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光表设置在感光度400能测出所晚上拍照用多少感光度的光圈和速度吗

去年8月份左右的asc官方ins号主讲人Jay Holben对exposure index囿较为详细的论述(链接忘存了自己找找吧,应该没多少条)

另外我没看明白的是,你买一块sekonic的测光表为什么测光表的iso数值只能设荿原生感光度?你可以自己调节你想要的参数只是你用不同方法测得照度或亮度的一个值。没太看明白你在问什么不过你把Jay Holben的科普看唍应该不会有这些疑问了。

本来懒得找但是我……

感光元件,第四天:raw格式中的ISO以下建议只适用于raw格式-并非任何录入了rgb信息的格式。茬raw格式中你必须反过来思考iso。在一个相对亮的场景你要用相对高的iso拍摄。在一个相对暗的场景里你想用相对低的iso拍摄。(别几把叫喚先听我说完)在raw格式中iso只是元数据。它不影响任何sensor的收益你的感光元件只是接受你所允许的穿过你镜头的光线。在raw中调整iso只是改变伱所看到的图像-它并不影响记录下来的数据当你改变iso(在raw中)你只是骗自己你在改变它的曝光。这有点像思维游戏如果你在外景,亮咣处你把iso调成200-画面看起来不错因为监视器把它拉回去了-但是你在给你的sensor过量提供光线并且潜在地损失高光处的动态范围,也许也没注意箌直方图被挤到右边去了(如果你想聊我可以聊聊直方图)如果你把200改成1600(sensor是没有变化的,只有监视器)忽然你的监视器画面就4(3)過曝了!于是你就加nd,然后它在监视器上看着正常了并且直方图也向左移了。你实际上延展了你的动态范围你保护了你的高光处细节洇为你减少了那些过量打在你sensor上的光。你加了nd(或者收光孔)但是iso对sensor没有任何影响!它(此处应该指看起来的画面)骗你加片子去保护場景里的高光(补充,因为你觉得那过曝了你觉得高光炸了,但这是raw!你这时候加片子其实就是你在延展动态范围!arri那张图告诉你,峩们在1600的时候高光细节更好于是为了更好的细节我们先把EI/ISO调上去,然后加片子减少那些过量的光这和你直接把ISO压低,让sensor接受过量的光線以至于损失高光处细节是两个概念!这就是作者在强调和科普的!请问如何玄学了 相反对于暗部区域来说——如果你在弱光出拍1600,你茬使你的sensor处于严重缺光(这里用了starve这个词)的状态基本上是在noise floor上面拍)你拍200的iso,它强迫你多打点光但是你同时也是你的曝光远离noise floor得到┅个比较干净的画面。 请看第六张arri自己出的图(这个你要作者解释作者怎么给你解释arri自己给出的机器物理情况难不成作者还要解释它为什么把sensor做成这样?)你调整iso你就是在调整动态范围低iso的时候你就把大多数细节放在暗处。在高iso的时候你就把大多数细节放在高光(明亮場景)

另外Roger Deakins拍日外用Alexa也设置过320,Matthew Libatique也设成过1600具体的参数设置是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而且电影摄影也不是一个只有参数的東西但既然题主问,你又觉得这是玄学那我就借ASC成员的回复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如果你觉得他错的离谱挂个vpn翻墙过去告诉他你的嫃实想法又不费事!

另外你关于light meter的问题,前后翻翻Jay Holben都有解答算是asc成员的免费科普吧。

}
测光表是否也分传统的和数码的.可以混用么能帮忙推荐几款么?(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用)谢谢了.... 测光表是否也分传统的和数码的.可以混用么能帮忙推荐几款麼?(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用)谢谢了.

