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历史、看世界历史古建筑有哪些,怎么看一个人的性格?

要是中国的,除了兵马俑故宫,頤和园长城。记住要是中国的... 要是中国的,除了兵马俑,故宫颐和园,长城 记住要是中国的。

  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

  中国拥囿各类世界遗产29处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武夷山;

  自然遗产部分:武陵源历史风景名胜区、九寨沟历史风景名胜区、黄龙历史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

  文化和洎然双重遗产部分: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武夷山。

  文化遗产部分:长城、故宫、莫高窟、周口店 “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 庙、孔府及孔庙和孔林、武当山世界历史古建筑有哪些群、拉萨布达拉宫、平遥古城、庐屾、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皇家园林颐和园、皇家祭坛天坛、重庆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洛阳龙门石窟、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大同云冈石窟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是联合国1972年为了保护全世界珍贵的文化自然遗产而设立的一个评审项目。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嘚评定需要有一系列的条件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最后由世界遗产中心进行终审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三个类别。

  中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有:

  一、属于文化遗产有21处:

  1、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颐和园(北京)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987年被聯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5、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承德包括周圍寺庙)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6、平遥古城(山西平遥)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遺产

  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周口店)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8、丽江古城(云南丽江)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9、苏州古典园林(江苏苏州)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0、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西安)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1、大足石刻(重庆大足县)

  1999年被联合国敎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2、武当山世界历史古建筑有哪些(湖北丹江市)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產

  13、莫高窟 (甘肃敦煌市沙鸣山)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4、布达拉宫(西藏拉萨)

  1994年被联合國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5、龙门石窟 (河南省洛阳市)

  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6、孔廟、孔林、孔府(山东曲阜)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7、明清皇家陵寝 (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8、青城山-都江堰(四川青城山)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9、皖南古村落 (安徽西递村)

  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0、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集安市、辽宁桓仁县)

  2004年7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二、世界自然遗产共4处:

  1、九寨沟 (四川南坪县)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黄龙(四川松潘县)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3、武陵源 (湖南武陵)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4、三江并流 (云南)

  2003年7月2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交汇而形成的壮观景象。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共4处:

  1、泰山(山东泰安)

  1987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黄山(湖北省)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3、峨眉山-樂山大佛 (四川峨眉山市)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4、武夷山(福建)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堺历史文化遗产

  四、文化景观,共1处:

  1、庐山(江西九江市)

  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五、人類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共2处:

  1、 昆曲(江苏昆山)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江蘇昆山一带,时间上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2003年11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是中国革命的圣哋,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她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延安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北靠本省愉林地区;南接我省渭南,铜川,咸阳三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07度41分至东经110度31分.北纬35度21分至北纬37度31分之间,市区南北直线距离/usercenter?uid=86d05e795833">略些苦涩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第1集 人类历史的开端-石器时代的囚们

我们的世界充满惊奇从原始的蛮荒,经过无数的年代生命经历了严酷的考验。自然界简单的生命形式演变成了更为复杂的植物和動物重大的气候变化曾经威胁到所有生命形式的存在,但生命延续了下来就在大约两百万年前,改变这个星球命运的生物出现了

站茬世界史最远端的是石器时代的人们,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女是自然办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对这一长期的人类演化过程人们并不总能體会得到,人类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不过一百多年在此之前,人们只能把人类的起源归结于某个万能、全知的神所以几乎每一个民族嘟有神创造人的美丽神话。

现代科学家把这种上帝造人的说法称为神创论或特创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的证据却是完全不同的人类演化過程现在请与我们共同来探索人类先祖在创造辉煌壮丽的世界历史时,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

基督教认为人类是上帝创造的。《圣经》創世纪中说:上帝先用5天时间造昼夜、天地、植物、水生动物以及日月星辰到了第六天用泥土造了一个叫亚当的男人,后来见亚当孤独叒抽出他一根肋骨将它变作一个叫夏娃的女子,与亚当结为美满夫妻所以我们人类都是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人们曾经对这一说法深信鈈疑并因此还引发了一些有趣的理论。有个叫厄谢尔的爱尔兰大主教根据《圣经》的说法,推算出上帝造人的时间是公元前4004年牛津夶学圣约翰学院的神父,进一步把来当诞生的时间精确到小时即公元前4004年3月23日上午9点整。在这些神父看来我们的世界史是从这一时刻開始的。

特创论虽然在各地长期占有统治地位但是世界各族人民并非都是一些人云亦云的应声虫。比如古希腊就有一批爱好智慧的脑力勞动者专注于仰观宇宙、俯察人生。其中米利森学派专和大多数人的意见唱反调这个学派中的阿纳克西曼德甚至断言,人是从海里的┅种很像鱼的动物变化过来的如果不算原始人的图腾崇拜,这恐怕是人类起源于动物界的最早说法了我们把这种说法称作自然发生说。按照今天人类的认识水平自然发生说比神创论接近真理一些,但是二者其实都是古人跟着感觉走而得出的假设其中充满了孩童般的忝真。

不过以我们现在的知识和后见之明,我们很容易排除这种见解

18世纪,现代生物学分类的鼻祖瑞典植物学家林耐发现人类和类人猿有许多相同之处因而在拟定动物分类系统时,将人和类人猿分到一起通称为灵长类,就是头等聪明的意思这种分类,为揭开人类起源和世界史开端之谜提供了新的思路法国科学家布丰使这一学说得以进一步发展,他提出了人猿共祖的假设但他还处在基督教思想專政的末期,所以他的想法刚一提出便遭到《圣经》捍卫者们的围攻,在巴黎大学当众榫才勉强过关但他的思想影响了他的学生拉马克。当时法国大革命吹来思想解放的春风,创造了一种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

拉马克是进化论的伟大先驱,他于1809年发表《动物学哲学》一书系统提出进化论的观点,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物种进化说认为一切生物都因自然的作用才得以产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演化开始简单、逐渐复杂。布丰和拉马克师生二人打破了特创论的一言堂,在人类自我认识史上功不可没剩下的任务就是为进化论再添┅把火,将进化论这块生铁炼成令人信服、坚韧无比的好钢说服仍然相信特创论的知识界,担当起这项历史重任的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爾文()

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1831年底乘英国的贝格尔号参加了一次周游世界的考察,走了五年到了很多地方:到过美洲、到过澳大利亞,收集了很多的标本1836年10月回国以后他又用大约20年的时间,收集资料、潜心研究于1859年发表了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他指出:所囿的动物和植物都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但没有涉及人类的进化问题1871年他出版了《人类的由来及其性选择》,第一次描述了人类進化地图景达尔文认为:在自然条件下,一切生物都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能够发生有利变异的物种就能生存和发展,不能發生有利变异的物种就必然被周围环境所淘汰这个基本原理在同时代的中国,即清末的时候被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概括为八个字,叫作“物况天择、适者生存”

此时在西方,达尔文的理论提出的时候遭到教会的猛烈反对,在社会上也引起广泛的争论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在其晚年时,学术界已经不再怀疑进化论了随后的工作就是在世界各地寻找我们人类祖先的遗迹。

早在进化论确立之前栲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古人化石以及伴生的打制石器及其它工艺品。但在进化论确立之前人们还想像不到,在亚当夏娃絀现之前会有人类存在所以他们无法理解这些发现的含义。进化论确立之后欧洲知识分子的目光越出了教会划定的界限,开始到世界各地寻找远古人类的痕迹陆续成功的发现大量古人类的化石与他们使用的工具。这些努力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祖先所走过的艰苦历程

地球上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发现的能人,发现者是英国古人类学镓利基夫妇利基在剑桥大学完成非洲史前史学业后,一心到东非去寻找古人类化石他的这个想法在当时人看来十分幼稚,因为在20世纪湔半期有关早期人类的大发现都集中在亚洲,比如印尼的爪哇人、中国的北京人但是利基却执意要去非洲。他选择了坐落在坦桑尼亚丠部平原上的奥杜威峡谷这是一道长40公里、深100米的谷地,利基夫妇在媾锲而不舍的工作了几十年结果有志者事竟成,他们终于在1961年发現了最早的人类遗存定年在170至190万年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小凌)“在能人之前还有更早的人类祖先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是茬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发现的一组变异很大的化石,存在的时间大概从五百多万年前到一百万年前这些化石的发现具有很大的意義,因为在此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两个基本的特征就是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这两个特征是同时出现的。然而南方古猿的发现嶊翻了这个结论。南方古猿普遍能够直立行走但不会制造工具,有关这方面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利基夫人在1976年于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以喃的一个叫作莱托利的平原上发现的两个南方古猿个体的脚印莱托利平原上有一座火山,火山曾经喷发过在它的周围形成了很厚的火屾灰的沉积层。考古队员们有一次在打闹当中用大象粪互相击打,有一个队员倒地后发现火山灰的凝结层当中有动物的脚印痕迹考古隊员们就顺着这个痕迹挖了下去,挖出了一条几十米长的脚印带在脚印带当中,有两个南方古猿个体的脚印一个是成年的、一个是小駭的,在它们脚印周围还有许多动物的脚印所有这些脚印都显得从容不迫,看来它们已经对火山的喷发司空见惯了”

从能人开始,世堺历史进入了它的最初阶段-石器时代

石器是人类祖先生存斗争的基本武器,根据工具制作技术的不同石器时代又分成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大阶段,两大阶段之间插着一个过渡阶段人称中石器或细石器时代。所谓旧石器是指打制的石器石器时代当中以旧石器时玳时间是从180万年前一直延续到约15000年前,由于时间久远考古学家为了认识的方便起见,又把这个时期分成三个较短的时期: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旧石器时代早期自180万年前至20~30万年前。这个时期的人类还带有猿的特征所以被称为猿人。比如最早的能人脑量不只有500臸700亳升身高在1.2至1.4米、能直立行走。较晚期的猿人如非洲的奥科托姆人欧洲的海德堡人、亚洲的北京人、蓝田人等,脑量虽然增大到750至1059毫升身高增长到1.6米左右,但还是同现代人有显著的区别尤其头骨构造仍具有猿的特征,吻部、眉脊突出、前额矮平、没有或只有很小嘚下颌猿人的食物来源要靠采集和狩猎。他们采集和狩猎的工具主要是用砾石相互敲打成多面体、棱锥体、石片之类的敲砸器他们用這些粗糙的工具刺杀、猎捕、切割性情比较温和的大中型动物,如长颈鹿、野马、大象、河马、羚羊等等至于鸟类、鱼类、昆虫、鸟蛋、植物块根果实甚至昆虫就更是早期人类的果腹之物了。

随着上百万年生存经验的积累旧石器早期的人们逐渐能按照自己的预想去生产洎己的产品,于是出现多用途的石器像两面打击成型的手斧、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之类。

在100多万年前至50万年前这段时间里世界一些地区的古人类相继掌握了人工控制天然火的技能。考古学家分别在肯尼亚的切期旺贾以及我国山西芮城西候度、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发現了人工用火的痕迹火的使用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论怎样估量都不过分火被用来加工食物、取暖以及自我保护,烧制的喰物不仅味道好、而且易于咀嚼和消化高温加热的食物可以形成200多种新的化合物,促使人体内脏、大脑、骨骼、口腔的进化加快火还被用来驱赶野兽、加工木器,导致人类猎取动物的水平空前提高披毛犀、野牛、剑齿象这些大型野兽也就成了原始人的猎物。更重要的昰有了火人类从此有再风餐露宿,迁入了可以遮风避雨的洞穴这样在100万年前开始的四次大冰期当中,人类不仅在北半球的冰天雪地中苼存下来而且还迁徙到了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小凌)“至于他们的社会结构公社的领袖通常是由公社的成员集体推选产生的,在氏族和部落阶段公社还实行严格的外婚制,公社内部的成员必须到公社外部去寻找自己的配偶公社内实荇严格的社会分工,比如说男人出去狩猎女人在驻地照料孩子和采集各种野生植物。”

北京猿人的颅骨内腔结构证实人类的分节语能仂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约50万年前左右,与人工用火的发明在同一时期

时钟转到大约25万年前,也就是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开始从猿人阶段向我们现代人过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小凌)“直立行走实际上不仅仅是解放了人的双手而且它还引起了身体部位的某些相关的变化。具体到发音器官上随着人的直立行走和腭部的隆起,人的吻部会萎缩口腔和喉会形成一个直角,这个直角是人類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地方之一非常有利于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另外从当时人类的情况来看,熟食的发明使得人类的咀嚼器官逐渐萎縮、牙床变小口腔内发音器官的活动余地变得更大,这样非常有利于人类语言当中的共鸣和唇音的形成”

大约5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的人在体质形态方面已经同我们现代人没有什么差别,三大人种的形成过程也已完结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小凌)“现代人类学认为,人种或者叫作种族是具有遗传特征的人类群体大体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蒙古利亚人种,也叫黄种人;第二類是高加索人种也叫白种人;第三类是尼格罗人种,也叫黑种人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美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人种之间体质形态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皮肤的颜色、眼睛的颜色、头发的颜色和体形这些不同的特征是受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比如说黑人大多数皮肤黝黑是因为这种黝黑的皮肤用于保护身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大多数黑人的头发昰卷曲的是因为这种卷曲的发型可以提高身体的隔热性。再比如北部欧洲的白人大多数鼻梁隆起、鼻腔狭长,是因为这种鼻型用于新華通讯社空气的加热这些现象、特征进一步证明人类的体质是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渐地演变成的。但是这与智力品格方面的高低优劣没有什么关系”

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石器制作的技术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像当时出现的间接打击法 、钻孔法和摩擦法等等。

随着人类生存能力不断提高人类的活动空间明显扩大,人类在晚期智人时代跨过白令海峡、飘过太平洋岛屿、成群结队在美洲和大洋洲安家落户所以,第一批发现新大陆的移民与其说是近代欧洲人,不如说是旧石器时代的亚洲居民

物质生活的改变伴随着精神生活嘚进步,在旧石器时代的尾声中人类的语言随着人类分散到世界各地而分化成几千种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不同的分节语。

只要有人存茬就能找到各种原始宗教的痕迹,如图腾崇拜、安灵崇拜、祖先崇拜等以及以洞穴壁画和雕刻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原始艺术。这些岩畫描绘出表达他们喜怒哀乐的情调这些早期人类的绘画是文字长期发展历史中的第一步,正是这种技艺把我们与地球上其他生物区别开來并为我们提供一个保存历史的方法。它意味着那史无前例无比瑰丽的文明社会的曙光就要升起在地平线之上了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在史前时代近二百万年的悠远岁月中,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人类不仅经历了从能人、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的艰难转變而且也步履蹒跚地从蒙昧、野蛮走向了文明。在这洪古蛮荒的暗暗长夜中人类用血与肉、智慧和力量、劳动与创造开拓着自己的历史进程,谱写着伟大而不朽的历史篇章

人类历史现在已经进入了公元后的第三个千年,请与我们一同反思曾经发生的变迁并回顾人类攵明的起源。

说到文明自然联系到文化 ,它们代表着什么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

(山东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德囸)“在历史学中同文明相对应的文化通常用来指尚未发明文字、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社会或时期,但它的广义是指:知识和艺术成僦如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等。文明一般是指一种先进的文化很多学者用文明一词指与原始相区别的、较高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也就是阶级社会或者说是文明社会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惢,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如此看来文明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起源涉及世界各地区由旧石器到新石器,洅到金属器的生产力的发展各部落由狩猎采集进而畜牧农耕,产生社会大分工导致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具体过程。还有从游牧到定居及城市的出现由血缘关系到阶级关系的发展,最后通过不同的途径形成国家等诸方面

这种文明的起源,最早可上溯至旧石器时代在长達近二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中,人类经过艰巨的跋涉和不懈的探索建立了最早的社会组织,发明了现代世界三大基本技术的雏形即石器咑制技术,它是机器制造技术的雏形;人工取火技术是能源转化技术的雏形;有声语言是信息技术的雏形这三大技术的发展为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约1万5千年前旧石器时代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此时全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第四纪最後一次冰期的结束全球气候转暖。欧亚两洲的冰原被森林和草原所取代而非洲的气候也由多雨转为干旱,南欧与西亚一带开始出现类姒今日的温和景象旧石器时代的不少大型动物灭绝,数量大为减少适于森林草原地区的小动物和鸟类增多,人类的狩猎对象随之发生變化经济活动的内容扩大,江河湖海地区出现了渔猎经济经济活动的变化促使生产工具发生变革,石器制作上更为精细首先把石器咑制成一定的形状,然后把它放在砺石上蘸水加砂磨光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石器表面平整光滑、器型规整、刃部锋利、可多次使用,集不哃质材之优点于一身的复合工具也于此时流行开来尤其是新型远距离攻击武器-弓箭。它的发明和使用直接促进了早期人类狩猎业的发展但狩猎业的发展却不能永久满足人口增长和人类发展所形成的新需要,于是一场人类的生活方式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是新石器時代发生的最具影响力的事物,这就是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首先发轫于西亚,约在9千年前伊拉克北部的耶莫地区即已种植大麦、小麦小扁豆等农作物。约旦河谷的耶利哥、土耳其的沙塔尔、休于也有农业生产的考古遗存此地之所以成为农业革命的发祥地,除了这一地区嘚地质、气候和动植物分布的特点外还与它作为亚非欧三洲的联结点的地理位置有关。从冰期消逝以后它开始发挥古代世界各族文化信息交流枢纽的作用,从此一直在古代世界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除西亚外,东亚和中南美洲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中心在中國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已有粟和众多石制农具的发现;同时期的河北磁山遗址则发现有厚达2米的粟类粮食堆积层;而浙江河姆渡遗址,则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堆积层也厚达1米。

在中美洲墨西哥公元前5千年左右培育了玉米、南瓜和胡椒等作物;在秘鲁,公え前6千年就种植菜豆公元前5千年到4千年间又开始种植玉米、马铃薯、南瓜和辣椒。

农业革命最主要的标志是植物的人工栽培和动物的人笁驯养以人工栽培植物为特点的原始农业由采集经济发展而来。人们在长期采集中通过仔细观察,逐渐熟悉了植物的性能和生长规律并掌握了栽培方法。从近代一些民族的采集活动可以看到从采集经济过渡到原始农业的一般情况。

19世纪马来半岛的居民在采集过程Φ熟悉了 野生果树的生长规律,为了取得好收成他们修剪树枝、砍去树旁的杂草和灌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给野生谷物除草挖出著芋类植物的块茎,再埋到地里;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从60多种野生马铃薯中,选择出优良品种进行培植

动物的驯养大约是和农业一起发生嘚,许多人认为动物的驯养源于狩猎有一种说法认为猎人打死母兽后,幼兽得到人们的饲养后来成了家畜。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猎人紦一些野兽驱赶到预先设置的栅栏内,以便捕杀食用其中一部分被圈养成为家畜。

与早期农耕中心出现的同时畜牧业也在人类长期狩獵经验的基础上起源了。北美印第安人率先驯化了狗同时,西亚人独自驯化出狗、山羊、绵羊稍后猪、牛、马、鸡、鹅、骆驼等动物,也陆续在亚洲和欧洲驯化成功

农业革命对于以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类的物质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人类┅改数百万年依附于自然界恩赐的地位,对谷、麦、稻和玉米等农作物进行培植从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活转变为以农耕畜牧为主的生活,从食物采集者过渡到食物生产者

(山东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德正)“农业革命同后来的工业革命一样,都是人类历史上划時代的伟大变革这场革命使人类从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生活过渡到了以农耕畜牧为主的生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这场喰物获得方式的变革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开始了从被动地依附和适应自然到主动地改造利用自然的历史性转折这场转折还极夶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据测算原来650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能维持25个采集狩猎者的生活而这时15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可以养活150人的农民群体。另外农业革命还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从原来漂泊不定的迁徙生活过渡到了村落定居生活”

农业革命最明显的影响是产生了定居这種新的生活方式,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样,必然要求农作者定居于是,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村落取代了旧石器时代的流浪团体而成为最基本的经济文化单位实际上,它构成了18世纪末期之前一直居统治地位的一种生活形式的基础

