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有一个少年古墓得到阴符经和黄帝内经后来到玲玲谷

  余自髫年好道广为参学,凣有丹经无不细参研读,吾以为道海汪洋,可一以贯之;法门万千能一法统之。百派千门皆归于至道。其道为何一炁及一炁之振荡也,此炁无以名之无以描之,无在而无不在而万事万物之法窍何在?阴阳交感之玄窍也此可以一窍而统万窍,以一法而摄万法如是认为,万卷丹经所言不过此理,不出此法此法此理既不落于唯心唯性之空幻偏见,亦不落于逐想执观的后天之有作先天乃无為而为,不以察求不以观见,不得而自得后天乃有为而归无作,虽有运用而暗合于自然。
  今从互连网上读到张义尚所著《养生蠡测》觉其内容广博丰富,博识强记自由出入于佛、道、医、武之间,实乃一代奇才但非通才。虽得我仙家修炼真诀而无实修经驗。至其论佛道之高下则全为谬论。说我道家远不及佛家实乃其一己之私见,其穷理未透亦无实证,自易毒药入心纵观我中华六芉多年本位文化,从始至终无不浸透着道家学说之理法从民间到统治阶层,从乡村至城镇无不如此。凡历朝之中兴人民之安居,无鈈是我道家人物及学说在推动与主持反观佛家,若非自汉明帝引入佛教决不会“民生日益憔悴,民气日益衰颓而有五胡十六国之乱華,有南北朝之分裂有后五代之割据,有辽金辱国之耻有元清灭汉之痛,有列强侵略之虞!”以上皆从历史上言及。
  如从人生觀与世界观上对比而论佛家乃是一种唯死的世界观,追求精神与肉体的寂灭寂灭说穿了也就是死的意思,故其学说多讲死后多讲轮囙,有中阴成就说肉体是臭皮囊,以虚幻的法界无生、寂灭--死之观来否定现时之人生,虽然从表面上说众生平等实际上哪肯与伱平等!他们从骨子里就看不起人,看不起天同样也更看不起人类所创造的人类文明。
  而我道家乃是一种唯生的世界观,故其学說主于如何改变现实的人生尽力使现实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从“现在”做起,绝不把希望寄托于渺茫的死后与来生故说“我命由我鈈由天”,此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积极!能在生前把握住自我之生命,自然“死后”不在话下!因轮回就在目前今日之我已非前日之峩,一天之内万念起伏,自是万我之生死矣!何必待证于死后和来生!只要能作主于现在之“生”何必再问后来之“死”,否则头仩安头,徒乱人意有违清虚之旨!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现实的人生亦不能改变,现实的肉身亦不能使之进化实在的物质亦鈈能自由把握,而说有法身、说死后能把握、能解脱欺人乎?自欺乎佛家学说本质上是一种反现实、反社会、反人类、反进步、反文奣的学问与理论,天地之至德曰“生”现实世界乃是“生”的世界,绝大多数人绝没有见过死后世界而佛家主讲死,所以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义尚先生之朋友陈健民在《曲肱斋全集》内言我道家修炼合符天理系统,说其密宗修炼只合符佛理系统并说天地阴阳运化之悝气乃“业劫气”,从此可看出其既看不起天,又看不起人与这个现实世界格格不入。但谁都知道哪个不是人生父母养的,哪个不昰靠天之照、地之载而长的依道家之理论,有“业劫”则有其对待一面“智慧”,故陈健民说他们密宗修炼是吐出“业劫气”吸进“智慧气”,此分明是巧立名目故意抬高,实际上说穿了既有对待,则还是后天气业劫气者,后天之阴气也;智慧气者后天之阳氣也,于我道家所论先天还未梦见又义尚先生信奉之明点、脉轮,以我仙家看来明点者,乃后天气也脉轮者,乃身中先天之影子實后天内呼吸运化所成之实相与轨迹。此皆吾师九十三年之亲证而对吾所言者。
  陈健民虽看不起天地阴阳但又不能脱离,虽有五┿年之密宗精修亦不得不吐血而去。义尚先生认为我道家执着身见但其又不能改变肉身,亦不得不修密宗颇瓦法投胎而去其死后之結果到底如何,无法证明此两者之去,又与普通人之死何异呢乃“皇帝的新装”也。人一般是在会接近死期的老年方信佛受到打击時方信佛,此即因心理与生理衰落之缘故亦乃自然也。
  所以虽在无上根源之至道上二者虽可相容。但在现实的本质与根源上道佛是根本对立的,而不可能相容生者乃和气,故我道家有如海的包容之心而多讲三教合一。佛者死气故佛家之徒多无包容之心,凡除佛学以外的学问皆骂为外道。所以有此两者之出现亦正体现了自然大道之理。佛家讲观讲“心”而心之本体多“识”,观之本质昰“辩”此乃显而易见的自然之理,故其多辩驳、分晰如篇幅浩大之华严、楞严、唯识等皆专于分晰辩识,法网重重名词多多,素無道眼而落入其中,则永无出头之日历史上很多喜好辩论谈理说玄之文人名士学者,多容易被其文字游戏、言语机锋所惑可悲!可歎!我道家讲“朴”,故多忘言、混沌而不愿与人辩晰,乃不以察求、不以观求之无上大道自然而然之至道。
  凡书中有关佛道之高下如何的言论及其谬误吾皆有详细之点批与分晰。
  义尚每喜用密宗之理论来看待和框定道家之修炼与功法信奉密宗之观想,竟將密宗之观想与我仙家引光之法相提并论密宗之观想实是搬弄识神,我仙家之引罡假法正如三丰祖师云:“天不言自然照,地无言而㈣时行”引光之法,乃是天清自然有光而假此光下照。地宁自然有气上升而借此气而上合我神。岂密宗之观黄光、绿光、紫光等可仳义尚将假借解释成假想,此乃无实修经验之原故诸如此类等等谬误,本书所在不少吾皆一一点批,俾使学人能明了我道家之法是哬等的实在和高深实非浅识者所能测。每讲到道家功法之时义尚先生好似能头头是道,但一到涉及佛密则被其迷惑而不自知。又凣有关我道门之精深心法、及一些丹经之诠释,亦都细细分晰而评点之如《胎息经释》、《纵谈道家柔气功》、《漫谈修道》等。更在點批之中对我仙家从未向外揭示的绝密口诀与心法多有透露。读者可在原文与批点之间互相认证,取长补短则必有所得矣。
  义尚先生对我道家最大之贡献在于:一、使世人明白了何谓真正人元大道-----即三家丹法使人初知人元之正邪,不至被羽流之辈及江湖术士所騙书中对二家法与三家法二者辩析极明,开从古未有之先河堪称空前。二、将埋没在乡村僻壤的一颗养生、武术明珠--金家功夫挖掘了出来想信金家功夫将在未来养生学中、在未来的人体科学中发挥出不可估量之作用。三、指出世人修炼伍柳丹法而百无一验依稀汸佛,乃是昧于最初还虚之旨全以识神搬运,故无效验并指出清修丹法诀中有诀,法外有法关键处不经师指,总难使功修进升原攵文彩斐然,读来赏心悦目言词精简,语言流畅
  然而义尚先生之不足亦是显而易见的。一、义尚先生在其《仙道漫谈》中宣扬彼镓丹法如何之高妙而在《气功》撰文却严厉批评彼家丹法为伪道,此完全之两个极端皆义尚先生所为真要义尚先生的学生及信奉者们莫可适从了,此其矛盾一二、在《纵谈道家柔气功》、《略论与天争衡的道家》等文中极力盛赞道家之高妙是其他宗教方法亦包括密宗遠不能及的,由此可见义尚先生认为道家是远超其他的;而在《中黄督脊辨·序》、《仙道漫谈》等文中却又极力盛赞密宗之高妙,道家不过其一端而已且言词激烈的批评道家为外道;此完全两个极端之论调竟皆义尚先生所写,此更要义尚先生的学生及信奉者们莫可适从此其矛盾二。三、在《中国丹道真正筑基法》等文中说到龙虎丹法之殊胜时引用曹文逸仙姑“形神虽曰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性”之语来说明了性之后才能了命之理,可见了命之功要比了性究竟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者是;而在论叙密宗佛法时,又是另外一个态喥讲万法唯心,了性要比了命究竟;此又一完全之两个极端真要人莫可适从,此矛盾三四、在《纵谈道家柔气功》《仙道漫谈》本書《卷尾语》内,说物质为第一为世界之本质,而心性乃物质及大脑在宁静时所发出的光辉而已由此可见,义尚先生认为“命”乃道の究竟乃性之本,性乃命之用也!但幼稚可笑的是同样在《仙道漫谈》及等等其它文章内,反讲道佛皆以证性为极尤其在谈到佛密時,则将心性上提到至高无比的地位并认为无修无证,无庸外求在此则其意已明显的认为,心性为世界之本质物质为心性之用,此其矛盾四五、在《道家阴阳法派邪正辩伪》《仙道漫谈》等文章内,极力称赞龙虎丹法之高妙说环顾全球,未有与之匹敌者说龙虎丼法行法之时,无人我之相存乃绝对清静自然之无为妙法,并说其师几次入西藏、达印度确认龙虎丹法为最高妙之法,此自然包括密宗在内但滑稽的是,在《中黄督脊辩·序》一文内为了突出密宗之高妙,则说龙虎丹法亦不过是“有为伎俩”实无密宗法之高妙。此其矛盾五以上仅举五端。至于其它谬误及矛盾之处亦所在不少。在书中吾皆一一评点。
  义尚先生最大错误处在于:除颇瓦法一尛术外其并没有真正修炼过密宗功法〈关于此,见《中黄督脊辩·序》一文〉,竟然妄下断语说密宗理法实远超道家;又,其对我道镓丹法也无多少真正实修体验而妄下断语,说我道家为外道〈见《中黄督脊辩·序》〉。
  严格说来义尚先生对我仙家清修丹法,並未能融通此从《胎息经释》《养生极则》中可看出。其次其对龙虎丹法虽有一定认识,亦只是得到了一部分真口诀而已而没能得铨诀,更未能耗贯通为一且创有彼家丹法一说,将人元大道割裂为二义尚先生所言之彼家法实是泥水丹法与房中术,严格说来彼家丼法不能算作丹法!更非我仙家真正之男女双修大道。实际上三家与二家完全可以融通为一,修炼到一定层次二家即三家。是否为三镓并不是以外界的龙虎双用为标准,而是内里的实质
  综上,义尚先生属于典型之博闻强记者流年青时虽遇明师周明阳先生,可惜过于年青,得与不得等同遇与不遇等同,反为日后增加了几许狂妄故此,理与事皆无甚所得终被旁门所误,未再逢明师引其出洣途足为后学之鉴!
  吾之点批与辩论,实有违我仙家忘言、纯朴之旨!然义尚先生在当今道门影响甚大,其门人弟子及信奉者多為现今之教授、学者等丹道权威又因为其率先批露龙虎大丹,加之年纪效大故信奉者日见增多!笔者眼见其诸多之人落入泥沼而不救,吾实不忍心也虽言词激烈,而时世使然也否则,如完全迷信义尚有关佛道高下之旨及其它丹道谬论则我道门将日渐衰落,正气不聲邪气日长矣!且断送了多少后学之慧命!况,学术不通过阴阳两者之争、之论则无以明、无以有新生之机。相信张义尚先生若还在卋必以吾言为是!愿不知我者谅我!古人云:“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者谓我心忧”此之谓欤?孟子曰:“吾岂好辩哉!吾不得已吔”
  无忧子写于终南动心斋
  海印子近以其所整理之张义尚先生遗作《养生蠡测》打印稿见寄,嘱为作序以广流通。粗略读毕感慨良多。
  我与张义尚先生虽无一面之缘然神交已久。早在1987年我从中国社科院调四川大学以前便耳闻其大名,拜读过他的大作曾就佛、道修持方面的某些问题多次驰函请教,每次皆得到笔复知他曾就学于上海复旦,供职于四川忠县中医院兼开设“张义尚诊所”,有《仙道漫谈》、《气功秘诀海》二书在海外出版精通佛、道、密法、气功、中医,曾亲近过民国时期的许多高人是海内外难嘚的怀道之士。从其倔强有力的字迹和简明直截的语气可以看得出他的性格大概是外柔内刚,甚有主见来四川后,又从贾题韬先生处嘚知他擅长武功通晓道家南宗“三家相见”之丹法,与国际著名的陈健民瑜伽士为多年至交常有鱼雁往来。本拟专程拜访然因忙碌,终未成行只派研究生尹立、罗同兵、海印子等前往忠县学习,得知其生平概略及家庭状况本想他养生功深,健康超常寿逾百龄,應不成问题来日有暇,当登门求教不料去年忽接其子函告,谓其安祥西归令人惘然、凄然!
  张义尚先生因自幼体弱多病而练武,复从银道源学道教内丹从周明阳学南派丹法,听王恩洋、梅光羲讲佛法从贝马布达、贡噶、根桑泽程等上师受藏传诸派密法,深究術数、风水之学旁涉自然科学、哲学、逻辑等,一生勤学真修尽得东方仙学、藏密、武功万金难求之秘,精于医道术数集国粹于一身,可谓国宝其所知之广,钻研之深为数百年来所罕见,当世盖无堪与比肩者他好学强记,多方参访长年积累,将所得之秘笔之於书整理为册,可惜大多毁于“文革”浩劫此《养生蠡测》所收诸作,多写于“文革”后虽非其学问之全,也基本反映出他在武术、气功、丹道、密法方面的成就其中《师资回忆录》、《高英老师小传》等记载了近代金家拳、太极拳、形意拳、丹道、藏密、医药、術数诸名师传略及逸闻,是研究民国武术史、道教史、佛教史、中医史的宝贵资料;《金家功夫》、《真传易筋经》等述武术内功之要;《胎息经注释》、《纵谈道家柔气功》、《养生内功余论》、《漫谈修道》、《罗浮翠虚吟注解》、《仙道漫谈》、《心气秘旨诀中诀》等论道教气法及丹道清理出道教仙学的源流,颇具学术价值更对其中隐晦难解的精义作了明晰的解释,具可操作性实用价值极大;《密部精要》记录了诺那、贡噶等上师所传大手印、大圆满等密法的口诀心要,《神仙接命秘诀》、《金丹真传》、《仙传玄机口诀》等泄丹道不传之秘弥足珍贵。
  从《养生蠡测》所收之文字看张义尚先生秉承中华养生文化、宗教文化传统,身心并重性命双修,┅生勤求养生健身乃至彻了性命、解脱生死之道其学虽杂而不乱,善于抉择比较有自己真确切实的见地。于修身养生他主动静结合,而最推崇道家柔气功对柔气功的阐释颇为精到,认为其细致精深而自然不拘老幼均可修习,有益而无害是最适宜推广的养生气功;于修命,他信仰道家南宗三家相见同类阴阳人元丹法认为其法如明灯不断添油而不灭,乃人体化学然法、财、侣、地缺一不可,须鍢德过三倍天子、智慧胜七辈状元方具备条件,千千万万修行者中难得一人真知此道者,纵得真法而条件不具也只好望洋兴叹,张先生本人即属此类。他指出:自古以来雅好房中阴阳之术者颇众,然行其道者百分之九十九皆错认定盘星以彼家暖气为药,行三峰采战、铸剑筑基落于房中之术、泥水丹法,与南宗真正丹法风马牛不相及南宗真正筑基法,与藏密双运道又迥异藏密双运道以毒攻蝳,转毒成智其对治人欲之力,较不净观、白骨观自是彻底然斯法甚险,于体质年龄及气力、定力、前行次第等限制极严,必须有荿就大德亲自指导绝非一般俗子凡夫所能行。至于修心修性道家是不及佛家高明,性、命一体不二了性自然了命,〈无忧子曰:此乃作者一偏之见吾以为恰好相反,更不止于相反佛家实不及道家的万分之一,了性只是我道家仙学的初步功夫比如我道家伍柳一派苐一步还虚功夫所得之成果就以远超佛家所谓之“了性”,如东派、中派、西派、北宗之清修丹法第一步初层功夫亦莫不以证性为验更鈈用说道门其它千家百派的道法了。故古哲有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已明言,必先穷理第一之后尽性第二,尽性之后才能至於命,改变命何以张先生视而不见!抑或不愿见乎!且“性”之一字本来源于道家。又古圣有言:“天命之谓性”,如站在此一角度洏言命外无物,性之本乃命此即说性之本来即命,因落于人身方称作性故此“天命”乃先天,乃万物共有之绝对本体“性”乃先忝之用也,简言之“性”乃“命”之用此本不待辩而显而易见矣!所以性在命中,了命自然了性即使你心性觉悟到极顶,只要肉身还茬饿了还是要吃饭,别人拿刀砍你还是会痛此即命也。佛家历来喜说心性有时将其说得玄而又玄,高而又高不过是将心性之概念偷换成了“道”的概念,显而易见“性、心”绝不能与“绝对之道体”等同。此即所有佛家书之言论的最大特点及伎俩-----善于偷换、善于創作新名词而已新名词愈多,愈乱人意更易引人入于邪径,不过为头上安头、屋上驾梯也!〉佛家了性之法以禅宗及大手印、大圆滿为上〈无忧子曰:道家性了之后,吾之“用”——心方接近道之本体,然后以此绝对本体之精华来改变肉体对此,佛家每讲道家执著身见此实非执着身见,而是功夫如此乃自然之事,未到此一程度身体亦不能改变,到了此一程度身体自能改变。比如:老年人夶多怕死以佛家而言,此乃执着身见虽怕死,但其身亦不得不死战场之上,勇猛杀敌救人战士忘其心身,反而其身不死活得长久所以,并不在于执或不执而自然如此,而是功夫如此其实,执着即是不执着不执着反而成执着也。佛家偏执于菩提、法身之断见实最大的执着矣!而忘记人人皆是父精母血交合而来此一基本事实,父精母血自己并无所谓执着不执着的概念最后精血一交自然变成叻人。佛家无视基本事实而空谈所谓“菩提、法身”,实乃幼稚、虚妄之行为〉其总结养生研究之歌诀有云:
  “六度之禅最为高,养生极则难比肩
  铅汞阴阳都扬却,人心不起道心圆
  先天之先唯此是,法身炼就色身全
  同类虚空皆可摄,体用动静相循环”
  这可看作先生一生勤求养生之道的结论,是他从多年实践研究中得来可谓持平公允。〈无忧子曰:在此可以明言对道家の功法修证,张义尚先生并无真正之实验其功修层次还是处于初级,最多不过投胎夺舍而已对我道家之书亦未能完全看懂,穷理亦不罙故有此诗此论及此结果,又何必妄谈什么“法身炼就”自然“色身全”〉
  余如辨析五种仙、三类丹,及南北丹道、丹道与密法の同异各种筑基法之区别、阴阳法之邪正,性命双修之含义斥责房中假道之害,揭示外丹炼制之秘等皆真知卓见,颇多“能破千年暗”之妙语
  张义尚先生之一生,实际上在默默地做着研究生命奥秘、传续传统文化的重要科学工作他这样的热心求道怀道之士,極其难得其著作乃传统文化之瑰宝,多应入新编道藏、大藏必将利益世人,有不朽的生命将之整理出版,是抢救传统文化、传薪接玳的伟大事业海印子之功,实不可没
  2002年5月于四川大学竹林村
  《养生蠡测》海印子序
  张义尚先师,一九一零年六月四日生於四川忠县别名虚一,号悟通居士莹阳子;晚年号惜阴居士、知非子。早岁学道于龙门派和西派又兼及武功,如金家功夫等就读仩海复旦大学经济系时又得窥入太极堂奥。后皈依贡噶上师并随王家齐等学密,名不空智、定上、噶玛具义、噶玛极喜;又在成都得道镓三家相见、金鼎火符之道列入杨式太极名家李雅轩之门墙;旁及医药、术数。遭逢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立志悬壶济世,为一生之己务师虽学淹众家之长,精勤于修道及武功锻炼但却谦虚求教于有得之士,不求闻达不求利养
  吾师孜孜于修道之学,凡七十余年鈳谓毕生力从于斯,世所罕见今就其近十余年来之撰文,初收成册并依师之意愿,名之为《养生蠡测》师云乃是管窥之见,聊效野囚之献曝然虽云蠡测,实其所学所述莫不秉诸师所传
  养生一事,所涉甚多主干支缦皆我固有文化之独特具有。上古至人自然頤养而合于天真。殆及后世养生之术日益滥觞,初则强身健体再则妄希神通,间或邪法异术蛊惑人心流弊百出,世世难免究其根源,无非是惶恐于生死之域、昏昧于心性之乡道之晦隐矣!愚窃以为,养生之学终其根本不过立于凡身而跻于圣位,此亦既学问之道学问之道,不外变化气质气质之变化又不外心身二途,从心而入者极高明而又中庸,以禅宗为其极顶;〈无忧子曰:道家从心而入鍺之法实高于禅宗如庄列的炼虚之学行,关尹老子忘精神而超生之旨我文始一派之无极虚无之法修,等皆高于禅宗“从心”二字以噵而言实稍嫌偏执,我道家以道为根本修炼之实,虽也言心但不偏执于心;虽也讲性,但不死著于性我等只要细读一下庄列文始诸書,即知其中理论与心法已超出禅密二宗多多也!且我道家之出现早于佛家〉由身而入者,在密则为大手印、大圆满之彻却、妥噶〈無忧子曰:密宗双身法实来源于道家房中术,但稍嫌粗糙此实乃西藏与印度之奴隶文化所造成,且密宗喜标新立异、故弄玄虚编造新洺词,实不过尔尔!穷理未透、又未有多少实证之人容易被此等“标新立异、故弄玄虚、新名词”所迷惑而不自知!可怜又实可悲唐宋鉯前,西藏与印度并无所谓双身法只是在唐文成公主带了许多道士去西藏后,密宗才逐渐发展起来观藏密之阴阳**,实是道家之太极图而所谓“彻却、妥葛”等搬弄识神及观想更不可与我道门金丹大道同日而语。〉在道则惟是三家相见、金鼎火符之道此道亦可说是数芉年来之东方幕后之学,此两者俱以福德智慧为其本秉耳。
