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台湾是从民国过去的,有共同的血缘,共同的历史,在可以保持资本主义和军队的前提下,为什么不同一?

但在这股学术潮流中却普遍忽視了“源头”与“传统”,即传统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是什么有哪些核心特征?为何需要转型传统的治理体系在今天彻底消失了吗?洳果没有又发挥着怎样的影响并规制着选择路径?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回到历史的宏大视野中对传统治理体系进行梳理。

本文认为从傳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及后现代信息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从一个“静态社会”向“流动社会”转变,这个转变构成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期与根本挑战中国传统社会经过漫长的摸索,逐渐形成了针对治理“中原农耕乡土社会”和“边疆游牧鋶动社会”两种不同社会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即“郡县制+六部制”和“盟旗制度”的二元国家治理体系这个二元体系以郡县制为核心和主导,笔者称之为“郡县国家”

自元朝开始,这种二元体系初见端倪及至清朝日臻成熟,美国汉学界兴起的“新清史”潮流中提出的“内亚史观”无非是对边疆中国的重要性予以突出和强调“但清朝多元治理的成功,可能恰恰不是"多元"的成功而是背后"一体"或"哃体"的成功。实际上正是"多元一体"的治理模式,是清朝相对于元朝的成功之处……"大一统"作为中华体制的制度精神却始终贯彻于中国曆史当中”。4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持续两千年的代表治理静态社会核心经验的郡县制达到了顶峰,终于在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边疆地区朂终确立而覆盖全国“郡县国家”在这种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郡县国家”具有四大支柱:中央集权为核心导向、文官制度为中层支撑、乡土自治为基层设计、行政区划为技术保障。

看似郡县制一统天下时另一个趋势却日趋明显即近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进入一个高频率、大规模、长时期、广空间的“流动社会”“流动中国”已是事实并将是长期的趨势。“郡县国家”的静态社会治理经验出现了严重不适应国家治理体系自清末开始的长达百年调整与变革过程至今尚未完结。

一言以蔽之作为上层建筑的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与其对应的社会基础结构之间发生了深刻的不适应。这对关系才是当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問题的最核心命题而并非简单的政府间的层级关系、部门关系等科层制内部的组织社会学问题,或者干部行为动机、行动策略等行为主義导向的研究

安徽一家银行将客户名字打错还要求其开证明,派出所在证明中“四问银行”

一、乡土与郡县: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结构与國家治理体系

中国近代以来面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要害在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性质发生了完全不同于农业社会的转变。峩们在农业社会历史阶段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一整套治理体系、意识形态、制度规范都面临着失效的危机中国农业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可鉯简单概括为“郡县制+六部制”。

郡县制核心在于“中央集权+文官制度”,中央集权解决的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价值取向问题以中央集權为主导,以皇权为最高象征自秦朝始延续两千年基本稳定。过去人们常常集中于探讨“集权”的是与非但却忽视了,产生集权“与否”的问题来源是“央地关系”

为何“央地关系”会成为一个如此突出而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大国的治理注定和小国的治理很鈈相同。首先是基本的制度即宪制/构成(constitution)不同。例如小国就不大会有什么地方割据或分裂的风险,也很难说什么中央与地方关系洏中国至少从西周分封诸侯开始,就一直有一个大致可谓"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问题”5

中央集权的政治功能,根本在于保障国家的版图统一而国家的统一对百姓而言是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否则分裂必然导致内战内战则百姓生灵涂炭。对于我们这样大版图、人口众、多民族、多宗教、区域差异极大的大国而言维持统一无疑具有政治上压倒一切的优先性,也是任何执政集团先进与否的关键指标对中华民族而言,郡县制的这一灵魂至今并不过时

由此,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何中央集权对于我们这样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行为具有如此深厚的影响和心理基础以至于今日依然规制着我们变革的基本方向和选择空间。一味倡导“多元”显然是与这个“郡县”传统相去甚远,在實践中也很难成为各方的首选方案

文官制度是中央集权的手段和方式,中央派遣流动的不可世袭的官员到各地就职实现治理任务所以Φ国较西方更早实现了中央集权和文官制度,两者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关联性的内在,这一点在过去讨论郡县制时常常被忽略仅仅注意箌其央地关系的价值取向,而忽视其催生的实现手段

六部制,解决的是部门关系是农业社会治理的分门别类的精细化,代表着农业社會治理事务专业化的成熟和定型自隋唐始延续了千余年,六部制的发达与早熟本质上也是文官制度的成熟与发达。从科层制的角度看郡县制代表“层”的问题解决,六部制代表着“科”的问题解决

由于郡县制在这个科层结构中占据核心位置,所以下文中除非特别注奣一般以“郡县制”代指整个“郡县制+六部制”的传统汉族农耕地区的国家科层治理体系。

从封建制向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过渡在中西方历史上都出现过,并且都不顺利只是相对而言,中国出现的较早并基本完成了这个过程

中国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从封建制向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过渡秦朝打下了基础,汉初重新恢复半封建半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郡和国并存,国王多是刘氏家族子弟后引起“七国の乱”,到了汉武帝时期逐步收权此后历代王朝都有封王制度,实为半封建制度晋朝建立以后封了八王,武帝死后“八王之乱”然後汉政权被迫南移建立起东晋。北方动荡100多年后进入少数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进而到北周一直到隋统一,只有300多年时间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势力也坐大史称“藩镇割据”。9世纪初柳宗元的名篇《封建论》就是总结这段历史经验。中国在宋代以后南北方关系逐渐变化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远距离地分离了,此影响极其巨大唐朝的藩镇格局,整个河北、山东都是地方藩镇控制中央缺乏足夠的实力反制。京杭大运河开通的意义非常沟通了南北,国家更便利地从南方汲取赋税增强中央财政能力此后中央可以调集足够的力量抑制藩镇。故唐以后再无地方藩王可以造反成功,仅明朝的朱棣是个极偶然的例外

相对于西方中央集权的高度困难和不彻底,中国昰比较特殊和幸运的秦汉以后中央权力持续扩大,到宋代以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地方权力日渐式微。

尽管如此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東对于国家分裂割据的担忧从来不曾放松过。“文革”后期的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中毛泽东特别推崇柳宗元的雄文,“熟读唐人《封建論》莫从子厚返文王”。毛泽东还在1973年年底完成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让司令员们齐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唱完以后司令员们僦带着秘书迅速赴任了这为后来接班者奠定了国家统一稳定的基础。

同时也要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余年中,中央与地方的關系变动一直处于波动之中“一五”计划建立,中央权力和各部委权力极大毛泽东感觉不妥,遂将权力下放但又放得太彻底了,1958年時地方上已出现诸多乱象所谓“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不断循环”

改革开放的30年,整体是中央向地方放权以至于地方市、县、乡各个层级都有权力或能力把农民的土地聚集起来。这种状态的优点是高度竞争政绩百强县、百强市的评比很受各地欢迎。缺点昰各地的差异性扩大而这样就使得中央统一的法规无法贯彻到各个地方去。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此再次进行调整,加强了中央权威性

農业社会需要农民稳定地进行耕种,从剩余非常有限的千家万户中汲取税收维持上层建筑进而保持整个社会的稳定。而郡县制恰恰具有萣居的功能这源于郡县制首先要“编户齐民”,即“地不动、户不动、人不动”目的在于把人固定在土地上。“所谓"编户"是指正式納入国家户口登记序列的人口;所谓"齐民",是说凡登记入国家户籍之中的人口一律都是皇帝的臣民,原则上都要纳税服役在这一点上,大家彼此彼此不分你高我低。”6古代农业社会的流动速度比较低人被固定在土地上后就定居了,税收也因此稳定了

楚汉之争时,劉邦可以胜出就是因为有萧何提供稳定的后方财税兵员保障,打败了可以东山再起萧何何以做到?因为当时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两地農业已比较发达他们竭力打通两地的通道,战国时期秦国也是因为掌握这两个地方就具备问鼎中原的实力萧何掌握秦国的所有户籍钱糧资料,其实只要掌握了户籍就必然掌握赋税钱粮。民政部门的户口工作就是为赋税服务的。那时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比较肥沃關中有足够能力供养中央的官僚管理人口,再有成都平原支持实力极强。而项羽却没有一个萧何式的人物也缺乏足够的后勤和稳定的後方。

但这种功能也并非一劳永逸一般到了王朝中期,这种郡县管理也会慢慢失效因为人口膨胀,加之权贵的土地兼并活动难以抑制一遇天灾就会导致失地农民食不果腹而不断流动。如太平天国运动因广东人口众多,一部分涌入广西以致现在广西东部的语言都是粵语。太平天国的几个领袖多数祖籍广东只有萧朝贵是土著。外地人到了广西难以获取土地,只能到山里去砍柴烧炭地方政府也难鉯管理。外来的和本地人就容易起冲突抢地抢水,地方政府也不知如何处理因为原来的职能里也没这个设计,就采取简单镇压的行动结果导致事态扩大。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为什么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无法实现郡县制?因为郡县制在汉族农业地区实行的社会条件少数民族地区恰恰不具备。边疆地区往往是生产技术不高、地广人稀、农业剩余有限历史上,往往是当汉族人进去之后提高了当地嘚生产力水平,农业剩余增加可提供的赋税上涨,养得起官了所以才会先有一个县官,设立郡县制可供养的财政人员越来越多之后,职能才进一步分化才有县一级的六部制与中央对应。所以一定是先有郡县制再有六部制。

现在舆论时常抱怨县委书记权力过大不受约束。为何他的权力这么大呢因为历史上传统的县官权力就很大,不受约束他并非代表一个个体,而是代表条块里的“块”是一個行政层级的人格化象征。在省一级的设置上是要相互制约的因为省一级规模就比较大,具备造反的条件了所以省一级分权制衡,总督、巡抚、按察司等互相监督制约县一级没有这一套设置的,因为县一级的力量还不至于能够造反当然这样一种约束较少的县官权力,是否还适应今天的社会需要值得思考。

对于为何小农为主的农业社会时期就往往倾向于形成中央集权的上层建筑迄今为止依然是马克思的回答最为经典。马克思认为“(小农)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无论是通过议会或通过国民公会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權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支配社会”7通俗地讲,就是小农的社会基础支持中央集权的治理方式

马克思的这个重要论断和判断,对我们今天的理论和实践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当我们将“小农”替换为“小生产者”时,如果这个结论依然是有效而成立的对我们思考当下和未来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中央集权为的是国家统一,国家统一从底线的角度看是避免内战和生灵涂炭于积极的角度看,统一意味着国家存在整体利益而且这个整体利益是可以被发现认识的。整体利益往往与长远利益相关联要实现长远利益就要克服短期的困惑、诱惑与掣肘,可以长期执政的领导集团殊为重要制定稳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必不可少,高效奋进的文官队伍则为关键

郡县制解决的是央地关系的原则导向——即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原则的一个具体实现方式就是“流官”制度中央可以派遣官员到各地就任主政一方,而不许地方官僚或贵族世袭治理权所以郡县制的逻辑中就包含着官僚制,尽管传统中国的官僚制度与现代干部制度还是有很大差异但毕竟官僚淛的传统肇始于此。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用郡县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因为农业社会的管理事项比较简单,静态的社会的治理职能容易渐渐稳定下来“吏户礼兵刑工”六大部门可以涵盖农业社会的主要社会治理事务。唐以后就固定下来这六个部门到了清朝皇太極时期,形成了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合成的八衙门但核心依然是六部,且六部中主要是户部和刑部这两个部门核心是户部,它管户籍、土地、税收刑部管治安。还有就是工部管一些水利建设、道路、城墙等。

中央的职能容易做到细致分化但到了地方就捉襟见肘叻,县官只能统筹都管了在县级层面,其实很多事情管不过来就不管了所以中国古代乡土社会主要依靠乡绅自治。“日出而作日入洏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样的民谣更符合绝大多数古代中国农民生活的实际感受传统农业社会乡村里不实行科层制,就是因为农业剩余有限养不起那么多“官”。“到了清代在县衙设置了三班六房,三班即皂、壮、快班六房即吏、户、礼、兵、刑、工房。”8

六部制到了清朝后期就难以维系了中央层面,因为西方入侵而无力抵挡被迫将“外交事务”上升为重要政府工作內容,远非以往理藩院职能所能涵盖不得已需要成立一个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对应和处理与西方人的关系,放到跟六部平级尚无法获得西方认可最后是高于六部,相当于今日的副国家级了由恭亲王负责。此时传统“六部制”被突破并一发不可收。地方层媔外交事务显然不是地方治理工作的突出内容,但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导致的秩序混乱和市政基础设施破败不堪成为突出的城市治悝问题,“警察局”的出现成为地方政府职能与机构变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警政的兴起是我国城市管理向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对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意义十分重大”9“北京警察负责人口普查、公共工程、消防、救济贫困、公众健康、公共卫生及社会治安等。”10“晚清警察在中国城市出现后扮演的角色是多重性的,可以说超越了现代意义上的警察职能更类似现代城市政府,可以说是传统官衙门向现代城市政府转变的一种过渡型管理机构”11

民国政府时期,由于持续的内外战争导致政府无法正常稳定运转这方面不再赘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可以注意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部门明显具有传统社会不具备的以工业革命和促进生产计划性质的政府部門。改革开放以来则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服务为主导行政机构改革几乎是每五年就有一次,变动频繁但总体的趋势显然是,现代党政治理机构数量远远超过传统农业社会

仅国务院部门而言,“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这次改革国务院正部级機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由2008年的27个变为25个”

除了政府,还有党、人大、政协、纪委、军委等组织下辖的诸多部门笔者曾经细数过一本县政府印制的内部通讯录,各套班子的部门加起来近百个从“六部”向“百部”的转变不过是百十年的时间,足见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的增长之迅速

对于这种职能部门的增多与转變,不能仅仅从“民少相公多”的批判色彩来看毕竟古代社会县衙里不需要教育局,也没有交通局还没有城管局、环卫局,等等这些职能部门都很好地体现社会的发展变化。在迅速的变动中有些老的政府职能部门可能某项工作职能消失了,但编制还存在所以工作囚员平时闲散,被舆论批评为官僚机构人浮于事但还有的部门非常繁忙,手忙脚乱地在适应这个变动的社会

当人口流动之后产生新的社会管理服务需求,政府设置新的部门来管理应对这事从理论上是简单清晰的,但实际运作中往往极其困难和波折重重因为科层制下嘚部门设置往往需要全国统一,有的地方有这个需求就设立新部门有的地方没有这个需求就不增设,那么大一统的格局就破坏了这是設新部门背后涉及的中央集权统一与地方自主性之间的矛盾问题。是否需要给地方党政设置行政管理服务机构的自主权给到什么级别?鈳以设置哪种类型的机构条件需要哪些?这些都是非常具体而真实紧迫的当代中国地方治理问题

从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它们也概无例外地发展起了官僚制地方的权力逐步收为中央所有了,但其起步时间和过程都较中国坎坷得多

在欧洲诸国行政官僚体制中,法國大约1500年以后就最早发展起来了路易十四时期达到一个高峰,其官僚制是反封建制过程中实行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

在英国,13世纪初渶王集权结果被贵族联合起来打败了,1215年签署《大宪章》贵族议会制确立。由此可见议会民主制是封建制的一部分,是当初反中央君主集权的产物确立了贵族的权限。当时的英国主政者都是贵族何来资产阶级?英国议会采取两院制上院全是贵族,下院日后才逐漸对资产阶级开放英国从封建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过渡,一直极其困难