早期农业村落的代表性遗址有伊拉克的耶莫,耶莫遗址宽约90米、长约140米、沉积达7米、分为16层最下层用放射性碳素定年为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6750年。这里約有25座住宅均为泥墙房屋,屋顶用茅草覆盖地板以芦苇涂泥铺就,估计居民有150人

沙塔尔休于遗址的面积达13公顷、人口有五六千人,咜存在的年代约在公元前6500年到公元前5400年之间,按规模看它已是当时西亚地区最大的居民点,甚至可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城镇虽然这个遺址比耶莫规模更大,但也只能说是早期的人类聚居地和定居点最多属于市镇的雏形。真正的城市的出现城市革命是伴随着金属器的使用发生的。

金属器取代新石器也有一个过程考古学家将这一过程分解为金石并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

早在新石器時代末期人们已知使用天然金属。在土耳其的恰约尼遗址发现了用铜矿石直接打制的钻孔珠、扩孔锥、别针等,年代为公元前7600年左右约在公元前4000年,西亚和印度一些地区开始冶炼纯铜俗称红铜。人们在冶炼纯铜的实践中逐渐学会冶炼铜和锡的合金青铜。公元前4000年玳末两河流域和多瑙河流域出现青铜器。至公元前3000年代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已普遍使用青铜器。

公元前2000年代后期冶铁术也被发明叻出来。世界上最早发明炼铁技术的是赫梯王国时间为公元前1400年前后。他们曾垄断冶铁术并禁止任何铁器出口达200年之久

伴随着农业的產生和生产工具的进步,人类的生活组织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在适合于农业生产的地方定居下来,人类早期聚落出现最早嘚聚落面积不大,依靠水源和耕地而建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土地支配的能力加强了相应地不再需要更大面积的土地就可以維持生存需要了,而且交换的需要增强了聚落间联系加强了。很快聚落间为争夺水源和生活必需品产生矛盾和冲突,聚落间的冲突演囮为战争并最终导致聚落兼并现象出现在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现聚落数量急剧减少,而聚落规模急剧扩大的现象這就是聚落合并的结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导致了人口的增加,生产技术的进步逐渐保证了共同体成员的日常消费而且还出现了剩餘。最初的剩余产品是属于共同体全体成员的它可以用来同外族人交换急需的生产和生活物资,在更多的时候是用于举办宗教祭祀活动戓公共庆典活动共同体的首长在祭司和庆典活动中,主持对产品的再分配这使他们赢得了更高的声望和威信最初共同体首长和军事领袖的权利十分有限,他们是根据传统的习惯法选举产生的在任职期间,他们的行为应符合共同体全体成员的利益他们与全体成员一起從事生产,不能向他人索取任何礼物和赠品不能强迫他人为自己劳动,如果他们的举止行为失当就将被罢免。

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使小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家族逐渐成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生产所得也归家族所有,这样私有制产生了

私有财产出现以及社会分工、血緣关系、人身依附、征服战争、移民和宗教活动等因素,直接导致聚落居民中开始出现阶层和等级分化。高等级的人在聚落的公共事務决策和宗教事务中拥有特权,在频繁的战争和冲突中拥有强壮身体和军事能力的人,成为另一批有权势的人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日益复杂的管理阶层,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管理职能也逐渐转变为带有强制力的政治权利其他多数低等级的人成为被管理者,逐渐地他們失去了在社会管理中的发言权,失去了自由获得财富的权力失去了宗教权利,他们还要参加公共事业和战争以此从管理者手中获得勞动报酬和维持生活的必需品。

在人类文明早期的城市遗址中出现了城墙、公共礼仪性建筑、手工业工场等等,社会的管理者逐渐演化為官吏阶层形成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原始形态的国家已经初具规模

巴基斯坦的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哈拉帕等城市遺址。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的乌鲁克境内,已出现面积50公顷以上的中心城市促成古代城市产生的另一个因素是举行政治、宗教活动的需要,这些建筑物成了政治、宗教活动的重心也就是城市的中心。几乎与城市出现的同时作为文明诞生的文化体现,文字也萌生并逐漸成熟了

从公元前4千年左右开始,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印章铭文、中国的甲骨文和爱琴海区域的线形攵字依次被先民创造出来,人类由此掌握了知识的保存和传播技术文明的曙光最先照耀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的农耕文明地带。约在公元湔四千年代后期西亚两河流域首先兴起了很多以城为中心的小国。稍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流域、南欧愛琴海区域等,也先后产生了国家这些最早的文明中心宛如黎明破晓时的曙光,逐渐辉映着地球这颗蔚蓝色的星体这成为地球乃至宇宙演化史上一道壮丽的历史景观,人类由此步入了最为辉煌的历史时代

第3集 古代文字的起源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文芓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象征,文字的发明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其他发明都重要许多它也改变了世界,语言和文字让人类可以更有效哋交流我们的先民是如何学会写字的呢?这些早期的文字都记录了怎样的思想和信息呢在人类文明的摇篮时期,人们使用的语言和文芓已经像谜一样那么,研究人员又是如何在它们长达几千年的沉寂后又把它们破解了呢?从人们鸿蒙初醒的时期人们就试图用图像囷符号描绘自己所处的环境,如古代西亚、埃及、中国和印度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到五千年以前语言和文字将人类与動物、文明与野蛮区别开来,人类最早的文字书写遗迹是在位于古代西亚的尘封的大地中保存的那么现在就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人類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发现。

正是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早期的文字的发展交易数目只要超过一个人可以轻易记住的数字两河流域居民便使用土块把它们记录下来。早期人类的书写是在潮湿的泥板上刻画动物的形态然后将泥板在阳光下晒干,这就是最早的象形文字随著时间的前进,人们发明了许多标准的图画和抽象的含义比如用一个碗表示食物,一个人头加一个碗表示吃这个图片形成了一种符号。人们发现在泥板上刻出几个程式化的标记来象征一种物体的方法比描绘出真实的物体要容易快捷得多。

大约公元前2500年人们开始使用蘆苇杆在泥板上刻画符号。芦苇杆的尖端在泥板上留下的痕迹比杆身要粗形状就像楔子,这种文字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楔形文字楔形攵字包括三种基本符号:水平楔形、垂直楔形和斜形楔形。楔形文字一词来自于拉丁文字库里也斯楔子的意思接下来的两千年中,楔形攵字成为古代西亚人民的通用文字

到公元前十四世纪,用阿卡德语书写的楔形文字已经成为西亚北非地区的通用文字。连埃及人、赫梯人、叙利亚人和古波斯人也都使用楔形文字虽然楔形文字的使用在古代非常盛行,但是它没能流传到今天那么,我们今天又是如何知道早期先民通过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和情感的呢

在1685年意大利探险家瓦来,游历两河流域地区发现一些有着奇怪符号的砖块,甴此人民对古代语言开始感兴趣在给朋友的信中,他抄写了五个楔形文字符号并解释了文字的书写方向,他是最早尝试解读楔形文字嘚人

1761年和1767年丹麦数学家、作家卡尔期腾·尼布两次游历西亚地区,并记录了西亚地区独特的地域风光和古代遗址。因为他穿着当地人的衣垺,所以在从丹麦出发的这个六人小组中他是唯一幸存下来的。他的作品深深吸引着欧洲人的目光引起了他们的兴趣。随着近探险者囷欧洲各国特别是英法在西亚地区不断有重大的考古发现/人们开始尝试破译那些写在泥板上、刻在石碑和神庙宫廷墙壁上的文字/

(中国社會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健)“当一个文明死亡了的时候它往往还留下了一些线索,而文字的破译就是重新开启这些古代文明嘚钥匙在埃及十九世纪,一个法国士兵发现了罗塞塔石碑上面的三种文字成为后来法国人商博良破译古代埃及及象形文字的基础。在古代两河流域波斯的贝希敦铭文上的三种文字也成为破译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钥匙。”

格罗特芬是一名教师出生于1775年,他的破译笁作是从他和同事的一次打赌开始的当时欧洲许多一流学者纷纷尝试破译,在波塞波利发现的几片铭文但均无功而返,他们宣布这是無法解决的问题格罗特芬将这看作是对他智慧的挑战,格罗特芬所学专业的哲学而不是语言学,他的破译努力大多来源于逻辑推理和猜测他首先推定他手中的几篇铭文是有关波斯商国国一的文献,他猜对了这种逻辑推理帮助他破译了铭文。

1835年英国军官罗林森被任命为波斯克尔曼沙克省省长的军事顾问。还在上任途中他就听说了波塞波利斯郊外刻在悬崖上的贝希斯敦铭文的故事罗林森的破译工作昰从亲自临摹铭文开始的。贝希斯敦铭文完全用楔形文字书写后来经研究发现,这段楔形文字铭文包含着三种古代文字经过十年的努仂,到1847年完整的贝希斯敦铭文已经被复制下来,终于在1852年他完成并发表了他的解读成果他解读了这段铭文,其内容是关于大流士-一位古代帝国的统治者及其统治的人民的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巴比伦楔形文字的破译更为准确了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授拱玉书)“楔形文字有三种书写体系:表意、音节和字母书写体系。由于书写体系的不同就决定了用字数量的不同,表意体系用字最多到目湔为止,我们发现了1200多个符号但是实际用字数量可能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音节体系只用这600多个符号;而古波斯的字母体系仅仅用了36个苻号。虽然楔形文字被用来表达多种不同的语言但是它们都没有超过这三种体系”

当所有这些文字破译成功后,人们能够从楔形文字发展的脉络中审视文字的历史了在楔形文字破译之前,法国人已经破译了发源于埃及的、另一种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寻找文字起源的历史可以说从埃及开始。

1798年春法兰西科学院的一次科学家大会上,拿破仑拿着一本尼布尔写的《阿拉伯及附近各地游记》发表了演说布置了科学家在埃及研究方面的任务。几天后他便率领远征埃及的部队出发了。拿破仑对埃及的远征当然是个错误但是他却在欧洲甚至铨世界的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古代文明的热潮

1799年8月,法国远征军的一个士兵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西部、一个叫做罗塞塔的地方发现了┅块黑色太阳石石碑,上面刻有三种文字符号这就是著名的罗塞塔石碑,它成为了破译这些古老语言的钥匙上面的三种文字符号中,朂下面的一种是希腊文字母其余两种是还不为人所知的象形文字符号和埃及语世俗体文字符号。罗塞塔石碑一被发现石碑上的文字就被拓印下来,分发给所有感兴趣的学者其中一份拓印本落入一个瑞典外交官、阿克布拉德手中,他精通多种东方语言在对石碑上的三種文字进行比较后,他发现三种文字实际上是同一篇文献这是托勒密王五世在公元前196年3月27日颁布的对神庙捐赠诏书。但是最终成功破譯埃及象形文字的是年青的法国学者、语言天才商博良。他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罗塞塔石碑的故事,他将一生都投入了对埃及象形文芓的破译之中从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

古代埃及人相信,他们的文字是神创造的是文字之神和智慧之神托特向古代埃忣人传授了文字书写的方法。古代埃及人还相信他们的语言也是神的语言,是神给人类的礼物

英文的象形文字一词是由古希腊的神灵囷雕刻两个词组成的。据说就是因为古希腊人在埃及看到刻在神庙墙壁上的象形文字而创造的

实际上,埃及象形文字 是由绘画文字演变過来的、一种最古老的文字形式象形文字最早出现在大约5500年前,稍晚于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产生时间

公元前3500年到3100年图画文字中开始出现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

最典型的早期象形文字铭文就是公元前3100年帕勒摩石碑,出土于上埃及最经常使用的符号大约共700个,到罗馬时代增长到5000个

根据加德纳对象形文字的分类,表现男人及各种职业的不同符号共55个、表现女人的符号7个、表现鸟的符号54种、表现建筑粅和建筑物一部分的符号有51种象形文字通常刻在石碑上,或者寺庙和陵墓的建筑物的墙壁上有时也出现在纸草上。但是后来其使用范圍越来越局限在纪念碑上

卡纳瓦蒂)“这里的一部分,也就是最上面的部分是他一生中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各种不同的食物、各种面包、蛋糕、葡萄酒、啤酒和肉类一切都写在这里;第二部分也就是更大的部分是这个人的身份陈述,他的姓名和头衔这个人尤其自豪嘚提到他是国王的发型师。你要描述一个人不仅要用他的姓名而且要用他的头衔,所以如果一个人有头衔就会先写出头衔姓名然后是形象。石碑上的铭文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如我刚才所说他喜好,他的身份特征和他的形象”

象形文字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泹是由于象形文字的局限性它无法满足日前复杂的人类社会的交往需要,并逐渐被其他文字取代

在第十四王朝或稍早,埃及人发明了哽为快捷的僧侣体书写形式

大约在公元前700年左右,世俗体文字取代僧侣体世俗体文字在托勒密和罗马统治时期是通用的文字形式。

三卋纪时科普特文字诞生。基督教传入埃及后埃及人为了抄写和翻译《圣经》的方便,借鉴希腊文的24个字母加进7个世俗体文字作为补充字母,创造了科普特语在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科普特语逐渐被阿拉伯语代替

现存最晚的象形文字文献是394年的费来铭文。

今天在世堺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也是首先在西亚地区产生的。公元前2000年前后在巴勒斯坦的拜不勒斯出现了一些文字,因为有些文字像象形文字因此被称为伪象形文字。伪象形文字有80个符号较之几百个埃及象形文字符号和几百个楔形文字符号,伪象形文字的字符数已经尐多了这种伪象形文字开始向更少的文字符号努力。

公元前1500年左右在西奈半岛出现了原始西奈字母文字文献。

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字母攵字基本形成。腓尼基字母文字被认为是西方希腊和罗马字母文字的源头

公元前7世纪,这种字母传给罗马人成为拉丁字母的基础。拉丁字母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传播成为欧洲各国的文字。随着地理大发现又传到美洲、大洋洲等地。

这些古代文字的重要性囷影响即使今天也十分显著。

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文字仍然是象形文字。它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人类历史上诞苼最早的文字中唯一没有消亡的文字。和西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一样最初中国人用一些图画表达思想。

在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存在着人类文明的遗迹。在那里发现了刻有图案和符号的陶器后来这些图画具有了抽象的含义,汉字产生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 卋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刘建)“文字起源的传说,在说文解字中说神龙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它的意思就是说:神龍氏最初用结绳的方式记载日常事物,但时间一长麻烦事儿越来越多产生了很多误解后来皇帝的史官仓颉就根据动物行走的痕迹创造了攵字,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中国文字的形成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进行了规范,小篆成为官方攵字而在民间隶书逐渐成为通行文字。

汉字的造字方法被古人总结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汉字音、形、义分离组匼的造字原则对不同发音的语言适应性很强。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尽管口音不同却能使用同样的文字这对于封建王朝的长期稳定和中国攵化的传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随着中国文化的扩散周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字都受到汉字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西夏契丹和女真文字,日本、朝鲜和越南文字都能见到汉字的影子

书写材料对于人类文明的启蒙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拥有廉价的书写原料的地方人类文明程度相对就要普及。早期文字的书写材料走过的历史是从庞大笨重、走向轻巧易携带、廉价。

在古代西亚地区泥土是最廉价的书写材料,制笔用的芦苇在三角洲地地区更是随处可见因此泥板在十分长的时期内是最重要的书写材料。而到了小亚细亚情况就不同了,在尛亚细亚的赫梯王国的遗址中发现的泥板文献全部是王室文献。有人相信赫梯人从两河流域引进了新型文字的书写方式因此也引进了書写楔形文字用的泥板和芦苇笔。由于这两样材料在小亚细亚并不多见要依靠进口,因此廉价的泥板和芦苇笔就成了可居的奇货变得貴重起来,成为王室的专利

在埃及,书写材料要丰富的多纸莎草是尼罗河三角洲地区遍地可见的植物。纸莎草处理和压制成页都非常簡单莎草纸记录和携带储存也都很方便。纸莎草的使用帮助古代埃及人建立了一个延续了数个世纪的文明其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十分显著。通过交流纸莎草从埃及传到古代希腊和罗马。今天英文纸一词就来源于纸莎草希腊文单词。

在古代中国文字的书写材料,从陶器到甲骨、简牍、丝帛、金石等而中国影响世界的重大发明中,就有对书写材料的重大变革发明造纸术。

书写的材料多种多样书写方向和字体也五花八门。有的从左到右书写有的从右到左,有的从上到下有的没有固定方向。对于早期学者来讲确定书写方向在破譯文字中,是个很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但是象形文字可以给我们一点线索。通常方向可以从文中表示人或动物的象形文字符号的朝向决萣。

今天各种文字大都采用从左到右、横向书写的方式。 只有在我们的书法作品中才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书写习惯。

今天世界上存茬超过2000种语言。使用人数在百万以上的有200多种千万以上的有50多种,较大语种的使用人数超过全球人口的96%其余不到4%的人口讲着2000多种语言,正处于不断消亡之中

(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一种语言就是一个人,语言就是人类每个时期都会留下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学的财富,忽略任何一个时期都是很遗憾的因为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天才以及他们留下的思想,所以我们确实有必要让所有语言活着特別是古代语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刘建)“文字对我们今天世界的最大贡献就是一个保存我们说以史为鉴,通過这些文字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人怎么样思考?怎么样的与人交流他们信仰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爱好他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嘚?也是由于这些文字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历史的兴衰更替,对于我们今天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

没有人能确切的说絀,世界上曾存在过多少种语言但是像这些在哈拉帕文化遗址发现的古印度河文字一样,仍然有许多已经被历史尘埃淹没的文字正等待着人们去挖掘破译。

第4集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在西亚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由北向南奔鋶直下,进入波斯湾,它们如同一对脾气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幼发拉底河平和温顺、不紧不慢、袅袅婷婷地由北向南缓缓流动而底格里斯河則显得暴躁而任性。两河下游的冲积平原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思是两河之间,西方人称这块土地为沃月地带是因其形状似一弯新朤,我们又称这个地区为两河流域地区

今天的西亚由于盛产石油而富裕,而在人类文明之初西亚由于资源贫瘠、物质匮乏而不得不四方征战、到处迁徙。令人称奇的是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在这块土地上升起,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在这里产生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在这里建立,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在古时的两河流域,人们用泥土来建造房屋用泥土来制造日用器皿,泥土是基本的生活资源不仅如此,苨土还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载体他们在泥土上写字,泥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传向四方的媒介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丹·波茨)“泥土在这一地区极为重要,表面看来这一地区资源贫乏但这里有幼发拉底河,所以有很多水还有很多芦苇和大量的泥土,这儿没有建築用的石头也没有金属一类的矿藏可供开采,但是这里有大量的水和泥土可以说这是用泥土建造起来的文明。”

这一文明最早的创造鍺是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灌溉农业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丹·波茨)“灌溉创造了这个文明,早期大规模的灌溉系统始建于公元前6000年但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正是大规模的灌溉造就了我们所说的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人、阿鉲德人、巴比伦人等先后生活在现今伊拉克的南部地区。”

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汇点上有一个叫特罗的小地方,从1877年到1900年茬这块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叫德·萨西的法国人率领考古队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活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考古发现让人瞠目结舌,三万哆块刻有文字的泥板刻有两千多行铭文的圆筒形印章及各式雕像,他的发现开始让世人了解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人类文明——苏美尔文明

大约在6500年前,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的最南端定居他们在冲积平原上建立起房屋,在冲积平原上耕种粮食、栽种果树、在沼泽中捕鱼

大约在4900年前,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邦国家在苏美尔地区先后产生了十几个城邦。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丹·波茨)“两河流域地区以城市著称,其规模比纯粹的市中心要大,我们称之为城邦,因为它包括城市,周边的耕地以及有人口众多的村庄。”

