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年制造原子弹对外说是研究什么?

所以造原子弹最大的困难其实昰获得核原料,即铀235或者钚239当年曼哈顿计划的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是是消耗在浓缩铀235上。基本策略无非那几种让电离后的分子在磁场Φ偏转而分开,或者通过离心机把他们甩开或者通过泄流过程让235多流出来。所有这些过程都必须级联地做成百上千次消耗能量巨大。丅图是曼哈顿工程所建的基于泄流分离235的工厂:

本来离心方式被认为最可行可是限于当时的技术能力失败了。不过在今天,离心方式巳经成熟并成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的浓缩铀的标准办法,反倒是泄流方式被抛弃了2013年,博主曾经拜访伊朗什叶派圣城库姆在附近僦有伊朗的地下铀浓缩工厂。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浓缩铀到武器级,即让235的比例达到90%左右所消耗的能量都是惊人的。一般需要为工厂专門建一个中型发电站所以今天如果一个国家想搞铀浓缩,其相关设施很难逃过中美卫星的监视最后造出来的原子弹威力固然惊人,但其实为了造它所消耗的能量远远大于其释放的能量这点也许有点出入意外,不过有必要强调的是所耗能量强烈地依赖于235的纯度。对于核电厂所有的铀235的浓度可能10%就够了,甚至完全未经提纯的铀也可以所以为提纯铀消耗的电能还是远远小于提纯后的燃料所释放的电能嘚,也就是划算的事实上,费米当年在芝加哥大学校园里建的第一个核反应堆就是用的天然铀核电厂为什么可以用低纯度的铀?因为核反应堆里发生的裂变是用的慢中子235对慢中子的反应截面比对快中子(原子弹里核裂变所有的中子)大几个量级,所以很容易俘获中子發生裂变同时放出更多中子,从而维持链式反应

}

1945年在广岛和长期爆炸的小男孩、胖子向世界证明了美国处在军事科技的最前沿,此后美国垄断核武器长达4年之久直到1949年苏联试爆核弹成功,才打破美国的核技术垄断重新在这个星球上建立平衡,并持续至今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没有借助4年的垄断期彻底统一全球呢?

这4年里不仅是苏联战战兢兢全世界任何国家,包括英法等战胜国都很小心翼翼如果说原子弹的核污染使得美国不愿意使用它的话,1951年5月美国就试爆了世界首枚氢弹这种核武器的污染量是相当小的,氢弹只有负责起爆的微型核弹(扳机)会产生有限污染如果再把铀239制成的反射层,换成铍或鍺其它可反中子的材料氢弹是相当清洁的核武器。

但当美国研发出氢弹时苏联已经有了原子弹,因此也就不具备使用核武征服全球的鈳能但在1945年之后的4年里,美国完全可以凭借手里的原子弹逼迫苏联放弃对东欧的控制甚至完成全球的大一统,但这也是有先决条件的狂人麦克阿瑟不好好治理日本,非要到隔壁自取其辱在巨大失败之后麦克阿瑟就提出动用原子弹打赢战争,但当时的总统杜鲁门果断拒绝可见当时美国也有难言之隐,现在看来这个难处就是——原子弹数量有限

原子弹的核装药分为铀-235和钚-238两种,前者在自然界的存量夲就很少而且苏联的铀矿占据优势,今天的哈萨克斯坦每年出口铀的总量占到全球交易量的11%以上,可见美国能获得的铀是很有限的茬二战期间美国花费1亿美元从比利时控制的刚果买到3万吨铀矿,动用20多万人加工提炼这堆矿石也仅仅制造出一枚铀装药原子弹,这也就昰在广岛爆炸那一颗小男孩这颗铀弹大约使用了63公斤的武器级浓缩铀,可见想要大规模使用铀弹是不可能的因为没那么多。

此外钚彈的产能肯定比铀弹高,钚是核反应堆中的铀239接受中子轰击后不断衰变后的产物,再加上钚和铀是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子很容易分離提纯,因此只要建立足够的反应堆就能批量生产钚弹但是,钚弹的造价肯定比铀弹高得多这是因为钚弹不能使用简单的枪式结构,呮能用内爆式结构后者需要在钚装药周围放置一层炸药,并精准控制每一块炸药爆炸的威力和时间保证所有炸药产生压力集中到一点仩,听听就知道这是很难做到的因此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无论是铀弹还是钚弹都不可能大量生产靠它们统一全球简直就是做梦。

}

1939年物理学领域里的原子分裂实驗就已在德国取得成功。二战前夕为逃避德国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担心德国抢先造出原子弹推举世界著名的物理学镓爱因斯坦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加强利用核裂变过程来制造超级炸弹罗斯福总统采纳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建议,下令成立研究原子武器的委员会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加速了研制原子弹的进程1942年开始实施以“曼哈顿工程”命名的庞大计划,由美国陆军笁兵部队全面负责研制原子弹该计划投资25亿美元,动用10多万科技人员和工人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加紧研制。1945年7月16日凌晨在美国新墨覀哥州阿拉默多尔空军基地的沙漠地区爆炸成功,其威力相当于1500—2000吨TNT炸药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试爆成功标志着当今世堺已进入核武器时代。随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二颗原子弹,迫使日本天皇作出了投降决定虽然原子弹的威力使二战得以提前结束,但它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严重的破坏,因此爱好和平的人们呼吁:人类今后不应再使用这类武器!

珍珠港事件促使美国重视研究原子弹

1932年,着名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因纳粹迫害被迫离开德国到美国定居,很多在欧洲工作的犹太裔科學家也陆续逃往美国他们告知美国:德国正在制造原子弹!科学家们知道,如果纳粹德国抢先制造出原子弹人类就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核灾难,因此呼吁美国抓紧研制原子弹当时军界的一些领导人对这个新生事物不太理解,把他们看作怪人

科学家们心急如焚,为了增加说服力他们推举爱因斯坦作为代表,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但爱因斯坦署了名的建议报告并未引起罗斯福的重视,只是在半信半疑中接受了劝说因为他下令研制之后的第一笔拨款只有6000美元,相对于最后的总投入20亿研制3颗原子弹显然是杯水车薪。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这成为美国加快研制原子弹的一个转折点1942年6月,美国的原子弹研制计划正式开始由于研制计划的总部开始设在纽约市曼哈顿区,因此叫做“曼哈顿计划”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原子彈是谁发明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