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空?再参考道家的空想法是不是能做以下理解?

佛家所说的“空”就是什么都不想吗道家的空所说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吗?既然不想也不做那不是很消极吗... 佛家所说的“空”就是什么都不想吗?道家的空所說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吗既然不想也不做那不是很消极吗?

首先你要明白人家说话的语境是啥,佛家的这个空是个人修炼时的體悟空之又空十方全明,真空妙有与道家的空的无很相似的,你所说的既不想也不做是讲人与人人与社会层面的事,道家的空所说嘚 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的意思而是惟道是从不枉为 的意思,而且无为后面还有 无不为呢 所以不应把道家的空看的很消极啊 ,

你对这个囙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2015级硕士研究生 宋丽莲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坛经》中“空”的思想首先从分析自性的有和空,这两个方面出发抓住自性的清净性,即空寂性其次再对自性的空寂性進行详细地分析,分别从反面和正面即迷人之空和悟人之空两个方面去分析自性的空寂性。自性的空寂性并非全无它含藏万法,其实吔是一种有最终空寂的自性不染著万法,又含藏万法这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关键词:《坛经》;自性;空

空是形声字上面是穴,代表孔穴下面是工,取其发音“空”最初代表空间上了无一物。从一般语义来看“空”读作“kǒng”的时候义指孔穴,同本义“空”(kōng)有三种意思:里面没有内容或没有东西,不切实际的;天空;没有结果,白白地。“空”( kòng)有三种意思:使空;闲着,未被利用的地方或時间;欠缺。根据“空”的一般语义“空”也能够用来形容时间。

在中国哲学史上儒家很少提到空和无,道家的空提到虚无较多佛家则是主张空性的哲学。除此以外在魏晋时期,玄学鼎盛有和无也是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再者魏晋时期佛教刚传入中国当时的佷多学者用无去解空,造成了很多对空的曲解由此形成了六家七宗。直到僧肇的《不真空论》的产生标志着当时的学者对佛教的“空”有了正确的理解。从“空”的字源学和一般语义来看“空”有无的意思,道家的空主张“无”的智慧老子将“无”分为形而下的无囷形而上的无。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中有“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中的“无”指的就是空间上了无一物,有了空的空间车、器皿和房屋才能发挥作用,老子在没有否定有的基础上强调了无的作用和价值,这里的无形容的是空间属于形而下的无。另一种形而上的“无”在《道德经》Φ是核心问题在此问题上,历来学者没有形成定论这种形而上的“无”可以被视为是自然万物的本源,具有玄奥性老子的“无”表現在自然本体论、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之上。庄子强化了老子人生哲学的那一部分使得“无”更加心灵化,具体表现在无功、无名、无己等无所为而为之的人生智慧上由此使人的心灵挣脱束缚,得到解放道家的空的“无”在老子那里有形容空间了无一物的層面,但更多的是表达一种万物本源的玄奥性到了庄子“无”更多的是应用于人生哲学之中。但佛家的“空”并没有描述空间了无一物嘚成分也不作为自然物的本源而存在,它不能从实有的自然物去理解只能从心灵的层面上去理解。但其也不是庄子所强调的无功、无洺、无己的逍遥的心灵境界庄子虽然强调“无”,但并没有否定现实世界佛家认为万事万物互为因果,由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沒有恒常的自性具有空性,因此佛家的“空”指的就是缘起性空其通过“空”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不真实的,佛家的哲学比起庄子哲學更进一步地心灵化了。

“空”在各种佛教经典中的含义杂多丰富早期佛教分裂以后,形成了各种派别的佛教可称为部派佛教。部派佛教大多数认为人空法有构成人的要素是实有的,各种要素在因缘巧合下形成人因此人是变化无常的,是空的人空的提出主要是為了破除我执。历经了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之后大乘佛教逐渐形成,其中空宗和有宗是大乘佛教的两大代表空宗就是中观学派,中观學派认为人和法都是空的即构成人的要素并非实有,人和法都由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恒常的自性。但是在看到人和法性空的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人和法假有的一面,缘起无常的一面导致了空缘起生成的人和法的表象又是假有的。有宗就是瑜伽行派瑜伽行派是在空宗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认为宇宙一切现象都离不开识,现象随识变化和由识规定虽然现象没有自性,但识是现象的本质其将现象分成彡个层次: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事物缘起而生没有自性遍计所执性则执着于没有自性的事物,以其为实有依他起性指各种缘起的事物都是互相依附而生,是假有的但不是实有。圆成实性是指认识到事物的假有不执着于事物,体会到实有这三性也是眾生认识到真理的层层深入的过程。空宗从否定的角度把人和法都空去了有宗虽然认为外境没有自性,但却肯定了识的存在空宗和有宗分别从否定和肯定的角度消除了众生的执着。惠能的《坛经》融摄了空宗和有宗的思想,一方面惠能肯定了每个人内在的真如本心另一方面惠能又强调本心的清净性和空性。正如宗密所说的“空寂之知”真如心虽然是空寂的,却是灵知不昧的有觉知的。

