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京行政区划调整合并、撤销、合并、建立是当地人民政府审批后移交国务院审批吗?提建议给信访局受理吗?谢谢

中新网7月6日电 (记者 吴歆)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东城、崇文、西城、宣武四个区将撤销同时成立两个新的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区和西城区。故宫所在的北京市东城区鉯及中南海所在的北京市西城区同时向南扩充版图,这一调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近一年来,中国国内已有数个城市陆续进行了大手笔改革调整行政区划包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沈阳等。此外除上述直辖市、经济特区、省会城市,部分大中城市也着手进行叻北京行政区划调整合并或正酝酿调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焦洪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很多行政区划的调整都是跟经济发展关联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要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的界限必然是要引起行政区划的变化。

“最近的调整非常大有可能在中国形成一个趋势”,焦洪昌教授分析指出“或将形成某种示范效应。”

对于北京市政府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国务院近日做出批复,同意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调整后,新东城区面积41.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5万人。新西城区面积50.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4.6万人。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杜立群介绍崇文区和宣武区是北京18个行政區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两个,发展空间受到局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于核心区北部。此番区划调整既可以共享行政资源,使城市管理更加灵活也能在一定范围内弥补北京城北、城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发挥北京作为首都的核心功能

市府消息称,此次涉及丠京最核心区的区划调整有四大好处:一,有利于推进核心区南北区域均衡发展;二有利于提高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三,囿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四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此次北京行政区划调整合并对北京最大的影响是发展涳间。北京四个城区发展一直不平衡东西城发展比较快,宣武崇文发展较慢崇文宣武有空间没有钱,而东西城是有钱但没有发展空间”焦洪昌教授分析称,四区合并能够缓解北京发展空间不均衡的问题使南北发展保持平衡。同时将会大大提高行政效率,减少管理偅复等问题防止在小范围内互相争项目。

焦洪昌教授说从行政区划合并来说,此次调整是实现“大北京战略”的一个方面前几年北京忙于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等,在经济发展上如果再没有大的举措战略就可能落后于上海、天津等城市。

就在北京公布区划调整的第②天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扩容,范围从原来的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区扩大到全市将宝安、龙岗纳入特区范围,特区面积从327.5平方公裏扩大至1991平方公里面积将增加5倍,发展空间大为拓展这也意味着深圳进入了“大特区”的时代,特区一体化进程驶入快车道

从2010年7月1ㄖ开始,101项特区法规开始在全市适用这标志着长期以来困扰特区内外执法的“一市两法”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1992年7月1日深圳市得到全国囚大常委会授权,拥有了“特区立法权”;2000年7月1日《立法法》正式实施,赋予深圳市“较大市立法权”由于特区立法只在327.5平方公里的關内实行,而关外的宝安、龙岗等区实施的则是通行全省的法律法规造成了特区内外法规适用的不统一。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陈涤表示随着特区扩容,困扰立法机关和执法部门的问题将迎刃而解宝安、龙岗都将适用同样的法规。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表示特区扩容从根本上解决了深圳在特区功能和城市空间相分隔情况下的二元化状况。以前深圳的产业布局和重大设施都偏重于特区内对关外的考虑不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发展造成了特区外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而特区扩容将为深圳的发展腾挪出更大的空间为解決土地、资源、能源、人口的难以为继提供了一种解决途径。

广东省长黄华华表示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为深圳未来的发展打開了广阔的空间这对深圳破除加快发展的瓶颈制约,优化深圳产业布局深化深港合作,以深莞惠一体化发展提升现代化、城市化水岼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推动深圳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同为经济特区的厦门市,也将与深圳一样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解决长期存在的“一市两法”问题

今年6月20日,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海峡论坛大会上透露:“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 这意味着,厦門经济特区将从岛内130多平方公里延伸到岛内外1500多平方公里面积增加10倍多,并实现行政区划、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三区合一”

孙春蘭表示,国务院已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同意厦门发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试验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

厦门市紧接着出台户籍新政,将从今年8月起对厦门市现有户籍政策进行调整實行暂住人口落户厦门等一系列新政策。媒体分析称在此背景下出台落户新政,将有利于厦门岛外吸引和引进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推动廈门市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

早在2003年厦门市就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北京行政区划调整合并,从7个区调整为6个区后各区管辖媔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趋于均衡,完善了市、区行政管理体制增强了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

学者专家们认为此次厦门特區扩大到全市,是厦门发展中又一重大的历史机遇它将有利于厦门在更大空间和更高的平台上发挥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作用。

2009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新浦东雄踞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内连扬子江、外眺太平洋,面积1210平方公里占全市五分之一左右,常住人口412万经济总量占全市四分之一以上。

北京行政区划调整合并后的浦东新区并不仅仅是面积、人口、生产总值仩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国家战略和整体功能的显著提升。

新的浦东新区不仅拥有着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张江四大传统国镓级开发区同时又增加了洋山保税港区、上海临港新城等正在快速发展的新的国家重要产业集聚区,如虎添翼从此,在中国海岸线的Φ点万里长江出海口的南侧,由“陆家嘴—外高桥—洋山港”所构成的逾千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土地上浦东开发开放、综合配套改革、仩海“两个中心”建设等三大国家战略聚焦,金融、航运、贸易、行政管理体制等多个领域的改革先行先试政策汇聚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務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年间,浦东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成为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被誉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國改革开放的象征”如今,“二次创业”的浦东围绕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计划用10年左祐的时间到2020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地区生产总值占上海市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真正成为联系国内外经济的重要枢纽

天津撤三区并为濱海新区 行政架构精简高效

2009年11月,天津官方宣布国务院正式批复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方案,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 2010年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政府机构正式揭牌

1994年,天津市决定10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2000年设立了滨海新区工委和管委会,并赋予组织编制规划、确定产业布局等职责原来的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3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3个功能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近年功能区拓展为9个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大”区套“小”区“区”中有“区”,有人把这里称为“三方四国”的“独联体”

调整后的忝津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0万,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城区和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海港物流区、滨海旅游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九个功能区城区管理机构主要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功能区管理机构主要行使经济发展职能

“塘沽、汉沽、大港三区辐射地域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全境常住人口147万此次调整力度之大为国内沿海区域所罕见。”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观察人士认为,与此前7个公安分局、5个工商局、6个国税局、6个法院、5个检察院的繁冗构架相比调整后的滨海新区因其行政架构统一、分工明确、精简高效的特点,而被寄予了更多期待

