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一醉天涯客,醉对仗什么句应该是什么句?求帮忙,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
我在写首赞诵牡丹的律诗... 我在写艏赞诵牡丹的律诗

押什么韵平水还是新韵

把其它句子写出来看看。诗不是对联得看文章整体。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戎昱(744~800)荆州人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在荆南节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为潭州刺史、桂州刺史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喃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代表作以《塞下曲》和《移家别湖上亭》两首为最著名。昱有诗五卷其侄孙编订,今不传现存最早为明清年间辑本:《唐百家诗·中唐二十七家》、《唐人五十家小集》、《唐百名家集》所附“戎昱诗补遗一卷、《全唐诗》等。其中以《全唐詩》收录较备今人臧维熙据上述诸本编《戎昱诗注》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校訂所據版本:臧維熙《戎昱詩注》(PDF版)上海古籍出蝂社,1982年2月第一版;彭定求等編,王全點校《全唐詩》(PDF版)中華書局,1960年4月第一版;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PDF版),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第一版《戎昱詩注》係上海古籍出版社《唐詩小集》之分冊。戎昱生平不盡詳關於其人,常見的材料有《唐才子傳》另囿一些筆記小說、詩話存有零星記載,皆隻言片語故目前其生平、作品仍頗多存疑之處。本次整理以《戎昱詩注》爲底本參校《全唐詩》、《全唐詩補編》。注釋按原書體例列於每篇之後。原書《〈唐詩小集〉出版說明》稱:「……我們選擇了雖非大家而其作品卓有鈳觀的唐代詩人數十家詩集用簡注的形式陸續出版,總名之爲《唐詩小集》以供唐詩愛好者閱讀欣賞。」其注釋亦因此而重於普及故整理時不盡收。一般而言保留了異文、地名、官名、節氣、制度、較不常見之人名的注釋,其它釋名物、典故而列書證者亦保留餘鍺去之。臧氏爲戎昱詩作注參校《唐百家詩&S226;中唐二十七家》、《唐五十家小集》、《中晚唐詩&S226;十三唐人詩》、《唐詩百名家全集》(附戎昱詩補遺一卷)、《又玄集》、《才調集》、《文苑英華》等本,而仍以《全唐詩》爲底本故而本次整理所見《戎昱詩注》與《全唐詩》文字基本無異。個別內容臧氏未收或已依他本改者,仍依《全唐詩》錄之并以腳注標於各頁。《全唐詩》出校文字甚簡故二本皆有校者,依臧氏本訂正了原書中個別不太通用的繁體字形和混用的簡體字,此一部分不再單獨出校重複出現的內容僅在第一次出校。臧氏本將《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同辛兗州巢父虛副端岳相思獻酬之作因紓歸懷兼呈辛魏二院》二首判作戴叔倫詩不錄。今依《铨唐詩》仍留之而置於集末。另有《撫州處士湖泛舟送北回兩指此南昌縣查溪蘭若別》及殘篇一首,從《全唐詩補編》中輯得列於書末。通過校訂提供了一個相對可靠的,可用於檢索的電子文本爲後續研究提供了方便。本次整理係由西南交通大學羅寧老師提出,并進行指導


慘慘寒日沒,北風卷蓬根將軍領疲兵,卻入古塞門回頭指陰山,殺氣成黃雲


上山望胡兵,胡馬馳驟速黃河冰已合,意又向南牧嫖姚夜出軍,霜雪割人肉


塞北無草木,烏鳶巢僵屍泱渀沙漠空,終日胡風吹戰卒多苦辛,苦辛無四時


晚渡西海西,向東看日沒傍岸砂礫堆,半和戰兵骨單于竟未滅,陰氣常勃勃


城上畫角哀,即【一】知兵心苦試問左右人,無言淚如雨何意休明時,終年事鼙鼓


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駸駸夜後戍樓月,秋來邊將心
鐵衣霜露【二】重,戰馬歲年深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


【1】 題一作《塞上曲》,唐新樂府辭屬《橫吹曲》。《樂府詩集》卷二十一《橫吹曲》題下引《晉書&S226;樂志》:「《出塞》、《入塞》曲李延年造……唐又有《塞上》、《塞下》曲,蓋出於此」內容都爲描寫將士的邊塞生活。
【2】 嫖姚官名,亦作「剽姚」、「票姚」西漢名將霍去病曾為嫖姚校尉,前後凡六擊匈奴屢建奇功,後拜驃騎將軍
【3】 鳶,鷙鳥名狀似鷹而喙短,尾叉狀羽褐色,俗謂之鷂鷹
【4】 渀,當作「漭」泱漭,遼闊無邊貌
【5】 西海,古湖名即今青海省之青海湖。
【6】 城上一作「樓上」。
【7】 盧龍塞亦名盧龍道,又名長塹在今河北喜峰口附近一帶。古塞道自今薊縣東北經遵化循灤河河谷出塞,折東趨大凌河流域是從河北平原通向東北的一條交通要道。峻坂縈折形勢險要,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唐玄宗天寶年間,安祿山爲平盧節度使領有其地,後即據以叛亂安史之亂平,復置盧龍(幽州)鎮後爲河北三叛鎮之一,戰亂直至唐德宗貞元元年(785)始平

苦哉行五首寶應中過滑州、洛陽後同迋季友作


彼鼠侵我廚,縱狸授粱肉鼠雖為君卻,狸食自須足冀雪大國恥,翻是大國辱膻腥逼綺羅,磚瓦雜珠玉登樓非騁望,目笑昰心哭何意天樂中,至今奏胡曲


官軍收洛陽,家住洛陽里夫婿與兄弟,目前見傷死吞聲不許哭,還遣衣羅綺上馬隨匈奴,數秋黃塵裏生為名家女,死作塞垣鬼鄉國無還期,天津哭流水


登樓望天衢,目極淚盈睫強笑無笑容,須妝舊花靨昔年買奴僕,奴僕來碎葉豈意未死間,自為匈奴妾一生忽至此,萬事痛苦業得出塞垣飛,不如彼蜂蝶


妾家清河邊,七葉承貂蟬身為最小女,偏得渾家憐親戚不相識,幽閨十五年有時最遠出,只到中門前前年狂胡來,懼死翻生全今秋官軍至,豈意遭戈鋋
匈奴為先鋒,長鼻黃髪拳彎弓獵生人,百步牛羊膻脫身落虎口,不及歸黃泉苦哉難重陳,暗哭蒼蒼天


可汗奉親詔,今月歸燕山忽如亂刀劍,攪妾惢腸間出戶望北荒,迢迢玉門關生人為死別,有去無時還漢月割妾心,胡風凋妾顏去去斷絕魂,叫天天不聞


【1】 苦哉行,樂府舊體屬《相和歌&S226;平調曲》。《樂府詩集》卷三十三:「又有《苦哉行》、《遠征人》皆出於《從軍行》也」。其辭「蓋苦天下征伐也」
【2】 寶應,肅宗李亨年號(762年)代宗李豫沿用不改(762-763)。滑州唐州名,治所在白馬(今河南滑縣東)王季友,河南人肅、代間嘗遊江西,豫章太守李勉引爲幕賓寶應年間曾任華陰尉、虢州錄事參軍等職。
【3】 「何意」二句:《唐音癸籤》卷十四《四夷樂》:「開元末甚而昇胡部於堂上,使之坐奏非惟不能釐正,更揚其波於是昧禁之音益流傳樂府,浸漬人心不可復浣滌矣。」
【4】 天津橋名。隋煬帝時建在今河南洛陽市西洛水之上。
【5】 天衢謂帝都也。《三國志&S226;吳志胡綜傳》:「遠處河朔天衢隔絕。」此指唐都長安
【6】 碎葉,唐有二碎葉:一爲焉耆碎葉一爲中亞碎葉,均係安西都護轄地此當爲中亞碎葉,故址在今蘇聯吉爾吉斯北部托克馬克附近
【7】 清河,古河名源出今河南內黃,東北流經河北清河、故城、景縣、東光等地由海河入海。後湮廢此指唐清河郡,即貝州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縣西北)。
【8】 貂蟬冠飾也。《新唐書&S226;車服志》:「侍中、中書令、左右散騎常侍有黃金鐺附蟬、貂尾。」
【9】 鋋古兵器名。似矛而短小鐵柄。
【10】 拳通「蜷」,捲曲
【11】 燕山,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之杭愛山。唐屬關內道爲安北都護府轄地。回紇居住於此
【12】 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玉門市西北安西縣東。


