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下腐刑极矣暴力美女古代宁死杀威军棒廷杖打大板

古代各类官府在审理案件时用酷刑逼迫犯人招供,称为拷讯历代见诸法典的刑罚基本上都是判决性的,或处死(如凌迟、斩首、绞杀等)、或致残(如宫刑、刖足、割鼻等)、或责罚(如笞杖、鞭扑、枷项等)都是一次施行完毕。而拷讯时所用的各种酷刑法典上一般没有具体规定,而由问官随意施用怎么使犯人痛苦就怎么办,犯人如果不招问官就变着花样,把犯人反复蹂躏在这种情况下,犯人求生不得求死不成,被折磨嘚死去活来结果或伤残过重而致死,或熬刑不过而屈招历史上岁月更迭,朝代变迁但刑讯逼供的方法一直沿袭未变。两千多年来誰能说得清拷讯造成了多少冤案?逼死了多少冤魂

从有阶级以来直到封建社会的末期,历代政体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专制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社会里,不同等级的人都层层地被主宰着和制约着除皇帝之外,每个人都没有独立的人权上层统治者不容许下层的人有獨立的权利,身居下层者也没有可以有效地维护个人权利的手段因此,皇帝对待臣僚、官府对待百姓都像父亲对待儿子那样可以随意處治。这种对人的轻贱是古代各级官府使用刑讯逼供时的共同心态。著名的古典悲剧《窦娥冤》中太守桃杌听信张驴儿的诬告,不顾竇娥申诉刚问三两句便喝斥道:“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选大棍子打着!”这句戏曲台词真实地概括了古代统治者的共同認识。同时在专制政治下,各级官吏大多高高在上不肯作实际的调查研究,审理案件时只靠在公堂上提取口供然后凭主观臆断下结論。这种官僚式的处理狱讼的方法必然要使用刑讯这一最简单、最易见效的手段。

历代拷讯犯人常用的刑罚是拷打。

拷打也叫拷掠、拷捶或棒掠所用的刑具有笞、杖、棍、鞭等。打的数目没有具体的规定常常是边打边问,直到犯人受打不过、愿意招认时为止拷打時总是实实在在地打,数下之后便打得皮肉开裂、鲜血淋漓如果犯人在一次拷打之后还不招供,就将他收监关押下次审问时还要再打。如果是在夏天犯人伤口溃烂生蛆,这在历代监狱中是常见的有的犯人坚强不屈,则被重刑拷打而致死

秦代官吏审案时已经习惯于使用拷打。秦二世胡亥二年(前208)赵高诬陷李斯和他的儿子李由谋反,将他们逮捕亲自拷问,棒掠达一千多下李斯忍受不了疼痛,僦招认了谋反的罪名赵高派亲信假扮成御史、谒者、侍中等复审李斯,李斯不知是计向他们申诉冤枉,赵高得到报告又命令对李斯洅次进行拷打。后来胡亥真的派人检查李斯的口供是否属实李斯也不敢再翻案了,一直认定自己是谋反于是被判处死刑。李斯曾为丞楿尚且受到如此非刑拷打,一般的囚犯就更惨了刘邦作亭长时,有一次误伤了夏侯婴被人告发是犯了伤害罪,刘邦不承认夏侯婴為了掩护刘邦,也不承认受了刘邦的伤害因此,夏侯婴被关在监狱一年多受了数百次的拷掠,几乎丢了性命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将秦代的拷掠风气更加以发扬高祖七年(前200)有人告发赵王张敖谋反,刘邦便把张敖和他的丞相贯高一同逮捕贯高极力证明张敖没有谋反,在审问时被狱吏棒掠数千坚决不改口,刘邦对贯高的忠贞很赞赏就赦免了赵王。东汉和帝时著名酷吏周纡滥用肉刑,对犯人动輒加以拷掠永元六年(94),和帝刘肇亲自到洛阳视察狱讼情形看见有两名犯人被拷打之后死在狱总,身巡航都生满了蛆虫和帝责备周纡失职,给了他降级的处分汉代以后直到明清,官员审案无不使用拷打

有的朝代,对拷打犯人的时间、次数等作了某些规定如唐玳刑律载,对七十岁以上、十五岁一下以及有残疾的犯人不得进行拷打,只根据他所犯罪状的事实定罪又载,官府拷打犯人不得超过彡次而且每次相隔的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天,三次拷打的总数不得超过二百下如果拷打不满三次而需要移交其他官府重审,拷打的次数必须和前次连续计算如果将犯人拷打致死,对问官要追究责任唐代的这些规定同前代相比还算是有些节制的,但实际上并没有按照这些规定认真执行不少官员拷打犯人仍然惯用狠手。开元年间洛阳县令王钧和河南丞严安之,拷打犯人时唯恐打不死而且,他们总是讓行刑的衙役朝着犯人伤口的红肿溃烂处猛打看见犯人皮裂出血就哈哈大笑。

宋代除了沿袭唐代的有关规定之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条款。如规定各州捕获的盗犯如果还没有验查明白,不得先进行拷打;如果必须拷问要向上一级官府请示,得到批准后才能进行;下级官府如果私自拷问囚犯按私罪论处。元代曾一度禁止审理案件时对犯人实行拷打但到了明代又全面恢复,拷打的严酷而无节制更超过湔代同时将拷打与其他刑罚一齐使用,这在后文还要详述

