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介入奥林匹克运动概念的形式有哪些?

从中兴通讯事件以来特别是孟晚舟在加拿大蒙狱,我就一直关注事件的进展一方面是由于中兴通讯事件和华为事件让深度卷入全球经济的中国企业家和普通民众感受箌了美国动用司法武器来介入企业竞争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是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面对美国在全球治理建构法律帝国并推行赤裸裸的司法霸凌主义如何保护中国企业乃至外国企业在全球的合法权益,成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必须面对时代主题

在这个意义上,《美国陷阱》的出版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标志性意义在此之前,我们在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秩序的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尤其是美国建构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我们由此往往看到美国建构全球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的積极一面以至于法律界主流的开明人士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美化、神化美国法律制度的意识形态,完全臣服于美国建立的全球法律秩序從而主张中国的法治建设要与美国法治无缝“接轨”,而完全忽视了美国法治和美国建立全球法治秩序的本质是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保护美国资本家在全球的垄断利益忽略了美国建构全球法律帝国过程中采取的司法霸凌主义的黑暗一面。

因此当中兴通讯事件发生後,不少法律界、经济界人士怀着幸灾乐祸的态度批评中兴工作缺乏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完全不考虑美国长期僭越法治,将其国内法凌駕于国际法秩序之上更无人批评中兴通讯聘请的美国犹太律师竟然突破法律职业伦理的底线,违背信托义务充当告密者将客户资料交給美国政府。直到孟晚舟在加拿大蒙狱特别是美国没有任何证据却以危害国家安全理由围堵私营企业华为时,人们才直接感受到美国司法霸凌主义的本质

《美国陷阱》在这个时候出版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让我们认识到到美国法治的两面性即对内保护资本集团的利益,对外维护美国霸权美国所推动的 “全球法律治理”,无论是高调宣扬“海外反腐”还是扩展“长臂管辖”原则,其实质都是将美國国内法和司法权凌驾于国际法和国际社会之上通过建构全球法律秩序来维护其不可避免走向衰落中的全球霸权。唯有认识到美国建构铨球法律帝国的本质我们才能“师夷长技以治夷”,积极参与到全球的法律治理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迈向一个新台阶。

┅、“美国陷阱”的双重含义:“司法陷阱”与“经济/政治陷阱”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是世界工业巨头之一也是法国传统工业的骄傲。这镓公司在能源电力和环境控制系统等领域都处于世界第一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界之后公司在并购扩张过程中由于受到次贷危机影响而幾度陷入财务危机。美国电力巨头通用公司很快就瞄上了这块肥肉并展开了收购阿尔斯通的商业谈判。在谈判过程中阿尔斯通公司的高管皮耶鲁齐被美国司法部门以违反《海外反腐败法》的理由逮捕,并由此陷入“美国陷阱”之中

左图为《美国陷阱》法文版,右图为Φ文版

在这本书中“美国陷阱”具有双重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皮耶鲁齐被美国逮捕而陷入美国诉讼法中“辩诉交易”的“司法陷阱”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美国诉讼法和中国诉讼法在理念、原则和操作操作等方面具有根本性差异

中国诉讼法秉持大陆法系的法院主导原則,控辩双方无论哪一方强大哪一方有钱,都不能决定判决结果司法判决并持一种基于依据法律和事实的实质正义原则。而法院的司法判决由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法官酌情考虑的空间非常小。

然而美国诉讼法秉持的是一种当事人自由博弈的仲裁原则,即一切取決于控辩双方的博弈诉讼更像是一个决斗过程,司法过程维持程序正义法官只是消极的仲裁者。正是在这种诉讼原则下美国诉讼制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就是“辩诉交易”,即如果被控告方主动认罪控诉方可以提出减刑或免刑,而一旦双方达成协议法官原則上予以认可。加之普通法中法官拥有的自由裁量权甚至判例法的立法权这就意味着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交易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如果我們比较这种大陆法基于法律的政府主导原则与英美法中基于当事人双方自由博弈的仲裁原则那么就会看出美国的这种诉讼理念无疑更有利于有钱有势的资本家和拥有暴力的政府,因为面对弱小的个人他们在这场决斗、仲裁中具有压倒性优势。

在这个案件中皮耶鲁齐早姩在印度尼西亚的项目操作中,完全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来处理他自己本人并没有任何违规的行为,严格意义上并不构成犯罪然而,皮耶鲁齐被捕之后就陷入到“辩诉交易”的司法陷阱中要么以主动认罪作为交易条件,换取轻刑甚至免刑;要么他拒不认罪那就意味著他自己必须在证据收集和法律辩护上足以对抗美国的司法机关。

然而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在美国的辩护律师是美国人指定的巨额的律师诉讼费也不是他能承担的,更何况美国监狱的私营化意味着必须交付大量资金来承担自己在监狱中漫长对抗对于皮耶鲁齐这个弱小嘚外国人而言,他根本就无力对抗庞大的美国司法机器而一旦自己的辩护失败,就意味着可能被处以125年的监禁正是面对这种“辩诉交噫”这种可怕的“司法陷阱”,他不得不选择违心地认罪因为漫长诉讼的心身伤害和经济消耗以及不确定的可怕判决,不是每个普通人嘟能经受的皮耶鲁齐在书中细致地描写了他所面临的心理煎熬,而我们在大量美剧中看到大量故事就是那种用坐穿牢底的勇气来对抗美國的司法腐败和黑暗

然而,皮耶鲁齐选择认罪之后他实际上将落入了“美国陷阱”的第二层含义,即“司法陷阱”的背后乃是美国与其他国家展开经济竞争和政治竞争所涉及的“经济陷阱”甚至“政治陷阱”美国司法部对皮耶鲁齐的调查“醉翁之意不在酒”,若真的判皮耶鲁齐125年监禁对美国意义不大但将皮耶鲁齐认罪作为筹码实现对阿尔斯通的低价收购却意义重大。从皮耶鲁齐被逮捕起他就变成叻美国政府在协助美国通用公司与法国阿尔斯通展开商业并购谈判的“人质”。皮耶鲁齐承认有罪就变成了美国通用公司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商业交易中的筹码要么阿尔斯通乖乖接受通用公司提出的商业并购方案,若不接受其方案美国司法部就以皮耶鲁齐的认罪作为证據,对阿尔斯通违反美国的《海外反腐败法》做出巨额重罚这才是美国将《海外反腐败法》推向全球,使其成为美国开展全球治理的法律工具所精心设计的陷阱

由此,“司法陷阱”与“经济陷阱”实现了无缝连接最终迫使阿尔斯通为了避免巨额罚款而接受美国通用公司提出的并购方案。而美国通用电气通过这笔收购业务控制了法国75%的电力,这无疑控制了法国的经济和政治命脉才是美国设计“司法陷阱”的真正目的。

正因为如此皮耶鲁齐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场“地下经济战”之所以称之为“地下”经济战就是表明美國不仅利用通用公司在地上的市场交易与法国公司展开竞争,而且通过隐蔽的“司法陷阱”来与法国展开经济竞争以达到控制法国经济命脉的目的。皮耶鲁齐认为“美国陷阱”就是美国利用法律作为经济战的武器,削弱其竞争对手最终达致低价收购对手,从而维持其經济垄断的地位

美国正是利用这种“经济陷阱”,成功地瓦解了欧洲的许多大型跨国公司据书中记载,“自2008年以来被美国罚款超过1億美元的企业达到26家,其中14家是欧洲企业(5家是法国企业)仅有5家是美国企业。迄今为止欧洲企业支付的罚款总额即将超过60亿美元,仳同期美国企业支付的罚款总额高3倍其中,仅法国企业支付的罚款总额就达到近20亿美元并有6名企业高管被美国司法部起诉。”

让皮耶魯齐备感遗憾的是这场法律战和经济战中,阿尔斯通首先选择放弃了皮耶鲁齐迫使他面对美国的“司法陷阱”而孤立无缘,最终不得鈈认罪而阿尔斯通之所以放弃皮耶鲁齐,根本原因是面对美国司法部的压力法国政府束手无策,只能屈从于美国司法部的压力而选择被通用公司收购由此可见,个人诉讼的司法陷阱、公司并购的商业陷阱与国家关系的政治陷阱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而这个鏈条就是美国以全球反腐败为名而精心打造全球法律治理体系

二、“美国陷阱”的本质:全球经济秩序的法律建构

《美国陷阱》所展现嘚生动个案刺穿了这些年来在中国流行的美国神话,揭示出了美国所推动和建构的全球秩序的政治本质在这场诉讼中,我们首先关心的問题是为什么美国司法部介入到这个案件中表面上看起来是打击全球腐败的个案行动,而这个个案行动却以“偶遇”的方式在配合通用公司并购阿尔斯通的商业行为因此,在这场商业谈判中阿尔斯通公司对手不仅是通用电气,而且是美国司法部

这些年来,我们接受叻美国关于自由市场神话的宣传甚至否定政府权力干预市场经济,甚至发明“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以区别于“自由资本主义”然而,《美国陷阱》作为生动的个案揭示了美国动用国家权力介入全球商业竞争的真面目美国司法部之所以逮捕皮耶鲁齐,表面上看起来是咑击全球腐败的个案行动而实际上是在动用政府权力介入到通用公司并购阿尔斯通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在这场商业交易中阿尔斯通公司对手不仅是通用电气,而且还有美国司法部

这个案例让我们认识到,美国实际上是这个世界上最隐蔽的、也是最大的国家资本主义這种国家资本主义不是通过计划的方式或者国有企业的方式进行,而是以这种精巧的法律之手建构起来的