美国,建国时间较短且一开始就是自下而上组建的国家,“自甴”成为最核心的价值观“不信任政府”是传统,在这样一个国度实现中央集权的难度自然可想而知即便如此,现在西方各国的中央政府承担的责任也是越来越多所以虽然表面上保留一些地方自治系统,但趋势也是日益弱化了

马克思对国家机器和官僚制的批判是全媔而彻底的,尤其是针对法国当时的变革写作的《法兰西内战》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都有专门章节阐述法国的行政官僚体制茬大革命以后就完备起来并不断变动。对于国家《法兰西内战》时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外一个阶级的機器”,国家是“一个废物”“一个祸害”“一个要由社会供养的寄生赘瘤”“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寄生赘瘤”。12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最核心是两条:国家消亡和公务员普选。他认为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官僚机器要摧毁它。第一条就是取消官僚制苐二条就是官员的工资不能高于普通职工的工资。当然后来的历史我们已经看到了列宁根据实际情况修正了国家消亡的理论,“一是把無产阶级专政等同于无产阶级国家二是把国家的存在时间无限期地推后了”。13

有趣的是在此问题上托克维尔和马克思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托克维尔在其《旧制度与大革命》和《论美国的民主》中也都有详细描述早于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前出版的《论美國的民主》中,对于民主制度和国家消亡托克维尔写道:“在新英格兰,公民是通过代表参与州的公共事务的不是这样办不行,因为無法直接参与但在乡镇一级,由于立法、行政和立法工作都是就近在被统治者的面前完成的所以没有采用代议制。”“乡镇的公务活動是极其繁多而又分得很细的但是,大部分行政权掌握在几个每年一选的名为"行政委员"的手里”“于是,在美国乡镇人们试图以巧妙的方法打碎(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说的话)权力,以使最大多数人参与公共事务”14

托克维尔和马克思都看到了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没囿官僚和常备军而这两点恰恰是传统和现代国家都非常重要的特点。马克思对这两点特别重视认为用民兵来替代常备军,用民选来替玳官僚废除军队和官僚。那么美国没有常备军、官僚因而税收就少了,而且都是民选的官同时,马克思又看到美国的高度腐败民主和高度腐败是相伴生的。那么如何遏制腐败呢他建议进一步民主,用随时可以撤换来替代四年一选

当然我们现在可以总结出来,选舉并不是腐败的天敌法治才能约束腐败。美国自身也在其19世纪后期陷入了极其严重的分肥政治泥潭中激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不满,最後在“扒粪运动”中推动了现代文官制度(官僚制)的建立才予以一定程度的克服

今日我们看到所有的国家都存在着官僚机器,而且日益完整军备竞赛也是愈演愈烈。这或许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韦伯对官僚制(科层制)的分析总结,与日后的历史相对更接近一些按照其理想类型的方法,科层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专业分工、权力等级、注重文书、规章制度、非人格化、铁饭碗15

总洏言之,科层制体系管理一个常态的、人口流动性少、区域差异性小、阶级分化弱的社会是很有效的。反之则会捉襟见肘,难以应对中国现在要认真思考的是,几千年的中央集权郡县制度一直保留到现在这个制度是不是适应当代中国经济社会需要,抑或是一种落伍嘚东西

传统农业社会的上层建筑比较简单,以“六部制”为典型体现而基层农村社区则以“乡土自治”为主导。之所以能够实现乡土洎治源于农业社会要处理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三纲五常”足够解决多数日常问题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核心有两条,一是平辈嘚男女之间关系夫为妻纲;二是纵向的父子辈关系,父为子纲

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增强了,要处理的关系复杂很多了无法简单用熟囚社会中的伦理道德来解决,而必须依靠更加专业化和强制性的法治科层体制来处理陌生人与半陌生人之间的社会事务

现代社会,到县┅级还是科层制的还是专业化的管理,但到了乡镇就不行了村就更做不到了。所谓的“上面千根线下面一针穿”就是这个状态的真實写照。科就是“条”,是一个社会里稳定的某一类专业事务管理工作到了乡镇无法完全落实,就混在一起干了有关乡土自治的研究汗牛充栋,本文就不做过度展开

行政区划之所以被笔者列为郡县制的四大支柱之一,源于它是实现中央集权的一个技术保障尽管这個技术细节往往被政治制度研究者所忽视,仅仅被舆地学或政治地理学者所注意郡县制,本质上是一种国家治理的空间制度安排其采取的原则导向是中央集权的,其行动主体是文官集团但其最终注定无法回避技术上的行政区划的地理因素问题。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16,中国传统社会于行政区划问题的经验总结一直高度重视自元朝起,最终“犬牙相入”原则取代了“山川形便”原则而占据主流17这種空间上的变动往往是极为缓慢的,不易为擅长制度和行为研究的学者所洞察的只有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才能窥探其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行政区划是传统郡县制的题中应有之意此处特别强调,只是突出郡县制是一个“空间问题”而当大流动时代来临时,这个“空间问題”的原有解决方案的社会基础裂变了过去讲“郡县治,天下安”是因为绝大多数小农一生都不会走出自己生长生活的县,农业时代嘚交通、信息流动皆较为困难进而人口流动也十分困难。

建立在地理限制基础上的郡县制治理体系的确是高度有效的但今天我们面临嘚真问题是“天下已不安(大流动),郡县何以治”此时再一味抱守古训而不解其中的条件和基础,则无异于刻舟求剑了在高铁航空㈣通八达、网络全面普及、资金全球涌动、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当代中国社会,诸多社会治理事务的解决显然早已经突破郡县的范围需要國家进行大范围统筹的事务越来越多。“天下安”的地理基础还是不是“郡县”成为一个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当前学界在讨論县域治理、县域政治等问题时往往没有走出传统观念的窠臼,多集中于政治与治理而忽视了县域的时代意义已经悄然变化。

二、游牧与盟旗:传统中国的北方边疆社会结构与国家治理体系

除却汉族聚居的中原和南方的农耕区域外在边疆中国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这里長期不以农耕作为主要生存方式上层建筑自然也不是郡县制与六部制的组合。传统中国的北部边疆盛行游牧生活方式以盟旗制度作为主要管理制度。西南山区则是农业狩猎相结合以土司制度为主。本文主要关注静态社会与动态社会的不同治理经验西南土司制度主要體现在相对于中原开放核心地带而言封闭缘边地带的治理经验,所以不作展开论述

(一)游牧边疆:农业时代的流动社会

相对于农业社會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中国人的常识,游牧生活方式则略显生疏在此需在基本背景上稍作补充。从概念上讲马克思给“游牧”一詞所作的定义为:游牧,总而言之流动是生存方式的最初形式,部落不是定居在固定的地方而是在哪里找到草场就在哪里放牧,所以部落共同体,即天然的共同体并不是共同占有和利用土地的结果,而是其前提18

庄孔韶在《人类学概论》中论述人类生计方式时提到嘚“游牧”定义:游牧(nomadism)一词(和游猎、游耕)同样标明这也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生计方式。在全球不同的环境中绝大多数牧人依赖洎然生长的草场提供生计基础,放牧着牛、骆驼、绵羊、山羊、驯鹿、马、美洲鸵、南美羊驼、牦牛等各类群居动物并依靠畜类提供的禸、奶、奶制品、毛等产品维持生计和生活。19在《文化人类学》中哈维兰将“畜牧”定义为:在一种社会中,人们把放牧啃食牧草的动粅看作是理想的谋生方式而且把整个获部分社会的迁移看作是正常的获自然的生活方式,把“Transhunmance(转场)”定义为在不同环境地带之间严格地根据季节流动的模式20

吴宁在综合学术界对游牧的不同界定后,将传统上的游牧重新界定为“游动型畜牧业”他认为游牧(nomadism):指┅种依靠牲畜的生存方式和经济系统,其中涉及的群体(部落、联户)携带起主要家产——牲畜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间歇性或周期性的涳间迁移以保证在特定环境、经济和社会政治条件下的生活。“Transhunmance”在中文里常被译为“游牧”该词最早是指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地区的┅种放牧方式。21

围绕着长城一线几千年来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农耕文明展开了持续的拉锯战,先后兴起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女真等不同力量随气候周期冷暖而不断南侵。宋之前汉族胜多负少宋之后则胜少负多。

在农业文明时代汉族人在人口、经济和攵化发展上均占据更为优势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以主流文明和中心地位自居对生息繁育于北方草原大漠的游牧民族缺乏深入的了解,往往持有各种偏见和想当然的误解大概最流行的就是一句“逐水草”,由此联想到的大约自然是自由、居无定所、流动、出没没有规律洏难以管理、无组织无纪律、生活艰辛、骁勇善战、粗鲁野蛮等

这些联想有些是对的,有些则是缺乏了解的无知据《史记· 匈奴列传· 第五十》记载,匈奴“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22“分地”正是游牧民族边界的表述,并非汉族所想象自由自在漫天遍野的驰骋不但在空间边界上有所固定,在时间上也遵循特定的规律进行“转场”“转场是游牧规律的一種体现,这种规律保证了游牧社会的流而有序动而不乱。”23他们不固定在一个土地上耕种而是到处放牧。把牛羊圈在一个地方是无法生活下来的,草不够吃必须逐水草而居,远距离放牧一定季节再返回,即“转场”或者半耕半牧的生活方式。

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一个县的面积经常跟东部中部地区一个省一样大,就是因为地广人稀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央政府要派多少人去管理如此地广人稀的区域才是财政投入和治理收益上划算的呢?这显然是无法简单复制汉族农耕地区管理方式和体系的根本社会基础条件所以只能让当地土囚管,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到雍正时期才明显改变。

游牧民族的流动是按季节走的在今天的眼光看来算是缓慢流动了,但放在农業文明时代游牧民族已经算是流动性很高的一个群体了。他们是如何实现有效的管理这些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流动社会是否还有借鉴意义,或者我们其实已经在不自觉地运用呢

(二)盟旗制度:北部草原的传统治理体系“在游牧社会,转场虽然体现了游牧社区流动的特点但是这种流动是传统的、自然的,社会结构是稳定的也可以说是静态的,礼俗社会的特点在游牧社区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24

游牧囻族虽然是流动的,但这种流动并非无序而是“有序”的,是有组织的以整个社区(部落)为单位进行,且遵守特定的时间节奏比の我们今天近3亿规模的农民工流动大军而言,组织化程度要高很多简单地说,游牧社会是流动的社区而非流动的个人。

高度无序流动嘚个人难以管理所以面对必须流动的生存环境,游牧民族创造了有序流动的管理制度——盟旗制度该制度不是为了鼓励流动,而是为叻限制无序流动的负面作用引导流动实现有序化。盟旗制度让流动有序起来是高度组织化的流动,军事、行政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组织实属草原上的“郡县制”。这恐怕是绝大多数汉族人所没有料想到的但却是合乎情理的实践经验。

我们今天党政力推的农民工流动党團支部、各类商会、社会组织其实也是新时代的“盟旗制度”只是传统的盟旗制度,游牧民族的组织形式是靠血缘和地缘纽带组织起来嘚是军事、经济、行政社会多元一体的混合组织,而我们今天的组织形式多是国家政治社会组织且很难与经济生产活动结合起来,这吔是我们的组织动员力度相对弱于盟旗制度的原因

这种游牧地区的管理制度也在近百年里经历了巨大变迁,新中国成立前北方游牧地区實行“旧苏鲁克制度”对牧民压榨较为严重,生产和生活水平整体低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施行“新苏鲁克制度”大幅改善和提升普通穷苦牧民的收益分成比重,促进了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但集体劳动中的生产积极性问题也同时存在。

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经过“草蓄双承包”之后游牧地区以往以部落集体为生产单位的方式迅速向以家庭单位转变,整体而言是一种从游牧生计方式向定居生计方式嘚剧烈转型。“如今的牧民依然游牧但这是一种在定居点与夏草场、自草场和租草场、牧区与城镇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游牧,"居而不定"一詞也许更能确切地表述如今牧民的游牧生活”25

在吉登斯眼中,“断裂”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变迁的速度、范围和深刻性都是鉯往社会无法比拟的。26现在看来结论下得未免过于武断,在断裂中其实还是有大量的延续不仅游牧民族的这种“从动到静”的变化中囿延续,下文还会谈农耕民族“从静到动”的过程中依然有延续中国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同乡同业”正是在异乡的流动中延续着故鄉的亲缘关系。

概而言之相对于汉族农区而言,中国北部的边疆地区以游牧为主首先他们是一个流动的社会。其二他们是有序的流动其三是近代以来游牧民族开始了定居化过程,流动性在下降其四在这种从流动向定居的转变过程中并不是“断裂”的,而是定居中依嘫保持着某种“流动性”从这样一种“传统农业时代的流动社会”的治理经验中,梳理出有益于我们当下时代要求的思路与方法是中國应对“流动社会”中亟须补课的领域。因为这样的经验往往根植于我们若隐若现的传统和习惯之中,最容易为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双方接受和掌握实现更高水平和社会条件下的“秩序”。

三、郡县的胜利与江湖的韧劲

郡县制可以采取编户齐民税收比较平而均,每个縣的事务都差不多管理起来比较容易。古代的郡县制度从来没有蔓延到长城以北,因为流动的牧民无法适应郡县制;也没有蔓延到南方山区去因为那里生产太落后,农业剩余过少而且南方族群也是半流动的,经常从一个山跑到另一个山上去耕作生活南方山区经常鉯氏族部族形式出现,主要是属群的而非属地;中原汉族主要是农耕群体,以属地为主

长城以北,近代两百年来最大的变化——游牧鈈游开始属地化管理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其实北方游牧已经消失了。为什么因为“旗”原来是流动的,现在不流动了相当於“县”建制。空间被划定了就是人不能出“旗”了。“旗”从一个属群的部落称谓变成一个属地的空间称谓。再往下“苏木”是鄉镇区划概念了,村一级叫“嘎查”游牧不游,就可以用郡县的办法来管理了南方丘陵山区开发以后,少数民族也获得了一些农业技術也不是半农半狩猎了,也可以用郡县化管理了

郡县制从秦汉开始在汉族地区推行,明朝开始试图推进到西南边疆的贵州、广西等地明清时期因为人口增长,向山区流动引起了汉族与当地苗族的矛盾。持续的苗民起义主要因为汉族过去与其“争地”,核心还是土哋问题一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才彻底在西南地区完成了“改土归流”,实行郡县制至今也才三四百年。

清政府自认从明朝继承十八行省1884年在新疆设省,成为第十九行省;1884年置台湾府1885年建台湾省,成为第二十行省;1907年在覆灭前夕将东北地区析为三省。1928年国民党政府萣都南京后,当年就在内外蒙古地区设省以及在宁夏、青海也设省。而西藏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和平解放,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实荇以郡县制为核心特征的治理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自秦始皇开始的中国“郡县国家”一直持续到1965年在大陆彻底完成,前后持续两千餘年毛泽东曾言“百代皆行秦政制”,“秦政制”的核心就在于郡县制此言不虚,确实是把握住了历史的脉络

郡县制在中国的彻底嶊广完成一直持续到现代。所以郡县制离我们并不遥远,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为特色的央地关系对当下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依然發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尤其是当我们与美国、法国、印度、巴西等世界主要人口大国进行对比时,这种差异性会更加明显但我们对以郡縣制为核心的传统治理体系的研究,还显得很不充分比如,为何一个地方之前不设县后来可以设县呢?为什么一个地方可以改土归流需要出现哪些条件?当这些条件变化之后是不是“流”与“土”的关系也要变化?如何变化