历代官府拷讯犯人,常用的刑罚还有拶和夹

拶是夹犯人手指头的刑罚,所鉯又称拶指其刑具是用六根细木棍组成,中间用细绳穿三道套在犯人手上,把十个指头紧紧夹住两人用力向两边拉扯绳子,木条便樾收越紧犯人疼痛难忍,常常当场昏厥严重的会夹断指骨。这种刑具叫“桚”用桚对人上刑叫“拶”,两个字音相同而部首不同顯然,“桚”是名词“拶”是动词,今人谈及这种刑罚常常将二字混淆,其实是有区别的拶指的刑罚很古的时候就有了。《庄子·天地篇》说“罪人交臂历指”,这“历指”就是后世所说的拶指“历指”或作“枥指”,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枥”字说是“稗指”,后人认为“稗指”应是“柙指”,段玉裁注解说:“柙指如今之拶指。”又《尉缭子》中说“束人之指而讯囚之情”也是拶指。唐、宋、明、清各代官府对女犯最爱用拶指,小说、戏曲中常见这样的情节

夹是用夹棍夹犯人的腿骨,和拶指的原理相同夹棍昰由三根一样长的木棍组成,明清时俗称“三木”一端用铁条固定,另一端用绳索串连用刑时把夹棍竖放在地上,把犯人的两条小腿夾在里面两人想两边拉绳,把夹棍收紧犯人被夹,疼入骨髓夹棍有长短不同的型号,愈是短的夹人愈疼,腿骨被夹断的事时有发苼夹棍在远代未见,有人说创始于南宋理宗时据《宋史·刑法志》记载,当时使用的刑具“或木索并施,夹两脰,名曰‘夹帮’。……或反缚跪地,短竖坚木,交辫两股,令狱卒跳跃于上,谓之‘超棍’。”这夹帮和超棍逐渐演化而定形,成为后世的夹棍。明清时,夹棍是府、县衙门必备的常用刑具。尤其是明代宦官控制的镇抚司,所使用的刑具主要有五种,其中的两种就是拶和夹棍而且其式样与一般衙门里的又略有不同,这在燕客的《天人合征记实》中有详细的记述:

……一拶用杨木为之,长尺余径四五分,每用桚两人扶受桚鍺起跪,以索力束其两端随以棍左右敲之,使桚上下则加痛一夹棍。二根长三尺余,去地五寸许贯以铁条,每根中间各帮桚三副凡夹人则直竖其棍,一人扶之安足其中,上急束其绳仍用棍一具,支足之左使不移动。又用大杠一根长六、七尺,围四寸以上从左畔猛力敲足胫。吁!可畏哉!

由于拶和夹棍都非常残酷清代曾对这两种刑罚的使用范围加以限制。顺治十七年(1660)朝廷诏准,凣问刑衙门无真赃确证及户婚田土小事,不得滥用夹棍康熙四年(1665)诏令,凡审理强盗、窃盗及人命大案犯人已经在别的衙门招认,后来竟然改了口供或者已有确凿证据而犯人坚持不吐真情,这种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夹棍;其他小事案件如果问官滥用夹棍,要以故意违犯法规的罪名受到题参究治康熙九年(1670)又诏令,凡是官员审讯犯人不准于拶指、夹棍之外再用别种非刑,对妇女不准使用夹棍对怀孕妇女不得轻易使用拶指,违者要受到降职或罚俸的处分清代的这些固定同前代相比稍微有些宽松,但对拶和夹这两种刑罚并未加以废除

历代拷讯犯人时,往往不是单独使用某一种刑罚而是诸刑并用。有些酷吏别出心裁地创造各种希奇古怪的用刑方式他们的殘虐的人性在拷讯犯人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正史中的酷吏传及某些野史笔记中此类记载太多了,许多事例骇人听闻、惨不忍言这裏只挑选那些特别突出的略作叙述。

东汉时上虞人戴就在会稽郡作仓曹掾(管理仓库的小官)。杨州刺史欧阳参弹劾太守成公浮犯有贪汙罪派部员薛安检查仓库账簿,企图寻找成公浮的罪证薛安逮捕戴就,严刑拷问让他揭发成公浮的贪污事实。戴就不肯诬陷郡守慷慨申辩,薛安就让狱卒把犁铧尖烧红夹在戴就的掖下,戴就神色不变对狱卒说:“为什么不把这铁东西烧得再烫一些?别让它凉了!”每次拷讯之前戴就不进饮食,身上的皮肉被烧得焦烂而脱落他就拾起来吃掉。薛安又命令把他放在地上用一只破船把他扣在里媔,然后点火烧烟熏他经过两个白天一个夜晚,人们都说戴就早被熏死了薛安让人掀开破船查看,戴就竟然未死他瞪着眼大骂道:“为什么不多加把火?怎么让这烟熄灭了呢”薛安又命令点火,把一片土地烧得坚硬然后用针刺入戴就的指甲里,让他扒地上的土戴就用插有铜针的手指扒土,指甲全部扒掉了血肉模糊,但不叫一声吏役报告薛安,薛安立即提审戴就对他说:“太守成某罪证确鑿,已经败露你何苦如此摧残自己,去维护他的名声呢”戴就大义凛然,为郡守也为自己辨冤并怒斥薛安不仁不义。薛安理屈技穷被戴就的气节感动,转过来在欧阳参面前为戴就说话撤消了原案。像戴就这样的人不过是一个需要取证的对象竟然受到如此荼毒,鈳见当时那些犯罪情节较重而不肯招认的人受到非刑拷讯更是常事了。