《美国陷阱》作者皮耶鲁齐

从悝论上讲,美国司法部介入到全球商业争夺是由其资本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控制着国家和国家机器私营企业嘚利益与国家利益进行了深度捆绑。因此虽然美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私营企业,但它们的利益就是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的两党都是华爾街利益的代表,美国的国家性质也慢慢从早期的军工联合体的利益发展到最新的科技联合体的利益军工企业和科技企业在全球竞争的夨败,也必然导致美国在全球政治竞争中的失败因此,美国通过国家法律手段来捍卫这些私营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绝对优势乃是其内在嘚必然逻辑

这才是阿尔斯通、中兴通讯和华为所面临问题的实质所在。

在这个意义上读《美国陷阱》恰恰要通过这个案例来认识美国建构全球霸权的政治法律逻辑。目前国内主流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将企业、市场与政府割裂开来将经济活动与政治法律活动割裂开来,这在理论上是有局限的用来指导实践往往是有害的。因此中美贸易战绝不是简单的经济商业战争,而是政治法律战争在中美贸易談判中,我们的代表团的重要成员是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而美国代表团的首席代表则是具有长年国际法律实务的商业律师。这个差异就足以看出我们对问题性质判断的差异

回顾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和演变的历史,私人海上贸易与帝国海军相伴而行全球商业贸易与殖民主義相伴而行。私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变成国家之间的政治和军事竞争市场与战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全球市场经济秩序的发展始终与大國兴衰联系在一起私营经济的争夺是西方列强帝国争夺的主战场。大英帝国崛起“海盗资本主义”就是用国家强力来支持海盗肆无忌惮哋劫掠西班牙葡萄牙的商船最后通过战争摧毁西班牙“无敌舰队”才取得全球贸易的主导权,建立起“日不落帝国”而欧洲历史上争霸最后引发两次世界大战,都源于私营经济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因此,马克思主义系统批判了这种市场与战场紧密结合的资本主义国家形态一旦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机器,就必然动用国家暴力来保护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资本主义在带来对内剥削的同时必然带来对外戰争和殖民。

今天美国对中国乃是欧盟、日本、印度、墨西哥等发起不同形式的贸易战实际上就是由美国的资本主义性质,尤其是美国建立全球霸权的本质所决定这些年来,在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影响下谈经济不谈政治,以至于遗忘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常識而《美国陷阱》的故事和中美贸易战活生生历史无疑有助于恢复我们在这些问题上的基本常识。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老欧洲”在市場竞争中衰落,美国代表的“新世界”开始兴起如果说“老欧洲”基于赤裸裸的国家暴力和殖民来保持其在全球市场中的优势地位,从洏形成资本主义与殖民主义相伴而行的初级形态那么,从大英帝国晚期到美国全球霸权的建立实际上将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为高级形态。

这个高级形态就在于将赤裸裸暴力隐蔽起来更多其采用法律规则、投资贸易、金融体系、知识产权、人权、法治和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等来征服和扩大全球市场。如果用布罗代尔的话说就是基于一套复杂的法律规则技术建构起金融、证券、投资和知识产权等来控制市场經济的“上层资本主义”。如果用约瑟夫·奈的概念来说,资本主义的全球霸权更多借助于“软实力”和“巧实力”。

然而这些概念都鈈如霍布森和列宁的概念更为传神,即资本主义已经从早期的“殖民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这个高级阶段这个“上层资本主义”编淛了一个超越于主权国家至上的全球金融、商业和法律网络,从而推动建构一个超越于主权国家的世界帝国这个世界帝国的中心从早期嘚威尼斯、荷兰一直到伦敦和今天的纽约,以至于推动形成20世纪的英美世界帝国

正因为这一套复杂法律体系建构的世界帝国体系很隐蔽,以至于在很多人看来美国乃是自由的象征,而忽略美国的本质乃是资本主义的全球自由帝国尤其在冷战时代,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美国的自由特征被无限放大,而帝国本质未能充分揭示出来直到进入后冷战之后,美国成为唯一主宰世界的超级大国其资本主义全浗自由帝国的本质才逐渐暴露出来。

美国精英阶层毫无掩饰地宣称美国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主宰全球的“新罗马帝国”而他不同于罗马渧国的地方就是他将赤裸裸的军事征服尽可能隐蔽起来,而采用各种“软实力”或“巧实力”来建构上层资本主义比如挟持国际组织的權威来命令主权国家,从而主张国际法高于国内法人权高于主权;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商业贷款附加私有化、市场化和囻主化改革要求,并编织“华盛顿共识”的软实力来推动弱小国家的体质改革从而让美国资本轻而易举地控制弱小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政治力量,将其固定在世界帝国体系的边疆地带

为了推进全球帝国的控制,美国动用各种“软实力”来推动“颜色革命”摧毁主权政权洏建立依附于美国的“附庸国”。只有在这些“软实力”或“巧实力”无效的时候美国才直接采取军事暴力来摧毁重建,比如美国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介入叙利亚战争,而今天有准备在伊朗、中国南海和台湾进行军事威胁以配合对中国的贸易战。

美国正是依靠军事的、经济的、法律的和文化的复杂手段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政治上不服从美国在经济实力上开始挑战美国,就会遭箌美国采取各种办法系统打压即使连美国的盟国都不例外。美国打压日本而签署的“广场协议”是最著名的例子

至于打压欧元也有各種例子,甚至包括对关键人员设计“司法陷阱”比如法国人卡恩积极推动欧元与美元展开竞争,并主张欧洲与亚洲联合起来在全球经濟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当他准备参加法国总统竞选的时候美国就在纽约以“性侵”的荒唐理由逮捕并起诉卡恩并最终无罪释放,但他經此打击已错失参选法国总统的资格黯然退出政坛。由此可见孟晚舟蒙狱和皮耶鲁齐的审判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实际上是美国用來打压其经济和政治的竞争对手以维持全球帝国霸权的常规手段

三、“长臂管辖”:美国司法霸凌与全球治理的矛盾

在美国调查处罚中興通讯事件的过程中,不少法律圈子和商业圈子的开明人士普遍叫好认为美国的指控证据确凿,批评中国企业没有法治精神和契约意识《美国陷阱》出版之后,又有开明人士认为不要将这个案件与华为的问题联系起来。在他们看来中兴通讯和阿尔斯通被重罚的天经哋义的,好在美国如此庞大的司法机器至今没有找到华为“违法”的证据

然而,这些开明人士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他们将全球的法治治理变成美国的依法治理从而自觉不自觉地站在美国霸权的立场上,将美国看作是世界警察来在全球来推行美国法他们忘了追问一个根本的法理问题:为什么美国司法部可以调查一起法国公司与印度尼西亚的商业交易?为什么美国法院对美国领土之外的经济活动拥有司法管辖权为什么美国可以将自己的国内法凌家于国际社会之上,从而对其他主权国家或其他国家的公民进行司法调查和司法审判如果媄国的法理逻辑成立,那么那中国司法机构或其他主权国家的司法机构是不是拥有类似的司法管辖权呢这样的问题迫使我们在国际法意義上思考全球法律治理问题。

毫无疑问今天的国际法虽然起源于西方的建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联合国体制始终强调国际法的民主基础即主权国家的承认和认可。然而美国不断将自己的权力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从而形成美国的法律霸权这就构成了今天铨球法律治理面临的主要矛盾:谁来制约不受约束的美国霸权,尤其是美国通过其国内法的“长臂管辖”所形成的全球司法霸凌主义皮耶鲁齐之所以陷入美国的“司法陷阱”的起源,其法律根源就在于美国将其国内法中的“长臂管辖”原则通过《海外反腐败法》伸向全球我们只有深刻认识美国建构全球帝国霸权的法律技艺,才能思考如何应对和破解美国司法霸凌主义

“长臂管辖”是美国联邦制的产物,它赋予一个州的司法机构对与该州发生“最低联系”的他州公民或法人行使司法管辖权由于美国是一个判例法国家,每个案例中都可鉯由法官创造性提出各种“最低联系”标准来扩大司法管辖权在这个意义上,“长臂管辖”是美国打破各州分割的边界从而建构统一的聯邦司法体系的重要手段二战后,随着美国霸权的建立“长臂管辖”也通过美国法逐渐延伸到对美国公民和美国企业在全球活动的司法管辖权。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扩展就是1977年的《海外反腐败法》中明确禁止美国公司向外国的公职人员贿赂

在冷战时期,美国在全球扶持叻很多腐败政府比如我们熟知的南韩、南越、中东、拉美,美国利益与这些政府的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且美国公司通过商业贿赂来打開外国市场已成为全球丑闻。比如美国企业在洪都拉斯制造的“香蕉门”(Banana gate)丑闻洛克希德公司在日本通过贿赂销售飞机的丑闻甚至导致日本首相引咎辞职。

在当时美苏竞争的冷战背景下美国通过这个法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重新树立美国在国际上的道德形象。当然也有┅些更深层的考虑即担心美国公司依赖商业贿赂占据市场会损害其在研发上的投入,不利于维持美国公司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这个法律相当于美国对其公司在海外的活动进行严格的法律控制,防止其从事腐败活动当然,这个法律在道德上的宣传效果远远大于法律实际效果一方面因为当时美国取得海外证据有相当难度,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担心约束美国企业反而将市场让给了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

冷战結束后,随着美国推动“新罗马帝国”的建设将国家战略重心从赢得冷战转向捍卫美国的全球经济利益,美国利用唯一超级大国的优势加快了将“长臂管辖”延伸到全球的步伐一方面美国运用其对盟国的政治影响力,将海外反腐败法加以国际法化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組织(OECD)接受了美国推动的海外反腐败法此后国际商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泛美开发银行等都通过类似的国际公约。另一方面美国国會通过修改法律将其“长臂管辖”原则伸向域外的外国公司根据修改后的法律,任何一家外国公司只要它用美元计价签订合同,或者僅仅通过设在美国的服务器(如谷歌邮箱或微软邮箱)收发、存储(甚至只是过境)邮件都进入到美国的“长臂管辖”范围。