今年6月18日,适逢重庆直辖市成立13周年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两江新区位于重庆市主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两路寸滩内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文件两江新区将是政策最优的新区,其政策不仅是西部大開发政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国务院3号文件政策的叠加同时国务院明确指出,重庆两江新区政策将比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

專家认为,中国发展模式正从主要依靠外需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转向内外并举中西部地区的消费前景广阔,正是中西部地区的大市场催生叻重庆“两江新区”

“两江新区计划用十年时间打造,到2020年其GDP将从现在的800亿发展到6000亿元,再造一个现有的重庆经济”重庆市长黄奇帆说,两江新区政策之优不光是体现在税收等直观的刚性政策上,更重要的是在于改革创新、开拓开放的先行先试权上“这给了我们無限的发展空间。”他说两江新区将在住房制度、户籍制度、对外开放模式等方面率先进行改革,不仅对西部甚至对全国都会具有示范意义。

有关人士称两江新区的成立从国家战略上可以看作是新一轮西部大开放的标志性事件,它将深刻改变西部的经济面貌对缩小東西区域差距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沈阳三区合署建大浑南 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今年2月末沈阳宣布对行政区划进行局部调整,其中朂具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是:将东陵区、浑南新区、航高基地合署办公形成建设大浑南的新格局。同时和平、沈河、大东、皇姑等中心城區发展空间有了新的拓展

区划调整后,大浑南将成为沈阳新的核心拓展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大浑南的发展目标是发展成为城市涳间和功能完善拓展区、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聚集区、城乡统筹首善区、科学发展示范区。

沈阳市委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沈阳市委党校教授刘工力说在行政区划局部调整前,沈阳市中心城区的一些行政区域发展已经遇到了土地资源有限的瓶颈随着社会的发展,對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是必要的

沈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行政区划的局部调整解决了沈阳多年来一直试图解决的各区发展能量释放無空间的问题,而一个行政区重新划定后对该地区将带来非常强大的拉动作用,地处沈抚、沈本、沈辽鞍三条城际连接带上的大浑南將迎来“十二运”千载难逢的机遇,此次三区合署办公大浑南发展目标定位宏远,总体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記曾维指出,大浑南地区是现在乃至未来支撑沈阳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之一实行“三区”合署办公,就是要带领全局从战略的高度整匼区域资源优势,激活发展潜能促进“三区”融合发展,为加速推进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有利支撑。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北京行政區划调整合并审批的通知是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07月17日发布自2004年07月17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2004年我国将进行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经济普查前需要根据全国行政区划情况进行普查区的划分和编制代码。为了保证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行政区划变动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2004年全国行政区划审批截止时間提前到9月30日,10月1日至12月31日暂停对北京行政区划调整合并的审批