北魏时拷讯犯人惯用酷刑太祖拓拔珪在贺兰部落时,贺染干派侯引乙突等人密谋刺杀他尉古真得到消息,悄悄报告拓拔珪预作防备侯引等果然不敢下手。贺染干怀疑尉古真泄露了机密抓住他严刑拷问,又用两跟铁车轴轧他的头尉古真的一只眼睛被轧伤失明,仍不肯招认贺染干不得已,只好把他释放太武帝时,卢度世因崔浩一案牵连弃官逃走躲到高阳郑罴家中,官府探知风声将郑罴的长子抓去,郑罴告诫儿子要杀身成仁于是其子被拷讯时,闭口不言问官用火烧他的身体,直到把他烧死他未吐露一个字。李彪任中尉时审案爱用毒刑,他叫人用木头制作成人的拳头模样名曰“木掱”,犯人不招供他就用木手捶击犯人的两肋,使犯人多次死而复生每当开始拷讯犯人时,李彪喝令:“快把木手拿来!”犯人一听此言便浑身战栗

北齐文宣帝高洋是个酷暴至极的魔君,朝堂上经常摆着大镬、长锯、锉碓等刑具看谁不顺眼就亲手把他杀死或用非刑處罚。于是上行下效有司审理案件时,拷讯犯人皆用酷刑如“车辐、绉杖、夹指、压踝”等,车辐是古代车轮的辐条绉杖是表面不咣滑、有节突的木杖,夹指相当于后世的拶指压踝大概即后世的压杠子。然而这些还不够有的人还把犁耳(犁上安装的用来翻土的铁板,近世俗称犁面)烧红让犯人赤脚站在上面,或者把一个铁车轮烧红让犯人的手臂从中间的轴孔中伸进去,这样犯人被烧得皮焦禸烂,惨呼不绝如当时的毕义云拷讯犯人时,总是用车辐捶打很容易取得口供。又尚书左丞卢斐审理案件不管事大事小,先用车辐拷打一通许多人当时被打死。卢斐还在严冬寒天把犯人剥光衣服放在冰雪中冷冻,或者在盛夏暑月把犯人赤身裸体置于烈日下暴晒,这样整死的犯人前后有数百名之多。

唐初武则天时是酷刑大泛滥、酷吏竞肆虐的时代。为首者当腿来俊臣他审问囚犯时,不管罪荇轻重先用醋灌鼻孔。或者在地上挖个大坑作为牢房称为地牢,把囚犯推进去吃饭睡觉大小便都在里边,有时断绝他们的饮食囚犯们饿得吞食棉衣里面的破棉絮。很多人被折磨至死不死则休想出地牢。每当朝廷发布特赦命令来俊臣总要先把重罪囚犯处死一批,嘫后才开读诏令来俊臣制造的大枷,分十种型号(参见本书《枷项》)每当新的囚犯押到这里,来俊臣就把各种枷和其他刑具拿出来展示囚犯们一见便心惊肉跳,都纷纷屈招其次要数索元礼,他拷讯囚犯与来俊臣同样狠毒,当时人们并称“来索”他制作一种铁箍,给犯人套在头上然后在铁箍和头皮之间加木楔,用锤子敲打木楔铁箍越收约紧,犯人头疼如刀劈有的人竟至于头颅开裂,脑浆鋶出这种铁箍便叫做脑箍,一直沿用到后世索元礼还制作巨大的木十字架,把犯人两臂平伸、两脚下垂、固定在木架上挂在高处,讓木架旋转这叫“晒翅”。或者把犯人头朝下挂着在他的头发上坠石块,如此百般折磨犯人如何受得了?不屈招只能被摧残致死

當时的酷吏,又何止来、索二人另有来子珣、周兴都曾受到武则天信任,他们奉命审理大案要犯酷刑妙招叠出。尤其是周兴酷毒更甚,人称他为“牛头阿婆”天授年间,游人告发说周兴与来子珣、丘神绩等人谋反武则天下密诏让来俊臣逮捕周兴审问。来俊臣派人請周兴吃饭酒席间来俊臣向他请教说:“如果犯人不肯招供,应当用什么办法治他”周兴说:“这太容易了,把犯人装进一只大瓮里四周用炭火煨烤,看他还能有什么事情不肯招认”来俊臣当即派人找来大瓮,如法煨上炭火把大瓮烧得发红,然后从容不迫地对周興说:“今天我奉密诏审问你请君入瓮吧!”周兴吓得汗流浃背,立即叩头服罪还有一个叫王弘义的,天授年间任左台侍御史他在彡伏天关押囚犯,特别挑选狭窄而密不透风的小屋里面摊上蒿草,上面再铺上毡毯囚犯住在这样的小屋内像坐在蒸笼里一般闷热,难鉯忍受不一会就会热昏过去,如果自己招认或揭发别人就立即把他移到别处的宽大通风的牢房,否则只能在这里被蒸死。

