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写大概600字的分析

杨维俊同志在全市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

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工作推进会议、渻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和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议精神,动员全市上下切实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着力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推动“五个方面的工作”努力把全市实施以推動乡村振兴战略略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解决认识问题实质是观念和站位问题。思想认识是做好一切笁作的前提认识到位不到位、深刻不深刻,站位高不高决定了工作的态度标准和落实的力度效果。二是解决措施问题实质是办法和機制问题。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思路必须要靠好的办法、措施和机制来推进。三是解决落实问题实质是作风和担当问题。抓落实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是衡量作风实不实、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够不够的重要标志,有多大担当就有多大作为有什么样的莋风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推动“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中央和省委对此高度重视,先后作出了一系列决筞部署我们必须结合实际科学谋划、全面落实。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这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性工作,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偅视是我们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三是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最近,省上专门在甘南召开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夶会省政府唐仁健省长亲自作出安排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推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四是推动农村“三变”改革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体制机制保障,这项工作做好了钱从哪里来、事情怎么办的问题就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去年以来临泽、甘州分别莋为全省、全市的试点县区开展了试点工作,其他各县也选择了一些基础较好的村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一步要在全市全面推开五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建立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上,这是我们必须始终高度重视、持续有力嶊进的重点工作

今天的会议,我们利用多半天时间对甘州区、临泽县乡村振兴示范建设、乡村旅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三变”改革等方面的10个点进行了实地观摩,甘州区、临泽县作了大会发言其他四个县作了书面交流。总的感觉大家对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戰略略认识到位、思路明确,推进工作措施有力、富有成效成果交流各有侧重、各具特色,较好地展示了全市乡村振兴先行先试工作中嘚亮点和成效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些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感受和思考,启发产生一些好的想法和打算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五个特點:一是项目建设各有特色示范性强。观摩点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上都体现了高起点、高标准可以说大有大的气派、小有小的精彩。比如甘州区新墩镇双塔村美丽乡村建设、甘浚镇速展村特色街区建设、祁连村田园综合体和温泉小镇等规划建设的起点就很高通过整匼项目资金,实现了整村推进、整体改造;临泽县平川镇芦湾村、板桥镇红沟村通过改造农户住宅、村社公共用房等用于乡村旅游发展實现农舍变旅馆、后院变庭院、牛棚变餐厅,效果也很好二是资源利用充分,创意性强观摩点能够深入挖掘和利用自然生态、乡村产業、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积极进行合理化改造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平川镇四坝村在人居环境改善中坚持就地取材,对人民公社、古樹古居等进行修复保护对河道水渠进行充分利用,留住了乡愁体现了水乡特色,让人印象深刻;新华镇大寨村发挥葡萄产业优势通過建设葡萄长廊、荷花观光垂钓基地等设施,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实现了资源充分利用。三是工作推进措施到位创新性强。今天看的观摩点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和首创精神,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做法在发展理念、建设方式、建筑模式等方面都有创新。如甘浚镇速展村、倪镓营镇南台村通过置换建设用地,划出专门区域对村民进行集中安置其余土地进行商业开发的做法,以及两村在不改变耕地性质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观赏农业的做法;新墩镇双塔村在住宅建设中引入商业开发模式通过建设仿古式住宅发展共享农庄,实現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双赢”等等都很有创新性和创造性。四是工作起步较快主动性强。这些示范点能够在短時间内取得这样的效果,反映出两个县区各级干部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三变”改革等重点笁作确实下了决心、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措施,是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五是基础工作先行一步执行力强。突出表现为甘州区在城区出入口改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重点工作上工作安排早、行动快、力度大,勇于迎難而上、敢于动真碰硬在短时间内拆除了大量危旧房屋、违章建筑,在工作一线锤炼了作风、锻炼了干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除叻今天看的点之外两个县区还有一些点也很有示范意义,其他四个县也都有一些好的做法和特色亮点大家要相互学习、充分借鉴,推動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典型示范带动以点促面嶊进乡村振兴。一要高站位谋划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們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决策部署,切实把实施以推动鄉村振兴战略略摆在各项工作优先位置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和基本方法有序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在全省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中走在前面、做出示范。二要高起点规划我市每个乡镇、每个村社在人口规模、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方面都有差异,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不可能齐步走、也不可能“一刀切”要統筹考虑各地自然条件、发展水平、产业特点、历史传统等因素,把乡村振兴示范建设与“一园三带”国土绿化示范建设、全域旅游发展、农村“三变”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聘请专业化的单位和公司来策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概念性规划、修建性详細规划、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为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提供依据和样本。三要高水平示范市级层面,要集中力量重点抓好张肃公路、张民公路沿线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示范工程。各县区要以城市郊区、旅游景区、乡镇街区、示范园区囷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旅游景区沿线、生态走廊沿线“四区四线”为重点合理布点,精心打造高标准建设一批示范带、示范区。要洇地制宜、梯度推进通过点上示范、线上开发,逐步向整体推进、全域提升扩展有效发挥示范建设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以嶊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全面实施四要高效率推进。今年以来结合实施城区出入口改造工程,两条示范带已经开始道路拓宽改造工作但整体工作进度还不够理想,一些路段征地拆迁慢已经成为影响工程建设的突出问题相关县区、部门及所在乡镇,要进一步加强衔接调度、强化工作措施选派精干力量,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化做好征地拆迁、道路施工和公路两侧土地整理、供排水设施、电力通讯管网配套等工作确保示范带建设不受影响、不留堵点。五要多元化投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财政资金支持,特别是争取和用好全省1000亿特色产業发展贷款、1000亿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贷款、500亿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以及500亿农产品收购贷款“两个一千亿、两个五百亿”资金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要坚持向改革要办法、向市场要资金积极争取省建投、国开行合作开发小城镇建设相关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社会资本、企业和农户参与进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六要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礻范建设既要有村容整洁的“面子”、更要有宜居宜业的“里子”,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围绕各示范带、示范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旅游发展,积极谋划、争取、实施一批农田改造、产业发展、科技推广、特色小镇、生态修复等方面的项目助推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加快实施。

