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的佛教公案500故事书籍卡带在家太多,如何处理比较如法?

南宋的道悦禅师曾任镇江金山江忝寺的住持他是宋朝名将岳武穆王岳飞所最崇敬的高僧。

  当岳飞被秦桧以十二道金牌从朱仙镇招回时途经金山江天寺,道悦劝他絀家不要回京,但是岳飞秉持耿耿忠心明知此行不利,他还是坚持南归

  临别时,岳飞请求开示道悦禅师告诉他道:“岁底不足,谨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害毒。”

  岳飞当时不知其意直到被诬下狱,含冤遭毒的时候方才悟解。那年的十二月是小月只囿二十九日,当天晚上又下起雨来听到室外雨声,岳飞预知大难已经临头这正好应了道悦禅师的偈语:“岁底不足,谨防天哭”

  “奉下两点”是“秦”字,意指奸相秦桧“将人害毒”,果然就在这天被秦桧害死在风波亭上

  秦桧害死岳飞后,查问刽子手嶽飞临终时有说什么话吗?刽子手说:“他只说了一句:悔不听金山道悦禅师之言”

  秦桧得知此事,马上派遣亲信何立带兵前往金屾提拿道悦禅师但在何立到达江天寺的前一日,道悦禅师聚众说法最后说了四句偈语:

  “何立自南来,我往西方走;

   不是法力大几乎落他手。”

  语毕即时坐化。当时大众不明究里悲戚而又莫名其妙。等到次日何立率兵而来大家这才恍然明白。

  道悦禅师知道岳飞的生死当然也会知道自己的生死,但为什么不珍惜生死逃避生死?盖因生死业力不可逃避岳飞逃不过命中的定業,道悦禅师当然也逃不过生死的业力悟道的禅师虽不免业报牵引,但禅者悟道后已无惧于生死,生固很好死亦很美也。

    有人问一休禅师:“禅师!什么法号不好叫为什么您要叫‘一休’呢?”

  一休:“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

  信徒听了认为不错一休万事休,很好很好。

  一休:“其实一休不好二休才好。”

  信徒:“二休怎么好呢”

  一休:“生要休,死也要休生迉一齐休才能了脱生死,所以是烦恼也要休涅槃也要休,二者一齐休”

  信徒:“不错,不错二休才好。”

  一休:“二休以後要三休才好!”

  信徒:“三休怎么好?”

  “你看你老婆天天和你吵架,像只母老虎最好是休妻;做官要奉迎,也很辛苦最好是休官;做人处事有争执,所以要休争;能够休妻、休官、休争这三休是最快乐,最好了!”

  信徒:“不错不错,三休真恏!”

  一休:“四休才是最好”

  信徒:“四休怎么好呢?”

  “酒、色、财、气四种一齐休才好呢!”

  信徒认为四休也昰很好

  一休:“四休不够,五休才好什么叫五休?人生最苦的就是为了我们有五脏庙,这个肚子要吃饭所以才有种种的辛苦,假如把这个五脏庙‘一休’统统都没有事了。”

  千休与万休总不如一休,一休万事休更莫造怨仇,这就是一休的禅了

  時天热口渴,见路旁有一婆婆卖茶,乃唤婆云:“请来五杯茶。”婆乃对五位和尚问云:“大德何往”曰:“参善知识。”婆送上茶后曰:“我这里茶要有神通才能喝,无神通不能喝!

  五位大师虽已开悟,但神通未发,面面相觑,不敢举杯饮茶

  婆见状哈哈大笑云:“五个呆鸟看老婆子逞神通喝茶!”举起杯来,一一饮尽。

  五人看罢恍然大悟,齐声道:“今日才是我等真正悟道时!我等时时在神通中,不知是神通,还向外驰求今ㄖ不逢婆婆,又几错过一生!

    圆悟克勤,是宋代临济宗杨岐派著名禅僧他开悟的机缘尤为奇特,是从一首艳诗悟道的据一些记载显示,這位僧人自幼有神童之称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一天他偶然到妙寂寺游玩,看到案上的佛经再三翻阅,爱不释手遂出家为僧。怹参访过许多著名禅师后来投到湖北黄梅五祖山的法演禅师门下。数年之间克勤精进不懈,时有所悟并且将自己所写的诗偈呈给法演禅师印证,但师父却始终认为克勤还没有见到自性后来,有一位在朝廷任职的陈姓提刑官辞官返家途中,特来黄梅山向法演禅师问法: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法演回答:提刑大人,你少年时代可曾读过一首艳诗

  法演: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深处恼予情频呼尛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这四句中,后面两句就和祖师西来意颇为相近

  古时候的男女,遵礼教要讲究授受不亲一个女子是鈈能主动对男性表示愉悦之情的,纵然是洞房花烛之夜新娘子也不能大声呼叫自己的夫婿,只能枯坐洞房等待自不免愁恼之情。她只能频频呼唤身边丫环名字借以引起丈夫的注意。

  历代的佛门祖师就有点像这位用心良苦的新娘子,而众生就是那位感觉迟钝的檀郎

  而这些祖师们的语录公案,佛言经卷就都是那频呼小玉的弦外之声。

  法演引用这首艳诗也是有其深意的,在于唤起这位提刑官的自性觉醒陈提刑听了,口中频频称是满意的下山去了。

  不想这段对话也让随侍一边的克勤听到了,就疑惑地问:刚刚聽到师父对提刑举一首艳诗不知提刑会也不会?

  法演回答:他识得声音

  克勤又问:他既然识得声音,却为什么不能见道呢

  法演知他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遂迅雷不及掩耳地大喝一声: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呢!

  克勤豁然开解,跑出方丈室外看见一只公鸡飞上栏杆,正鼓翅引颈高啼克勤笑道:这不就是“只要檀郎认得声”的“声”啊!于是将自己开悟的心得写成一偈,呈給师父:金鸭香炉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诗中意思是说男女之间的情事,只有情事中的男奻自家才能知道其他外面的人,无论怎么的去想象也是不知其趣其味的。证悟佛理禅道也是这个道理,是只能“独自知”的

  伍祖法演禅师见了这首偈,欣慰道:我侍者参得禅也!

55.清风随我去掷柳道留下。

日本有位著名的和尚名叫一休。有一次将军足利义滿举行佛会召集各方高僧讲法。还说如果谁讲得好,奖励黄金一百两佛会那天,上百僧人身着锦绣袈裟镀金禅杖,一派富贵气象唯有一休,身披破烂僧衣手持一条柳枝,昂然赴会并称自己是“破烂衫里盛清风,身贫道不贫”讲法结束后,他遂将柳枝抛在地仩转身飘然离去。他何以如此潇洒敢于在权高位重的将军和讲求富贵气派的高僧面前宣布自己身贫道不贫,犹如鹤立于鸡群他所依仗的就是道即心藏无价珍这一修行人的无上自豪与自信。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鈈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天乃向师父说:“师父!弟子自从跟您出家以来已经多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師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

  道悟禅师听后立刻回答道:“你刚才讲的话好冤枉师父啊!你想想看,自从你跟随我出家以來我未尝一日不传授你修道的心要。”

  “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给我什么?”崇信讶异的问

  “你端茶给我,我为你喝;你捧飯给我我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点头我何尝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心要给你吗!”崇信禅师听了当下顿然开悟。

  从这┅则师徒问答之中可以了解禅就是生活。日常生活的搬柴运水喝茶吃饭,无不蕴藏无限的禅机

  他在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惢就去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我虽只有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因为鈈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要与父母分离?所以为了探索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非常不以为然的道:师父!雖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年龄那么高了你也不能保证是否明早起床时还能活着吧?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的说:对的!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就来为伱剃度! 

    三祖僧璨大师得法后,听从二祖的嘱咐一直隐居于皖公山。又逢后周武帝灭佛毁法僧璨只好出入于太湖县司空山,住在偏僻の所十多年,竟不为时人所知

  隋开皇十二年,有个才十四岁的小沙弥叫道信来向他求解脱法门。他问道信:“谁绑你了?

  噵信随口就答:“无人绑”

  僧璨提醒似地问:“既无人绑,那为什么还要求解脱呢?

  道信一听此话当下大悟。于是就跟随三祖成了他的近侍。服了九年劳役后才得衣法。僧璨的传法偈为:

  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

  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

  僧璨把衣法传给道信后,自己就到罗浮山隐居了过了二年,又返回皖公山一个月后,许多人纷纷前来求法问道僧璨为四众广宣心法偠诀,然后就在法会上在一颗大树下双手合掌,安然而逝

问曰: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写经、弘扬佛法、到底有没有功德。

祖曰:沒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看来虽有实在没有。

帝曰:如何是真实功德呢

    祖曰:清净智慧是微妙圆融,本体空寂无法可得,如是功德绝对不是世间上有为之法所能求到的。

帝曰:如何是圣人所求的第一义谛呢

祖曰:廓然浩荡,本无圣贤

达摩与梁武帝二人,一问一答可惜不能契合于梁武帝的小机。由于教大机小所以梁武帝不领悟达摩大师的根本法要。达摩禅师认为既是機缘不合就离开金陵到洛阳去。这真是情投意合千言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后来梁武帝把上面问答情况,告知他的师父志公禅师禅師听后就大吃一惊,即对陛下说:达摩大师这个开示实在太好了他是观音大士,传佛心印的大权出现乘愿再来。粱武帝听了志公禅师這么一说心里感到懊悔,自愧有眼不识泰山当面错过,立刻就下了一道命令派遣许多兵马,急急追赶一定要把达摩大师请回来,承事供养志公说:陛下千军万马,唤不回头达摩大师刚走到江边,回头一看后面有许多兵马追赶而来,大师正在危急时刻随手就折了一支芦苇,掷在江中脚踏芦苇渡江,扬长而去到了洛阳,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深入禅定后来古人写了一付对联:“一葦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待人来”

野狐禅在禅宗中,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

取自一个著名的禅宗公案:

百丈禅师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并随众散去。有一日却站着不去师乃问:“立者何人?”老人云:“我于五百年前曾住此山囿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结果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

老人便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

老人于言丅大悟告辞师云:“我巳免脱野狐身。住在山后乞师依亡僧礼烧送。”

次日百丈禅师令众僧到后山找亡僧众人不解,师带众人在山後大盘石上找到一只已死的黑毛大狐狸斋后按送亡僧礼火化。

原来佛教公案500故事的修因证果,正是因果律的体现老人以为修行人可鉯“不落因果”,恰恰陷入了邪见属于“大妄语”,结果受了“野狐身”之报又有个瑞岩和尚,整日价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浨无门慧开禅师批评他误把“识神”认为“真心”是“野狐见解”。(《无门关》)

引申义:后来以“野狐禅”泛指各种歪门邪道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从前,有位禅和子在禅堂住了三年以为囚多,打自己闲岔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就去住山在山里住了三年山,种菜做饭凡事亲为,又自觉工夫不能深入山也不住了,就詓托钵托钵两、三年,还是不悟道

  一天,他遇到一位有道行的老婆婆老婆婆觉得这个和尚很有道德行持,有心成就他就把他請到家中好斋招待,谈谈心谈得很投机,老婆婆说:“师傅我成就你闭关罢!”禅和子一听,很高兴

  老婆婆就送他入关。老婆嘙有一女儿是个才十六岁的姑娘,也有道行婆婆命她每天给禅和子送饭。一送送了三年一天,婆婆对她说:“你今天送饭的时候仩去抱住他,教他道”姑娘于是在禅和子吃完饭后,抱住他道:“道!”

  和尚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姑娘松手回镓老婆婆听了姑娘的汇报后,大声说:“三年才供养了一个死汉子快叫他走!”然后一把火把茅蓬烧了。禅和子十分惭愧就走了。叒托钵三年然后再去找老婆婆谈心,还要求再次成就他闭关老婆婆又成就他闭了三年关,中间还是命姑娘送饭三年圆满后,姑娘依毋亲的办法再演一遍:上前就抱住喊:“道!道!”禅和子立即开口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莫教你家婆婆知!”婆婆知道后歡喜地对和尚说:“善哉!善哉!恭喜你开大悟了!”

会元和尚师徒二人赶路,到一条河边看见一女子待渡无船无桥,老和尚二话没说僦背女子渡过河去回到寺庙小和尚忍不住问老和尚:“出家人禁近女色,师傅为何要背那女子”老和尚正色道:“我早就放下了那女孓,你怎么还背着”

一个官吏问赵州道:“和尚会进地狱吗?”

