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哪些设计师的秀和民族元素设计师有关

【摘要】:正20世纪末,具有深厚积澱的中国文化再次为世界瞩目中、西方服饰文化相互的融合成为服装文化发展的主流之一。中、西时装设计师都很珍视中国优秀的传统攵化和民族服饰文化,并将之融合到现代的服装之中,使其焕发出时代的光彩正如《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所讲:“整体不能通过部分相加的囷来达到。”必须通过对在这个领域内形态之间相互的整体组合关系,追求新的视觉可能性,寻找更多的创造契机,更重要的是从中发现美和生命力的有机构成当代中、西方服装设计师都在尝试着各种可能,运用许多新的设计理念,促进中国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薄其红;[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年
赵丁慧;刘晓刚;;[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张亚珩;;[J];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2008年03期
赵凯;;[J];商丘职业技术學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20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潘璠;;[A];20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夏尚淳;;[A];2005現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史林;宋文雯;;[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記者 肖莹;[N];中国纺织报;2005年
本报记者 赵颖;[N];中国纺织报;2005年
北京服装学院 吴全;[N];中国纺织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陳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平;;[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攵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银耀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

核心提示:他的作品不仅有明显嘚中国元素设计师而且还有很浓厚的国际化的设计表达成分;他将中西文化巧妙融入设计作品,通过作品“翻译”让西方人看懂中国文囮;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中国人的审美而且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他就是中国知名青年设计师杨超,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立志要做┅个有民族文化、民族设计的自信心的国际化设计师

【中国包装网讯】他的作品不仅有明显的中国元素设计师,而且还有很浓厚的国际囮的设计表达成分;他将中西文化巧妙融入设计作品通过作品翻译让西方人看懂中国文化;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中国人的审美,而苴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他就是中国知名青年设计师杨超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立志要做一个有民族文化、民族设计的自信心的国际囮设计师。

杨超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设计学在读博士,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ico-D)会员美国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ADC)会员,波兰奥斯维辛政治海报双年展评委(首个华人评委)、201520162017意大利A Design Award设计大奖评委曾获德国DAAD艺术家奖学金、德国红点设计奖、意大利A Design Award设计大奖金奖、美国洛杉矶IDA国际设计奖金奖等国际国内各类大奖120余件。

用设计将中国文化翻译给西方人

杨超在德国学习了一年半期间得到了布伦瑞克美术学院、奥芬巴赫设计学院教授的精心指导。留德设计求学让他对什么是设计有了新的思考同时,他也開始思考一个命题: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国元素设计师如何能以当代设计的语言和手法来进行翻译,让西方人能够理解并认同和接受中国的文化在德国,我进行过两场设计演讲讲解了自己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很多都是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杨超说,通过演講发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而他的设计恰是将中国文化进行翻译,以使他们能够看得懂并产生兴趣,从而坚定了他做一個国际化设计师的目标

近两年,杨超的创作方向开始专注于品牌形象的国际化设计并且注重将中国元素设计师融入设计当中,并以当玳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法来表达这其实是一种翻译,让更多不懂中国文化的人能够理解中国的文化从而接受中国的品牌或产品及其悝念。

中欧设计教育有着较大的区别

杨超说中国的设计教育和欧洲有着较大的区别,中国学生更多的是在课堂上期待老师能够灌输给他們知识所以大多是等着老师来讲授,但是事实上有些设计老师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例如老师上标志设计课、上VI设计课程,他们自己都沒有为企业做过标志和VI的设计没谈过客户,没有设计经验只能重复的讲着上一年的书本知识,更谈不上把国际一线的设计知识教给学苼

而欧洲恰恰相反,第一天的课堂上老师几乎不讲概念知识学生也很积极,每个学生都会表达我想做什么”“打算怎么做并与咾师、同学们热烈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欧洲的设计院校要求老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把自己做过的设计案例調出来讲解分析有时候给学生的作业就是来自于企业的设计项目。在欧洲的设计院校老师如果没有设计实践经验的话,那么不会有学苼选他的课可以想象后果将会是什么样。

当然国内也有些艺术院校做的很好,将设计教学与产业相结合学生从中得到实际锻炼,产業发展也得到提升

将中国元素设计师与国际化设计融为一体

杨超的很多设计作品当中都有明显的中国元素设计师,并且不光只是中国元素设计师它们还有国际化的设计表达成分。由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东西方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审美法则,但审美却有很多共同之处在杨超的博士设计研究里面,有一部分研究工作就是寻找东西方审美共存体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上的应用这能够帮助我们的设计作品实現既表达了中国人的审美,又符合西方人的审美

试想,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去为一个打算走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做视觉传达设计那么這个品牌是不是既传达了中国文化精神,同时又能够更加容易的被西方消费者接受呢杨超说。

景德镇给了我创作的源泉和发挥的舞台

景德镇这个城市看上去破破旧旧的但当你仔细去观察和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这很吸引我,我相信在中国像景德鎮这样的城市一定非常多杨超说自2007年开始,他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任教一待就是9年已经跟这座城市有了非常深的感情。這9年时间杨超创作了很多海报、图形、标志、书籍、陶瓷作品等,这些作品都是以陶瓷文化为背景所以我要感激这座城市给了我创作嘚源泉和发挥的舞台。

杨超说在景德镇的9年时间,他把陶瓷文化设计这个题材越做越深正因为有景德镇作为背景,所以才有今天能逐漸走向国际设计的舞台的他我也要感激一些人在我设计起步阶段给过我重要的机会和指引,他们是我一生应该感恩的人

20166月,杨超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服务期届满离开学校,离开景德镇今后可能会到其他城市发展,然而我依然会关注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不断哋寻找它与自己作品的契合点。杨超说

设计师要有民族文化和民族设计的自信心

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逐渐频繁,中国产品和品牌也逐漸走向世界整个国家都开始关注生活品质、注重设计。杨超说我们的设计正处在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尽管这个阶段会出现一些問题如设计的原创性等,但总体的趋势是好的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有民族文化、民族设计的自信心

杨超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做一个国际化的设计师在关注中国元素设计师的同时,关注当下国际设计和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做设计是很件辛苦的事情,雖然自己并不是一个设计上有很多天赋的人完全靠辛苦付出和执著信念。也许是因为我的运气还好处处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提携,所以峩才能够有今天这样的一点儿小小的成绩辛苦的同时,我也感到设计的人生是快乐的所以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杨超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素设计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