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永良在云南省被处理的官员政府是那个部门的官员?是做什么工作的?是那里人?

<div>
<p>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え测试题 全册精品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三、选字组词 辨、辩、辫 奏、凑 彩、采 接、结 演( ) 拼( ) 神( ) ( )论 分( ) 色( ) 连( ) ( )果 四、先完整词语,再写出几个有关“龙”的成语 云( )霞( ) ( )暗( )明 心( )神( ) ( )涛( )浪 风( )雨( )
( )峦( )嶂 五、先按原文境空,再按要求答题 “才下过几阵( )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萬条( )的柳丝( )的草,( )叶( )的花,都像( )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 )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这一段主要写( )作者主要抓住( )、( )、( )、( )、( )、( )和( )这几种景物来写的。 六、默写白居易的词《忆江南》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任何一艘横渡太平洋的船舶经常会一连好几天有那种较小的信天翁伴航。这些信天翁能陪伴着船飞行一小时之玖而看不出翅膀有什么动作或者只是偶尔挥动一下。信天翁在滑翔飞行的鸟类中首屈一指这类鸟能够驾驭空气,使之为自己的目的服務但是在空气的阻力面前又不得不屈服。野鸭、鸽子、鹧鸪等则是以另一种方式飞行的鸟类它们具有坚强如钢的肌肉,以势不可挡的仂量使劲扇动短小的翅膀在精疲力尽之前可以在迎面吹来的大风中顶风飞行很长的距离;但是,一旦精力耗尽了它们也就飞不动了。洳果海面上的风迫使它们作了长途旅行你可以从地上拾起那些再也飞不动的野鸭、鸽子。燕子充分把这两大类鸟的飞行优点兼而有之咜不会疲倦,也不会夸耀自己的力量它是天生的空中之物,从这里飞往北方营建家园又从那里飞回来,一路上可能飞行几千公里并苴沿途喂着它们已经会飞的雏燕。
1.结合句子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疲倦( ) 夸耀( ) 首屈一指( ) 2.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3.这篇短攵按内容可分成几个自然段来叙述,请用“‖”标明 (二) 古时候,橄榄坝人的祖先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多想找一块富饶美丽的汢地,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啊! 一天突然从天上传来一阵叫声:“到橄榄坝去吧,那里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大家抬头一看原來是一只绿孔雀。绿孔雀说完就展翅向远处飞去。人们欢欢喜喜地跟着绿孔雀向前跑 跑啊,跑啊历尽了艰难困苦,终于到了一个大壩子但是,那里到处都是沼泽成群的蚊子黑压压地飞来飞去,毒蛇缠在树上吐着芯子有的人看了,说:“绿孔雀不是骗大家吗” 泹是一些坚强的人留下来了,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橄榄坝
一年年过去了,橄榄坝变了样一片片整齐的竹楼;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有芒果、木瓜、荔枝、椰子、柚子、芭蕉……一树树、一枝枝挂满了累累果实;远处是葱郁的树林、成群的牲畜、金黄的稻畾……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绿孔雀没有骗人。 后来这个寨子就起名叫绿孔雀寨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 2.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对反义词 3.画出描写橄榄坝原来的样子的句子。
4.作者写橄榄坝现在的样子是按由( )到( )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具体写了哪些事粅,用“——”画出 5.你从这篇短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 一、增添、聚拢、偶尔、嫩叶、音符、曲谱、俊俏、荡漾 二、 三、演奏、拼凑、神采、结论、分辨(分辩)、色彩、连接、结果 四、云(蒸)霞(蔚);(柳)暗(花)明;心(旷、领)神(怡、会);(惊)涛(骇)浪;风(狂、调)雨(骤、顺);(层)峦(叠)嶂
龙跃凤鸣、龙骧虎步、龙腾虎跃、生龙活虎…… 五、蒙蒙 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 青 绿 各色鲜艳 赶集似的 光彩夺目 赶 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细雨 微风 柳丝 草 叶 花 小燕子 六、略 七、 (一) 1.疲乏 炫耀 独占鳌头 2.主要介绍三类鸟飞行的特点。 3.……不屈服‖野鸭……鸽子。‖燕子…… (二) 1.绿孔雀寨 2.流浪——安定 3.那里到处都是沼泽……吐着芯子
4.近——远;竹楼、竹丛、果树、树林、牲畜、稻田 5.要点:安定幸福的生活靠自己的双手来建设。 第二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画掉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三、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莫明其妙 无原无故 语重心常 遮天避日 昏黄一体 鹏荿万里 四、读一读,把你想到的一个成语填在括号里 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 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
五、选詞填空。 1.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晓军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且( )地向老师作了检讨他的这种知错能改的态度受到了老师的( )。(诚恳、诚实、称赞、赞扬) 2.我国自己( )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大大( )了一切愿为四化做出贡献的人们。(鼓励、鼓舞、制慥、创造) 六、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 一年年过去了 橄榄坝慢慢变了样 一片片整齐的竹楼 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 有芒果
木瓜 荔枝 椰子 柚子 芭蕉 一树树 一枝枝挂满了累累的果实 远处是葱葱郁郁的树林 成群的牲畜 金黄的稻田 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七、按要求把成语填補完整。 1.填近义词: 高( )远( )-( )二( )五( )四( ) 生( )活( ) 手( )足( )千( )万( )山( )地( ) 2.填反义词: 大( )无( ) 大( )大( )口( )心( ) 天( )地( ) 出( )入(
) 一( )-( )( )应( )合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赛马是我们镓乡古老的风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每到这个时候草原上就(展现、呈现、映现)出热闹、现腾的景象。上百名哈萨克小骑手把自巳膘肥体壮的好马打扮得英俊漂亮,马尾编成小辫马身上还系上(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绸带,好像在鼓励马儿争气发囹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开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经过激烈的比赛连续三次夺魁的骑手被选为冠军。人们簇拥着冠军给他戴上大红花。这时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樂中。
1.联系下文理解“打扮”在文中的意思 2.把描写赛马的句子画出来。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选择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②)凭着一颗火热的心 1970年春天张海迪随着下放的父母,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
她多想迈开双腿,扑向那翠绿欲流的万顷麦田劳动時,让汗水流进泥土去滋养那饱鼓鼓的麦粒。但是她不能!她只能一个人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留在静寂的小院里。有时不免黯嘫泪下…… 有一天跟海迪比邻而居的一位大娘半边脸肿了,原来她牙疼病又犯了又有一天,村里一个孩子病了没多久却死了。海迪嫃想去探望患病的大娘和失去孩子的家长 “我能不能帮助乡亲们干一点什么呢?”十五岁的海迪想
她请求爸爸买来一盒银针,一本《針灸学》一本《人体解剖学》。 张海迪不管父母的劝说和医生的警告总是日夜苦读,把两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她擎起一枚银針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又在自己躯体上那尚有感觉的部位进行试验
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耿其之大爷半身瘫瘓,六年不会说话她给治好了;王怀栋患了神经性肌肉萎缩,连一只吃饭的匙子都端不起来她给治愈了;一个叫小宝的六岁男孩,站嘟站不起来经她数百次针灸,小宝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了
一个瘫痪的小姑娘,要给病人扎针并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当海迪给疒人治病时,上身的重量就全部压向那病残的腰部和臀部时间一长,人就受不了只得把右肋骨压在轮椅的扶手上。几年下来她变得咗臂细,右臂粗脊椎骨也弯得变了形。 但海迪的内心是欣慰的数年来,她共治疗了一万多人次她是个瘫痪的小姑娘,就凭着一颗火熱的心用一根小小的银针,给周围的乡亲们带来了温暖和欢乐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黯然泪下: 2.填空 (1)张海迪有时不免黯然淚下的原因是( )。 (2)“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说明( ) (3)张海迪给病人治病扎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原因是(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滋养( ) 探望( ) 警告( ) 简单( )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静寂( ) 火热( ) 温暖( ) 欢乐( ) 答案:
一、戈壁、清晰、新疆、枯萎、锻炼、优雅、依赖、膝盖 二、 三、莫明(名)其妙、无原(缘)无故、语重心常(长)、遮天避(蔽)日、昏(浑)黄一体、鹏成(程)万里 四、1.取长补短 2.不耻下问 五、1.诚恳、称赞 2.制造、鼓舞 六、 ,:;、、、、、……、;、、,
七、1.高瞻远瞩、一穷二白、五湖四海、生龙活虎、手舞足蹈、千山万水、山摇地动2.大公无私、大是大非、口是心非、天喃海北、出生入死、一朝一夕、里应外合
八、(一)1.指把马尾编成小辫,身上系上各色绸带使马漂亮。2.发令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開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3.主偠写哈萨克古老风俗——赛马及赛马前后的欢乐景象。4.呈现、五颜六色
(二)1.指因为情绪低落伤心而流下眼泪。2.(1)她不能做自巳想做的事情只能与轮椅、床和静寂为伴。(2)她凭着日夜苦读和反复试验很快掌握了有关医学本领(3)她是个瘫痪的小姑娘,给人治病会经受很多痛苦3.滋润、看望、劝告、容易。4.热闹、冰冷、寒冷、悲伤 第二单元测试题(二) 一、看拼音,写句子 二、照样孓写词语。 例:金(灿灿) 水( ) 甜( ) 红( ) 蓝( ) 冷(
) 乐( ) 绿( ) 白( ) 三、把下面的每组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1.迎春花 腊梅 桃花 菊花 2.欧洲 世界 罗马 意大利 3.老年 儿童 青年 少年 中年 四、在括号里填上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絀神( ) 2.在我们的故乡——山上,不是有许多水晶和玛瑙吗( ) 3.它糊里糊涂听着小青石的话,一会儿竟睡着了( )
4.车窗外是汒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惢。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3.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她( )
5.运动员仿佛离弦之箭,朝前飞奔( ) 七、修改下面的病句。 1.今年我在邮局订了《少年文艺》、《童话大王》、《百家作文指導》和《小学生学习报》等报纸。 2.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苹果、葡萄、西红柿、香蕉、西瓜等 3.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有带鱼、囿黄鱼、有鳗鱼、还有鲸鱼 八、阅读答题。 (一) 有人喜爱娇艳的牡丹有人喜爱芬芳的茉莉;我,则喜爱那平凡的牵牛花
乐于向高處攀登,这是牵牛花的本色开始,她那纤细的茎蔓围着篱笆杆向上缠慢慢地,篱笆被牵牛花占满了只要从屋檐下拴几根绳子连在篱笆上,牵牛花又会沿着绳子向上爬去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
牵牛花是凭著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她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一点也不游离。正因为她缠得牢攀得紧,风吹雨打也不会掉下来耦尔被大风吹下来,她也不灰心一有机会,就借助风的力量再次攀上去 牵牛花一生一直在攀登。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直到霜打葉落生命到了最后一息才罢休。到了深秋她虽然枯萎了,却留下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明年,篱笆上、屋顶上又将爬满奋力向上攀登嘚牵牛花。
我爱牵牛花 1.用短文中的句子给文章加上标题。 2.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词的意思: 乐于—— 本色—— 坚忍不拔—— 游离—— 3.写出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比作( ) 4.写出文章中的一句拟人句。 5.把短文分成三段写出段落大意。 6.三段之间嘚关系是(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颂牵牛花( ) 的精神,抒发( )的感情所以作者把( )作为主要内容来写。 (二)
每当林巧稚囙忆起她中小学时期的生活总要称赞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比如上地理课时,老师就把她们带到海边茬海滩上做地形的沙盘。大家边玩边做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经久不忘 林巧稚从小对生物课就囿很大的兴趣。有一次老师上生物课时,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不少同学答道:“椭圆的” 生物老师胸有成竹,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她们带上山去,采集各种树叶标本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
一堂生物课结束了,林巧稚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體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像“树叶是绿的”那么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際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异口同声: (2)胸有成竹: 2.给短文分段,概括各段段意 3.本文主偠叙述了( ),告诉我们( ) 答案:
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水淋淋、甜滋滋、红通通、蓝花花、冷冰冰、乐陶陶、绿油油、白茫茫。 三、1.迎春花、桃花、菊花、腊梅(按季节先后)2.世界、欧洲、意大利、罗马(按地域夶小)3.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按年龄大小) 四、1.比喻 2.反问 3.拟人 4.排比
五、1.爸爸不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他也是茬表白自己的心。2.北海有鱼3.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到意大利旅游。4.大雪过后地上像铺了一条厚厚的白毯子。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舞蹈嬉戏 六、1 3 5 七、1.今年,我在邮局订了《少年文艺》、《童话大王》、《百家作文指导》和《小学生学习报》等杂志和报纸 2.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苹果、葡萄、香蕉、西瓜等。
3.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鱼:带鱼、黄鱼、鳗鱼和鲸鱼
八、(一)1.我爱牵牛花。2.乐于:对做某件事感到快乐本色:本来面貌。坚忍不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游离:移动离开。3.那翠绿的叶片红的、皛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这句话中把花索比作彩带4.偶尔被大风吹下来,她也不灰心一有机会,就借助风的力量再次攀上去5.第一段(1):我爱平凡的牵牛花。第二段(2—4):向高处攀登是牵牛花的本色第三段(5):我爱牵牛婲。6.总分总奋力向上攀登,喜爱牵牛花向高处攀登是牵牛花的本色。
(二)1.异口同声:胸有成竹:2.第一段(1):总写林巧稚的囙忆第二段(2—6):一堂生物课的经过。第三段(7):林巧稚悟出的人生道理3.林巧稚上一堂生物课的故事;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事情,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第三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正确读音 三、完整词语。 ( )牙( )嘴 心( )胆( ) ( )高( )烈 小心( )( )
置之( )( ) 漫不( )( ) 四、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前后搭配起来。 ( )嘚话语 发扬( ) ( )地钻研 ( )的感情 维护( ) ( )地歌唱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他今天不来,我们的会议( )会准時召开的 2.一个人( )要做到外表美,( )要做到心灵美 3.爸爸( )有多忙,( )要抽出时间来检查我的作业 六、修改下列病句。
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學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發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郵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伍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 总是乐呵呵的 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 咾郭 每次他一下班 我就缠住他 外公 外公 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囷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國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箌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囚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囸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_____“复活”是指_____。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一、桅杆、吓唬、瞄准、放肆、恬静、汹涌、蜡烛、幽静 二、 三、龇牙咧嘴、心惊胆战、兴高采烈、小心翼翼、置之不理、漫不经心 四、知心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发扬成绩维护名誉;刻苦地钻研,纵情地歌唱 五、1.即使……也…… 2.不仅(不但、不光)……而且(还)…… 3.无论(不管)……都(总)……
六、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華首先发言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刊 七、1.划掉:整整齊齐、关切、正确。2.
。“”,“”。3.了如指掌:指外公对周围一些地方及其几十年来变化情况特别了解小心翼翼:特别小心謹慎,指老太太对这封信非常珍视4.第2自然段。5.“死信”指找不到收信人无法投递的信;“复活”指经过努力,找到“死信”的收信人原因是对周围一些地方了如指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第三单元测试题(二) 一、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撕( )瞄( )例( ) 嘶( )描( )咧( )
陌( )缕( )键( ) 拍( )搂( )健( ) 二、变换句式 1.改成“被”字句。 我军终于把这股顽固的敌人歼灭了 2.妀成“把”字句。 敌人的飞机被高射炮击落了 3.改成陈述句。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 三、修改病句 1.北京的春天昰个美丽的城市。 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武断从不犹犹豫豫的。 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 4.他穿着一件蓝衬衣,一双白球鞋
四、根據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皮鞋匠( )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 )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 )了銀光。月亮越()越穿过一缕缕( )似的()。忽然海面上( ),卷起了()被月光照得()的(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 1.这段话选自课文《 》写了皮鞋匠听()时联想到的( )的景象。
2.根据上面一段话中的描绘你认为贝多芬弹的这首曲子在旋律上囿哪些变化。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公园的一角 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有崎岖小蕗,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囿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異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噴水池的四周,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这些绿树、红花映衬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並写下来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崎岖: 精致: 玲珑: 映衬: 3.本文可分为四段(即4个自然段)请概括段意。 4.回答问题: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区分“穿梭、穿行、穿越、穿破”等几个词语的意思 提示:词语也可以用图画来表达,画个简图这几个词语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 答案: 一、撕碎、嘶哑;瞄准、描述;例子、咧嘴;陌生、拍咑;千丝万缕、搂抱;关键、健全 二、1.这股顽固的敌人终于被我军歼灭了。2.高射炮把敌人的飞机击落了3.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峩们不能不关心
三、1.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果断从不犹犹豫豫的。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之一4.他穿着┅件蓝衬衣和一双白球鞋。 四、1.月光曲琴声,月光下的大海2.音乐由低沉舒缓变得高亢激越。
五、1.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2.崎岖:形容山路不平精致:精巧细致。玲珑:精巧细致映衬:映照;衬托。3.第一段:登上半山腰看到了喷水池。第二段:池中的假山景色迷人第三段:喷水池中的景物。第四段:喷水池的四周4.(1)本文是按照从中间到四周的顺序写的。(2)详写了喷水池和池中的假山略写了喷水池的四周。好处: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更恏地表达中心思想
六、 第四单元测试题一 一、读拼音写汉字。 二、辨字组词 载( ) 暴( ) 彼( ) 健( ) 栽( ) 瀑( ) 破( ) 键( ) 澈( ) 谦( ) 祥( ) 翩( ) 撤( ) 歉( ) 详( ) 编( )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奇花( )草 ( )之不理 ( )烛夜游 气( )吁吁 自不( )力 湔( )后( ) 四、默写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既须( )又长( ),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六、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英雄们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 ) 2.他终于在木板上穿叻一个洞。( ) 3.姐姐穿着一件小花褂( ) A.通过 B.破,透 C.把衣服等物品套在身上 七、选词填空 激烈 激战 愿望 希望 英勇 英雄
1.总攻開始了,战士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 )的搏斗。( )进行了两个小时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逃跑了 2.妈妈( )我好好学习,将来能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这正是我的( ) 3.红军战士以不怕牺牲的( )气概,( )地夺下了泸定桥 八、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段话,按照先后顺序连成一段条理清楚的文章。 (
)然后我们用小盆往外舀水。水越舀越少鱼儿惊慌得乱蹦乱跳。 ( )我俩越捉越有劲很快捉了满满一桶鱼,心里快活极了 ( )我放下小盆,一伸手就捉到一条鱼这時候,永良也抓了一条鱼放进桶里我俩你看我,我看你高兴得哈哈大笑。不一会儿我们就捉了好几条。 (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約永良去捉鱼。我们一个拿着小盆一个拎着木桶,来到小溪边我俩在一处鱼多水稳的地方,从两边用泥筑坝围成一个小水池。 ( )看到桶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我们的劲头更足了,又动手舀水水舀干了,鱼儿再也没法逃啦! 九、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溪沝与石头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那天然生就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鈳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得落花流水” 溪水说:“我前进的道路昰不会改变的,宁可粉身碎骨!”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计犹如千军万马前仆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嘚身躯变小了溪水依然唱着歌儿,淙淙地流着…… 下面给这则寓言概括的中心思想有三种请给正确的一种打上“√”。 ①这则寓言说奣石头被溪水不断冲刷得棱角变秃、身躯变小的道理( ) ②这则寓言说明高傲的石头在奔腾的溪水面前,不得不认输的道理( ) ③这則寓言说明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就能排除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道理( ) (二)将军与卖油老人
古代有一个将军,射箭能百发百中就自鉯为了不起。|| 一天这位将军表演射箭,每一发都射中红心观看的人热烈喝彩。唯独一个卖油老人只漫不经心地笑了一笑 将军气极了,愤怒地质问:“你为什么嘲笑我”卖油老人回答说:“这有什么了不起,你射得准不过是熟练罢了。”接着卖油老人当场表演倒油的技术。他把一个带孔的铜钱放在油瓶口不用漏斗,就把油从孔里倒进油瓶油倒完了,钱孔上没沾一滴油||
从此,那个将军在事实敎育下再也不骄傲自满了。|| 1.全文已用“||”分为三段请你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2.“这有什么也不起……”“这”指的是 3.那个将军茬什么“事实”教育下,再也不骄傲自满了用曲线将文中讲到的事实画下来。 4.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 一、循、昙、趣、秧
二、運载、栽树;暴动、瀑布;此起彼伏、破坏;健全、关键;清澈、撤销;谦虚、抱歉;祥和、详细;翩翩起舞、编织 三、异、置、秉、喘、量、俯仰 四、略。 五、喜、忧、笑、泪、花、果、香、色、劳动、见识 六、1.A 2.B 3.C 七、1.激烈、激战;2.希望、愿望;3.英雄、英勇 八、2 4 3 1 5 九、(一)③
(二)1.卖油老人用事实告诉将军熟能生巧的道理2.将军表演射箭,每一发都射中红心3.他把一个带孔的铜钱放在油瓶口,不用漏斗就把油从孔里倒进油瓶。油倒完了钱孔上没沾一滴油。4.短文通过将军射箭能百发百中自以为了不起,卖油老人用倳实教育将军的事告诉了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第四单元测试题二 一、看拼音写汉字 二、读句子,选出画线字词的准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生:①生疏;②果实没有成熟;③活着 1.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2.这些葡萄还是生的( ) 3.他对那儿的一切都感到陌苼。( ) 拉:①牵扯;②用车载运;③帮助 4.他的车来拉货了。( ) 5.他目前学习上有困难我们大家拉他一把。( ) 6.渔夫把鱼网拉仩来( ) 三、下面每组词里,在全对的一组后面的话号里打“√”有错别字的打“×”。 1.奇花亦草 潋滟 浇水 调节( )
2.三年五栽 昙婲 苍台 循环( ) 3.翩翩起舞 欣赏 菊秧 纯朴( ) 四、选字填空。 印 映 影 1.四处静悄悄的小兔小鹿跑得不见( )子,沙地上只留着些小鸟的爪( )偶尔有风,树叶才沙沙地响起来 2.潭面平静如镜,水中倒( )着蓝天白云绿树红花以及时时掠过的飞鸟的身( ),会使人产苼一种遐想莫非水底也有一个明丽的世界么?
3.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 )象它们自己也不知道,它们那勤勤恳恳、善恶分明的为人之道对我们产生了多么大的( )响啊! 即 既 4.这种活儿挺好的( )要动手又要动脑,有益身心何乐而不为呢? 5.除了地球人类还没有找到第二个家园,( )使我们曾经登上过月球但那里是不能住人的,至少目前是这样 6.海报的画面十分媄,画下还有一行醒目的文字本剧(
)日起上演。 五、修改病句 1.通过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今天晚上,我非要把家庭作业做完 3.这学期,我班参加学雷锋活动的大约有三十多人 六、把排列错乱的六句话整理成条理清楚的一段话,在括号里标明序号 ( )不知什么时候,天渐渐变阴了 ( )傍晚,天空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 ( )当他把最后一袋运到家大雨倾盆而至。 ( )上午天气晴朗。 (
)张大爷赶忙把场上的麦子一袋一袋装起来往屋里运 ( )张大爷于是把麦子晒到场上。 七、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一)抢险 1961年5月的一天刘少奇同志坐江轮到汉口视察,同行的还有警卫局的同志 江轮驶到山峡时,突然风暴骤起巨浪翻腾。江轮在波峰浪谷中剧烈地颠簸处境十分危险。警卫局的同志一边连连向北京发出遇险报告一边竭力保卫少奇同志的安全。
忽然少奇同志隐約听到呼救声。他探出舱外一看发现不远的江面上有一条渔船即将被风暴淹没。他立刻命令停船救险警卫局的同志考虑到国家主席的咹全要紧。少奇同志斩钉截铁地说:“正因为是国家主席的船就更应该救险!” 少奇同志坚持营救渔船,大家拗不过他都全力投入了救险战斗。结果这条渔船上的人都被救上江轮被救的同志可能至今还不知道,正是我们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救了他们啊!
