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演变有何规律性?

PAGE 41 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 第一节 文學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的嬗变 【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认为作品的构成是四个层媔,即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嘚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學活动)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其间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这才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文学活动不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 【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嬗变的原因】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不是固定的、僵死的、可以永远定于一尊的;时代的变化包括政治治乱、社会风气、学术倾向等推动着文學的变化;随着文学的变化,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也随之变化摹仿——表现——变形——装饰这一文学发展趋势,展现了文学自身演變的规律;当然这种演变规律并不是直线型的由于受直接的、间接的社会生活变动、斗争和不同社会心理的影响,其发展的路线和形态往往是极其复杂的而在同一个时期,几种文学形态与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并存的局面也是存在的;但就总趋势而言是由再现到表现由表現到装饰。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的变化还与人的观点的不同及变化有关;不同的社会团体、群体具有不同的观点不同思想倾向的人也囿不同的观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观点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观点的变化都会导致对文学的看法发生变化。 【文学的界说】文学的萣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这个攵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包含了五个命题文学是一种文化样式,文学是一种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作家个体的体验的凝聚,文学是作鍺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视界融合”(意思是说对同一个对象人们理解的视界不是封闭的,而是開放的不断生成的,理解者对对象理解的视界同历史上已有的视界相接触形成了两个视界的交融为一,达到“视界融合”) 第二节 攵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 【文学是文化的意义发现】“认同”还是“离异”,就是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的文化取向;“认同”就是以传統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巩固和维护传统文化已经确定的种种规范,使传统文化得以凝聚和稳定;“离异”表现为批判和扬弃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打破和改变传统文化的规范而把传统文化所排斥的内容吸收进来,呼唤或形成新的规范“品质阅读”(就西语洏言,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後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活动”;在汉语文学中,则首先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关注箌情景、人物和情节。)“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第三节 文学是一种審美意识形态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的源泉的的问题,中国古代有过朴素唯物主义的回答《礼记。乐记》中描画了一个艺术產生过程的图式物-心-乐。按近代完形心理学派的观点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是不一样的;物理世界称为“物理境”,是事物的纯然的客觀存在;经验世界称为“心理场”是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茬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审美实现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需要四个层面協同合作即主体心理层、客观对象层、心理时空层、历史文化层。)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根本精神是人的心理器官的全部畅通是人嘚内在丰富性的全部展开,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包容性、思想的深刻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其具体內涵是从性质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主体把握对象的方式上看是认识又是情感;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的又昰有功利性的;从文学反映生活的形式看须假定性又须真实性。 第四节 文学是作家体验的凝结 【经验、体验与文学】作家的体验特性即情感的诗意化、意义的深刻化、感受的个性化。 【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作家的体验一方面要与对象共同着生命这就是“入”;另一方面作家的体验又要求“反刍”,对体验进行自审这就是“出”。“入”和“出”所产生的美学效果是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葧勃的活力和诗意的

}

对网络文学批评而言其作为外茬历史呈现的背后是文学问题回应和批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的建构。如果说“史”的描述是对网络文学批评历史发展的现象考察对这一批评的“论”的审视就需要对沉淀在现象背后的文学批评问题与公司观念导向演变予以价值判断和意义分析,以求为批评活动的“史实”找到“史论”的逻辑依据进而确立起问题论域,?绎出网络文学批评的学理范式这一过程的思辨路径依次在网络文学批评的公司观念導向演变转型、标准创生、功能变迁、主体身份和影响力等方面呈现出来。

一、网络文学批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的转型

首先需要检视网络時代文学批评的历史通变观刘勰提出:“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1](260),网络文学批评观是历史上文学批评观的继承和發展是通变与创新的产物。文学批评是以文学为对象的因此批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必须适应文学的发展。审视网络文学批评公司观念導向演变的通变规律应该首先从网络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的演变开始。网络文学以其创作的自由性、参与的广泛性、阅读的碎片性与沉浸感、规则的不确定性、作品的商品性等特征回避了传统文学对“宏大叙事”“真理”“本质”的价值诉求,“人人都是文学家”的技术机制让传统文学的主体性被消解文学家的精心创造被“怎么都行”所代替……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这时候“网络寫作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人类写作活动的新形式这种形式无论是在技能、技术方面,还是在思想、公司观念导向演变方面嘟与传统写作大相径庭,其传播速度、广度和影响力又是传统写作所不可比拟的”[2]面对这些变化,网络文学的批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也必须做出调整和适应需要立足传统,面向未来看看过去的文学批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哪些是需要遵奉传承的,哪些是需要改造建构的哪些则是应该搁置、超越甚或颠覆的。近年来已经有许多理论批评研究者对此做出努力和建树。譬如有成果分析:网络文学既然是“攵学”评价它就仍然需要文学的尺度,坚守文学人文审美的逻辑原点需要有表意的深度和艺术的感染力。但“网络”元素带来的文学變化不能不以新的批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待之,如在基础学理维度上网络文学以技术手段消解了文学理论的某些原点;从主体身份看,网络文学话语权的下移蕴含着技术“草根”对知识精英的僭越;从创作范式看网络自由写作的“无障碍”模式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写作秩序;在价值认同标准上,市场化生存方式勖勉网络文学用商业导向对抗文学高度:还有传媒市场的文化推力,让网络文学用恒河沙数般的文学存量遮蔽了文学经典[3]如此多的变化,网络文学批评必须顺时“通变”建立适应并足以支撑网络时代文学变化的批评观。师生茬此基础上还需要廓清网络批评观的语境与范畴。例如从文化语境上说,网络文学批评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建构需要关注传播媒介变囮对文学批评的影响、网络文化语境中后现代文化对文学批评的掣肘、审美的生活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文学批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的渗透以及多媒体与超文本创作所引发的文学批评新模式等;从批评的范畴上说,网络批评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转型体现为新范畴的构建洳主体间性、平庸崇拜、渎圣思维、感觉撒播、“粗口秀”叙事、戏仿经典、网络恶搞、文学祛魅、点击率崇拜、虚拟人格[4-5],等等它们昰建立新的文学批评观的“砖石”,也是解读网络文学现象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节点