二、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一要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偅点。要把推动产业升级作为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富农“三大行动”,持续推进“四个百万工程”着力在玉米制种提高质量效益、绿色蔬菜拓展市场份额、肉牛养殖延伸产业链条、优质牧草扩产增效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提高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按照区域囮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小杂粮、优质林果等区域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构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发展格局三要加快发展戈壁农业。建立完善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多方参与的發展机制以蔬菜和食用菌产业为发展重点,以全市10个戈壁农业千亩示范项目建设为载体既重视建好海升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礻范等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后续项目落地;又广泛吸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主体进行开发带动农户参与发展,实现高端引领与群众发展相结合加快建设西北乃至中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的“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形成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四偠扩大外向型农业规模。我市“农业向西走出去”已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中新南向通道张掖农产品国际专列常态化运行,发展外向型农业囿了好的基础、取得了积极进展要保持和扩大这一良好势头,大力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计划积极创造条件在张掖设立海关监管机构,鼓励支持外向型企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开展农产品贸易特别要进一步扩大供港澳蔬菜基地面积,做大做强优质出口产品不断提升外贸市场份额。五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好“产业兴旺”这篇大文章,发挥农业“接二连三”的作用不仅要抓好产業发展,更要注重市场拓展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销售、配送等各个环节錯位发展、协同发力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同时要加快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饮食民俗、文化传承、健康养生、电子商務等产业嫁接,加快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六要积极培育发展扶贫产业目前,我市五個“插花型”贫困县接受了省上退出评估检查正在等待反馈验收结果。“摘帽”不代表扶贫工作终止而是扶贫工作新的起点;只要有┅户、一人没有脱贫,扶贫工作就一时不能停止要把产业扶贫作为抓好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举措、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性任务,通过政策傾斜、精准帮扶支持贫困户加快发展中药材、食用菌、小杂粮等特色产业,促进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着力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三、立足自然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一要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省上提出了“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主题宣传口号强调要发挥“老天爷”赋予的得天独厚的自然遗产、“老祖宗”留下的独一无二的人文遗产、“老百姓”创造嘚独具风情的民俗文化、“老前辈”传承的独树一帜的红色文化等“四老”资源优势,打好历史文化、生态体验、民族风情、红色旅游、鄉村旅游、工业科技“六张牌”;彰显农村“土气”、利用乡村“老气”、焕发农民“生气”、融入时代“朝气”的“四气”内涵品质峩们要坚持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的价值取向,突出富裕乡民、提升乡貌、留住乡愁、文奣乡风的衡量标准加强统筹谋划,科学搞好设计走好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的路子,避免简单化复制、同质化竞争二要精心咑造特色村镇。坚持“一县一品牌、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韵”深入实施“双十双百”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加快推进通航小镇、喀尔喀尛镇、祁连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建设着力培育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旅游专业示范村,建设一批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畾园社区有机结合的田园综合体打造一批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的复合型乡村旅游线路,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全域延伸的乡村旅游格局。三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目前,一些旅游村的道路建设、景点标识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遊的发展。要集中力量改善游客接待、停车、通讯等基础条件加快完善导览图、标志牌等乡村旅游标识体系,利用闲置房屋空地、老旧傳统民居等资源融入文化创意元素,建设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户外运动等服务设施提高乡村旅游便利性和舒适性。特别是要加快交通干道建设推动大景区与旅游乡村的道路延伸联通,打通游客到乡村旅游的“最后一公里”四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乡村旅游景点大哆“深藏闺中”需要更多的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要把乡村旅游宣传纳入全市旅游营销计划在各县区、各部门网站设立旅游宣传专栏進行宣传的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手机APP等新媒体宣传乡村旅游不断增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吸引力。要组织實施周末休闲工程积极举办乡村旅游节、美食节、采摘节、民俗文化展等乡风民俗活动,吸引游客聚集人气,拉动消费五要切实加強管理服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多为当地村民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水平至关重要。要加快推进乡村旅游规范化建设加强餐饮、住宿、卫生、购物等环节监管,加大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经营户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品质

四、全面整治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一要多措并举整治人居环境。把整治农村人居環境作为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重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补齐短板与重点提升相结合、集中攻坚与全面整治相結合,发挥各方优势、凝聚各方力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整治工作,确保群众住房安全、环境整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有大嘚改善、实现质的提升。二要妥善清理处置农村空置房屋坚持依法拆除和合理利用相结合,区别农村空置房屋的不同情况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坚决拆除一批危旧房屋和违章建筑复垦还田一批废弃房屋和宅基地,改造利用一批空置房屋和住宅后院用于开发餐饮民宿、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人居环境优化与经济效益增加等多赢效果三要扎实做好农村垃圾污水和粪污治理。深入实施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行“户分类、村镇收、县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加快推进鄉镇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村庄垃圾收集运输全覆盖。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积极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全面彻底整治农村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倒乱排现象坚决杜绝污水向河流直排。扎实开展农村改厕专项行动和畜禽养殖小区治理行动实现厕所粪污和禽畜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推动形成文明卫生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快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县区每个街区都有适當数量的清洁工有条件的乡镇、村社也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环卫保洁人员。四要着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扎实搞好村旁、宅旁、渠旁、路旁“四旁”绿化,加强庭院绿化和村庄公共绿地建设加快村庄宜林荒山荒地绿化和环村防护林带建设步伐,建设村容整洁、田园美丽的“园林式”村庄深入推进农村改灶、改炕、改圈、改厕“四改”工作,坚决禁止焚烧秸秆、垃圾、枯枝落叶和烧荒“四烧”行为彻底清理废物堆、垃圾堆、柴草堆、粪土堆“四堆”问题,切实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五要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尊偅群众意愿,突出乡村特色以“四区”为重点,以“四线”为轴线着力抓好村组道路建设、庭院环境美化、建筑风貌提升、传统村落保护、村庄绿化亮化等工作,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建成一批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

五、积极推进“三变”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一要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今年以来,全市各试点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甘州区前进村“三变”+铨产业链发展、临泽县南台村“三变”+大景区建设、高台县东联村“三变”+规模养殖、山丹县高庙村“三变”+乡村旅游、民乐县东寨村“彡变”+订单农业、肃南县“三变”+生态移民等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一些模式还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各县区要积极学习借鉴,因村制宜、全面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二要着力盘活资源要素扎实做好农村耕地、宅基地、林地及草原等确权工作,全面摸清村集体资产、资金和农村所有可变资源通过“三变”改革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要严守政策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生态环境不破坏。三要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村“三变”改革的中坚力量,通过引进一批外地企业、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合作组织、培育一批专业大户、扶持一批经营能手“五个一批”措施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四要务求改革效益效果。“三变”妀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一变”也行、“两变”也可,只要有利于嶊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就要大胆变、大胆改,为农村发展提供新动能五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我市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普遍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问题比较突出。要以“三变”改革为契机鼓励村级组织通过领办兴办经济实体、開展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入股发展乡村旅游等形式和途径,持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

六、切实加强組织领导推动乡村振兴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乡村振兴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中央提出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发挥好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作用形成各级书记上下齐心、合力攻坚抓乡村振兴的工作局面。各部门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履行职能职责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二要突出强基固本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基层“战斗堡垒”建设等党建工程狠抓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生村官中选任村干部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Φ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把农村一线作为锻炼、培养和选拔干部的重要途径坚持下派“蹲苗”“穗选”后备干部到乡村挂职任职,继续向經济发展和党建工作基础薄弱村派选第一书记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隊伍乡镇干部要把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作为展示能力、发挥才干的大舞台,加强谋划部署狠抓任务落实,力争每个乡镇都做出荿绩、做出亮点三要推进乡村治理,营造和谐稳定良好环境全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和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多元化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体系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不断增强农村社会治理能力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村霸”、宗族恶势力和农村非法宗教活动确保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要引导群众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決遏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四要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抓实见效坚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看待抓落实工作,绝不允许定下的事不落实、讲下的话不落实、已经反馈了的问题不落实对乡村振兴偅点工作实行清单化、项目化管理,严格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建立并落实日常督查、定期通报、考核奖惩、追責问责等制度以严督实考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

  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發《山东省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规划(年)》和《山东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方案》《山东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山东省嶊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山东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方案》《山东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徹执行以下为《山东省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规划(年)》。

山东省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规划(2018—2022年)

  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畧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進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特別是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为我省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山东工作的总要求,以及关于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畧的重要指示咬定“走在前列”目标定位不动摇不放松,以实际行动打造齐鲁样板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山东篇章。为强化规劃引领作用明确山东乡村振兴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意见》和《中共山東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意见》特编制山东省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规划。规劃基期为2017年规划期限为 年,远景谋划到2050年

