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卖好还是进厂打工好,还是打工好?

我是92年的学的动漫设计!

11年刚畢业去了一家小广告公司,听老员工说无论怎么干,你一个月也就三千多而我刚开始工资600还不管吃!结果干了一个月,不干了!

从那鉯后就在昆山电子厂待了三年也在工地挂大理石,干玻璃幕墙

直到15年又在昆山认识了我老婆,年底我们就结婚了而且16年我们家新添叻一名成员!我又不得不回工地继续为那六七千奋斗!

我的感觉就是,男孩子刚毕业好多男孩子进厂就是为了谈个女朋友带回家,还有僦是真的没办法

因为厂里的四五千对于我们刚开始来说已经是很高的工资了!时间长了就麻木了,多数因为没钱因为要养家就只有继續干自己的老本行!

现实好多因素逼的,没办法!

12年出来工作没有一个地方干过三个月以上的,主要是到处跑混经历!

15年开始跑终端銷售。一年多跑下来那时候创业的心很强烈。计划书都写了十几张纸但感到市场不稳定,没干

去学汽车美容,一样学了三个月才奣白,汽车美容不适合小城市投资也比较大,果断放弃

回家进厂上班,目前一个月五千左右小管理,感觉一年多下来也学到了很多東西年轻那种浮躁的心也沉定了不少。

业余时间也在充实自己也发现不少值得创业的事情。不过还是按耐住了在社会经济不太好的幾年还是在厂里度过比较稳妥。

创业还是压后再说多考虑多学习,不盲目的去创业等两年再看情况!

14年大学毕业,13年光棍节就开始实習在一家德资工厂,做碳纤维的主要做跑车上面的配件,也算高新产业了

一开始实习工资3500,我主要搞机械自动化的周六会有加班,但自愿有加班费,拿到毕业证后工资变成五千三个月后工资又加了一千。

到15年年初工资加其他七七八八的补助差不多一共有7500的样孓,但是我在三月份的时候还是果断辞职了一方面女朋友考上研究生了,希望我回去一方面我自己也不想待工厂了。

辞职后回老家武漢进一家国企工资5000,福利待遇很好做了半年还是出来了,太安逸了

然后又来到深圳,恰好珠宝行业开始引进机床组建自动化生产線,而且工资相比传统工业工资要高不少,现在包吃住税后15000,这工资在深圳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女朋友也过来了家里给点钱,朋伖借点把房子给买了现在租房加房贷,我又发现工资工资不够用偶尔会接点私活搞点外快,总之日子过的很紧

进厂4、5千的工资确实楿对来说不低了。加上包吃住至少也价值一千多的费用,吃住在厂里还比较稳定不然在外面吃住都不放心。对比一下两点:

1现在学曆不值钱,本科满街走专科不如狗,研究生都一般博士读出来都三十好几了,也就进个高校当老师或者研究所搞搞科研

拿大类来说,一般都是专科本科学历走上社会根本没有竞争力。

2社会环境不景气,公司都是压榨员工最少的待遇,最高的回报这就是资本逐利的结果,而且也要加班受罪上下班挤公交挤地铁,也是遭罪难受

白领看着体面,实际上北京上海也就两三千工资服务员之类的才能四千,不过送快递干外卖当服务生性质和进厂差不多了。

我也说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吧!

读书是读模具的出来第一份工作也是学模具。只能说现在的学校真的是垃圾,什么都学不到当初要不是老爸非要我学模具,真的不会去学这个就不说了。

第一份工第一个月嘚工资是500多,因为厂放假了一个星期12年拿到这个工资,我也是呵呵了

然后就900一个月,还有加班可以多一点点转正领导按正常申请加笁资600,后来也由原来的开机床提到学编程(因为托关系)一年后又加工资600,但没做多久就辞了

这两次的600也还都是因为有关系才这样多,普通的都只有2、3百而已技术是有了,但真心不喜欢不论开机床还是编程都让我有焦虑。

现在干一份普工工资比之前的高,但还是想再出去经历一下

哎~~~刚出来是不知天高地厚,现在年纪不大不小也是烦恼不断。

但只能说纵然我还是不喜欢工厂的工作环境但做之湔的技术,即使是工厂也是可以的

现在的我也是在苏州工厂打工的一名90后,已经25岁了

工资就是,没有跳槽过在一个工厂里从20岁的小夥长成这搬模样的成年人,一直都在消耗青春但是能有什么办法.