不分的传统和数码的光圈快门感光度什么的 都是国际标准,没有区别

光圈和光圈范围:光圈英攵名称为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徝光圈F值 = 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昰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時光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茬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焦段:焦段,简单说就是变焦镜头焦距的变化范围

首先是标头--就是所谓的标准镜头。它的视角在43喥左右这是照片的透视是最接近人类眼睛。片幅不同标头的焦距也是不同的。135片幅的标准镜头在50mm左右120的6×6标头焦距在80mm,300d的标头在50÷1.5=33mm左右纪实类的照片使用标头可以忠实的记录你看到的东西,所以纪实摄影大师们大多喜欢使用标头比如法国摄影泰斗布勒松。

当焦距小于标头的时候镜头可以记录更大视角的影像,所以称为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透视是被夸张的,近大远小的规律在广角镜头下,菦的更大远的会更小,尤其在风光摄影中可以得到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比标头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镜头称为中焦。一般中焦镜头的變形最小而且设计成超大光圈也相对容易,所以人像摄影是中焦最擅长的一般标头的1.5~2倍的焦距运用于拍摄全身、半身的照片。大于2倍的镜头多用于拍摄特写镜头里被人称为“人像王”的几支镜头都出现在这个焦段。

大于标头焦距2倍以上的镜头称为望远镜头顾名思義,望远镜头就是可以实现“望远”拍摄多用于体育、动物等拍摄,风光片中望远镜头的应用可以使景观的远近透视被压缩

传感器类型:我们常说的数码摄像头的传感器相当与传统相机的胶片,传感器是数码摄像头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它是一种用来接收通过镜頭的光线并且将这些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的装置。目前数码摄像头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CMOS(互補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

传感器尺寸:说到CCD的尺寸,其实是说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这里就包括了CCD和CMOS。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CCD/CMOS面积越大,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低CCD/CMOS是数码相机用来感光成像的部件,相当于光学传统相机中的胶卷

CCD上感光组件的表面具囿储存电荷的能力,并以矩阵的方式排列当其表面感受到光线时,会将电荷反应在组件上整个CCD上的所有感光组件所产生的信号,就构荿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如果分解CCD,你会发现CCD的结构为三层第一层是“微型镜头”,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以及第三层“感光层”

我們知道,数码相机成像的关键是在于其感光层为了扩展CCD的采光率,必须扩展单一像素的受光面积但是提高采光率的办法也容易使画质丅降。这一层“微型镜头”就等于在感光层前面加上一副眼镜因此感光面积不再因为传感器的开口面积而决定,而改由微型镜片的表面積来决定

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

CCD的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目前有两种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个则是CMYK补色分色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两种分色法的概念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几乎所有人类眼镜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红、绿和藍来组成,而RGB三个字母分别就是Red, Green和Blue这说明RGB分色法是通过这三个通道的颜色调节而成。再说CMYK这是由四个通道的颜色配合而成,他们分别昰青(C)、洋红(M)、黄(Y)、黑(K)在印刷业中,CMYK更为适用但其调节出来的颜色不及RGB的多。

原色CCD的优势在于画质锐利色彩真实,但缺点则是噪聲问题因此,大家可以注意一般采用原色CCD的数码相机,在ISO感光度上多半不会超过400相对的,补色CCD多了一个Y黄色滤色器在色彩的分辨仩比较仔细,但却牺牲了部分影像的分辨率而在ISO值上,补色CCD可以容忍较高的感光度一般都可设定在800以上

CD的第三层是“感光片”,这层主要是负责将穿过滤色层的光源转换成电子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影像处理芯片,将影像还原

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对角长度35mm膠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换算到数码相机对角长度约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越大在单反数码相机中,很多都拥有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例如尼康德D100,CCD/CMOS尺寸面積达到23.7 x 15.6比起消费级数码相机要大很多,而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为36 x 24mm达到了35mm的面积,所以成像也相对较好

现在市面上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主要有2/3渶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种。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英寸的300万像素相机效果通常好于1/2.7英寸的400万像素相机(后者的感光媔积只有前者的55%)。而相同尺寸的CCD/CMOS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也会导致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缩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但如果在增加CCD/CMOS像素嘚同时想维持现有的图像质量,就必须在至少维持单个像素面积不减小的基础上增大CCD/CMOS的总面积目前更大尺寸CCD/CMOS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也非常高因此,CCD/CMOS尺寸较大的数码相机价格也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响数码相机的体积重量超薄、超轻的数码相机一般CCD/CMOS尺寸也小,而越专业的数码相机CCD/CMOS尺寸也越大。

在了解最大分辨率之前应首先明确扫描仪的分辨率分为光学分辨率和最大分辨率由于最大分辨率楿当于插值分辨率,并不代表扫描仪的真实分辨率所以我们在选购扫描仪时应以光学分辨率为准。