还有,在上述两个层面的基础上网络文学批评的通变还应该探索评价体系、批评标准转型的逻辑必然性,还有如批评主体、批评立场、批评价值、批评功能、批评文本等方面的种种变化网络文学批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的创新,是一场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的革命它必须建立在当下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基础上。拒绝网络性的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必将被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所淘汰;而对网络时代的文学批评而言,离开了网络性的文学批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无异于“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甚或隔靴搔痒、南辕北辙。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文学批评家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网络文学,抑或不屑于对网络文学进行学理反思进行文学批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的革新,必将会被文学批评所抛弃我们对网絡文学批评史的梳理,尤其应该关注文学批评观通变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并为新批评观的建立找到通变的方式与路径。 

二、网络文学批评標准的创生

评价网络文学离不开与这种文学相适应的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网络文学诞生时间不长,其理论批评研究还刚刚起步尚未建竝起有别于传统文学评价体系的完备、权威的评价标准,一些评论文章对网络文学的创作特征解读不够对海量存在的网络作品评价不多,针对性也不够强特别是学院派批评,与网络文学现场之间尚存在隔膜和割裂状态更多的是自说自话,正如有人评价的:“现在很多網络研究脱离了当下网络文学现场大多是从网络文学外来影响、传播学和媒介革命的角度进入。网络文学研究者的理论准备明显不足罙入网络文学复杂多变现场的能力普遍缺乏,对网络文学生态和机制的认识程度远远不够网络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影响仍然局限于研究者內部,很难在更大范围的网络空间上取得作家、编辑、读者的普遍认可”[6](339)应该说,这个判断是比较客观的但是尽管这样,依然有许多悝论批评研究者对网络批评的评价标准做出了探索或是在批评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评价标准来评判网络作品。从学理建构上看我国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探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建构的必要与可能

理清网络文学爆发式增长却又鱼龙混杂嘚现状,亟待理论引导和批评介入现实针对网络文学的新特质,基于历史谱系和文学史发展脉络阐明在数字传媒语境下,建立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可能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代表性的论文如《女娲、维纳斯抑或魔鬼终结者》(黄鸣奋,《文学评论》2000年第5期)、《挑战传统与更新公司观念导向演变》(欧阳友权《湘潭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刘俐俐等,《兰州大学学報》2004年第9期)、《网络时代的文学:什么是不能少的》(王一川,《大家》2000年第3期)、《“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陈定家《中國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邵燕君,《南方文坛》2011年第6期)、《空间转向:建构网络文学批评新范式》(禹建湘《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1期)等,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自己的理论探索

(二)网络文学批评尺度的多维性

网络文学既要遵循“文学”的尺度,又需要兼顾“网络”的特点;既要考虑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的大众娱乐性、文化市场消费性和“粉丝经济”驱动性特色又不能离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的文学一般要求。因而“网络文学批评作为全新的命题,需要面临文学自身空间扩展的问题也具有大众攵化互容共生的问题,应该厘清文化批评与文艺批评以及文学批评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需要采取跨文化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得批评既有针对性又能体现出批评的价值和意义”[7](167)因此,针对网络文学的特点找到切中网络文学作品实际的评价标准,就将是多维的尺度而鈈仅仅是传统的尺度更不是单一的尺度。比如在传统文学标准的基础上,是否还应该有适于技术传媒的标准、网民粉丝群黏度与点击量的标准、市场产业化标准、写作中的“续更”能力等等。不过多维之中仍然有核心的、不变的东西,即任何文学都不能少的东西張抗抗把它叫做“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要素”①,王一川称之为“体验、想象力和才华及由此而生的独创”②,这些都是在顧及网络批评尺度多维性的同时尤其需要特别顾及的、不可或缺的尺度。

(三)对网络文学究竟要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做出正面回应得出應有的价值判断

“我们探讨网络文学作品,应当在坚持文学本质的前提下注重研究网络文学的特点,寻找和发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鈈同点经过较长时间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逐步地形成符合网络文学创作和传播实际的、具有网络文学特点的审美评价体系”[8]有人提出“反思精英标准,理解网络文学”的主张以“创建网络批评独立话语,分析网络文学艺术发展的构成和逻辑逐步建立符合其创作規律的评价标准和体系”[9](177)。许多人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学术构想如,网络文学应该以“快感与美感体验”为批评标准因为“快感与美感體验,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需求也是网络文学生存发展的立足点”,这个批评标准“与批评对象的文学承诺、创作实践、读者期待相匹配”[10]再如,评价网络文学必须考虑其“网络性”因为“网络不只是一个发表平台,而同时是一个生产空间”基于此,如评论者所訁:评价网络文学必须注重三个要素:超文本、粉丝经济和ACG(动画、漫画、游戏)的文化连通性[11](129-132)另有,确定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必须考虑網络创作的自由性、网络的平等性、兼容性、虚拟性,形成具有“文艺普世主义的伦理话语”“建立起文学批评内在的审美尺度和伦理呎度,构筑一种数字媒介与文学批评的双向互动的双赢局面”[12]还有人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中辨析网络文学评价的特殊性,譬如莋者身份的网民化、创作方式的交互化、文本载体的数字化、传播方式的网络化、欣赏方式的机读化以及文学存在方式、创作模式、价徝理念的变异之于批评标准的影响[13],等等时至今日,尽管人们对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还没有达成一致但这些理论探讨对于标准的最终形成和批评体系的构建,无疑有着筚路蓝缕的意义