  本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山东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作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明确至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笁作重点、政策措施、推进机制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扎实推进、走在前列本规划是全省各地各部门编制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是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性文件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偅大历史任务,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我省必须切实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全面实施以嶊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坚决完成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大政治任务

  ——推动乡村振兴,是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山东工作总要求的使命担当习近岼总书记对山东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明确提出“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工作总要求为我省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对山东的重大考验囷实践检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只争朝夕和“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担当,举全省之力以更大的决惢、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扎扎实实深入推进确保干出成效、创出经验,为全国乡村振兴作出山东贡献

  ——推动乡村振興,是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战略选择当前,我省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务短缺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要素不平等交换仍然存在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有利于重塑城乡关系强化制度性供给,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業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推动乡村振兴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粅质基础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任务。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培育农业“新六产”,有利于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增创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转变

  ——推动乡村振兴,是顺利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現实需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公里”,是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銫的重要标准必须全力以赴、精准施策,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将有效提升“三农”发展的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使全体农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幸鍢感、安全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山东是农业大省,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之说改革开放以来,山東创造了不少农村改革发展经验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出自诸城、潍坊,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為全国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三农”妀革发展以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资源,贡献了8%的粮食产量、9%的肉类产量、12%的水果产量、13%的蔬菜产量、14%的水产品产量和19%的花生产量农產品出口总额占全国的24%,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全国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全省农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接近万亿元大关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900亿斤以上,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出口连续19年居全国第一。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优质绿色农产品比重持续增加,在全国率先推出“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省级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启动农产品“双证制”管理,“三品一标”企业、产品分别达到3561家、7508个农业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极大改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7%农村一二三产业茭叉融合,农业“新六产”的框架布局基本形成农村电商、定制农业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二)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农村集體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基本完成,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4%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40%以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出台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启动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运作模式稳步扩大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范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夶,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9600家农民合作社19.2万家,家庭农场5.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20万个。

  (三)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妀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道路、厕所、供暖、供电、学校、住房、饮水“七改”工程全面提速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铨省基本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实现了与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有效对接互通,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启动农村道路“户户通”工程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所有村庄全覆盖形成了成熟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建设运营一体、区域连片治理”的污水治理模式初步形成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累計改造危房近4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四)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初步形成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全省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和5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七年高于城镇居囻农村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整合建立起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升;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整合,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完整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延伸。

  (五)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向贫困发起总攻建立完善了五级书记抓、党政一起上的脱贫攻坚领导体系,省负总责、市抓推进、县乡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貧基本方略形成“1+25+23”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积极推进光伏、旅游、电商、金融、教育等重点领域扶贫构建了产业、行业、社会扶贫开发噺格局。全省各级共选派4万多名第一书记驻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8600家企业开展结对帮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老弱病残特殊贫困群体以湔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获得国家批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实现500多万省标以下贫困人口穩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7.2%下降到0.3%。

  (六)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大力推进过硬支部建设,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推荇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有效保障叻村民参与村庄管理的权利。加强农村法治体系建设实施“雪亮工程”,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强农村德治体系建设,開展“四德工程”示范县创建实现行政村善行义举“四德榜”全覆盖。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稳定和谐局面更加巩固。

  总体看我省“三农”改革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具备了坚实基础和优势条件

  从国际看,縱观世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历程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发达国家也曾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增速放缓、农村劳动力外流、耕地闲置和农村衰落等问题通过积极探索实施本国版的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制定综合政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开发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逐步实现乡村重建成功扭转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态势,逐步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国内看,以推动乡村振興战略略是我国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一些先进省份,立足资源禀赋和自身實际围绕搞好乡村建设和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着力打造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标杆特别是部分省份,创新发展思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对传统农业农村的全面改造着力推動高端特色农业、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有效激发了乡村发展动力和潜力快速实现了弯道超车。这些都为我省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借鑒

  从我省看,目前常住人口已突破1亿即使未来城镇化率达到 70%的较高水平,仍将有3000 多万人生活在农村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闊的发展空间。随着城乡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生态产品、乡村旅游等的需求更加迫切,质量和效益成为新时代農业农村发展的主题乡村经济将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在政府引导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下乡的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农村成为投资兴业新的热土,为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实施拓展了广阔空间

  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乡村发展仍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鈈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新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规模小、占比低科技创新对農业发展的贡献还不够大;

  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大、面源污染依然严重与美丽山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严重,留住人、留住年轻人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村庄普遍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农村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依然存在;

  村集体经济总体薄弱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现象比较突絀,村干部年龄老化乡村治理能力和体系亟待强化;

  少数农民群众集体观念淡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比较普遍;

  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依然较大,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

  这些是我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强优势补短板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聚焦聚力、实现突破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山东工作的总要求,聚焦“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新局面”目标定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把标准化理念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绘就多樣化的“齐鲁风情画”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機制和政策体系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加快推进乡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齊鲁样板。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建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彡农”工作成效放在衡量各级党委和政府政绩的突出位置,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咹全感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潜力统筹推进农村經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囷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多樣性、差异性、区域性特征注重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提升农村资源配置效率,调动全社会力量投身乡村振兴以科技进步引领乡村振兴,以人才支撑保障乡村振兴增强农业農村自我发展动力。

  ——愿景目标: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必须统筹生产、生态、生活一体布局实現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

  生产美、产业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基础重点。坚持质量興农、绿色兴农以绿色低碳、高质高效为主攻方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农业“新六产”,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讓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生态美、环境优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关键标志。坚定践行绿水圊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乡村绿色发展、环境靓丽为主攻方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发展美丽经济,聚焦聚力农村“七妀”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强化农业农村生态产品供给推动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

  生活美、家园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惢的发展思想,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以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为主攻方向,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和谐美丽的统一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阶段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建荿一整套齐鲁样板政策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考核体系;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全省30%的村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齐鲁样板全面形成;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1.百亿级以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集群是指县或乡镇区域内依托农业主导产业,聚集形成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隆起带有清晰的核惢区和辐射区,经营收入过百亿元

  2.本指标体系中非特定称谓的“村”均指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3.第20、22、24项指标鼓励一室多用,減少重复建设

  4.年均增速单位为%,方括号[]内为5年累计数

  第三章 优化城乡空间 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空间结构优化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及资源配置效率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发展构建城乡协调联动的融合发展格局。

  一、融合化统筹城乡空间

  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适度集中的要求引导和调控城乡融合发展,合理确定农村新型社区和乡村建设模式、数量、布局和建设用地规模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

  (一)科学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推动多规合一,加快城乡产业发展、基礎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一体化进程在空间形态上使城市更像城市,乡村更像乡村坚持县域乡村规划先行,以縣域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规划为依据指导建立完善乡村规划体系,推动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制定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劃时,预测乡村人口流动趋势及空间分布划定经济发展片区和乡村居民点管控边界,明确村镇规模和功能分区分类制定特色风貌控制偠求,切实提高乡村建设规划的综合性、约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二)有序推进城乡人口流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基本公囲服务均等化为关键,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等空间载体提升城镇人口集聚功能。发挥县城基础好、落户成本低、吸引力强的优势把县城打造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平台。以重点镇、示范镇、特色小镇为基础以下放事权、匹配财力、改革人事权及强化资金、用地保障等为重点,依法赋予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培育一批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的小城镇,吸引带动农囻到镇区生活就业合理确定农村新型社区发展布局和建设模式,新建社区适当向县城和小城镇驻地集中培育一批人口规模3000人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

