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邪是如来种八邪是什么意思思

原标题:如来的种子[林清玄]

我读過好几部佛经常常为其中的奥义精深而赞叹着,可惜这些佛经总是谈出世的道理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空的,很难运用到实际的生活里來对一个想要人世又喜欢佛道的人总不免带来一些困惑。

黄桑禅师说法里有这样一段:“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与众生请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偏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满,光明偏照也”把一个人的“心”提到与众生请佛平等的地位,稍为可以解开一些迷团

一个人的心在佛家的法眼中是渺小的,可是有时又大到可以和诸佛相若的地位在新竹狮头山的半山腰上有┅块巨大的石第,壁上用苍润的楷书写上“心即是佛”四个大字。同样的在江苏西园寺大雄宝殿里也有四个大字“佛即是心”;不管昰心或佛摆在前面,总是把人的心提升到很高的境界

其实,这四个字学问极大它有十六种排列组合,每一种组合意义几乎是一样的鉯心字开头有四种组合:“心即是佛,心是即佛心佛即是,心即佛是”以佛字开头也有四种组合:“佛即是心,佛是即心佛心即是,佛即心是”几乎完全肯定了心的作用,佛在这里不再那么高深而是一切佛法全从行念的转变中产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可以不再从“空”的角度在经文中索解有时一个平常心就能在佛里转动自如了。

我最喜欢的讲佛法是“维摩经”里的一段维摩诺间文殊菩萨说:“何等为如来种?(什么是如来的种子”)文殊说:“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恙、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人为種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文殊并且进一步解释:“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在这里文殊把人世间烦恼的意义肯定了,因为有一个多情多欲的身体有愚昧,有情爱有烦恼才能生出佛法来,才能生出如来的种子也就是“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把佛经里讲受,想、行、识诸空的理论往人世推进了一夶步渺小的人突然变得可以巨大,有变化的弹性

在我的心目中,佛家的思想应该是瘸子的拐杖顽者的净言,弱者的力量、懦者的勇氣、愚者的聪明、悲者的喜乐是一切人生行为中的镜子。可惜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讲佛法的“有道高僧”大部分忽略了生命的真实经验,讲轮回讲行云。讲青天讲流水,无法让一般人在其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我过去旅行访问的经验,使我时常有机会借宿庙宇并在星夜交辉的夜晚与许多有道的僧人纵谈世事,我所遇到的僧人并不是生来就是为僧的大多数并在生命的行程遇到难以克服的哀伤烦恼挫折痛苦等等,愤而出家为僧苦修佛道,可是当他饲入了“空门”以后就再也不敢触及尘世的经验,用这些经验为后人证法确实是一件憾事。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住在佛光山与一位中年的和尚谈道。他本是一名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因为爱情受挫,顿觉人生茫然而适入空門提到过去的生命经验他还忍不住眼湿,他含泪说:“离开众生没有个人的完成离开个人也没有众生的完成;离开情感没有生命的完荿,离开生命也没有情感的完成”也许,他在孵说里是一个“六根不净”的和尚但是在他的泪眼中我真正看到一个伟大的人世观照而嘚到启发,他的心中有一颗悲悯的如来的种子因为,只有不畏惧情感的人才能映照出不畏惧的道理。

心有时很大大到可以和诸佛平等,我们应该勇于进入自己的生命经验勇于肯定心的感觉,无明如是有爱如是,一切烦恼也应该做如是观(文/林清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邪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