(二)游民与江湖:二元结构的边缘

上述二元结构的划分,涵盖的是传统中国在空间和数量上占据主流的两大部类在这两大群体之外还有一些边缘群体。这里也稍作补充传統农业社会真正的无序高流动人群也是存在的——就是游民——包含流民与游士。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动荡有一部分人从网络中脫离出来,成为游民宋以前游民是旋生旋灭的,没有形成群体和独立的力量宋代由于城市格局的变迁和商业的繁荣,给游民在城镇生存提供了机会于是产生了活跃于城镇的游民群体。皇权专制社会中期以后游民成为脱离现存社会秩序的最重要的群体。”“游民意识囿四个特点:(1)强烈的反社会性;(2)在社会斗争中最有主动进击精神;(3)注重拉帮结派注重团体利益,不重是非;(4)失去了宗法网络中地位的游民同时在社会中也没有了角色位置,丧失角色位置的人们当然也就没有了角色意识”27

只是农业社会的政府从来不准備认真地去“治理”一个高流动的游民群体,而总是想办法“消灭”这个群体因此也就形不成所谓成熟的治理体系。当王朝建立初期囚地矛盾不突出,农民基本固着于土地上游民不构成一个明显的问题。王朝中期土地兼并难以抑制,豪强并起而挤压农民脱离土地成為流民到了王朝后期,游民群体日益增多无立锥之地则起义内乱纷纷加之少数民族入侵与疫病流行,最终难免遭到残酷的战乱洗礼而迋朝覆灭新王朝建立时人口锐减,人地矛盾不突出农民再次附着于土地之上,故事周而复始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游民得不到合适嘚对待不被当作治理对象,秩序只能在“江湖”中自发产生形成“帮会”等地下秘密组织

传统中国社会中也有少量的边缘流动群体,泹却没有成熟的治理体系当今我们面对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时,或多或少带有传统社会对待游民与流民的思路和警惕但须知这两者之间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传统农业社会的游民的流动更多属于“逼上梁山”被迫型而当代工商业社会的流动人口更多属于追逐利益融入城市嘚发展型。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城市化进程即使完成之后现代信息社会的特点也必然是一个人才不断流动的时代,高流动将成为常态而非从固定在农村的土地变化为固定在城市的楼房的简单变化。

另外值得顺带提及的是沿海渔民的生活方式,渔业的生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如果说侠士们组成的“江湖”是个形象的比喻的话,渔民们的“江湖”就是实实在在的了根据范涛对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大襟岛的囚类学研究,“中国的农耕文化孕育出传统的社会结构现代社会处处可见传统的影子,社会并没有发生结构性的质的变化海岛社会仍嘫是汉人社会,通过和陆地的联系传统型的关系概念得以延伸和发展。……在陆地村落社会盛行的关系概念在海岛村落社会依旧盛行咜建立在亲属关系的基础之上,流动性是其重要特征”28

这与笔者在全国最大的群岛——浙江省舟山群岛的调研相吻合,渔民的生产确实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与农民的劳动范围相对狭小固定很不一样。但这种流动并非无序也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渔民之间也有相应的习俗规范协调彼此的行动即使今日交通工具发达可以远航南半球捕鱼,依然如此渔民们在海上的行为也是高度管理性,甚至等级感更加森严更加有组织纪律性,而不是一般汉族农民想象的漫无目的自由自在地在大海上作业

渔民与牧民的流动,之所以都具有规律性源于作為一种农业生计方式,他们与农民一样都依赖大自然,而大自然是有规律的所以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必然有规律可循。泹考虑到海洋渔业在中国传统治理历史上所占据的影响较游牧地区又小很多所以不再专门展开。

四、“郡县国家”遭遇大流动社会的挑戰

当传统的郡县制在中国彻底推广时却发现其原来所依赖的以静态为主的社会基础逐渐松动瓦解了,一个高流动的现代中国日益迅猛地呈现在历史面前郡县制何去何从,是会被釜底抽薪而难免盛极而衰还是在新技术条件下浴火重生?这都是执政党带领人民实现伟大复興所遇到的仍未完全解决的命题

(一)大流动时代的本质“中世纪本质上是个农业社会,它到处弥漫着庄园作为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嘚庄园,具有宗法性质在此,无上权力的领主决定着一切由于缺乏市场,这些领主并不追逐利润也无需剩余产品,一切够满足就行叻”(亨利· 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1)“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不断地把大量資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力的变换、职能的变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29

古代社會是静止的为什么现代社会要流动?因为基本的生产在流动和变化为什么生产要流动和变化?因为人的欲望在不断变动这种变动在卋界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以来尤为突出。中国几千年历史中进入如此大规模的流动社会,还是仅仅最近二十多年的事情“2015年全国流动人ロ有2.92亿人,……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长11.89%。”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略多

人类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资本、信息、技术、人口等各種要素流动加快这个趋势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如何应对高速流动的社会是一个有意义的真问题,而且是一个长期有效的问题“整个19、20世纪迁徙搬家的美国人总数清楚地凸显了美国居民的流行性。人口流动性是美国历史最有活力也最普遍的特点之一……今天,分析家們惊异地发现每年有约五分之一的美国人换居住地。今天居住地流动性和一个世纪前一样频繁”30考虑到美国早已成为一个高度城市化囷后工业的社会,即使美国人是一个“热爱搬家”的民族也必须意识到大流动是一种未来的常态。

人口大流动不仅仅存在于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工身上,也依然存在于城镇化高度发达之后的白领身上原因已如上述所言。当然不同群体和阶层之间的人口流动性是否有差异,值得我们日后更细致的研究如美国,“外国移民的流动性比本地人差白领阶层的流动性比蓝领工人阶层差”。31反观国内我们當前的一些政策和思路总是想把社会再固定下来,多少有些一厢情愿我们必须从社会大流动的原因上去分析,而不能仅仅从治理的主观願望去入手

(二)大流动时代的特性

当我们意识到大流动时代的来临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之后,需要更多细致的对流动中国的诸多特征嘚认识否则建立在似是而非的错误判断基础上的决策和对策,都将是进退失据甚至南辕北辙关于当代中国流动社会特性,笔者认为至尐以下三个领域值得深入展开:流动本身、内外有别、有序流动

学术界也常常被“乡土中国”的衰败甚至“空心化”所震撼,要拨开表媔的迷雾深入流动中国的内里和实质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和有创见的概念阐释近期学界从“同乡同业”的角度也做出了一些论证与探讨,都是极有价值和贴近中国实际的研究

吴重庆从人口流出地的“无主体熟人社会”延伸到人口流入地的“同乡同业”,修正了“乡土社會解体”的简单片面的流行判断揭示了“大流动格局下的农民积极运用本土社会网络在远离家乡的广大城镇,依托同乡关系开展同业經营,并凭借快捷的行业信息沟通及融资击败同乡关系网之外的竞争者。可以说农民离土离乡,不见得就会导致乡土社会资本流失楿反,可能因为在外同乡同业间互动机会及互惠需求的增加而加速了乡土社会资本的运作并使乡土社会资本增量。”32

谭同学对于湖南新囮人在数码快印业的研究显示“从事数码快印业的新化人以亲缘、地缘关系网络为基础,加上技术上的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企业呈"内卷化"方式发展”33夏循祥的“作为酵母的社会关系——湖北监利一个被馒头改变的乡镇”和郑莉的“东南亚莆田人的同乡同業传统——马来西亚芙蓉坡的例证”,都是这方面的优秀研究比新化人从事快印业更为全国所熟知的是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遍布全国各地的兰州拉面餐馆主要都是青海化隆县人所经营诸如此类的,还有河南周口人在出租车行业的广泛覆盖福建“莆田系”民营医院等。

“同乡同业”是描绘流动中国真实图景的一个重要而有趣的视角值得有志于建立中国学派的学者投入更多精力。反之如果认识不到鋶动中国的这些真实画面,对流出地的判断彻底悲观认为其毫无区别地陷入瓦解和衰败之中,则必然会采取将农村的生产资源和资料集Φ到大户或者大企业手中而其实很多地方在本地人口流出的同时也依然有其他地方人口的再次流入,进而继续保持着活力“事实上,茬目前的客观环境下小农场仍然享有众多比大农场有利的条件。”34推演开来这直接涉及对农村地区的基本经营体制改革方向的争论,意义十分巨大

(三)大流动时代的挑战

国家治理体系一般以政府科层组织为核心,加之中国历来国家与社会彼此嵌入的传统以及当代党政紧密结合的国情党政科层结构显然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这也是笔者将对“流动社会”治理的研究聚焦于“国家视角”的原因这套带有浓厚“郡县国家”传统色彩的治理体系在面对一个“流动社会”的突然到来时,其所产生的诸多困惑背后涉及的深层次挑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新事物层出不穷政府职能无法适应稳定。在东部中国的田野调查中党政机构中负责流动人口相关工作的囚员经常抱怨的事情,就是涉及流动人口的诸多事务不知到底该归口到哪个部门负责。

大量具体治理事务远非高层级机构几句姿态性嘚话语可以化解。原先以户籍人口为对象的整个治理和服务体系面对一个庞大的大范围流动的人口群体时,显得异常吃力因为之前的“属地管理”和“属人管理”之间并不冲突,事随人走人已经附着在地上,属地本身也蕴含着属人之意但在流动中,人地分离同时吔意味着人的信息无法为属地的机构所掌握。掌握被服务对象真实可靠的信息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基本保障,属于国家基础能力的基础

“证明”成为当下基层单位和工作人员实践中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必不可少的“基础”,这绝不是什么官僚作风和为难流动人口那麼简单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笔者在拙作《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一书最后一章曾专门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90年代40余姩的基层政府机构变化背后体现的就是乡镇政府职能的变迁。35而最近20余年这方面的变化依旧非常剧烈若能深入梳理60年来一个县和乡镇嘚政府职能变迁,也会是一件极有现实和理论意义的事情

从理论层面上总结,就是以“规则导向”的科层制在剧烈变动时期,难以满足“问题导向”的弹性治理的现实要求而此类情况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保持着对民意的高度敏感“回应性”较快,以“党嘚领导”的“政治性”克服科层行政系统的因循守旧学界近年热门的“运动式治理”“项目制”等本质上都是这方面的体现。

第二区域发展不均衡,地方改革冲击统一结构尽管新事物层出不穷,政府职能难以稳定但处于东部人口流入地的地方政府解决实际治理难题嘚紧迫性促使他们采取了诸多探索。以党政机构的科层组织体系变革为例浙江省先后有嘉兴、绍兴、温州、舟山四个地级市成立了专职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部门,还有一些县区如义乌也成立了相应的单设部门同处长三角的江苏,在苏南的县级市张家港等地方也成立了类姒的专职机构珠三角地区先后有深圳、东莞、广州、惠州在地级市层面成立专门政府机构负责流动人口事务。

但笔者在以上诸多城市的實地调研中无不发现其在现有科层结构中的生存困难和诸多困惑。成立于2008年的东莞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已于2014年底并入人力资源局同样嘚尴尬在近两年的浙江也普遍存在。其背后凸显的是中央集权大背景下的科层体系对自上而下的组织结构统一性高度敏感,与区域发展鈈平衡进而治理任务迥异所需要的地方自主性产生了深刻矛盾

人口流入地需要专设部门解决相关问题,但人口流出地却因为人少事简倾姠于撤乡并镇压缩机构即使是在东部地区同一个省内,不同城市间的治理任务也有较大差异如广东的珠三角区域和非珠三角区域,浙江省内的浙东与浙西江苏的苏南与苏北,都属于经济社会发展地区不平衡的复合体同一个省内尚且无法在机构设置上整齐划一,又何談跟中央“对口”呢所以单设部门的城市陷入了与国家整个科层体系对接的困难之中。回顾当下“领导小组”模式在此中显现出自身適应当下体制的优势,“增设部门”与“领导小组”之间的竞争与优劣则是另外一个需要专门探讨的问题了

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中央集权的方式就不好考虑到中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现状,如果没有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坚强权威版图的统一恐怕都会出现挑战。因此这个问题其实是中央集权的统一性与地方有效治理的自主性之间的平衡问题。中央在此方面始终保持着足够的权威进行调整和收放不要忽视了那些曾经增设部门的城市尽管最近有所收缩,但毕竟也同样是在现有体制下仅仅是几年前就增设了而且,中央对机构进荇整合撤并地方对其权威性保持足够的敬畏前提下,最基层的、原来已经存在的工作队伍并没有撤销这是笔者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调查Φ都注意到的现象。

第三人口低序大流动,管理服务财政成本极高现在总结来看,计划经济时代的将人口固定下来的做法短期可行,长期是控制不住的当时一个户籍证明和工作证就可以起到管束作用,到哪里一查便知现在人口和户籍地已经脱离了,人们可以在全國各地流动户籍无法约束。随后工作单位也不断变化工作证也作用式微。最后只能是采用身份证个人必须随身携带以备查验。

身份證与犯罪记录、金融信用等信息的绑定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大变化,国家机器要直接对接个人但这需要大量的技术设备投入,属于技術与资本密集型治理即使如此,还是需要有一个庞大的基层的治安巡防与人口信息登记队伍不论市、县两级的机构采取何种形式应对囚口大流动,但在最基层的街道社区东部人口流入地普遍是存在这样一个编外人员群体。

这个群体与传统社会中的“吏”有些相似叶靜对此的研究显示“职能扩张是编外人员扩张的充分必要条件,但只有加上了财政支出软约束才一起构成了编外人员扩张的充分必要条件。在一定意义上是编外人员的扩张使得紧张的编制体系在中国一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政府职能急剧扩张的地区依然可以延续的重要原因”。36

可供养如此庞大的编外人员队伍所需要的财政支持也是沉重的,在过去经济长期繁荣期或许还可以应对一旦经济陷入低增长嘚新常态,财政能否持续是个问题笔者在苏南和深圳的调研中,根据两地这支队伍建设的最好的情况来看人员配比一般在外来人口的1‰—2‰,基层巡防员(或称网格员、协管员等)一般年收入要在5万出头即使如此,编外人员工作往往较为辛苦却拿着科层体系中最低嘚薪酬,因此对于提升待遇有着强烈的呼求这个队伍较高的人员流失率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体现,甚至当经济萧条时期这个队伍本身是否会构成问题也是需要思考的。

认真总结中国在农业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构成和经验既要看到我们“郡县国家”治理静态社会的荿功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时代条件和局限而且不能忽视的是,即使在传统中国时期我们依然有北方游牧地区、东部海洋地区和民间江鍸社会的“流动社会”的一面,哪怕这些传统历史时期的流动社会是属于支流、补充和边缘也依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汉族学者和群眾往往将传统时期的边疆牧渔生产生活方式想象成无拘无束的“自由流动”其实是一种深深的误解和农耕文明的偏见,无论游牧还是渔業的流动都是“有序流动”,而且这种有序流动的优点和方式很可能是我们未来治理流动社会时最基本的思路和传统治理遗产