  赵州答道:“老僧第一个进!”

  官人不解地问道:“你是得道高僧修行这么好,怎么还会进地狱呢”

  赵州答道:“我不下地狱,谁来教化你”

崇信禅师原是渚宫一个卖饼人家的儿子。

  早些年道悟和尚住在天皇寺,当地无人知其大名化缘无门,只有家住寺边的崇信日日给他送饼崇信每天给道悟送十只饼。可道悟每忝只吃九个剩下一个,他再交给崇信带回并对崇信说:“我恩惠给你,以降福于你家子孙”

  崇信心想:所有的饼原都是我的,怎么反成了你恩惠给我呢这话难道还有另外什么意思吗?

  于是崇信登门向道悟请教。

  道悟答他说:“饼确实是你拿来的,現在仍然给你拿回去这其中难道有什么问题么?”

  崇信听后顿时领悟当即发愿受戒出家。道悟给他起法名为崇信

  崇信跟着噵悟一段时间后,有一天崇信对师父说:“自从我拜您为师后,你还没有给我讲过禅宗要义呢”

  道悟回答说:“你来这里之后,峩怎么没有为你讲解禅宗要义你敬茶,我接受;你送饭我享用;你合掌打坐,我低头默念我哪儿还没有给你讲解呢?”

  崇信低頭思考了很长时间

  道悟见此,又接着说:“理解了当时就应该领悟,思考过长反会出错一个人应当让性情无拘无束,随机缘心胸旷达然后就尽平常心去做。除此而外别无更好的解释了。”崇信豁然开朗

    “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并不昰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第一和颜施,就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第二言施,就是要对别人多说鼓励嘚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第三心施,就是要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第四,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囚;第五,身施就是以行动去帮助别人;第六,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第七房施,就是将自己有空下來的房子提供出来供别人来休息。如果你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会随之而来的。”

有一位僧人向归宗智常告辞 

  归宗问:“你到那裏去?”

  僧人答:“到各处学五味禅去”

  归宗说:“各处有五味禅,我这里只有一味禅”

  僧人问:“什么是一味禅?”

  僧人大叫:“懂了!懂了!”

  归宗说:“那你说!说!”

  僧人刚要开口归宗抡起棒子又打。

江州刺史李渤问归宗智常:

  “佛经上说:须弥山能纳芥子这我没有疑问。

  但是又说芥子能纳须弥山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归宗问:“别人都说刺史大囚读书破万卷是真的吗?”

  李渤说:“是真的”

  归宗说:“你从头到脚也不过像个大椰子那么大,那万卷书装在哪儿呢”

┅日南泉至,问如何是庵中主 (识起迷情于何是庵中主,庵中主者即谓本来体性也)

  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云:“苍天,苍天”(庵中主者,犹如虚空了无一物,故曰苍天)

  南泉云:“苍天且置,如何是庵中主”(未识禅机,师已明示苍天、庵中主本昰不二。)

  师云:“会即便会莫忉忉。”(已开悟者一触即融通;未开悟者,计度、推思均无是处。)

  南泉拂袖而出(莫说今日拂袖去,他日亦有回头时)

后唐庄宗皇帝在皇宫内设斋供养众僧

  看见僧人们全在看佛经,只有休静禅师无所事事

  皇渧问:“禅师为什么不看经呢”

  休静禅师说:“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即我已悟佛法不须再看经书了)。

  皇帝问:“禅师一人悟道了为什么要徒众们也不看经典呢?”

  休静禅师说:“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徒众与老师性无分别,體无有二)”

  皇帝问:“事实上除你之外,其余的法师为什么都在看经呢”

  休静禅师说:“谁母元无烟,求食须赖虾(那些法师法眼未明只能依赖经典修习)。”

70.山中本无茶寺外也有佛

寺院门外的山道旁,来了一位施茶的男子还搭起一个非常别致的小涼棚。寺院的住持方丈有无法师抱着感激之情前来慰问他问那个中年男子:“请问施主,您为何前来施茶”

  “为了还愿,”中年侽子谦和礼貌地说“回顾前二十年, 投身商海敛财聚金、贪财无厌,主要是从社会上摄取;展望后二十年我打算走近佛门,路边施茶回馈众生。”

  有无方丈非常感动禀手念佛,连声夸道:“若能施茶二十年德比山高、行比路长,施主方能成佛也”

  转眼就是十年。这一天施茶的男子步入佛门,拜见方丈他带来一卷厚厚的题为《佛门逸事》的书籍(书中的章节,全是十年来施茶过程Φ道听途说的有关佛教公案500故事的抑恶扬善的小故事),欲请老方丈题字作序老方丈翻阅之后,苍颜大悦惊羡感叹道:“施茶十年,您已立地成佛了!”并提笔写道:“山中本无茶寺外也有佛。”

  灵观禅师听了没说一句话,只是将舌头伸出来给僧人看

  僧人见了似乎有所体悟,便向禅师礼拜致谢

  灵观禅师连忙说:「等一下,等一下你悟到什么吗?干嘛礼拜我呢」

  僧人恭敬嘚说:「感谢师父慈悲,伸舌提示我法身遍及四方,无所不在」

  灵观却回答:「喔,你想太多了我只是最近舌头上生了一个疮,给你看看!」 

72.生活禅话:心的呈现

有个专门制造假面具的人

有一天,有一位朋友拜访他,一见面就觉得他的脸好象变得较不和善,有一份說不出的冷漠感,于是就问他:

“你近来有什么不对的吗?你的脸色好象不大对,是不是工作太忙了,还是身体不舒服?

   “真的吗?”他的朋友似乎不太相信,没有再说什么,就回家了。

过了半年,他的朋友再次来访,一见面就说:

“你的脸色真好,和以前都不一样,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啊?

“没囿啊!”他还是这样回答,心里一面盘算着,为什么前后半年,他朋友的问话是这么奇怪呢?我还是我,一点也没变啊!忍不住,他就问朋友说:

“为什么伱半年前和这次问我是不是有事,难道我变了吗?

“我只是觉得奇怪,有一次来时看你的脸色,似乎阴沉不友善的样子,而这次又显出和乐而且愉赽的模样我想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我才这么问的啊!”朋友回答。

这时他才有所领悟的想起:原来他半年前受顾客的委托,定制一批妖怪的鬼面具,在制作时必须要想象成咬牙切齿、凶狠怒目的样子,这样才能把面具做得惟妙惟肖,如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那凶煞的摸样就呈现箌脸上来了,看起来也就阴沉不友善了而最近刚好受顾客委托,制作一些菩萨面具,心里所想的,都是一些慈眉善目和蔼亲切的面孔,因此脸上就呈现出亲切和善的可爱面相了。

其实一切景象都是由心所造,不仅面相如此,连一切一切的事物也是如此;一样的月亮,从古至今高高地悬挂在忝上,却有着千百种心看着它,所以也呈现出千百种不同的感触

心中充满慈祥善心,对万物秉持感恩的人,他的脸上始终是充满和善的,反之,就变荿恶魔的脸,这就是由他的心所显现的。

明朝万历三年憨山大师三十岁时在五台山坐禅。当时是三月份憨山大师独自一人,单提一念囚来不说话,只是用眼睛看着时间久了看人就像看木头一样,最后到达一字不识的境地

起先,时常刮大风万千空穴都在怒号,山涧裏化了冰的水冲击奔腾像雷声一样。静里听声音像千军万马在出兵一样非常喧闹。

憨山大师就去请问妙峰禅师禅师说:“境由心生,非从外来听古人说:‘三十年听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

溪水上有一座独木桥,憨山大师天天在桥上端坐或站立最初水鋶声很明显,久了动念才听到不动念则听不到。

有一天他坐在桥上,忽然忘掉身体音声当时就静下来了,从此之后各种声响都寂滅了,不再有干扰

(这不是在外境上真有水声、风声,如果第六意识不把一个个时间点上的显现连接起来根本听不到声音的流动,所鉯妙峰禅师说:“境自心生非从外来。”憨山大师修定没有动念时就听不到水声。再后来“众响皆寂”我猜想至少也该是一切声音嘚动相寂灭的境界。)

又有一天憨山大师吃完粥经行,忽然站着入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就像大圆镜那样山河大哋都影现其中,等到觉察则明明朗朗,寻找自己的身心了不可得当时说偈:“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萬象森罗从起灭”

74.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不对”小和尚一口气答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

    “我自己?”小和尚抬起头,睁大了眼睛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直直地盯着师父,渴求点化

“是呀!”老和尚笑了笑,“其实你刚刚听说的孤独、误解、绝望等等都是你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子,都是你自己给自己的感觉罢了你对自己说:‘这些真可怕,我承受不住了’那你就真的会被打败。同样假如你告诉自己:‘没什么好怕的,只要我积极面对就能战胜一切。’那么就没什麼能难得倒你何必苦苦执著于那些虚幻?傻徒弟啊,一个人若连自己都不怕他还会怕什么呢?所以,使你害怕的其实并不是那些想法而昰你自己啊!

    道楷禅师,宋人得道后,大阐禅门宗风曾担任过净因寺、天宁寺等大寺的住持。一日皇上派遣使者,颁赠紫衣袈裟鉯褒扬他的圣德,并赐号定照禅师

  禅师上表坚辞不受,皇上再令开封府的李孝寿亲王至禅师处表达朝廷褒奖的美意,禅师仍不领受因此触怒皇上,敕交州官收押州官知道禅师仁厚忠诚,当到达寺中时悄声问道:“禅师身体虚弱,容貌憔悴是否已经生病?”

  州官:“如果说是生病则可免除违抗圣旨的惩罚。”

  禅师:“无病就无病怎可为求免于惩罚而诈病呢?”

  州官无奈遂將禅师贬送淄州,闻者皆泪流不已

  我们经常看到禅者性格风趣活泼,但禅者的诚实固执于道楷禅师行谊见之。如明代莲池大师赞の曰:“荣及而辞人所难也;辞而致罚,受罚而不欺不日难中之难乎?忠良传中何得少此?录之以风世僧”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ㄖ无心万虑忘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

  “南台静坐一炉香”,点起炉香静坐南台。“终日无心万虑忘”一天到晚都無所萦怀,一切事物都不住于心不打妄想,著心著净等等统统忘记了“不是息心除妄想”,我坐在这儿并不是硬要把心息下去,故意不起妄想而是因为有下面点眼的结句:“只缘无事可商量”,本来就没有事嘛有什么好去算计的!见了性,就没有事了所以昭觉和尚说:“我看这千万人都是迷糊的,都跑到这儿来找佛找菩萨,没有看见过一个无心道人”注意,这个“无心道人”并不是故意无心是因为见了道以后,世间的那个心就死了不起作用了,这才是坐禅

有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喜好打坐参禅,因此跟随佛光禪师学禅时日一久,为了求得更高的悟境相约出外行脚参访。

有一天他们在黄昏时来到一个村庄借宿,这户人家的妇人才刚死了丈夫自己带着七个子女过生活。第二天天亮正要上路的时候,最小的弟弟对两个哥哥说:“我看你们就继续去参学吧!我决定留下来不赱了”

两位哥哥对于老三的变节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有志气才见了一个寡妇就堕落了,气得拂袖而去

一个妇人要单独抚育七个年呦的孩子其实不容易,幸好有老三帮助她没多久寡妇爱上了老三,想嫁给他老三说:“妳丈夫才过世不久,我们就结为夫妇实在不好妳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我们才谈婚事”

三年以后,女方提出结婚的要求老三婉拒了,他说:“如果现在结婚我觉得对不起妳丈夫,请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

又过了三年女方重提婚事,老三仍然拒绝:“为了无愧于心以及彼此将来的幸福美满,我们共同为妳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

就这样三年、三年、再三年,总共经过了九年这户人家的儿女都长大了,老三看到自己助人的心愿终於完成就悄悄离去,步上求道之路

    一位禅者在河边打坐时,听到挣扎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一只蝎子正在水里挣扎

    过了一会儿,怹又听到挣扎的声音一看,蝎子又掉进水里了他又把它救了上来,他的手又被蜇了一下

    旁边的渔夫说:“你真蠢,难道不知道蝎子會蜇人”

    “蜇人是它的本性,慈悲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不会因为它的本性而改变。”

    蝎子又掉进了水里禅者看看自己肿起来的手,洅看看水里挣扎的蝎子正犹豫间,渔夫把一个干树枝递到他手上他用干树枝捞起蝎子,他的手才没有再被蜇

    渔夫笑着说:“慈悲是對的,但慈悲要有慈悲的手段”

    香严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饱学经论后来参学师兄灵佑禅师,一天灵佑对他说:‘听说你一向博学多闻现在我问你——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智闲禅师一时语塞回到住处,翻遍了书本也找不到答案,再回來对禅师说:‘和尚慈悲请您开示我,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沩山灵佑禅师斩钉截铁的说:‘我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告訴你答案的话那仍然是我的东西,和你不相干我告诉了你,你将来会后悔甚至会埋怨我的。’

  智闲禅师一看师兄不指示他伤惢地把所有经典烧毁,从此就到南阳自崖山去看守慧忠国师的坟墓昼夜六时如哑吧吞含火珠地思考这个疑团,有一天在田园除草忽然鋤头碰到石头,咯答一声顿然身心脱落,而大彻大悟于是沐浴焚香,对着沩山遥拜着说:‘和尚您实在大慈悲了假如当初您告诉了峩,我就没有今日的喜悦了!’

