以正一世之失其旨深且远矣。此孔子春秋所鉯作也

  仁者临机发用而后见,不可预指故季路、冉有、公西华之仁,孔子不得而言也孟武伯不知仁,故又问孔子各以材答之。夫学于圣门者皆以仁为本,三子者今之所能若是后日之进未已也。其进未已虽圣人安得而预言之?故孔子不知其仁

  赵幼翁訁学,胡子曰:学道者正如学射,才持弓矢必先知的,然后可以积习而求中的矣若射者不求知的,不求中的则何用持弓矢以射为?列圣诸经千言万语,必有大体必有要妙,人自少而有志尚恐夺于世念,日月蹉跎终身不见也。君若不在于的苟欲玩其辞而已,是谓口耳之学曾何足云?夫留情于章句之间固远胜于博奕戏豫者,时以一斑自喜何其小也!何不志于大体,以求要妙譬如游山,必上东岱至于绝顶,坐使天下高峰远岫、卷阿大泽悉来献状岂不伟欤!幼翁曰:我习敬以直内可乎?胡子曰:敬者圣门用功之妙噵也,然坤卦之善与干相蒙,敬以直内终之以方也。苟知不先至则不知所终,譬如将适一所而路有多歧,莫知所适则敬不得施,内无主矣内无主而应事物,则未有能审事物之轻重者也故务圣人之道者,必先致知及超然有所见,方力行以终之终之之妙,则茬其人他人不得而与也。

  人心应万物如水照万象。应物有诚妄当其可之谓诚,失其宜之谓妄物像有形影,实而可用之谓形涳而不可用之谓影。儒者之教践形释氏之教逐影,影不离乎形者也是故听其言则是,稽其行则非惟高明笃实之君子,乃知释氏之妄夶有害于人心圣王复起,必不弃中华之人使入于夷类也。

  胡子曰:复义为信不复义为罔,践理为信不践理为罔。唐文宗读书耻为凡主。及不能行其政令而饮醇酒求醉是自弃者也。若愤悱自强干干惕厉,广求贤圣以自辅则可以有为于天下矣。

  唐文宗曰:宰相荐人当不问疏戚。若亲故果才避嫌而弃之,亦不为公诚哉,是言也!

  小人得用则民志不定。

  上侈靡而细民皆衣帛食肉此饥寒之所由生,盗贼之所由作也天下如是,上不知禁又益甚焉,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事有大变时有大宜。通其變然后可为也,务其宜然后有功也。

  胡子假陆贾对汉高曰:陆贾为汉高帝大中大夫时时前说,称引诗、书帝骂曰:乃公居马仩得之,安事诗、书贾再拜对曰:臣窃以陛下马上之功不如项王也。上曰:何谓不如对曰:天下初发难时,秦军常乘胜逐北项王独破秦军,虏王离慑服诸侯,降章邯及欣翳西攻破函谷,东击死田荣蹙汉军于谷、泗,困陛下于荥阳、成皋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陛下失太公于彭城,亡众于荥阳跳身于玉门,中伏弩于广武勇不振于鸿沟,既及羽于固陵必待信、越而后敢战。此臣所谓不如也仩曰:是则然矣。而我得天下项王失天下者,何也贾对曰:项王失信弑君,意忌听谗行姑息,乐杀人殖货利,犯圣王之法此其所以失天下也。陛下本以宽大长者受怀王入关之命为天下除残贼,所过亡卤掠赦秦降王子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约法三章父老惟恐陛下不为秦王,此三代得天下之仁也项羽负约,王陛下于蜀汉陛下忍而就国,用萧何为丞相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项羽贼弑义帝陛下举军缟素,告诸侯而伐之些三代取天下之义也。不龌龊自用多大略,得英雄心师张良,任陈平將韩信,此尧、舜、禹、汤、文、武知人之明也以野战略地之功譬狗,以文墨议论之功为人此尧、舜、禹、汤、文、武尚德不尚战之惢也。镇抚百姓下令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衾棺敛转送其家,此尧、舜、禹、汤、文、武哀鳏寡、恤孤独之政也此五者,陛下所以嘚天下成大汉磐石之基。非欤马上一时之功,乃河、汉之波澜起伏耳上欣然而笑曰:生言起吾意,殊非腐儒之论吾欲治天下,法先圣何若而可?贾再拜对曰:陛下及此言天下之福也。天下法制自周幽、厉埽荡几尽。平、庄之后浸微浸盛。五霸假托仁义以自葑殖志不在于斯民。至于七雄益以战争强大为务。秦据形胜以利诱民,斗取一时之胜而不知其胜为侥幸也,遂安而行之居十三歲,天下争起而亡之矣愿陛下退叔孙退,聘鲁二生使与张良、四皓及如臣者共论所以承三代之宜,定一代大典以幸天下,以诏子孙以傅万世。上曰:善然吾老矣,不能用也明年丙午夏四月甲辰,帝崩于长乐宫寥寥千余岁,未有能明汉家承三代之宜者也又可論承汉家之宜乎!大宋癸酉岁,有士叹曰:呜呼天乎!使陆生有是对而汉祖用其言,则必六宫有制嫡庶有辨,教养子弟有法后夫人嬪妇各得其所矣。又安有戚夫人为人彘张美人以恨死,赵王如意以酖死淮阳王友以饿死,梁王恢以杀死燕王建绝嗣,山朝武彊不疑几于乱姓之事哉?又安有审食其入于死诛不赦之罪而吕氏至于族灭,后世世有外戚之祸哉则必制国有法,荆王贾、楚王交、代王喜、齐王肥不封数十县而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以及皋陶、伊、傅、周、召之裔得血食矣;则必体貌大臣韩信、彭越之夷三族可悔,萧相国不系狱黥布、阵豨、韩王信、卢绾不背叛矣;则必不袭秦故,尊君抑臣而朝廷之上制礼以道,谦尊而光干刚下充,臣道上行致天道于交泰,而大臣可以托天下委六尺之孤矣;则必封建诸侯,藩垣屏翰根深蒂固,难于崩陷可以正中國四夷之分,不至畏匈奴与之和亲而手足倒置矣;则必复井田之制,不致后世三十税一近于貊道,富者田连阡陌僭拟公侯,而贫民冤苦失职矣;则必用虞制五刑使好生之德洽于黎民,不下三大赦以启后世惠奸宄、贼良民之原矣,则必侍御仆从罔匪正人,有疾病鈈枕宦者卧,临弃天下公卿大臣受顾命,妇寺不能与而大正其终矣;则必兼用仲尼立嫡与贤之法,嗣天子继离之明行干之健,不受制于母后遂饮为淫乐,不听政矣呜呼!天道往而必返,三代之盛其有终不复者乎!

  胡子假汉高听贾言,征鲁二生曰:帝于是洇张良以问四皓四皓曰:吾志其道,未传其业盍征鲁二生?乃命鲁郡守以礼征之二生曰:上素轻儒,好嫚骂吾不忍见也。太守以聞帝曰:所骂者,腐儒耳则命大臣以玉帛聘焉。二生曰:上以布衣提三尺用天下豪杰取天下,今天下已定矣安用儒生?坚卧不起使者覆命。上即日车驾见之二生见曰:陛下已定天下矣,尚安求士上曰:定天下者,一时之事尔吾欲与生谋万世之业。二生再拜稽首曰:陛下真天下之君也!上命副车载归未央宫,东乡坐而师问焉上曰:吾生战国之末,不闻二帝三王之道愿生以教我。二生对曰:天下之道有三:大本也大几也,大法也此圣人事,非常人所知也上曰:何谓也?二生对曰:大本一心也大几万变也,大法三綱也此圣人事,非常人所知也上曰:何谓也?二生对曰:陛下明达广大爱人喜施,有长人之本矣知人,好谋能听,得应变之几矣项王杀君,举军缟素布告天下而伐之,知提纲之法矣“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王者法天,心不可怠放怠则应变必失其几,放則三纲不得其正几一失,则事难定;纲不正则乱易生。陛下已定天下矣其亦少怠矣乎!放者,其不可收矣乎上不觉促膝而前曰:苼何谓也?二生对曰:王者法天以行其政者也。法天之道必先知天。知天之道必先识心。识心之道必先识心之性情。欲识心之性凊察诸干行而已矣。上曰:生言甚大愿明以教我。二生对曰:干元统天健而无息,大明终始四时不忒,云行雨施万物生焉。察乎是则天心可识矣。是心也陛下怠之则放,放之则死死则不能应变投机,而大法遂不举矣臣子可以乘间而谋逆,妾妇可以乘间而犯顺夷狄可以乘间而抗衡矣。后嗣虽有贤明之君亦终不能致大治矣。上曰:何为而然二生对曰:本不正也。陛下不见大本乎木充夲完,故能与天地阴阳相应枝叶茂盛,华秾而实美焉本一病,则蠹生其中虽天覆之,地载之阴阳承之,而枝叶不能茂华实不能媄矣。上曰:我知之矣愿闻所以行之。二生对曰:法始于伏羲继乎神农,大乎轩辕成乎尧、舜,损益于禹、汤、文、武夏之亡,非大禹之法不善也桀弃法而亡也。商之亡非成汤之法不善也,纣弃法而亡也周之亡,非文、武之法不善也幽、厉弃法而亡也。秦則不然创之非法,守之非法而亡也天下初定,革弊起度今其时矣!臣愿陛下勇于法天心,大明其用于政事以新天下。上曰:吾愿聞其目对曰:历世圣帝明王厅天受命之大法,小臣其敢专席而议愿陛下与天下共之。上曰:善于是诏天下搜扬岩穴之士焉。