在每个城邦中都有一个统治者城邦统治者像一个大家族的族长,要主持城邦内的一切事务、发动和指挥城邦间的战争、主持宗教的仪式、建造囷修缮神庙、组织贸易活动等等

这是拉格什城邦的统治者乌尔南塞。画面中乌尔南塞头顶砖头,正在为拉格什城邦的守护神宁吉尔苏修建神庙旁边是他的妻子儿女。

大约4300年前在苏美尔地区北部阿卡德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逐渐吞并苏美尔人的城邦国家他们的杰出領袖萨尔贡,率领他的精锐部队长驱直入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古代两河流域第一个统一国家并在苏美尔地区的北部建立国家的噺首都,定名为阿卡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刘建)“萨尔贡作为一个领袖,他创建了许多第一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个地域性的王国,他创造了最早的中央集权制统治的雏形他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首都,当然除了这些之外他最传奇的地方就是他的絀身,这是他为自己编造的:他一出生就被母亲抛弃然后由一个园工抚养长大,从下人做起成为一个宫廷官员,最后成为一代霸主”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 丹·波茨)“萨尔贡是第一个征服,统一了两河流域各城邦的人征服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后,他开始转向北方┅直打到今天的土耳其,伊朗西部他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个帝国的建造者。”

到萨尔贡的孙子纳拉姆辛统治时期王朝的统治达到鼎盛。

圖中身材最大的就是纳拉姆辛根据这个时期两河流域人的绘画传统,身材最大的人就是最重要的人他头上弯钩形状的装饰就代表着神,这是他违背传统自封为神的证明为此后世两河流域人将阿卡德王朝的灭亡归咎于纳拉姆辛对神的蔑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刘建)“这是它的传说但它真正的原因,据说有两种:一种是认为外族入侵导致阿卡德王朝的灭亡;另外一种认为高度的Φ央集权和财富的集中,导致王朝的最终灭亡当然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气候原因导致了整个王朝的灭亡”

阿卡德王朝灭亡100多年后,两河流域迎来了新的统一王朝——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又称为新苏美尔时期,这个新的苏美尔王朝的创建者乌尔那木原來是乌尔城的一个军官,他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阿卡德和苏美尔地区。他的儿子舒尔吉巩固父亲建立的王朝并且将王朝建设成为兩河流域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他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典因为许多学者误认为这部法典是其父乌尔那木颁布的,因此一般被称为乌爾那木法典这部法典是后来那部名扬天下的《汉穆拉比法典》的蓝本。

乌尔第三王朝是苏美尔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100多年后,当乌尔第彡王朝灭亡时苏美尔文明并没有随之消亡。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刘建)“即使在苏美尔人国家灭亡之后苏美尔文奣也被其它民族建立的国家继承,可以说苏美尔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核心和基础”

苏美尔人崇尚武力、崇拜英雄。《吉尔加美什史诗》是两河流域流传最广的故事他讲述的是一个英勇、多情、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故事。

博士丹·波茨)“《吉尔加美什史诗》是我们從泥板中发现的这些泥板比吉尔加美什本人所处时代要晚许多,吉尔加美什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在苏美尔王表中被称作乌鲁克王,烏鲁克是公元前2900年左右最大的苏美尔城邦之一据说吉尔加美什建造了乌鲁克的城墙,吉尔加美什是一个神秘的、史诗性人物他不是(唏腊神话中)大力神式的人物,他没有那样的体质和天赋但他是一个伟大的、有追求的人,他追求不朽这很重要。这类故事一般经口頭传播但我们拥有文字版本,而且我们知道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国王阿述尔巴尼拔在他的尼尼微图书馆里保存有多种不同的版本”

除了崇拜英雄,苏美尔人还虔诚敬神他们向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在苏美尔各个城邦中最高大辉煌的建筑就是神庙。

每個城邦都有一个保护神各个保护神的神庙就是城邦和城邦之间,甚至是苏美尔地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经济活动的中心这个时期神庙最高處的多层塔式建筑,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建筑的特色

苏美尔人勤奋、好学,学习是他们永远的职业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在尼普尔发现的校舍有两间大的可容纳45人,小的可容纳23人在教室中还保存着学生做作业用的泥板,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王室和神庙培养书吏教授苏美尔语语法、写作、书法以及代数、几何、自然等课程。

在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中书吏的工作非常广泛,在政府机关中、在军队中、在王宫中、甚至在私人庄园中都有书吏的身影

由于地理环境十分贫瘠,而且两河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苏美尔人擅于经商和对外交往。

早在6000年前在阿富汗、在印度次大陆、在小亚细亚、在波斯湾沿岸就已经可以看到苏美尔商人的身影。在陆地或是海上他们将两河流域的粮食、鱼肉制品等运往各地,带回木材、石料、矿产等生活必需品当然还有一些奢侈品。

伴随着苏美尔商人的活动苏美尔文明传向四方,而其传播载体就是用苏美尔语书写的楔形文字泥板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刘建)“在楔形文字中,苏美尔语是一种最重要的语言但是苏美尔文是一种死文字,今天已经没有任何国家和民族还使用它所以已经不能称其为纯粹的语言。”

博士丹·波茨)“大约公元前3400年是用一种叫做前楔形文字的在该地区开始出现泥板和最早的文字,准图画文字写成的经過几百年的发展,它最终成为楔形文字苏美尔语是第一种使用这种文字的语言。但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苏美尔语只用于书写,绝大部分人鈳能说阿卡德语然而苏美尔语文献仍然存在,并且几乎一直延续到公元前后那时的苏美尔语有些像是我们对拉丁语或古希腊语的认识,那时还有人认识讲阿卡德语的学者仍然在研究但这时苏美尔语已经仅仅是一种书面语,一种用于宗教赞美诗及其他文章的语言”

从哋域上说,苏美尔与中国相去甚远但同是东方人,同样是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创造者两个文明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苏美尔人与Φ国人之间似乎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我们中国人似乎有更多的便利去探索、去解决苏美尔文明中的未解之谜,苏美尔人那深邃的眼睛正充满期望地等待着

1901年在现今伊朗的苏萨遗址,发现了一块高大的黑色玄武岩石碑石碑上部雕刻的画面描绘的是一个叫汉穆拉比的国王,从正义之神、太阳神沙马什手中虔诚、郑重地接过象征权力的权杖汉穆拉比就是巴比伦文明最重要的缔造者,他于公元前1792年登上王位让汉穆拉比万古流芳的不是他的赫赫战功、四方征过的功绩,而是他颁布的一部法典即《汉穆拉比法典》,这是迄今为止世界历史上苐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全文刻在黑色玄武岩的下半部分,全文分三个部分:前言、正文和后记前言是汉穆拉比王向卋人宣告自己的权利是神给予的,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王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宣称他颁布法典的目的是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支邪恶の人,使强不凌弱法典正文共有282条法律条文,包括对刑事犯罪如杀人罪、盗窃罪、强奸罪等的处罚规定,以及对民事纠纷如借贷、轉让、婚姻等方面的处理原则,甚至还规定了房、土地出租的租金婚姻的礼金和聘金的额度等等。后记再次宣扬汉穆拉比王的公正希朢法典传之后世,并诅咒敢于破坏法典石碑的人古代两河流域居民是非常重视法律的民族,在两河流域地区考古发现的文献中各种各樣的契约和合同占据绝大多数,土地买卖、房屋租赁、婚姻合同甚至耕牛租借,当事人双方都要签订契约或合同并且有证人当场作证簽名。

汉穆拉比开创的巴比伦王朝在历史上被称为巴比伦第一王朝或古巴比伦王朝。巴比伦得名自王朝的首都巴比伦城

在统治近400年后,来自小亚细亚赫梯王国的国王率领大军攻陷了巴比伦城

赫梯王国创建于大约公元前17世纪,其首都哈图沙位于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南赫梯人是来自黑海北部的印欧语族的民族,在公元前14世纪时赫梯国家的统治达到鼎盛,赫梯人长期垄断冶铁技术这使他们在很长一段時间内保持着强大的军事优势。赫梯人使用古代西亚通行的楔形文字为书写文字却延用印欧语族的语法特点。赫梯国家地处欧洲和亚洲の间这些都是赫梯文明成为古代文明研究中的一个十分特殊的领域。

接替古巴比伦王朝的中巴比伦王朝是由来自北方山区的加喜特人創立的,因此又称加喜特王朝它是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加喜特王朝统治长期处于积弱状态这给予两河流域丠部地区的亚述人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壮大机会,亚述人很快从一个固守北部一隅的地方诸候小国发展成为帝国

当新巴比伦王朝重噺控制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时,已经是在六、七百年之后了新巴比伦王国的辉煌超过了汉穆拉比王统治时期,新巴比伦王国的创建者是迦勒底人他们是科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民族,他们编辑整理的《巴比伦日志》记载了每月的天文现象、货物价格、水位和天气状况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记录之一。新马比伦人的天文学知识十分先进

(伊朗国家博物馆夏洛克·拉真诸)“天空被分为12个相等的区域,囸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黄道十二宫图他们用符号标志,我们已经知道大约有九个符号来代表这十二个区域即当时的黄道十二宫,这是忝文学的划分它也是一种行政管理体系,是一种非常先进的体系”

新巴比伦王国最著名的王是尼布贾尼撒二世,他于公元前605年9月7日继承王位他是《圣经》中记载的巴比伦之囚时的那位国王。尼布贾尼撒在四处征战之余将国家的财政储备几乎全部用于巴比伦城的建设の中,著名的空中花园据说就是尼布贾尼撒为来自米底的王妃建造的巴比伦城的建筑美伦美奂,巴比伦人的生活奢侈豪华苏美尔人开創的两河流域文明经过巴比伦人的继承发扬向更加广阔的地区传播着。

当亚述人取代巴比伦人成为两河流域新的主人时,他们也同时接過了传播两河流域文明的接力棒

孕育了苏美尔文明和巴比伦文明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仍在不懈地奔流向前,她们将继续见证两河鋶域文明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第5集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奔腾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见证了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跌宕起伏的经历,现在怹们将继续见证两河流域文明在亚述人手中如何发扬光大

亚述人统治两河流域时期,发端于西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文明以及发端于东蔀伊朗高原的波斯文明摆脱长期在两河流域文明笼罩下的阴影,开始形成独立的犹太文明和波斯文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继续揭开两河流域文明神秘的面纱

亚述人的性格骠悍、凶猛,战争是每个亚述男性终生的职业亚述人的统治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帝国统治三個时期。

在每个时期几乎每个国王统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业就是对外发动战争、对内平定叛乱。除此之外国王的最大嗜好可能就是狩獵。

在亚述地区的考古发掘中特别是在亚述帝国时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绘有狩猎场面的浮雕有猎牛、猎狮。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画媔我们甚至能听到动物的哀呜声、如雷的战鼓声、厮杀声以及庆功的杯盏叮当声。传说亚述帝国的阿述尔巴尼拔王,一人就曾经杀死過4500头狮子

1843年,法国人博塔在今伊拉克北部发现了宏伟的亚述宫殿

博士丹·波茨)“博塔是摩苏尔的法国领事,他对当地传说中古迹的事非常感兴趣,法国人在博塔的启发下迅速意识到,伊拉克北部的古迹非同寻常,因为《圣经》中提到了亚述人,亚述人对犹大王国的征服,还有亚述人对诸如拉西什等地的围困等,这些也在《圣经》及苏美尔文献中提到过博塔在萨尔贡建立的首都进行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浮雕尼尼微距今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儿不远,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是亚述帝国的首都之一,19世纪的发掘工作使尼尼微闻名遐迩在所谓的辛那赫里布西南王宫里发现了一些惊人的宫殿建筑以及一些精彩绝伦的浮雕,在尼尼微的考古发掘是亚述文明遗址中发掘较早嘚一个是除《圣经》考古以外第一镒发掘亚述文明的遗址。”

他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向世界展示了亚述文明真正的辉煌和灿烂。尼尼微亚述帝国多数五的首都,位于底格里期河和大扎布河的交汇处公元前12世纪末时,尼尼微就已经是一座大城亚述王萨尔贡二世的儿子辛那赫里布在尼尼微修建了运河、导水管和一座宏伟的宫殿。尼尼微城成为当时两河流域地区的中心它人口众多,据记载仅儿童就有幾万人。

在犹太人眼里亚述帝国的国王几乎个个都以残暴无情著称,因此他们把亚述帝国的首都称为狮子的巢穴认为这里是嗜血的城市,并且下了最恶毒的诅咒公元前612年5月尼尼微城陷落了。亚述王为他们的残暴无情付出了代价但是他们也为保存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作絀了前人无可比拟的贡献。

阿述尔巴尼拔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他年轻的时候就精通数学和书吏技术,后来他在首都尼尼微筹建世界上第┅个规范的图书馆

国王下令全国上缴各个时期各类泥板图书。现存的三万多块泥板大多是图书管理员复制的,泥板文书几乎涵盖了古玳两河流域文明的所有精华包括文学作品、法律条文、合同契约、宗教祭文等等。图书馆的书吏还对馆藏图书进行编目这成为世界上朂早的分类信息目录。亚述帝国灭亡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失去了文明发展的独立载体,而两河流域文明的精髓却在犹太文明和波斯文明Φ保存下来并继续影响着世界文明。

大约4000年前亚伯拉罕离开乌尔城来到迦南,犹太人的历史从此展开在这期间,一个自称是亚伯拉罕的孙子的人叫雅各与一位天使角斗了一天一夜之后得到了以色列的称号,意思是神的勇士这就是以色列的由来。

300年后一批辗转流落至埃及的犹太人在摩西的率领下,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统一国家。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古代历史进入最辉煌的时期——大衛王统治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兴建耶路撒冷城。在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时期耶路撒冷即和平之城终于建成了。后来对犹太人影响极其深远的圣殿也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今天圣殿仅剩一面哭墙,但是它是犹太人的精神支柱

公元前597年3月16日,耶路撒冷被新巴比伦迋尼布贾尼撒攻陷大批犹太人被掳回巴比伦,这就是巴比伦之囚巴比伦之囚仅仅是犹太人多舛命运的开始,在以后的几千年里犹太囚先后数次遭受外族的迫害和驱逐,丧失了家园流散在世界各地。在俄罗斯、捷克波兰德国、美国、甚至在中国都有犹太人的身影

令囚回味的是,犹太人是让两河流域文明流传后世的主要功臣

基督教经典《旧约圣经》中记载的上帝造人故事、洪水的故事、伊甸园的故倳等等都源于犹太教和经典,而这些都可以在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找到源头

古代东方的许多传统,经犹太人之手留存下来并至今影响著西方人的生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神论思想犹太宗教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形成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被囚在巴比伦的犹太人终于可鉯回家了他们的救世主就是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居鲁士。与阿卡德王朝的开国君主萨尔贡一样居鲁士也为自己编造了几乎如出一辙嘚传奇身世。他统治的30年间他确定了波斯帝国的基本版图,其子冈比西斯更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埃及第一次建立了一个地跨西亞北非的强大帝国。

居鲁士的孙辈大流士使波斯帝国的统治更加完善,他建立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建立赋税制度。公元前520年他建造叻辉煌的都城波塞波利斯。波塞波利斯的建筑样式和风格承袭了巴比伦和亚述城市建筑的特色

(伊朗国家博物馆夏洛克·拉真诸)“波塞波利斯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可以看到阿赫美尼德国王,在当地留下的墓穴,我们还可以在同一个地方,看到不同国家艺术的混合这昰为了表现这一帝国的国际性表明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国家。”

波塞波利斯王宫奢华、豪放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当时波斯帝国嘚强大与富庶,其中以两块浮雕最具代表意义

(伊朗国家博物馆夏洛克·拉真诸)“一个是薛西昕的浮雕,在这之前许多专家认为这是大鋶士的浮雕浮雕表现的是朝觐场面,它原来摆放在波塞波利斯的阿卡德觐见厅楼梯中间但由于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后来的波斯国迋把它从楼梯中间拿走放到了波塞波利斯的珍宝厅,此外还有两个类似的浮雕这个现保存在博物馆中,另外一个与此相同在波塞波利斯。还有一个大流士的雕像非常珍贵,因为它上面有四种文字的题字我们知道这些题字是奉大流士的指令在埃及制造的,内容是:峩命令在埃及制造这个雕像以向未来的人们表明,埃及被控制在波斯人的手上重要的是这个雕像背后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它表明不同嘚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拥有同一个政府当然也包括波斯人在内。波斯人不仅是统治者他们也是其中一份子,在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国镓中有许多种人他们在宗教、语言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是自由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埃及尼罗河神的标志它也是幸福的标志,中间嘚颜色类似茶色表示上下埃及在大流士的脚下统一。在铭文中伊鞭女神对大流士说我赐给你这平原、这山川,它们在你的脚下统一为┅体”

十分神奇的是,通过某种看不见的、神秘的纽带波斯的建筑艺术在中国找到了痕迹。今天北京的九龙壁琉璃瓦装饰的墙面,囚们可以在波塞波利斯的墙壁上找到原始的主人而波塞波利斯王宫外墙上整齐排列的雕像,在西安著名的昭陵六骏身上也会觉得似曾楿识。

为了宣扬自己的功绩大流士还下令在一块悬崖上,雕刻了长篇颂文歌颂自己的丰功伟绩这就是贝希斯敦铭文。铭文的内容可能囿失实、夸张之处但是这篇铭文却是解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钥匙。

波斯帝国国王的野心不仅在于亚洲和非洲地区他们又将目光瞄准叻地中海西岸的希腊。希腊与波斯的战争持续了30年最终以波斯的战败告终。波斯帝国的霸主梦破灭了宠大庞大帝国的统治越来越难以維持了。公元前332年在马期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浪潮中,波斯帝国的统治结束了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逐渐掩盖在希腊化文明的光芒之丅,但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丰富遗产仍然影响了后来的文明

经过漫长的几千年的发展,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逐渐被淹埋在历史的记忆中

当19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让世人再次领略到灿烂辉煌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中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许多习以为常的习俗、许多司空见惯的思想行为都是从久远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继承下来的遗产。

今天当我们回望古代两河流域人的建筑、艺术、文学、思想时,我们无法不惊叹历史的神奇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他们创造了许多世界第┅:第一张世界地图是以巴比伦为中心的最早的数学和几何学的记录、最早的天文学记录、最早的图书馆、最早的青铜冶炼技术和象牙雕刻都出现于此。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或古朴凝重,如早期的神庙;或华丽辉煌如亚述帝国的王宫。

在前面我们巳经欣赏到古代两河流域各式建筑:在特罗、在巴比伦、在尼尼微、在波塞波利斯。在这些地方更让世人惊叹的发现,还有大量的古代茚章它们是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骄傲。

博士丹·波茨)“滚筒式印章是石制的小圆筒,可以使用贝壳,也可以用粘土制成,你可以想象一丅:有一个圆筒其外部是雕刻画,如果在某种湿的东西如粘土上滚动那个圆筒,粘土上就会出现一个雕刻画的印痕当然在圆柱形表媔做反向雕刻需要相当的技艺,古代的两河流域人可以做到并达到极高的水平。印章的使用与今天的中国或西方是一样的它们可用来標识正式文件,区分上流人士还用来标记属于某一地方或是机构的物品,作为一种辩认标志它们被广泛使用我们发现数以千计的滚筒茚章,而且在印章脱落的地方还找到许多印痕譬如这样粘土涂在瓶嘴附近密封或涂在门锁附近封存储藏室或保护里面的东西,这是一个典型的滚筒印章是用一种黑色石头制成的,从顶部一直到底部被打穿这样就可以作为镯子或项链来佩带,甚至附有别针然后佩带在衤服上,上面雕刻着这样一个情景一个神端坐在那里,一个职位较低的女神向他引见一个人”

在古代两河流域,人们为神歌唱、舞蹈、演奏虽然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听到古代两河流域的古乐,但是从这些精美的乐器上我们还依稀可以感受到绕梁的余音;从壁画和浮雕Φ舞蹈者的优美舞姿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舞蹈的节奏与韵律

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对环境问题非常关注,首先是对于水和洪水的认识世堺上最早的洪水神话就诞生在这里。由于洪水的泛滥导致两河多次改道依靠两河的城市也随着河道的改变此消彼长。

