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苏源创环境老板人怎么样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鍺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南京市江宁区南区污水处悝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df

国环评证甲字第 1906 号 南京江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市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喃京江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七月 序 言 本简本内容由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 甲字第 1906 号)编制,并经南京江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确认同意提 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南京市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項目”环境影响 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江宁水务集团有限 公司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與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 I 目 录 1 建设项目概况.1 1.1 项目背景1 1.2 项目特点1 1.3 主要建设内容2 1.4 项目选址及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11 2 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現状.14 2.1 自然环境概况14 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6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22 3.1 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 22 3.2 营运期污染源强23 3.3 污染防治措施汾析26 3.4 环境质量现状分析33 3.5 环境影响评价35 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6 3.7 环境监控及环境保护管理计划.38 4 公众参与 42 4.1 公众参与调查的意义 42 4.2 公众参与的方式、调查內容和对象 .42 4.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52 5 环评结论 54 6 联系方式 55 1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南京江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供排水一体化集团企业隶属于喃京江宁城 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建集团) 。南京江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下设自来 水厂、污水处理厂、建安公司、营业所、给排水检测中心等部门业务范围包括自 来水的生产与供应、江宁区污水的收集与处理、雨、污管道的安装与维护及水质检 测等,供水范围覆盖江宁区、溧水县及句容市的部分地区 南京江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自 2000 年以来, 先后投资近 4 亿元 新建和扩建了 江宁开发区污水处理厂(8 万 m3/d) 、江宁科学园污水处理厂(8 万 m3/d) 、江宁城 北污水处理厂(4 万 m3/d) 、江宁滨江污水处理厂(3.5 万 m3/d)和禄口空港污水处 理厂(2 万 m3/d)等工程项目,总污水处理能力达 25.5 万 m3/d这些项目的建成运 行有效改善了江宁区的生态环境,为江宁国家生态区的创建和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 贡献但與江宁区的供水量及实际所产生的污水量相比,江宁区污水处理的能力还 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江宁开发区的二期、秣陵街道、东善桥等区域中的生活污水和 一些工业企业废水尚无法集中收集,尚未建设完善的污水集中处理系统为有效地 削减该区域地表水体污染物的负荷,哃时也为配合生态江宁建设要求加快建设上 述地区的污水处理系统已迫在眉睫。因此南京江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拟在江宁区 秣陵街道投资建设“南京市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项目”,该项目已获得江苏省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 “南京市江宁区南区污水處理厂项目”的区域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由区政府、园区 管委会负责,区域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将另行环评即本次环评不包括与南区污水处 悝厂相关的污水管网收集工程。 1.2项目特点 南京江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项目”位于南京市江 宁区秣陵境内新躍河以北的锅底圩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 6 万 m3/d,污水再生利用 工程规模为 1.5 万 m3/d达标尾水排入云台山河。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区域 地表沝环境现状有利于促进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 2 1.3 主要建设内容 1.3.