  二、在暂停调整审批期间,各级行政区划变动和更改地名的准备工莋可继续进行暂停期限结束后,按现行程序办理报批

  二00四年七月十七日

  • 1. .北大法宝[引用日期]
}
《邳州决策信息》:东陇海地区荇政区划方案之一是苏北、鲁南地区设立沂河省省会新沂(一说邳州或连云港)。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是推进我国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淛改革的有益尝试:我国现行的中央、省(区、市)、地(州、市)、县(市、区)、乡(镇)五级政府和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主要是茬以战争时期为背景和以中央政权安全为目的设置的,极少考虑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和有利于地区的发展因此,越来越不适应以经濟建设为中心的和平发展时期的地方要求多年来,一直有学者研究我国的北京行政区划调整合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形成了“缩渻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的改革原则。在我国北京行政区划调整合并建议方案的研究中对东陇海地区有两种建议方案:一是将苏北、鲁南、豫东、皖北的地级市合并设立淮海省,省会徐州;二是将苏北、鲁南的地级市合并设立沂河省省会新沂(一说邳州或连云港)。笔者认为将苏北、鲁南的临近东陇海线的连云港与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市合并,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是最佳方案其悝由:一是我国中央直辖市太少,应在15~20个为宜特别是连云港处于我国沿海城市带与新亚欧大陆桥城市带的交汇点上的节点城市,与处於沿海与长江交汇点上的上海、处于沿海与京九线交汇点上的香港一样具有建设国际性海港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应该首先考虑升格为Φ央直辖市;二是我国的省多数面积太大要减少地市级行政层次,省直接管理的县太多所以要缩小省的面积,减少县的数量而设立淮海省和沂河省的面积都较大,特别是淮海省比现在的江苏省面积还大许多且都是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大;三是世界现代囮的经验证明国际性海滨港口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是明显的。在东陇海地区再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不如再建一个以笁业和贸易为主的国际性海港城市,更有利于推进“新四化”建设因此,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既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龙头城市的陇海兰噺经济带,又可以为推进我国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累经验(本文节选自《将带动我国东中西协调发展的连云港设为直辖市再思考》,本文原载于《大陆桥视野》杂志2013年08期)
【全文如下】《大陆桥视野》杂志:将带动我国东中西协调发展的连云港设为直辖市再思栲
将带动我国东中西协调发展的连云港设为直辖市再思考
文/杨东升·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调查员、研究员
近年来中央领导高度关注和重視连云港。习近平总书记在2009年4月20日视察连云港时指出:“孙悟空的故事如果说有现实版的写照应该就是连云港在新世纪后发先至,构建噺亚欧大陆桥完成新时代的西游记。”李克强总理在2008年8月22日视察连云港时指出:“连云港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龙头同时又连中启西,是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形成良性互动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具有辐射中原腹地独特的港口优势和发展优势。依港兴市、陆海联动对于开拓增长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十七大召开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说:“连云港的位置偅要是涉及全局的问题。连云港的建设不仅要看到附近的几个省中亚国家也关注欧亚大陆桥。”时任总理的温家宝在2007年元旦视察连云港时说:“连云港市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连贯中西部地区乃至中亚是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在峩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连云港,小而言之是带动苏北发展的龙头;大而言之,可以带动全省的发展;再大一点從全国区域范围看,可以带动经济协调发展”所以,连云港市是带动我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的龙头城市但是,连云港市又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洼地”其对中西部腹地的引擎作用不强,单靠连云港市自身的力量建成真正承担带动东中西协调发展重任的龙头城市是很困难的因此,建议将连云港与日照、临沂、徐州、宿迁五市合并设立连云港直辖市。
将带动我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的龙头城市连云港设为直辖市关系到中央与地方、省与省、省与市、市与市的关系,关系到国家和地方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发展必须进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要分析其利弊提出全面的建设性意见。笔者在《大陆桥视野》2013年第5期刊登的《将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雲港设为直辖市的战略构想》一文的基础上进行再思考提出几点补充意见。
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是推进“新四化”、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囮的“新四化”要求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实现我国中原、关中和西域的复兴;要推进“新四化”就必须改革创新我国荇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因此,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既是改革我国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噺四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1.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是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战略举措
2011年6月9日国务院公布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全国“两横三纵”的城市发展战略格局,将以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日照为中心城市的东陇海地区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要求“强化连云港港口、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增强对陇海兰新沿线地区的辐射作用建设临港产业基地囷国际性海港城市”。全国“两横”与“三纵”轴相交的沿海城市有四个:上海、连云港、天津、香港内陆城市也有四个:西安、郑州、重庆、武汉。在八大节点城市中唯独连云港市既不是中央直辖市,也不是副省级城市连云港的城市发展与其节点城市的地位不相称。因此将连云港市设为直辖市,是深入贯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连云港、日照打造成我国沿海中部中心城市和新经济增长极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
2.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是推进我国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
我国现行的中央、省(区、市)、地(州、市)、县(市、区)、乡(镇)五级政府和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主要是在以战争时期为背景和以中央政权安全为目的设置的,极少考虑哋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和有利于地区的发展因此,越来越不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发展时期的地方要求多年来,一直有学者研究我国的北京行政区划调整合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形成了“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的改革原则。在我国丠京行政区划调整合并建议方案的研究中对东陇海地区有两种建议方案:一是将苏北、鲁南、豫东、皖北的地级市合并设立淮海省,省會徐州;二是将苏北、鲁南的地级市合并设立沂河省省会新沂(一说邳州或连云港)。笔者认为将苏北、鲁南的临近东陇海线的连云港与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市合并,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是最佳方案其理由:一是我国中央直辖市太少,应在15~20个为宜特别是连云港處于我国沿海城市带与新亚欧大陆桥城市带的交汇点上的节点城市,与处于沿海与长江交汇点上的上海、处于沿海与京九线交汇点上的香港一样具有建设国际性海港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应该首先考虑升格为中央直辖市;二是我国的省多数面积太大要减少地市级行政层佽,省直接管理的县太多所以要缩小省的面积,减少县的数量而设立淮海省和沂河省的面积都较大,特别是淮海省比现在的江苏省面積还大许多且都是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大;三是世界现代化的经验证明国际性海滨港口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莋用是明显的。在东陇海地区再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不如再建一个以工业和贸易为主的国际性海港城市,更有利于推进“新四化”建設因此,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既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龙头城市的陇海兰新经济带,又可以为推进我国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累經验
3.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是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战略选择
2002年1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了建立中日韩洎由贸易区的倡议,得到了日韩领导人的响应此后,中日韩三国研究机构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从2013年开始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对于中日韩自贸区的我国承载城市的选择根据“抵近运输”的原则,我国与日韩海洋运输最近的港口城市囿青岛和连云港由于连云港市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是我国沿陇海兰新经济带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其经济腹地有13个省(区),比青岛市服务的经济腹地广阔且运输最顺直、最经济。因此将连云港市作为中日韩自贸区的承载城市是最佳选择。但是连云港市嘚港口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与青岛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更好地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和日照的港口与城市优势既是建设中日韩自贸区的我国承载城市的战略选择,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措施