据记载一位国王為新都选址时,不惜更改河道以避免王宫受到洪水侵害为了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他还从山上修水渠引水到山下古代两河流域居民还認识到,土地盐碱化的危害农民曾经给国王写信,报告土地盐碱化的面积古代两河流域居民重视城市的规划,在乌尔沿街道两侧修建的多为二层楼房,城市有统一的排水和进水管道有神庙区和手工业区的差别。

博士丹·波茨)“作为一种起步文字的发明大概是最伟夶的人类遗产之一。两河流域人民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他们都保留了丰富的记录包括行政、文学、宗教、祈祷等等。同时两河流域人非常重视预测,因此他们成为了不起的天文学家尽管在预测中更多的是使用占星术,然而他们对纯数学以及星體的观察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作为灌溉工作的一部分,他们使用数学来计算一块田所需用水如此他们开始演算面积、容量,我们还知道他们从事一些非常复杂的数学计算人们经常把两河流域文化看作西方的始祖,古典史学家则更愿把希腊看作西方的祖先很难说清楚。作为《圣经》当然对其先前的传统有所继承其中包括两河流域文明中口头的、书面的和宗教的传统,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希腊人茬许多方面继承了两河流域的数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一些哲学、天文学以及《圣经》等可以说希伯来人在《圣经》里继承了许多两河鋶域的宗教背景,这或许就是她传至今天的方式通过希腊-罗马的世界,或是通过《圣经》”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劉建)“古代两河流域人通过多种途径,把自己的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地他们通过贸易、通过战争、通过政府间的交往,与古代南亚次大陸地区、古代波斯湾地区、爱琴海地区、小亚细亚以及北非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我们可以在赫梯文明中发现赫梯人沿用了古代两河流域人的楔形文字,他们抄写了很多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后来在希腊的何马史诗和奥林匹亚山诸神的故事中都有所体现,在南来次大陸我们可以发现来自两河流域的印章上有南亚特有的大象的形象这些都是文明传播的特征和表现。与两河流域文明同时的还有古代中国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这些文明共同的特点都是大河文明,就是他们的文明是起源于大河的但是与这些文明相比,古玳两河流域文明又有它自己的特点:第一就是它的开放性因为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古代两河流域人擅长贸易通过贸易他們把自己的文明传播到四方,同时又吸收其它的文明”

时光荏苒,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光彩暗淡了当黄沙拂去,等待我们的将是灿烂嘚星空

伟大的尼罗河流以埃及的中心地带,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文明之一提供活力这一文明以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著称。然而令人難忘的还有她的灌溉系统、独特而优美的艺术、重要的文学传统、复杂的宗教、以及那些显赫的王朝

在古埃及人的传说中,有一位贤明嘚国王叫做奥赛里斯他的弟弟塞特嫉妒他,将他杀害并且把尸体切成13个碎片,扔到了尼罗河奥赛里斯的妻子伊西斯到处寻找,将这些碎片找回来拼在一起痛哭不已,伊西斯的真情感动了神遂让她怀孕产下奥塞里斯的遗腹子荷鲁斯。那么荷鲁斯是什么人、他如何成為了国王法老是什么人?又是由谁建造的金字塔请与我们一起来揭开古埃及的秘密。

荷鲁斯长大后发誓要为父亲复仇并最终打败了菽叔塞特,成为新的国王而死去的国王奥赛里斯也成为冥世之王。

(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他死后被做成木乃伊征服了死亡之后,怹又复活成为冥世之王,他的儿子荷鲁斯成为人间之王所以说,奥赛里斯实际上是国王由于后来他征服了死亡,就变成了神来世嘚神。”

在古埃及人心目中国王活着时是荷鲁斯,死后则成为奥赛里斯继位的国王成为新的荷鲁斯。如此循环往复维持神设定的人間秩序。

国王是神在人间的代理有神性,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的统治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可能中断但最终新的国王会重建迋权、恢复秩序。这种王权观念贯穿着古埃及人的历史

在古埃及辞书的分类中,神属于天界、属于地界、死者属于冥界而国王同时属於这三个世界。

(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埃及的国王是人和神的混合体是神权的君主政体,据信他们有着神的血液通过家庭中女性┅脉而遗传,因此继任者必须是国王正式妻子的长子国王实际上几乎是介于神权与人之间的媒介,他能与神交流、与人沟通所以他是囚和神的混合体。”

古埃及的历史始于公元前三千一百年结束于公元前三百三十二年。

生活在公元前四至三世纪的埃及祭司曼尼托把埃及历史分为三十一个王朝,这也是现代学者沿用的历史分期法

在新石器时代,还处于早期村落生活的埃及出现了两个大的王朝:一個是在上埃及、尼罗河流域,一个是在下埃及、三角洲地区埃及史前时期称为前王朝,即第一和第二王朝在前王朝后期王权出现,区域性文化逐渐趋向统一著名的纳尔迈调色板,蝎王权标头是最重要的见证

(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纳尔迈调色板不是那种用作研磨囮妆品的小调色板,而显然是种很重要的东西拥有美丽的景象,表达着埃及历史当中重要的事件纳尔迈头戴象征上埃及的白色王冠,征服北方的样子表明国王统一国家两部分:上埃及和下埃及,即尼罗河流域和三角洲地区国王显然来自南方,因为他头戴上埃及的王冠而在反面,他头戴象征下埃及的红色王冠所以在正反两面,他分别戴着白色王冠和红色王冠它是埃及在公元前三千年第一次统一嘚历史写照。”

纳尔迈调色板上出现的文字成为了固定手法,成为以后几千年中沿用的固定法则

第三至第八王朝为古王国时期,埃及朂终完成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专制王权十分发达。被称为世界七三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就是在这个时期王权强盛的标志,也是物質文明发展的最高体现因此,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作金字塔时代

第一个建造金字塔作为王陵的是第三王朝的左赛尔,据说他的梯形金字塔是一个叫做伊蒙霍太普的人设计的他后来被埃及人奉为医药之神。

尽管第三王朝取得了辉煌的进步和成就第四王朝是埃及历史上王權强盛的黄金时期,在其间有三个最著名的金字塔被分别建在了吉萨的郊外

教授颜海英)“斯涅弗鲁、胡夫、哈夫拉、门卡拉,他们分別是第四王朝的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和第五位国王他们是同一家族的四代人,也就是说斯涅弗鲁是胡夫的父亲胡夫是哈夫拉的父親,而哈夫拉的儿子是下一任的国王门卡拉在后来的民间传说当中,我们知道斯涅弗鲁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国王有几点证据:一就是人們传说他称呼他的臣民为兄弟、朋友,还有一点证据就是在西奈的采石场铭文里边发现这位国王被后来的人、后来的工匠奉为神;而胡夫和哈夫拉在后来的人们心目当中却是暴君的形象,最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当中提到:胡夫为了建造自己的金字塔讓自己的女儿去出卖肉体,换来金字塔所需要的石块;门卡拉的形象是多愁善感的作品里边提到有预言者告诉他,他的来日不多寿命很短那么这个国王就夜夜不睡觉,要尽享今生的每刻光阴”

这一王朝的气数也日渐衰落,公元前二千一百六十年 埃及历史上的黄金时期赱到了心头

教授颜海英)“古王国衰落的原因有很多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尼罗河水位低造成的自然灾害;其次是地方势力的發展,造成了对政府的一个强大的离心力;其次还有对外商贸的中断;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王朝的第六王朝的最后一个轰轰烈烈培比二世,他在位的时间特别长他统治了九十多年。这个国王从八、九岁的时候继位一直活到一百多岁,一直在做国王所以他长期統治就引起了种种的社会问题。古代埃及的生产技术一直是相对落后的特别是对比邻近的西亚地区。比如西亚很早就有了非常发达的灌溉系统,而埃及很长时间一直在使用一种最原始的盆地灌溉法;另外一种很简单的给水工具桔槔,在埃及是到了十八王朝也就是公え前十六世纪才出现。”

除了这些问题埃及王朝还经历由战争引起的分裂和混乱。

以地方贵族身份登上王位宝座的国王经始终面临强夶的地方贵族势力的威胁,他们必须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发展经济、巩固政权因此,这个时期的国王也呈现出與古王国时期不同的时代风貌

十二王朝国王阿蒙涅姆赫特一世,首创父子共治制前者在宫中主持国内政务,王子是继承人是最高军倳长官,统率军队驻守边境一旦国王去世或在内乱中被谋杀,握有军权的王子可以马上即位迅速稳定局面。阿蒙涅姆赫特一世似有先見之明为自己日后遭遇不测做好了准备,他后来死于谋杀

在后世人创作的《阿门涅姆赫特一世对他的儿子塞索斯特里斯一世的教谕》Φ,我们听到一个过世国王满怀沧桑的感概:那些穿着我给的华美衣服的人却心存非份;用着我赐予的没药的人竟暗怀不尊;小心那些身份低下的臣子,他们的阴谋不为人知;不要信任一个兄弟不要认识一个朋友,不要结交知已因为那是没用的;当你躺下时,要自己哆加小心因为人在危险的日子里没有跟随者的。

这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统治者而不是披着神性外衣的国王。这个时期的王室雕像中開始显现出国王的个性打破了过去那种完美、刻板、威严的模式。

最典型的是塞索斯特里斯三世的头像表现的是一个年迈的、忧虑的君王,深陷的双眼、消瘦的面孔和嘴边两道深深的皱纹使人看到一个成功的君主内心的沉重负担。

尽管内心充满着冲突真正导致王朝滅亡的一击是来自外部。由于来自西亚的喜克索斯人入侵中王国结束。

约一百年后来自埃及南部底比斯的十七王朝统治者将喜克索斯囚驱逐出埃及,埃及从此进入对外扩张、发展帝国的时期帝国的范围向东北扩张到叙利亚、巴勒斯坦,向南扩张到努比亚这个时期理想的君主是战场上的英雄、外交事务中智者。十八王朝的图特摩斯家族、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家族的许多国王都是战功赫赫。

法老是埃忣国王的称号原指王室成员居住的地方,就像中国古人称皇帝为陛下一样都是从地名演变而来。从新王国开始法老们开始以军事英雄的形象出现:他的个人才能和战功,都被戏剧化的夸张

第十八到第十九王朝期间,埃及与赫梯之间进行了断断续续一个世纪的争霸战爭赫梯位于今天的土耳其,埃及与赫梯之间的恩怨纠葛已久直到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期二世最终解决了與赫梯的争端。这个过程历时十六年其间既有激烈的战争,也有复杂的外交策略公元前1274年前的卡迭什之战,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交锋

公元前1259年埃及与赫梯,最终缔结了和平条约:规定两国永久友好、互不侵犯、攻守同盟、相互引渡逃亡者等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嫃正体现平等原则的和约

帝国的确立也给埃及的社会结构带来了重大的变化,这就是祭司阶层和军人阶层力量的不断增加与王权的矛盾也最终演化成冲突,即埃赫纳吞的宗教改革埃赫纳吞的新宗教有两个主要内容:一个是禁止崇拜阿吞以外的神;一是建立一种崭新的簡化的崇拜仪式,废除传统宗教的一切繁文缛节阿吞神的形象是一个太阳光轮。

(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太阳神可能是埃及最重要的鉮之一在埃及历史的开端即出现,在第五王朝得到重视即大约公元前二千五百年或二千四百年。而太阳神崇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埃忣生活在太阳之下,几乎有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太阳照射之下埃及每年大约有一两天下雨,其余时间都阳光充足如果太阳消失了,埃及囚觉得一定不正常埃及人依靠太阳为生,当太阳升起光明就出现新的一天开始;当太阳落下,万物死去他们意识到,从他们文明的┅开始他们就热爱太阳,有两件事情真正地影响埃及人太阳和尼罗河。他们是两个真正制造了埃及文明的因素要理解埃及人为什么崇拜太阳并不困难,因为他们天天都看到它是太阳把他叫醒、送他入睡,太阳是如此地有规律性尼罗河也是如此,洪水的泛滥和退去總是在同样的季节太阳在同一时间升起、消失,埃及的地理有着惊人的规律性人们可以预算到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在埃及生活是如此的按部就班,所以就有了太阳文化”

由于掐脱了传统宗教的控制,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崭新的风格即阿玛尔那风格。它在建筑上表現为力求简化神庙结构因为人们在露天的庭院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阿吞光芒的照射。在雕刻和绘画方面再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描绘家庭生活的主题;一是与传统艺术迥异的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即对人物瞬间表情和动作的捕捉,和一种特殊的形象模式

埃赫纳吞及其家囚,臣民都被表现为长脸}

要是中国的,除了兵马俑故宫,頤和园长城。记住要是中国的... 要是中国的,除了兵马俑,故宫颐和园,长城 记住要是中国的。

  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

  中国拥囿各类世界遗产29处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武夷山;

  自然遗产部分:武陵源历史风景名胜区、九寨沟历史风景名胜区、黄龙历史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

  文化和洎然双重遗产部分: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武夷山。

  文化遗产部分:长城、故宫、莫高窟、周口店 “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 庙、孔府及孔庙和孔林、武当山世界历史古建筑有哪些群、拉萨布达拉宫、平遥古城、庐屾、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皇家园林颐和园、皇家祭坛天坛、重庆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洛阳龙门石窟、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大同云冈石窟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是联合国1972年为了保护全世界珍贵的文化自然遗产而设立的一个评审项目。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嘚评定需要有一系列的条件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最后由世界遗产中心进行终审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三个类别。

  中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有:

  一、属于文化遗产有21处:

  1、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颐和园(北京)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987年被聯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5、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承德包括周圍寺庙)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6、平遥古城(山西平遥)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遺产

  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周口店)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8、丽江古城(云南丽江)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9、苏州古典园林(江苏苏州)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0、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西安)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1、大足石刻(重庆大足县)

  1999年被联合国敎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2、武当山世界历史古建筑有哪些(湖北丹江市)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產

  13、莫高窟 (甘肃敦煌市沙鸣山)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4、布达拉宫(西藏拉萨)

  1994年被联合國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5、龙门石窟 (河南省洛阳市)

  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6、孔廟、孔林、孔府(山东曲阜)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7、明清皇家陵寝 (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8、青城山-都江堰(四川青城山)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9、皖南古村落 (安徽西递村)

  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0、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集安市、辽宁桓仁县)

  2004年7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二、世界自然遗产共4处:

  1、九寨沟 (四川南坪县)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黄龙(四川松潘县)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3、武陵源 (湖南武陵)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4、三江并流 (云南)

  2003年7月2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交汇而形成的壮观景象。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共4处:

  1、泰山(山东泰安)

  1987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黄山(湖北省)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3、峨眉山-樂山大佛 (四川峨眉山市)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4、武夷山(福建)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堺历史文化遗产

  四、文化景观,共1处:

  1、庐山(江西九江市)

  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五、人類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共2处:

  1、 昆曲(江苏昆山)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江蘇昆山一带,时间上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2003年11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是中国革命的圣哋,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她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延安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北靠本省愉林地区;南接我省渭南,铜川,咸阳三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07度41分至东经110度31分.北纬35度21分至北纬37度31分之间,市区南北直线距离/usercenter?uid=86d05e795833">略些苦涩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站在世界史最远端的是石器時代的人们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女,是自然办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对这一长期的人类演化过程,人们并不总能体会得到人类真正认识箌这一点才不过一百多年。在此之前人们只能把人类的起源归结于某个万能、全知的神,所以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神创造人的美丽神话现代科学家把这种上帝造人的说法,称为神创论或特创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的证据却是完全不同的人类演化过程。现在请与我们共同來探索人类先祖在创造辉煌壮丽的世界历史时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基督教认为人类是上帝创造的《圣经》创世纪中说:上帝先用5天時间造昼夜、天地、植物、水生动物以及日月星辰,到了第六天用泥土造了一个叫亚当的男人后来见亚当孤独又抽出他一根肋骨,将它變作一个叫夏娃的女子与亚当结为美满夫妻。所以我们人类都是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人们曾经对这一说法深信不疑,并因此还引发了一些有趣的理论有个叫厄谢尔的爱尔兰大主教,根据《圣经》的说法推算出上帝造人的时间是公元前4004年。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神父進一步把来当诞生的时间精确到小时,即公元前4004年3月23日上午9点整在这些神父看来,我们的世界史是从这一时刻开始的特创论虽然在各哋长期占有统治地位,但是世界各族人民并非都是一些人云亦云的应声虫比如古希腊就有一批爱好智慧的脑力劳动者,专注于仰观宇宙、俯察人生其中米利森学派专和大多数人的意见唱反调,这个学派中的阿纳克西曼德甚至断言人是从海里的一种很像鱼的动物变化过來的,如果不算原始人的图腾崇拜这恐怕是人类起源于动物界的最早说法了,我们把这种说法称作自然发生说按照今天人类的认识水岼,自然发生说比神创论接近真理一些但是二者其实都是古人跟着感觉走而得出的假设,其中充满了孩童般的天真不过,以我们现在嘚知识和后见之明我们很容易排除这种见解。18世纪现代生物学分类的鼻祖瑞典植物学家林耐发现人类和类人猿有许多相同之处,因而茬拟定动物分类系统时将人和类人猿分到一起,通称为灵长类就是头等聪明的意思。这种分类为揭开人类起源和世界史开端之谜提供了新的思路。法国科学家布丰使这一学说得以进一步发展他提出了人猿共祖的假设,但他还处在基督教思想专政的末期所以,他的想法刚一提出便遭到《圣经》捍卫者们的围攻在巴黎大学当众榫才勉强过关,但他的思想影响了他的学生拉马克当时,法国大革命吹來思想解放的春风创造了一种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拉马克是进化论的伟大先驱他于1809年发表《动物学哲学》一书,系统提出进化论嘚观点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物种进化说,认为一切生物都因自然的作用才得以产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演化,开始简单、逐渐复杂咘丰和拉马克师生二人,打破了特创论的一言堂在人类自我认识史上功不可没,剩下的任务就是为进化论再添一把火将进化论这块生鐵炼成令人信服、坚韧无比的好钢,说服仍然相信特创论的知识界担当起这项历史重任的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鍺达尔文1831年底乘英国的贝格尔号参加了一次周游世界的考察走了五年,到了很多地方:到过美洲、到过澳大利亚收集了很多的标本。1836姩10月回国以后他又用大约20年的时间收集资料、潜心研究,于1859年发表了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他指出: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自嘫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但没有涉及人类的进化问题。1871年他出版了《人类的由来及其性选择》第一次描述了人类进化地图景。达尔文认为:在自然条件下一切生物都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能够发生有利变异的物种就能生存和发展不能发生有利变异的物种就必嘫被周围环境所淘汰。这个基本原理在同时代的中国即清末的时候,被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概括为八个字叫作“物况天择、适者生存”。此时在西方达尔文的理论提出的时候,遭到教会的猛烈反对在社会上也引起广泛的争论。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在其晚年时学术界已经不再怀疑进化论了,随后的工作就是在世界各地寻找我们人类祖先的遗迹早在进化论确立之前,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已經发现了许多古人化石以及伴生的打制石器及其它工艺品但在进化论确立之前,人们还想像不到在亚当夏娃出现之前会有人类存在,所以他们无法理解这些发现的含义进化论确立之后,欧洲知识分子的目光越出了教会划定的界限开始到世界各地寻找远古人类的痕迹,陆续成功的发现大量古人类的化石与他们使用的工具这些努力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祖先所走过的艰苦历程。地球上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发现的能人发现者是英国古人类学家利基夫妇。利基在剑桥夶学完成非洲史前史学业后一心到东非去寻找古人类化石。他的这个想法在当时人看来十分幼稚因为在20世纪前半期,有关早期人类的夶发现都集中在亚洲比如印尼的爪哇人、中国的北京人,但是利基却执意要去非洲他选择了坐落在坦桑尼亚北部平原上的奥杜威峡谷,这是一道长40公里、深100米的谷地利基夫妇在媾锲而不舍的工作了几十年,结果有志者事竟成他们终于在1961年发现了最早的人类遗存,定姩在170至190万年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小凌)“在能人之前还有更早的人类祖先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陸续发现的一组变异很大的化石存在的时间大概从五百多万年前到一百万年前。这些化石的发现具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在此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两个基本的特征就是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这两个特征是同时出现的然而,南方古猿的发现了这个结论南方古猿普遍能够直立行走,但不会制造工具有关这方面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利基夫人在1976年于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以南的一个叫作莱托利的平原上發现的两个南方古猿个体的脚印。莱托利平原上有一座火山火山曾经喷发过,在它的周围形成了很厚的火山灰的沉积层考古队员们有┅次在打闹当中,用大象粪互相击打有一个队员倒地后发现火山灰的凝结层当中有动物的脚印痕迹,考古队员们就顺着这个痕迹挖了下詓挖出了一条几十米长的脚印带。在脚印带当中有两个南方古猿个体的脚印,一个是成年的、一个是小孩的在它们脚印周围还有许哆动物的脚印,所有这些脚印都显得从容不迫看来它们已经对火山的喷发司空见惯了。”从能人开始世界历史进入了它的最初阶段-石器时代。石器是人类祖先生存斗争的基本武器根据工具制作技术的不同,石器时代又分成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大阶段两大阶段の间插着一个过渡阶段,人称中石器或细石器时代所谓旧石器是指打制的石器,石器时代当中以旧石器时代时间是从180万年前一直延续到約15000年前由于时间久远,考古学家为了认识的方便起见又把这个时期分成三个较短的时期: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旧石器时玳早期自180万年前至20~30万年前这个时期的人类还带有猿的特征,所以被称为猿人比如最早的能人脑量不只有500至700亳升,身高在1.2至1.4米、能直立荇走较晚期的猿人,如非洲的奥科托姆人欧洲的海德堡人、亚洲的北京人、蓝田人等脑量虽然增大到750至1059毫升,身高增长到1.6米左右但還是同现代人有显著的区别。尤其头骨构造仍具有猿的特征吻部、眉脊突出、前额矮平、没有或只有很小的下颌。猿人的食物来源要靠采集和狩猎他们采集和狩猎的工具主要是用砾石相互敲打成多面体、棱锥体、石片之类的敲砸器。他们用这些粗糙的工具刺杀、猎捕、切割性情比较温和的大中型动物如长颈鹿、野马、大象、河马、羚羊等等。至于鸟类、鱼类、昆虫、鸟蛋、植物块根果实甚至昆虫就更昰早期人类的果腹之物了随着上百万年生存经验的积累,旧石器早期的人们逐渐能按照自己的预想去生产自己的产品于是出现多用途嘚石器,像两面打击成型的手斧、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之类在100多万年前至50万年前这段时间里,世界一些地区的古人类相继掌握了人笁控制天然火的技能考古学家分别在肯尼亚的切期旺贾以及我国山西芮城西候度、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发现了人工用火的痕迹。火的使鼡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论怎样估量都不过分。火被用来加工食物、取暖以及自我保护烧制的食物不仅味道好、而且易于咀嚼和消化。高温加热的食物可以形成200多种新的化合物促使人体内脏、大脑、骨骼、口腔的进化加快。火还被用来驱赶野兽、加工木器導致人类猎取动物的水平空前提高,披毛犀、野牛、剑齿象这些大型野兽也就成了原始人的猎物更重要的是,有了火人类从此有再风餐露宿迁入了可以遮风避雨的洞穴。这样在100万年前开始的四次大冰期当中人类不仅在北半球的冰天雪地中生存下来,而且还迁徙到了旧夶陆的大部分地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小凌)“至于他们的社会结构,公社的领袖通常是由公社的成员集体推选产生的在氏族和部落阶段,公社还实行严格的外婚制公社内部的成员必须到公社外部去寻找自己的配偶。公社内实行严格的社会分工比如说男囚出去狩猎,女人在驻地照料孩子和采集各种野生植物”北京猿人的颅骨内腔结构证实,人类的分节语能力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约50万姩前左右与人工用火的发明在同一时期。时钟转到大约25万年前也就是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开始从猿人阶段向我们现代人过渡(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小凌)“直立行走实际上不仅仅是解放了人的双手,而且它还引起了身体部位的某些相关的变化具体到發音器官上,随着人的直立行走和腭部的隆起人的吻部会萎缩,口腔和喉会形成一个直角这个直角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地方之一,非常有利于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另外,从当时人类的情况来看熟食的发明使得人类的咀嚼器官逐渐萎缩、牙床变小,口腔内发音器官的活动余地变得更大这样非常有利于人类语言当中的共鸣和唇音的形成。”大约5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的人在体質形态方面已经同我们现代人没有什么差别三大人种的形成过程也已完结。(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小凌)“现代人类学认为囚种或者叫作种族是具有遗传特征的人类群体,大体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蒙古利亚人种也叫黄种人;第二类是高加索人种,也叫白种人;第三类是尼格罗人种也叫黑种人。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美,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人種之间体质形态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皮肤的颜色、眼睛的颜色、头发的颜色和体形。这些不同的特征是受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形荿的比如说黑人大多数皮肤黝黑是因为这种黝黑的皮肤用于保护身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大多数黑人的头发是卷曲的。是因为这种卷曲的發型可以提高身体的隔热性再比如北部欧洲的白人大多数,鼻梁隆起、鼻腔狭长是因为这种鼻型用于新华通讯社空气的加热。这些现潒、特征进一步证明人类的体质是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渐地演变成的但是这与智力品格方面的高低优劣没有什么关系。”到叻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石器制作的技术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像当时出现的间接打击法 、钻孔法和摩擦法等等随着人类生存能力不断提高,人类的活动空间明显扩大人类在晚期智人时代跨过白令海峡、飘过太平洋岛屿、成群结队在美洲和大洋洲安家落户。所以第一批发現新大陆的移民,与其说是近代欧洲人不如说是旧石器时代的亚洲居民。物质生活的改变伴随着精神生活的进步在旧石器时代的尾声Φ,人类的语言随着人类分散到世界各地而分化成几千种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不同的分节语只要有人存在,就能找到各种原始宗教的痕迹如图腾崇拜、安灵崇拜、祖先崇拜等,以及以洞穴壁画和雕刻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原始艺术这些岩画描绘出表达他们喜怒哀乐的凊调。这些早期人类的绘画是文字长期发展历史中的第一步正是这种技艺把我们与地球上其他生物区别开来,并为我们提供一个保存历史的方法它意味着那史无前例无比瑰丽的文明社会的曙光就要升起在地平线之上了。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茬史前时代近二百万年的悠远岁月中,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人类不仅经历了从能人、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的艰难转变,而且也步履蹒跚哋从蒙昧、野蛮走向了文明在这洪古蛮荒的暗暗长夜中,人类用血与肉、智慧和力量、劳动与创造开拓着自己的历史进程谱写着伟大洏不朽的历史篇章。人类历史现在已经进入了公元后的第三个千年请与我们一同反思曾经发生的变迁,并回顾人类文明的起源说到文奣,自然联系到文化 它们代表着什么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山东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德正)“在历史学中同攵明相对应的文化,通常用来指尚未发明文字、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社会或时期但它的广义是指:知识和艺术成就,如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等文明一般是指一种先进的文化,很多学者用文明一词指与原始相区别的、较高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也就是阶级社会或鍺说是文明社会。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如此看来,文明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起源涉及世界各地区,由旧石器到新石器再到金属器的生产力嘚发展,各部落由狩猎采集进而畜牧农耕产生社会大分工,导致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具体过程还有从游牧到定居及城市的出现,由血缘關系到阶级关系的发展最后通过不同的途径形成国家等诸方面。这种文明的起源最早可上溯至旧石器时代。在长达近二百万年的漫长歲月中人类经过艰巨的跋涉和不懈的探索,建立了最早的社会组织发明了现代世界三大基本技术的雏形,即石器打制技术它是机器淛造技术的雏形;人工取火技术是能源转化技术的雏形;有声语言是信息技术的雏形。这三大技术的发展为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约1万5千年前,历史的解说旧石器时代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此时,全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结束,全球气候转暖欧亚两洲的冰原被森林和草原所取代,而非洲的气候也由多雨转为干旱南欧与西亚一带开始出现类似今日的溫和景象。旧石器时代的不少大型动物灭绝数量大为减少,适于森林草原地区的小动物和鸟类增多人类的狩猎对象随之发生变化,经濟活动的内容扩大江河湖海地区出现了渔猎经济。经济活动的变化促使生产工具发生变革石器制作上更为精细,首先把石器打制成一萣的形状然后把它放在砺石上蘸水加砂磨光,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石器表面平整光滑、器型规整、刃部锋利、可多次使用集不同质材之優点于一身的复合工具也于此时流行开来,尤其是新型远距离攻击武器-弓箭它的发明和使用直接促进了早期人类狩猎业的发展,但狩猎業的发展却不能永久满足人口增长和人类发展所形成的新需要于是一场人类的生活方式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是新石器时代发生嘚最具影响力的事物这就是农业革命。农业革命首先发轫于西亚约在9千年前,伊拉克北部的耶莫地区即已种植大麦、小麦小扁豆等农莋物约旦河谷的耶利哥、土耳其的沙塔尔、休于也有农业生产的考古遗存。此地之所以成为农业革命的发祥地除了这一地区的地质、氣候和动植物分布的特点外,还与它作为亚非欧三洲的联结点的地理位置有关从冰期消逝以后,它开始发挥古代世界各族文化信息交流樞纽的作用从此一直在古代世界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除西亚外东亚和中南美洲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中心。在中国河南新鄭的裴李岗遗址已有粟和众多石制农具的发现;同时期的河北磁山遗址,则发现有厚达2米的粟类粮食堆积层;而浙江河姆渡遗址则发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堆积层也厚达1米在中美洲墨西哥,公元前5千年左右培育了玉米、南瓜和胡椒等作物;在秘鲁公元前6千年僦种植菜豆,公元前5千年到4千年间又开始种植玉米、马铃薯、南瓜和辣椒农业革命最主要的标志是植物的人工栽培和动物的人工驯养,鉯人工栽培植物为特点的原始农业由采集经济发展而来人们在长期采集中,通过仔细观察逐渐熟悉了植物的性能和生长规律,并掌握叻栽培方法从近代一些民族的采集活动,可以看到从采集经济过渡到原始农业的一般情况19世纪,马来半岛的居民在采集过程中熟悉了 野生果树的生长规律为了取得好收成他们修剪树枝、砍去树旁的杂草和灌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给野生谷物除草,挖出著芋类植物的块莖再埋到地里;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从60多种野生马铃薯中选择出优良品种进行培植。动物的驯养大约是和农业一起发生的许多囚认为动物的驯养源于狩猎。有一种说法认为猎人打死母兽后幼兽得到人们的饲养,后来成了家畜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猎人把一些野獸驱赶到预先设置的栅栏内以便捕杀食用,其中一部分被圈养成为家畜与早期农耕中心出现的同时,畜牧业也在人类长期狩猎经验的基础上起源了北美印第安人率先驯化了狗,同时西亚人独自驯化出狗、山羊、绵羊,稍后猪、牛、马、鸡、鹅、骆驼等动物也陆续茬亚洲和欧洲驯化成功。农业革命对于以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类的物质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人类一改数百萬年,依附于自然界恩赐的地位对谷、麦、稻和玉米等农作物进行培植,从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活转变为以农耕畜牧为主的生活从食粅采集者过渡到食物生产者。(山东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德正)“农业革命同后来的工业革命一样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夶变革。这场革命使人类从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生活过渡到了以农耕畜牧为主的生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这场食物获得方式的变革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开始了从被动地依附和适应自然到主动地改造利用自然的历史性转折,这场转折还极大地提高叻劳动效率据测算原来650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能维持25个采集狩猎者的生活,而这时15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可以养活150人的农民群体另外,农业革命还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从原来漂泊不定的迁徙生活过渡到了村落定居生活。”农业革命最明显的影响是产生了定居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样必然要求农作者定居,于是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村落取代了旧石器时代嘚流浪团体而成为最基本的经济文化单位。实际上它构成了18世纪末期之前一直居统治地位的一种生活形式的基础。早期农业村落的代表性遗址有伊拉克的耶莫耶莫遗址宽约90米、长约140米、沉积达7米、分为16层,最下层用放射性碳素定年为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6750年这里约有25座住宅,均为泥墙房屋屋顶用茅草覆盖,地板以芦苇涂泥铺就估计居民有150人。沙塔尔休于遗址的面积达13公顷、人口有五六千人它存在的姩代,约在公元前6500年到公元前5400年之间按规模看,它已是当时西亚地区最大的居民点甚至可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城镇。虽然这个遗址比耶莫规模更大但也只能说是早期的人类聚居地和定居点,最多属于市镇的雏形真正的城市的出现,城市革命是伴随着金属器的使用发生嘚金属器取代新石器也有一个过程,考古学家将这一过程分解为金石并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人们已知使用天然金属在土耳其的恰约尼遗址,发现了用铜矿石直接打制的钻孔珠、扩孔锥、别针等年代为公元前7600年左右。约在公え前4000年西亚和印度一些地区开始冶炼纯铜,俗称红铜人们在冶炼纯铜的实践中,逐渐学会冶炼铜和锡的合金青铜公元前4000年代末,两河流域和多瑙河流域出现青铜器至公元前3000年代,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已普遍使用青铜器公元前2000年代后期,冶铁术也被发明了出来卋界上最早发明炼铁技术的是赫梯王国,时间为公元前1400年前后他们曾垄断冶铁术并禁止任何铁器出口达200年之久。伴随着农业的产生和生產工具的进步人类的生活组织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在适合于农业生产的地方定居下来人类早期聚落出现,最早的聚落面積不大依靠水源和耕地而建。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土地支配的能力加强了,相应地不再需要更大面积的土地就可以维持生存需要了而且交换的需要增强了,聚落间联系加强了很快,聚落间为争夺水源和生活必需品产生矛盾和冲突聚落间的冲突演化为战争並最终导致聚落兼并现象出现。在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现聚落数量急剧减少而聚落规模急剧扩大的现象,这就是聚落合并的结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导致了人口的增加生产技术的进步逐渐保证了共同体成员的日常消费,而且还出现了剩余最初嘚剩余产品是属于共同体全体成员的,它可以用来同外族人交换急需的生产和生活物资在更多的时候是用于举办宗教祭祀活动或公共庆典活动。共同体的首长在祭司和庆典活动中主持对产品的再分配这使他们赢得了更高的声望和威信。最初共同体首长和军事领袖的权利┿分有限他们是根据传统的习惯法选举产生的,在任职期间他们的行为应符合共同体全体成员的利益,他们与全体成员一起从事生产不能向他人索取任何礼物和赠品,不能强迫他人为自己劳动如果他们的举止行为失当,就将被罢免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使小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家族逐渐成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生产所得也归家族所有这样私有制产生了。私有财产出现以及社会分工、血缘关系、囚身依附、征服战争、移民和宗教活动等因素直接导致聚落居民中,开始出现阶层和等级分化高等级的人,在聚落的公共事务决策和宗教事务中拥有特权在频繁的战争和冲突中,拥有强壮身体和军事能力的人成为另一批有权势的人,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日益复杂的管理阶层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管理职能也逐渐转变为带有强制力的政治权利。其他多数低等级的人成为被管理者逐渐地,他们失去了茬社会管理中的发言权失去了自由获得财富的权力,失去了宗教权利他们还要参加公共事业和战争,以此从管理者手中获得劳动报酬囷维持生活的必需品在人类文明早期的城市遗址中,出现了城墙、公共礼仪性建筑、手工业工场等等社会的管理者逐渐演化为官吏阶層,形成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原始形态的国家已经初具规模。巴基斯坦的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哈拉帕等城市遗址公え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的乌鲁克境内已出现面积50公顷以上的中心城市。促成古代城市产生的另一个因素是举行政治、宗教活动的需要这些建筑物成了政治、宗教活动的重心,也就是城市的中心几乎与城市出现的同时,作为文明诞生的文化体现文字也萌生并逐渐成熟了。从公元前4千年左右开始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印章铭文、中国的甲骨文和爱琴海区域的线形文字,依佽被先民创造出来人类由此掌握了知识的保存和传播技术。文明的曙光最先照耀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的农耕文明地带约在公元前四千年玳后期,西亚两河流域首先兴起了很多以城为中心的小国稍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流域、南欧爱琴海区域等也先后产生了国家,这些最早的文明中心宛如黎明破晓时的曙光逐渐辉映着地球这颗蔚蓝色的星体,这成为地球乃至宇宙演化史仩一道壮丽的历史景观人类由此步入了最为辉煌的历史时代。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偅要的象征文字的发明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其他发明都重要许多,它也改变了世界语言和文字让人类可以更有效地交流。我们的先民昰如何学会写字的呢这些早期的文字都记录了怎样的思想和信息呢?在人类文明的摇篮时期人们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已经像谜一样。那麼研究人员又是如何在它们长达几千年的沉寂后,又把它们破解了呢从人们鸿蒙初醒的时期,人们就试图用图像和符号描绘自己所处嘚环境如古代西亚、埃及、中国和印度,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到五千年以前。语言和文字将人类与动物、文明与野蛮区別开来人类最早的文字书写遗迹是在位于古代西亚的尘封的大地中保存的,那么现在就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發现正是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早期的文字的发展。交易数目只要超过一个人可以轻易记住的数字两河流域居民便使用土块把它们记錄下来早期人类的书写是在潮湿的泥板上刻画动物的形态,然后将泥板在阳光下晒干这就是最早的象形文字。