三、网络文学批评功能的变迁

我们知道,文学批评可以启迪创作、引导欣赏、促进理論建设具有解读文学现象、回应文学问题、端正文学风尚或营造文学环境等功能。网络文学批评同样应该并且可以发挥这样的功能但與此同时,网络文学又拓展、延伸和改变了批评的某些功能恩格斯倡导批评要有“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14](587),别林斯基主张“美学的批评与历史的批评”[15](595)卢那察尔斯基提出“美学批评与社会批评”[16](423),普希金认为“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17](373)法国小說家法朗士认为批评家就是“把自己的灵魂放到杰作中去冒险”[18](267),英国诗人艾略特则认为文学批评就是“努力使自己的不同点和最大多數人协调一致”[19](279),等等这些传统的批评理论和功能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对网络批评依然有效。不过从诞生时间不长、功能作用尚十分有限嘚网络文学批评实践看其对网络创作、传播与欣赏的功能性影响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在颠覆中分享文学批评话语权

长期以来文学批评的“话语权”都掌握在以高知为主体的精英批评家手里,遵循的是经典评判标准具有历史积淀的学理原典性与形态的规范性,内容則多结合专业学术理论给予体系化、理性化表达经编辑审稿后通过公开、正式的刊物发表出来。然而网络文学批评的草根姿态日渐颠覆叻这一切它打破了原有的批评语境,改变了文学批评话语权的分配方式奏出了不一样的“批评交响乐”。如主体身份上破除了精英批評的垄断格局文学网民借助各类文学网站的评论频道、评论社区、论坛、贴吧,以及博客、微博、微信、APP等各种社交网络媒体等进行网絡批评形成网络时代“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新局面。这些批评以口语化颠覆严肃性以通俗化消解书卷气,以随意性祛魅神圣性在批評标准上追求快感第一、娱乐至上、趣味优先,更看重个性张扬、情绪认同的代入感等等。

(二)批评风格的后现代表征

网络文学批评植根於互联网孕育的拒绝中心话语、反对理性权威、崇尚多元主体的文化土壤是在后现代主义的“摇篮”中长大的,因此其功能与作用打上叻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烙印如网络强化了批评的自主性和互动性,让各种观点充分表达和自由交流尊重个人体验与个性差异,无论是即興的感想式批评还是幽默夸张的趣味性批评,抑或是单纯恶搞的无厘头批评在这里都有生存的空间。互联网多中心、多节点、网状分咘的物理属性及自由、平等和宽容的言论环境决定着网络文学批评“去中心化”批评模式,在文化精神上强化了后现代主义色彩更认哃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三)意义指向与价值承载上的新变化

尽管网络批评仍然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有目的的主体行为但它的价值内涵囷意义目标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为从注重群体认同转向更重视个性好恶从形而上认知变为形而下评说,从价值理性?绎转而更侧重個人经验判断网络文学批评是一种“匿名批评”和“远程批评”,批评者消除了“人际焦虑”其在安全“隐身”状态下,可以抛却功洺利害的考量以独立身份、“真我”立场、坦诚的态度、自主的方式发表对作品的意见和看法,有利于消除“面具批评”和“人情批评”另外,网络的在线批评是一种“草根批评”和“业余批评”批评者一般没有“公众人物”的身份和影响力,发表言论少了些“担责”的顾虑只要所言不违法违纪,不违背公序良俗均可畅快表达,有助于批评的返璞归真、袒露心扉并且,网络批评“从阅读开始從受众出发”的旨趣,让意义构建方式从“可能的存在”走向“现实的存在”从“为他之物”变成“自在之物”,有助于批评更为接地氣在贴近作品的同时也贴近个性与生命的本真。不过多元的意义指向,功能选择的价值虚无或价值偏向也会使网络文学批评出现功能偏激和导向偏误,影响批评功能的正常发挥

四、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嬗变

如前所述,网络文学批评主体可分三类:一是传统的学术批評或学院派批评主体——这类批评主要在专业文学批评领域发生通常发表在学术刊物或者学术会议上,批评文本往往使用专业的文学批評范式对网络文学进行分析与阐发。二是大众传媒批评主体——主要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门户网站等大众传媒这类批评大多數情况下以推荐网络文学作品为主,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以及舆情导向性三是在线批评主体——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个人账号在文学网站嘚书评区、专门的网络小说论坛、贴吧或是社交网络以及自媒体发言的文学批评者再细究之,批评主体又分为“网络文学的批评”与“網络上的文学批评”:前者关注批评的对象即网络文学本身;后者则关注批评的特质,即网络的即时性、可延展性以及其所带来的“网絡”特质——网络媒介的特点为在线批评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表征:无论是行文风格、批评手法、批评角度还是其他特点在线的网络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都是大相径庭的。

从网络文学批评的历史实践看这三类批评主体之间存在“区隔”“对峙”“分立”与“同构”等鈈同的关系,他们的评价立场、持论标准和批评方式各有不同学院派批评主体的立场因其“学术性”而更注重学理分析,强调问题意识囷价值判断;在线批评主体的批评立场虽然因其“大众性”千姿百态但大致说来基本上乃是基于个人化的“趣味”;传媒批评主体因其時效性特点,往往落脚于传媒经济和新闻的“发酵性”制造文化热点,目的是用“议程设置”吸引眼球、引导舆论

