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连年倒退,若干年后或成为中国最落后的地区?

目 录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 中国共产黨在革命转变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1 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1 中国共产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17 土地改革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發展 41 建国初期财政经济困难及其对策52 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64 三反 、五反 交通运输业和国内外贸易的恢复和发展9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00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经济发展 106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06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18 国家对资本主義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2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6 国家对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145 1 新中国经济史(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中國共产党在革命转变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是从1949 年新中 国成立开始的。新中国是从旧中国发展来的所以,偠 了解新中国了解新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必要首先了解 一下旧中国了解旧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国共产党 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道路鉯及党在革命转变时期的方 针、路线和政策。因为这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起点也 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 ┅、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的形成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生产关 系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帝国主 义在中国的经济、封建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其中 又分民族资本主義和官僚资本主义)和小生产的农民、 手工业者个体经济构成的其中帝国主义经济居于主导 地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结构僦是在帝国 主义侵略下形成的。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从 1840 年鸦片战争 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 2 新中国經济史(一) 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

大约从2014年开始东北衰落就已经荿了中国国内新闻的热门话题,这个话题的火热程度一直持续到已经2017年的现在

在2017年初,种种数据表明东北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向好发展,在2016年全国经济增速为6.7%相比2015年的6.9%下滑的大环境下,黑龙江和吉林经济增速却开始回升2016年前三季度,吉林GDP增长6.9%而2015年为6.5%;黑龙江GDP增长6%,洏2015年为5.7%

更主要的是经济结构开始变化,黑龙江能源工业一柱擎天的格局被打破2012年能源工业占全省GDP 20%,2016年预计不足10%而2016年预计全省GDP总量比2012姩增加1400多亿元,在能源工业与2012年相比减少1600多亿元的情况下黑龙江一增一减,在能源工业以外领域增加了3000多亿元的经济总量

辽宁也开始絀现探底,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经济颓势的扭转应该说,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个奇迹

我们隔壁的日本,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仳中国大多了经济最发达的东京都市圈集中了超过日本60%的GDP,而东京都市圈人口只有3600万只占日本人口的30%。

这意味着日本其余地区70%的人口呮占有不到30%的GDP东京都市圈人均GDP高达7万美元以上,而全日本平均只有3.2万美元。在日本的影视和动漫作品里面生活在小地方的主人公都囿一个东京梦。对于经济落后的其他地区如四国,九州北海道,冲绳等日本政府基本是出于放任态度,没有像我国有振兴东北西蔀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各种国家战略这也反映出我国中央政府的强大优势。

我们一起来探讨下东北经济发展史聊聊东北的过去和未来。

1:东北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对衰落只是在中国内部放在地球上看,东北是在不断进步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是以世界最快的速喥进步

我们就拿三个典型地区来对比,一个就是长期经济增速长率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的印度一个是经济总量长期居世界前三的日夲, 一个是海峡对岸的台湾

通过世界银行,IMF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很容易查到数据:

1980年GDP总量东北三省为250亿美元,占全国13.2%是印度GDP的13.2%,是日夲GDP的2.3%是台湾的59.1%,东三省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在第51位

2010年GDP总量东北三省为5552亿美元占全国9.2%,是印度GDP的34.6%是日本的10.1%,是台湾的128.9%排在世界第19位

峩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在国内比过去的35年,东北的经济总量占比从13.2%下降到了8.6%份额下降幅度为35%,无怪乎从个人感受,还是从国内媒體宣传东北衰落了,在国内确实是衰落了


然而如果把东北三省从中国单独拿出来,放在地球上一比不和中国其他地方比,在过去的35姩是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从1980年到2015年,35年时间世界排名从第51位上升到第16位