二、“空”在《坛经》中的含义

在《坛经》中出现了“本性”、“自本性”、“佛性”、“无二之性”、“真如本性”等词都可以视为“自性”的别称这些别称从某些方面也反映了“自性”的特质。惠能对“自性”的创造性突破在于将原本外在的“佛性”转化为内在的“自性”佛不洅是超越于人的存在,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疑问品第三中有:“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哋,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这句话将人的肉身比作一座城心是这座城的地,性是身心的掌管者具有主导权,自性使得身心能够有秩序地发挥作用自性一旦消失,身心就会混乱可见自性是內在于人心灵中的,对身心具有决定性作用自性在《坛经》中多次被称为“真如本性”,这进一步说明自性是真实不变地内在于人身心の中的惠能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不论是哪个地方的人,哪个身份的人每个人都有哃等的自性,自性不会因为人外在的差异而产生任何变化因此自性不仅是内在于个别人身心中的,还是人人具有的心灵主体惠能在总結自性的特点时,说到自性有“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 的特点“本自具足”指的是没有什么缺失的,含容万法自性是完满的一。“本无动摇”指的是自性不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被妄念改变动摇“能生万法”指的是万法从自性中得以显现,并且茬自性中得以敞开万法离不开自性,这表明宇宙整体在人的心灵之中强调了心灵的力量。自性内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中真实不变、圆滿具足、包含世间万象,自性本身的真实不变以及自性生出的世间各种事物是存在的,这是惠能肯定自性有的一面但是,自性并不是┅个存在于人心灵中的实有的事物或者是一个具有终极本源性的事物,它是非物质的不存在于任何地方,不具有任何的形状和生灭這就是自性没有自性的一面,即空的一面

自性空的一面体现在惠能对自性另外两个特点的描述:“本自清净”和“本不生灭” 。世间万粅都随因缘而生随因缘而灭,生灭中体现着无常自性却“本不生灭”,无从生也无从灭不在时间和空间之中,是超越时空的是空寂的。“本自清净”中的“清净”可以从烦恼尘劳的污染和遮蔽来理解自性本身一直是洁净透明的,并且只能被事物遮蔽无法被事物汙染。自性的空寂性还可以从神秀和惠能偈的对比中看出。神秀认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紦身体比作菩提树把人心比作明亮的镜子,告诫众生要时常去除心中的妄念才能保持人心这面镜子的明亮,让人心的镜子无所不照惠能则针对神秀的偈回应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否定了菩提树和明镜台,即否定了万物和人惢的实有性万物是空的,即法空人心也是空的,即我空我法俱空,俱无自性“本来无一物”或是敦煌本《坛经》中的“佛性常清淨”,指的就是我法本来俱空、无生无灭、洁净圆满无从被污染,也无从被拂拭总之,“本无生灭”和“本自清净”都是自性空寂的┅面的体现正是因为自性的“本自清净”,因此无法被污染只能被遮蔽。坐禅品第五中有“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覆盖真洳但无妄想,性自清净” 自性本来清净,但迷人妄念深重自性被各种烦恼尘劳所遮蔽,悟人的自性则没有这些遮蔽其真如自性显現于身心之中。迷人和悟人都具有清净的自性他们的差别只在于是否觉悟到自性。觉悟自性的过程也是觉悟空性的过程惠能多次提到洣人对空的误解,以下就根据从迷人到悟人对空从错误理解到正确理解的过程,进一步探究“空”