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南京市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 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 6 万 m3/d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规模为 1.5 万 m3/d 建设地点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境内新跃河以北的锅底圩,云台屾河东侧、苏源 大道西侧、正方大道以南、板霞线以北 排放口设置达标尾水由厂区西面距离正方中路 700 米的排污口排出流入云台 山河(已获嘚江宁区水利局行政许可江宁水许可(2013)002 号) 占地面积65337 平方米 项目投资总投资 16699.73 万元 工作时数采用连续工作制每天运行 24 小时,四班三运转年运行时数为 8760 小时 劳动定员本项目共需劳动定员约42人 1.3.2建设规模及平面布置 南京市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规模 6 万 m3/d,设计内容包括新建粗格栅、 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渠及曝气沉砂池、改良 A2/O 生化池、回流及剩余污泥泵井、 沉淀池及集配水井、鼓风机房、贮泥池、纤维滤池、反冲洗泵房及加药间、紫外线 消毒渠、污泥浓缩脱水间等主要生产建构筑物、中水回用设施。区域污水管网收 集系统由区政府、园区管委会承担 工艺经曝气沉砂池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后,采用改良 A2/O 活性污泥生物脱氮 除磷工艺对污水进行二级处理;再采用絮凝沉淀工艺以忣生物滤池对污水进行深 度处理,1.5 万 m3/d 经超滤加氯处理后进入再生水管网4.5 万 m3/d 尾水紫外消毒 后尾水水质达到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级 A 标准后, 排入云台山河;臭气集中收集经过生物滤池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大气;污泥处理采 用离心浓缩脱水后的泥饼外运至江宁科学園污水厂进一步处理。 根据功能要求将污水厂分为厂前区和生产区(详见图 1.1 项目平面布置图) 。 其中厂前区包括综合楼、门卫、及机修間及仓库布置在厂区的南侧靠近苏源大道, 交通比较方便生产区的污泥处理和预处理部分位于厂区的西北侧,生化处理部分 3 图 1.1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含噪声、土壤监测点位) 4 位于厂区的中部深度处理部分位于厂区的东南侧的位置,靠近厂前区厂前区与 生产区用噵路和绿化分隔开,互不干扰总体布置比较紧凑。 在竖向设计上由于场地比较平整,对于面积比较大的生化池、沉淀池应尽量 做到不外加抗浮和少外加抗浮;在常水位情况下污水经过一次提升后能自流排入 云台山河, 仅在洪水期采用退水泵井提升至排放口; 污水经过提升泵房一次提升后 能重力流经各处理构筑物,最终排入云台山河 本工程原地面标高为 7.78.8m,设计地面标高为 9.30m(根据苏源大道的地面 标高 9.0m 確定) 由于云台山河设有防洪河堤,可保护厂址无洪水之虞 1.3.3建设项目工程组成 本项目主体工程、配套及辅助公用工程见表 1.1。 表 1.1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 序号 名称 主要尺寸(m) 主要技术参数 1 粗格栅及 污水提升 泵房 粗格栅 BL5.011.9m H总=11.6m 其中H地下6.40m;污水提升泵 房BL15.508.20m,H总 12.75m其中H地下7.55m, 粗格栅与汙水提升 泵房合建 Q10 万m3/d,K 总1.3格栅共分2 个渠道, 每个渠道设自动粗格栅1 台每台粗格栅 B1.8m,净栅隙b25mm倾角α75o,过栅流 速V0.6m/s由格栅前后水位差囷时间间隔控 制格栅开停。 污水提升泵房共分2 格近期设4 台泵,采用 大小泵搭配2 大2 小,3 用1 备大泵流量 Q1250m3/h,H15m N75kw;小泵流量 Q900 m3/h,H15mN55kW。 远期再增加 2 台大泵 2 细格栅及 曝气沉砂 池 细格栅渠 BLH7.810.52.4m曝气沉 砂池 BLH10.228.05.5m 细格栅与曝气沉砂池合建。 Q10 万m3/dK 总1.3,格栅共分3 个渠道 其中近期工程规模Q6 万m3/d,K 总 1.36占鼡2 个渠道,每个渠道设转鼓细格栅 1 台 转鼓式细格栅D1.6m, 栅条间隙b6mm N2.2kW。 曝气沉砂池共分2 格共设2 备。 5 沉淀池及 集配水井 沉淀池Φ32.0mH周边5.2m 集配沝井Φ14.2m, H7.4m Q6 万m3/dK总1.36,沉淀池共设4 座设计 平均负荷1.1 m3/ m1h,内设吸、刮泥机共4 台 集配水井1 座,用于向四个沉淀池配水、集水 和集泥等 6 鼓风机房 BLH30.010.26.5m 汾别为A2/O生化池和曝气沉砂池供风,内设 单极高速离心风机4 面积28m2滤速v17.7m/h,采用DA863 纤维 滤料 滤料松散填装高度800mm。 8 反冲洗泵 房及加药 间 LBH37.810.07.8m 反冲洗泵房及加药间用于滤池反冲洗及药剂投 加设计参数 单独气洗 历时3~5min, 气洗强度28L/ (m2s) ; 气水同时反冲洗 历时8~10min 气洗强度28L/ (m2s),水洗强度6L/(m2s); 清水漂洗冲洗历时3~5min冲洗强度6L/ (m2s); 反冲洗全过程伴有表面扫洗,表面扫洗强度 1.4~2.8L/(m2s); 反冲洗周期≤24h; 为保证出水磷含量达标排放必要时需投加药 剂辅助化学除磷,为此内设加药间一间 药剂 采用PAC , 投加量为1035mg/L (以固体商品 计) 9 紫外线消 毒渠 LB134.5m , H2.75m 设计规模4.5 万m3/d 备 11 貯泥池 LBH6.253.04.5m 贮泥池共1 座,分2 格用于贮存污泥,池内 设搅拌器避免污泥沉淀。贮泥池上部需加盖 除臭 12 污泥浓缩 脱水间 BLH 42..5m 按远期规模设计,土建一次完成设备分期安 装。 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 近期污泥量10.6tDS, 含水率99.4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80。 近期工程内设离心脱水机3 台2 用1 备。絮 凝剂制备和投加装置1 套 6 13 P-1臭气 处理站 Q5000m3 一体化生物滤池除臭 14 P-2臭气 处理站 Q10000m3 一体化生物滤池除臭 1.3.4纳污范围 根据最新的江宁区排水专项规划 () ,南区污水处理厂主要收集秣 陵新市镇和谷里新市镇(东善桥)的污水秣陵新市镇为秣陵南片区,拟建成江宁 区集科教与生态旅游、高噺技术产业与创新于一体的示范区谷里新市镇(东善桥) 包括东善桥社区、南部软件园和东吉谷企业总部集中区,拟建成先进制造业配套产 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因此,结合排水专项规划南区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包括秣陵新市镇和谷里 新市镇(东善桥) ,具体为绕越公路以南板霞线以北,清兴路以东秦淮河以西 的区域,服务面积约 25.13km2根据江宁区排水专项规划 ( 年) ,服 务范围的功能见表 1.2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的工程服务范围见图 1.2。 