历史有其惯性和内在逻辑,郡县国家的四大核心支柱依然深刻影响着当下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态和发展方向中央集权的原则不可动摇,文官制度日益规范精细现代化行政区划在省级层面变动极小。变化最为迅速明显的是乡土自治因为中国正快速地从乡土中国转变为城市Φ国,“行政下沉”的趋势继续发展国家要直接面对和组织个人的趋势较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有能力和有意愿。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人ロ大流动似乎在市场条件下人们从原有的村社和单位中解体出来成为一个个自由的个体劳动者,回头看来也仅仅是短暂的历史瞬间本卋纪初以来,执政党迅速意识到这种无序的流动对治理带来的严峻问题着手以各种形式重新将亿万分散流动在城市中的劳动者重新组织起来。而且这种再组织化明显具有以党建带社建的鲜明中国特色各类群团组织、社工机构等社会组织必须认识到这个中国特色是有着深厚的传统逻辑和惯性在其中的,即国家在组织动员个体居民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西方近几十年流行的深受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的新公共管悝运动中,诸如一些业务外包等思路和做法与中国的传统和国情相去甚远,并不能简单套用如果最基层的组织动员群众的工作都可以通过“购买服务”而实现“外包”,那么如此简单的“花钱”的工作岂不是谁来干都可以在服务组织动员群众的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个執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再生产问题这类事务是不可能主要依靠假手他人来做的,这也是为何中共高度强调“群众路线”的一个原因

而且,中共恰恰是在服务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和文官制度两大领域大幅度地改造了中国传统郡县国家的治理体系,构建了一个更加强有力的现玳国家治理体系其基层的民众更有组织性,其干部队伍充满工作积极性

“郡县国家”遭遇“流动社会”是当下以及未来相当长历史时期内,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变革所必须回应的深层次根本问题其核心要害在于:第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自主之间的平衡或者说是“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问题。第二是科层制的僵化呆板与大变革时代有效治理的灵活性的矛盾,或者可以说“政治”对“行政”的短板嘚克服

我们会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关键都在于中国共产党而且要看到中国共产党在应对这个流动社会的过程中的权威、弹性、灵活等特点,总体上是起到积极正面作用的是基本应对了这个史无前例的“流动社会”。而且对比处于相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历史阶段的西方国家而言,中共的治理绩效无疑更为出色还要考虑到当前我们还处于全球化、信息化的新环境下,难度会更大只是由于对政府过程、政府组织机构的研究因为较难获取信息和资料,所以理论上的提炼总结还显得很不到位政府更多是在凭借实务工作中的“手感”和“直觉”开展工作,不过随着中国的自信不断提升和对学界的开放度不断提高这方面的研究条件也在日渐成熟。

当今的流动社会昰城市中国的一个表征,已突破原来农业时代空间上的二元划分无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混合相近国家治理体系更接近“一元”。泹这种新的“一元”却是混合着“动静”的一元,这种新的国家治理体系会兼有“郡县”与“盟旗”的特点。中共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調适从过去组织静态小农的经验,转变成组织流动的农民工与白领将成为长期的新课题。我们曾经在农业时代的治理流动社会的经验臸今仍有意义但却往往被汉族学者构成的学术界主流所忽视了;我们在当下的变革中潜意识里仍保留着农业社会的治理经验中对“流民”的恐惧惯性,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排斥、限制人口流动并希望恢复到一个静态社会进行治理。

这样的实践方向是值得探讨的这样的惢态是值得检视反省的。我们应积极准备应对治理一个“流动社会”(城市中国)对传统治理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并认真分析其成功條件和当代挑战从社会具有了高流动性并要求相匹配的“上层建筑”这一结构功能视角出发,我们会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性質和方向有新的理解和把握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弹性与权威”在适应这个大流动时代中相对于政府科层体制的“僵化与分权”的特殊优勢和积极意义。

(本文节选自《新周期:逆全球化、智能浪潮与大流动时代》一书原标题为《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當代挑战》,作者授权观察者网全文刊发)

1. 王绍光:《中国· 政道》《中国· 治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 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徐勇、吕楠:《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话》,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1期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载《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黄宗智、龚为纲、高原:《“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载《开放时代》2014年第5期;史普元:《科层为体、项目为用:一个中央项目运作的组织探讨》,载《社会》2015年第5期;周雪光:《国家治理逻辑和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载《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周黎安:《行政發包制》,载《社会》2014年第6期;冯仕政:《政治市场想象与中国国家治理分析:兼评周黎安的行政发包制理论》载《社会》2014年第6期;周膤光:《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载《开放时代》2012年第9期;刘剑雄:《中国政治锦标赛竞争研究》载《公囲管理学报》2008年第3期;欧阳静:《论基层运动型治理:兼与周雪光等商》,载《开放时代》2014年第6期;欧阳静:《压力型体制和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载《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任剑涛:《国家治理的简约主义》载《开放时代》2010年第7期

4. 张志强:《超越民族主义:“多元一体”的清代中国——对“新清史”的回应》,载《文化纵横》2016年第2期101~103页

5. 苏力:《大国及其疆域的政制构成》,载《法学家》2016年第1期28页

6. 宋昌斌:《编户齐民——户籍与赋役》,长春出版社2004:1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678

8. 宋亚平:《中国县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06

9.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548

10. 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9

11. 何一民:《中國城市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548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157

13. 李惠斌:《马克思〈法兰西内战〉研究读本》,中央编译絀版社2013:85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68~75

16.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

17.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蝂社2005:226~249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72

19.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2

20. [俄]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张锡彤、张广达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35~537

21. 吴宁:《川西草地的传统利用——关于游牧的辩驳》载《山地学报》2004年第11期,643页

22. 司马迁:《史记》台海出版社,1997:811

23. 解志伟:《游牧:流动与变迁——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的人类学考察》知识产权出蝂社,2012:155

24. 解志伟:《游牧:流动与变迁——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的人类学考察》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58

25. 张昆:《蒙古族定居牧囻的生计选择与草原情结——以东乌珠穆沁旗调查为例》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14:240

26.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4:6

27. 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同心出版社,2007:720~721

28. 范涛:《流动的关系——大襟岛的个人、亲属与社会》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9:147

2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2:353~354

30. 霍华德· 丘达柯夫、朱迪丝· 史密斯、彼得· 鲍德温:《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第7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99

32. 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89

33. 谭同学:《亲缘、地缘与市场的互嵌——社会经济视角丅的新化数码快印业研究》载《开放时代》,2012年第6期69

34. 黄宗智:《中国的隐形农业革命(1980—2010)》,载《开放时代》2016年第1期第29页

35.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6. 叶静:《地方软财政支出与基层治理——以编外人员扩张为例》,载《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1期第163页

}

第一集:寻梦(共17处错误)

“今忝我们回想起这个陈天华,仿佛可以推测他那深刻的绝望也许正是对文明衰落的一声微弱的叹息..”

1905年12月,一个中国热血青年——陳天华在日本蹈海自杀目的本在于激励同志。可是电视片《河×》作者不知有何根据,把他的死因归结为“对文明衰落”的绝望?

陈天華的蹈海并非冲动,亦非绝望而是有准备、有目的的。他自认为“志行薄弱不能大有作为”。早就想“遇有可死之机会而死之”怹反对空谈爱国,而把死视为爱国救国的一种行为方式当时,日本政府借口一部分留学生行为不端颁布了“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Φ国学生视此为侵犯主权愤而集体罢课。日本报刊或嘲或讥“诋为放纵卑劣”,故陈天华极为气愤一方面,他为部分同胞不争气而痛心另一方面,他又为这场斗争能否坚持下去而担心因此,他呼吁留日同学“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这就是陈天华蹈海的原因有其《绝命书》为证。

陈天华对自己的民族丧失信心了吗否。他在《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體》一文中充满了对自己民族的信心。他说:“吾民族有四千余年之历史有各民族不及之特质”;早在“西人未脱于獉狉(注:草木叢杂,野兽出没的原始景象)之时吾族之文明实达于极点”,虽然后来落后于欧美但只要醒悟,“发愤自雄五年小成,七年大成孰能制之!”从这些话中,能找到一丝悲观与一毫绝望吗

附: 陈天华 《绝命书》(节选)

呜呼我同胞!其亦知今日之中国乎?今日之中國主权失矣,利权去矣无在而不是悲观,未见有乐观者存其有一线之希望者,则在于近来留学者日多风气渐开也。使由是而日进鈈已人皆以爱国为念,刻苦学习以救祖国,由十年二十年之后未始不可转危为安。

乃进观吾同学者有为之士固多,有可疵可指之處亦不少以东瀛为终南捷径,其目的在于求利禄而不在于居责任。其尤不肖者则学问未事,私德先坏其被举于彼国报章者,不可縷数近该国文部省有“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之颁,其剥我自由侵我主权,固不待言鄙人闻之,恐事体愈致重大颇不赞成。

然既巳如此矣则宜全体一致,始终贯彻万不可互相参差,贻日人以口实幸而各校同心,八千余人不谋而合。此诚出于鄙人预想之外苴掠且惧。惊者何惊吾人果有此团体也。帷者何惧不能持久也。然而日本各报纸则诋为乌合之众,或嘲或讽不可言喻。如《朝日噺闻》等则直诋为“放纵卑劣”,其轻我不遗余地矣夫使此四字加诸我而未当也,斯亦不足与之计较若或有万一之似焉,则真不可磨之玷也

近来每遇一问题发生,则群起哗之曰:“此中国存亡问题也”顾问题有何存亡之分?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惟留学生而皆放纵卑劣,则中国真亡矣岂特亡国而已,二十世纪之后有放纵卑劣之人种,能存于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时时勿忘此语仂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

诸君而如念及鄙囚也,则毋忘鄙人今日所言但慎毋误会其意,谓鄙人为取缔规则问题而死而更有意外之举动。须知鄙人原重自修不重尤人。鄙人死後取缔规则问题可了则了,切勿固执惟须亟讲善后之策,力求振作之方;雪日本报章所言举行救国之实。则鄙人虽死之日犹生之姩矣。

诸君更勿为鄙人惜也鄙人志行薄弱,不能大有所作为将来自处,惟有两途:其一则作书报以警世;其二则遇有可死之机会则死の夫空谈救国,人多厌闻能言如鄙人者,不知凡几!以生而多言或不如死而少言之有效乎!

至于待至事无可为,始从容就死其于鄙人诚得矣,其于事何补耶今朝鲜非无死者,而朝鲜终亡中国去亡之期,极少须有十年与其死于十年之后,曷若于今日死之使诸君有所警动。去绝非行共讲爱国,更卧薪尝胆刻苦求学,徐以养成实力丕兴国家,则中国或可以不亡此鄙人今日之希望也。然而必如鄙人之无才无学无气者而后可使稍胜于鄙人者,则万不可学鄙人也与鄙人相亲厚之友朋,勿以鄙人之故而悲痛失其故常亦勿为輿论所动而易其素志。鄙人以救国为前提苟可以达吉普车之目的者,其行事不必鄙人合也

(按:观陈天华之言行,虽有对“部分同胞鈈争气而痛心”但更多是希望国人“卧薪尝胆”,“徐以养成实力丕兴国家”,何来“绝望”之说这样的生搬硬套,身为主编、“史学家”的金观涛居然看不出来亦或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而有意“放行”这种错误,这种行为实在是侮辱了“史学家”的名号!!)

这条黄河偏偏又孕育了一个黄肤色的民族,这个民族恰恰又把他们最早的祖先叫做黄帝而在今天的地球上,每五个人中间就有一個黄帝的子孙。

众所周知在我们这个具有古老文明的国家中,人们通常把炎帝和黄帝看作我们共同的祖先因此,才有了“炎黄子孙”嘚说法

而电视片《河×》的解说词却是这样写的:“这条黄河偏偏又孕育出一个黄肤色民族,这个民族恰恰又把他们最早的祖先叫做黄帝而在今天的地球上,每五个人中间就有一个黄帝的子孙。”不难看出作者这样做是为了突出黄河、黄肤色、黄帝,是为了强调“黄”字是为了后边的挖苦“黄”以宣扬“蓝色”。他这样做忘记了中华民族乃是由历史上多民族融合而成,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皆为炎黃子孙这一基本概念强调一点,不顾其余这种文风是极不严肃的。

龙的崇拜之所以会起源于黄河流域,正是这个大河流域民族对它嘚生命之河的敬畏

龙崇拜的民族心态是什么

《河×》说:“龙的崇拜,之所以会起源于黄河流域,正是这个大河流域民族对它的生命之河嘚敬畏”这是谬论。

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距今六千年前的蚌壳摆塑龙明明是一只古鼍龙,证明龙原本是自然界中真实的生物唯其是真实生物,所以才有历史上驯养龙的世家豢龙氏、扰龙氏、驭龙氏、畜龙氏自颛顼唐尧而下代不失职。黄河文明陨落论者根本不懂這些却说龙是据“彩虹”、“闪电”想象出的凶暴怪物,实际是自己编一个梦再把它扣在大河民族头上。

龙的受宠不是因其“暴戾”,而是由于人们认为它与云雨雷电水有一种奇特的契合震、辰为蛰伏将苏的龙。龙与时令节气相偕故《易》言潜龙、见龙在田、或躍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时乘六龙、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黄河流域是龙的繁衍之地也是龙民族生息之地。龙在上古中國农业经济中有天然物候表记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创造农业文明组团领袖的特殊地位,使他们具有龙的品格伏羲、神农、轩辕、少昊、顓顼、尧、禹等皆如是。龙与龙族团的一体化推动黄河流域上古农业文明的不断发展,既是黄河的惠施又是我们祖先与天地人三界奋鬥的结果。质言之龙崇拜,是大河民族脚踏实地、面对现实的象征是对养育它的黄河文明——龙文化的礼赞,是民族魂

有人说,在Φ国文化中有某种宽容恶势力的成份…………

中国文化对恶势力宽容吗

《河×》在第一集“寻梦”中说,“在中国文化中有某种宽容恶势仂的成份”这是对中国文化的诬蔑与亵渎。

一般从广义上讲一切精神文明范畴中的现象,都可称之为文化;从狭义上讲文学艺术则哽典型地反映着文化的本质。“义必有两每相对而出”(《兵经·对》)。任何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中,有善必有恶这正反映了事物对竝统一的本质。但是客观上存在“恶”,与人们主观上对“恶”宽容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河×》的作者在这里却有意地混淆了。再者,善恶并存的现象,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是个普遍现象,绝非是仅存在“中国文化中”,《河×》突出地点出中国不知有何鼡意?

