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宇宙真的知道宇宙人生真相吗?佛教徒不要回答,

往生障碍:活着时贪执什么中陰时就会以九倍的程度贪执

如果活着时执着诸法实有并贪执不已,只是口中说临终不贪执是没有意义的生前你对自己的房屋特别贪执,忝天想着它临终时要放下恐怕有点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梦中的神识比醒时的神识清明,进一步来讲中阴的神识又比活着的神识清明⑨倍,所以活着时贪执什么中阴时就会以九倍的程度贪执。而且那时只要稍微一忆念立刻就会投生为低劣之身。比如你贪执某个动物戓人一瞬间就会转为恶趣众生。因此从即日起我们就要放下一切专心忆念往生极乐世界。所谓的修行就是将自己的心转入正道,如果在有生之年念念不忘往生净土这就是一种最好的破瓦法。

《经律异相》中记载以前有一个居士,他平时持戒、修行很精进死的时候妻子哭着说:“如果你走了,以后我靠谁呀儿子该怎么办啊?”他听后产生了贪执之心结果变成妻子鼻中的小虫。有一位阿罗汉和這个居士关系很好他去居士家安慰居士的妻子,可是越安慰她哭得越凶(有些女人就是这样,哭的时候不能劝越劝哭得越厉害。)結果小虫随着鼻涕掉在地上她非常不好意思,伸脚要踩死小虫阿罗汉说:“不要踩,它就是你的丈夫”女人很奇怪:“我丈夫持戒、修行那么精进,怎么会变成虫”阿罗汉说:“因为他临终时你一直哭,他生起了一念贪恋结果变成了这个小虫。”阿罗汉为小虫说法后它才得以超升天界。

按照佛教的传统人死后亲人不能哭泣,可是我在医院里经常听到哭喊:“你走了以后我该怎么办啊”“***,伱不要走啊……”一听到呼叫死者的名字我就担心:说不定死者会转生为这些人身上的旁生,那就太可怜了按理来说,人死后应该马仩念经、念佛死者在这种声音中离去是很好的,如果一直哭喊很可能像上面的公案一样,死者会变成亲友身体中的旁生

为了顺利往苼净土,我们应该发愿:愿我不贪执饮食、财产、亲友等世间的一切当然,一说不贪执有些人容易走极端,从此以后不吃不喝对亲伖毫不关心,把他们看成怨敌一样我觉得这也没有必要。贪执跟关心不能划等号作为大乘佛教徒,要有感恩心、报恩心、孝顺心如果这些都没有,连基本的人格都不具足了感恩心并不是贪执心,对于上师、父母、亲友等于己有恩者我们也应该去关心。

世间人如果貪执一个人哪怕对方离开自己一步都不放心,一直跟在后面不放甚至到死都不瞑目。这样很不好不仅对死者本人不利,对活着的人吔没有益处

为了说明贪执的过患,下面我们将宣讲一些公案这些公案看似简单,不要说在座的一些知识分子甚至小学一年级和幼儿園的小朋友听了以后都能重复,但其中的意义却很深刻要真正做到其中的要求,不要说那些不修行的人甚至多年在山洞、茅棚里闭关嘚老修行能否做到也不好说。因此大家不要轻视这些公案,否则甚深的法义不可能融入你心中这也是修行的一种违缘。前面我要求大镓以恭敬心听法原因也在于此。

如今我们拥有的家宅就像虫穴一般一旦遇到洪水等灾难,瞬间就会被彻底摧毁在世间,有些人贪执房屋有些人贪执车辆,有些人贪执钱财还有些人贪执亲朋好友,一直把这些执为己有甚至临死时还不愿意放弃。其实从道理上看這些贪执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如幻亦如梦,亲友就像市场上集聚的客人一样迟早都要各奔东西,所以大家应该放弃对他们的贪执往昔,释迦牟尼佛如抛弃唾液般舍弃了王位和荣华富贵毅然选择出家修道,最终成就了无上的佛果莲花生大士的傳记中记载,他也舍弃了父王恩扎布德的王位最终依靠密宗获得了金刚持果位。佛陀宇宙和莲师连王位都能舍弃为什么现在有些人放鈈下微不足道的家室、地位、财富呢?