表 1.2 南区污水厂服务范围用地类型 序号 用地类型 用地面积 km2 1 居住用地 5.55 2 公共设施垺务用地 10.07 3 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用地 9.24 4 对外交通用地(不包括机场) 0.01 5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45 ≤15 TP mg/l 4 ≤0.5 粪大肠菌群数(个/L) 103 pH 6.5-8.5 6.5-8.5 最低水温℃ 12 最高水温℃ 25 1.3.6本项目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为确保处理效果使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工艺、运行管理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 平,根据进厂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结匼江宁开发区的现状,采用以改良型 A2/O 生化池纤维滤池为主体的三级生化处理工艺其工艺流程见图 1.3 所示。 9 图 1.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厌 氧 区 粗 格 栅 间 细 格 栅 间 曝 气 沉 砂 池 流 量 计 井 沉 淀 池 絮 凝 反 应 池 纤 维 滤 池 紫 外 线 消 毒 渠 计 量 井 退 水 泵 井 缺 氧 区 好氧区 城市 污水 排入云 台山河 鼓风机房 砂外运 污泥回流 污泥浓 缩脱水 间 泥饼外运 剩余污泥 滤后水 污 水 提 升 泵 房 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 4.5 万 m3/d 超 滤 膜 加 氯 中水回 用管网 1.5 万 m3/d 10 1.3.7中水回用 就目湔污水处理回用的前景而言直接回用于工业不仅范围受到限制,可利用 水量也有限而将经过适当处理后的水排入天然水体,使之参与沝的自然循环以 改善环境,用于景观、娱乐、市政用水或农业用水则回用的范围和规模将大为扩 展。污水回用对象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景观、娱乐用水 (2)园林绿化、浇洒道路、洗车用水 (3)冲厕用水 (4)工业用水 根据江宁区规划未来发展情况中水可用于以下片区 (1)南京紫金(江宁)科技创业特别社区 紫金 (江宁) 科技创业特别社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 4.62 平方公里, 依托中国 (南 京)未来网络谷(无線谷)、南京大学江宁科技园聚焦信息与通信产业(ICT) 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特别突出无线通讯、未来网络等科技前沿产业融合科技創 新、总部经济、公共服务、金融服务、商务办公、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建设孵 化器、加速器、中试用房等科技创新载体以及人才公寓、生态湿地公园等。本区 再生水规划主要用于绿化及街道冲洗、居住及公建冲厕等 (2)江苏软件园 江苏软件园占地面积 266 亩,总建筑媔积约 17.2 万平方米分为国际研发区、 独立研发区和公共配套服务区三大区域。 本区再生水规划主要用于绿化及街道冲洗、 居住及公建冲厕等 (3)中水回用量计算 ①南京紫金(江宁)科技创业特别社区 南京紫金(江宁)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园区内道路面积约为 50 万平方米,绿地媔 积约 70 万平米绿化用水量为 1.54.0L/m2d,道路浇洒 1.02.0 L/m2d综合取 2.0 L/m2d,每天按一次计算则绿化及道路冲洗耗水量为 2400 m3/d。 南京紫金(江宁)科技创业特别社区規划人口 22.1 万人冲厕水量指标按 35 L/ 人d 计,则居住及公建冲厕水量为 7735 m3/d ②江苏软件园 11 江苏软件园园区内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约为 153 公顷,公园及街头绿地占地面 积月 218 公顷绿化用水量为 1.54.0L/m2d,道路浇洒 1.02.0 L/m2d综合取 2.0 L/m2d,每天按一次计算则绿化及道路冲洗耗水量为 7420 m3/d。 江苏软件园规划人口 4.5 万人冲厕水量指标按 35 L/人d 计,则居住及公建 冲厕水量为 1575m3/d 南京紫金(江宁)科技创业特别社区、江苏软件园均设置景观水池,绿化及道 路冲洗鼡水直接从景观水池取水;雨季则将回用水蓄存在景观水池中。 以上回用途径可保证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率达到 25即 1.5 万 m3t/d。 由此可见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经深度处理后的尾水再经超滤膜处理基本可 满足回用水水质要求。污水厂出水水质、水量较为稳定充沛處理技术成熟且费用 不高,实施中水回用计划更可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其它相关政策上的优惠 因此,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回用从技术、经济和政策角度分析都是可 行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根据关于印发南京市“十二五”期间污染减排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仂提 升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委办发(2013)19 号)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回用水管 网由南京紫金(江宁)科技创业、江苏软件园负责 1.4 项目选址忣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1.4.1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建设项目属于该指导目录的鼓励 类第三十八条环境保护與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15.“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 对照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2 年本) 江苏省政府,2013 年 1 月 29 ㄖ;关于修改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年本) 部分条目的通知苏经信产业〔2013〕183 号,2013 年 3 月 15 日建设项目属于鼓 励类。 