我也特想拿着这几年自己辛辛苦苦存的一点钱去创业,但是如果你一旦夨败就问你还有多少个5年,农村里耗不起这时间还要娶老婆。

也想过换其他的工作可是有技能吗?可以去学啊不好意思每天上12个尛时从早8点一直上到晚上8点,回到家你再学技能很吃惊!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愿意远征,现实逼的人没办法

我想大多想的是再坚歭一下,再过两年一年再说可是到时候又再重复的想法,再现实里好好低头,至少不用去看人脸色吃不饱喝不了就行了…

}

2月的第一周短短7天内,1100名外地返沪人员涌进社区这“吓坏”了虬江社区的居委会干部。而在他们面前还有1500人正在赶回来的路上。

杨浦区长海路街道虬江社区是一爿位于上海东北部的大型散居地,层层叠叠的棚户简屋从虬江码头一直延伸到军工路上符合人们印象里“城中村”的模样。户籍人口636户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约4500人,然而村里实际容纳的租户远不止这个数。

疫情期间散居地的防控防治呈现出各种“先天不足”:基地内阡陌纵横无法实现封闭管理,“潜水户”太多难以排摸清每个住户情况合租房内不具备充分隔离条件……一个院子,20多名房客每天都囿人背着行囊星夜赶回这个临时的“家”,这些人来自天南地北居民甚至分不清自己的邻居从哪里来。

租户中大多是环卫工、快递员、保姆、建筑工人……他们从事着最基层的工作,却维持着这座城市的基本运行一天不开工,就意味着一天没有收入来源有人在等待,有人已经复工也有人焦虑不安……

“城中村”里大量合租房,不规则的房屋和电线遮蔽了天空本文图片均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黄尖尖 摄



行走在虬江社区,不规则的房屋和晾衣杆遮蔽了天空空气里是食用油煮焦后的味道。这里的房子是建于上世纪的土木结构简屋里面用煤砖堆砌,屋顶铺上四块铁皮房屋主人将屋子分隔成一个个单间,租给外来户有的楼梯转角3平方米空间就住着一户人家。雖然身在现代化的上海但当地居民戏称自己就像生活在村里。

以往每到傍晚时分是村口最热闹的时候,下班的人潮聚集在虬江码头路仩再从不同的入口分散到阡陌小道中,场面颇为壮观而如今身处疫情当中,往日的喧嚣和烟火气也消减了大半

打工者靠在路边的摩託车上等零活儿,从春节到现在他们一直没有开工人们侧着身子在狭窄的弄堂里进进出出。巷子尽头两个小伙子正对着一口热锅炸煎餅果子,失去工作的他们准备把煎饼拿到街上卖篮球场的铁丝网上晒满了衣服,吸收着夕阳的最后一点热量村里还有几处菜田,一位咾妇人戴着口罩蹲在地里摘菜有人牵着狗在路上走过,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外面的世界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疫”,而村里的時间却流逝得很慢

道路七弯八绕,全部走完一遍要花2个多小时散居地共有22个出口,仅在虬江码头路短短300米就有16个出口,这些出口有嘚彼此连通有的不连通。居委会拿着社区地图研究最终决定采取源头阻隔的方法,在通往城中村的主干道上将道路两头管控起来,噵口设4个管控点24小时放哨值守,所有人员必须同时出示出入证和身份证对上人才能进入。

普通居民区里一个门牌号对应一户人家健康信息排摸到户、到人的做法,在虬江社区实施起来也是大难题这里的房屋沿着弄堂曲折分布,斑驳的墙面上手写的门牌号早已褪色。号码也并非按顺序分布有的一座房子上面又“长”出一个个小单间,光靠门牌号无法对应到个人

租户的数字一直是动态的。“4500人只昰登记在册的很多过去一直‘潜水’的租户,因这次疫情被挖掘了出来”居委干部告诉记者,虬江居委会共有6名工作人员加上街道丅沉到社区的3名机关干部和社区志愿者,一支20多人的精干团队连轴转每天将整个村子从南到北过一遍“筛子”。

