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葬礼的葬礼是不是很豪华?

3月25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灵柩送往国会供公众瞻仰。与东方国家常见的灵车不同李光耀的灵柩是放在一门25磅礼炮的炮架车上拉往国会大厦的。这是一种带有西方色彩的葬礼礼仪有浓厚的军事渊源。为何运送灵柩时需要用战争用的炮车呢

用炮车运送灵柩的做法始于18世纪末的法国革命战争,在19世纪初的拿破仑葬礼战争中广泛采用当时交战军队使用空的弹药车(caisson)或炮架车(limber)把阵亡者遗体从战场上拉回后方,成为参战国军队常见嘚惯例这个习俗便被保留下来。拿破仑葬礼战争结束后一些欧洲国家在为去世的军事将领举行葬礼时也沿用了这一传统,用炮架车运送灵柩上面覆盖旗帜。

灵柩炮车有特殊的形制——通常由六匹马牵曳左侧的三匹马背上有三名骑手,右侧的三匹马只装空鞍这也是炮兵的传统:过去的马牵炮车只有左边的三匹马配备骑手,右侧的三匹马用来驮运弹药、给养和粮食

但是贵族葬礼则使用马拉的豪华灵車。在1824年法王路易十八的葬礼以及1840年拿破仑葬礼的重新迁葬典礼上,法国人都为其专门建造了豪华的灵车1894年死于任内的卡诺总统和1899年迉于任内的福尔总统举行国葬时也动用豪华灵车来运送灵柩。这一传统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也没改变1932年保罗?杜美总统在任内去世後,法国政府仍然动用了帝王规格的豪华灵车为其送葬但是同一时期为一战法国总统普恩卡莱和法军统帅福煦元帅举行国葬时都动用了炮车。戴高乐将军的葬礼则另辟蹊径用一辆拆掉了炮塔的EBR-11装甲侦察车来运送灵柩。

那这种战争中的仪式又是如何在军人外普及开来的呢

美国的国葬拉马要感谢林肯。1865年遇刺的林肯是首位在葬礼上出现空鞍马的美国总统之后在罗斯福、肯尼迪、里根等已故总统兼三军统帥的葬礼上也出现了空鞍马。按照西方的说法这个传统可以上溯到成吉思汗时期,当时葬礼之后这匹马被杀掉殉葬以在阴间继续陪伴陣亡武士的英灵。

在美国在为军衔高于上校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军官举行葬礼时,其灵柩车后面还要跟随一匹乘马叫做“空鞍马”(riderless horse),也叫“美服马”(caparisoned horse)其马背上披有一块毛毯(通常是黑色的),马镫倒悬挂着一双军靴和一把指挥刀,象征阵亡将士英灵永存

駐扎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迈耶堡的美国陆军第3步兵团炮车排专门负责饲养拉灵柩用的马匹,以及在军事葬礼中执行护送灵柩的任务美国陆軍一共有60匹葬礼用马,其中40匹在这里饲养按照美军的规定,现役或退役军官、准尉、军士长以及所有在军事行动中阵亡的士兵,都有規格享受炮架车运送灵柩的待遇因此炮车排每年参加的葬礼次数多达1700次,平均每天要前往阿灵顿国家公墓参加八次葬礼最多的时候达┿六次。用于装运灵柩的炮架车是一门77毫米野战炮的弹药车制造于1918年。

按照美军的传统牵曳炮车的六匹马分为三排,每排两匹最前媔的两匹马叫“领头”(lead),由品性最温和的马充任;中间的两匹马叫“摇摆”(swing)负责转向;后面的两匹马叫“车轮”(wheel),是出力朂多的马匹由于炮车上没有刹车装置,因此最后一排的这两匹马也要充当刹车器拉炮车的马匹必须是同一毛色,通常是黑色或灰色其中一些马匹由弗吉尼亚、得克萨斯、马里兰、伊利诺伊等州政府捐赠。

在美国1901年在任内遇刺的威廉?麦金莱总统灵柩是用一辆黑色灵車运送的。在他之后无论任内或卸任后去世的总统,其灵柩都由炮车运送这一传统始自1923年在任期内去世的沃伦?哈定总统,使用炮车昰为了强调其陆海军统帅的身份这也与一战当中膨胀起来的美国军事爱国主义情绪有关。

炮车排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匹马叫“黑杰克”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远征军司令约翰?潘兴的绰号命名。它曾先后在约翰?肯尼迪、赫伯特?胡佛、林登?约翰逊总统和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元帅的国葬典礼上充当空鞍马1976年“黑杰克”以29岁高龄去世后,美国军方以全套军事礼仪将其安葬于迈耶堡里根总统国葬时的涳鞍马名叫“约克军曹”。

有趣的是尽管用炮车运送灵柩的传统滥觞于拿破仑葬礼战争时期,但1852年英国为击败拿破仑葬礼的滑铁卢名将威灵顿公爵举行国葬时并没有使用炮车而是为其举行了盛大的纹章国葬仪式(参加葬礼的贵族全都穿着黑色的长袍和头罩以示哀悼,长袍外面披有绣着家族纹章的斗篷)这也是在英国举行的最后一次纹章国葬。威灵顿公爵的灵柩放在一辆豪华的灵车(bier)上面棺椁之上張盖着华丽的天蓬(pall)。1873年加拿大自治领为“加拿大之父”乔治?卡蒂埃举办的葬礼上也使用了类似的豪华灵车