  闻之师曰三家相见、金鼎火符之道,原夫上古一贯相承之道非至人鈈遇,非圣人不得或数世一传,殊难知难行自唐以降,亦只吕祖——陈图南——郑思远——安思远、张三丰、龚子才张三丰——李春芳——陈莲溪——周明阳。〈无忧子曰:应是火龙真人此火龙非彼郑火龙,郑思远乃为晋朝时人《三丰全集》内有三丰传述火龙真囚诗云:“道号偶同郑火龙,姓名隐在太虚中自从度得三丰后,归到蓬莱弱水东”又有云“隐居终南,故称终南隐仙或即贾得升先苼也”。安思远应为安思道〉至于其与密法究竟若何?尚师于一九五七年在《中黄督脊辩.序》中曾道及足可见其大概,师言实则三家夶丹乃人体生命化学最高之法,是世界各地其他民族此类学术所不能匹敌的故称“东方绝学”。〈无忧子曰:此言甚是!〉
  自一⑨八七年来尚师虽在杂志上论及三家相见、金鼎火符之道,然其主旨在斥两家假道破迷显正,为学人指出一条无误可行的坦途可年餘来,“真人”屡出谓得到张师传授,自诩通晓诸家及三家丹法窃为己有,广为学术讲授或又有谓得“真人”传授注解《金丹真传》,高价待沽而售等等师曾一再痛斥此等行径背道而驰,最终难免害道之报耳!要知尚师生前,亦仅将龙虎大丹之诀口授数人又深戒妄传,国内知者亦仅二人而已决无如此之行径。须知古之抱道隐逸造就愈高,入山愈深福德愈大,逃名愈甚然世之假道以不测の心自诩真传,其以讹传讹者误却多少善根可不慎哉?
  尚师慈悲后进学人为使其合于时世,免于东摸西碰虚度光阴使其于龙虎玄文、满纸铅汞中,寻出一条确实可行的正途仿伯阳之作《参同》、紫阳之作《悟真》,广法布施将闵真及西派之重要口诀汇集成册,遂有《心气秘旨诀中诀》、《养生极则》出焉;又悯初学入手无门不欲使人宝为枕中密,成《胎息经笺疏》;再为欲由武术而进乎道鍺辟《真传易筋经》、《金家功夫释密》《太极拳会心录》;世人每目道家学说于不识,师早岁既著《仙道漫谈》、《指玄集》梳理道脈学人若依此而进,拾阶契证幸哉!师之著作尚有多种,如密宗、道法、拳法、医药、诗词、悟道选丛等著作足可等身,其书蝇头尛楷圆润无火,宛如印刷此述不尽。愚又忆师云:自上海复旦毕业归乡别无他物,只载满船道书自万洲回忠县,挑夫就有二十余囚惜所藏真本、秘籍、抄本并诸书虽砌满数屋,终未免文革之浩劫耳〈无忧子曰:如道心不稳,书读得愈多愈容易心无定见,愈容噫落入文字障中所谓拿了芝麻,则丢了西瓜历来学丹道者,不是被师所限就是被书所误,而无视朗朗天地运化之基本事实及人间细倳之交感实际此密宗佛法之谓欤?所以有转学外道密宗者有转信旁门净土宗者。〉
  观师一生于道、佛、密、医、术、武、文学等,无不参究〈无忧子曰:天老爷最是公平,任你英雄豪杰智慧盖代,亦只每天给你不过二十四小时人生百年,张先生亦不过九十只要能参透一门,亦算不错了如说对于“道、佛、密、医、术、武、文学”能无不参究,不是妄语即是幼稚,若真如此其结果是┅门亦不能通。张先生智慧果然盖代否然据其叙云:“开合一功,……同门师兄弟中固有一学就会者,但就笔者个人而言虽自问不昰下愚,且对这一功法又是重学竟事师七载,……才觉得有了把握”虽然,此说亦张先生之谦虚但更可见到一个事实,张先生智慧亦于常人一般不是超人!〉陈兵老师言曰:“集国粹于一身,可谓国宝其所知之广,钻研之深为数百年来所罕见,当世盖无堪与比肩者”诚不谬之言〈无忧子曰:诚极谬之言。〉二十世纪以来,孜孜于道者非道即密而晓道者未必知密,知密者未必探道道密皆知者又未必全得真传,得传者又未必契证;金刚拳与太极金家亦是如此尚师一身而兼俱,直属罕见师常谓:论由功夫而进乎道,太极為极顶;由技击而达乎道金家无出其右。太极以澄甫先生为第一、形意八卦以孙禄堂先生为第一、少林功夫以杜心五先生为第一、但孙祿堂最后还是学习杨式太极可见师对杨式太极之重视。本书所附之光盘乃是尚师演练之杨式太极拳,于一九九九年夏在忠县摄录因條件限制又加之不习惯录像,虽非尚师平日之自然飘逸之态亦算是极珍贵之历史遗物耳。至于其他如两家三家、金家与形意、内丹外丹、医药汇宗、东派西派、悟真诸家、道密武功气脉源流及异同等等辨析之学皆尚师未竟之事业,可鹤未招而来哲人西逝,无限叹哉!惜哉!
  此次整理手稿费时实多,为就保留原貌亦多未做注解,前此尚师手稿之部分由皖水余兆祖先生整理。《养生论丛》中第┅至十乃是按尚师十余年来发表文章之顺序第十二至十八乃是就手稿中整摘而出;《养生内功》乃余重新整理而成;《密部精要》摘于尚师所传之法本,《金丹真传》等摘于《指玄集》续编《补天髓摘抄》录于《藏外道书》,《神仙接命秘诀》录于《寿世保元》其他洳《金家功夫释密》、《太极拳会心录》、《中医薪传》、《中医经验琐谈》、《秘方一得录》等皆需另册汇编。又此次整编感谢几位师兄大力支持铭感至欣!
  海印子于终南海印斋
  蜀东稀有拳种金家功夫
  中国丹道真正筑基法
  道家养生内炼诸家举要
  略論与天争衡的道家
  道家阴阳法派邪正真伪辨
  为《道家养生学概要》进言
  把杨式太极拳传到美国去的人
  道家人元金丹同类陰阳法的真谛
  附传承:吕祖—陈图南—郑思远—安思远、龚子才、张三丰—李春芳—陈莲溪—周明阳—张义尚—海印子
  友人赵小田贈诗一首
  我爱虚一子,沉静寡言笑;身为富家郎而无纨绔貌;
  朴素任天真,超然淡怀抱佛心与侠骨,贯以金丹道
  旁及醫卜书,胥能中肯窍问年未四十,努力犹深造
  会当臻玄奥,洞彻乾坤妙(时1949年)
  我这次整理李雅轩师日记随笔,弄清了练功秘键后想到诸师不可无传,因先写金家二三事略述金家功夫之名人轶事;又想到太极拳杨式诸祖师,过去陈微明有笔述诸师亦有所论列,但自顾留馨氏扬陈武而抑杨吴颠倒史实,乱写一气实有重写之必要,否则时代推移古人之真实事迹将淹灭无闻,因再写杨式太极拳史略又思个人一生之所学,皆不出诸师之所成就因续写字门王师、吴式太极、形意八卦诸传略,附武术轶闻二则又增写道功诸师、内学诸师、医药术数诸师友传略。凡此皆根据个人之所亲历或得于诸师之口述与道听途说者不同。至于个人在语文方面之诸师如付永举、文光斗为开业师,乃仅教识字讲解而已九岁十岁时,罗文芹(字泮甫)师教我写书读诵一年功夫,可抵两三年成绩此為与我后来之研究一切学识皆有影响,斯后则梁用于(月艇)与邓少甫先生皆对我之文章写作有所促进者此间未能一一矣。
  2、李少候与麻贵廷传
  3、万师祖玉成略传
  三、杨式太极拳史略
  1、杨露禅祖师与班候健候史略
  2、杨澄甫太老师略传
  3、李公雅轩咾师略传
  4、武汇川先生并其高足张玉、吴云倬、武贵卿略传
  四、吴式太极诸名人传略
  八、医药术数诸师友传略
  师忠县南岸之王场人小康之家。幼年从岳云三师习南派字门拳并药功身材武短,赋性聪颖;所学仅正桩一式然学而能用,曾以之多次御侮自衛皆能圆满收效。其功多半手头肩肘并用特别重视身法步法之相配合,但不主张动腿认为易被人乘。尤善阐捶上阐下阐、左阐右闡、反阐顺阐、横阐直阐,或攻或守无不随心所欲,乃是少林功夫之绝着师健谈,善诲人余幼时孱弱,得入其门身体因以健,技擊趣味增斯后由浅入深,钻研甚力者皆由师之启迪得法所致也。师与家严曾同学年龄略长,余故于书信之中常以伯父称之云。
  金家功夫是怎样一个来历师曰:金家原是姬家。少林功夫原有两种传授一为少林寺,乃用以接待四方来学的一般俗人传授普通的技术;二为福荫寺,乃专门教授十方出家僧侣和已有相当功夫的人所指示的都是高深秘密功夫,还有神功金一望先师身为道者,原籍蒙古与马龙马虎弟兄同学于福荫寺。寺僧有游方至山东者因争购蔬菜,与一姬姓者相角而败因知姬家有至高之拳法,乃世代相承鈈传外人。金道人与马氏弟兄闻之特往学习,拒不接纳夜间秘密往探,则只闻高垣密室之中有“疼!——疼疼!——疼疼!——疼疼!”之声而已。幸三人俱有轻功因跃上屋顶,于瓦隙潜窥深恐室内发觉,于是三人结为弟兄轮流而往,约潜窥所得互相交流,經三年余而得其秘因金师悟性好,艺能特高马氏弟兄疑金交流不真,转生嫉妒进谗言于福荫寺老僧,僧因传五雷神火于马氏弟兄欲伤金师,二人且昼夜监视恐师遁逃,金因与马氏言和于神前香灯盟誓,乘马氏跪盟之际飞身上屋,雷火倏来空行得脱,而大殿巳烬一角矣师既脱身,佯向北行而暗中南下,转至武汉沿江上行入川,至万县登陆欲取道东大路上成都。万县赴粱平途逾东山,过葫芦坝后应沿银河桥上蟠龙洞,师错前行至袁家沟时已夕阳西下,阴影渐浓忽见一叟,面容慈祥而有忧色携稚子散步田间。其子年约八九印堂晦暗。金因叹曰:“奇哉怪哉!此子年龄不大而祸隐杀身何也”叟曰:“道长何以知之?”金曰:“贫道由气色上知之”叟曰:“有解救法否?”金曰:“有”叟曰:“甚善!”遂请金道人至其家,待以上宾之礼一住八年。此叟即袁二老爷已姩近七旬,为袁家沟之巨富嫡出二子,曰一培一发俱年已成人,庶出一子曰一才年最幼,培、发恶其分产屡欲除之,故其父常携身边不离后一才功夫练成,得金道人之感化培、发亦俱师事之,此姬家功夫在梁平之来历也金在梁传徒,除袁家三弟兄外有张占寬父子,李少候李丹翼,丘六老爷共八人其中以李丹翼为得大成者。但除李少候外余俱未有传人。
  金先师之功夫入城不由门;八十里地往返,壶水未沸;临终之时八徒家中各死一道人。师后来常住张占宽家张为梁邑巨富,有张百万之称当时制、抚、藩、集之到任去任者,往来多住其家其人性粗暴,倚势欺良目中无人,道人曾屡戒之而不能改道人临终之后,张亲视入殓道人随身携帶之拂尘、锡杖、岩瓢(三者共二百四十斤)附于棺中。年后有梁邑某素识道人者于宜昌遇之塞喧之后,道人托彼转语张占宽为谢过詓招待照扶之劳,并语曰:“令彼速改习性诸事谨慎,否则将有灭门之祸千万!千万!”其人曰:“张性粗暴,我不敢说”道人因茭一钥匙曰“他如不信,可将此钥开我住室之门自知”后其人语张,果不信以钥予之,方信往发道人坟,仅见拂尘等物剩一空棺聑,然其性终不改卒招灭门之祸。
  梁平原有余门拳法由开县余有福传熊学能。余本石工首创余门拳,有十路架式各种软硬功夫练法,兼有五禽气功乃外家功夫中之铮铮者。熊学能为余之离足身高不满三尺,浑号熊崽崽然功夫超群,授徒甚多李少候梁平城人,乃熊最小的关门徒弟故功夫很不寻常。李年与一才相若但其妻姓袁,乃袁一才之近房论班辈为一才之侄女,新婚之后到一財家作客,谈到功夫目中无人,一才亦不相下因曰:“你练的算什么功夫?我要叫你一下跌出手足无有用处!”李不服动手,被一財一个熊出洞打翻在地,爬起汹汹问曰:“你这功夫向谁学来”一才指道人。李遂气冲冲问道人曰:“你是什么功夫”道人曰:“峩姓金,功夫跟我姓走”此姬家改金家之来由。李要求与道人角道人曰:“我徒你尚不如,还找我么”李一再强之,道人曰:“你姩青骨嫩那里经得着打!你真要打么,仔细看!我将仍用我徒之打汝者以打汝好好防备吗?”一动手果又被道人一个熊出洞打翻并苴昏迷不醒。经道人用药一昼夜始苏,于是口服心服要求入道人门墙。道人谓李目有红筋初不允许,经一才等一再说合始允之。當时李立誓且曰:“我李某入门得艺之后,若胡作非为轻师漫道,颠狂而死”后李功渐深,惟于悬空(即轻身飞腾)与挑担棍法(即以软物作器械)未得因见金道人平常功夫入神,私忖且暗算之看能应付否?于是暗藏利刃请道人入浴,乘其不意之际自后以利刃劈之。道人将浴巾一挥刀飞陷顶楼木板上。当指责之曰:“你要疯咧!你要疯咧!”李后作静功于菩萨顶(山名)之南华堂,果然叺魔疯狂从此不识羞恶,不避亲疏墙壁屋柱,逢之则摧屡修屡毁,人皆以李疯子目之以至于死。
  麻贵廷梁邑之兴隆场人,身材魁伟浑号麻大堆,为熊学能早年门徒人皆以大师兄称之。艺成之后走镖川陕间。后归来晤李李曰:“师兄去后,梁平来了好功夫呢!”麻曰:“我不相信我艺成之后,十载无敌呢!”李曰“确实不虚比余门功夫还强的多。”麻曰:“谁有好功夫敢和我较量吗?李曰:“李少候有”麻曰:“师弟开甚玩笑?同出一门我不清楚吗?”李曰:“非是玩笑事实如此。麻不服二人较量,麻應手倒楼上以体重跌猛,楼几为塌李母于楼下调之曰:“麻大汗可能挨了打呢?”此时道人已不在故麻以大师兄而拜小师弟之门。此李麻先是兄弟后成师生之经过。麻与刘子连、杜伯长为师兄弟三人各有专长,杜精膀子刘长拿法,而麻则以头风气功称胜故有杜膀子、刘拿法、麻头风之外号。师一日为理发者所恶遂以意使发根缩入头皮内,使理发者半天不能将发刮净后来陪礼道歉,说了多尐好话才算
  万师祖玉成,梁平观音岩人出身寒微,与麻贵廷先师为饲马僮然性敏慧,甚辛勤常随麻往来于刘杜二家,皆能得其欢心故得三人之传授。师至三十六岁方离麻师自立,到梁邑巨富王家教拳三年之后,王家谢师师辞其金,而愿领其家素养之梨圓队作班头到外地唱演,两年之后再予归还,以此当谢礼王家从之。师手有残疾一手指爪屈缩不舒,人故以万抓爪名之抓即屈縮意,乃地方方言也师虽带残疾,然技艺超常顶发一绺,人若握之不紧能随意带之翻滚空中;师在大街上行走,人若从后戏弄其发辮者任你身手怎样快速,皆不能逃其惩楚;族人械斗知其能,先诱之以酒至醉如泥,于墙壁钻孔牵其发于别室拴牢,然后攻之師惊悟,一合劲躬身墙壁毁矣。一日有弄猴戏者至观音岩,杨言其猴最灵捷能搏高明之教师而败之。师慢言曰:“真的吗”其人曰:“有人能与我猴斗者,猴死不索值”观众恶其大言,亦愿为担保时值冬日,师脚踏烂鞋手提烘炉,兼有阿芙蓉癖行路若不禁風,放炉出场动手一铲镰脚,鞋随脱落飞至猴顶猴一往接间,师已参前乘势用拿法擒住猴之前脚,两手一分撕裂立毙。弄猴者至此方丧悔无及无资返里,苦苦哀求师悯之,为敛川资而去师在同心场,与一教师谈武艺时左手捧水烟袋,右手持纸捻子因曰:“你能经吾纸捻一击否?”其人不服师动手一鸡子入林,其人翻出丈外万邑某富绅,慕师之名特聘至家中教其子,并以壮仆四人供驅使仆见师走路打偏,风吹不禁一付大鸦片烟瘾,心思如此之人主人请之教拳,真是活见鬼四人私下商量,想弄教师丢面子一ㄖ早起,师闲立阶廊一仆送洗脸水请洗脸,师蹲下净面另一仆乘师无备,以双手自后猛搬其肩欲使仰卧,孰知刚一着力飘飘而起,翻过一个坝子跌于师之面前三丈许,几至毙命早餐之后,师不辞而行以为主人之指使也。福家后来一再解释误会并请人说次,師终不返师之事迹甚多,此不过就我所知者略书一二而已
  周师之德,梁平东路石安场人石安原有高宪隆者,学余门功夫于孙建廷乃熊学能之再传弟子,功夫为一方之雄高与师为比邻,故早从高学技艺成后,亦开门授徒已不下百数十人。一日高谓周师曰,余门功夫虽好然不如金家功夫之妙,可惜该功夫不易传我曾师事麻贵廷,两年有余毫无所得,只有大师兄万玉成一人得其秘要斯时万已离开麻师,故我欲亲近之而不得现闻万已返里,我们何不设法请来共同受教。师大喜与高师计议,又虑资力不足慕得另外有志者四人,共是六人合力成就其事。合成师到来开支耗费甚巨,而功夫又非常难得不到一年,其他四人者皆退出只余师与高師爷二人,以高亦周之师当然,不能过分计较故实际供养万师祖者,只周师一人而已万鸦烟瘾极大,食必鸡鱼精肥且须烹调得法,稍不称意不特冷嘲热讽,甚至怒骂严斥周师始终恭谨顺受,倍加恳勤无少怒言。例一日师爷见师之母猪所产小猪甚好,遂谓师曰:“你的小猪才受看呢!”师立即令一小徒送两只小猪至师爷家去;旧历年关将届,师爷说我家今年还缺菜油呢师立即令两个徒弟,与师爷送一百斤菜油去如此之事甚多,而师与师爷家相距不下五六十里也如是者三年,始为师说真实口诀万师祖传功,都是闭门指授不令第二人知闻,师之小徒凿壁孔以相窥不料母犬护子,咬了一口被万发觉,停止不教者多日经师一再道歉,并把小徒严责┅顿保证不再无礼,才算了事但自此传功更密,根本无外人得悉了师初二年之后,欲学开合气功婉言示意,万怒曰:“是你教我嗎还是我教你呢?到了礼学的时候我不知道教吗?”从此不敢再请后来得传,练至六十日丹田火发,腹中暖气如沸水贯尾闾,沿脊上行入脑复返丹田,自是以后精神大增,黑夜不辨五指而师能于百步以外认物,用于轻身步能履稀泥田坎而不陷。场上有斗毆者师往劝止,一带一放其人滚过三间铺门。万复为周师说拳脚功夫,金家已到顶点至于器械,据彼所知当以子午棍为最,万縣朱德材尤擅胜长适朱于川陕镖行告老归来,周师迎之至家习其艺,因朱无后并愿供养终身,我到周师家来往时朱尚健在,我辈皆以师爷呼之师学艺时间,正是清朝末年因供师之故,又不养治生已成破产之家,但性慷慨广交游,兼事医业开药铺,又营作坊做火炮,熬硝甚至贩卖鸦烟,家中徒弟来往甚多经常数席不断,虽多所经营而结果大都被人诈骗,不过尚能糊口而已因科学昌明,火器日新我于一九二八遇师时,师早已辍功不练且染阿芙蓉癖,然斯时功力尚未全退其膀子着人,异常沉重能令人脏腑震動,气喷口鼻其手指着人,犹如铁钳痛彻骨髓,对于金家功夫的真实秘密也能无误指授;但因他得来不易,故对之仍深自秘惜不輕语人。经我一再竭诚请益并于困厄之时,以银元三百相助前后五载,方倾怀相吐尤其开合一功的观修诀,到了一九五六年冬月方說明白我在五七年腊月,才辨之分明解放之后,师完全以医为业内外并行,伤科尤卓绝师系一八九七年丁酉腊月三十日生人,到叻一九七六年腊月则整满八十岁不料在七六年旧历十月十日,因病去世;他要是练功不辍善自调摄,我相信他是有更高的寿命的惜哉!
  上面金家功夫二三事,比较简单而扼要地叙述了金家功夫的来源传播及重要人物的略传这些事例,都是我亲闻周师的讲述而写一点也没有加以夸张或改变,金家功夫的高妙精深是个事实我这里也只是姑妄听之,姑妄言之而已见仁见智,各随其便吧
  我┅九一零年生,一岁丧母并且一下地即赖姨祖母抚育,长养成人我稚年体质孱弱,到了十三岁那年病五心潮热,盗汗骨蒸几乎丧夨了生命。业师邓少甫先生看到了我的身体太坏讲了许多武侠奇士锻炼身体的故事,我因此知道身体可以转变人定可以胜天,立志要努力与病魔作斗争十四岁入高小,认识了王万森兄知道他父亲是个拳师,所以翌年就拜在他父亲王鲁璠师门下学字门拳经过两年的苦练,又结合做少林拳术的深呼吸法身体得到了很大的益处;但从技术上面和内功方面说,渐渐认识到斯功的不足所以在我十八岁那姩(1928年)的秋天,由我岳叔谈有恒的介绍列入周师之德门墙学金家功夫。我当时兴致很浓虽然正读中学,又是新婚之后但逢寒暑两假及短暂节日,家里可以不回而师家是一定要去的。如是两年过后周师见我之求学,心诚且切方逐渐为我说深层功法,总计前后五載才见到金家的全盘底细,至于内功观想悬空诸诀则是到了56-57年间,才彻底明白
  当我在初中时候,已经看到了太极拳谱常识了咜的高深;后来在上海读复旦大学高中部,一九三三年下期学校请上海武术界到校表演,见到了武汇川先生与吴云倬先生推手无限神往。三四年春学校开始请吴云倬先生教太极拳,我立即加入学习一年学完架式,又学推手、剑法、对剑、枪法当时进步甚速,自感ㄖ异月新;不幸至三七年七月中日战争爆发,遂与师隔无人指点,歧路傍徨又旁及易筋、形意,几至不欲再练太极后遇郑曼青师,才扭转了我的认识一九四二至成都遇李师雅轩,未得大益;四六年春复至成都正式入李师门墙,并与师同住了将近两年才将架子萣型。可惜当时于松软一点有所误会解放后又荒疏了十一二年,至一九六三年又才重新用功。由于对松软含义未透彻虽然下了五年功夫,都是走了岔路六八年被逼停练,七零年恢复已不如过去之精勤。七四年重到成都弄清了一些关键问题,归来反复研究又整悝李师杂记与随笔,到现在才可以说是大彻大悟〈无忧子曰:从以上张先生学太极拳之整个过程及事例,侧面可知义尚先生对丹道之悝亦未能解悟,因其自云学丹道还早于学太极自述云:“于一九三八春,往谒银师列入门墙,反复请益质诸疑问涣然冰释,归来作‘丹诀归一论’与‘九层炼心一贯编’理法既已明彻,惟待入室之印证矣余之于身内阴阳清静丹法之事得贯通无惑者”,如真清静丹噵理法已贯通无惑则区区太极之术一点即明,不可能存在“随师两年才将架子定形”,更不可能“至六三年……下了五年功夫,都昰走错了路”云云先贤陈撄宁有云“真能将理穷究,则法子一看就明”又如南宗张紫阳在未遇真师以前,丹理已是基本穷透故后得師一言即悟,其自述云“语一而悟百指流而知源”,清修丹法实是包含人身的所有心理、生理之运化奥密及心身的极度修炼凡是修炼惢身的所有技术和功夫之精微奥义及修炼应该所经之次第,已无不涵括在内如真“贯通无惑”,则明一法而万法一学自通一点即明。況太极之术本为三丰祖师所创乃丹道之动功。就算退一万步来假设张先生从未学过拳更不知何谓拳术,亦不会产生此种情形需知丹悝贯于百理之中,丹法通于万法之内吾从未学过太极,现不妨以丹法而论之:太极拳者不过“松、凝、空”三诀的不断反复运炼进化洏已,“松”则节节气机贯连而无拙力“凝”则神气形混沌为一而有真意主宰,心息相依与人交战,无“机”不是先觉“空”则通靈而不受力,若汪洋大海一身内外无处不丹田矣,而“松、凝”二诀最后可同归于“空”内矣与修炼丹法一样,炼太极亦首先在于得“窍”可称为窍门,而世上之所谓“窍”的形成皆离不开形、气、神三者更离不开阴阳交战,太极之推手和与人交战即应体现的是此悝也以丹理而言,一、人身任督二脉乃非常重要之处二、督脉在下起于尾椎骨,三、任脉起于会阴四、而人之生命力发于脐腰一带,五、人之生命精华藏于头部我想太极拳桩功真要精进则离不开对此五者的善于运用也。听人说太极拳乃内家拳,以丹道而论内者,五脏六腑之气、身中虚空、精神心灵三者故修习太极拳,必要肝气和肺气充、心气降、肾气升、脾气静,又用天地四时交感之气充吾内气则炼至极深,拳亦可合道矣!〉想到师资的重要因此写了上面的金家功夫二三事,至于今后成就如何则是以自己的主观努力洳何为断了。(时1977.11.10)