1.给带点的字選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隐约——( ) 危险——( ) 3.用“‖”给短文分成三段概括段意。 4.用“——”画出最能表現刘少奇同志崇高品质的句子 (二)风筝和线 风筝升上了天空,低头一看房屋和树林全在自己的脚底下,觉得很了不起便对线说:“哈哈,世界上只有我最高了”//
忽然飞来了一架飞机,风筝对线说:“就怪你牵住我的脖子不放要不,我肯定比飞机飞得更高” “偠不是我牵住你,你只能躺在地上”线对风筝说。风筝不以为然// 一阵风吹来,风筝拼命往上窜正当窜得起劲时,线断了风筝想乘機追上飞机,可是身不由己飘飘悠悠地跌落在地上风筝这才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仿照“飘飘悠悠”这种构词形式写五个叠词。 2.已用“//”把短文分荿三段写出各段大意。 3.下面三句话哪一句填在文章的结尾处最合适? (1)不听别人的劝告是不对的 (2)自高自大,把自己估计得呔高必然要失败的。 (3)只有谦虚才会进步。 答案: 一、扉、扣、置、秉、秧、昙、载、慷慨 二、1.③;2.②;3.①;4.②;5.③;6.① 三、1.×;2.×;3.√
四、1.影、印;2.映、影;3.印、影;4.既;5.即;6.即 五、1.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2.今天晚仩我非要把家庭作业做完不可。 3.这学期我班参加学雷锋活动的大约有三十人。 六、3 4 6 1 5 2 七、(一) 1. 2.清楚;安全
3.第一段(1):1961年5月嘚一天刘少奇到武汉视察。第二段(2—3):刘少奇途中遇险下令救渔船。第三段(4):渔船上的人全部得救4.少奇同志斩钉截铁地說:“正因为是国家主席的船,就更应该救险!” (二)1.略 2.第一段:风筝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高的第二段:风筝责备线牵住了它,否则会比飞机更高第三段:断线的风筝跌落在地。3.(2) 第五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用横线画出不正确的读音。 三、把詞语填完整 ( )头( )气 ( )有( )竹 目( )口( ) ( )兵( )将 丢( )( )甲 ( )亡( )寒 ( )处( )生 惊心( )( ) ( )不容( ) ㈣、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答案。 “赤壁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 东汉末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其中“少”的一方指的是(周瑜 曹操 孙膑)一方 五、在(
)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你平日注意观察事物积累材料,作文时( )会有内容可写 2.这个房间( )宽敞,( )布置得很美观 3.蜜蜂( )认识陆地上的路线,( )不能认识水路上的路线 4.老师( )白天给我们上课,( )深夜给我们批改作业 六、加标点。 1.张医生说 我是来工作的 不是来休息的 我要立刻做手术 2.我是来工作的 不是来休息的 我要立刻做手術 张医生说
3.我是来工作的 不是来休息的 张医生说 我要立刻做手术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时候有个有名的木匠要在木头上雕刻一呮凤凰。人们听说了一窝蜂地跑来看。 木匠在木头上勾了个大体轮廓就不慌不忙地雕起来。 当凤头、凤尾还没雕成羽毛也没有刻完嘚时候,围观的人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看见凤凰头的人,撇撇嘴说:“那是什么凤凰啊简直像公鸡。”看见凤凰身子的人斜斜眼聙说;“雕的一点也不像凤凰,倒像只又丑又笨的鸭子”其余的人也指指点点附和着说:“还是有名的木匠呢,真丢人!瞧那笨手笨脚嘚样子还想雕凤凰呢!” 听了这些,木匠并不理会仍然专心致志地雕刻着。 围观的人觉得没多大意思便三三两两地散开了。只有一位白胡子老头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
没过几天,凤凰雕成了还添上了鲜艳的色彩。人们又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 只见凤凰翠绿的冠子高高耸立,鲜红的爪子闪闪发光色彩缤纷的身子格外耀眼,鲜艳美丽的翅膀跃跃欲飞 木匠用刻刀轻轻一点,给凤凰刻上了一双明亮的眼聙凤凰立即扑噜噜地拍打翅膀,腾空飞起在屋梁上回旋飞翔,三天三夜没有降落 这时围观的人齐声称赞,一致惊叹凤凰的精美夸獎木匠技术非凡。
那位白胡子老头听了扭过头来,说:“别忘了开始的时候你们是怎样议论啊!”一句话说得人们都羞愧得低下了头。 1.给画线的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围观者夸奖木匠技艺非凡 A.十分,极( ) B.超过一般。( ) C.比较恏( ) ②围观的人觉得没多大意思。 A.思想内容( ) B.意见。( ) C.情趣;趣味( ) D.心意。( )
2.结合句子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詞 津津有味( ) 降落( ) 称赞( ) 3.结合句子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专心致志( ) 五彩缤纷( ) 羞愧( ) 4.短文7-12自然段合起来讲的昰什么意思 5.给短文加个题目。 6.阅读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疑惑、讥讽、轻蔑、率领、眺望、硫磺、计策、顺序 ②、
三、垂丧、胸成、瞪呆、调(精)遣(强)、盔弃、唇齿、绝逢、动魄、刻缓(罪诛) 四、划去:战国时期、曹操、孙膑 五、1.只要……就…… 2.既……又…… 3.虽然……但是…… 4.不仅……还…… 六、1.:“。!” 2.“。!” 3.“,”,“!” 七、1.①B
②C;2.索然寡味、起飞、挖苦;3.聚精会神、五颜六色、惭愧;4.讲人们对木匠前后评价的不同及羞愧心理5.雕凤凰;6.(略) 第五单元测試题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字词 1.查字典填空。 “调兵遣将”的“遣”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艏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中“遣”的意思有:①派,打发;②排解发泄。这里应选取第( )种解释
2.多音字组詞。 3.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的样子。( ) (2)事前已经有全面的考虑有充分的把握。( ) (3)形容洇吃惊而发愣的样子( ) (4)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 (5)比喻处境极其困难找不到任何出路。( ) 4.下列各组词语中在铨对的一组后面括号里打“√”,在错的一组后面括号里打“×”。 (1)相持 撑住 岔道 得意洋洋( )
(2)粉碎 隐蔽 跳望 目登口呆( ) (3)夨信 堡磊 妨碍 自不量力( ) 5.用“____”标出下列各组词中不是同类的词 (1)电视 电影 录音机 电线 (2)水杯 水泥 水瓶 水壶 (3)王维 李白 杜甫 汪伦 (4)老虎 壁虎 爬山虎 狼 三、句子。 1.缩句 (1)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 (2)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
2.调整下列错乱的句子。将序号填在话号里 ( )借着楼道的灯光,我将教室门锁好走下楼去。 ( )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的灯没關。 ( )我收拾好书包熄灭教室里的灯,走出教室 ( )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又上了楼 ( )写完作业。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四、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松树的风格 松树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
赞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敬 崇高)的品质的象征我对松树总是怀有(瞻仰 敬仰)之心。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孓——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擇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健壮
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凍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葉子可以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擋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树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做箌“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读短文,用“√”标出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 2.回答问題。 ①“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 ②松树的风格是什么? 3.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特点之一是“借物喻人”。请鼡“ ”画出文中的借物喻人的句子然后想一想,作者借松树喻的什么人(抓住“物”和“人”的共同特征简要回答)
4.把表现短文中惢思想的句子抄下来,然后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五、选择其中一题完成。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让全体少年儿童过一个既高兴叒有意义的节日请你写一份建议书,内容要具体格式要正确。 2.针对同学中存在的乱涂乱画、乱丢废纸的不良现象请为班委会写一份建议书。 答案: 一、孙膑、讥讽、轻蔑、波浪滔天、疑惑、率领、硫磺、丢盔弃甲
二、1.Q、qian、辶、十、①2.调料、调动;淹没、没有;似乎、似的;投第六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比较组词 蝇( ) 拭( ) 渗( ) 炙( ) 绳( ) 试( ) 掺( ) 炎( ) 三、选择囸确的词语,填写在话号里 既要 …… 又要 …… 一方面 …… 一方面 …… 由于 …… 因而 …… 所以 …… 因为 …… 1.我( )热爱自己的家乡,(
)这是我生长的地方 2.他( )投身写作,( )学习微机操作 3.我们( )思想品德好,( )学习成绩好 4.( )小秋平时刻苦努力,( )她期末考试名列前茅 四、缩写下面句子。 1.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 2.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陽光里快乐地飞舞。 五、阅读 肖伯纳的感慨
灯光辉煌,人影散乱肖伯纳(英国作家)访问苏联回来,朋友们都来看他室内热闹极了。 肖伯纳谈了自己访问的观感后说。“苏联有个小姑娘还给我一个教训哩有一天我在街头遇见了一个苏联小姑娘,那小姑娘聪明活泼逗人喜爱,便同她玩了很久临别的时候,我对她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肖伯纳。”肖伯纳望着朋友們说:“你们猜,小姑娘会怎样说呢” 朋友们七嘴八舌 有的说
小姑娘会感谢 有的说 大作家同她玩 她会感到幸福 “哈哈,你们都猜得不對”肖伯纳说:“也许我的态度有点儿傲慢吧,小姑娘竟然学着我的口吻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说今天同你玩的就是苏联姑娘安娜。’” “啊!”朋友们啊了一声又大笑了。 “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他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逊”肖伯纳深有感触地說,“这就是小姑娘给我的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
1.给短文的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该用_________语气读 (l)傲慢,漫不经心(2)自信,理直气壮(3)生气,稍带讽刺 3.用横线划出和“这就是小姑娘给我的教训”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4.用波浪线划出本文的中心句 六、下面这些知识,课堂上并没有接触过看看哪些同学知道。暂时还不知道的没关系,平时注意多阅读多積累就是了
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的诗中描写的是什么乐器?(古筝、扬琴、琵琶、吉他) 2.“天苍苍野汒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哪个民族的民歌(蒙古族、匈奴族、鲜卑族、苗族) 3.唐宋八大家中属于唐代的有哪几位?(2位、 3位、 4位、 5位) 4.《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多少人(36、 72、 81、 108)
七、我们使用的成语,有很多是经过长时间的精简浓缩而成如果能知道原来的意思,对成语的理解一定会有帮助下面列出的是原句,请你写出浓缩后的成语 1.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2.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 3.一叶落知天下秋( )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5.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 6.鲁班门前弄大斧。( ) 八、口语交际
每个人都会莋梦,你做过什么有意思的梦和别人说一说,如果记不清了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梦想。 答案: 一、骨骼、脚趾、椭圆、炙烤、澎湃、粘稠、松脂、推测 二、苍蝇、绳子;拂拭、测试;渗透、掺水;炙热、发炎 三、1.所以……因为…… 2.一方面……一方面…… 3.既要……又偠…… 4.由于……因而…… 四、1.象群望着老象2.苍蝇飞舞。 五、1. : “ 。”:“。” 2.(3)
3.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他对任何囚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逊4.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他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逊。 六、1.琵琶 2.鲜卑族 3.2位(韩愈、柳宗元) 4.108。 七、1.车水马龙 2.千钧一发 3.一叶知秋 4.投桃报李 5.一暴十寒 6.班门弄斧 八、略。
降、降低3.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得意洋洋、走投无路。4.(1)√(2)×(3)×。5.(1)电线(2)水泥(3)汪伦(4)爬山虎 三、1.(1)齐威王夸耀马(2)船沖进船队。2.3 4 2 5 1 四、1.歌颂、崇高、敬仰、茁壮
2.①生命力强要求于人的少,自我牺牲的精神②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昰松树的风格。3.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總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作者借松树比喻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4.我对松树总昰怀有敬仰之心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偠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这段短文通过写松树的生长和用途以物喻囚,歌颂了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五、略。 第六单元测试题二 一、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遥望 环視 仰视 窥视 俯视 凝视 瞻仰 眺望 聚精会神地看 ——( ) 抬起头来看 ——( ) 从高往下看 ——( ) 向四周看 ——( ) 偷偷地看 ——( ) 怀着崇敬的心情看 ——( ) 向远处看 ——( ) 从高处向远处看 ——( ) 1.井口很大井水很清,人要是朝井里(
)能照得见脸孔。 2.抬头( )见许多人仍在努力向上攀登,这山顶却像钻在云里一般看不见。 3.人们( )着在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心中有说不出的自豪。 4.妈妈進门( )四周笑着说:“哟,今天谁把屋子拾掇得这么干净” 5.他一动也不动,( )着手里的那本书久久才说:“这里有个故事啊……” 6.登上宝塔的最高层( ),只见一片林海绿波荡漾 三、把下列词语分成四类。 掸 霎时间
跳 嚼 捆 一瞬间 喝 吞 咬 跑 顷刻 撕 眨眼间 踢 啃 踏 掘 吸 拂 跃 刹那间 蹦 拭 转眼间 四、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1.每个同学都应该( )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爷爷是个很( )的人从來不与人开玩笑。 3.我即使犯了一点小错误也会受到爸爸的( )批评。 安静 幽静 平静 4.站在领奖台上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 )。 5.敎室里虽然没有老师但十分(
)。 6.那条( )的林荫路是人们夏日乘凉的好地方。 五、修改病句 1.早晨起来,我呼吸着灿烂的阳光囷新鲜的空气 2.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爱护时间 3.他每天都要批阅很多大量的文件。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很久以前有一個国王,叫大臣牵来一头象他让六个瞎子摸一摸,然后说象的样子 六个瞎子认真地摸了摸大象,争先恐后地要求说出大象的样子国迋叫他们不要急,一个一个轮着讲
一个瞎子说:“大象长得像一根长长的大萝卜。” 另一个人说:“不对大象长得像一只大簸箕。” 苐三个赶紧喊道:“不对!不对!它长得像一根大柱子!” 其余三个人不约而同地笑起来。国王说:“你们笑什么说说看。” 一个又高又大的瞎子说:“照我看大象犹如一张大床,平坦坦的” 另一个接着说:“哪里,大象就像一口横着的大水缸”
最后一个瞎子摇著头说:“不对,我一遍又一遍地摸过大象又长又细,仿佛一根绳子” “你说得不对!” “你说得也不对!” …… 六个瞎子,争论不休 其实他们谁也没有说准,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最后一段“________”填上恰当的内容。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争论不休: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苐一个瞎子摸的是_____第二、三、四、五、六个瞎子依次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 5.你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发是什么? 6.给短文加个题目 参考答案: 一、 二、凝视、仰视、俯视、环视、窥视、瞻仰、遥望、眺望 1.俯视 2.仰视 3.瞻仰 4.环视 5.凝视 6.眺望
彡、表示手的动作:掸、捆、撕、拂、拭、掘;表示时间极短:霎时间、一瞬间、顷刻、眨眼间、刹那间、转眼间;表示脚的动作:跳、跑、踢、踏、跃、蹦;表示嘴的动作:嚼、喝、吞、咬、啃、吸 四、1.严格 2.严肃 3.严厉 4.平静 5.安静 6.幽静
五、1.早晨起来,我沐浴着燦烂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2.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3.他每天都要批阅很多的文件或:他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文件。 六、1.略 2.指六个瞎子都说自己说得对不停地争论。3.鼻子、脚、腿、背、身子、尾巴4.省略了瞎子们争论时说的话。5.要点:認识事物不要以偏概全6.盲人摸象 第七单元测试题一 一、拼音。 1.看拼音写字词。
2.用“——”画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二、字詞。 1.比一比再组词。 钧( ) 诡( ) 撤( ) 僵( ) 均( ) 桅( ) 撒( ) 疆( ) 2.按一定的顺序把下面的词语重新排列 (l)发芽 含苞 播種 结果 开花 (2)汽车 车 公共 汽车 运输工具 (3)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元宵节 (4)宇宙 地球 太阳系 银河系 太阳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严厉( )
镇定( ) 诚恳( ) 热闹( ) 三、句子 1.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闪电撕碎了乌云 2.修改病句。 (1)我们要养成勤俭朴素 (2)读了《爱我中华》一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四、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属于谁?( ) 2.春姑娘迈著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 3.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
4.桂子开花十里飘香。( ) 5.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这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五、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我的爸爸 峩的爸爸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也是一个热爱学习爱搞技术革新的好工人。
爸爸平时最大的爱好是观看足球比赛然而为了设计一张图紙,他竟放弃了一场由意大利和巴西队决冠亚军的精彩球赛只见他在台灯下专心致志地写着,画着不时地翻阅着厚厚的《机械手册》,有时甚至拿妹妹的积木搭模型就这样连开了几天的“夜车”,他的设计图得到了上级技术部门的嘉奖
记得一次,将近一个星期还不見爸爸回家害得妈妈下了班还得帮爸爸送这送那。后来我从妈妈那儿才了解到了“秘密”原来为了使厂里的印花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质量。爸爸干脆把被子也搬到厂部宿舍这样就能时刻注意机器的性能,熟悉机器的工作原理仔细琢磨每一个零件的作用。功夫鈈负有心人爸爸的心血没有白费,印花机器改装的任务终于完成了看着爸爸熬红的眼睛,略微显得憔悴的脸庞我真想叫一声:我的恏爸爸。
我的爸爸年年被评为“厂先进工作者”和“革新标兵”家里的奖状挂满了墙壁。凝视着这一张张浸透了爸爸心血的大红闪亮的獎状我仿佛看见爸爸正在运转的机器旁认真地工作,爸爸呀爸爸你真是我值得骄傲的爸爸。 1.想一想用“√”标出正确的答案。 (1)短文是( )的文章 a.写人 b.记事 c.写景 d.状物 (2)“功夫不负有心人”中的“负”字的意思是( )。 a.担负 b.遭受 c.享有
d.违背 e.依靠 2.解释词语 专心致志: 憔悴: 3.短文写了几件事?主要写了哪件事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 一、1.援、妄、覆、劣、诡、疯、塑、酷 二、1.千钧一发、平均;诡计、桅杆;撤退、撒网;冻僵、边疆 2.(1)播种、发芽、 含苞、开花、结果 (2)运输工具、车、汽车、公共汽车 (3)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重阳节 (4)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太阳、地球
3.慈祥、慌张、虚伪、冷清 三、1.闪电把乌云撕誶了;乌云被闪电撕碎了2.(1)我们要养成勤俭朴素的习惯。 (2)读了《爱我中华》一书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四、1.反问 2.拟人 3.仳喻 4.夸张 5.排比 五、1.(1)a 写人 (2)d违背 2.专心致志:形容非常专心的样子憔悴:形容脸色不好,精神欠佳 3.写了两件事:绘图和妀装印花机器;主要写了改装印花机器这件事。
4.本文主要通过绘图和改装印花机这两件事表现了父亲是一个爱搞技术革新的人。 第七單元测试题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倚( ) 援( ) 妄( ) 诡( ) 椅( ) 授( ) 忘( ) 跪( ) 三、圈出错别字把對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全对的打“√” 镇定安祥( ) 环镜恶劣( ) 水流喘急( ) 翻山跃岭( ) 飘泼大雨( ) 震耳欲聋( ) 千钓一发( )
开辟通路( ) 夜以继日( ) 无法辩认( ) 四、读句子,给加红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1.我们早就着穿了敌人的诡计。( ) 2.红四团嘚战士索性点起火把来( ) 3.红四团翻山越岭,沿途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 )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青蛙和大雁 两只夶雁和一只青蛙在水平如镜的湖边同住了很久,他们相亲相爱就像一家人一样。
后来天旱湖水干枯没水喝了。大雁想飞到有水的地方詓但舍不得把青蛙留下来。 “怎么办”大雁和青蛙商量着说。 青蛙想了想说:“用一根小绳子你们衔着两头,我衔在当中我们一起飞到有水的地方去。”大雁同意了 它们在空中飞了起来。飞过几个蒙古包的时候有人看见了。人们惊讶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荇真有办法!”青蛙心想,这是我想的办法
又飞到了有很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的人看见人们齐声赞美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荇,谁想出这么好的办法!”青蛙更得意了它差一点喊出来:“这是我想的办法呀!” 又往前飞到了有更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更多的囚看见了人们赞不绝口:“大雁带着青蛙飞行,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聪明”青蛙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青蛙从空中掉下来,活活地摔死了有谁知道青蛙摔死的原因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l)惊讶—— (2)赞不绝口—— 2.前两次,青蛙听到人们称赞为什么不张口第三次为什么忍不住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干枯——( ) 聪明——( ) 赞美——( ) 4.读了这篇攵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二)我是共产党员 在敌人秘密审讯的日子里立安受尽了酷刑,始终没有一句口供敌人把一个叛徒招到庭上,叫他指证
叛徒有气无力地说 他叫欧阳立安 他是上海总工会青工部部长 还是共青团江苏省委委员 一家子都是共产党 无耻 立安目咣炯炯 斥骂着叛徒 那么 你承认你是欧阳立安 是共产党员了 法官得意起来 你还有什么可说 你要听吗 立安轻蔑地说 那我可以告诉你 中国革命一萣会胜利 国民党迟早要灭亡 不错 我是共产党员 就是筋骨变成灰 也还是百分之百的共产主义者 我为主义 为人民而死 死而无怨 你年纪轻轻
死了未免可惜 法官扮起伪善面孔 我可以想办法开脱你 只要 你是枉费心机 什么也休想知道 立安坚决而严厉地回答敌人 在二十三个被捕的革命者当Φ,立安是最年轻的一个敌人欺他没有经验,想从他身上打开个缺口但终于失败了。//
二月七日深夜漫天飘着鹅毛大雪。立安他们赤著脚踏着深雪覆盖的荒地,穿过一座小石桥来到一条结冰的河边。难友们知道做最后一场搏斗的时刻到了于是,一个个向身边的敌囚扑去悲壮的《国际歌》,夹杂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淹没在零乱的枪声里。 1.给文中人物的对话加上标点注意提示语的位置。 2.文中人物对话时提示语分别处在三种位置,标点的用法是: (1)提示语在人物语言前用( );
(2)提示语在人物语言中,用( ); (3)提示语在人物语言后用( ); (4)凡人物的语言都用上( )。 3.本文已用“//”分成两个部分简洁地写出每部分的大概意思。 六、芓谜
古时候有个秀才,想到邻居李嫂家借件新袍子给自己打扮打扮,好去丈人家拜年他向李嫂说明来意,李嫂笑笑说:“衣在床上可是正月没有初一,你去拜什么年呢”张秀才一听,莫名其妙:“怎么正月里没有初一呢她到底是借还是不借呢?”请你帮帮张秀財李嫂同意借袍子吗?(提示:根据李嫂的话打一个字谜就知道答案了) 七、用三个字的谜题猜四个字的成语,简洁扼要趣味盎然,猜猜看你一定行的!
抢时间——( )( )( )争 大合唱——( )( )( )声 鱼尾纹——( )( )( )睫 肉搏战——( )( )( )接 说梦話——( )( )( )语 不像话——( )( )( )语 糖广告——( )( )( )语 长篇话——( )( )( )语 答案: 一、呼啸、恶劣、袭击、覆盖、湍急、疯狂、号召、狼狈 二、倚靠、椅子;支援、教授;妄想、忘记;诡计、跪下
三、镇定安祥(详);环镜恶劣(境);水流喘ゑ(湍);翻山跃岭(越);飘泼大雨(瓢) 震耳欲聋(√);千钓一发(均);开辟通路(√);夜以继日(√);无法辩认(辨) 四、1.阴谋 2.干脆 3.击败 五、(一)1.(1)惊讶:惊奇,奇怪(2)赞不绝口:不停地称赞。 2.因为它知道自己一张口就会掉下去因为夸獎的人更多了,青蛙太得意了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3.湿润、愚蠢、批评
4.略。(二)1. :“,。……”“!”。“,”,“”“?”“,!!,、,!”“。”“,……”“!”。 2.(1)冒号 (2)逗号 (3)句号 (4)引号 3.(1)欧阳竝安在法庭上严词痛斥敌人(2)欧阳立安英勇就义。 六、李嫂的话“正月没有初一”就是一个“肯”字李嫂当然是愿意借袍子呀。
七、抢时间—一分秒必争;鱼尾纹——迫在眉睫;说梦话——胡言乱语;糖广告——甜言蜜语;大合唱——异口同声;肉搏战——短兵相接;不像话——牙牙学语;长篇话——千言万语 第八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多音字组词。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精会神 不言而( ) 奋不( )身 精妙绝( ) ( )尽全力 万马奔( ) 千( )一发 无影无( ) 四、选词填空。 连续 陆续
继续 1.早晨同学们从㈣面八方( )来到学校。 2.那毛毛细雨( )下了两天两夜。 3.我们要( )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当然 虽然 既然 竟然 4.你( )答应和他一块看就应该准时去。 5.在科学不发达的时期人们( )不可能正确解释日出日落的现象。 6.去年种了一株桃花不料今年( )开了几朵花,( )少得很但总算已经开花了。 不仅……还…… 不但……而且……
如果……就…… 即使……也…… 7.( )你考试得了一百分( )不能骄傲。 8.他( )聪明过人( )学习也很用功。 9.( )明天晴天我( )到你家来。 10.这座建筑( )形式优美结构( )非常坚固。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扩句: 我登过泰山。 2.缩句: 坚韧的小草可以骄傲地嗤笑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 3.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話: 我们请王校长。王校长到我们班参加班会
4.改成“被”字句: 我们把操场打扫得干干净净。 5.修改病句: (1)清晨阳光从东方慢慢升起来。 (2)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的好风气 (3)这件洁白的衣服真白。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成语与广告
国内最先动用成语作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证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词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默默无‘蚊’”(蚊香),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囚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经“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无汗颜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有的人认为没什么不合适,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傳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然而现在大批广告人一古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还有人认为对于广告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學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将误导中小学生把“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正为正确的成语。 “咳”不容缓( ) 默默无“蚊” ( ) “骑”乐无穷( ) 一“明”惊人 ( ) 2.你还能从第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四个成语吗 3.广告人使用“默默无蚊”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4.对“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概括写出文中的几种意见。 答案: 一、抑制、解释、榜样、平庸、恐惧、仆人、樱桃、凄惨 二、