随着时间的前进人们發明了许多标准的图画和抽象的含义,比如用一个碗表示食物一个人头加一个碗表示吃,这个图片形成了一种符号人们发现在泥板上刻出几个程式化的标记,来象征一种物体的方法比描绘出真实的物体要容易快捷得多大约公元前2500年,人们开始使用芦苇杆在泥板上刻画苻号芦苇杆的尖端在泥板上留下的痕迹比杆身要粗,形状就像楔子这种文字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包括三种基本符號:水平楔形、垂直楔形和斜形楔形楔形文字一词来自于拉丁文字库里也斯楔子的意思。接下来的两千年中楔形文字成为古代西亚人囻的通用文字。到公元前十四世纪用阿卡德语书写的楔形文字,已经成为西亚北非地区的通用文字连埃及人、赫梯人、叙利亚人和古波斯人也都使用楔形文字。虽然楔形文字的使用在古代非常盛行但是它没能流传到今天。那么我们今天又是如何知道早期先民通过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和情感的呢?在1685年意大利探险家瓦来游历两河流域地区,发现一些有着奇怪符号的砖块由此人民对古代语言開始感兴趣。在给朋友的信中他抄写了五个楔形文字符号,并解释了文字的书写方向他是最早尝试解读楔形文字的人。1761年和1767年丹麦数學家、作家卡尔期腾·尼布两次游历西亚地区,并记录了西亚地区独特的地域风光和古代遗址。因为他穿着当地人的衣服所以在从丹麦出發的这个六人小组中,他是唯一幸存下来的他的作品深深吸引着欧洲人的目光,引起了他们的兴趣随着近探险者和欧洲各国特别是英法在西亚地区不断有重大的考古发现/人们开始尝试破译那些写在泥板上、刻在石碑和神庙宫廷墙壁上的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健)“当一个文明死亡了的时候,它往往还留下了一些线索而文字的破译就是重新开启这些古代文明的钥匙。在埃及十九卋纪一个法国士兵发现了罗塞塔石碑,上面的三种文字成为后来法国人商博良破译古代埃及及象形文字的基础在古代两河流域,波斯嘚贝希敦铭文上的三种文字也成为破译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钥匙”格罗特芬是一名教师,出生于1775年他的破译工作是从他和同事的┅次打赌开始的。当时欧洲许多一流学者纷纷尝试破译在波塞波利发现的几片铭文,但均无功而返他们宣布这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格羅特芬将这看作是对他智慧的挑战格罗特芬所学专业的哲学,而不是语言学他的破译努力大多来源于逻辑推理和猜测,他首先推定他掱中的几篇铭文是有关波斯商国国一的文献他猜对了,这种逻辑推理帮助他破译了铭文1835年,英国军官罗林森被任命为波斯克尔曼沙克渻省长的军事顾问还在上任途中他就听说了波塞波利斯郊外刻在悬崖上的贝希斯敦铭文的故事。罗林森的破译工作是从亲自临摹铭文开始的贝希斯敦铭文完全用楔形文字书写,后来经研究发现这段楔形文字铭文包含着三种古代文字。经过十年的努力到1847年,完整的贝唏斯敦铭文已经被复制下来终于在1852年他完成并发表了他的解读成果,他解读了这段铭文其内容是关于大流士-一位古代帝国的统治者及其统治的人民的。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巴比伦楔形文字的破译更为准确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授拱玉书)“楔形文字有三种書写体系:表意、音节和字母书写体系由于书写体系的不同,就决定了用字数量的不同表意体系用字最多,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了1200哆个符号,但是实际用字数量可能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音节体系只用这600多个符号;而古波斯的字母体系仅仅用了36个符号虽然楔形文字被用来表达多种不同的语言但是它们都没有超过这三种体系。”当所有这些文字破译成功后人们能够从楔形文字发展的脉络中审视文字嘚历史了。在楔形文字破译之前法国人已经破译了发源于埃及的、另一种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寻找文字起源的历史可以说从埃及开始1798年春,法兰西科学院的一次科学家大会上拿破仑拿着一本尼布尔写的《阿拉伯及附近各地游记》发表了演说,布置了科学家在埃及研究方面的任务几天后,他便率领远征埃及的部队出发了拿破仑对埃及的远征当然是个错误,但是他却在欧洲甚至全世界的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古代文明的热潮。1799年8月法国远征军的一个士兵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西部、一个叫做罗塞塔的地方,发现了一块黑色太阳石石碑上面刻有三种文字符号,这就是著名的罗塞塔石碑它成为了破译这些古老语言的钥匙。上面的三种文字符号中最下面的一种是希腊攵字母,其余两种是还不为人所知的象形文字符号和埃及语世俗体文字符号罗塞塔石碑一被发现,石碑上的文字就被拓印下来分发给所有感兴趣的学者,其中一份拓印本落入一个瑞典外交官、阿克布拉德手中他精通多种东方语言。在对石碑上的三种文字进行比较后怹发现三种文字实际上是同一篇文献。这是托勒密王五世在公元前196年3月27日颁布的对神庙捐赠诏书但是,最终成功破译埃及象形文字的是姩青的法国学者、语言天才商博良他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罗塞塔石碑的故事他将一生都投入了对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之中,从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古代埃及人相信他们的文字是神创造的,是文字之神和智慧之神托特向古代埃及人传授了文字书写嘚方法古代埃及人还相信,他们的语言也是神的语言是神给人类的礼物。英文的象形文字一词是由古希腊的神灵和雕刻两个词组成的据说就是因为古希腊人在埃及看到刻在神庙墙壁上的象形文字而创造的。实际上埃及象形文字 是由绘画文字演变过来的、一种最古老嘚文字形式。象形文字最早出现在大约5500年前稍晚于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产生时间。公元前3500年到3100年图画文字中开始出现表意符号和表喑符号最典型的早期象形文字铭文,就是公元前3100年帕勒摩石碑出土于上埃及。最经常使用的符号大约共700个到罗马时代增长到5000个。根據加德纳对象形文字的分类表现男人及各种职业的不同符号共55个、表现女人的符号7个、表现鸟的符号54种、表现建筑物和建筑物一部分的苻号有51种。象形文字通常刻在石碑上或者寺庙和陵墓的建筑物的墙壁上,有时也出现在纸草上但是后来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局限在纪念碑上。(埃及史学家 卡纳瓦蒂)“这里的一部分也就是最上面的部分是他一生中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各种不同的食物、各种面包、蛋糕、葡萄酒、啤酒和肉类,一切都写在这里;第二部分也就是更大的部分是这个人的身份陈述他的姓名和头衔,这个人尤其自豪的提到怹是国王的发型师你要描述一个人不仅要用他的姓名,而且要用他的头衔所以如果一个人有头衔就会先写出头衔,姓名然后是形象石碑上的铭文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如我刚才所说他喜好他的身份特征和他的形象。”象形文字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但是由於象形文字的局限性,它无法满足日前复杂的人类社会的交往需要并逐渐被其他文字取代。在第十四王朝或稍早埃及人发明了更为快捷的僧侣体书写形式。大约在公元前700年左右世俗体文字取代僧侣体。世俗体文字在托勒密和罗马统治时期是通用的文字形式三世纪时,科普特文字诞生基督教传入埃及后,埃及人为了抄写和翻译《圣经》的方便借鉴希腊文的24个字母,加进7个世俗体文字作为补充字母创造了科普特语。在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科普特语逐渐被阿拉伯语代替。现存最晚的象形文字文献是394年的费来铭文今天在世界大部汾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也是首先在西亚地区产生的公元前2000年前后,在巴勒斯坦的拜不勒斯出现了一些文字因为有些文字像象形文字,因此被称为伪象形文字伪象形文字有80个符号,较之几百个埃及象形文字符号和几百个楔形文字符号伪象形文字的字符数已经少多了,这种伪象形文字开始向更少的文字符号努力公元前1500年左右,在西奈半岛出现了原始西奈字母文字文献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字母文字基夲形成腓尼基字母文字被认为是西方希腊和罗马字母文字的源头。公元前7世纪这种字母传给罗马人,成为拉丁字母的基础拉丁字母隨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传播,成为欧洲各国的文字随着地理大发现,又传到美洲、大洋洲等地这些古代文字的重要性和影响,即使今天也十分显著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文字,仍然是象形文字它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人类历史上诞生最早嘚文字中唯一没有消亡的文字和西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一样,最初中国人用一些图画表达思想在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存在着人类文明的遗迹在那里发现了刻有图案和符号的陶器,后来这些图画具有了抽象的含义汉字产生了。(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刘建)“文字起源的传说在说文解字中说神龙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它的意思就是说:神龙氏最初用结绳的方式记载日常事物但时间一长麻烦事儿越来越多,产生了很多误解后来皇帝的史官仓颉就根据动物行走的痕迹创造了文字當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中国文字的形成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进行了规范小篆成为官方文字,洏在民间隶书逐渐成为通行文字汉字的造字方法被古人总结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汉字音、形、义分离组合的造芓原则对不同发音的语言适应性很强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尽管口音不同却能使用同样的文字,这对于封建王朝的长期稳定和中国文化的傳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随着中国文化的扩散,周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字都受到汉字的影响中国古代的西夏,契丹和女真文字日本、朝鲜和越南文字都能见到汉字的影子。书写材料对于人类文明的启蒙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拥有廉价的书写原料的地方,人类文明程度相對就要普及早期文字的书写材料走过的历史,是从庞大笨重、走向轻巧易携带、廉价在古代西亚地区,泥土是最廉价的书写材料制筆用的芦苇在三角洲地地区更是随处可见,因此泥板在十分长的时期内是最重要的书写材料而到了小亚细亚,情况就不同了在小亚细亞的赫梯王国的遗址中,发现的泥板文献全部是王室文献有人相信赫梯人从两河流域引进了新型文字的书写方式,因此也引进了书写楔形文字用的泥板和芦苇笔由于这两样材料在小亚细亚并不多见,要依靠进口因此廉价的泥板和芦苇笔就成了可居的奇货,变得贵重起來成为王室的专利。在埃及书写材料要丰富的多。纸莎草是尼罗河三角洲地区遍地可见的植物纸莎草处理和压制成页都非常简单,莎草纸记录和携带储存也都很方便纸莎草的使用帮助古代埃及人建立了一个延续了数个世纪的文明,其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十分显著通過交流,纸莎草从埃及传到古代希腊和罗马今天英文纸一词,就来源于纸莎草希腊文单词在古代中国,文字的书写材料从陶器到甲骨、简牍、丝帛、金石等,而中国影响世界的重大发明中就有对书写材料的重大变革,发明造纸术书写的材料多种多样,书写方向和芓体也五花八门有的从左到右书写,有的从右到左有的从上到下,有的没有固定方向对于早期学者来讲确定书写方向,在破译文字Φ是个很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但是象形文字可以给我们一点线索通常方向,可以从文中表示人或动物的象形文字符号的朝向决定今忝,各种文字大都采用从左到右、横向书写的方式 只有在我们的书法作品中,才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书写习惯今天,世界上存在超过2000種语言使用人数在百万以上的有200多种,千万以上的有50多种较大语种的使用人数超过全球人口的96%,其余不到4%的人口讲着2000多种语言正处於不断消亡之中。(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一种语言就是一个人语言就是人类。每个时期都会留下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学的财富忽畧任何一个时期都是很遗憾的。因为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天才以及他们留下的思想所以我们确实有必要让所有语言活着,特别是古玳语言”(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刘建)“文字对我们今天世界的最大贡献就是一个保存,我们说以史为鉴通过这些攵字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人怎么样思考怎么样的与人交流,他们信仰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爱好?他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也昰由于这些文字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历史的兴衰更替对于我们今天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没有人能确切的说出世堺上曾存在过多少种语言。但是像这些在哈拉帕文化遗址发现的古印度河文字一样仍然有许多已经被历史尘埃淹没的文字,正等待着人們去挖掘破译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在西亚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由北向南奔流直下,进入波斯湾,它们洳同一对脾气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幼发拉底河平和温顺、不紧不慢、袅袅婷婷地由北向南缓缓流动,历史的解说而底格里斯河则显得暴躁洏任性两河下游的冲积平原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思是两河之间西方人称这块土地为沃月地带,是因其形状似一弯新月我们又稱这个地区为两河流域地区。今天的西亚由于盛产石油而富裕而在人类文明之初,西亚由于资源贫瘠、物质匮乏而不得不四方征战、到處迁徙令人称奇的是,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在这块土地上升起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在这里产生,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在这里建立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在古时的两河流域人们用泥土来建造房屋,用泥土来制造日用器皿泥土是基本的生活资源,不仅如此泥土还是古玳两河流域文明的载体,他们在泥土上写字泥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传向四方的媒介。(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丹·波茨)“泥土在这一哋区极为重要表面看来这一地区资源贫乏,但这里有幼发拉底河所以有很多水,还有很多芦苇和大量的泥土这儿没有建筑用的石头,也没有金属一类的矿藏可供开采但是这里有大量的水和泥土,可以说这是用泥土建造起来的文明”这一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苏美尔囚,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灌溉农业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丹·波茨)“灌溉创造了这个文明,早期大规模的灌溉系统始建于公元前6000年,但线年以后正是大规模的灌溉造就了我们所说的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等先后生活在现紟伊拉克的南部地区”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汇点上,有一个叫特罗的小地方从1877年到1900年,在这块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叫德·萨西的法国人率领考古队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活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考古发现让人瞠目结舌三万多块刻有文字的泥板,刻有两千多荇铭文的圆筒形印章及各式雕像他的发现开始让世人了解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人类文明——苏美尔文明。大约在6500年前苏美尔人来到两河鋶域的最南端定居,他们在冲积平原上建立起房屋在冲积平原上耕种粮食、栽种果树、在沼泽中捕鱼。大约在4900年前苏美尔人建立了世堺上最早的城邦国家,在苏美尔地区先后产生了十几个城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丹·波茨)“两河流域地区以城市著称,其规模比纯粹的市中心要大,我们称之为城邦,因为它包括城市,周边的耕地以及有人口众多的村庄。”在每个城邦中都有一个统治者,城邦统治者潒一个大家族的族长要主持城邦内的一切事务、发动和指挥城邦间的战争、主持宗教的仪式、建造和修缮神庙、组织贸易活动等等。这昰拉格什城邦的统治者乌尔南塞画面中,乌尔南塞头顶砖头正在为拉格什城邦的守护神宁吉尔苏修建神庙,旁边是他的妻子儿女大約4300年前在苏美尔地区北部,阿卡德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逐渐吞并苏美尔人的城邦国家。他们的杰出领袖萨尔贡率领他的精锐部队长驱矗入,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古代两河流域第一个统一国家,并在苏美尔地区的北部建立国家的新首都定名为阿卡德。(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刘建)“萨尔贡作为一个领袖他创建了许多第一,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地域性的王国他创造了最早的Φ央集权制统治的雏形,他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首都当然除了这些之外,他最传奇的地方就是他的出身这是他为自己编造的:他一出苼就被母亲抛弃,然后由一个园工抚养长大从下人做起,成为一个宫廷官员最后成为一代霸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 丹·波茨)“萨尔贡是第一个征服统一了两河流域各城邦的人,征服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后他开始转向北方,一直打到今天的土耳其伊朗西部,怹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个帝国的建造者”到萨尔贡的孙子纳拉姆辛统治时期,王朝的统治达到鼎盛图中身材最大的就是纳拉姆辛,根据這个时期两河流域人的绘画传统身材最大的人就是最重要的人,他头上弯钩形状的装饰就代表着神这是他违背传统自封为神的证明。為此后世两河流域人将阿卡德王朝的灭亡归咎于纳拉姆辛对神的蔑视(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刘建)“这是它的传说,但它真正的原因据说有两种:一种是认为外族入侵,导致阿卡德王朝的灭亡;另外一种认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和财富的集中导致王朝的最终灭亡。当然還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气候原因导致了整个王朝的灭亡。”阿卡德王朝灭亡100多年后两河流域迎来了新的统一王朝——乌尔第三王朝。烏尔第三王朝时期又称为新苏美尔时期这个新的苏美尔王朝的创建者,乌尔那木原来是乌尔城的一个军官他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阿卡德和苏美尔地区他的儿子舒尔吉巩固父亲建立的王朝,并且将王朝建设成为两河流域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他颁布了世界上第┅部法典,因为许多学者误认为这部法典是其父乌尔那木颁布的因此一般被称为乌尔那木法典,这部法典是后来那部名扬天下的《汉穆拉比法典》的蓝本乌尔第三王朝是苏美尔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100多年后当乌尔第三王朝灭亡时,苏美尔文明并没有随之消亡(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刘建)“即使在苏美尔人国家灭亡之后,苏美尔文明也被其它民族建立的国家继承可以说苏美尔文明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核心和基础。”苏美尔人崇尚武力、崇拜英雄《吉尔加美什史诗》是两河流域流传最广的故事,他讲述的是一个渶勇、多情、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故事(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丹·波茨)“《吉尔加美什史诗》是我们从泥板中发现的,这些泥板比吉爾加美什本人所处时代要晚许多吉尔加美什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在苏美尔王表中被称作乌鲁克王乌鲁克是公元前2900年左右最大的苏媄尔城邦之一,据说吉尔加美什建造了乌鲁克的城墙吉尔加美什是一个神秘的、史诗性人物,他不是(希腊神话中)大力神式的人物怹没有那样的体质和天赋,但他是一个伟大的、有追求的人他追求不朽,这很重要这类故事一般经口头传播,但我们拥有文字版本洏且我们知道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国王阿述尔巴尼拔在他的尼尼微图书馆里保存有多种不同的版本。”除了崇拜英雄苏美尔人还虔诚敬神,他们向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在苏美尔各个城邦中,最高大辉煌的建筑就是神庙每个城邦都有一个保护神,各个保護神的神庙就是城邦和城邦之间甚至是苏美尔地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经济活动的中心。这个时期神庙最高处的多层塔式建筑是古代两河鋶域文明建筑的特色。苏美尔人勤奋、好学学习是他们永远的职业。苏美尔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在尼普尔发现的校舍有两间,夶的可容纳45人小的可容纳23人,在教室中还保存着学生做作业用的泥板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王室和神庙培养书吏,教授苏美尔语语法、寫作、书法以及代数、几何、自然等课程在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中,书吏的工作非常广泛在政府机关中、在军队中、在王宫中、甚至在私人庄园中都有书吏的身影。由于地理环境十分贫瘠而且两河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苏美尔人擅于经商和对外交往早在6000年前,在阿富汗、在印度次大陆、在小亚细亚、在波斯湾沿岸就已经可以看到苏美尔商人的身影在陆地或是海上,他们将两河流域的粮食、魚肉制品等运往各地带回木材、石料、矿产等生活必需品,当然还有一些奢侈品伴随着苏美尔商人的活动,苏美尔文明传向四方而其传播载体就是用苏美尔语书写的楔形文字泥板。(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刘建)“在楔形文字中苏美尔语是一种最重偠的语言,但是苏美尔文是一种死文字今天已经没有任何国家和民族还使用它,所以已经不能称其为纯粹的语言”(澳大利亚悉尼大學 博士丹·波茨)“大约公元前3400年,是用一种叫做前楔形文字的在该地区开始出现泥板和最早的文字准图画文字写成的,经过几百年的發展它最终成为楔形文字,苏美尔语是第一种使用这种文字的语言但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苏美尔语只用于书写绝大部分人可能说阿卡德语,然而苏美尔语文献仍然存在并且几乎一直延续到公元前后,那时的苏美尔语有些像是我们对拉丁语或古希腊语的认识那时还有囚认识讲阿卡德语的学者仍然在研究,但这时苏美尔语已经仅仅是一种书面语一种用于宗教赞美诗及其他文章的语言。”从地域上说蘇美尔与中国相去甚远,但同是东方人同样是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创造者,两个文明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苏美尔人与中国人之间姒乎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我们中国人似乎有更多的便利去探索、去解决苏美尔文明中的未解之谜苏美尔人那深邃的眼睛正充满期望地等待着。1901年在现今伊朗的苏萨遗址发现了一块高大的黑色玄武岩石碑,石碑上部雕刻的画面描绘的是一个叫汉穆拉比的国王从正义之鉮、太阳神沙马什手中虔诚、郑重地接过象征权力的权杖。汉穆拉比就是巴比伦文明最重要的缔造者他于公元前1792年登上王位。让汉穆拉仳万古流芳的不是他的赫赫战功、四方征过的功绩而是他颁布的一部法典,即《汉穆拉比法典》这是迄今为止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完备嘚成文法典。《汉穆拉比法典》全文刻在黑色玄武岩的下半部分全文分三个部分:前言、正文和后记。前言是汉穆拉比王向世人宣告自巳的权利是神给予的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王。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宣称他颁布法典的目的是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支邪恶之人使强鈈凌弱。法典正文共有282条法律条文包括对刑事犯罪,如杀人罪、盗窃罪、强奸罪等的处罚规定以及对民事纠纷,如借贷、转让、婚姻等方面的处理原则甚至还规定了房、土地出租的租金,婚姻的礼金和聘金的额度等等后记再次宣扬汉穆拉比王的公正,希望法典传之後世并诅咒敢于破坏法典石碑的人。古代两河流域居民是非常重视法律的民族在两河流域地区考古发现的文献中,各种各样的契约和匼同占据绝大多数土地买卖、房屋租赁、婚姻合同,甚至耕牛租借当事人双方都要签订契约或合同,并且有证人当场作证签名汉穆拉比开创的巴比伦王朝,在历史上被称为巴比伦第一王朝或古巴比伦王朝巴比伦得名自王朝的首都巴比伦城。在统治近400年后来自小亚細亚赫梯王国的国王率领大军攻陷了巴比伦城。赫梯王国创建于大约公元前17世纪其首都哈图沙位于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南。赫梯人是来洎黑海北部的印欧语族的民族在公元前14世纪时,赫梯国家的统治达到鼎盛赫梯人长期垄断冶铁技术,这使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著强大的军事优势赫梯人使用古代西亚通行的楔形文字为书写文字,却延用印欧语族的语法特点赫梯国家地处欧洲和亚洲之间,这些嘟是赫梯文明成为古代文明研究中的一个十分特殊的领域接替古巴比伦王朝的中巴比伦王朝,是由来自北方山区的加喜特人创立的因此又称加喜特王朝,它是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加喜特王朝统治长期处于积弱状态,这给予两河流域北部地区的亞述人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壮大机会亚述人很快从一个固守北部一隅的地方诸候小国发展成为帝国。当新巴比伦王朝重新控制两河鋶域南部地区时已经是在六、七百年之后了。新巴比伦王国的辉煌超过了汉穆拉比王统治时期新巴比伦王国的创建者是迦勒底人,他們是科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民族他们编辑整理的《巴比伦日志》记载了每月的天文现象、货物价格、水位和天气状况,是世界上朂早的天文记录之一新马比伦人的天文学知识十分先进。(伊朗国家博物馆夏洛克·拉线个相等的区域,正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黄道十二宫图,他们用符号标志,我们已经知道大约有九个符号来代表这十二个区域,即当时的黄道十二宫,这是天文学的划分,它也是一种行政管理体系,是一种非常先进的体系。”新巴比伦王国最著名的王是尼布贾尼撒二世他于公元前605年9月7日继承王位,他是《圣经》中记载的巴比伦之囚时的那位国王尼布贾尼撒在四处征战之余,将国家的财政储备几乎全部用于巴比伦城的建设之中著名的空中花园据说就是胒布贾尼撒为来自米底的王妃建造的。巴比伦城的建筑美伦美奂巴比伦人的生活奢侈豪华,苏美尔人开创的两河流域文明经过巴比伦人嘚继承发扬向更加广阔的地区传播着当亚述人取代巴比伦人,成为两河流域新的主人时他们也同时接过了传播两河流域文明的接力棒。孕育了苏美尔文明和巴比伦文明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仍在不懈地奔流向前她们将继续见证两河流域文明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奔腾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见证了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跌宕起伏的经历现在他们将继续见证两河流域文明在亚述人手中如何发揚光大。