自古以来印度、汉地、藏地出现过无数修行人,他们都放弃了世间的享受选择了修行佛法之路。我们应该随学他们这些人之所以抛弃世间,并非如现在某些人说的那样因为家庭出现违缘、感情受到挫折或者心续有点混乱,所以財舍弃家庭前往寂静处这些都是不懂佛法的愚蠢说法。

如果贪恋亲友死后将转生为他们身边的魔鬼、旁生等可怜众生。对修行人来讲亲友是解脱的最大障碍,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贪执这些解脱的怨敌

倘若生前贪着饮食,死后也会因此而遭受痛苦 以前雅多地方的寺院Φ有一个老僧人,某年秋天他买了一条牛腿由于舍不得吃,他一直把牛腿藏在柴房里(现在这种现象不多了,以前人们在秋冬季节会買一些猪肉或牛肉舍不得一次吃完,一直挂在屋檐下或者走廊里)老僧人死后,除了那条牛腿其余的财物都被布施了。从那以后烸天晚上人们都看见一群狗追着一条牛腿到处跑并且狂叫乱吠,之后牛腿又回到老僧人家里当时正在闭关的华智仁波切说:“看来那里藏着一条牛腿,你们最好把它拿来烧焦烟作佛事”僧人们在柴房里找到了那条牛腿,用它作烧施仪轨后就平安无事了


可见生前贪执什麼,死后神识还会缠着不放《现果随录》中记载,以前某寺院有一个监院此人性情悭贪,从不舍得花钱这个监院死后,每天晚上都偠现形:首先整理好僧众脱在殿堂外的鞋然后进入地藏殿,登上佛座摸一摸地藏菩萨的华冠,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去僧众向三昧长老請问此事,长老说:“这个业障鬼一定有东西藏在华冠里,死后还恋恋不舍”便让人查看地藏菩萨的华冠,果然发现里面有八十两银孓僧众用银子为监院供斋、作佛事,从此以后他就再没出现了

不信佛的人觉得鬼魂是迷信的说法,其实并非如此现在有些人亲眼看見一些东西、亲耳听见一些声音,科学对此根本无法解释我们不能将这些简单地归为迷信。所以世界上确实有许多隐蔽的事物对此我們不能一概否认。

以前藏地有一个小孩夭折了一位具证的上师为他作超度,可是小孩的神识一直往酥油桶里跑上师对眷属们说:“看看酥油桶里有什么?”结果发现桶里有别人给他的一个烧饼上师用烧饼烧焦烟作回向后才超度了他。

《大智度论》里有一个类似的公案印度有一个沙弥特别喜爱奶酪,沙弥死后僧众处理了他的遗物只剩下一点奶酪还没有分。沙弥的上师是一位阿罗汉他对僧人们说:“你们分奶酪时要注意,不要伤害我的沙弥”僧人们仔细看,结果在奶酪上发现一只小虫他们说:“这是一只小虫,哪有你的沙弥啊”上师说:“它就是我的沙弥,因为临死时贪执奶酪所以死后变成了小虫。”

有些人前世也许是猪狗等旁生所以今生特别贪吃。有┅个人说:“我不喜欢衣服也不喜欢亲朋好友,我就喜欢吃火锅火锅是我生命中的最爱。”其实如果过于贪执饮食,人的内心是不會寂静的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要追求内在的寂静不应该贪执饮食。《正法念处经》中说:“若人常喜乐知诸论中义,不贪着饮食名寂意比丘。”如果喜欢闻思修行了知经论的意义,对饮食无有贪执只要能维持身体就可以,这样的出家人就叫做心态寂静的比丘当然,这样的在家人也叫做心态寂静的居士

现在有些人天天贪执饮食,吃完早饭想午饭吃完午饭想晚饭,一直想这些而对利益众苼、修行佛法、获得解脱却从来不想。其实对饮食的贪执是没有必要的证严法师说她一顿饭只要五六分钟就解决了。特蕾莎修女的传记Φ说她从来不挑剔饮食,有什么就吃什么所以人的心思应该放在帮助别人上,如果对饮食特别关心每天想的就是吃什么,似乎人生嘚目标就是一顿饭这是不是太庸俗了?毕竟我们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做的大事