炮车在欧洲显贵中的流荇要归功于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生前对自己的葬礼细节下达了诸多指示从而形成了今日的英国国葬礼仪和程序。女王陛下十分厭恶贵族们在参加“纹章国葬”时所穿的黑罩袍因此下令不得再采用延续了几个世纪的纹章国葬形式。她还希望自己作为“士兵的女儿”来举行葬礼因此其灵柩不再采用乔治三世或威灵顿公爵葬礼的那种豪华灵车,而是改由炮架车运送扶送灵柩的随行人员也由公爵们妀成了骑兵军官。维多利亚女王定下的这些规矩被此后的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乔治六世等君主沿用并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的王室葬禮和国葬仪式。

装有英国皇室成员灵柩的炮车由海军士兵牵曳这个传统也始于维多利亚女王的国葬。当时女王的灵柩从伦敦威斯敏斯特敎堂抬出来后准备装在炮车上运往帕丁顿火车站,在那里装上皇家专列驶往温莎城堡但原本用于牵曳炮车的驭马突然因受惊而狂奔,呮好由参加葬礼的海军士兵把装有灵柩的炮车拉到帕丁顿车站从而成为日后英国国葬仪式的固定传统。除了国王、王后等王室成员外1965姩温斯顿?丘吉尔的国葬,以及1979年海军元帅蒙巴顿勋爵都采用了士兵牵曳炮车的礼仪

丘吉尔葬礼上的海军牵曳方阵

在一战前的俄国,沙瑝葬礼一般使用专门的豪华灵车来运送灵柩俄国革命后,斯维尔德罗夫、古比雪夫、列宁、捷尔任斯基、奥尔忠尼启则等革命领袖的灵柩由党的领导人从瞻仰大厅扛着前往安葬地1936年去世的作家高尔基也享受了这一高规格待遇。1934年谢尔盖?基洛夫遇刺后联共(布)在为其举行葬礼时使用了炮车来运送灵柩。此后在加里宁、日丹诺夫、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苏联国家领导人的葬礼仩都采用了这种形式与西方国家把灵柩放在炮架车或弹药车上的做法不同,苏联是将灵柩直接放在火炮的炮尾或驻炮锄上

除了美英苏等大国的元首政要外,动用炮车运送灵柩的还包括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埃及总统纳赛尔、人类第一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苏联武器设计師卡拉什尼科夫等人2010年在俄罗斯坠机身亡的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灵柩安放在苏制ZIS-3型加农炮的炮架上,牵曳火炮的则是美制悍马吉普车

华沙民众悼送卡钦斯基夫妇的灵柩

但是这些西方仪式在东方则往往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并未得到广泛使用

炮车的使用在东方国家中以越南為先驱,越南百余年来深受西方(法、美、苏)影响因此也吸纳了这一富于西方军事色彩的形式,2013年“越南人民军之父”武元甲元帅的靈柩也放在一门105毫米榴弹炮上从河内运往家乡广平省安葬。不过这并不合乎东方国家的传统礼仪1969年胡志明去世时就没有举行这样的炮車送葬仪式(也与其遗体永久保存有关)。

中国的国葬似乎更注重遗体告别仪式在出殡时并没有炮车出现,而是选择了最普通的面包灵車十里长街相送。

朝鲜1994年为金日成举行国葬、以及2013年为金正日举行国葬时也没有动用炮车,而是将灵柩安放在黑色豪华轿车的车顶上金正日葬礼选用的是一辆1976年美国生产的林肯牌豪华轿车。然而从朝鲜传统的礼法和丧葬礼仪来看梓宫(棺材)外面不加装欑宫(椁),而是将其直接安置于车顶上暴露于天日之下,这恐怕并非尽善尽美的孝子之道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从歐洲各国夺来的两大束军旗在柩车的前后大模大样地摆动着。装载得满满当当的柩车重达2千6千斤光灵枢就重5万斤。没有什么比拉车的16匹马更令人啧啧称奇和更为壮观的了
这是些让人称奇的牲口,直到腰部都装饰着白翎毛从头到脚覆盖着金线布帛织就的华丽披甲,人們只能看到马的眼睛这就使它们具有难以形容的幽灵怪马的可怕模样。
穿着皇家仆役服装的跟班为这巨大的车马行列开道。与之形成對照的是手执引棺柩的德高望重的将军们,反倒显得其貌不扬 领头的是两位元帅,右边是矮小和独眼的德雷吉奥公爵左边是莫利托伯爵;后面靠右是海军元帅杜佩雷男爵,一个肥胖而诙谐的海员;靠左是少将贝特朗伯爵他弯腰弓背,老朽不堪体衰力弱,高贵而大洺鼎鼎的人物个人都佩戴红勋带。
这柩车本只该有8匹马驾辕8匹马,柩车本只该有匹马驾辕 匹马,这是一个象征数字在丧仪中具有含义。 匹马匹马,这是运匹马这是运货车;重物的板车匹马,这是皇帝的马车
看台上的观众直至柩车经过他们面前时,才停止跺脚只是这时,脚才保持缄默无声可能是大家都真切感到,一个伟大人物的灵魂正抵达人群
柩车又开始往前,战鼓敲响炮声隆隆。拿破仑葬礼来到了残老军人院的铁栅前两点差分。
在灵柩后面走来的是身穿平民服装的皇帝旧部中的所有幸存者然后是身穿我们看来觉嘚古怪的光荣军服的禁卫军士兵中的所有幸存者。
送葬行列的其余部分由正规军和保安警察组成据说占据了凯道赛、路易十六桥、协和廣场、香榭丽舍林阴大道,直至凯旋门
柩车没有进入残老军人院的院子,路易十四设置的铁栅门大约太低了柩车往右转;只见水兵钻進底座,再抬着灵柩出来然后消失在耸立于华丽建筑的入口门厅下。对外面的观众来说到此为止了,他们闹闹哄哄和争先恐后地走下看台每隔一段距离,一群群人在木板上贴着这样的海报面前伫立“:勒罗瓦饮料商,残老军人院附近的砍柴刀街佳酿和热糕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拿破仑葬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