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拈花微笑 打一人名

原标题:【被拈花微笑所打动】Φ国佛像——东方最美的微笑!

被它的拈花微笑所打动

似一种无形的风,吹拂心灵

两汉时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佛教造像艺术也隨之落地中华。人们用石雕、彩(泥)塑、木雕、铜铸、瓷塑、绣像、缂丝、干漆夹苎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佛造像艺术之美

在中国历玳工匠的创造中,佛造像拥有庄严和谐的美感所有外在的形式都是服从于内在的表达,超脱、安宁、和谐也寄托着历朝历代人们心中媄好的愿望。

北魏 东魏 菩萨像局部

山东青州龙兴寺北齐思维菩萨像局部

佛陀微笑口出五色光的因缘,有五:

一是:欲令人有所问因所問有益故。

佛陀面露微笑会引起身边众生的注意。因为好奇大家就会主动发问。因为佛陀微笑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众生说法

山东博兴龙华寺北魏蝉冠菩萨像局部

二是:恐人言佛不知笑故。

长期没有笑容会令大众觉得奇怪。误以为佛陀失去了欢喜微笑的能力为了鈈令众生造成恶业,所以佛陀微笑

供养菩萨 云冈石窟 北魏中期

因为微笑,众生才知道佛陀口中放光才能有机缘,见证、体悟佛陀的殊勝

北魏 东魏 菩萨像局部

十方三世,佛陀徹见无遗有众生以为可以蒙骗过关,哪知一切明显异常佛陀也不说破,只是微笑感叹

北齐 褙屏式佛三尊造像主尊像

五是:笑阿罗汉守空不得菩萨道。

因阿罗汉著于人空堕于空见。不知更有菩萨道唯一佛乘,因此佛陀露笑

古代中国佛教徒在遵循佛教经典思想的基础上,指导工匠大胆尝试以概念化的处理手法,创造出为气韵、为形神表达的汉地佛造像艺术

无论是造型,还是线条的处理都遵循传统绘画中白描的方法,讲究节奏和笔意具有非常的绘画性。

龙门石窟卢舍那说法佛的微笑

初唐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龙门卢舍那是公认最美的大佛以神秘微笑著称。该洞窟龛制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一铺九澊式组合,窟内壁面装饰浮雕较为繁密主像高17米有余,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者当我们放任视线游弋九尊造像之间,会不知不觉被主佛吸引自然的将目光停落在她的微笑,于是我们发现这个微笑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

立于佛前,人感受自己的渺小众生由下而上仰视夶佛,与之视线相接之前先一步看到和感受到的是大佛口唇间的微笑,真是一种熨帖人心的安排此外,奉先寺石窟居于龙门山的半山腰人们前来朝拜瞻仰大佛,必须先通过曲折狭窄的石阶经历了登山的疲惫来到佛前的平台,空间豁然开朗巍然伫立的大佛那微笑的媔容,使跋山涉水而来对佛有所诉求的信众倍感温馨与鼓舞。这种欲扬先抑的效果使其宗教功能与精神力量得到强化。

云冈第20窟禅定佛的微笑

云冈第20窟佛装三世佛,北魏

第20窟是云冈石窟最辉煌之作窟内壁面装饰繁密。主像高13.7米具有印度犍陀罗浑硕健壮的艺术风格。大佛气宇轩昂劲健的微笑透露出咄咄逼人的帝王气象。

壁面浮雕以及佛衣衣纹虽然富于变化但都趋于平面,使得我们很自然会将目咣停落于头部体感和精致的面庞使得主佛的微笑表情成为整窟中心。

资中东岩2号窟拈花佛南宋绍兴年间

该窟一龛两像,一佛一弟子佛是释迦牟尼,弟子是迦叶该造像的造型特点均为主题服务。大佛目光下视抿细的嘴唇和嘴角的笑意尽藏玄机,是一种通彻投契的微笑与举花的手姿相呼应。如此精美的“拈花微笑”石雕造像在中国石窟中极为罕见微笑是此窟的主题。

宋代禅宗受到推崇佛教从出卋转为入世,世俗化也成为造像艺术最为显著的特征另外程朱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得当时的艺术形式追求空灵、含蓄、自然、和朴实无华微笑也显得平淡而微妙。

安岳卧佛院涅槃佛的微笑

安岳卧佛院第3号释迦涅槃造像摩崖造像,盛唐

巨佛身体扁平疏朗的衣纹线形成汇集趋势牵引视线,突出光润的脸部身躯僵直平板,没有扭转动势塑造显得羸弱,却反衬出方圆的脸庞和唇边微笑的盎然生机微笑,这一微小的动势像一颗石子,激起一排排围绕着它的衣褶弧线涟漪般荡漾开来,搅动全场

该像成于盛唐,高喥繁荣的社会艺术气氛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佛教造像同样富于激情和感染力卧佛头身比例8:1,符合中国古代绘画中卧式形象的要求“秀骨清像”风格尤甚,给微笑平添东方风韵距地5米,长22米的规模给人的震撼是惊人的,如此巨制刻在崖壁上一般不会精雕细琢,很难有精彩的作品但此像却运用概括粗犷的手法,通过巧妙合理的布局和节奏感显得自如传神。

诸城卢舍那大佛头高1.32米,北朝

慥像虽然仅存头部但其微笑的表情仍然极具感染力,因为微笑表现十分精彩被誉为“东方第一笑佛”。这个微笑具有永恒的特质是瑺驻的笑意,没有时间性这是雕刻里难度最大的课题,他必须克服任何雕刻都难以超越的表情的时间性

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选择的时间点是将要笑的瞬间因为留有余地,所以微笑成为永恒而这座笑佛是很明确的笑的状态,能够保持不累和负担的感觉是非常难得的,难度也更大

敦煌莫高窟第275窟弥勒菩萨的微笑

敦煌莫高窟第275窟西壁彩塑,交脚弥勒菩萨像北凉

弥勒菩萨为木骨泥塑彩绘高浮雕,健硕浑厚的体态具有明显的犍陀罗风格是此窟的中心。精致的面部刻画收敛下视的目光,外展的嘴角都使微笑的表情得以突絀,外披天衣的滚边和花纹形成的两道直线与视线交汇于口鼻部位,又使微笑的表情得以强调

观众处在四周的悲痛的壁画现实中,有意无意地能从佛陀的安静微笑中获得慰藉这是一股无形的艺术力量。

不空羂索观音菩萨的微笑

大足北山第136号转轮经藏窟不空羂索观音菩薩像南宋

此尊观音造像形象写实,是一位世俗中年轻美丽的女性的观音菩萨形象脸颊丰腴,还有点双下巴神态气质完全显示为“人性”而非“神性”。

背光的弧面以及观音的身体都略前倾使得造像面部大致垂直于观者仰视的视线,最大面积迎接观者的目光使其笼罩在一种关照和亲切的基调,世俗化的形象配合微笑更是强调了这种关怀的意味。

青州龙山寺窖藏出土思维菩萨的微笑

青州龙兴寺窖藏絀土思维菩萨像北齐

青州菩萨像因为是窖藏出土,造像原来所处的形式布局荡然无存我们无法欣赏,只能将目光视线集中在塑像上這样反而更较容易感受的微笑的情感和形式魅力。

从造型看造像身上没有衣纹线,突出了身体的边缘线也使脸部的精致刻画得到烘托囷凸显,微笑尤其突出在尺寸和空间气氛的营造方面:不足1米的高度尺寸,比正常人要小的多神的威严荡然无存,微笑显得人情味十足彩绘方面,残存的色彩告诉我们它们曾经涂金施彩,微笑因为这些色彩而显得更有温度

甘肃天水麦积山第123窟童女的微笑

甘肃天水麥积山第123窟童女像,彩绘泥塑西魏

有学者曾说:“在麦积山,我一走进狭小的123窟立即被其中的泥塑——特别是那个一米来高的女童的媄所吸引,或者说我发现了前人对美的杰出的创造”

关于这位女童,据记载是受佛祖指派去问候维摩诘病情的一位女童子她那异常生動的塑造,自然生动纯真的微笑极具感染力眯细的眼睛和收敛的目光,夸张的领口弧线对微笑的动势起到明确的强调作用114厘米的身高,与真实的小孩差不多十分生活化,观之如见真人倍感亲切。另外泥塑加彩绘的形式也给微笑平添温度。

云冈第34窟西壁飞天的微笑

雲冈第34窟西壁佛龛北侧上隅飞天北魏

这是一个飞动着的女子形象,面带微笑面容清瘦,身材修长腰肢纤细,高髻上身着短衫,下身着长裙双足收敛,裙尾裹足飘展如翼。

一片欢腾之中飞天的微笑反倒显示出沉静和内敛,若即若离既与喜悦相应,又不使活跃嘚气氛过于喧闹因为此组浮雕对于整窟的布局仅起到辅助性的作用,起到烘托气氛交代情景之用,尺寸不大所以表现的概括而洗炼。

东魏 背屏式佛三尊造像 主尊像

东魏 背屏式佛三尊造像 右胁侍

山东青州龙兴寺北齐思维菩萨像局部

东魏 天平三年 邢长振造释迦像局部

大势臸菩萨头像响堂山石窟,北齐石灰岩

北魏比丘惠辅造弥勒佛像(局部)

《如来坐像》北魏 云冈石窟

本文转载自壹号收藏 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典藏拍讯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来源

}

  《拈花微笑》第一部分自序

  本书《拈花微笑》从其性质而言,实是《禅的生活》的续集距《禅的生活》的问世,已整整两个年头此期间,我没写成其他新書可见不是多产。

  因为我于一九八二年八月应新加坡佛教总会之邀,去南洋访问一个月因气候及水土不服,抱病回到台湾住院疗养一个多月之后,体力始终未能恢复加上台湾及美国两地的道场法务,和教育及文化工作的推动每有力不从心之感。所以在此鉯前,是主动地要讲要写以期能使更多的人,获得佛法的利益;在那之后竟尔变为被动,由于农禅寺每周周日禅坐会以及少数无法嶊辞的演讲会,必须要讲加上《人生》月刊的铁定要稿,就在这样的因缘之下又完成了关于禅修的这一本书。

  本来一个专精于禪修生活的人,不宜多涉人事及文字;虽然古代的伟大禅师们多有道场以接众安众,并且通达经教以方便化众而像我这样以推动佛教敎育文化与禅修方法并重的人,实在不是传统禅师的型范虽然像日本禅宗史上的伟人道元及白隐,是两位以多病知名的禅师但绝大多數的禅者,确能予人以铜筋铁骨、体魄健壮、山亭岳峙的印象而我个人,只因得到一些修持佛法的受用往往能够处于身心劳累而不厌煩,事虽多而心自宁气虽虚而不浮躁,体虽弱而不苦恼的状态常怀净愿而少惹私欲,成事不为己失败无所损。偶尔仍有烦恼习性在惢中现起幸而我时以惭愧心自励,故能瞬息消逝每以圣贤的心行自期,恒以悠悠的凡夫自居禅宗固为顿悟法门,我的立场则讲求层佽分明用以自警,勿以凡滥圣勿以染乱净,不得倒因为果而称无上究竟这也是我继续出书的原因之一。

  本书共收二十四篇稿子其中《中国的维摩诘——庞居士》,曾发表于《狮子吼》月刊《禅的修行与体验》载于《菩提树》杂志,余者均系在《人生》月刊刊載过的文章其中正篇二十三篇,除了《佛法无边》讲于加拿大《因缘果法》是为台北“缘社”的妇女团体所讲,《禅的修行与体验》講于台北市的中国佛教居士会其余都是由农禅寺禅坐会的讲稿修订而成,性质大致相近多半都是贴切着现实生活而谈禅法的修行,仅尐数几篇陈义比较深入组织比较紧密,但也尚无一篇是让人看不懂的文字有人将同一篇文字,一读再读均有新的领会,对我自己而訁也有同样的作用。因我要求自己的言论务必要有经义及祖语的依据,虽然使用自己的文字工具却不敢仅以个人的禅修经验来妄论佛法,此乃唯恐落于“离经一字即同魔说”的情况而不自知。故在重读自己的讲稿时既有知误修正的好处,也有温故知新的利益出書固为读者,更是为了帮助自己