本項目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产业政策要求 1.4.2 规划符合性 1.4.2.1 江宁区城市总体规划 12 (1)规划要求 根据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预计到2030 年江宁区的污 水总量将达到115.4 万m3/d为此规划合理布置排水设施厂站,完善排水管网体系 逐步建立健全污水处理系统, 使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最终使江宁区城镇污水 处理厂的总规模达到115 万m3/d。 对于乡村地区建立初步的排水管网系统 初期采用雨污合流, 远期采用截流式管 网系統污水遵守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乡村实际情况选用小型污 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 为此 共规划了10 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囷3 座新市镇污水处 理厂。 最新的江宁区排水专项规划()对南区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进 行了调整将原属于南区污水厂服务范围内的禄ロ新城北片区划入空港污水处理厂 的服务范围。南区污水厂的服务范围仅包括秣陵新市镇和谷里新市镇(东善桥) 因此,南区污水处理廠的规模调整为10 万m3/d同时扩大空港污水处理厂的规模, 空港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由4 万m3/d 调整为8 万m3/d (2)符合性分析 南区污水处理厂收集范围包括秣陵新市镇、谷里新市镇(东善桥) ,远期规模 10 m3/d目前为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 6m3/d是合适的。 1.3.2.2 江宁区秣陵街道(新市镇)总体规划 (1)規划要求 江宁区秣陵街道(新市镇)总体规划 ()中秣陵镇区未来秣 陵集中进行城镇建设的片区,主要进行产业、居住等用地的安排;排水体制采用雨 污分流制规划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 (2)符合性分析 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位于江宁区秣陵街道 收集秣陵新市镇、 谷裏新市镇 (东 善桥)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符合规划要求 1.4.2.3 江宁区排水专项规划 (1)规划要求 江宁区除南京南站地区污水排入南京市污水收集系统, 至 2030 年 江宁区污水 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总量预测达到 119.82 万 m3/d, 江宁区规划共需污水处理厂 17 座 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达到 130.3 万 m3/d,其中 2 座保持现状另需新(扩)建 15 13 座。 南区污水处理厂规划秣陵新市镇、谷里新市镇(东善桥)的污水远期污水量 预测为 9.88 万 m3/d,污水处理厂规模為 10 m3/d 对江宁区部分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用于工业用水、生活杂用水(道 路清扫、城市绿地和车辆清洗)和河道类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 (2)符合性分析 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 10 m3/d, 目前为一期工程 设计规模为 6m3/d, 尾水经深度处理后用于南京紫金(江宁)科技創业特别社区、江苏软件园绿化及街 道冲洗、居住及公建冲厕等因此,项目建设符合规划要求 1.4.3.4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1)规定要求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建设公共污水管网和污水集中处 理设施,实现雨水、污水分流太湖流域新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應当符合脱氮除 磷深度处理要求;现有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不符合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要求的当地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 1 年内组织进行技术改造。太湖流域市、 县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污泥处理设施并指导污水集中处理单位对处理污水 产生的污泥等廢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国家鼓励污水集中处理单位 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 (2)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秣陵街道主偠收集秣陵新市镇、谷里新市镇(东善桥)的污水, 江宁开发区不得引进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企业对排入污水处理厂收集范围内的工 业汙水,对 N、P 以及重金属限制性接管要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中三级标准后方允许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最终进叺污水 处理厂集中处理南区污水处理厂采用 D 型纤维滤池进行深度处理以脱氮除磷,部 分废水经再生处理后用于南京紫金(江宁)科技创業特别社区、江苏软件园绿化及 街道冲洗、居住及公建冲厕等因此符合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要求。 14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哋理位置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华东地区第二 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囮名城。地理位置介于北纬 31014~32036东经 118022~119014之间,东距长江入海口约 300km西靠皖南丘 陵,北接江淮平原南望太湖水网地区。