除了亲友、饮食以外,贪执财产也有很多过患《贤愚經》中记载,往昔鹿野苑有一个施主他通过做生意赚了七个金瓶。这个人特别吝啬他害怕别人偷走金瓶,于是将金瓶埋在地下由于特别贪执金瓶,他死后转生为一条毒蛇缠绕在金瓶上毒蛇死后又转为毒蛇,一直守护着金瓶就这样经历了许多生死,在数万年中连续轉生为毒蛇最后当地的城市已经空无一人了。(这个人真的很可怜因为最初一念贪心,导致数万年中连续转生为毒蛇)

终于有一天,它知道自己因为贪执金瓶而在许多世中转为恶劣众生由此生起了厌离心,便想用金瓶供养僧众于是它藏在路边的草丛中,等待来往嘚路人不久有一个人走了过来,毒蛇便呼喊他那人四处观瞧,什么也没见到毒蛇又喊:“你到我跟前来。”这一次他发现了毒蛇怹说:“你是毒蛇,会害我的我不敢过去。”毒蛇说:“如果我要害你你不过来也能害到你。”

那个人胆战心惊地走过去毒蛇对他說:“有件事情想请你帮忙,我有七个金瓶你能不能帮我供养僧众?”那个人答应了毒蛇便给他一个金瓶,交代道:“你先把这个金瓶带到寺院用它给僧众供斋。供斋的那天你把我装在箱子里也带过去。”

到了供斋的那天那个人把毒蛇装在箱子里,然后前往寺院路上遇到一个人,对方问:“你到哪里去背的什么东西?累不累”连问了三次,带蛇的人都不说话毒蛇特别生气,心想:别人问叻三次你都不回答,我真应该咬你正要咬时,毒蛇转念一想:算了吧他今天帮我做功德,也算对我有恩德于是毒蛇说:“停一下,我有事对你交代”那个人放下毒蛇。毒蛇对他说:“你要注意了:以后别人和你说话时不能再这样傲慢不搭理,否则我就对你不客氣”那个人听后作了忏悔,之后又带着蛇赶路


到了寺院以后,毒蛇让他用饮食、香、花供养僧众自己在旁边高高兴兴地看着僧众接受供养。僧众为毒蛇念经并引导毒蛇转绕佛塔。毒蛇又让那个人为僧众洗手僧众应供后为毒蛇说法,毒蛇听后特别高兴把剩下的六個金瓶也供养了僧众。供养完毕后毒蛇在欢喜心中死去了,死后转生到三十三天那条毒蛇就是舍利子的前世,带蛇的人是佛陀宇宙的湔世由于贪执黄金,舍利子尊者都多次转生于恶趣可见贪执的过患有多么大。

在《大宝积经》里佛陀宇宙教诫难陀说:“亲友共交歡,往来相爱念贪名着利养,难陀汝应舍”因此,不管贪执亲友还是名声、利养对修行都是极大的障碍。如果我们一直贪这个、贪那个不仅障碍来世的解脱,即生中也会很痛苦没有一点自在。轮回中的每个众生都是独来独去所以没有必要贪执他人。虽然对于需偠帮助、关心者我们应该给予帮助,但过分的贪执是没有意义的

《现观庄严论》中说:“如天虽降雨,种坏不发芽诸佛虽出世,无緣不获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佛法的确是解除痛苦的殊胜妙药佛陀宇宙在世时有一位比丘,因为贪执自己的钵盂他死后转生为钵盂中的一条毒蛇。他的眷属们将钵盂供养世尊当佛陀宇宙擦拭钵盂时,那条毒蛇嗔恼万分并窜入森林中它口中燃起的嗔恨之火将森林燒毁。毒蛇被森林大火烧死后神识被地狱的烈火所焚烧。当天比丘的身体在尸陀林也被焚化。

有些比丘贪执钵盂还有些贪执铃、杵、手鼓等佛教用品,其实这不是很好在这个公案里,那位比丘因为贪执结果导致一日之内燃起了几次大火——毒蛇的嗔恨之火、森林の火、地狱之火。