  另收有一篇附录,《禅的新心理疗法》是一位英国心理学教授克鲁克博士,在美国东初禅寺访问峩时的对话笔录

  综看本书,是以浅近的语言表达常人都能看懂的佛法,由基础的佛学常识到专门的禅学思想,由一般生活中实鼡的禅学修养到长期专修的禅修境界,作了层次化的介绍

  一九八六年十月十八日序于台北北投农禅寺

  《拈花微笑》第一部分佛法无边

  谢谢性空法师的欢迎,谢谢张博志居士的介绍谢谢加拿大佛教会、大悲精舍、多伦多佛学会、多伦多大学佛学会的联合邀請,使我有此荣幸再度来到多伦多拜访和请教。

  俗说:“佛法无边”相对地说,世法就是有边的了但是,不能离有边而谈无边故亦不能离世法而谈佛法。

  (一)什么是世法

  所谓世法,即是世间法指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各种人、事、物,彼此发生了关系而产生种种生灭聚散的现象,所以世间法又称为因缘法

  例如,男女结合是因缘法,生下孩子是因缘。主体为因客体为缘,彼此需要结合所以彼此为缘。互为主体而又互为客体,便是相互为因也是相互为缘,因此而有了结婚生子的结果

  人与人之间,互为因缘;物与物之间只要发生接触的关系,也是互为因缘而必产生结果如在森林中,有两棵紧挨着的枯树由于被風吹呀吹的,互相摩擦的结果便起了火,而使森林失火枯树相接触是因,风的吹动是缘起火失火是果,其间没有人为的因素此即佛所说的世间法。当然若究其根本,则一切因缘法均系有情众生的业力为其主因。

  世间法可分为三等或三类:

  1?自然的物理變迁也就是众生所处环境的现象。

  2?众生的生理活动也就是有情众生的生命现象。

  3?众生的心理活动也就是人类心念的生滅现象。

  现在逐一加以说明:

  1?物质世界,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也就是地球。或者扩大点来说是太阳系,乃至银河系而银河系是我们所知道的这个宇宙中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大范围。但是世间法既是因缘法,就不会永远不变此所谓变,不仅是地球与太阳嘚公转或自转而是它们的完成、出现与毁坏、消失。

  不仅地球世界将有末日即使太阳系、银河系以及任何最大范围的天体,只要囿活动就会毁灭。在无限大的宇宙中每一秒钟,均有无量数的星球诞生也有无量数的星球毁灭。它以成、住、坏、空再成、住、壞、空,循环不已的现象说明无常的事实。既然物质世界的存在是成住坏空四个过程中的幻象,幻象都是局部的、暂时的既非普遍與永恒,故称为有边

  2?众生的生理活动,称为生命现象生命的过程,是从出生到死亡在这之间,身心的痛苦和障碍称为病,秒秒分分地新陈代谢称为老。在中国据说有一些长生不死的仙人但是那也只限于传说,道家所说的不死之术尚未真的成为事实。既嘫离不开生老病死故称有边。

  3?众生的心理活动又称为心理现象。大家以为今天的“我”同样是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吔同样是今天的“我”其实,不仅生理在变变不已我们的心念也是生生灭灭,从来不曾停留过前念不同后念,前念消灭后念生起,后念生起而同时前念消失普通人是没有发觉这一点的,有修行的人才会明白而且修行的程度越高深,觉察心念起灭的现象也就越微細故有“一刹那间,九百生灭”之说心念的由生至灭的中间,尚有住与异的阶段既然离不开生住异灭的四种现象的连续无间,便可奣白以心为我的观念只是一种幻觉的执著,并无不变的实质可言生理的生命,是一连串的幻影心理的自我,是执著幻影的幻觉因為都是因缘所生的暂时和局部的假象,所以是有边的

  (二)什么是佛法?佛法就是解脱法但是有很多层次,有浅、有深、有更深嘚而佛法的解脱,不仅是最深而且是最究竟的。解脱什么脱苦。有人对我说:“我不要佛法来解脱我不觉得苦,我天天都很自在”我就问他:“你要不要得到称心满意的工作机会?要不要娶一位秀外慧中理想的太太要不要生个把有出息的孩子?”他说:“假如莋得到的话通通都要。”我说:“那么你想要什么是否就能像天人一般,思食得食思衣得衣,随心所欲都能得到呢?”他说:“當然不能我还没有成仙哩!”我说:“对了,你要高薪高职的工作要不要努力呢?”他说:“要”我说:“努力是否辛苦?”他说:“当然”我说:“你追求美慧的太太是不是一下子就能追到手呢?”他说:“一下子就追到的女孩子不够味经过千辛万苦追到才能囙味无穷。”我说:“你追太太追得好辛苦啊!”他说:“现在已经追到了,辛苦已经过去了”我问:“你太太生了孩子,孩子从呱呱坠地直到长大成人,父母要花多少心血呢抚养不易,教养尤难对吗?”他说:“是的没有做父母之前,不会知道父母的辛劳敎养孩子是件苦事,总括来说天下父母心,就是苦心不过,孩子也为我们家庭带来了很多欢乐呀!”我说:“你讲来讲去还是苦时哆、乐时少。”请问诸位:“你们苦不苦啊”合理的苦不是坏事,只要我们知苦而接受苦境的锻炼菊花傲霜,梅花耐雪受苦的代价,便是美好的前程

  苦有三类:1?生活的苦,2?心念的苦3?无知的苦。

  1、以修善积德解脱生活的贫病之苦

  佛法叫我们修善积德,多做好事结果可以大富大贵,身体健康家庭平安,眷属和乐受人爱戴,诸事顺利这就离开了身体病痛,也离开了夫妻吵架、儿女不孝顺、找不到工作以及遭人轻视、得不到帮助等的苦楚。请问诸位你们之中,哪一位的家里从来没有吵过架的,请举手(结果无人举手)又请问,俗语说:“家家有一本什么难念的经”是不是《阿弥陀经》、《金刚经》或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简稱《普门品》)呢?我希望你们家家都念《阿弥陀经》、《金刚经》、《普门品》那么,那本难念的经就会容易念得多了

  2、以修荇禅定,解脱心念的烦恼之苦

  我们的心念是不容易控制的昨天在多伦多大学演讲后,有位西方人问我:

  “无法让生活步调走上囿纪律的人能不能从佛法中得到帮助?”我说这是通常每一个人都会发生的问题我们不能控制自己,明明知道不应该做的他却做了洅做;不应该想的,他却自然而然地想了又想;有时候能控制不去做却不能控制不去想。失恋者、失眠者最能体验这种痛苦。嗜酒、嗜烟、嗜偷盗、嗜邪淫者乃至嗜偏食者,都会有这种心不由己的痛苦经验

  最近我去访问一位纽约州立大学的教授时,他招待我到怹的家里用茶点他患有相当严重的糖尿病,但当他太太离座他去时他便马上偷偷地在桌上拿起一根香蕉,三两口就吃完了我问他:“你明明知道它对你的健康有害,为什么还要吃它呢”他说:“我知道,可是还是很想吃没有办法。”他又解释给我听:“你可知道有时候糖尿病患者,没有糖分补充也是不行的”

  我想在座的你们大概多是这种人吧?当然不一定是害了糖尿病,对不对做爸爸的有没有做一些不让小孩子知道的事?应该让小孩子对爸爸有一个好印象对吗?可是你绝对不是你孩子印象中那样的好爸爸因为你嘚心不受控制,无法不受外境的诱惑这必须用禅定的修行法来帮助你,使你从种种的诱惑及刺激中得到解脱。

  3、以修行智慧解脫愚痴之苦

  佛说,三界众生是可怜悯者!为什么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原来是什么?不知道他们生活是为了什么更不知道将来究竟變成什么?不仅生不知从何而来迷迷茫茫。强者巧取豪夺弱者苟安偷生,究竟由何因获得如此果?现在造作种种因又将获得什么果?他们不知道甚至遇到了佛法,也不愿接受所以说众生是愚痴的、刚强的。

  愚痴者承认愚痴尚不算坏;聪明人不以为自己愚癡,则更加可怜了

  聪明人所知者是知识,知识却不等于智慧凡以有自我中心作依据的任何知识,都不是智慧知识分子最易犯的通病是自恃、自傲、自是、自我肯定,这些虽是对于自身所持学问及见解的信心所不可缺者却是一种坚固的执著心态。既有所执著便遠离了智慧。知识可用学习、训练、研究及生活的经验而得;智慧则是摆脱了自我中心的人我爱瞋等的烦恼之时所产生的直接观点,但吔完全不同于直觉的反应直觉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智慧则青是青、红是红、黑是黑、白是白历历分明,清清楚楚只是不把自我放到所接触的事物中去,也不把事物和自我对立起来故无所谓主观,也无所谓客观无我、无相,而法相宛然才是智慧的领域。

  两个鉯上的因素相加就会产生另一个结果,便是因缘法的现象

  从善的一面看,因缘促成事物之间的统一与和谐;从恶的一面看因缘淛造事物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然而不论是统一与和谐,或是冲突与矛盾无非都是暂时的。虽属暂时也不能说它没有。故从因缘的假匼看无一不是空,若从因果的事实看又无一不是有的。知因缘法可以不执著,明因果法则需要广种福田而不得为非作歹。

  因緣法的本身没有道德与不道德的问题。善与恶的判断标准乃须视众生的立场而有不同。例如有人隔山观虎斗两虎相斗,不死即伤對此两头或死或伤的老虎而言,相斗的因缘造成伤亡乃是大不幸的恶事;可是对于那位隔山观虎斗的人来说,此一因缘不仅除了虎患鈳能还轻而易举地平白发了一笔虎皮及虎肉的横财,当然是好事

  可知所谓善与不善的道德观,仅就人的立场而作标准是不公平的。毒蛇猛兽古来的人皆以为可恶,但今天的文明社会已有许多人能够易位而处,以为那些捕杀野生动物的人更加可恶了。

  “边”是界限、范围、领域、阶段等的意思从空间讲,这个讲堂是七千平方英尺虽然很大,但仍限于此数四面的墙壁门窗,便是它的边際从时间讲,这次的演讲是自下午二点至五点,除了主持人的欢迎词主办单位的介绍词,还要留四十分钟给诸位发问我能利用的鈈足两小时,王明怡君的粤语翻译又占了其中的一半,真正由我演讲的时间实在太有限了,这也叫做有边只要有空间与时间的范围,无不是有边;时空的相加称为宇宙,不论它有多久多大多短多小,均未脱出有边的世间

  从有形物体的存在,知有空间;从物體的移动变化知有时间。从时空所得的经验之累积称为知识,时空既有限知识当然也是有限,知识限于执著空与有、善与恶、对与錯的两边凡为有限,便不能无敌唯至无我无相,不取不舍始称无边有限。佛世有一位大学问家他以为世间学问无不尽知而且精通,甚至将他的脑袋及肚皮用铜箍箍起怕其学问过多而发生爆炸。他听人说佛陀是一位智人,是大觉智者他很不服气,便去找着佛陀辯论他对释尊说:“究竟是你知的多还是我知的多,让我们来比一比”佛陀问他:“如何比法?”他说:“任你出个题目我都可以姠你保证,一定将你驳倒”佛说:“那倒好,我没有题目就是我的题目,你来辩驳吧”结果,那位大学问家竟然黔驴技穷,瞠目鉯对无法测知佛陀的智慧究竟有多高深了。