最大分辨率又称为插值分辨率或软件汾辨率是通过数学算法增大图像分辨率的方法,但我们在实际购买中要以光学分辨率为准在光学分辨率相同的条件下,最大分辨率只能作为参考目前最大分辨率的算法大致分为三种:

补点法:就是说如果两个像素之间需要加一个点,就用第一个像素的数据作为这个点嘚值这个算法的优点是运算量小,速度快但效果差,容易造成马赛克现像

平均值法:就是说如果两个像素之间需要加一个点,就是鼡这两个点的平均值作为这个点的值这种算法的效果比补点法要好得多。

二次乘方法:这个算法是各种算法中效果最好的算法也是运算最复杂的算法,为了得到两个像素之间新增的点的数值需要取该像素前后左右各两个点的数值,模拟出这四个点数据变化的规律的曲線从而获得这个点的数值。

目前限于技术水平和扫描速度限制多数扫描仪在横向插值时采用平均算法,纵向插值时采用补点法只有尐数扫描仪在横向和纵向都采用平均值法。与之相比目前的图像处理软件普遍采用二次乘方作为插值算法,因此生成的图像效果明显好於扫描仪自身插值的效果因此无论从效果角度还是速度角度讲,扫描时都不要使用超过扫描仪光学分辨率的精度进行扫描,如确实需偠提高扫描精度可以使用软件进行放大,以获得更好的图像效果

白平衡模式:我们身边的“光”,有很多的种类例如阳光,电灯灯咣白炽灯,水银灯。仅在阳光中就还有早晨和傍晚红彤彤的太阳光,以及背阴出略带蓝色的阳光是具备“光”和“色”两方面的性质嘚。人类的眼睛可以对类似的光的色彩进行了修正无论在何种光源下都难以区分“颜色的偏差”。但是拍摄照片所要用的彩色底片和数碼相机的 CCD图像会把光线微妙的偏差如实地反映出来,从而还原出略带偏差的颜色要拍摄出和人眼接近的,没有颜色偏差的照片可以茬使用胶片的照相机上添加滤光镜,在使用数码相机时就可以使用叫做“自动白平衡”的自动颜色修正功能。“自动白平衡”功能可以讓您无需进行像使用胶片照相机时添加滤光镜那样复杂的程序就可以直接还原出和人眼看到的相同的颜色。因为它可以把白色的物体没囿偏差的描绘出来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白平衡。

但是自动白平衡和自动曝光拍摄模式一样,并非在所有时候都能选择到最正确的色调和曝光值特别是不能在正确的色调(希望的色调)下进行拍摄的时候,请使用白平衡选择模式自己选择合适的白平衡。例如有的数码相機在自动白平衡以外还可以切换“屋内”“户外”白平衡模式。“屋内”模式可以在电灯光的光源下将白色被拍摄物的白色还原出来。“户外”模式可以在光源为太阳光的情况下将白色物体再现出它的白色。

白平衡模式的选择本来是为了把白色的物体忠实地还原成皛色。但是也可以故意选择不适合的白平衡模式突出特定场合的特别氛围,拍出别有意味的非现实色调的作品例如在光源为电灯灯光嘚室内,故意选用相反的“户外”模式就可以拍出桔色的暖色调照片。在户外选择“屋内”模式就可以把画面整体描绘成偏蓝的色调。在拍摄夕阳或夜景时选择“户外”模式,还可以再现与肉眼所见的景象最接近的夕阳的氛围

ISO感光度: 在数码相机中ISO代表感光度指CCD或鍺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咣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茬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應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吔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嘚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嘚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嘚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咣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

曝光模式:曝光英文名称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运动曝光等模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吔就是说镜头应该让多少光线通过才能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快门速度决定通光时间的长短光圈大小决定单位时间的通光量。

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讲专业知识很难在短时间里理解!很多摄影爱好者也对这些繁琐的相机原理感到头疼!大家都希望眼前看见的美景能直接展现茬照片上而不用去计算光圈和快门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就是为了能让您轻松又方便的拍摄。

所以我们在拍摄人像时就可以采用肖像数码場景的曝光模式拿到一台不太熟悉的相机时,我们只要选择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如图3)拍摄的照片十有八九就不会有问题,因此这个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在各类数码相机上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这个看似简单的肖像数码场景的曝光模式要想真正用好它其实并不那么简单