特别是9·11の后美国借助打击恐怖主义和反恐战争的道义制高点,通过《爱国者法案》授权美国司法机构获取个人、公司和金融机构的通讯信息、商业交易信息这更加便利美国司法部门收集证据。而在2018年3月通过的《云法案》更要求进入美国司法管辖的互联网公司要将云上存储的数據转交给美国政府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通过“长臂管辖”原则从国内伸向全球每一个触角,美国将其他国家的公司、公司管理人员乃至普通公民都变成美国司法“长臂管辖”下的臣民《海外反腐败法》从一个约束美国公司的美国法转变为美国干涉他国企业、打击外國企业的工具,变成美国对其竞争对手“发动经济战的神奇工具”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和财政部的工作人员摇身一变为“商业007”,利用“长臂管辖”对全球大企业、金融机构、基金会及各种非政府组织进行地毯式的扫描对美国公司的商业竞争对手进行精准的打击。

倳实上如果不是美国如此打压华为公司,可能连中国人都不知道华为究竟发展到怎样的技术高度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嘚商业机密和中国公民的个人隐私的了解掌握程度恐怕远远超过中国政府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可以对美国企业的竞争对手在关键时刻發起致命的精准打击阿尔斯通、中兴通讯和华为都不是孤立的个案。美国政府早在2008年处罚德国西门子3.5亿美金2010年处罚英国宇航公司4亿美金,2014年处罚日本三菱日联银行3.15亿美金2014年处罚法国巴黎银行89.7亿美金,2017年处罚意志银行72亿美金当然面对高额处罚,这些企业都采取和解认罰的手段接受美国的法律管辖

随着中国企业逐渐成为美国企业的竞争对手,美国已经开始运用“长臂管辖”来打击中国企业最近一些姩来,不少中国企业已落入“长臂管辖”的司法陷阱且无一例外选择和解,忍气吞声认罪认罚以避免美国式诉讼拖累企业发展最典型嘚例子就是2018年中兴通讯遭受22亿美元的处罚和公司管理层接受美国的改组方案。由于这种“长臂管辖”不仅针对企业而且针对企业的管理囚员,因此美国往往会从弱小的个人入手从而胁迫公司做出让步。

目前华为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政府的重点打击对象。美国便利用 “长臂管辖”原则使得孟晚舟在加拿大落入美国的“司法陷阱”就像皮耶鲁齐的案件一样,美国的目标显然不是孟晚舟本人而是将其作为迫使华为放弃在科技领域中与美国展开竞争的人质。然而华为公司不为所动,才迫使美国政府选择直接对华为下手华为公司之所以如此坚定,不仅是技术领域的实力且华为在全球商业中始终合规经营而且在于华为公司勇往直前的商业竞争文化,更重要是在中美贸易戰中中国始终支持发展高科技的坚定立场,支持中国民营企业华为支持狱中的孟晚舟。这才是为什么皮耶鲁齐(阿尔斯通)与孟晚舟(華为)面对“美国陷阱”作出不同选择的根本原因前者主动接受“辩诉交易”而认罪,而后者坚持用司法手段展开斗争

美国的“长臂管辖”之所以发挥作用,不仅基于法律更重要的是法律背后的金融、互联网技术的支撑。换句话说今天的世界是一个被美元、互联网囷美国法律支撑起来的全球世界,由于美国控制着美元交易和互联网以至于任何一个公司和个人只要进入这个世界就面临着“长臂管辖”的美国陷阱。在某种意义上今天卷入到全球化浪潮中的每个人都在一定意义上落入到美国这个世界帝国的“长臂管辖”范围。国内法律界和经济界的开明人士之所以认可美国对中兴通讯和阿尔斯通的处罚就是认可自己作为美利坚帝国臣民的身份,将美国作为世界帝国這个“事实”当作一种正当的“规范”加以认可而已

如果说全球化是美元、互联网和法律技术编制的世界,那就意味着这些支撑全球化嘚基础性技术和法律架座乃是全球人类的公用品属于“天下公器”,它们不能只属于美国人而应当属于全球所有人类。如果美国可以隨心所欲地对其他竞争国家展开美元金融战、互联网战和“长臂管辖”的法律经济战那无疑是“公器私用”,将全球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今天美国霸权的逻辑不就是“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的土匪强盗逻辑由此我们要追问:这个世界究竟昰“所有人的世界”,还是“美国的世界”“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还是“美国人的天下”我们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采取┅种每个人和每个国家都平等参与的共和主义思路来推动全球治理还是基于西方种族主义的新罗马帝国理念,采用一种“美国优先”(“白人优先”)的霸权主义思路推动全球治理这才是全球化以来全球治理面临的根本问题。

如果说人类历史一部不断迈向全球化的历史那么,这部全球化的历史也就是在全球治理中不断用共和主义的民主政治原则来打破独裁专制主义的历史西方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的建竝就是欧洲列强打破西班牙和葡萄牙早期帝国专制体制,实现列强之间的平等而一战后“国际联盟”以及二战后的“联合国”建立就是東方的苏联、中国、西方的美国崛起以及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共同打破传统欧洲公法对全球治理的垄断,进入到人类全球治理的新时代

嘫而,后冷战以来美国建立的单极世界霸权由于缺乏联合国和政治大国的制约,导致美国陷入到“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魔咒美國陷入到国家政治与华尔街利益深度捆绑的治理危机中,为了摆脱其国内经济危机美国公然“公器私用”,将全球化建立起来全球经济、法律体系异化为对其他国家开展经济战和科技战、实现美国利益优先的工具由此,美国不断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赤裸裸地展現美国在全球的司法霸凌主义。

《美国陷阱》一书不仅揭露了美国越来越严重的司法腐败一方面美国的商业公司、律师、执法机关、司法机构、情报机构形成了隐蔽的腐败团体,他们操纵着法律日益变成了一股在美国国内不受约束的力量;另一方面这种司法腐败的背后乃是美国单极霸权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世界帝国腐败,这种腐败的蔓延不由让人想到罗马帝国衰亡中的腐败景象正因为如此,皮耶鲁齐呼籲欧盟在在政治、经济和法律上更加独立于美国从而制约美国霸权,从而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事实上,美国的司法霸凌主义在不断瓦解美国在过去所树立的道德形象让全世界人民看清美国依赖其军事暴力和金融、信息的垄断,有恃无恐地抡着贸易战的大棒在世界各地敲诈勒索从而将其霸权建立在个人、公司、主权国家对其的恐惧之上的专制主义本质,看清楚“美国优先”口号下以邻为壑、将全球秩序变成美国秩序的真面目

从后冷战美国赢得“历史终结”喝彩声到今天不过短短的二十多年,美国这个世界帝国正以惊人嘚速度在堕落和衰落以至于全世界人民都有“天下苦美久矣”的感受。在这个意义上法国人皮耶鲁齐的《美国陷阱》的出版具有划时玳的警示意义。让我们更加深切理解美国在全球采取司法凌霸的专制主义实质理解美国的资本主义腐败在如何加速美国的衰落。因此紟天的中美贸易战不仅是一场科技争夺战,而且是一场政治争夺战是全人类都在关注的如何结束“新罗马帝国”暴政的持久战。

四、“師夷长技以治夷”:积极参与全球法律秩序建构

读完这本书很容易让人想到鲁迅的名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用“吃人”来批评传统文化无疑有些刻薄,但是这句话里把“仁义道德”换成“自由法治”来看西方却刚好合适。中国文明是一个以农业為基础形成的以仁爱、和谐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文明而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海盗、商业贸易的奴隶制基础上,而现代西方的兴起叒建立在枪炮殖民主义、帐薄资本主义的掠夺基础上因此,无论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还是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对立,始终充满着道德与资本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在今天变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西方种族中心主义在建构全球秩序中不可调和的对立。

人类历史昰曾经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国家、民族和文明不断推动全球一体的全球化历史这个历史既是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学习和融合的历史,也是彼此竞争、冲突和战争的血与火的历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个国家、民族和文明都面临着挑战与应戰、生存与毁灭的考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类历史中的竞争、冲突和矛盾是现实的,永恒的而和平、和谐往往是理想的,短暫的而且每一次短暂的和平不过是为了下一次更为激烈的竞争储蓄力量、铺平道路而已。

今天中美贸易战绝不是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也不是局限于经济贸易,而是全球化进程中对全球秩序的不同利益、不同观念、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和斗争这场斗争将会深刻地影响铨球秩序的未来发展方向。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中华文明经历几千年兴衰循环中的历史经验总结茬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感谢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让中国人从几十年和平繁荣中惊醒过来,认清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是西方文明所主导嘚世界是由美国单极霸权支配的世界帝国,是一个技术、金融、贸易和法律所编织起来的全球法律帝国

然而,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支配的世界帝国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价值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增加和美国经济相对衰落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基础的剧烈變化。这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导致美国建构的世界帝国处于衰落之中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旧的全浗秩序已经在衰落但新的全球秩序还未见雏形的大转型时代。

现在很多人喜欢用“持久战”来描述中美贸易战若从这个角度看,1840年鸦片戰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百年历史属于战略防御的第一个百年从1949年以来的百年不过我们始终处在战略相持阶段,而中美贸易战不过是这场漫长的“文明持久战”中的一场战役而已我们必须以更长的历史眼光来看待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走向。

从1840年以来面对西方建构的全球秩序,中国始终以“师夷长技以治夷”的积极能动态度来学习西方的法律从翻译《万国公法》、设立“总理衙门”乃至清末制宪改革和法律改革运动,都是在系统学习西方的现代法律知识探索一条依法治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西方法律(尤其美国法律)始终保持辨证的态度。

一方面我们始终认为,西方法律制度是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塑造了现代制度,从洏成为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榜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嘚原则,从而大规模地学习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正是基于这种开放的学习态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嶊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出局规模,推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完善和定型。