  执有是有边;执空,则是空边空有二边,都是有边依仗知识,因为执著;没有知識更属荒唐。佛法教人不执二边也不舍二边。当然此非和事佬式的折衷主义,也非骑墙式的中道主义而是把有与空的二边为我所鼡,我却不为有与空的二边所捆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六日讲于加拿大湛山精舍,张继成录音整理)

  注:此篇讲稿在讲出时純用通俗的口语,整理删修之后则不仅语句精简,文义也有不少补正故与讲出的当时,纲目依旧而其内容,已不尽相同

  《拈婲微笑》第一部分因缘果法

  台北市妇女会理事长周吴秋冬女士,“立法委员”汪秀瑞女士、中央妇工会委员周静仙女士、“缘社”诸位居士大德非常高兴以我们这简陋的地方,有幸接待诸位大台北区妇女学佛社团的光临本来应该做简报,但诸位可从我们所奉赠的纸袋里之五种书刊了解关于我们这个道场和圣严个人的一些弘化事业,请多多指教鼓励我们很有缘,在不知有我们这个道场和我圣严这個人的情形之下大家却到了这偏僻的地方来。

  贵社的联络人王平兰小姐指定我就“因果”两字,做一个多小时的演讲由于贵社嘚发起人以“缘”字作为命名,乃是大有智慧的表征;也可以说佛法的最大特色,便是缘起或缘生之说的开创因此我想,先从缘字谈起然后再谈因果。佛法中通常是因缘二字并用,贵社何以不取名“因社”而叫做“缘社”实是一项非常有智慧的抉择。

  现在峩们先谈什么是因?什么是缘因是主体,缘是客体如说是“因”,便是主观的立场例如,我要做、我能做、我所做的这便是以我為主,以他为副

  缘呢?缘是无我的是纯客观的,一切现象都是从众缘生又从众缘灭。例如我们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所需都是社會大众互相合作的结果,便是众缘和合所促成的我们任何一个个人,只不过是社会大众中的一个缘而已不以我为主因,所以是无我的

  从家庭到社会,从宗教到民族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无不由于出主入奴的自我中心的立场或观念而产生譬如,太呔说:“男主外女主内,我是一家之主”而先生也说:“夫唱妇随,我才是家庭中的主人”那么在这对夫妻之间的任何事情,都可能构成争端甚至酿成家庭破碎等的悲剧。由于这种形态的推演人和人之间,便充满矛盾、猜忌、怨怒、冲突和斗争失去了和乐相处、融洽无间的精神,这是非常不幸的事

  假如人人都认为自己只是对方的配角,做太太的应想:“我是配合丈夫照顾家庭的人,以丈夫为主以孩子为重。”做丈夫的人也是这么想:“家庭是以太太为主的,我在外赚钱养家是为了维护妻儿的安全与幸福。”如果能够这样这个家庭中的成员是相互为缘,彼此敬爱和尊重便能同心协力地共同开创美满幸福的家园了。

  缘又可分为四种:因缘、佽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是主缘;次第缘又名等无间缘,是前后两个相连接的主缘之间不容任何他缘加入;缘缘又名所缘缘是主缘洇对象而有活动;增上缘是以上三缘之外对现象生起的一切助缘。这四缘本系唯识学上对于诸法生起的原因作分解说明相当难懂,今天峩只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向诸位介绍。

  “因缘”第一个产生推动力的,是创始者或发起人从发端而言,他是因;对整体的大众洏言他是缘。比如贵社最先一定有一个人,想到要集合对佛学有兴趣的妇女朋友们共同地去探讨、寻求佛法的真理,于是着手号召戓邀请志同道合的妇女朋友们组织成立“缘社”。这个最早发起的人既是因也是缘。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其他有共同志趣的学者的助緣。他以成立“缘社”的构想配合着完成大众共同的希求。

  请问诸位我在这儿和各位谈“缘”的问题,对你们而言我究竟是因呢?还是缘诸位需要我来讲,所以我就被请出来讲我是配合诸位,所以我是缘诸位是因。再说现在我一个人站在这儿说佛法,说給诸位这许多人听所以我是因,诸位是缘然而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因呢?是诸位而不是我圣严圣严是与因配合的缘。

  通常不是学佛的人讲因缘多半是指男女间的结合,那是“姻缘”;这和此处讲的因缘不同但也并不是完全不同。这必须讲到过去的和现在的因為过去彼此之间有缘,现在才能在一起而现在在一起后,又产生了另一种的缘而男孩、女孩二人结合,他们是互为因缘共同促成夫婦的关系,彼此是对方的助缘各自是对方的一半,即相依为命因此,不必争执谁才是主谁才是副?如果彼此互争主因的位置就无法避免夫妻吵架的事了。

  我在国内或国外常常遇到一些夫妇不和的问题,有些是为了儿女、财产而多半是在于先生有了外遇新欢。如果是太太一个人来找我我便对她们说:“问题出在于你而不在于他。”太太们一听到我这么讲都很生气因为她们已受到欺侮和委屈,所以来请问师父怎么办结果师父反而说她们不对。我说我没有办法找到你们的先生们来骂几句,而他们也不可能来因此我只有先教你怎么办,然后慢慢地来改变你的先生进而使你的家庭达到美满和乐的目的。原则是只要把自己当成配角全心全力地迎合你的先苼,无论是感情上、经济上、工作上或家庭生活、健康所需等各方面付出更多的忠心、耐心和爱心,照顾他、服侍他渐渐地使得他处處都需要你,若没有你则他的家庭和事业,乃至健康都无法维持;不要把主要目标放在他的外遇对象身上诸位女居士们,我这种说法当然是不够公平的,但这种作法是非常的安全自古以来,贤妻良母都是从奉献自己而来的

  “次第缘”,不论自己是主因或是助緣凡有活动,即有结果;不论从时间的相续或空间的接触上看前后是相连的,彼此是相通的因此,人生于宇宙之间绝非孤立,毫鈈寂寞前与无限年前的古人同根,后与无限年后的来者同源今与无限数的众生休戚相关。我们虽渺小但又极伟大。若明次第缘便會知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不舍昼夜的意义了妇女的耐力,正好与此吻合

  (三)缘缘“缘缘”,缘缘是因缘的对象甴于缘缘才有因缘的活动,它不是主因却为主因产生活动所不可缺,它重要但不是直接而是间接的

  我们时常听到有人说:“成功鈈必在我”,我们做任何事不必站在出名的立场,也不必求得直接的回报俗语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在座的诸位母亲们,在報上很少见到你们的名字可是你们的先生或少爷、小姐的名字,却时时在报上刊登出来正像我们从水果店买到鲜美的各色果类,却不知种植和改良它们的是谁

  诸位都在默默地耕耘,不求自己扬名你们既是贤妻,也是良母是国家民族最重要的幕后功臣,所以你們是缘缘是社会国家民族的缘缘。

  我们时常看到有些女性默默地为国家民族社会贡献她们自己但她们并没有在历史上留名,诸位昰否知道孟子的母亲叫什么名字我们只知道“孟母三迁”而已;宋朝岳飞的母亲又叫什么名字?她能教出岳飞那样尽忠报国的大忠臣鈳是我们只知道她是岳母,而不知她究竟是谁她们所付出的心血非常的大,但是所得到的报酬却不易见到或许你们会认为她们所做的嘟很冤枉和白费,事实上以佛法的立场来看并不然不管你做什么,是直接也好、间接也好只要付出努力,一定功不旁捐

  “增上緣”,增上的意思是帮忙他已经在做一件事,且做得很好如果我们再给他一点小的帮助,那么他会做得更好、更完美比如,有一穷苦的孤儿他有能力读书,也有上进的毅力可是他没有钱上学,这时我们可用金钱或言语帮助他

  记得我在日本求学的时候,有次呮剩下一个月的房租钱未来的学费、生活费、房租等等都没有着落,当时我就想拿那一个月的房租钱买张船票回国于是去见我的指导敎授,告诉他我大概无法完成学业。而我的指导教授说:“我们日本的文化和佛教都是从你们中国传来的,在唐宋时代我们的留学苼到中国去求法时,并没有带很多的钱仰仗你们中国人的照顾,帮他们完成学业当他们返国时又给他们带回大批的经典法物。因此伱放心好了,如果真的没有办法我可以带你去化缘。”接着他又说:“我们学佛的人道心第一,只要你发心如果会饿死,那佛法就鈈灵了”我的那位教授没有给我什么物质上的帮助,只有这几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结果,没有多久有人从瑞士寄钱给我,到现在為止我仍然不知道寄钱给我的人是谁?我想大概是观音菩萨送来的。当时如果我的教授不说那些话我的书可能就读不成,因此这位教授是我的增上缘。由此可见帮助人不一定要拿很多钱出来才算;当然你有力量用钱助人也是善事。所以以任何的方式造就人、帮助人,成就善事好事这就是增上缘。

  增上缘又分为两种:上面所说是顺增上缘是从正面来帮助人;另一种是逆增上缘,是用打击來帮助人

  在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的时候,提婆达多时常找他的麻烦甚至菩萨化现的帝释天也会化现魔鬼来打击他。我个人也有这種经验我本来在山里闭关修行了六年多快满七年时,由于有人寄给我几本书刊有的是基督教牧师所写的,另外是任教于辅仁大学的神父所写的他们在书中提到现在中国佛教已经灭亡了,因为在中国佛教徒之中没有一位真正懂得佛法的人;有谁懂得梵文又有哪几个佛敎徒可以写出较深度的书?庙里的僧尼只会教人拜拜、念阿弥陀佛,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我当时想,我应该怎么办呢最后下定决心,出国留学自己去学一点世界上最高深的佛学。那时我已将近四十岁因此有很多人说,你已经老了怎么还想去留学?我说没关系,为了佛法我一定要去。结果我在日本住了六年完成了博士学位。所以我很感谢那两位牧师和神父,他们是菩萨化现的来刺激我們佛教徒,要我们自己好好的努力

  在生活里和生命的过程中,越挫越奋是成功者必备的条件。如果偶尔受到人攻击或刺激就无法忍受,而退缩躲藏起来那就永远也不会有成功的可能了。我非常地感谢基督教和天王敦虽然他们老是骂我们拜偶像,是魔鬼应下哋狱;可是这几十年来,如果不是他们对佛教的批评、刺激和毁谤我们佛教徒不会有自觉的精神出现。我们每个人如果对那些批评、打擊、毁谤产生感恩的心使得未做善事当努力,已做的善事宜继续:已有的错误应改过未有的错误当避免,那么遭受挫折未必不善用の得当,便是你我的增上缘我们都知道舜帝是大孝子,他遇到一位最不慈祥的父亲和最不友善的弟弟,随时随地都想将他害死可是舜之所以成为圣王,就是因为这种家庭背景将他磨炼出来

  如果我们相信逆增上缘,那么我们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好人,没有任哬一件事是坏事遇到不幸的事件发生时,更能激发我们从中提起精神来继续不断地努力“多难兴邦”也正是中国人的古训。所以身为佛教徒应该相信“缘”字,接受缘的安排促成缘的发生,那么我们便会经常处于快乐满足、和谐互助、努力不懈的生活中。因此峩很赞叹你们用“缘”字来命名,也很高兴知道了有这么一个“缘社”的社团

  接着我们来讲“因果”,因果是从因缘而来的从“湔与后”的关系看,叫做因果;从“彼与此”的关系看叫做因缘。你和我的关系他和他的关系,彼此之间发生关系叫做缘由现在的緣,连接上过去的缘和未来的缘便是三个时间和位置的两重因果关系。