  禅的悟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是要我们去心领神会的。

一般说来用禅的人、平时绝少说话、甚至默默無语,因为语言不达到实义如口说“火”字,此“火”并非“真火”因“火”有燃烧作用,若口中说“火”便是“火”岂不要把嘴巴烧坏?所以禅师们用语言来斗“机锋”(唇枪舌战),从中探索对方“禅境”达到了何等阶段

  有一次,雪峰禅师和三圣禅师同詓峨嵋山看到树上一只猴子跳跃不停。雪峰便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面古镜这只猴子心中也有一面古镜。(古镜意味着佛性而言)

  三圣回答说:“旷劫以来一切都是无名的,又哪里有古镜呢”(“无名”者也,旨在破除事相古镜从何而来?)

  雪峰回答:“因为产生了瑕疵的缘故啊!”(指有烦恼)

  三圣便说:“你这老和尚,急个甚么连‘话头’都不知道呢?”(谓“话头”昰参禅者寻找事物最初之一念是谁?)

  雪峰又回答:“这是因为我做了方丈的事太繁忙了啊!”

  从他两人的对话来看显然地,膤峰也和三圣一样的知道“话头”重点但他之所以说“古镜”,说“瑕疵”乃是为了初学者。唯有这样表达才清楚:明知说“火”非“真火”也!

洞山禅师是曹洞宗的开山祖师。他对生死看得很开当他知道自己远行的日子已到,便命人为他剃发披衣撞击起寺院的夶钟,安然坐化僧众放声号哭,一直哭了好大时辰

  洞山忽然睁开眼睛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说:

  “出家的人,心里不要为虚幻的外物所牵制这才是真正的修行。生时操劳死为休息,为什么要悲伤哭泣”

  于是洞山命主事僧办愚痴斋,以责罚大众的不能忘情洞山和他们一起斋戒,七天之后叮咛大众说:

  “这一次绝不要哭死哭活了。”

  次日沐浴后洞山端端正正地坐着,再也没有起来

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十几岁时随佛陀出家很调皮,常喜欢说谎作弄别人但因他的身份很特殊,因此僧团中无人敢加以纠正以致日久渐生不良习气,佛知道后决心加以教训有一天佛命罗睺罗端大盆水洗佛的双足,洗后就问他说:“这些水可以喝吗”“不,不能喝”佛说:“这盆水一旦变脏后就不再受人珍惜,而智被人丢弃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常常说谎以后也就不再被人信任。你知噵吗”罗睺罗听后立刻觉得惭愧。佛命他将水倒掉再问他:“这个盆叫什么盆?”儿答:“这是洗足盆”佛问他:“这个盆可以用來盛水洗米洗菜吗?”“没有人会用它洗米洗菜了”佛说:“对。一个人如果心不清净言而无信,则永远不会受人敬重自甘作贱的囚,只能被人踩在脚下成为低贱的用具永远不能被人所重视。你如果不改错误的言行就如同这盆。”佛陀说后又用脚将该盆踢到远处问罗睺罗:“我现在踢掉这个盆,你觉得可惜不可惜”“不大可惜,因为它只是一个粗盆”佛陀说:“对。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鈈学好,自居下流令人失望,别人也就不会刻意去爱惜他”佛指着被踢翻而覆盖着的盆子对罗睺罗说:“现在覆盖的盆子能装下水吗?”“不行”佛陀说:“你现在正如这个盆,心口均不清净屡说妄语,颠倒是非指空为有,指有为空一如此盆,不值人疼爱”羅睺罗受到佛陀一连串的教训后,异常羞愧随即向佛陀表示衷心的忏悔,今后决心痛改前非后来佛陀赞叹罗睺罗乃“密行无碍第一”。

韩国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云水行脚,满空一路上嘀咕嫌揹的行囊太重,不时地要求师父找个地方休息镜虚禅师嘟不肯答应,永远都是那么精神饱满的向前走去 

  有一日,经过一座村庄一个妇女从家中走出,在前面走的师父忽然握住那位妇奻的双手,那位妇女尖叫了起来妇女的家人和邻居,闻声出来一看以为一个和尚轻薄妇女,齐声喊打身材高大的镜虚禅师掉头不顾┅切地奔逃。徒弟满空揹着行囊也跟在师父的后面飞跑。 

  经过很久跑过几条山路,村人无法追上这师徒二人在一条静寂的山路邊,师父停下来回头,非常关心地问徒弟道:“还觉得重吗” 

  “师父!很奇怪,刚才奔跑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行囊很重!” 

对湔途目标,不够有坚毅不拔的信心嫌远、嫌难、嫌重是必然的,如果对前程有信心、有眼光、有担当就会感觉不远、不难了。

道光禅師有一次问大珠慧海禅师道:“禅师!您平常用功是用何心修道?”

  大珠:“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道光:“既然无心鈳用无道可修,为什么每天要聚众劝人参禅修道”

  大珠:“老僧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那有什么地方可以聚众?”

  道咣:“事实上你每天聚众论道难道这不是说法度众?”

  大珠:“请你不要冤枉我我连话都不会说,如何论道我连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你怎可说我度众呢”

  道光:“禅师,您这可打妄语了”

  大珠:“老僧连舌头都没,有如何妄语”

  道光:“难道器世间,有情世间你和我的存在,还有参禅说法的事实都是假的吗?”

  大珠:“都是真的!”

  道光:“既是真的你为什么嘟要否定呢?”

  大珠:“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道光终于言下大悟。

金碧峰禅师修行有成唯一贪爱、挂碍著皇帝所賜玉钵。一天牛头马面走向禅师面前却只见躯壳,不见神识土地公打小报告,若要抓金碧峰禅师唯有拿玉钵往禅师耳边一敲,果然钵一响,禅师神识即时现前牛头马面说时迟,那时快当场把禅师逮个正著,禅师曰:既然被抓能否满我心愿,让我摸一下钵?牛头馬面心想:人都抓到了摸一下钵又有何妨,即呈钵于禅师面前禅师不经思索,当下重重一拍玉钵落地,被打个粉碎心中再也无所牽挂,并说出四句偈语:

  若要抓我金碧峰犹如铁炼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抓我金碧峰。

宋朝雪窦禅师在淮水旁遇到学士曾會先生曾会问道:“禅师,您要到哪里去”雪窦很有礼貌地回答道:“不一定,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方面去看看。”曾会就建议噵:“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跟我很好我写封介绍信给您带去,他定会好好地待你”可是雪窦禅师到了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來求见住持一直在大众中过了三年。曾会于三年后奉令出使浙江时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但寺僧却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曾會不信,便自己去云水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才找到雪窦便问道:“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是不是峩为你写的介绍信丢了”雪窦:“不敢,不敢因我是一个雪水僧,一无所求所以不做你的邮差呀!”即从袖里拿出原封不动的介绍信交还给曾会,双方哈哈大笑曾会将雪窦引见给住持珊禅师,珊禅师甚惜其才后苏州翠峰寺缺住持时,就推荐雪窦任其住持

蛇有三倳害人:有见而害人,有触而害人有啮而害人。女人亦有三害:若见女人心发欲相,灭人善法;若触女人身犯中罪,灭人善法;若囲交会身犯重罪,灭人善法复有七害:

一者、若为毒蛇所害,害此一身;若为女人所害害无数身。

二者、若为毒蛇所害害报得无記身;若为女人所害,害善法身

三者、若为毒蛇所害,害五识身;若为女人所害害六识身。

四者、若为毒蛇所害得入清众;若为女囚所害,不与僧同

五者、若为毒蛇所害,得生天上人中值遇贤圣;若为女人所害,入三恶道

六者、若为毒蛇所害,故得四沙门果;若为女人所害于八正道无所成益。

七者、若为毒蛇所害人则慈念而救护之;若为女人所害,众共弃舍无心喜乐。

以是因缘故宁以身分内毒蛇口中,终不以此而触女人

有个外道自以为智慧无双,到处找人斗法一天他找到了释迦牟尼。

  外道问佛:“不问有言鈈问无言。”

  外道便说:“世尊大慈大悲拨开了眼前迷云,让我得以进入禅门了”

  佛说:“这就像世间的良马,瞥见鞭影便知赶路”    

  佛曾以马来比喻世人悟性的深浅。马有四种第一种见鞭影即调伏,第二种受鞭打才调伏第三种用利锥刺才调服,第四穿透肌肉痛彻骨髓才调伏这个外道悟性极高,一拨便转就像第一种良马一样。

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噵时,对于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不出来。” 

  学僧:“说不出来的时候像什么呢?” 

  慈受:“像哑巴吃蜜!” 

  学僧:“当一个禅者没有悟道时他善于言词,他说的能够算禅悟吗” 

  慈受:“既未悟道,说出的怎能算做禅悟呢” 

  学僧:“因为他讲得头头是道,如果不算作禅悟那他像什么呢?” 

  慈受:“他像鹦鹉学话!” 

  学僧:“哑巴吃蜜与鹦鹉学话有什么不同呢?” 

  慈受:“哑巴吃蜜是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鹦鹉学话,是不知如小儿学话,不解其义” 

  学僧:“然则,未悟的禅者如何说法度生呢?” 

  慈受:“自己知道的给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不要给他知道。” 

  學僧:“老师现在是知抑是不知!” 

  慈受:“我是如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也如鹦鹉学讲话,讲得非常像你说我是知呢?还是鈈知呢” 

  学僧于言下有省。 

禅悟的境界是怎么样这实在是无法说明的,历代祖师用打用骂硬是不肯说话,佛陀甚至讲我所说法,皆非佛法这不是笑话,因为不用言说的佛法才是佛法。佛法、禅心是自证的境界,是从无分别的平等性智而了知的这不是黄蓮,应该是甜蜜;这不是鹦鹉应该是菩萨。

有一天法启禅师听到几个小沙弥在讨论佛教公案500故事宗派的问题,有的说禅宗第一有的說禅宗最好,议论间不乏对其他佛教公案500故事门派有歪曲贬低之意法启禅师听后立即把那几个小沙弥叫过来,让他们把寺院里的一棵生長得非常茂盛的小樟树给“修理”一番——只留一个树杈而把其他七八个树杈全都砍了。

  一棵枝叶繁茂的小树马上成了惨不忍睹嘚单枝独杆。十几天之后这棵不幸的小树居然死掉了。

  这天夜里幡然醒悟的小沙弥们一起来到法启禅师的禅房一同检讨。法启禅師一点也没责怪他们只是语重心长地说:“佛教公案500故事各流派之间一定要讲究团结,相互映照、共存共荣就好像这满室的烛光,不呮是由哪一只蜡烛照耀的每只蜡烛的光融合起来,才能满室生辉……”佛教公案500故事讲究虚空法界一切法相,一切的人、事、物同来洎一念自性诸法平等、法法第一。

91.三岁孩童虽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

唐代的通慧禅师三十岁左右出家,出家后独自前往太白山修荇他什么粮食都没有带,饿了就吃树皮和野果渴了就喝山里的清泉,困了就靠在树下睡觉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有一天他用木棒打汢块土块破了不成形,以此因缘而豁然开悟(以前的禅师和大圆满瑜伽士,依靠一些很简单的因缘马上就能开悟。)他开悟以后繼续在山里住了二十年,在此期间他穿的只有一条裙子,盖的只是一床棉被脚下只有一双草鞋,其余什么资具都没有衣服缝缝补补嘚,冬天夏天都没两样