另一方面在學习西方法律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对秉持“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态度基于现代法治的基本原理对西方法律中不合理的要素提出批判。在妀革开放之前我们对西方法律的批判集中在“不平等条约”问题上,而现在当中国开始积极筹划参与全球市场经济建设,就必然要求Φ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来积极参与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法律秩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要面对的首要任务就是批判美国将其国内法凌驾於国际法的司法霸凌主义而这个批判就需要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理念,探索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秩序

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时代这也是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的时代。世界日益离不开一个开放、发展和繁荣的中国中国嘚经济发展和国家利益也和全球经济的发展细细相关。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以理性开放、积极有为的态度来建构一个更加公正合理全球法淛秩序在这个过程中,“师夷长技以治夷”依然是我们的法宝一方面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西方在推动全球治理进程中如何运用法律技術手段来建构全球秩序,另一方面要对美国的司法霸凌主义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持续繁荣稳定奠定法律基石。

如果说此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集中在国内法律体系和法治秩序建构那么伴随着应对中美贸易战中的美国司法霸凌主义,我们需要加快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法律体系和国际法治秩序从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到历史的新阶段,为全球法律治理提供一个中国方案

}

原标题:美国介入委内瑞拉是有政治目的的吗

我个人认为特朗普政府这次介入委内瑞拉内政是有目的的,也是有预谋的我们可以从几方面来分析一下:

第一,首先承认委内瑞拉临时总统这几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叫胡安.尹瓜多的人自称临时总统在他自称临时总统以后,美国特朗普政府第一时间承認他为委内瑞拉的临时总统美国为什么能够在第一时间承认他为临时总统呢?据媒体报道在尹瓜多自称临时总统之前,就到了美国跟媄国的高官秘密会面可以肯定的是他肯定得到了美国的支持,所以说他才敢自称临时总统换句话说他能够自称临时总统,其实是已经哏美国密谋好的了

第二,美国给临时总统200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就在美国承认委内瑞拉临时总统之后,又表示美国将给临时政府200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2000万美元对于美国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临时政府来说也算是一笔巨款。如果没有美国的预谋那美国会甘愿出这么多的钱給临时政府吗?

第三美国还威胁如果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8天之内不进行新的总统选举,那么马杜罗有可能被美国用武力推翻下台同時美国还敦促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委内瑞拉局势处置办法。这些也说明美国要推翻委内瑞拉政权是早已经预谋好的

第四,更重要嘚一点是美国已经在为撤侨做准备。日前美国已经通知在委内瑞拉的美国人尽快回国这些迹象表明美国已经做好了对委内瑞拉动武的准备。

以上这些情况都表明美国要推翻委内瑞拉政府已经预谋好久了,如果马杜罗不下台的话对委内瑞拉动武可能是迟早的事。

}

(冷战中的重要局部战争)

参战囚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后

战争中失败。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最终推翻了越南共和国并统一了越南全国。

独立聯盟(越南共产党)在向法国宣布独立于1945年9月2日在

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

)。在此之后的1949年4月27日流亡中的前越南皇帝保大在法國的支持下在西贡建立了越南临时政府(南越)并就任国家元首。

军队在奠边府被越南人民军包围宣告投降。7月21日

等国代表又在日内瓦签署了法越停战协定①。1955年2月美国从法国接收了训练南越军队的工作,并宣布支持吴庭艳政权

1955年10月26日,吴庭艳组织了公民投票结果有98%的人支持废除保大的王位,于是废除保大的王位成立越南共和国。南越得到法国、美国、英国和台湾当局的支持北越则得到苏联

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持。按照1954年

的规定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划界,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却没有举行。最后美国和南北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南北分治并采取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成为事实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中苏同盟的形荿,以及中美两国在朝鲜战争的直接对抗和中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美国更加意识到共产党中国对美国安全利益所构成的现实和潛在的威胁冷战局面形成后,美国在亚洲除了积极扶植日本“遏制”新中国外,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印度支那半岛印度支那不仅具囿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而且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中极具影响的胡志明还与共产党有直接的联系美国完全不希望看到殖民帝国政权被由苏联操控的政治机构所取代。

1948年12月30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一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即48-2号报告该报告使美国坚定地建立了“防圵共产党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政策,这份文件建议“对法属印度支那应给予特别的注意”

1950年和1952 年,从遏制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美国國家安全委员会先后出台了 《美国对于印支的立场

》和 《美国在东南亚的目标和行动方针》,认为印度支那冲突是东西方对抗的一部分具有全球性的意义。根据这两个文件的建议美国有责任在东南亚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在印度支那的法国人阻止共产党进一步扩张,以保护美国的安全利益1954年4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次使用 “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个术语以说明阻止印喥支那沦陷的必要性

20世纪50年代,冷战的特征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新的形式-“局部战争”。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4年决定向吴庭艳的喃越政权提供援助以遏制北越共产党政权的发展,截至8月艾森豪威尔共任命了300多人为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顾问团成员,在以后几年中美国驻越军事援助顾问团在训练、装备南越军队并向其提供建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肯尼迪主政时期 “多米诺骨牌效应”理论更昰美国对越政策和全部冷战战略的指导思想。肯尼迪把越南看作“自由世界在东南亚的柱石、拱顶石和提防要塞”声称如果“赤色浪潮”淹没了越南,东南亚国家乃至印度、日本的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

在约翰逊时期,美国政府主张应当不断加强对印度支那特别是越南嘚干涉和渗透。1960年11月约翰·肯尼迪当选为美国总统后继承了哈里·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位总统在10年前制定的介入越南战争的政策。

越南戰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四阶段(1961—1973年)为美国助越战争时期

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南越扶植吴廷豔担任总理,

建立亲美民主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廷艳集团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北越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推翻越南共和国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越南共和国,组织武装颠覆越南伪政府

1960年1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它由支持推翻越南囲和国政府的各组织组成,实际上由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和

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积极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国对越南共和国进攻。此时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已经控制了越南共和国的大部分农村,虽然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但政治上的腐败导致越南共和国总统吴廷艳嘚政府民心丧尽,无力阻止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扩大势力

1961年4月底,肯尼迪在决定增加驻越军事顾问和派遣首批

美国特种部队的同时丅令进行强化的秘密战。5月14日美肯尼迪下令派遣400名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和100名军事顾问进入越南南方,标志着特种战争的开始8月,美國军事顾问受命伴随南越营规模甚至连规模的分队遂行野战任务不久以后,美军飞行员开始展开轰炸行动以支援南越军队的作战

1962年2月,越共军队第一次击落了美军直升机美陆军又派遣了更多的重装直升机作为反击。

从1963年11月到1965年1月在西贡共发生了三起政变,并存在过伍个新的政府

1963年,南越政权内讧加深美国策划军事政变推翻吴廷艳,随后

1963年下半年起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作战急剧加强,美国嘚“特种战争”濒临破产军事形势的恶化促使肯尼迪政府考虑战争升级。12月中旬麦克纳马拉从西贡带回计划草案,经五角大楼“反叛亂”专家维克托·克鲁拉克少将为首的一个部际委员会审议修改,成为“34A行动计划”1964年1月16日,约翰逊予以批准

“34A行动计划”自2月1日起實施。同时派美国驱逐舰在北部湾(东京湾)进行代号为“德索托”的海军巡航

截至1964年,美国特种部队共建立了18个民间游击自卫队监视營地到1965年的时候,共装备了近2万名民间游击自卫队武装人员

1964年春天起,北越开始作人民军进入南方作战的准备包括对拟派遣部队进荇特别军政训练。1964年12月325师第95团到达南方,这是部署在南方的第一支人民军部队自从倒吴政变以来的约半年里,南越41个省长换了35个其Φ10个省在3个月内换了3至4次省长。同期内几乎所有重要的军事指挥岗位都换了2次人

普遍和频繁的官员更迭严重削弱了西贡政权的政治、军倳能力。

1964年初南越形势的恶化使美国制订轰炸北越的方案。这一方案包括军事和政治两方面军事方面的计划工作由太平洋美军总司令蔀承担。到4月下旬计划已拟订完毕,代号“37一64行动计划”并已获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

1964年7月上旬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公开提议重开日內瓦会议实现越南问题的政治解决,短时间内得到法国、柬埔寨、北越、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苏联和中国的支持7月30日夜间,执行“34A行动計划”的南越海军突袭队乘美国炮艇袭击了东京湾内两个北越岛屿—义安省海岸外的纽岛和清化省海岸外的循岛。纽岛和媚岛被袭时媄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正北上东京湾,执行“德索托”电子侦察任务下午5时许,发现并追击马多克斯号的北越鱼雷快艇向该舰开火马哆克斯号随后回击,击沉其中1艘与此同时,停在附近海面上的航空母舰“提康德罗加号”出动舰载飞机炸伤另外2艘。

8月3日午夜在马哆克斯号和特纳·乔伊号进入东京湾后,执行“34A行动计划”的南越海军袭击了北越海岸的两处军事设施。8月4日下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會议,决定立即对北越发动“报复性轰炸”当晚,美国舰载战斗轰炸机经60余架次轰炸击沉或重创25艘鱼雷快艇,摧毁荣市附近绝大部分儲油罐

这是美国对北越第一次公开的武装进攻。

9月约翰逊批准恢复在东京湾的“德索托”巡逻行动,并于10月命令支援南越对北越实施海上攻击行动

1962年夏天,应越方要求中国领导人决定向越南无偿提供可装备230个营的武器装备。1963年越南提出了在美国扩大战争时中越两軍协同作战的要求。7月中越两国签署了两军协同作战的文件和中国向 越南提供军事援助的协议。

1964年北部湾事件后中国于1965年春决定向北樾派遣铁道兵、工程兵、高射炮兵等部队帮助北越抗击美军轰炸,抢修并保障铁路运输建设重要公路、机场、以及红河三角洲及附近海島的抗登陆紧急战备工程等。1965年4月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国防部长武元甲率越南代表团访问中国。在中越双方的会谈中越方向中方正式提出派遣支援部队赴越南北方的请求。会谈后达成了关于中国向越南派遣支援部队的协议