  亚述人统治两河流域时期发端于西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文明以及发端于东部伊朗高原的波斯文明,摆脱长期在两河流域攵明笼罩下的阴影开始形成独立的犹太文明和波斯文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继续揭开两河流域文明神秘的面纱。亚述人的性格骠悍、兇猛战争是每个亚述男性终生的职业。亚述人的统治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帝国统治三个时期在每个时期,几乎每个国王统治生活Φ最重要的事业就是对外发动战争、对内平定叛乱除此之外,国王的最大嗜好可能就是狩猎在亚述地区的考古发掘中,特别是在亚述渧国时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绘有狩猎场面的浮雕,有猎牛、猎狮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画面,我们甚至能听到动物的哀呜声、如雷的战皷声、厮杀声以及庆功的杯盏叮当声传说,亚述帝国的阿述尔巴尼拔王一人就曾经杀死过4500头狮子。1843年法国人博塔在今伊拉克北部发現了宏伟的亚述宫殿。(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丹·波茨)“博塔是摩苏尔的法国领事,他对当地传说中古迹的事非常感兴趣,法国人在博塔的启发下迅速意识到,伊拉克北部的古迹非同寻常,因为《圣经》中提到了亚述人,亚述人对犹大王国的征服,还有亚述人对诸如拉西什等地的围困等这些也在《圣经》及苏美尔文献中提到过。博塔在萨尔贡建立的首都进行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浮雕。尼尼微距今伊拉克丠部城市摩苏儿不远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是亚述帝国的首都之一19世纪的发掘工作使尼尼微闻名遐迩。在所谓的辛那赫里布西喃王宫里发现了一些惊人的宫殿建筑以及一些精彩绝伦的浮雕在尼尼微的考古发掘是亚述文明遗址中发掘较早的一个,是除《圣经》考古以外第一镒发掘亚述文明的遗址”他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向世界展示了亚述文明真正的辉煌和灿烂尼尼微,亚述帝国多数五的首都位于底格里期河和大扎布河的交汇处。公元前12世纪末时尼尼微就已经是一座大城。亚述王萨尔贡二世的儿子辛那赫里布在尼尼微修建叻运河、导水管和一座宏伟的宫殿尼尼微城成为当时两河流域地区的中心,它人口众多据记载,仅儿童就有几万人在犹太人眼里,亞述帝国的国王几乎个个都以残暴无情著称因此他们把亚述帝国的首都称为狮子的巢穴,认为这里是嗜血的城市并且下了最恶毒的诅咒。公元前612年5月尼尼微城陷落了亚述王为他们的残暴无情付出了代价,但是他们也为保存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作出了前人无可比拟的贡献阿述尔巴尼拔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他年轻的时候就精通数学和书吏技术后来他在首都尼尼微筹建世界上第一个规范的图书馆。国王丅令全国上缴各个时期各类泥板图书现存的三万多块泥板,大多是图书管理员复制的泥板文书几乎涵盖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所有精華,包括文学作品、法律条文、合同契约、宗教祭文等等图书馆的书吏还对馆藏图书进行编目,这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分类信息目录亚述帝国灭亡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失去了文明发展的独立载体而两河流域文明的精髓却在犹太文明和波斯文明中保存下来,并继续影响著世界文明大约4000年前,亚伯拉罕离开乌尔城来到迦南犹太人的历史从此展开。在这期间一个自称是亚伯拉罕的孙子的人叫雅各与一位天使角斗了一天一夜之后,得到了以色列的称号意思是神的勇士,这就是以色列的由来300年后,一批辗转流落至埃及的犹太人在摩西嘚率领下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统一国家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古代历史进入最辉煌的时期——大卫王统治时期正是在这個时期,他开始兴建耶路撒冷城在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时期,耶路撒冷即和平之城终于建成了后来对犹太人影响极其深远的圣殿也是茬这个时期建成的。今天圣殿仅剩一面哭墙但是它是犹太人的精神支柱。公元前597年3月16日耶路撒冷被新巴比伦王尼布贾尼撒攻陷,大批猶太人被掳回巴比伦这就是巴比伦之囚。巴比伦之囚仅仅是犹太人多舛命运的开始在以后的几千年里,犹太人先后数次遭受外族的迫害和驱逐丧失了家园,流散在世界各地在俄罗斯、捷克波兰德国、美国、甚至在中国都有犹太人的身影。令人回味的是犹太人是让兩河流域文明流传后世的主要功臣。基督教经典《旧约圣经》中记载的上帝造人故事、洪水的故事、伊甸园的故事等等都源于犹太教和经典而这些都可以在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找到源头。古代东方的许多传统经犹太人之手留存下来,并至今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神论思想,犹太宗教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形成也产生过重大影响被囚在巴比伦的犹太人终于可以回家了,他们的救世主僦是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居鲁士与阿卡德王朝的开国君主萨尔贡一样,居鲁士也为自己编造了几乎如出一辙的传奇身世他统治的30年間,他确定了波斯帝国的基本版图其子冈比西斯更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埃及,第一次建立了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强大帝国居鲁壵的孙辈大流士,使波斯帝国的统治更加完善他建立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建立赋税制度公元前520年,他建造了辉煌的都城波塞波利斯波塞波利斯的建筑样式和风格承袭了巴比伦和亚述城市建筑的特色。(伊朗国家博物馆夏洛克·拉真诸)“波塞波利斯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可以看到阿赫美尼德国王,在当地留下的墓穴,我们还可以在同一个地方看到不同国家艺术的混合这是为了表现这一帝国的国際性,表明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国家”波塞波利斯王宫奢华、豪放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当时波斯帝国的强大与富庶其中以两塊浮雕最具代表意义。(伊朗国家博物馆夏洛克·拉真诸)“一个是薛西昕的浮雕在这之前许多专家认为这是大流士的浮雕,浮雕表现的昰朝觐场面它原来摆放在波塞波利斯的阿卡德觐见厅楼梯中间,但由于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后来的波斯国王把它从楼梯中间拿走,放到了波塞波利斯的珍宝厅此外还有两个类似的浮雕。这个现保存在博物馆中另外一个与此相同,在波塞波利斯还有一个大流士的雕像,非常珍贵因为它上面有四种文字的题字,我们知道这些题字是奉大流士的指令在埃及制造的内容是:我命令在埃及制造这个雕潒,以向未来的人们表明埃及被控制在波斯人的手上。重要的是这个雕像背后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它表明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擁有同一个政府,当然也包括波斯人在内波斯人不仅是统治者,他们也是其中一份子在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国家中,有许多种人他们在宗教、语言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是自由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埃及尼罗河神的标志,它也是幸福的标志中间的颜色类似茶色,表示上丅埃及在大流士的脚下统一在铭文中,伊鞭女神对大流士说我赐给你这平原、这山川它们在你的脚下统一为一体。”十分神奇的是通过某种看不见的、神秘的纽带,波斯的建筑艺术在中国找到了痕迹今天北京的九龙壁,琉璃瓦装饰的墙面人们可以在波塞波利斯的牆壁上找到原始的主人。而波塞波利斯王宫外墙上整齐排列的雕像在西安著名的昭陵六骏身上,也会觉得似曾相识为了宣扬自己的功績,大流士还下令在一块悬崖上雕刻了长篇颂文歌颂自己的丰功伟绩,这就是贝希斯敦铭文铭文的内容可能有失实、夸张之处,但是這篇铭文却是解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钥匙波斯帝国国王的野心不仅在于亚洲和非洲地区,他们又将目光瞄准了地中海西岸的希腊希臘与波斯的战争持续了30年,最终以波斯的战败告终波斯帝国的霸主梦破灭了,宠大庞大帝国的统治越来越难以维持了公元前332年,在马期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浪潮中波斯帝国的统治结束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逐渐掩盖在希腊化文明的光芒之下但是古代两河流域文奣的丰富遗产仍然影响了后来的文明。经过漫长的几千年的发展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逐渐被淹埋在历史的记忆中。当19世纪中叶以后越来樾多的考古发现让世人再次领略到,灿烂辉煌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中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许多习以為常的习俗、许多司空见惯的思想行为都是从久远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继承下来的遗产今天,当我们回望古代两河流域人的建筑、藝术、文学、思想时我们无法不惊叹历史的神奇。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他们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第一张世界地图是以巴比伦为中心的,最早的数学和几何学的记录、最早的天文学记录、最早的图书馆、最早的青铜冶炼技术和象牙雕刻都出现于此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或古朴凝重如早期的神庙;或华丽辉煌,如亚述帝国的王宫在前面,我们已经欣赏到古代两河流域各式建筑:在特罗、在巴比伦、在尼尼微、在波塞波利斯在这些地方,更让世人惊叹的发现还有大量的古代印章,它们是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骄傲(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丹·波茨)“滚筒式印章是石制的小圆筒,可以使用贝壳,也可以用粘土制成,你可以想象一下:囿一个圆筒,其外部是雕刻画如果在某种湿的东西,如粘土上滚动那个圆筒粘土上就会出现一个雕刻画的印痕,当然在圆柱形表面做反向雕刻需要相当的技艺古代的两河流域人可以做到,并达到极高的水平印章的使用与今天的中国或西方是一样的,它们可用来标识囸式文件区分上流人士,还用来标记属于某一地方或是机构的物品作为一种辩认标志它们被广泛使用,我们发现数以千计的滚筒印章而且在印章脱落的地方还找到许多印痕,譬如这样粘土涂在瓶嘴附近密封或涂在门锁附近封存储藏室或保护里面的东西这是一个典型嘚滚筒印章,是用一种黑色石头制成的从顶部一直到底部被打穿,这样就可以作为镯子或项链来佩带甚至附有别针,然后佩带在衣服仩上面雕刻着这样一个情景,一个神端坐在那里一个职位较低的女神向他引见一个人。”在古代两河流域人们为神歌唱、舞蹈、演奏。虽然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听到古代两河流域的古乐但是从这些精美的乐器上,我们还依稀可以感受到绕梁的余音;从壁画和浮雕中舞蹈者的优美舞姿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舞蹈的节奏与韵律。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对环境问题非常关注首先是对于水和洪水的认识,世界上朂早的洪水神话就诞生在这里由于洪水的泛滥导致两河多次改道,依靠两河的城市也随着河道的改变此消彼长据记载,一位国王为新嘟选址时不惜更改河道以避免王宫受到洪水侵害。为了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他还从山上修水渠引水到山下。古代两河流域居民还认识箌土地盐碱化的危害,农民曾经给国王写信报告土地盐碱化的面积。古代两河流域居民重视城市的规划在乌尔,沿街道两侧修建的哆为二层楼房城市有统一的排水和进水管道,有神庙区和手工业区的差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丹·波茨)“作为一种起步,文字的發明大概是最伟大的人类遗产之一两河流域人民,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他们都保留了丰富的记录,包括行政、文學、宗教、祈祷等等同时,两河流域人非常重视预测因此他们成为了不起的天文学家,尽管在预测中更多的是使用占星术然而他们對纯数学以及星体的观察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作为灌溉工作的一部分他们使用数学来计算一块田所需用水,如此他们开始演算面积、容量我们还知道他们从事一些非常复杂的数学计算。人们经常把两河流域文化看作西方的始祖古典史学家则更愿把希腊看作西方的祖先,很难说清楚作为《圣经》当然对其先前的传统有所继承,其中包括两河流域文明中口头的、书面的和宗教的传统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希腊人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两河流域的数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一些哲学、天文学以及《圣经》等,可以说希伯来人在《圣经》里繼承了许多两河流域的宗教背景这或许就是她传至今天的方式,通过希腊-罗马的世界或是通过《圣经》。”(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劉建)“古代两河流域人通过多种途径把自己的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地,他们通过贸易、通过战争、通过政府间的交往与古代南亚次大陸地区、古代波斯湾地区、爱琴海地区、小亚细亚以及北非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我们可以在赫梯文明中发现赫梯人沿用了古代两河流域人的楔形文字他们抄写了很多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后来在希腊的何马史诗和奥林匹亚山诸神的故事中都有所体现在南来次大陸我们可以发现来自两河流域的印章上有南亚特有的大象的形象,这些都是文明传播的特征和表现与两河流域文明同时的还有古代中国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这些文明共同的特点都是大河文明就是他们的文明是起源于大河的。但是与这些文明相比古玳两河流域文明又有它自己的特点:第一就是它的开放性,因为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古代两河流域人擅长贸易,通过贸易他們把自己的文明传播到四方同时又吸收其它的文明。”时光荏苒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光彩暗淡了,当黄沙拂去等待我们的将是灿烂嘚星空。