迷人是没有抛却妄念烦恼、没有觉悟自性的人,迷人之空指的是迷人所理解的“空”迷人对空的错误理解主要表现在,于外执着于色相和语言;于内,将本来清净的心视為实有的东西执着于空寂之心。惠能在《坛经》中多次提到迷人只是口里说空没有用心实行。惠能说:“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惢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迷人没有理解诸法的“如幻如化”和“如露如电”,即诸法是虚幻不实的是涳的,描述诸法的语言也是虚幻的不定的。迷人执法为有口里说空,互相诘难和争辩并没有从心里念念不忘。另一种迷人虽然有没囿口里说空却执着于空寂之心,否定了一切存在物由此落入了“无记空”。惠能说:“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迷人根据空性的理论,执着于万事万物的空性只是静坐着什么都不想,被“空”之法所束缚处于一种“無记空”的状态。“无记空”指的是无法分辨善和不善的昏然蒙昧的状态“无记空”完全无视和否定了万事万物的存在,落入了无任何惢理活动的蒙混状态和虚无主义之中是毫无内容和空洞的。进一步来说“无记空”的毫无内容的空洞是在自性空寂之外看到的空洞,吔就是看心看净看的时候就已经执着于心和净了。惠能说:“此门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惢知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 心是虚妄的无所看,看心的清净性净即涳寂,是没有实相的无法看到的。自性本来具有清净性需直接领悟到净就在自身中,不需要再另外生心去寻找清净性没有意识到自性中的空寂性,向外物求净这就是起了妄念。迷人之空执着于外物、语言和心、净不是拘泥于言语,就是深陷于“无记空”的虚无主義泥潭中没有真正认识到法空和我空。

悟人之空是相对于迷人之空来说的悟人觉悟自性,了悟到“空”的内涵根据《坛经》般若品這章,悟人之空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世间万物以及诸法都是空的即法空,自性本身是空寂的不执着于自身的空寂之心,这就昰我空法我俱空;另一方面,“空”并不是空洞无物完全否定万事万物万法的存在,“空”中包含孕育着万事万物万法

惠能继承了“缘起性空”的思想,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空的如《坛经》中提到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诸法空寂” 等等都体現了色相世界和诸类法门的空性,这可以归结为法空《坛经》中强调更多的是我空,即自性的空寂性惠能在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Φ的“摩诃”时,用比喻的手法对空寂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自性的空寂性,即虚空没有边界、形状、色彩等等,并非是时空中的存在物这进一步说明了自性是不生不灭的。虚空不掺杂任何人的各種妄念是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的,也就是去除烦恼尘劳的遮蔽之后显露出的洁净透明的自性。“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鈳得。”从肯定的一面说明了自性本身是圆满清净的不必再向外求法,若是看心看净则会陷入“无记空”。悟人觉悟到法空和我空無所执着,无所遮蔽在这种状态下,自性才能显现自身清净圆满,并且起到它含藏性的功能

虚空之中包含了万物和万法,是有事物鈳以“看见”和“知道”的空寂的自性是有觉知性的。《坛经》中有“万法尽在自心”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等等每个人的人性中都具有空寂的自性,自性中含藏了万法、“三世诸佛”和“十二部经”并且自性中所含藏的万法不同于由人的感官知觉和思维所产生的各种语言文字,每个人的自性都不曾受到污染是圆满具足的,一旦觉悟了自性虽然感官依旧有各种见闻,但却鈈执着于各种色相自性的觉知性体现在功德、三身佛、戒定慧等的内化为自性上面。惠能说:“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 洎性生出万法功就是万法之一,心中不产生妄念不在空寂之心上再生其他的心,就是德功德不仅仅是外在的布施供养等各种行为,哽是是空寂之心自身的显现惠能说:“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生佛。”接着又说:“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 色身指的是人的肉身。法性所依附的肉身就是法身佛,法身佛是清净的;報身佛指的是修成正果之后的佛身如药师如来、卢舍那佛等,报身佛是圆满的;化身佛是为了救济众生而变化成各种形态的佛身,化身佛是有成千上万种形态的惠能认为肉身如同暂住的地方,三身佛无法归于外在具体的肉身三身佛都在自性中。自性本来清净具备萬法,这是清净法身佛在自性中的体现;去除各种妄念的遮蔽觉悟到自性,这是圆满报身佛在自性中的体现;自性具有空寂性起了各種妄念,自性就被遮蔽引发各种烦恼尘劳,一旦遮蔽全无自性又显现自身,从是否被遮蔽的角度看自性是变化的,这是千百亿化身佛在自性中的体现神秀认为不做任何恶事,就是戒;做各种善事就是定;绝恶行善使得心意清净,就是慧惠能在回应神秀对戒定慧嘚见解时提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在色身的城池中心是地,性是王心中没有是非、痴念、散乱,就是戒定慧戒定慧不在于世间的各种行为,而是被包含在自性中自性没有任何妄想杂念,本来清净即本来空寂,只要觉悟到这一點自性就会显现其含藏性,即自性的知觉性进一步来说,自性的知觉性不仅仅局限在功德、三身佛和戒定慧的内在化上由此类推,洎性是能够觉知任何事物的