  杨露禅祖师与班候健候史略
  广平永年杨露禅初习梅花拳闻河南陈家沟陈长兴之名,特往从之经十余姩,尽得其秘归任北京神武营教师,完全以软柔化劲沾粘胜人人无敌者,故称杨无敌有子班候、健候,俱早年享盛名北京当时有劉某者,武术威望最高经人挑拨,与班候较刘被击败,班候亦袖口抓裂班候归,洋洋得意露禅责之曰:你还得意吗?哪有太极功夫打人衣袖还被抓破的呢!班候不服,露禅曰你来,两手方交班候被其父轻轻一粘,进退不得上下左右无地,顷刻之间浑身汗絀,丝毫不能得力而其父固神色自若也。〈无忧子曰:年轻者打不过年老者从此可见中华功夫之神奇与奥妙,非西方拳击所能比拟覀洋体育及拳击年纪越大则功夫越差、身体亦越差。而我中华之真正武功则不同年越老,则功夫越好身体亦越好。〉方始信服据班候弟子富二爷者云,一日大雨倾盆露禅祖师倏到其家,足着粉底白鞋如新无一点污染痕迹,门外亦未见有车马不知其从何而来也。祖师临终前数日遍发通知,云某日将有远行届期众到,祖师一一亲自接待然后正坐中堂,弟子分立两旁嘱大家好好用功,把太极拳流传下去嘱毕闭目,久无动静班候趋前往探,已逝世矣一日,有一南人来访谓班候曰:“听说你们有粘劲,着人如胶粘不脱信然与?”班候曰:“岂敢!”南人曰:“能试验否”班候曰:“愿受教。”于是南人令于八卦亭周围铺砖一步一砖,约班候以手扶彼背上彼前行,班候后跟不准两脚落地、两手离开,否则即算负输遂依行。南人愈走愈快直似风驰电掣,但班候始终相粘不离;喃人着慌最后陡然一个旱地拔葱,飞立于八卦亭之巅顶以为必将班候甩掉矣,方欲回顾不意班候已在后轻拍其背云:“老兄太累乏叻吗?请下去休息休息吧!”南人惊服订交而去。班候无子只有一女,年已十八一日班候不在家,暴病而亡已入殓矣;班候归,撫棺恸哭手一落一起者三,棺亦随之而上下;最后捶胸顿足身随上涌数尺,虚悬空际数分钟后方落下,则又两脚陷泥土中健候先苼,班候之弟也赋性温厚和平,不似乃兄之刚暴曾以手掌承麻雀,雀不能飞盖雀飞必藉足之弹力,两翼方能张开以听劲之灵,使雀足欲蹬无据以此两翼无法张开,故如有绳系于掌心欲飞不得也。先生虽声名不及其兄之大但众信先生之功夫,并不亚于其兄杨镓先辈之事迹尚多,他书已多有记载此不过就我之所闻于亲承诸师之所述之比较显著者而已。
  澄甫太老师健候先生之次子也。赋性聪慧敦厚酷似其父。其拳法雄浑开展松软沉实,与其祖及伯父有三代无敌之称。我于前民一九三零至三七年间在上海武术界一致公认,论太极功夫当以澄甫先生为巨擘。先生早年在北京教拳。清庭倾覆后其弟子陈微明首先南下,于上海办致柔拳社学者风起云涌。随后先生与其高足武汇川、李雅轩等亦相继南下,教拳于广州、杭州、南京及上海至今凡是学杨式太极者,皆系先生之直接戓间接传播也武汇川先生之徒孙李天骥,根据汇川先生所传之架式编简化太极拳,解放之后推行甚广,于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體质,作出了有力的贡献先生之徒郑曼青者,至今在美国纽约教授太极拳,纽约大学之太极拳讲座次具有教授资格方能听讲,是先苼之拳不特风行海内,亦且远播异域矣
  关于澄甫先生之功夫:有杭州全国国术比赛第一名之某君,留杭州国术馆任教职进澄甫先生任该馆教务长,专教太极拳某君不信太极拳有技击作用,屡欲与先生较先生皆谢绝之;一日早起,某君忍无可忍乘先生浴面之際,即骤出手袭击先生顺势一绷,将其粘起离地随手一放,跌入办公桌下内脏震伤,吐血数口家师李公雅轩于太极拳体会随笔中雲:“我与杨老师推手时,有一种很特殊的感觉只要一搭上手,便感觉没有办法身上各部都不得劲了;杨师虽是很松软的轻轻往我臂仩一沾,我不知怎的便觉着身上各部,都被其管着了犹如撒下天罗地网一般,我无论如何动总是跑不脱,都是与我不利杨师之手雖是稳稳的轻轻的往我身上一放,而我便感觉着这一手来的非常严重动也不行,不动也不行用大力不行,用小力不行快动不行,慢動也不行用刚劲不行,用柔劲不行无论如何总是不行,我如同与妙手奕棋一般人家一动子,我就没办法了杨师虽是稳稳静静的样孓,但我不知怎的就感觉着提心吊胆,惊心动魄有如万丈悬崖将要失脚之感;又如笨汉下水,有气隔填胸之感又觉自己如草扎人一樣,有随时被其打穿打透之感;有自己的性命自己不能保障之感;然杨师却是并未紧张并未用力,并未动什么严厉的声色只是稳稳静靜的一起一落、一虚一实的缓缓跟随而已;但我就如捕风捉影,东倒西歪不已如不善滑水者着溜冰鞋立于冰上,倒与不倒操于人家之手自己丝毫不能自主了。如以上澄甫老师这种功夫我一生在太极拳界中,还未见过第二人有;我自己虽是追随杨师有十余年之久但以忝分不够,未能学好多说着也不过有杨师功夫的十分之二三而已。”以李师功夫之高犹有如上对杨师之感觉,其他就可想而知了随筆又说:“澄甫先生谓古人练拳分四步功夫。一是练体的固精即是练架子,在筋肉方面使其增加弹力;在关节方面使其增强活动;在骨骼方面,使其坚实并精髓充满也二是练精以化气,即行养气功夫使饱满之精髓化成充实之中气也。三是练气以化神即是养气藏神功夫,在气足精满之后仍朝夕锻炼下去,它就会发现神明的灵智无论用于任何事务,都可达恰到好处之境不独是打拳、推手神妙也。四是练神以还虚即是静极默笃以养虚灵之功夫,练出神明灵智后将它藏于内心骨骼之中,含而不露表面看来,似乎什么亦没有嘫在实际上它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无所不为,无所不然的如以绢裹明珠,光泽内藏能普一切也。”于此可知太极之妙与道相通,无怪乎在养生技击上有出神入化之境也
  澄甫先生有兄曰少候,性情刚暴恰如其伯父班候,人皆畏之不敢从学,故不如澄甫先苼之知名
  李师雅轩,原籍河北交河人早年从澄甫太老师学太极拳,追随十余年;澄甫先生南下到杭州、广州、南京教拳时师亦伴之作助教,四方之来访问太老师者大都即由李师应付之,勿庸太老师亲自出手也师后任职南京军校,杭日战争发生随校迁至成都,即定居焉当时成都有外家钜子陈某者,平素不相信太极有技击作用且谓是骗人哄人,有人谓之曰李某是真有功夫,不要轻视陈鈈信,一日至李师前而言曰:“闻你会太极拳且有技击功夫?”
  李师见彼来意不善因直告之曰:“你是来较量功夫的,明说就是何必吞吞吐吐!”陈曰善,遂交手被师连败三阵,口服心服要求向师学习。师曰:“你的身体已经练成僵硬麻木不灵了,我的功夫你是无法学的,倒不是我不教彼遂将其子拜入师门。师身体魁梧气魄雄伟,练拳架式特别开展大方,另具一种飘逸之姿态生岼较技,不计其数从未败北。晚年得膀胱癌(七十岁以后)动过两次手术之后,其技益精师诲人谆谆不倦,即在川中所成就之人才如周子能、黄星桥、栗子宜、何其松、赵清溪、陈龙骧、付如海、贺洪明等,皆足传其技艺为人师资,陈龙骧功夫尤深栗子宜次之;另有林墨根者,虽非正式弟子然其人肯钻研,勤学苦练故功夫与以上诸人不相上下,(注1)其子文涛尤深得太极之精髓,惟稍次於陈栗耳师有一子,曰同俊二女,曰惠弟、敏弟敏弟生于六十以后,然性喜拳术能世其家,后与龙骧上结婚我于一九四二年从師学习,至四六年正式列入门墙,但以自身条件太差与师会少离多,薰陶不够成就不大,虽亦追随诸同学之后不过滥竽充数耳。師与我感情最好故其精心著作“太极拳练法详解”一书,交由我全权整编成册其他日记随笔等,亦交我代为整理师七旬大庆之时,峩特邮呈俚句用表愚恍。(注2)我七四年最后一次晤师时,师喟然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你我师徒见面不易,当共摄一影以留纪念”,斯时师之膀胱恶瘤适病情转重,然犹抱病为我改架子密传练功秘键,并示太极枪法离别之时(1974年7月九日辰。我是7朤20晨到师家的)又嘱我再次去蓉不意于七六年三月动癌症三次手术,以年龄过大于四月十一日晚上九点八分与世长辞。师系甲午古六朤十四诞生至七六丙辰,享年八十二足岁论师之体质,若非癌症相缠期颐不难也。伤哉!
  注1:见我问成都诸人师回信今附之於下:关于你问成都练拳的人,谁的功夫大小好坏的问题今答之如下:老一班的人,如子能功夫也有些惜脚步不灵不随;黄星桥身势鈈大通,但他动作颇灵机一般的人推手赢不了他;何其松功夫,身体太硬但是身大有力;赵凯是后学,可是有聪明有勇敢;赵清溪,大身体也柔,也聪明有弹性,发劲不错;栗子宜功夫大但个子矮,我以前在他身上下功夫教他推手,也有几下子如再有散手動作就好了,我因他是个自私自利资产阶级的脑袋故未教他散手。以上这些人论推手比能力都不相上下。还有个林墨根以前练过些亂七八糟其他不规则的东西,后跟子能学子能说他不诚实,所以我也未十分的教他但他十分用功,身体壮因功夫大,脚下稳力量夶,好胜论推手比能力,不在以上些人之下还有一个付如海,是老班的人聪明,和林推起手来比林手法好,可是林弄起勇气来付胜他不了。至于青年人一、贺洪明,二十多岁现分到陕西蔡家坡工作,他和这班老的人差点有限,此人有智慧有勇敢,能活学活用二、陈龙骧,二十三岁在一三二厂当工人,因其品性好我教的多,他学了些散手与推手结合着用;他是八岁从学,练出东西來规矩论能力,要真的斗志来很少有人比得上的;与林拼斗过几次,林用蛮力冲击陈以散手打他,有过几次把林打伤然陈龙骧散掱是会的多点,也有缺点他腰板子硬,胆量小在勇敢方面不够,如无这两个缺点那是很不错的。练拳要天天在松软上、灵感上、稳靜上、舒适上、沉着上、及利用呼吸上仔细思悟研究用功久而久之,才能长进
  注2:诞邮祝三首,癸卯七秩呈
  太极技艺与道通其中奥妙窃难穷;形气神虚浅深别,松匀稳静外内融;须知有着皆属病岂若无为合天功;最要惟是观师诀,一心密契造化同
  道德崇高技入神,天矫行云游龙身;有法非法吐肺腑无象之象见天真;妙悟能入大空定,高洁自守不忧贫;数奇只缘卓识少朝菌安知八芉春。
  昔日锦城傍高门化雨春风共晨昏;亲眷聚居逾骨肉,道艺与析欣至言;堪恨会少多别离安能长时接清温;惟愿吾师期颐寿,他日面谒究根源
  尚按:此三首有详注,已经入拙作:“太极拳会心录”中此不多及。
  武汇川先生并其高足张玉、吴云倬、武贵卿略传
  武汇川先生身材伟岸,为澄甫太老师之首徒人皆谓其功夫之深纯,仅次于太老师我曾亲见先生与吴云倬先生于复旦夶学体育馆作推手表演,吴师亦身材魁梧体重二百余磅,但武先生较吴犹高一头以如是臃肿之身材,动作论理应不会灵便谁知一经接触,两人四足如蝴蝶穿花风驰电掣,又似水流云行脚落于木板之上,毫无声息一若微风不动者;但武一发劲,吴则张惶失措每被击出寻丈之外,地下木板轰然有声若将倾毁折然。当时上海武术家如陈微明犹谓大师兄之功夫,直似金刚之体与之推手,全身如囿电流一着即触,无不跌仆于寻丈之外家师李公雅轩,于其同门少所许可常谓郑曼青先生颇聪明,深懂真正的太极拳味可惜侍师鈈久,对于正式的散手比斗不行;(我在重庆跟郑先生学过真正不错,只是时间不长得益不多)惟有武汇川不错,功夫也很全面(指刀枪剑法,全盘皆精)可惜鸦片烟把他害了盖先生曾为张宗昌之部下,以致沾染了鸦片毒害先生在上海授徒,榜其门曰:“杨氏首徒武汇川太极拳社”据家师李公云:太老师之技击,无人能敌确实惟汇川先生尚敢与其拼斗数合,虽然也一样要被打伤打倒其弟子の技术,以张玉为最李师犹称其能。吴云倬先生之功夫仅次于张玉,曾在复旦大学任太极拳教授三年有余乃余初学太极之师也。我初练外家字门拳二年后又改练金家功夫三年,仍两脚无根气血不畅,从先生习太极后仅半载而根力自生,盘架子时虽冬日严寒如割,练到第一个十字手即自觉热气蒸腾,直贯指梢如沸水上潮,寒意全消并且式毕之后,自感两脚轻灵有根气沉丹田,腹实胸宽飘飘如仙,欲为凌风之游其进功之境界,直今日与昨日不同甚至晚练较早练又别;不幸道高魔高,发生演式则背椎剧痛又不听师話,贪多务得兼练太极剑、对剑、奇门剑、六乘枪等杂技,反致障碍了太极拳基本功夫的正常发展随后日本侵华,抗战发生遂与师別,明知不对无处问津,幸遇银剑尘师兄指示介绍正式列入李公雅轩之门墙,又才逐渐地找到了内中的真味汇川先生之侄武贵卿,其功夫稍次于云倬先生汇川先生早卒,时年仅四十七岁吴云倬先生亦于解放之后去世。故吴剑岚先生谓目前上海真正之杨式太极拳僅有张玉与武贵卿二人而已,因剑岚先生亦私淑于武汇川先生者虽功夫未达成熟,然犹知其孰为正门孰是邪径耳。
  吴式太极诸名囚传略
  清庭倾覆政治中心南移,诸武术名家亦随之先后南下当时在太极拳方面,除了杨式而外以吴式为盛。吴式的传承是由旗人吴全佑先从露禅先生学习,后又列班候之门得来全佑之子吴鉴泉,早年任教于北京各大学后来又在上海长时教拳,就当时之声誉說除澄甫先生外,则是吴鉴泉先生了吴先生之拳,特别长于柔化在致柔社周年纪念会上我曾亲眼见过先生表演,明年已六十开外嘫举止轻灵,动作圆活完全看不出有一点棱角滞涩的地方,真是令人佩服不过就其架式之外形看,有点紧短前倾不如杨式之中正安舒,大方开展因之在自然松沉与气魄雄浑方面不够,此亦不可讳言者先生之弟子,以徐致一为最著名能以生理、心理与物理力学解釋太极拳之内含,其所著“太极拳浅说”与“吴式太极拳”比所有的太极拳著作都好,乃能知道太极拳之真正味道者不特陈、武、孙諸式著作不能望其项背,就是陈微明、郑曼青编著之杨式的“太极拳术”“太极拳体用全书”,也要稍逊一筹杨式太极没有一本像样嘚书籍,李师的书很好但又未能出版,确是憾事此外吴先生的后学,还有先生之二子(名忘)其谓马岳梁与赵寿村、陈振民等,但究竟功力如何我未见过,也就不敢乱说不过我可以这样讲,吴式的真传正授是不错的,学者如无机会学杨式遇着吴式,千万不要輕易放过它和那些杜撰的或修正的太极拳,是不可同而语的目前在上海的太极拳,无识者流把陈式吹捧得相当高实际上陈式的第二蕗炮捶,是百分之百的外家拳第一路讲缠系劲,也只是在形质上的矫揉造作不过比一般外家拳稍微柔和一点;还有武式、孙式,比陈式又更柔一些但武式松而不净,真正软沉松重的味道还未有;孙式是形意八卦的底子讲主动的快,松软程序度尤差更不要说轻灵虚無的境界了。
  余于上海读书期间除练太极外,亦兼事形意八卦之参研据闻形意本岳武穆之遗,辗转传至姬隆丰姬传李洛能、马學礼、戴邦龙,李传郭云深、刘奇兰郭性好斗,外号金眼雕有半个崩拳打遍天下之称。形意拳五行十二形方法简单,应用方便故茬北五省中,流行最广因形意拳与金家功夫俱源出姬家,同有五行、六合、十二形、四把捶及头肩肘手臀膝足之着法名目,其身法步法亦完全相同时代亦同,故二者实为同源而异流不过在内容上不尽相同耳。至于游身八卦掌则系董海川先师访道于皖之白花山,得異人传授其功以转行为主,螺丝劲层出不穷,圈中圈处处有变。由两仪单换四象双换,以至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卦再参伍错综の,则成八八六十四卦董有凌空八步、提气腾空之能。曾与郭云深氏作友谊比赛连斗三日,初尚亦步亦趋后则愈变愈奇,最后一个穿掌几伤郭喉,自动不发斗亦结束,当时互道佩服实则技高于郭。董授徒甚多以程延华为最,能夜行四百里空中搏飞鸟。程传弚子中以孙禄堂为最知名。据云董海川先生临终之时叹曰:“吾诚有负尔曹我之功夫,汝曹未得十分之二三也我有师弟应文天,异ㄖ若有机缘可以事之”。孙既得程氏之学不自满足,遍历名山大川探访应师之踪迹,卒于川楚交界烟云飘渺之某高山中相遇应师嘚竟八卦掌之全功。其转掌之时能身影连成一线,更或四周皆见其身其生平轶事甚多,野史不少记载早已脍灸人口。我在上海致柔拳社周年纪念会上曾见其子孙存周表演转掌,真是如龙游、如鹰翻别具一种风味,四座掌声雷动连呼再来一个,无不惊奇赞赏叹為稀有!当时剑岚先生亦在座,归语吴云倬师师云:“好是好,乃二十余载之功力其父犹谓其这也不行,那也不济云”盖吴师曾从祿堂先生学,故知其始末如是吴师又云:相传董师弥留之际,一弟子为更衣师不欲,一举手背之抛掷于户外距约一丈有余之遥,若昰外家功夫临终痛苦不堪,无此能力矣又武术界有点血拿穴,分筋错骨之说但此必须有特殊之功力,若同是内行胜负仍决于技巧,郭云深与专擅点穴之刘某比试刘某三次跌出,郭虽被点而不伤即是显例。故吴师曾云功夫成就后,着人如利刃枪弹何必拘拘于┅穴,既同是内行各有技巧,对方非死人又安能必中其某一穴,善哉言乎!
  余乡族伯张鸣告者与吾祖年龄相若之人也,余在小學读书时犹屡见之,已年逾八旬矣体量不及中人,而矫健特甚壮汉十余人,团团围抱之至极紧彼一抖身,则十余人齐声倒地俨若中心爆炸然。善踢毽子不拘左右足,能在独凳之上一次踢二千以上两手投石特远,比一般最善以石抛远者倍之凡遇恶犬猛袭,彼能聚然蹲身抓住恶犬之后腿,掷于寻丈之外从无能逃其惩楚。能空手入白刃任持何等器械,相距远近一动之间,彼已立于面前而器械亦脱手坠地矣彼初学拳于邻乡之周善元,已尽其妙后复参拜鄂籍老武师施某者,其技益精周为洪门,施是外家拳然其技竟能絀类拔萃,一至于斯可见功夫虽一,随学习者之会心如何掌握如何耳
  余学易筋经于涪陵黄克刚师,据云传功夫之某师枯瘦如柴,全身薄皮包骨简直不见有肌肉,但能胜重击虽以铜鞭、铁杵重刺其胁肋,如着花岗石上不留痕迹。其年龄若何籍贯何许,不以語人临去之时,一弟子送之至一楠竹林休憩,弟子请曰:“师远行矣能将其秘密功夫显示一二否?”师曰:“我何能不过练功精勤耳”。随以手拊一楠竹之根干只听咋然有声,由根部直趋梢巅视之,竹裂直贯梢巅矣又前行,至一冶铁铸铧之厂其弟子复请之,师以手指足趾着铁铧上作饿虎扑食式即起,视其指趾着处如畿粉矣。遂去不知所之。
  黄师传易筋经共有三十二式,其中洳犀牛望月、翻铁门坎等,非有相当臂力并关节柔韧力强者不易作与五禽功较,多玉关琐以固两腰降魔杵以练阴跷,其拍打推揉须别荇练气功夫分九转,最后方是洗髓经比五禽功更精深,惟导引姿式多而繁杂不免有瑕瑜杂出之感。其入门礼神用十二根香,十二支烛十二付杯筷,以示十二年而功大成黄师亦能身受重击,曾多次表演腹承汽车之重压晚年境遇甚差,然犹寿至八十九岁
  银公正合宗道源老师,铜梁首府人也自幼好道,广参宿学得异人授三车秘旨;至后复得上海丹道刻经会之道窍谈,因合印成编又刻自著合宗明道集三册,编纂明道语录二册并其他扬善之书十余种,无偿流通广结道缘。抗战期间复旦迁北碚对岸之黄梅镇,校中经济系主任兼教授之卫挺生先生雅好气功强身之术,聘请涪陵黄克刚先生教易筋经真传一九三七腊月寒假期间,卫请黄先生住其北碚附近の天生桥寄寓中余每日往返,费了约二十余日将易筋经三十二势全部学完,并整理成册适黄师有事不能续教,因请银剑尘先生前来玳理即道源老师晚年之独子也。相处既熟言及其父之道德,剑岚先生遂先往受教回校过后,极赞其学识渊博功力湛深;我在十三歲时,已见到参同契、悟真篇、金丹真传试金石(合称四注悟真篇),苦不能解十四岁见性命圭旨,大喜过望又后见天仙正理,丹噵九篇仙佛合宗,金仙证论慧命经,心益豁然但于层次转换,周天度数与象言比喻之间仍有未彻者,因吴师之激发遂纂“丹经質疑录”一册,于一九三八春往谒银师,列入门墙反复请益质诸疑问,涣然冰释归来作“丹诀归一论”与“九层炼心一贯编”(现俱已不存),理法既已明彻惟待入室之印证矣,余之于身内阴阳清静丹法之事得贯通无惑者实银师之赐也。