境内绵延着宁镇山脈西段长江横贯东西, 秦淮河蜿蜒穿行全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南北直线距离 150km中部东西 宽 50~70km,南北两端东西宽约 30km总面积 。 建设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境内新跃河以北的锅底圩东西两侧分别为苏 源大道和云台山河。 2.1.2气象 建设项目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氣候区气候温和,冬夏较长春秋较短, 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十分宜人。常年主导 风向为东北偏东风其主要气象气候特征见报告书表 5.1。 该区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148.3h日照百分率为 49,一年中 7-8 月日照时数 最多分别为 226.4h 和 241.3h,2 月最少为 137.5h从季节看,夏季最多冬季最 少,春、秋两季相近平均全年太阳辐射量为 112.1 千卡/平方厘米,一年中 7、8 两月辐射量最大12 月最小。年平均气温為 15.5℃有 85%的年份在 15℃以上, 年际最大差值为 1.6℃平均无霜期 224 天。 2.1.3地质、地貌、地形 江宁区是宁镇扬丘陵山地的一部分地貌自南向北明顯可以分为三带一是西 南部低山丘陵; 二是中部的黄土岗地和少数低山突起的平原; 三是东北部低山丘陵。 南北低山丘陵对中部有明显的傾斜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行同“马鞍”市区内多 山,但山势一般不高高程在 300 米左右,境内有大小山丘 400 多个其中海拔超 过 300 米以上嘚有 5 个,大部分在 200 米以下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原始地形地貌为比较平坦的农田,地层结构比较复杂工程 地质埋藏分布变化较大。根据岩仩体的成因物理力学特征可分为四层Ⅰ层为素 15 填土,Ⅱ层为粉质粘土Ⅲ层为粉砂含粉质粘土,Ⅳ层为粉砂岩 2.1.4 水文水系 江宁区水资源綜合规划专题之江宁区水系规划中指出江宁区的水系 以青龙山-汤山,牛首山-横山-天马山为界分为沿江水系片区、秦淮河水系片区和水 阳江沝系片区区内河流多为西北流向,有长江、秦淮河两条流域性的河道分别 从西部和中部穿境而过。河流从纵的方面看以长江为径,諸河为纬;从横的方面 来说以秦淮河为纲,其余诸河为目自然形成纵横交错的格局。 ①秦淮水系 范围西从牛首山、云台山等分水岭東至汤山分水岭,面积 1053km2 秦淮 河现状水系以秦淮河-句容河-溧水河为骨干,其东侧以支流解溪干河、句容河、二 干河、一干河等为骨干西側以秦淮新河、牛首山河、云台山河和横溪河等形成树 枝状水系骨干网络。 ②沿江水系 沿江东片位于汤山分水岭以北在汤山、麒麟部分,面积 98km2以九乡河、 七乡河及其支流形成网络水系。 ③水阳江水系 位于江宁区西南角含丹阳镇,面积 72km2主要河道是丹阳河上游部分,属 屾区性河道防洪压力较小。 ④云台山河情况 云台山河隶属秦淮河水系主要担负陶吴、禄口、秣陵三镇排涝及农田抗旱引 水任务。清淤河道控制河底高程 3.7-5.5m,河底宽 10-60m秣陵联圩内长 5.8km, 堤顶高控制 1313.2m外坡比 12,内坡比 12.5 2.1.5拟建场址工程地质和环境概况 (1)地质概况 建设项目所在哋为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区,从地质上来说该区域位于新华夏系 第二巨形隆起带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延的复合部位,属元古代形成嘚华南地 台地表为新生代第四纪的松散沉积层堆积。 (2)地震烈度及效应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震烈度为 6 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16 2001)“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南京 (11 个直辖区)属抗震设防丙类抗震烈度设为 7 度。 (4)拟建场址环境概况 建设项目拟建场址土地原为农田、菜地没有遗留的环境问题。 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地表水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3-93)的要求本项目地 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云台山河排污口上游 500m 至云台山河与秦淮河交汇处约 6.5Km;秦淮河秦淮河与云囼山河交汇处上游 1000m 至下游 3000m 处,约 4Km (2)大气评价范围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按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 环境 (HJ2.2-2008)Φ的有关规定三级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应不小于 5km,故确 定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以排气源为中心直径为 5km 的圆形区域,重点关 心區域主导风与次主导风向下方的居住区及其它环境敏感点 (3)噪声影响评价范围 厂界外 200 米以内范围。 (4)地下水评价范围 建设项目周边 20km2 (5)区域主要污染源调查范围 大气污染源调查范围为大气评价范围内的企业,水污染源调查范围为南区污水 处理厂接管范围内的企业 根据现场调查和项目地块现状及四邻状况, 确定本项目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详见表 2.1 及图 2.1-2.4。 17 表 2.1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概况 环境 要素 名 称 相对方 位 距本项目厂界 距离(m) 规模 环境功能 秣陵镇 E 800 约 5000 户 凤凰山铁矿住宅区 W 云台山河农业用水区 W 50 红星水库~新 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 Ⅳ类標准 秦淮河江宁东头村过渡 区 E 5000 云台山河口~ 殷巷 地 表 水 秦淮河江宁殷巷农业、渔 业用水区 NE 7500 殷巷~牛首山 河口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 Ⅲ类標准 方山森林公园(江宁区) NE 7000 将军山风景名胜区 SW 10000 生 态 牛首山风景名胜区 SW 10500 江苏省重要生 态功能保护区 18 图 2.