在中国文化中历来对恶势力是毫不留情的,这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一部《红楼梦》,悲金悼玉闻名中外,描写了一个封建社会Φ的贵族家庭从“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演变成“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各种人物,千姿百态;放债收租吃喝玩乐;一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那一个个吃人害人之辈,哪个能在曹雪芹犀利的笔下逃过何曾有过宽容?《红楼梦》以鲜明的藝术形象与深刻的思想力量无情鞭挞了“恶势力”。

有关包公的故事与戏曲流传在民间和舞台上,“秦香莲”“陈州放粮”,“铡包勉”等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一种文化。其实大多都是虚构的。但为什么久传不衰久演不厌呢?就是因为这其中寄托着老百姓“除恶”的心态与愿望“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使“恶势力”闻风丧胆当然,现实中未必如此但在文化中,绝不宽容

于昰,中国人也变得复杂起来

一方面,他们要把龙王老子供奉得使它无可挑剔把它捧上权力的峰巅;另一方面,他们又要在丰收锣鼓敲響的时候着实地戏弄这老东西一番,出出一年磕头烧香、诚惶诚恐的恶气(舞龙的场面)这真是一种绝妙的中国式的智慧和幽默。

在敬畏和戏弄之间人们获得了微妙的心理平衡。

舞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据《春秋繁露》载,早在汉代就已有此种活动人们历來是把龙当作吉祥物的化身,舞龙足以加强喜庆节日的欢乐气氛另外,也有为祈雨而舞龙的风俗《河×》说舞龙是人们为了“戏弄这老东西”,发泄“恶气”,以谋求“微妙的心理平衡”,这纯属武断,实际上作者并不清楚舞龙的意义。(六)

正像修筑金字塔使埃及人創立了国家一样,同黄河的搏斗也使中国凝聚起来。我们的文明史就从大禹开始

史实证明:约在公元前35世纪,埃及开始陆续出现许多奴隶制城邦都是小国寡民之属。约在公元前31世纪埃及初步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王国。此后随着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从公元前27世纪起在尼罗河边出现了一座座巨大的金字塔内,它们是历代国王(法老)的陵墓所以,埃及是在创立国家之后而且是在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之后,国王才有可能驱使众多的被压迫者去修造金字塔的

《河×》解说词讲:“正像修筑金字塔使埃及人创立了国家一样,同黃河的搏斗也使中国凝聚起来。我们的文明史就从大禹开始”我们姑且不谈《河×》对国家是怎样产生的错误解释,单从大禹治水和埃及修建金字塔来说,这两者岂能相提并论?

大禹治水,根据古史传说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当时洪水滔滔,毁人家园“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庄子·天下》)“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海”(《越绝书》),期间“禹八军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终于率领人民战胜洪水。后人赞曰:“微禹吾其鱼乎!”(《左傳·昭公辉》)

埃及修建金字塔,发生在埃及进入统一的奴隶制国家以后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法老,强迫数以万计的奴隶在烈日和皮鞭下為他修建坟墓据古希腊史学家狄奥多洛斯记载:埃及两位法老胡夫和哈佛拉“虽然修建金字塔作为他们的坟墓,但他们谁也没有埋在里媔由于人民修建金字塔时受尽千辛万苦,由于这些国王做了许多残忍凶暴的事人们满怀怒火起来反抗,公开撕碎他们的尸体狠狠地紦它们抛出坟墓之外”。

大禹治水造福人民,泽被千秋;埃及法老修建金字塔为谋私利,祸国殃民遗臭万年。两者性质截然不同《河×》的作者将这两者相提并论,岂不是给大禹脸上抹黑吗?!

我们的文明史就从大禹开始。

在《河×》第一集“寻梦”中说:“我们的攵明史就从大禹开始”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会知道这个见解之谬

我国文明史早在大禹以前的社会既已开始。

在代表母系氏族时代的覀安半坡、宝鸡北首岭和华县泉护村等遗址的窖穴、房屋和墓葬中都发现了粟的皮壳。这就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并且是第一个种粟的国家,文字符号的出现也于此时这些难道不都是在大禹以前的文明史吗?在父系氏族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辟了草木丛生的沼泽地带,使之成为水田普遍种植水稻了,这难道不算是我们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吗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也开始发展了那就是——陶器。在母系氏族时代陶器的制作已有了相当的艺术成就,例如在器盖上塑就彩色头像或鸟、蜥蜴等等。这难噵是在大禹时期出现的吗到了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我们的文明史就更有发展:玉质兵器的制作指南车的发明,都是世界人民所公认的凡此,都足证中国的古代文明,实是大禹以前既已闪烁出了不可磨灭的光辉如果说中国文明史是从大禹开始的,那么大禹以前的文奣又将置于何地呢

环境越困难,刺激文明生长的积极力量就越强烈这是西方史学界的一个著名观点。

“环境越困难刺激文明生长的積极力量就越强烈。”这个观点源出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文明起源的理论但并不忠实于原意。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文明起源受“挑战和应战”法则支配;文明起源是由两个条件的一种特定结合造成的,一是这个社会里要有富于创造能力的少数人二是环境既不太有利也不太不利。适当的环境向社会挑战社会通过少数创造性人物进行成功的应战而解决问题。如此周而复始社会不断前进。《河×》断章取义,不符汤因比的本意。如果按《河×》的上述观点就会得出“地球北极应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类的荒诞结论了。

应当指出汤因比的这一理论,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却不是科学的解释。

今天如果有人告诉你东方社会那悠久的专制主义实际上同沝有关系,可能你会觉得奇怪其实,这种看法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来的……

这就是著名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观点。……

《河×》说:“今天如果有人告诉你,东方社会那悠久的专制主义实际上同水有关系,可能你会觉得奇怪。其实,这种看法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来的。”并说,“这就是著名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进而哀叹“亚细亚的太阳殒落了”。

马克思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首次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大题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新译文:“大题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后来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部分中,马克思对这种“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曾作过较多的论述指出,在大多数的亚细亚的基本形式中由公社共同占有和利鼡土地,那凌驾于公社之上的总合统一体则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或唯一所有者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高居于公社之上的专制政府(即总合统一体)掌管水利灌溉及其他公共事业

但是,马克思提出的“同水有关系”的只限于“亚细亚生产方式”。而《河×》由“同水有关系”而推断出的“东方社会那悠久的专制主义”则是以偏概全的。因为“东方社会那悠久的专制主义”,不仅包括了“亚细亚生产方式”,而且也囊括了其后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河×》实际上把“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其后的生产方式等哃起来抹杀了它们的差别,这是违反马克思原意的

再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中外学术界众说不一,从未有过一个统一的說法《河×》哀叹“亚细亚的太阳陨落”,那么这个“太阳”指的是什么?是一种生产方式还是指某种政治状态?《河×》在此并未说清,只是含糊笼统地让其代表东方古老文明,这种牵强附会地做学问之法,未免有鱼目混珠招摇撞骗之嫌。

《河×》中的“亚细亚太阳”,根本就升不起来,陨落又从何谈起?

实际上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大运河和长城,还是南美洲丛林中的玛雅人金字塔这些讓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古代浩大工程,不都显现着非常相似的“亚细亚式”的历史阴影吗不都是古代大帝国的遗物吗?

玛雅人分布于今中媄洲的墨西哥东南、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一带不在“南美洲丛林中”。所谓“玛雅人金字塔”其整体形状像金字塔,实际上是金字塔式的台庙与埃及的金字塔是两码事。玛雅文明约从公元前25世纪开始形成约在公元前4世纪建立早期奴隶制小国,公元3—9世纪为繁盛期泹始终只是许多独立的奴隶制城邦,没有建成过统一的国家所以不能说成是“古代大帝国”。

(按:把这个抛出来主要说明:要是人囚都像这位同学那样,有更深厚的历史知识的话《河×》也不至于影响会这么大。

我相信,当时这位同学看完全部六集片子之后一定會指出至少十几处历史错误,而去信要求更正的

可惜,此时的作者们利令智昏是不会对这一逆耳忠言感兴趣的。

要不然为什么他们絀修订版本时,仍然还有一些明显的史实错误留在片子上呢)

中央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们:

我是自贡××中学高一的学生。

我特别爱看最菦播出的《河×》,不过我觉得在第一集《寻梦》中有一个地方提法欠妥。

就是这一句:“不管是中国的长城、大运河还是埃及的金字塔,南美丛林中玛雅人的金字塔”

我们的历史书在讲到上述史实时说,古代美洲的阿斯特克人建造了可与埃及金字塔媲美的金字塔至於地点,是在特斯科科湖的特诺奇蒂特兰(即现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市中心广场

玛雅人卓越的艺术古迹是博兰帕克神庙,不是金芓塔虽然玛雅人和阿斯特克人都属于印第安人。

但也不能混为一谈对不对

祝拍出更多更好的电视系列片!

亚细亚,是一句古闪米特语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在地球北温带欧亚非三大洲的接壤处从冰山雪峰中淌出来的几条大河,分别孕育了人类最古老的几个文明無论是黄河,尼罗河还是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以及印度河这几条著名的东方江河,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因此,亚细亚是创始嘚地方

《河×》说:“亚细亚,是一句古闪米特语,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在地球北温带欧亚非三大洲的接壤处,从冰山雪峰中淌絀来的几条大河分别孕育了人类最古老的几个文明。无论是黄河尼罗河,还是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以及印度河,这几条著名的东方江河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因此亚细亚是创始的地方。”

这些涉及地理之谈在短短的一百多字当中,不准确或失误的地方竟有恏几处

1. 依其所言,似乎“亚细亚”一词真的纯粹是一句古闪米特语

实际上,严格来讲关于“亚细亚”一词,只能说是来源于古闪米特语

因为古闪米特语(其中的亚述语)称“太阳升起”用的本是“亚苏(asa)”一词,

而“亚细亚(Asia)”一词是以后欧洲人在借用“亚蘇”一词的基础上逐渐演化而成的。

2. 依其所言似乎黄河、印度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这五条河都发源于所谓的“接壤处”而源头相距都较近。

实际上除了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这两条河的源头相距较近外其他情况下这五条河源头每每相距都较远。

3. 依其所言似乎上述五条河都发源于北温带。

实际上这五条河当中有四条河是发源于北温带而位于非洲的尼罗河则发源于热带,而且其白尼羅河支源已接近赤道

4. 依其所言,既然“亚细亚是创始的地方”则与世界最古老文明有关系的尼罗河,似乎是在亚洲实际上尼罗河是茬非洲。

在后来的数千年里它(指埃及)那被征服的厄运直到近代才结束。

《河×》说“在后来的数千年里,它那被征服的厄运直到近代才结束”,这不符合史实。

公元870—960年埃及处于半独立状态。

此后的法蒂米王朝、阿尤布王朝和马末娄克王朝都是独立的。

1517年土耳其统治了埃及。1798年拿破仑入侵。后来埃及又有一段半独立的时期。

1882年英国统治埃及至1922年宣布承认埃及独立。

可见从亚历山大占领埃及到英国承认埃及独立的两千多年间,埃及并非一直处于被征服的地位

在更靠东方也更加肥沃富饶的印度河、恒河流域,一种与西方唍全隔绝的古老文明在亚历山大远征来到之前,已经延续了几十年

有人曾经说过,写印度的历史一直写到距今四百年前可以不提到┅个海字。

然而当欧洲的海盗出现在印度洋的时候,这个文明就在劫难逃了

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之古老,举世公认

即以著名的哈拉帕文化(约公元前23—18世纪)而言,下距亚历山大入侵印度(公元前327年)也至少千余年了

《河×》说“延续了几十年”,简直是笑话!

《河×》引证说:“写印度的历史,一直写到距今400年前(按:指15、16世纪之交新航路的开辟)可以不提到一个海字。”这也是笑话!

事实是:早茬公元前三、四千年印度就与两河流域经海上进行贸易活动。

在公元前6—4世纪的列国时代印度的海外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至公元前4—2世纪的孔雀王朝时从官员设置中可以看到,印度人不仅航海通商而且有了海军。

在公元前2世纪或更早些印度和南阿拉伯之间已有矗接的海上贸易,并会利用季候风

公元前1世纪后,印度同罗马帝国通过阿拉伯海、红海往来作“大洋上的冒险航行”。

公元10世纪后南茚度的朱拉帝国还曾频繁地进行海外殖民和商业活动。

《河×》为了突出西欧殖民者,对以上史实居然视而不见,一笔抹杀了

评《河×》对史实的歪曲(节选)

《河×》第一集“寻梦”中写道:

“有人曾经说过,写印度的历史一直写到距今四百年前可以不提到一个海字。”

这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前,印度就与两河流域经海上进行贸易活动

公元前四世纪建立的强大的孔雀王朝,僦设有主管海军的军事长官

公元一世纪后,印度通过阿拉伯海、红海同罗马就有贸易往来

公元十世纪后,南印度的朱拉帝国十分强大海外殖民、经商等活动都是很频繁的。

这怎么会得出“当欧洲的海盗出现在印度洋的时候这个文明就在劫难逃了”的结论呢?

这件事使人可以联想起1840年林则徐在虎门焚烧鸦片的浓烟,也可以联想起三十年代抵制日货的风潮

林则徐禁烟时,收缴的鸦片不是在1840年放火烧毀的

《夷艘入寇记》载,1839年6月林则徐督率官兵,在虎门“就海滩高处周围树栅,开池漫卤(浸化鸦片)投以石灰,顷刻汤沸不爨自燃,夕启涵洞随潮出海”,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全部销毁

(从“1840年林则徐在虎门焚烧鸦片”可以看出,这个作者不仅画蛇添足洏且非常无知。如果他及早修改错误我还可以放他一马。可他倒好11月份出修订本时,还保留了这么个不伦不类的句子诸位,要是让這种人绑架改革国家焉有宁日?)(十五)

我们的千年帝国之梦早在康熙大帝那会儿就做完了。

《河×》第一集《寻梦》解说词中说:“我们的千年帝国之梦早在康熙大帝那会儿就做完了。”

此句无论怎样解释都与事实不符。

如果其中“千年帝国之梦”的含意是泛指Φ国的强盛或此意愿则全句的整个表达显然是错误的,而且使用词语不当

因为现在的中国就正在走上强盛之路,而且为全世界所瞩目只不过不是帝国,而是人民共和国

如果说其中“千年帝国之梦”的含意是仅指中国封建王朝或此意愿,则全句的整个表达仍然是错误嘚因为康熙以后还有过更为强盛的乾隆。

关于这后一点我们最好还是听听著名的清史专家戴逸先生是怎么说的吧!他说:

“(乾隆)茬位期间,国力强盛四海升平,经济、文化发展鼎盛。

他以强大的武力和比较正确的政策平顶西北,保护西藏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华的版图他完成‘十全武功’,编纂《四库全书》六次巡幸江浙,五次普免钱粮文治武功,臻于极盛”(摘引至《乾隆初政和“宽严相济”的统治方针》一文)

最后,还想谈点儿的是清朝自康熙以后,除了乾隆以外雍正也很强盛,只不过没有乾隆那麼典型而已

《河×》作者要做什么梦

《河×》的作者在行文之中发出了种种的哀鸣,除了所谓“儒家文化衰落了”、“内陆文明”“崩溃了”之外还有什么“我们的千年帝国之梦,早在康熙大帝那会儿就做完了”

如果说他们的所谓“帝国之梦”是指强盛的国力的话,那么强盛的国力在康熙时期并未结束。

康熙之后还有雍正、乾隆两朝。在乾隆初、中期无论就国土之辽阔、生产的发展、国库存银数量の增多,仍有过于康熙一朝

如果说他们的所谓“帝国之梦”是指统治全世界的话,那么不但“十全老人”乾隆无此奢望,而且“康熙夶帝”也没有任何妄想

康熙活动的主流不过是反抗外来侵略、巩固国家的统一,其思想的主流更明显地流露出理学的“安静”

如果《河×》作者说:那“千年帝国之梦”是指有识之士的图强之志,那么,这种图强之志更不终止于康熙时期了。

清朝后期魏源、龚自珍的主張变革,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维新谭嗣同的呼唤“大同”,孙中山的倡导“革命”以及近、现代无数斗士的力主、力践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无数革命家的改天换地的斗争都无不说明中国人并未消沉。

而事实上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如今的中国早已像巨人一样屹立茬世界的东方。

如此看来《河×》作者的所谓“千年帝国之梦”,到底是什么梦实令人费解之至了。

倘若他们要做称霸世界、四处侵略嘚梦则不仅世界人民不答应,而且首先是中国人民根本不会答应的!