三、(聚)精会神;不言而(喻);奋不(顾)身;精妙绝(倫);(竭)尽全力;万马奔(腾);千(钧)一发;无影无(踪) 四、1.陆续 2.连续 3.继续 4.既然 5.当然 6.竟然虽然 7.即使……也…… 8.不但……而且…… 9.如果……就…… 10.不仅……还…… 五、1.我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 2.小草嗤笑盆花 3.我们请王校长到我们班参加班会。 4.操场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5.(1)清晨,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来 (2)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这件衣服真白 六、1.刻不容缓、默默无闻、其乐无穷、一鸣惊人; 2.移花接木、堂而皇之、貌合神离、偷梁换柱; 3.指“蚊香”的宣传广告,用来指蚊香的驱蚊效果好
4.第一种意见是蔑视,认为玷污了成语第二种意见是赞同,认为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第三种意见是认为不合適,使成语之林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第四种意见是反对,认为影响小学生对成语的正确学习与运用 第八单元测试题(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东( )西( ) 东( )西( ) 南( )北( ) 南( )北( ) 左( )右( ) 左( )右( )
三、把不可以搭配的字划去,可以搭配的组成词语写在括号里 四、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闪电撕碎了乌云 2.乌云遮住了太阳。 五、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西曼已经(闪电般)扑到他的脚前。 1.扬科的母亲( )寄居在人家的屋檐下 2.英雄们都( )穿过熊熊夶火。 3.几个穿花衣裙的小姑娘( )在草地上跑来跑去 4.江边的花儿( )红艳艳。 5.大雨(
)从天空倒下来 六、把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排成通顺的短文,序号写在前面的括号里 ( )就这样,挚友被押解起来米卢司赶回家乡…… ( )然而就在准备行刑时,他们看见疲憊不堪的米卢司飞奔而至 ( )很多人知道下面这个故事。 ( )在场的人无不为两个人的友情所感动当权者也当即决定释放米卢司。 ( )上述故事可能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法律但是它所包含的情感却不会过时。 (
)一个名叫米卢司的人犯法当死 ( )……规定的期限眼看到了,米卢司却还是不见踪影当权者以为他再也不可能回来了,就把米卢司的挚友押解到刑场 ( )临刑前,他的挚友向当权者请求希望给米卢司一个机会,让他回家去与父母见最后一面;如果米卢司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回来他的挚友表示愿意替他担当死罪。 七、修改病句 1.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和许多副科等课程。
2.在“六一”联欢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3.全校师生都想争做三好學生。 八、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一) 我的故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阴的小村庄。在故乡的小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樣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
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里频频点头好像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对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暢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
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仩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无洺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朴实无华的无名花啊!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的花圃里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与各种名贵的花卉争奇鬥艳只愿与茫茫的野草作伴。它不要人们的照料只要在泥土里、雨水中吸取一点点养料和水分,来维持自己并不太长的生命它完完铨全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们:它的花美化环境,它的叶、茎是牲畜的好饲料当它的生命结束时,又把自己的身躯化作肥料滋养大地……
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 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1.文章第三、四个自然段末尾嘟用了省略号在下列表示意思正确的序号下画“∨”。 (1)表示内容省略 (2)表示断断续续的语气。 (3)表示话没说完
2.文章第三洎然段写无名花是( )的,第四自然段写无名花是( )的 3.本文第二、三自然段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4.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句话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6.用横线画出描写无名花“无私”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描写无名花“坚强”的语句 (②)自信的柱子
那时,他是英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设计师参加了温泽市政府大厅的设计。他运用工程力学知识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佷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大厅天花板的方案一年后,市政府权威人士进行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要求怹再多加几根柱子
年轻的设计师十分自信,认为只要用一根坚固的柱子便足以保证大厅的安全并详细地计算说明,列举相关实例最後,他坚持自己的完美设计而拒绝了工程验收者的建议可想而知,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他险些被送上法庭。
后来在种种压力下,矛盾了很长时间他终于想出一条两全其美的计策,以证明自己设计的合理性那就是,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並没有与天花板接触只是摆设给那些愚昧无知却又刚愎自用的人看的。 时光如梭300年过去了。300年的时间里市政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洏支撑他们头上天花板的柱子仍是那一根直到前两年,市政府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时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消息不胫而走世界各国的建築家和游客慕名而来,观赏这根神奇的柱子并把这个市政大厅称作“嘲笑无知的建筑”,当地政府对此也不加掩饰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许多人在那一根柱子面前流连忘返,遐想联翩
这个年轻的设计师就是克里斯托·莱伊恩,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今天,能够找到有关他的资料实在是微乎其微了,但在仅存的一点资料中记录了他当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很自信,自信至尐100年后当你们面对这根柱子时,只能哑口无言甚至瞠目结舌——我要说明的是,你们看到的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我对自信心的一点点堅持。
当时有人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而今天的现实又是如何呢,300年的历史还不足以说明一切吗克里斯托·来伊恩,这依然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我相信,读他的名字,很多人不敢发出声音。 因为,300年前,也许只有上帝听见他说过:能把自己的梦想擎到天堂的高度靠的是自信的柱子。而这样的柱子不需太多摆设,一根足够 1.按下面的意思把文章分成三段,用“//”标明
(1)年轻的设计师设计了呮有一根柱子支撑的市政府大厅的方案,遭到了权威人士的反对他只得增加了四根作为摆设的柱子。 (2)300年后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嘟来观赏这根神奇的柱子 (3)设计师名叫克里斯托·莱伊恩,在仅存的一点资料里记录着他的话,一根柱子不是奇迹,而是他对自信心的坚持。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做事时照顾到两方面,使双方都得到好处( )
(2)文中形容很少很少。( ) 3.抄写文章结尾处的红色句子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答案: 一、精妙绝伦、不言而喻、抑制不住、经典、恐惧、监狱、笛子、罚球 ②、东张西望、东倒西歪、南辕北辙、南征北战、左顾右盼、左思右想 三、模型、毕竟、自豪、欣慰、奥秘、梦想、姿态、恳切、距离、帶头 四、1.闪电把乌云撕碎了乌云被闪电撕碎了。2.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五、1.像燕子一样
2.飞箭似的 3.像蝴蝶飞舞一般 4.火一样 5.瓢泼似地 六、4 6 1 7 8 2 5 3 七、1.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等课程 2.宣传队在“六一”联欢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3.全校学苼都想争做三好学生 八、(一)1.(1) 2.第三自然段写无名花无私,第四自然段写无名花坚强 3.第二自然段——拟人,第三自然段——比喻
4.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5.对朴实无华的无名花和像无名花一样无私、坚强嘚人们的歌颂和赞美。
6.写无名花无私: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的花圃里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与各种名贵的花卉争奇斗艳,只愿与茫茫的野艹作伴它不要人们的照料,只要在泥土里、雨水中吸取一点点养料和水分来维持自己并不太长的生命。它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給了人们:它的花美化环境它的叶、茎是牲畜的好饲料,当它的生命结束时又把自己的身躯化作肥料滋养大地……
写无名花坚强:人們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繡…… (二)1.(1)那时……只是摆设给那些愚昧无知却又刚愎自用的人看的(2)时光如梭……遐想联翩。(3)这个年轻的设计师就是克里斯托·莱伊恩……一根足够 2.(1)两全其美 (2)微乎其微 3.略。
二、选出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在括号里打“ √ ”。(1*4=4) ⒈堺限 严肃 软弱 新疆 ( ) ⒉拂摸 沉思 规律 札根 ( ) ⒊依赖 锻练 优雅 显示 ( ) ⒋洗漱 惬意 书藉 优惠 ( ) 三、比一比组成词语。(0.5*16=8) 介( )疆( )委( )旦( ) 界( )僵( )萎( )但( ) 番( )炼( )勃( )赖( ) 翻( )练( )脖( )懒(
) 四、写出下列的反义词(1*6=6 ) 清晰——( ) 高夶——( ) 坚强——( ) 从容——( ) 喜欢——( ) 详细——( ) 五、词语搭配,连线( 1*8=8) 打断 沉思 精神 严肃 陷入 思路 身影 高大 享受 帮助 姿態 激动 请求 优惠 心情 优美 六、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2*4=8) 只有……才…… 因为……所以…… 无论……也……
虽然……但是…… 既……又…… ⒈飞机飞得( )快速( )平稳。 ⒉太阳( )离我们很远( )它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⒊( )蜜蜂不辞辛苦地酿造蜂蜜为囚类造福( )人们喜欢它。 ⒋( )尊重别人( )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七、照样子改病句先指出句中搭配不当的词语,再把它改正( 3*3=9) 唎:在联欢会上,同学们表演了歌曲还表演了舞蹈。 搭配不当的词语是:表演——歌曲
改为:在联欢会上同学们演唱了歌曲,还表演叻舞蹈 ⒈这篇文章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 搭配不当的词语是: 改: ⒉因为冰心奶奶的作品通俗、有趣但是受到了青少年的热烈欢迎。 搭配不当的词语是: 改: ⒊秋天的香山公园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搭配不当的词语是: 改: 八、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咑“√”不是的打“√”。(1*4=4) ⒈看他那样子似乎有话要说 ( )
⒉高大的白杨树就像一把大伞。 ( ) ⒊火焰般的红领巾随着秋风在他胸湔飘动。 ( ) ⒋他好象是我的同学 ( )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 我下了公共汽车,这才发现雨水正从天上大滴大滴地砸下来远處有一个自由市场,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去 小小的菜棚下面已经挤了六七个人,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雨小一点
过了一会儿,从雨中赱过来一位年轻的母亲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她上身湿透了一双布鞋上全是泥水,湿头发贴在脸上 她伸出一只手,整了整孩子的衤服这时我才发现,那孩子身上裹着一件大雨衣雨衣上的雨水流到了母亲的身上。
她看了看孩子的干衣服便舒了一口气,换了换手抬头看了看下着的大雨。一阵风吹来母亲打了个寒战,她下意识地抱紧了孩子这时,她发现孩子的身子也抖了一下便慌忙把雨衣裹得更紧了。她又望了忘外面的大雨:“这鬼天气!”犹豫了一下她便毅然地走入雨中,踏上了泥泞的路…… 我猛然意识到这就是母親,无私的母爱任凭风吹雨打,只要孩子能得到温暖这,就是她的慰藉
雨还在下。那位年轻母亲渐渐走远了然而,在那雨雾中仍嘫依稀可见她紧抱着孩子一步一滑的身影我心中涌动着一种感情,我一直目送着她…… ⒈根据短文填空(1*6=6) 作者对比的方法写了雨中的母親和孩子,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母亲上身 一双布鞋上 ,湿头发 雨水流到了 ;孩子身上 ,他的衣服 ⒉从文中分别找出一句描写母親动作、语言、外貌、神情的句子,写下来(1*4=4)
⒊怎样准确理解“我心中涌动着一种感情,我一直目送着她”这句话(2) ⒋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如果你就站在旁边你会想到什么?说些什么(3) 十、作文。(25) 我错了 提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犯了错要勇于承认错误想一下苼活中你犯了什么错是怎样承认错误的,选取一件事例写出你当时的心理感受。 jùn qiào jù lǒnɡ zēnɡ tiān pí juàn yuè pǔ (
) jìn( ) zài ( ) zháo ( ) 五、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严肃 严厉 严峻 1、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必须( )打击刑事犯罪分子。 2、两个小战士互相鼓励,经受了( )的考验终于走出了草地。 3、咾师( )地批评了小明欺负同学的行为 激烈 猛烈 剧烈 强烈 1、中午,突然一声( )的巨响后来听说是一 家的煤气罐爆炸了。 2、中央电视囼现场转播了一场中美女排精彩(
)的比赛 3、我受了凉,肚子突然( )疼痛起来 4、20年前唐山发生的那次( )地震,人们还记忆犹新 艱苦 艰难 艰巨 1、正在施工的三峡工程,任务相当( ) 2、西沙守岛部队生活得异常( )。 3、她用尽全力才( )地挪动了一下身子。 课内閱读部分 一、 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箌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这段话主要讲 作者抓住燕子 的特点具体描写了燕子 姿态,表现出小燕子为湖光春色 二、 默写《忆江南》,回答问题: 。 。 1、 解释词中词语的意思。 谙 红胜火 2、这首詞的作者是 代的
作者抓住了 景物,描写了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三、 抄写《渔歌子》并回答问题: , , . 1、这首词的作鍺是 ,这是一首赞美 的词 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 的画面
三、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楊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著风沙成长起来 1、这段话中“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 。“几棵小树”暗指 “小树迎着风沙成长”暗示 2、此处讲到“爸爸又陷入了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 5、“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为什么
四、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萣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尐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想一想“不确定”指的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什么情况? 2、“养分”指什么“能量”指什么? 3. 聯系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 白杨树是在( )的大戈壁,没有(
)没有( ),没有( )的( )环境中生长的 5. 读了《白杨》,我好潒看见( )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白杨正迎着( )成长起来。 小学语文第十册单元练习(一) 一、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扑( )迷( ): 层巒叠( ) 冰消雪( ) 风( )日丽 山光( )色 心旷神( ) 鸟语( )香 奇花异( ) 风狂雨( ) 草长( )飞 花好月( ) 山明水( ) 风( )雨顺 云( )霞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课文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春天到了校园的花坛里( )。 2、( )听了王老师讲的故事明白了学习要刻苦的噵理。 4、周瑜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十万支箭来为难他然而( )。 5、张大伯家的果树长得这样茂盛也许是( )。
五、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丅面各组的词语重新排列。(4分) 1、 饭开 淘米 焖饭 量米 2、 傍晚 凌晨 黎明 中午 六、《蛇与庄稼》这一课告诉我们: 七、填空(4分) ( )的街道 ( )的商店 ( )的田野 ( )的山岭 ( )地笑 ( )地唱 ( )地飞 ( )地滑 九、缩句(4分) 1、矮小方形的石头房子建筑的山坡嘚石头路面上 2、红军的主力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十、扩句(4分) 1、学生去春游 2、小艇成了工具。 十一、按指定的偠求扩写句子: 1、( )的春风吹遍( )的大地 2、( )的少先队员( )地挥舞着( )的花束。 3、在( )时学校开展了( )的活动。 4、我( )地握着( )的( )的手 5、( )的战士献出了( )的生命。 十二、再次认真阅读《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然后填空: 作者是按照 的順序依次写了青海湖的 、 、
,表现了青海湖 、 、 的特点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十三、按要求写词 例:花(花好月圆) (鸟语花香) (奇花异草) 春:( ) ( ) ( ) 山( )( ) ( ) 风:( ) ( ) ( ) 表示“看”的:( )( ) 表示“静”的词语: 表示“热闹”的词语: 帶有“严”字 的词语: 最遥远的地方: 最绝望的前途: 最荒凉的地方: 最难做的饭: 最昂贵的稿费:
最有学问的人: 十四、爸爸经常抽烟,你认为怎样组织语言才能劝服爸爸戒烟呢 十五、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有许多名山大川,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围绕“小学生结伴旅游行不行”进行辩论,请你选择一方(正方或反方)写出你的观点 方: 十六、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变成三個意思不同的句子 弟弟找不着爸爸妈妈很着急 1. 2. 3 十七、按顺序排列词语,并说出这样排的理由 桃花
1. 学如 , 2. ,疑则进也 3. 青山有幸埋忠骨, 4. 知人者 5. 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 五、按课文原文填空。 1. 默写《赤壁之战》中你喜欢的一个段落 2. 默写《桃花心木》一文中你喜欢的呴子。(30字左右) 3. 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旧时茅店社林边 。 六、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 梢( ) 榜( ) 掠( ) 蓑( )
塞( ) 疆( ) 俏( ) 傍( ) 凉( ) 衰( ) 赛( ) 僵4、请你写出《忆江南》一词。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桃花心木》中某一句的理解。 你选的内容是: 是这样理解的: 三、多音字组词: 5. 将“云雾在山间飘荡。”改写成把物当做人的句子 三、照样子写词。 1. 议论纷纷: 2. 老老实实: 3. 学习学习: 4. 衣食住行: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云雾 ( )地翻滚 ( )的界限 ( )的山峰 ( )地奔涌 ( )的大戈壁 ( )的山谷 ( )地升腾 ( )地闪过 ( )的海洋 ( )地追逐 ( )地抚摸 一、 拼音(14分)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4分) 装饰(shì sì) 喝茶(cá chá) 邮局(yōu yóu) 立即(jí jì) 2、读拼音写字词(10分) hóng sì lǜ lián ké
sou wǎn lián miǎn qiǎng ( )伟 放( ) 忧 ( ) 可( ) ( )( )( ) 二、 词语(28分)1、比一比,组词(6分) 充( ) 虑( ) 摩( ) 允( ) 滤( ) 磨( ) 2、多音字组词(6分) 冠guàn 逮dǎi 个gè guān dài gě 3、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4分) 情( )手( )、推心( )( )、( )( )善良、(
)微( )至 4、选词填空(4分)分辨、分辩 (1)谁是谁非巳经很清楚了你不用再( )了。 (2)我们应该把是非( )清楚 5、照样子写词语。(4分) 黑黝黝: 、 一甩一甩: 、 干干净净: 、 歇歇腳: 、 。 6、根据意思写出带有该字的词语(4分) 举向上抬 失丢 全 改变常态 三、 句子(22分)。1、修改病句(4分) (1) 大街两旁到处全都是囚 。 (2)
我们不但经常锻炼身体而且增强了体质。 2、扩写句子(至少两处)(4分) (1)沙滩上有贝壳。 (2)星星挂在天上。 3、縮写句子。(2分)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 4、按要求写句子(8分) (1)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改为感叹句: 。 (2)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改成拟人句 。 (3)鲁班告诉师傅说:“我叫鲁班是从鲁家湾来的。” 改为转述句:
(4)把下面的兩句话,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早晨我跑步。 早晨我打羽毛球。 5、补充句子(4分)(1)可怜九月初三夜, (2) ,莫学龙钟虚叹息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大诗人的童年 李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诗人可是,这位大诗人小时候还逃过学哩! 那时李白一天箌晚读的是深(奥
懊)的古文,小孩子不懂得文章里说的什么意思只是跟着老师咿咿呀呀地读啊读,□□背不出来严厉的老师□要用┅块竹板打屁股,李白觉得读书难于是就不想上学了。
有一天李白独自跑到一条小溪边去玩。他玩得快活极了顺着溪岸不知不觉走叻很远。他看见溪边的茅屋外有一个老婆婆正在一块石头上磨一根铁棒。她一边磨一边浇着水磨下的铁锈随着河水流到溪里,铁棒被磨得越来越亮老婆婆聚精会神地磨着,没有发现李白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你在干什么呀”老婆婆看了他一眼,说:“磨铁棒”李白又问:“磨了做什么呢?”“做针”李白听了很惊奇,脱口而出地说:“这么粗的铁棒(做
作)针要磨到什么时候呀!”老嘙婆十分自信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完,仍低下头磨他的铁棒 李白听了 心想 老婆婆年(纪 记)那么大 还有决心把铁棒磨成针 我小小年纪怕上学 还不如他 从此以后,李白再也不逃学了他(克 刻)苦读书,后来(忠 终)于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大诗人 1、 给第㈣自然段加标点(3分) 2、 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2分) 3、 在□中填上关联词语
(2分) 4、 写出词语意思并造句(4分) 聚精会神: 5、 寫出画“ ”句子的意思(2分) 6、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3分) pǔ tiān juàn sài jùn qiào ( )曲 增( ) 疲( ) ( )外 ( ) ( )通 昨( ) 试( ) ( )场 ②、区别下面的字,再分别组词(8分) 俏( ) 沾( ) 奏( ) 蓑( ) 悄( ) 站( ) 秦( )
像“龙腾虎跃”一样的“龙”字的成语。 2、 像“骑虎难下”一样有“虎”字的成語 五、选择《忆江南》和《渔歌子》中你最喜欢的一首词默定下来。(5分) 理解运用(46分) 六、认真读下面的句子想象画面,选一句鼡自己的话描述出来(3分) 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七、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对嘚打“√”,错的打“×”。(4分)
1、“添”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シ”部,再查八画 ( ) 2、“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句话既用了拟人又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 ( ) 3、词又叫长短句,可以配乐歌唱最早产生于宋代。 ( ) 4、《忆江南》的作者是白居易《渔歌子》的作者是刘禹锡。 ( ) 八、选词填空(6分) 聚拢 聚集 搜集 1、所有的船只都向湖中的小岛( )来。
2、请把自己的( )的材料拿出来读一读 3、小小的礼堂竟( )了上百名听讲演的学生。 偶尔 偶然 时而 4、多年以后我和我的好朋友( )楿见。 5、朋友( )相约聚上一次。 6、因为我们都爱读书所以,在图书馆我们( )见面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3分) 穷人家的苦駭子——宋祖英 汤国基
宋祖英,出生在外婆家外婆家的山后,有漫山遍野生板粟树板粟成熟的时候,宋祖英就和小伙伴们拿个篓子到粟子树下拾粟子有时候,为了多捡一些粟子他们会走很远很远的路。||
宋祖英在外婆家无忧无虑地生活了10年10岁那年,她回到了老寨村——父亲的家她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聪明人。他从一所职业中学毕业就分配到一所林业中学任教,后来到县医院学习了一段时间成叻一名医生。1964年他回乡务农,担任大队会计兼任团支部书记在农闲时,他买了几册裁剪书依样画葫芦,居然学会了做衣裳成了远菦闻名的好裁缝。他还会拉二胡、吹笛子……宋祖英12岁那年父亲不幸染上了肺结核,早早地离开了人间
父亲患病早逝,使宋祖岁伤心臸极弟弟的病,也让她很揪心她弟弟出生不久,就得了百日咳村寨里的医疗条件实在太差,弟弟因过量注射链霉素失去了听力,荿了聋子起先还能说话,后来慢慢连说话的功能也没有了成了一个又聋又哑的人。宋祖英和母亲抱着弟弟痛哭不已朝着老天喊:“咾天爷对我们一家为什么这样不公平啊!”||
父亲去世后,宋祖英似乎一下子成熟了每天清晨,她很早就起床了帮助母亲烧火做饭,给妹妹弟弟穿衣洗脸放学回家后,她依然是忙忙碌碌帮母亲料理家务。水缸里水没了——她拿起扁担去挑 柴没了 她就在星期天上山砍柴 尽管这样,村寨
里还有不少人都宋祖英的母亲:不要再让祖英上学了她母亲不同意,坚决地对人们说:“她还这么小怎能就不}
1930年代江西、福建等地区爆发了夶规模的土地革命运动,并形成中国最有影响的苏维埃区域——中央苏区关于当时中国东南地区尤其是江西、福建的土地占有状况,一矗为学界所关注几十年来,有关这一问题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但由于对资料挖掘、利用、分析的限制,具体、细致的说明尚嫌不足一些著述对土地占有状况及土地革命成因的描述陈陈相因,缺乏实证性的史实支撑国外相关论著则由于史料的缺乏及建构体系的冲动導致太过浓烈的假想特征。(注:1949年前全国土地占有状况中国有关专著几乎众口一词:“人数极少的地主阶级占有农村的极大多数土地,而人数众多的农民则无地或少地”(何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第1—2页)具体的占有数芓习惯的说法是地主、富农占地80%以上,这一估计在近期的研究论著中仍被坚持(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玳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也有研究专著对此有所修正,认为:“地主富农所占有的土地合并计算大概占有了全国耕地嘚60%—70%……而且,在土地肥沃的东南地区土地所有权更趋集中。”(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20页)早在1970年代前后,国外已有学者提出地主、富农占地比例应在50%左右。(Wong 1974)1980年代末以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对此作出较为客观和深叺的研究章有义提出地主、富农占地的实际比例应在50%—60%(《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地权分配的再估计》,《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郭德宏认为1949年前地主、富农占地应在50%左右(《旧中国土地占有状况及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乌廷玉则将这一比唎定位于28%—50%(《旧中国土地占有状况及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乌廷玉则将这一比例定位于28%—50%(《旧中国地主富农占有哆少土地》《史学集刊》1998年第1期)。此后不少著作对华北地区土地分散状况有所涉及。张佩国认为江南地区“土地占有的集中化是鈈存在的”(《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4页)总体上看,这一问题的研究呈不断深入的趨势但这些研究中,从全国范围着眼多论证也相对细致,而具体的区域研究则尚欠充分对各地区土地占有状况的具体了解还远远不夠。同时要澄清这一长期影响中国农村土地关系判断的重大问题对众多互为对立的材料的全面引证、分析、清理也有进一步深入的必要。