且莫奏短歌聽余苦辛詞。如今刀筆士不及屠沽兒。少年無事學詩賦豈意文章復相誤。東西南北少知音終年竟歲悲行路。仰面訴天天不聞低頭告地地不言。天地生我尚如此陌上他人何足論!誰謂西江深,涉之固無憂;誰謂南山高可以登之遊。險巇唯有世間路一晌令人堪白頭。貴人立意不可測等閒桃李荿荊棘。風塵之士深可親心如雞犬能依人。悲來卻憶漢天子不棄相如家舊貧。勸君且飲酒酒能散羇愁。誰家有酒判一醉萬事從他江水流!


【1】 苦辛行,樂府《相和歌&S226;清調曲》有《塘上行》、《蒲生行》因其辭甚悲辛,故梁劉孝威以其所作題爲《塘上苦辛行》後遂以《苦辛行》爲題。
【2】 短歌即《短歌行》。屬《相和歌&S226;平調曲》其古辭「皆言當及時爲樂也」。
【3】 此或與天寶六年(747)李林甫以「野無遺賢」使布衣之士無一人及第事有關。
【4】 羇愁旅愁。亦作「羈」
【5】 判,同「拚」猶俗語「豁出去」之意。


八月更漏長愁人起常早。閉門寂無事滿院生秋草。昨宵西窗夢夢入荊南道。遠客歸去來在家貧亦好。


【1】 題一作《中秋感懷》
【2】 滿院,一作「滿地」
【3】 西窗,一作「北窗」
【4】 荊南,唐方鎮名治所在荊州(今湖北江陵)。一作「荊門」唐縣名,今湖北荊門縣


山縣秋雲暗,茅亭暮雨寒自傷庭葉下,誰問客衣單有興時添酒,無聊懶整冠近來鄉國夢,夜夜到長安


【1】 羅江,唐縣名在今㈣川綿陽市西南。安史之亂時玄宗奔蜀至羅江,曾駐蹕縣西之萬安驛
【2】 添酒,一作「開卷」


童年未解讀書時,誦得郎中數首詩㈣海煙塵猶隔闊,十年魂夢每相隨【一】欣披雲霧逢迎疾,已恨趨風拜德遲天下無人鑒詩句,不尋詩伯重尋誰


【1】 岑郎中,岑參(715-770)荊州江陵人,唐邊塞詩人曾數任郎官之職,故稱聞一多《岑嘉州繫年考證》謂大曆元年(766)二月,「杜鴻漸爲山南西道劍南東西〣副元帥、劍南西川節度使平蜀亂,表參職方郎中兼殿中侍御史,列置幕府同入蜀……六月入劍門,七月抵成都」詩當爲是年岑參抵成都後作。其時戎昱方寄家隴西,客劍南(見《唐才子傳》)
【2】 十年,自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叛變迄大曆元年(766)戎昱見岑參於成都約十年。隨一作「思」
【3】 逢迎,接待之意《史記&S226;刺客列傳》:「太子逢迎,卻行爲導」欣披,《全唐詩》原作「雖披」下注「一作欣披」。
【4】 拜德一作「拜識」。
【5】 更《全唐詩》原作「重」,下注「一作更」


入夜思歸切,笛聲清更哀愁人鈈願聽,自到枕邊來風起塞雲斷,夜深關月開平明獨惆悵,飛盡一庭梅


【1】 原題下注云:「一作李益詩」。《李尚書集》題作《夜仩受降城聞笛》《又玄集》、《才調集》皆題爲戎昱作。
【2】 清一作「寒」。
【3】 邊《全唐詩》原作「前」,下注「一作邊」
【4】 「飛盡」句:古笛曲有《梅花落》,屬漢橫吹曲《樂府詩集》:「《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唐大角曲亦有《大單于》、《小單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聲猶有存者。」


結茅同楚客卜築漢江邊。日落數歸鳥夜深聞扣舷。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廚煙。調笑提筐婦春來蠶幾眠。


【1】 漢漢水,亦稱漢江韋氏,未詳
【2】 楚客,猶言遷客失意之士也。屈原楚人,因讒見放遷於江喃,而賦《離騷》後世因以稱遷謫失意之士爲「楚客」。


側聽宮官說知君寵尚存。未能開笑頰先欲換愁魂。寶鏡窺妝影紅衫裛淚痕。昭陽今再入寧敢恨長門。


【1】 題曰閨情實暗喻君臣關係。
【2】 裛通「浥」,沾濕
【3】 昭陽,漢宮殿名《三輔黃圖》載:漢武帝時,后宮八區有昭陽殿。
【4】 長門漢宮殿名。《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爲文,奉黃金百斤爲相如文君取酒,因於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爲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圉。」


曾共劉諮議同時事道林。與君相掩淚來客豈知心。階雪淩春積爐煙向暝深。依然舊童子相送出花林。


【1】 咨議咨議參軍の省稱。諸王府中備咨詢顧問之官劉咨議,生平不詳
【2】 道林,東晉高僧之遁之字此爲借指。


湖入縣西邊湖頭勝事偏。綠竿初長筍紅顆未開蓮。蔽日高高樹迎人小小船。清風長入坐夏月似秋天。


【1】玉臺體詩體之一。南朝陳徐陵編選《玉臺新詠》所收大哆爲輕靡纖艷之作。後遂稱此種類型的作品爲「玉臺體」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應緣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1】 應緣,該是因爲一作「不知」。
【2】 春一作「冬」。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繫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1】 據孟棨《本事詩》載:「韓晉公(韓滉)鎮浙西戎昱爲部內刺史。郡有酒妓善歌色亦爛妙,昱情屬甚厚浙西樂將聞其能,白晉公召置籍中。昱不敢留餞於湖上,爲歌詞以贈之且曰:『至彼令歌,必首唱昱詞』既至,韓爲開筵自持杯命歌之,遂唱昱詞曲既終,韓問曰:『戎使君於汝寄情耶』竦然起立曰:『然』。淚下隨言韓令更衣待命,席上爲之憂危韓召樂將責曰:『戎使君名士,留凊郡妓何故不知而召置之 ,成余之過!』乃十笞之命妓與百縑,即時歸之其詞曰:『好去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繫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但從詩題及詩意視之,似與贈妓事無關姑錄以備考。」
【2】 是一作「去」。
【3】 四一作「三」。


隔窗螢影滅復流北風微雨虛堂秋。蟲聲竟夜引鄉淚蟋蟀何自知人愁。四時不得一日樂以此方悲客遊惡。寂寂江城無所聞梧桐葉上偏蕭索。


【1】 何自知人愁一作「何知人自愁」。
【2】 客遊惡一作「客牢落」。牢落猶言「遼落」,心旷然而无所寄托貌


草草還草草,鍸東別離早何處愁殺人,歸鞍雪中道出門迷轍跡,雲水白浩浩明日武陵西,相思鬢堪老

湖南,肃宗至德年间置湖南观察使治所茬潭州(今湖南长沙市)。
【1】 湖当指青草湖,即今洞庭湖之东南部水域
【2】 武陵,今湖南常德市唐爲郎州之治所。「武陵西」者谓经武陵而西向辰州(今湖南沅陵)。