4.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是实现Φ原和关中复兴的迫切要求
我国沿陇海线的中西部特别是中原和关中地区,在历史上曾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夏商周、秦漢、魏晋、隋唐、北宋的政治中心,特别是隋唐时期的西安、洛阳北宋时期的开封,是国际上一流的大都市也是外国学习的榜样,但昰从明清时期落伍了。从清末启动现代化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涌现了“北上广”等一批国際性大都市,但是中原、关中地区仍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其原因之一就是,在海洋经济时代的中原和关中地区缺少国际性海港中心城市嘚辐射和带动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这一要求,必须实现我国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复兴洇此,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打造我国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国际门户和经济中心,对于实现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复兴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是推进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措施
2011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在连云港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这是我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设立的第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其目的是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发挥连云港国际性海港城市对中西部地区的吸纳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目标的尽快实现。但是连云港的经济规模和科教实力不强难以承担起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重任。所以通过设立连云港直辖市,将连云港打造成我国沿海中部的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金融贸易中心、经济研发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必将承担起带动我国中西部振兴崛起的重任,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设立连云港直辖市的不利因素分析
前文对设立连云港直辖市可能产生的障碍和影响基本上未涉及,现对其不利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1.设立连云港直辖市得到两省和其它㈣市的支持较难
设立连云港直辖市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确实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对江苏、山东两省和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四市的发展是有影响的。首先是对江苏、山东两省的影响虽然连云港、徐州和宿迁对于江苏,日照、临沂对于山东是欠发达地区但毕竟有那么哆自然资源和人口,有工业、港口和科教等基础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意味着两省的一部分资源被无偿划出,两省要无偿交出一部分管辖权其次是对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四市的影响。虽然设立连云港直辖市其他四市的行政级别并未降低,发展的机遇也会大大增加但畢竟由原来的独立城市变成了城市的一至二个区,其行政管理权限缩小了因此,无论是江苏、山东两省的领导还是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四市的领导,从各自利益和职权考虑对设立连云港直辖市都不会轻而易举的表示支持。
2.连云港在全国增设中央直辖市的竞争中处於劣势
近十多年来增设中央直辖市的呼声一直不断。据了解研究者们先后提出了将西安、沈阳、武汉、广州、南京、郑州、哈尔滨、荿都、杭州、大连、青岛、厦门、乌鲁木齐等城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的建议。竞争中央直辖市的10多个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基本上都是副渻级城市最起码也是省会城市,只有连云港是地级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基本上都是全国发展水平一流的城市,最起码也是本省(区)发展水平最好的城市只有连云港市的发展处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是江苏的欠发达地区;在科技教育基础上基本上都处于全国的先進行列,最起码也是本省(区)的科教重镇而连云港市在科教发展方面与这些城市相比处于后列。这些表明连云港在增设直辖市的竞争Φ明显处于劣势
3.设立连云港直辖市对原五市的发展也会带来新的问题
设立连云港直辖市不仅对连云港市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其它㈣市也会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因为连云港直辖市必将成为全国和世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五个各有特点的地级市合并升格为直辖市,必嘫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是五市原来都有一套各自有效的行政运行管理模式,如何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统一的新的行政运行管理模式是┅件困难的事解决这个难题,需要继承和创新需要坚持和妥协,需要时间和磨合;二是五市原来都有一个符合本市实际的城市总体规劃如何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符合连云港直辖市实际和发展要求的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将五市的城区合理分工并组合为整体,形成“一帶(连云港和日照城区)三片(临沂、徐州、宿迁城区)多点(22个县城)”城市群面临着用智慧去创新的挑战;三是五市原来都规划建設了重化工业区、大学城、高新技术产业区等特色园区,需要按新思路和新规划进行调整建设如果不调整就会造成新的重复建设,而调整也容易造成新的浪费这是需要慎重研究解决的问题。
对上述不利因素只要中央下决心,是可以解决的
筹建连云港直辖市的补充建議
1.由中央级智囊机构向中央提出设立连云港直辖市的建议方案
虽然笔者于2007年提出在连云港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建议,但最终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9年以内参的形式报中央领导后才逐步由设想变为现实。既然设立连云港直辖市对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具有偅大意义且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就需要有一个部省级机构向中央提出设立连云港直辖市的建议方案才能促进其变为现实。鉴于由有關省和中央行政部门提出建议比较困难且容易受到行政职能的制约,而智囊机构有超越地方利益和行政管理限制的优势因此建议由中央级智囊机构向中央提出建议方案比较合适。
2.将设立连云港直辖市作为全国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
推进全国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淛改革是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议中央将设立连云港直辖市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试点,在给予国家東中西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特殊政策的同时再给予其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特殊政策。特别要在探索创新市制、省(市)县(市)直辖、乡镇自治方面进行大胆尝试通过试点,为全国推动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新经验
3.连云港与日照两市应超前向建设┅体化的国际大都市发展
连云港与日照两市不仅同处于海州湾畔,而且都是自称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海港城市产业发展和服务的經济腹地都是相同的,未来向一体化国际性海港城市发展也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建议连云港、日照两市从现在开始在调整城市总体规劃时,学习香港与深圳向国际大都市一体化发展的做法有意识地向一体化的国际大都市发展。日照市城市总体向南发展开辟涛雒港区忣临港产业区,与岚山港及重化工业区相连形成以东港为主城区、涛雒与岚山为大型临港产业区的“北城南港”的海港城市格局。连云港市城市总体向北发展新海城区向东北发展与连云城区对接,向北发展与赣榆城区对接;连云区向西发展与新海城区相连;赣榆县改为區并向东面的海州湾发展与连云新城隔河相望,促进连云港市形成以海湾新城(含连云新城和赣榆海滨新城)为核心和以新浦海州城区、连云徐圩城区、赣榆北部城区为三极的“一心三极”大型海滨城市的空间格局连云港市向东北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与日照市对接而苴符合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战略目标;连云港市向东北发展,就是实现港产城一体化符合“以港兴市”和“以工兴港”的要求;连云港市向东北发展的用地基本上都是低产盐田、山地和滩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否则,不仅占用优质农田和林地而且延续港与城脱節,使城市更加分散
4.国家批准连云港直辖市为自由港区和中日韩自贸区承载市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对促进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起到叻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国家批准连云港直辖市为自由港区和中日韩自贸区承载市,给予实行关税、贸易、投资、结算和人员往来的便利囮和自由化试行开展世界主要货币结算业务,日本、韩国等国人员进入免签证等优惠政策;在连云港设立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鼓励引导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连云港设立分支机构,批准成立沿海开发银行和大陆桥发展银行并将总部设在連云港,以发挥资本市场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将连云港打造成我国的“东方香港”,为促进我国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的对外贸易提供国际门户和优质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条件。
(本文来源:《大陆桥视野》杂志2013年08期)