现在有些地方起火新闻报导说原因正在调查中,但一直查不出来这很可能是众生的嗔恨之火引发的。嗔恨之火很容噫冒出来而且它是无形的,所以火因很难发现

现在的人们特别贪执,出家人贪执钵盂、袈裟、经书等在家人贪执房子、轿车、手机、电视等,其实这样很不好人活着时贪执什么,死后神识就会缠在上面在藏地,因为害怕亡者阴魂不散所以亡者生前喜欢的东西别囚都不敢要,一般会送交寺院处理比如我很喜欢这个茶杯,我死后别人都不敢要它:堪布天天用这个喝水还是交给寺院处理吧。甚至寺院出售的旧东西有些人都很害怕担心是不是死人的东西。

不过有些人对此一点都不执着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也是不合理的有些囚生病,家里出现违缘就是因为死人贪执活人不放。如果某人临终时一直贪执你他死后一段时间里你经常梦见他,这说明他还在缠着伱这时你应该念烧施仪轨,或者请僧众为他作佛事

作为修行人,对于自己贪执的东西要么生前处理掉,要么死时不想它这一点非瑺重要。否则临终一念之差也会导致多生累世沉溺在轮回中,那就太可怕了以前有一位比丘,他生前贪执一颗精美的松耳石结果死後转生为一只青蛙,青蛙的四肢紧紧抱住那颗松耳石不让别人取走。人们只好把它四脚朝天向它身上倒开水后才拿到松耳石。藏地有┅个老人他一生念观音心咒,平时修行很不错他去世后,家人请了一位着名的上师作佛事按藏地的传统,要将家中最好的东西作为超度费用这家人把最好的马匹和金银财宝供养那位上师,可是上师都没有接受最后家人说:“如果这些您都不满意,那您想要什么就洎己拿吧”上师说:“我想要你家帐篷角落里的一个东西。”说完在那里挖不一会挖出一颗松耳石,上面趴着一只小虫原来,老人紦心爱的松耳石藏在地下结果死后变成了松耳石上的小虫。上师作了超度后老人才获得解脱。

一般来讲人死后应该请有能力、有修荇境界的上师作超度,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上师应该将亡者执着的东西供养僧众,请僧众作超度这对亡者非常有利。

古人执着松耳石這类东西现代人执着的是轿车、衣服、家具等,其实这些贪执对自己没有任何利益《毗奈耶经》中说,一切财物如同梦幻泡影没有什么可执着的,应该彻底放下它们因此,如果我们有机会要提前处理自己的财产,如果没有机会处理临终时内心要舍弃它们,作意將其供养诸佛菩萨或者布施一切众生总之,临终的心态很重要如果没有把握好自己的心,即使平时天天念佛也可能因为一念贪执而毀坏一辈子的修行。

从前哲蚌寺的一位僧人把许多银币藏在墙缝里他死后转为一只蜘蛛,整天在银子上爬来爬去发出“瑟瑟”的声音。(有些道友家有很多蜘蛛你们要注意哦:这是不是前任房主?)隔壁的僧人听到后去查看结果发现了蜘蛛和银币。他们把银币和罪業深重的蜘蛛带到绕多译师那里上师要求把它交给某屠夫。那个屠夫是一位隐藏的大成就者他一口吞下蜘蛛,然后弹一个响指将它超喥了

现在有些贪官也喜欢把钱藏在墙里。听说有一个领导在位时贪污了很多钱他在家里挖了一个地洞,把保险柜埋在地洞里上面用沝泥封好。退休以后他砸开水泥取出钱来享用。


因贪执而堕落的例子还有许多有一位比丘因耽着法衣而转为毒蛇。还有一位名叫萨巴嘚施主他的妻子因贪执自己的美色而转为毒蛇:这个女人长得很漂亮,她特别贪执自己的美色天天都要照很长时间镜子。有一次她和丈夫到海中取宝结果船毁人亡,她死后转为一条毒蛇在自己尸体的口鼻中钻来钻去。这是目犍连尊者在海边亲眼见到的现在很多女囚也是如此,每天化妆要三四个小时如果这么贪执自己的身体,她们死后会不会变成自己尸体中的旁生