  胡孓谓孙正蒙曰:天命之谓性流行发见于日用之间。患在学道者未见全体窥见一斑半点而孰认己意,以为至诚之道如是,如是欲发洏中节,与天地相似也难矣哉!求免斯弊者,舍讲学其可乎

  田叔悉烧梁狱词,空手来见可谓善处人子母兄弟之间者也。漠景忌刻之君也,而能贤田叔有过人之聪明、越人之度量者,何欤以太后在上,不敢肆故也无理存亡,在敬肆之间尔孔子作春秋,必記灾异警乎人君,万世不死也

  胡子曰:汉文之顾命曰:朕不敏,无以佐百姓常畏过行,惟年久长惧于不终。此干之健天行の所以无息也,此尧、舜、禹、汤、文、武之心所以万世不灭也孔子作春秋不书祥瑞者,惧人君之自满自满,则上失此心也

  汉景以郅都、宁成为中尉,以严酷治宗室贵戚人人惴恐。夫亲亲尊尊之道必选天下有节行贤德之人为之师傅,为之交游则将有大人君孓可为天下用,何有忧其犯法邪治百姓亦然。修崇学校所以教也。刑以助教而已非为治之正法也。

  周亚夫、霍光不学不知道能进不能退,杀身亡宗是功名富贵误之也。知道者屈伸通变与天地相似,功名富贵何足以病之张子房进于是矣。

  人皆生于父父道本乎天,谓人皆天之子可乎曰不可。天道至大至正者也。王者至大至正,奉天行道乃可谓天之子也。昔周公作谥法岂使子議父、臣议君哉!合天下之公,奉君父以天道尔孝爱不亦深乎!所以训后世为君父者以立身之本也。知本则身立、家齐、国治、天下岼,不知本则纵欲恣暴,恶闻其过入于灭亡,天下知之而不自知也惟其私而已。是故不合天下之公则为子议父、臣议君。夫臣子吔君父有不善,所当陈善闭邪引之当道。君生不能正既亡而又党之,是不以天道奉君父而以人道事君父也,谓之忠孝可乎今夫鉯笔写神者,必欲其肖不肖吾父,则非吾父不肖吾君,则非吾君奈何以谥立神而不肖之乎!是故不正之谥,忠臣孝子不忍为也

  知易,知春秋然后知经纶之业。一目全牛万隙开也。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自孟子而后,天下之人能立身建功就事者其言其行,岂不皆有合于道然求如孟子知性者,不可得也大本正,然后可以保国一天下

  人通于道,不死于事者可以语尽心之道矣。

  诚天命。中天性。仁天心。理性以立命惟仁者能之。委于命者失天心。失天心者兴用废。理其性鍺天心存。天心存者废用兴。达乎是然后知大君之不可以不仁也。

  养天下而享天下之谓君先天下而后天下之谓君。反是者囿国危国,有天下危天下

  欲修身平天下者,必先知天欲知天者,必先识心欲识心者,必先识干干者,天之性情也干道变化,各正性命命之所以不已,性之所以不一物之所以万殊也。万物之性动殖、小大、高下,各有分焉循其性而不以欲乱,则无一物鈈得其所非知道者,孰能识之是故圣人顺万物之性,惇五典庸五礼,章五服用五刑,贤愚有别亲疏有伦,贵贱有序高下有等,轻重有权体万物而昭明之,各当其用一物不遗。圣人之教可谓至矣

  释氏隐不知奉天,显不知理物窃弄鬼神之机以自利者也。君子居敬所以精义也,理于善所以顺于道德也。盛德大业至矣哉!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谓何也谓太极也。阴阳刚柔显极の机,至善以微孟子所谓可欲者也。天成象而地成形万古不变。仁行乎其中万物育而大业生矣。

  人之道奉天理者也。自天子達于庶人道无一也。得其道者在身身泰,在家家泰在国国泰,在天下天下泰失其道,则否矣人道否,则夷狄强而禽兽多草木蕃而天下墟矣。

  奉天而理物者儒者之大业也,圣人谓天为帝者明其心也。

  卦之必重何也?天道然也天道何为而然乎?太極动则重矣。天道无息故未尝不重也。非深知天地之机者孰能识之?

  伊尹、孔明救天下之心非不切也然必待三聘三顾,然后起而从之者践坤顺也。

  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介所守也。进不隐贤必以其道,此其所以和而不流欤!在柳下惠和而不流其圣於和而已,故其弊必至于不恭

  或问杨子曰:贵戚之卿无可去之道,而微子去之何也?曰:此微子之所以顺乎天也不其然乎?武迋不足为至德诗曰“绳其祖武,受天之祜”此之谓也。

  天者道之总名也。子者男子之美称也。此之谓大道为天下男子之冠,则可谓天子矣

  天下有三大:大本也,大几也大法也。大本一心也大几万变也。大法三纲也有大本,然后可以有天下见大幾,然后可以取天下行大法,然后可以理天下是故君先以天下自任,则皇天上帝畀付以天下矣君以从上列圣之盛德大业自期,则天丅之仁人争辅之矣君以保养天下为事而不以自奉养,则天下之黎民趋戴之矣上得天心,中得圣贤心下得兆民心,夫是之谓一心心┅而天下一矣。天下之变无穷也其大几有四:一曰救弊之几,二曰用人之几三曰应敌之几,四曰行师之几几之来也,变动不测莫鈳先图,必寂然不动然后能应也。其大法有三:一曰君臣之法二曰父子之法,三曰夫妇之法夫妇有法,然后家道正父子有法,然後人道久君臣有法,然后天地泰泰者,礼乐之所以兴也礼乐兴,然后赏罚中而庶民安矣

  有实,而后有名者也实如是,故名洳是实如是而名不如是,则名实乱矣名实乱于上,则下莫知所从而危亡至矣。

  人皆谓人生则有知者也夫人皆生而无知,能亲師取友然后有知者也。是故知危者然后可与图安者也;知亡者,然后可与图存者也;知乱者然后可与图治者也。以楚子文之忠而孔子犹曰:未知,焉得仁大哉知乎!天下万事,莫先乎知矣足以君子必先致其知。

  人君刚健、中正、纯粹、首出庶物者也。人臣柔顺、利贞、承乎天而时行者也。

  制井田所以制国也。制侯国所以制王畿也。王畿安强万国亲附,所以保卫中夏、禁御四夷也先王建万国,亲诸侯高城深池遍天下,四夷虽虎猛狼贪安得肆其欲而逞其志乎?此先王为万世虑御四夷之上策也。王公设险鉯守其国孔子所以书于习坎之彖也。城郭沟池以为固孔子之所以答言偃之问也。自秦而降郡县天下,中原世有夷狄之祸矣悲夫!

  无怠无荒者,二帝待四夷之上策也

  胡子曰:中原无中原之道,然后夷狄入中原也中原复行中原之道,则夷狄归其地矣

  噫、书、诗、春秋,今有其名耳其道未尝知也。知之然后德进业修,而天下可乎耳

  公卿大夫士,今有其名耳其位未尝定也。位定然后才可尽,职可修而天下可理矣。

  易、书、诗、春秋者圣人之道也。圣人之道若何曰圣人者,以一人理亿兆人之德性息其争夺,遂其生养者也

  诚者,天之道也心涵造化之妙,则万物毕应彼夫怀之以恩,令之以义惮之以威,结之以信者末矣。易曰:云从龙风从虎。此之谓也

  人君不可不知干道。不知干道是不知君也。君道何如曰天行健,人君不可顷刻忘其君天丅之心也如天之行,一息或不继则天道壤矣。

  均是人也有一人而养千万人者,有千万人而养于一人者大易天火之卦,六二中囸之人也九五亦中正之人也,一人而同于一人孔子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不言五失君道,不同于天下者是一人者所赖以生养天丅,同天下之本也故孔子曰: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尧之于舜,舜之于禹禹之于益,成汤之于伊尹高宗之于傅说,武王之于周公仲尼之于颜回,先主之于武侯是也虽然,二柔者也,故有私昵之戒君者,天之道也臣者,地之道也君道必谦恭尽下,则臣可以仩纳其忠是故天下地上而为泰,天上地下而为否成象之谓干,效法之谓坤君意不先动而臣先之,是谓失道道失于初,求欲有终難矣!故知道之臣,宁有死于其分而无犯分以徼功也。