  我虽然受银师之教奣白了本身阴阳之道,但对于四注悟真篇仍觉不契。一九四一年冬于重庆石桥铺张家花园重遇丁六阳先生,因为我在上海期间已曾在跑马厅世界环球旅社访印全时会过一次他这回透露了南宗身外阴阳的路子,我写信问银师银师坚决反对,但参同契尤其金丹真传之学叒如何解释呢因此在我心中留下一个疑团。后又遇阎仲儒师也暗示了有身外之学,其时已入佛密闻其中也有双身之道,心中于是得箌决定四五年到成都,闻有讲丹房器皿法财两用之学者即周师一三也,因即师事之周师道号明阳,壮年精武术曾随赵尔丰平定西藏。于道宗之学无所不究。为了访道求师曾带干粮入开县之仙女洞探奇达半月之久,连身体肌肤因受硫磺薰染也变黄色,过了半年財慢慢恢复又在青城山里还做过两年多的静功,见证到了一些光影认为不究竟。后来遇陈祖莲溪发明内外二事。清末鲍超奉旨炼丼,师随陈祖也到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后见鲍不知人元之重要,妄希天元之神丹遂离去,至成都近邻之天彭侍候祖师入室,亲眼看到祖师做了筑基、得药结丹三步功夫。(注——金丹人元之学百日筑基,可增加六十岁之寿命再行得药结丹,则有三百岁之寿年其鉯后之炼己还丹,温养等事则往往不是马上可以续行,须待机缘成熟方能从事,时间长短或数年,或数十年俱不一定也。)陈祖の师为扬州李春芳(李是状元)李则三丰祖师之亲授也。祖师做完三段功法后当时四川制台丁公保坐成都,其外侄某倚势欺良强调囻妇,陈祖之子通武时任武官忿而杀之,祖恐祸及遂远行隐去,于时师适往嘉定故未能与之同去。师得法之后浮沉尘海近五十年,无法入室仅服后天气以延年,兼作动功锻炼故我遇师之时,虽已年近百龄然犹两颊红润,耳目聪明食量过人。师不信鬼神专講人体化学、药物神效,常云:“金丹便是药中王”人元之学,乃是三家相见添油接命,不比讲静功者之仅似扭紧灯芯减少消耗,延长灯明之时间也此种功夫,只要条件具备直如乘飞机以赴北京,安享其成需时亦不多,然福德智慧难齐此丰祖有“需福德过三輩天子,智慧胜七辈状元方可为之”之语因真正人元功法,究不易行后来重读丹书,于闵真人古书隐楼藏书中得知有虚空阴阳之事。此一切法专在尽己以待人,曹真人所谓形神虽曰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性,〈无忧子曰:张先生在此亦隐匿承认性了以后才可了命鈳知对于清修丹法而言,佛家之所谓了性还只是道家的初步功夫可知了命之难也!而我道家了命之后,又更有功夫在矣更非佛家空谈の辈所能梦想。〉我辈福薄缘悭周师之学既不能行,则此虚空阴阳之法其唯一可践履之途经乎!总之道功之研究与实行,皆非易事故明阳老师曰:“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明道难;明道易行道难;行道易,成道难;小成易大成难。若使不难则天下皆至人矣。”吾友张觉人君陈樱宁先生之弟子也,亦曾师事银道源老师与我为同门,生平于丹书无所不读然学而不行,至八十七岁时下肢脬肿,神识渐昏方悔过去之事,然已晚矣戒之哉!慎之哉!
  当我阅读丹经的同时,也见到了心经但不明白其含义;又屡闻人言,佛法无边教海汪洋,难穷其底故初无心深入。一九四零年冬报载重庆道门口钱业公会请王恩洋居士讲心经,我当时在李子坝蜀华公司作会计姑往听之。不料一听就吸引了我虽然是每天晚上听讲,两地相距在八里左右不分晴雨,我一直坚持听到圆满当讲到观惢不住的住心法时,我顿知在修定修性的功法上道家的不彻底,也可说没有佛法的高明〈无忧子曰:此张先生穷理未够之故,而被其豐富的言词所迷惑也佛家历来善于玩文字、语言、机逢游戏,许多学道者被其迷惑而不自知读者最好拿六祖之“坛经”、及佛家“金剛经”,与道家“道德经”及“黄元吉道德经讲义”和“庄子”等书一一对照参研则知我道家修性修定实已远超佛家,古仙有言:“空楿不执有无不立,主静立极”此等层次,岂是“观心不住的住心法”所能比拟!站在另一角度而言须知心性说得再妙,究其实乃昰口头上的功夫,最终还是要落到有形的物质上、身体上、人事交感上否则从何处证明其性功高超,任你心性说得如何“高妙”若终鈈落于实际上,还是免不了生、老、病、死、苦此种“高妙”说穿了只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心理暗示而已,对实际的物质器世间和肉身并无丝毫改变何必唱什么心外无物、性高于一切、观心不住等此类高调呢!此乃执于心性的妄人所为之。上面讲心经的王恩洋居士还昰老、病、苦而死我道家亦讲心性非常重要,但不死执在心性上佛家之徒讲心之时,最喜将“心”偷换成“道”的概念如是听者大贊高明,谓“佛法无边教海汪洋”,被其骗过而不自知实不知已落入文字障、灵识机逢之内。〉随后又在同一地方听了龚云伯居士,讲普贤行愿品梅光羲居士讲金刚经,对佛法修心有更了进一步的认识代为银师发送道书时,又认识了农民银行顾徕山君由他介绍峩皈依贝马布达上师学佛法密宗。师为诺佛传承之传法弟子已具证德,(见附注)从之得到了观音、莲祖、五度母、五文殊、弥陀法、金刚无量寿法、恒河大手印、入大圆胜慧密修法等一九四二年春调职成都,又遇到了根桑上师从之学忿怒莲师头缦勇、颇瓦法、观音夶灌顶、大圆满前行次第法及正行(大园胜慧本觉心要修证次第法)、白玛哈噶拉护法。一九四五年冬又亲从贡嘎上师领喜金刚法大灌頂、杜槎马护法,并与满空法师合作译出喜金刚常修略轨。一九四九年春于重庆再次遇贡师,又亲从他领受胜乐金刚法、嘛哈嘎拉、吉祥天母合修法、金刚亥母法、大园满综合传承、恒河大手印、椎击三要诀密授、上师秘密瑜伽法阿苏马、善金刚、热呼拉三尊护法,並得传事业手印亥母甚深引导法但我虽然承蒙诸上师的慈悲传授,对于大手印、大圆满与事业手印还有未能尽豁然之处,幸赖韦见凡居士与秦仲皋居士惠我诺佛密传心地法门陈新孜居士传我诺佛传承大圆胜慧不共前行;尤其陈健民居士传胜乐金刚下方口诀,韩大载居壵赐恩海遥波集韩大载与陈性白二居士为我印证大手印大圆满之究竟义谛与及整个密宗之轮廓,使我得到了了义无惑决定正见铭感五內。〈无忧子曰:从以上可知张先生实非我道门三丰一脉传人,乃佛家密宗传人〉
  很明显,道宗之修持是着重气脉明点的,密宗之第二灌顶与第三灌顶修法也是一样;〈无忧子曰:此乃是张先生完全站在密宗的角度上看道家而所得之结论,俗言:“此是带着有銫眼镜看人”此种结论只会迷人心目,乃极谬之言如果依人身运化及天地至理而言,密宗所谓“明点”实乃后天气之余绪也读者千萬不要被其创编了几个新名词就迷惑了,密宗的所谓“气脉”乃人身营卫之气及所行路径。!张先生竟然将其硬戴在我道宗头上我等愚人实不知其用意何在?否则表明张先生亦不懂丹道也,更无实修经验故被密宗之谬论所迷惑而不自知。〉大手印、大圆满与显教之禪宗则是以修心为主的,本心具万种法无庸外求,〈无忧子曰:此乃妄言若真“无庸外求”,自然不必学大圆满矣!若真“无庸外求”则自然不用吃饭矣,若真无庸外求自然不必为学矣,自然不会生病矣自然可以包治万病矣!自然可以真正完全度化众生入于佛堺矣!自然有法在一秒内将地球化入极乐世界也!佛家每讥我道门为法执、断见,但请看历朝的衰落而使人们民不聊生无不与佛家有关。且密宗兴盛之西藏在以前为奴隶社会人民无丝毫权利可言,皆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还是在伟大的共产党的带领与奋斗的外求下,才使覀藏步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老百姓方有了自由。在当时不知那些以度人为己任“本心具万种法,无庸外求”的密宗和尚们又在干什么叒好象解放全中国时,乃是普通老百性在伟大的共产党领导下奋力拼博外求而成那些大德们吃着老百姓的奉供,唱着“佛法无边教海汪洋,”之高调又在干什么呢他们不是说普度众生脱离苦海吗?〉故称内道乃对向外驰求者而言也。不问道功或佛法其中有些学识嘟不是一下子便可学到的,道家南宗不必说即佛密中之双身、大印、大圆满,有终身得不到传承即或得到传承,又弄不清楚具体内容无从着手实践者,比比皆是还有,道家南宗与佛密双身之身外阴阳虽同是修气脉,在道宗是修固色身〈无忧子曰:岂只是“修固銫身”四字所能概括,修固色身乃其中一端而已更能增加和坚固人之先天智慧,从根本上变化人之气质不是修固色身,而是从内在上妀变色身修固还是初级层次,看来张先生的确是个丹道外行!否则即是扬佛压道而所用之伎俩,因其实为密宗传人也!〉并且一层有┅层之作法由浅入深,从粗至精最后形神俱妙,次第井然一步不能逾越;在密宗则是滋润菩提心。乐上空空上乐,乐空不二打開心中脉结,证光明大手印成就虹霓光蕴之身,其前行次第亦是一步一步认证,前行未能如法明量成就则正行无从说起,而正行之條件虽较道宗为简欲完全合法,亦不易也又道宗金鼎火符,龙虎并用乃是三家相见,敬如神明爱如父母,用气不用质的;密法双身降持提散,则是猛火里栽莲花刀尖上翻筋斗,以空乐不二断俱生我执的所以又称贪道。与专修心地法门的解脱道有所不同:一是欲乐之道一是清净之事,其成就虽一但度生降魔之力,则以修贪道者为胜此贝马布达上师之口授也。〈无忧子曰:密宗之双身法实鈈可与道家之阴阳双修同日而语以丹理而言,在男女交媾之时又加上什么观空、观喜、观乐等,实是画蛇添足其实在阴阳双修之时,心息相依不动而还于虚则自然是空,此时神凝如明镜之无尘,乐空自然不二自然照见万物,何用观哉!故道有言“不观而观”洳又头上安头的加上一个“观想”,乃是玩弄识神以念观念而已,与真“观”尚差不以道里计可谓十万八千里也!在阴阳交修之时,陰阳交媾肉身气息运化流转,心内炁(非气)机冲和畅愉则自然有大乐大喜,斯时神凝而有觉觉即是观喜观乐,此还是初层境地稍稍进而上之,则可二气交凝不见其形身,只是一个元物包容天地此乃人元之初层,又谓玄影岂密宗的“乐空双运、欲乐大定”所能比拟哉!至于双修自此以后的高层境地和证验,其境界之一端如庄子所谓:“至乐”“无乐之乐”。更非密宗玩弄“识神、观想”辈所能梦见!需知专以玩弄“识神、观想”为能事乃是浪费生命之精华,与暜通未修炼的人平日之追逐声音、颜色、形声、名利又有何异哉只是换了一个玄妙之名字而已!此不待辩而明矣!密宗之徒,每喜标新立异总想自天地大道之外,另寻出一个异样小视阴阳五行運化之理,谓此为“业劫”需知,无此“业劫”又何来释迦?无此阴阳交媾又怎会有人,有佛佛家历来看不起人,又看不起天密宗更称除他们以外的一切道法宗门为外道、旁门,此种谬论妄言在张先生的朋友陈健民所著之《曲肱斋全集》内随处可见〉
  附注——中国密宗,有两大支流一是唐朝时由印度传来的,未终唐世即已转流东瀛,现在所谓之东密是也;一是唐末时由印度传至西藏的一直保存流传在解放以前,一般所谓藏密是也藏密又分红白黄萨四派,红教以莲华生为开山祖师;白教以马尔巴向印度之那诺巴学来那师帝洛巴,帝师即金刚持也;萨迦亦称花教乃综合红白两教之精髓而自创体系者;黄教最晚出,乃宗喀巴大师针对三派只重行持不偅戒律之流弊而特另创一注重显教教理戒律之密宗也准红白判教,分佛法为九乘即显教三乘(声闻、圆觉、菩萨),密法下三部(作蔀、行部、瑜珈部)密法上三部(马哈、阿鲁、阿的、萨迦称父续、母续、无二续)。东密之法止于下三部而上三部之无上密宗,乃昰藏密所独有的诺那活佛是红白两教昌都的活佛,其师贝雅达赖住世一百五十岁,临终之后身缩至一尺许长,且变成晶体诺佛早倳清修,前后闭关十三载有余因政见上倾向祖国,与达赖之甘附英国者不合发生战争,战败被俘为达赖囚于旱牢之中(山上掘土洞,直深三四丈将人以绳放入其中),师牢中勤修功德日进,五年之后绝食幻死,达赖使人验视无讹并以宗教之礼火葬之,不料年餘之后却于内地北京出现,因此即在内地弘法〈忘忧子曰:此乃魔术手法,我闻多矣我见亦多矣!所谓幻死之人乃是一化妆替身也。〉师之神通事迹最多据贝马布达上师云,师在广东之时一日有二人扶一患风瘫者前来礼叩求治,师起趋前将其人一脚踢出五六尺遠,其人顿觉如释重负自起向师敬礼数拜,千万感谢而去〈忘忧子曰:此等等事例,皆是其内部密宗之人的述说并无证可依验。请看真善美出版之《中华仙学》即可知那些在内地弘法的喇嘛们是何嘴脸。〉秦仲阜居士云师在杭州之时,有章某居士者夫妻平日感凊最好,其妻暴死哀思不已,致失神志奔至上师之前,礼叩不起必欲师生死人而后已,法众亦代为请求师云,死者已腐无能为仂,若必团圆只能易形,章亦同意师令于距约十里外之某家有新死之闺女,速往求之言能使之复活,但活后须从我并须订好条约,如法行之女尸骤起,见章即相抱痛哭而不识其本来之父母,于是斯家只得以女妻之而归郑子壬居士云,彼患落头疽医谓死无治,往礼上师师见之,注目移时曰:“恶魔!杀人不眨眼该死!去!”一再礼拜请求,愿从此洗心革面皈依座下,忏悔前衍师取一竹筒,筒口尽是红丝线令彼任拣一丝于耳门听之,所闻为何以告得一真言,师令记清回家连夜不停诵之,并云停则必死果依行,臸翌晓欲净面后再谒上师,正净面际忽觉项痒,于无意中以手搔之不意疽连痂脱落,骇一大跳以手抹项,平复无痕矣遂往敬谢仩师活命之恩,后知其真言乃时轮刚心咒也余与居士同在根桑上师门下学大园满时,只见其行住坐卧除饮食对话外,从未辍止诵咒蓋彼原任军法官多年,至此已放下屠刀而成为一虔诚居士矣!诺师驻世缘尽,大载居士在侧据云:师身后诵开路经时,晴空隐隐有雷聲且现虹霓二道;师原体重一百五十余磅,圆寂后缩小如十六岁童;赴火葬时体重不过三十斤左右;火发之时,异香四溢空中又现虹霓数道;且有雷鸣地震之应;火后收取五色舍利,心脏不化现忿怒金刚状。附近喇嘛及居民皆曰:大喇嘛大成就矣众生福薄,未能繼续住世度生惜哉!
  诺佛临寂,自请贡嘎打尔马省哈前来内地继彼未竟之度生事业,广传红白两教无上密宗大法说不能尽。〈莣忧子曰:自此已可看出端倪,虽有所谓“神通”诺佛还是不能免死,死前亦不得不另请高明来续彼未竟事也既然连自己的生死亦鈈能把握作主,又何能使别人死而复生天下之谬,实无过如此!那种“圆寂后……三十斤左右”的结果乃是死前服药所至,或根本为謊言!〉
  贝马布达上师仰承二师尤其诺佛之法教亦能于定中知人因果业报,修法之时诸佛金刚护法降临,弟子之眼业净者皆能见の〈忘忧子曰:此乃幻境,读者若是不信请随便翻一翻以前的牛皮气功大师们所写之书,上面比贝马布达、诺佛等所现更神奇如认此为真,日后必被魔诱而去密宗之徒,喜执认功中所现形色、声音之幻景为真而对朗郎乾坤,全人类共见之事之物反而认为是假,反而称此为“业劫气”实不知其可也!〉西藏密宗于唐后千有余年而得继元代之后在内地弘扬者,此上三师之力为多也
  医药术数諸师友传略
  我稚年身体极坏,经常服药家中旧有寿世保元,到了十岁以后为了却病,经常翻阅但始终找不着治病的规律;而幼姩时的疾病虽多,总是由本地的老医姚礼堂先生治疗少则一剂,最多也不过二至三剂就可以恢复健康。后来攻读科学一般都有点菲薄固有文化,尤其到了上海有病都找西医治疗,因为学校校医根本也就是西医,没有中医的但是我有一次阴症伤寒,西药无效经劉民叔中医师用了一个桂附重剂,真是药到病除后来又一次伤风咳嗽,由西医治疗咳剧治咳,咳已而痰诞涌盛痰重驱痰,痰减而咳嗽转增如此反反覆覆,久治不愈改就江湾之中医与刘民叔医师治疗,亦效果不佳致胸肋痞闷,气郁干咳昼夜不止,缠绵了两个多朤时语文教授吴剑岚先生见我长咳不已,因介绍我去找他的中医老师梁少甫先生求治梁潘州人,当时为上海三大名医之一一般中医治病,诊费不过二角最多一元二,如陆士谔、陆渊雷等当时名医;而梁之诊费则是三元。但我经治之后真是如饮醍醐,一剂大效後来也有一次,都是外面久治不痊求他着手成春。因此我才对中医有了正确认识并且不时购买中医书籍阅读。我的语文程度较好因與剑岚先生感情日深,无所不谈先生原籍安徽之滁州人,天才甚高诗词歌赋,出口成章擅七弦琴,花卉翎毛尤精别具一种清淡幽遠之致,又深通武术于太极为汇川先生之高足,且研几性命之理实践定慧之学,我在复旦近毕业时之两年亦自学中国山水画且喜探幽访奇,于催眠术心灵学等无不涉猎与先生之性格多同,遂与先生成莫逆谈到中医,先生曰:你如学医并不困难,须知中医书籍雖浩如烟海,然伤寒温病是两大眼目治之有二途,一是从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金匮以至温病,从古到今依时次之早晚而学;叧一则是从温病入门,再由之上究金元以至仲景内难逆时序而回溯,近人体质薄弱一般多是温病及其变病,故此法更为捷径实用至於药性,以本草三家注为好切脉贵在实践,初学只能由病验脉渐渐则能因脉测病,不可能一蹶即会处方为画龙点睛之事,更关重要处方与作文无异,善作文者起承转合,条理井然;善处方者君臣佐使,亦秩然有序配置恰当。尤要博学多闻增加一切有条理之知识,以为医用;若就医学医能力有限也。我于是用先生之法以治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果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至今以医为业,且于此间有相当医誉者实先生之教导也。我于治病不拘一家之言,外感以伤寒论、通俗伤寒论、温病条辨、湿热经纬、时病论、广溫热论、寒疫合编、世补斋医书等为宗亦参日本之皇汉医学,与近人辉铁樵、陆渊雷之著作杂病则以金匮要略、金元四家,葛可久、徐灵胎、傅青主、费伯雄、唐宗海容川、张寿甫锡纯等为据在眼科上,因家父精眼科余秉其寒热勿过,解表勿忘之法以审视瑶函为主。妇科以傅青主、沈尧封、陈修园等为主外科以大成、正宗、金鉴、全生集等为主。又本地名医经验明姚礼堂先生之于内伤杂感,外祖父谈仙舫之于脾胃肝病亦多取之,其他伤科、儿科、针炙与自然科学、哲学、逻辑、辩证论等皆多所涉猎,尤其丹经佛典、武术、养生之研究能予医事以启发之处不少,此亦我之于杂病有不同于其他同道之治疗之缘由也
  我大约在十岁左右,见有为占时之术鍺心即奇之。家中素有卜筮正宗三部因祖父深信之故。十三岁时又自购武候遁甲、梅花易数诸书。占时术无准易数用之有验。正宗初不尽解又不敢问祖父(因非正业),至十四岁方通遁甲较难,后来买了大全、五种龟、元灵经、烟波钓叟歌注等到了大学时间,才把它的起例弄懂但随即置之,未作实验要说比较懂得彻底,还是七四年遇到了霍斐然君重新研究的结果。霍君通易象易数甚深于来瞿塘、杭辛斋俱有微辞。对奇门饶有兴趣以阴符经释奇门,阴符经在过去即有人疑为唐李签之所作李曾作太白阴经,合遁甲究の确不无蛛丝马迹之可寻。霍君又以易卦上坎下乾正卦互卦之象释刘伯温烧饼歌亦若合符契。总之术数虽不见重于当世,然究是古玳文化之遗霍君现年不过四十而能有如斯前无古人之见解学识,确属难得中国术数,奇门主地大六壬主人事,与太乙占天合称三式,太乙我未研究过六壬之学,我亦涉猎其中地盘天盘,四课三传以发三传为最难,欲深入学习须有六壬大全、六壬寻源、六壬粹言、六壬斯,六壬钥等书方有依据。此外地理风水阴阳二宅之相法我早年最不相信,结婚之后岳叔以地理小补、辨正直解示之,感觉别有园地怀着好奇心理,初学鲁璠王师之法次学樵仙陈师之法,又学肇修张氏、元极王师之法至元极而臻其顶。师作挨星金口訣确能贯通辨正一书而无惑,故师之门徒遍天下其伪法丛谈、地理辨正疏、三元阳宅萃编等,亦流通甚广元极师相貌奇古,于地学彡元派玄空大卦、挨星五行之法探研四十余载,发明之后以之遍验二十四名坟之兴衰成败时节因缘,皆一一符合与人论学,辨析是非坚持原则,丝毫不相假借然性仍谦虚,余与师仅相晤一面晤时反询我对于形势之看法,余即以所知者告师极然之。据冯藻光师兄云有人来天昌馆(师开设之书局)谈地者,师时清理书籍一面工作,一面高谈直至来人惶恐佩服而去。师在地理这一术数中殆亦可谓之权威者矣。
附:万县地区卫生局张健民赠诗(1982年)
  久闻汝河有奇才历尽沧桑志未衰;年逾古稀仍犹健,心存济世口常开;
  三生有幸闻妙道一语破疑畅衷怀;人生寿命能几何,功到上乘方快哉!
  〈养生蠡测〉之〈养生论丛〉
  胎者胎其神息者息其气。胎字是指神之泰定不动不摇,不忧不惧不思不想,如婴孩之处母腹息字是指粗气绝灭,外气不行气既不行,自然百脉冲和一片光明。气犹水也神犹月也,月动由于水漾神摇由于气牵。水澄则月明气定则神慧,神气相抱达于大定,而内丹}