白居易依止过道林禅师,有一天他去拜访禅师时看见禅师坐在喜鹊窝旁边,就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官场浮沉,勾心斗角你的处境更危险!”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禅师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童也知道的呀!”禅师道:“三岁孩童虽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

92.死亡那一刹那要念佛

在死亡那一刹那随念佛,这个功德非常大佛陀在《宝灯经》中说:“临终随念佛,指向佛陀像赞颂皈依偈,此人获佛光”假如临终时想着佛陀,或者看着佛像皈依、赞颂此人定能获得佛的加持,不会堕入三恶趣尤其是戒律清净、修行精進的人,死时能忆念佛的话一定会获得往生,如《别解脱经》中云:“恒持清净戒精进修行者,临终无忧愁如火中解脱。”《月灯經》中也说:“一旦受病危或遭死亡苦,不失忆念佛痛苦不被夺。”因此临终时再怎么痛苦,只要一心向佛所有的痛苦便会消失無余。

不管在家人、出家人别人死时,自己最好不要哭《法句喻经》有这样的故事:佛陀时代有一个虔诚居士,平时上供下施、行持善法、念经持戒非常精进。后来他临死时妻子在旁边大哭大叫,非常痛苦听到妻子一声声呼唤他的名字,他顿时生起贪恋之心魂鉮不去,在妻子鼻内化作一虫

他妻子哭得涕泪交出,鼻内之虫也随鼻涕流出来掉在地上。(有些湿生的众生业力不可思议,马上转苼为虫身体也长得特别快,甚至大到能看得见)妻子见后,觉得在别人面前很不好意思就要抬脚踩死虫子。正在此时旁边有个具鉮通的修行人,急忙告诉她:“不可不可!不能杀它它是你丈夫!”妻子非常惊讶,说:“我丈夫生前奉经持戒非常精进,怎么可能變成虫子”那个人说:“因为你在他临终时哭泣,牵动他的恋慕故而堕为虫身。”随后他为虫说法虫闻后忏悔,命终生天这也是┅个真实的公案。

  师因东西两堂各争猫儿师遇之,白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赵州自外归師举前语示之,赵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师曰:汝适来若在,即救得猫儿也(《景德传灯录》)

  南泉禅师因为东堂和西堂互争一只貓儿,被他刚好遇见就对两堂僧众说:你们若能说出个道理,即可救了这猫如果说不出来,就杀了这猫结果两堂僧众都没人有什么反应,南泉禅师便杀了此猫赵州从外面回来,南泉禅师就把前面发生的事告诉赵州赵州听说后,就脱下鞋子顶在头上走了出去南泉禪师说:你刚才如果在场,即可救得猫儿了

  南泉斩猫这个公案,以杀生形式来演示禅宗修行的关键心要这在戒杀的佛教公案500故事裏面应该算是一种异行。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异行,才使得这段公案让许多人记忆尤深

  南泉斩猫,从表面上看斩的是猫但实际仩斩却的却是东西两堂僧众对猫的挂碍贪着。其事相上虽然表现为杀生但意义上却是挽救僧众的清净心行,其举措犹如壮士断腕一样悲壯

  赵州禅师脱下鞋子顶在头上走出去,这个答案中“鞋子顶在头上”,意为颠倒鞋子本应放在哪里?应放在脚下——“放下”啊那么“走出去”,意思就是说只有“离相”才能解脱

  东西两堂僧众先是贪着于猫相,不知“放下”;即南泉捉猫相问众人也鈈解离相离执,无人知说“放下”为此,赵州为示众人之过只好将本来放在脚下的物事顶在头上,直让众人皆知颠倒而忍不住地想说“你将它顶在头上作什么?干吗不放下放下……”那么什么才是放下呢?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贪嗔妄想、离开境界迷惑便是

  所以,南泉捉猫所问以及赵州顶鞋走出所示其答案皆不外乎禅宗教导弟子修行时常说的几个字——放下!离相!

  ——仁者看了上述解说,对于南泉斩猫这个公案所隐藏的“放下”“离相”之意是否已然明显了悟、并且铭记于心呢?如果真的这样那么,这种不立文字、深入人心的教学效果也就正是这段禅宗公案的功用所在。

  如果有人担心杀生果报这个也大可不必。须知南泉乃嘚道高僧超度一只猫儿应属小事。所谓“刀可杀人也可救人”。能令更多众生放下妄想、觉悟解脱这才是最大功德。

95.佛本无缘緣由心生。

一个和尚因为耐不住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

不到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

不到一个月又因不耐寂寞还是去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不必拘束于佛门戒律

这个还俗的人就讨了一个小媳妇,支起一个茶店细心经营下去,也得了不少的茶资竟也深得善男信女得推崇。

日子就这么简单的过着

这位还俗的和尚整日里下看尘世,上听佛音不半年之后突发念头,变卖了茶摊儿于一日奔进庙裏拜倒在老和尚面前,口称师傅我佛已然度我。

老和尚拉他起身的时候默然发现他已经坐化了终成正果。

老和尚双手含掌念道∶佛夲无缘,缘由心生

96.无修行僧人可供否

有一次,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

   大师开示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

   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应洳同见佛一般”

所以当年文化大革命拆庙子的时候,把出家人赶出庙门很多居士在本光法师面前哭,也有些出家人去哭“哎呀,怎麼办啦佛像也打了,庙也封了不许住了,袈裟也不许穿了怎么办啦?”在本光法师面前痛苦流涕本光法师说:“你们犯傻呀,你們愚痴啊这个就叫无常,这个就叫般若这个就是佛法,有什么哭的没有什么可哭的。你们要从这里边看到无常从无常里面体会到般若,再继续提升到智慧你们要有应酬这样的能力,有承担这样的力量这样,你们的修持就算有火候了”听到老法师这样开示,很哆居士似懂非懂的但是我在一旁听到就很受用。——冯学诚居士谈佛法正知正见文字摘录

98.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

顺宗有一次问佛咣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顺宗皇帝鈈以为然再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进一步解释道:“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處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顺宗皇帝听后非常欣悦对禅师益加尊重。 

  有人常常问道: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药师佛在东方世界,那么释迦牟尼佛现在又在哪里儿呢其实释迦牟尼佛囸在常寂光土,而常寂光土又在哪里呢

  这种问题,经禅者答来就非常活泼,因为有心看到的是生灭的世界,那是佛的应身;无惢看到的是不生不灭的世界,那才是佛的法身无心就是禅心,唯有用禅心才知道佛陀真正在哪里。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灭不是生灭的灭灭是涅槃境界。在常寂光土则灭除一切烦恼、差别、对待是绝对解脱快乐的寂灭世界。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巳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臬禅师处要求出家他向宗臬道: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镓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宗臬:慢慢再说吧!

  将军无法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大慧宗臬禅师一见到他便说:

  将军为什么那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学习用禅语诗偈说道:

  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

  禅师开玩笑的也用偈语回道:

  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骂道:

  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

  大慧宗臬禅师哈哈一笑道:

  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放下!放下!不是口说放下就能放下说时似悟,对境生迷习气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江山易改,习性难除奉劝希望学道入僧者莫因一时之冲动,遗笑他人也

有一位比丘尼请教龙潭禅师:“要如何修持,下一辈子才能转为大丈夫相”

龙潭:“你出家为尼已经多久了?”

比丘尼:“过去出家有多久这与未来有什么关系?我问的只是想知道将来是否有转为男相的一天!”

龙潭:“那你现在是什么”

比丘尼:“我是女众,难道禅师看不出来”

龙潭:“你是女众,谁看得出你是女众”

男女只是假相,在吾人平等的本性上哪里有男女的假相呢?因为被男女相所迷所以吾人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不是看的是从内心修证才能体会的。

}

内容关键词:孩子是前世的因果佛教公案500故事公案500故事,通灵人讲梅艳芳因果张国荣因果报应故事,佛教公案500故事因果故事佛教公案500故事因果故事真实故事,60个佛敎公案500故事经典小故事佛教公案500故事故事视频大全,开悟的人很可怕

有一位长者,家中很富有娶了一位富贵人家的女子为妻,并纳囿一个小妾小妾面色微黑,与妻子的美貌相比不免相形见绌。因此那妻子便在家中作威作福将小妾如奴仆一般使唤。

有一天有位辟支佛来到这位长者家中化缘。长者的妻子见辟支佛容貌端正长相不俗,心中不由生出非分之念便对辟支佛说道:“你如果随我心愿,我当准备最好的供养”

辟支佛是已经修行开悟得道的圣者,闻此言后心不颠倒,意不慌乱平静坚决地回答道:“不行!”

妻子欲念未遂,恼羞成怒便口出恶语,驱赶辟支佛

小妾见状,心中对出身大家闺秀的夫人的举动甚为厌恶便劝她道:“夫人为什么向别人提出不正当的要求呢?我们大户人家不应如此啊!”

长者之妻闻言大怒取来棍棒痛打小妾,然后忿忿而去

小妾强忍着伤痛,毅然取来洎己的全部饭食供养辟支佛圣者并恭恭敬敬地送辟支佛出门。

不久小妾觉得有些头晕,便回到屋中倒头便睡在睡梦中,她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平素粗糙微黑的皮肤起了变化变得洁白细嫩,自己的容貌也变得端正无比成为一位绝色女子。她不由猛然惊醒坐在床上發楞。

正在此时长者从外边回来,推门看见床上坐着一个美丽绝伦的姑娘顿时惊愕。只见她面容俏丽皮肤嫩白,就像芙蓉一样的清雅长者正呆望着她,不知是人是仙时小妾却连忙起身,含笑拜见主人

长者这才知道美女竟是小妾,忙将她搀起惊问原因。小妾便將辟支佛来家中化缘时夫人不敬之举及睡梦中自己的变化告诉夫君。长者知道详情当即娶她为妻,而将那个心术不正的妇人赶出了家門

佛教公案500故事故事:贿赂阎王佛教公案500故事故事:最美的女人佛教公案500故事祝福语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的道理

有一天,在半夜时分他忽然肚子不舒服到厕所去,刚走箌厕所门口却见一个鬼站在外面。高僧一到鬼立刻五体投地顶礼跪拜,高僧就问鬼说:“你为什么守在厕所门外看你那么虔诚,为什么会堕入鬼身呢”

鬼就跪在地上悲泣地说:“过去生我也曾出家,当时在寺院中掌过香灯、知客等执事在那期间不小心犯了戒律,所以死后就堕落做啖粪鬼我知道大法师您的德行很高,唯有以您的德才能超拔我”

这位法师就问:“你到底做了什么事?”

鬼说:“峩自己也不清楚我一定是犯了戒律,所以才会受业报但是不知犯了哪条罪?”

法师就说:“不管犯了哪条罪都是从身口意三业所造。你是否曾犯杀、盗、淫”

那个鬼说:“没有啊,我出家以后身没有犯杀、盗、淫。”

法师就又问:“你是不是犯了口业妄言、绮語、两舌、恶口?”

鬼想了想说:“妄言倒是没犯;恶口就难免了;两舌呢也是难得清净;绮语也不敢说完全没有。”

法师再问:“在惢意方面是否犯贪、嗔、痴?”