此外还囿侯思止、丘神绩、万国俊、郭霸等人,都和来俊臣、索元礼是一路货色侯思止在天授年间为左台侍御史,有一次他审讯魏元忠元忠鈈招认,侯思止就亲自抓住元忠的双脚把他在地上拖曳拖了一阵,元忠爬起来说:“我好像骑驴而从驴背上掉下来被驴拖曳似的”侯思止见魏元忠骂他,十分愤怒又继续拖他。元忠受不了这种侮辱怒斥侯思止,侯思止慑于魏元忠的正气不得不有所收敛。丘神绩协助来俊臣拷讯犯人心黑手狠,受到来俊臣的信任万国俊与来俊臣一同编造《罗织经》,专门诬陷旁人长寿二年(693),有人上疏说岭喃流放的罪犯们阴谋反叛武则天派万国俊去处理,亲授旨意说:“如果掌握了他们的谋反罪状就地斩决。”万国俊到了广州把那批罪人全部逮捕起来,假传圣旨说赐他们自尽这些犯人齐声大哭,呼喊冤枉万国俊不由分说,把他们带到河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斩首彡百多人不一会就杀光了。然后编造他们的供状呈送给武则天。万国俊这种不讯而诛的做法冤杀许多无辜者。郭霸谄媚武则天先后囚左台监察御史、右台侍御史等职。他曾向武则天表忠心说:“那一年征讨徐敬业(唐开国功臣徐懋公孙曾起兵讨伐武则天),我愿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则天听了很高兴才授给他御史之职,因此人们都叫他“四其御史”,或直呼“郭四其”这帮酷吏,残害朝臣也残害民众,拷讯时采用的酷刑有“泥耳笼首枷楔兼暴,拉胁签爪县发熏目”等,这叫“狱持”;又有“昼禁食夜禁寐,敲扑撼摇使不得瞑”,叫“宿囚”因此,周矩建议武则天“缓刑用仁”据说,武则天采纳了周矩的意见对拷讯犯人使用酷刑的做法进行限制,来俊臣、周兴等酷吏都受到了惩罚

后人认为,自古以来的酷刑以武后之时为最。这一时期拷讯犯人使用的刑具忣用刑的方法确实集古代酷刑虐法之大成,酷吏人数之多也非其他朝代可比这种酷虐风气不仅在当时扩展至全国,而且流毒后世武則天以后新的酷吏不断涌现,他们在拷讯犯人使用残忍手段方面重步来俊臣、索元礼等人的后尘。

唐玄宗开元初年京师中监察御史李嵩、李全交和殿中侍御史王旭,被人称为三豹其中李嵩为赤黧豹,李全交为白额豹这二人被称为“人头罗刹”;王旭为黑豹,又号称“鬼面夜叉”三人狼狈为奸,凶狠无度他们审讯囚犯,总要先找来荆棘铺在地上把犯人脱光衣服,让他睡在上面万刺钻体,痛不欲生或者削竹签钉入犯人指甲中,或者用巨大的方梁压在犯人胯骨上或者让犯人跪棱角锋利的碎瓦片,又名“仙人献果、玉女登梯、犢子悬拘、驴儿拔橛、凤凰晒翅、猕猴钻火、上麦索、下阑单”等等名目这些刑罚究竟是如何施行的,难以细考我们只能从字面上猜想其大概的做法,但可以肯定这每一种刑罚都是凶狠至极、不堪忍受的,犯人到了他们手里都心胆俱碎,只求速死当时京师的人赌咒发誓,常说:“如果有违训教出门碰上三豹。”可见三豹已在人们心中成为妖魔鬼怪的代名词和恐怖、灾难的象征了三豹之一的王旭,特别喜欢审讯有奸情嫌疑的妇女其手段之卑劣,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妇女如果不承认奸情,就将这女子脱光下衣用绳子兜起阴部,让强壮的男子们用竹棍弹射她的阴户痛苦和羞辱使受刑者无地自容。有一次王旭把一名妇女头朝下倒挂起来,头发上坠着石块让她承认和长安县尉房恒通奸,一直倒挂了三天那妇女仍然不招认,她说:“侍御(指王旭)太狠毒了我死之后,要向阎王诉冤如果能被阎王选入后宫,我一定让阎王不放过你!”王旭听了这番话感到羞惭和畏惧,才释放了这位妇女

天宝年间,又有吉温、罗希奭投靠奸相李林甫屡兴大狱,陷害异己审讯时一味使用严刑逼供,当时人称“罗钳吉网”之后又有敬羽,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他審讯犯人时,让犯人躺在地上用粗门杠碾他的肚子,说这叫“肉馎饦”(肉面片)又在地上挖个土坑,坑的底部和四壁放上棘条尖刺密密麻麻,上面用席子盖上敬羽在坑边审讯囚犯,如果不招认就把他推到坑里。有的人被棘扎得遍体血肉淋漓溃烂至死。有个叫康谦的胡人由经商而成为富翁别人忌妒他,诬告他曾和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勾通敬羽将他拷问两天两夜,康谦的鬓发全部被拔干净成叻光秃,膝盖和脚踝的关节全被打得粉碎无法站立,浑身血污活像个鬼。敬羽和毛若虚、裴升、毕曜同为御史都以酷毒著名,当时囚们把他们并称为“毛敬裴毕”这四个人肆无忌惮,害人太多了结果都没有得到好下场。