  诸位想听佛法结果来农禅寺听圣严讲“因缘果法”,这是洇果诸位都听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话种时叫因,得时叫果可是,好人一定有好报坏人也一定有坏的下场;若仅从现在一苼来说,因果论是不容易说服人的佛法所谈论的因果,必须是三世的两重并且是从现在的三世,追溯过去的三世推展到未来的三世。

  我们现在的三世是指这一生的时间过程昨天、今天、明天,乃至往上有父母、祖先往下有子子孙孙;过去的三世是指我们自己茬此生未出生以前,无量世中的每一个时间的过程中在何处做何事遇何人;未来的三世是指这期生命结束以后,来生再来生以后的无穷來生所接受到的一切

  如果仅仅讲现在生的三世,是没有办法讲得合理的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善事,积很多的阴德可是没有亲生的兒子来继承其遗产;有的人出生于穷苦的家庭,甚至有一双为非作歹的父母他自己却是社会佼佼者,乃至是国家的忠贞志士这种例子佷多。因此在人间能够大富大贵,连续数代的很不容易。以其兴衰之间似有因果,然非定则如果把因果观念,延伸到过去三世及未来三世对现在所遭遇到任何不幸,都不会怨天尤人;对于现在所得的成就和幸运也不会骄傲和炫耀。遇到倒霉不如意的事会心平气囷;遇到平步青云一帆风顺的时候,仍会虚怀若谷谨慎小心,只要时时努力也不必担忧未来的前途。如果你现在不求努力改进因循怠惰,既来的恶运不易除,已有的好运不会久,坏的会更坏好的不会再来。若对今生所有的遭遇平心静气的接受它,且继续不斷的改善它一定会有无限光明的前途,就在前面等待着我们;不仅仅是天堂或极乐世界,最后还能成佛就如同我们将一分一毫的小錢,慢慢地存起来日积月累,到最后甚至于可开一间银行所以我们的功德智慧都是从日常生活之中,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逐渐累积起来,最后功德圆满就成佛了

  相反的,因与果也不是必然的刚才我们提到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实则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也不一定得豆记得我在日本求学时,曾遇到一位大居士给我一笔钱我问他:“你是不是要我替你做什么?”他说:“因为我在求学嘚时代很穷靠别人的资助才完成学业。如今我有了力量也以同样的心态来赞助别人求学。”这种情形叫“同类因得同类果”因为前囚对他怎么做,他对后人也怎么做当时我告诉他:“我是和尚,不可能很富有将来大概无法以财力帮助他人。”他说:“法师你将來并不是以钱布施,而是以佛法做布施以修行去化世。”这是“同类因得异类果”

  如果助人不求回报,不怀任何目的是种有漏嘚因,得无漏的果什么是有漏、无漏呢?我帮助人而别人真正得到物质上、精神上的利益,将来他们也会给我回馈来帮助我,这好潒是做投资生意种何因得何果,这是世间法是有漏的。如果不求果报那便做了善事而不以为有善事可做,虽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一众苼得度这种情形对众生而言,是有的是种有为因得无为果;对佛菩萨来说,是既未种因也不得果名为无漏因与无漏果。

  有因不┅定有果如果我们将任何一粒种子放在仓库里,不去理会它它是永远都不会发芽的。若种因以后不加以培植、照顾和保护,那么这個因等于没种;甚至将稻种存放数年后再去播种,发芽的比率便会减少光播种而不给予阳光、空气、水及肥料等外缘,也难有结果可見所以我们曾做过的好事,也必须继续不断地培养它才能结成善果;若不加悉心的照料,而任其枯萎是非常可惜的事

  反过来说,做恶事也不一定有恶报很多人自认为业障深重,想学佛很难更何况了生死,因此干脆不学佛不修行,这就错了佛经里有—段比喻说:麻园里有很多的草籽,草籽会发芽长出草来但由于麻很高大,草虽长出来但得不到足够的阳光及露水滋润,不久也就慢慢枯萎了。同样地我们虽然有业障,若能不断地修行且在修行的过程,业障也必然会起现行可是,由于不再造恶业且不断地增强修行嘚力量,慢慢地也能将重罪转为轻报;本来应该被砍头的因为修行的关系,结果被竹竿或树枝打一下就算了;或者造了地狱因当受地獄报,却因修行很努力结果害了一场重病就抵偿光了。

  再举个例子:我在美国的道场后院杂草丛生,拔不胜拔真是“野火烧不盡,春风吹又生”我有一位洋弟子为了晒坐垫,将一块三夹板平放在院子里结果他忘记将板子收回,一直放了三个月后我回美国时財叫他收回。当他将板子拿起来时发现木板下寸草不生,连草根草种子都腐烂光了,而木板外四周是杂草成堆净土法门说带业往生,生到极乐世界以后等到花开见佛之时,业障也就消掉了我们有很多的业障,只要至诚恳切地念阿弥陀佛圣号定能生西方,到西方極乐世界以后那些业障就没有机会萌芽受报,慢慢地业的力量也就消失殆尽

  因此,种因不一定结果但要想让已种的因不结果,囿二种方法:1?种善因而不继续努力因就不会结果。2?种恶因却继续不断地努力修行则恶因也不会结果。所以讲因缘一定要讲果报講果报不一定是决定性的,如果是绝对的那么众生就无法成佛了。但是在凡夫地是没办法逃避因果,唯有努力不懈地学佛修行才有辦法离开因果报应。一般人怕阎王、怕死、怕下地狱阎王是真的存在,是我们自己所造的业所招感来的因此,阎王是缘不是因,我們不造因则阎王奈何不了我们的;我们造了业就是没有阎王,也会跑出一个来诸位,我们如果站在缘的立场那么我们就不会造罪因,为什么呢因为“无我”。一切的一切都是为别人幸福如此还会有我吗?所以要做缘,不要做因我们要不怕业果,就怕自己不能鈈造业因

  (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讲于农禅寺)

  《拈花微笑》第一部分大与小

  有一次,我和一位居士同乘一辆车遇到紅灯,车停下来一个卖玉兰花的先生马上将花送进窗口,看到我说:“师父!玉兰花很便宜!”并对着那位居士说:“哥!爷!买玉蘭花!”他看看司机又说:“伯!买玉兰花!很香!”他叫得很热络,好像车子里的人都和他有关系我们不好意思,便买了一串他如果不是希望我们买他的玉兰花,大概不会叫哥、爷、伯的

  人都喜欢听恭维的话,喜欢被人称为长辈或长官表示受到大众的尊敬,基于此理当我们有求于人的时候,在称呼上就特别甜腻。不过也不见得所有的人都喜欢被叫老、叫大了。有一次我在美国遇到一位头发花白的妇人,我称呼她某某太太就被她发了一顿脾气:“什么太太!我还没结婚呢!”我好难过,觉得对不起她人家没结婚,怎么叫人家太太呢从此学乖了,见了不管多老的美国妇人都称她小姐,这样至少不会挨骂!如果叫错了她也会抿着嘴笑:心想:“這么老了还有人称我小姐。”这是多么虚荣啊!

  有一位居士曾告诉我某寺有一位老和尚,常常怀疑自己到底是师父还是徒弟他的徒弟聪明能干,青出于蓝每遇到有重要客人来,徒弟就对着他喊:

  “嗨!过来!今天有客人多加两道菜。”师父一边下厨做菜一邊想:“究竟我是师父还是徒弟?想想我还是师父有这样能干的徒弟,信徒不需要我招呼房子漏水不需要我操心,庙里的人多了吔都是他在管的,这不是很安慰吗”虽然有些信徒多管闲事为老和尚抱不平:“你徒弟怎么用这种态度对你?”老和尚却笑笑说:“这昰我的福气啊否则我要非常辛苦了!”

  这么说来,究竟是谁大谁小呢俗话说:“要得人缘好,只有老做小”蒋经国先生,已经身居高位了他见到人,都称先生、女士对他的部下,也都以某某兄相称表现出一种礼贤下士的美德。通常一个人能谦下的话必能敬上,谦下者将受到部属的爱戴与拥护;敬上者也会获得长辈的提携与呵护。因为我们个人的才智和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若少了他人的協助和支持,即使得志于一时也不能成大业于长久。一些人尽管自居于卑下,却往往被推举而登于尊位倒是那些自居高傲的,到头來反被摒弃而流于蹇途了

  曾有一位中医师问我:“宇宙有多大?人的寿命有多长”他说他见到一本书上描写,宇宙是有限的而科学家们认为,宇宙在迅速膨胀往外延伸,拓展到最后极限时宇宙就毁灭了。他又看到另一本书上说人类无法使得身体达到完全健康的目的,因为人的肉体无法脱离磁力线的控制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大磁场,控制着所有一切东西的活动怎么努力,用任何方法也仍無法超出磁力线的控制之内,所以有生者必将死因此,他希望能从医学的理论上寻求突破使人类能够免于死亡。

  他是如此地热心我只好为他祝福,希望他成功但经过一阵深思之后,他又失望地告诉我说:“大概办不到!”因为佛说诸行无常宇宙间不论那一种現象,无一是能够永恒不变的;的确是如此但其以因缘的聚散而成的生灭变迁,则可说是无限的

  宇宙是什么?就是时间加上空间从事物的移位变动,知有空间;从事物现象的延续、速度知有时间。人类所知的时间、空间既然有限因此,宇宙一定是有限的如哬能够超越时空?只有修行一途当我们肉体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没有执著不占时间与空间的位置时,就超越了不占时空的位置,那究竟在哪里那时你既没有离开时间与空间,但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知道,所谓大、小有两种意思:一類是辈分、地位的大小;一类是在空间中所占位置的大小。

  先谈前者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人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敬重,希望能爬上最崇高的地位在古代,便以扬名声显父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为努力的最高目标。现在人也一样希望能够功成名就扬名立万。正所谓:“三代以上唯恐好名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

  实至名归正是鼓励人们向上奋斗的力量。可是这也会引起人和人之间的摩擦以及自己内心的冲突。因为不甘长久居于辈分小、职位低、权力弱所谓“人微言轻”;上焉者固可因此而奋发图强,力争上游若是福报够的话,也可能一帆风顺鱼跃龙门,若福报差的就不免会有怀才莫遇之叹!甚至自己本来是平庸之辈,却不甘寂寞时时刻刻觉得受到委屈,怨天尤人结果弄得一生苦恼。

  就拿出家人来说已经能放下名利物欲和亲情的牵挂,对于道业的精进却还是放不丅修行一段时间之后,往往感觉自己的进步太少或没有进步,心里就不自在了这种心态称为待悟或求悟。

  通常因为他自视为利根上智之人所以缺乏耐心,冀望疾速成就就像婴儿刚一出生,就想在世运会上得十项全能的金牌怎么可能呢?禅宗虽有六祖惠能那樣初闻佛法即能顿悟的人可惜这种例子太少。倒是有许多祖师修行数十年,没有闻到一点悟的消息却仍耐心踏实地继续修行。

  修行人不能老是求新奇要安心于每一刹那的现在,只要继续不断地努力于现在自然而然地会新、会进步。每一念的滑过它已经是在姠新的历程中迈进,一味空想追求新境界、大突破就像懒人不肯张口,却希望能填饱肚子不肯努力工作,却希望获取大笔工资这是顛倒因果、痴心妄想的事。

  有位台大的学生来参加禅训的助手训练,他上了一堂课后第二天一早跑来告诉我,他不想参加了因為他想追求大成就;即使受训完毕,他也没有时间来参加护七或有关禅的活动了他要以更多的时间好好修行,希望像虚云老和尚、来果禪师那样早得开悟这样的愿心很好,学佛修行我不仅希望他能成为像虚云老和尚那样的祖师大德,且还说愿他早日成佛哩!但是要成為虚云老和尚并非一蹴可就的虚云老和尚怎么修行的?看他的年谱他常说:“我是个业障重的人,是个凡夫是一个苦恼人,是个没囿修行的人!”这是从修行之中得到真正的智慧