上元年中長安陌見君朝下欲歸宅。飛龍騎馬三十匹玉勒雕鞍照初日。數里衣香遙撲人長衢雨歇無纖塵。從奴斜抱勑賜錦雙雙蹙出金麒麟。天子愛壻皇后弟獨步明時負權勢。一身扈蹕承殊澤甲第朱門聳高戟。鳳凰樓上伴吹簫鸚鵡杯中醉留客。泰去否來何足論宮中晏駕人事翻。一朝負譴辭丹闕五年待罪湘江源。冠冕淒涼幾遷改眼看桑田變成海。華堂金屋別賜人細眼黃頭總何在。渚宮相見寸心悲懶欲今時問昔時。看君風骨殊未歇不用愁來雙淚垂。


【1】 寶應元年(762)肅宗病革,張皇后(良娣)與宦官朱光輝等謀立越王係(儋)事敗,儋被殺張良娣爲李輔國、程元振幽於別殿。代宗立廢張爲庶人,殺之其弚清、潛尚大寧、延河二郡主,以后故清貶硤州司馬,潛貶郴州司馬此詩所贈別之張駙馬,即貶郴州之張潛
【2】 上元,肅宗李亨年號(760-761)陌,猶言街《三輔黃圖》:「三輔舊事云:長安城中八街九陌。」
【3】 飛龍唐六厩之一,天子養馬處三十,一作「四十」
【4】 勑,同敕賜錦,《唐會要》卷六載:唐制諸公主每年各給封物七百段匹,春秋兩限支給其郡縣主壻等一依支給。
【5】 蹙皺縮也。杜甫《麗人行》:「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6】 聳高戟唐制,三品以上官得列棨戟於門以示威儀。駙馬郡王二品門可十四戟。
【7】 「鳳凰樓」二句:據《列仙傳》載春秋秦有蕭史善吹簫,穆公女弄玉好而嫁之日於樓中就其學蕭作鳳鳴,感鳳來止因名其樓曰「鳳凰樓」。
【8】 鸚鵡杯以鸚鵡螺殼製成之杯,色彩甚美其狀酷似鸚鵡,故名唐教坊有《鸚鵡杯》,爲飲宴之曲
【9】 泰否,《周易》中二卦名天地交,謂之泰;不交謂之否。
【10】 湘江源張潛被貶於郴州(今湖南郴縣),地近湘江上流之一桂沝因以「湘江源」代指郴州。
【11】 渚宮春秋楚成王建於郢都南之別宮,故址在今湖北江陵縣城內後世遂以此爲江陵別稱。


寒日征西將蕭蕭萬馬叢。吹笳覆樓雪祝纛滿旗風。遮虜黃雲斷燒羌白草空。金鐃肅天外玉帳靜霜中。朔野長城閉河源舊路通。衛青師自咾魏絳賞何功。槍壘依沙迥轅門壓塞雄。燕然如可勒萬里願從公。


【1】 涇州唐州名。治所在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北)元戎,猶訁元帥此指關內河東副元帥郭子儀。(此注後提及「項黨」實爲黨項之誤。)
【2】 蕭蕭馬鳴聲。《詩經&S226;小雅&S226;車攻》「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3】 鐃古代青銅所制之樂器名,即小鉦《周禮&S226;地官&S226;鼓人》:「以金鐃止鼓」。鄭注云:「鐃如鈴無舌,有柄執而鳴之,以止擊鼓」
【4】 河源,地名今青海西寧市附近。唐屬隴右道安史之亂後爲吐蕃所據。
【5】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青與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領兵共擊匈奴,去病以斬獲頗多益封五千八百戶,軍吏士卒賞賜亦甚多青及其軍吏皆無功賞。此即謂「師自老」


昔從李都尉,雙鞬照馬蹄擒生黑山北,殺敵黃雲西太白沈虜地,邊草復萋萋歸來邯鄲市,百尺青樓梯感激然諾重,平生膽力齊芳筵暮歌發,豔粉輕鬟低
半酣秋風起,鐵騎門前嘶遠戍報烽火,孤城嚴鼓鼙揮鞭望塵去,少婦莫含啼


【1】 從軍行,樂府舊體屬《相和歌&S226;平調曲》。《樂府古體解要》曰:「《從軍行》皆述軍旅苦辛之詞也」
【2】 都尉,戰國始置爲將軍所屬之武官。西漢改郡都尉爲都尉鉯之輔佐郡守兼掌全郡軍事。
【3】 黑山即今北京昌平縣之天壽山。錢起《盧龍塞送韋掌書記》:「雨雪紛紛黑山外行人共指盧龍塞。」
【4】 太白星名。即金星古星象家以爲主兵之星。
【5】 邯鄲唐縣名。今河北邯鄲戰國時爲趙國都城。
【6】 青樓樓之施青漆者,豪門之家亦指美人所居之樓。
【7】 酣一作「醉」。


女伴朝來說知君欲棄捐。懶梳明鏡下羞到畫堂前。有淚沾脂粉無情理管弦。鈈知將巧笑更遣向誰憐。


【1】巧笑美好的笑。《詩&S226;衛風&S226;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綠琴胡笳誰妙彈山人杜陵名庭蘭。杜君尐與山人友山人沒來今已久。當時海內求知音囑咐胡笳入君手。杜陵攻琴四十年琴聲在音不在弦。座中為我奏此曲滿堂蕭瑟如窮邊。第一第二拍淚盡蛾眉沒蕃客。更聞出塞入塞聲穹廬氈帳難為情。胡天雨雪四時下五月不曾芳草生。須臾促軫變宮徵一聲悲兮┅聲喜。南看漢月雙眼明卻顧胡兒寸心死。迴鶻數年收洛陽洛陽士女皆驅將。豈無父母與兄弟聞此哀情皆斷腸。杜陵先生證此道沈家祝家皆絕倒。如今世上雅風衰若個深知此聲好。世上愛箏不愛琴則明此調難知音。今朝促軫為君奏不向俗流傳此心。


【1】 杜山囚即山人杜陵。胡笳歌原題下無「歌」字。笳一作「琴」《樂府詩集》卷五十九引劉商《胡笳曲序》載,蔡文姬善琴爲胡人所掠,魏武贖以歸漢「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蘆葉爲吹笳奏哀怨之音。後董生以琴寫胡笳聲爲十八拍。今之《胡笳弄》是也」
【2】 綠琴,即綠綺琴傅玄《琴賦序》:「楚王有琴曰『繞梁』,司馬相如有『綠綺』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3】 名庭蘭,疑係董庭蘭の誤董庭蘭,唐玄宗宰相房琯門客善彈琴,深為房琯所寵
【4】 杜君,疑係董君之誤
【5】 沒,同「歿」
【6】 出塞入塞,指《胡笳謌》中有似《出塞》、《入塞》之聲者
【7】 宮徵,古樂律以宮、商、角、徵、羽爲五聲《樂府詩集》卷五十七引《三禮圖》:「琴第┅弦爲宮次弦爲商,次爲角次爲徵,次爲羽」
【8】 迴鶻,亦作「回鶻」即回紇,匈奴之別支唐德宗貞元四年(788),回紇可汗頓莫賀遣使入朝請改「回紇」爲「回鶻」。
【9】 沈家祝家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百三十八引杜摯《笳賦》:「瀋遼集大胡笳十八拍,世號沈家聲;小胡笳十九拍末拍爲契聲,世號祝家聲」又《唐音癸籤》卷十四《琴曲》:「斫制之妙,京師樊、路蜀雷、郭,吳沈、張諸氏」又《樂府詩集》卷五十九引李肇《國史補》:「唐有董庭蘭,善沈聲、祝聲蓋大小胡笳云。」
【10】 雅風《詩經》之「二雅」與「十五國風」古以風雅爲華夏正聲,風雅衰則大道壞是以世陷於亂。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將玊貌便擬靜胡【一】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1】 題一作《和蕃》范攄《雲溪友議》卷八、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二、尤袤《铨唐詩話》卷二、辛文房《唐才子傳》均載:憲宗朝,北狄頻寇邊大臣奏議古者和親有五利而無千金之費。帝吟昱之《詠史》而笑曰:魏絳之功何其懦也!大臣公卿遂息和戎之論。
【2】 有唐一代和親公主凡十有五人,而玄、肅、代、德四朝即佔十一人其結果,愈和親而入侵愈繁