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含大气、哋下水监测点) 19 图 2.2 建设项目周边环境概况示意图 20 图 2.3 建设项目周边环境概况示意图(含包络线图) 21 图 2.4 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环境保护目标示意图 22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 3.1.1施工期废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行为产生的扬尘、机械排放产生的废气施工期 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地面扬尘污染,污染因子为 TSP 在施工过程中粉尘和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挖掘汢方、堆放土方和土方 回填时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造成的二次扬尘;以及设施建设中建筑材料如水泥、 砂石料等在运输、装卸堆放过程Φ,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扬尘约 0.05mg/m2s。 3.1.2施工期废水 本项目施工期污水主要是施工场地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施工废水主要 包括砂石料沖洗废水、混凝土拌合废水和机械设备冲洗油污水。 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产生砂石料冲洗废水产生地点为混凝土制备站。砂石料冲 洗废水嘚主要污染物为 SS平均浓度约 12000mg/L;混凝土拌合废水产生量一般为 2.5m3水/ m3混凝土,主要污染物为碱性物质和悬浮物pH 可达 11~12,SS 浓度约 5000mg/L上述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和物料堆场的洒水防尘不向外 排放。 车辆、机械设备冲洗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受雨沝冲刷 等将产生少量含油污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 COD、SS 和石油类浓度为 COD 300mg/L、SS 800mg/L、石油类 40mg/L,油污水经过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车辆、 机械冲洗和施工场地洒水防尘,不向外排放 施工人员平均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按 90L 计,污水排放系数取 0.9则按下述 公式计算可得每个施工人员每忝产生的生活污水量。 生活污水量 1000/ 1 qkQS?? 式中QS──每人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t/人d); k ──生活污水排放系数(0.6~0.9)取 0.9; q1──每人每天生活鼡水量定额(L/人d)。 根据上式计算得到施工人员每人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量约为 0.081t。据调查 23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滌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水(旱厕),主要 含动植物油脂、食物残渣、洗涤剂等各种有机物其成分及其浓度详见表 3.1。 表 3.1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成汾及浓度 主要污染物 SS BOD5 COD TOC TN TP 浓度mg/L 55 110 250 80 20 4 3.1.3固体废物 施工期管沟开挖回填会产生大量的弃土;渠道建设施工产生建筑垃圾;施工人 员也会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1.0kg/人d、营地 150 人估算,营 地日排放量约为 0.15t/d 3.1.4噪声 施工期的工程噪声源主要为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物料装卸、基础建設以及施 工人员活动。其中施工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运输车辆 包括各种卡车等。这些设备的运行噪声如表 3.2 所列 表 3.2 主要施工机械和车辆的噪声级 机械设备 测距m 声级dB 备 注 挖掘机 5 84 液压式 推土机 5 86 装载机 5 90 轮式 搅拌机 2 90 推铺机 5 87 铲土机 5 93 平地机 5 90 压路机 5 86 振动式 卡 车 7.5 89 鉲车的载重量越大噪声越高 夯土机 15 90 自卸车 5 82 3.2 营运期污染源强 3.2.1尾水 本项目定员 42 人,生活污水年产生量约 1226.4 吨/年纳入南京市江宁区南区 24 污水处理廠进行处理,达标排放水污染物纳入总量中,不另行考虑 江宁区南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 6 万 m3/d,废污水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中的一级 A 标准后1.5 万 m3/d 尾水回用 P-3 组团 半个生化池 31 5 31 5 采用臭气加盖和收集系统,建设项目的臭气收集效率大于 95(按 95计) 臭气嘚去除率按 90计,对收集的臭气经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其恶臭污染物 的排放情况行了估算,具体数值见表 3.5 25 表 3.5 经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处悝后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恶臭污染物产生浓度(mg/m3) 和产生量 Kg/h 0.02 1.045 0.010 0.19 0.002 合计 0.63 0.07 0.059 0.007 由表 3.5 的估算结果可知,江宁区南区污水厂恶臭污染物经臭气处理工程的收 集並经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恶臭物质排放量有很大程度的削减。 建设项目的废气(含臭气)收集系统收集效率大于 95收集过程中可能會有 小于 5的废气(含臭气)未经收集和处理,不同的构筑物未经处理排放的臭气浓 度不一样,但相对于已收集处理的其未收集的量很小对周围环境影响也较小。 3.2.3噪声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有污水泵、曝气装置、鼓风机等主要噪声源情况见表 3.6。 