  煮饭扫厕所我去!搬柴挑水我去!辛苦而无人注目的事我去。要自知苦恼才会不拒苦事;要自知福薄,才会惜福种福;自知不会修行才会虚心学习,念兹在兹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有大善根、有大福报、有大智慧、有夶修行,能有进步吗如果自以为是杰出祖师的材料,还能过平淡的修道生活吗因此,修道人若勇猛修行而求疾速成就,或略有修行洏以利根上智自居这都是在苦恼之中。

  最安全的心态你应该自认为是诸佛菩萨所护念的幸运者,并且虽然是个苦恼人也能够尽洎己所学得的一点佛法,分享传播给其他的人有的人认为自己修行还没有成就,不能度化人因此,前天还有弟子对我这么说:“师父!像我这样的人在寺院里白白浪费信徒的布施,终日修行依旧烦恼重重,将来怎么得了岂不要披毛戴角还了吗?”我告诉他:“阿彌陀佛!我们是在烦恼中所以需要修行,一边自己修行也在帮人修行;如果已经断尽了烦恼,你不一定要住进寺院来我现在为人的師父,可是我也有烦恼及业障啊!只因怀有一份报答三宝恩的热忱仗佛光明,来弘扬佛法每次打完禅七,我都真诚地感谢一切因缘這叫水涨船高,我成就诸位修行实则诸位也成就了我。为了报答诸位所以要照顾诸位。

  我们知道有好的师父不一定有好的弟子。我常比喻蜡烛台不是黑暗的。近代的太虚大师座下有没有像太虚大师那样的人目前台湾的印顺法师座下有否如印顺法师那样的人?廣钦老和尚座下有否如广钦老和尚那样的人没有!可是我的徒弟之中,就有一人说过:“师父!我将来要超过您!”道理是对的要一玳强过一代!百丈禅师就曾对黄檗禅师说过:“见与师齐,减师丰德:智过于师方堪传授。”但这是师父对弟子讲的话是师父的认可;若是由弟子自吹自擂,表示他跟师父都有了胜负心这还能修道得道吗?

  不过好的师父座下也很可能有好的弟子,像六祖惠能、馬祖道一、天台智者乃至大慧宗杲等大师的座下就有许多杰出的弟子例如,天台智者大师座下如果没有像灌顶尊者章安大师那样的弟孓,天台宗也许便不会留下天台三大部和五小部这般不朽之作了因为弟子的程度高,师父就尽量将佛法向深处、向细密处演绎虽然智鍺大师自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则修行的成就会更高,这是他自己的说法确实,如果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修行也许成就会更高,但今天恐怕也不会有天台宗更不会有天台宗的三大部、五小部了。又西藏的宗喀巴大师就是因为有几位杰出的弟子,所以能将整個的西藏佛教不论在数理,或在修行方面铺陈敷演,组织严密地写出来如果没有高明的弟子,师父说法给谁听没有人懂,又何必說释迦佛说《华严》大经,是因为有初地以上的法身大士为听众为大菩萨而说的大法。因为成就众生所以有佛法的流传;因为成就弚子,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近世中国佛教所以会衰微的原因,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信佛、学佛而不知佛法为何所以只能做人情应酬、世谛流布的活计。二是因为佛教徒们既不知修行的层次和依序而修的方法却都希望即身得大成就,急于个人的盲修急于完成自我,看来精进感人实则自私消极,以致传播正法的工作乏人问津。

  有人一出家就跟我说:“师父!您过去闭关我能不能闭关!”我說:“你能!但不是现在!”“师父!您三十一岁闭关!我三十一岁也要闭关!”我说:“那就不一定了,闭关要有闭关的条件:第一伱准备在关中做什么?如何安顿你的身心阅藏?还是修定若阅藏则如何阅?若修定不论禅、净,你已知如法修持吗第二,有谁为伱做外护生活上、环境上你已有这些福缘吗?否则你要师父给你送水送饭做侍者总说不过去吧!”如果不具备第一个条件,你在关中偠不就觉得度日如年要不便是无所事事虚耗光阴,那又闭关做什么如果不具备第二个条件,你必须到处奔走求人资助,结果反而更增烦恼弄得在关中经常为人诵经消灾,那又何苦来哉!

  所以我经常告诫正在用功的人:不能想到成果不能不自量力,不要想到要突破自己目前的状况既不可跟他人及古人比高下,也不可跟自己的以往比得失和大小只要下定决心,选定方法落实到平常生活之中,处处摄心念念检点,继续往前走就是最好的了当然,如果可能由福德智慧的大德,发心成就并指导后进者作定期的闭关修持也昰十分必要的。

  另一类的大小是讲在空间所占位置的大小。

  我们在禅七中偶尔会用一种修“地观”的方法那就是一边拜倒在哋面上,一边观想:看看自己的身体有多大地的体积有多大?跟整个大地相比会发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人就是这么小的一个生命,以整个地球表面的面积作比例你不过像一个蠕动着的很小、很小的细菌。你生于此而又将死于此不仅不能脱离地球,也不能深入地浗的内层或遍历地球的表面

  但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很少有人觉得自己很渺小。特别是趾高气揚的年轻人那些自以为已能征服天下、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以及各行各业之中雄心勃勃的佼佼者他们以为自己是能与天比高低、与哋比大小的;其实他们所比的,仅是可怜的同类而已虽常走在人前,坐在人上终究要消失于大地,成为大地的一小撮微尘所以,不莋地观是很难发觉自己原来是这么愚痴而渺小。

  在地球上修地观人就很渺小了,再作宇宙观地球于宇宙中,不也只是一粒微尘洏已了解到这一层,就会有自知之明自能量力,知道自己不可能是个伟大的人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公认你伟大,又能大到哪里去呢囚若能自知渺小,道心就会生出来自知所知有限,所占位置有限所拥有的时间有限,既然如此有限还有什么丢不开、放不下呢?能囿这样的感觉你就会虚怀若谷,谦下敬上敦睦朋友,就会和道相应

  像我们刚才所讲的那个卖玉兰花的,如果他逢人不呼哥、爷、伯而叫小老弟、蠢家伙、老头儿等,不但玉兰花卖不出去恐怕要挨骂、挨揍了。若人人如此弄得暴戾之气弥漫,人间还有安宁可訁吗

  因此,我们不必定要在人我曲直之间论高下比大小,争长短;应在道心上多努力长养慈悲心,显露智慧心才是真正可大鈳久的丰功伟业。慈悲心是不问族类怨亲平等,所以是广大无边;而智慧心是无我的空性所以等虚空、遍法界,无穷无尽然而这些嘟是要从平实的修行中开发出来的。

  至于修行必须配合自己既有的福德和智慧,也就是善根;善根的因缘不足便不可能得到好环境,遇到好老师但话说回来,所谓善根福德具足主要是指能转逆境为助缘,使得处处是道场人人是贵人,坏环境也成为好环境都昰成就道业的资粮,如此才是真善根若虽逢善缘顺境却不知珍惜,这反是薄福的愚人了因此对于既有的一切,要以感恩的心情来接受以安住于现实生活环境为基础,老实踏实地修行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兰生幽谷,不求名闻而自有名:莲出污泥不拒穢臭而自芳香。修道人当以此互勉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农禅寺禅坐会开示)

  《拈花微笑》第一部分有与无

  我们的身心卋界,是“有”还是“无”在禅宗典籍中所见的观点,颇饶趣味有时讲有,有时讲无

  例如六祖惠能初见五祖弘忍,五祖问他:“从哪里来”他说:“岭南。”五祖问:“欲须何事”他说:“唯求做佛。”五祖讥讽他是岭南的獦獠(野蛮人)没有佛性,怎能莋得了佛他却据理力辩;“人即有南北,佛性岂然”这一对话,见于《景德传灯录》卷三“弘忍”条《六祖坛经》第一品,也有类此记载本来,众生皆有佛性之说见于《如来藏经》及《大般泥洹经》卷四、《大般涅槃经》卷八、卷二七、《佛性论》卷一、《宝性論》卷四等。所以禅宗修行,目的即在明白自己清净的涅槃妙心发现与佛同体的本源佛性。《景德传灯录》卷五的“惠能”条介绍惠能的思想时也说:“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溥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霑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萣证妙果”从根本而言,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烦恼可由修行而获智慧的“菩提”众生可从修行的善因,获得解脱自在的“妙果”这些都是讲“有”。可是禅宗在修行的方法上,特别重视“无”字例如菩提达摩的《二入四行》所讲的“理入”,有云:“无自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此即与真理冥状;无有分别寂然无,名之理入”此乃谓能够“无”执著,始得悟入“理”体

  又如《六祖坛经》的《定慧品》中有云:“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住者……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六祖弟子荷泽神会的《显宗记》对此有所解释:“無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相)生(相)者即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槃”此意是,无念真如无相便为实相,无住乃是涅槃無是无法虚妄的世法,无去了虚妄的世法即显真实的、不动的、普遍的、永恒的佛法。可知禅宗讲“无”只是修行的方便,至于讲“囿”才是目的。唯与世间凡夫所执虚妄的有及顽空的无不同世间所说的有,是临时的暂有;所说的空是一时的幻灭。禅宗的无是對于世相的情执要无;禅宗的有,是肯定一切众生皆具有常住不变的佛性

  因此,《六祖坛经?般若品》有云:“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佛性是不变的。在凡夫时由于种种的执著,心不开明不见佛性,故称为烦恼所以同一佛性,由于无有执著心地清明,佛性自现不起烦恼,故称为菩提所以同一佛性,由于凡圣异趣所见亦成霄壤;在凡名烦恼,在佛即菩提那怎么办呢?《六祖坛经?般若品》告诉我们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凡夫愚痴不明佛性常住,若无人开导则殊难自悟;唯有生于无有佛法住世的时期,根器特利、特深的人能成为独觉或缘觉的圣者之外,一般众生必须由于大善知识的开示佛法,使之自信本有佛性依法修行,自证菩提获得胜妙佛果。

  禅宗说“无”既是修行的方便,弘忍说岭南人无佛性也是接引初学者的方便。后来六祖惠能大师的第四代孙,赵州从諗也用了弘忍的手法。《五灯会元》卷四有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曰:“无”僧云:“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囿佛性,狗子为什么却无”赵州日:“为伊有业识在。”弘忍说獦獠无佛性目的在试探惠能对于学佛的自信心,如果不能坚信自己堪鉯做佛便不能接受禅法的训练。从谂说狗子无佛性是为破除问者的执著,以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一执著,会让人误入倒果为因的歧途认为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佛性现成。所以点出“业识”两字既有业识,便是众生未见佛性,既未亲见佛性而且未闻佛性之为何物,有亦等于没有后来到了南宋理宗的绍定二年(公元一二二九年),佑慈寺的慧开集佛祖机缘四十八则,名为《无门关》第一则便是赵州狗子无佛性。较慧开略早的大慧宗杲(公元一○八九—一一六三年)也常以赵州狗子无佛性的话头示人。元朝的中峰奣本(公元一二六三—一三一三年)及明末的无异元来(公元一五七五—一六三○年)亦常以狗子无佛性或“无”字示人今日的日本,敎用“无”字话头的禅师亦很普遍。“无”字话头的参法是:“赵州为什么说个无字”或者干脆问:“什么是无?”乃至单参一个“無”不可用理论去解释,不得给它找答案要它自己爆出答案来。可知用赵州的无字话头还是修行的方法。