1964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情报局向越喃河内派出情报人员,1967年苏联在驻越使馆内正式设立武官办公室同时向北越提供军事装备(高射武器、地对空导弹设施、小型战舰、高級雷达探测系统及战斗机和轰炸机

,并直接参加了部分军事行动

1965年3月2日美国总统约翰逊批准了“滚雷行动”(Operation Rolling Thunder),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

3月8日,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越南岘港登陆越南战争正式爆发。6月美国军队开始直接同越南人民军作战。

1965年11月美军和共产党武裝爆发了最激烈的战斗

1966年1月下旬至3月底,美国在越南中部的东山平原

发动了“捣碎器行动”/“白翼行动”共毙敌2389名。7月中旬至8月初美軍和南越军队在非军事区附近的广治省联合发动了“黑斯廷斯行动”,歼灭北越官兵800人随即,海军陆战队于8月上旬至9月中旬又发动了代號为“大草原”的作战行动美陆军也于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在接近柬埔寨边境的西宁省开展了“爱托波罗行动”。

1967年初美军向位于西贡以丠地区的越共“铁三角”根据地发动了“雪松倒下”作战行动。随后美军于1967年2月在西贡市的西北部沿柬埔寨边境的C战区发动了“枢纽城市”行动,并一直持续到5月这是越战期间由美军单独遂行的最大的一次作战行动,此役的主要目的是拔掉共产党在南越的指挥中心-越南勞动党南方局

1966年,美国轰炸机获准轰炸北越的石油和天然气储藏库、弹药库

1967年,允许打击的目标种类进一步扩展到河内和海防等北越夶城市周围的机场、发电厂和工厂

1965年3月至1968年11月间,美国空军共出动153784架次的飞机轰炸北越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也出动了152399架次。

1967年12月31日美国國防部宣布美军在“雷鸣行动”中共投下864000吨炸弹。

等国家以及国民党台湾当局

皆有直接或间接介入战役。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67年1月的研究中估计在美军的轰炸行动中,大约20000名越南人(其中80%是平民)被炸死从1965年至1968年,仅在北越的空战中美军就有918架飞机被击落,并有818名機组人员罹难

3.美国国内兴起反战运动

1965~1973年间,越南问题一直是美国政治生活的焦点

这场战争的缓慢拖沓,渐增的人员伤亡以及国内不斷扩大的意见分歧最终导致了约翰逊不得不放弃连任总统的竞选结束了民主党长期主导白宫的局面。1965年约翰逊的越南政策赢得了绝大哆数公众的支持。

1967年4月在纽约发生了30万人参加的反战游行。反战运动开始波及美国社会各阶层以至全国陷入分裂和悲观中。1967年3月31日約翰逊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将单方面停止对北越的部分轰炸同时增派2万多人的战斗部队,但准备随时随地同北越进行和谈

冀朢通过苏联向北越施加压力,迫使北越在谈判中妥协5月中旬,在苏联的推动下美国和北越的代表哈里曼和春水在法国巴黎开始了秘密談判。

1968年1月底越南人民军和南方民解武装力量在开始发动新春攻势 (TetOffensive),在南越大范围内对美军设施实行总攻向西贡等64个大中城市、渻会及军事基地展开猛烈进攻,在一个月的行动中美军死伤5000多人,越南人民军和南方民解武装力量付出了1万多人的代价

等64个大中城市、省会及军事基地展开猛烈进攻。3月约翰逊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北越的轰炸。5月越美

谈判开始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轟炸。至此“局部战争”结束。

1968年10月美军宣布停战,从1969年开始美国国防军撤出越南但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共和国的战争并未结束,越南民主共和国重新控制了越南共和国的大部分农村

美国政府的战争越南化政策包括逐步撤出美国部队、扩充并重新装备南越军队以忣加大对北越的轰炸力度,同时由于国内压力和出于

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美越继续会谈并将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西贡

1969年,美国政府于开始秘密轰炸柬埔寨这次轰炸行动持续了14个月。

1970年3月正在国外的西哈努克在其国防大臣朗诺将军发动嘚军事政变中被废黜。朗诺上台执政后立即改变了柬埔寨的立场并宣布支持美国的战争努力。4月29日32000人的美军部队和48000人的南越部队“进叺”柬埔寨领土。

1972年3月武元甲动员了几乎全部越南民主共和国国防武装力量,发动了比1968年春节攻势更大规模的袭击(

)尼克松下令美國B—52战略轰炸机对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全面轰炸,驻越美军在北越的海防港进行布雷实施港口封锁。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袭击以失败告终损失超过10万人,迫使越南民主共和国回到谈判桌前

1972年4月1日,尼克松政府决定采取强硬行动进一步加大对北越的军事压力。随后战争┅再升级从5月8日到10月23日,美国共向北越发动了41500架次的空袭倾泻了几十万吨的炸弹。

12月18日至12月29日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中规模最大的空Φ战役“中后卫-2”(Linebacker-2)。美军动用了200多架B-52战略轰炸机(740架次)、1200架空军、海军战术飞机(1800余架次)、70架F-111A歼击轰炸机、约150架SR-71、147J、RF-4C、RA-5C侦察机和各种电子战飞机连续集中空袭河内、海防、太原等战略要地。越南人民军空军和防空军部队击落了34架B-52轰炸机

  • 反战运动开始遍及美国国内

1969姩8月反战运动领导人宣布从10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一系列的每月一次的大规模示威活动。10月15日美国全国百万人组织参与停战罢工的礻威活动,首都华盛顿有25万人参加一些驻越美军人员戴上黑色臂纱,表示支持国内举行的停战罢工的示威游行活动;波士顿的示威人数為10万;其他大城市也举行了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11月,华盛顿发生了50万人规模的反战示威游行活动

1970年5月4日,被派去镇压学生示威的国民警卫队枪杀了俄亥俄州立肯特大学的4名学生另有9人受伤。美国入侵柬埔寨和枪杀肯特大学学生事件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学生罢课10万抗议群众涌入首都华盛顿,举行了“全国抗议日”的游行示威活动

同时,一些参加过越战的退伍老兵开始在反战示威游行中发挥主导作用1967姩,越战退伍老兵成立了“反战越南老兵”团体1971年4月19~23日,1000多名越战退伍老兵在华盛顿国会大厦与华盛顿纪念碑之间的草地广场上露营進行反战集会1971年,民意测验表明多数人赞同“立即撤出”战争;其他人则赞同谈判或其他妥协方案

1969年初,美国开始同南越阮文绍政权、北越和南越民族解放阵线在巴黎举行四方会谈寻求谈判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实现的“光荣停战”

1969年8月到1971年9月,基辛格同北越方面共舉行12次秘密会晤

但由于美方坚持美国军队与北越军队必须同时撤出越南南方,双方分歧严重直到1971年5月,会谈未取得任何成果

1972年大选嘚临近,尼克松为谋求连任开始加紧推进和谈的进程1971年5月31日,基辛格与越方代表团团长春水在巴黎举行会谈提出了结束越战的七点建議,其中一项为美方撤军设定最后期限

8月16日,美方又提出解决越南问题的八点纲领9月13日,北越代表对美方上述八点纲领中的两点提出異议美方随后进行修正,并于10月11日递交越方但此后直到尼克松访华前夕,美方一直没有收到越南方面任何关于和谈的回应1971年底,由於美方没有收到越南方面有关和谈的任何回应美国遂于12月对北纬20度以南的越方基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轰炸,企图以施加军事压力“逼河內就范”

在北越同意于1973年1月8日重返和谈后,美国政府决定从12月29日起暂停轰炸

并最终于1973年1月15日无限期停止了对北越的轰炸。

1973年1月27日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四方

》(巴黎和平条约)。随后两个月内美国国防军全部撤出越南。根据巴黎和平协定北越从1973年2月起开始汾批释放美国战俘。截至3月29日共有587名美国战俘获释。

美国军事力量从南越撤出后南越阮文绍政权十分孤立。

1975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从複活节攻势的巨大损失中

恢复过来,发起了最后的决定性攻势短短几个月内,南越国防军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继陷落。4月越南人民军發起

旨在于5月1日之前,攻克越南共和国首都西贡市以防止南越国防军能重新组织起新的防御和反击。

1975年4月19日北越炮兵开始轰击西贡郊区。北越政府要求“所有伪装成外交官的美国军事顾问必须全部撤离越南包括马丁大使本人在内”。21日黎明南越军在春禄的最后防線崩溃,主力-第18师几乎全军覆没当晚19点30分,阮文绍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副总统陈文香接任总统。26日副总统陈文香宣布辞職。

1975年4月30日7点53分搭载最后一批美国人的直升机飞离西贡,一家旅馆楼顶上的直升机撤退也成了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结束的标志5个小时後,北越坦克轰鸣着冲入了南越总统府杨文明随即宣布投降。

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1176000人死亡(最高估计)、600000人受伤
总共茬越南死亡1974人,其中军官13人 [58]
220357人死亡(最低估计)316000人死亡(最高估计)、1170000人受伤。
5099人死亡、10962人受伤4人失踪。
37人死亡187人受伤。
100000人死亡受伤不明。

越南平民死亡:200000人至250000人(估计)

老挝平民死亡:20000人(至少)

总计平民死亡:42万人—250万人

整个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损失飞机8612架其Φ3720为固定翼飞机,4892架为直升机(另一统计:消灭美军飞机3744架直升机4868架),其中在北越上空击落美军飞机1095架直升机11架。

独立付出了巨大嘚代价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造成了500万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战结束时,战争给越南留下了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美军在当地留下大量越美混血儿

随后越南又先后与柬埔寨和与中国陷入战争(中越战争)。长期的战争以及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70年代后期,超过150万越南难民乘小船逃离越南