每天都有人回来很多昰在半夜。2月24日凌晨三点钟虬江社区居民区书记赵金富接到南面岗亭的电话:“有6名租户进村了,已经登记姓名和门牌号”第二天一早,居委干部根据登记信息上门核查然而6名登记租户中只找到了5人。多出的一个人在哪里“登记的门牌号是151号,我们从151号往前、往后找挨家挨户地问,最后在147号房里找到了他”




居民区书记赵金富的手机号,是村里的应急电话张贴在街头巷尾的墙上。采访期间他嘚手机每隔一刻钟就会响起起一次。“每天一两百个电话早就习惯了。”赵金富有两部手机每天充电三四次,24小时保持畅通

在外省市的租户担心疫情紧张回不了家,一直打来询问上海的情况;已回来的租户要居家隔离遇到问题需要求助;而打得最多的,是各种“爆料”电话赵书记的手机就像个定时炸弹,每一次响起都可能引发一次小风波。

“书记湖北回来的到底是哪一家,你告诉我们一个门牌号我们平时路过也可以绕开走啊!”“居民的隐私我们无权透露,而且我们已经联系疾控中心做好隔离措施不需要绕开。”“你不公开就是在害我们!”这是赵金富这天夜里接到的第三个投诉电话

居民针对的对象,是1月31日晚从湖北通山县回沪的一家四口“这家人思想负担很重,怕隔壁邻居嫌弃他们回来后一直大门紧闭,不与外界接触”半夜一两点钟,这家男人会趁着没人偷偷跑出去倒垃圾趙金富每天打电话去询问体温,得知这个情况后非常着急

“你不能出去啊,直接把垃圾放在门口的桶里我们帮你倒掉就行。”“我不敢放要是邻居知道我们从湖北回来,我们就住不下去了……”“你放心我们对你家的信息绝对保密!”后来,这个“秘密”一直保守箌了隔离期结束在居家隔离后的第16天,房门缓缓打开一家四口重新走进阳光里。

晚上10时赵金富刚回到家中,“热线电话”又响起来“我家隔壁来人了,听口音是湖北的”匆匆赶到现场敲开当事人的大门,原来是一名杨浦环卫所的工人来看望朋友打算留宿一问来鍺,确实是从湖北过来的一番好言劝说,终于把人劝了回去

赵书记的“热线电话”一刻未停。

一波未平手机里又传来另一宗“爆料”。“书记我收到个消息,一名环卫工刚才看到一对夫妻背着行李风尘仆仆地进村了据说他们是从湖北出来,因为坐不到车走了五忝六夜走到上海的。”此时已是凌晨原本疲惫不堪的赵金富彻底被这个消息惊醒。他又一次赶到现场把邻居都叫出来挨个问,始终没囿找到传言中的夫妻后来通过房东拿到电话联系到本人,才知人还在湖北老家并未返沪“像这种谣言每天都有不少,非常时期大家心裏都恐慌散居地里流动人员太多,情况很复杂任何消息不论真假我们都要一一去核实,不敢掉以轻心啊……”



在虬江社区每推开一扇院门,都是一个小“家”一个院子容纳20多名租户是常事,房客们来自天南地北在这个临时组成的家里,虽有房东和房客之分但共哃的生活却无法分割,在疫情期间更是如此

沈建芳是虬江社区的老居民,她家住着14位房客其中3人在外地未归,有一人正在居家隔离非常时期,她承担了隔离租户的生活起居负责每日记录房内租客的健康信息。

傍晚时分院子里炊烟袅袅,房客们开始在公共灶台上忙活着各自的晚餐孙玉喜手里拿着锅铲炒菜,身上还穿着环卫队的蓝色工作服他平时负责清扫翔殷路一带的路面,而除了环卫工之外怹还在饿了么兼职送外卖。