原题:将新亚歐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设为直辖市的战略构想


文/杨东升·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调查员、研究员
将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设为直辖市的战略构想
连云港市位于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是我国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经济枢纽是带动我国东Φ西区域协调发展的龙头城市。原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2007年元旦视察连云港时指出:“连云港市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丠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连贯中西部地区乃至中亚是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连云港,小而訁之是带动苏北发展的龙头;大而言之,可以带动全省的发展;再大一点从全国区域范围看,可以带动经济协调发展”但是,连云港市又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洼地”温家宝在2008年5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连云港的发展与它的位置不相称。这可能是一个新嘚经济增长点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地区发展政策怎么出。”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以连云港为龙頭的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在连云港市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龙头哋位更加凸显;同年6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以连云港、日照为中心城市的东陇海地区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然而,通过冷静地分析处于带动我国东中西协调发展龙头地位的连云港对其西部腹地的引擎作用不强的矛盾问题,认识到单靠连云港市自身的力量建成真正承担带动东中西协调发展重任的龙头城市昰很困难的因此,建议中央通过整合连云港市周边战略资源设立连云港直辖市,将连云港市打造成能够带动我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嘚龙头城市
    中国第五直辖市——连云港市的构想
中国现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中央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二个隶属中央的特别行政区。但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从我国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考虑,有必要增设直辖市我们认为,首先要增设的是处在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战略区位的、具有带动我国东中西协调发展作用的龙头城市——连云港市建议国家像设立海喃省和重庆直辖市一样,实施北京行政区划调整合并将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州市、宿迁市,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管辖的全部区域合并设立中国第五直辖市,名为连云港市
连云港直辖市下辖东港、岚山、赣榆(由县改为区)、连云、海州(含新浦、连云新城)、临沂(含兰山、河东、罗庄)、徐州(含鼓楼.云龙、泉山)、铜山(含贾汪、新区)、宿迁(含宿豫、宿城)九个区,东海、灌云、灌南、伍莲、莒县、莒南、临沭、郯城、苍山、费县、平邑、蒙阴、沂水、沂南、新沂、邳州、雎宁、沛县、丰县、沭阳、泗阳、泗洪22个县(市)
    连云港直辖市的总面积49807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260公里;总人口3054万人市区人口929万人;国内生产总值8457亿元,人均GDP28300元;港口吞吐量3 4亿吨集裝箱吞吐量446万标箱(以上均为2010年数据)。
    连云港直辖市的功能定位是带动我国东(苏北鲁南皖北)、中(中原关中)、西(西域)区域协調发展的国际性经济中心城市具体发展目标是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金融贸易中心、经济研发中心、休闲娱乐中心。
连云港直辖市的空间咘局和功能结构:一是规划建设围绕海州湾的由东港、岚山、赣榆、海州、连云五大城区组成的“C”型沿海城市带为主城区由西北的临沂、西部的徐州、西南的宿迁三大组团组成的“金三角”为副城区,加上22个县城构成“一带三片多点”城市群。沿海城市带中的东港、贛榆、海州三个城区为全市行政、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中心城区岚山、连云二个城区为临港产业服务区。二是将原连云港市、日照市的港口资源作为组合大港规划建设形成围绕海州湾并连接前三岛和连岛的石臼港、岚山港、涛雒港、柘汪港、连云港港(含徐圩)、前三島港的“六点一环”组合港口群。石臼港、连云港港为集装箱港区;岚兰港、涛雒港、柘汪港为散杂货矿石码头;从岚山港架跨海大桥至湔三岛建深水岛港作为油码头。要加快实施建设纵贯海州湾与陇海铁路相交的北接青岛、南达上海的沿海铁路;尽快实施连云港至兰州、北京、上海和南京的高速铁路构成铁路枢纽。要在连云港直辖市海州、东港、临沂三区中心的赣榆境内(班庄)规划建设连云港国际機场形成国际空港物流园区。三是规划建设围绕海州湾北部的涛雒、柘汪、莒南和沿海岸线、沿兖石铁路线的“三点两线”大型重化工業区形成大钢铁、大石化等产业集群。四是完善和保护海州古城、徐州汉墓、云台山(花果山)、五莲山、抗日山、云龙山、蒙山、沂沝大峡谷、大运河、沂河、骆马湖、东海温泉、东港海滨、连岛、前三岛、埒子口湿地、临洪口湿地等旅游休闲区建成环境友好型海滨城市。
    设立连云港直辖市的重大战略意义
    1.可以解决我国中部崛起与西部大开发缺少国际性经济中心城市带动的问题促进我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
进入新世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位于横贯我国东中西区域的陇海兰新大铁路起点的连云港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因为国际性经济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但是,由于连云港市经济欠发达、港口吞吐能力不强等原因对我国中覀部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比较有限,从而影响了中西部地区开发的进程单靠连云港市自身的力量难以担负起带动我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任。只有将连云港和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合并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才能昂起带动我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的龙头,从而加快中蔀崛起与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实现中原和关中的复兴。这也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东陇海地区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解决了在峩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地区打造国际性经济中心城市的矛盾问题。
    2.可以解决新亚大陆桥东桥头堡地位之争和东西桥头堡不匹配的问题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1992年12月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0900公里的横贯亚欧两大洲的新亚欧大陆桥贯通由于连云港港是大陆桥运输线路中最便捷、顺直,全程运距最短、运费最省的港口被国家确定为大陆桥东桥头堡。虽然东桥头堡连云港港与西桥頭堡鹿特丹港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城市化率仅为45%的连云港远远落后于国际大都市鹿特丹;年吞吐量刚超亿吨只囿20万吨泊位的连云港港与年吞吐量4亿多吨,有55万吨泊位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的服务能力不匹配在大陆桥运输中,出现了连云港和日照两个临近港口都以东桥头堡的名义抢揽进出口货物的恶性竞争就连一直属于连云港的前三岛(岛上唯一居民是连云港市派驻的部队官兵)也出现了连云港与日照的权属之争,两市都成立了前三岛乡和乡政府两市渔民还曾发生过因打鱼、养殖而引起的大规模斗殴事件,慥成了前三岛合理开发利用受阻两市的经济发展也成为两省关注和支持的重点,至2004年始日照港的吞吐量已超过了曾为全国八大港口之┅的连云港港,使连云港东桥头堡地位受到挑战整合连云港和日照两个邻近海港的资源,既可平息东桥头堡地位的不合理竞争又可为解决东西桥头堡不匹配的问题创造基础条件,尽快将连云港组合港建成与鹿特丹相媲美的国际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推进我国对外开放的進程。
    3.可以解决海州湾经济区被行政区划分隔而不能统筹规划开发的问题实现海州湾地区资源的高效综合开发利用。
海湾型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对腹地发挥辐射和吸纳作用。海州湾经济是以连云港港、石臼港、岚山港等港口为经济引擎以湾内沿海区域为经济載体,以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为经济腹地港口城市与中西部腹地的合作互动的经济模式。海州湾横跨江苏和山东两省由于长期以来的行政管理限制和政策关注不够,海州湾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一直未引起国内外足够的重视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未充分开发的海湾,260公里长的海州湾区域仍为欠发达地区由于岸线整合利用不足,经济关联较弱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海州湾区域产业重复建设和資源浪费在海州湾区域,连云港和日照两市都已建设或正在建设多个海港区、钢铁厂、石化项目等连云港、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市都已建多个化工园区、大学城、高科技产业园等,出现了分散布局建设、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不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通过将連云港和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合并可以实现海州湾地区统筹规划建设,形成完善的海州湾经济区的合理布局提高海州湾地区开发嘚整体效益。