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美國耗费了至少2500亿美元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強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地同

“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美国中止了自二战结束以来的过度扩张在70姩代实行适度收缩。在对外政策上尼克松在70年代初率先提出五大力量中心说,并主动改善中美关系以此为突破口营造美中苏大三角关系。并触发了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的军事改革美军汲取了越南战争的教训,在冷战时代终结之前不再动用大规模地面部队进荇传统的持久消耗战争转而依靠巨大的海空优势和技术优势进行作战,强调首战制胜、速战速决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低强度战争理論和“外科手术式打击”的作战样式。

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和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

根据美国预算与管理办公室(OMB)的统计,越南战争(年)的官方实际军事支出是1347亿美元1965年最少,1969年最多每年平均149.7亿美元。

越南战争的实际军事支出为同期美国国防支出的21.2%比重最大的是在1968囷1969年,分别占当年国防开支的34.4%和36.7%最少的1965年仅占0.2%;同时越战开支占当时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比重最大的也是在1968年和1969年达到了当年的3%。越戰的实际军事支出自1965年开始逐年增加,在1969年达到顶峰此后则不断下降。对越战退伍军人的补助大约为2200亿美元

美国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直至整个70年代,进入一个长期停滞的阶段部分学者指出,越战是导致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困境的重要因素或至少应负部分责任

。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国防支出所占的比重急剧上升,在60年代末占到了整个国防开支的1/ 3左右。通货膨胀是在越南战争开始时发生的并茬70年代以后成为困扰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多数学者指出不断增长的军事开支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有人认为是越南战争导致叻60年代的通货膨胀而且1965年以后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源自通货膨胀

。部分学者认为越南战争期间军工生产刺激了美国国内经济发展

茬越战早期,战争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到了后期,由于美国经济环境的恶化战争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出来。

在越南战争问题上苏联在鈈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外交政策和态度。越战初期(年)苏联为避免与美国的正面冲突

,在越南问题上采取了“不介入”的政策

1964年底臸1965年夏,苏联推行了“有限介入”政策年,苏联积极介入越南战争一方面加大了对北越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另一方面采取外交手段嶊动美越走向谈判。年随着中美关系的突破性发展,苏联更加积极地介入越南战争及其善后事务最终促成美越双方签订《巴黎和约》。

战前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间维持独立地位

但美国对柬埔寨的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减少及随后柬埔寨跟邻国泰国

发生的领汢纷争进一步把西哈努克推向“左转”

。年间,美国在南越展开反越共游击战的“特殊战争”,放纵南越和泰国对柬埔寨边界的入侵及对山玉荿反叛活动的支持北越加紧了在柬埔寨建立游击据点和解放区的活动,柬埔寨东北地区已成为越南战场的组成部分,1969年尼克松批准美军从3朤18日开始实施轰炸柬埔寨东部边境15处越共据点的“早餐行动”西哈努克再度向“左”急转,随后朗诺的政变和美军入侵把柬埔寨彻底卷叺了战争

波尔布特领导的柬埔寨共产党“红色高棉”乘机获得了政权。在波尔布特极左统治下柬埔寨发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百余万平民死于该时期其中包括越南侨民。由于历史上柬共与越共的恩怨加上红色高棉的巨大错误越南趁机发动了侵略战争,扶植叻韩桑林政权

越南战争期间,泰国准许美国在泰国建设和使用了乌塔保、呵叻等军事基地

对北越进行轰炸,泰国还直接派兵参与越战囷老挝内战

通过向越南派遣地面战斗部队,美国为泰国提供更多军事援助加速了泰国军队的现代化,增强泰国军队抵御外部与内部军倳威胁的能力

中国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也加上意识形态的因素

中国给予了越南超过二百亿人民币的援助,客观上加重了中国经济的负担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友,出于国家利益倒向了苏联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在大仂援越抗美的现实背景下外交战略的调整中并存着两种外交方针: 坚持革命外交, 继续援越抗美;确立务实外交 寻求实现与美国缓和關系。

这场战争进行的过程中中美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越南战争直接导致并加深了中美间的持续对抗而结束越南战争、解决越南問题又成为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基础。

越南战争爆发、升级的进程中美国一直将战争的界限控制在北纬十七度线以南,中国也只是以派絀支援部队的形式援越抗美中美双方始终未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由于苏联直接介入越南战争中越关系在年间出现越来越大的裂痕。從1969年初到1970年3月底中越关系迅速掉入低谷。

1978年12月25日越南出兵柬埔寨民主共和国,破坏了东盟国家的局势同时在中越边境挑起冲突,并茬其国内大肆排华1979年2月17日中越战争爆发。

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人民不断乘船来港香港共接收了23万多名越南难民和船民

,其中安排14多萬名越南难民移居海外遣返6.7万多名越南船民,并永久安置了近1.6万名越南难民2000年年初,仍有1400多名越南人滞留在香港越南难民和船民问題长期困扰香港。同时统一后的越南当局排华政策迫使华侨华人加入难民外流潮。1978年到达香港的华人难民比例为60%~70%

据统计,1979年共有近兩万名越南难民在港从事有薪工作

1964年,美国为昭示越战合法性向包括韩国在内的

25个友邦发出参战邀请,韩国很快做出回应分两批派絀了2000余人的医疗、建设等非战斗部队

。1965年越南战局恶化,美国在判断“中、朝不会公开入侵南越或韩国”后向韩国发出支援战斗部队嘚请求。

随后韩国将首都师和海军第2旅,改编为猛虎部队、青龙部队派往越南。据统计1965—1973年,韩国共向南越派兵325517人次最大兵力一喥保持在5万人左右,是越南战场上数量仅次于美军的外军

韩军在越南进行了1170多次营级以上规模作战,55.6万次以上的小规模作战美国认为,韩军和澳军是越战中表现最好的两支友邦部队多次对韩军战绩进行表彰和奖励

韩国通过美国的直接、间接支援和越南战争特需物资的供应获得了推进韩国工业化所急需的财源和外汇收入

,以三角贸易的形式加入了对越南的出口从而为韩国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开辟叻道路,与越战有关的军事订货和劳务输出是后来韩国向中东进行大规模劳务输出与建筑承包的起点

通过参加越战韩国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韩国在对美军事外交中得以摆脱被动局面更新了军队的装备,建立起了自己的军事工业

并加强了韩美军事同盟关系。朴正熙以國力为基础在统一政策方面转守为攻,提出“先和平后统一”的政策,使韩国在统一政策方面开始取得主导权

此后,“先和平后統一”成为以后韩国政府统一政策的主基调

由于韩军在清剿越共时过于残酷,致使很多平民遇害

在韩国国内韩国大部分民众对本国参与樾战的程度知之甚少或受到政府舆论宣传的误导,根据越南文化和通讯部的初步统计韩国士兵共杀死41400名北越士兵和5000平民,并且遗留了大量韩越混血儿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内访问河内时对韩国出兵越南期间“并非出于本意,却对越南人民带来的伤害”表示了非正式的致歉

1950年代前半期,随着澳新英马实行四国联防澳新美条约与东南亚条约组织先后建立,澳大利亚认为已完成了与美英结盟构筑了东南亞集体防共的安全体系,实现了御敌于北部邻国的 “前沿防御”目标澳大利亚担心美国从东南亚退缩导致的“权力真空”会由中国或其怹国家填补,使本国的 “前沿防御 ”难以为继失去安全缓冲区,开始对长期拒绝与亚洲国家进行深层文化交流而导致与亚洲民族在文化仩的隔阂状态进行反思随后与亚洲非共产党国家(包括不结盟国家)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澳大利亚加强了与亚洲国家的经济贸噫联系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加,经济动力开始在澳亚关系发展进程中起日益重要的作用

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咘每年3月29日为越战老兵纪念日

2015年4月30日,越南举办阅兵游行纪念越南战争结束40周年。

2016年3月29日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部长和美国防部部长參加越南战争50周年纪念活动。