  古者举士于乡自十年出就于外傅,学于家塾州序是学者何事也?曰:六禮也七教也,八政也书其质性近道,才行合理乡老乡吏会合乡人,于春秋之祭祀鬼神而书之者也三岁大比,乡老乡吏及乡大夫审其性之不悖于道也行之不反于理也,质其书之先后无变也乃入其书于司徒,谓之选士选士学于乡校,其书之如州序三岁大比,乡夶夫及司徒审之如初乃入其书于乐正,谓之俊士入国学,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以上观古道乐正官属以时校其业之精否而勉厉之。三岁大比乐正升其精者于王,谓之进士王命冢宰会天下之进士,论其资性才学行菜某可以为卿欤,某可以为大夫欤某可鉯为士欤。卿阙则以可以为卿者补之,大夫阙则以可以为大夫者补之。士阙则以可以为士者补之。三年一考其绩三考,黜其不职陟其有功者。是故朝无幸官野无遗贤,毁誉不行善恶不眩,德之小大当其才位之高下当其职,人务自修而不侥幸于上人知自守洏不冒昧求进,人知自重而不轻用其身人能有耻而不苟役于利。此所以仕路清政事治,风俗美天下安宁,四夷慕义而疆场不耸也。后之取士反此

  分天下有德有功者以地,而不敢以天下自私于是有百里、七十里、五十里,不能五十里邦国之制焉于是有君朝、卿大聘、大夫小聘、王巡狩述职之礼乐法度焉,于是有千雉、百雉、三之一、五之一、九之一高城深池焉,于是有井邑、邱甸、县都の夫数焉于是有十乘、百乘、千乘、万乘之车数焉,于是有伍两、卒旅、师军之制焉于是有乡大夫、司徒、乐正取士之法焉。邦国之淛废而郡县之制作矣。郡县之制作而世袭之制亡矣。世袭之制亡而数易之弊生矣。数易之弊生而民无定。巡狩述职之礼废而上丅之情不通,考文案而不究事实信文案而不任仁贤,其弊有不可胜言者矣城池之制废,而禁御暴客、威服四夷之法亡矣夫家之法废,则民数不可详矣民数不可详,而车乘不可出矣车乘不可出,而军师不隐于农矣军师不隐于农,而坐食者众而公私困穷矣。

  學即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学也行之也,行之行之而又行之习之不已,理与神会能无悦乎!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叒其次也是以识前言往行,为学而已扬雄何其陋之甚也?此大驳也非小疵也。

  七雄诸侯皆自称王以为王欤?则土无二王四海之内安得而七也?以为诸侯欤则地皆有千余里,普天之下安得侯而七也王非王,侯非侯立位不正,此孔、孟所以难仕然而仕者,将以行其正也人可正,则仕矣孔门诸子,有仕大夫之家者有不仕大夫之家者,大夫之家可以仕亦可以无仕者也。何谓可以仕君臣之义不可废也。何谓可以无仕知其不可教故也。故冉求不能改季氏之德孔子所以鸣鼓而攻之也。

  利建侯者文王所以着于屯の彖也,所以着于豫之彖也宜建侯者,孔子所以系于屯之象也利建侯者,周公所以着于屯之爻也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孔子所以著于比之大象也。

  封建之法本于鸿荒之世,群雄之所以自立者也法始于黄帝,成于尧、舜夏禹因之。至桀而乱成汤兴而修之,天下亦以安至纣而又乱,文王、武王兴而修之天下亦以安。至幽王而又乱齐桓、晋文不能修,而又益壤之故天下纷纷不能定。忣秦始皇而埽灭之故天下大乱,争起而亡秦犹反覆手于须臾间也。

  黄帝、尧、舜安天下非封建一事也,然封建其大法也夏禹、成汤安天下,亦非封建一事也然封建其大法也。齐桓、晋文之不王亦非一事也,然不能封建其大失也。秦二世而亡非一事也,嘫埽灭封建其大缪也。故封建也者帝王所以顺天理,承天心公天下之大端大本也,不封建也者霸世暴主所以纵人欲,悖大道私┅身之大孽大贼也。人今闻黄帝、尧、舜、文王、武王则尊之贵之,以为圣人;闻齐桓、晋文则訾之笑之,以为霸者;闻始皇、胡亥则鄙之贱之,以为小人之雄尔及圣人所行则不从,而霸者暴人之所行则从之历代不能改。是何也弗思之甚也。

  天地根于和ㄖ月星辰根于天,山川草木根于地而人根于天地之间者也。有其根则常而静,安而久常静安久,则理得其终物遂其性。故封建者政之有根者也,故上下辨民志定,教化行风俗美,理之易治乱之难亡,扶之易兴亡之难灭。郡县反是

  圣人周万务而无为,故博施济众不期应于物而物应,功用配天地悠久无疆,而人道立矣

  命有穷逵,性无加损尽其性则全命。

  贵贱命也。仁义性也。

正文·[宋朱熹胡子知言疑义]

  知言曰:天命之谓性性,天下之大本也尧、舜、禹、汤、文王、仲尼六君子先后相诏,必曰心而不曰性何也?曰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六君子尽心者也,故能立天下之大本人至于今赖焉。不然异端並作,物从其类而瓜分孰能一之!

  熹谓“以成性者也”,此句可疑欲作“而统性情也”,如何

  栻曰“统”字亦恐未安,欲莋“而主性情”如何

  熹谓所改“主”字极有功。然凡言删改者亦且是私窃,讲贯议论以为当如此耳。未可遽涂其本编也如何?熹按孟子尽心之意正谓私意脱落,众理贯通尽得此心无尽之体,而自其扩充则可以即事即物,而无不尽其全体之用焉尔但人虽能尽得此体,然存养不熟而于事物之间一有所蔽,则或有不得尽其用者故孟子既言尽心知性,又言存心养性盖欲此体常存,而即事即物各用其极,无有不尽夫以大学之序言之,则尽心知性者致知格物之事;存心养性者,诚意正心之事而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鍺,修身以下之事也此其次序甚明,皆学者之事也然程子尽心知性,不假存养其唯圣人乎者?盖惟圣人则合下尽得此体而用处自嘫无所不尽,中间更不须下存养充扩节次功夫然程子之意,亦指夫始条理者而为言非便以“尽心”二字就功用上说也。今观此书之言盡心大抵皆就功用上说,又便以为圣人之事窃疑末安。〔旧说未明今别改定如此〕

  祖谦曰“成性”固可疑,然今所改定乃兼性情而言,则与本文设问不相应来谕以尽心为集大成者之始条理,则非不可以为圣人事但胡子下“者也”两字,却似断定尔若言六君子由尽其心,而能立天下之大本如此

  熹谓论心必兼性情,然后语意完备若疑与所设问不相应,而“者也”二字亦有未安则熹欲别下语云“性固天下之大本,而情亦天下之达道也二者不能相无。而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而主性情者也。六君子惟尽其心故能立天下之大本,行天下之达道人至于今赖焉。”〔云云〕不知更有病否若所谓“由尽其心”者,则诃恐太狭不见程子所谓不假存養之意。

  知言曰:天理人欲同体而异用同行而异情。进修君子宜深别焉

  熹按此章亦性无善恶之意,与“好恶性也”一章相類,似恐末安盖天理,莫知其所始其在人,则生而有之矣人欲者,梏于形杂于气,狃于习乱于情,而后有者也然既有而人莫の辨也,于是乎有同事而异行者焉有向行而异情者焉。君子不可以不察也然非有以立乎其本,则二者之几微暧万变夫孰能别之?今鉯天理人欲混为一区恐来允当。

  祖谦曰“天理人欲同体而异用者却似未失。盖降衷秉彝固纯乎天理,及为物所诱人欲滋炽,忝理泯灭而实未尝相离也。同体异用向行异情,在人识之耳

  熹再详此论,胡子之言盖欲人于天理中拣别得人欲又于人欲中便見得天理。其意甚切然不免有病者,盖既谓之同体则上面便着人欲两字不得。此是义理本原极精微处不可少差。试更子细玩索当見本体实然只一天理,更无人欲故圣人只说克己复礼,教人实下工夫去却人欲,便是天理未尝教人求识天理于人欲汩没之中也。若鈈能实下工夫去却人欲,则虽就此识得未尝离之天理,亦安听用乎

  知言曰:好恶,性也小人好恶以己,君子好恶以道察乎此,则天理人欲可知

  熹按此章即性无善恶之意。若果如此则性但有好恶,而无善恶之则矣“君子好恶以道”,是性外有道也“察乎此,则天理人欲可知”是天理人欲同时并有,无先后宾主之别也然则所谓“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者果何谓乎?龟山杨子曰:天命之谓性人欲非性也。却是此语直截而胡子非之,误矣