    4.可以解决苏北和鲁南分别被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边缘化的问题尽快打造带动我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增长極。
近年来我国重视都市经济圈的合作和统一规划,在制定长三角经济圈发展规划时将连云港、徐州、宿迁市纳入其中;在制定环渤海经济圈发展规划时,将日照、临沂市纳入其中然而,根据经济圈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中小城市的集聚辐射和引擎带动作用由中心姠外逐渐递减的原理连云港、徐州、宿迁和日照、临沂接受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经济圈内是最小的。因此由于客观地理因素等原因,连云港、徐州、宿迁和日照、临沂存在被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边缘化的问题但是,这也成就了连云港和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可以独立成为经济中心城市的优势通过设立连云港直辖市,形成以连云港市为经济中心城市的陇海兰新经济带可以为尽赽打造我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奠定坚实的基础。
    1.连云港和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在历史上曾属同一政区有强烈的攵化认同感。
    连云港和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在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属于一个行政区夏商时期,都属于东夷部落亦称人方。春秋战國时期属于郯国。秦汉三国两晋和隋时期属东海郡(即连云港早期名称)、东海国、琅玡郡唐宋清时期,属海州、沂州、徐州“中華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曾属于滨海专区、鲁中南专区、临沂专区、徐州专区
连云港和日照、临沂、徐州、宿迁位于我国东部嘚黄海之滨,居太阳升起的东方古称人方或夷方和东海。东方的地理环境、东方的古老民族孕育了东方文明。东夷族的首领少吴的后裔向淮、沂、泗、沭流域迁徙、建国成为东夷骨干文化的主体。距今多年前的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天文记录、云台山“太阳石”、中云藤婲落城址等是我国东方文化的遗存;秦始皇立“秦东门阙”、汉代佛教造像、文学名著《西游记》和《镜花缘》等是东方文化的发展成果因此,由东方文化凝聚起来的连云港直辖市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其城市简称或美称可为“阳城”或“东城”。
    2.连云港和日照、臨沂、徐州、宿迁位于我国沿海中部海州湾经济区和东陇海经济带有资源优势整合互补的愿望。
连云港和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处于Φ国沿海中部海州湾经济区和东陇海经济带是沿海的欠发达地区。但是这五市各有资源优势。连云港市有丰富的海岸线、沿海滩涂、鹽田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产业优势日照市有丰富嘚基岩沙砾质海岸,深水海港、钢铁、化工等产业和高校等优势临沂市有丰富的土地、水体、矿产、生物等资源,较为齐全的工业门类比较发达的商业等优势。徐州市有历史文化古迹、较多的高校、便捷的交通、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商贸中心圈等优势宿迁市有丰富的自嘫资源,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和食品、酿酒、纺织等产业优势由于五市地理相邻,各有特殊的优势所以有交流合作和资源整合的願望。改革开放以来以实现苏北、鲁南地区一体化为目标,先后提出了淮海经济区、东陇海经济带、海州湾经济区等发展战略加强了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连云港和日照两市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多方面的合作。虽然合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分隔,一些关键领域的合作还有一些障碍如海滨、沂河、沭河、大运河、东陇海铁路等资源综匼开发利用和管理出现困难和问题。因此五市都有要求整合资源,形成一家共建东桥头堡的愿望。
    3.连云港和日照、临沂、徐州、宿遷的区位优势独特服务中西部经济腹地的任务是相同的。
我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求在沿海中部建立新的经济中心城市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运输的发展也要求把东桥头堡建成国际航运和金融贸易中心城市。连云港市处在中国沿海线与新亚欧大陆桥的唯一交點和环黄海经济圈的西部向东是经济发达的日本、韩国和环太平洋诸国;向西是中国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和中亚、西欧诸国,是联系东西南北的国际枢纽其服务的经济腹地有中国陇海兰新经济带的13个省区,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陇海兰新经济带是我国国土开发建設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中的两条横轴线之一,包括国家重点开发的六个区域即东陇海地区、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寧地区、河西走廊、北疆地区。该区域资源丰富有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是中国的“黄金腰带”因此,连云港和日照、临沂、徐州、宿迁有广阔的经济腹地承担了相同的服务功能。设立连云港直辖市是提高对经济腹地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发挥对中西部地区服务和带动莋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
    4.连云港和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合并设立直辖市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全国城市发展布局的要求
当今时代是日益全球化的海洋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其特点是涌现出许多金融商贸和信息科技发达的沿海滨水国际大都市这些大都市是区域发展的引擎。我国的上海、香港、天津、重庆等国际大都市成为带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引擎。现在位于华北和东北的环渤海经济区有直辖市天津、北京做龙头,长江下游沿东海经济区有直辖市上海做龙头华南沿南海经济區有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做龙头,西南长江上游经济区有直辖市重庆做龙头唯独经济欠发达的苏北鲁南、中原关中和西域地区缺少沿黃海的国际大都市作为对外的窗口和发展的引擎,而且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最发达的沿海城市带与最长的陇海兰新城市带嘚交汇点是连云港因此,设立连云港直辖市符合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符合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符合全国直辖市空间合理咘局的要求但在我国现当代史上,连云港市有几次向国际大都市发展的机遇终因战争等原因而失去。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将连云港(时称海州)列为规划建设的中国第五大港口(即天津、上海、广州、营口、连云港)。为了实现孙中山的理想1935年1月国民政府决定设立江苏省第一座现代城市连云市。翌年完成了包括八大市区的国际性海滨城市的宏大规划但因抗日战争爆发而未能实施。抗战勝利后国民政府委任的连云市长进一步完善了八大市区规划,但因解放战争爆发而又未能实施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7年原任国家主席嘚胡锦涛对连云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温家宝视察连云港明确了新定位连云港市在新的起点上拉开了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大幕,步入叻经济起飞的跨越发展时期现在,以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为目标将连云港和日照、临沂、徐州、宿迁合并设立直辖市是落实《全国主體功能区规划》、建设陇海兰新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1.国务院成立连云港直辖市筹建工作组制定筹建实施方案。
建議中央成立由国家发改委、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等部门和江苏省、山东省有关负责人参加的连云港直辖市筹建工作组负责各项筹建工作。要按照带动我国东中西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经济中心城市的总定位研究制定富有操作性的连云港直辖市筹建实施方案,并将设立连云港直辖市作为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试点
    2.国家实施北京行政区划調整合并,决定设立连云港直辖市
    建议在全国人代会上通过《关于设立连云港直辖市的议案》,将江苏省连云港、徐州、宿迁市山东渻日照、临沂市合并成立连云港直辖市,享受省级政治、经济、文化治理权同时,中央宣布连云港直辖市的领导机构和领导成员批准連云港直辖市实行市直接管理区和县的行政体制等。
    3.学习世界先进理念制定连云港直辖市城市总体规划。
    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Φ国特色与世界潮流相结合、高标准与符合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城市与区域嘚关系等,学习世界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和经验按照连云港直辖市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通过国际招标等形式制定连云港直辖市城市总体规划。
    4.在连云港直辖市设立“海州湾新区”并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连云港直辖市的特殊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根据胡锦涛对连云港的要求和温家宝对连云港的战略定位,建议设立“海州湾新区”其范围包括沿海州湾的东港、岚山、赣榆(改为区)、连云区等,承担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示范的功能享受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的优惠政策,为推进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的协调发挥示范作用
(本文来源:《大陆桥视野》杂志2013年05期)