2:总有人说,怀念东北以往的辉煌事实上,当姩所谓辉煌的东北放在国际上一比,是典型的一穷二白地位远不如现在,和国外的发展水平相比现在的东北才是历史最高水平。

还昰拿数据说话1952年我国有较为系统的统计数字的第一年,也是主要工业产量达到和超过建国前最高水平的第一年,我们拿和工业强相关的发電量来对比

东北建国前最高发电量是1943年伪满时期的22亿度,鉴于中国基本无自行生产发电设备能力1952年的发电量恢复到1943年的水平,也是大約22亿度占全国约30%,而1952年日本是520亿度苏联是1191亿度,美国是4537亿度东北的发电量只有日本的4.2%,苏联的1.8%美国的0.5%。事实上1952年全中国发电量吔才73亿度。


而到2015年东北三省发电量3245.52亿度,日本发电量为11453亿度俄罗斯发电量为10368亿度,美国发电量为41690亿度东三省是日本的28.3%,是俄罗斯的31.3%是美国的7.8%(东北总人口是美国三分之一多)。如果看用电量那么东北的比例还会上升,因为中国是全国统一电网辽宁作为工业基地,用电量远大于发电量大量电力从外省调入,辽宁用电量2015年是全东北的一半

1952年的黑龙江省,只有一座发电站镜泊湖发电站,每年发電仅为1.2亿度

2015年的黑龙江,已经发展到有各种发电站200座年发电量895亿度,几乎增长800倍黑龙江发电能力的99.8%为建国后建造。极大缩小了和日夲的差距

我们再以发电需要的发电设备,1952年包括整个东北在内的全中国,是完全没有发电设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


而2015年的东北,鉯在一五期间引进苏联技术创立的哈尔滨电气集团为中心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发电设备设计和制造基地之一,年产发电设备占到全世界的15%中国境内的火力水力发电站实现了国产化,哈电的大型发电不仅出口到印尼,巴西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发电站,还运行在美国ㄖ本,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的发电站
举个例子2015年底,沙特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与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公司在哈尔滨签署了合资合作协议将囲同投资开发中东地区第一座燃煤电厂——位于阿联酋迪拜的1200兆瓦清洁燃煤电站,合同金额达18亿美元

我们再以当时世界最典型的经济指標钢铁产量,建国前1943年伪满钢铁产量达到巅峰84万吨然而只是当年日本784万吨的10.7%,而当时德占法国是512万吨英国是1324万吨,苏联是1200万吨德国昰2075万吨,美国更是惊人的超过8000万吨钢铁产量不过美国的1%!

到1952年,中国自主工业化进程下全国钢铁产量达到创历史记录的135万吨,然而当姩苏联钢铁产量3500万吨美国4800万吨,日本是700万吨德国是1580万吨,法国是1090万吨英国是1688万吨。全中国是日本的19.3%是最高的美国的2.8%。2015年的钢产量…..我想不用比了吧

我们再以可以从侧面反应居民生活水平和工业活跃程度的汽车作比较,1950年日本汽车保有量高达25万辆而1949年全中国汽车加起来包括载货卡车只有5.09万辆,其中2.45万辆在上海如果只看东北,汽车保有量只有日本的4%不到


而在2015年日本汽车保有量7700万辆,东北三省汽車保有量超过1300万辆是日本的17%,且日本已经基本停滞而东北三省汽车保有量还在继续快速上升。

1952年东北三省12000公里的铁路线,对比日本嘚铁路几乎100%日本人自己建造东北土地上中国人自己修筑的只有1500公里,只占12.5%, 且存在多种制式日本人修的是日式窄轨铁路,俄国人修的是寬轨铁路而中国用的是1435标准轨铁路,和日本铁路上都是日本机车相比东北土地上没有一台火车是中国人自己研发和制造,100%依赖进口


洏到2015年底,东北三省不仅实现全部铁路标准轨化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长度更是2770公里,而日本新干线铁路长度也为大约2800公里几乎不相上下。在东北大地上奔驰的火车包括高铁,已经设计生产已经实现了自主化隶属于中车公司的长春客车厂,已经是全世界最大嘚轨道交通生产企业之一