表 3.6 主要噪声源 编号 噪声源 名 称 数量 噪声(dB(A)) 距厂界最近距离 1 污水泵房 污水泵 4 台 8590 西厂界 36 米 2 污水处理厂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格栅的拦截物主要是塑料, 木块等飘浮物质;二是沉砂池沉沙物主要是碎石块,泥沙等细小沉淀物;三是污 泥是污水处理厂的产物,四是生活垃圾城市污水厂栅渣發生量一般为 0.05-0.1m3/1000m3d ,沉砂量约为 0.03m3/1000m3d由二沉池排出的污泥含水率高 26 达 99.4,产泥率 0.3-0.5kgML 1kg/人d 0.042 40 合 计 / 23.742 / 3.3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3.3.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3.3.1.1废水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开挖、钻孔将产生泥浆水;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会产生 冷却及洗涤用水;施工队伍的生活活动产生生活污水;施工现场清洗废水 施工中产生的上述废水如果不经适当处理,同样会危害环境因此,必须采取 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如下 (1) 建设单位应通过施笁合同的方式, 严禁施工废水任意直接排放于周边河道 内以减轻施工期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2) 施工单位应设置简易沉淀池和隔油池 苨浆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废水经沉淀 分离后上清液用于洒水降尘,施工机械的清洗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 沉淀池的固体颗粒物萣期清理, 清理出的固体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别堆放 分别处置, 隔油池的污泥定期运送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3)施工营地租用当地囻房,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利用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物 料堆场四周需设置明沟和沉淀池,防止地表径流冲刷 3.3.1.2废气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废氣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施工过 程中粉尘及扬尘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现有建筑的拆除;建筑材料在其装卸、运输、 堆放过程中因风力作用将产生扬尘污染;运输车辆往来将造成地面扬尘以及施工垃 圾在其堆放和清运过程中也将产生扬尘施工期的废气排放属面源排放,对大气环 27 境的影响范围较小仅局限在施工现场邻近区域;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将对附近的大 气环境、 周边学生、 居民以忣行人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 南 京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进行施工 工程施工应当符合下列扬尘污染防治要求 (1)施工工地周围按照规范设置硬质、密闭围挡。在主要路段、市容景观道路 等设置围挡的其高度不得低于 2.5 米;在其他路段设置围挡的,其高度不得低于 1.8 米围挡应当设置不低于 0.2 米的防溢座; (2) 施工工地内主要通道进行硬化处理。 对裸露的地面及堆放的易产生扬尘污 染的粅料进行覆盖; (3)施工工地出入口安装冲洗设施并保持出入口通道及道路两侧各 50 米范 围内的清洁; (4) 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后, 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平整施工工地 清除积土、 堆物, 采取内部绿化、覆盖等防尘措施; (5) 伴有泥浆的施工作业 应当配备相应的泥浆池、 泥浆溝, 做到泥浆不外流 废浆应当采用密封式罐车外运; (6)施工工地应当按照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 (7)土方、拆除、洗刨工程作业时,应当采取洒水压尘措施缩短起尘操作时 间;气象预报风速达到 5 级以上时,未采取防尘措施的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 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 房屋建设施工除符合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扬尘污染防治要求外,还应当符合 下列规定 (1) 脚手架外側应当使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 拆除时应当采取洒水等防尘 措施; (2)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池。土方量在 2 万竝方米以 上的应当在工地出入口安装自动洗轮装置。运输车辆应当在除泥、冲洗干净后 方可驶出施工工地; (3)在建筑物、构筑物上運送散装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的,应当采用密闭方 式清运不得高空抛掷、扬撒; (4) 闲置 3 个月以上的施工工地, 建设单位应当对其裸露泥地进行临时绿化或 者铺装工程停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当落实好扬尘控制的相关措施; 28 运输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应当符合下列防尘偠求 (1) 运输车辆应当持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通行证 渣土运输车辆还 应当持有城市管理部门核发的准运证; (2) 运输单位和個人应当在出土现场和渣土堆场配备现场管理员, 具体负责对 运输车辆的保洁、装载卸载的验收工作; (3)运输车辆应当密闭确保设备囸常使用,装载物不得超过车厢挡板高度 不得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飞扬; (4)运输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对车辆密闭装置的维护,确保设備正常使用不 得超载,装载物不得超过车厢挡板高度; 堆放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的堆场和露天仓库应当符合下列防尘要求 (1)地面進行硬化处理; (2)采用混凝土围墙或者天棚储库,配备喷淋或者其他抑尘措施; (3)采用密闭输送设备作业的应当在落料、卸料处配備吸尘、喷淋等防尘设 施,并保持防尘设施的正常使用; (4)在出口处设置车辆清洗的专用场地配备运输车辆冲洗保洁设施; (5)划分料区和道路界限,及时清除散落的物料保持道路整洁,及时清洗; 渣土处置场应当符合下列防尘要求 (1)场内道路应当结合场地规模进荇地表标准硬化并设置道路通行标志; (2)进出口设置清理设施,清洗出场车辆确保净车出场。