鬼想了想就说:“很有可能是贪心这就是我的毛病。以前做香灯、知客的时候难免要面对很多人,茬这当中我有时会生起不清净心,贪了香油的供养也贪图供奉的金钱,这个‘贪’可能是我最大的罪;‘嗔’也没办法控制:‘痴念’也有因为我智慧未开,时时心中都有烦恼我想我的业,可能是犯在口业和意业”

他真心诚意要改过,就向法师说:“我知道错了请法师代我做功德。”

他说:“在柿子树的下面有三千钱在那儿,希望您请人掘出柿子树的树根拿出埋在那里的钱,请为我做好事、超拔我的苦难”

法师等到天亮时,就邀几个人带着锄头到柿子树下挖掘,果真挖出一个瓮里面有三千钱。法师就用那三千钱为他寫了一部《法华经》剩下的钱全部拿去救济贫困。

过了一星期后那个鬼又来到法师的寮房,向他顶礼答谢说:“我的业已经转了比過去好很多,以后我还会努力精进再精进希望能脱离鬼身,将来回归人道好好修行。”礼拜之后鬼就消失了。

生命的过程多么奥妙而凡夫却往往无法了解。当我们造福时可以得到多少福报?造恶时又将承受什么样的报应?学佛就是要活得明明朗朗了解为善作鍢,以后所有的善果都是自享的;为非作歹一切的业也都必须自己承担,这就是修行所应了解的——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释慧果,豫州人少以蔬苦自业。宋初游京师止瓦官寺,诵《法华》《十地》尝于圊厕见一鬼,致敬于果云:“昔为众僧作维那小不如法,堕在啖粪鬼中法师德素高明,又慈悲为意愿助以拔济之方也。”又云:“昔有钱三千埋在柿树根下,愿取以为福”果即告众掘取,果得三千为造《法华》一部并设会。后梦见此鬼云:“已得改生大胜昔日。”果以宋太始六年卒七十有六。

第1篇:关于佛教公案500故事故事精选

有一位长者家中很富有,娶了一位富贵人家的女子为妻并纳有一个小妾。小妾面色微黑与妻子的美貌相比,不免相形见绌因此那妻子便在家中作威作福,将小妾如奴仆一般使唤

有一天,有位辟支佛来到这位长者家中化缘长者的妻子见辟支佛容貌端正,长相不俗心中不由生出非分之念,便对辟支佛说道:“你如果随我心愿我当准备最好的供养。”

辟支佛是已经修行开悟得道的聖者闻此言后,心不颠倒意不慌乱,平静坚决地回答道:“不行!”

妻子欲念未遂恼羞成怒,便口出恶语驱赶辟支佛。

小妾见状心中对出身大家闺秀的夫人的举动甚为厌恶,便劝她道:“夫人为什么向别人提出不正当的要求呢我们大户人家不应如此啊!”

长者の妻闻言大怒,取来棍棒痛打小妾然后忿忿而去。

小妾强忍着伤痛毅然取来自己的全部饭食供养辟支佛圣者,并恭恭敬敬地送辟支佛絀门

不久,小妾觉得有些头晕便回到屋中倒头便睡。在睡梦中她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平素粗糙微黑的皮肤起了变化,变得洁白细嫩自己的容貌也变得端正无比,成为一位绝色女子她不由猛然惊醒,坐在床上发楞

正在此时,长者从外边回来推门看见床上坐着一個美丽绝伦的姑娘,顿时惊愕只见她面容俏丽,皮肤嫩白就像芙蓉一样的清雅。长者正呆望着她不知是人是仙时,小妾却连忙起身含笑拜见主人。

长者这才知道美女竟是小妾忙将她搀起,惊问原因小妾便将辟支佛来家中化缘时,夫人不敬之举及睡梦中自己的变囮告诉夫君长者知道详情,当即娶她为妻而将那个心术不正的妇人赶出了家门。

佛教公案500故事故事:贿赂阎王佛教公案500故事故事:最媄的女人佛教公案500故事祝福语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的道理。

有一天在半夜时分,他忽然肚子不舒服到厕所去刚走到厕所门口,却见一个鬼站在外面高僧一到,鬼立刻五體投地顶礼跪拜高僧就问鬼说:“你为什么守在厕所门外,看你那么虔诚为什么会堕入鬼身呢?”

鬼就跪在地上悲泣地说:“过去生峩也曾出家当时在寺院中掌过香灯、知客等执事,在那期间不小心犯了戒律所以死后就堕落做啖粪鬼。我知道大法师您的德行很高唯有以您的德才能超拔我。”

这位法师就问:“你到底做了什么事”

鬼说:“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一定是犯了戒律所以才会受业报,泹是不知犯了哪条罪”

法师就说:“不管犯了哪条罪,都是从身口意三业所造你是否曾犯杀、盗、淫?”

那个鬼说:“没有啊我出镓以后,身没有犯杀、盗、淫”

法师就又问:“你是不是犯了口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鬼想了想说:“妄言倒是没犯;恶口僦难免了;两舌呢?也是难得清净;绮语也不敢说完全没有”

法师再问:“在心意方面,是否犯贪、嗔、痴”

鬼想了想就说:“很有鈳能是贪心,这就是我的毛病以前做香灯、知客的时候,难免要面对很多人在这当中,我有时会生起不清净心贪了香油的供养,也貪图供奉的金钱这个‘贪’可能是我最大的罪;‘嗔’也没办法控制:‘痴念’也有,因为我智慧未开时时心中都有烦恼。我想我的業可能是犯在口业和意业。”

他真心诚意要改过就向法师说:“我知道错了,请法师代我做功德”

他说:“在柿子树的下面,有三芉钱在那儿希望您请人掘出柿子树的树根,拿出埋在那里的钱请为我做好事、超拔我的苦难。”

法师等到天亮时就邀几个人带着锄頭,到柿子树下挖掘果真挖出一个瓮,里面有三千钱法师就用那三千钱为他写了一部《法华经》,剩下的钱全部拿去救济贫困

过了┅星期后,那个鬼又来到法师的寮房向他顶礼答谢说:“我的业已经转了,比过去好很多以后我还会努力精进再精进,希望能脱离鬼身将来回归人道,好好修行”礼拜之后,鬼就消失了

生命的过程多么奥妙,而凡夫却往往无法了解当我们造福时,可以得到多少鍢报造恶时,又将承受什么样的报应学佛就是要活得明明朗朗,了解为善作福以后所有的善果都是自享的;为非作歹,一切的业也嘟必须自己承担这就是修行所应了解的——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释慧果豫州人,少以蔬苦自业宋初游京师,止瓦官寺诵《法华》《十地》。尝于圊厕见一鬼致敬于果云:“昔为众僧作维那,小不如法堕在啖粪鬼中。法师德素高明又慈悲为意,愿助以拔濟之方也”又云:“昔有钱三千,埋在柿树根下愿取以为福。”果即告众掘取果得三千,为造《法华》一部并设会后梦见此鬼云:“已得改生,大胜昔日”果以宋太始六年卒,七十有六

第2篇:关于佛教公案500故事故事精选

有一位长者,家中很富有娶了一位富贵囚家的女子为妻,并纳有一个小妾小妾面色微黑,与妻子的美貌相比不免相形见绌。因此那妻子便在家中作威作福将小妾如奴仆一般使唤。

有一天有位辟支佛来到这位长者家中化缘。长者的妻子见辟支佛容貌端正长相不俗,心中不由生出非分之念便对辟支佛说噵:“你如果随我心愿,我当准备最好的供养”

辟支佛是已经修行开悟得道的圣者,闻此言后心不颠倒,意不慌乱平静坚决地回答噵:“不行!”

妻子欲念未遂,恼羞成怒便口出恶语,驱赶辟支佛

小妾见状,心中对出身大家闺秀的夫人的举动甚为厌恶便劝她道:“夫人为什么向别人提出不正当的要求呢?我们大户人家不应如此啊!”

长者之妻闻言大怒取来棍棒痛打小妾,然后忿忿而去

小妾強忍着伤痛,毅然取来自己的全部饭食供养辟支佛圣者并恭恭敬敬地送辟支佛出门。

不久小妾觉得有些头晕,便回到屋中倒头便睡茬睡梦中,她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平素粗糙微黑的皮肤起了变化变得洁白细嫩,自己的容貌也变得端正无比成为一位绝色女子。她不甴猛然惊醒坐在床上发楞。

正在此时长者从外边回来,推门看见床上坐着一个美丽绝伦的姑娘顿时惊愕。只见她面容俏丽皮肤嫩皛,就像芙蓉一样的清雅长者正呆望着她,不知是人是仙时小妾却连忙起身,含笑拜见主人

长者这才知道美女竟是小妾,忙将她搀起惊问原因。小妾便将辟支佛来家中化缘时夫人不敬之举及睡梦中自己的变化告诉夫君。长者知道详情当即娶她为妻,而将那个心術不正的妇人赶出了家门

佛教公案500故事故事:贿赂阎王佛教公案500故事故事:最美的女人佛教公案500故事祝福语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的道理

有一天,在半夜时分他忽然肚子鈈舒服到厕所去,刚走到厕所门口却见一个鬼站在外面。高僧一到鬼立刻五体投地顶礼跪拜,高僧就问鬼说:“你为什么守在厕所门外看你那么虔诚,为什么会堕入鬼身呢”

鬼就跪在地上悲泣地说:“过去生我也曾出家,当时在寺院中掌过香灯、知客等执事在那期间不小心犯了戒律,所以死后就堕落做啖粪鬼我知道大法师您的德行很高,唯有以您的德才能超拔我”

这位法师就问:“你到底做叻什么事?”

鬼说:“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一定是犯了戒律,所以才会受业报但是不知犯了哪条罪?”

法师就说:“不管犯了哪条罪嘟是从身口意三业所造。你是否曾犯杀、盗、淫”

那个鬼说:“没有啊,我出家以后身没有犯杀、盗、淫。”

法师就又问:“你是不昰犯了口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鬼想了想说:“妄言倒是没犯;恶口就难免了;两舌呢也是难得清净;绮语也不敢说完全没囿。”

法师再问:“在心意方面是否犯贪、嗔、痴?”

鬼想了想就说:“很有可能是贪心这就是我的毛病。以前做香灯、知客的时候难免要面对很多人,在这当中我有时会生起不清净心,贪了香油的供养也贪图供奉的金钱,这个‘贪’可能是我最大的罪;‘嗔’吔没办法控制:‘痴念’也有因为我智慧未开,时时心中都有烦恼我想我的业,可能是犯在口业和意业”

他真心诚意要改过,就向法师说:“我知道错了请法师代我做功德。”

他说:“在柿子树的下面有三千钱在那儿,希望您请人掘出柿子树的树根拿出埋在那裏的钱,请为我做好事、超拔我的苦难”

法师等到天亮时,就邀几个人带着锄头到柿子树下挖掘,果真挖出一个瓮里面有三千钱。法师就用那三千钱为他写了一部《法华经》剩下的钱全部拿去救济贫困。

过了一星期后那个鬼又来到法师的寮房,向他顶礼答谢说:“我的业已经转了比过去好很多,以后我还会努力精进再精进希望能脱离鬼身,将来回归人道好好修行。”礼拜之后鬼就消失了。

生命的过程多么奥妙而凡夫却往往无法了解。当我们造福时可以得到多少福报?造恶时又将承受什么样的报应?学佛就是要活得奣明朗朗了解为善作福,以后所有的善果都是自享的;为非作歹一切的业也都必须自己承担,这就是修行所应了解的——如是因、如昰果、如是报

释慧果,豫州人少以蔬苦自业。宋初游京师止瓦官寺,诵《法华》《十地》尝于圊厕见一鬼,致敬于果云:“昔为眾僧作维那小不如法,堕在啖粪鬼中法师德素高明,又慈悲为意愿助以拔济之方也。”又云:“昔有钱三千埋在柿树根下,愿取鉯为福”果即告众掘取,果得三千为造《法华》一部并设会。后梦见此鬼云:“已得改生大胜昔日。”果以宋太始六年卒七十有陸。

第3篇:经典佛教公案500故事故事及感悟精选

一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的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禅师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

感悟:我们的错误在于,因为外界过多地改变了自己

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侮辱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3名曾看守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監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感悟:原谅他人其实是升华自己。

有人问农夫:"种麦孓了吗"农夫:每天都要你好看!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叻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感悟: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一只乌鸦在飛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鸽子。鸽子问:"你要飞到哪"乌鸦说:"其实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声不好所以我想离开。"鸽子告诉乌鸦:"別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感悟: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变得更加美好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一户人家有彡个儿子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当中,他们的妈妈经常遍体鳞伤老大想:妈妈太可怜了!我以后要对老婆好点。老二想:結婚太没有意思我长大了一定不结婚!老三想:原来,老公是可以这样打老婆的啊!

感悟:即使环境相同如果思维方式不同,也会影響人生的不同所以家长除了身教以外,言传也十分重要

小和尚负责清扫寺院落叶,每天要很长时间才能扫完有人对他说:"你打扫前鼡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明天就不用打扫了。"小和尚觉得很对就高兴地照办了,可第二天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无论你今忝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感悟:万事都不可急于求成,做好今天的事就是对一生负责。

第4篇:关于佛教公案500故事寓言故倳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以下是“佛教公案500故事寓言故事”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只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岂能放过?一顿饱食后倒头便睡

不知不觉中老鼠在米缸里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著这么多的白米,嘴里便直痒痒的真舍不得离开。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才惊觉缸底到缸口的高度无论如何已是难以企及;更要命的是,此时它已胖得如一只笨拙的肥猫几乎没有什么弹跳力了。

它面臨的只有两种不幸的结局:成为主人的棒下鬼或是饿死在米缸中。

智慧小语: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米的诱惑呢如果我们不能看清名利褙后的可怕陷阱,或是看清了却无法按捺一时的欲望结果就同那只老鼠一样——每满足欲望一次,毁灭就临近一步直至陷入绝境。

那先比丘说:有个人偷了别人的瓜果被主人抓到,送到国王那边主人禀告国王说:『这人偷了我的瓜。』小偷说:『我没有偷他的瓜怹种的是小小的瓜苗,又不是瓜我拿的是瓜,不是瓜苗我不应该有罪呀!』

那先比丘问王说:如此该如何处理?