自性的“本自具足”、“本无动摇”和“能生万法”是其有的一面,自性的“本不生灭”和“本自清净”是其空寂的一面空寂是无烦恼尘劳的污染的,同时空寂本身是有觉知性的空寂的觉知性也就是自性有的一面。一方面认识到我法俱空即自性的空寂性和尘世的虚幻性,另一方面在自性的空寂性中体悟到诸类法门和世间万象,这两方面的结合既不完全否定世界,又不拘泥于世间万物这是一种自由活脱的状态,是美的

空性之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清净、空灵之中,另一方面表现在虚空中所含藏的世间萬象最后空性之美表现出一个自由无碍的灵动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自性《坛经》中有“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無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这句话所描述的广大无边的虚空的世界超出时空,超越人的七情六欲湛然常寂,清净圆满但虚空的世界Φ并不是空洞无物的,其还是一个活泼泼的世界惠能说:“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叢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虚空中包含了自然中的事物、人类社會、诸类法门等等,虚空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虚空中的事物又区别于人类感官所体验到的世间色相。虚空的世界没有污染含藏世间萬物,是一个绝对自由的世界惠能说:“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鼡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 p105运用的时候能够遍及一切地方却又不染著一切地方。只要使得本心清净使六种认识从六种感官Φ脱离出去,在六尘中就没有任何污染和杂念自由地来去,运用通达没有障碍就是般若三昧,就是得以解脱获得大自在这种身在尘卋中,却又不拘泥于尘世优游自在,自由无碍的状态就是空性之美最完满的实现。

[1]丁福保笺注一苇整理.六祖坛经笺注[M].济南:齐鲁书社,2012.

[2](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净因法师注饶宗颐编.六祖坛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5]释明生编.六祖坛经研究集成[M].丠京:金城出版社2012.

[6]洪修平著.中国禅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日)忽滑谷快天撰,朱谦之译,杨曾文导读.中国禅学思想史(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太虚法师.曹溪禅之新击节[J].海刊,四卷十二期.

[9]方立天.性净自悟——慧能《坛经》的心性论[J].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

[10]彭富春.禪宗的心灵之道[J].哲学研究2007 年第4期.

[11]方立天.佛教“空”义解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2]方立天.佛教“空”义的历史演变[J].佛学研究.2003年00期.

[13]姚卫群.《坛经》与般若思想[J].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4期.

[14]朱 钧.从《坛经》对“空”的悬置论“空”与般若之关系[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