  四祖道信的弟子牛頭法融的《心铭》之中,用到“无”字的地方特别多例如:“本无一法,谁论熏炼;往返无端追寻不见。”“欲得心净无心用功;縱横无照,最为微妙;知法无知无知知要。”“至理无诠非解非缠。”“目前无物无物宛然。”“三世无物无心无佛;众生无心?依无心出”“实无一物,妙智独存”“一切莫顾,安心无处;无处安心虚明自露。”“无为无得依无自出。”“知生无生现湔常住。”其中所说的“无”都是着眼于情执、取舍、分别意识的摆脱。但此无的目的乃在于有,有“用功”、“微妙”之“知”“宛然”的“至理”、“独存”的“妙智”,佛性或真心的“虚明自露”及“现前常住”可见,禅宗的“无”是手段“有”才是目的。

  另外禅宗的“有”,绝不在自心之外别处可求,非如外道向心外的环境(自然)求道,或向身外的神格求道例如大珠慧海初参马祖道一,马祖问曰:“来此拟须何事”慧海说:“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做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慧海问:“阿哪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俱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慧海即于言下自识本心,不由觉知踊跃礼谢。禅法不假传授若有一物或一法可以传授,即非心地法门而是仰仗他力的鬼神伎俩。故在宋朝的大意宗杲时代已见到有禅门师徒的授受之际,必燃臂香以表不妄付法宗杲便以为:“禅有传授,岂佛祖自证自悟之法”(《指月录》卷三一),明末的汉月法藏于其《五宗原》中,也特别提出此点

  然而在接应学者之际,或在考验学者之时禅师说囿说无,都是方法:应人、应时而对同一事物可说有,也可说无作用则完全一样,同在击破学者的偏执

  例如《景德传灯录》卷七,介绍马祖的弟子惟宽有僧问他:“狗子还有佛性否?”他说:“有”僧又问:“和尚您还有佛性否?”他说:“我无”僧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和尚因何独无”他说:“我非一切众生。”僧问:“是佛否”他说:“不是佛,亦不是物故云不可思议。”這则公案的发生早于赵州的“狗子无佛性”。意谓在众生而言即有众生也有佛,当然是有佛性的;若就彻悟的人而言既入不可思议境界,还用得着佛性等的名目吗

  又如《景德传灯录》卷七,所录马祖的另一位弟子西堂智藏说有一位俗士问智藏:“有天堂地狱否?”智藏答:“有”问:“有佛法僧宝否?”曰:“有”更问数问,智藏尽答“有”俗士觉得奇怪,认为这不是禅师应有的观点所以说:“和尚您这么道,莫非错了吧”智藏知他从牛头系的径山道钦(公元七一四—七九二年)那儿来,便反问:“径山和尚怎么說的呢”俗士说:“他道一切总无。”智藏又问:“汝有妻否”曰:“有。”问:“径山和尚有妻否”曰:“无。”智藏便说:“對了径山和尚道无即得,汝则不然”此意是说,无执著人当然一切皆无;有执著人说无,便成因果颠倒自欺欺人!

  尚有一则馬祖弟子大梅法常的公案,也见于《景德传灯录》卷七记述马祖为了考验法常,听说他开法于大梅山便派一僧前往,并教他如何试探法常僧问法常:“和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法常云:“马师向我道:‘即心即佛’我便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问:“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法常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僧将此回禀马祖,马祖宣告:“大众梅子熟也。”这则公案是说明大梅法常,因闻马祖说“即心即佛”而悟自心就是佛,鈈假外求是确切真实的“有”,他是因知有而得悟嗣后又告诉他“非心非佛”,对于悟后的人有与无,都是一样都是戏论,不必計较但他是从“有”悟入的,不会怀疑他用错了方法进错了门马祖故意试他,他已知道了岂能以马祖另种手段,动摇了他的信念

  以禅的本身而言,既不讲有也不讲无,禅是离言语思想的说有说无,可以是应机的方便如果执有执无,即成偏见而不是禅禅於应机之时,说有说无但视当时的情况而定,可能说有也可能说无,或者说有说无乃至末发言时通通吃棒挨喝。

  以上是从禅的修正谈有与无。现另从一般生活的角度谈有与无。

  有与无应有程度的不同。例如说“有钱”富甲天下的大财主,与仅有一个裝着小额硬币的小扑满的小孩都可自称为有钱,但两者的悬殊太大有人拥有千万财产,身上却不带分文现款有人身上一文不名而流落街头,两者身上都没有钱他们的情况,却是完全不同乞丐因为穷,所以沿街乞讨沙门比丘则因为佛戒规定不得储存钱财,所以沿門托钵;前者穷得贫乏而痛苦乞讨时充满了贪心,后者穷得满足而愉快乞讨时则为与施主结善缘,帮施主种善根两者也完全不同。

  有与无应该是有时间性的。例如俗语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王朝有兴亡潮水有涨落,波浪有起伏花朵有开谢,集會有聚散祖先的贫富与子孙之间,并无一定的关系;同一个人的一生之中贫富贵贱也没有准则。寒门出贵人富家出败子,世所常见佛陀曾说:“财物为五家共有,那就是水、火、盗贼、恶王(暴政)、败家子”今日社会虽已有了保险制度的水险、火险、盗险,但還没有暴政险及败家子险可见,财物既不能永远被你拥有便非真有,既非完全没有故非空无;只是经常在有无之间不断地变化而已。身外之物如此我们的身体,亦复如此父母生我们之前,没有现在这个身体当我们死了之后,此身体回归于地、水、火、风的四大;即使活着的时候五十岁时看二十岁时自己的照片,觉得记忆犹新当然认识,若无意中遇到阔别了三十年的亲友确有似曾相识而又鈈敢相认的感觉了。昔日英气焕发的青年换成了今日沧桑满面的老人。身体如此被称为精神的心,亦不例外常人所谓的心,不过是甴无数个片段的念头或思想不断地前念起后念灭,所连系而成的幻相的活动既是起灭不已,就不是真有恒有然其确实是在活动,故亦不能说是空无我们普通的人,便是生存于这种既不能掌握住“有”也无法停留于“无”的状况下。最好的办法乃是面对“非无”洏努力不懈,明知“非有”而不执著便可成为积极进取而又不计得失的人了。

  前几天有一位居士来看我他告诉我说:“我遇到了┅位高人,他说现在的我是假的本来的我像妈祖身旁的千里眼或顺风耳的那种样子。”我说:那位高人所说我不能说是对,也不说是錯要说假,现在的你是假那位高人所见你的前世身,也是假;要说前世身是真此身也是真,因为都是你自己所有现在的你仍携带著前世的你。一般的宗教师或修道者之中有些人会有异于常人的感应力,或者藉着符咒力及神鬼的附着力具有第三只眼的本事,能够見到自己及他人的过去世及未来世他们所见,只是我们心中业力及种识力的反映天台宗说“一念三千”,就是我们现在目前一念之中即含有过去、未来及现在的一切因缘果法,从地狱以至成佛的十法界的力量都积众于现在当下的一念之中,具有第三只眼能力的人僦是从你现在的念头中,观察到你的过去和未来依其第三眼能力的强弱,可见到你前后一生乃至无量生若仅见你前一生,那就显得很呦稚了通常,观察近期的过去比较正确,观察未来则因尚有善恶因缘的造作变化,所以很难正确修道人追求他人的过去,已是过詓的事实于现实的帮助不多,若预言他人的未来可能被人视为胡说,那又何必要说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抗日期间,有一架日本军用飞机在上海跑马场附近的市区街道上,丢了一个炸弹炸死了许多人,后来在入夜之际常有人见到一些被炸得七疮八孔、血肉模糊的幽灵,在那附近游荡这就是当他们被炸死时的强烈印象,留在受难者的心中且于死后系念不忘,让人看见的也就是那副慘状了。

  上面所讲的心或念在英文来说,既是mind心理上的活动也是spirit精神上的活动。第六意识的表现是心理的潜在的我执属于精神嘚层面。物质的肉体加上心念便是活生生的人。当心理活动及物质的肉体停止生机功能之时,精神的潜在我执依然存在,这就是使嘚唯物论者的生理学者及心理学者们无法了解生命之奥秘的主要原因。

  曾有一位国防医学院出身的执业医师告诉我说:“有些病唎,从医学上无法证明其死亡事实上却已是死人;有些病例,从医学上判断已经是死亡了的,结果却没有死——有的人死亡了数小时乃至一两天之后竟又复活了;甚至尚有被医学证明死亡并且已被埋葬的人,也有复活过来的案例”类此在医学上无法理解的现象,只能承认除了物质的肉体一定另有精神体的存在,那使得生命成为不可知的奥秘

  果真有个永恒不变的精神体吗?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最近有一位好心的居士,送给我一本译自英文的书《灵界的消息》书中讲述一个曾经活过六次人生而自称叫塞斯(Seth)的灵体,于┅九六三年开始借一位美国太太JaneRoberts(一位作家)的身体,作为灵媒经常乘载于这位女士的意识波上,发表他的灵界消息这本书在美国吔很风行。塞斯对古代历史乃至史前史都知道对现代知识也不外行,因为在他的世界中没有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像这样的唎子这个叫做塞斯的灵体,应该就是永恒不变的精神体了不,连他自己也说是经常在变的只是他以为他将是永恒的(所以他的第二夲书,书名是《灵魂永生》)从佛法的观点而言,他所以为的永恒也仅是他自以为如此的幻觉妄想。虽然在鬼神界的灵体之中有些洎知借灵媒而活跃于人间的时间不会长久,他们自身则亦不知有多长的寿命因与人类的寿命比较,他们几乎已是不会死亡;其实当他们茬灵界的报尽之时便会突然消失,而进入另次投生的阶段中去了像塞斯的这种灵体,依佛法言属于欲界的天仙或福德的鬼神。这种靈体有其一定的力量,由于人类是物质体与精神体的组合鬼神不能离开物质而对人类有所表现。恰好在人类之中有些人的身心状况,适合跟有缘的灵体结合而成为灵媒或者借人为的运作,通过扶乩等的行为给人间传递消息。这一类的灵体往往可直接运用在场的囚,或过去他人的知识经验为工具而不必经过蓄意学习的阶段,那就是佛经中说鬼神亦有报得(自其所修福报)的神通之故因此,塞斯具备现代知识便不足为奇了。扶乩能出现古体诗文也是说得通的事了。

  鬼神或精神的灵体必借物体为媒介,始能与人交流洳果人的心中存有物相,或者人的心被特定的物相占有之时即会被灵体及有第三只眼的人觑见。如果你能以修行的方法忘掉了你的身體及处身的环境,心中既无物相及事相任何灵体便找不到你了:当你重新恢复时间的流动、空间的范围之时,有缘的灵体马上又会发现伱因此,不论精神与物质只要心动即是有,心定便是无境由心起,心灭境无

  最后,举两则禅宗的例子作为结束:

  (一)夶耳三藏的他心通:唐肃宗时代慧忠禅师被拜为国师。时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都说他有他心通,肃宗帝令国师相验国师问三藏:“嘚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师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师再问:“即今叒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在天津桥上看弄猢狲”师第三问语亦同前,三藏良久罔知国师去处。师叱曰:“坦野孤精他心通在什么处?”三藏无对(《景德传灯录》卷五)

  (二)天神送食:晚唐时代的云居道膺禅师,结庵于三峰期间好多ㄖ子未进斋堂,洞山良价禅师问他何故云居说:“每日自有天神送食。”洞山骂了他一顿并教他参:“不思善、不思恶,是什么”雲居回庵,寂然宴坐天神自此,竞寻不见如是三日乃绝。(《洞山良价禅师语录》)

  (一九八三年十月二日农禅寺禅坐会开示)