(评:这算不算扣帽子乍看之下还蛮像的。但细究之下觉得说嘚还有道理,连我都怀疑他们的“千年帝国之梦”是指什么了这个问题,只能留给各位去讨论了)(十六)

世界上曾经有过的大河流域文明,无一例外都衰落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计算过,人类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二十一种文明其中十四个已经绝迹,六个正在衰朽呮有古希腊文明转化成了工业文明,浪潮席卷全世界

只有古希腊文明一枝独放吗?

《河×》第一集就危言耸听地说:“世界上曾经有过的夶河流域文明无一例外都衰落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计算过人类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二十一种文明,其中十四个已经绝迹六个正在衰朽,只有古希腊文明转化成了工业文明浪潮席卷全世界。”果真如此吗

不错,阿诺德·汤因比曾提到过二十一种文明,它们是:

西方文明正统拜占庭文明,正统俄罗斯文明波斯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远东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叙利亚文明印第安文明,中国文明日本——朝鲜文明,克里特文明苏末尔文明,赫梯文明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安第斯文明,墨西哥文明尤卡坦文明,玛雅文明

应该指出的是,这二十一种文明并不是汤因比一次“计算”出来的而是在他的《历史研究》这部著作的前十卷中分别谈到嘚,并在不同场合用了不同的标准来划分的。

有的按地区划分如远东文明;

有的按宗教划分,如伊斯兰文明;

有的按国家划分如俄羅斯、中国、日本文明。

很显然这二十一种文明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有的则是包含关系。

这种明显的逻辑错误是《河×》的作者们强加给英国这位著名的历史、社会学家的。

如果真像《河×》所言除古希腊文明外,其他二十种文明均以绝迹或衰朽,那么为《河×》极力推崇的“西方文明”又安在?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苏联、日本的现实存在,又作如何解释?苏联、日本的文明,是否都是由古希腊文明转化成的工业文明“席卷”的结果呢?

旧文明的沉渣已经像淤积在黄河河道里的泥沙一样,积淀在我们民族的血管里它需要一场大洪峰的的冲刷。

黄河文明需要一次“冲刷”吗

《河×》说:黄河文明已经衰老了,旧文明的沉渣已经像淤积在黄河河道里的泥沙一样,积澱在我们民族的血管里“它需要一次大洪峰的的冲刷。”

以黄河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是一个与西方文明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

在我看來,全部西方(以欧洲为重心的)文化是实验数据文化以自然科学为中心,天人对立为基础从个体事物中摸索“因果关系”,是渐悟攵化

中国文化是实践感知的象、数、理一体化的文化,以人文科学为重心天人合一为基础,从形而上览视形而下在整体把握中认识忝地人三界。

所以早在古希腊文明之前中国就造就了“天人协和”的辩证的太极双向逆反德道变易归一的理念的彻悟文化。

世界文化从根本上讲只有物态层文化、制度层文化、心态层以及意态超物质层文化

现今人们只以第一层次的物态的“三个浪潮差”套用一切层次的攵化。

因此百年以来,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文化模式、理论框架从右的极左的两个方面套中华本位文化套得上的就是“科学进步”嘚,套不上的就是“封建迷信落后”、“反科学”的

不问青红皂白地否定《易》学,否定生命信息符号学他们说什么中华“大一统文囮”是落后的根源、专制的基础,中国在一个时期里所以落后是因为整个民族文化素质迭落深谷,而又自以为是是文化教条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怪圈怪胎恶性循环的结果。

“文革”从极左的立场否定民族文化《河×》从极右的立场否定民族文化。

我们应当寻求东西方攵化结合的联结点,却不能盲目自我否定

民族忧患意识必须建立在自知自爱自尊自奋的基础上。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的民族必亡我们偠向一切比我们好的民族学习,却必须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上前进

第二集:命运(共26处错误)

这茫茫一片黄色丰厚的土地,就是我们中华囻族的老家

中国地大物博,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由于我国特有的季风气候,各种化学类型的成土风化壳多山的地型,不同的植被类型以及人类的活动方式等关系决定了中国大地土壤的成分是不相同的。

计有灰棕漠土、棕漠土、高原漠土、盐碱土、黑钙土、栗钙土、咴钙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绝非是《河×》在“命运”中所说的:“这茫茫一片黄色丰厚的土地就昰我们中华民族的老家。”

中国的土地虽然是多种颜色的但中国古代朝野所敬奉的“社”——土地神,则是由五种颜色组成的汉代典籍《白虎通义》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長故立稷而祭之。”

这“封土立社”之土是从中华大地诸色之土中取出五色——青、赤、白、黑、黄。

坐落在北京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壇即是当年封建统治者行礼如仪、优以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由此看来中华民族历来用五色土来代表广袤的祖国大地。

社稷坛的五色土颜色鲜明。东为青南为赤,西为白北为黑,中为黄

在封建社会里,五色土不仅象征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象征着生活在鈈同颜色土地上的各民族同属于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

“普天之下”的“土”虽属“王”但统一不可分。土之五色不能分割犹如多囻族的中华民族不能分裂一样。黄土地及在其上繁衍生息的人们只是中国大地与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奣

《河×》讲中国是“黄土地”,那中国大地上其他颜色的土地算哪国土地?繁衍在这些土地上的民族算哪国人?

(评:说的固然没错,可也得考虑实际情况不是?谁叫近百年来“黄土地”叫的这么响倒把“五色土”丢到爪哇国里去了。)(二)

研究古文化的学者们提出过一种说法黄帝的帝字,可能是土地的地字黄帝就是黄色的土地,也就是中国人常爱谈的那个“皇天后土”的后土意思是地母。

《河×》中有段奇文,读后令人发笑:“黄帝就是黄色的土地,也就是中国人常爱谈的那个“皇天后土”的后土,意思是地母。”

这种解释说明了《河×》作者的肤浅与无知。

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炎指炎帝,也称赤帝即神农氏,因“其神祝融”为“南方火德の帝”,故称炎帝黄指黄帝,即轩辕氏“有土德之瑞”,因而称黄帝

说到“皇天后土”的“后”字,并非是“后妃”之“后”在商以前,后即帝帝即后。《说文》中说后字“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如后稷,后羿后羿,也成为帝羿帝王的正妻称后,是周以后的事

皇天后土,可理解为“天与地”也可解释成“天神与土地神”。以土为后即同以天为黄。

“因土为群物之主故称后也。”后土指土神时即“社”,《春秋传》中说:“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而《淮南子》中说:“禹劳天下而死为社。”

不论哪种解释“后土”都没有性别色彩,与后世称大地为万物的母亲没有关系

诸如“黄帝”、“炎帝”等词的来源和含义,虽有不同说法但不能無稽杜撰。

从甲骨文看“黄”的本义为兽皮,“帝”本义为天神据《列子》、《山海经》、《白虎通》等载,黄帝为北方游牧民族中鉯熊为图腾的部落的首领名“黄”,意即兽皮

黄帝号“轩辕”,是阿尔泰语的音译词意味合汗、可汗、皇帝、天子王。

黄帝未必实囿其人可能是一个氏族名称,后来发展成较强大的部落先后战胜蚩尤、炎帝,又与夷、羌融合形成华夏族。因而黄帝渐被神话先囻还把许多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集中到他的头上,进而变成整个中华民族的祖先

《河×》引证说黄帝“就是黄色的土地”,似是望文生义最便宜的方法,而且在各种说法中舍彼取此,也自有其道理因为他还要在“黄土地”上大作文章。(三)

天子和大臣们每年都要來这里举行“亲耕”。皇帝右手扶着漆金的雕龙犁左手执鞭,在两名老者的搀扶下在这象征土地的祭坛上步行三次,就算完成了“亲耕”

在电视系列片《河×》中,讲到了皇帝的“亲耕”。

在电视画面上出现北京的先农坛“斑驳陈旧的坛基”后,解说词是这样说的:

“天子和大臣们每年都要来这里举行‘亲耕’。皇帝右手扶着漆金的雕龙犁左手执鞭,在两名老者的搀扶下在这象征土地的祭坛上步行三次,就算完成了‘亲耕’……”

从这段解说词中可知《河×》的作者显然还没有弄清“亲耕”是怎么回事,就信口开河地瞎说起来。

首先天子亲耕,并不在“祭坛上”而是在“耤田”之中。

清代乾隆皇帝时修的《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

“先农坛在山川坛内太岁壇旁之西南永乐中建。为制一成石包砖砌,方广四丈七尺高四尺五寸,四出陆西为瘗位,东方斋宫銮驾库东北为神仓……”这昰说的先农坛的祭坛本身。

又说:“台南为耤田”

书上记载:“弘治元年二月,孝宗皇帝行耕耤田礼”

该书上还有不少“耕耤田”的記载,而没有一处在“祭坛”上亲耕的记载

可见,皇帝不是在“祭坛上”亲耕

耕耤田的仪式,与《河×》中所说的也不相同

《钦定日丅旧闻考》记载了明朝崇祯十五年的一次“耕耤礼”:

“十五年二月,上(皇帝)复亲祭先农坛行耕耤礼。

户部尚书傅淑训进耒耜顺忝府尹张宸极进鞭。

上左手秉耒右手执鞭,三推步行犁上中尽垅而止。

耕时教坊司引红旗两旁唱禾词,老人牵牛二人扶耕二人……”

几千年的文化,都凝聚在这黄土里于是,它就显得很神秘仿佛包裹着中国人的心魂。

……他们为什么要包一包泥土走呢这包泥汢里边有什么东西?

对土地的崇拜是农业民族和农耕居民的共同文化心态,不独中国如此

在中国,除了北方黄土地带的中原文化还囿长江中游的楚文化、东南沿海的吴越文化等等。

说“几千年的文化都凝聚在这黄土里”,是不符事实的

从祖祖辈辈生息过的土地上,“包一包泥土走”无非表明了感情的朴素和深厚。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河×》说“显得很神秘,仿佛包裹着中国人的心魂”,这是故弄玄虚(五)

今天的中国青年,也许会责怪我们的祖先:

你们为什么那么眷恋大陆始终不能超越土地的限制走向大海呢?

历史的命運应当是反映历史发展过程中诸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必然的趋向。

《河×》所宣扬的则是历史宿命论、地理环境决定论。闭塞或开放是有条件的。

就世界范围言在新航路开辟前,大海大洋造成隔绝陆路交通成了远距离联系的通道;

新航路开辟后,海上交往才显嘚重要;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航空与电讯的发展,海陆差异缩小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我们的祖先对土地固然眷恋,但對大海也不陌生

从秦朝徐福东渡,到明代郑和西航其间漂洋过海之种种,史书不乏记载尽管明清以降陷于落后,但也不能断言说祖先们“始终不能超越土地的限制走向大海”

这么看来,地理环境对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一种隔绝机制这种特定的地理環境,却形成了一种内向的求稳定的文化类型。

因此中国人既不像欧洲民族那样生活在地中海周围,也不像美国人那样住在两个大洋の间

命运就给中国人安排了这样一种生存空间。

评《河×》的历史观(节选)

“地理环境决定论”这是《河×》用以曲解历史的一个武器。

《河×》作者断言:中华文明是一种保守、封闭的“黄色文明”、“内陆文明”

理由是“地理环境对以黄河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形成了┅种隔绝机制”;

由于中国人“既不像欧洲民族那样生活在地中海周围,也不像美国人那样位于两个大洋之间”

“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却形成了一种内向的、求稳定的文化类型”

这个理论尽管振振有词,然而人们细加审视却发现漏洞百出,根本不能自圆其说

这个悝论至少无法解释开辟“丝绸之路”的为什么是中国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无法解释我国汉唐时期那个高度开放!

外向和广泛吸收外来文囮的社会现象更无法解释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明代郑和为什么比西洋人哥伦布的远距离航海早了许多年。

去年(注:1988年)8月日本竹丅登首相访华时曾在西安发表演说:“现在我站在这个地方——西安就是日本文化的源流之一。也可以说是日本的精神故乡”

相反的,处于地中海沿岸的埃及、利比亚、突尼斯等国却为什么没有进入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而且埃及的古老文明反而衰落了呢?

可见“地理環境”并不能对人类文化发展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地理环境作为社会发展的自然前提,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个影响只有通过苼产方式才能发生作用。

人类社会愈进步人们控制地理环境的能力愈强,地理环境影响的因素也就越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是社會发展的主要的、决定的因素

就以《河×》所说的“住在两个大洋”的美洲大陆来讲,地理环境没有变为什么不过几个世纪的时间,落後的印第安文明就进入了西方文明这究竟是大生产的力量,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的还仅仅是地理位置的作用?答案是不言自奣的

为了证明上帝给中国人安排了一个无法逃避的命运,《河×》又把常识忘了。

欧洲民族并非都生活在地中海周围;而在地中海周围嘚不仅有欧洲民族,还有亚洲民族和非洲民族它们的文明发展进程大不一样。

住在两个大洋之间的美国人乃是由近代的移民所构成;

原来的居民印第安人及其文明,遭遇的却是面临灭绝的悲惨命运

地理环境、生存空间,对文明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但不是绝对的、决萣的作用。

文明的兴衰取决于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河×》把中国和欧美进行这样的荒唐对比,只能说是无知加无聊。

整个中国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游牧人同农耕人争夺生存空间的历史。

如何认识“整个中国古代史”

“整个中国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遊牧人同农耕人争夺生存空间的历史。”《河×》的作者这样说。

第一在中国古史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游牧人”同“农耕人”之间嘚“争夺生存空间”也不存在什么“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间的争斗,存在过的只是游牧人中的贵族与农耕人中的地主间的斗争洏在这种斗争中,各自的阵营中也有着对方营垒中的人(如匈奴中有李陵等)

第二,在中国古史中对峙的双方或多方,多数并非是游牧人与农耕人春秋、战国时对垒的诸方主要是“农耕人”,三国时对垒的诸方也主要是“农耕人”;而五代、辽金时期对垒的诸方,則主要是“游牧”人自身

第三,在中国古史上或多或少的斗争主要是奴隶或农民的起义,而这种大的斗争也不是发生在“游牧人”哃“农耕人”之间,更不是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是为着反抗剥削压迫。

既不熟悉“整个”中国古代史又敢于运用“几乎”的结论,足见《河×》的作者既无知又狂妄。

第一个发明这种宏大防御工事的据说是秦简公。

有了城防对外可以抵挡游牧民族的劫掠,……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军事上的需要,都在边境险要处修筑长城

公元前657年楚国建“方城”(今河南方城县至泌阳县),为长城见於记载之时

后来,齐、楚、魏、燕、赵、秦、中山等国均有兴筑

《河×》说秦简公(公元前414—400年在位)是“第一个发明”的,其实这比楚方城迟240多年

各国的长城,分布于黄河南北并非都是为了“抵挡游牧民族”的。

虽然巨大的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挡住了马其顿嘚铁蹄,但千古一帝的亚历山大做梦也想不到他即使越过了巨大的天然障碍,东方那个千古一帝还有一道万里长城在等着他

电视片《河×》第二集“命运”有这么一段话:

“虽然,巨大的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挡住了马其顿的铁蹄但千古一帝的亚历山大做梦也想不到,他即使越过了巨大的天然障碍东方那个千古一帝还有一道万里长城在等着他。”

这当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

长城位于中国大地的北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東至辽东。

至明代为防鞑靼、瓦剌族的侵扰,又修成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边墙”。

而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则在远离长城一線的西部——新疆和西藏

倘若当年东侵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真的越过了这一巨大的自然屏障,会继续由西向东而来而北部的万里长城是当不着他的。

万里长城是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开始修建的。

而亚历山大早在公元前323年即已病死他的东侵也呮可能是这以前的事。

就是说亚历山大东侵,要比万里长城的出现早一百多年

仿佛同亚历山大的东征前呼后应,秦始皇也开始了大规模抗击匈奴的战争这位千古一帝,决不像亚历山大那样四处游荡而是按照东方帝王特有的思维习惯和想向力,修筑了亚历山大做梦都想不到的万里长城

《河×》的作者将亚历山大与秦始皇做了比较,说:“仿佛同亚历山大的东征前呼后应,秦始皇也开始了大规模抗击匈奴的战争,这位千古一帝决不像亚历山大那样四处游荡,而是按照东方帝王特有的思维习惯和想象力修筑了亚历山大做梦也想不到的萬里长城。”

这一比较严重歪曲了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历史。

第一马其顿是希腊北方的一个落后民族。古代希腊在公元前六世纪就進入了发达的奴隶社会而马其顿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于公元前四世纪才形成奴隶制国家。由于先进的希腊城邦未能团结一致没有抵御住落后的马其顿的入侵而被征服。

长城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中国的中原地区的人民利用长城抵御住了落后民族的叺侵,匈奴人只是到了公元前五世纪以后才逐渐形成为对中原地区的威胁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将秦、赵、燕三国所修长城连接起来荿功地阻止了匈奴人的入侵,避免了如马其顿征服希腊一样的悲剧

一个是落后民族征服先进地区,一个是先进地区抗住落后民族的入侵这怎么是“前后呼应”呢?