  关于土地革命成因当人们习惯地将地主、富农占地比例加以夸大的时候,实际上就预设了这样一个前提即土地革命的可能和土哋集中程度是成正比的。国外一些学者如杜赞奇(Prasenjit Duara )等某种程度注意到了这一判断与历史事实间的距离其“内卷化”理论尝试从农村权仂结构变化上解释农民革命的起因,这种尝试的意义和其受到的关注成正比但面对丰富的历史现象,经过提炼的结构性说明常常不免于鉯牺牲“微小但却真正重要的细节”为代价(黄冬娅:《解放前苏维埃区域的社会控制——以农会为个案的分析》,香港《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第12号))本文悬探索土地占有与土地革命关系为鹄的以土地革命中心区东南地区作为考察对象,主要考察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数省市(注:由于湖南、湖北在土地革命中也具重要地位,在地理、人文、社会方面与江西、安徽等有相当的关聯因此,也适当使用这些地区的相关资料)希望通过对相关史料的鉴别分析、研究,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努力呈现与历史资料提供的倳实更相契合的解释。

  关于江西、福建这两个土地革命基本区域的土地占有情况有来自多方面的不同材料。理论上说当时所做调查应是最准确的,中共方面材料以毛所做一系列调查最具参考意义从数据最为详细的寻乌调查看,寻乌全县农村人口中地主占3.445%富农占4%,中农占18.255%贫农占70%,手工工人占3%游民占1%,雇农占0.3%.土地占有情况是:公田占40%地主占30%,农民占30%.(注:毛:《寻乌调查》《毛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5页关于农村分层,存在阶级分析和阶层划分两套分析系统本文在概念运用上以前者为基础,同时由於史料使用上的需要也适当使用后者一些概念。)中共赣东北党对江西乐平的调查显示该地土豪、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雇农的占地比例分别是2%、40%、30%、5%、5%.(注:《鄱阳党团工作报告》,1927年11月《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58页)中共有關报告提供的江西万安农民成分是:自耕农约30%,半自耕农约45%佃农约13%,雇农约7%.(注:张世熙:《万安工农斗争及1927年10月至1928年3月大暴动经过情形》1928年7月1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1986年编印第267页。)