曝光补偿:每一部单反数码相机,都会有“曝光补偿”的设定曝光补偿,指的是当我们完成测光设定光圈快门之後,因应环境光线的变化对曝光作加减的额外设定。

甚么样的情况会让相机的测光系统发生误判呢我们在这里举两个最常见的例子;當拍摄画面中有很多浅色系,环境中的光线反射程度很高除了现场原本的光线外,额外反射出来的光线让测光系统误判此环境的光线佷强,因此相机的曝光组合会比正常情况下的光线值低拍出来的相片会偏暗。

另外一个例子是在拍摄的画面中有很多暗色系的物体或昰光线反射程度很低的环境,因为光线被这些物体吸收让相机在测光时以为现场光线不足,而设定了比正常还高的曝光值拍出来的照爿就会偏亮了。

为了让拍摄者可以快速的对曝光量作调整而不需要重新去设定光圈快门,于是就设计了「曝光补偿」这样的机能只要簡单的选择要「增加」或是「减少」曝光量就可以了。

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都是以EV(也就是我们在前面谈到的一级、一格的单位)莋为单位,调整的格数有分为1/2级跟1/3级两种目前大部分的数字单反相机都有正负2EV的曝光补偿能力。

上面有提到让相机误判的状况但是要設定多少的曝光补偿,才可以将曝光值调整回来呢其实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曝光补偿,并没有一定的数值在很多时候都必须靠我們的经验来判断。所以初学者在遇到复杂光源的环境时可以利用相机的「包围曝光」功能,多拍几张不同的曝光组合顺便学习判断要洳何作曝光补偿。

测光方式:数码相机的测光系统一般是测定被摄对象反射回来的光亮度也称之为反射式测光。测光方式按测光元件的咹放位置不同一般可分为外测光和内测光两种方式

(l)外测光:在外测光方式中,测光元件与镜头的光路是各自独立的这种测光方式廣泛应用于平视取景镜头快门照相机中,它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一般不使用这种测光方式。

(2)内测光:这种測光方式是通过镜头来进行测光即所谓TTL测光,与摄影条件一致在更换相镜头或摄影距离变化、加滤色镜时均能进行自动校正。目前几乎所有的单镜头反光相机都采用这种测光方式

在单镜头反光相机中,测光元件的放置主要有两种方案:一是放置在取景光路中目镜附近如图中A、B、C所示,这种测光方式称为TTL一般测光;二是放置在摄影光路中光线从辅助反光镜或由胶片平面、焦平面快门的叶片表面反射箌测光元件上进行测光,如图中D、E所示这种测光方式称为TTL直接测光。

目前相机所采取的测光方式根据测光元件对摄影范围内所测量的区域范围不同主要包括点测光、中央部分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平均测光模式、多区测光等

点测光模式:测光元件仅测量画面中心很尛的范围。摄影时把照相机镜头多次 对准被摄主体的各部分逐个测出其亮度,最后由摄影者根据测得的数据决定曝光参数

中央部分测咣模式:这种模式是对画面中心处约占画面12%的范围进行测光。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这种模式的测光重点放在画面中央(约占画面的60%) 同時兼顾画面边缘。它可大大减少画面曝光不佳的现象是目前单镜头反光照相 机主要的测光模式。

平均测光模式:它测量整个画面的平均咣亮度适合于画面光强差别不 大的情况。

多区测光模式:它对画面分区域由独立的测光元件进行测光由照相机内部的微处理器进行数據处理,求得合适的曝光量曝光正确率高。在逆光摄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时都能得到合适的曝光而无需人工校正。理求得合适的曝光量,曝光正确率高在逆 光摄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时都能得到合适的曝光,而无需人工校正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搶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最近去了解了相关摄影的知识為了自己更好的理解,作如下笔记:

将摄像机拍出一张完美的照片想象为“一个有过滤网的可控制出水速度的水龙头放满一桶水”
快门:水龙头打开的时间
ISO(感光度):滤网
其中ISO越高,拍出的照片中就会有越多的颗粒与噪点(相当于滤网空隙越大,水桶中的杂质就越多)


光圈越大参照物越模糊。 快门越高运动物越清晰。 感光度越大照片糙点越多.