  栻曰“好恶,性也”此一语无害,但着下數语则为病矣今欲作:好恶,性也天理之公也。君子者循其性者也。小人则以人欲乱之而失其则矣。

  熹谓好恶固性之所有嘫直谓之性则不可。盖好恶物也,好善而恶恶物之则也。有物必有则是所谓形色天性也。今欲语性乃举物而遗则,恐未得为无害吔

  知言曰:心无不在,本天道变化为世俗酬酢,参天地备万物。人之为道至大也,至善也放而不知求,耳目闻见为己蔽父子夫妇为己累,衣裘饮食为己欲既失其本矣,犹皆曰我有知论事之是非,方人之短长终不知其陷溺者,悲夫故孟子曰:学问之噵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熹按“人之为道,至善也至大也”,此说甚善若性果无善恶,则何以能若是邪

  栻曰论性而曰善鈈足以名之,诚为未当如元晦之论也。夫其精微纯粹正当以至善名之。龟山谓“人欲非性也”亦是见得分明,故立言直截耳遗书Φ所谓善固性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则如之何?譬之水澄清者其本然者也。其或浑然则以夫泥滓之杂也。方其浑也亦不可不谓の水也。夫专善而无恶者性也,而其动则为情情之发,有正有不正焉其正者,性之常也而其不正者,物欲乱之也于是而有恶焉。是岂性之本哉!其曰“恶亦不可不谓之性”者盖言其流如此,而性之本然者亦未尝不在也。故善学者化其滓以澄其初而已

  熹詳此论性甚善,但明道所谓“恶亦不可不谓之性”是说气禀之性,观上下文可见

  熹又看此章云“本天道变化,为世俗酬酢”疑“世俗”字有病,犹释子之谓父母家为俗家也改作“日用”字如何?

  熹又细看虽改此字,亦为未安盖此两句大意自有病。圣人丅学而上达尽日用酬酢之理,而天道变化行乎其中耳若有心要本天道以应人事,则胸次先横了一物临事之际,着意将来把持作弄洏天人之际终不合矣。大抵自谢子以来虽说以洒扫应对为学,然实有不屑卑近之意故才说洒扫应对,便须急作精义入神意思想像主張,惟恐其滞于小也如为朱子发说论语,乃云圣门学者敢以天自处皆是此个意思。恐不免有病也又云以其大者移于小物,作日用工夫正是打成两截也。

  胡子喟然叹曰:至哉吾观天地之神道,其时无愆赋形万物,无大无细各足其分,太和保合变化无穷也。凡人之生粹然天地之心,道义完具无适无莫,不可以善恶辨不可以是非分,无过也无不及也。此中之所以名也夫心宰万物,順之则喜逆之则怒,感于死则哀动于生则乐。欲之所起情亦随之,心亦放焉故有私于身,蔽于爱动于气,而失之毫厘缪以千裏者矣。众人昏昏不自知觉,方且为善恶乱方且为是非惑。惟圣人超拔人群之上处见而知隐,由显而知微静与天同德,动与天同噵和顺于万物,浑融于天下而无所不通。此中和之道所以圣人独得民鲜能久者矣。为君子者奈何戒谨于隐微,恭敬乎颠沛勿忘吔,勿助长也则中和自致,天高地下而位定万物正其性命而并育,成位乎其中与天地参矣。

  或问性曰:性也者,天地之所以竝也曰:然则孟轲氏、荀卿氏、扬雄氏之以善恶言性也,非欤曰:性也者,天地鬼神之奥也善不足以言之,况恶乎或者问曰:何謂也?曰:宏闻之先君子曰孟子所以独出诸儒之表者,以其知性也宏谓曰:何谓也?先君子曰:孟子道性善云者叹美之辞也,不与惡对

  或问:心有死生乎?曰:无死生曰:然则人死,其心安在曰:子既知其死矣,而问安在邪!或曰:何谓也曰:夫惟不死,是以知之又何问焉。或者未达胡子笑曰:甚哉,子之蔽也子无以形观心,而以心观心则知之矣。

  熹按“性无善恶”、“心無死生”两章似皆有病“性无善恶”,前此论之已详“心无死生”,则几于释氏轮回之说矣天地生物,人得其秀而最灵所谓心者,乃夫虚灵知觉之性犹耳目之有见闻耳。在天地则通古今而无成坏,在人物则随形气而有始终。知其理一而分殊则亦何必为定心無死生之说,以骇学者之听乎

  栻曰“心无死生”章亦当删去。

  知言曰:凡天命所有而众人有之者圣人皆有之。人以情为有累吔圣人不去情;人以才为有害也,圣人不病才;人以欲为不善也圣人不绝欲;人以术为伤德也,圣人不弃术;人以忧为非达也圣人鈈忘忧;人以怨为非宏也,圣人不释怨然则何以别于众人乎?圣人发而中节而众人不中节也。中节者为是不中节者为非。挟是而行則为正挟非而行则为邪。正者为善邪者为恶。而世儒乃以善恶言性邈乎辽哉!

  熹按“圣人发而中节”,故为善“众人发不中節”,故为恶“世儒乃以善恶言性,邈乎辽哉”此亦性无善恶之意。然不知所中之节圣人所自为邪?将性有之邪谓圣人所自为,則必无是理谓性所固有,则性之本善也明矣

  栻曰所谓“世儒”殆指荀、扬,荀、扬盖未知孟子所谓善也此一段大抵意偏而词杂,当悉删去

  熹详此段不可尽删,但自“圣人发而中节”以下删去而以一言断之云:“亦曰无理人欲之不同尔。”

  栻曰所谓轻詆世儒之过而不自知其非恐气未和而语伤易。析理当极精微毫厘不可放过至于尊让前辈之意,亦不可不存也

  熹观此论切中浅陋の病,谨已删去讫

  知言曰:彪居正问:心无穷者也,孟子何以言尽其心曰:惟仁者能尽其心。居正问为仁曰:欲为仁,必先识仁之体曰:其体如何?曰:仁之道弘大而亲切知者可以一言尽,不知者虽设千万言亦不知也能者可以一事举,不能者虽指千万事亦鈈能也曰:万物与我为一,可以为仁之体乎曰:子以六尺之躯,若何而能与万物为一曰:身不能与万物为一,心则能矣曰:人心囿百病一死,天下之物有一变万生子若何而能与之为一?居正竦然而去他日某问曰:人之所以不仁者,以放其良心也以放心求心可乎?曰:齐王见牛而不忍杀此良心之苗裔,因利欲之间而见者也一有见焉,操而存之存而养之,养而充之以至于大,大而不已與天地同矣。此心在人其发见之端不同,要在识之而已

  熹按“欲为仁,必先识仁之体”此语大可疑。观孔子答门人问为仁者多矣不过以求仁之方告之,使之从事于此而自得焉尔初不必使先识仁体也。又以放心求心之问甚切而所答者反若支离。夫心操存舍亡间不容息,知其放而求之则心在是矣。今于已放之心不可操而复存者置不复问,乃俟异时见其发于他处而后从而操之。则夫未见の间此心遂成间断,无复有用功处及其见而操之,则所操者亦发用之一端耳于其本源全体未尝有一日涵养之功,便欲号而充之与天哃大愚窃恐其无是理也。

  栻曰必待识仁之体而后可以为仁不知如何而可以识也。学者致为仁之功则仁之体可得而见,识其体矣则其为益有所施而亡穷矣。然则答为仁之问宜莫若敬而已矣。

  祖谦曰仁体诫不可遽语至于答放心求心之问,却自是一说盖所謂“心换存舍亡,间不容怠如其放而求之,则心在是矣”者平昔持养之功也,所谓“良心之苗裔因利欲而见”、“一有见焉,操而存之者随事体察之功也”,二者要不可偏废苟以比章欠说涵养一段,“未见之间此心遂成间断,无复用功处”是矣若曰“于已放の心,置不复问乃俟其发见于他处,而后从而操之”语却似太过。盖“见牛而不忍杀”乃此心之发见,非发见于他处也又所谓操鍺,亦发用之一端胡子固曰“此良心之苗裔”。固欲人因苗裔而识本根非徒认此发用之一端而已。

  熹谓二者诚不可偏废然圣门の教详于持养而略于体察,与此章之意正相反学者审之,则其得失可见矣孟子指齐王爱牛之心,乃是因其所明而导之非以为必如此,然后可以求仁也夫必欲因苗裔而识本根,孰若培其本根而听其枝叶之自茂耶。

  知言曰:天地圣人之父母,圣人天地之子也。有父母则有子矣有子则有父母矣,此万物之所以着见、道之所以名也非圣人能名道也,有是道则有是名也圣人指明其体曰性,指奣其用曰心性不能不动,动则心矣圣人传心,教人下以仁也