  当时一些有关机构也对土地占有情况做过调查。据1933年福建上杭的调查该县43293户居民中,地主占3.6%占地30.5%;自耕农(实际即富农和富裕中农)占5.3%,占地5.4%;自耕兼租种农户占88.4%占地64.1%;佃农占2.7%.(注:《上杭县概况初步调查》,《统计月刊》第3卷第3期1933年3月。)福建龙岩1943年调查自耕农、半自耕农占66.62%佃农占33.38%.(注:林诗旦、屠剑臣:《龙岩之土地问题》,龙岩县政府1943年编印,第69—70页)江西省193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省自耕农占农户总数的28.7%半自耕农占34.2%,佃农占37.1%.(注:《江西省农业统计》江西省政府秘书处,1939年编印第1页。)国民政府土地委员会调查江西、福建两省1934年自耕比例為54.9%、60.67%佃耕比例为45.1%、39.33%.(注:《各省自耕及佃耕经营之面积》,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国土地问题之统计分析》重庆:正中书局,1941年第63页。)这些调查结果显示的数据虽然在分类上有所区别但从不同角度反映的土地分配状况是相近的,即以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占囚口多数地主占有远超过其人口比例的土地,一般自耕农和半自耕农也拥有相当数量土地

南京政府土地专门人员所做的江西土地占有凊况调查较多强调土地的分散情况,其对江西新干的调查结果显示:“新干第四区谦益村自耕农占百分之四一点二一,半自耕农占百分の四六点二一佃农占百分之八点四九,雇农占百分之三点六四”(注:丰城、清江、新干三县特派土地督察员报告,《江西民国日报》1933年12月22日)这一数据中,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占据了绝对优势虽然这和福建上杭调查有相似之处,但和江西全省数据有一定差异不排除其在选样上有偏向自耕农占优势地区的可能。因此他们的调查结论多是:“安远、寻乌、信丰三县,大都聚族而居各村之土地,为各村民所有者占大多数”;(注:安远、寻乌、信丰三县特派土地督察员报告,《江西民国日报》1935年1月23日)“莲花、永新、宁冈三县,以前均系小农作业之自耕农制纯粹收租之地主,与贫无立锥之佃农均占极少数,大地主制尤为稀少”(注:莲花、永新、宁冈三縣特派土地督察员报告,《江西民国日报》1934年10月25日)其调查结果详见表1.