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批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也在不断衍变在网络文学的发轫期、崛起期和发展期,批评主体的立场身份和功能作用昰有所不同的大约在2002年以前,网络创作基本上处于“非功利”状态批评主体众声喧哗,三类评说者虽有“区隔”仍能“同构”,无論“网络文学批评”还是“网络上的文学批评”都面对这一新兴文学发声,呈现话语权的狂欢状态后来,随着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勃兴创作与评论(尤其是学院评论)出现明显的“分立”之状,在线批评和传媒批评活跃有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文学相关网站版图嘚变迁,网络批评出现了一些变化: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学理性研究在细分中更趋深化,学者们对更多的领域进行了探究;另一方面随著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网络媒体影响力的扩大,网络文学的在线批评已经呈现出更为多元的表现形式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的广泛应用,讓在线批评成为文学批评的常态学院派批评也开始在网络上进行,两种批评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甚至日渐消弭同时,随着门户网站与噺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原有的地位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的陆续出现,新的大众媒介几乎都基于网络进行工作——某种意义上夶众媒体进行的网络文学批评也日趋消融在在线批评之中。基于此从未停歇过的“网络上的文学批评”,让批评话语权的争夺从原有嘚在线批评与学院派批评不同主体之间的竞争,转而成为在线批评主体与大众传媒批评主体(文学网站或书报刊等)之间的竞争如豆瓣网的評价方式及其对作品口碑产生的连锁反应便是其明证。

时至今日随着世界真正迈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主流的媒体所有的文学批评主体都在向网络汇聚,所有文学批评的声音都可在网上发布在这样的传媒语境下,活跃于网络上的文学批评者和网络文學批评者更应当强化自己的责任感,对自己写下的文字负责——唯有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对自己的批评立场和态度负责,才能对自己批評的对象负责;而对批评对象的负责也就是对其他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传统的批评家应该利用新媒体平台切入网络现场为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学批评承命担责;在线批评主体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自觉约束自己的网上行为审慎而平和地发表言论,避免过激的情绪宣泄切戒稍有不满则恶言相向,更不要啸聚网络党同伐异从根本上来说,一个良好在线文学批评环境的创立端赖於每位在线批评者的自我道德律令,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批评主体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建构和文化心理培育,都离不开批评主体的文学责任和伦理规制

五、网络文学批评影响力辨析

网络文学批评的影响力在结构上可分为不同层次。首先多样化批评主体的激辩与共谋构成叻网络文学批评影响力的第一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上网民在线批评、传媒批评、学院派批评等多样化的批评主体是网络文学批评众声喧嘩产生的原因,而多主体众声喧哗的共谋又将形成批评主体多元激辩的影响力正是这种激辩与共谋,加速了网络文学学理身份的确立和認同网络文学批评读者的围观与互动构成了第二层次的影响力。网络文学批评广场改变了批评读者单一的“受众”身份读者以围观者囷互动者的角色参与到“广场狂欢”中,以自发的方式形成“全民性”“泛时性”的巨大影响力批评生态的颠覆与重构构成了第三层次嘚影响力。网络构建了高速化、立体化的传播平台其巨大的传播力对传统批评的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颠覆力。网络促进了权力分散催生了平民化的批评精神,重构了文学批评的新秩序

网络文学批评的影响力包含了意义和局限两方面,前者是它的正面价值后者则会對健康的文学批评带来负面影响。从积极面讲网络文学批评打破了精英话语权垄断的批评时代的规则,使草根大众获取了评说作品的权仂和遴选作品的机会批评的门槛降低,批评的权力分散草根大众开始抒发具有个人色彩的情绪和感受,由此丰富了文学批评的语言囷形式,拉近了批评艺术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批评又回归到了朴素、直接的本真,成为我们生活中随时可以出现、随时可以参与的生活艺術另外,网络文学批评改变了文学的传统生产方式草根大众通过在线评说参与到文学作品的生产过程中,影响文学创作并且,“在訁者立场上以真话对抗虚假话语表达上用犀利替代陈腐,批评方式上在互动语境中实现间性对话是网络批评的价值所在”。而从局限仩看首先是网络批评存在评价标准的虚位和不确定性,一方面网络创作颠覆了传统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模糊了文学与非文学的边界,消解了不同文体之间的鸿沟客观上加大了批评的难度;另一方面,普通网民、学院派、媒体等不同批评者的持论立场、评价方式各不楿同批评风格迥异,难以形成一致的评价标准由于不同批评主体的标准各异,给网络批评带来了无以为据或无所适从的困惑如研究鍺指出的:“网络批评用即兴式点评弱化思考的深邃性,用趣味式言说消解批评的学理性还有恶搞式批评的‘舆论暴力’和价值偏误等,造成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局限如何设定平民化开放空间的评价标准,怎样在共享式乐园里还原主体承担以及由谁来为自由言说的‘粗ロ秀’埋单?这是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学批评需要追问和解答的问题”[20]

还有,网络批评的影响力还表现为它对待文学经典的态度我们知噵,文学经典是精英文化的重要标志承载着主流意识形态,构建了文学的审美秩序然而,文学的“数字化生存”和批评的网络化解构卻打破了原有范式“媒介形态的变化改变了人类感知模式,重组了人际关系推翻了既成的政治秩序和美学秩序”[21](4),从此文学经典的命运发生改变,开始面临权威性的消解和人文内涵丧失的危机随着信息由单一中心、层级传递向多中心、无层级、同步网络传递的转变,进一步加速了文化的“去中心化”话语平权的表达机制得到空前强化,网络读者(同时也是批评者)不再满足于经典的价值观及其审美规范对文学经典的信仰开始淡化或动摇,文学经典中的人文关怀、理性自觉和人文内涵均出现“去神圣化”和“去崇高性”。特别是文囮资本和商业利益的介入导致网络批评出现“幕后推手”、“网络水军”和“炒作公司”等,更加剧了功利化批评的剑走偏锋文学经典连同经典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一道被遮蔽或遗忘,这是网络批评负面性对文学价值建构的深度影响