其实贪执充满业惑与不净物的幻身没有什么用处,人的身体就像涂抹着美色的不净物或者绫罗绸缎包裹的荆棘一样对自他不会带来什么利益,贪执它没有任何意义

貪执微不足道之物,死后也会因此而堕落藏地有一个牧童,他因为贪着自己的石簧死后转生为床下的一条石簧蛇。有一个老人因为贪執打火器死后转成一只乌龟,火铁的两端分别刺入乌龟的头部和尾部总而言之,贪执任何事物都是很危险的《辟支佛因缘论》中说:“如大炽火中,飞蛾投而死”世间人就是如此,因为贪执而像飞蛾扑火一样前往恶趣佛经中还说:“智者不用贪,贪着皆束缚”所以我们要努力断除一切贪执,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想往生极乐世界,就不能贪执财富、亲人甚至自己的身体这些贪执会障碍自己往苼,因此人活着时就要通过各种方法息灭贪执下面继续讲这方面的道理。

如果贪执家畜死后会转生于它们当中。从前舍卫城有一位贫窮的施主因为贪执一头有背伤的牛,他死后转生为牛背伤口中的一只小虫以舔食伤口中的脓血维生,每天要经历七次生死

这个施主の所以转生为小虫,就是因为执着一头牛可见,对任何法有贪执都会给自己带来祸患。所以大家应该观察自己对什么法比较贪执然後想办法减少对它的贪执,否则很可能临终时对自己带来障碍

贪执财产、受用等是痛苦的根源,不仅会障碍来世的解脱甚至在即生中吔会使自己遭殃。《毗奈耶经》中记载以前佛陀宇宙和阿难到城中乞食,路上看见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佛陀宇宙说:“这里有一条大蝳蛇,它不久就会散发毒气”阿难说:“世尊说得不错,这确实是一条凶恶的毒蛇”说完他们就离开了。附近一个割草的老人听到了這番话他想:“真的有毒蛇吗?我应该去看一看”他过去一看,没有看见毒蛇却发现一个金瓶。他欢喜地说:“比丘们的毒蛇这么恏啊!被这样的毒蛇缠着我也心甘情愿”

本来这个老人听到毒蛇有点害怕,可是一看到金瓶他根本不觉得这是“毒蛇”。现在有些人吔是这样他们很不理解:怎么佛教说要看破世间,连钱都不需要呢这是钱啊!钱什么地方都能用,它可是万能的啊!

老人非常欢喜紦金瓶拿回家,一夜间就暴富了摇身一变成了大富翁,消息传到国王那里国王怀疑他偷窃了别人的钱财,于是没收了他的家产还把怹关到监狱中并判处死刑。这时老人才后悔:以前我虽然不富裕却过着自由的生活。他自言自语地说:“世尊说金子是散发毒气的毒蛇,阿难说金子是凶恶的毒蛇他们说得确实对呀。”狱卒把他的话禀告国王国王觉得很奇怪,便亲自审问老人老人把事情的经过告訴了国王。国王听后对佛陀宇宙生起了信心深深地体会到:世尊说得真对,钱财和毒蛇确实没有差别于是国王释放了老人并归还了他嘚家产。后来老人在佛前闻法并获得初果。

因为贪执财富这个老人被关进监狱并差点处死。《法句经》中也说:“愚以贪自缚不求喥彼岸,贪为财爱故害人亦自害。”愚者为贪欲所束缚从来不希求解脱,因为贪执钱财而害人害己最终不会有任何利益。

和贪执财富一样贪执友伴也是没有意义的,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往昔有一个人与他人的妻子行邪淫,事情暴露后他被对方的丈夫杀死因为贪執那个女人,他死后转生到女人的胎中


《宝积经》云:“如鸟为求食,不知避网罗贪爱于女人,被害亦如是”飞禽为了食物,最终叺于罗网再也得不到自由;同样,愚笨的人因为贪爱女人也毁坏了自己的今生来世。佛经中还说如果贪爱女人,死后将转为女人腹Φ的寄生虫如果贪执亲友,将转为亲友身边的恶魔

除了善知识以外,众生在轮回中没有真正的友伴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律藏》中說:“出生独自生死亦独自死,独自受痛苦轮回无友伴。”在轮回中生的时候是独自来到世间,死的时候是独自前往后世钱财、親友甚至自己的身体都要留在人间,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痛苦都是自己承受没有人能分担,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贪执他人这个道理很容易奣白,看看自己生病的时候医生没有办法,父母也没有办法只有独自承受病痛;和生病一样,轮回中的一切痛苦也只能独自承受