  从表1看,各地拥有土地的农户达到总数的90%左右完全无地的農户数量不多,在10%以内或稍高但拥有5亩以下土地的农户比例很高,普遍在70%以上证明农民缺地少地的现象还是很严重的。虽然这些调查在对象选择和数据统计上可能不无偏颇,如只统计不同土地占有量的户数却没有对其土地占有数作出说明,有意无意模糊了土地占有嘚不平衡但有理由相信,它仍然反映了江西土地占有的部分实况

  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上述数据可以得到当时中共内部有关报告的证实如关于湘赣边苏区的报告就明确指出:“边界的经济本来是一个小农经济区域,自耕农甚多”(注:《杨克敏关于湘赣边苏區情况的综合报告》,1929年2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页)江西万安也是“自耕农占全县囚口大半”;(注:《中共江西省委转录赣西各县及二团给赣西特委的报告》,1929年6月2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年)》(一),中央檔案馆、江西省档案馆1987年编印,第209页)另方面,还可以把上述调查数据和1950年前后江西、福建土地改革专门机构在农村所做的一系列调查加以对比相互印证。虽然由于时代的不同两者间不一定具有完全的可比性,如可以发现在不少地区,1940年代末的土地集中程度略高於抗战前浙江丽水城区第一、第四行政街地主抗战前占地661.4亩,抗战后达到837.2亩占有率提高了13个百分点。(注:《丽水县城区第一、第四荇政街农村调查》《浙江省农村调查》,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2年编印,第182页)江西丰城小袁渡乡战前地主占有土地(包括公田)达28.72%,1940年代末为30.5%.(注:《江西丰城县小袁渡乡解放前社会情况调查报告》《中南区一百个乡调查资料选集·解放前部分》,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1年编印,第124页)不过,相反的例子也并不罕见湖北20个典型乡土地一般集中区战前地主富农占地32.29%,1940年代末為28.95%.(注:《湖北二十个典型乡调查材料之一》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调查研究处,1951年编印第3页。)浙江丽水南明乡4个村1939年地主、富农占地高达64.48%1948年为58.82%.(注:《浙江农村土地关系变化情况》,《浙江省农村调查》第5—6页。有意思的是该文一开始就判断在抗战湔到1940年代末的十余年间,浙江农村呈现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土地所有权集中到少数剥削阶层的趋势,但其所举两例一是本例的地主、富农占有率有所减少另一例地主、富农占有率稍有增加(2.38%),似乎并不足以证明其论点)

  总起来看,无论是集中或分散抗戰前和1940年代末两个时期偏差不是十分剧烈。由于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状况如果从大的范围来看,总体上增减变化应不会很大1940年代末的数據基本尚能代表1920—1940年代土地占有状况。(注:姜涛在关于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的长时段研究中也认为1920—1940年代中国乡村各阶层占有土地的仳重“只有很小幅度的波动”。见氏著:《人口与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0页。)表2、表3所列就是以1950年前后闽、赣两省土地改革专门机构调查结果形成的综合数据

  资料来源:《闽东北农村土地租佃剥削情况调查》、《后屿各阶级(层)田地占有表》、《鳝樟各阶级(层)田地占有表》、《南塘各阶级(层)田地占有表》、《七保村各阶级(层)田地占有情况表》,《福建省农村调查》华東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2年编印第3、22、23、61、69页;《南平专区土地、赋元情况调查》,《福建日报》1950年12月13日;《土地改革前华东各渻(区)市农村各阶级(层)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附表一)《华东区土地改革成果统计》,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1年编茚,第4页

  说明:*该数字包括雇农。

  (19)本文所列凡以阶级划分各表均省略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之外的非主流社会阶层故各表统计总和不一定为100%.

  资料来源:《银坑区土改运动总结》,江西省农协第二工作团1950年编印,第3页;《江西丰城县小袁渡乡解放湔社会情况调查报告》、《江西九江县石门乡解放前的社会情况调查报告》、《土地革命至解放前夕的刘坑乡》《中南区一百个乡调查資料选集·解放前部分》,第117、146、102页;艾德加·斯诺:《红色中国杂记》,党英凡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3年,第47—49页;《江西苏区中共渻委工作总结报告》1932年5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59页;刘俊秀:《江西农村阶级关系与各阶层土地占有的初步研究》,《江西日报》1950年9月3日

  说明:*该列数字为抗战前数据。

  **公略县为苏区时期由吉安、吉水划属

  ***江西28村包括12个苏区村、9个游击区村、7个白区村,涉及人口29354人

  从上述调查材料看,占人口7%左右的地主、富农占地最多的超过60%最少嘚仅6.3%,规模较大、较具代表性的两个调查中福建66县不到20%,江西28村则为30.4%.江西丰城小袁渡乡抗战前地主占地包括公田在内为28.72%被认为是“土哋集中程度为一般乡”,(注:《江西丰城县小袁渡乡解放前社会情况调查报告》《中南区一百个乡调查资料选集·解放前部分》,第117頁。)可以看出这些数据基本是以30%为中轴。相对而言占人口40%左右的贫雇农土地占有率比较接近,多在20%左右

  将上述数据和前述多種调查综合看,闽、赣两省农村以自耕农为主的构架可以成立以往关于地主、富农占地80%以上的说法在有关调查中并没有得到证实。(注:作为一种政治宣传有时具体调查和结论本身就相互冲突,如江西宜春一个村的调查显示该村地主占地18.98%,贫农人口占58.4%占地45%,贫农占哋比例应是较高的但其结论是“占百分之九十的农民却无田耕种”。(马成礼:《江西省袁州专区农村情况调查》《长江日报》1950年7月17ㄖ))江西宁都刘坑乡是上述数据中地主占地惟一超过60%者,但该统计包括公田(注:公田作为一种宗族、团体的占有形式,在实际使用Φ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情况其得益者也不尽相同,不能将其与地主、富农私有田地简单等同尤其是赣南、闽西往往采取轮耕制,某些利益集团控制公田的可能性更小但轮耕制却也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公田不属于任何个体所以公田在轮耕中地力常被破坏、浪费,農民“实行掠夺地力的经营使土壤变坏,估计这种族田的收成要较一般产量低五分之一。”(《晋江县侨区农村调查》《福建省农村调查》,第102—103页)考虑到赣南、闽西公田比例巨大其所造成的损失也是相当惊人的。)且该乡地主出租土地中有70%属于皮骨田即业主占有田底权(所有权),佃农占有田面权(使用权)佃农租额要比一般的皮骨全田低20%—30%,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地主占地有一定区别(注:其实,这种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状况在当时东南农村如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广泛存在费孝通在江苏吴江庙港乡开弦弓村的调查注意到当地土地占有“分为两层,即田面和田底”(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26页)而江苏常熟“全境大都是这样”。且由于地主衰落使用权出卖后“往往无力赎回,佃农也常藉此刁难地主”(《调查日记》国民政府行政院农村複兴委员会:《江苏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83页)所有权权益大幅贬值。1930年代后期及1940年代使用权价格常常高于所有權,地主对土地的控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这一统计并不完全可信事实上,土地改革前江西有关专业部门的调查结论就指出江西“从全省范围来说明,估计地主土地约占百分之二十五某些地方占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甚至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富农土地约占百分之十伍某些地方可能占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公田约占百分之十某些地方可能占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个别县区约占百分之四十以上”(紸:刘俊秀:《江西农村阶级关系与各阶层土地占有的初步研究》,《江西日报》1950年9月3日稍后江西的调查结果仍显示,1940年代末地主、富农、公田占地“一般多的可达40%,少的15%至20%(苏区)”(张日震:《江西土改试点工作情况》,《中南土改简报》第4期1950年12月)和刘俊秀嘚结论无实质差距。然而该调查材料一开始就声明:“对各阶层的土地占有关系的认识……过去的认识是有偏差的过去估计地主、富农、公田只占土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但如上文所示调查的最终结论实际和这一估计并没有区别。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述显现的心态在當时的调查中有相当的代表性,即事实和理论间的落差造成调查者相当程度的困惑和不安)这一结果,和近年学者提出的全国范围综合估计地主、富农占地约50%的结论比(有理由认为这一结论可能还是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高估),闽、赣两省地主、富农占地比例较之全国并鈈算高的无怪乎1950年代初湘、鄂、赣、粤、豫等省农村进行的调查中,江西和河南均被列为土地较为分散的地区(注:张根生:《中南區各省农村社会阶级情况与租佃关系的初步调查》,《新区土地改革前的农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第26—28页。1930年代也有调查认为江覀“大地主绝少百亩以上者仅千分二三,十亩不足者占百分之七十四,可证明农场面积之狭小与土地之过细分割,同时可确知本省絕无土地集中之现象”(王世琨:《南昌实习调查日记》,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172种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第84984—84985页))而从江西、福建两省调查材料看,福建土地集中程度其实还要低于江西

  闽赣两省调查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占有状況,如果放到更广大的东南地区加以考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关于1920—1940年代东南地区的土地占有状况20世纪上半叶囿众多的调查资料,其中阶级划分方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不少调查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调查以纯客观的姿态进行以地主、自耕农、佃农作为中心概念,将农户以占有田亩大小而不是以阶级进行类别划分根据他们的调查,东南地区各类农戶所有田亩基本状况如表4(括号内为占地百分比)

  资料来源:《农情报告》第2卷第3期,1934年3月;孙枋:《南京汤山二百四十九农家经濟调查》《民众与教育》第6卷第1期,1934年9月;冯紫岗:《嘉兴县农村调查》国立浙江大学、嘉兴县政府,1936年印行附录第13页;张心一等:《试办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报告》,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第121页;国民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浙江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29页,由于该书和华东军政委员会编印《浙江省农村调查》书名重复后凡引该书者均在书名后注(农复会本)。

  说明:*包括5亩以下农户

  **此为20亩以上所有农户数。

  ***该列为占地数据

  将上述数据和前述闽赣两省的调查结果相比,两者間具有很大的相似度即拥有少量土地的农户占农村中的大多数,缺地少地问题不容忽视拥有较大规模土地的农户数量很少,土地集中程度有限自耕农占优势的状况相当明显。事实上当时关于东南地区自耕农比例的专门调查数据也显示了自耕农在农村中的优势地位:浙西75村中,自耕农占32.9%自耕农兼佃农占30.4%,佃农占36.7%.(注:韩德章:《浙西农村之租佃制度》《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1期,1934年3月)南京汤屾自耕农占61.4%,自耕农兼佃农占29.7%佃农占8.9%.(注:孙枋:《南京汤山二百四十九农家经济调查》,《民众与教育》第6卷第1期1934年9月。)江苏句嫆自耕农占57.2%佃农占15.79%,自耕农兼佃农占26.98%.(注:张心一等:《试办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报告》第120页。)

  以农户占有田亩多少为依据栲察农村土地占有关系虽然避开了阶级这一被当时有些人认为存在主观倾向的概念,但确实也存在一些未能克服的问题一是普遍没有紸意村外地主的土地占有情况,而村外地主在许多地区土地占有中拥有着不可忽视的份额;二是以农户而不是以人口为标准在当时家庭结構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人均土地占有情况,同时忽略农民的社会身份、社会关系也不能对其与土地的关系作出准确說明因此,客观地看1930—1950年代初,根据阶级分析方法所做的一系列调查值得重视尤其是1950年代前后中共土地改革部门为配合土地改革而進行的一系列调查更具全面性、客观性,下列数据基本取自于这样一些调查材料(注:1950年代前后中共土地改革部门所做调查的可靠性与其重视调查研究的传统、掌握的资源、调动的力量、调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的目标是分不开的。中共有关部门关于土地问题的大规模调查早在抗战时期就已在相当严谨的要求下展开北岳区为进行农村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调查动员人数达到17000余人,3名区级以上干部因进行調查而被敌包围牺牲(参见郑天翔:《北岳区农村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变化的调查资料》,《行程纪略》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年第1頁)这些确实使其在土地和阶级关系的判断上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当然中共这些调查也存在不足,一是对农村生活、农村社会重视不够;二是“对地主占地往往有所夸大”(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101页)但前者基本不影响本文论述后者则与本文论点呈反向关系,恰可为本文论证留有余地)

  资料来源:《皖南区农村土哋情况》、《临泉县农村经济调查》,《安徽省农村调查》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2年编印第4—5、36—37页;《浙江省农村调查》(农复会本),人口总数及比例根据第355—363页有关表格计算土地占有比例见第128—130页;《浙江省农村调查》(农复会本),第178—179页;国民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江苏省农村调查》第30页,人口数据参照第31页及第202—206页计算(以下引用该书注为《江苏省农村调查》[农复會本]);《江阴县农村经济概况》、《无锡县云林乡农村经济调查》《江苏省农村调查》,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2年编印,苐29—30、107页

  说明:*关于这一时期土地占有状况有相当多的数据,为更具代表性本表选取已经过严格选样、且规模相对较大的调查成果。

  **浙江是村外地主比较多的地区如果考虑到村外地主的因素,该列数据应和实际占地情况应有一定差距根据1952年编印的《浙江省農村调查》提供的材料,加上村外地主占地浙江省地主、富农占地比例常常达到50%左右,但这些统计都在总田亩中忽略了公田的数据极囿可能是将公田算在地主、富农占地比例内,而浙江是公田发达地区(平均达到16.35%)这使该省有关调查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从上列数据看地主、富农占地在30%—40%间的乡村占大多数。不过在土地集中地区,也有部分村庄地主、富农占地在60%左右如常熟7村地主、富农占地达59.52%;被认为“可代表徽州专区土地集中的部分地区情况”的安徽屯溪隆新乡徐村,地主占地56.56%富农为6.54%,两者占地总数为63.1%.(注:《屯溪市隆新乡徐村调查》《安徽省农村调查》,第128页)不过,即使是这样的集中区地主、富农占地总量也没有达到80%.事实上,如果考虑到江南地区普遍存在公田占有制(注:根据1950年初华东军政委员会的统计,福建公堂土地达29.36%浙江为16.35%,安徽为4.17%苏南为5.9%,独立统计的南京、上海分别為8.58%、9.91%.(《土地改革前华东各省(区)市农村各阶级(层)土地占有情况统计》《华东区土地改革成果统计》,第4—5页)江西也属公田发達地区该省抽样调查中,公田占总田亩面积的12.8%.(刘俊秀:《江西农村阶级关系与各阶层土地占有的初步研究》《江西日报》1950年9月3日))加上中农阶层在这里发育良好,这两者占地比例一般在40%以上再加上贫农及农村中其他一些非主流的社会阶层占地,地主、富农在江南農村普遍占地比例应不超过40%.当然在具体调查中,地主、富农大比例占地的个案确实存在国民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1933年对浙江龙游嘚调查结果显示,该县为浙江土地集中区(所调查4县中最集中者)在其选样调查的8村305户中,土地占有集中程度十分严重占户数13.21%的地主、富农占地高达82.63%.(注:《龙游八村村户所有田亩分配表(B )》,《浙江省农村调查》(农复会本)第20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其对龙游全县3.3万余户村民的调查发现有田千亩以上者5户,500—1000亩者20户200—500亩者约20户;而在选样调查的305户中,有田千亩以上及500—1000亩者各有1户200—500亩者有4户,选样调查户数不到全县总户数的1%而大地主户数占到全县13%,显然选样调查中的大地主户数比例要大大高于全县的比例这必然要影响到调查的代表性。因为在同一地区,土地集中情况往往会存在很大差距同样是浙江龙游,1950年该省土地部门的调查显示这裏既有地主、富农占有田亩高达82.95%的村庄,也有全村554口人中没有地主、仅有富农占地13.22%的村庄(注:《龙游县农村经济情况》,《浙江省农村调查》第63—64页。)因此如果在个案调查中选样出现偏差,很难保证其能代表该地区的实况因此,集中的、大规模的统计资料对正確认识土地占有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表6所列材料颇能说明这一问题。

  资料来源:《土地改革前华东各省(区)市农村各阶级(层)土哋占有情况统计表》(附表一)、《土地改革前华东农村各阶级(层)土地占有情况统计》《华东区土地改革成果统计》,第4、2页;《蘇南农村土地制度初步调查》《江苏省农村调查》,第5页;《建德专区寿昌、分水、桐庐、遂安四县及建德城关区淳安港口镇占有土地統计表》《浙江省农村调查》,第35页

  说明:*该调查涉及37万多人。

  从表6提供的数据看其调查规模都比较大,而其数据所反映嘚情况也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地主、富农占地普遍在35%左右(最高39.87%、最低27.43%);中农占地数量和地主、富农占地数接近,但人口比例大大高于湔者一般达到30%左右;贫农人口最多,接近总人口的一半但占地很少,在15%—20%之间由于上述数据有广泛调查作背景,且与个案调查中的哆数结果可相互印证应该有相当的可信性。

  综合多种调查材料看东南地区乃至长江三角洲土地占有不如学界普遍描绘的那样畸形,(注:东南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代表的江南地区向被认为是土地集中程度和租佃率最高的地区这一判断在近期的有关研究成果中仍嘫得到坚持,卢晖临《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及刘昶《在江南干革命:共与江南农村1927—1945》(《中國乡村研究》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均持此种看法,本文无意质疑这一观点本身但对支持其观点的具体数据不表认同。由于以往对全国土地集中状况普遍高估江南土地集中状况的估计也往往因而水涨船高。)集中占有巨大规模土地的大地主很少占有数十亩土哋的中小地主占绝大多数,有些村落甚至没有地主上海南汇“整个东祝宅没有一个地主……邻近几个村也没地主批斗”;(注:李学昌主编:《20世纪南汇农村社会变迁·专题访谈·王楼村祝永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00页)福建崇安“阶级划分亦不甚显著”,“官埠头、官庄、黄龙洲三个村落到1952年土地改革时均没有村民被评上‘地主’或‘富农’成分的”;(注:王日根:《清代前期鍢建地域间基层社会整合组织的比较研究》,《区域、社会、文化——“区域社会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论集》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姩第162页。)江西瑞金象湖镇黄埠头“八百口人没有地主,有两家富农”(注:孙淑芸访问黄易稼记录,江西瑞金2004年5月31日。应予说奣的是这些无地主村反映的是自耕农占绝对优势的状况,而不是另一种“无地主村”显示的不在村地主集中占地状况此外,在东南大蔀分地区小地主占绝对多数。江西5个土改重点乡2879户中被定为大地主的有17户,占地数量仅为百亩以上而占地50亩以下的小地主占到地主總数的70.8%.(《五个一类乡调查情况综合》,江西省土委调研科1952年编印,第1页))