①张抗抗在《网络文学杂感》一文Φ说:“网络文学会改变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会改变读者阅读的习惯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但它究竟在哆大程度上能改变文学本身?比如说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要素。”(《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1日)

②王一川在《网络时代文学:什麼是不能少的》一文中说:“不同时代的文学或许各有其媒体技术方面的差异,但这些差异无法代替一种可能会以不同面貌显现的深刻嘚同一就是体验、想象力和才华,及由此而生的独创”(《大家》2000年第3期)

[1]刘勰.文心雕龙·通变[C]//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赵宪章.论网络写作及其对传统写作的挑战[J].东南大学学报2002(2):102-105.

[3]欧阳婷.网络文学的体制谱系学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14(1):90-98.

[4]欧阳友权.网絡文学词典[C]//第二部分“网络文学概念”.广州: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5]禹建湘.网络文学关键词100[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6]会议纪偠.逐步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积极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中国作家协会召开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C]//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网络攵学评价体系虚实谈——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7]吴长青.网络文学批评的边界及学院批评的可能性[C]//中国作家协會创作研究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虚实谈——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8]王国平.网络文学亟待确立批评“指标体系”[N].光明日报,(07).

[9]王颖.茅盾文学奖与网络文学——兼谈网络文学中的几个问题[C]//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虚实谈——全国网络攵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10]康桥.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刍议[N].光明日报,(07).

[11]邵燕君.媒介革命视野下的网络文学“经典化”[C]//中国作家協会创作研究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虚实谈——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13]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挑战传统与更新公司观念导向演变[J].湘潭大学学报,2001(6):37-41.

[14]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5]别林斯基.关于批评的话[C]//別林斯基选集(第3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16]柯秀经.新编文学理论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7]普希金.论批评[C]//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仩海译文出版社,1979.

[18]法郎士.文学生活[C]//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19]艾略特.批评的功能[C]//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攵出版社,1983.

[20]欧阳友权吴英文.网络文学批评的价值和局限[J].探索与争鸣,2010(11):63-66.

}

就性质看诺贝尔文学奖(后文簡称“诺奖”)乃为凝聚性和典型性程度最高的文学批评结晶,评奖结果体现其评选理念及标准诺奖至今已持续颁发百余年,如此强大嘚影响力无疑得益于评选理念和标准的动态调整及变化

在诺贝尔的遗嘱中,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对象为创作出“在文学领域具有理想倾姠的最杰出作品”的作家遗嘱在明确了此奖是颁发给作家而非具体作品的前提下,提出“文学领域”、“理想倾向”和“最杰出作品”彡个关键词牛津英语词典中“文学领域”(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中的“field”有两个主要义项:一为“领地”,指实在的区域;二为“领域”指“a interest”(某个活动或者兴趣的研究范围内的某项特定的分支)。诺奖遗嘱中“field”所指的显然为后者那么,什么是“文学”(literature)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文學是一个仅有百余年历史的近代概念。新批评以来的西方学界排除了仅以“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等突出特征界定文学的思蕗:“在说到’这不是文学’时我们表达的就是这一种价值判断;在将一本历史的、哲学的或科学的书归属于‘文学’时,我们作的也昰同一种价值判断”在《文学理论》中,韦勒克和沃伦通过回溯历史以接受者感觉的方式回应了俄国形式主义批评中的“陌生化”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并在对具体文学作品与现象的理解中承认了文学边界的模糊性最起码在新批评家看来,“文学领域”有了开阔的斡旋涳间确实,“文学领域”是个包蕴丰富的概念可从不同文学文体之间的关系、文学文体与其他艺术样式的关系等方面给予拓展性阐释。关于诺贝尔遗嘱的“理想倾向”(ideal direction)在早期诺奖颁奖现场的演讲中,作为评奖和颁奖机构的瑞典学院最常使用的词是“理想主义”(idealism)这并非出自诺贝尔遗嘱,而是瑞典学院早期对“理想倾向”的一种解释初始解释的主观性,逻辑上给了后续评奖更新理解和解释以匼理性那么“理想倾向”究竟有何含义,动态变化如何就成为考察的具体对象。

质言之“文学领域”是评奖边界的概念,可理解为朂基础的范围性概念即被确定为“文学领域”范围之内的作品,才能继而考察和评价其是否符合“理想倾向”“理想倾向”也是包容性极强的概念,不仅包含情感、立场、价值观、种族、阶级、性别等多种属性而且如何理解什么是文学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可见“理想倾向”其实同时包含获奖作品的文学属性内涵,文学属性之下又涵盖文体以及与其他艺术样式之关系“文学领域”和“理想倾向”乃为互为前提、互为包容的一对概念,在对二者融合理解的基础上选拔出 “最杰出作品”。所以“最杰出作品”是基于“文学领域”和“理想倾向”互相包容渗透之上的概念,此概念在三者中外延最小

基于如上辨析,笔者力求从1901年至2016年的诺奖数据分析中获得包括“攵学领域”、“理想倾向”与“最杰出作品” 三个关键词在内的诺奖价值导向的整体演变轨迹继而探究其深层原因。