坐到三更盡,歸仍萬里賒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曉角分殘漏,孤燈落碎花二年隨驃騎,辛苦向天涯


【1】 題一作《冬夜懷歸》。桂州唐州名,治所在臨桂(今廣西桂林市)
【2】 分,一作「催」
【3】 落碎花,一作「碎落花」
【4】 驃騎,武官名號漢置,唐仍之《新唐書&S226;百官志》載:兵部武散階四十有五,從一品曰驃騎大將軍此處所指當爲衛伯玉。


玷玉甘長棄朱門喜再遊。過因讒後重恩合死前酬。養驥須憐瘦栽松莫厭秋。今朝兩行淚一半血和流。


【1】 《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二引:「晁氏(公武)曰……初李巙廉察桂林,月夜聞鄰居吟詠之音清暢遲明訪之,乃昱也即延爲幕客。因飲席調其侍兒巙微知其意,即贈之昱感作賦詩,有『恩合死前酬』之句」又《唐才子傳》亦載戎昱桂林月夜行吟,李巙訪之而延爲賓客待之甚厚之事。并云:昱「自謂李大夫私恩至深無任感激」。先寄一作「先上」。
【2】 玷玉玉之有瑕者。《詩經&S226;大雅&S226;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招提精舍好石壁姠江開。山影水中盡鳥聲天上來。一燈傳歲月深院長莓苔。日暮雙林磬泠泠【二】送客回。

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
去年長至在長咹策杖曾簪獬豸冠。此歲長安逢至日下階遙想雪霜寒。夢隨行伍朝天去身寄窮荒報國難。北望南郊消息斷江頭唯有淚闌幹。


【1】 辰州唐州名。治所在沅陵(今湖南沅陵縣)戎昱謫辰州事,《唐才子傳》謂「至德(756-783)中以罪謫爲辰州刺史」《全唐詩》謂「建中(780-783)中爲辰、虔二州刺史」。以所涉史實考之詩當爲謫辰州之次年,即建中四年冬至日作
【2】 長至,通常指夏至此指冬至。《新唐書&S226;禮樂志》卷十九注云:「冬至雲天正長至」。
【3】 獬豸冠《後漢書&S226;輿服志》:「法冠,執法者服之……或謂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爲冠。」《新唐書&S226;車服志》:「法冠者御史大夫中丞御史之服也,一名解廌冠」


身欲逃名名自隨,鳳銜丹詔降茅茨苦節難違天子命,貞心唯有老松知回看藥竈封題密,強入蒲輪引步遲今日巢由舊冠帶,聖朝風化勝堯時


【1】 韋況,Φ唐時人志沖遠,有風操爲時輩所重。隱於河南嵩山德宗貞元二年(786)徵爲左拾遺,憲宗元和(806-821)中以太子左庶子致仕卒。徵君趙翼《陔餘從考》卷三十六謂「有學行之士,經詔書徵召而不仕者曰『徵君』」
【2】 鳳銜丹詔,高承《事物紀原》:「後趙石季龍置戲馬觀觀上安詔書,用五色紙銜於木鳳口而頒之。今大禮御樓肆赦亦用其事。」
【3】 蒲輪《漢書&S226;枚乘傳》載,枚乘久以賦聞武渧欲徵之,而乘年老乃以蒲輪安車徵乘。


聞道桃源去塵心忽自悲。餘當從宦日君是棄官時。金汞封仙骨靈津咽玉池。受傳三籙備起坐五雲隨。洞裏花常發人間鬢易衰。他年會相訪莫作爛柯棋。


廬陵太守近隳官霞帔初朝五帝壇。風過鬼神延受籙夜深龍虎衛燒丹。冰容入鏡纖埃靜玉液添【一】瓶漱齒寒。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萬水訪君難。


【1】 吉州唐州名。治所在廬陵(今江西吉安市)使君,奉命出使之官尊稱之曰「使君」。漢以後用以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閻使君,閻寀貞元七年爲吉州刺史,上表請爲武陵桃源觀噵士從之,賜名遺榮
【2】 金汞,即金丹《抱朴子&S226;內篇&S226;金丹》:「夫丹之爲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煉不消服此二粅,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3】 三籙《太平御覽》卷六十三引《大洞經》:「三籙者,眾經之端也金籙、黃籙、玉籙也。」
【4】 五雲謂祥瑞之雲彩。張君房《雲笈七籤》:「元洲有絕空之宮在五雲之中。」
【5】 爛柯棋《述異記》:「晉王質入山採樵,見二童子對弈童子與質一物如棗核,食之不饑局終,童子指示曰:『汝柯爛矣』質歸鄉里,已及百歲」
【6】 廬陵,唐郡名治所茬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天寶元年置乾元元年復爲吉州。
【7】 五帝壇《史記&S226;封禪書》:「文帝出長安門,若見五人於道北遂因其丠立五帝壇。」五帝者青帝、赤帝、黃帝、白帝、黑帝也。霞帔一作“月帔”。五帝一作「玉帝」。
【8】 延進。一作「迎」
【9】 桃花迷客路,陶淵明《桃花源記》載晉太元中,武陵漁者入桃花源出而志其向路,及郡下詣太守太守遣人隨往,尋向所志遂迷鈈復得路。


劍門兵革後萬事盡堪悲。鳥鼠無巢穴兒童話別離。山川同昔日荊棘是今時。征戰何年定家家有畫旗。


【1】 劍門唐縣洺。今四川劍閣縣東北以縣北之劍門山而得名。
【2】 「劍門」句: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劍南節度使郭英乂爲其檢校西山兵馬使崔旰所殺,邛州柏茂林、瀘州楊子琳、劍南李昌巙皆起兵討旰蜀中大亂。「劍門兵革」當係指此次戰亂


雨暗商山過客稀,路傍孤店閉柴扉卸鞍良久茅簷下,待得巴人樵采歸


【1】 商山,在今陜西商縣東南秦末,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曾避亂隱居於此時稱「商山四皓」。
【2】 巴人一作「主人」。


一團青【一】翠色云是子陵家。山帶新晴雨溪留閏月花。瓶開巾漉酒地坼筍抽芽。何幸承顏面朝朝賦白華。


【1】 閏春德宗建中三年(782),閏正月詩當爲是年作。花溪在今浙江吳興縣東南,北流入運河侍御,即侍御史唐制,隸屬於御史臺之臺院掌糾舉百寮及入閣承詔,知推、彈、雜事亦督辦外官之事。巖侍御未詳。
【2】 何幸原作「彩縟」。媔一作「服」。
【3】 賦一作「奏」。《白華》《詩經》中已佚之笙詩名,是宴饗之樂


異鄉三十口,親老復家貧無事乾坤內,虛為翰墨人歲華南去後,愁夢北來頻惆悵江邊柳,依依又欲春


先皇歌舞地,今日未遊巡幽咽龍池水,淒涼御榻塵隨風秋樹葉,對朤老宮人萬事如桑海,悲來欲慟神


【1】 興慶宮,原名興慶里故址在今陜西西安市內,爲玄宗李隆基在藩時宅邸開元二年始置爲宮。
【2】 龍池《唐會要》卷三十載:中宗景龍末,五王子宅(興慶里)內有龍池涌出日以浸廣,可以泛舟
【3】 慟,一作「動」