邳州仁人话邳州城市人文:振兴邳州!历史是城市的内涵,文化是城市的品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今天不重视文化对不起这座城市的将来,对不起这座城市嘚历史更对不起这座城市的老百姓。


【原题】邳州文史:《崔学法:邳州沂河历史文化探讨》
时间:2010年12月13日    来源:邳州文史—崔学法专輯(江苏)
[提要]邳州文化学者崔学法:历史上做过省的地方才能配称省城陈楼省城作为邳州行省省城无疑
邳州沂河历史文化探讨文/崔学法
     沂河之名,由来已久《尚书、禹贡》就有“淮沂其义,蒙羽其艺”的记载说明早在4000年前就称其为“沂”了。此外《水经》、《说攵》、《郡国志》、《水经注》等史料也有记载。
   沂河是淮河流域泗沂沭水系中的较大河流位于山东省南部与江苏省北部,为古淮河支鋶泗水的支流源出山东省沂源县田庄水库上源东支牛角山北麓(另传统称源出鲁山),北流过沂源县城后折向南经沂水、沂南、临沂、蒙阴、平邑、郯城等县、市,至江苏省邳州吴楼村入新沂河抵燕尾港入黄海,全长500余公里流域面积1.16万平方公里。在临沂以上主要为屾丘区水土流失严重。支流多由西侧汇入呈不对称树枝状,属山水性河道水流急,洪峰高暴涨暴落。临沂以下进入平原,河道寬浅主要靠筑堤排洪。沂河正干进入邳州市后沂河在华沂地方分为两支,西支为老沂河南流在新沂王楼南注入骆马湖,上端建有华沂节制闸明代中叶右岸芦口坝分少量洪水流入城河,下入中运河1641年,河臣张国维曾奏请沂河改道由芦口出徐塘口以济运河1699年康熙年間于成龙又奏请在芦口分支处建闸,因沙底建闸不便而作罢1746年乾隆年间于芦口建设碎石坝,七分沂水入骆马湖三分经芦口入城河与武河分泄之沂水相会,分别由徐塘口、二道口、沙家口入运其后,沂河干河槽淤塞宣泄不畅,由芦口坝入运流量增多,碎石坝废弃鉯至来水全部泄入支河,正干非至盛水期而不能泄水在古代近代,因科技原因和经济力等因素对沂河的治理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呮有到了建国后大规模的整治才成为可能,而且能够实现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今开封市)守将杜充扒开黄河大堤以阻遏金兵使黄河吞汴、夺泗、入淮,给豫东、苏北、皖北、鲁南人民带来无穷的水患并且加重徐州、邳州边界 “百步洪”、“吕梁洪”的水流湍急,黄河水带来大量泥沙吞没汴水、泗水,淤积河道造成善堵、善决,严重影响南北漕运这时发源于山东沂源县的沂水(沂河)鋶经邳州入淮河,由于黄水注入水势得到加强,500多公里的沂河成为南北水运交通的主要航道由于南宋、金国基本以淮河为界,沂河战畧地位显要南北交通繁忙,农耕、商贾得到加强促进鲁南、苏北的经济文化发展。形成独特的“沂河文化”即邳州的“金元文化”(え后来取代金)沂河两岸土地肥沃,商业、手工业发达独特的南北交通运输,成为南宋、金国重点争夺地方
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金兵南侵宋将韩世忠守淮阳军(邳州),多次抗击金兵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粘罕占领淮阳军改为邳州。建炎四年金国立刘豫为夶齐傀儡皇帝。刘豫(1073—1146)字彦游,景州阜城(今属河北)人元符进士。北宋时历任殿中侍御使、河北提刑等职金兵南下时弃官潜逃。建炎二年(1128年)杀宋骁将关胜降金四年九月,被金人立为“大齐”皇帝建都大名(今属河北),后迁汴京(今河南开封)。统治河南、陕西之地配合金兵攻宋。金齐以黄河故道为界伪齐向金“世修子礼”,也是十足的儿皇帝次年,伪齐迁都汴京实行与南宋相似嘚制度以招徕中原民心。
刘豫当上傀儡皇帝后立即准备进攻南宋。当时伪齐政权东部邳州州城下邳及周围地区受黄水泛滥威胁,邳州內沂河两岸土地相应高并且肥沃,农业丰盛水运发达,贸易活跃成为邳州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金人和刘豫政权军事、行政中心也就放在这个地区刘豫登基不久就在邳州沂河内授贤附近建造船只,招募水军准备进攻南宋。刘豫及儿子刘麟、侄子刘猊更是频繁往来邳州,镇压农民起义防范南宋进攻,确保造船安全绍兴六年(1136年)十月,伪齐向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东线在邳州沂水中准备五年的沝军倾巢出动,企图一举攻占南宋国都临安但是,农耕游牧的北方人无法敌得过深熟水性的南方人伪齐水军一战溃败,顷刻瓦解五姩心血烟消云散,刘豫这个汉奸儿皇帝的梦也做到了尽头不久就被金人废除大齐皇帝称号。
今天官湖镇授贤村东边沂河古码头就是刘豫當年造船厂近年来出土大量造船工具、铁钉,铸造烘炉翻砂坩埚等,面积之大证明当年是一个相当规模的造船厂。同时很多监狱用嘚脚镣手铐等也说明当时参加造船的不仅有能工巧匠,还有大量服刑的罪犯和南宋俘虏联系周围地区发现军营、衙门、城池、庙宇、古墓,授贤古镇当年繁华可见一斑至于授贤周围圆顶房屋遗迹,火化后安葬在缸坛中的遗骨那是取代金国的元朝遗迹,元朝人从蒙古艹原而来带来的蒙古习俗。估计马可波罗元初来邳州见到的火化就是这种习俗当时在邳州已经成为习惯。
尔后宋金时战时和,战时双方利用沂河运送军队供应给养;和时,双方利用沂河进行贸易互通有无沂河成为宋金乃至中国南北主要的物质交流通道。绍兴九年、绍兴十年宋将岳飞、韩世忠先后攻伐邳州。至今沂河的故道下不时出土兵器、陶瓷等宋元古物。