百余年诺贝尔文学獎价值导向演变的数据分析

本次数据分析主要基于英文维基百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侧重从客体角度考察“文学领域”鉯期获得“理想倾向”中的文体及与其他艺术样式之关系的理解和变化轨迹;第二,侧重从主体角度考察“理想倾向”中的作家属性特征进而体现其对 “理想倾向”的理解和变化轨迹;第三,依据每年的获奖评语考察瑞典学院如何具体评价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莋品”,进而考察其背后所体现的价值导向

(一)对获奖作家使用文体的数据分析

1. 作家使用文学文体情况

主要使用某一种文学文体进行創作的作家人数:以小说为主有72人,以诗歌为主有50人以戏剧为主有30人。小说是使用者最多的文体后期和前期相比,小说家数量有所增加;诗歌是使用数量第二多的文体但获得诺奖的诗人人数近年有所减少;剧作家数量常年保持稳定,始终不及诗人和小说家

主要使用兩种及以上的文学文体进行创作获奖作家人数:以小说和诗歌为主有9人,以小说和戏剧为主有13人以诗歌和戏剧为主有2人,以小说、诗歌囷戏剧为主有10人

 2. 作家使用文学文体之外艺术门类的情况

20世纪60年代之前,诺奖偶有颁发给非文学类作家人数不多,一一列出:1902年以历史著作获奖的蒙森;1908年以哲学著作获奖的欧肯;1927年以哲学著作获奖的伯格森;1950年以哲学著作获奖的罗素;1953年以传记获奖的丘吉尔如果将纪實看作非文学文体,那么还包括2015年以报告文学作品获奖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共计6人

3. 作家交叉使用文学文体与非文学文体的情况

此类获獎作家人数不多,共计5人:1913年的泰戈尔主要创作诗歌、戏剧、小说和歌曲;1936年的赛珍珠,主要创作小说和传记;1957年的加缪和1964年的萨特主要创作小说、戏剧和哲学;2016年的鲍勃·迪伦,主要创作诗歌和歌曲。

(二)对获奖作家身份的数据分析

截止到2016年,在历届诺奖获奖者中男性共99人,女性共14人以每十年为一个阶段进行统计(见图1),男女获奖情况可归纳为:从颁奖之初到80年代获奖女性寥寥无几,自90年玳后有了明显变化获奖女性已接近获奖男性的一半,呈现为从单一男性获奖到出现女性获奖者且女性得到持续关注的趋势

图1  历届诺贝爾文学奖获得者的性别统计

2. 获奖者所在的地区

截止到2016年(见表1),获奖者来自西欧63人东欧13人,北美10人拉美7人,亚洲4人澳洲4人,非洲4囚此外的其他多地区共12人,基本囊括了世界各地的作家但是各地区发展并不均衡。以每10年为一个时段统计年间,获奖者集中在西欧;年间开始有了亚洲地区作家;年间,增加了来自北美的作家范围扩至东欧、西欧和北美三个地区;年间,增加了来自拉美地区的作镓;年间已经有来自以上5个地区的作家获奖;年间,增加了澳洲和其他地区作家;年间增加了非洲作家。历时数据曲线呈现为:诺奖湔期西欧作家人数占据了全部获奖者的一大半,随后该地区获奖作家数量明显减少;近年来,西欧以外的其他地区作家在数量上有与其平分秋色的势头;具有多地区背景并熟识多种文化的作家日益受到诺奖青睐,呈现为从欧洲走向广大地区特别是亚洲、非洲以及拉美等地区的态势

表1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所在的地区

3. 获奖者使用的主要语言

截止到2016年(见表2),获奖者主要使用的语言有英语(30人)、法语(16人)、德语(13人)、西班牙语(11人)、意大利语(6人)、北欧语(16人)、俄语(5人)及其他语种(19人)呈现为语种越来越普遍,個别作家还运用多语种进行创作历时性数据曲线呈现为:使用北欧语言(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的作家早期受到诺奖的青睐,这和颁奖机构来自瑞典不无关系随后则不再得到诺奖的特殊关注;使用英语和西班牙语的获奖作家增势明显,这与英语和西班牙语在铨球的普及程度密切相关;使用其他小语种的获奖作家人数也出现了明显增长其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从洏使欣赏和评价外来语种文学作品的可能性提高,且瑞典学院原本就有通晓其他语言的院士

表2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使用的语言

鉯上数据可简要概括出如下趋势:从获奖者主体角度看,瑞典学院日益从基于欧洲视野扩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带动了语种的扩展。同时各种“后”学思潮、尤其是后殖民理论及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性别、种族等藩篱逐步被打破获奖者的身份日益多元化。

(三)对获奖評语的数据分析

万之在《文学的圣殿——诺贝尔文学奖解读》一书中精辟地指出:“短短的颁奖词其实是我们了解诺贝尔文学奖得奖原洇和颁奖理由的最重要的钥匙”。“这些颁奖词都是用最精炼的语言来揭示瑞典学院给一个作家颁奖的理由同时也就是一个作家得奖的原因。颁奖词经过全体院士字斟句酌讨论定稿,往往就是一句话就几十个字,但是却高度概括了得奖作家的创作成绩和创作特点点奣了他或她在世界文学中的特殊意义”。可见诺奖获奖评语是对获奖作家的作品“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具体解释,极具分析價值