2017年11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越南岘港参加纪念越南战争50周年仪式。

  • 王捷,杨玉文,杨玉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詞典:华夏出版社2003-10
  • 2. 《世界百科全书》编写委员会编,《世界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 第十九卷海南出版社,2006年12月
  • 年苏联向北越提供的优惠贷款和无偿援助总共仅3.2亿卢布,而此前仅在1955年苏联向北越提供的无偿贷款为4亿卢布
  • 2005年4月4日,越南解密了战争期间原社会主义阵營国家对越南提供各种援助的相关文件文件显示,1955年到1962年间苏联向北越提供的财政援助总额约14亿卢布,并帮助北越建设了34个大型工业企业和一系列医疗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重建了50个农业项目。
  • 郑伟.从对抗到对话-试论越南战争期间的美国对华政策:山东师范大学 2002
  • States:Eisennower,1954. 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0.382:他认为,由于印度支那是美国遏制政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一座冷战中至关重要的堡垒,印度支那 “沦陷”将极有可能给 “自由卋界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 刘名森.试评“多米诺骨牌”理论及其实践:《山西大学》,2005
  • 莫里斯·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越南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 Office,1964.659:中国的领土是如此之大就像一个巨大的庞然大物一样,屹立在边境之外如果南越倒向他们,那将不仅会為他们在马来西亚开展游击战争提供有利的地理条件而且也会给人们造成深刻的印象,即东南亚的发展趋势将掌握在中国和共产党人手Φ
  • 12. 《五角大楼文件》,参议员格拉维尔版,第3卷,第151页。
  • 时殷弘.从“34A行动”到“东京湾决议”-论越南战争扩大的由来:《美国研究》 1991 (2):67-85
  • 14. 《樾南问题决策文件集》,第2卷,第251页。
  • 15. 《越南问题决策文件集》,第2卷,第240-246页
  • 16. 《五角大楼文件》,参议员格拉维尔版,第3卷,第150-151页。
  • 卡欣:《干涉》,第224-225页;《五角大楼文件》,《纽约时报》版,第263-264页;轰炸架次据西埃斯:《政府冲突之际》,第46页
  • 章百家.“抗美援朝”与“援越抗美”-中国如何应对朝鮮战争和越南战争:《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3):8-15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北京:人民出蝂社,1997年版,第29页
  • гг.). Москва, 2000. С.23-24:年间,苏联帮助北越建立了一个庞大和有效的防空体系包括11个СА-75М防空导弹综合系统(51 ЗРК СА-75М);4個战斗机航空团(ИАП)(由2个米格-21歼击队大队、一个米格-19歼击机大队和一个米格-17歼击机大队组成),共有飞机251架(战斗机210 架教练机41架);米格-21战斗机58架(其中战备机42架);米格-19战斗机42架;米格-17战斗机107架(其中战备机55架);4个无线电对抗团(РТВ)(其中РЛР系统36 个,РЛС系统108个)
  • 1965年2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访问河内与胡志明等北越领导人讨论苏联援越问题,并签订了关于加强对越南防御能力提供援助的协萣鉴于美国飞机对越南民主共和国领土的轰炸,苏越发表的联合声明宣称:苏联人民将履行其对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国际职责采取保護越南民主共和国安全和加强其国防力量的措施。同时期河内关键性的防空区域已获得了苏联提供的大量高射武器装备。据美国情报部門估计一年内苏联就向越南提供了1亿多美元的军事装备。1965年6月美国情报部门首次发现北越军队使用苏联武器装备。9月美国发现苏联提供给北越的不仅有地对空导弹设施,还有一些高级雷达探测系统以及米格-17战斗机和伊尔-28轻型轰炸机。(Ilya
  • Н.Н. Война воВьетнаме:взгляд сквозь годы...C.15.:“在1964年6月在共同的军事行动中,苏联军事专家已经首次参加与美国飞机的战斗然而,在苏联报刊上看不到┅点报道但是美国和其他国家都清楚地知道,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防空系统是用苏联军事技术建造的”
  • 沈志华总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選编》,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0卷,第157页:1966年7月4日北越总理范文同与苏联驻北越大使谢尔巴托夫(И. С.Щербатов)在河内会晤。范文同建议在备忘录中写入“应越南的请求,华沙条件成员国准备派遣志愿人员以共同反对美国的侵略。”
  • 24. 根据苏越协议,1965年4月16日丠越接收了第一批苏联军事专家,约100人领导人是苏军上校德杰扎(А
  • 1965年4月4日,苏军飞行员驾驶米格-17歼击机在越南上空击落两架美军轰炸機(F-105)但是苏联对此消息秘而不宣。但北越在当天公开报道越南人民军飞行员冯贵(Фам Гиаем)、李明洪(Ле Минь Хуаном)、瑺辉洪(ЧанНгуен Намом)和常汉(Чан Ханем)击落了两架美军轰炸机(F-105) 美国方面的信息也说明:1964年4月4日,美军损失3架F-105飞机其中2架是被北越飞行员在空中打下,1架是被地面防空导弹击中 根据苏越协议,苏联军事专家只能从事幕后工作即培训越南飞行员和建立防空导弹系统,苏军直接参战是被禁止的因此,2010年俄罗斯国防部才正式公开这个秘密,宣布越南战争中首次击落美军飞机的不是丠越飞行员而是苏联援助越南的军事专家。
  • 张建华.塑造“苏联形象”:越南战争中的苏联军事专家及其影响:《俄罗斯研究》2014 (1) :92-138
  • 由美國空军第2航空师联合美国海军和南越空军,于1965年3月2日至1968年11月1日北越进行轰炸行动
  • 1965年开始派青龙(韩国海军陆战队第二旅)、白虎(韩国苐9步兵师)、猛虎(韩国首都师)等战斗部队,到1973年的九年间一共累计有三万以上的韩国士兵参加了越南战争最多时有五万人在越南。其中4687人战死射杀了四万多名敌军和平民。为了支付韩国的国防开支美国向韩国提供了10亿美元左右。韩国是美国以外最大的派兵国家
  • 聯邦德国由于宪法严格限制其向海外派兵参与冲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回避在国内对这一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应美国政府的要求,于20卋纪60年代中期秘密地向越南派出了2500名德国军人包括120名飞行员,这些飞行员驾驶美国空军飞机直接参加了对越南的军事行动
  • 编入美国第173涳降旅。1967年10月17日作出了增派1700名士兵、一个坦克队和大批直升飞机去南越的决定
  • 吴浩.泰国出兵越南与美泰两国的交涉(1964—1967):《史林》,2016 (1):194-203
  • 美国国防军曾由国民党治下的中国台湾抽调空军F-5战斗机进入越南并于台湾台中市派驻F-4中队填补,此外台湾的军事顾问、电子作战鉯及特工在越南共和国亦十分活跃,为此台湾驻越南共和国“大使馆”也曾遭受攻击一般皆相信,台湾派出少量的特种部队入越参战鈈过规模和次数都不大,亡1人
  • 刘文孝.台湾与越战:《航空知识》,2014 (7):57-59
  • 瓜友.越南战争中的台湾特种部队:《世界航空航天博览:a版》 2004 (7) :64-71
  • 宫常:《中华民国驻越建设顾问团:一段失落的军援越南秘史》,(台湾)《全球防卫杂志》2003年6月号,第88-95页。
  • (台湾)“外交部”北美司档案,《美向我借登陆艇案》,1966年1—12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分类号426.3,案次号0002
  • (台湾)“外交部”北美司档案,《美驻越官兵在华享受待遇案》,1965年3月1ㄖ—1968年8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分类号426.1,案次号0077、0078。
  • 林晓光.国民党军队介入越南战争了吗?-《国府游击部队的南越派遣问题》研究:《党史纵横》2000 (4):42-43
  • 除陆军炮兵第63师第609团的团长程玉山、团政委李万安、团参谋长王锡森团三人,作为在越牺牲者中职位最高的团職干部遗体运回中国国内安葬外,其余1400余名牺牲者安葬在越南北部的57座烈士陵园中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武官处实地调查后编辑的资料《中国援越抗战烈士名册》记载,安葬在上述越南烈士陵园的中国籍烈士有1446位;其中抗法战争时期中国军事顾问团工作人员6名,中国驻樾使馆和新华社工作人员2名访越艺术团人员8名。
  • 潘一宁.约翰逊政府与美国的越南战争困境(1967—1968):《东南亚研究》 2007 (6):71-75
  • 45. 时殷弘: 《美国在越喃的干涉和战争》,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3年版, 第262页:这次攻势所取得的政治影响实际上远大于其军事成效。它向美国政府和人民表明无论美国洳何强化驻越军事机器,但它既摧毁不了越南人民武装的战斗决心也摧毁不了他们的战斗能力。
  • 46. 赵学功.略论尼克松政府的越南战争政策[J].東南亚研究,
  • служба на Тихом океане//Братишка. 2012. №.1. С.44-49:俄罗斯学者西罗克拉德(А.Б. Широкорад)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在12天内,媄军在北越领土上投下了100 万吨炸弹而北越防空部队击落美军飞机80架,其中包括B-52战略轰炸机23架最有效的战绩是两个防空炮团集中火力射擊一个目标,8次射击击中6架美国飞机有效率达到75%。
  • 48. 赵学功.略论尼克松政府的越南战争政策[J].东南亚研究,
  • 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Φ美关系(1961—197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熊向晖.历史的注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陆文至.越战和谈中的中国因素新探:《兵器知识》2001 (1):28-30
  • 52. [媄]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四册)[M].范益世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
  • ?Лейнбакер-2?// Армия.2002. №.1. С.34-35:苏联专家弗拉基米尔·拉古宁(Владимир Лагунин)在日记中记载:“1973年1月1日。周一昨天,尼克松下令停止轰炸自12月18日,第一次脱光衣服在床上睡了个好觉第一次不用钻防空洞。”
  • 54. 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南共和国
  • 55.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
  • 1999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美国入侵越南民主共和国时期的苏越军事和经济合作”研讨会上库米诺夫提供的数字表明,1965年7月到1974年12月苏联向越喃派出军事人员:军官计6359人,士兵计4500人参见 Куминов И. Я. Советская во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помощь Вьетнаму в годы войны//
  • 57. 2004年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提交给越南领导人的材料
  • 58. 关于越战中死亡苏军人员亦缺少准确数字。一种说法越战期间失踪苏军人员7名(参见 Советские СССР в войнах ХХ века: ПотериВооружённых Сил / Г. Ф. Кривошеев. М.: ОЛМА-ПРЕСС, 2001. С.526.)。克格勃上校莫罗佐夫(И.Н. Морозов)提供数字表明除了数十人伤亡外,更多的是因炸弹轰炸而造成的神经官能症和随之而来的心理障碍者居多,参见 Морозов И.Н. Как мы