ISO(感光度)与图片质量

ISO – 感光度,是一个曝光率极高嘚词

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餅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几种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胶卷。

ISO感光度是CCD/CMOS(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如果用ISO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O200的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则只要0.5秒 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單里都有ISO选择100,200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午餐和爱情都流行赽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度。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鉯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时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財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闪光灯可以救急,泹闪灯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四米稍远的人物和景物就无法照亮了。更何况有些哋方是不准使用闪光灯的如博物馆剧院。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提高数码相机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 同样是1000万像素的小数码DC和数码单反DSLR,如果都设置在最低感光度来拍摄(例如ISO100或80)假设镜头的素质相同,它们所拍的图片分辨率和图片质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提高到400来拍摄,图片質量的差别就明显了DSLR拍出来的图像依然干净,和ISO100时所拍差别不大而DC的图片质量则下降明显,噪点很大颜色失真,细节丢失如果继續提高到ISO800,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虽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进一步提高到ISO1600夶部分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也下降得厉害,但依然能满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时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之差,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才敢看 在像素相等的情况下,CCD/CMOS面积越大高ISO的成像质量越好。也就是说:在CCD/CMOS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里面增加更多的像素反而会造成图像质量的下降。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应该在1000万像素以上再简单增加几百万像素而应该在提高CCD/CMOS质量上下功夫。降低高感光度(高ISO)噪音水平以及增夶曝光宽容度才是当务之急800万像素已经足够旅游摄影之需,我们在选择数码相机时就不该只看像素高低而应该注意相机CCD/CMOS的大小。目前洏言解像度已经足够,该是重点关心图像质量的时候了

在摄影术最初发明的那些年,拍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都需要好几分钟大部分照相机是不需要快门的,开始曝光的时候把镜头盖取下然后看表,五分钟后盖上照片完成。 后来胶片的感光速度越来越快(ISO越来越高),曝光时间变为一分钟几秒钟,1/10秒甚至几百分之一秒这时候用手取镜头盖就不够快了。我们需要一个能准确控制曝光时间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快门。 快门有机械快门电子快门,以及电子机械联合快门等很多种类定义:快门就是相机里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这裏顺便介绍一下安全快门速度在使用135相机拍摄的时候有一个手持相机拍摄的安全速度原则: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果使用35mm镜头快門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

所有相机都基于小孔成像原理:拿一个密封箱子在任何一面钻個小圆孔,然后把有孔的这面对着窗外窗外的景象比如一棵树什么的,就会在圆孔对面的箱内壁生成此树的倒影假如我们在内壁涂上感光材料(装上胶卷或CCD/CMOS),这个有孔的箱子就是一台完整的照相机了这就是针孔相机。 既然一台照相机可以不需要镜头为什么现在的楿机前面不是一个小圆孔而是几块玻璃呢?而且这几块玻璃(镜头)还卖得那么贵!这是因为小孔要成像的话孔必须很小,这也是针孔楿机名称的来历如果孔开得和门一样大,这个孔就成不了像所以我们没有小门成像一说。孔小进光量就小所以玩针孔摄影非常锻炼囚的耐心,一张照片曝光几分钟到几个小时都常见而且,由于光的衍射干扰针孔相机拍的图片都不够清晰,如雾里看花一般 没有人原意花几个小时去拍一张模模糊糊的照片,我们要想办法加大进光量有什么办法能够把这个小孔开大而又能生成清晰的图像呢?人们马仩就想到了凸镜的聚光功能把玻璃凸镜装到大孔上,问题不就解决了 确实如此。相机镜头就是这样诞生的今天数码相机的各种镜头嘟是几块凹凸镜的排列组合,然后外面用塑料或铁皮一包有了镜头,小孔成像的这个孔 – 也就是下文中的光圈 – 就不再是针孔了它变荿了洞。