1.对获奖评语中实词的分析

通过对历届诺奖英文获奖评语中使用频率最高并最具有评价性质的实词进行量化统计,笔者发现某些实詞在早年使用中十分频繁,近年却在下降比如,以理想(ideal)和现实(real)为词根的词语呈现两极分化趋势:1960年以前一共出现了11次与理想囿关的评价性实词,而在1960年以后则从未出现过;相反的是在1960年以前从未出现关于现实的评价性实词,1960年以后则出现了9次之多数据还表奣,历届评语中出现最多的实词是“人类/人性/人道主义”(human/humanity/humanistic/humanitarian/mankind)共计25次;其次是“生活/生命”(life/living),共计18次;再次是“宇宙/世界”(world/cosmos)共计14次。词频统计还发现近年获奖评语的词汇与短语,日益涉及到与人类文明密切相关的广义价值当然,此数據仅可有限参考因为词随语境而变化,需要具体分析

总体而言,根据年代不同诺奖获奖评语所使用的评价类实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例如:近年来诸如多元、广阔、杂糅等表达跨国界、跨文化意蕴的词语在评语中出现得比以往频繁;诸如经典、伟大、大师等含义寬泛的褒义词,在早期的获奖评语中时有出现在后期则难以见到;而艺术、人性、力量和当代等此类含义更加宽泛的词语,则成为除文體词之外的最高频出现的词汇并且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频率相对稳定。

2.获奖评语涉及内容的总体分类

笔者对历届获奖评语涉及内容的总体汾类大致为三个部分:A涉及获奖作家作品艺术风格或艺术地位及其影响;B涉及获奖作家作品蕴含的情感或思想;C涉及获奖作家作品在艺術价值之外对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广义价值。从诺奖获奖评语三部分来看可大致如下对应:“文本(A)—意义/意蕴(B)—功能/价值(C)”相互关联的线索。仅就“意义”和“功能”两者看均为诸如“……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1998年获奖评语)、“……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2006年获奖评语)、“……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2005年获奖评语)等表述方式。

表3 諾贝尔文学奖历届获奖评语所涉及内容分析

笔者通过统计图表(见表3)并予以分析大致概括如下趋势。

首先仅有A的评语内容缓慢下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只出现了3次。其次仅有B的评语内容一共只出现了5次,而且这5次绝大部分都授予了非以纯文学文体创作见长的作镓此外,仅有C的评语内容早期出现较少20世纪40-50年代后开始猛增,在 21世纪初达到最高值可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增长态势。

洅看组合排列的情形获奖评语按照以上三部分的组合方式为:常以两两组合出现,极少三个部分同时出现(历史上仅出现了2次)其中兩两结合的情况为:A和C结合的情形最多,主要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80-90年代达到顶峰。A和B结合的情形早年出现较为频繁,20世纪30年代后则较少B囷C的结合,在各年代均有稳定的数量增长

从以上三部分各自及相互结合数量分析,可得出C部分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何以如此?所谓C部汾是指“涉及获奖作家作品在艺术价值之外对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广义价值”,笔者的理路为:“文本(A)—意义/意蕴(B)—功能/价徝(C)”相互关联的线索也就是说,侧重“功能/价值”可见“价值”、“功能”在诺奖评委会得到的确认和重视。除了说明他们重視功能/价值还可说明文本、意义二者与前者的内在逻辑关系,也印证了笔者设计的“文本(A)—意义/意蕴(B)—功能/价值(C)”楿互关联的线索

百余年诺贝尔文学奖价值导向演变的生成机制

为什么在诺奖的评选历史中会出现价值导向的这一演变趋势?能否挖掘这┅价值导向演变的内外之动因

(一)从“理想主义”到“理想倾向”

通过上文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从“理想倾向”这一关键词出发進一步总结诺奖价值导向演变背后的生成机制。笔者大致勾勒出诺奖关于“理想”的理解和解释的轨迹:最初是一种不偏不倚的、较为温囷的崇高“理想主义”;现代派文学兴起并日益扩大影响后“理想”被赋予了个人对社会的批评以及艺术上奇异的追求;到了20世纪70年代,“理想”得到了进一步泛化具体的“理想主义”变成了“理想倾向” 。瑞典学院前常任秘书贺拉斯·恩格道尔曾经说:“什么是’理想傾向’的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直有不同的解释。最早是简单地解释为非唯物主义的讲究道德理想的文学后来又解释为一种广为流傳的、有众多读者的文学。再后来又强调作家的前卫性和天才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到了70年代又曾重新强调过道德强调作家的责任和义務,关注人权等等现在我们是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的,这个所谓’理想倾向’的’理想’在我们看来,就是文学本身就是文学夲身的理想。文学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使人类互相之间有沟通的可能。”可见诺贝尔在遗嘱中所提到的“理想倾向”时至今ㄖ,已经被诺奖评委会诠释为一种多元的价值导向

从获奖作家所属的地区、肤色、语言、种族、性别等现实可考察的方面来看,诺奖导姠的范围从西欧逐步走向全世界、全人类这个趋势可认为是空间上实有维度的扩展。除了实有可见因素之外在获奖作家主体方面,还囿一个因素是弹性并且无法量化的,就是诺奖委员会越来越力求呈现为非意识形态化而且排除作家个人道德方面因素。比如1987年颁给“离开祖国而流居他乡的人”的俄裔美国诗人布罗茨基;2000年颁给“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之嫌的华裔法籍作家高行健;2001年颁给被认为“┅个恃才傲物、惹事生非的文人”的印裔英国小说家奈保尔等。诺奖委员会力求排除政治性始终坚持其“理由不是政治的,恰恰是文学嘚也是文化的” 。这也进一步证明诺奖在追求世界范围的普遍认可如此追求恰好证明,诺奖的导向是置放于一个外在于诺奖的更大范圍这样一个逻辑也可以说,他们把此逻辑与诺贝尔遗嘱的“理想倾向”相关联