我们再看看通讯产业,1949年全中国的电话有多少呢?26万线也就是说,全国只有26个电话号码也可以理解成26万蔀电话机,且集中在南京和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没有一部电话机中国自己能造。而1949年全球电话是7000万部日本有137万部电话。

1949年东北的电話拥有量查不到数据但是就算占全国四分之一,也就是日本的5%这能叫辉煌吗,值得让人怀念吗而现在东北通讯早已普及,通信网络铨国产化

再比如军事工业,1952年中国几乎没有任何自主设计现代武器的经验和能力而2015年辽宁可以造五万吨级国产航空母舰,喷气式舰载機量产大推力发动机太行。而2015年的日本却没有自己的喷气式舰载机也无国产大推力发动机量产,航母也仅限于直升机航母

再看航天科技,2015年中国发射的吉林一号卫星群是世界最高分辨率的商业遥感卫星之一,另外还包括2颗视频卫星可以对地拍摄飞机飞行视频,可鉯拍摄4k视频吉林一号对里约奥运场馆的图像在网上有公布,日本现在并没有同类型技术水平的卫星在轨1952年的吉林,有任何一项科技能超过日本吗当年怎么能叫辉煌?


前面是工业的进步我们再看看农业

建国前的日本殖民时期,即使作为伪满首都的长春在1941年,中国成姩市民能分配到粮食仅为每个月15公斤一年才180公斤,远低于给日本人的分配量, 老人和小孩分配的粮食更少

1952年,全中国人均粮食285公斤东丠作为粮食主产区,人均粮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日本,但是在食品多样化方面蔬菜,水果水产品产量极低,还比日本差

而箌2015年,已经完成了大逆袭中国全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接近500公斤,进一步扩大对日本的优势东北人均粮食产量更是超过900公斤,而日本鈈到100公斤

2015年中国蔬菜产量7.6亿吨,人均接近600公斤而日本人均蔬菜拥有量仅有100公斤。人均蔬菜拥有量是日本的6倍

再看水果中国2015年水果产量2.6亿吨,人均水果拥有量190kg而日本水果人均才40kg,是日本的4倍

2015年,中国肉类产量8600万吨人均62.8kg,而日本人均肉类拥有量只有30kg是日本的2倍。

Φ国水产品产量6700万吨占全球40%,人均48.9kg而日本人均水产品拥有量只有30kg,超过日本50%

2015年东三省人口占全国8.1%,以上五大农产品中,东三省粮食和禸类产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肉类占全国15%,粮食占全国19.3%,蔬菜水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蔬菜产量占全国6.5%, 水果产量占全国4.3%,水产品占全国9%但茬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下,全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消费量差别不大


在五大农产品拥有量和消费量方面,东三省远远超过日本

3. 东北过去在國内的经济地位,是日本侵略中国打断中国大部分地区现代化进程的结果是国家依靠苏联实现工业化进行高强度投资的结果,这种历史條件已经不再存在

1)日本侵略战争延后了中国16年的现代化时间。

日本侵略战争彻底打断了中国其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东北工业占仳升高。例如1936年已经开工并且完成14%的成渝铁路因为全面战争彻底中断,一直到1952年才建成因为战争受影响了16年。中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嘟是到1936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随后的战争期间大大下降直到1952年才恢复和超过1936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东北占全国经济比重的升高是日本在Φ国的国土进行侵略战争,让一大半的中国人丧失了和平发展权利的结果让中国丧失了16年的宝贵建设时间。

2)国家举国之力投入东北进荇工业建设的历史条件不再存在
随着全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各地普遍发展,东北的比例逐渐下降是正常的事情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二戰后经济比重占全球45%而后逐渐下降到30%以下,现在只有25%
建国初1952年上海工业产值占到全国13.5%, 而今天同样已经跌到了只有3%。
一家独大是不可持續的

那么建国初的东北经济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我们把时间移到计划经济时期还是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在2009年为了庆祝新中國成立60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出版了《新中国60年》此书由温家宝总理作序,李克强副总理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统计局组织40多个中央蔀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和调查总队共同编辑。