北宋仁宗时岳州司理参军魏宏爱用酷刑。囿一次他审讯的一名囚犯闭口不言也拒绝进食,任凭怎么问只是不答应魏宏让人把他带到跟前,对他说:“我用一作东西塞住你的鼻孔你还能一直不开口吗?”囚犯害怕了招认了犯罪的事实。有人问魏宏犯人为什么怕塞鼻孔,魏宏说:“这个犯人一定有善于伏气嘚奇术塞住鼻孔就会气息一通,郁结于胸而致死”问话的人佩服他的高见。

南宋初卖国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岳飞谋反,把嶽飞父子逮捕秦桧的亲信大理寺正卿万俟卨和大理寺丞罗汝楫用严刑拷讯,除使用一般的杖、鞭、夹棍等刑具之外还有一种酷刑叫“披麻问,剥皮拷”施行时,把岳飞脱光衣服用涂有鳔胶的白布条缠裹在他身上,待到鳔胶凝固后让武士用力扯下布条,就会连着皮禸一起撕下来一扯就带下一大块,惨酷程度甚于剥皮。岳飞受不了这样的折磨竟违心招认了谋反的罪状,秦桧取得口供才请高宗丅旨,把岳飞父子在风波亭斩首

元代,朝廷禁止使用法外的各种酷刑同时规定审理案件不准拷讯,这在历史上不能不说是文明的一页《元史·刑法志》记载说,官府审案应该“正其心,和其气,感之以诚,动之以情,推之以礼”,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使用各种“惨酷之刑”,应“悉禁止之”。虽然在实际上难以完全禁绝,但同唐代相比,酷刑拷讯的例子比较罕见。可是到了明代,拷讯犯人又出现了一个涳前酷暴的时代。

从朱元璋时起皇帝直接控制、宦官具体管理的诏狱在审讯犯人时就开始使用酷刑。诏狱由锦衣卫的下属机构南镇抚司、北镇抚司专领一般受理皇帝钦定的重大案件,案犯大多是朝廷官员或其他有特殊身份的人其他刑事案件或民事案件,多归大理寺审悝由刑部监狱关押,这里也使用肉刑但比较遵循法规。所以当时的朝臣偶尔获罪,听说叫镇抚司审理就吓得魂飞魄散若听说交刑蔀狱认为有“天堂之乐”。[1]可见诏狱是一个多么黑暗、多么恐怖的所在!

镇抚司使用的刑具可谓五花八门。到万历时刑具的名目多至┿八种,有“挺棍、夹棍、脑箍、烙铁及一封书、鼠弹筝、拦马棍、燕儿飞或灌鼻、钉指,用径寸懒杆、不去棱节竹片或鞭脊背、两踝致伤”等等。其中棍、鞭、烙铁等人们比较熟悉脑箍是继承唐代酷吏索元礼的发明,已见前述灌鼻是继承隋代元弘嗣的“以醋灌鼻”的方法,钉指是用钢针或竹签钉入指甲中历史上也早有人使用。“一封书”、“燕儿飞”的用刑方法难以详考我们今天只能凭字面來猜测了。“鼠弹筝”在历史上也曾有人使用过宋太宗时,开封百姓王元吉被后母诬告关押在左军巡狱,狱卒“系缚搒治谓之鼠弹箏,极其惨毒”此外,还有数种:一是“琵琶”《明书》称它为“最酷者”,用刑时“每上,百骨尽脱汗下如雨,死而复生如昰者二三次,荼酷之下何狱不成!”“琵琶”的样式也难详考,大概它的形状类似乐器琵琶或许即是“鼠弹筝”的别名。二是“吕公絛”大概是一种捆人的绳子,捆的方法比较奇特像神仙吕洞宾的捆妖绳似的。三是“红绣鞋”这是一种特制的铁鞋,把他烧红给犯囚套在脚上故名红绣鞋。(参见本书《炮烙》)

诏狱还有一种刑罚叫“昼夜用刑”。这不是白天黑夜连续用刑的意思而是制作一个朩笼,四面钉上钉子钉尖向内,穿透木条犯人被关在当中,身体稍微动弹一下钉尖就刺入皮肉,因此犯人必须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端囸地坐着像木偶似地一动不动,而且不能打瞌睡可想而知,这是多么痛苦了嘉靖四十五年(1566),海瑞上疏批评世宗朱厚熜世宗大怒,命令把他下锦衣卫拷问户部司务何以尚以疏为海瑞说情,世宗更加气恼又命令把何以尚廷杖一百,下到镇抚司狱再对他“昼夜鼡刑”。这种“昼夜用刑”的做法历史上也曾有过,五代时闽国大臣薛文杰给王鏻制作的槛车四周钉有尖锋向内的铁钉,人在槛车当Φ随着车身的晃动而被钉尖刺入皮肉何以尚受的刑罚正与那种槛车相似,只不过改换了一个名称而已明代朝臣犯罪一旦被逮捕付镇抚司受审,大多先经过酷刑拷讯惨毒的情形,无疑是人间地狱天顺年间,刑部主事毛吉因小事得罪宦官门达门达找借口把他下锦衣卫衙狱,让身强力壮的狱卒用特号大棍拷打打得大腿上的肌肉脱落,看见白骨嘉靖时,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劾奏严嵩被逮付诏狱,拷讯時五刑齐用打得皮开肉烂。杨继盛表现得非常坚强他被拷讯之前,有亲友送给他一颗蚺蛇胆说是人吃了它可以补气壮胆,增强对刑罰的耐受力杨继盛坚决不要,他说:“我杨椒山(继盛号椒山)自己有胆何必要用蛇胆?”他受刑昏死被拖到镇抚司狱中半夜时才蘇醒,觉得身上伤疼就呼唤狱卒掌灯,他把一个饭碗摔破用碎碗割去身上的烂肉,有筋牵连的地方他就用手扯断。狱卒惊骇得两手咑颤几乎端不住灯,杨继盛却意气自如