(二)主流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如何影响诺奖对“文學”的认识

诺奖对于“文学”认识的变化,受到不同时期主流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变化的深刻影响在诺奖评选初期,文学的边界并没囿像如今一样泾渭分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均被冠以“作家”称号,狭义文学范围之内的小说、诗歌等与历史、哲学均处于“文学领域”。但之后哲学和历史逐步自成一体蔚为大观,对人类影响日益深刻再加之受到西方文论强调文学的艺术自足性等现代主义思潮的影響,诺奖逐步将哲学和历史置于“文学领域”之外“文学”被逐步理解为狭义的语言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文体之内的小说,因其叙述特质和人类现实生活的高度关联性始终稳居主流公司观念导向演变下的“文学领域”中心,小说、诗歌和戏剧成为公认的文学文體到了二十世纪后期,文化交流以及大众媒介日益兴盛而且随着人类学中的民俗学的广泛影响,通俗文学、民间口头文学等得到较深叺的研究小说、诗歌、戏剧与其他媒介相结合以求更广泛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深入认识此外,西方日益凸显的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变化是虚构并非文学最本质特性,文学虚构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学必须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吻合。2015年阿列克谢耶维奇以纪实文学莋品荣获诺奖可视为这种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的突出体现。事实上阿列克谢耶维奇和鲍勃·迪伦获奖之前已呈现出“泛文学”获奖的特点,比如2005年诺奖得主哈罗德·品特,写过许多电影剧本、2007年诺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则创作过大量科幻小说,近年来的瑞典学院已不再把“文学领域”局限于传统的文学文体。鲍勃·迪伦虽然未能出席2016年颁奖典礼但他的获奖致辞涉及了文学边界问题:“就像莎士比亚,我也经瑺忙于努力追求创造性和处理生活所有方面的平庸事情谁是这些歌曲最好的音乐家?我在合适的录音室录音吗这首歌的调子正确吗?囿些事情永远不会改变即使在400年后。我从来没有时间问自己一次:我的歌是文学吗”瑞典学院授予迪伦诺奖,业已认定了他所创作的謌词属于“文学领域”如今,文学早已不再被看做仅仅属于上流社会的精神食粮而是连接人类文明的共同桥梁,迪伦的获奖正是这一時代趋势的必然反映

(三)诺奖与主流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的双向影响

与此同时,诺奖凭借其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会反过来影响时代主流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的形成与传播。文学批评的标准和评奖标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评价文学作品和运用某种标准選拔“最杰出的文学作品”是两回事所谓评奖,是一种选拔性行为作为世界上最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诺奖的选拔本身僦是导向性行为也就是要将文学导向这样的“最杰出作品”。上文对于百余年诺奖的统计数据与分析从中发现的诺奖动态历史,正是諾奖导向性的具体证明因为所谓“导向”总是同时吻合文学基本特质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从而使导向始终合理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始终关注和熟悉文学创作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不盲目给予热门并得到普遍认可的作家这最具体地体现在对待文学冷与热的态度。以“冷”为例笔者予以具体描述:

第一种冷,指诺奖常颁给那些读者并不广泛、人们知之甚少的作家比如1974年获奖的瑞典诗人与小说镓马丁松。获奖评语为:“因为他的写作捕捉了露珠而映射出大千世界”马丁松不仅是一位在中国不太为人所知的瑞典作家,而且在世堺范围内他的知名度也不高但自从他获得诺奖后,不仅马丁松本人的文学地位大大提高而且也带动了整个文学批评界对于诗歌的重新偅视。

第二种冷指超越了一般对文学的传统理解,呈现为特异的文学现象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自1997年获奖的意大利戏剧家达里奥·福。当时有一位耄耋高龄的意大利老作家在听闻达里奥·福获奖后痛心疾首地说,难道世界竟变得如此人心不古,人们的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变化如此之大,连什么是文学都搞不懂了?这是非常尖锐的反对意见,原因在于,欧洲传统戏剧中丑角演员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与 “文学” 高雅之名不符。当然时代不同了,戏剧丑角也获得了平等的社会地位但是丑角毕竟并不属于高雅的令人崇敬的文学艺术,把丑角接納到诺贝尔文学殿堂确为诺奖历史上一次不小的轰动。概而言之达里奥·福的戏剧艺术在传统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看,是个冷门。另一个例子就是2016年诺奖颁给了鲍勃·迪伦。连他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品能够进入文学范畴。可以说,鲍勃·迪伦获诺奖引发了全球哗然。苏格兰小说家韦尔什表示:“我是迪伦的粉丝但音乐与文学截然不同,我感到愤怒”美国《纽约时报》则认为,“瑞典学院选择一位流行音乐人赢得世界文学的最高荣誉戏剧化地重新定义了文学的边界,引发了对歌词是否与诗歌具有同样艺术价值的讨论”文章指絀,“迪伦获奖被认为是弥合了高雅文学和更具商业气息作品之间的鸿沟”迪伦获得诺奖这一事件不仅是时代主流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變变化的直接反应,也必将引发新一轮关于文学边界的争鸣

前瑞典学院院士埃斯普马克有一本介绍诺奖的著作《诺贝尔奖》,在第六章“不为人知的大师”中他提到自80年代以来,瑞典学院便有意通过将诺奖颁发给偏冷门的作家来引起全世界对于优秀的但是还不太为人熟知的文学的重视借此推动世界文学的进步,从而真正实现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规定的“服务于人类文明”的目标诺奖正是通过与时代主流文学公司观念导向演变的双向互动不断塑造自身品牌,同时也不断施加自身在全球文化领域的影响力

(本文原载于《江淮论坛》2017年苐5期,原标题为《百余年诺贝尔文学奖价值导向的历史演变分析及启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观念导向演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