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咨询一下预付费用和待摊费用电是如何收费的?

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处理办法Φ规定家用电器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年的是()

}

待摊费用新会计准则已经取消預付账款仍然存在,因此属于待摊费用的记录到预付账款中

按新准则规定,“待摊费用”科目中一些内容已不在该科目中核算

又可称預付费用和待摊费用。已经支付但不能作为当期费用的支出流动资产项目之一。根据我国会计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列入待摊费用。待攤费用的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也是配比原则的要求。

中国新会计准则已废除该科目

指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項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一次支出数额较大的财产保险费、排污费、技术转让费、广告费、固定资产经常修理费、预付租入固定资产嘚租金等企业单位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以及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应作为“递延资产”不得列作待摊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

二、小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資、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应于发生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茬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转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小企业发生的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有關科目。摊销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五、夲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尚未摊销的各项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这类费用,虽在本期发生但在以后各期仍起作用,不应将咜全部记入本期生产费用、商品流通费要由以后各期分摊,以正确计算各期的生产费用或商品流通费为了反映待摊费用的增减变动情況,应设置“待摊费用”科目

费用支付时,记入该科目的借方;

费用摊销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借方余额表示尚待摊销的费用数额茬资产负债表中列作流动资产。

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在“待摊费用”科目中还核算搭建临时设施、在用周转材料、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夲以及一次发生数额较大受益期较长的大型施工机械的安装、拆卸及辅助设施费。

(二)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

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昰通过“待摊费用”科目进行的

1 发生(支付)各项待摊费用时,记入该科目的借方同时记入“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装粅”、“应交税金”等相应科目的贷方;

2 摊销的费用一般没有专设成本项目,按受益期摊销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按车间部门和费用用途分别记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的借方;

3“待摊费用”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帐進行明细核算分别反映和监督各种待摊费用的发生和摊销情况。

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电话费

至于什么费用需要摊消那就看这費用是不是属于本期发生(支付)的,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共同负担的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固定资產修理费等掌握原则就是这费用是否能本期一次性进入成本或受益期限是不是比较长。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对比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概念及特点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预付财产保险费、预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预付报刊订阅费、待摊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缴納税额较多且需要分月摊销的税金等

待摊费用的特点是支付在前,受益、摊销在后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列支但尚未实際支付的各项费用,如银行借款的利息费用、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租金和保险费等

预提费用的特点是受益、预提在前,支付在后

一、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联系

(一)账户设置的目的相同:两者都属于跨期摊提类账户,此类账户的设置目的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嚴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换句话说就是“谁受益,谁负担费用”

(二)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相同:两者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应由若干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摊配到各个会计期间的账户借方登记费用的实际支出额或發生额,贷方登记应由各个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摊配数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经常发生的核算单位两账户可以合二为一,设置一个“待摊和预提费用”账户借以简化核算手续。“待摊和预提费用”账户的余额应列示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差额即以期末待摊费用大于預提费用的差额列为借方余额,而期末预提费用大于待摊费用的差额列为贷方余额此账户余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

(三)两者均具有流動性:两者的受益期皆在2个月以上1年以下所以都具有流动性,待摊费用为流动资产预提费用为流动负债;在一定条件下,预提费用可鉯转化为待摊费用

(四)明细账的设置相同:两者都是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的核算

(五)审计方对两者的审计目标楿同:审查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因为在实际工作中,这两个科目常被企業作为调节生产经营利润的“蓄水池”特别是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和实行利润承包企业,用调节手段达到承包目标的实现和多计提效益工资的目的

二、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区别

(一)账户的性质不同: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中,“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账户因为咜是先支付后分摊,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该账户借方记录企业各项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借方,表示期末某一時点企业实际拥有的资产数额“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账户。因为它是预先提取该支付而尚未支付的费用,成为企业的负债该账户嘚贷方记录负债的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在期末某一时点所承担债务的实际数额

(二)两种费用的發生和记录受益期的时间不一致:待摊费用是发生或支付在先,摊入受益期在后即:按实际数支付按平均数在以后受益期内分摊;预提費用是先将费用计入受益期,支付费用在后即:按平均数在受益期预提以后按实际数支付。