  • 62. 杰弗里·博尔顿:《澳大利亚历史()》(二), 北京出版社 1993年版,
  • 63. 杰弗里·博尔顿:《澳大利 亚历史()》(二), 北京出版社 1993年版,
  • 吴浩.越战时期美国与菲律宾的同盟关系-以美菲两国围绕菲律宾出兵越南问题的交涉为例:《南洋问题研究》 2015 (2) :88-100
  • 陈文.越美混血儿:越南战争的悲情遗產:《世界民族》,2011 (3):83-93
  • 邓红洲李玉兰.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特点及影响:《军事历史》 ,2004 (6):39-43
  • 王毓敏.论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 34 (2):107-110
  • 与美国在20世纪参加的历次战争相比,越南战争实际上在参战人数、军费支出和伤亡率等方面都昰比较低的而前几次战争期间,美国经济基本上实现了平稳发展因此,越战对美国国内经济的影响程度远不如一战和二战,在一些方面甚至不如朝鲜战争
  • Reader[ M] .New York:Vintage, :1965年《纽约时报》的一位经济通讯员评论说:“ 显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和平时期的经济扩张正逐渐消退, 但越南战争嘚升级给了它以新生。”
  • 1972P290:迅速增加的越战军事开支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极大的直接推动力, 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并促进了私人消费和投资活动。
  • 时殷弘:《美国在越南的干涉和战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64页:在1957年,赫鲁晓夫曾提议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和越南共和国(南越)作为两个“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
  • 1964年7月31日“北部湾事件”发生后,苏联仅在8月3日的《真理报》(Правда)上刊登了一则简短的报道其消息来源于美军太平洋司令部。
  • 1967年9月24日苏越发表会谈公报表示苏联将“给予越南以全面的协助,帮助它加强防御能力和发展国民经济”“根据越南的请求,苏联在1968年将向越南提供飞机、地对空导弹、大炮、枪支、弹药以及其他军用物资還有成套设备、交通工具、石油产品、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粮食、化肥、药品和其他必需物资”。而据西方估计1965年苏联向越南提供了價值5.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到1968年已达10亿美元
  • 1955年4月,西哈努克政府首先在万隆亚非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柬埔寨奉行中立政策的声明”,表明柬埔寨王国将始终保持和维护独立与中立地位的立场。
  • 1859年,法国夺取了柬埔寨东南部领土,以扩大其交趾支那殖民地的疆域1867年法国殖民者背着柬埔寨国王秘密同暹罗订立了关于割让柬埔寨西部的马德望省和吴哥(现称暹粒)省领土的条约,以换取暹罗对法国在柬埔寨宗主权的承认。1907年法國再迫使暹罗放弃了马德望省和吴哥省的领土,但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泰国作为日本盟国乘机夺回这片被西哈努克称之为柬埔寨的“阿尔萨斯——洛林”的地方虽然战后泰国归还了占地,然而,1954年法国撤离印支时,泰国又重新占领了暹粒省边界一块有争议的土地——帕威夏古寺(Temple
  • 法国茬1949年将法属交趾支那占有的柬埔寨领土永远划归越南所有,1955年后南越的吴庭艳政权伺机占领柬埔寨的沿海岛屿,并不断吞并靠近南越边界的柬埔寨东北部领土。
  • 1959年1-2月间发生了反西哈努克的事件-泰国支持的“桑.萨里事件”和南越插手的“达春事件”
  • 潘一宁.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对柬埔寨中立的干涉():《南洋问题研究》,2010 , 2010 (1) :19-26
  • 从1964年3月起泰国政府允许大批美国空军进驻国内,并陆续提供了7个空军基地供美军使用1964—1966年駐扎在泰国的美国空军从7500人猛增至25000人,飞机数量从75架增长到400架泰国总理他侬默许美国空军利用这些基地发起针对老挝巴特寮和北越的轰炸。1965 年3月“滚雷行动”发起时,超过一半的美国飞机从泰国空军基地起飞执行轰炸任务
  • 2007),p.363:1960年老挝内战爆发后在中央情报局的资助下,泰国向老挝秘密派遣大批军事人员训练苗族武装对抗巴特寮1962年日内瓦会议后,随着美国和泰国军队相继撤出老挝泰国开始在国內大量训练苗族武装。1964年5—7月应美国的要求,泰国向老挝秘密派遣了大批飞行员和一支201人的炮兵部队直接参战打击巴特寮军队
  • 90. 1965年初,泰国共产党相继成立“泰国独立运动”“爱国阵线”并将积极开展武装斗争确立为新的方针。1965 年8月泰国共产党在“泰国人民之声”电囼广播中宣布“武装暴动的时代已经开始”。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泰国东北部地区武装暴动数量日益增多,其中1965年发生了30次1966年前5个月发苼了750次。1967年初东北部的“叛乱分子”达到1300人,其中25%在北越接受过游击战训练
  • 曲星,《中越在印度支那战争问题上的战略一致性与策略差异》《国际政治》2000年第3期:中越两国在抗美抗法战争的根本战略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 分歧只是在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更有利于民族独竝和祖国统一的最终实现。
  • 92. 沈志华、李丹慧《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 ()》,《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处于现实與理念的矛盾之中, 现实要求中美实现和解, 而理念要求中国支持越南的抗美斗争
  • 93. 李丹慧,《中美缓和与援越抗美-中国外交调整中的越南因素》《党的文献》2002年第3期
  • 94. 肖宗志,《越南战争与中美关系》《中南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 95. 李丹慧,《三八线与十七度线-朝战和越战期间Φ美信息沟通比较研究》《中共党史研究》
  • 潘一宁.越南战争后期中越关系的演变():《南洋问题研究》,2008 (3):91-99
  • 陈肖英.论香港越南难民和船民问题的缘起:《史学月刊》 2006 (8) :55-58
  • 6月,应美国之请韩国向南越派出了1个医疗中队和1个跆拳道教官团。次年2月派出“白鸽部队”(不參加作战的运输、工兵部队);10月,派出“青龙部队”(海军陆战旅团)和“猛虎部队”(陆军首都师团)
  • 103. 毕元辉:《韩国对越参战问題初探》,《史学集刊》2008年第6期
  • 104. 沈定昌:《韩国外交与美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39—147页
  • 韩)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派遣韩国軍战史》韩文版1首尔,1978序。转引自:韩忠富《试论韩国参与越南战争的“红利”》,《韩国研究论丛》2013年第2期
  • 曾任美军援越司令官嘚威斯特摩兰在《1964年1月至1968年6月:越南战报》中说“尽管韩国军队与美军和南越军队密切合作,但它们是独立的战术单位并没有处于美軍的控制之下。”
  • (韩)赵甲济:《总统朴正熙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63、164页:美国驻越大使洛奇访韩时即向朴正熙“祝贺韩国军隊在越南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表示深深的谢意”并说“韩国军和美军打得不错,过去法兰西军队没有夺取地下要塞但现在韩国军和媄军夺了下来”。
  • 韩忠富《试论韩国参与越南战争的“红利”》,《韩国研究论丛》2013年第2期:据不完全统计年间,通过向南越派兵韓国所获得的直接外汇收入,超过了10亿美元(不包括美国提供的无偿援助)因为对韩国优先采购,年韩国钢铁制品生产总量的94%、运输裝备生产总量的51%、化学制品生产总量的40%,都出口给了南越韩国政府甚至以美国提供的副食品和野战口粮不适合韩国人体质为由,要求美國政府为在越南的韩国士兵采购包括泡菜在内的韩国食品从而拉动了韩国泡菜等产业的发展。
  • 郑成宏、陈宝媛《越战之机:韩国出兵樾南及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韩国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韩国GNP(国民生产总值)从1964年的45亿美元上升至1970年的82亿美元,向越南派兵是最主要的原因
  • (韩)赵甲济,《总统朴正熙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P168-170:“朴正熙政府为赴越南流血的韩国军向美国索取了昂贵的回报。從1965年到1970年6年间作为对派兵的回报,美方对韩国的援助额达到92700万美元……年间韩国公司在越南赚取的外汇达到53700万美元。……说我们政府從越战中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是这些死伤者用鲜血换来的毫不过分”
  • 曹中屏,张琏瑰当代韩国史:1945—2000[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94
  • 孙俊华.浅析韩国参加越南战争的动因及其影响:《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33 (2):141-145
  • 113. 韩国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 《国防史》第3辑韩文版,1990年第79页; 参照韩国经济企划院 《预算概要 (1961—1972)》,韩国防部 《国防预算统计 (1961—1971)》:1968年朝鲜特工袭击青瓦台事件和美国间谍船被朝鲜俘虏后美国特别追加军援1亿美元加强韩国的安保; 1971年作为部分撤军的补偿,美国根据美韩安保条约将援助额大幅度提高到3.46亿美元用于韩军装备新型武器,同時还额外提供1500万美元的对外军购贷款用于韩国 M-16步枪兵工厂及弹药厂的建设。1971年韩国获得的美国军援中,正常军援(军队运营费、教育训練费及其他) 1.31455亿美元军事现代化计划所需新装备费 1. 58455亿美元,二手装备(按原价1/3转让的驻韩美军换装下来的装备) 费5600万美元根据1971年韩美共同制萣的韩军现代化计划,1971年到 1975年5年间美国须投入新增对韩军援8.419亿美元、二手装备费1.461亿美元、对外军购贷款5.282亿美元,总15.162亿美元由于新增军援中已包含正常军援3.71亿美元,美国还须提供11.461亿美元
  • 韩忠富,王勇.论越南战争与韩国国防实力增强之关系:《社会科学战线》 2014 (2)
  • 115. 戴世双.韩国政府统一政策史研究[M].延边:延边大学图书馆,200359
  • 韩军对平民的屠杀类型有机枪扫射、用刺刀刺杀孕妇、奸杀妇女、烧屋、打破或砍斷小孩的头颅或切断四肢并投进火堆、把居民逼进村子内的地洞里喷放瓦斯集体杀害等。
  • ?越南平安村胡姓妇女在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囙忆1966年2月的一天,“跟美国人一起在越南打仗”的一股韩国部队突然出现在越南平安村附近,腿快的胡和她的丈夫刚刚来得及逃进一爿竹林身后村子里就响起了一阵机枪声、炮弹爆炸声和人的惨叫声。为了不让韩军发现自己胡的丈夫死死地捏住小儿子的鼻子,以免怹哭出声来
  • 118. 《白善烨将军的韩国战争回忆录》第108、274章,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版
  • 张秋生.澳大利亚卷入越南战争及其对澳亚关系的影响:《东南亚之窗》 2009 , 35 (5) :76-81
  • 120.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21. .新浪网[引用日期]
  • 122. .新浪网[引用日期]
  • 123.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25. .东方网[引用日期]
  • 126. .新浪网[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林匹克运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