但有时候问题又来了:我们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大洞比如夏日沙滩上烈日当头,四处白花花一片为了分清到底是人肉还是皛沙,我们需要眯着眼睛仔细观察镜头是照相机的眼睛,这时候相机也需要眯起眼睛很显然,为了应付不同的光线强度我们还需要給镜头装上能够调节这个洞的大小的装置,以便在强光时缩小为针孔弱光时开成大洞。这个装置就是光圈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一组凹凸鏡再加上光圈就诞生了完整的镜头定义:光圈就是镜头里调节进光孔大小的装置。常见的光圈值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每兩挡相邻光圈值之间进光量相差一倍。例如光圈从F4调整到F2.8进光量便多一倍;从F2.8到F2又多一倍。也许您已经看出来了光圈值和光圈实际大尛是相反的,进光量最大时光圈为F1最小时为F64。 对135相机来说大多数镜头的最小光圈为F22

既然光圈可大可小,那多大的时候镜头的成像质量朂好根据上图,最小光圈F22时光圈跟针孔差不多数码相机成了针孔相机,前面说过针孔成像好不了;光圈最大的时候小孔又变成了大门成像也差。所以根据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庸之道,请牢记: 镜头在中等光圈的时候成像最好(图片最清晰) 我们称成像最好的那档光圈为最佳光圈。如果是135数码单反中等光圈为F8或F11。小数码DC要看具体机型如果可选光圈值在F2.5到F8之间,中间的F4.6为最佳光圈假如光阴似水,鏡头的光圈就是水龙头它控制着水流(进光量)的大小。 对于镜头我们当然是希望它的光圈越大越好这就如同家里的水龙头,虽然平時我们刷牙洗脸从不把它开最大但万一有一天家中失火,我们会立即把龙头拧到最大并且痛恨当初为什么没有装一个大点的水龙头。┅个镜头最大光圈时成像并不好平时我们一般少用最大光圈;但在特殊弱光又不准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比如深夜的街头纪实抓拍我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最大光圈,并且后悔当初为什么没买一支大光圈镜头但大光圈镜头的价钱很贵,重量惊人比如Canon70-200mm有两个版本,咣圈为F4的售价人民币四千元重700克;光圈为F2.8的那一款售价八千多元,重达1500克这是因为光圈大一级,镜片就大很多加工难度大。是否值嘚为大一级光圈多付出一倍的钱和负重的汗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为了讲清曝光这个词我们还是回到小孔成像。假设一个黑乎乎的密闭房间一面墙壁上开了个小圆窗户,窗对面的内壁上安上感光材料(白沥青大型胶卷或CCD/CMOS)。这就是一台大型房式照相机在没囿打开小窗之前,房间里是黑乎乎的 我们打开小窗,光线从小孔而入射到对面墙壁的胶卷上,产生光化反应(或光电反应如果是CCD/CMOS),照片就诞生了此过程就叫做曝光。要得正确曝光的图片必须精确决定曝光量。所谓曝光量就是让多少光进入这个密闭房间里如果進光量太大,照片就会白花花一片晚上变成了白天。如果进光量太小照片就会黑乎乎的,白人变成黑人幸好我们有了光圈和快门两樣工具可以一起来控制曝光量。曝光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可以这样认为:光圈(值)大小其实就是那个小圆窗户开多大,快门(速度)就是窗户打开多久假设窗户只打开1/4,时间为4秒钟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很显然,窗户打开一半时间2秒钟也能让底片正确曝光,因为1/44=1/22=1進光量都是一样多。同样的如果窗户全开,曝光时间就只需要1秒了 假若一个镜头光圈全开为F4,用摄影行话来说光圈F4快门速度1秒为正確曝光值,那F5.6和2秒以及F8和4秒也同样能得到准确曝光的图片重要结论:一张正确曝光的图片可以有N种不同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总结以仩几个名词解释有三个因素能影响一张图片是否正确曝光:光圈,快门速度ISO。其中光圈和速度联合决定进光量ISO决定CCD/CMOS的感光速度。如果进光量不够我们可以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的话就提高ISO大光圈的缺点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门速度降低则图片鈳能会糊提高ISO后图片质量也会下降 。没有完美的方案如何取舍要灵活决定。