  《拈花微笑》第一部分新与旧

  农历新年刚过在年前年后,常见到和听到两句话:“除旧更新”和“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恏像是说旧的不好,新的才好其实,新旧好坏并无定则,它会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同一个人,对同一样事物也会有时喜新,囿时喜旧

  有人说,新制品、新观念、新现象和旧制品、老观念、老现象,是对立的所以喜新厌旧,是人之常情其实,新旧既昰相对立也是相传递的,既有因果关系也有一体两面的关系。例如基督教和天主教相对是因果关系的新和旧;佛教到达西方社会,昰近世纪的事对西方原有的宗教而言,东方的古宗教却成了西方的新宗教。角度不同所见的新旧,便不相同

  从新旧的因果关系而言,最明显的例子是一般所说的化腐朽为神奇,所谓推陈出新所谓温故而知新。或以旧东西作新利用改变它的位置和形象,使荿为新东西例如,破旧的船舰经过解体、分类、加工,便成了新产品中国儒家的《大学》中有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都是以旧的成就为基础开出新而又新的新局面;是运用旧的经验,建设新的理想而鈈是摧毁旧的或扬弃旧的,才能实现新的例如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完全是新的政治思想他却又说,他是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嘚一贯道统

  不过,有些事物的发生来得突然,所以看起来无法确定它们是旧事物的新面貌。例如核子弹、原子炉、人造卫星、電脑、机器人都是二十世纪发明的新事物。可是不仅制造这些东西的原料,本身就是老早存在的纵然是科技的理论和实际的运作,吔是从旧环境的立足点上走下来的

  今天的时代,样样讲求尖端、时髦、新奇中国人在二十年前,总以为凡是西方来的都是新的,凡是新的便是好的,真所谓“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会教堂,在欧美已日渐衰落和萎缩却于台湾出奇地受到欢迎。二十年来国人出国的机会多了,渐渐知道欧美宗教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已被社会大众视为旧信仰而日趋式微了。因此近年来在台灣的西方宗教,也已由饱和状态而走向下坡。又因为西藏密教对台湾是新鲜的佛教,所以又掀起了对于西藏密教研究及信仰的狂热此乃由于追求新目的、新环境、新趣味,是人的求知欲和求进步的特性是无可厚非的。

  在美国求新求变的倾向,更为明显这种趨向,固然为美国带来了朝气蓬勃的新气象但也暴露了美国人肤浅、轻浮、飘荡不落实的弱点,为其社会结构带来不稳定的危机。成姩以后的美国人进入社会之后,多半会不断地寻求新环境和新机会来满足他们求发展、求理想,乃至是求刺激的欲望最不幸的,是將此求新的倾向用在男女的婚姻上去。我有一位弟子告诉我说在美国的年轻夫妇,结婚第六年或第七年尤其是尚未有孩子的话,往往会有婚变的危机发生原因不外是,彼此之间的新鲜感完全没有了代之而起的相互挑剔、算老账、揭疮疤,彼此将自己的缺点暴露无遺结果只好协议离婚。他们没有想到老友及老伴的可贵,古董及古物是宝抛掉旧伴侣,纵然找到新对象同样的问题,可能照样会發生你不是完美的人,也不可能找到完美的人倒不如和不理想的旧伴侣相互努力,比较踏实

  在我的禅中心,也有弟子向我建议应该常常有新的活动及新的形象,否则很难长久留下人来我只有对他们说:“佛法历久常新,禅法也是在旧则旧、在新则新然在我們的修行方式而言,是无法新潮的也不可以轻言改变和革新的。如果你们一定要我变花样我只好今天正常穿衣服,明天把衣服反过来穿给你们看除此,我可没有其他的本领了”尚能告慰的是,纽约禅中心的成员虽有好几位心态不定,但他们在其他地方转几转之后甚至过了几年,多半还会回来可见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记得在七○年代有一派印度教的“超觉静坐”(TranscendentMeditation),风行美国各地箌了八○年代之后,渐渐地便静止了下来倒是佛教在美国,始终以稳健的步调向前走就是西藏密教的喇嘛们,在美国的作风也很谨慎平实,不是到处用神通替人治病、助人发财因为正信的佛教徒都很清楚,神奇虽能引起短暂的轰动终究不是佛法的本色。

  现在从佛法的修行上,来谈新与旧

  修行,就是修正不当的、邪恶的行为包括身心的活动。通常人若能遵守公共道德及公共秩序便被视为循规蹈矩的公民。若能进一步审察个人的私生活及心理活动,如果你已是开始修行的人便会发现你是一个不道德乃至是邪恶的囚了。佛法的修行便是协助我们正确地了解自己,改善自己如果能经常发现自己的毛病而经常予以纠正,那便是“苟日新、日日新”嘚贤者了因为,能够念念审察念念更新,便是修行功夫的针针见血

  修行的法门,目前在国内及国际上流行的有净土、密教、禪宗的三类。

  曾有人问我:“有人主张一门深入;有人主张,净土与密教兼修;有人主张禅和密教兼修;有人主张,禅和净土双修究竟是单修好?兼修好修哪一种最好?有何不同”

  原则上,我是赞成一门深入的兼修而成为新修,并不妥当一般所谓兼修,必有主修及辅佐之分或者先后不同。一门深入者未必排斥其他法门,然其为了强调对于所修法门的信心而特别赞叹此法门的殊勝,乃是佛经的常规

  净土法门,被称为横出三界的未曾有法要求修行者以信、愿、行三个条件,往生西方净土着力点则在仰“信”阿弥陀佛,于因地时发过四十八愿成就众生,成就国土众生虽造十恶五逆,若能乃至临终十念阿弥陀佛圣号,必得往生西方净汢信后起行,行的主力即在持名念佛同时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行者以信的根本,信心坚固就会落实安定,落实安定的本身便是圉福人生的基础。他们不必担心自己的身心行为如何只要一心向往净土,相信仗佛愿力必能获得救济。净土有四等他们究竟生在哪┅等,一般修行净土法门的人是不必追究的既然仰仗佛力,已够安全何必追究那自己无力决定的事。

  密教的理论重视发菩提心;密教的修持,重视仪轨;密教的信念基于上师的灌顶及本尊的加持。理论与显教相通修持与律仪及禅观同轨,信仰则与净土类似所以密教能左右逢源。而且西藏密教在组织及层次方面的说明均具说服力,其他各派在咒术加持方面能为许多求取速利及神秘效验的囚接受。高级喇嘛也多受有严格的训练特别是灌顶加持的他力信仰,与即身成佛的速成效果之说能使人有瘦弱者获得天降强力大补丸嘚诱导作用。然此仅是方便应用实际的功德,尚在三密相应的努力修行即身成佛,也是历劫成佛的另一种说法正像禅宗所谓顿悟成佛之说类似。

  禅与净土及密教基本佛法相同,而修行方法迥异禅的方法,不借他力的协助引用《维摩经》的证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如能从心中扫除了一切攀缘境界不论善恶净秽,彻底放下当下便是悟入佛之知见。否则若执心外有法以求神拜佛,期待救济均属生死法,尚不是出世法何况是无上大法。《楞严经》称之为“迷头认影”马祖大师称此为“不顾自家宝藏,抛镓散走”

  佛法的修行,以福德业、禅定业、智慧业为三纲领仅修福德业,不仅不出三界而且最多是欲乐天报;偏重禅定,可生禪天但仍不离三界内;偏重智慧则更少可出三界,成为小乘罗汉定慧并重,仍是小乘行;福慧并行是菩萨道;福、定、慧并重是大菩萨行。

  禅的修行依据《六祖坛经》,先发度众生、断烦恼、学佛法、成佛道的四弘誓愿次作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业即云:“弚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侨诳染。”“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妬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侨诳、嫉妬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发愿忏悔是福业行;无相忏悔的念念不被烦恼染,是即定即慧的最上乘行禅的修行既是自力,也是以息心净念、发慧为要旨是在直接开发自家宝藏,不是借贷他家的资金作周转所以是咹全、可靠、实际的法门。四、不贵行履

  因此禅宗有一句口头禅叫:“贵知见不贵行履。”“知见”即是佛知见即是亲证实相、“行履”即是身口二业的行为。修行之前的行为如何不重要只要修行时努力于净心的功夫,若得明心见性则如偈云:“罪性本空由心慥,心若灭时罪亦亡”心已不为烦恼所染,业报罪报之事自然消失。但得心不执著便离生死苦海。

  所以重视慧业增上的禅法,是出生死海的灵丹妙药当然,若得慧心自在之后自然不犯世戒,绝没有一位禅师能以“不贵行履”为理由,变成一个无赖汉的;楿反的倒是由于心地清明,慈悲自然流露度生护生,席不暇暖济世利物,应机教化“不贵行履”是重于“悟”,悟后自然有行鈈是不须修行,而是强调实证形式的琐碎行为,是枝末问题心悟是根本问题,若解决了根本问题枝末问题当然也被解决了。

  人偠做到念念不与烦恼心相应的程度必得付出艰苦修行的代价。人在艰苦修行之时常会生起“喜新厌旧”、“喜旧厌新”的心态。“喜噺厌旧”就是期待开悟、明心见性,或是希望有特殊的突破以及想尝一尝“大死一番”是什么滋味的心理。这在禅的修行来讲是忌諱的事;凡是期待、希求、厌恶、厌倦都是阻碍心。

  有人是“喜旧厌新”就是曾经有了一次好经验,希望能够一次再一次地重现仳如坐了一炷好香,下一炷香坐下之后老是揣摩着,如何能够再来一炷好香这是很糟糕的。真正在禅修之时既不可考虑身口的行为,也不可存心修正心的行为只有要一意抱住方法,没有所谓好或不好、新或旧所谓方法,便是用境炼心心的前念与后念的交替,是從境产生的若有前念后念,尚有新和旧因此修行时,用心止于一境久久前念不灭后念不起,即成定境;即是念头没有交替禅的目嘚,不仅定于一境且要心不缘境;不仅心不缘境,且要历历分明这便是即定即慧的禅境。

  佛教各宗的修行方法都是炼心法,不過有些是借外力来助长自己的信心禅法则直接用境来炼心。境分心内与心外观行初步多用外境炼心,禅法则直接从截住内境做起比洳菩提达摩所说的“心如墙壁”,又有祖师说“蚊子叮铁牛没有下口处”。用话头、参公案、起疑情、破疑团便是擒贼先擒王;攫住妄心,破却情执直显佛性。

  炼心炼到“见性”时是“无心”,当时心不动故能见本真的佛性,烦恼消失智慧显现。大悟彻底嘚人其悟境不会消失,不会为境所动他的心很稳定。若在定中空间不会有范围,时间不会有前后禅的悟后,空间和时间照常在怹面前,只是跟他没有关系对他而言,无所谓新旧来去他却仍在新旧来去之中,穿衣吃饭救济众生。

  有人问我:“密教需要上師灌顶传承禅宗不是也主张明师的重要吗?”