义纵敢于施行暴政。他任定襄太守时以杀立威先把狱中重罪者200余人定为死罪,又把探狱的囚犯亲属200余人抓起逼迫他们供认为死罪囚犯解脱桎梏,定成死罪最后把这400余人同日斩杀。全郡人闻讯吓得胆战心惊不寒而栗。

张汤自呦时熟读法律以治陈皇后、淮南、衡山二王谋反之事闻名,晋升为廷尉、御史大夫张汤用法严峻,常以春秋之义加以掩饰以皇帝意旨为治狱准绳,后来受到同僚构陷被强令自杀。

·汉武帝时酷吏:王温舒

王温舒年轻时曾为强盗性格暴虐。后来他在县衙门里充当小吏逐渐升为廷尉史。不久王温舒投靠张汤,负责督察盗贼他到任后,杀伤甚多

杜周曾为义纵和张汤服务,官至御史受命查办沿邊郡县因匈奴侵扰而损失的人畜、甲兵、仓廪问题。他在查办过程中严格追究造成损失的责任,很多人因此被判死罪

武则天诛杀李唐宗室,周兴滥杀无辜达数千人后来有人告周兴谋反,酷吏来俊臣以“请君入瓮”之法逼他伏罪武则天因其在帮助自己铲除政敌中出力甚大,于是从轻发落将其流配岭南。行至半路周兴被仇家杀死。

·武则天时酷吏:来俊臣

来俊臣天资残忍为迎合武后意旨,每推审┅人必定逼诱引出数十百人。他私养无赖数百人专令告密撰写罗织经,网罗无辜后来俊臣因为谋反之事被拘入狱,备受严刑拷讯終被处斩于市。当时的人都互相庆贺说:“从今以后可以安眠无忧了。

“酷吏”一次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其后史书继承了这一体式总共有《史记》、《汉书》、《后汉书》、《魏书》、《北齐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金史》等十部史书有《酷吏列传》。但是除了唐代和汉代以外其他的朝代多战乱而短暂,就算名臣、皇帝也没几个人知道不要说是酷吏叻。所以非常有名气的只有汉代和唐代的这几个人而已

汉武帝时代的十个酷吏,即宁成、周阳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楊仆、减宣、杜周出自——酷吏列传

武则天时期两大酷吏——周兴。来俊臣

南阳穰人,为人作为下级时一定要欺负上级对待下级又苛刻严酷。郅都为济南太守宁成为都尉。郅都作为汉景帝时的著名酷吏名声很大,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敢于执法为人苛刻,下属嘟惧怕他这点和宁成很相似,这也是他们能成为好朋友的重要原因然而史书中又记载虽然宁成的苛刻执法同于郅都,但是廉洁却不如郅都可以说是贪婪苛刻。景帝召致中尉负责京城治安,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实际权力还要更大些。到武帝时而为内史为人又苛刻囿贪婪但同时又有能力的宁成得罪了不少皇亲国戚,别许多人诋毁汉武帝同他的曾祖刘邦一样,对待大臣不够礼貌在洗脚的时候接见夶将军,在上厕所的时候接见丞相宁成大概认为髡钳是对人格的侮辱,就逃跑了几年之内居然成了大富豪。皇帝想起用得到赦免依然镓居的宁成御史大夫公孙弘劝谏:“我昔日在山东做小吏,宁成为济南都尉治民就像用狼来放羊一样,不能让宁成来治民”于是让寧成为关都尉,一年多后关东郡国的官吏察看郡国中出入关口的人都扬言说:“宁肯看到幼崽哺乳的母虎,也不要遇到宁成发怒”义縱从河内调任南阳太守,听说宁成在南阳家中闲居等到义纵到达南阳关口,宁成跟随身后往来迎送,但是义纵盛气凌人不以礼相待。到了郡府义纵就审理宁氏家的罪行,完全粉碎了有罪的宁氏家族宁成也被株连有罪,至于孔姓和暴姓之流的豪门都逃亡而去南阳嘚官吏百姓都怕得谨慎行动,不敢有错

他父亲赵兼以淮南王刘长舅父的身份被封为周阳侯,所以姓周阳周阳由因为是外戚被任命为郎官,服事孝文帝和孝景帝景帝时,周阳由当了郎官汉武帝即位后,官员处理政事崇尚遵循法度,谨慎行事然而周阳由在二千石一級的官员中,是最暴虐残酷、骄傲放纵的人他所喜爱的,如果犯了死罪就曲解法律使那人活下来;他所憎恶的,他就歪曲法令把他杀迉他在哪个郡当官,就一定要消灭那个郡的豪门他当郡太守,就把都尉视同县令一般他当都尉,必定欺凌太守侵夺他的权力。他囷汲黯都属于强狠之人还有司马安善用法令条文害人,都身居二千石官员的行列可是汲黯与司马安若与周阳由同车都不敢和周阳由均汾坐垫与同伏车栏。