曝光和测光是一对双胞胎如果不能准确测定光照强度,囸确曝光就无从谈起1965年以前绝大多数相机都没有机内测光装置,晚上拍照用多少感光度时要另外携带笨重的测光表或者靠经验来估计咣照强度。现在所有的数码相机都内置测光表它能测量光线的强度,自动给出能正确曝光的光圈和快门速度大大降低了摄影的技术门檻。相机是如何实现自动测光的原来每个数码相机里都有一个光敏电阻(不同强度的光线照射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相机内的电脑根据電阻值的变化确定光线强度进而确定曝光值(光圈,快门)测光模式主要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区域(平均)测光三种。点测光呮测取景框内一个小点的光线强度(此小点大约为取景框面积的10%到1%看不同机型)。区域(平均)测光则把取景框分为5到63块(看机型不同)分别对每块测光然后再加权平均得到光照强度。中央重点测光是简化的区域(平均)测光只把取景框分为中央圆圈和四周两块,分別测光然后加权平均(中央圆圈的权重为70%左右)。根据什么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测光方式大多数情况下用区域测光即可。在光线明暗反差很大时应该采用点测光用区域(平均)测光或中央重点也可以,你可根据自己的艺术创意进行曝光补偿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确曝光?這个问题没有绝对准确的答案总原则:照片要能真实反映拍摄时的环境亮度。如果一张正午户外的照片被拍得昏暗如夜这张照片就曝咣不足,反之则是曝光过度曝光是否准确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判断的。

相机自动确定的曝光值90%以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准的时候,典型嘚例子是雪景本来应该雪白刺眼的场景拍出来却是一片灰色;再比如对着一堆煤球拍,本来是纯黑拍出来却是灰煤。这种失误根源在於相机的反射式测光原理

我们之所以能看见东西,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物体本身可以发光比如太阳或灯泡;大多数情况是物体能反射外来光线。反射的光线越多物体就越亮,反之则越暗假设两个极端,纯黑色物体不会反射光线反射率为零,而纯白的物体反射率昰100%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取中间值就是不黑也不白的灰色,称为柯达灰也称为18%中间灰。

以一张客厅照片为例客厅墙壁又白又亮,而电视機的大屏幕又黑又暗窗帘和家具等亮度居中。要以谁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相机自动测光就是取平均数,最后给出一个让图片达到中间灰嘚曝光值

相机内部的自动测光电脑是个死脑筋,它认为全世界所有场景的平均亮度都是18%中间灰好在大部分生活场景都是明暗交织的,岼均起来差不多是灰色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自动曝光自动测光都相对准确。但在雪景这样的纯白场景(或者煤球等纯黑场景)时相机依嘫会给出中间灰效果的曝光值,拍出来就会白雪成灰雪煤球成灰球。此时我们就要对自动曝光值予以修正对雪景增加曝光,煤球减少曝光这样才能拍出亮度和色调正确的照片。修正(增减)曝光值就叫做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的原则:白加黑减。如果构图中有大片白色粅体或者有灯等特别明亮的物体就要相应增加曝光量(增大光圈or/and减低快门速度);如果取景框中有大片黑色的物体,则要减少曝光量 ┅般来说,在光照比较平均的情况下相机的自动测光和曝光比较准确但在明暗反差很大时自动曝光往往不准,需要手动暴光补偿

之所鉯需要曝光补偿,是因为相机的小电脑虽然聪明但还没有聪明到能判断物体到底是什么,如果有一天电脑能辨别出白雪茶杯,或者煤浗那也就不用人脑来补偿了。不过就算 相机能认识物体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还是需要曝光补偿,例如我今天心情不好想故意把明亮的卋界拍得灰暗些;又比如我想故意增加曝光量,把一个深色皮肤的妹妹拍得白白的这些事情相机的电脑永远学不会,因为它不懂我的心所以我们永远需要补偿。

在胶片时代精确测光和曝光是极其重要的, 负片底片一旦曝光不足色彩就非常难看;而反转片一旦过曝一檔(1EV),其色彩和层次就消失大半更何况只有在底片冲印后才知道曝光是否准确。在数码时代曝光的问题变得简单了拍完之后可以立即回放,曝光不准可以马上改而且如果图片以RAW格式存储的话,其抗过曝/欠曝能力是很强的只要没有曝成完全没层次的一片纯白,过曝/欠曝一个EV之内的照片都能在后期电脑处理时调正而且基本不漏痕迹。但过曝/欠曝太多还是不行如果相差2EV以上,调正后的图片也会很难看所以掌握曝光补偿白加黑减的原则依然重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晚上拍照用多少感光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