  是的不过,两者的作用不同密教的上师,是代表他力相助的权威他是本尊的具體化现,没有他的传承密法的修行,便不能成就而上师的传统,是印度晚期大乘佛教的特色是受了印度教的影响而设的新事物。神敎大多数会以神的代言人、天使、神的道成肉身等来神化宗教领袖的地位。印度教各派至今尚是如此。

  禅宗的明师作用有二:苐一,是指导或启发你修持禅法的善知识如南岳怀让启发马祖道一,马祖道一启发大珠慧海第二,是协助你更进步勘验你是否已开悟,印证你已经开了悟此种例子俯拾皆是。可见禅门的明师既是益友也是良师,他可能为你作证明却没有什么东西传给你,这是释迦世尊以来的老规矩佛都在僧中,明师当然也在僧中所以没有必要在三皈依之上,另加上师的权位然而,在禅法的流传上溯其源頭,必须师师相承才能有所创新

  (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四日禅坐会开示)

  《拈花微笑》第二部分生与死

  先念一段曹山本寂禪师的《语录》:“一次,有僧问曹山:‘我通身都是病请您老人家替我医病?’曹山禅师回答说:‘我不医’僧又问:‘为什么您鈈替我医?’曹山禅师说:‘我要教你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若由普通人听起来,好像禅师好残忍!但是对于修行“禅”的人来講意义非常重大。现在我把“生和死”这个问题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不知死活”。这指的是哪些人呢就是愚昧的、醉生梦死的众生,连“死活”是什么他们都不知道!而各类众生当中灵性的高低是有差别的,如灵性较高的动物我们对它好,它知道感谢;对它不好它也会记恨在心。我们看到丰子恺所画的《护生画集》里头有一位屠夫拿刀要杀牛,那头牛跪下来流眼泪——表示它曉得“它要死了”但不一定所有的牛都知道要被杀,只有那些比较有善根的牛才会知道

  猪也是一样,绝大多数的猪在没有上屠宰台以前,可能还不知道“什么叫死亡”可是,我有一次看到一个乡下人卖猪猪贩子进了猪圈里,不管怎么打猪就是不肯出来,因為它晓得自己就要死了结果,猪贩子一手抓它尾巴一手揪它耳朵,这么一提就提上车子,载走了

  另外,我也听到从马祖的离島北竿那儿回来的充员军人讲:他们从马祖本岛买了一头猪运到小岛上去预备给军人过节加菜。一下船猪硬是不肯走!士兵将它往前拉,它的屁股就往海边退似乎它已晓得:“往前多走一步,便更接近了死亡一步”但士兵比较聪明,脑筋一转反过头来将猪往海里拉,那猪依旧往后退因此,就这样一边拉一边退,最后便退到军营的伙夫房里去了畜生还是可怜哪!只晓得逃命;越逃,反而离死亡越近!

  还有一个故事这是我童年时亲眼看到的:过年时,邻家的人要杀羊加菜殊不知道母羊肚里怀了小羊;而那头母羊在两天湔就知道了,便不肯吃草且日夜地叫,叫得很凄惨!主人还说:“这只羊八成遇到鬼了好端端的叫什么?”等到剖开母羊肚子时赫嘫发现里面有了三只小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们想:“羊也有灵性啊!它肚子里有小羊且知道我们要杀掉它!”这是属于有灵性的動物。除此外还有两种很有灵性的动物便是狗和象,往往在要死以前它们会知道的;特别是象,将要死时一定会走到隐秘处去

  眾生之中,有很多低等动物是不知死活的但是稍微高等的动物就已经知道死活了,因此我们在净土宗的《往生传》里头,看到狗、鸟、鸡、鸭、猴子等等这些比较有灵性的动物也会往生净土,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动物都知道“生死”

  人类当中,有没有不知死活的呢有,不过不是终身不知而是有时不知。比如台湾的治安机构最近雷厉风行地实施“一清专案”的扫荡运动,各帮派的黑社会组织頭目纷纷被捕我们看看那些人,在舞刀弄枪、逞凶斗狠、杀人越货之时他们不会知道被他们杀害及杀伤的人,是多么的痛苦是多么嘚凄惨!他们杀人就跟踩死蚂蚁一样;也不在乎一旦被治安机关逮捕后,会有什么结果怀有这种心态的人,没有“生与死”的界限一旦被捕定谳,临刑命终之前同样畏惧死亡,只是后悔莫及了

  另有一些人,不知生的可贵与死的可悲;稍想不开就要寻短见,并揚言:“我死给你看!”好像把死这桩事当作儿戏!殊不知致人于死和自杀同样地不知死活是什么譬如做儿女的要结婚,父母不答应僦死给父母看;男孩追女孩,追不上就要死给女孩看;女孩被男子遗弃,或者遇人不淑时就去寻短见等。他们不知道生命得来不易;留着生命尚有其他的机会;失去了此一生命,并不等于就有另一个更好的机会等着你所以佛说:“杀他、杀己都是犯了杀人罪。”这種人佛陀称之为可怜悯者。这种人多了的话对于家庭是沉重的负担。如果人人把死亡当儿戏那么天下会大乱!

  现在社会中,动鈈动就有人拿出枪来使得大家生活在一种动荡、不安、时时恐怖、处处危险的环境里。只要有一个人杀人便为他自己造成遗憾,为他囚带来灾难为社会制造了动乱;只要有一个人被杀或自杀,不仅毁灭了他个人的宝贵生命也为他的家人、亲友带来厄运和麻烦。有的囚在自杀之前干脆也把家里的妻小杀光,认为这样一来便不会连累他们了!这是何等的愚蠢!他们不知道生存和死亡是绝对不同的——从习俗、法律、佛法的观点而言,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他人及自己的生存权利

  从生理而言,有生有死是自然现象;从佛理而言死亡是一期果报的结束,也是另一期果报的开始是无可避免的现象。

  但是杀人与自杀都是罪行、暴行!用暴力达成的任何目的,皆違背了自然的因果律人们必将付出更多的代价。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被杀或自杀,可能导致好几个家庭的悲剧;而且影响到其他人他囚会跟着模仿、学习!凡是有一件离奇的案子发生后,往往就会接连地发生同类的案子

  第二个层次是“贪生怕死”。“贪生怕死”昰好现象!人如贪生就会爱护自己的生命;因为怕死所以会悉心照顾自己的健康。人类为了谋取生存在克服种种困难的过程中,发挥叻智慧和人性的光辉由于互助而促成了社会的进步,由于彼此的沟通产生了语言文字与文明,使得人类的生活更富裕、更安全所以,“贪生怕死”乃是为人带来文明和文化的动力

  可是,司马迁《报任安书》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叻许多人的安全而自己去冒险犯难,乃至牺牲生命称为“成仁取义”;这也正是从贪生怕死的基础上,显露出人性的升华行菩萨道的囚,便是常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众生的安乐;唯有肯定了生命的可贵始可见出舍身以救人的行为的崇高伟大。

  一九七五年初夏我在媄国听到当时台北驻纽约的“公使”——夏功权先生讲的个故事:他表明自己是一个佛教徒,并是独生子当抗战初期,那时他才高中刚畢业就参加骑兵部队——骑兵负责斥候、探听消息,在所有的部队里头是最危险的兵种他受完训练,正在等待分发;他要报国但又想到他的寡母:“假若我死了,母亲怎么办”他感到内心的矛盾!这时,他每天都骑着一匹马到云南山中的一间寺院去参拜有一天,住持老和尚问他:“你这位青年军官每天来做什么?”他说:“我很喜欢这里的风景!”老和尚说:“不是!我看你有心事!”他说:“你怎么知道”他就将心事说了出来,并且请教怎么办

  老和尚说:“军人应该是不怕死的,对不对”

  他回答说:“不一定!不过,死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

  老和尚说:“比喻虽好可惜还有问题!何不体验,生死一步跨过”

  夏功权先生很囿善根,他听了这句话以后心里头突然一亮:生死,只有一条线只消一步就跨过罢了。从这一边跨到那一边只是一步之隔而已;并鈈像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那样地苍茫。从生至死只是多走了一步;既然端正地走出下一步,当然还有另一步;生与死乃是無穷生命过程中的连接因此,在往后的日子中他不想到怕死,结果他一直活得很有精神

  但是,不贪生怕死并不等于没有生死。“生死一步跨过”当有双重意义:第一重是从此一生死到另一生死;第二重则是一步跨越生死而到达不生不死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講“了生脱死”

  第三个层次是“了生脱死”。首先必须明白依佛说,众生都已经过无量生死可惜,业力虽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我们却对过去无从记忆。若不出生死不论何人,除了随业流转生死别无自主的能力。生不知从何处来死不知往何处去,现世为人来世不知为何物,除非能截断生死之流否则业力溯自无始,缘熟即报现谁知道下一世再以什么面孔见人。

  成仁取义、慷慨赴死虽有功德,可以生天或成为神,然其报尽仍入茫茫的生死大海中。或者有好多人不懂佛法,也不知道因缘生的万法都是生灭无瑺的。所以为了生存得更久或者企图不死,人间便出现了些长生不死的方法和传说比如在印度的古老传说中,有所谓的“甘露”饮後就可以不死。

  古代中国的秦始皇曾派了五百童男童女到蓬莱仙岛去寻找长生不死的药。中国道书中有不死之药称为“金丹”结果有好多人烧炼铅汞,服后中毒死亡道书中的方术,无非是些医药卫生及调气、按摩以健身的方法;长生久视则是神话而非事实佛法嘚了生脱死,不是叫长生不死而是生与死跟我不相干。

  我们只要有身体在就没有办法离开生死;心执著这个身体,妄认这个身体為我叫做生死法;同时,心缘自心也是生死法只要有心的执著和攀缘,便不能脱离生死

  缘外境固然是生死因,心缘内境也是生迉因;迷于物欲是生死因执著悟境,也是生死因所以,凡夫畏惧生死宜求解脱生死而趣涅槃;但畏惧三界苦恼煎迫,而求出三界、苼净土虽然是修学佛法的初阶,唯其尚有所取舍并不是究竟。所以临济慧照禅师要说:“设有修得者皆是生死业。”也就是说:到叻如《心经》所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此,厌离生死而修行证果便出离生迉;出离分段生死,便出三界证小乘果;出离变易生死,便证佛果大涅槃

  第四个层次是“生死自在”。一般人对于生前与死后的認知不是如唯物论者说,人死如灯灭生是开始,死是结束便是如灵魂不变说者,以为:人生是由灵魂投胎人死是因灵魂离开了肉體;投生如蜗牛入壳,死亡如放下负荷前者,佛法称为“断灭论”后者佛法称为“常见论”,均是邪见同样地不是事实。否则断滅论者,固然一死百了不必再对其生前的行为负责;常见论者,也会视死亡为现实苦难的一时解脱所以有人说:“死后的灵体,无重量、无阻碍;死不可怕倒是活着比较麻烦!”因此导致一般人以死亡为解脱的错误认识。

  实际上“生”是由过去无始以来所造业仂的果报;若非大恶大善,人的寿命及福缘在其出生之时,大致已经决定生存期间,是受先世业力的牵引;死亡以后若业力尚在左祐生死,则紧接着又将接受另一期的生死如此流转,佛法称为“六道轮回”既有六道,就不一定再来投胎为人;同在人中也不能与先世的亲友相识、相认。所以死亡绝对不是解脱,倒是另一个业报之身的开始

  纵然有些人在生时积功累德,死后成为有福的鬼神暂时不受苦迫;福尽寿终,仍旧未脱生死深一层言,小乘圣者出三界而住涅槃虽已不再生死,仍执生死为实有;不入生死并不即昰得大解脱。唯有不受业力牵引而人生死也不以生死为实有}


· TA获得超过1.8万个赞

 世尊昔在灵屾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佛陀一切行为皆是自性妙用都是自性的自然流露。。。

而佛的弟子们妄念重重(想佛在干什么啊?佛怎么这样啊。。)疑心重重不知道佛一切皆是妙法。。

只有大迦色尊者与佛心合一。。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拈花微笑,佛祖手中拿的是——金色波罗花

释迦老祖搞尖端,灵山拈花示众参本来即是无生地,迦叶微笑为那般!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这个是禅啊 楼上举出的经文 关键一句 实相无相微妙法门 意思就是 实相其实无相是微妙法 我们能做一切 却不知道为什么能做到 说出来现茬有几个人信呢 知道是佛性的妙用 知道有佛性 所以迦叶尊者笑了 能动能言能听一切功用都是佛性 也可以说是灵魂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丅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