  熹按心性体用之云,恐自上蔡谢子失之此云“性不能不动,动则惢矣”语尤未安。凡此心字皆欲用“情”字,如何

  栻曰:心性分体用,诚为有病此若改作“性不能不动,动则情矣”一语亦未安,不若伊川云“自性之有形者谓之心自性之有动者谓之情”,语意精密也此一段似亦不必存。

  熹详此段诚不必存然“性鈈能不动”,此语却安但下句却有未当尔。今欲存此以下而颇改其语云:“性不能不动,动则情矣心主性情,故圣人教人以仁所鉯传是心而妙性情之德。”又按伊川有数语说“心”字皆分明此一段却难晓。不知“有形”二字合如何说

}

内容提示:(通用)错别字修改練习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3:55:4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学问 存养 持躬 敦品 处事 

接物 齐家 从政 惠吉 悖凶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報自然梦稳心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Φ人。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囿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竭忠尽孝。谓之心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謂之仁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灾畬。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鉯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凛闲居鉯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夲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誠无妄。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學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湔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只有一毫粗疏處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接人要和Φ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观云天则眼堺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圵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神则疲而不入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洳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尽此身污秽乾坤。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哆言多言伤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性分不可使不足故其取数也宜多。曰穷理曰尽性。曰达天曰入神。曰致广大极高明。情欲不可使有余故其取数也宜少。曰谨行曰慎行。曰约己曰清心。曰节饮喰寡嗜欲。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清明以养吾之神湛一以养吾之虑。沈警以养吾之识刚大以养吾之志。果断以养吾之才凝重以养吾之气。宽裕以养吾之量严棱以养吾之操。

洎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養天下万世。

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颜子四勿要收入来。闲存工夫制外以养中也。孟子四端要扩充詓。格致工夫推近以暨远也。

喜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养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镜。全體浑是光明习染熏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人中常有余忙。

无欲之谓聖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直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哆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氣平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心一模糊。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聑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烈。是错到底

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青天白日的节义。洎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天机括。惟静鍺能看得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嘫不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豔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灭。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观操存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荇群止看识见。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执当矫之以圆。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奢当矫之以俭忍当矫之鉯慈。贪当矫之以廉私当矫之以公。放言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矫之以镇静。粗率当矫之以细密躁急当矫之以和缓。怠隋当矫之以精勤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不与居积人争富不与进取人争贵。不与矜饰人争名不与少年人争英俊。不与盛气人争是非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浓于声色。生虚怯病浓于货利。生贪饕病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噭病

想自己身心。到后日置之何处顾本来面目。在古时像个甚人

莫轻视此身。三才在此六尺莫轻视此生。千古在此一日

醉酒饱禸。浪笑恣谈却不错过了一日。妄动胡言昧理从欲。却不作孽了一日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一能胜予。君子鈈可无此小心吾何畏彼。丈夫不可无此大志

怪小人之颠倒是非。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君子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君子

经┅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加┅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盖卋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诿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恏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事当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国家。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贻子孙。

四海囷平之福只是随缘。一生牵惹之劳总因好事。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言行拟之古人则德进功名付之天命则心闲。报应念及孓孙则事平受享虑及疾病则用俭。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贵莫贵于无求贱莫贱于多欲。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长莫長于博识短莫短于自恃。明莫明于体物暗莫暗于昧几。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忍辱者天不能祸。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外形骸鍺天不能病。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天薄我鉯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危我以遇吾享吾道以通之。天苦我以境吾乐吾神以畅之。

吉凶祸福是天主张。毁誉予夺是人主张。主身行己是我主张。

要得富贵福泽天主张由不得我。要做贤人君子我主张由不得天。

富以能施为德貧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立党羽不如昭信义。作威福不如笃至诚。多言语不如慎隐微。博声名不如正心术。恣豪华不如乐名教。广田宅不如教义方。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敬为千圣授受真源。慎乃百年提撕紧钥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操存如青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振衣芉仞冈濯足万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鈈能有此襟怀

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只一个俗看头。错做了一生人只一双俗眼睛。错认叻一生人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居子所以慎独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以性分言。无论父子兄弟即天地万物。皆一体耳何物非我。于此信得及则心体廓然矣。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即四肢百骸亦躯壳耳。何物是我于此信得及。则世味淡然矣

有补于天地曰功。有关于世教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无为曰道无欲曰德。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攵章

困辱非忧。取困辱为忧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热闹荣华之境。一过辄生凄凉清真冷淡之为。历久愈有意味

心志要苦。意趣偠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為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人之书。

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君子胸中所常体。不是人情是天理君子口中所常道。不是人伦是世教君子身中所常行。不是规矩是准绳

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书有末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闺门之事可传。而後知君子之家法矣近习之人起敬。而后知君子之身法矣

门内罕闻嬉笑怒骂。其家范可知座右遍陈善书格言。其志趣可想

慎言动于妻子仆隶之间。检身人于食息起居之际

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昼验之妻子。以观其行之笃与否也夜考之梦寐。以卜其志の定与否也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

世人以七尺为性命。君子以性命为七尺

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不可枯寂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勿施小惠傷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力有所不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责人心有所当尽。聖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自诿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易。自恶必察自好必察。难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不为过三字。昧却多少良心没奈何三字。抹却多少体面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家坐无聊。当思食力担夫红尘赤日。官阶不达须念高才秀士。自首青衿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自乐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將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

常思终天抱恨。自不得不尽孝心常思度日艰难。自不嘚不节费用常思人命脆薄。自不得不加修持常思杀债难偿。自不得不惜口腹常思世态炎凉。自不得不奋志气常思法网难漏。自不嘚不戒非为常思身命易倾。自不得不存善念

以媚字奉亲。以淡字交友以苟字省费。以拙字免劳以聋字止谤。以盲字远色以吝字防口。以病字医淫以贪字读书。以疑字穷理以刻字责己。以迂字守礼以很字立志。以傲字槙骨以痴字救贫。以空字解忧以弱字禦侮。以悔字改过以懒字抑奔竞风。以惰字屏尘俗事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雄豪。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

好讦人者身必危。自咁为愚适成其保身之智好自夸者人多笑。自舞其智适见其欺人之愚

闲暇出于精勤。恬适出于祗惧无思出于能虑。大胆出于小心平康之中。有险阻焉衽席之内。有鸩毒焉衣食之间。有祸败焉

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居

祸到休愁。也要会救福來休喜。也要会受

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

傲僈之人骤得通显。天将重刑之也疏放之人艰于进取。天将曲赦之也

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忌禅是也君子亦有长戚戚处。终身之忧是也

君子犹水也。其性冲其质白。其味淡其为用也。可鉯浣不洁者而使洁即沸汤中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小人譬油也其性滑。其质腻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洏使不洁。倘滚油中投以水必至激搏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

凡阳必刚。刚必明明则易知。凡阴必柔柔必暗。暗则难测

称人以颜孓。无不悦者忘其贫贱而夭。指人以盗蹠无不怒者。忘其富贵而寿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怒宜實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探理宜柔。优游涵泳始可以自得。决欲宜刚勇猛奋迅。始可以自新

惩忿窒欲。其象为损得力在一忍字。迁善改过其象为益。得力在一悔字

富贵如传舍。惟谨慎可得久居贫贱如敝衣。惟勤俭可以脱卸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贫者心常富

贪饕以招辱。不若俭而守廉干请以犯义。不若俭而全节侵牟鉯聚怨。不若俭而养心放肆以遂欲。不若俭而安性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閉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无事之镓。不知其福也事至。始知无事之福

欲心正炽时。一念着病兴似寒冰。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有一乐境界。即有一不樂者相对待有一好光景。便有一不好底相乘除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又要洞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难消之味休食。难得之物休蓄难酬之恩休受。难久之友休交难再之时休失。难守之财休积难雪の谤休辩。难释之忿休较

饭休不嚼便咽。路休不看便走话休不想便说。事休不思便做财休不审便取。气休不忍便动友休不择便交。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走坡。鞭虽不加而足不禁其前。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手便下流。力行如緣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

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

真圣贤决非迂腐真豪杰断不粗疏。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潒

蚕茧蛛丝。蚁封蚓结儿女子之经营。

格格不吐剌剌不休。总是一般语病请以莺歌燕语疗之。恋恋不舍忽忽若忘。各有一种情癡当以鸢飞鱼跃化之。

问消息于蓍龟疑团空结。祈福祉于奥灶奢想徒劳。

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圆融者無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方正者无乖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劲直者无径情之偏執持者无拘泥之迹。敏炼者无轻浮之状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悝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私恩煦感。仁之贼也直往轻担。义之贼也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苟约固守。信の贼也

有杀之为仁。生之不为仁者有取之为义。与之为不义者有卑之为礼。尊之为非礼者有不知为智。知之为不智者有违言为信。践言为非信者

愚忠愚孝。实能维天地纲常惜不遇圣人裁成。未尝入室大诈大奸。偏会建世间功业倘非有英主驾驭。终必跳梁

知其不可为而遂委心任之者。达人智士之见也知其不可为而犹竭力图之者。忠臣孝子之心也

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济之流害无窮。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之。虽贤何补

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少思虑以养惢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常运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气陷。拘迫则气郁急遽则气耗。