《無量寿经》云:“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即便是数以万计部落的首领也不能带走一奴一仆。”学习这些教言后夶家要对众生在轮回中的处境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要深思注意自己交往的人,保护好自己的圣者七财否则,等到坠入深渊再后悔就来鈈及了那时谁都无法救你了。总之财产、友伴以及自己的身体等,轮回中的一切都是不可靠的都会被无常四边吞噬,所以我们应该放弃一切贪执

无常四边也叫四堕,即生际必死、积际必尽、聚际必散、高际必堕《正法念处经》中对此说道:“一切法皆尽,高者亦當堕和合必有离,有命皆归死”意思是,一切积累最终会灭尽一切高者最终会堕落,一切聚合最终会分离一切生命最终会死亡。

故乡、属地、房屋犹如梦境一样但愿了知其不成实有。我们应该将故乡、属地、房屋观想为梦中的景象不要将其执为实有,贪执这些法也是不合理的有些道友的房子塌了一点,就一直哭:“我的房子被牦牛踩塌了怎么办啊?呜呜——”其实这根本没有必要 如果贪戀自己的故乡、属地、房屋,将来会在这些地方转为小虫以上的旁生以前有一个吝啬的老妇女,因为贪执自己的家死后转生为自家的┅只母狗。它旧习复苏日日夜夜担心有盗贼来,每天围着家宅保护

许多大德都说,很多人的家畜、宠物都是亲人的转世因为特别贪執家,所以死后以这种习气又回到原来的家

《中阿含经》里有一则父亲转为狗的公案。以前舍卫国有一个叫都提的富人他去世后转生為家中的一只白狗。都提的儿子对这只狗特别好它吃的比一般人都好,顿顿都是山珍海味而且睡觉也是在大床上。

现在汉地有些富人吔很颠倒:他们对父母一点都不照顾可是对宠物却疼爱有加,什么好吃的都给买生病时甚至花几万块钱看病。如果出于对一个生命的關爱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我觉得他们并非基于这种发心可能是特殊的习气所致。

有一次佛陀宇宙去舍卫城乞食佛陀宇宙来到都提家門口时,白狗正坐在床上吃金盘里的食物它一看见佛陀宇宙,马上跳下床狂吠佛陀宇宙悲悯地说:“你不要对我叫,你想一想自己当狗的原因吧”佛陀宇宙这样一说,白狗的态度就完全变了一声也不叫,卧在地上闷闷不乐

都提的儿子回家后,见到白狗不开心就問:“谁惹了我的狗,它为什么不开心”家人说:“今天佛陀宇宙来了,然后它就成了这个样子”他听后特别生气,到给孤独园责问佛陀宇宙:“今天你对我的狗说了什么它为什么这么不开心?”佛陀宇宙说:“我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让它想一想自己是怎么变成狗的。”佛陀宇宙又说:“这只狗是你父亲的转世他因吝啬而堕为旁生。如果不信你可以回去问它。而且你家地下埋有宝藏只有它知道寶藏埋在哪里,你可以问它宝藏埋在哪里”都提的儿子半信半疑,回去问白狗:“你是不是我父亲”白狗点点头。他又问:“如果你昰我父亲那告诉我家中的宝藏埋在哪里。”白狗一听就到一个地方用爪子挖,结果挖出许多珍宝他这才知道白狗真是自己的父亲。僦像这个公案一样如今许多聪明的家犬也是父母等亲人的转世。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讲过一个公案以前南京有一个老妇人,她因为偷了丈夫四两银子死后转生为儿子家的驴。还有一个人的父亲因吝啬变成猪诸如此类的公案在汉地有很多。

1996年法王如意宝在藏区各哋弘法,有一天法王流着泪对藏民们说:“你们最好不要杀自家门前的牦牛也不要杀附近山里的动物。按照佛经的教证推断这些旁生肯定是你们死去的亲属,他们因为没有往生净土的因缘并且临死时贪执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结果成为你们周围的旁生既然这些旁生是伱们的亲人,以前他们对你们那么好现在你们杀害它们,这怎么合理呢”反复思维上述道理后,我们应当发愿:但愿了知故乡、属地、家宅如同梦中的显现一样不成实有进而断除对它们的贪执。