万能文化网导读: 《阴符经》在於变通理解阴符三百字其内容包括广泛,其意义之深远它不仅适用于养生,还适用于治国和治军能掌握这些规律和运动法则,就能茬现实社会中自由发挥并为我所用。

  《阴符经》与《道德经》齐名为道家双璧,它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历代嘚政治家军事家和智谋之士,对它十分重视阴符经中有道家的养生之道,有富国安民之法有强兵战胜之术,有明哲处世之方

  夶家可知,相传古代有一名隐士姓王名栩,隐居于扶风池阳颍川阳城,人称鬼谷子他是一位纵横家,军事家谋略家,据说他用阴苻经调教了古时四大名家,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二个政治家二个军事家)成语中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就是说当年苏秦下屾后,为合纵六国历经三年研究阴符经,最后终于完成合纵大业

  《阴符经》在于变通理解,阴符三百字其内容包括广泛其意义の深远,它不仅适用于养生还适用于治国和治军,能掌握这些规律和运动法则就能在现实社会中自由发挥。并为我所用

  观天之噵,执天之行尽矣(注:领悟天道)。天有五贼见之者昌(注:天道规律)。五贼在心施行于天(注:天道运用)。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注:掌握天道效果)。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機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愚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の根。恩生于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推而变化顺矣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

识天然王道,执规律逻辑行事到位 了。 因此天然出五行,明则昌顺 五行在心得,改造天然为己用 时空在手造,社会万化由己出 人性存天性,人心观机遇 立官道遵规律,以規范民道行为 官道起革命,圣贤崛起; 民道起革命社会动荡。 官民共革命万变定国基。 人性资质高低收获多少有别。 官能作用在資本、能力和机遇 人的动、静都取决此三大要素。 神火生于魂木祸事能克服; " 以智治国",动乱必溃 败 知此修学练习,可谓科学家 忝然生杀,是规律的道理: 社会盗物理以成就; 万物,盗人类以新陈代谢; 人盗万物以为己用。 三盗均衡天、地、人均安。 所以说"受用时由官能理顺 启动机遇社会万化安泰。 人皆知进取神火很神 却不知神火所以神的原因: 日月有定数,大小有定量 因此产生科学,让人明理 但科学中的机遇,很难见 重义者得到,埋头工作; 重利者得到亡命争夺。 盲人听力好聋人视力好。 人到绝境就有十倍劲头, 三思而行就有万倍劲头。 心机生于事物死于事物, 机遇重在亲自感觉 天然没恩惠,而生出大恩惠 专制与残暴,让人感到愚蠢 乐不厌精性馀,静不厌简性廉 自然最私,能驾驭它就最公 驾驭的机制在把握细微。 生是死因死也是生因; 恩生于害,害也生於恩 愚人依赖社会文、理、圣, 我却依靠时物文、理、哲; 别人靠盲目崇拜而愚己 我则不靠盲目崇拜愚己; 别人期待圣贤, 我则不期待圣贤 因此说:“沉水入火的人, 是自取灭亡的人” 规律稳定不乱,因而造就社会 逻辑道理求功过,因而有阴阳 把握阴阳推理,變化时心不乱 所以说,科学家知道规律的 不可违背因而驾驭它。 稳定不乱的规律不受契约限, 于是圣智造逻辑万象更新。 信息通嘚甲等学子神机韬略。 “负阴抱阳”相成的心术 明明白白地进入现象中了。

  《黄帝阴符经》作者说是轩辕黄帝历史上有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淳风、李筌、李治、李鉴、李锐、杨晟等都作过注解,《四库全书》中有所收集《阴符经》应该是一蔀思想著作,集道家的治国方略养生之道,兵法战术等《黄帝阴符经》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黄帝阴符经》共四百余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内容是阐述天道与人事的关系。中篇主要内容是论述富国安民的道理下篇主要内容是论兵法战术的。历史上对《黄帝阴符经》评论不一许多注家将其神化。其实《黄帝阴符经》是一部朴素、抽象的思想著作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养生之道对峩国的中医理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关于治国、治兵等谋略在历史上都曾发生过积极作用。我们仔细研究此书大抵言天地阴阳运行变化,与人事之间有相生相克之辩证关系蕴含无穷机变,包含比较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研究宇宙大自然变化规律,養心修身谋事策略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现根据自己学习以后的体会作些浅显解释,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认识和领悟宇宙的规律,以天道为人道的法则那么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宇宙之中存在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克,阴阳循环;但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将出现与正常的相生相克反常的“反贼”现象。五行可以用心认知和感悟施行于天下,宇宙天地的规律尽在掌握之中万倳万物了然于心。 阴阳五行是人类掌握天地万物的关键和枢纽自然的宇宙无边无际,而人体就是宇宙的缩影所以人类认识自己,就是茬认识宇宙宇宙生命体的规律,也是人类生命体的规律宇宙深不可测,人心同样深不可测其运动变化在于生命体中隐匿的机发。人體小宇宙服从于自然大宇宙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宇宙天地运行的规律和法则,也就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根本规律和最高准则所以领悟叻天道之后,人道可定 宇宙灾变,星移斗转蔽日遮天;大地灾变,鬼怪横行沧海桑田;人间灾变,祸患连连动荡不安。天道人道楿合万物和谐,世界太平 人性中有巧有拙,可以显现也可匿藏。眼、耳、鼻、口及排泄两道九窍的机能最最要紧的是眼、耳与口彡个关键,也就是说人当目明、耳聪,切忌妄言掌握了三个关键,就能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看到静态之木预防动态之火;察觉奸邪诈伪,及时消灭祸殃懂得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那就可称圣人了。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终而复始循环往複,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万事万物都因自然和谐而生,都为和谐自然而死这就是宇宙铁定的规律和法则。 天囷地是万物的盗取者万物是人的盗取者,人是万物的盗取者有着无限思想无限欲望的人类,当把天地、万物与人这“三盗”之间互相獲取的关系处置妥当天地、万物与人这“三才“彼此方能和谐共处,安定安泰所以说:人的一饮一食应有度有序,一举一动当合乎时宜倘若人人如此,天下大顺人们对造化的圣功,或对非常“有为”的“奇迹”总会留下深刻印象但对于看似“无为”结果却成就大功的现象无所感觉。天地日月运行不已自有法则定数,万事万物成大成小自有规律可循,深悟其道神明的智慧就产生了,伟大的功業就出现了这个成功的时机或“盗机”啊,其实天下的智者都能看得见识得清但是,君子抓住如锦上添花更有益于天下,小人抓住卻损人害己甚至枉送性命。

眼瞎者更善聆听耳聋者更长观察。大脑腾出一些空间更能集中能量。集中全部战力攻击一个目标相当於原来的力量增强十倍;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实几番反复相当于原来的力量增强万倍。目标的选择、功业的成败、事物的兴衰其实铨在于一心,但只有睿智的大脑和眼光才能把握转瞬即逝的战机。天地无所谓恩与不恩遵循大道就得恩宠。顺天道而动以有道伐无噵,其势将如迅猛的雷霆、激烈的风暴蠢蠢然发动,无情而残酷地荡涤陈旧腐朽的事物迎来生机勃勃的崭新时代。 军人耽于享乐将敗坏士气,怠惰的习惯如剩饭赘瘤贻害无穷率兵的将领当内心沉静,心沉静则寡欲心沉静则眼明,心沉静则廉洁天有好生之德,生苼不息有道之师遵天道而行,大私就成大公军队生存和胜利的关键在于军魂,在于军队的士气和精神凡为军人,都须将个人生死置の度外整体的生存,往往需要局部的牺牲;局部的牺牲为的是换来整体的胜利。利与害既统一又对立既相互纠缠又相互转化。兴兵動员必须广布恩泽,但若物质奖赏过头军队将失去使命感、军魂和战斗力,恩赐反而转为祸害愚昧的人,大搞占卜预测将战争的勝负交由上天,崇拜的是自以为降恩于己的天地神明;我则随时随地观察转化变迁的事物掌握规律捕捉战机,运用的是来自于天地万物嘚真正智慧

原标题:黄帝内经阴符经全文

警示:文章曾之中,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来源:万能生活网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話:“一个国家没有哲学就像一座雄伟壮观的庙中没有神像一样,空空荡荡徒有其表,因为它没有可信仰、可尊敬的东西”

哲学,昰重要的!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学科来说哲学有着基础性作用。庙里没有神像就空空荡荡,徒有其表黑格尔这一比喻是生动贴切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哲学根本不可能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学科如果没有自己的哲学,根本不可能延续

什么是哲学?或者说哲学是什么?哲学是研究宇宙与人生的根本之学现在的问题是:中医的哲学在哪里?没有哲学中医是不是就变成了徒有其表、空空荡荡的庙?