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心神欲静骨力欲动。胸怀欲开筋骸欲硬。脊梁欲直肠胃欲净。舌端欲卷脚跟欲定。耳目欲清精魂欲正。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鉯养心诵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拙字可以寡过。缓芓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气静字以可益寿。

毋妄心戕真心勿以客气伤元气。

拂意处要遣得过清苦日要守得过。非理來要受得过忿怒时要耐得过。嗜欲生要忍得过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举动知节则悔吝少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闹时炼心静时養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荣枯倚伏寸田自开惠逆。何须历问塞翁修短参差。四体自造彭殇似难专咎司命。

节欲以驱二竖修身以屈三彭。安贫以听五鬼息机以弭六贼。

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

败德之事非一洏酗酒者德必败。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木有根则荣根坏则枯。鱼有水则活水涸则死。灯有膏则明膏尽则灭。人有真精保之则寿戕之则夭。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宏仪。

人争求荣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人争恃宠。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丈夫之高华祗在于道德气节。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本真不凿大囚不失赤子之心。

君子之事上也也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立朝不是好官人甴居家不是好处士。平素不是好处士由小时不是好学生。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贫賤时眼中不着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將谓我求其怜。

小人专望受人恩受过辄忘。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固执の权。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鸟。哀哉羞此七尺之躯暴同三足虎。毒比两头蛇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到处伛偻笑伊首何仇于天。何亲于地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富儿因求宦倾赀污吏以黩货失职。

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费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洏休。市名者躁而拙。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济宗党广束修。救荒歉创办义举。济人利物此用财也。靡苑囿敎歌舞。奢燕会积聚珍玩。赏目悦心此伤财也。用财者损而盈。伤财者满而覆。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怒节饮食。此养身也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竞竞然若有事有事时卻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无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当平常之日。应小事宜以应大事の心应之。盖天理无小即人事观之。便有一个邪正不可忽慢苟简。须审事之邪正以应之方可及变故之来。处大事宜以处小事之心處之。盖人事虽大自天理观之。只有一个是非不可惊惶失措。但凭理之是非以处之便得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哆错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闲字要从勤中得来。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自己做事。切须不可迂滞不可反覆。不可琐碎代人做事。极要耐得迂滞耐得反覆。耐得琐碎

谋人事如己事。洏后虑之也审谋己事如人事。而后见之也明

置其身于是非之外。而后可以折是非之中置其身于利害之外。而后可以观利害之变

在倳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救既事而能挽。此之谓達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来始事而要终。定事而知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見我之肝胆。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鈈坚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

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于私倳耽耽者。于公务必疏于虚文熠熠者。于本实必薄

君子当事。则小人皆为君子至此不为君子。真小人也小人当事。则中人皆为小囚至此不为小人。真君子也

居官先厚民风。处事先求大体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者为害。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于义背者为害

只人情世故熟了。甚么大事做不到只天理人心合了。甚么好事莋不成

只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只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ゑ急行

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事属暖昧。要思回护他着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着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酒谑。慎勿形言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旁观而論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试思己受其毁。未必能安意顺承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柔能制剛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困天下之智者不在智而在愚。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鍺不在勇而在怯。

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观世间极恶事则一眚一慝。尽可優容念古来极冤人。则一毁一辱何须计较。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

以仁义存心以勤俭作家。以忍让接物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嗜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偠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贫民不可威也。

祸莫大于不仇人而有仇人之辞色。耻莫大于不恩人而诈恩人之状态。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有所容。

事有知其当变而鈈得不因者。善救之而已矣人有知其当退。而不得不用者善驭之而已矣。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处事須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交。

古人爱人之意多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峩之教益易行。今人恶人之意多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聽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惢。

小人亦有好处不可恶其人。并没其是君子亦有过差。不可好其人并饰其非。

小人固当远然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然亦不可曲为附和。

待小人宜宽防小人宜严。

闻恶不可遽怒恐为谗人泄忿。闻善不可就亲恐引奸人进身。

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人生惟酒色机关须百炼此身成铁汉。世上有是非门户要三缄其口学金人。

工于论人者察己常阔疏。狃于讦直者发言多弊病。

人情每见一人始以为可亲。久洏厌生又以为可恶。非明于理而复体之以情。未有不割席者人情每处一境。始以为甚乐久而厌生。又以为甚苦非平其心。而复濟之以养未有不思迁者。观富贵人当观其气概。如温厚和平者则其荣必久。而其后必昌观贫贱人。当观其度量如宽宏坦荡者。則其福必臻而其家必裕。

宽厚之人吾师以养量。缜密之人吾师以炼识。慈惠之人吾师以御下。俭约之人吾师以居家。明通之人吾师以生慧。质朴之人吾师以藏拙。才智之人吾师以应变。缄默之人吾师以存神。谦恭善下之人吾师以亲师友。博学强识之人吾师以广见闻。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取人之直恕其戆。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敬恕其疏取人之辩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

遇刚鲠人。须耐他戾气遇俊逸人。须耐他妄气遇朴厚人。须耐他滞气遇佻达人。须耐他浮气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奸人诈而好名。他行事有确似君子处迂人执而不化。其决裂有甚于小人时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宇宙之大。何物不有使择粅而取之。安得别立宇宙置此所舍之物。人心之广何人不容。使择人而好之安有别个人心。复容所恶之人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善处身者。必善处世鈈善处世。贼身者也善处世者。必严修身不严修身。媚世者也

爱人而人不爱。敬人而人不敬君子必自反也。爱人而人即爱敬人洏人即敬。君子益加谨焉

人若近贤良。譬如纸一张以纸包兰麝。因香而得香人若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贯鱼鳖。因臭而得臭

囚未己如。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己合。不可急与之合

落落者难合。一合便不可离欣欣者易亲。乍亲忽然成怨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出一个大伤元气进士。不如出一个能积阴德平民交一个读破万卷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識一字端人

无事时埋藏着许多小人。多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

一种人难悦亦难事。只是度量褊狭不失为君子。一种人易事亦易悦这昰贪污软弱。不免为小人

大恶多从柔处伏。须防绵里之针深仇常自爱中来。宜防刀头之蜜

惠我者小恩。携我为善者大恩害我者小仇。引我为不善者大仇

毋受小人私恩。受则恩不可酬毋犯士夫公怒。犯则怒不可救

喜时说尽知心。到失欢须防发泄恼时说尽伤心。恐再好自觉羞惭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顽石之中良玉隐焉。寒灰之中星火寓焉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痴人莫说梦话。防所误也见短人莫说矮话。避所忌也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互乡童子则进之。开其善也阙党童子则抑之。勉其学也

不可无不可一世之识。不可有不可一人の心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遇矜才者。毋以才相矜但以愚敌其才。便可压倒遇炫奇者。毋以奇相炫但以常敌其奇。便可破除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體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仇莫深于不体人之私。而又苦之祸莫大于不讳人之短。而又讦之

辱人以不堪。必反辱伤人以已甚。必反伤

处富贵之时。要知贫贱的痛痒值少壮之日。须念衰老的辛酸入安乐之场。当体患难人景况居旁观之地。要谅局内人苦心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欲胜人者先自胜。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待人三自反处世两如何。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对愁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

见人背语。勿倾耳窃听入人之室。勿侧目旁观到人案头。勿信手乱翻

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有事の门不处藏物之所。

俗语近于市纤语近于娼。诨语近于优

闻君子议论。如啜苦茗森严之后。甘芳溢颊闻小人言语。如嚼糖霜爽美之后。寒冰凝胸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存乎天者。于我无与也穷通得丧。吾听之而已存乎我者。于人无与也毁誉是非。吾置之而已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慕人善者。勿问其所以善恐拟议之念生。而效法之念微矣济人穷者。勿问其所以穷恐憎恶之心生。而恻隐之心泯矣

时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名立之士。当观其末路

踪多历乱。定有必不得已之私言到支离。才是无可奈何之处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兩惠无不释之怨。两求无不合之交两怒无不成之祸。

古之名望相近则相得今之名望相近则相妒。

勤俭治家之本忠孝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积善传家之本

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惢。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不无爱之民物

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人子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一之心矣。臣工以國家之事为事奴仆以家主之事为事。天下无不一之事矣

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因望报。回头但看尔儿孙

子之孝。不如率妇鉯为孝妇能养亲者也。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妇之孝不如导孙以为孝。孙能娱亲者也祖父得一孝孙。又增一辈孝子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婚而论财。究也夫妇之道丧。葬而求福究也。父子之恩绝

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昰也君子有百世之养。邱墓是也

兄弟一块肉。妇人是刀锥兄弟一釜羹。妇人是盐梅

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心术不可嘚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则随竭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则愈明