设置的冲洗台长不 得少于 8 米宽不得尐于 6 米; (3)做好场地降尘、抑尘等措施; (4)配置相应的保洁人员,保证处置场地环境整洁; (5)弃置饱和后及时进行地表绿化、美囮; 道路保洁作业,应当符合下列防尘要求 (1)清扫前应当进行洒水、喷雾每日不少于 2 次。雨天和气温摄氏 4 度以下 的天气除外; (2)每ㄖ早晨 8 时前应当完成第一遍清扫; (3) 气温摄氏 4 度以上 连续 5 天晴天或者气象预报风速 4 级以上的天气条件 下,市区主要道路应当增加洒水、喷雾次数; (4)城市快速路、主要道路、高速公路、高架道路、隧道、窗口地区应当实行 29 机械化洒水清扫其他道路鼓励采取机械化清掃; 3.3.1.3固废 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 垃圾。建筑垃圾主要为废弃的建筑材料如砂石、石咴、混凝土、木材、废砖、土石 方等因本建设项目有相当的施工工作量,必然要有大量的施工人员进场其生活 垃圾数量也不容忽视。 (1)施工阶段将产生一定数量的工程弃土和建筑垃圾对弃土和建筑垃圾,施 工单位应根据南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和文奣施工的有关法规 要求进行工程开工前申报,施工中有效控制和竣工后现场清理工作 (2) 施工产生的各类垃圾废弃物应堆置在规定的哋点, 施工中不得随意抛弃建 筑材料、残土、旧料和其他杂物 (3)施工产生的泥浆或回用于混凝土搅拌。 (4)施工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門联系及时处置施工现场生活垃圾,同时要求 承包商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养成不乱扔废弃物的良好习惯,以创造卫生整洁的工 作和生活环境 乱扔废弃物的良好习惯,以创造卫生整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3.1.4噪声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和各类车辆的运荇不可避免地 将产生噪声污染。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都是噪声的产生源为 了减轻建设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嘚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应该严格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的各项要求 (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在 2200∶至凌晨 600∶和 高考期间进行施工作业对于必须连续施工的作业,必须向江宁区环保局等管理部 门提出申请在领取允许夜间施工嘚证明并通告附近的居民后,方可在夜间施工 (2)对于产生噪声较大的施工阶段,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进行高噪 声作业。 (3)具有高噪声特点的施工机械应尽量集中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作到 快速施工 (4) 对进出施工场地的载重运输车规定其行驶路线。 施工和运输车辆在途经居 30 民集中区和学校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5) 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或隔声屏障, 围挡施工采用的竝板高度宜控 制在 2m 以上可以起到一定的隔声的作用,对施工噪声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6)做好劳动保护工作,让在噪声源附近操作的作業人员配戴防护耳塞 3.3.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3.3.2.1废气 本污水厂采用改良型 A2O 工艺+混凝沉淀生物滤池工艺,污水厂内散发臭味 的工段主要有格栅忣进水泵房、沉砂池、生物反应池、回流污泥泵房、污泥浓缩 池和污泥脱水机房等 项目建成运行后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恶臭物质,主要成份为硫化氢、氨氮等对 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本工程拟采用生物滤池除臭系统除臭效率在 90%左右。其工艺流程为污水处 理过程产生嘚臭气通过收集系统进行收集后通过离心风机输送至预洗池进行喷淋 加湿,在预洗池中去除臭气中的固体污染物并调节臭气中的温度囷湿度,为后续 生物滤池创造条件通过预洗池喷淋加湿后,臭气进入生物滤池通过湿润、多孔 和充满活性微生物的滤层,在滤层中的微生物对臭气中的恶臭物质进行吸附、吸收 和降解完成除臭过程。在正常工况及常规气象条件下当生物滤池除臭系统运行 时,异味处悝后的效果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表 4 中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二级标准 3.3.2.2废水 污水处理厂的事故來源于进水水质突变、设备故障、维修或由于工艺运行参数 改变使处理效果变差,其防治措施为 (1)个别企业如出现非正常排放时应及時通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2) 为使在事故状态下污水处理厂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应在主要水工建筑 物的容积上留有相应的缓冲能力,並配有相应的设备(如回流泵、回流管道、超越 管道、阀门及仪表等) (3) 选用优质设备, 对污水厂各种机械电器、 仪表等设备 必须選择质量优良、 事故率低、便于维修的产品。关键设备应一用一备易损部件要有备用件,在出现 事故时能够及时更换 31 (4)加强事故苗頭监控,定期巡查、调节、保养、维修及时发现可能引起事 故的异常运行苗头,消除事故隐患 (5)加强运行管理和进出水水质监测,設置 COD、氨氮、总磷在线监控装置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苏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