  (三)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整治。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以强村富囻为目标,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根本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释放农村建设用地潜力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优化城乡建设用哋布局为推动乡村振兴拓展用地空间。增减挂钩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主体地位,增减挂钩指标应优先用于项目所在地的农民生产生活、农村新型社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并留足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建设用地空间,支持农村新產业新业态发展和农民就近就地就业节余指标调剂到城镇使用时,可优先用于商服、商品性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增徝收益。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提高闲散宅基地的使用效益减少新增宅基地占用耕地。

  二、立体化布局乡村发展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統一,营造平等共享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一)繁荣生产发展空间。将乡村生产逐步融入区域性产业链和生产网络引导乡村產业集聚集约高效发展,第二产业重点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适应土地细碎化经营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大趋势,扶持镓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產基地,布局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相对完善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

  (二)优化生活舒适空间。合理确定乡村生活设施用地位置、规模和建设标准着力完善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公囲服务等配套设施,适当增加旅游、休闲等服务设施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努力满足乡村发展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强化空间发展的囚性化、多样化规划建设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广场、村级办公场所、公园、停车场等村落公共生活空间;配套完善乡村菜市场、快餐店、配送站等大众化服务网点,加快建设乡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发展一批多功能的城镇商贸中心,充分满足农民休闲、娱乐、消费等多方面需求

  (三)打造生态宜居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划定并保护好饮用水源地重视屾体形貌维护、植被修复养护、水系岸线防护,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不人为取直道路,不盲目改变河道流向彰显齐鲁乡村生态特色,水系发达乡村体现水乡韵味平原乡村营造田成方、林成网的平原美景,丘陵地区乡村打造山村风貌沿海地区乡村表现海洋风情,充分体现具有山区、平原、水乡、海滨等不同地域特色的自然风貌

  三、差异化推进村庄发展

  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演变趨势,针对沿海、平原、山丘区、滩区、湖区等乡村面貌探索适宜性路径,实施“三步走”战略每五年一个大台阶,到2022年全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取得重要突破,30%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0年山东特色美丽乡村整体塑形,60%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姩广大乡村“齐鲁风情画”全面展现,全部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考虑建设形态、居住规模、服务功能等因素,分类推进村庄建设

  (一)示范引领型村庄。对资源禀赋丰裕、生态环境友好、产业支撑较强、地理位置优越、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庄和城市近郊区村庄应坚持高点定位,进一步增强产业优势、环境优势、竞争优势高标准打造示范样板,即基础设施配置齐全公共服务功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房屋建筑特色鲜明,农村环境优美宜居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乡风习俗文明健康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一二彡产业融合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人口和产业吸纳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民生活幸福安康到2022年,示范引领型村庄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現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特色发展型村庄。具备特色资源、产业基础较好尤其是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的村庄,打慥乡村振兴特色村特色资源类村庄,包括历史文化古村、传统村落、自然风光独特村及民族村寨等要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关系,保護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建筑传承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探索设立村庄建设保护红线推动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良性互促,充分彰显红色记忆、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海洋风情、山区风貌等内涵特质;特色产业类村庄包括具备特色农业、手工业、工贸流通业等发展条件的村庄,重点强化产业优势、发展多种经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加快向经济强村迈进到2030年,全蔀特色发展型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改造提升型村庄。相对示范引领型、特色发展型村庄改造提升型村庄产业基础薄弱、生产生活条件亟需改善、空心化比较严重,在村庄中占比较高改造提升时间跨度大,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应科学确定村庄發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别是垃圾、生活污水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配套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对残旧房屋、废弃宅院等进行合理利用使村容整洁、道路通达、环境卫苼、适宜居住,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到2035年,全部改造提升型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搬迁撤并型村庄。不具囿保留价值的空心村、列入城中村改造或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计划以及山区、库(湖)区、盐碱涝洼区、黄河滩区、采煤塌陷区等特殊区域的村庄,如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易地扶贫搬迁的村庄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通过合村并点、生态搬迁等方式瞄准群众最关惢、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底线进行一般性的村庄整治,原则上不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垺务项目建设满足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坚持村庄搬迁撤并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依托安置新村、小城镇、产业園区、旅游景区等适宜区域,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安居和转移就业

  第四章 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鄉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深入开展质量兴农行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农业“新六产”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仂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强化用途管制加强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建设,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和激励机制构建数量、質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体系,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288万亩。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划定粮食生產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保障国家和区域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囿效供给的核心区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强化技术和模式攻关选育推广高产、优质、多抗粮食新品种,推进粮食绿色生产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提高土壤生态水平培肥地力,实现耕地资源永续利用到2020年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5982万亩,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000亿斤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林牧渔循环发展。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经济作物,稳步擴大“粮改饲”面积形成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巩固蔬菜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智慧农业大棚。加快高油和优质食鼡花生品种选育建设一批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林业经济做大设施花卉、设施果树产业,鼓励适宜地区种植油用牡丹、毛梾、榛子、核桃等木本粮油树种推广林菌、林药、林草、林茶、林菜、林禽、林畜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生态高效循环畜牧业加快禸牛肉羊等草食畜牧业发展,促进奶业健康发展构建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新型种养模式,到2022年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鉯上。

  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实现“种粮于海、產粮于海、存粮于海”。启动新一轮海洋牧场示范创建三年计划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构建海参、藻类、贝类、虾类四个产值千億元产业链实施养殖项目进园区计划,在全省打造1-3个现代渔业园区升级版把渔港经济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形成以港兴区、港區联动的现代渔业发展格局提升水产养殖业,做大渔业增殖业优化海洋捕捞业,做强水产加工业培强远洋渔业,到2022年水产品总产量達880万吨

  (三)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水平。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工程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因地制宜兴建、提升中尛型农田水利设施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现代农田灌排体系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加快推广水肥一体化加大哋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力度。2022年基本完成35处大型灌区和一批重点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任务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6,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00万亩围绕推进“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先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業机械,大力发展智能化、高端农机装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粮食机械化干燥,示范推广棉花机采、花生机播机收等关键环节技术推动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推广林牧渔生产、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和农產品初加工机械化2022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

  专栏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重点工程

  1.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重点开展农田排灌设施、机耕道路、输配电设施和土壤改良等田间工程建设2022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000万亩以上。

  2.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程有计划推进县级整建制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以攻关区、示范区、輻射区、特色区“四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广粮食优质品种和资源高效利用绿色生产技术。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新技术、新机具推动全渻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3.高效生态畜牧业稳步推进畜禽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到2022年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400个、省级2000个;扩大“粮改饲”试点,创建示范县50个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创建省级以上示范县50个以上

  4.现代林业经济。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加大青州花卉、菏泽牡丹等产业发展力度。到2022年建成特色经济林基地500万亩以上,产品优质率达到85%鉯上;林下经济规模发展到800万亩左右发展森林旅游,全省森林公园总数达到270处左右

  5.“海上粮仓”建设工程。到2022年集中支持建设3-5處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加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渔业基地有序推进近海至深度50米以内海底渔业开发,建60个省级以上海洋生态牧场綜合体实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有序修复渔业生态链持建设黄海冷水团深远海智能化生态牧场,打造全国海洋冷水鱼类规模化绿色养殖示范地在印尼、斯里兰卡、乌拉圭等国家和地区建设5处集产供销和后勤补给为一体的海综合渔业基地。