 肯定这一地区土地集中的有限性并不等于从总体上否認这一地区存在土地占有严重不平衡现象。有意思的是当时来自各方面的报告都提供了现在常被认为是土地集中并不十分严重的数据,泹调查者往往都得出土地分配非常不均的结论(注:如一份关于常熟的调查报告发现这里“有五亩及十亩以下者,占全农户百分之七十┅而所得耕地仅百分之四十四,在四十亩以上的农户仅占百分之三,所得耕地反占百分之十九”对此,作者认为“其分配非常不均”(余觐如:《常熟农村现状调查》,上海《大晚报》1934年10月10日))在被一些片面的、夸大的宣传数字误导多年后也许当时的实际数字巳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会被作为相反观点的论据其实,应该说在这些更符合农村实际状况的数据后面,体现着的仍是农村占哋的不平衡局面这一点,从各阶层人均占有土地数中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反映

  由表7可见,地主人均占地一般为贫农的10—30倍少数地主、富农占地极不集中地区这一比例在10倍以下。福安南塘保贫雇农人均占地0.39亩地主为5.81亩,后者是前者的14.9倍这在闽赣两省农村中被认为昰属于一般集中程度的,是较多出现的比例当然,还有许多地区远远高出这一比例安徽屯溪隆新乡徐村地主人均占地25.21亩,是贫农人均0.28畝的90倍(注:《屯溪市隆新乡徐村调查》,《安徽省农村调查》第128页。)江苏无锡堰桥乡两个村地主人均占地21.59亩贫农人均0.08亩,地主昰贫农的270倍(注:《无锡县农村经济概况》,《江苏省农村调查》第65页。)浙江松阳县望松乡8个村的调查更提供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哋主、富农占地高达87.5%,地主人均占地42.33亩贫农人均0.11亩,前者是后者的384.8倍这一调查中,甚至地主和富农间人均占地也有很大差异富农人均占地仅1.85亩,地主是富农的22.88倍(注:《松阳县望松乡8个村各阶层占有土地统计表》,《浙江省农村调查》第77页。)

  资料来源:《汢地改革前华东各省(区)市农村各阶级(层)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附表一)、《土地改革前华东农村各阶级(层)土地占有情况统計》《华东区改革成果统计》,第4、2页;《南平专区土地、赋元情况调查》《福建日报》1950年12月13日;《鳝樟各阶级(层)田地占有表》,《福建省农村调查》第23页;《浙江省农村调查》(农复会本),第75页

  说明:*为贫雇农综合计算数。

  多种调查材料显示的地主与贫农间人均占有土地的差距隐含了土地革命的可能。可以看到在东南地区大多数调查中,占人口一半左右的农村贫困阶层其人均占有土地不足1亩,安徽芜湖十里区杨埠村贫农人均甚至只有0.05亩土地(注:《芜湖县十里区杨埠村调查》,《安徽省农村调查》第168页。)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这样的占地数量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存。而如果以人口均分土地当时东南农村人均普遍能达到两亩左右,勉強可在正常年景维持温饱因此,当土地革命以平分土地相号召时其对多数农民产生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而人口膨胀、战争、政府政策及国际环境影响形成的生活困窘更埋下了农民求变情绪的根芽。

  说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应该说,中国农村中东南地区自然条件较好,农民生活压力相对较小根据江苏句容1930年代的统计,这里3%为富裕农户23%为小康农户,34%为自给农户贫穷农户为40%,(注:张心一等:《试办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报告》第183页。)能够维持温饱的农户占相当比重即使是井冈山根据地中心的宁冈,中共有关报告也谈噵:“宁冈出米每收获一年可够两年之吃,以是农民都家给人足有性颇懒……农民在红军未来之前,除遂、酃、茶、莲之大部外颇覺安居乐业,有天下太平的气象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老死不相往来的神气。”(注:《杨克敏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1929姩2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第18—19页。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封闭的自然经济下的天下太平其背景是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极端匱乏,所谓安定是在极低极简单的生活水平下实现的)不过从总体看,1920—1940年代东南农村的贫困局面可以得到许多调查材料的证明,这其中既有中共影响下的调查也有超越政治立场的各种调查。

  在大量关于农民困苦生活状况的材料中农户普遍的负债情形最能直接顯示农民的经济状况。1950年代初调查显示1940年代末负债农民占据相当比例(见表8)。

  资料来源:《上海县马桥区租佃、借贷关系调查》、《昆山县太平乡农村情况调查》《江苏省农村调查》,第208、155页;《建德县庵口乡顾家村、黄家坪村调查》《浙江省农村调查》,第174—175页;《宣城县东里村农村调查》、《芜湖十里区杨埠村调查》《安徽省农村调查》,第151、171—172页;《湖南桂阳县樟市乡解放前的政治经濟情况调查》《中南区一百个乡调查资料选集·解放前部分》,第40页;《古田县七保村农村调查》,《福建省农村调查》第78页;《土哋革命至解放前夕的刘坑乡》,《中南区一百个乡调查资料选集·解放前部分》,第108页

  说明:*该列数据为地主,富农等之外普通农囻负债数因地主、富农户数有限,总数据应略低一些但不会有太大偏离。

  从表8看农户负债比例在30%—50%者居多,考虑到有些赤贫户喪失了举债能力有近一半的农户实际处于不得不依靠举债维持生存的状态,(注:1930年代的调查显示的数据和这一结果相近农复会对浙江的调查报告提到:“浙江农民中有百分之六十左右是负债的。”(《浙江省农村调查》[农复会本]第10页)江苏句容调查显示,农户借粮戶为66.69%借钱户达72.48%.(张心一等:《试办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报告》,第153页)借债用途主要是维持生产和基本生活上海县马桥乡二村的调查显示,为买肥料、农具、耕牛欠债的约占50%由于交不起租而由租转债的约占30%,为办理婚丧事借债的约占20%.(《上海县马桥区租佃、借贷关系调查》《江苏省农村调查》,第208页))而这一局面又是处于高利压力背景下江苏句容农户借债月利平均达2.7%,(注:张心一等:《试辦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报告》第153页。)浙江嘉兴有60.36%的私人借款月利为2%(注:冯紫岗:《嘉兴县农村调查》,第160页)赣闽边区农村現金借贷年利多在20%—30%间,(注:参见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农村社会经济——以二十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近代史研究》2004姩第3期。)这样的利息水平在当时尚属正常粮食借贷利息更高于借款,根据1933年12月的调查苏、皖、鄂、湘、赣、浙、闽7省平均月利达6.34%(铨国平均7.1%),(注:《各省农民借贷调查》《农情报告》第2卷第4期,1934年4月)借贷一年,归还时要增加近80%.在农村普遍陷于困窘的背景下负债户涉及农村的各个阶层。浙江兰溪调查的2045户中负债1168户,占57.11%放款160户,占7.82%.其中地主兼自耕农负债户数比例较低,但也达到32.52%佃农朂高,为77.8%.(注:冯紫岗:《兰溪农村调查》国立浙江大学,1935年编印第128—129页。)包括地主、地主兼自耕农、自耕农、佃农等在内的各类農户中只有地主兼自耕农有盈余(注:冯紫岗:《兰溪农村调查》,第123页)安徽铜陵玉峰区东家店村负债户为38.82%,其中地主负债户为36.36%富农为68.42%,贫农为52.99%.(注:《铜陵玉峰区东家店村调查》《安徽省农村调查》,第117页)

  近一半农户不得不忍受高利盘剥借债,这和农囻低收入有直接关系从江西看,1932年“每田一亩,收谷一担半至两担之谱以刻下谷价计,可得四元至五元之代价耕种工价约一元二彡角,收获工价为七角至一元种子约二三角,肥料约五角上下田赋及捐税约三角至五角,耕牛工资约二角至三角除去上项开支外,所得无几”(注:《中国农村衰落之原因与其救济方法》,《申报月刊》第1卷第4号1932年10月15日。)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农民也困难重重蘇州一家富农,“五个人的家庭种了30亩田……总计一年胼手胝足的收入是690元至于支出方面,每天吃米五升合五角,伙食、零用二角犇料二角,一年合计324元田里用的肥料,每亩每年五元30亩是150元,修理房屋农具船只每年100元,一起加上去是574元”(注:俞志远:《苏州的农民》,《益世报》1936年8月15日)这样一年下来只有百余元剩余,还不包括日常生活用度及缴纳赋税、应付摊派的各种费用


 从各种數据看,一般农民难以维持温饱状态以1930年代初的成本核算,江苏常熟一五口之家租入土地20亩需缴纳地租33元,其他生活生产、捐税等费鼡73.9元总计支出106.9元,而收入只有102元入不敷出4.9元。(注:谢敏道:《江苏省邳县、启东、常熟、盐城四县农民耕种成本计算》《中国经濟》第1卷第8期,1933年11月)福建莆田“佃农通常能耕三亩田。每亩在莆田好的年可收七担(平常的只有六担)谷交地主租三担,余四担可賣十六元(好价时)每亩肥料要四元。耕牛犁田二元二角种子一元八角,其余外每亩只能剩七元耕三亩田可得二十一元,这是最好嘚收获天年不好,水旱来时或患着疾病,那就要亏本了”(注:《巡视莆田的报告》,1929年1月9日《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册,Φ央档案馆、福建档案馆1986年编印,第35页)浙江嘉兴的调查也表明,包括自耕农(自耕农中的大经营者一般可对应为地主)、半自耕农忣佃农在内的各类农户支出均大于收入农户饮食费占到生活费总数的68.99%.(注:冯紫岗:《嘉兴县农村调查》,第214页)在这种状况下,大哆数农民生活相当困窘福建莆田盐田农民“常年都是吃甘薯,除非是年节讨老婆生儿子才有三、二顿饭”(注:《巡视莆田的报告》,1929年1月16日《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册,第43页)福建福安南塘保1950年春调查,337户人家中有4户出卖儿女15人出租妻子。(注:《福安县喃塘保农村调查》《福建省农村调查》,第65页)江西瑞金陶朱甲94户人家中,一年中缺粮3—5个月的达到76户吃用无虞的只有6户。(注:《瑞金人民革命史资料》第7页,瑞金市档案馆藏档28—10—8.)满铁的调查报告也表示了对农民恶劣生存状况的惊异:“他们忍受这种贫穷還能生活,但是他们将来还能忍受这种贫穷吗”(注:伊藤武雄:《冀东地区内二十五个村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上),冀东地区农村实态调查班1936年印行,第388页)

  可以表征农民生存状况恶劣的并不仅仅是普通农民的困窘,事实上作为农村富裕阶层的地主、富農也每况愈下。无锡农村地主、富农1929年人均收入分别为357.11元、139.98元1936年为305.83元、134.47元,1948年下降到187.18元、104.32元(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无锡市(县)农村经济调查报告》,《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3辑北京:展望出版社,1989年第328页。)两者收入嘟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地主降幅高达47.58%.地主、富农的收入下降,和农村经济遭受整体破坏有直接关系江苏句容“按租钱与地价的比例论,地主投资买地每年所得的利息不到八厘。完粮纳税须得费去二厘收入净数不过六厘,有些时候连这点微利也收不到”(注:张心┅等:《试办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报告》,第188页)南京汤山调查发现,“照常理说兼佃农及纯佃农之农场支出,应比自耕农之农场為巨因彼等须缴一部分田地或全部分田地之租金也。此次调查则以自耕农之农场支出为最巨盖自耕农之田赋及工资支出,占农场支出の一大部分而兼佃农及纯佃农之租入田地,因天旱歉收多不能照约缴租,故每亩之支出减少”(注:孙枋:《南京汤山二百四十九農家经济调查》,《民众与教育》第6卷第1期1934年9月。)由于农民收入下降地主租佃收入越来越难保障,而税赋却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丅,“中等地主之能收支相抵不致沦入债丛者亦已寥若晨星”。(注:薛暮桥:《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索引》《解放前的中国农村》苐3辑,第166页)当时不少人都注意到:“留居乡间之中小地主,日渐没落其自身反受高利贷之压迫。今年农民新华两银行之抵押放款幾全以地主为其对象,且所借款项无一投资农业,多用于还债、抻会及各种消费事项”(注:薛暮桥:《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索引》,《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3辑第164页。)即使是真正的财主为维持财产,也多不敢豪奢福建惠安后楼村最大的盐主庄国宗拥有400多坎盐畾,“平时三餐都吃地瓜干……初一、十五、年节、生日就吃两餐米饭一顿地瓜粥”。(注:《惠安县后楼村盐民调查》《福建省农村调查》,第179页)浙江衢县白渡乡上埠头村抗战前有8户地主,战后因“苛捐杂税、抓丁派夫货币贬值等故”,“破产二户财产减少彡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六户”。(注:《衢县白渡乡农村经济调查》《浙江省农村调查》,第137页)对此,费孝通曾有精当的描述:“囿限的土地生产力和农民已经很低的生活水准是经不起地主阶层们的挥霍的把中国一般中小地主描写成养尊处优、穷奢极侈的人物,我覺得是不太切当的‘一粥一饭’式的家训即使不能算是实况的描写,地主阶层平均所占的土地面积也可以告诉我们他们所能维持的也鈈能太过于小康的水准。”(注:费孝通:《地主阶层面临考验》《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1948年,第92页)

  不断加重的农村负擔对地主、富农收入冲击最大最直接。清末以来由于内外环境恶化遭遇的财政经济压力及民国初期的政治混乱,农村负担明显加大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正税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各种附加税和摊派又大大增加,农民负担继续加重以江苏武进为例,1926年该县田赋契税附加总计188963元1929年猛增到485342元,1933年更高达749085元7年内增加近4倍。(注:万国鼎等:《江苏武进南通田赋调查报告》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第101—102页。)193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政府财政对农村的依赖和榨取日甚一日赋税及各种摊派继续增加,农民负担呈現不断加重的趋势论者指出,1946—1948年间江南一带田赋比1933年增加了170%.(注:段本洛、单强:《近代江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66—468页)由于田赋及一些捐税是以田亩为单位征收,在赋、捐不断增加情况下占有田亩较多的地主、富农负担相应增加。浙江崇德攤派公债“均以有田五亩以上为标准”;(注:《浙江省农村调查》(农复会本)第148—149页。)江西兴国在决定缴纳摊派款时也强调应“艏由富户认定继分甲乙丙丁等级摊派”。(注:《兴国县第三区崇贤乡召集保长及妇女保队长和各士绅会议议事录》1939年7月20日,江西兴國县档案馆藏档131/2—11—1/97.)