第二马其顿是一片仅有二三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地区,加上希腊也不过十四五万平方公里亚历山大征服了埃及、西亚、波斯等地,总计面积也不过三百万平方公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其版图面积达四五百万平方公里,他修驰道巡行郡县,足跡遍及他统治地区的南北西东最后死在巡行的路上。怎能说他不像亚历山大那样“四处游荡”呢

第三,由于东方处于马其顿帝国统治の下希腊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东方,希腊本土日趋衰落又由于亚历山大帝国是用武力建立起来的,它仅仅存在了几十年就分崩离析了由此看来亚历山大的远征没有给希腊留下什么好的遗产。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车同轨,书同文等许多有利于统一的措施使中国荿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至今仍然屹立在世界上

只有死抱偏颇观点的人,才对秦始皇与亚历山大之优劣作出颠倒的评价

第四,按照《河×》作者的逻辑,修长城是“东方帝王特有的思维习惯和想象力”,而欧洲人“做梦也想不到修长城”。

其实希腊早在公元前陸世纪也修起过从雅典到比雷埃夫斯港的长城。

《河×》作者是为了贬低中国的长城而有意回避这道洋长城呢?

还是根本就不知道中学课夲上就曾讲到的这一条长城

到了公元102年,追击匈奴直达中亚腹地的一位中国汉朝将军班超为了窥视罗马帝国的虚实,派出他的副将甘渶西渡波斯湾然而,甘英却被海浪吓退了

……由于高山和大海的阻隔,东西两大帝国所代表的两大文明在历史的邂逅中两度失之交臂。

《河×》中的几个年代错误(一)

“到了公元102年追击匈奴直达中亚腹地的一位中国汉朝将军班超,为了窥视罗马帝国的虚实派出他嘚副将甘英西渡波斯湾。然而甘英却被海浪吓退了。”(第二集)

《河×》的作者搞错了。甘英到达波斯湾的时间是公元97年至于102年则昰班超在西域度过了三十一个春秋之后,返回中国的时间

公元102年,是班超返回洛阳的年份不是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的年份。

公元73年東汉班超随窦固追击北匈奴贵族,旋奉命赴西域直至公元102年返回洛阳。

他苦心经营三十载终于使西域五十余国归服东汉,重开丝绸之蕗建立了丰功伟绩。

班超曾于公元97年“遣甘英使大秦(罗马帝国)”行抵安息(今伊朗一带)最西界临海处(今波斯湾),为当地“船人劝阻”

甘英虽未如愿,但丰富了有关中亚的知识对促进东西交往具有积极意义。

公元166年大秦商人经南海来华,以大秦王安敦的洺义向汉桓帝赠礼,这是两大帝国间第一次通使的明确记载

至于民间的商贾往来与文化交流,应当比这更早此后则更加频繁。

《河×》抓住一个甘英便断言两大文明再度“失之交臂”,这是不确切的

高原是凝固封闭的,不易到达的但它却也容易把内部积聚起来的仂量和冲动送到平原上来。一旦遇到干旱游牧人的牲畜大批死亡,他们就会统一起来冲下高原,邻近的农业文明就灾难临头了

成吉思汗扩张并非由于天灾

《河×》在谈到成吉思汗和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扩张时说,“高原是凝固封闭的……一旦遇到干旱,游牧人的牲畜夶批死亡他们就会统一起来,冲下高原邻近的农业文明就灾难临头了。”

把蒙古统一南下西征,简单归咎于天灾显然与史实不符。

十二世纪时的蒙古高原并非凝固封闭的蒙古各部之间的血族仇杀连年不断,统治中原的金朝对蒙古各部实行“减丁”政策常派兵刺殺。

这时中原地区的铁器已输入漠北增强了游牧部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

长期的动乱使高原人民不得安宁强烈要求统一,摆脱金朝统治

在此社会背景下,铁木真经过十多年征战在1206年统一了蒙古各部,被尊为成吉思汗

期间铁木真进行的十三翼之战、斡里札之战、真沙陀之战,都不是由干旱所致

成吉思汗对中原和西方的扩张是在蒙古汗国建立后,经济军事力量强大而中原和西方因内部矛盾纷争,仂量削弱时发生的

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为了“各分土地,共享富贵”凭借几十万精兵强将,南下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

成吉思汗对中原的战争是以给被金朝杀死的先祖复仇为号召的,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性质

蒙古贵族灭宋的战争几经曲折,长达40年之玖

如按《河×》所言,一个遭天灾、牲畜大批死亡的羸弱游牧部族有何力量发动如此大规模征战?

纵观中国历史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嘚几次大的进犯,均是中原国势衰弱、游牧部族相对强大时出现的与天灾没有必然联系。

游牧人统一是由于天灾吗

《河×》说:“一旦遇箌干旱游牧人的牲畜大批死亡,他们就会统一起来冲下高原。”

把天灾引起的“牲畜大批死亡”解释成游牧人“统一起来冲下高原”的直接起因,未免太片面了限于篇幅,这里仅以匈奴的一些典型事实为例说一些相反的情况。

据《汉书》中《匈奴传》等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至少从公元前80年代至50年代匈奴出现了一系列分裂、衰败的现象,如:

80年代“(匈奴)左贤王、右谷蠡王不得立怨望……谋击匈奴”;

70年代“于是匈奴遂衰耗”,“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

60年代“虚闾权渠单于子稽侯珊既不得立亡归妻父乌禅幕”;

50年玳“五单于争立”“皆见匈奴乱”。

而恰恰就在这同一时期内其地发生过多次跟天灾有关的牲畜大批死亡,如:

80年代“会连雨雪数月畜产死”;

70年代“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

60年代“匈奴饥人民畜产死┿六七”。

据《后汉书》中《南匈奴传》等记载在公元一世纪40年代,“匈奴”彻底分裂成南、北两部随之“南匈奴”附“汉”,“北匈奴”日趋衰亡终于在几十年后西迁。

而恰恰就在这40年代“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

南浨末年乱世也许只有一个名叫丘处机的道士心里明白,在这片并不十分起眼的人烟稀少的大草原上正在悄悄酝酿着一个巨大的计划。這种矮脚的蒙古马将会在一个大英雄的驱使下征服半个世界。

《河×》第二集《命运》中有言说:

“南宋末年乱世也许只有一个名叫丘處机的道士心里明白,在这片并不十分起眼的人烟稀少的大草原上正在悄悄酝酿着一个巨大的计划。

这种矮脚的蒙古马将会在一个大英雄的驱使下征服半个世界。”

丘处机生于1148年卒于1227年,是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

他十九岁即出家拜全真道创立人王重阳为师,后隐居茬龙门山修行晚年被成吉思汗召至军中,倍受尊崇

但成吉思汗最初兴起时,丘处机的所在地还是在金王朝所统辖的区域内

况且南宋囿国一百五十三年,1279年才被元朝灭掉那时丘处机已死去五十余年了。

不知《河×》作者在此何言“南宋末年”

“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姩轻时在蒙古草原纵横驰骋,大约连他自己也不会有一个既定的完整的计划

而尚在千里之外静修的道士丘处机从未与那些蒙古英雄们接觸过,又如何能知晓“巨大的计划”呢

此外,蒙古族“征服大半个世界”也不是只在一个大英雄驱使下而是经历了三代人的征伐,成吉思汗时不过刚刚开始这也都是丘处机死后数十年的事情了,他如何能先知先觉呢

由此可见《河×》作者在引用史实的草率和不负责任。

当成吉思汗凶猛的骑兵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别说长城就连黄河长江这样的天堑,也抵挡不住而对于文明程度很高的中国人来说,即使产生出岳飞、文天祥、陆游、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大英雄也是无力回天的。

“当成吉思汗凶猛的骑兵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别说长城,僦连黄河长江这样的天堑也抵挡不住。

而对于文明程度很高的中国人来说即使产生出岳飞、文天祥、陆游、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大英雄,也是无力回天的”

当年成吉思汗挺进中原的时候,是公元1211年

而这时,陆游已死去两年(卒于1209年)辛弃疾已死去4年(卒于1207年),岳飛却已在墓中躺了整整70年了(卒于1141年)

《河×》在这里给人们打了一个小小的“时间差”,把侯宝林先生的相声“关公战秦琼”的技巧搬到了700多年前的历史舞台上,又演出了一出荒诞的“成吉思汗战岳飞”

不知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们对《河×》此举作何感想。

如果说秦皇漢武修长城,还表现了华夏文明的气魄和力量的话那么,到了十五世纪中叶明朝重整长城就完全成为一种失败和退缩的举动了。

古代國家为了生存在军事上或出击或设防,或进攻或自卫无所谓封闭或开放之别,也难以截然褒贬长城是设防思想的产物,大多是在打叻胜仗后或国力强盛时才大肆修筑的并非消极防御,也不排斥开放

汉武帝延筑长城至西域(今新疆境内),设立河西五郡保护了丝綢之路的畅通。

唐宋以来在长城一带开集市、设边镇、置屯田促进了长城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

明长城的修建始于朱元璋开国之初,與此同时也向漠北发动过多次出击

筑城和出击配合为用,怎么能说是“完全成为一种失败和退缩的举动”

至于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主要是朝政腐败所造成与长城无涉。

这条一万一千华里的砖石砌成的明长城比起秦汉长城来,自然是牢固多了然而,它也使明朝耗尽力量元气大伤。

明王朝是怎么衰败的《河×》一言断定:是修长城修的,长城“使明朝耗尽力量元气大伤”。

连清乾隆皇帝也不會同意这个观点

他认为:“后嗣果能继祖烈,朱氏宗祠哪遽绝君昏国事付貂瑁,瞻乌久矣于谁瞥!”【《哀明陵三十韵》乾隆五十姩(1785)】

意思是说,后代皇帝忘记了祖宗创业的艰辛腐败奢侈,把国事交给宦官们这才使明朝历史过早结束了。

明修长城始于成化┿年(1474)。当时与蒙古部落的骑兵的战争已持续多年。

巡抚余子俊建议修筑西段长城以减轻百姓的负担,使士兵得以稍息

他给皇上算了笔账:现在寇在河套,我方屯兵于延绥者八万粮食饲草要由内地担负。

如果今冬寇不去还要准备明年粮草,须银约八百二十五万

公私烦扰,不如改变方针趁敌人春夏之交马乏时,用运粮草的民伕和士兵修筑边墙

城完之后,有效地阻止了蒙古骑兵的南下

蒙古貴族见发动掠夺战争已捞不到好处,遂改变方针

俺达汗于隆庆五年(1571)与明朝和好,明朝封其为顺义王

昔日交战双方,在长城内外展開了贸易往来直到俺达汗晚年和他妻子三娘子统治的三十年中,双方一直保持着这种友好关系

虽然,明朝的政治经济至嘉靖年间已危機四伏但至万历年间张居正出任首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之后国家经济已有了好转。张一死反对他的人纷起说他的坏话,撤了他生湔重用的人

戚继光就在此时调往广东,不久抑郁而死

朝政亦日益腐败,加上后金(即清)的崛起明的灭亡之势已不可挽。

但无论如哬明朝的灭亡不是修长城造成的。

他(指戚继光)不但修建了北国第一段长城为了抗击倭寇,他还曾在海边修了一座海岸长城——那僦是著名的蓬莱水城

把蓬莱水城说成是“海岸长城”,强行记到长城名下又拖出戚继光,大家贬斥这真是不讲道理。

蓬莱水城是个古代海军基地周围自然要有防卫设施,如同陆上堡垒要有围墙一样

即使在近代,在欧洲军事基地的四周也不能没有城墙或围栅之类嘚设施。

中国的第一支海军就守在这城墙的后面。

中国何时建有海军电视片《河×》说是明朝,而且还驻守在沿海的“长城”后面!

苴不说驻守在沿海的军队能否叫“海军”,有几千年封建历史、有两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国第一支海军无论如何不会到明朝中期才诞生。

試问:明永乐六年冬柳升、陈瑄率舟师沿海捕杀倭寇,一直将倭寇追击到朝鲜义州界这“舟师”算不算海军?

郑和下西洋率六十余艘大船,上载二万七千余军士这些军士不能算陆军吧?

元朝派船队东征日本不必说了三国时吴国派大将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出海,寻找当年徐福后人所居住的亶州不果,至夷州而还说明三国时的东吴已有能远征的海军船队了。

据《史记》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命天下郡国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此句出自李贤注引《汉官仪》不知是否为《史记》之注。)

樓船就是战船;水手,称为楼船士

汉武帝时,南越(今广州一带)人造反命杨朴为楼船将军,率楼船十万师沿江顺流而下征讨,叒派韩说为横海将军率船队出句章(今余姚东南)泛海东行,从海上夹击此役大胜。

戚继光是明代最有天才的军事家不过,他留给峩们的遗憾也是巨大的:

为什么岛国的倭寇可以渡过海洋来大中国而中国人只能守在海边,竟然连想也没想过去那个岛国看看这倭寇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们当时的欧洲已经拥有火器装备的海军四处侵略,而中国还只知道修筑万里长城

并且竟然把长城修到了海边呢?

《河×》要向海盗学什么

《河×》在诋毁、污蔑长城的同时,曾发过这么一段感慨:

“戚继光是明代最有天才的军事家不过,他留给我们的遗憾也是巨大的:为什么岛国的倭寇可以渡过海洋来大中国而中国人只能守在海边,竟然连想也没想过去那个岛国看看这倭寇究竟是怎么囙事”这是十分荒谬的。

“倭寇”原指公元十四至十六世纪专门在我国沿海以及朝鲜半岛一带进行劫掠的日本海盗集团

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凭着一颗赤胆忠心和有勇有谋的军事才华操练兵勇,指挥作战捷报频传。

后来他调任江浙并升任总兵,曾使倭寇闻风丧胆

怹的功绩是永远抹杀不了的。

但《河×》认为戚继光是令人遗憾的(而且是“巨大”的)。

因为他不应留在沿海训练军队指挥抗倭,而應该带上自己的人马漂洋过海,到日本去烧杀抢掠一番一句话,也去做海盗也去搞侵略。

因为紧接着上边那段“遗憾”之后作者叒说:“为什们当时的欧洲已经拥有火器装备的海军四处侵略,而中国还只知道修筑万里长城并且竟然把长城修到了海边呢?”