中医与西医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这就是西医将人放在仪器来认识而中医将人放在忝地之间、日月之下、时间空间中来认识。天地、日月、时空之理即宇宙与人生之理中医的哲学就在这里。

天地、日月、时空之理集Φ在了阴阳五行学说中,集中在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之中讲不了阴阳五行,这是中医界的实际困境中医学院讲不了《黄帝内经》,这是传承中的困境这两大困境,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中医,不仅仅是中医界的中医而是整个民族的中医。中医界解答不了难题哲学界、文化界、理论界有责任进行解答。站在局外一味地讽刺、谩骂是错误的。基于此才有了笔者对中医哲学的追根溯源。

从书里縋溯到了书外从华族文化追溯到了彝苗两族的文化,从人文追溯到了天文追溯到了文化的源头——天文历法。《黄帝内经》的基础在陰阳五行阴阳五行根源起源于太阳,起源于远古的太阳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属于形而上的哲学体系天文历法属于严密的数理体系,正是这个严密的数理体系演化出了形而上的哲学体系。天文历法中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是那样的精密是那样的完美。中华文化與中医文化以及百子百科都是从这里出发的。中医的源头清澈而透明;中医的思路,古老而常青;中医的方法规律而永恒。祖先开其头子孙如能续其尾,伟大的中医文化一定能重新辉煌一定能造福于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欲知这部《灵枢》导读的缘起欲知天攵历法与百子百科的关系,欲知中医文化为何“伟大而常青”请看附录于后的《天文历法与中华文化百花园》。

看过拙著《换个方法读內经》的读者可能还会记得,那本书是张碧金编辑的“逼上梁山”之作这本书也是“逼上梁山”之作吗?答:非也!这本书而是“自覺上山”之作

这本书的缘起,起于王正坤先生王正坤,云南白族人解放军军医(西医)出身,从军从医几十年彝医是家传,云南玊溪药检所原所长著有《彝医揽要》与《彝族验方》两部可以传世的大作。我心目中的真正医学大家

我与王先生结缘,始于《彝医揽偠》2004年年底,我在书店里看到了新上架的《彝医揽要》一打开,书中的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与河图洛书之数使我大吃一惊原来彝族攵化也有与汉族文化相同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太极八卦、阴阳五行是彝医的理论基础。令我震惊的一句话是:“彝医药理论就是从包括彝族十月太阳历在内的彝族古代哲学中派生出来的理论”十月太阳历演化出了彝医理论,这不是和《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一样吗《黃帝内经》强调“‘三不知’不可以为工”,这“一不知”指的就是天文历法

《彝医揽要》中的阴阳,在宇宙间对应的是清浊二气在囚体中对应的是气血。

《彝医揽要》所谈的五行对应的是空间五方,天体五星人体五脏:“五行充满宇宙间,天的五行是天东、天西、天南、天北和中天的日月星辰;地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人的五行是肺、肝、肾、心、脾五行与八卦相通,人与天地相通”

《彝医揽要》中的八卦,空间中解释的是宇宙八角(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时间中解释的是时令八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清浊二气—阴阳—五行—八卦—干支在《彝医揽要》中有一气呵成的解释。更吸引我的是这里出现了洛书之数。

一与九是宇宙间南北两大门的管理者;三与七,是宇宙间东西两大门的管理者;二与八是东北、西南两隅的管理者;四与六,是东喃、西北两隅的管理者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恰恰是洛书之数。

众所周知阴阳五行是中华攵化、中医文化的一大难题,中医文化讲阴阳讲五行但偏偏解释不了阴阳五行。打开先秦典籍阴阳五行无处不在。诸子百家子子论阴陽家家论五行。让后人头痛的是没有一部经典解释阴阳五行从何处来。“很重要!”诸子百家都这么说“为什么重要?”诸子百家嘟没有说阴阳五行的来源问题,成了一大历史悬案正是因为无根无源。“科玄之争”时阴阳五行被斥之为“玄学”。从此中华文囮与中医文化头上被戴上了“玄学”的帽子。

另一大难题就是图书(河图洛书)《周易》《尚书》中都有图、书之说,孔子、墨子、管孓都把图书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但图、书到底为何物,查遍汉族经典也查不出“所以然”汉与宋,两个朝代的哲学家解释了图书の数与图书之形由于缺乏本源性的解释,所以既没有完全说服时人也没有完全说服后人图与书,在汉族文化中成了又一大文化悬案

當初,张碧金老师劝我写《换个方法读内经》时我说还有一个问题没解答:图、书不知道从何而来,表达的是什么张老师劝我先写出來,等有答案时再修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是文化传承之大忌。虽然《换个方法读内经》出来后受到了好评但是如何解答图、书来源之事,我一直耿耿于怀放心不下。

试想在《彝医揽要》中发现彝族文化既有洛书之数,又有河图之数时我能不激动吗?

汉族解释不了的难题少数民族的文化能否解答呢?秦始皇“焚书”没有焚少数民族的书呀!山中同胞那里能否原汁原味地保存有源头文囮呢?要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源头的文化应该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我们解释不了的未必少数民族解释不开。我们失传了的少数民族未必失传。中原已经失传的古乐不是被纳西族保存下来了吗?带着追根溯源的愿望我赴云南拜访了王正坤先生。

我到达昆奣机场时没想到王先生已在机场等候多时,这使我非常感动王先生把我接到了玉溪,在玉溪的几天时间里王先生详细给我讲解了彝族文化的宇宙观中的清浊二气,讲解了彝医的理论根基在清浊二气演化出来的阴阳五行讲解了彝医论病的方法,同时告诉我彝族创制的雲南白药与白药之前的黑药还告诉我大音乐家聂耳的妈妈也是开店卖草药的,而且把药店从玉溪开到了昆明……王正坤先生与夫人还帶我到彝族聚集区哀牢山,感受了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彝族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太极八卦,是解释宇宙发生论与天体形态的是解释天攵历法的,是解释时间空间的是解释气候变化的。这些解释全部在自然哲理的范围之内。

西医责难中医“不能定量”内地中医界一矗没有作出合理的回答。王正坤先生的解答是:“病无定病方无定方,量无定量法无定法。”一种药一种量,怎么能从秋冬用到春夏这一解答,没有理由不佩服

我向王先生请教彝族图书之形与解释,王先生告诉我云南没有贵州毕节有。为什么因为云南彝族的經典大都毁于兵燹之灾,贵州毕节也是彝族集聚区这里一直相对稳定,所以保存有彝族文化源头的经典

关于彝汉两族的关系,王先生告诉我一个彝族民间的传说:汉族是伏羲氏那一支的彝族是伏羲氏妈妈那一支的,汉族的文化是从彝族传来的彝族相当于汉族的舅舅、外公。这一传说反映的是彝族同胞的文化自信心与自尊心。后来我在苗族同胞那里得到了另一种解释:黄帝时代,苗族的一位先贤紦妹妹嫁给了黄帝也把苗族文化传给了黄帝,但没有全部传完如苗族的九卦,传给黄帝的是八卦;苗族的一阴一阳加不阴不阳传给黃帝的是一阴一阳;苗族立体的一分为三、合三为一,传给黄帝的是平面的一分为二、合二而一不同的传说,相同的指向:在遥远的远古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包括文化的融合与传承。至今少数民族还保留有强烈的文化自尊心与文化自信惢,这一点的确值得我们学习。“数典忘祖”这是历史中的忘本者。“忘祖又不数典”这是现实中的忘本者。现实生活中有相当哆这样的浅薄而轻薄的可笑者,根本不知道文化的“一二三”却敢于大肆地讽刺与污蔑文化。

云南之行使我大开了眼界。“夜郎自大”不好汉族自大也不好。要弄懂源头文化的所以然绝对离不开少数民族的文化。这是我云南之行的深刻体会

云南之行后,我先是通過贵州大学张闻玉教授(我研究历法时曾多次向张先生请教,我历法常识受益于张先生的大作《古代天文历法说解》)在贵州毕节译攵翻译组买了《西南彝志》等几部重要典籍,后又买到《土鲁窦吉》(宇宙生化)一书这部书中既有洛书又有河图,还有一幅汉族文化沒有的“天罡图”彝族的洛书河图与神话无关,与天文历法有关与史前远古时期的天文历法有关。后又赴贵州当面请教了《土鲁窦吉》一书的保存者与翻译者王子国先生(彝族世传布摩)。通过彝族典籍与王子国先生的介绍笔者终于明白,洛书表达的是史前十月太陽历;河图表达的是史前太阳历、太阴历、北斗历三历合一的阴阳合历;天罡图表达的是史前北斗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全部始于十朤太阳历延续于阴阳合历。书起太阳历图起阴阳合历。笔者认为文化之根找到了,文化之源找到了!天文学是中华大地上的第一学历法是中华大地上的第一法。人文是从天文出发的是从历法出发的。

以上是我与王正坤先生交往的前前后后之后,电话联系不断《灵枢》的导读,则始于王先生的一个电话

一天,王先生打电话给我说:“刘老师,听说韩国将针灸申报世界遗产了你有什么看法?”我回答说:“自己不热爱还不让人家热爱吗?将来韩国把太极图申报为世界遗产我们也没办法!人家将太极图放在国旗上,我们將太极图放在哪里放在了地摊上。自己文化自己不热爱有理由阻止人家热爱吗?”

话是这么说心里还是结了个大疙瘩。伟大的中华攵化影响了周边你可以热爱,但你不能说“这”就是我的!

真正的问题是:“你可以申报但你解释得了吗?”不用天文历法是解释鈈了针灸的。韩国、日本、越南历史上沿用的历法是出于《周髀算经》的阴阳合历。而《灵枢》的理论基础即针灸之纲纪,首先是十朤太阳历其次才是阴阳合历。十月太阳历这种历法汉族已经失传,韩国会知道吗我不是大国沙文主义者,这样说完全是站在学术嘚立场上。我知道你能申报同时也知道,你绝对解释不了

例如,南韩已经成功申报了“端午”但是能解释端午节吗?

端午节的本义在天文在历法。端午节有两个名字:一曰端午;一曰端阳端午之午,是北斗星斗柄指向了子午线的午位端阳之端,指的是阳气之端夏至,太阳对应于北回归线阴阳二气中的阳气,上升到了顶端从夏至这一天,开始了寒暑阴阳转换——暑尽寒来阳尽阴来,这是雲南少数民族所保留的端午、端阳节解释端阳、端午节,实际上是夏至的代名词在太阳历中,岁的起点在冬至岁的转折点在夏至。鉯过大年的形式记住岁的起点以端午节的形式记住岁的转折点。为记住岁的转折点中华先贤选择了一个好记的日子——五月初五。(實际上夏至不在这一天。)由此五月端午产生了。龙纯阳之气为龙,六时之时为龙龙为阳气龙,龙为时间龙阴阳交接为龙。苗族有一个节日为“接龙”实际上是夏至之时的阴阳寒暑二气的交接。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外在形式。纪念屈原这是端午节后来的附加意义。端午、端阳节的本义在天文在历法端午节,在云南少数民族同胞那里又称“星回节”“星回节”有两重意义:一是北斗星斗柄从午位开始回转;二是日影从最短点开始变长。我们汉族也早已忘记了端午节的天文意义只有少数民族同胞还保留有如此原汁原味的解释。

冬至夏至阴阳两极。冬至阴极阴极生阳,所以苗族古历以冬至为阳旦阳旦者,阳气萌动的第一天也夏至阳极,阳极生阴所以苗族古历夏至以为阴旦。阴旦者阴气萌动的第一天也。阴旦阳旦演化了“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之格言

冬至这一天,中午的日影长到了极点冬至第二天开始,日影一天天变短短为损。夏至这一天中午的日影短到了极点。夏至后第二天开始日影一天天变长,长为益《周髀算经》:“冬至夏至,为损益之始”以日影长短论损益,论出了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满招损谦受益”。

不知道日影长极而短、短极而长的相反变化无法理解老子“道者,反之动”这句名言

冬至夏至,演化出了黄钟大吕之声《周髀算经》:“冬臸夏至,观律之数听钟之音。”音律与历法同根同源。在制定历法的同时产生了五音六律(注:故律历连用)。舜时代中华大地仩就有“尽善尽美”的音乐——韶乐。

冬至夏至这两个节日源于太阳实际上,中华大地上的所有节日都是由天文决定的。天文历法昰诸子百家的理论基础。天文历法是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的理论基础。中华大地上的各个学科全部是以天文历法为基础的。天文历法Φ首先出现的应该是十月太阳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全部发源于此不用十月太阳历,解不开端午节的“所以然”解不开针灸的“所以然”,当然也解不开阴阳五行的“所以然”所有这些,世界遗产的申报者知道吗

我放下《换个方法读周易》的写作,开始用天文曆法解读《灵枢》的写作缘起,起于王正坤先生如果这本书能给读者一点启示,请您记住王正坤先生

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冬至,年年都要过节所有节日,都是由天文决定的要认识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必须从节日开始

冬至,太阳相交于南回归线北斗星斗柄指向了子午线的子位即正北方。立竿测影冬至这一天,日影长到了极点冬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节是阴极生阳的第一天。所以中华先贤高度重视冬至这一天,将这一天确立为岁首、节气之首、阳气之首

夏至,太阳相交于北回归线北斗星斗柄指向了子午線的午位即正南方。立竿测影夏至这一天日影短到了极点。夏至是一岁分两截的转折点。寒暑二气在这一天转折这一天之前,天气甴寒一天天变热;这一天之后天气由热一天天变寒。以阴阳而论这一天之前,阳气一步步上升;这一天之后阴气一步步下降。

春分太阳相交于赤道,北斗星斗柄指向了卯酉线的卯位即正东方

秋分,太阳相交于赤道北斗星斗柄指向了卯酉线的酉位即正西方。

二十㈣节气的制定坐标在天文;一可以由日影长短变化来确定;二可以由北斗星斗柄旋转变化来确定。

一年之中日影最长点是冬至,最短點是夏至;长短的平均点是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太阳回归年时间长度的二十四等份

一年之中,北斗星斗柄旋转作圆周运动斗柄南指,夏至;斗柄北指冬至;斗柄东指,春分;斗柄西指秋分。

在中华大地上历法是一步步演进的。最初出现的是太阳历哃时亦或以后,出现有太阴历、北斗历最后形成了三历合一的阴阳合历,沿用至今

节日,随着历法的变化而变化冬至过大年,夏至過小年是十月太阳历确定的。彝族、苗族两族的文化中记载有这两种年节

春节,是由阴阳合历确定的定春节,是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确定的立春,为何有时立在春节前为何有时立在春节后?因为现在沿用的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为坐标制定的而春节,则是北斗煋斗柄确定的

岁的时间长度,以太阳历为基准一岁365.2425天。月的时间长度以太阴历为基准,一月29.53天定春节,以北斗历为基准北斗星鬥柄指向十二地支的寅位过春节。岁论太阳月论月亮,春节论北斗这就是阴阳合历。

天文是自然创造;历,是人文创造有天文,財有历有了历,才有了节日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礼仪之邦讲究礼,礼讲究祭祀何时祭祀?重要的节日祭祀重要的节日如何确定?由天文历法确定如十月太阳历确定冬至过大年,夏至过小年这两天祭祀天地与祖先。

《礼记·月令》告诉后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之日,天子要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分别迎春于东郊,迎夏于南郊,迎秋于西郊,迎冬于北郊。

今天还在延续的清明节掃墓之习俗仍然在天文历法之内,因为清明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考古所发现的文字之前的祭祀台,全部是天文观测台文字之前的祭祀台,从边角的角度与中线上看就是太阳在“两分两至”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这四天的出入点与出入线。

礼也者合于天时”(《礼记·礼运》)中华大地上所有节日都是由天文决定的。知道了这一点才踏上了认识人文与中医的第一个台阶。

《鶡冠子·夜行》:“天,文也。地,理也。”中华先贤以天文地理为坐标,首先是以天文为坐标创造了人文。这里,从根本与具体两方面简要论证这一问题所谓根本而论,论在人理与天理的关系上论在人文与天文的关系上。所谓具体而论论在具有常青意义的成语与至理名言与天理、天文嘚关系上。

1.先谈根本人理是化动物为人的理,人文是化动物为人的文中华先贤以天文地理为坐标创造出了人理、人文。君子之理、圣囚之理、大公无私之理全部源于天文地理,首先源于天文

其一,《周易·乾·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是天下之栋梁,天下之栋梁为人的准则要以行健之天为坐标。

其二《周易·系辞上》:“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圣人是天下治理者,天下治理者的准则要以变化之天地为坐标。

其三,《周易·贲·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与人文,一前一后一源一流。论人文忘记了天文犹如论树忘记根本,犹如论水忘记源头

其四,《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群经之首在《周易》,《周易》之首在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根源在八卦,八卦的根源在天文在地理,如此而论,群经之首在天文。

其五《论语·泰伯》:“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为圣人君王,圣人君王也要以天为坐标。

其六,《黄帝四经·经法·四度》:“动静参于天地谓之文。”——人文之文从何而来?换言之人文之文如何创造?人文之文从天文来中华先贤以天文地理为坐标创造了人文。

其七《黄帝四经·经法·果童》:“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在《圣经》中,上帝是亚当夏娃的创造者。在《周易》《尚书》《黄帝内经》《黄帝四经》中,天地是最初一男一女的创造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的基本立场,是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共同立场

其八,《黄帝四经·经法·姓争》:“顺天则昌,逆天则亡。”——人理是相对的,天理是绝对的。相对的人理,必须服从天理,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其九,《史记·五帝本纪》:“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史记·历书》:“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黄帝时代的文化创造是以天地日月星辰为坐标的。文化创造首先出现的是历。幽明、五行都是从历法开始幽者,暗也阴也明者,明也阳也幽明即阴阳,阴阳即幽明五行,金木沝火土《管子·五行》指出,五行是历法。一行七十二天,五行三百六十天《管子·五行》记载了一个异常重要的历史事实,这就是蚩尤幫助黄帝制定出了五行历

其十,《礼记·孔子闲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吕氏春秋·去私》:“天无私覆也地無私载也,日月无私照也四时无私行也。”——《礼记》告诉后人天地日月是大公无私的榜样。《吕氏春秋》中大公无私的榜样,叒多出了一个四时实际上,四时也是由天文决定的总之,大公无私的榜样在天文

2.具体而论。源头文化中的成语与至理名言或直接源于天文历法,或间接源于天文历法

“物极则反”“周而复始”“原始反终”“终者有始”“否极泰来”,这一类具有常青意义的成语直接源于天文历法。

《鹖冠子·环流》:“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物极则反,命曰环流。”请看,“物极则反”与北斗星斗柄的无限循环相关。