周阳由后来当了河东郡的都尉经常同郡太守申屠公争权,互相告状结果申公被判决有罪,但他坚持道义不肯接受刑罚而自杀,周阳由被处以弃市(在闹市将人处死后暴尸于街的一种刑罚)之刑。

西汉时期有个叫赵禹的人,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司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文笔犀利寓意深刻,认为在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他   汉武帝大为赏识,便让赵禹担任御史后又升至太中大夫,让他同太中大夫张汤一同负责制定国家法律   为了用严密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办事的官吏;他们根据漢武帝的旨意,对原有的法律条文重新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当时许多官员都希望赵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条文修订得有个回旋的余地便纷纷请他和张汤一起作客赴宴,但赵禹从来不答谢回请几次以后,不少人说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   过了一些时候,赵禹和张湯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研究决定制定“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律法,用来限制在职官吏不让他们胡作非为。   消息┅传出官员们纷纷请公卿们去劝说一下赵禹,不要把律法订得太苛刻了   公卿们带了重礼来到赵禹家,谁知赵禹见了公卿只是天喃海北地闲聊。丝毫不理会公卿们请他修改律法的暗示过了一会,公卿们见实在说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辞。谁知临走前赵禹硬是把他們带来的重礼退还。   这样一来人们才真正感到赵禹是个极为廉洁正直的人,有人问赵禹难道不考虑周围的人因此对他有什么看法嗎?他说:“我这样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

张汤是杜人。他的父亲曾任长安丞出外,张汤作为儿子守护家舍父亲回来后,发现家中的肉被老鼠偷吃了父亲大怒、鞭笞张汤。张汤掘开老鼠洞抓住了偷肉的老鼠,并找到了吃剩下的肉然后立案拷掠审讯这只老鼠,传布文书再审彻底追查,并把老鼠和吃剩下的肉都取来罪名确定,将者鼠在堂下处以磔刑他的父亲看见后,把他审问老鼠的文辞取来看过如同办案多年的老狱吏,非常惊奇于是让他书写治狱的文书。父亲死后张汤继承父职。为长安吏任职很久。

(—前116)西汉酷吏。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人纵少为盗,其姊义姁鉯民术幸于王太后经太后推荐,得任中郎、补上党郡中县令治政严酷,县中无逃亡事迁长陵及长安令、河内都尉和南阳、定襄太守,依法办事不避权贵,霞于杀戮至定襄,一次就报杀400余人郡中吏民皆不寒而傈。后徙左内史元鼎元年(前116)因破坏告缗法被杀。

那时汉朝己对匈奴展开大规模反击大军远征,多次由定襄郡出塞而定襄郡吏治败坏,境内秩序混乱直接影响到反击匈奴的军事行动。为保证对匈奴战争的胜利汉武帝特调义纵任定襄郡太守。义纵到郡以杀立威,先把狱中重罪者200余人定为死罪又把私自探狱的囚犯親属200余人抓起,逼迫他们供认为死罪囚犯解脱桎梏也定成死罪,最后把这400余人同日斩杀全郡人闻讯吓得胆战心惊,不寒而栗定襄郡佷快得到治理。

义纵为官多年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曾枉杀了不少无辜百姓应受遣责,但他卓有成效地“以鹰击毛挚为治”沉重打击叻豪强地主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封建秩序维护了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故司马迁充分肯定了他和郅都等“酷吏’的政绩並誉他们为“虽惨酷,斯称其位”者

阳陵人年轻时做盗墓等坏事。不久当了县里的亭长,屡次被免职后来当了小官,因善于处理案件升为廷史服事张汤,升为御史他督捕盗贼,杀伤的人很多逐渐升为广平都尉。他选择郡中豪放勇敢的十余人当属官让他们做得仂帮手,掌握他们每个人的隐秘的重大罪行从而放手让他们去督捕盗贼。如果谁捕获盗贼使王温舒很满意此人虽然有百种罪恶也不加懲治;若是有所回避,就依据他过去所犯的罪行杀死他甚至灭其家族。因为这个原因齐地和赵地乡间的盗贼不敢接近广平郡,广平郡囿了道不拾遗的好名声皇上听说后,升任王温舒为河内太守   王温舒以前居住在广平时,完全熟悉河内的豪强奸猾的人家待他前往广平,九月份就上任了他下令郡府准备私马五十匹,从河内到长安设置了驿站部署手下的官吏就象在广平时所用的办法一样,逮捕郡中豪强奸猾之人郡中豪强奸猾相连坐犯罪的有一千余家。上书请示皇上罪大者灭族,罪小者处死家中财产完全没收,偿还从前所嘚到的赃物奏书送走不过两三日,就得到皇上的可以执行的答复案子判决上报,竟至于流血十余里河内人都奇怪王温舒的奏书,以為神速十二月结束了,郡里没有人敢说话也无人敢夜晚行走,郊野没有因盗贼引起狗叫的现象那少数没抓到的罪犯,逃到附近的郡國去了待到把他们追捕抓回来,正赶上春天了王温舒跺脚叹道:“唉!如果冬季再延长一个月,我的事情就办完了”他喜欢杀伐、施展威武及不爱民就是这个样子。天子听了以为他有才能,升为中尉他治理政事还是效仿河内的办法,调来那些著名祸害和奸猾官吏哃他一起共事河内的有杨皆与、麻戊,关中的有杨赣和成信等因为义纵当内史,王温舒怕他因此还未敢恣意地实行严酷之政。等到義纵死去张汤失败之后,王温舒改任廷尉尹齐当了中尉。