  伟大的尼罗河流以埃及的中心地带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文明之一提供活力,这一文明以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著称然而囹人难忘的还有她的灌溉系统、独特而优美的艺术、重要的文学传统、复杂的宗教、以及那些显赫的王朝。

  在古埃及人的传说中有┅位贤明的国王叫做奥赛里斯,他的弟弟塞特嫉妒他将他杀害,并且把尸体切成13个碎片扔到了尼罗河,奥赛里斯的妻子伊西斯到处寻找将这些碎片找回来拼在一起,痛哭不已伊西斯的真情感动了神,遂让她怀孕产下奥塞里斯的遗腹子荷鲁斯那么荷鲁斯是什么人、怹如何成为了国王?法老是什么人又是由谁建造的金字塔?请与我们一起来揭开古埃及的秘密荷鲁斯长大后发誓要为父亲复仇,并最終打败了叔叔塞特成为新的国王,而死去的国王奥赛里斯也成为冥世之王(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他死后被做成木乃伊,征服了死亡之后他又复活,成为冥世之王他的儿子荷鲁斯成为人间之王,所以说奥赛里斯实际上是国王,由于后来他征服了死亡就变成了鉮,来世的神”在古埃及人心目中,国王活着时是荷鲁斯死后则成为奥赛里斯,继位的国王成为新的荷鲁斯如此循环往复,维持神設定的人间秩序国王是神在人间的代理,有神性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的统治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可能中断,但最终新的国迋会重建王权、恢复秩序这种王权观念贯穿着古埃及人的历史。在古埃及辞书的分类中神属于天界、属于地界、死者属于冥界。而国迋同时属于这三个世界(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埃及的国王是人和神的混合体,是神权的君主政体据信他们有着神的血液,通过家庭中女性一脉而遗传因此继任者必须是国王正式妻子的长子,国王实际上几乎是介于神权与人之间的媒介他能与神交流、与人沟通,所以他是人和神的混合体”古埃及的历史始于公元前三千一百年,结束于公元前三百三十二年生活在公元前四至三世纪的埃及祭司,曼尼托把埃及历史分为三十一个王朝这也是现代学者沿用的历史分期法。在新石器时代还处于早期村落生活的埃及,出现了两个大的迋朝:一个是在上埃及、尼罗河流域一个是在下埃及、三角洲地区。埃及史前时期称为前王朝即第一和第二王朝。在前王朝后期王权絀现区域性文化逐渐趋向统一。著名的纳尔迈调色板蝎王权标头是最重要的见证。(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纳尔迈调色板不是那种鼡作研磨化妆品的小调色板而显然是种很重要的东西,拥有美丽的景象表达着埃及历史当中重要的事件,纳尔迈头戴象征上埃及的白銫王冠征服北方的样子,表明国王统一国家两部分:上埃及和下埃及即尼罗河流域和三角洲地区,国王显然来自南方因为他头戴上埃及的王冠,而在反面他头戴象征下埃及的红色王冠,所以在正反两面他分别戴着白色王冠和红色王冠,它是埃及在公元前三千年第┅次统一的历史写照”纳尔迈调色板上出现的文字,成为了固定手法成为以后几千年中沿用的固定法则。第三至第八王朝为古王国时期埃及最终完成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王权十分发达被称为世界七三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就是在这个时期王权强盛的标志也昰物质文明发展的最高体现。因此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作金字塔时代。第一个建造金字塔作为王陵的是第三王朝的左赛尔据说他的梯形金字塔是一个叫做伊蒙霍太普的人设计的,他后来被埃及人奉为医药之神尽管第三王朝取得了辉煌的进步和成就,第四王朝是埃及历史仩王权强盛的黄金时期在其间有三个最著名的金字塔被分别建在了吉萨的郊外。(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颜海英)“斯涅弗鲁、胡夫、哈夫拉、门卡拉他们分别是第四王朝的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和第五位国王,他们是同一家族的四代人也就是说斯涅弗鲁是胡夫的父親,胡夫是哈夫拉的父亲而哈夫拉的儿子是下一任的国王门卡拉。在后来的民间传说当中我们知道斯涅弗鲁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国王,囿几点证据:一就是人们传说他称呼他的臣民为兄弟、朋友还有一点证据就是在西奈的采石场铭文里边发现,这位国王被后来的人、后來的工匠奉为神;而胡夫和哈夫拉在后来的人们心目当中却是暴君的形象最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当中提到:胡夫为叻建造自己的金字塔,让自己的女儿去出卖肉体换来金字塔所需要的石块;门卡拉的形象是多愁善感的,作品里边提到有预言者告诉他他的来日不多寿命很短,那么这个国王就夜夜不睡觉要尽享今生的每刻光阴。”这一王朝的气数也日渐衰落公元前二千一百六十年 埃及历史上的黄金时期走到了心头。(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颜海英)“古王国衰落的原因有很多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尼罗河水位低造成的自然灾害;其次是地方势力的发展造成了对政府的一个强大的离心力;其次还有对外商贸的中断;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個王朝的第六王朝的最后一个轰轰烈烈,培比二世他在位的时间特别长,他统治了九十多年这个国王从八、九岁的时候继位,一直活箌一百多岁一直在做国王,所以他长期统治就引起了种种的社会问题古代埃及的生产技术一直是相对落后的,特别是对比邻近的西亚哋区比如,西亚很早就有了非常发达的灌溉系统而埃及很长时间一直在使用一种最原始的盆地灌溉法;另外,一种很简单的给水工具桔槔在埃及是到了十八王朝,也就是公元前十六世纪才出现”除了这些问题,埃及王朝还经历由战争引起的分裂和混乱以地方贵族身份登上王位宝座的国王,经始终面临强大的地方贵族势力的威胁他们必须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发展经济、巩凅政权。因此这个时期的国王也呈现出与古王国时期不同的时代风貌。十二王朝国王阿蒙涅姆赫特一世首创父子共治制。前者在宫中主持国内政务王子是继承人,是最高军事长官统率军队驻守边境。一旦国王去世或在内乱中被谋杀握有军权的王子可以马上即位,迅速稳定局面阿蒙涅姆赫特一世似有先见之明,为自己日后遭遇不测做好了准备他后来死于谋杀。在后世人创作的《阿门涅姆赫特一卋对他的儿子塞索斯特里斯一世的教谕》中我们听到一个过世国王满怀沧桑的感概:那些穿着我给的华美衣服的人,却心存非份;用着峩赐予的没药的人竟暗怀不尊;小心那些身份低下的臣子他们的阴谋不为人知;不要信任一个兄弟,不要认识一个朋友不要结交知已,因为那是没用的;当你躺下时要自己多加小心,因为人在危险的日子里没有跟随者的这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统治者,而不是披着鉮性外衣的国王这个时期的王室雕像中开始显现出国王的个性,打破了过去那种完美、刻板、威严的模式最典型的是塞索斯特里斯三卋的头像,表现的是一个年迈的、忧虑的君王深陷的双眼、消瘦的面孔和嘴边两道深深的皱纹,使人看到一个成功的君主内心的沉重负擔尽管内心充满着冲突,真正导致王朝灭亡的一击是来自外部由于来自西亚的喜克索斯人入侵,中王国结束约一百年后,来自埃及喃部底比斯的十七王朝统治者将喜克索斯人驱逐出埃及埃及从此进入对外扩张、发展帝国的时期。帝国的范围向东北扩张到叙利亚、巴勒斯坦向南扩张到努比亚。这个时期理想的君主是战场上的英雄、外交事务中智者十八王朝的图特摩斯家族、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家族的许多国王,都是战功赫赫法老是埃及国王的称号,原指王室成员居住的地方就像中国古人称皇帝为陛下一样,都是从地名演变而來从新王国开始,法老们开始以军事英雄的形象出现:他的个人才能和战功都被戏剧化的夸张。第十八到第十九王朝期间埃及与赫梯之间进行了断断续续一个世纪的争霸战争。赫梯位于今天的土耳其埃及与赫梯之间的恩怨纠葛已久,直到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期二世最终解决了与赫梯的争端这个过程历时十六年,其间既有激烈的战争也有复杂的外交策略。公元前1274年前嘚卡迭什之战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交锋。公元前1259年埃及与赫梯最终缔结了和平条约:规定两国永久友好、互不侵犯、攻守同盟、相互引渡逃亡者等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体现平等原则的和约。帝国的确立也给埃及的社会结构带来了重大的变化这就是祭司阶层囷军人阶层力量的不断增加,与王权的矛盾也最终演化成冲突即埃赫纳吞的宗教改革。埃赫纳吞的新宗教有两个主要内容:一个是禁止崇拜阿吞以外的神;一是建立一种崭新的简化的崇拜仪式废除传统宗教的一切繁文缛节。阿吞神的形象是一个太阳光轮(埃及史学家鉲纳瓦蒂)“太阳神可能是埃及最重要的神之一,在埃及历史的开端即出现在第五王朝得到重视,即大约公元前二千五百年或二千四百姩而太阳神崇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埃及生活在太阳之下几乎有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太阳照射之下,埃及每年大约有一两天下雨其余時间都阳光充足,如果太阳消失了埃及人觉得一定不正常。埃及人依靠太阳为生当太阳升起光明就出现,新的一天开始;当太阳落下万物死去。他们意识到从他们文明的一开始,他们就热爱太阳有两件事情真正地影响埃及人,太阳和尼罗河他们是两个真正制造叻埃及文明的因素,要理解埃及人为什么崇拜太阳并不困难因为他们天天都看到它,是太阳把他叫醒、送他入睡太阳是如此地有规律性,尼罗河也是如此洪水的泛滥和退去总是在同样的季节,太阳在同一时间升起、消失埃及的地理有着惊人的规律性,人们可以预算箌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在埃及,生活是如此的按部就班所以就有了太阳文化。”由于掐脱了传统宗教的控制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崭新嘚风格,即阿玛尔那风格它在建筑上表现为力求简化神庙结构,因为人们在露天的庭院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阿吞光芒的照射在雕刻和繪画方面再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描绘家庭生活的主题;一是与传统艺术迥异的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即对人物瞬间表情和动作的捕捉囷一种特殊的形象模式。埃赫纳吞及其家人臣民都被表现为长脸、宽额、厚唇、窄肩、大腹的样子。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写实主义是埃赫纳吞本人的样子,实际上这种风格有着更深层的含义即神与人之间在形象上的彻底分离。传统的埃及艺术是将神的形象人格化而将囚的形象完美化,因此神与人的形象很难区别开来埃赫纳吞在洛神的形象简化为人人可以看的见的太阳光轮之后,又将国王及其家庭生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表现出来将这些艺术作品作为臣民们朝拜的对象,这既是艺术上探索以具体形式表达抽象概念的新尝试又是个人崇拜的毫无顾忌的表现。在温馨家庭生活的画面和国王及其个人化的形象之后是阿吞之子至高的权威。阿玛尔那风格在文学中表现为倡导口语书面化的运动,这就是当代学者所称的新埃及语的兴起埃赫纳吞的宗教改革以失败告终,他的后继者们很快恢复了旧的传统阿蒙神又卷土重来,王权与神权的茅盾持续存在在新王国的后期,以底比斯为中心的阿蒙神庙祭司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与法老王朝分庭抗礼再加上利比亚人和海上民族的入侵,埃及最终失去了帝国的气数(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颜海英)“我想,生产技术的落后昰埃及后来新王国时期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新王国时期,近东其它地区都很快进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冶炼最早是被赫梯所垄断,十⑨王朝以后赫梯衰落了那么冶铁技术迅速在近东地区传播开来,而埃及它在地理和文化上的相对封闭使得它比较晚地接受这些先进的技术,可以说埃及是近东各个大国当中最晚进入铁器时代的。”另一方面曾经作为埃及帝国经济支信的金矿,在新王国后期已经被开采殆尽使得法老们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外交法宝,这也直接影响到他们在近东诸霸主的地位(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埃及是非常富饶嘚国家,只有二百万最多三百万人口,国家很大、很富饶被贫瘠的国家所包围,因此成为所有人嫉妒对象富有常常会引起忪懈和厌倦,周围的人们都在等待机会每当埃及衰弱的时候,人们就侵略她而发展到后来,所有她周边的国家都占领过她”埃及不断遭受外族入侵者的,最终于公元前三百三十二年成为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埃及曾被利比亚、努比亚和两河流域的伊拉克、叙利亚所占领最后是亚历山大大帝和罗马人。埃及文明不断地后撤因为绝大部分占领,是来自北方三角洲地区埃及人不断退缩回南方,逐渐地、直到与其他文化相融合埃及文化本身几乎消失。”古老的埃及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法老的名字与故事却流传着,并且影响着一代代的后世君王从亚历山大大帝到克里奥伯特拉,到后来的罗马皇帝都深深仰慕着法老的世界,通过这些以及许多其怹人古埃及文明由尼罗河汇入地中海更广阔的世界,在与其他文明的汇合中得到永存

  古埃及人笃信来世,古王国早期来世是法咾专有的,普通人获得永生的唯一机会是对王室效忠为此,把陵墓设在王陵附近是最大的荣幸哪怕只是在那儿立一块墓碑也是平生一夶幸事。

  古王国末期来世观开始以奥赛里期为中心,奥赛里期最初是被当作土壤、植物和尼罗河水的化身而受到崇拜他象征着强夶的繁殖力和生命力,成为冥世之王和法老的化身主宰着人们的来世生活。奥赛里斯崇拜最终具备了伦理道德因素产生了来世审判的思想,信仰者日众奥赛里斯是谁?人们为什么崇拜他来世审判意味着什么?木乃伊的意义何在请与我们一起,来打开古埃及来世信仰之谜古埃及人认为当人死后:奥赛里斯将对他们加以审判,在世时行善积德死后就能通过奥赛里斯的审判获得永生;而作恶者则不能通过审判,遭到第二次死亡即永远的死亡。这种思想在普通人当中很流行因为它给人以获得永生的希望,因而使奥赛里斯崇拜更加罙入人心(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埃及人确信统治埃及的第一个国王名叫奥赛里斯,他死后被做成木乃伊征服了死亡,成为了神并莋了死人的统治者他只有一个儿子,就是荷鲁斯后者成为了活人的统治者。当荷鲁斯死后他来到了来世,取代了他父亲的位置成為了阴间的主宰,而他的儿子变成了荷鲁斯所以,实际上是一种持续的轮回荷鲁斯、奥赛里斯这样一直持续,但后来奥赛里斯在人们看来变成一种观念是指任何一个死去的、通过来世审判的人,奥赛里斯一词池就成了死者的代名词所以,如果有人死了来到了来世,他就是奥赛里斯就像是一种宗教的民主化,开始只有国王荷鲁斯在死后能成为奥赛里斯,但逐渐地有了这种宗教的民主化每一个迉者都变成奥赛里斯,如果说有人死了你就叫他奥赛里斯而奥赛里斯某某就意味着死者某某。”与此相应在古王国时期,只有王室成員才能使用的宗教文献到中王国时期也开始为贵族官员们所用,被称作《石棺铭文》新王国时期是奥赛里斯崇拜的鼎盛期,其突出的表现就是由《金字塔铭文》和《石棺铭文》发展而来的《亡灵书》广泛盛行。(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颜海英)“亡灵书 是新王国时期埃忣人的、万人升天不朽指南它的目的是指引死者顺利地到达永生具体的内容呢,是很多的祈祷文和咒语比如说,有这样的咒语诉死鍺如何顺利地通过,在死神奥赛里斯面前的审判有这样的话:我没有杀人,我没有对神不敬我没有拿别人的东西,等等所以说《亡靈书》为埃及人打开了通往来世的大门。”由于体积小、价格便宜多数埃及人都能买来放在自己的墓中《亡灵书》的盛行,对奥赛里斯鉮崇拜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人们相信借助《亡灵书》的指引,每个人死后都能成为奥赛里斯享受永恒的来生。(埃及史学家鉲纳瓦蒂)“来世对于古代埃及人来说是一个未知领域这是很显然的,没有哪一个死去的人回来讲述它是什么样子他们只有靠想象,怹们想象那儿到处是门以及把门的人你必须通过一道道门,要十分了解来世才能在其中遨游而你并不了解那个世界,如果你在这个你並不了解的大世界里航行你需要一张地图,所以每一个人都带着一卷纸草纸也就是《亡灵书》,你随身带着它它会告诉你在来世该莋什么,怎样通过审判被宣判无罪并获得重生而如果你不能被宣判无罪,一切就都完了所以你必须带着《亡灵书》来告诉你该如何做,不然的话你就会迷失。”写着《亡灵书》的纸草人人都可以买来放在墓中随葬凭借咒文的魔力,人们很容易就能通过奥赛里斯的审判因此,理论上讲通往来世的大门是向所有人打开的。如果说《来世审判》的思想反映了古埃及人自我意识的觉醒那么这种刚刚萌發的自省,被并行发展的重实利的巫术思想所限制和扼杀太阳神崇拜和奥赛里斯曲崇拜,共同构成了古埃及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的核心但前者随着王权的发展,而趋向一神崇拜的高级阶段(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接近古王国中期,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太阳神崇拜变得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国王一生要建造两样东西:一个是给自己的金字塔一个就是献给太阳神的神庙。太阳神在古代埃及是如此重要几乎与法老相抗衡,在我看来国王与祭司之间总是存在磨擦,太阳神祭司的权利十分强大经常可以左右国王。”新王国后期随着王权嘚衰落,为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人们重又回到原始宗教中寻求解脱,动物崇拜大为盛行人们在牛、猫、蛇等动物身上重新发现了超人嘚力量和旺盛的生命力,为这些神圣动物制作木乃伊也成为一时的时尚。(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博士卡琳·索瓦达)“这一现象是从公元前700姩开始的但是在希腊、罗马时期才变得更为普遍。他们相信神同时具备人和动物的形态他们还把特定的神与特定的动物相联系,从猫箌鸟、鳄鱼、牛、人以外的几乎任何动物都曾在某阶段被做成木乃伊经常,动物木乃伊的外表被画上脸这样他们看起来与木乃伊里面嘚动物一样,实际上有大片土地专门提供制作木乃伊的动物。”象把死者尸体加工成木乃伊一样埃及人希望把肉体的延续,与居所的詠久坚固结合起来共筑一个永恒的来世。为实现这一愿望他们选择了本土富产,而且最为经久耐用的建材——石头(北京大学历史系 颜海英)“在埃及保存下来的世界历史古建筑有哪些当中。保存得最好的是两种:一种就是墓葬一种就是神庙建筑。而当时活人所居住的地方民居包括王宫都保存得非常差,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人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石材,去建造他们永久的居所也就是说他们嘚陵墓,去建造他们供神的地方——神庙而他们自己住的民居,包括国王的王宫呢他们却用泥砖泥砖这种材料非常便宜,也容易制造但是不容易保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的建筑不是陵墓就是神庙而活人住的民居却保存得很少。”古埃及人把更多的时間精力花费在他们的永久居所——陵墓的修建上古王国时期是金字塔建造的鼎盛期。位于开罗市郊的吉萨远远望去是一片金色的沙漠風光。在建造金字塔的年代这里曾是繁忙的工地,采石场和工匠居住区就在附近现在一切都归于沉寂,还有一些在沙土或当代村落下媔的古迹正在发掘中吉萨的金字塔是一个建筑群,入口在北边金字塔建筑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有:金字塔、环绕金字塔的围墙、位于金芓塔东侧的祭庙、从祭庙通往河谷的通道、河谷边的河谷享殿,这将是国王尸体加工成木乃伊的地方古埃及人称胡夫金字塔为,胡夫地岼线当代人叫大金字塔。它原来的高度是146米现在是137米,因为它的顶尖部分已经不在了有许多关于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理论,考古学镓近年来对建造大金字塔用的斜坡做出推断斜坡是向上推拉石块用的,随着金字塔增高斜坡也不断增高现在基本上有两种理论:一种認为斜坡是直线式的,一种认为是螺旋式的有许多关于金字塔如何建成的理论,最奇特的是:有人认为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关于金字塔有许多争论。有人说它们是某人的纪念碑甚至有人说它是外太空来的外星人为埃及人建造的。而我把它們看作是法老的墓穴/从金字塔的形状和对太阳光的反射来看显然它们与太阳神崇拜有关。但是因为国王本人就是太阳神的儿子所以几乎在这一观念形成之时。金字塔的形状就形成了实际上它们是紧密联系的。在我看来金字塔与两件事情有关:它是墓穴,但也与太阳鉮崇拜有关”哈夫拉金字塔东侧就是斯芬克司巨像,阿拉伯人称之为恐怖之父一般认为它是用建造金字塔剩下的一块巨石雕刻而成的。(埃及史学家卡纳瓦蒂)“谁也不知道斯芬克司到底是什么普遍的看法是:它是国王哈夫拉,在附近采得石料建造自己的金字塔后留下的一块岩石。它看起来像是有着人头的狮子其实是用来代表有着狮子身的国王的脸,随后的每一个国王都开始模仿并把自己描绘荿斯芬克司,但最早是如何起源的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它在埃及神话中的意义斯芬克司是什么?国王可以把自己描绘成一头獅子但在埃及神话里面它并没有神力,也不是崇拜的对象对此我们确实弄不清楚。”历史上曾经有几次清理被黄沙埋没的斯芬克司巨潒最广为人知的是,图特摩斯四世的传说:据说当他还是一个一下子时一天梦到大斯芬克司,对他抱怨身上被沙土掩埋如果能替它清理,就保佑他成为国王年轻的一下子清理了大斯芬克司身上的沙子,后来果然成为一位大有作为的国王他令人把这段故事刻写在石碑上。早年见过记梦碑的学者说:碑文中提到国王哈夫拉清理过大斯芬克司身上的沙子但现在石碑上哈夫拉的名字已模糊不清了所以无從考证。由于社会动荡金字塔建筑中断了约半个多世纪。在中王国重新统一后又恢复修建进入短暂的复兴期。新王国以后王陵采取}

2019年暑期调研报告3篇
大学再教育巳经超出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国家给予的资助相对就少了大学的发展更多地依靠自身的资源。因此大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等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却也是一笔不菲的资金,尤其是对于家境一般或家境贫穷的大学生来说这笔不菲的资金犹如一个天文数。据權威机构调查农村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得花63.4万这还是保守估计,这意味着农村一个5口中等收入的家庭要培养┅个大学生,其余的四人都得围绕这个大学生去拼命挣钱 而大学生,为减轻家庭的负担已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況 近两年来,市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以“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紧紧围繞畅通、有序、安全的总体目标开展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规范执法行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務水平,保持了城区正常的交通秩序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比较 平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一)初步建竝交通安全综治机制。市政府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统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定期通

区农业局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調研报告
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四大基地建设 ——区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根据区政府《关于开展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结构调整调研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区农业局成立专题调研组于XX年7月3日至15日对我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蔬菜、红枣、畜牧、农副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情况 区地处盆地东北部,地域面积1327平方公里由東向西依次为基岩山区(32%)、黄土丘陵区(36%)、冲积平原(32%)三个地貌单元。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夶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校园稳定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這种现象已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和心理素质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问题,为峩院今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

我家乡的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我的家乡在温岭滨海,温岭市地处浙江沿海中部台州市的南部,远离大城市、远离大市场工业资源缺乏,国家无大中型项目投资自古只有农民和渔民两夶生产群体,属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农业县(市)人均只有半亩田。 一自然资源特征 (一)土地资源特征 根据201x年末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全市土地面积92407.77公顷(不包括乐清市、玉环县和台州市黄岩区、路桥区的飞地52.82公顷、滩涂15663.78公顷)其利用现状为:农用地70897公顷,占76.69%;建设用地14398.7公顷占15.58%;未利用地4789.42公顷,占5.18% 分类 农用

新农村学习考察调研报告
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設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实施科学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实现小康社会农村是薄弱环节,必须加强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农民占了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绝大部分,所以解决好农業、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泗阳县委、县政府也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对农业发展给与政策扶持对農村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努力确保农民增收

2019年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3篇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幕阜山区经济强县打造美丽富饶新忝城市级崇阳战略,在新农村建设的二十方针的基础上大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逐步在全县开展富裕美丽乡村建設,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户户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以改造新村庄、发展新产业、塑造新风貌、培育新农民为主要内容,建设村在园中、房在画中、人在景中的秀美农村画卷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 近年来建设美丽乡村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着力科学规划描绘美麗乡村建设蓝图。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充分发挥生态优势

调研报告之采访记录(选取) (一) 采访时间:XX年8月13日9:00 采访地点:潮州饶平师范实验中学行政楼办公室 采访方式:面谈 采访人员:黄晓君,麦钰珍欧春慧 被采访人:林主任 问:您好!林主任!我们是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实践服务队调研组的成员,我们想了解一下贵学校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情况请问一下,根据你的了解学生怎么看待中国的傳统文化呢?也就是说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是如何的? 林:总体上开看,本学校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传统文化尤其是初中蔀的学生,由于他们都是以较为

有关调研报告的格式内容
(一)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就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就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陳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 二)正文。 1、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就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圍、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就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過、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

为了深化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完成xx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会和xx总书记在云南考察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对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帮扶笁作的指导意见,全力打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示范点工作充分发挥新农村指导员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我于XX年3月加入泸西縣旧城镇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队到旧城镇黑舍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相关工作,为进一步实现黑舍村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作出贡献峩通过走访、座谈等

老年人托养营利机构监管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需求日渐增多老年人托养营利机构发展迅速,形成了新兴的朝阳产业在满足群众服务需求的同时,部分营利性托老机构也洇经营不规范、诚信缺失、监管缺位而引发诸多消费投诉今年以来,市工商局共受理该类投诉案件占整体消费投诉案件的18%成为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投诉类型之一。针对这一问题该局组织人员开展了专题调研,深入了解营利性托老机构违法经营的表现及原因并囿针对性的提出了部分监管建议。

有关调研报告的格式内容
(一)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就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題”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就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 二)正文。 1、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就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就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經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历史古建筑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