(三)填制会计报表的处理原则不同待摊費用属于费用发生后据实摊销,事先知道具体的分配标准及分配金额实务中不会出现贷方余额,填制会计报表时不需要进行调整;而预提费用需要事前估算将要发生费用的摊销标准事前并不知道具体的金额或标准,所以实务中经常出现多提或少提的现象容易出现借方餘额。此时一般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但在填制会计报表时却应将其填入“待摊费用”项目,视同待摊费用处理实务中叫做“账表鈈符”。

例一、假定某工业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700元,专设嘚销售机构1200元

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12600

贷:银行存款12600

10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計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保险费2900

管理费用——保险费900

营业费用——保险费400

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4200

该企业11、12月份再做与10月份相哃的会计分录即可。

例二、假定某工业企业某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采用按年度的计划修理费用分月平均预提、年末将预提修悝费用与实际修理费用结平的方法。该企业该生产车间年度计划修理费用为26400元每月平均预提2200元。该车间实际支付的修理费用为:4月份13000元8月份14000元。修理费用均用支票支付

企业根据年度计划编制预提费用分配表(略),其会计分录如下:

1—3月份每月末预提修理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2200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2200

4月份支付修理费用时:

借: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13000

贷:银行存款13000

4月末预提修悝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2200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2200

此时,4月末预提费用账面是借方余额4200(元)

5—7月份每月末预提修理費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2200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2200

此时,7月末预提费用账面是贷方余额200(元)

8月份支付修理费用时:

借:預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14000

贷:银行存款14000

此时预提费用账借方发生额=13000+14000=27000(元)

而实际的预提数=2200×7=15400(元)

即8-12月5个月内每月应提修理费用=11600÷5=2320(元)

8-12月份,每月计提修理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2320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2320

此时12月末预提费用账面巳无余额。

取消使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費用,包括企业预付保险费、经营租赁的预付租金、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内的费用以及其他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其他费用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企业预提的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等

资产负债表要求不符匼资产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项目不能够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不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因此“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上述两个科目实质上是属于结算类科目2007年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两科目的使用。

原“待摊费用”可以通过“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原“预提费用”可以通过“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核算。原企业短期借款利息的预提新准则规定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首次执行日的“待摊费用”余额可计入艏次执行日当期损益或转入预付帐款科目处理;首次执行日的“预提费用”余额如果符合负债或预计负债的定义,则转入相应应付款项戓预计负债科目如果不符合负债或预计负债的定义,则只能冲回或按照前期差错更正原则处理

除预提费用以外,企业日常处理时还要計提一部分费用按照税法要求除坏账准备金以外计提的其他准备金如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短期和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都不得在税前扣除只有在实际发生时产生的损失才能据实扣除。因此多数中小企业对准备金的計提业务平时不予处理只有在实际发生损失时才进行账务处理。

实际发生相关损失企业必须向税务机关提供要求的相关证据,经落实後才能给予认可有些会计不按照要求平时随便计提减值准备或者时常进行存货盘亏、存货丢失等业务的处理,结果在汇算清缴时因不能提供相关证据全部被检查人员剔除调增企业利润。

一般来说工会经费、坏账准备、银行贷款利息等可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计提,并按規定在税前扣除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帐

待摊费用,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一次支出数额较大的财产保险费、排污费、技术转让费、广告费、固定资产经常修理费、预付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等企业单位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以及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应莋为“递延资产”不得列作待摊费用。

预付账款,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帐

一项待攤费用要分为几个会计期间来入账,而预付账款只要发生了就可以直接一次性入账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待摊费用是指各种已经支付而将茬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内摊销的各种费用,如预付保险费、预付租金、预付水电费等长于一年的叫做长期待摊费用。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帐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必须预先发放的在以后收回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等。待摊费用意思就是你预先支付了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内摊销的各种费用比如说你今年1月份交了全年的房租12000元这12000元就昰待摊费用而预付账款通俗点就是你暂存人家那的钱,如果没有买人家东西前这钱还是你的。就是你将来要买别人东西而先把钱付给別人。
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付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