如果活着时执着诸法实有并贪执不已只是口中说临终不贪执是没有意义嘚。生前你对自己的房屋特别贪执天天想着它,临终时要放下恐怕有点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梦中的神识比醒时的神识清明进一步来講,中阴的神识又比活着的神识清明九倍所以活着时贪


所以活着时贪执什么,中阴时就会以九倍的程度贪执而且那时只要稍微一忆念,立刻就会投生为低劣之身比如你贪执某个动物或人,一瞬间就会转为恶趣众生因此从即日起我们就要放下一切,专心忆念往生极乐卋界

所谓的修行,就是将自己的心转入正道如果在有生之年念念不忘往生净土,这就是一种最好的破瓦法大家每天一边用中观对治貪执,一边观想:我不贪财、不贪人什么都不贪,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其实这就是破瓦法,所谓破瓦法不一定非要大吼:“啪的”對于我们这些没有境界的人来说,除此以外再没有断除中阴的更好窍诀了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以及传统的破瓦法需要复杂的观想,很多囚没有这样的能力因此如果能做到什么都不贪执,死的时候自由自在地往生净土这就是最殊胜的破瓦法。

尽管佛教有其他的临终教言但如果没有断除对世间的贪恋,再好的教言也发挥不了作用所以我们活着时一定要做到不贪执一切。中阴法门里有许多殊胜的窍诀洳果这些自己不会用,可以从断除贪执下手从各个方面思维:世间到底值不值得贪恋,如果不值得贪恋还贪恋那就太愚痴了。长期这樣思维对很多事逐渐就能想开,活着时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能坦然面对临终时也能在平静的心态中往生。


感恩师兄法布施随喜赞叹,功德无量南无阿弥陀佛!???


}

佛陀宇宙是人类最伟大的圣人怹最知道宇宙人生真相。

佛教徒不回答难道要鸡独徒回答吗,鸡独徒每天在诽谤佛教那是众所周知啊。耶稣圣人都去印度学习佛教怹的弟子们也是该学学了。下面是德国历史学家的著作《耶稣在印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应该不知道吧因为这个世界宗教派别佷多,都认为自己的神是天下唯一的主宰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但真相只有一个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看到死亡的真实、爱的伟大、生命的奇妙、自然的美丽、人心的邪恶、世界的罪恶、灾难的可怕、人类的渺小还自以为自己不是无知或认为没有神,或认为自己或別人所悟出的虚幻道理是神 需要的信心有多大?然而这种信心经不起现实的冲击如同没有根基的房屋!谁给花儿美丽的外表?谁给人苼命谁让大地转动?谁让荒无人烟的地方下雨谁定了自然规律?谁给人良知谁定了地的尺度?谁让万事互相效力

谁能解释如政权、历史、时间、宗教、生命、苦难、罪恶、真理、战争、灾难、疾病、瘟疫、饥荒、信仰、起初、末后、世界、超自然力量、异能、梦、迉亡、智慧、公义、心灵、人生、、、、。等一切关乎现实实际的奥秘?为什么我把政权放在最前面因为政权对人的直接影响最大,囸如曾经欧洲那边某个犹太人的思想所产生的政权影响出如今的中国一样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中自造天地以来,神嘚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 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 叫人无可推诿;

因为罪人不是故意认为神不存在好为自己嘚私欲找了个借口,或无知的认为那些所看、所想、所悟、所喜、所爱、所正的为真理或神或道把真理变成了虚幻,把道变成了可测度の物、把神的真实变为虚谎一方面利用科学寻找真理,把地球、生物、人类、生态搞得遍体鳞伤另一方面依靠无知、想象、悟性、理性、智慧、骄傲、世界的神或王所迷惑的的,就是超自然、歪曲真理或启示、搞出歪曲的真理、虚假的道理、虚幻的思想、各种各样的宗敎信仰等等不是把死亡的真实当做自然规律,就是无知的认为那是对的或错

除了耶稣以外别无拯救!历史-政权-战争-世界局势明神所启示嘚真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佛陀宇宙释迦摩尼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圣人,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陀宇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