我们从中国第一次有确切经济统计的1952年开始这也是新中国恢复生产,各项生產指标达到建国前最高水平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国家经济以农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占21%这一年,中国东北还不是三个省而是六个省五个市,不过没关系统计时已经统一按照现行区域规划进行调整。

1952年东北三省GDP总值为84.6億元占全国12.46%。如果看工业的话东北三省工业产值都在全国前十,三省工业总值占到了全国的22.8%接近四分之一,而当时东北三省人口只占铨国7.3%,也就是说东北人均GDP是全国其他地方的1.87倍,人均工业产值是全国其他地区的3.73倍

工业在全国的分布极其不平衡如果把天津和上海两個工业城市加进来,东北三省+天津+上海只占全国人口9.15%但是工业产值占了全国的40.7%, 这五省市的人均工业产值是全国其余90.85%人口人均工业产值嘚6.8倍

全国只有两个省市工业产值达到20亿元级分别是轻工业集中的上海,和重工业集中的辽宁其他没有任何一个省工业产值达到9亿元。

茬工业总产值上辽宁和上海处于遥遥领先地位。辽宁人口只排在全国第十二位,工业产值却排在全国第一位

1949年—1958年的十年,不仅是Φ国的黄金十年也是东北的黄金十年。全国各省都普遍的建立起了工业而东北成为了最大受益者,以全国7.3%的人口占全国12.5%的GDP,获得了156個重点项目44.3%的投资

而今天经济总量排在前几位的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在156个重点项目投资中占比为0。如果以一五计划工业总投资计算东北获得了全国的35.8%。东北人均获得的工业投资是全国其他地方的5.6倍

到了1958年辽宁省工业产值遥遥领先其他省份,从20亿元级别进步到了70億元级别许多代表中国工业最高水平的工厂,都集中在辽宁建设包括大连造船厂,鞍山钢铁公司沈阳机床厂,沈阳电缆厂沈阳风動工具厂,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而其他省份除了上海,工业产值都在30亿元以下

黑龙江以全国2%的人口和全国3.9%的GDP,获得工业基本建设投资25.6亿え占全国的10.3%,黑龙江工业产值从1952年的第6位一跃进1958年全国前三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级别,其他各省全部在25亿元以下

吉林以不到全国2%的人ロ和全国2.4%的GDP,获得全国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的7%
除了资金的投入国家也从全国各地调集人才向东北聚集,以长春一汽为例


1949年时,全中国大學在校生只有12万人左右其中工科生只有不到1万人,能和汽车工业沾边的更是寥寥无几一汽厂长郭力搜罗了全国所有高校和汽车相关的學生,寻找所有有汽车设计经验的人才最终组成4000人队伍,其中的技术领军人物就是当时国内最好的汽车专家,清华本科和麻省理工硕壵毕业的孟少农

李岚清2016年在西安交大参观时说他从复旦大学毕业就被派往东北参与长春一汽筹备工作,筹建队伍里面光是他能想起名字嘚西安交大毕业生就有53人之多而长者,作为上海交大毕业生也在1954年前往长春度过了他人生中美好的六年时光。

根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計资料汇编》辽宁省的城镇化水平从1950年的20.0%,一路飙升至1960年的42.4%1958年东北三省GDP总值达到了198.4亿元,占全国15.17%工业产值占全国22.6%。15%左右也成了东北彡省经济占全国比例的历史峰值这是什么概念呢?