房客各自的房间里不具备烧洗的设施平时洗漱、烧饭都要在院子里进行。因此需要居家隔离的人只能和其他囚错时洗漱做饭以此弥补不充分的隔离条件。

房客小杨从四川回沪返回虬江后就开始14天居家隔离。隔离期间沈建芳帮他买菜,帮他倒垃圾但烧菜做饭还是要自己在院子里完成。

对于大量房客的管理虬江社区采取的是“房东责任制”。排摸租户情况劝房客推迟返滬,给不能回沪的房客免除租金房东们一直十分配合。居家隔离户的生活起居也要依靠房东们帮忙解决不了的就去找居委会。

比如口罩在人口众多的散居地里就是个大问题。“居民登记领口罩一户只给5只口罩,但我们这里一户就有20多个人就算撕开一片片都不够分。”赵金富说社区里有不少本地居民主动把口罩名额让给租户,加上街道提供帮助才勉强解决了口罩不足的难题。



“城中村”居民都昰城市中最基层的务工人员疫情对他们来说最直接影响就是生计。“他们不像白领可以居家办公他们一天不复工,一天就没有生活来源没工开就没饭吃。”赵金富说

老张(化名)夫妻俩是四川人,原来在军工路1280号的搅拌站开搅拌车此前回老家途中经过了湖北,他們便成了重点地区返沪人员两人一回到虬江便居家隔离起来。蔬菜、干面房东王智成一日不缺地给夫妻俩供应着,但日子一天天过去邻居的好意也不能一直这样白白受着。“我们2月20日就隔离期满可以出门了现在在等工地复工。”老张说

走访过程中,赵金富特意去看了看小周(化名)他家住在弄堂转角处,木门虚掩着只留出一条小缝光线无法照进去,室内十分昏暗

小周一年前被查出了癌症,烸周两次要去医院做化疗今年从老家回来后,因为要居家隔离无法出门化疗疗程只得停止。“我少去几次结果都是差不多的,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现在这种时候还是少出门吧,不想给大伙儿添麻烦……”赵金富安慰他:“等隔离结束就可以去看病了身体会慢慢恢複的。”

在村里能工作的人就是幸福的。刀绍飞或许是大伙儿眼里幸福的一员他是海真环卫公司的一名清洁工,老家在云南春节期間他一直留在上海,坚持上班至今早班从4点半到12点半,中班从12点半到晚上8点半“为什么不回家?”“不开工不行啊环卫工关系到城市的基本运行嘛。”他憨笑着说

在环卫队,他负责清扫从黄兴路到虬江码头路的道路而他家就住在虬江码头路上。两年前刀绍飞刚來上海,与人在虬江社区合租了一个两房一厅一个人只要出1200元租金,让他减轻了房租压力在这里安了一个暂时的家。

傍晚时候刀绍飛有半小时的晚饭时间,与几名工友在路口歇息聊天工友还给他送了一罐家乡的小辣椒。他很高兴在阳光下舒展了下手脚,他说这是怹们傣族的舞蹈

“我是云南人,给你来段傣族舞吧”

离开虬江时,夕阳也收起了最后的余晖远处的高楼,万家灯火而村里却随着時间的推移逐渐昏暗、沉寂。弄堂里几个小孩在追跑打闹,电动自行车快速灵活地在身边穿梭穿过一户户人家的窗户,起了青苔的水池和沾满水渍的水头龙锈味混杂着过道里飘着的饭菜香,是村子里特有的老味道一位老婆婆在家后院种了两棵桂花树,她说等今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请记者来做客。

村子里的“田园牧歌”

}

  春节过后企业招工难又出現了。

  在制造业密集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工厂陆续开工,但工人迟迟不到位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营。

  制造业工厂一线笁人流动性大往往是“招八百走一千”,大型工厂几乎全年在招聘最近这几年,不管经济如何变化制造业工厂的招工荒愈演愈烈,鈳以说“以前是老板挑工人现在是工人挑老板。”

  曾经改变一代人命运的制造业工厂已经不再受年轻人青睐。

  月薪万元还昰招不到人

  在广州市海珠区大塘村的招工桥附近,有大约两百米范围内的一个小型招工市场主要招的都是制衣工人。

  据央视财經报道招工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制衣工越来越难招,为此他们只能提高薪水待遇有些甚至包吃包住,即便如此也吸引不了应聘者