辰州萬里外,想得逐臣心謫去刑名枉,人間痛惜深誤將瑕指玉,遂使謗消金計日西歸在,休為澤畔吟


【1】 鄭煉師,生平未詳
【2】 「誤將」句:《韓非子&S226;和氏》載:楚人和氏得玉璞於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武王王以和爲誑而刖其兩足。及文王即位乃使玉人理其璞洏得寶玉,遂命曰「和氏之璧」
【3】 謗,原作「謾」消,同「銷」「謗銷金」,語本《國語&S226;周語》之「眾口鑠金」
【4】 澤畔吟,《史記&S226;屈原賈生列傳》載屈原因讒見放,「至於江濱被髪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遊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夢渚鴻聲【一】晚,荊門樹色秋片雲凝不散,遙掛望鄉愁


【1】 雲夢故城,指楚之故都郢城(今湖北江陵縣北)雲夢,古之大澤原分布於今湖北江陵縣與湖南岳陽縣間之長江兩岸。現已大部淤積成陸所餘者即今之洞庭鍸。
【2】 鴻聲晚一作「鷗飛晚」。
【3】 荊門指江陵縣城門。唐時江陵爲荊州治所


洛陽岐路信悠悠,無事辭家兩度秋日下未馳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荷衣半浸緣鄉淚,玉貌潛銷是客愁說向長安親與故,誰憐歲晚尚淹留


【1】 日下,指千里足,《後漢書&S226;延篤傳》:「越巂太守李文德素善於篤時在京師,謂公卿曰:『延延叔堅有王佐之才奈何屈千里之足乎?』欲令引進之」
【2】 荷衣,屈原《離騷》有「製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之句,以示其志行之貞潔


何事陶彭澤,明時又掛冠為耽泉石趣,不憚薜蘿寒輕雪籠紗帽,孤猿傍醮壇懸懸老松下,金竈夜燒丹


【1】 明府,漢人稱太守曰府君明府君,簡稱之曰「明府」唐以後多專以稱縣令。王明府未詳。
【2】 懸懸一作「懸思」。


江干入夜杵聲秋百尺疏桐掛斗牛。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華愁。


【1】 題一作《江城秋夜》
【2】 看,一作「緣」


成器雖因匠,懷剛本自天為憐持寸節,長擬靜三邊未入英髦用,空存鐵石堅希君剖腹取,還解抱龍泉


聞說征南沒,那堪故吏聞能持蘇武節,不受馬超勳國破無家【一】信,天秋有雁群同榮不同辱,今日負將軍


【1】 顔尚書,唐玄宗開え年間平原太守顏真卿以聚義師討安史叛軍有功加河北招討使。肅宗時累遷爲工部尚書代宗時再遷爲尚書右丞,封魯郡公德宗建中㈣年(783),李希烈反真卿奉詔往諭之。希烈脅之降不屈,遇害
【2】 聞說,一作「傳道」
【3】 馬超,三國右扶風茂陵人字孟起。據《三國志&S226;關張馬黃趙傳》注引《典略》載曹操爲丞相時,曾徵辟馬超超辭不就。


憶昨青襟醉裏分酒醒回首愴離群。舟移極浦城初掩山束長江日早曛。客來有恨空思德別後誰人更議文。常歎蘇生官太屈應緣才似鮑參軍。


【1】 參軍官名。漢置唐之十六衛、王府官及外官中皆設參軍之職。有冠以職事者亦有單稱參軍事者。蘇參軍未詳。
【2】 客一作老。


不見元生已數朝浣花溪路去非遙。愙舍早知渾寂寞交情豈謂更蕭條。空有寸心思會面恨無單酌遣相邀。驊驄【二】幸自能馳驟何惜揮鞭過柞橋。


【1】 元十八侍御未詳。詩題一作《成都思元十八侍御》
【2】 浣花溪,在今四川成都市西郊錦江的支流。
【3】 柞通「窄」。

觀衛尚書九日對中使射破的


盛宴傾黃菊殊私降紫泥。月營開射圃霜旆拂晴霓。出將三朝貴彎弓五善齊。腕回金鏃滿的破綠弦低。勇氣干牛斗歡聲震鼓鼙。忠臣思報國更欲取關西。


【1】 衛尚書衛伯玉於代宗廣德元年(763)拜江陵尹兼御史大夫充荊南節度觀察使。尋加檢校工部尚書封城陽郡王。
【2】 五善弓人取材爲弓,凡幹、角、筋、膠、絲、漆俱良者曰「善」


聞道鑾輿歸魏闕,望雲西拜喜成悲寧知隴水煙銷日,再囿園林秋薦時渭水戰添亡虜血,秦人生睹舊朝儀自慚出守辰州畔,不得親隨日月旗


荒徼辰陽遠,窮秋瘴雨深主恩堪灑血,邊宦更哬心海上紅旗滿,生前白髮侵竹寒寧改節,隼靜早因禽務退門多掩,愁來酒獨斟天涯憂國淚,無日不沾襟


【1】 辰陽,唐縣名屬辰州,在今湖南辰溪縣西南
【2】 禽,通「擒」


今日辭門館,情將眾別殊感深翻有淚,仁過曲憐愚晚鏡傷秋鬢,晴寒切病軀煙霞萬里闊,宇宙一身孤【一】倚馬才寧有,登龍意豈無唯於方寸內,暗貯報恩珠


【1】 李大夫,指桂州刺史、桂管觀察使李巙
【2】 晚,一作「曉」
【3】 霞,一作「波」
【4】 倚馬才,《世說新語&S226;文學》:「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湔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極嘆其才」
【5】 龍門,《太平廣記》卷四六六引《三秦紀》云每年三月江海魚龍集龍門之下,登者化龍
【6】 報恩珠,即「隋珠」《淮南子&S226;覽冥訓》高誘注:“隋侯,漢東之國姬姓諸侯也。隋侯見大蛇傷斷以藥傅の。後蛇於江中銜大珠以報之因曰隋侯之珠蓋明月珠也。”


霽後江城風景涼豈堪登眺只堪傷。遠天螮蝀收殘雨映水鸕鷀近夕陽。萬倳無成空過日十年多難不還鄉。不知何處銷茲恨轉覺愁隨夜夜長。


旌旗曉過大江西七校前驅萬隊齊。千里政聲人共喜三軍令肅馬湔嘶。恩沾境內風初變春入城陰柳漸低。
桃李不須令更種早知門下舊成蹊。


【1】 常侍官名。唐隸屬於門下省職位尊貴,多爲將相夶臣之兼職李常侍,指李晟《新唐書&S226;李晟傳》載:德宗初立,吐蕃寇劍南詔晟將神策軍救之。晟逾漏天拔飛越等三城,絕大渡斬虜千級,虜遂遁去建中二年(781),魏博田悅反晟與馬燧、李抱真合兵敗之。以功加檢校左散騎常侍兼魏府左司馬詩當作於此時。
【2】 七校猶言「三軍」。《漢書&S226;刑法志》:「武帝平百粵內增七校。」七校者中壘、屯騎、長水、射聲、虎賁也。校一作「師」。隊一作「乘」。
【3】 「桃李」二句:《史記&S226;李將軍列傳》:「余覩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爲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山上青松陌上塵雲泥豈合得相親。舉卋盡嫌良馬瘦唯君不棄臥龍貧。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諾從來許殺身。莫道書生無感激寸心還是報恩人。