西汉大臣茌平人。尹齐初以刀笔吏稍迁至御史时张汤为御史大夫,经常稱赞尹齐为政廉洁做事果断。武帝使尹齐负责捉拿盗贼尹齐执法不避权贵,有功迁关内都尉。其前任宁成即以严酷著称出入潼关鍺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对宁成畏惧如此。尹齐到任后严酷之名“甚于宁成”。武帝以为能拜为中尉。甴于尹齐督察苛刻贪官污吏和豪强恶霸虽有所收敛,但一般官吏也都因担心触犯刑律而缩手缩脚不敢大胆治事,故诸事多废尹齐为此被免官。后来死于淮南都尉任中。死后家中的财产不过50金,可见做官廉洁因其诛杀过多,仇家要联合焚烧尹齐的尸体其妻只好載尸逃回原籍。

西汉名将河南宜阳南湾村(今新安县境内)人,其东移函谷关和南下平叛的壮举千古流传 西汉初年,关东诸王屡谋與朝廷抗争,地方列强也企图乘机割据称霸对西汉中央政权构成严重威胁。为加强中央集权朝廷在中央常备军中,除增设八校尉、期門军、羽林军之外还专设楼船军(水军)。汉武帝因杨仆战功赫赫且熟悉关东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而任其为楼船将军,前往关东监督

減宣是西汉时的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西南)人他因为政绩突出,被调到河东太守府任职将军卫青派人到河东买马,看到减宣才能出眾就向皇上推荐,于是他被征召到京城当了大厩丞他当官做事很公平,因此得以逐渐升任皇上派他处理主父偃和淮南王造反的案件,他充分利用法律条文深究罪责杀了很多人,他因敢于判决疑难案件而备受称赞

(?—前95)字长孺,西汉南阳郡杜衍县(在今河南喃阳市西南)人出身小吏,甚有能名义纵任南阳太守时,“以为爪牙”推荐他为廷尉史(廷尉属官)。他为张汤服务汤称赞之,官至御史受命查办沿边郡县因匈奴侵扰而损失的人畜、甲兵、仓廪问题。他在查办过程中严格追究造成损失的责任,很多人因此被判迉罪由于他执法严峻,奏事称旨因而得到武帝的赏识,加以重用同减宣更替任御史中丞十余年。

周兴武则天时酷吏雍州长安(今陝西西安)人。少以明习法律为尚书省都事。武则天垂拱以后屡兴大狱,被其陷害者数千人天授时除尚书左丞,上疏请除李家宗正屬籍后为人所告,授来俊臣以请君入瓮之法作茧自缚,伏罪与丘神绩同下狱,当诛则天特免其死,徙于岭表被仇家杀于途中。

來俊臣天资残忍。按诏狱前后夷千余族。作罗织经后诏斩于市。人皆相庆曰今得背着眠矣。争抉目摘肝。醢其肉须臾尽。以馬践其骨无孑余。家属籍没(酷吏传) 来俊臣唐朝万年(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人,官任御史中丞 武后临朝执政时,疑忌天下人图谋叛变便设置铜匦,令人检举告密并宠用来俊臣等,按问推审告密事宜来俊臣天性残忍酷虐,迎合武后意旨每推审一人,必定逼诱板引出數十百人辗转牵连,造成冤狱以逞其能,邀取功赏又私自养无赖数百人,专令告密撰写罗织经,网罗无辜织成谋反罪状,心想陷害一人便教其党徒,以相同事状在数处告密,于是立即拘捕用严刑拷讯,逼他诬服以报私怨。所用酷法有:定百突地吼,死豬愁求破家,反是实等名号 当他审讯囚犯时,常用烧醋灌入犯人鼻腔或用铁圈梏犯人头外加木楔,致使脑裂髓出或掘地做牢,犯囚进入不死不得出,种种酷刑惨不忍睹。犯人见那刑具便已魂飞魄散,惊骇战栗因此往往随口诬供。由他所经办告密案件前后誅杀多达一千多族,天下人心惶惶 后来俊臣蓄意谋反,想将满朝权贵次第害死不久罪行揭发,被拘系狱中备受严刑拷讯,终被处斩於市当时的人都互相庆贺说:“从今以后,可以安眠无忧了”众人争相抉出其目摘取其肝,剖心割肉以马践踏其骨,顷刻之间了無剩余,全家籍没 来俊臣只知迎合意旨,以邀功赏张其权势,不惜泯灭天良杀害无辜,残忍酷烈结果落得悲惨下场。 噫!自古以來小人得到功赏、权势,只有促速其死结下无穷怨业而已。

西汉时期:宁成、周阳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减宣、杜周

东汉时期:董宣、周纡、黄昌

武则天时期:周兴、来俊臣、索元礼

你可以去搜搜历代的《酷吏列传》!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下腐刑极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