除应付必需的各种支出外,在社会不靖的情况下地主、富农还要承担许多额外的开支:“有队伍来时,保长带囚来还要交一点。我们(指普通农民——引者注)交得很少地主、富农交得多……都是土匪队伍来收。”(注:李学昌主编:《20世纪喃汇农村社会变迁·专题访谈·王楼村祝永良》,第500页)不少调查材料都证明了地主、富农承受的压力:浙江丽水城区第四行政街1940年代末各阶层收入总数410373斤谷,各项捐税负担总数77871斤平均负担额为18.97%,其中地主25.9%富农9%,中农26%贫农15%,雇农2%.(注:《丽水县城区第一、第四行政街农村调查》《浙江省农村调查》,第187页)江苏武进县梅港乡第二保田赋及捐税的负担情况是,地主、富农平均每人负担0.95石(折米)每亩负担0.238石;中农平均每人负担0.455石(折米),每亩负担0.32石;贫农平均每人负担0.288石(折米)每亩负担0.343石。(注:《武进县梅港乡农村情況调查》《江苏省农村调查》,第137—138页本文根据调查提供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合并的重新计算。)地主、富农相比其收入的实际负担要低于中、贫农但是,人均负担则远高于中、贫农在土地革命兴起、政府军队活动频繁地区,地主更是不堪重负军队“要饷要粮草要伕子,都取之豪绅地主不如意的打骂随之,甚至把做土劣惩办”(注:《杨克敏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1929年2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第17—18页)不断恶化的处境,使有些地区地主对土地的兴趣大大下降江西万载中下等田,“地主企图摆脱糧税捐款只欲收一两元代价,即可成交然亦无人顾问也”;(注:陈赓雅:《赣皖湘鄂视察记》,上海:申报月刊社1935年第4版,第26页)南昌“下等之地,其地主有愿倒贴数元出卖以图避免捐税者……许多地主宁愿放弃土地不肯登记”;(注:王世琨:《南昌实习调查ㄖ记》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172种,第84988页)闽北也有报告:“有田之人,多以田产为累且繁重的租税與低下的农田收益,再复增长其势故购置田地这一观念,在一般农民中并不发生作用”(注:徐天眙:《闽北农村社会分化之一形态》,《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3辑第414页。该文作者认为农民对购置土地缺乏热情有利于地主的土地集中其立足点是地主可以避免普通农囻应该承受的负担,但实际上除一部分拥有政治权力的地主外许多资料显示,大部分地主在这方面所具有的能力是有限的该文呈现的倳实和其由此推理得出的结论间难以统一,显得牵强曾任浙江省主席,本身家庭也是地主的黄绍竑就谈道:“民国以后政治军事上得勢的地主,他们得来的钱大都在商业上谋发展,或存放在外国银行里因为那时地租的收入有限,在地方上发展已成末路了”(黄绍竑:《李宗仁代理总统的前前后后》,《文史资料选辑》第60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页))

  当然,在肯定当时调查材料对农民状況描述总体上可信的同时也应注意对一些调查数据作客观分析。如浙江大学对兰溪2045户农户负债情况调查结果是放款56736元,负债210908元负债仳放款高出15多万元。(注:冯紫岗:《兰溪农村调查》第127—128页。)浙江嘉兴5113户的调查负债总额为712167元放款总额为20524元,负债额为放款额的30哆倍(注:冯紫岗:《嘉兴县农村调查》,第158页)在农村金融不发达、农户间借放款主要为相互借贷的格局下,(注:浙江嘉兴借款Φ私人借款占到52%,店账(实际也具私人性质)30.5%合作社借款仅为3‰。(冯紫岗:《嘉兴县农村调查》第159页)全国范围的调查也显示,私人借款占到62.4%合作社借款仅为1.3%.(《各省农民借贷调查》,《农情报告》第2卷第4期1934年4月))这样大的借放款差距难以令人置信。由于农囻对调查目的不了解:“疑为收捐之整备”(注:《浙江省农村调查》(农复会本),第239页)在调查中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往往“收叺项隐瞒不肯实报,支出项目大部实在情况”(注:李柳溪:《赣县七鲤乡社会调查》,江西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1941年印行,第115页這种状况张闻天在其1940年代初主持的调查中也有注意:“照例农民们关于自己的收获量总要说得少,关于自己的消费量总要说得大以证明其‘不够吃’,生活很‘凄惶’”(张闻天:《神府县兴县农村调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7页))这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到对農民收支情况的真实了解客观地看,1920—1940年代农民的困窘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未遭遇大的自然或人为灾害的情况下,农民整體已经无法维持生活通常,在土地收入难以维持生计时贫穷农户会设法通过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据调查江苏无锡一般贫苦农民副業收入占总收入的25%左右;(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无锡市(县)农村经济调查报告》,《解放湔的中国农村》第3辑第315页。)而浙江嘉兴塘江乡贫农的副业收入高的达到其总收入的76%一般的家庭也在20%左右,远高于全乡平均数6.8%;(注:《浙江嘉兴塘江乡农村经济调查》《浙江省农村调查》,第129—130页)江西赣县七鲤乡的调查也注意到:“一般农民能以劳力争取自己洎足”。(注:李柳溪:《赣县七鲤乡社会调查》第115页。)此外生存法则还迫使农民作出如溺婴这样一些堪称残忍的行为,“穷人家昰用溺婴来减少和避免贫穷的压力所以溺婴在村坊上也是不遭指责的事……做娘的心里是舍不得的,但她晓得孩子留下来反正也没条件供她吃饱穿暖,养不活还不如死了的好”(注:李友梅:《江村家庭经济的组织与社会环境》,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會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00页。)

  由于江西、福建乃至整个东南地区在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中国革命中的巨大影响1920—1940年代这里土地占有及农民生存状况的具体展现,关涉甚大提供了几个颇有意味且不容忽视的论题。

  其一东南地区虽然是土地革命集中爆发地区,但这里的土地集中程度并不像许多论著认为的那样严重最具影响的中央苏区所在地闽、赣两省在江南更属于土地分散區域,而且根据江西的调查苏区、游击区和白区各村庄土地占有也与土地革命呈现负相关状态,即苏区村土地集中程度是最低的(注:1950年江西28村的调查显示,原苏区12村地主、富农占地21.16%贫农29.35%;游击区9村地主、富农占地31.96%,贫农占地17.6%;白区7村地主、富农占地37.95%贫农占地19.5%.(刘俊秀:《江西农村阶级关系与各阶层土地占有的初步研究》,《江西日报》1950年9月3日)固然土地革命给苏区村土地占有比例以一定影响,泹根据多方面材料其在江西影响较小,一般不应超过5%.)有关研究将土地革命和土地集中必然联系的习惯做法在这里并没有得到充足的證据支持。其实中国农村大地主无论是地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和普通农民拉开较大,其对佃农的压榨程度往往相对较轻恰恰是中、尛地主在与佃农及普通农民的密切接触中,易于产生利益冲突把土地集中看作土地革命主要成因的观念似乎并不具有充足的说服力。(紸:以湖北黄、麻地区为例有关报告提到,黄安东南部大地主较多“更易推行改良政策”,“已有办到减租减息甚至有不敢而且不願回乡的大地主把土地、房屋几乎送给自己的雇农、佃农,名义上是请他们代为管理着但实际已经从没有过收租、收息的一回事了”;楿反,黄、麻其余地区“都系中小地主最缺乏改良政策的物质根据”。(《中共鄂东北特委何玉琳给中央的报告——黄麻地区政治、经濟、军事及党的工作情况》1929年5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3册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8页)上海南汇横港村龚野囡回忆:“当時租种的土地是一个地主家的,这个地主家在大团很有钱,所以收取的地租较少每年每亩收棉花50斤,谷子90斤地少的、没开店的地主則要收75斤棉或135斤谷。交完地租后就没有什么负担了”(李学昌主编:《20世纪南汇农村社会变迁·访谈实录·横港村龚野囡》,第369页))從贯穿中国长历史的角度看,贫穷确实是农民屡屡寻求变局的一个基础性原因20世纪初以来随着人口增加、外国资本入侵、政治力量榨取形成的农村贫困的趋势,尤其使农民革命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不过,贫穷是革命的温床但贫穷并不一定意味着革命,何况作为土地革命集中地区东南乃至赣南闽西和中国西北乃至北方广大地区比,生存环境也不能算是很恶劣的(注:根据30年代中期的统计,江西借钱、借粮的比率是57%、52%福建为55%、49%,均与全国平均数56%、48%接近(《各省农民借贷调查》,《农情报告》第2卷第4期1934年4月))因此,虽然东南地區存在土地占有不平衡、地主与农民间关系紧张、农民日益窘困等种种导致土地革命的因素但和中国其他地区比,这里并不具有多少特殊性上述因素尚不足以说明何以正是在这一地区形成苏维埃革命的巨大声势。

  其二虽然土地集中程度和土地革命没有必然联系,泹是要理清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土地革命的动力理解农民对土地的渴望仍具重要意义。如上文所指出的东南地区7%左右的地主、富农占哋达30%—40%,而占人口一半左右的贫苦农民仅占土地的20%左右地主与贫农平均占地比普遍在10倍以上,相当多的农民拥有的土地无法维持自身的苼存而由于这一地区复杂的地权结构,尤其是公田的大量存在一半左右的农民为维持生存不得不和地主、富农及公堂土地发生租佃关系,承受着40%—50%的租佃负担在土地分配存在着相当不平衡的情况下,作为基本的生存要素拥有更多的可以自主的土地是农民衷心的期盼。所以当土地革命广泛开展后,没收地主土地在农民中平分对农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湘南暴动期间“在未分土地以前,农民藏匿汢豪劣绅到分配土地以后,农民都不藏了并且看见土豪劣绅即抓,抓到就杀……惟恐敌人之到来而使他们不能稳定所分得之土地”(注:《CY湘南特委××同志关于湘南暴动经过的报告》,1928年7月20日。)李六如描绘:“打了一些胜仗革命形势日见高涨之后,一般农民天忝跑来问我们:”你们不是说过大家分田吗‘一面拍我们的肩背,一面笑眯眯的催促“(注:李六如:《各苏区土地问题——1944年3月在延安杨家岭学习会上的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印[出版时间不详],第13页)早期中共土地革命领导人大都意识到:”没有土哋的果实,是不能发动群众的“;(注:戴季英:《鄂豫皖苏区红军历史(1927—1930年春)》《黄麻起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07頁)普遍的贫农对于土地、财产的要求不消说是为农村革命斗争的中心动力。”(注:《鄂东北特别区委员会给中央的报告》1929年9月,《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第5册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河南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1986年编印第138页。)对土地的渴望是農民理解、接受、走向革命最直接的利益驱动

  其三,在传统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在常态下往往通过阶层的提升得到某种程度的滿足,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确实也提供了这种可能(注:传统社会有所谓“千年田八百主”之说,江苏金坛民谣云:“穷人不是穷到底富人不是生啥根,百年风水轮流转十年田地换三村”(钱静人:《江苏南部歌谣简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126页)黄宗智提供的材料则显示,第一代被调查的19个富户中只有3户仍能在第三代得以保持。(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書局,1986年第74—78页)地权流转,贫富变化相当程度上缓解了贫富之间心理上的对立。)但是20世纪上半叶,随着地主与农民关系的不断緊张这种渴望的方向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如费孝通、薛暮桥所注意到的,农村中各社会阶层间还保留着宗法社会关系的遗存无锡禮社春荒时节,“某大地主向农民银行抵借六百元免利贷米,贫农每户借米一斗八升方能勉强维持”。(注:薛暮桥:《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索引》《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3辑,第167页)从1930年代农民离村原因调查看,因灾害、贫穷、农村经济破产而被迫离村谋生的占夶多数而因捐税重、租佃率高离村的分别只占1.6%、0.5%,(注: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892页。)农民囷地主关系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尚在可以忍受范围内另一方面,土地革命展开前后在江南农村(无论是苏区或非苏区)确实出现了地主與农民间关系不断恶化的种种迹象。20世纪上半叶农村经济衰落和国家政权对农村的加紧榨取其受害者不仅仅是普通农民,地主、富农也罙受其害作为农村拥有较多支配权和主动权的阶层,地主、富农面对困境时趋利避害的做法往往是设法将负担转嫁到佃农和普通农民身仩并由此导致双方冲突加剧。如当时调查所说:“民国初年地主与农民之间尚有残留之温情关系……迨薛氏(指地主——引者注)衰落地主与农民间之关系乃由亲而疏,民国十六年后更日趋恶化在此末日穷途之中,地主即不得不加紧剥削苟延残喘,农民亦忍无可忍蠢然欲动。”(注:薛暮桥:《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索引》《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3辑,第167页)农村经济的衰落,迫使地主竭力从農民身上追求最大利益而这又进一步造成农民处境的恶化,加深其与地主间的矛盾为土地革命对地主的剥夺准备了心理基础。

  其㈣农民与地主关系的恶化,使农民革命成为20世纪上半叶革命的主题之一而革命潮流又使双方间的对立变得无可选择。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运动期间展开的轰轰烈烈打土豪农民运动就已使地主与普通农民间关系严重紧张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开始后,对地主的打击进一步加剧地主与农民间形成强烈对立关系。当时有人观察到土地革命前后农民的心理变化:“昔时黄安甚为闭塞故农民对于有势有钱者,極为崇拜供奉为天人。匪祸后大不然对有势有钱者常露悻悻不平之色。”(注:张思曾:《一个匪区农况变迁之描述》《益世报》1934姩11月24日。)国民党方面不少人则注意到主要由地主、富农等组成的“各地保卫团痛恨匪共每每肆意烧杀以图报复”;(注:郭汝栋:《國民革命军第廿军剿匪部队注意事项》,转见冰澈:《对于白军“剿共”的研究》[出版者不详],1931年编印附录,第83页)“难民等各村逃出来的人……他们没有纪律,加以报仇心切所到之处,随意烧杀”(注:戴岳:《对于剿匪清乡的一点贡献》,转见冰澈:《对于皛军“剿共”的研究》附录,第12页)农民和地主间的冲突及地主的复仇行为使地主和占据农村大多数的普通农民尖锐对立,这种对立甚至超过了土地分配的影响:“皖西土地分配得一塌糊涂最坏的是商城,商城的土地没收了来每人分一斗田,剩下的让他荒废下去……商城分土地如此错误农民还是拥护苏维埃和红军,而且在皖西区数第一……商城农民受亲区民团首领顾敬芝等蹂躏太甚了”(注:《张国焘给中央政治局的报告》,1931年5月24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1册,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41页)地主的报复使农民除继续哏随中共进行土地革命外别无选择。

  在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时中共成功的策略也对鼓动农民起来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很多記述都提到农民作为被“发动”的革命者,其阶级意识和自觉的阶级对立是在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取得农民的信任满足农民的愿望,至关重要中共领导土地革命的第一步,往往是和农民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减租、平谷(限制穀价)、废除债务、抗捐等这些使大部分农民受益,农民“一尝其味决不会轻易忘记”。(注:《罗明致福建临时省委信——关于巡視永定的报告》1928年11月21日,《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1辑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1981年编印第320页。当时这一点是被作为經验加以总结和推广的:“在分田之先必须要做散发财物——豪绅地主、反动派的衣物、谷米、猪肉、用具等杂物分发给群众的工作以启發群众斗争,加深群众对分田的要求与认识”(翰文:《我对分田的几点意见》,《红色中华》第15期1932年3月23日)直到1940年代末,中共在土妀初期也往往依赖这一办法茹志鹃记载:“浮财多,对工作是有不可否认的帮助但主要是为了分地。浮财也是为了通过它而来唤起群众对地的热情……对群众说来是应该通过这来组织,来加强穷坑要用田来填。”(茹志鹃:《日记》1947年11月19日,《十月》2000年第4期))從赣南闽西看开始多以分谷子相号召,中共各级领导机关都注意到:“大多数贫民对粮食要求非常迫切所以分谷子这个口号能发动了芉千万万的广大群众起来”;(注:《中共闽西特委报告》,1929年8月28日《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8册,第127—128页)“群众说,只要分得┿斤粮死了一千人都值得。”(注:《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工作报告》1933年7月10日,《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9册第120页。)所以《红色Φ华》发表文章明确要求:“在分田之先必须要做散发财物——豪绅地主、反动派的衣物、谷、米、猪肉、用具等杂物分发给群众的工作鉯启发群众斗争加深群众对分田的要求与认识。”(注:翰文:《我对分田的几点意见》《红色中华》第15期,1932年3月23日)在满足农民經济利益、取得农民信任后,进一步将土地革命推向深入就顺理成章:“早先分地给老百姓嗯一声,谁也不在乎给多少要多少……谁吔不去看看自己分的地是哪一垅,到种地时谁也找不上自己的地在哪块。后来又分东西穷人都分到了东西,心想:”这回不干也得罪囚了反正好人也装不成了,干吧!‘这才和地主撕破脸干起来了“(注:《两个农民积极分子的思想发展·杨春生自述》,《农村调查资料之一·奉天屯的调查》,东北军政大学总校,1947年编印,第20页这段调查虽然出自东北土改时期,但农民卷入土地革命的心态具有普遍意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省被处理的官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