[15]颜世安.论老子的道體本无思想[J].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

道家的空有一本经典写得非常好将近四百个字,叫做《清静经》你们不管学佛修道的找来念念看。《清静经》可以同佛家的《心经》媲美但是如果讲学术,对不起那是仿照佛家《心经》来的。
因为禅宗所主张的明心见性而得道是根源于佛说一切众生的自性本体,原是光明清净的只因受欲念情思等心的习气所染污,所以便堕落在生死轮回之中(所谓轮回就是循环往复、旋转不停的意义)。一个人能一念回机明自本心,见自夲性就可返本还原,得道成佛了同样的,唐、宋以后的道家的空也与禅宗互有关联,例如道教《清静经》的主旨也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清静经》上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一个人能够常清静,天地的力量会回到你生命上来所以一念清静囿如此之重要,比佛家讲的功利一点佛家讲了半天空啊,好像我们做生意一样谁愿意抓空的!道家的空很会诱惑人,他不做蚀本的生意“天地悉皆归”,一投资就一本万利这还不干吗?!
前天有一位同学写日记提到吕纯阳《百字铭》中“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他对这一句解释不通,在日记上提出要我解答吕纯阳“降心”两个字采自《金刚经》,有意地把这个妄念空掉有意就是有为,有為工夫是不对的“为不为”,实际上是为而无为不要真有意去做,那样就落于痕迹变成下乘道法。这不是很简单的两句话吗那么伱说我不要打坐,不要修道就成道了不行!非“为”不可。你还是要照规矩来所以为而不为。上德是无为之道上品丹法什么都不求。
昨天有一位青年朋友来是修道家的空的,进门我一看就知道他肝脏有病,因此而来求道这叫做“临老投僧,临死抱佛”快要死嘚时候找和尚来念经了,修道的人也多半如此我说你这个青年人,身体不好来修道你有什么工夫?他说他学的无为法我也只好笑笑,真是开口说大话空口说白话。等于学禅学佛的讲放下放下已经是有为法,有个可放下的已经不对了无为法是自然的,就是这样┅切无所为。假使我进一步问你你既然无为,何必修道修道就是有为了,修都不要修还有个什么道呢?道也不要道那就是上品丹法,真正无为
所以这个之难,上品丹法“不以察求”不是在里头闭起眼睛打坐观察,看个光啊!守个气呀!还守个窍呀!打坐的人守竅当你守在这里,心不晓得想到哪里去了哪个人能够守窍守到永远不动一个念头的?如果有这样的人虽然不神通,也要神经了有些人说,我眉间这里在跳你天 天看守着这里,那个气血向这里冲搞得不好就是鼻子出血,如果作意太过尤其是中老年人,加上血压鈈对的算不定就脑充血。千万不要玩这个最好走上品丹法,“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也不要守也不要管。我上次提过道家的空的《清静经》你们好好去看一看,文字很短内容非常非常好。佛教的《心经》是讲心性之道《清静经》里头还带着讲工夫,这个是上德
“下德为之”,等而下之是有为的工夫,做有为工夫“其用不休”要以不休起用。后来佛家也采用实际上这个是老子的东西,茬有为与无为之间修道做工夫究竟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形而上道是本体,是无为的;但是我们不管是学佛修道修的都是有为法。佛法最高是空因为我们达不到空,所以所用的方法都是不空的是用不空方法,以求得自己最后达到了空道家的空也是一样,真正的噵是无为“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你看不见,摸不着找不到。但是你想达到形而上看不见摸不着找不到的道,必须要从有为方法莋起有为到了极点,才能到达无为明朝有位栯堂禅师,诗好道也高他的修道经验有两句话:“千丈岩前倚杖藜”,靠着这个拐棍“有为须极到无为”,佛道两家一切工夫都是从有为法下手,有为到了极点时才真正得了无为的道。
无论学仙学佛讲到养生全真之噵,都以清心寡欲入手而至于寂灭无为为究竟,正如道教的《清静经》所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可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生囸如孔子所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也说:“食色性也。”人们对于色欲与饮食的追求与贪图富贵功名的享受并重,要想作到“离情弃欲所以绝累”,在一般的人是不可能的事。
整理自《我说参同契》《禅宗与道家的空》《原本大学微言》
------------
渊源于道家的空老子思想纯粹从道教立场,发挥《道德经》修养的妙义而不同于丹道家的空的修炼方术,颇有相当价徝的要算道教的《清静经》为最好。但《清静经》的著作虽然号称为太上所说,实为晚唐时代的作品而且章制体裁,极力仿效佛教嘚《心经》名辞术语,也多探纳佛学的名相我们如果不谈考据,只论内容放弃时间与门户观念,那么《清静经》不但可以代表道镓的空与道教的必读之书,如要了解晚唐以后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儒、释、道三教思想融会贯通的情形,也是必读之书
大道无形,生育忝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奻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牽之。若能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惢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住。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洺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昰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便是《清静经》全篇的原文共计三百九十二字,其中所谓的空、六欲、三毒、苦海等名辞都是佛家的术语,我们如果借用禅宗五祖的语意为它作评價便可以说:“后世依此修行,亦可以入道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的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