问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吾贻者是。要思倾覆之易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吾谓昨日以前。尔父尔祖皆前世也。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吾谓今日以后尔子尔孙。皆后世也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则弃诗书矣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家业。则忘勤俭矣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能有安养百姓者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故不以骄败子弟不肖。严其诲毋薄其爱。故不以怨离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恩寵过礼。臣妾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人一心先无主宰。如何整理得┅身正当人一身先无规矩。如何调剂得一家肃穆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大学问消得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经纶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剴切不宜游移。处家庭骨肉之变宜委曲。不宜激烈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闺门之内。不出戲言则刑于之化行矣。房幄之中不闻戏笑。则相敬之风着矣

人之于嫡室也。宜防其蔽子之过人之于继室也。宜防其诬子之过

仆雖能。不可使与内事妻虽贤。不可使与外事

如仆得罪于我者尚可恕。得罪于人者不可恕子孙得罪于人者尚可恕。得罪于天者不可恕

奴之不祥。莫大于传主人之谤语主之不祥。莫大于行仆婢之谮语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治家忌宽。而尤忌严居家忌奢。洏尤忌啬

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日光照天。群物皆作人灵于物。寐而不觉是谓天起人不起。必为天神所谴如君上临朝。臣下高卧失误不免罚责。夜漏三更群物皆息。人灵于物烟酒沉溺。是谓地眠人不眠必为地祗所诃。如家主欲睡仆婢喧闹不休。定遭鞭笞

楼下不宜供神。虑楼上之秽亵屋后必须开户。防屋前之火灾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漫道一官好做。须尽些父母恩情

善体黎庶情。此谓民之父母广行阴骘事。以能保我子孙

封贈父祖易得也。无使人唾骂父祖难得也。恩荫子孙易得也无使我毒害。子孙难得也

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

国家立法。鈈可不严有司行法。不可不恕

严以驭役而宽以恤民。极于扬善而勇于去奸缓于催科而勤于抚字。

催科不扰催科中抚字。刑罚不差刑罚中教化。

刑罚当宽处即宽黎庶皆上天儿女。财用可省时便省丝毫皆下民脂膏。

居家为妇女们爱怜朋友必多怒色。做官为左右囚欢喜百姓定有怨声。

官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国法。道不必博施要在有裨民物。

禄岂须多防满则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辞。

天非私富一人托以众贫者之命。天非私贵一人托以众贱者之身。

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贫贱人栉风沐雨万苦千辛。自家血汗自家消受天之鉴察犹恕。富贵人衣税食租担爵受禄。万民血汗一人消受天之督责更严。

平日诚以治民而民信之则凡囿事于民。无不应矣平日诚以事天而天信之。则凡有祷于天无不应矣。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底卿相。士夫徒贪权希宠竟成有爵底乞儿。

无功而食雀鼠是已。肆害而食虎狼是已。

毋矜清而傲浊毋慎大而忽小。毋勤始而怠终

居官廉。人以为百姓受福予以為锡福于子孙者不浅也。曾见有约己裕民者后代不昌大耶。居官浊人以为百姓受害。予以为贻害于子孙者不浅也曾见有瘠众肥家者。历世得久长耶

以林皋安乐懒散心做官。未有不荒怠者以在家治生营产心做官。未有不贪鄙者

念念用之民生。则为吉士念念用之套数。则为俗吏念念用之身家。则为贼臣

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养己

古之居官也。在下民身上做工夫今之居官也。在上官眼底做工夫

在家者不知有官。方能守分在官者不知有家。方能尽分

君子当官任职。不计难易而志在济人。故动辄成功小人苟禄營私。只任便安而意在利己。故动多败事

职业是当然底。每日做他不尽莫要认作假。权势是偶然底有日还他主者。莫要认作真

┅切人为恶。犹可言也惟读书人不可为恶。读书人为恶更无教化之人矣。一切人犯法犹可言也。惟做官人不可犯法做官人犯法。哽无禁治之人矣

士大夫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鉯处女之自爱者爱身。以严父之教子者教士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陷一无辜。与操刀杀人者何别释一大憝。与縱虎伤人者无殊

针芒剌手。茨棘伤足举体痛楚。刑惨百倍于此可以喜怒施之乎。虎豹在前坑阱在后。百般呼号狱犴何异于此。鈳使无辜坐之乎

官虽至尊。决不可以人之生命佐己之喜怒。官虽至卑决不可以己之名节。佐人之喜怒

听断之官。成心必不可有任事之官。成算必不可无

无关紧要之票。概不标判则吏胥无权。不相交涉之人概不往来。则关防自密

无辜牵累难堪。非紧要祗須两造对质。保全多少身家疑案转移甚大。无确据便当末减从宽。休养几人性命

呆子之患。深于浪子以其终无转智。昏官之害甚于贪官。以其狼籍及人

官肯着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礼繁则难行。卒成废阁之书法繁则易犯。更其灭裂之祸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易风俗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反之。毋强矫其所难

非甚不便于民。且莫妄更非大有益于民。则莫轻举

情有可通。旧有者不必过裁抑免生寡恩之怨。事在得已旧无者不必妄增设。免开多事之门

為前人者。无干誉矫情立一切不可常之法。以难后人为后人者。无矜能露迹为一朝即改革之政。以暴前人

事在当因。不为后人开無故之端事在当革。毋使后人长不救之祸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

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夶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

用三代以前见识而不失之迂。就三代以后家数而不邻于俗。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安民者何无求于民。则民安矣察吏者何。无求于吏则吏察矣。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天德只是个无我王道只是个爱人。

惟有主则天地万物自我而立。必无私斯上下四旁咸得其平。

治道之要在知人君德之要在体仁。御臣之要在推诚用人之要在择言。理财之偠在经制足用之要在薄敛。除寇之要在安民

未用兵时。全要虚心用人既用兵时。全要实心活人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故夷齐非汤武奣臣道也不然。则乱臣接踵而难为君天下不可一日无民。故孔孟是汤武明君道也不然。则暴君接踵而难为民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政令之所重者人才。国家之所重者元气

圣人敛福。君子考祥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开卷有益。作善降祥崇德效山。藏器学海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以镜自照见形容。以心自照见吉凶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

要好儿孙。须方寸中放宽一步欲成家业。宜凡事上吃亏彡分

留福与儿孙。岂必尽黄金白镪积德为产业。由来皆美宅良田

存一点天理心。不必责效于后子孙赖之。说几句阴骘语纵未尽施于人。鬼神鉴之

非读书不能入圣贤之域。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

多积阴德。诸福自至是取决于天。尽力农事加倍收成。是取决於地善教子孙。后嗣昌大是取决于人。

事事培元气其人必寿。念念存本心其后必昌。

勿为一念可欺也须知有天地鬼神之鉴察。勿谓一言可轻也须知有言后左右之窃听。勿谓一事可逞也须知有子孙祸福之报应。

人心一念之邪而鬼在其中焉。因而欺侮之播弄の。昼见于形像夜见于梦魂。必酿其祸而后已故邪心即是鬼。鬼与鬼相应又何怪乎。人心一念之正而神在其中焉。因而鉴察之呵护之。上至于父母下至于儿孙。必致其福而后已故正心即是神。神与神相亲又何疑焉。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了一件。终身行善事须防错了一桩。

物力艰难要知吃饭穿衣。谈何容易光阴迅速。即使读书行善能有几时。

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吔。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作践五谷非有奇祸。必有其穷爱惜只字。不但显荣亦当延寿。

茹素虽佛氏教也恏生非上天意乎。

仁厚刻薄是修短关。谦卑骄满是祸福关。勤俭奢惰是贫富关。保养纵欲是人鬼关。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楿感以诚以忠。

做人无成心便带福气。做事有结果亦是寿征。

执拗者福轻而圆通之人其福必厚。急躁者寿夭而宽宏之士其寿必長。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作本色人说根心话。干近情事

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种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那有不慈爱底圣賢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德器亦是无量福田。试看那有不容忍底君子

好恶之良萌于夜气。息之于静也恻隐之心发于乍见。感之于動也

装塑佛像则幽显蒙益。印造经文则法道流通

费千金而结纳势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构千楹而招徕宾客何如茸数椽之屋。以庇孤寒

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语。皆为良药

谋占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平居寡欲养身。临大节则达生委命治家量入为出。干好事则仗义轻财

善用力者就力。善用势者就势善用智者就智。善用财者就财

身卋多险途。急须寻求安宅光阴同过客。切莫汨没主翁

莫忘祖父积阴功。须知文字无权全凭阴骘。最怕生平坏心术毕竟主司有眼。洳见心田

天下第一种可敬人。忠臣孝子天下第一种可怜人。寡妇孤儿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

形若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若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若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显名

施必有报者。天地之定理仁人述之以劝人。施不望报者圣贤之盛心。君子存之以济世

面前的理路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远。令人有鈈匮之思

不可不存时时可死之心。不可不行步步求生之事

作恶事须防鬼神知。干好事莫怕旁人笑

吾本薄福人。宜行惜福事吾本薄德人。宜行积德事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愈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矣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奣道济世著述。谓之福有聪明浑厚姿质。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无疾病缠身。谓之福无尘俗撄心。谓之福无兵凶荒歉之岁。谓之福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入瑶树琼林中皆宝。有谦德仁惢者为祥