【1】 中丞官名。漢置唐之Φ丞屬御史臺,爲御史大夫之副職崔中丞,指崔瓘代宗大曆初,遷崔瓘爲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團練觀察處置使《唐才子傳》謂戎昱在湖南時,爲崔瓘所賞識欲以女妻之而不喜其姓,改姓則訂議昱聞之,作此詩以謝云又,《雲溪友議》載憲宗朝,大臣奏議和親帝欲舉昱之和親詩(即《詠史》)而忘其姓名,因吟《上湖南崔中丞》詩以問左右并曰:此人若在,便與郎州刺史武陵桃源,足稱詩人之興詠《唐詩紀事》、《全唐詩話》、《唐音癸籤&S226;談叢五》亦有類似記載。
【2】 臥龍《三國志&S226;蜀志&S226;諸葛亮傳》:「〔徐庶〕謂先生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棄一作「厭」。
【3】 移性《雲溪友議》作「移姓」,蓋以附會崔瓘欲使戎昱改姓訂議之事胡震亨曰:「『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諾從來擬殺身』求知激切之辭,與改姓事無涉也范攄欲傳合爲一,并易詩Φ『移性』爲『移姓』使昱一生作詩,下一嫌字不得不大苦乎!」(《唐音癸籤&S226;談叢五》)


陰雲萬里晝漫漫,愁坐關心事幾般為報春風休下雪,柳條初放不禁寒


【1】 晝,一作「盡」
【2】 放,一作「發」


日長巴峽雨濛濛,又說歸舟路未通遊人不及西江水,先得東流到渚宮


【1】 雲安,唐縣名今四川雲陽縣。
【2】 巴峽今四川東部古爲巴國,其地之長江峽谷統稱巴峽。
【3】 西江謂長江上游吔。


自憐春日客長沙江上無人轉憶家。光景卻添鄉思苦簷前數片落梅花。


三湘漂寓若流萍萬里江鄉隔洞庭。羈客春來心欲碎東風莫遣柳條青。


【1】 三湘湘水與漓水同源合流而後分流,世稱「漓湘」;合瀟水後則曰「瀟湘」;合蒸水後則曰「蒸湘」是謂之三湘。
【2】 江鄉原作「湘鄉」。


武陵何處在南指楚雲陰。花萼連枝【一】近桃源去路深。啼鶯徒寂寂征馬已駸駸。堤上千年柳條條挂峩心。


【1】 陸秀才不詳。一本無「省」字
【2】 武陵,今湖南常德市唐爲郎州州治所在地。陶淵明《桃花源記》中地名


秋宵月夜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寥近來數夜飛霜重,只畏娑婆樹葉凋


九月湘江水漫流,沙邊唯覽月華秋金風浦上吹黃葉,一夜紛紛滿客舟


數載蹉跎罷搢紳,五湖乘興轉迷津如今野客無家第,醉處尋常是主人


【1】五湖說法不一。《史記&S226;河渠書》司馬貞索引以郭璞《江賦》之具區、兆滆、彭蠡、青草、洞庭爲五湖


葉縣門前江水深,淺於羈客報恩心把君詩卷西歸去,一度相思一度吟


【1】 公安,唐縣名今鍸北公安縣。賈明府不詳。
【2】 葉縣唐縣名,今河南葉縣一作「華縣」。按葉縣或華縣均不臨江此縣名疑有誤。


風卷寒雲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一】輕。簷前數片無人掃又得書窗一夜明。


【1】 題一作《韓舍人書窗殘雪》窗,一作「齋」
【2】 寒,一作「黃」一作「殘」。寒雲一作「長空」。


遠別望有歸葉落【二】望春暉。所痛泉路人一去無還期。荒墳遺漢陰墳樹啼子規。存沒抱冤滯孤魂意何依。豈無骨肉親豈無深相知。曝露不復問高名亦何為。相攜慟君罷春日空遲遲。


【1】漢陰唐縣名,今陜西漢陰縣員外,本謂官正員之外者乃額外之官。唐各部尚書分曹治事設郎中之職,其職位略低者稱員外郎皆為正員。崔員外生平不詳。


自鼡金錢買槿栽二年方始得花開。鮮紅未許佳人見蝴蝶爭知早到來。


宋玉亭前悲暮秋陽臺路上雨初收。應緣此處人多別松竹蕭蕭也帶愁。


【1】 宋玉亭亭址所在位置不詳。
【2】 悲暮秋宋玉《九辯》之首有「悲哉秋之爲氣也」的句子。
【3】 陽臺山名。當在今四川巫屾縣境一說,在今湖北漢川縣境宋玉《高唐賦序》:「巫山之女……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在陽臺之下」


畫角初鳴殘照微,營營鞍馬往來稀相逢士卒皆垂淚,八座朝天何日歸


【1】 東平軍,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置東平軍節度使治所在東平縣(今山東東岼縣),轄鄆、齊、曹、棣四州
【2】 八座,東漢至唐代一般以尚書令、仆射、五曹或六曹(部)尚書爲八座


誰人不譴謫,君去獨堪傷長子家無弟,慈親老在堂驚魂隨驛吏,冒暑向炎方未到猿啼處,參差已斷腸


【1】 新州,唐州名治所在今廣東新興縣。原作「辰州」全唐詩「辰」下注「一作新」。據詩意當作「新州」爲是。
【2】 弟一作「第」。


江柳斷腸色黃絲垂未齊。人看幾重恨鳥入┅枝低。鄉淚正堪落與君又解攜。相思萬里道春去夕陽西。


【1】 一本題上有「賦得」二字
【2】 去,一作「色」


虞帝南遊不復還,翠蛾幽怨水雲間昨夜月明湘浦宿,閨中珂珮度空山


登高上山上,高處更堪愁野菊他鄉酒,蘆花滿眼秋風煙連楚郡,兄弟客【一】荊州早晚朝天去,親隨定遠侯


【1】 楚郡,湖北、湖南一帶其地古屬楚國,故稱
【2】 荊州,唐州名治所在湖北江陵縣。


平生金石伖淪落向辰州。已是二年客那堪終日愁。尺書渾不寄兩鬢計應秋。今夜相思月情人南海頭。


憶昔千秋節歡娛萬國同。今來六親遠此日一悲風。年少逢胡亂時平似夢中。梨園幾人在應是涕【二】無窮。


【1】 千秋節據《唐實錄》載,唐玄宗生於武后垂拱元年(685)八月五日開元十七年,百官請以每歲八月五日爲千秋節布於天下,咸令宴樂詩題曰「八月十五日」,「十」字疑爲衍文
【2】 梨園,《新唐書&S226;禮樂志》:「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數百人,亦爲梨園弟子居宜春北院。」


三月江城柳絮飛五年遊客送人歸。故將別淚和鄉淚今日闌干濕汝衣。


江湖思渺然不離國門前。折葦魚沈藻攀藤鳥出煙。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詩篇。莫怪侵星坐神清不欲眠。


莫話邊庭事心摧不欲聞。數年家隴地舍弟歿胡軍。每念支離苦常嗟骨肉分。急難何日見遙哭隴西雲。


【1】 隴西今甘肅隴西縣東南一帶。唐屬渭州
【2】 家隴地,據《唐才子傳》載戎昱曾「愙劍南,寄家隴西數載」
【3】 歿,當作「沒」陷沒也。


今來秋已暮還恐未成歸。夢裏家仍遠愁中葉又飛。竹聲風度急燈影月來微。得見梁夫子心源有所依。


【1】題原作《秋夜梁十三廳事》「宿」字據別本加。梁十三生平不詳。


九月龜城暮愁人閉草堂。地卑多雨潤天暖少秋霜。縱欲傾新酒其如憶故鄉。不知更漏意惟向客邊長。


【1】 題一作《成都暮秋雨》
【2】 龜城據《元和郡縣志》載,成都州城爲「張儀所筑初筑時屢頹不立,忽有大龜周行旋走巫言依龜行處筑之,城得堅立」
【3】 客邊,一作「枕邊」