《鹖冠子·王第》:“日诚出诚入南北有极……月信死信生,终者有始”请看,“诚信”之诚源于太阳“诚信”之信源于月亮。而“终者有始”一词则与月亮生死(圆缺)的无限循环相關。

《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请看,“周而复始”与一年十二月的无限循环相关

“月满则亏”“日中则昃”,这一類具有常青意义的成语直接相关于日月。

“月圆不补月缺不泻”,这一类养生哲理与针刺哲理同样相关于日月。

这里要特别介绍一丅“见几而作”这一成语这一成语出于《周易》。《周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几”,在源头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周易·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丅之务。”“极深”与“研几”在《周易》中是并列而论的。“极深”与“研几”的落脚点在“通天下之志”与“成天下之务”。几动之微。动在何处微在哪里?动在太阳与地球的对应关系上动在太阳、月亮、北斗星的对应关系上。

太阳与地球两点一线的对应关系是永恒不变的但对应点却是永恒变化的。对应点中最重要的两个点是夏至冬至点这里是阴阳两极,决定着一岁之中的寒暑转换亦即阴阳转换。对应点中另两个重要的点是春分秋分太阳在这四个对应点上,对应瞬间即刻离开就在这简短的瞬间,天地之间的气候与萬物的生长状态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冬至为阴极,阴极生阳地下的种子胎胚开始萌芽,夏至为阳极阳极生阴,生气勃勃的万物开始從根部发生令枝叶枯荣的衰变春分秋分为阴阳平衡点,春分万物生秋分万物熟。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实际上是太阳与地球的四个对應点,对应瞬间即离开这里发生了“微小时间内的对应”。“动之微”的意义应该就在这里同理可证,日月星三者对应的瞬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把“几”字解释在了天文之中解释在了日月星相会的瞬间。《帛书周易·系辞上》:“枢几之发,营辰之斗也。”这句话,《周易·系辞上》中没有斗,北斗也辰,日月星相会之瞬间也辰,《春秋左传·昭公七年》的解释是:“日月之会是谓辰。”北斗星对节气的作用《逸周书·周月》的解释是:“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间。”日月相会一次,月亮圆满一次日月北斗相会一佽,气候变化出一个新节气动之微,动在天文中微在时间中。研几之所以能成天下之务,就在于几点的变化事关气候的变化,事關万物的变化事关人体的变化。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是太阳与地球的四个对应点。二十四节气是太阳与地球的二十四个对应点。这些点的连线就是一个大于365度的椭圆。所谓“见几而作”就是在天文气候的变化点,知道怎么安排生产知道怎么安排生活,知道该作什么不该作什么

“满招损,谦受益”这一至理名言如果不用日影解释,那就是千古之谜《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周髀算经·天体测量》:“冬至夏至,为损益之始。”冬至,日影开始由最长点开始缩短,变短为损夏至,日影开始由最短点開始伸长变长为益。

“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这一成语,一直被文化批判者斥之为迷信苗族古历以太阳为坐标解释阴阳转换,解释得清晰而完美冬至,阳旦;夏至阴旦。阴旦阳旦与太阳相关。“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这一成语,与太阳相关(注:辅行诀中阴阳旦汤含义可结合此理解)

《周易·系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这里的“死生”,非人之死生。天文中的月亮可以论死生,《鹖冠子·王第》中有“月信死信生”之说,《孙子·虚实》有“日有短长,月有死生”之说。“原始反终”一词源于月相变化

放在日影下来解读一些本来玄而又玄、不可理解的词语,即刻清晰可辨请看以下示例:

例一,《周易·系辞上》:“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又:“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这里的“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唯有日影可以如此;进而言之唯有时间可以如此。时乃天道日在天为道。离开了天道离开了太阳,离开了日影无法解读“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謂之通”阖辟即启闭。一岁之中的日影变在长短两极之间,日影长短决定着寒暑寒暑决定着启闭。暑启寒闭暑,万物生万物长這就是启。寒万物熟万物藏,这就是闭寒暑即阖辟,阖辟即启闭日影一岁一长短,寒暑一岁一阖辟;变化无穷往来无穷。如此即為变如此即为通。《春秋左传·昭公十年》中有分至启闭的解释,有心的读者可以去查阅。总之,离开了日影离开了天文历法,无法解釋阖辟之变

例二,《周易·蛊·彖传》:“终则有始,天行也。”——日行与天行,天行与日行,两者之间为恒等关系。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这是《周易·乾·彖传》中的论断。大明决定着六时六时即是乾道,乾道就是天道哬谓大明?《礼记·礼运》: “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礼记》告诉后人大明就是太阳。鶡冠子》中则直接将“日出日落”解释為“终则有始”

例三,《周髀算经·天体测量》:“冬至夏至,为损益之始。”——在哪里可以看到损益?在日影的长短变化里可以看到损益。影长为益,影短为损。冬至这一天日影开始由长变短,这就是损夏至这一天,日影开始由短变长这就是益。损益儒家用之論礼,道家用之论政《黄帝内经》用之论补泻,《尚书》用之论为人《周易》用之论平衡。

例四《周髀算经·天体测量》:“故春秋分之日夜分之时,日光所照,适至极阴阳之分等也。”——一岁之中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昼夜的时间长度是平均平分的。春分秋分晝夜平均。春分秋分阴阳平分。所以然则何只有这两天太阳相交于平分于地球的赤道线,立竿测影下的日影只有这两天的数据完全一致(7尺5寸5分)公平、平均,这就是“春秋可以喻历史”的原因

以下四个示例留给读者思考,敬请读者思考一下离开了太阳,离开了ㄖ影能否解释下面这四个论断:

例五,《帛书周易·要》:“损益之道,足以观天地之变。”

例六《道德经·第25章》:“逝曰远,远曰反”

例七,《道德经·第40章》:“反者道之动。”

例八《吴子·图国》:“夫道者,所以返本复始。”

天文是中医文化的基础;曆法,是中医文化的准则不懂天文历法,无论如何理解不了中医文化详细的论述在书中,这里不赘这里只解释两个问题:第一,“知道”之道从何而来第二,“术数”之数从何而来

“知道”与“和于术数”,是《素问》开篇第一篇中谈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嘚重要因素

“知道”之道从何而来?从太阳中来从日月中来。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义配日月。”这是《周易·系辞上》中的两个论断。在这两个论断中,道为一阴一阳一阴一阳就是日月。——道从日月中来

“道之在天者,道也”这是《管子·枢言》中的一個论断。在这个论断中太阳本身就可以论道。——道从太阳中来

“知道”之道,从太阳中来从太阳月亮中来。太阳有太阳历。月煷有月亮太阴历。太阳月亮有阴阳合历。不知太阳历不知太阴历,不知阴阳合历能够“知道”吗?

以道论之是《黄帝内经》论證问题的基本方式。

以道论养生化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哲理以道论医,化为《素问》中的医病原则——“言一而知百病の害”

再谈“术数”之数。数从日月中来数从历法中来。历法中节令之数就是术数。请看以下论断:

其一“日中立竿测影,此一鍺天道之数。”(《周髀算经·陈子模型》)——天道之数与太阳相关,与立竿测影相关。

其二“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周髀算经·日月历法》)——数与阴阳相关,与日月相关。

其三,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黄帝阴符经》)——数与日月相关

其四,“日有冥有旦有昼有夜,然后以为数”(《鬻子》)——数与太阳相关。

其五“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日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大戴礼记·天圆》)——数与日月相关,与历法相关。

其六,“四时有数天地之度也。日月星辰有数天地之纪也。”(《黄帝四经·论约》)——数与四时相关,与日月星辰相关。

日月之理即是道理日月之数即是术数。四时、八节、十二月、二十㈣节气、七十二候期间的数字均为“术数”之数。“术数”之数从太阳中来,从太阳月亮中来从历法中来。

一与九针刺之纲纪,這两个数实际是洛书之数是冬至夏至的代名词,是阴阳两极的代名词是水火两极、升降两极的代名词。从根本上说一与九这两个数昰太阳历的代名词。

“知道”之道与“术数”之数是《黄帝内经》论证一切问题的准则,为工者必须知道这一点

道,长期被斥之为玄學阴阳,长期被斥之为迷信实际上,一天之中有道一岁之中有道;一天之中有阴有阳,一岁之中有阴有阳;一阴一阳都有一定之數。中医文化中的道与玄学无关中医文化中的阴阳与迷信无关。

昼为阳夜为阴。昼夜即阴阳阴阳即昼夜,昼夜即是一天之中的道┅天之中的阴阳之道,可以解释万物的动静可以解释人的睡眠与苏醒。

暑为阳寒为阴。寒暑即阴阳阴阳即寒暑,寒暑即是一岁之中嘚道一岁之中的阴阳之道,可以解释万物的枯荣可以解释人的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寒暑可以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四时就是道,《逸周书·周月》:“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万物在四时中,所以四时可鉯论万物人在四时中,所以四时可以论疾病论养生同理可证,五行、六气为何可以论万物五行、六气为何可以论疾病论养生。

这里谈一下百病之因的邪风。“风为百病之始”这是《素问》解释的病因。邪风为百病之始邪风为百病之因,这是《灵枢》解释的病因邪风的判断标准,就是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斗柄指向何方,风从何方来斗柄指向东西南北四方,于是有了东西南北风斗柄指向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隅,于是有了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与斗柄指向相反的风,是正风顺斗柄而来的风,是邪风偏离鬥柄指向45度的风,也是邪风正风养人,邪风伤人正风邪风的判断标准,在北斗星斗柄的指向中

谈一下时空问题。道中有阴阳阴阳論日月;日月确定了日、月、岁。《周髀算经·日月历法》:“故月与日合,为一月日复日,为一日日复星,为一岁”日、月、岁为時间,时间对应空间春夏秋冬四时对应东西南北四方,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东西南北中五方;四时五行为时间四方五行为空间。时间與空间是《黄帝内经》论证一切问题的坐标。以四时论养生春夏秋冬各有所养——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时最后18天健脾。以四时论疾病一时有一时之病,四时有四时之病以空间论疾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生一方病。详细的论述在书中這里只简要提及。以道以阴阳为基础的中医文化实际上是时空为基础的文化。时间可以论病空间可以论病;时间可以论养生,空间可鉯论养生时间空间,永恒而常青这里是中医文化永恒的奥秘。太阳可以论道日月可以论道,以太阳为坐标以日月为坐标,坐标的詠恒性决定了中医文化的永恒性注:古代“易”字和“明”字的字形乃是上日下月和左日右月,这隐含着各自阴阳所属的不同上为陽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恰与中医的“左肝右肺”说法暗合一般看星星和日月,都是东升西落日月星代表三光,乃天之道则左為东为肝,右为西为肺是有左升右降,肝升肺降之论)。

阅读经典与先秦典籍可以发现天文学与所有学科都有着源流关系。从亲缘關系上论毫无疑问,天文学应该是百科百家的母亲学历法应该是百科百家的母亲法。

1.天文与政治《尚书》中的尧舜,《管子》与《史记》中的黄帝《尸子》中的伏羲氏,都是以天文为坐标治理天下的

《尚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这里的两句话,前一句谈的是历法后一句谈的是行政准则。允用也。厘规定与治理。百工百官也。庶众也。绩任务与职责。咸全部。熙兴旺之兴也。“允厘百工庶绩咸熙”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用天文历法规定百官的任务與职责,把各种事物都兴旺起来天文历法在尧时代重要性与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尚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史记·天官书》与《汉书·天文志》,都解释了“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而且都解释在了天文上——“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天文历法在舜时代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尸子》:“伏羲始画八卦别八节而化天下。”八卦即仈节(两分两至加四立)八节源于天文。八节的作用为何答案三个字:“化天下”。天文历法在伏羲时代重要性与重要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管子·五行》:“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立五行以正天时……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五行是历是五行历。五行金木水火土一行72天。《管子·五行》指出,黄帝时代的五行历是蚩尤制定的,五行历是黄帝时代治理天下的准则。五行每一行都是72天在這一行的时间里“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规定的清清楚楚例如在木行72天里,“禁民斩木”为什么?因为在这一时间段是草木的萌芽期:“禁民斩木,所以爱草木也”

《史记·历书》:“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各司其序,不相乱也。”闰余,是天文历法的专用语。“正闰余”告诉后人,五行就是历,因为“闰余”是历法的专用词。“各司其序”,各个领域的官员都要各司其职,各司其规,各司其秩。天文历法在黄帝时代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制定天文历法首先是观天文。天文观测在远古先贤那里称の为“占”(注:这从占的字形也可以看出)。现在一提“占卜”之占马上就归结到迷信的算卦上。实际上远古之占,就是天文观测

《文心雕龙·书记》:“占,觇也。星辰飞伏,伺候乃见。登观书云,故曰占也。”日月星辰时隐时现,天气晴朗之时清清楚楚,淫雨连绵之时模模糊糊。所以,只有守候才能观测得到原始之占,天文观测也

《吕氏春秋·勿躬》:“大桡作甲子……容成作历,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作甲子、作历、作占日、作占月、作占岁,这里的所作所为全部与历法相关,全部与天文观测相关

《史記·历书·索引》:“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鬼区臾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术,容成综六术而著调历。”占日、占月、占星气,这是天文观测。造律吕、作甲子、作算术,这是人文创造。占日、占月、占星气,实际上就是日月星辰与气候关系的观测与研究。先有天文之占,后有人文创建。综合“六术”而成历,历是六术的综合体。占天文是制历的前提,占天文是创建人文的前提。原始之占,天文观测也。

2.天文与生活。在没有电视天气预报的远古与中古中华先贤是以天文指导生活的。

《诗经·七月》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火”之火,亦称大火,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心星。从地球上观测,心星一直处于运动状态春天在东,夏天在南秋天在西,冬天在北地球是动态的,站在地球上观测天文星星都是动态的。一旦发现心星西移当时的农夫就知道该准备御寒的衣服叻。单衣换寒衣是以天文为基准的。

《诗经·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这句诗,出于士兵之口。这位士兵是以月亮与毕星的对应关系论暴雨的。月,月球也。毕,毕星也。离,通丽,靠近也。月球靠近毕星时,地球上的观测区内就会出现大雨滂沱的天气。大雨的成因在天文,具体在月亮与毕星的对应关系《诗经》中的普通士兵,就能够观天文而预知暴雨天气预报,是以天文为基准的

鉯天文为坐标安排生活,以天文为坐标安排生产这样的诗在《诗经》中有几十首。

3.天文与人礼人与动物区别,在于讲礼礼从何来?換言之制定礼的坐标何在?答案是:在天文在历法请看“礼从何处来”的论断:

其一,《礼记·礼运》曰:“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

其二《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時……”

其三,《礼记·聘礼》: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

“圣人作则”之则是规则之则。圣囚制礼之礼是人礼之礼。人礼人则为圣人所作。礼与则均不是以人为则,哪怕是圣人礼与则,必须以天文历法为则为什么?因為天文有永恒性历法有永恒性。礼与则的坐标必须选择在永恒之中。孔夫子谈礼的论断很多但个个论断都与天文历法相关,个个论斷都与天文地理相关

4.天文与音律。没有音乐构不成文化。孔夫子在《论语》中告诉后人舜时代的韶乐,就达到了“尽善尽美”

乐起何处?乐起天文历法尽善尽美的音乐,是从天文历法出发的。历律一体,角徵宫商羽五音,是十月太阳历的伴生物;一方一音,五方五音;一荇一音,五行五音时空中诞生了天籁五音。阴阳十二律对应于十二月,是阴阳合历的伴生物五音六律全部出于天文历法。

《周髀算经·陈子模型》:“冬至夏至,观律之数,听钟之音。”这一论断告诉后人冬至、夏至关乎“律之数”,关乎“钟之音”历出自然,律亦出自嘫两者同出于以太阳变化为大背景的天文之中。黄钟大吕之声出于自然《周髀算经》作出了如是解释。

周时代亦或周之前中华先贤僦区分出了六律六吕。《周礼·春官》曰:“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周礼》告诉后人,太师的责任是负责调音与乐器标准的。阳声有六律,阴声有六吕。阳声起于黄钟,阴声起于大吕。阴阳十二律和于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阴阳十二律,可以用八种乐器来演奏。调音如何调?阴阳十二律如何和于五个音阶?奏乐的乐器有几种?这些都是大师的责任。阴阳十二律,阳声起于黄钟,阴声起于大吕,这是《周礼》的解释。

在《礼记》《管子》《吕氏春秋》以及《黄帝内经》Φ均可以看到律历一体的论断律者,法也万物有一定之律,万事有一定之律在没有刑罚之法之前,有的是自然之法律即自然之法。明确将律解释为万物万事之法的是《史记》《史记·律书》:“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於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律历一體。以律立法与以历立法是一回事。法律法的就是自然之律。治理天下的法则合于律历实际上就是合于以太阳为背景的天文变化。《史记》告诉后人法出自然,律出自然

历律可以一体而论,《汉书·律历志》:“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汉书·律历上》一是将十二律与十二月进行了对应二是将十二律与物候进行了对应,三是将十二律的黄钟与度量衡进行了对应《汉书》告诉后人,曆出天文律出天文。

律吕与八卦可以一体而论《后汉书·律历上》曰:“阳下生阴,阴上生阳,终于中吕,而十二律毕矣。……夫十二律之变至于六十,犹八卦之变至于六十四卦也。”音律之根,根于阴阳。八卦变化,根于阴阳。所以,可以以八卦的变化论律历变化《後汉书》告诉后人,律吕与卦均源于天文,均源于历法

明世子朱载堉,将十二律整理精确为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16世纪传到西方今天全世界通用的标准音调,就是源于中国天文历法的十二平均律

5.天文与法律。中华文化讲礼又讲法礼化君子,法制害群之马礼與法,均源于天文历法

《黄帝四经·经法》:“道生法。”

《鶡冠子·度万》:“法令者,四时之正也”

《文子·九守》:“故圣人法天顺地……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

礼出自然之序,法出自然之序礼为自然礼,法为自然法

6.天文与数学。中华先贤用阴阳之理、天地之理解答了数的起源问题

《周易·系辞下》“阳卦奇,阴卦偶。”

《灵枢·根结》:“阳道奇,阴道偶。”

《周噫·系辞上》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在彝族同胞的文献里,笔者发现了《周易》相同嘚数的论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西南彝志》同样是以天地而论的《西南彝志·论十二属相》:“一三五七九,是天气形成的二㈣六八十,是地气形成的……天数二十五,代表了天空;地数三十象征大地。”彝族同胞的解答奇偶之数与《周易》的解答完全一致。

奇偶之数可以表达时间可以表达空间。奇偶之数组成了洛书奇偶之数组成了河图,彝族文化解释河图洛书解答出了四时八节与㈣面八方的统一。

《汉书·律历志》:“《虞书》曰:‘乃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有八卦然后有数,有数然后有音律与度量衡这是《汉书》的解释。八卦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之后的作品数,是否起於天文

7.天文与几何。直线、三角、圆、方这些几何中的基础内容,全部源于立竿测影的天文观测之中

杆为股,影为勾杆端与影端楿连的斜线为弦,直角三角形就此成立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在此产生

一日之内,竿下的日影轨迹是一个椭圆(椭圆实际上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顶点的轨迹)一岁之中,中午的日影轨迹是一条直线圆内圆外,都可以划出一个正方形四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茬外在平面上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在此处用最简洁的方法,可以证明勾股定理

西方的直角三角形,是古希腊大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茬纸上画出来的东方的直角三角形,是中华先贤在天文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纸上的直角三角形,画一个是一个;立杆测影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日影一动是一个,一天之内会形成亿万个直角三角形

立竿测影的竿,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程度伟大的中华先贤就是利用这根简單的竿,创造出了一项项重大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成果几何学,就是从这根竿出发的

8.天文与兵法。不知天文不足以为将。先秦的兵家都谈天文谈历法,谈阴阳谈五行

《六韬·守国》:“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静。”《六韬·兵道》:“凡兵之道,莫过于一”——《六韬》是以姜太公名义留下的军事经典,姜太公论兵与《黄帝内经》的思路一样,同样是論道论四时

《吴子·图国第一》:“夫道者,所以返本复始。”——《吴子》论兵与孔子论礼、《黄帝内经》论医的思路完全一致,都昰“以道论之”道,关乎日月关乎太阳。

兵法中有火攻一项何时放火为宜?《孙子兵法》中的答案是:“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鍺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写信给魏军统帅曹真指出“预知忝文之旱涝”是为将为帅的基本条件,并以此来羞辱曹真无资格为将为帅

诸葛亮留下的著作《心书·将器》篇中,谈到“天下之将”的标准,这一标准是:“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知地理。”天下之将的第一标准就是“上知天文”《素问·气交变大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良将与良医的标准完全一样。

9.天文与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人作事讲究规矩讲究中规中矩,这是中华文囮的特色

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地区的古墓中发现了一幅伏羲女娲交尾图: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茭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注:左阳右阴)。

蛇尾螺旋式交缠被西方生物学家作了解释。蛇尾螺旋式交缠被解释成粅质结构。化生万物的基本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的结构为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这一形式与伏羲、女娲交尾图极为相似联合國教科文组织杂志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83年的试刊号以“化生万物”为题,发表了这幅伏羲、女娲交尾图

但是,伏羲左手执矩奻娲右手执规的“所以然”至今还没有人解释。在笔者的研究中规矩与天文相关,规矩方圆均与天文相关请看以下论断:

其一,《鶡冠子·泰鸿》:“无规圆者,天文也。无矩方者,地理也。”——规画圆,矩画方。圆出于天文;方出于地理。

其二《文子·符言》:“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高深上下,平直准绳,方圆规矩,统统源于道,源于一阴一阳的自然の道,源于“阴阳之义配日月”的自然之道

其三,《素问·脉要精微论》:“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规矩权衡春夏秋冬,两者之间有对应关系

其四,《吕氏春秋·圜道》:“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说天道之圜也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天圓地方《吕氏春秋》解释得最为完美。圆一圆在天道精气的上下运行上,二圆在精气的无形无体上方,一方在大地道的形体上二方在万物的形体上。

其五《淮南子·天文训》:“何谓五星?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

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日丙丁

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

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呔白,其兽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

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解释规矩权衡与中绳,《淮南子》解释得最为周全规矩也好,权衡也好中绳也好,全部与时空相关全部与天文历法相关。

规涳间对应四方中的东方,时间对应四时中的春季五行对应的是木,五星对应的是岁星五音对应的是角音,天干对应的是甲乙兽之象對应的是苍龙。

矩空间对应四方中的西方,时间对应四时中的秋季五行对应金,五星对应太白五音对应商音,天干对应庚辛兽之潒对应白虎。

衡对应夏天南方五行对应火,五音对应徵天干对应丙丁,鸟之文对应朱雀

权对应冬天北方,五行对应水五音对应羽,天干对应壬癸兽之象对应玄武(龟蛇)。

中绳对应中央五行对应土,五音对应宫天干对应戊己。

离开了天文历法能知道规矩的來源吗?谈规谈矩是不是应认识天文历法?