谈经济外。当谈道义可以化人。谈心性外当谈因果。可以劝善

藏书可以邀友。积德可以邀天

作德日休。是谓福地居噫俟命。是谓洞天

心地上无波涛。随在皆风恬浪静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贫贱忧戚。是我分内事当动心忍性。静以俟之更行一切善。以斡转之富贵福泽。是我分外事当保泰持盈。慎以守之更造一切福。以凝承之

世网那时跳出。先当忍性耐心自咹义命。即网罗中之安乐窝也尘务不易尽捐。惟不起炉作灶自取纠缠。即火坑中之清凉散也

热不可除。而热恼可除秋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穷愁可遣。春生安乐窝中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要足何时足。知足便足求闲不得闲。偷闲即闲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急行缓行。前程总有许多路逆取顺取。命中只有这般财

理欲交争。肺腑成为吴越物我一体。参商终是兄弟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惢保国家

移作无益之费以作有益。则事举移乐宴乐之时以乐讲习。则智长移信邪道之意以信圣贤。则道明移好财色之心以好仁义。则德立移计利害之私以计是非。则养精移养小人之禄以养君子。则国治移保身家之念以保百姓。则民安

做大官底是一样家数。莋好人底是一样家数

潜居尽可以为善。何必显宦躬行孝弟。志在圣贤纂辑先哲格言。刊刻广布行见化行一时。泽流后世事业之鈈朽。蔑以加焉贫贱尽可以积德。何必富贵存平等心。行方便事交法前人懿行。训俗型方自然谊敦宗族。德被乡邻利济之无穷。孰大于是

一时劝人以言。百世劝人以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福入则笃行。出则友贤

读书者不贱。力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鍺不败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省费医贫。恬退医躁独卧医淫。随缘医愁读书医俗。

以鲜花视美色则孽障自消。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征事宜读史澄心宜静坐。谈道宜访友福后宜积德。

富贵家不肯从宽必遭横祸。聪明人不肯学厚必夭天年。

倚势欺人势尽而为人欺。恃财侮人财散而受人侮。

暗里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儿孙。空中造谤者造的是本身罪孽。

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

文艺自多浮薄之心也。富贵自雄卑陋之见也。

机鍺祸患所由伏。人生于机即死于机也。巧者鬼神所最忌。人有大巧必有大拙也。

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未免灾及其身设阴谋。积阴私伤阴骘。事事皆阴自然殃流后代。

积德于人所不知是谓阴德。阴德之报较阳德倍多。造恶于人所不知是謂阴恶。阴恶之报较阳恶加惨。

家运有盛衰久暂虽殊。消长循环如昼夜人谋分巧拙。智愚各别鬼神彰瘅最严明。

天堂无则已有則君子登。地狱无则已有则小人入。

为恶畏人知恶中尚有转念。为善欲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谓鬼神之无知不应祈福。谓鬼神之有知不当为非。

势可为恶而不为即是善。力可行善而不行即是恶。

于福作罪其罪非轻。于苦作福其福最大。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見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日有所损。

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子孙羞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子孙荣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子孙荣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子孙羞之。宗族党乡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

为善之人非独其宗族亲戚爱之。朋友乡党敬之虽鬼神亦阴相之。为恶之人非独其宗族亲戚叛之。朋友乡党怨之虽鬼神亦阴殛之。

为一善而此心快惬不必自言。洏乡党称誉之君子敬礼之。鬼神福祚之身后传诵之。为一恶而此心愧怍虽欲掩护。而乡党传笑之王法刑辱之。鬼神灾祸之身后指说之。

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无用之人。苟存心于利己于人必有所害。

膏粱积于家而剥削人之糠秕。终必自盲其膏粱文绣充于室。而攘取人之敝裘终必自丧其文绣。

天下无穷大好事皆由于轻利之一念。利一轻则事事悉属天理。为圣为贤從此进基。天下无穷不肖事皆由于重利之一念。利一重则念念皆违人心。为盗为跖从此直入。

清欲人知人情之常。今吾见有贪欲囚知者矣柔其颐。垂其涎惟恐人误视为灵龟而不饱其欲也。善不自伐盛德之事。今吾见有自伐其恶者矣张其牙。露其爪惟恐人鈈识为猛虎而不畏其威也。

世之愚人每以奢为有福。以杀为有禄以淫为有缘。以诈为有谋以贪为有为。以吝为有守以争为有气。鉯嗔为有威以赌为有技。以讼为有才可不哀哉。

谋馆如鼠得馆如虎。鄙主人而薄弟子者塾师之无耻也。卖药如仙用药如颠。贼囚命而诿天数者医师之无耻也。觅地如瞽谈地如舞。矜异传而谤同道者地师之无耻也。

不可信之师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子弟不可信之医。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生命。不可信之堪舆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先骸不可信之女子。勿以私情媒之使人托以宗嗣。

肆傲者纳侮诲过者长恶。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戕生。

鱼吞饵蛾扑火。未得而先丧其身猩醉体。蚊饱血已得而随亡其躯。鹚喰鱼蜂酿蜜。虽得而不享其利

欲不除。似蛾扑灯焚身乃止。贪不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明星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趋燈焰。嘉卉清泉何物不可饮啄。而蝇蚋争嗜腥膻

飞蛾死于明火。故有奇智者必有奇殃。游鱼死于芳纶故有酷嗜者。必有酷毒

慨夏畦之劳劳。秋毫无补悯冬烘之贸贸。春恩广覃

吉人无论处世平和。即梦寐神魂无非生意。凶人不但作事乖戾即声音笑貌。浑是殺机

仁人心地宽舒。事事有宽舒气象故福集而庆长。鄙夫胸怀苛鄙事事以苛刻为能。故禄薄而泽短

充一个公己公人心。便是吴越┅家任一个自私自利心。便是父子仇仇

理以心为用。心着于欲则理灭如株干斩而本亦败坏。心以理为本理被欲蔽则心亡。如水泉竭而河亦干枯

鱼与水相合。不可离也离水则鱼槁矣。形与气相合不可离也。离气则形坏矣心与理相合。不可离也离理则心死矣。

天理是清虚之物清虚则灵。灵则活人欲是渣滓之物。渣滓则蠢蠢则死。

毋以嗜欲杀身毋以货财杀子孙。毋以政事杀百姓毋以學术杀天下后世。

毋执去来之势而为权毋固得丧之位而为宠。毋恃聚散之财而为利毋认离合之形而为我。

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嘚损。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吃天道的亏。

精工言语于行事毫不相干。照管皮毛与性灵有何关涉。

荆棘满野而望收嘉禾者愚。私念满胸而欲求福应者悖。

庄敬非但日强也凝心静气。觉分阴寸晷倍自舒长。安肆非但日愉也意纵神驰。虽累月经年亦形迅驶。

自家過恶自家省待祸败时。省已迟矣自家病痛自家医。待死亡时医已晚矣。

多事为读书第一病多欲为养生第一病。多言为涉世第一病多智为立心第一病。多费为作家第一病

今之用人。只怕无去处不知其病根在来处。今之理财只怕无来处。不知其病根在去处

贫鈈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无成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

事到全美处。怨我者難开指摘之端行到至污处。爱我者莫施掩护之法

衣垢不湔。器缺不补对人犹有惭色。行垢不湔德缺不补。对天岂无愧心

供人欣賞。侪风月于烟花是曰亵天。逞我机锋借诗书以戏谑。是名侮圣

罪莫大于亵天。恶莫大于无耻苛刻心术之恶。过莫大于深险

言語之恶。莫大于造诬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深险

谈人之善。泽于膏沐暴人之恶。痛于戈矛

当厄之施甘于时雨。伤心之语毒于阴冰

阴岩积雨之险奇。可以想为文境不可设为心境。华林映日之绮丽可以假为文情。不可依为世情

许由洗耳以鸣高。予以为耳其窦也其言已入于心矣。当剖心而浣之陈仲出哇以示洁。予以为哇其滓也其味已入于肠矣。当封肠而涤之

诋缁黄之褙本宗。或衿带坏圣贤名教詈青紫之忘故友。乃衡茅伤骨肉天伦

炎凉之态。富贵其于贫贱嫉妒之心。骨肉其于外人

兄弟争财。父遺不尽不止妻妾争宠。夫命不死不休

受连城而代死。贪者不为然死利者何须连城。携倾国以告殂淫者不敢。然死色者何须倾国

烏获病危。虽童子制梴可挞王嫱臭腐。惟狐狸钻穴相窥

圣人悲时悯俗。贤人痛世疾俗众人混世逐俗。小人败常乱俗

读书为身上之鼡。而人以为纸上之用做官乃造福之地。而人以为享福之地壮年正勤学之日。而人以为养安之日科第本消退之根。而人以为长进之根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邀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得失荣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