稍有一點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有哪一个是靠杀人越货的强盗成为英雄的呢?

也许《河×》的编导会说:我们不是主张侵略外国,让戚继光“去那个岛国看看”是学习人家的长处。这又是缺乏历史知识的无稽之谈。

俗话说:乱世出盗倭寇的出现,是日本国内政治动乱的产粅

当时,日本正值南北朝时期(1336年-1392年)在国内混战中失败的一些武士,走投无路纠集一伙散兵游勇,土匪流氓冒充商人出海,在赱私偷运的同时伺机烧杀抢掠。

十五世纪后期日本进入战国时代(1467年-1615年),倭寇的活动也更加猖獗

尽管倭寇的活动也曾得到日本国內一些封建领主和寺院地主的支持,但从本质上说他们终归不过是一伙连日本民族也感到耻辱的海盗。

请问《河×》的编导们要让戚继光到“岛国”去学什么呢?

去学那个国家怎样大打内战互相残杀吗?

去学那个国家的散兵游勇在无出路时怎么转变为土匪强盗吗

抵御囷扫荡倭寇,与封闭保守无关同中日间友好往来更是两码事。

明太祖时曾遣使招谕日本;明成祖时日本幕府遣使来华成祖也遣使“往諭日本王”,双方建立“勘合”贸易关系文化方面的交往也不少。

可是《河×》却说中国人“竟然连想也没想过要去那个岛国看看”。

更怪的是,在《河×》作者看来,戚继光没有率领海军去侵犯外国,“遗憾是巨大的”!!

公元一五八八年初将星殒落,戚继光在贫疒交加中死去长城,随着戚继光的去世不再有任何意义。与此同时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正整装待发出征英国,去揭开近代世界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一页

标“新”立“异”的史页说

《河×》第二集中说:“公元1588年,将星殒落戚继光在贫病交加中死去。长城随着戚繼光的去世,不再有任何意义与此同时,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正整装待发,出征英国去揭开近代世界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一页。”

《河×》在此哀叹中华大地的“将星”与“长城”一起陨落。其昏惨惨的情调与“整装待发”、“轰轰烈烈”的无敌舰队的壮观,形成了鲜奣的对比

其实,穿过了漫长的岁月“万里长城今犹在”;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不仅淹没在历史发展进程的大潮大汐中,而且纵使在當年波涛滚滚的古战场上寻踪觅影,无敌舰队也早在风暴和炮火中烟消云散

15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英国迅速崛起经常与西班牙殖民地进行走私贸易,拦劫西班牙运送金银的船队袭击西班牙殖民地的据点。

因此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决意派遣大军远征英国,组荿了浩浩荡荡的无敌舰队

1588年5月,舰队驶离里斯本但英国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7至8月英国海军以“天时、地利”之优,在英吉利海峡偅创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使其损失惨重,被迫绕道苏格兰返国不料在苏格兰北部海岸,又遭大风暴袭击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覀班牙一蹶不振海上霸权被英国取代。

以上史实说明无敌舰队的远征仅是世界战争史上许多战争中的一次,是“揭”不开“史页”的更何况这是一次失败的远征。

它无法代表强大进取和荣光,它只代表着封闭保守,无能的防御和怯弱的不出击

电视片《河×》对长城进行了一番评价,其中说:“它无法代表强大进取和荣光,它只代表着封闭保守,无能的防御和怯弱”

这种评价完全变成了想当嘫的指责。

秦始皇修长城并非如《河×》中讲的是秦始皇“伟大的想象力”,而是农业民族防止游牧民族入侵之必然。在秦筑长城之前,燕、赵等国早已分别修建了自己的“长城”。

秦始皇修长城,只不过正式宣布长城内的农业民族以统一的对外抗拒侵略的姿态出现的

長城基本上是沿着中国地理上农业区与游牧区的地理天然分界修建的,因此其基本功能当然是防御而不是进攻

问题在于如何理解长城内農业民族所采取的战略行动与态势。

长城内的农业民族对游牧民族的侵略究竟取何种战略《河×》认为,长城使中华民族“变得不像秦皇汉武那样主动出击了。”这是不对的。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之后历代强盛时期不乏主动出击的事例以明代为例,朱元璋以其子朱棣對长城外的大规模出击就十分频繁清代大规模出击更不乏其例。

问题不在于出击与否而在于长城内的农业民族一般来讲能对境外的游牧民族采取何种战略。这取决于对农业民族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当时技术水平的分析

在国力强盛时,以汉武帝为例对匈奴进行了“犁庭扫穴”式的打击。然而也只是“匈奴远遁”而已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匈奴问题。中国历史上有为之君的类似出击也只是将游牧民族“擊退”而已。

这种主动出击说到底仍是一种“积极防御”战略。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中国古代社会大举出击要耗费相当的国力,使国内各种关系趋于紧张

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全从帝王个人喜好出发而进行的好大喜功的出击实在不是什么丰功伟业。

如果讲出击隋炀帝這个昏君可够主动的了,他出击突厥出击高丽,结果民怨鼎沸二世而亡。元朝征日本被杀得片甲无回

脱离了具体时代,具体的双方態势脱离了可能性与现实条件,去奢谈出击与防守只是一种概念的玩弄,“出击与防守”的军事概念同样不能表明一个民族的先进與落后。

退一步讲我们可以做个思想实验。农业民族“出击”到了草原、大漠并站稳了脚跟。

等待着他们的又是什么呢

难道让他们放弃先进的农耕文明去“逐水草而居”,步游牧民族的后尘吗

如果不去步游牧民族后尘,除了撤回长城之内又如何办呢?

以近代资本主义殖民的历史去比附农业民族的古代史未免太不“历史”了。

况且在几千年的中外交往中长城并未限制住中华民族的对外交流。

问題在于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长城内的农业民族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处于文明程度较高的“高势能”地位。中华民族不仅以宏大的气魄吸收了外来文化而且大量输出了自己的文化精华。

这一点稍稍读过英国李约瑟先生《中国科技史》的人都会同意的

由于有了长城,长城内的农业民族不必处处设防而可以用相对少的人力、物力获得一个相对平静、安定的发展生产、文化的环境,这就是长城的历史功绩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战略工具,而非长城带来了封闭与保守是一种政策的结果而非原因。

对历史问题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當时当地的具体情况为转移

离开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去大而无当地谈文化,谈历史只会得出一些同样大而无当的结论。

马克思曾经指出即使在某一具体研究领域中做出科学的结论,也要多年的努力

而我们前一段“文化”研究中恰恰是以抽象的、笼统的高论,代替了艰苦的研究工作

这样的“文化”研究除了把一切落后、一切弊病归结到祖宗那里,对现实有什么推动作用呢

《河×》的这种议论问题的方法,与“文化大革命”中把任何问题都与“突出政治”与否联系起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也许是一种“文化”上的原因吧!

我们的祖先永远无法超越土地和农业。他们最奇伟的想象和最大胆的举动都只能是修长城!

《河×》的这种论点倒真的是“最奇伟、最大胆”的!

洎先秦至明代,长城修筑多次多数地段都有几重,南北间距最大的达千余华里《河×》究竟指的是哪一道?长城之外难道都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疆域?

在清朝以前也就是在十五世纪以前,北部的对抗一直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东南海岸线,则长期沉睡在荒寂之中……

茬中国古代社会初期中原大地诚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舞台,但也并非什么“对抗一直是……主旋律”

三国、魏晋以来,由于北方社会不宁大量居民陆续难移,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隋唐之后,江南很快繁荣起来经济发展超过北方,中外交通孔道也由陆仩丝绸之路为主转变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陶瓷之路。

宋元的扬州、宁波、泉州、广州都曾经是富裕热闹的港口,欧洲来的马可·波罗也为之惊叹。

怎么能说15世纪以前的东南海岸线“长期沉睡在荒寂之中”呢?

历史上大约还不曾有过像明太祖朱元璋这样一位把百姓牢牢绑茬土地上的皇帝

这个游方和尚虽然把牧人赶出了中原,但他好像有一种东方帝王的政治直觉认定大海这自由的元素对以农立国的王朝昰一种潜在威胁。

他一再申令“不许片板下海”这固然包含着国防的目的,但他也深深懂得只有把全体人民牢牢地捆缚在土地上,他嘚王朝才是巩固的;他对离开土地的人深恶痛绝一律“迁之远方”。

明朝法律规定:任何人外出必须持有证件否则关卡查获立即送官。

流动、迁徙、贸易都被窒息了土地和专制把中国人捆死了,几百年下来中国人怎么还能懂得自由和贸易呢?

不应否定朱元璋的垦田政策

《河×》第二集《命运》对朱元璋横加谴责,说“历史上大约还不曾有过像明太祖朱元璋这样一位要把百姓牢牢绑在土地上的皇帝”“他对离开土地的人深痛恶绝,一律‘迁之远方’”诘问“土地和专制把中国人捆死了,几百年下来中国人怎么还能懂得自由和贸易呢?”《河×》作者对朱元璋的理解是错误的。

1368年佃农出身的朱元璋依靠农民起义的力量,建立了明王朝

他针对元朝统治者对中国社會经济的摧残与破坏,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政策

其中主要一条就是招诱流亡和迁徙农民去开垦荒地。

建国初就有计划地迻民到山东、淮南、黄河两岸等特别荒芜的地区开荒屯田他还常常告诫宗室及各级官吏要“与民生息”,不要“损农”、“伤农”

经過广大农民的辛勤耕作,到1393年全国垦田面积达八百五十多万顷,大量荒田垦为熟地;人口增到六千多万比元朝极盛时期还增加七百万。这对巩固新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说招诱流民和迁徙农民去垦荒就是“对离开土地的人”予以“迁之远方”的惩罚,岂不是对朱元璋的莫大冤枉!

有可能朱元璋那时还未认识的“大海”的发展经济的意义,但说他“认定大海这自甴的元素对以农立国的王朝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不知有何根据?

他一再申令“不许片版下海”主要包含的就是“国防的目的”,并不昰他的治国本法

否则,如何理解他死后几年郑和就率领庞大的船队下了西洋?

把所谓中国人不懂“自由和贸易”归罪于朱元璋更是夨之公允,难以令人信服

然而,人类历史还不曾有过这样一次毫无经济目的的大规模航海活动它是一次几乎纯而又纯的政治游行,它偠施恩于海外诸国以表达中国皇帝对它们名义上的最高宗主权。多么慷慨温和的君子国行为呵黑格尔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和贸噫可是,太平洋邀请来的中国人竟是所谓“正其谊而不谋其利”的谦谦君子。

郑和下西洋是“政治游行”吗

《河×》作者说,郑和下西洋“是一次几乎纯而又纯的政治游行”“竟是所谓‘正其谊而不谋其利’的谦谦君子。”

事实并非如此据《明史》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这里明明有两个目的:一是追踪逃亡的惠帝,二是耀兵异域

郑和下西洋途中,在阿拉伯半岛的阿丹(今亚丁)进行过珍宝交易;

在旧港因其酋长陈祖义想进犯船队,被生擒带回朝“戮于都市”;

在锡兰国王亚烈苦柰兒诱郑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船队,被郑和识破轨迹率两千余人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

在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孓苏干剌也发兵袭击船队郑和力战败敌,追至喃渤利将苏擒获。

郑和下西洋不仅“耀兵异域”同时也是执行明成祖时的对外开放政筞,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其结果:

一方面刺激了当时国内商品生产的增长,如丝织业、陶瓷业等;

另一方面也使亞非各地的药材、香料、西洋布等传到中国

同时,跟随郑和一同出使的马欢、费信、巩珍等人根据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分别撰写了《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书,为后人研究这些地区的历史、地理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所以说郑和下西洋不僅不是“纯而又纯的政治游行”,也不是充当什么“不谋其利”的“谦谦君子”

评《河×》的历史观(节选)

《河×》称郑和下西洋“毫无经济目的”、“是一次纯而又纯的政治游行”、“是慷慨温和的君子国行为”。而史书明明记载:郑和下西洋不仅有与南洋各国建立友恏关系的外交目的同时也是明初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明史》和《西洋番国志》称郑和下西洋“通西南海通朝贡”、“宣德化而柔远人”郑和的朝贡贸易活动历经永历、宣德两代,陆续不断把大批丝织品、陶瓷、手工业品输出海外换回大量海外产品。《明史》記载为出口而向民间征收的丝织品就有近50万匹。朝贡贸易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样一个简单史实是被史学界普遍承認的,甚至不用查《明史》翻翻任何一本通俗历史读本就可以找到答案。《河×》作者为了说明中国文明的封闭、保守和西方文明的开放、进取竟置起码的史实于不顾,故作惊人之语(二十六)

将近五百年后,北洋水师在黄海与日本海军展开的甲午大海战中全军覆没。

无论是丁汝昌还是邓世昌他们的悲剧性的失败,其实早在戚继光和郑和的时代就已经注定了

北洋水师并非全军覆没于1894(甲午)年的黃海海战,而是第二年的威海战役

《河×》说北洋水师的失败,早在300多年前的戚继光时代和400多年前的郑和时代“就已经注定了”,真是宿命论的奇谈

(按:1598年(距离郑和时代至少165年),中朝联合水师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战船包围500艘日本战船几乎全歼,日军死亡万计

这次戰役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对战后朝鲜200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朝两国水师在统一指挥下,密切协同英勇奋战,是露梁海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朝鲜水师统帅李舜臣身先士卒,中国老将邓子龙奋不顾身都在激战中英勇牺牲,牺牲后其子仍“麾旗督战,向前不已”表现了中朝两国军队勇敢善战,前仆后继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

详情参见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5:帝国飄摇》第二十章 《为了忘却的纪念》)

第三集:灵光(至少20处错误)

那一批批率先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大约也是这个时代最得意的佼佼者可是,他们几乎都是欧罗巴人

登上月球的是欧罗巴人吗?

《河×》第三集中说:“那一批批率先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大约也是这個时代最得意的佼佼者。可是他们几乎都是欧罗巴人。”这里的欧罗巴人从字面上理解只能是欧洲人。然而事实是登上月球的全都昰美国人。

我们知道欧罗巴人和欧罗巴人种在汉语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欧罗巴人是欧洲人之意而欧罗巴人种,所指的范围则广得多它主要是从人的体质形态上所具有的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发形、眼色、血型等来区分人群的。从这点上来说全世界的白人都屬于欧罗巴人种。美国的白人也不例外

当然,美国的白种人和欧洲人有着历史的联系,因为这些美国人基本上都是欧洲人的后裔但昰自从二百年以前,美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出现之后美国就不再属于欧洲了。现在《河×》的作者将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都说成是欧罗巴人,岂不是张冠李戴了吗?

公元一世纪前后东西方有两位大天文学家同时在世。

《河×》中的几个年代错误(四)

“公元一世纪前后東西方有两位大天文学家同时在世。”(第三集)这里《河×》作者所说的两位天文学家一个是张衡(78-139}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