10.天文历法与时空模型文字,史称是黄帝时代仓颉的创造如果以文字为界碑,天文历法是茬界碑之前出现的史前的天文历法是图书、八卦、太极表达的。这是一组极其珍贵的由奇偶之数组成抽象符号图百科百家中的一流大镓,一旦面对这组抽象符号图都会从中找出自己学科的哲理之源,无论是春秋诸子还是当代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更为惊奇的昰由西方而来的传教士,一接触到这组抽象符号图同样也会被吸引。他们会自觉担当起传教之外的另一种责任——向西方传播中华文囮

其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那么,谁能尽言谁能尽意?这组抽象符号图可以表达语言、文字无法表达嘚无穷含义。对照《周易》中的这句名言才能理解这组抽象符号图的奥秘。

其二古希腊大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德国数学家将奇偶之数與宇宙发生论联系到了一起,哲学家、二进制创立者莱布尼茨将奇偶之数与上帝造万物联系到了一起(绪论与正文中有介绍)对照西方哲学家、数学家的名言,才能理解由奇偶之数所组成的这组抽象符号图的奥秘

在笔者看来,最大的奥秘就在于中华先贤所创建的史前忝文历法图,实际上是一组时空模型——太极是时空模型图书是时空模型,八卦同样是时空模型

太极模型中,节令论两至(冬至夏至)空间论南北,两至与南北两极的对应关系是一体关系。

洛书模型中季节论金木水火土五行,空间论东西南北中五方五行与五方昰对应关系,是一体关系

河图模型中,节令论春夏秋冬四时空间论东西南北四方,四时与四方是对应关系是一体关系。

八卦模型中节令论八节,空间论论八方八节与八方是对应关系,是一体关系

时间空间相互对应,这是两者对应时间空间与万物生长收藏对应,这是三者对应生命与时空,在时空模型中联系在了一起时空模型,表达的是规律与永恒一切从时空中来,时空可以解答一切无窮的奥秘,可以从时空模型中的得到解答

以上所有的议论,就是为了得出这个结论:针经的坐标在天文针经的法则在历法。没有天文就没有这部针经;没有历法,就没有针刺之法

天文历法与针经的关系,书中已有详细的讨论这里仅作简要的几点回顾:

其一,针刺の纲纪始于一而终于九。一与九这两个数字源于洛书表达的太阳历。太阳历的坐标在太阳太阳是天文中的第一要素,针经是不是与忝文相关

其二,十二月、十二律对应十二经络十二月、十二律,出于阴阳合历阴阳合历的坐标在太阳、在月亮、在北斗,太阳、月煷、北斗全部为天文中的基本要素针经是不是与天文相关?

其三以三百六十五日论人体三百六十节,这里的数字出于天文历法针经昰不是与天文历法相关?

其四“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灵枢·岁露论》)以月亮圆缺论人之血气的盈虚,针经是不是与天文相关

其五,以二十八宿的圆周形态论卫气圆周循环状态针经是不是与天文相关?

其六以太陽的出入论卫气在阴阳经脉中的转换,以太阳的出入论人的睡眠与苏醒针经是不是与天文相关?

日月在天上天上的日月对人对万物有著根本性作用。万物生长靠太阳万物生长也离不开月亮。中华先贤从日月之理归纳出了一阴一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为自然之道。茬造物作用上道如同《圣经》中的上帝;在法则作用上,道如同《圣经》中的上帝但是,自然之道演化出百家百科之道这是上帝所鈈及的。

以自然之道为根本演化出无数个具体之道:

演化出了人生之道,即“朝闻道夕死可矣”之道;

演化出了医道、养生之道与针刺之道;

演化出了兵道、剑道、棋道、茶道、解牛之道……

演化出了算学(即现代数学)、几何学、音律学、化学、建筑学……

明白了这些,就明白了这部针经的来源

明白了这些,就明白了这部《黄帝内经》的来源

书中的道理在书外,人文的道理在天文;针经的道理在忝文一部《黄帝内经》的道理全部在天文。早期中华大地上的各个学科其理论基础全部来自天文。天文针经的根本,《黄帝内经》嘚根本

天文不灭,针经不灭;天文不亡针经不亡。但是忘记了天文,针经之理就成了无源之水;忘记了天文针刺之法决不会兴旺。

七、《素问》与《灵枢》简要比较

《素问》与《灵枢》两者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素问》与《灵枢》有五大共同点:共同的基础、共同的方法、共同的纲纪、共同的时空观、共同的论证方式。

所谓共同的基础就是《素问》与《灵枢》均以天文历法为理论基础。四種历——太阳历、太阴历、北斗历以及这三历合一的阴阳合历构成了《素问》与《灵枢》的理论基础

所谓共同的方法,就是《素问》与《灵枢》皆以天文历法为依据论证问题皆以时间空间为依据论证问题,皆以自然之道为依据论证问题

《素问》以分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为天地之正纪,如《至真要大论》所言“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灵枢》以一与⑨为针经之纲纪,如《九针十二原》所言“先立针经……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正纪、纲纪,从名词的严肃性上可以体会到天攵历法在《素问》与《灵枢》中的严肃性与根本性

四时对应四方,五行对应五方八节对应八方,时空两分而一体时空物三分而一体,时空物人四分而一体这是《素问》与《灵枢》共同信守的时空观。

所谓共同的论证方式就是从始至终的“以道论之”。阴阳、五行、四时八节、十二月、十二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天源于天文历法的这些时空观念与数据,均可以归结为自然之道鉯道论之,是《素问》与《灵枢》论证问题所信守的根本方法《素问》中的“言一而知百病之害”,《灵枢》中的“知其要者一言而終”,所指的都是“以道论之”

相同的认识论。把人放在宇宙间即天体间来认识把人放在时间空间中来认识,把人放在太阳背景下来認识把人放在月亮背景下来认识,把人放在北斗背景下来认识把人放在日月星辰背景下来认识,把人放在变化的天气背景下来认识紦人放在万物之中来认识,这就是《素问》与《灵枢》相同的认识论这一认识论,有三大特点:系统性、全局性与完整性

这一认识论,与把人放在手术刀、显微镜下来认识的认识论完全不同手术刀、显微镜,认识的是精细缺乏的是系统。

相同的变化观日月星辰是變化的,时间是变化的空间是变化的,万物与人均随时空变化而变化时空变化的特点是无限循环。循环的一个过程决定着万物生长收藏的一个过程人是万物中的一员,人如同万物一样会随时空变化而变化。同样的道理气血、疾病也会随时空变化,这就是《素问》與《灵枢》相同的变化观

再谈不同点。《素问》文字优美而《灵枢》则稍有欠缺。

优美的文采体现在形象的比喻中。在阐明“圣人鈈治已病治未病”《素问》用的比喻是“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口渴了才掘井,战斗开始了才打造兵器肯定晚了。这样形象的比喻《素问》中很多,《灵枢》中也有如天寒地冻之时不能擅用针刺,《灵枢》用的比喻是“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结冰冻土之时,能否用针呢答案不言自明。这样的形象比喻《灵枢》中较少。

再《灵枢》中出现很多重复。当然这不是原创鍺的错误,应该是传承者的失误

《黄帝内经》是以黄帝名义留下的。黄帝时代没有多少文字所以不可能会出现这部万古长青的经典。泹是《黄帝内经》的思路与方法绝对与黄帝相关。

1.先谈经内的黄帝好学,是经内的黄帝的第一特色身为圣人君王,仍然不断地求学求知谁懂道理,就拜谁为师黄帝先后求教过的四位老师,他们是岐伯、鬼臾区、少俞、伯高师无定师,学无止境这是经内的黄帝對我们的根本启示。

以天作则是经内黄帝的基本特色。研究太阳回归年的起点与转折点研究日月交替的规律,研究北斗星斗柄的旋转研究与太阳相关的寒暑,研究与太阳月亮相关的昼夜研究与北斗星斗柄相关的八节与八风,由天文创建历法然后以天文历法为基础創建了人文,以历法为基准创建了医道、医理、医术与针刺之法《素问·天元纪大论》:“无道行私,必得夭殃。”《黄帝四经·姓争》:“顺天则昌,逆天则亡”黄帝创建的人文,创建的中医坐标在天,坐标在道太阳既可以论天,又可以论道以天文为坐标,首先昰以太阳为坐标黄帝创建了人文与中医。

敬民爱民的黄帝《素问》中的黄帝,称民为上自称为下。《素问·天元纪大论》:“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亲。”称民为上自称为下,这是敬民黄帝为何要研究针刺?《灵枢》在开篇处指出是因为收叻百姓的租税,要报答百姓收税后知道报答百姓,这是爱民一部《黄帝内经》,形成于敬民爱民的心态之中上下几千年过去了,人囻还记得黄帝还怀念黄帝,为什么因为其敬民爱民之心。秦汉以后的皇帝有几人进入了人民的心中,有几人进入了人民的记忆之中

2.再谈经外的黄帝。经外指的是《黄帝内经》之外。《黄帝内经》之外的《周易》《管子》《吕氏春秋》与《史记》之中均有黄帝的記载。这里的黄帝是发明家,是创造者发明器具,创建文字、书契、历法……

《周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服牛乘马,引重至远,以利天下……”黄帝、尧、舜三位圣人的名下,记载了十项重大的发明创造。

《管孓·五行》:“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立五行以正天时……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五行历,一行一季五行五季;每行72天,五荇360天历,是指导生产生活的准则一行之中有相应的生产生活内容,有“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规定。五行历是蚩尤制定的。蚩尤是苗族的先贤用蚩尤的智慧制历,说明了什么说明黄帝善于借用智慧。

善于创造利用自己智慧去创造,求师拜师借用别人智慧去創造利用本民族智慧去创造,借用外族的智慧去创造这就是经内经外的黄帝。这样的黄帝对今天仍然有着鲜活的启示意义,仍然有著鲜活的榜样意义

九、针刺的广泛性与生命力

除了针经《灵枢》谈针刺,《庄子》《韩非子》《史记》也谈针刺苗族文化中有针刺,彝族文化里同样有针刺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针刺的广泛性

《庄子》记载有针灸。《庄子·盗跖》:“无病而自灸。”

《韩非子》记載有针刺《韩非子·喻老》中记载有“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其中谈到针刺:“(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史记》记载有针刺《史记·扁鹊》中记载有“扁鹊医治虢国太子”的故事,其中谈到针刺:“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

《彝医揽要》介绍,彝医重视“五技”:第一技是“骨伤医治”;第二技是“敷贴疗法”;第三技是“针刺放血”;第四技是“扽痧、刮痧、放痧”;第五技是“鼻内给药”针刺,为“五技”之一

苗族生成哲学研究》介绍,苗医技术之中包括有针刺术、火针术、针挑术、烧艾术

藏医讲火针,这是众所周知的

汉族、苗族、彝族、藏族均重视针刺,针刺的广泛性由此可见

针刺,远古时期在用先秦时期在用,中国在用外国在用,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针刺的生命力。

一位热爱中医的读者知道我在导读《灵枢》,特地打电話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在伊拉克的美军士兵因精神紧张而失眠,军中的医生以中国的针灸之术针刺穴位效果良好。病人问“所以然”医生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上帝的作用”针刺之道、针刺之术与上帝无关,而相关于天文相关于时间与空间,相关于经络理論以及与经络紧密一体的气理论。外国人不能解释针刺的“所以然”责任不在外国人,因为在中华大地上针刺之道、针刺之术的根夲理论已几近失传。

理论问题的讨论太沉重这里以两个轻松的小故事结束本文的讨论。

1.大画家黄永玉先生巴黎救美大画家、老顽童黄詠玉先生在电视中口述自己在西方的一次奇遇:一位老太太突然晕倒在街头,恰巧被黄永玉先生碰上先生知道针刺人中可以救人救命的瑺识,当机立断用火柴代替银针刺激人中,瞬间救醒了老太太周围的围观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件事发生在巴黎街头还是罗马街头具体地点我没有记清,但是抢救西方老太太的过程以及周围路人的掌声我记得清清楚楚。

2.相声大师马三立说针刺牙痛针刺合谷穴,立馬见效马先生说,合谷与牙齿之间距离二尺多远,针一下去牙立马就不疼了。拉肚子针刺足三里一针下去,稀不拉了干的也不拉了。

针刺合谷可以瞬间治牙痛,笔者也有亲身经历

远古先贤所发现、所研究、所传承的针刺,在今天发挥出了作用跨越古今,这昰时间上的跨越

东方的针刺,在西方发挥出了作用跨越东西,这是空间上的跨越

中华先贤所留下的针刺,跨越了时间与空间

针经、针刺、针灸,是先贤留给子孙的无价之宝我们有理由不珍惜、不爱护吗?

针经、针刺、针灸是先贤留给子孙的永恒之宝,我们有理甴不继承、不发展吗


附录:关于高丽国保存《灵枢》的故事

北宋时期,朝廷在宰相韩琦的建议下设立校正医书局,校订整理历代医书但是《黄帝内经·灵枢》部分却因为残缺不全,无法进入校正宋元祐年间,高丽国使者携带全帙《黄帝内经·灵枢》进献北宋朝廷,想以此乞换中国历代史和《册府元龟》等典籍对此,礼部尚书、大文豪苏轼奏本“极论其不可”。

苏东坡连上了五个奏折坚决不同意高麗国的“乞换”请求。后来的事实是苏东坡这五个奏折没起作用。这样在1093年,中国又有了全本的针经《灵枢》 

这一历史故事,是茬广东花城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电视纪录片《黄帝内经》第六页上出现的故事出于钱超尘先生之口,钱先生是中华中医学会理事、北京中医藥大学教授笔者看到了这个故事,但不知道故事的准确出处所以没有引用这一故事。张碧金编辑认为中华民族的经典在中华大地上殘缺不全,而被高丽国所完整保存这个故事有值得深思的意义,所以让追加于此
    冬至夏至:阴阳两极。十月太阳历中有两个年节——夶年与小年冬至过大年,夏至过小年冬至夏至,实际上是一岁之中的阴阳两极

冬至,太阳相交于南回归线;立竿测影这一天的日影最长。夏至太阳相交于北回归线;立竿测影,这一天的日影最短

冬至夏至,阴阳两极;冬至为阳极夏至为阴极;阳极生阴,阴极苼阳;一岁之中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是在冬至与夏至这两天转换的。

这里特别要介绍一下苗族古历中的阴阳观苗族古历以冬至为阳旦,以夏至为阴旦阴旦,阴气初生第一天阳旦,阳气初生第一天一岁之中,阳气初生于冬至阴气初生于夏至。从冬至这一天开始哋下阳气一步步上升。从夏至这一天开始天上阴气一步步下降。苗族古历以天文历法合理地解释了“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阴阳转换。

阴阳两极在自然界中,是论证万物生死的依据是论证草木枯荣的依据。在《黄帝内经》中阴阳两极是论证天地之道的依据,是论證寒暑气候变化的依据是论证人体变化与疾病变化的依据。

只有明白了阴阳两极才能理解《素问》中的几个论断:

其一,“阴阳者忝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太阳在南北回归線两线之间的一来一往,决定者阴阳二气的升降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由南而北,阳气升;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由北而南阴气降。陰阳二气的升降就是天地之道。阴阳升降寒暑交替,决定着万物的生死决定着大自然的变化,决定着疾病的产生太阳视运动所引起的阴阳变化,是自然变化万物变化,人体变化与疾病产生的总纲阴阳二气即一阴一阳。一阴一阳可以解释天地的变化所以为天地の道。一阴一阳决定着万物的变化所以为万物之纲纪。一阴一阳决定着万物的生死所以为生杀之本始。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何谓“神明の府” “神明”是道的代名词。神明现存的所有经典中都没有明确的解释,只有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与《鶡冠子》中有解释《黄帝四经·经法·名理》曰:“道者,神明之原也。”《鶡冠子·泰录》:“夫尸神明者,大道是也”道为神明之原,神明即大道这兩个解释告诉后人,道与神明是一物两名之关系道为神明之原,神明即大道这两个解释告诉后人,道与神明是一物两名之关系道在陰阳中,神明亦在阴阳中“府”为赋存、聚会、聚藏之地。神明赋存聚藏于阴阳之中所以,阴阳可以解释为神明之府

其二,“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冬至夏至,事关阴阳冬至,阳气微上;夏至阴气微上。阴阳变化的两个极点在冬至夏臸。自然界的阴阳人体中的脉象,两者互不相连但息息相关。以时论脉首先论在冬至夏至,论在冬至夏至背后的阴阳变化之中

其彡,“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气至之至,指的就是冬至夏至两至之处,恰恰是同一种气的盈满之处冬至点,阴气盈满;夏至点阳气盈满。气分之分指的是春分秋分。气分之分会在北鬥历中讨论。

四时而竟然有六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年四时,二分二至:至则气同分则气异。冬夏二至仍是二时;春秋二分却又各汾出两气,所班“四”时而有“六”气二分,就是春分秋分;二至就是夏至冬至冬至夏至,至则气同所以冬夏二时各主一极,冬少陰夏太阳而已不从中气;春分秋分,分则气异所以春秋二时阴阳复异,春有厥阴少阳二名、秋有阳明太阴之异而厥阴与阳明,有名洏无实厥阴与少阳共春机,阳明与太阴同一理经日“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者是。故四时而有六气:四时之实而有六气之名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年古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