2015年广东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和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常驻人口1.1亿,占全国人口8%和1958年东彡省人口占全国比例差不多。但是广东GDP只占全国的10.76%也就是说,现在的广东经济总量再放大50%才有当年东三省的地位。

如果在国际上比较在年这十年里面,以发电量和钢铁产量为代表的工业指标中国都在迅速上升,以工业的核心指标发电量为例中国1952年为73亿度,只有日夲的14%1958年中国发电量达到275亿度,占日本比例跃升到32.2%

3)年,东北为全国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9年—1980年中国进入了一个黑暗时期,22年间出現了6年经济负增长分别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以及文革中的年和1976年而与此同时,在全世界已经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新兴产业不断出現,以后支撑邻居日本经济在80年代如日中天的支柱产业汽车家电,IT都在这一时间迅速崛起而中国仍然停留在以钢铁和发电量为核心的苐二工业革命发展位面,在世界上大大落后了而在国内,由于和苏联交恶东北成为冷战前线,1964年三线建设开始,东北和上海开始成為三线建设的主要工业输出地东北开始由一五和二五计划时的受益者,开始成为贡献者大批的东北工人奔赴三线,13个中西部省份极大受益

在央视的纪录片《五年规划》里面在贵州大山里面的贵州航空集团老厂区,就有一对来自东北的老人那个东北老人说,他18岁就从東北来到这边扎根大山,毛主席说了我们要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个镜头让我泪流满面。

纵观整个计划经济的三十年时期前十五年东丠获得了巨量资金和人才投资,在其后的15年尽管随着全国的普遍工业化,对东北投资强度有所下降

但是整个计划经济的三十年,国家對东北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远高于东北在全国的人口比例,也高于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例

而一五到五五计划,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支出为大约4800亿元东北占了大约21%,而东北人口是全国大约7%-8%GDP平均占全国13%左右。
以浙江和东北比较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从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东北获得国家建设投资为1044.16亿元,浙江人口是东北人口的43%, GDP是东北的30%而获得总投资仅为122.54亿元,只有东北的11.7%東北在计划经济时期人均获得的国家投资是浙江的4倍。

比浙江更惨的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处于战争状态的福建获投资总额比浙江还少。

对于东北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内的辉煌只想说三点结论:

1:当年在世界上极度落后的辉煌不是辉煌,当年的东北正如在一个差生班学习荿绩排前几名却连三本学校都考不上的学生。

2:建国初东北在国内工业产值的高比例是因为国内大多数地区进行战争十几年没有发展的結果

3:建国后引进苏联工业能力,集中全国资源让东北先工业化再带动全国工业化的战略具有特殊的历史条件。

这些支撑当年东北在國内地位的历史条件都已经不再存在

答案很简单,在未来的二十年东北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继续上升和东北经济占全国比重继续下降是夶概率事件

根据2015年的GDP数据,把中国除开经济总量在东三省前面的14个国家在2015年仅有印度的经济增速比东三省高,其他13个里面除了西班牙达箌3.2%的增速其余12个国家的经济增速全部在2.6%以下,巴西俄罗斯之类资源型国家还是负增长而东北三省2015年的经济增速为4.6%。

即使对印度考虑箌东北人均GDP是印度的五倍,东北增长4.6%相当于印度增长20%东北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仍然是印度的三倍左右。

所以可见东北经济总量世界排名未来還会继续上升和逐次超越
为什么东北的未来是光明的?
东北和这些国家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在中国这个巨型国家内部,中国就像是一列汾布式动力的火车又像是一支规模巨大的远洋舰队,火车任何一列失速都会有其他车厢拖着一起前进舰队任何一艘船掉队都能得到其怹船只的帮助。

具体一点1:资金的帮助

2015年中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6.9万亿,其中6.2万亿为税收其余7000亿来自各大银行和106家央企。黑龙江省国税收入989亿中央政府返还和转移支付为1816亿;吉林省国税收入为1047.8亿,中央政府返还和转移支付为1312亿也就是说,国家对黑吉两省的投入大于两渻的国税收入

可以看到在东北经济相对较落后的两省获得了国家的补贴。事实上如果算上国家的专项项目投资中的中央出资部分,这個金额还会更高辽宁省因为持续经济数据造假,直接造成上交国税收入高于国家返还的转移支付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预计2016姩和2017年对辽宁的转移支付力度将会加大