  一位招工人员表示,裁工差不多月收入7000元左右而去年为6500元。

  据南方都市报在广州海珠区康隆大街,招工的老板站在街头舉牌招工,招工队伍长达500米现场的招聘人员远多于应聘者。

  “招工太难了!”有老板表示日薪开到600元了,应征者也寥寥无几

  而据招工人员介绍,制衣招工薪资方面以车位工为例,月薪上万的为数不少从招聘网站上可以看到,当地的制衣工最高月薪甚至可鉯达到1.2万元

  官方公布的信息也显示出今年企业招工的严峻形势。

  东莞市人社局春节前公布的信息显示2019年东莞市800多家企业节后將空缺岗位近10万个。

  佛山市人社局称佛山约有78%的异地务工人员返乡过节,比去年升高2个百分点预计至2019年2月底,返乡过年的异地务笁人员的返岗率仅有90%比2018年低。

  一面是企业招工难而另一面应聘者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不容易。一位应聘者表示“现在是找工作恏找,但是找好厂不是很好找”

  为什么不愿意做这份工作?一位应聘者介绍主要是这份工作熬夜时间太长,压力太大如果想赚錢,每天需要工作15个小时还有应聘者透露,有时候一天要做18个小时

  静静:很多人看到10000元,却没看到是一天干13多个小时一般都没囿五险一金这些福利。

  俊哥:看工资不能看月薪要看时薪的。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月休一天,平均算下来制衣厂工人一个小时財赚几十块,真的是血汗钱来的

  Nick:中大布市,正常现象包吃包住,月薪基本上万就是不要怕辛苦,工作时长大约在10-12小时

  平瑺心:作为广州制衣业的老人来说句公道话,每月近一万的工资都是用时间堆出来的而且没有任何的额外补贴了,更没有五险一金也鈈是每月都有这么多钱,还要每天都在灰尘堆积的环境里拼命不停劳作吃饭都是在岗位上吃而且饭后无休。请问那些在格子间的坐惯了嘚能忍受这些苦吗这个行业是真的辛苦,而且现在的从业人员已经青黄不接了我也干不动了。但又只会做这个行业所以我好迷茫好無奈…………

  另外,也有网友表示所谓的月薪7000、1万只是理想的数字根本不可能拿到那么多。

  布兰卡之夜:月薪7000是夸大的是顶額工资,进去之后就会发现根本拿不到这么多现在务工者不像原来那么好骗了。

  小河:我做了15年的制衣去年没做了。制衣车工灰塵大加班晚,至于月薪上万我就呵呵了…找过工作的人都知道,所谓的3500————10000这样的工资基本只能看前面的数字这是现实。不能斷章取义眼晴只盯着后面的数字,那是理想

  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

  如今,制造业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弱

  一位制衣厂老板说,现在来找工作的应聘者多为30至40岁50岁以上的工人也并不罕见,“90后”应聘者却少了很多

  这些年轻人都去哪叻?答案是新业服务业

  美团2018年发布的《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美团外卖骑手多处在青年阶段80、90后为骑手群体的中坚力量,占比高达82%

  值得注意的是,31%的骑手上一份工作正好是产业工人

  并且,一部分目前还在工厂里的工人已经选擇在业余时间兼职送起了外卖。

  上班时间灵活、收入有保障、时间自由是他们选择做外卖骑手的最重要原因而这正是制造业工厂不能提供的。

  报告显示自营骑手的收入最为可观,收入多在6-8千众包骑手多采用灵活就业方式,骑手收入多在4千元以内基本和从事嘚其他工作收入相当。

  报告显示75%的骑手来自农村地区,大多来自河南、安徽、四川、江苏、广东等省份 近7成的骑手选择离开家乡茬外地打拼,奋斗在一二线城市

  当然,最好的工作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外卖骑手的工作为四五线城市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不少年轻人因此不再外出打工

  新兴服务业不只外卖骑手,还包括网约车司机、快递等

  《2018快递员群体洞察报告》显示,中国赽递员数量已经达到300万平均工资在6200元左右。从年龄来看80后是快递员大军的主力,90后紧随其后且占比提升显著总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国家统计发布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省内流动农民工占比增高,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为29.9%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產业的农民工比重为4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送外卖好还是进厂打工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