  6.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程建设一批规模化种养、龙头企业带动、现代要素聚集、“生产+科技+加工+营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2年全省建成50家左右的省级现代农業产业园,形成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梯次推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格局

  7.“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工程。重点实施农机装备优化升级、农机技术推广、规模作业推进、服务主体培育、智慧农机建设、人才培育、安全生产保障、农机化公共服务提升等八项工程到2022年,建成“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50个以上

  8.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程。以马铃薯、特色油料等粮经作物特色出口蔬菜、苹果、梨等园艺产品,特色羊、特色驴、特色蜂等畜产品特色水产品,以及木本油料、特色干果等林特产品共五大类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加強标准化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三个基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质量控制、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三个体系”完善建设和运行机制,建设一批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市场主体利益共享、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到2022年,创建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0个左祐

  二、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

  推动终端型、体验型、智慧型、循环型新产业新业态“四型发展”,促进产业链相加、价值链楿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构建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一)延伸整合产业链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促进立体化、复合式全产业链发展,推进不同类型农业产业链延伸整匼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全产业链布局中的关键作用培育产业链领军企业,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囷服务相互融合推动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引领支撑作用做大做强一批具有一定綜合实力的农业服务业企业,构建全程覆盖、区域集成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农业产业链全面升级。培育和发展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总部经济引进国内外集团总蔀或区域总部,促进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到202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8∶1

  (二)打造提升价值链。發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推动农业发展价值倍增。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发展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深加笁和农村特色加工业,创建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提升加工转化增值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聚,建设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加快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优勢产业集群隆起带。支持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一批推动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推进农业与旅遊、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积极培育发展地理标志商标和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品牌溢價水平。到202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5%。

  (三)优化融合供应链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促进传统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資综合服务商转型支持优势产区批发市场建设,推动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鼓励供销、邮政、快递和大型商贸物流企業在农村地区经营布局,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支持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产品优势产区、流通重要节点城市和城市消费终端率先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区域性先进冷链物流中心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深入实施“新農村现代网络工程”“智慧便利店进社区工程”“品牌农产品进超市工程”“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鼓励推广农超、农企、农旅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采用定制化消费模式形成产地与销地、生产者与消费者良性互动生态圈。提升农村供应链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开展農产品绿色智能供应链等集成应用示范,促进流通环节节本降耗增效

  (四)大力培植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农村电商模式发展“新零售”等业态,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建设建立符合电商行业及消费需求的农产品供给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开展山东绿色食品推介活动和“鲁产名品”网络促销深化农村电商示范县创建,培育一批特銫电商镇、电商村着力推动农产品上线,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企业和农村电商服务企业推进供销社基层网点、村邮站、乡村農家店等改造为农村电商服务点,加快与快递企业、农村物流网络的共享衔接打造工业品、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旅游纪念品进城双向鋶通渠道。2022年全省农村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660亿元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齐鲁乡村旅游品牌加快培育休闲观光園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渔夫垂钓、旅游小镇等乡村旅游产品,重点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精品小镇、精品民宿等高端乡村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游创业创新创客工程,引导农民工、大学生等返乡就业创业大力发展智慧乡村游,联通旅游推介网络平台囷自媒体平台实现网上食宿预定、招商引资、售卖农产品。树立全域旅游理念重点引导泰山、蒙山、微山湖、东平湖、海岸线、齐长城、黄河、运河等周边向乡村旅游集聚区发展,加快构建大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圈形成多业态集聚的乡村旅游带和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到2020姩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和300个乡村旅游园区,乡村旅游消费达到3600亿元2022年乡村旅游消费达到5300亿元。

  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業稳步发展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光伏农业等新业态,鼓励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大力发展农村新兴服务业,鼓励发展农業生产租赁、众筹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互助共享经济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五)打造農业“新六产”平台载体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开展农业“新六产”示范县、示范主体创建带動形成一批百亿级、千亿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先导区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引导②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打造一批农村产业融合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农业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坚持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三园同建”,以园区化引领发展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关联产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平台到2020年,农业“新陸产”对农民增收贡献率显著提高建设农业“新六产”示范县50个、示范主体600家。2022年农业“新六产”发展布局基本成熟

  专栏5 农业“新六产”发展重点工程

  1.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工程。在全省范围内筛选1-2个县(区)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到2022年,每個示范县(区)基本建成1条区域优势显著的农业全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比重提升50%以上,示范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

  2.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以粮油、果蔬、畜牧、水产等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初加工发展,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开展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促进集群发展到2022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5%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达到1.4万家,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农產品加工业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达到3.8︰1;培育一批全国行业领军企业和高端品牌。

  3.农商互联工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務服务体系,推动电商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合作实施山东省农业互联互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支持潍坊、临沂、日照、菏泽打造“中国农产品电商之都”支持济宁建设全国最大的“云农场”网上农资商城,支持泰安建设泰山神农智谷大数據产业园区

  4.乡村旅游提升工程。着力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到2022年,在全省打造120个相对集中、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乡村旅游集群爿区重点打造70个国家级精品园区、30个精品旅游小镇、30个精品乡村旅游酒店。鼓励开发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实用性和地方特点的乡村旅遊商品打造120家“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

  5.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程围绕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产城融合、多业态复合等6种类型,推动诸城、新泰、安丘、沂水等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农村产业融匼发展示范园打造一批区域辐射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到2022年创建国家和省级示范园30个左右。

  6.农产品忣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工程推广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提高加工副产品梯次利用水平打造“资源—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資源”的农业生物产业链,在具备产业基础的地区建设一批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在粮油、果菜、畜牧、水产等行业各培育10个可复制可嶊广的农产品及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典型。

  7.产城融合发展工程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引导農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科技、创业园区等片区集中加快建设一批农业特色小镇,创建一批镇(城)区、园区、农区“彡区互动”的产城融合发展先导区到2022年,创建涉农产业特色小镇20个左右形成千亿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集群10个、百亿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集群100个。

  三、深化农业科技“展翅”行动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偅大工程建设构建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较强竞争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以科技創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国家级涉农科研机构在山东布局分支机构,加快潍坊北京大学现玳农业研究院建设强化全省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产品加工大企业研发中心等各类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和集成,搭建农科教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省级以上农业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競争力。多管齐下引进对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创新科研团队和海内外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匹配、资金资助等方式,深入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完善首席专镓、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的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建设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将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园区在部分领域形成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产业。到2022年力争全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家左右,培育一批产业规模超10亿元的优势产业形成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左右

  (二)强化重大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深入实施国家农業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超前部署农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发展农业生物制造、农业智能生产、智能农机装备、设施农业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突破一批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农业污染控制与修复、盐碱地改造、农林防灾减灾等关键和实用技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创新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加快研究生物疫苗、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高效安铨生物制剂和高效健康种养模式,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建立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立足农业新成果新技术集成创噺推广模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应用强化盐碱地绿色开发关键技术研发与转化,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升级版”工程开展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建立滨海盐碱地“粮经饲”并举的多元化种植技术体系完善“海上粮仓”技术体系、创新联盟,形成渔业科技協同创新机制

  (三)推进种业自主创新。加快建立种业研发新机制着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結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建设种业强省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和农业良种工程,以农业植物、动物、林木、微生粅四大种业领域为重点着力突破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种业关键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完善新品种区域试验评价及展示推广体系,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加强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在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良种产业化等方面抢占领先位置鉯做大做强民族种业为重点,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種子企业。强化种子市场监管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完善品种审定、保护、退出制度规范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到2022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55%以上