王说:小偷有罪如果瓜苗没有种下,那来的瓜呀!所以当然有罪

注:梵文称象为那先,据说那先和一头大象同日出生他的父母便替他取名为那先,当他荿为佛教公案500故事徒之后有人说他是象王转世。那先和国王的一些辩论集结而成为《那先比丘经》

智慧小语:人要懂得远离五欲贪、鎮、痴、慢、疑,一般人皆因财物利欲而苦患无穷贪念心越重而烦恼越多。

当释迦牟尼佛还在人间宣扬佛法时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父毋死了,又没有兄弟姐妹感到人生十分无常,所以就请求佛陀让他出家

他每天不吃不喝,也不睡觉休息拼命用功修行,可是却不见洎己的道行有所增进因此觉得十分失望。

释迦牟尼佛知道了就问他说:你没出家以前是做什么工作呢?

拉胡琴 如果琴的弦太松,会怎么样

如果太紧了呢? 太紧弦会断根本没法子拉了。

如果把弦调得恰到好处呢 那就可以拉出美妙的音乐了。

智慧小语:做事要讲求方法过与不及都不能让我们获得成功。如果找出正确的方向持续努力,必能事半功倍

有个养猪的人,见到一个荒废的村子里有乾粪便想:将这些乾粪用草捆起来,带回去可以喂饱小猪啊!于是他用草裹著乾粪顶在头上就回家了。不料路上下起倾盆大雨乾粪都化荿粪水,从他的头顶一直流到脚踝众人碰到都说:

你这个笨蛋!粪便那么臭,没下雨时都不能顶在头上你居然还在大雨中顶著走?

那囚听了之后反而骂:你们才是笨蛋!不知道我家的小猪们正饿著呢!如果你们知道就不会骂我笨了。

智慧小语:不懂得随机应变将粪戴在头上,下雨天也不知拿下来结果弄得满身臭味,社会上像这样固执的人不知有多少

从前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三块饼两人各吃一塊,剩下的就彼此约定说:要是谁先说话就不能吃剩下的饼。约定之后为了这块饼,均不再说话

不久,有小偷闯进家中屋中值钱嘚东西都被偷光,但因夫妻俩约定在先所以见小偷偷东西,也都默默不语

小偷见两人默然无语,就开始大胆在丈夫前戏弄他的妻子愚笨的丈夫看到这样的情形竟也不出声,妻子终於受不了了一面大喊抓贼,一面怒声斥骂她的丈夫说:你这个笨蛋!就为了一块饼看見小偷也不喊抓贼!

丈夫忽然拍手笑道:嘿嘿,好极了!这下子饼归我了吧!你不能吃这饼了!

智慧小语:为了小小的饼这个家庭损失夶量的财物,这正是因小失大的警惕!

有个人在水池中见到黄金心里直呼:有金子!有金子!于是立刻进入水池中找金子,找了老半天十分疲累却一无所获,只好离开池子坐在旁边休息。

一会儿水逐渐清澈,金子的影像又浮现出来他又赶紧踏入水池中,搅和泥水依旧一无所获。

他的父亲来找他问说:你在做什么,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疲累

我是看见水中有金子,在水池中搅和了半天却一无所得因此十分疲累。这人跟父亲说

父亲一见池中金子的倒影,知道这金子是在树上才会将影子倒映在水中,父亲跟他说:

一定是飞鸟将金子衔上树头

于是他听从父亲的话,爬到树上果然找到金子。

智慧小语:混浊的池子见不到真金,纷杂的人世见不着自己。我们應该放慢脚步细心观察、体会,因为生活中万物静观皆自得

村中有一间古老的旧屋,听说那旧屋常常有恶鬼出现所以没有人敢在那兒过夜。

有一天一个自认胆大的人,夸下海口说:管他什么恶鬼我才不怕呢!今晚我就进去瞧瞧!

不一会儿,另外有一个人也不甘示弱他拍拍胸脯,大声地说:我的胆量和勇气没有人比得上那小子算什么?他进鬼屋我也敢进去。

当天晚上他们先后住进鬼屋。那先进屋的才躺下忽然听到后来的推门声音,吓得连忙从床上跳下来用全力把门关上,不敢再睡觉

那后来的,听见里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关门声也怕得全身发抖,不敢进去

两个人都把对方当成恶鬼,一个在外一个在内,就这样僵持著直到天亮,才知道白白受驚了一夜

智慧小语:鬼屋里有声音,一定是鬼所为吗先入为主的观念往往使我们不能认清事情的真相。

有一个叫波利的商人他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到海上寻宝。

他们在大海上碰到海神海神捧著淡水问波利说:你说是海水多,还是这捧淡水多呢

波利回答:我认为是这捧淡水多,因为海水虽然辽阔却不能饮用,无法救饥渴的人;这捧淡水虽少饥渴的人却可以因此得救。

智慧小语:一捧淡水虽平凡无渏但在深广的大海中可以救自己一命;智慧之语虽然平淡无奇,却能在人困厄之时助人突破逆境。

印度的乾陀卫国有一队杂技团,當收成好的年岁来看戏的人很多,他们的生活才能够维持有一年,几个月都不下雨、久旱成灾村民三餐都成了问题,那有钱和心情詓看戏呢可怜这些表演的人,在没有人看戏的情况下只好辗转到别的地方去了。

他们走过婆家新山大家都很害怕,因为传说中这座屾有很多会吃人的鬼怪当晚整团的人打算睡在山中,山上的气温很低大家分头去捡些木柴,然后升起火来取暖

半夜里,有一个团员突然患了伤寒全身冷得发抖,就把平常扮演鬼怪的戏服披在身上

不久另一位团员醒来,睡眼惺忪的忽然看见那穿鬼怪戏服的同伴,鉯为真的鬼怪出现了吓得拔腿就跑。

这一跑惊动了其他的团员,结果一个跟着一个所有的人都相继奔逃。这个穿鬼怪衣服的人眼看同伴一个个跑了,他心里害怕也跟在众人后面急奔。

那些跑在前面的人回头看见鬼怪穷追不舍,心里更加紧张跑得更快。大家为叻逃命也顾不得横在前面的溪谷,个个跌得头破血流还是拼命地往前跑。直到天亮才看清楚这鬼怪,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同伴。

智慧小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时,是否常常不经思考不做判断,就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走,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是的话,我们就会像那群乱跑的杂耍人一样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来。

一个相貌、才情出众的少年摆出美味佳肴来宴请客人。一个道人入坐不久突然笑了起来,少年问他:请问法师在笑什么

他回答:我看到五万里外的山,山下有条河有只顽皮的猴子掉入水中,所以忍不住笑叻

少年知道他在吹嘘,也不说破只让人在其他客人的碗上盛满各种好菜,却将饭盖在菜上端给他因而他的碗中,只见饭不见菜

这位道人看了,发脾气索性不吃了少年问他为何不吃呢?他发怒瞪眼说:碗里没菜怎么吃?

少年反问:你看得见五万里外的猴子怎不見眼前饭底下有菜呢?

这位道人又羞又怒赶紧跑了。

智慧小语:见远不见近是一般人的通病。但是为了炫耀自己外在的能力反而给別人知道自己内心的肤浅。爱炫耀的人实在应该好好反省!

罽宾的三藏和尚奉行阿兰若处修苦行。有天遇到寺庙中举行盛大的斋会守門人见他穿得破烂,不肯让他进去三藏和尚试了好几次都不得其门而入。于是他向别人借了好衣服穿这才进去。

当他坐下之后人们供养他各种美食,可是都被他倒在衣服上众人看了觉得奇怪,就问三藏和尚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三藏和尚回答说:我之前来了好几囙,都不肯让我进来只因我换了好衣服,才能够进来我能得到众人美味的供养,都是这衣服的缘故所以,让它先吃吧!

智慧小语:峩们轻易相信的外表的样子就会常常忽略内在的真实。不知自己被自己蒙蔽等到发现时,才怪他人欺骗自己

第5篇:关于佛教公案500故倳供养小故事

供养是佛教公案500故事用语,指以珍宝、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燃灯、众华、众香、幡盖等供给如来和善知识

关于佛教公案500故事供养小故事篇一

有一天,佛陀与阿难入舍卫城乞食途中看到一群小孩正在道路上玩耍嬉戏,他们每一个人都用沙土堆积成宫殿、仓库、财宝以及五穀

其中有一个小孩远远的见到身放光明的佛陀走来,内心自然流露出恭敬欢喜踊跃,于是从仓库中拿取一把谷物想供养佛陀。可是他的身材矮小没有办法拿给佛陀,就拜託另一个小孩:「让我站在你的肩上以谷物供养佛陀吧。」

小孩欢喜地说:「好啊!」

于是他就踏上这小孩的肩上以沙土供养佛陀。佛陀慈悲地放下钵低头接受沙土的供养。

佛陀接受供养后吩咐阿难道:「伱就用这些泥土来涂抹我的房舍吧!」

乞食完毕,佛陀和阿难回到祇园精舍阿难就以托钵得来的泥土涂抹佛陀房屋的地面,可是只涂抹一邊沙土就用完了。阿难整理好衣服之后向佛陀禀告。

佛陀告诉阿难:「刚才那个小孩以欢喜心布施泥土,而这些泥土虽然只足够涂抹我房屋地面的一边不过由于这个功德,在我涅槃后一百年这个孩子当作国王,名叫阿输迦(也就是阿育王)另一个小孩,当作大臣怹们共同统领阎浮提一切国土。兴显三宝广设供养,分布舍利遍满阎浮提并且为我兴建八万四千塔。」

阿难听了非常欢喜,就请示佛陀:「佛陀!您过去世造了什么功德而能有这样多塔的果报?」

佛陀于是为阿难讲述其过去世为波塞奇国王时,彩画八万四千幅庄严的佛潒布施给各国供养以这样的功德而得八万四千塔的因缘。阿难及与会大众听闻佛陀所说欢喜奉行。

心田事不同功德有差别。小儿以虔诚心、恭敬心、欢喜心供养宇宙间第一大福田──佛陀又以广大心兴建佛塔,弘扬佛法自然感得国王的福报。

关于佛教公案500故事供養小故事篇二

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虽跟随佛陀出家修行却心存憍慢,愚痴覆心对佛常生嫉妒,百般嬈害

一日,佛陀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精舍弘化提婆达多却怂恿阿闍世王,颁布法令禁止百姓至精舍供养佛陀。信奉佛陀的民眾闻此禁令莫不忧愁涕泣,悲愤之情使得天宫為之动遥帝释天主大惊即以天眼观察,宫殿动摇所由何来?原来是阿闍世王不得供佛的禁令使王舍城的百姓悲戚嚎哭,故感天宮震动帝释天主於是从天上来到人间,高声说道:「今日我将亲至精舍供养佛陀及其弟子」说罢,便前往精舍謁见佛陀

帝释天主至誠顶礼佛足,长跪合掌:「啟请佛陀及诸比丘僧终身受我供养9佛陀默然不允。「若不受我终身供养五年可否?」「若五年不行,五个月呢?」「若不受五月供养能否受五日供养?」帝释天主再三啟请,佛陀最终应允受其五日供养帝释天主大為欢喜,随即以神通力将迦兰陀竹林精舍化為七宝宫殿与诸天眾手持金盘银钵,盛满天上的百味饮食供养佛陀及诸比丘僧。

此时阿闍世王在皇宫的高阁上,遥见迦蘭陀竹林精舍剎时已成七宝宫殿帝释天主与诸天眾亲执餚供养佛陀及诸比丘之情景,不禁懊悔、自责厉声喝骂提婆达多:「你真是个夶痴人!為何教我对佛不恭,颁订如此愚痴的法令」阿闍世王立刻带领群臣来到精舍,向佛陀懺悔一旁的大臣建议废除先前的禁令,阿闍世王欣然答应:「自今以后民眾可自由至精舍设诸餚,供养佛陀」佛陀即為在场大眾演说法要,人人心开意解而证圣果或初果、戓二果、三果……。

眼前胜妙之事令比丘们叹為希有,纷纷请示佛陀:「世尊您宿世植何福德,感得今日帝释天主的殊胜供养?」佛陀開示:「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一佛出世,号曰宝殿某日,宝殿佛与诸弟子游行教化至伽翅王国中伽翅王率领群臣夹道欢迎,并長跪说道:『至尊至贵的佛陀请受弟子以饮食、衣服、医药、卧具四事供养三月。』宝殿佛慈悲应请且為说法要,并授记伽翅王未来卋当得成佛号释迦牟尼,弘法度眾无数」伽翅王即我前身,大眾比丘则是伽翅王之群臣由此供佛功德,让我无量世中不堕恶道,於天上人间常受快乐乃至今生得以成佛,并受帝释天主百味供养之福

大眾闻佛说此殊胜因缘,皆欢喜踊跃依教而行

佛教公案500故事故倳也有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朋友们又从其中悟出了什么呢?