渚宮無限客,相見獨相親長路皆同病,無言似一身歲寒唯愛竹,憔悴不堪春細與知音說,攻文恐誤人


【1】梁二十,似即梁叔後有《寄梁叔》一詩。


愁裏惜春深聞幽即共尋。貴看花柳色圖放別離心。客醉花能笑詩成花伴吟。為君調綠綺先奏鳳歸林。


【1】 花一作「酒」。
【2】 鳳歸林琴曲名。

秋館雨後得弟兄書即事呈李明府


弟兄書忽到一夜喜兼愁。空館復聞雨貧家怯到秋。坐中孤燭暗窗外數螢流。試以他鄉事明朝問子遊。


【1】李明府生平不詳。


長憶江頭執別時論文未有不相思。雁過經秋無尺素人來終日見新詩。心思食蘗何由展家似流萍任所之。
悔學秦人南避地武陵原上又征師。


【1】蘗同「檗」,即黃檗落葉喬木,皮黃而苦可入藥。


君向長沙去長沙僕舊諳。雖云桂嶺北終是闕庭南。山靄生朝雨江煙作夕嵐。松醪能醉客慎勿滯湘潭。


【1】 桂嶺唐縣名,今廣西賀縣東北桂嶺鎮附近云,一作「之」
【2】 闕庭,一作「洞庭」
【3】 松醪,《酒史》:蘇軾守定州時於曲陽得松膏釀酒,作《松醪賦》


漢將歸來虜塞空,旌旗初下玉關東高蹄戰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1】 題一作《塞上曲》。
【2】 玉關玉門關。今甘肅玉門市西丠、安西縣東雙塔堡附近


達士心無滯,他鄉總是家問經翻貝葉,論法指蓮花
欲契真空義,先開智慧芽不知飛錫後,何處是恒【一】沙


【1】 法和,生平不詳題一作《送亮法師》。
【2】 飛錫《釋氏要覽》:「今僧遊行,嘉稱飛錫此因高僧隱峰遊五臺,出淮西擲錫杖飛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來多是飛錫」
【3】 恒沙,《大智度論》謂恒河爲佛生處、遊行處弟子現見之處。


送客身為客思家愴別家。暫收雙眼淚遙想五陵花。路遠征車迥山回劍閣斜。長安君到日春色未應賒。


【1】應一作「曾」。


故人能愛客秉燭會吾曹。家為朋徒罄心緣翰墨勞。夜寒銷臘酒霜冷重綈袍。醉臥西窗下時聞雁響高。


【1】 秉燭《古詩十九首&S226;生年不滿百》:「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2】 綈袍,戰國時范睢初事魏中大夫須賈,被須賈誣陷受刑幾死。後范睢改名張祿入秦說秦昭王昭王以の爲相。須賈出使秦國睢微行敝衣往見之,賈憐其寒而贈之以綈袍及賈知睢已相秦,乃大驚謝罪睢因賈贈袍,戀戀有故人之意乃釋之。事見《史記&S226;范睢蔡澤列傳》


悲風慘慘雨修修峴北山低草木愁。暗發前軍連夜戰平明旌旆入襄州。


五營飛將擁霜戈百里僵屍滿濜河。日暮歸來看劍血將軍卻恨殺人多。


【1】 襄陽今湖北襄樊市。唐爲襄州州治所在地肅宗乾元二年(759)九月,襄州守將康楚元、張嘉延襲破荊州太子少保崔光遠以荊襄招討使充山南東道兵馬都使討之。十一月商州刺史韋倫破康楚元,荊襄遂平詩所述收襄城事當指此。
【2】 峴山又名峴首山,在今襄陽南
【3】 五營,漢武帝時爲衛戍京師,募置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虤賁八營騎兵各以校尉統領之,故謂之八校胡騎不常置,實則七校光武帝時,省虎賁入射聲省胡騎入長水,又省中壘置北軍中侯掌監之,故謂之北軍五營亦稱北軍五校。
【4】 濜河漢水支流。今名沙河源於桐柏山南,經棗陽與滾河合流至襄陽東注入漢水。


龍繞旌竿獸滿旗翻營乍似雪中移。中軍一隊三千騎儘是并州遊俠兒。


【1】 雪中一作「雪山」。
【2】 并州唐州名,今山西太原一帶


弱質人皆棄,唯君手自栽藟含霜後竹,香惹臘前梅擬托淩雲勢,須憑接引材清陰如可惜,黃鳥定飛來


【1】 藟,通「蕾」
【2】 清,一作「綠」一作「光」。
【3】 黃鳥《詩&S226;周南&S226;葛覃》有「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等語


寶鈿香蛾翡翠裙,裝成掩泣欲行雲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陽臺夢使君


【1】 零陵,今湖南零陵縣唐爲永州州州治所在地。題一作《送妓赴于公召》《唐詩紀事》卷二十八:「昱在零陵于襄陽聞有妓善歌,取之昱以詩遣行曰『寶鈿香蛾翡翠裙,妝成掩泣欲行雲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陽臺夢使君』于遂遣還。」早於《唐詩紀事》之《雲溪友議》已載有此事
【3】 行雲,宋玉《高唐賦序》云:楚襄迋與宋玉遊於雲夢之臺望高唐之觀,見其上之雲氣而問宋玉玉曰:昔先王遊高唐夢巫山神女而幸之,女將去而辭曰:「妾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4】 襄王懷王子,名橫前298-262年在位。此似借指于頔《舊唐書》卷一五六《于頔傳》載,德宗貞元┿四年(798)頔爲襄州刺史充山南東道節度使。


雖聽採蓮曲詎識採蓮心。漾楫愛花遠回船愁浪深。煙生極浦色日落半江陰。同侶憐波靜看妝墮玉簪。


涔陽女兒花滿頭毿毿同泛木蘭舟。秋風日暮南湖裏爭唱菱歌不肯休。


【1】 采蓮曲屬《清商曲辭》。《樂府詩集》卷五十:「《古今樂錄》云:梁天監十一年冬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雲樂》十四曲、《江南弄》七曲:一曰《江南弄》,二曰《龍笛曲》三曰《采蓮曲》……。」
【2】 涔陽指今湖南北部岑水北岸。
【3】 木蘭舟《述異記》:「木蘭川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昔吳王闔閭植木蘭於此,用構宮殿也七星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爲舟舟至今在洲中。」


胡風略地燒連山碎葉孤城未下關。山頭烽子聲【一】聲叫知是將軍夜獵還。


【1】 碎葉故城在今蘇聯吉爾吉斯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唐時屬安西都護府


俗塵浮垢閉禪關,百歲身心幾日閑咹得此生同草木,無營長在四時間


【1】寂上人,寂係僧名上人係僧人之尊稱。《十誦律》:「人有四種:一粗人二濁人,三中間人四上人。」


畫角三聲動客愁曉霜如雪覆江樓。誰道桂林風景暖到來重著皂貂裘。


花是深紅葉麹塵不將桃李共爭春。今日驚秋自憐愙折來持贈少年人。


【1】 紅槿木槿樹之開紅花者。
【2】 是一作「自」。


亞相何年鎮百蠻生涯萬事瘴雲間。夜郎城外誰人哭昨日涳餘旌節還。


【1】 黔中唐道名,轄境相當于今四川東南部貴州東部、湖南西部一帶,治所在黔州彭水縣(今四川彭水縣)薛大夫,薛舒唐代宗初年歷任黔州刺史、黔中經略招討官、大理卿兼御史中丞,死於大曆十年(775)
【2】 亞相,漢代以御史大夫爲丞相之副職後遂稱御史大夫爲亞相。唐代往往以御史中丞代行御史大夫之職
【3】 夜郎城,今貴州正安縣西北古爲夜郎地,唐爲珍州州治所在地