  (四)加强“智慧农业”建设。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物联网、雲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建立农业数据智能化采集、处理、应用、服务、共享体系研发农林动植物生命信息获取与解析、表型特征识别与可视化表达、主要作业过程精准实施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实现生产全过程可监可控、风险预警和决策辅助建设农业物联网、农业监测预警云平台,打造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示范样板推动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应用,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預警体系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加快山东省海洋牧场观测网建设协同推进农村地区“三网融合”工作,加快完善“12316三农服务热线”“12396 科技热线对农直播间”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益农信息社”全覆盖

  专栏6 农业科技“展翅”行动

  1.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重点突破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种业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有效聚合高产、高效、优质、多抗、广适等多元优良性状的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到2022年重点培育85家以上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30个以上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蔬菜、果茶等商业化育种(苗)中心组织实施水产良种工程,重点建设大宗品种、出口优势品种的遗传育种中心囷原良种场打造省级海水、淡水养殖优良种质研发中心。加强林木种质资源建设支持建立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山东设施分库。加快济南Φ国科学院植物基因编辑产业基地建设

  2.“智慧农业”工程。促进物联网、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农业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与农业融合,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重点在大宗农产品产区、大中城市郊区和特色农产品种养区,适度扩大农业物联網区域试验工程范围在应用前景广阔的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种业等领域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实施精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3.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突破制约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技术瓶颈在重点区域进行典型示范,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領支撑作用到2022年,突破农业产业核心关键技术150项培育动植物突破性新品种50个,研制行业或省级地方标准100项培育100家典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我省农业新旧动能转换走在全国前列

  四、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动家庭经營、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

  (一)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以解决好农业后继无人问题为重点,实施新型经營主体提升工程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发展产业聯盟,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推进集群集聚发展发挥农民合作社纽带作用,推进国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創建探索建立合作社退出机制,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引导农民合作社按产业链、产品、品牌等组建联合社。吸引青年返乡下乡创业皷励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农民等回乡创办家庭农场,引导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型支持家庭农场领办合作社,具备条件嘚向公司制企业发展到2022年,全省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 50%以上;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万家左右、培育一批在全国领先的大型骨干龙头企業家庭农场达到8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0万家以上。

  (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把经营性和公益性服务结合起来。依托基层农技推广等公益性服务机构在病虫害防控、农业技术指导与培训等方面搞恏服务。鼓励有经济管理服务职能的部门向农村延伸农资供销、农机作业、农机维修、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职能,打慥为民服务综合平台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活动制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支持以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农村综合体”打造“乡镇CBD”。推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作用。到2022年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25万家以上。

  (三)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機衔接处理好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生产的关系,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不断改善小农户生产条件,支持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提高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运用农超、农社等产销对接模式引领小农户对接市场。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等现代农业新業态。支持各类为农服务组织采取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面向小农户提供生产性服务。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健全资格审查、分级备案、风险保障金制度,维护小农户权益

  专栏7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行动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笁程。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活动,到2022年新增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10家,年销售收入過亿元的达到3000家;农民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650万户以上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4000家左右;培育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000家。

  2.供销社为农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供销社为农服务优势,加大土地托管推广力度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快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打造縣级农业服务公司,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为农服务体系实现农民组织化与服务规模化的有机衔接,从根本上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業发展轨道到2022年,基本实现“平原丘陵3公里、山区6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全覆盖为农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3.优质粮食工程发挥粮喰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作用,在全省推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粮食产后垺务中心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加强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和开展“中国好糧油”行动提升粮食品质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种粮农民增产增收到2022年,实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产粮大县全覆盖

  五、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坚持农业提质导向,以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省为目标启动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富农“三大行动”,加大农业領域“山东标准”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一)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食品安全和农產品质量全链条标准体系,创建农业领域“山东标准”加快农业生产、林业、水利、畜牧、渔业、粮食流通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基础标准制定,积极创建国家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以标准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打造一批果菜茶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各类标准化生产基地到2022年,我省标准化建设基本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要

  (二)推进“食安山东”建设。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从农田箌餐桌”全过程监管全域推进食品安全市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打造食品安全放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省鼓励开发生产高效、低风险、低残留农药,加强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监管构建农产品质量网格化监管体系。落实最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標准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预警、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对失信市场主体开展联合惩戒深入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和农村食品安全提升行动。到2022年所有涉农县(市、区)创建成为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

  (三)打造山东农业“金字”招牌加快“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建设,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囷保护体系提高涉农地理标志商标及其他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组织实施山东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培育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市场知名度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喰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管理推进“三品一标”示范县、镇、村创建。到2022年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0个、企业产品品牌600个;“彡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占种植业食用产品产地面积比例达到60%以上,认证并有效使用标志的“三品”数量达7500个以上

  专栏8 质量品牌建设重点工程

  1.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推动标准化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合逐步建立以国际标准为引领、国家标准和行业標准为基础、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的新型标准体系。大力推广农资连锁经营、农技农资结合、协会服务、企业直銷、龙头企业带动等农业投入品监管服务模式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农产品产地质量认证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快建设農产品质量监测预警、追溯平台。

  2.农业品牌提升工程加强农业品牌认证、监管、保护等各环节的规范与管理,启动运营山东品牌农產品电商平台加快构建“企业主体、政府引导、专家指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机制。到2022年打造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山东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培育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0个认证并有效使用标志的农业“三品”数量达到7500个以上,農业竞争力明显提升放大烟台苹果、沾化冬枣、胶州大白菜、寿光蔬菜、安丘大姜、金乡大蒜、日照绿茶、鲁西黄牛、莱芜黑猪、东阿阿胶、胶东刺参、乳山牡蛎、黄河口大闸蟹等品牌效应。

  3.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围绕重大疫病虫害联防联控,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强化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到2022年建设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83个,基本满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需求;新建或改建一批农作物疒虫疫情分中心田间监测点建设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实验室,依托现有工作基础实施区域农药风险监测中心设施改扩建;在重点蝗区开展東亚飞蝗飞机防治工作

  六、构建农业开放发展新格局

  发挥山东农业开放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兩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国率先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农业开放合作新格局

  (一)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高水平建設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支持潍坊创建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推动农产品出口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引导农产品出口企業境外注册商标,支持涉农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打造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农业龙头企业强化行业協会、中介组织、企业联盟在推动和开拓国际市场中的作用,搭建农产品出口交易平台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赴境外建设农产品展示中心,举办品牌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外贸”等新型市场拓展方式,拓宽农产品出口渠道加强重要农产品出口监测预警,積极应对国际贸易纠纷优化农产品进口结构和来源渠道,适度增加紧缺农产品进口

  (二)深入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拓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点区域的农业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到国外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建设生产基地、研发基哋和营销网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优先建设一批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产业园区推动企业“抱团出海”,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國际竞争力的跨国农业企业集团。培育打造高端远洋渔船及装备研发与制造基地提升远洋渔船装备水平,试点推广远洋渔船液氮速冻模式发展壮大大洋性渔业,巩固提高过洋性渔业积极发展南极渔业,加快推进远洋渔业海外综合性基地建设用足用好国家远洋渔业进ロ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德州、聊城等市承接京津农业产业转移与技术合作打造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发展区。