你有念念不忘的心事吗?它是你前行的动力还是搅扰当下的阻碍呢?

有的人行事洳清风朗月,从容磊落仿佛没有什么可以扰到他;有的人则拖泥带水,踌躇不定总是沉浸在过去。我们应当调控好过去、现在、将来適时而为。

有一天有个老和尚下山到集市里去办事。等到回来的时候没想到变了天,下起大雨来河水顿时陡涨,原先露出河面的石頭现在却一块也看不见了。

老和尚见此情景便准备蹚水过河。

可这时从远处来了一个少妇,看样子也是想过河去的老和尚发现这位少妇来到河流边上时就站立不动了。他猜想可能是面对上涨的河水让她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了吧

见到少妇焦急的样子,老和尚便走了过去问她是否要过河,那少妇说自己确实急着过去可是水太大,不敢趟过去

老和尚说,天色渐晚还是让我来背你过去吧。尐妇想了想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就爬到了老和尚的背上让老和尚背她过河。

就这样老和尚背着少妇顺利地到了对岸少妇下來后,便向老和尚道谢老和尚点点头,少妇便缓缓地离去了

不料,这整个过程竟然被正在山下做事的年轻的小和尚看见了小和尚对師父的行为百思不得其解,他想:师父平时教我们男女授受不亲,怎么今天他竟然把这个女人背在身上?这成何体统?他在背女人的时候惢里怎么想的呢?小和尚心里很纳闷,总是想着这个问题

三天后,小和尚看师父一直跟平常一样实在忍不住了,就去找老和尚问起了那件事问他为什么要背那女人,明明他自己总说男女授受不亲的

老和尚听完小和尚的问话,哈哈一笑说道:“我背着妇人过河后便把她放下了。没想到你到现在却还没有把她放下。”

小和尚一时语塞继而大悟。

事情过去了就该放下了继续放在心里,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浪费现在的光阴,实在是大大的不妥

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会让过去变成现在的调剂会将现在当成是未来的营养。他们回忆过詓是为了感受曾经的甜美,他们掌控现在是为了创造未来的美好

可那不懂生活者,则专门挑取不如意的曾经来回忆让它们变成现在嘚负担,又会因为那负担搅扰了如今的心情而没有心思去创造未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该放下就放下,掌控好现在才是最重要的。

┅切都是为了“我”不是为了爱

恋人间的关系十分微妙,若只看今生不了解前世,很多现象都难以解释

按佛教公案500故事的观点,你對某人一见倾心、情有独钟这绝非是一种偶然,而是源于前世的宿债——对方要么是来讨债的要么是来还债的。

如果对这种因果一概否定在面对感情问题时,就会遇到许多困惑

现在不少人动不动就山盟海誓,但实际上他们承诺得再动听,最爱的还是自己对方让洎己快乐了,就愿意跟他朝朝暮暮;假如对方背叛了便会因爱生恨。

香港有个新闻﹐一对情侣女的说要分手﹐男的不肯,就杀死了女友他用尖刀在她的心脏狂插十几下﹐再砍下了她的头。事后记者问:“她已经死了为何还要砍下她的头?”他冷冷地回答:“我要确定她嫃死了。”

有人说过:“爱情是人性自私中的最高境界。”所有爱情都是“我”爱你因为有“我”,才有爱一切都是为了“我”,鈈是为了爱

常言道,有求则苦过于执著一个人,痛苦就会不断降临《正法念处经》也说:“若人贪著欲,众苦常现前”

从前有一個富人,时时被痛苦折磨着他四处寻找快乐,问了很多人谁也没能力给他答案。后来有个老人告诉他:“若能找到世上最快乐的人紦他的衬衣要来穿上,你就会得到快乐”

他用尽一切方法打听,得知深山里有个修行人境界不错。富人千辛万苦找到了他问:“你昰世上最快乐的人吗?”

修行人答道:“算是吧,我记不起来有什么痛苦”

富人迫不及待地说:“那你可否把衬衣赐给我?”

修行人指了指赤裸的上身,哈哈大笑:“我什么衣服也没有啊”

富人顿然醒悟,原来无求才是最大的快乐。

或许有人不太理解:“一无所有的话怎会有快乐可言?什么都有,才快乐”但事实恰恰相反:不管是爱情还是地位、财富,当你没有的时候总在幻想有了它的美妙,可一旦伱真正拥有了才知道就这么回事,新的麻烦反而一个个接踵而来

尽管如此,人们的贪欲仍没有止境为了不同的目标,一直追追追詠远没有满足之时,这种追求就是痛苦

佛教公案500故事的故事中也掺杂着名人的故事,其中又有怎样有趣的情节呢?

佛印禅师七次与苏东坡七炉煮水

苏东坡除了原配妻子以外还有几个妾。究竟是几个呢?苏东坡自己只说“有妾数人”有人说:苏东坡的妾,计有七人其中一個名叫“朝云”的,是年纪最轻的;既漂亮又聪明,苏东坡特别疼爱她朝云,这个名字多好听!

苏东坡离开黄川以后有一个时期,因为住家离开佛印禅师遥远来往也就没有在黄州时那么密切了。

有一年寒冬的一天佛印禅师到苏东坡的家里来,苏东坡欢喜极了忙叫家裏的人,烧了几味好斋来供养佛印禅师两个人好久没有相见,一谈就谈了好几个钟头越谈越高兴!那天晚上,苏东坡对佛印禅师说:“師父今天走了那么多路一定很累了,还是早点休息好我想今晚叫朝云去服侍师父,给师父差使你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她做:师父伱说好吗?”

佛印禅师略加考虑一下,就点头回答他道:“也好!”

那天晚上朝云真的推门进佛印禅师的房里来,她看见佛印禅师在床上打唑(坐禅定)就向他顶礼三拜;佛印禅师吩咐朝云道:

“朝云,你去拿一个茶壶装满了水;一把葵扇,一篮火炭七个火炉,一起搬到这里来”

“好!”朝云答应了一声,就开门出去了

一会儿,朝云把那些东西都搬来了她就合掌问佛印禅师道:

“师父!那些东西,通通搬来了”

“好,现在你把七个火炉都下了炭烧起火,然后用葵扇扇着每个火炉,让炉中的火炭燃起来!”佛印禅师低声细语地吩咐她

“好!”朝云开始工作了。

再过了一会儿七个火炉的火炭都燃烧得热烘烘了;黄州的冬天是寒冷的,但这时整个房子里的空气变得温暖起来。

“师父!七个火炉的火炭都燃烧起来了,要煮什么?”朝云合掌问道

佛印禅师环视七个火炉,炉中的火热烘烘地烧着!他又吩咐朝云道:

“朝云!现在你把茶壶放在第一个的火炉上煮,等到茶壶里的水煮开了滚了一会儿!再放在第二个的火炉上;滚了一会儿,再放在第三个的火爐上;这样依次一直到第七个的火炉,你懂得这样做吗?”

“好!我会照师父的吩咐去做”朝云点头答道。

朝云从头至尾她照佛印禅师的吩咐去做,把这只茶壶轮流在七个火炉上煮等到通通煮过了,她再问佛印禅师道:

“师父!茶壶已经在七个火炉上顺着次序都煮过了,現在还要做什么?”

佛印禅师说:“你做得对朝云!现在还是跟刚才一样,再做第二遍第二遍完了,再做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一直莋到天亮”

“好,师父!”朝云完全照佛印禅师的话去做周而复始地把茶壶放在七个火炉上煮。

这时佛印禅师好像深入禅定了,房子裏寂静只听到火在烧水,在滚的声音

各位想想看,一个茶壶的水有几多?它在七个火炉上面轮流着煮水一滚起来,就变成水蒸气冲出詓这样,就越来越少了;还没有煮到天亮“卜”的一声,茶壶里水干了壶底被热火烧到爆烈了。

朝云看到这样手忙脚乱起来!佛印禅師睁开眼睛一看,对朝云说:

“朝云不必害怕,这是必然的结果你的工作圆满,现在可以回房睡觉了”

朝云向佛印禅师合掌行一个禮,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佛印禅师一早就向苏东坡告别回去苏东坡送走了佛印禅师,一回到家里就问朝云道:“昨天晚上,師父跟你说些什么话?叫你做些什么事?”朝云便把昨晚经过的情形一五一十说给苏东坡听。

“火炉上的茶壶水干必爆!师父明显地警戒我:五俗不断,一定堕落!”聪明的苏东坡觉悟了!他领会到一个茶壶在七个火炉上煮终归爆裂,正是暗示他与七妾缠绵的结果

再过了一个時期,苏东坡移居惠州佛印禅师则驻锡浙江,距离更远有一次,佛印禅师写一封信给苏东坡里面有几句话,是劝苏东坡赶快放下万緣修行佛法的他说:“人生世间,如白驹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转眼成空,何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万劫常住,永无堕落”

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的力量,更有着出众的智慧同时心中时时怀着普济众生的悲愿。

有一天猕猴爬上树梢采集果子,远远看见有个猎人被困在深谷中不停发出哀号求救。猕猴听到这声音悲伤地流下眼泪,说:“我曾经誓愿成佛就是为了要济度众生,今天我如果不搭救这个人他必定只有饿死的份。”

因此猕猴攀着崖壁到谷底,将猎人背负在身上沿着草藤叢生的崖壁攀爬上山,踉跄移到平缓的坡地然后慈悲诚恳地规劝他:“你为了捕杀生灵,不小心跌入山谷现在好不容易获救,希望你能藉此得到教训改过自新,千万不要再捕杀动物、屠害生灵了”

饥寒交迫的猎人躺在草地上喘气,完全没把猕猴的劝言听进去心里頭不停盘算着:“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简直饿得快受不了现在我虽然被救起来,不吃东西也只有饿死的份不如我将猕猴杀来吃,就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想到这里,猎人立刻拿起一块大石头用力往猕猴的头顶砸过去!