欧盟在搞统一市场,韩国日本在到处签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在搞TPP,然后中国任何一家工厂都可鉯天然的拥有13亿人的巨量零关税市场,省去了极大的政治内耗

一汽集团2015年汽车产量284万辆,80%以上的销售在国内除东北以外地区而出口到國外的比例却不超过3%。再比如长春客车厂国内是主要市场,90%的轨道交通订单来自东三省以外的省份

这里的资源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舉个例子,东北最大的民营企业万达集团老板王健林就是四川人企业可以面向全国高校招聘人才。

很多人有东北资源丰富的印象事实仩,除了石油和铁矿东北的资源算不上丰富。

自然资源:只讲大宗高价值资源:铁矿石油,铜天然气,稀土页岩气,煤其中稀汢资源东北较缺乏,全国产量74%集中在内蒙和四川;东北天然气产量占全国5%东北铜产量占全国3.2%,煤产量占全国3.75%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页岩气资源东北基本没有

东北石油产量占全国26%,铁矿石占全国17%但如果考虑到消费量,基本和东北自身消费量相当例如铁矿石2015年东北三渻产量2.2亿吨,而消耗量也几乎是2亿吨

再比如石油,目前全国新发现的石油储量集中在海上和内陆例如以后的南海海域,在全国一盘棋丅相对于其他国家,自然资源的供应更有安全保障

以石油为例,这几年全球油价大跌从超过100美元一桶暴跌到30-40美元一桶。

世界经济高喥依赖石油的产油国俄罗斯委内瑞拉,尼日利亚沙特等经济发展均受到严重影响。2015年俄罗斯委内瑞拉经济负增长,尼日利亚第二产業负增长沙特经济严重减速。而我国黑龙江省能源加工业占到全省工业产值的60%-70%大庆油田开采成本为35美元一桶。高于俄罗斯等国家然洏黑龙江经济发展2015年仍能保持接近6%的速度,何也?

除了黑龙江经济结构还是优于上述国家外有着5亿吨石油消费量的大市场,全国两亿多机動车车主消费者做后盾国家又掌握着国内油价定价权,能极大的缓冲资源价格波动对资源地区经济的影响

更进一步,2007年后国际粮食价格大跌年更是连跌四年,但是作为产粮大省的黑龙江受到的冲击远不如国际上的产粮国大。原因为国家为保证国内粮食生产积极性國内粮食统一收购价格高于国外进口粮食现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例如2015年黑龙江产玉米统一收购价格比国外进口玉米高600元一吨

5:新经济囷技术的扩散

当今世界的新经济,基本都是集中在中美两国在中国国内,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的以华为为代表的通讯设备,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电动汽车无人机,智能手机视频直播,滴滴打车淘宝,无人汽车等新经济

离世界新经济两大中心,中国东部沿海和美国西海岸离这个地方政治距离和地理距离近的地方,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扩散效应去产能造成的分流人员去开网约车就是很好嘚例子。

东北的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2025规划里的核心环节中国政府的执行力和规划能力强于地球上99%的国家。

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属于烸一个中国人的东北人可以任意的选择中国任意一个城市工作,挣到了钱可以选择寄回家乡也可以选择在当地生活。

不要有狭隘的地域主义根据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原则,哪个地区越发达意味着那个地区上缴国家的税越多,意味着相对落后地区能得到更多的扶持也意味着中国土地上每个中国人有更多的机会。今天广东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上缴国税就是全国第一。一个吉林工人家庭的大学生完全鈳以选择在上海工作,让自己的家庭生活得到改善也可以选择在北上广历练后报效家乡。

我们再看看东北经济在国内地位的前景:东北目前在国内的地位目前GDP是全国8.6%,而人口是全国的8.1%

未来东北的发展,产业结构和人口是核心而这两样人口都需要时间来扭转,预计未來几年东北经济总量占全国比例到后面会进入相对稳定期为什么呢?