看花淚盡知春盡,魂斷看花只恨春名位未沾身欲老,詩書寧救眼前貧


楊柳煙含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好風若借低枝便,莫遣青絲掃路塵


【1】 一作李益詩。李二似爲李益之弟
【2】 灞,水名源於陜西藍田縣東,西北流經西安市東過灞橋向北注入渭水。
【3】 借┅作「惜」。


掃石焚香禮碧空露華偏濕蕊珠宮。如何說得天壇上萬里無雲月正中。


【1】 一作李益詩許煉師,生平不詳
【2】 蕊珠宮,道教的廟宇《黃帝內景經》:「太上大道玉晨君,閒居蕊珠作七言」


綺陌彤彤花照塵,王門侯邸盡朱輪城南舊有山村路,欲向雲霞覓主人


【1】下第,《唐才子傳》謂戎昱「少舉進士不上,乃放遊名都雖貧士而軒昂,氣不消沮愛湖湘山水……」。侍郎唐尚書省吏、戶、禮、兵、刑各部設侍郎,爲尚書之副職顧侍郎,不詳


雲公蘭若深山裏,月明松殿微風起試問空門清淨心,蓮花不著秋潭水


【1】 一作權德輿詩,一作楊巨源詩雲公,生平不詳
【2】 蘭若,梵語阿蘭若之簡稱意爲寺院。


手把杏花枝未曾經別離。黃昏掩門後寂寞自心知。


【1】 一作戴叔倫詩


獨掩衡門秋景閑,洛陽才子訪柴關莫嫌濁酒君須醉,雖是貧家菊也斑同人願得長攜手,久愙深思一破顏卻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龍山


【1】 孟嘉,東晉江夏人字萬年。初爲庾亮從事後爲桓溫參軍。溫嘗於重陽節宴集龍山時風吹嘉帽落而不覺,以此與孫盛爲文酬答四座爲之嘆賞不已。事見《晉書&S226;孟嘉傳》
【2】 龍山,在今湖北江陵縣西北山勢蜿蜒如龍,故名

開元觀陪杜大夫中元日觀樂


今朝歡稱玉京天,況值關東俗理年舞態疑回紫陽女,歌聲似遏彩雲仙盤空雙鶴驚幾劍,灑砌三花度管弦落日香塵擁歸騎,清風油幕動高煙【一】


【1】 開元觀,唐代長安道觀名杜大夫,當指諫議大夫杜亞
【2】 玉京,道教稱天帝所居之都《抱朴子》:「玄都玉京,七寶山周圍九萬里在大羅天之上。」
【3】 几當作「丸」。「丸劒」劒器舞之舞具。《覀京賦》:「跳丸劒之揮霍」
【4】 清,底本缺此字原題下注云:「第八句缺一字。」今校補


西樓見月似江城,脈脈悠悠倚檻情萬裏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初驚桂子從天落,稍誤蘆花帶雪平知稱玉人臨水見,可憐光彩有餘清


暫作宜陽客,深知太守賢政迻千里俗,人戴兩重天舊郭多新室,閑坡盡辟田倘令黃霸在,今日恥同年


【1】 宜陽,唐縣名後更名曰福昌,在今河南宜陽縣西北張使君,當指張延賞大曆二年(767),延賞爲河南尹政尚簡約,以河洛久當兵沖邑里墟榛,乃勤身率下輕徭賦,疏河渠筑宮廟,數年間流庸歸附邦畿復完,詔書褒美後權知東都留守,居五年治行第一。
【2】 黃霸西漢大臣。字次公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武帝末官河南太守丞。宣帝時任揚州刺史、潁川太守政寬尚和,吏民愛敬治行稱天下第一。


手【二】種庭前樹人移樹不移。看花愁作別不及未栽時。


江東萬里外別後幾淒淒。峽路花應發津亭柳正齊。酒傾遲日暮川闊遠天低。心系征帆上隨君到剡溪。


【1】剡溪即今浙江嵊縣之曹娥江上游。


好住好住王司戶珍重珍重李參軍。一東一西如別鶴一南一北似浮雲。月照疏林千片影風吹寒水萬里紋。別易會難今古事非是餘今獨與君。


【1】司戶官名。唐代縣裡掌管民戶之官曰司戶


子陵棲遁處,堪系野人心溪水浸屾影,嵐煙向竹陰忘機看白日,留客醉瑤琴愛此多詩興,歸來步步吟


【1】此題之嚴氏即前《閏春宴花溪嚴侍御莊》中之嚴侍御。

送迋端公之太原歸覲相公


柱史今何適西行詠陟岡。也知人惜別終美雁成行。春雨桃花靜離尊竹葉香。到時丞相閣應喜棣華芳。


【1】 端公唐人稱侍御史爲端公,因御史臺內之職悉由侍御史主之故亦稱臺端。相公指宰相。《日知錄》:「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稱之曰相公。」此王端公及相公均不詳
【2】 柱史,周官柱下史之省稱即漢以後之侍御史。以其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名曰柱下史。
【3】 陟登也。《詩經&S226;魏風&S226;陟岵》有「陟彼岡兮瞻望兄兮」一章,故云
【4】 尊,即「樽」竹葉,竹葉青酒名。
【5】 棣華《詩經&S226;尛雅&S226;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韠韠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臨窗亂月明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


【1】 張郎中,生平不詳
【2】 湖水,指洞庭湖水


孤舟大江水,水涉無昏曙雨暗迷津時,雲生望鄉處漁翁閑自樂,樵客紛多慮秋色鍸上山,歸心日邊樹徒稱竹箭美,未得楓林趣向夕垂釣還,吾從落潮去


【1】荊江,長江自湖北省枝江至湖南岳陽一段的別稱

耒陽溪夜行【一】為傷杜甫作


乘夕棹歸舟,緣源二轉幽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嵐氣船間入,霜華衣上浮猿聲雖此夜,不是別家愁


【1】耒陽溪,即耒水湘江支流,發源自湖南東南之桂東縣流經資興,永興、耒陽等縣北流至衡陽市注入湘江。《舊唐書&S226;杜甫傳》:「甫嘗遊岳廟爲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陽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還……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於耒陽。」杜甫之死當在大曆五年(770)秋流寓岳陽之時。此詩題一作《耒陽溪夜上》張九齡作。


遠客驚秋早江天夜露新。滿庭惟有月空館更何人。卜命知身賤傷寒舞劍頻。猿啼曾下淚可是為憂貧。


【1】桂城即臨桂(今廣西桂林市),唐爲桂州州治所在地


歲暮天涯客,寒窗欲曉時君恩空自感,鄉思夢先知重誼人愁別,驚棲鵲戀枝不堪樓上角,南向海風吹


獨向東亭坐,三更待月開螢光入竹去,水影過江來露滴千家靜,姩流一葉催龍鍾萬里客,正合故人哀


【1】「年流」句《淮南子&S226;說山》:「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同辛兗州巢父虛副端岳相思獻酬の作因紓歸懷兼呈辛魏二院長楊長寧【二】


暮角發高城情人坐中起。臨觴不及醉分散秋風裏。雖有明月期離心若千里。前歡反惆悵後會還如此。焉得夜淹留一回終宴喜。羈遊復牽役館至重湖水。早晚泛歸舟吾從數君子。

撫州處士湖泛舟送北回兩指此南昌縣查溪蘭若別


移樽鋪山曲祖帳查溪陰。鋪山即遠道查溪非故林。淒然誦新詩落淚沾素襟。郡政我何有別情君獨深。禪庭古樹秋宿雨清沈沈。揮袂故里遠悲傷去住心。


寒食涔陽諸小兒齊歌齊舞帶花枝。郡從兵亂年荒後人似開元天寶時。


【1】原本下注:「《輿地紀勝》引此四句後注『云云』二字,復引『行春』二句知原詩爲七律,引時刪去第三聯今僅六句。此處分列未允。」


行春更欲遊何處東郭門前竹馬期。不須桂嶺居天末但見涔陽在眼前。


【1】原本下注:「以上《輿地紀勝》七十《澧洲》」又另起一注曰:「《輿哋紀勝》卷一〇三《靜江府》引『不知桂嶺居天末』句,題作《寄薛評事》注云:『見《曹州圖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醉对仗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