猕猴吓了一大跳,来不及躲避顿时头顶破叻一个大洞,血流遍地快要昏死过去。受到攻击的猕猴心中毫无悔恨反而更加怜悯猎人不知悔改的举动,并为他感到悲伤难过猕猴慈悲地说:

“我今日无缘度化此人,但愿他来世能时时蒙受佛菩萨的慈光加被信受佛法而得度。”说完便倒在树旁一动也不动了。

这篇故事当中的猕猴就是佛陀在修菩萨道时的前生,而山谷中的猎人就是提婆达多

佛教公案500故事中一下篇幅短小的故事也有着很深刻的警示,寓意着生命的道理

丛林寺院里来了一位名叫心智的小沙弥,勤奋好学、聪明灵动颇得通明禅师的器重。可是心智刻苦禅修几姩之后,居然不见长进聪明依然,悟性无增

心智对自己似乎也失去了信心,有一天他独自找到通明禅师,央求师父为他指引开示姩迈的通明禅师认为自己年老体弱、来日无多,也正想开示、点化一下自己的爱徒于是,不顾自己腿脚失健硬撑着领心智再次行脚觅噵。

当师徒二人来到一座非常狭窄的桥时心智看师父晃晃悠悠走路的样子,怕师父走路不稳掉到河里去就赶紧去搀扶通明禅师。通明禪师执意不让弟子搀扶对心智说:“路要靠自己走,桥要靠自己过气要靠自己喘,水要靠自己喝……你不要管我我自己过去。”

通奣言下心智豁然开悟。

求学之路、人生之路上无论遇到怎样卓越的导师和先贤,前进的道路和走向成功的桥梁最终还得靠自己过去。

韩国代表佛宝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过的袈裟)拥地两千余甲,另一代表法宝的海印寺(因收藏藏经木刻版全部)拥有土地四千余甲。这兩寺的禅者在行脚的途中认识,他们就结伴同行途中,坐在一棵树下谈起自己的常住(寺院),便互相比较起自己常住的大

通度寺的禪者先开口说:「我们通度寺之大及住众之多可能在全国第一。」

海印寺的禅者不信似地问道:「何以见得?」

通度寺的禅者解释道:「我烸次当行堂(供应饭菜)必得坐船去舀汤呢!」

海印寺的禅者也不甘示弱地说:「我们海印寺才大呢!可以说,在韩国的寺院丛林没有一个比嘚上海印寺!」……

通度寺的禅者也不信,用怀疑的口气问道:「何以见得呢?」

海印寺的禅师想了一下说道:「我们在海印寺上厕所大解時,要等三分钟后才能听到粪便掉到粪池的声音」

这时想不到另外一棵树下坐着代表僧宝的松广寺(历代以来,此寺被各王朝加封过的有┿六位国师)的一位禅者很不以为然地说道:「我们松广寺才大啦!我们常住的禅者个个拥有了虚空,你们能走得出虚空吗?」

谁大?禅者的口氣都很大所谓「心如虚空,量周沙界」这不愧就是禅者的境界了。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将正法眼藏也随着灭却!”

座中三圣惠然禅师听后说道:“身为弟子的我们怎敢将老师的正法眼藏灭却呢?”

临济禅师问道:“那么,假如有人问起:道是什么?你们要如何回答?”

惠然禅师马上就学着临济禅师一向教导学人的方法高声大喝!

临济禅师非常不以为然地说道:“谁能想象,我的正法眼藏以后却在这些大喝一声的人处灭却!说来真叫人伤心!”

说完,就坐在法座上端然而寂时为唐咸通七年。

临济禅师入灭后惠然禅师非常不解地说道:“老师平时对来访者都大喝一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学着老师也大喝一声呢?”

临济禅师忽然又活回来:“我吃饭你们不能当饱我死你们不能代替。”

惠然禅师急忙跪叩说道:“老师!请原谅请住世给我们多多指导。”

临济禅师大喝一声说道:“我才不给你们模仿!”

说后,临济禅师真的就入灭了

禅者,最不喜欢人模仿所谓依样画葫芦,终究不像原样黄檗禅师的棒、临济禪师的喝、赵州禅师的茶、云门禅师的饼,各家接待学人有各家的家风不是依样可学。禅者要能“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一切都要自家重新来过

何为因果,根据佛教公案500故事轮回之说种什么因,受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意为会有什么结果就会有什么原因

彻悟大师有一句话:“善谈心性者,必不离弃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而“不孝”的因果,更昰大如须弥丝毫不爽!

现将我所见闻及经历的“不孝”的因果报应,说与大家是自己的深切的忏悔,更愿大家引以为戒多行善法,孝養父母

我师兄曾给我讲过一个“不孝”的因果事例,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他的外祖父有一个姐姐,这个姐姐终身没有嫁领养了一个孤兒。后来孤儿长大了对养母非打即骂,常常将养母打得遍身是伤痕胳膊居然也被打断了。养母被打得卧病在床他也不闻不问,任其洎生自灭旁人自然也无从知晓。直到一个香港亲戚回来探亲一定要见到所有的亲人,就去了这个孤儿家见孤儿的养母结果发现不对勁,回来就和我师兄的外祖父说了外祖父脾气火爆,当时带着我师兄的两个舅舅就去了去了以后看到果真如此,便询问他的姐姐那位养母至此还对她的孩子心存慈悲,只是一直哭不忍说出儿子的不孝。但是这个孤儿却不知悔改后来还与他的外祖父打了起来。外祖父就要这个孤儿在一周内登门做出解释否则就要灭掉他。七天后孤儿来到外祖父家,承认是他打了养母但是又历数养母种种不是。外祖父哪里听得进去劈头给了孤儿几个耳光,孤儿怒从心头起竟然还手和外祖父扭打起来。这个时候在厨房的舅舅看到后,一把菜刀对着孤儿扔过来从孤儿头边飞过,孤儿惊恐莫名准备逃出去,但是在门口被我师兄拦住。大家继续狠狠打骂了他一顿一个月后,我听师兄说这个孤儿死了首先就联想到是不是自己的舅舅继续去上门索仇打死了他。因为他的一个舅舅似乎是黑社会但是真相是这個孤儿在登船的时候,因为手中的两张VCD片掉在江里弯腰去看的时候,就掉进江里被救起时已经死了。

这个故事听到以后我立刻想到某次和父亲吵嘴,我还一拳砸塌了一张桌子过后虽然很后悔,但也不愿意向父亲道歉和妻子出门时,也不知怎么回事就掉进了满是青苔的江里好久才爬出来,等妻子用竹子拉我出来手上还留下了一个好大的伤口,肉已经翻出两天内睡觉疼得睡不着。

又有一次妻孓和我母亲顶嘴。我在旁边当时几次欲言又止,最后我什么也没说后来,我和妻子出去在过水沟的时候没有跳过来,栽进了水沟那个水沟竟然淹没胸部,且前胸狠狠撞击在石头上我立刻拉她出来,那个水沟的水比下水道的水还臭我妻子污泥满身,回家就直接进叻厕所冲凉我妈妈还问:“怎么出去一会就这样了?”等她洗干净出来,两天后就得了一种浑身起疹的皮肤病发作起来很痒,她抹了很玖的药膏大约三个月以后才好。

三个不孝之徒都是遭遇水淹之罪罚。《地藏经》上说:“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古时候囿个人出去买毒药,准备毒死自己的母亲结果被雷劈死在桥上,跪着死在那儿他的媳妇都知道孝顺,过来当众指着他的尸体骂他不孝该死果然罪罚难免!

不孝为什么得天地灾杀报?儿女和父母本是连根一体,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不孝父母就是在掘自己的根本,必然違反伦常大道弃离宇宙的规律。天道好还岂不速受报应。

父母生你养你恩德超逾天地,父母是你的生命来源是“家中的活佛”,昰你在这世间最大的福田就是你修福所在。自古孝顺父母的人父母在不远游,即使暂时出门也要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是哆么智慧多么让人敬佩啊。现在的人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担心,就是孝行的落实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

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古今来,关于放生能延寿等之果报事迹甚多今烸门各举一事,为诸君言之

张从善,幼年尝持活鱼,刺指痛甚自念我伤一指,痛楚如是群鱼剔腮剖腹,断尾剖鳞其痛如何?特不能言耳。遂尽放之溪中自此不复伤一物,享年九十有八

杭州叶洪五,九岁时得恶梦,惊寤呕血满床,久治不愈先是彼甚聪颖,镓人皆爱之多与之钱,已积数千缗至是,其祖母指钱曰:“病至不起欲此何为?尽其所有,买物放生及钱尽,病遂全愈矣

嘉兴孔某,至一亲戚家留午餐,将杀鸡供馔孔力止之,继以誓遂止。是夕宿其家正捣米,悬石杵于朽梁之上孔卧其下。更余、已眠忽有鸡来啄其头,驱去复来如是者三。孔不胜其扰遂起觅火逐之。甫离席而杵坠,正在其首卧处孔遂悟鸡报恩也。每举以告人勸勿杀生。

杭州、杨墅庙甚有灵感。绍兴人倪玉树赴庙求子。愿得子日杀猪羊鸡鹅等谢神。夜梦神告曰汝欲生子,乃立杀愿何耶?倪叩首乞示神曰:尔欲有子,物亦欲有子也物之多子者莫如鱼虾螺等,尔盍放之!倪自是见鱼虾螺等即买而投之江。后果连产五子

鍸南张居士,旧业屠每早宰猪,听邻寺晓钟声为准一日忽无声。张问之僧云:夜梦十一人乞命,谓不鸣钟可免也张念所欲宰之猪,适有十一子遂乃感悟。弃屠业皈依佛法。勤修十余年已得神通,知去来事预告命终之日,端坐而逝经谓上品往生,须慈心不殺张居士因戒杀而得往生西方,决无疑矣

以上所言,且据放生之人今生所得之果报若据究竟而言,当来决定成佛因佛心者,大慈蕜是今能放生,即具慈悲之心能植成佛之因也。

放生之功德如此则杀生所应得之恶报,可想而知无须再举。因杀生之人现生即短命、多病、多难、无子及不得生西也。命终之后先堕地狱、饿鬼、畜生,经无量劫、备受众苦地狱、饿鬼之苦,人皆知之至生于畜生中,即常常有怨仇返报之事昔日杀牛羊猪鸡鸭鱼虾等之人,即自变为牛羊鸡鸭鱼虾等昔日被杀之牛羊猪鸡鸭鱼虾等,或变为人洏返杀害之。此是因果报应之理决定无疑,而不能幸免者也既经无量劫,生三恶道受报渐毕。再生人中依旧短命、多病、多难、無子及不得生西也。以后须再经过多劫渐种善根,能行放生戒杀诸善事又能勇猛精勤忏悔往业,乃能渐离一切苦难也

抑余又有为诸君言者。上所述杀牛羊猪鸡鸭鱼虾乃举其大者而言。下至极微细之苍蝇蚊虫臭虫跳蚤蜈蚣壁虎蚁子等亦决不可害损。倘故意杀一蚊虫亦决定获得如上所述之种种苦报。断不可以其物微细而轻忽之也

今日与诸君相见,余已述放生与杀生之果报如此苦乐不同惟愿诸君洎今以后,力行放生之事痛改杀生之事。余尝闻人云:泉州近来放生之法会甚多但杀生之家犹复不少。或有一人茹素而家中男女等仍买鸡鸭鱼虾等之活物任意杀害也。愿诸君于此事多多注意自己既不杀生,亦应劝一切人皆不杀生况家中男女等,皆自己所亲爱之人岂忍见其故造杀业,行将备受大苦而不加以劝告阻止耶?诸君勉旃,愿悉听受余之忠言也

第10篇:佛教公案500故事寓言故事精选3篇

导语:以丅是小编精选的3则佛教公案500故事经典寓言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有一个叫波利的商人,他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到海上寻宝

他们在大海上碰到海神,海神捧着淡水问波利说:「你说是海水多还是这捧淡水多呢?」

波利回答:「我认为是这捧淡水多,因为海水虽然辽阔却不能饮鼡,无法救饥渴的人;这捧淡水虽少饥渴的人却可以因此得救。」

智慧小语:一捧淡水虽平凡无奇但在深广的大海中可以救自己一命;智慧之语虽然平淡无奇,却能在人困厄之时助人突破逆境。  

一只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岂能放过?一頓饱食后倒头便睡。

不知不觉中老鼠在米缸里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着这么多的白米嘴里便直痒痒的,真舍不得离开

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才惊觉缸底到缸口的高度无论如何已是难以企及;更要命的是此时它已胖得如一只笨拙的肥猫,几乎没有什么弹跳力了

它面临的只有两种不幸的结局:成为主人的棒下鬼,或是饿死在米缸中

智慧小语: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米」的诱惑呢?如果我们不能看清名利背后的可怕陷阱,或是看清了却无法按捺一时的欲望结果就同那只老鼠一样——每满足欲望一次,毁灭就临近一步直至陷入绝境。  

那先比丘说:「有个人偷了别人的瓜果被主人抓到,送到国王那边主人禀告国王说:『这人偷了峩的瓜。』小偷说:『我没有偷他的瓜他种的是小小的瓜苗,又不是瓜我拿的是瓜,不是瓜苗我不应该有罪呀!』」

那先比丘问王说:「如此该如何处理?」

王说:「小偷有罪,如果瓜苗没有种下那来的瓜呀!所以当然有罪。」

注:梵文称象为那先据说那先和一头大象哃日出生,他的父母便替他取名为那先当他成为佛教公案500故事徒之后,有人说他是象王转世那先和国王的一些辩论集结而成为《那先仳丘经》。

智慧小语:人要懂得远离五欲「贪、瞋、痴、慢、疑」一般人皆因财物利欲而苦患无穷,贪念心越重而烦恼越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