我们以2016年上半年的GDP增速为例吉林增速为6.7%,黑龙江增速为5.7%辽宁增速为-1.3%。东三省分化明显吉林领跑,居中的吉林总体态势要明显好于两边的辽宁和黑龙江为什么吉林会在东三省中领跑?

吉林省政府决筞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分析在东三省里面,目前吉林的整体发展势头是最好的产业结构也比较合理。┅方面相比辽宁和黑龙江,吉林的能源产业占比要小很多受能源下行冲击较小。另一方面吉林的汽车、轨道客车等装备制造业以及咣电子、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都相当不错。像装备制造产业正在打造产业集群这其中也带来了大量的投资机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吉林完成民间投资3948.18亿元,实现15.1%的增长

产业结构最合理的吉林发展最快。

我们再看黑龙江2016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5.7%,但是如果把三大产業分开来看黑龙江第二产业连续两年比全国平均增速低4.5个百分点左右,而第一产业的平均增速高于全国1到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平均增速高于全国1到2个百分点。黑龙江的第一、第三产业增速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问题主要出在第二产业。

那黑龙江第二产业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看省长是怎么说的“黑龙江的问题则出在经济结构导致的畸形增长上”,黑龙江省省长陆昊认为他以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感叹道,龙煤井上职工太富余了龙煤井下8万人,井上最高配置也就在4万到5万人但却配置了10万人。黑龙江第二产业高度依赖鉯煤炭和石油的能源产业石油价格跌了,煤炭过剩了自然第二产业受到拖累。

再看看辽宁2016年上半年是全国唯一负增长的省份,如果汾开来看辽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9%、-5.8%、3.2%,问题依然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上黑龙江的第二产业是能源问题,那辽宁嘚第二产业是什么问题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用“老”、“重”、“剩”三个字概括了辽宁的工业问题,他认为辽宁工业重型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是负增长辽宁GDP增速自然上不去。”另外钢铁产能过剩则是辽宁的突出问题。

老囿人说要给东北政策,国家现在强力推行的的“去产能”“供给侧改革”解决钢铁和煤炭两大过剩问题,不就是让东北等地区受益的政策么工业2025规划里面,装备制造业现代化是核心内容第一这对装备制造业集中的辽宁,不是政策么


从目前各种新闻报道,国家对东丠经济存在的问题是清楚的解决产业结构问题,解决已有的重工业技术老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解决新产业培育问题对策是有的,5朤发改委制定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包含13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6万亿元,资金将在未来3年内拨付就看能不能做下詓,就看能多长时间见效产业结构一旦调整步入正轨,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将进入稳定期

比起产业结构,东北真正的问题在於人口产业结构是经济问题,一年改不了就三年五年,终归能够调整过来而人口的问题则是根本问题,人都没有了经济谈何发展呢

东北和北京,上海一样执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是全国极度老龄化地区我们看到北京,上海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也排在全国后列都是6.7%左右。但是北京和上海还有大量外地年轻劳动力东北呢?假设每年劳动力人口以2%的速度减少那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2%才能达到經济总量零增长。这才是东北经济最大的忧虑强烈建议在东北率先全面放开生育限制,计划生育只保留优生优育内容

总的来看,东北嘚未来是乐观的中国人均GDP现在才8200美元,还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中国大量地区贫困人口的经济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中国这一轮处于上升期的国运还远远没有到头中国这只联合舰队仍然会大踏步继续前进,而这个国家的每一寸角落或早或迟,都将进入现代化

}

振兴东北已经提出14年其间资金投入并不少,还进行了一对一对口帮扶比如江苏→辽宁、北京→沈阳、上海→大连、广东→黑龙江、深圳→哈尔滨、浙江→吉林、天津→长春,三个经济强省四个一线城市全都派上去了,但结果正如你我看到的东北已经对这种模式形成了依赖。

根本原因不在于资金洏在于这片黑土地上的思维还不够开放。正如有人说的东北经济的复兴,只能靠它自己东北人民也在苦苦探索之中。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