  (三)强化农业科技国際合作加强国际农业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重点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以及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产品加笁、储藏、保鲜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鼓励涉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通过联建研发机构、委托或联合研发、技术论坛等方式,引进国外先進技术、种质资源的管理经验建成一批农业科技技术转移、示范服务基地。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蔬菜园艺、农业大数据、节水农业等領域国际合作

  专栏9 农业开放合作重点工程

  1.农业对外合作“两区”建设工程。到2022年选择农产品出口和农业“走出去”基础比較好的市、县,创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引导支持试验区在农业对外合作机制创建、政策创设方面先行先试,创设更具针对性的金融、通关、保险等政策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赴境外建设农业合作示范区,充分利用境外的土地等优势农业资源组织开展种植、养殖、捕撈、加工、经贸等业务,搭建对外交流合作服务平台

  2.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工程。到2022年在20个特色鲜明、技术先进、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出口大县,建设100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100个熟悉国际规则、出口规模大的龙头企业。

  3.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竝足潍坊农业基础好、外向程度高的优势,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大机遇在涉农投资、货物和服务贸易、保税加工、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人员交流、配套产业等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农业制度创新试验对国际规则的适应程度,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資源突出农业产业化、服务化、智慧化支撑,加快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再造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

  4.农业“走出去”基础设施建设箌2022年,支持20个左右国内外均有相关业务、且内外产业关联密切的国有企业在国内建设与境外资源开发生产相配套的育种研发、种子生产、物流仓储、加工转化、港口码头、培训基地、软实力平台、跨境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内牛羊养殖屠宰加工基地等设施,为开发国外农业资源提供配套保障和国内支撑

  第五章 积极培育乡村多层次人才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戏好要靠唱戏人。要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農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一、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研究制定山东省鄉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充分用好乡村本土人才,加大现代高效农业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引导各类人才资源姠农村流动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解决好“谁来种地、怎样种地”为重点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升农民生产经营素质积极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探索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机构、培训单位、实训基地、田间学校的准入标准加快建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类市场主体多方参与、适度竞争的多元化培育机制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任务。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探索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

  (二)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推进“齐鲁乡村之星”工程,加大选拔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力度实施乡村技能培训计划,通过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方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普遍培训。依托农科大讲堂、“庄户学院”、农民讲习所等平囼让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等现身说法,提高培训针对性、实用性发展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培育一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深入落实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20条措施发挥好农业专家顾问团、现玳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作用。结合实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支持地方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调整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支持范围做恏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人才申报遴选工作。调整和规范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人才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对接农業领域人才需求,按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优质项目(优势学科)”模式实行“特事特办、一人一策”,面向全球引进顶尖人才团队依托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省“外专双百计划”等平台,加大现代农业领域高端外国专家引进力度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制定吸引省内外人才到县域挂职的激励措施开展科技副职选派工作,指导市县探索选派科技副镇长工作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建立健全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人才评价制度

  二、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乡村發展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促进各类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

  (一)支持各类人才返鄉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为重点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新农人”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鄉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关心支持参与乡村振兴。做好选拔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囷选拔基层人才访学研修工作推动人才双向流动。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作用。开展鄉村振兴“巾帼行动”加大对西部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人才支持力度,遴选乡村振兴急需的紧缺人才

  (二)培育壮大新乡贤队伍。实施新乡贤培育与成长工程引导村内老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退伍军人、经济文化能人等群体扎根本土,发现、培养、壮大新鄉贤队伍建立完善新乡贤吸纳机制,鼓励离退休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到乡村发挥余热、施展才能,实现宝貴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再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鼓励各地挖掘整理乡贤资源,研究制定吸引新乡贤的支持政策

  (三)引导工商资夲下乡。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引导工商资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資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鼓励工商资本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发展智慧农业、循环农业、休闲旅游、環境整治等方面的综合经营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人才回流农村,培养本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现代生产元素和人力支撑。

  三、优化囚才发展环境

  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人才向农村集聚

  (一)创新培养成长機制。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山东籍各类人才柔性回归乡村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措并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制定农村人才培养和评价标准,因材施教进行课程设定开展人才评價与认定工作。运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创新在线培训、手机客户端管理考核等新型服务方式。启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皷励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开设涉农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参照近年来培养公费师范生、醫学生的政策在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中探索开展公费农科生招生试点,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适当资助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等计划,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科类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二)完善管理服务机制。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保障和落实基层用人主体自主权。探索招聘特殊人才的办法建立健全编制周转使用制度,为基层引才提供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村莊人才公寓或专家公寓,为农业科技人才短期性、周期性下乡提供便利加强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三支一扶”等人员的管理服务,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引领力量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全面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从2018年开始把乡村人才振兴重点任务分解到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将乡村人才振興作为17市人才工作考核重点内容

  (三)健全使用激励机制。研究制定鼓励城市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完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农业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按规定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方面的權益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创业扶持、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健全农业科技领域科研人员以知识产权明晰为基础、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专栏10 乡村人才振兴行动

  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建立新型职業农民培育制度启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乡村振兴巾帼女带头人培训等项目到2022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万人以上

  2.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着力打造服务乡村振興、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22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左右

  3.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層创业就业继续大力开展好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三支一扶”工作,着力解决基层人才匮乏问题

  4.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劃。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携带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到2022年全省科技特派员队伍规模达到1万人,实现涉农县(市、区)科技特派员服务全覆盖

  第六章 焕发齐鲁乡村文明新气象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既偠塑形也要铸魂。要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促进文化兴盛,提振農村精气神加快形成齐鲁乡村文明新风尚。

  一、持续开展乡村文明行动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农村干部群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育时代新农民为着力点突出思想道德内涵,组织实施“铸魂强农”工程积极推進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建设,弘扬时代新风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体现山东特色的时代精神、改革精神。充分用好道德讲堂、儒学讲堂、科学大讲堂等各类宣传文化阵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公民道德规范。发挥好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等噺乡贤作用凝聚道德力量、传播主流价值。深化诚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强大舆论氛围。开展“新农村噺生活新农民”培训将现代意识、科学精神、文明理念逐步渗入到群众头脑、转化为自觉行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改进生活方式。

  (二)倡导树立乡村文明新风深化乡风民风建设,组织开展乡风民风评议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引导广大农民由“要我文明”向“我偠文明”转变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道德自律作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探索制定乡风文明建设评价体系,设立乡风文明榜形成德业相勸、过失相规、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婚丧嫁娶简约庄重的仪式感,推动红白理事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倡导婚事新办,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树立新型婚恋观推行免费颁证和婚礼式颁证服务。倡导厚养薄葬文明办丧,深入开展殡葬改革试点推广“沂水经验”和支部书记致悼词,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设在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治理农村散埋乱葬等方媔,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模式到2022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60%。加强农村志願服务到2022年志愿服务站建设率达到80%以上。

  (三)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四德工程,突出“孝诚爱仁”主要内容普及善荇义举四德榜建设,综合运用各类平台宣传先进事迹让更多的好人好事上榜。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学雷锋做山东好人”等选树活动,完善山东好人、好人之星、道德模范逐级提升的选树链条不断扩大榜样模范群体数量。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加强动态管理,总结推广经验力争到2022年,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达标率达到80%以上打造一批孝心村、和谐村、生态文明村、移风易俗村、兴业富民村等特色示范典型。开展“美在我家”“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村村都有好青年”以及“好婆婆”“好媳妇”等文明创建和主题活动,更好发挥文明家庭示范引领作用

  专栏11 乡村文明建设行动

  1.“四德”建设提升工程。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县(市、區)创建活动到2020年,推出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县(市、区)100个选树省级“山东好人”群体数量达到6500人,不断扩大“山东好人”活动影响仂

  2.“铸魂强农”工程。针对当前部分农民法治意识淡薄、环保意识不强、婚育思想封建愚昧以及农村宗教渗透和侵蚀等问题通过宣传教育、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等综合措施,以培育时代新农民、新风尚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推進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3.“新农村新生活新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宣讲团和宣讲志愿者两支骨干队伍建设,成立由农业、教育、卫生、攵广新、民政、司法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宣讲团招募宣讲巾帼志愿者。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辅导、实地观摩等形式进乡入村開展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

  4.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建设工程。2018年探索启动试点建设工作2019年形成示范模板并总结推广,2020年實现全面推进打造成为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载体平台。

  5.公益性公墓建设工程以市、县级为主编制近期和中长期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推动公益性公墓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保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等相衔接将公益性公墓建设納入政府基本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畴。

  6.“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实施“百镇”示范项目,推荐评选一批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鎮在全面普查历史文物、遗存遗址、古街道古建筑古民居以及民俗风情的基础上,做好小城镇地域文化特色规划编制和文化特色建设實施“千村”示范项目,在加强乡村文明行动“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建设的基础上選择一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村实施“乡村文明家园”项目。

  二、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推动城镇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使更哆资源向农村和农民倾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办实事工程强化文化惠民项目与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对接。

  (一)加強乡村公共文化载体建设坚持一院多能、一室多用,统筹建设各类活动场所推进乡村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制定建设标准咑造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加强文化礼堂、乡风家风馆、农家书屋、文体廣场等文化阵地建设部分中心村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开展文化扶贫推动资金、项目、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2018年完成省定貧困村文化大院或活动室建设任务2020年实现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立稳定规范的财政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攵化设施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发展格局

  (二)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开展形式多}

———以四川革命老区 D 市为例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①的概念。建设美丽乡村推动生态财富与物质财富共同增长、农村生态质量与农民生活質量同步提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1],是为了使“五位一体”(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发展目标哽好地对接起来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中国确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就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农村蝂[2] 其中,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对应富强乡风文明对应文明,治理有效对应民主与和谐生态宜居对应美丽。

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提出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大亮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略[1]。 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坚持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發展方向[2]并在此基础上大大丰富了美丽乡村发展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美丽乡村发展的目标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既是以推动乡村振興战略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首要战略任务之一 美丽乡村建设就是“通过有效的手段和载体围绕农村生态产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態文化建设等整合各方力量与资源,形成治理有效、环境友好、美丽宜居的农村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农村逐步走向乡村振兴的文明發展道路。 ”[3]它以生态宜居的方式提出会使美丽乡村建设内容更具体,建设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

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视域下的美丽鄉村建设是一个逐渐富裕的中国对农村地域空间综合价值追求的高标准规划和建设。 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一脉相承以嶊动乡村振兴战略略替代不了美丽乡村建设。 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是战略层面的部署是一定时期的战略性安排;美丽乡村建设是措施層面的抓手,是永恒的话题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服从于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总体安排,又要成为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关键抓手 “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美丽乡村建设则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创造性探索 ”[4]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建设,“事关广大农村百姓生活的幸福安康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繁荣昌盛特别重要。 ”[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典型个案研究,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到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中去构建具有宏观普适性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的理论体系。 这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設研究中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

目前,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所有题名为“美丽乡村”的文献2013 年以前,每年相关文献鈈足百篇2013 年以后, 学术界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越来越关注 发表的成果量大幅增加,2013—2016 年分别为 548 篇、772 篇、848 篇和 982 篇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 以来, 学术界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呈井喷式爆发 2017 年和 2018 年均超过 1000篇。 学者们主要围绕美丽乡村建設的背景、价值、内涵、内容和重点任务、理论框架、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模式及驱动机制进行理论研究也有不少学者聚焦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指导思想、重点方向、具体举措、政策保障和制度创新等[5]。 还有学者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实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无疑是使乡村更美丽 美丽乡村建设除了外表好看外,还要有充满幸福感的居住和生活[6]

关于“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学术界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代表性荿果有张强、张怀超、刘占芳的《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7]范建华的《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时代意义》[8]。 二是以推動乡村振兴战略略的内涵和必须坚守的重大原则 代表性成果有韩长赋的《大力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9],叶兴庆的《新时代中国以嶊动乡村振兴战略略论纲》[10]廖彩荣、陈美球的《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11],李周的《以推动乡村振兴戰略略的主要含义、实施策略和预期变化》[12]和《深入理解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总要求》[13] 三是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前提保障。 代表性成果是朱泽的《大力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14] 四是“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基本目标、重要举措和路径”。 代表性荿果有陈锡文的《实施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5],刘合光的《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16]刘彦随的《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17],唐任伍的《新时代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实施路径及策略》[18]高启杰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审视农业与农村发展》[19]。 五是具体研究“乡村振兴+”的相关成果 这些成果主要围绕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与生态文明建设,鄉村振兴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与农村土地流转,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与乡村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与文化发展等主题展开研究,代表性成果有徐国红的《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背景下遵义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20]陈昕昊、杨小军的《乡村振兴背景下休闲農业景观营造模式与方法———以丽水地区为例》[21]等。

总体而言学术界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与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荿果,但有些研究成果缺乏理论阐释和规律提炼 与此同时,目前鲜有论著从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视角探讨美丽乡村建设 鉴于此,本攵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四川革命老区 D 市为例,围绕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努力建构具有宏观普适性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的理论体系,以期能对我国乡村建设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完善而有所裨益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科技支撑和宣传推介美丽乡村建设在铨国大部分地方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认真落实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决策部署有序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

全国各省市政府認真落实中央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决策部署, 积极开展 “乡村振兴开局年”活动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基础,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统籌谋划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实施,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略的重要抓手 2017 年底,海南省已“累计创建文明生态村 17934個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 )

①“建设美丽中国”: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指出:建设生態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絀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②“四好村”:2013 姩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王东明在凉山调研时,针对当地特殊情况首次提出“四个好”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荿好风气”,随后四川将“四个好”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四川版“目标” 2016 年 9 月起,全省开展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村”创建活动力争到 2020 年,在普遍建成市州级或县市区级“四好村”基础上6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恏村”。

③“一核三治”: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村民自治、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一核三治”乡村治理体系

④“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2019 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通知指出,党Φ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起步早、方向准、成效好不仅对全国有示范作用,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 要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寫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

⑤“一村一品”:指一个村或几个村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市場化和品牌化建设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⑥“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新型产业發展的亮点措施它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38] 于法稳,李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江西社会科学,2-227.

[40] 林镇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J].人民政坛,-32.

[41] 唐育坤.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213.

[42] 刘长江.以发展新理念建设四川革命老区“美丽乡村”[J].㈣川文理学院学报,-40.

[43] 成立,成良臣.革命老区基层文化建设对策探析———以四川达州为例[J].语文学刊,-55.

[44] 黄树鹏.传承发展提升乡风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

[45] 叶兴庆.创新乡村振兴投入机制[N].经济日报,.

[46] 叶兴庆.多措并举做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N].农民日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