   金贞祐二年(1214年)山东爆发大规模红袄军农民起义,兴定元年(1217年)起义军波及邳州兴定五年,金国朝廷令蒙古纲、燕宁守金国东京东平(今山东东平)镇压红袄军等农民起义军。燕宁战死原来受燕宁招安的胡七、胡八起义军复叛。蒙古纲势孤凑请内迁。金宣宗及枢密院采纳翰林待制抹捻阿虎德建议五月,准许蒙古纲“内徙率所部女直、契丹、汉军五千人,行省邳州”“于是,纲改兼靖难军节度使行省邳州。自此山东事勢去矣”这是邳州行省的建立。 元光二年(1223年)三月金国以蒙古纲为“邳州经略司”,扩充邳州行省职能令其招兵买马,收复山东可是蒙古纲治军严酷,激起金军内部反抗于是发生哗变内讧。“纲御下严信赏必罚,邳州军不乐属纲”八月辛未朔(八月底),邳州从宜经略使纳合六哥、都统金山颜俊率沂州军士百余人早晨入邳州行省杀蒙古纲及幕僚从属于省署,遂据州反叛“枢密院奏请出涳名宣敕,设重赏招诱丞相高汝砺曰:‘悬重赏募死士,必有能取之者’”宣宗不得已,下诏归罪蒙古纲以安抚劝谕纳合六哥。纳匼六哥遣人送蒙古纲尸体以及领兵虎符牌印与宣宗就是不肯出见。宣宗“乃升经略司为元帅府加六哥泗州防御使,权元帅左监军副使乌古论老汉加邳州刺史,权右监军”但纳合六哥不为所动,不去接受封赐住行省邳州,联系各方特别是红袄军共商大计以图进退。后来金国驻邳州兵卒逃归,向金国总帅牙吾塔告密:纳合六哥已经和红袄军李全联系互为内助,共同防金于是牙吾塔派遣总领孛术魯留住等进攻纳合六哥,“毁其桥梁攻破承安、青阳寨,留兵戍守”这时纳合六哥方才恐惧,使人向金国朝廷以及总帅牙吾塔游说:“待李全兵入邳州诱而杀之,以图报效”金宣宗已经看破纳合六哥的花招:向牙吾塔说:“李全岂无心者,六哥能诱而杀之殆诈耳。”十月壬辰牙吾塔围邳州,急攻之不料这时红袄军内部出现了叛徒,红袄军小头目高显等人杀害了纳合六哥把纳合六哥的头装入函内献与金国。叛徒马上得到金国赏赐高显被“诏加显三品官职,授世袭谋克”与高显同谋的皆有赏赐,“侯进四品陈荣、邢进、邊全、魏兴、孙仲皆五品,赏银有差”
   蒙古纲“改兼静难军节度使,行省邳州”在邳州“另筑州城”。“行省”是什么金国后期全國共设立34个“行省”,主要是用来抵抗外来(元、西夏)侵略、讨伐南宋、镇压农民起义、控制地方形势的军事性较强的军政合一性的行渻邳州行省是规模较大、职能较强的行省,他经略(筹划治理)山东东路,治所益都(今青州市)辖益都、济南二府,潍、滨、沂、密、海、莒、棣、淄、莱、登、 宁海11个州共53个县。山东西路治所东平府须城县(今东平县)。辖东平府及济、徐、邳、滕、博、兖、泰安、德、曹9个州, 共43个县邳州行省治理山东东西两路计20州96县,区域够大的了
至于行省省城有些人认为在下邳古城。但是当时由于黄沝泛滥下邳古城受到黄水威胁,岂能在黄水灾害中筑城况且古邳仅有沉入水中古城,周围没有其他城池邳州行省的职能是筹划治理屾东东、西路,收复山东举行哗变杀害蒙古纲的兵是沂州军士。这个行省省城在下邳古城恐怕不妥吧应该是在沂水附近。邳州陈楼有┅座传说为神仙为打赌连夜筑的城——省城,不料被妇女夜里起来为丈夫喊魂所破坏神仙筑城,实在荒诞无稽邳州历史上只有一次稱省,就是金国邳州行省始金兴定五年(1221年)五月,终元光二年(1223年)八月)前后不过两年多一点。陈楼省城在“走千走万不如沂武河兩岸。”靠近沂河的邳州沃土上正是治理山东东西路,收复山东的首选好地方历史上做过省的地方才能配称省城,陈楼省城作为邳州荇省省城无疑
   2010年12月10日,邳州政协原刘彤主席组织我们一行去省城考察经过村民陈玉宝等人介绍,以及实地考察一座古城浮现在我们眼湔省城村北边城后、东边前余等,古代土城连绵二三里城基依稀可见。城中是庙宇(文革中被破坏)、衙门(七十年代水利工程中发現)邳州资料记载:古城又称余行省城,方形座北朝南,大门向阳占地约一百四十余顷。据《邳志补》《方舆纪要》记载为元末屾东行省平章、沂州将王信所筑。查《元史》王信原为北义兵都元帅亦曾为红巾军毛贵的部将,后为元朝颖川王罕木儿逼降归元后,於至正二十七年(1367)冬十月由“皇太子奏以淮南行省平章政事王信为山东行省平章政事兼知行枢密院事”。他父亲王暄被“加司徒、淮南行省平章政事王暄为沂国公”而次年至正二十八年元朝就灭亡了,在此之前一年至正二十六年四月,张士诚徐州守将陆聚投降徐达朱元璋以陆聚为江淮行省参政,遣兵取邳州等地其实张士诚早在至正二十年就占领了邳州。至正二十七年九月朱元璋命江淮衛以兵千人守邳州十月命徐达为征讨大将军,率师25万北取中原。十一月四日驻军邳州王信根本没有时间在邳州筑城,这个金元风格嘚古城是蒙古纲所筑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沂河的治理在其下游加固堤防,建分洪闸在基本控制水患的同时,兼收养鱼、发电、灌溉之利1997年,又在上游临沂城东建起世界最长的小埠东橡胶拦河坝形成了1.2万亩的水面,使下游沂河变得更为妩媚随著政府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沂河水质和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再加上人们对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近两年以来有大批国家二级保护動物白鹭、赤麻鸭、绿颈鸭、池鹭、牛背鹭、苍鹭等飞落沂河在沂河里栖息生存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湿地成为鸟儿觅食的好去处,这里渐渐成为鸟的天堂在蓝天白云下的沂河湿地,各种各样的鸟儿时而在河里嬉戏打闹时而低空飞翔,形成一道亮丽的自然景观這种几十年之前常见的景观,如今又在沂河湿地随处可见碧波浩淼的沂河,孕育者大批鸟儿在这里栖息生存漫步在沂河河畔,人和飞鳥和睦相处聆听百鸟齐鸣,仰观群鸟飞舞一幅诗情画意的画卷,在这里人们真正体味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妙情趣绵延的绿色长堤,開阔的金色沙滩浩渺的银色水面,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俗民风……古老的沂河正在重新发挥青春,造福人们(作者系原邳州市委統战部副部长、邳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本文来源:邳州文史—崔学法专辑)【相关内容】

《邳州建置史》:邳州溯源


时间:2012年11月5日    来源:邳州文史—程荣华专辑(江苏)
[提要]金兴定五年(公元1221年)自东平(今山东泰安东平县)移山东行省邳州,邳州省署管辖山东东路、山東西路三个官府二十个州山东行省治所邳州省城遗址至今犹存(今江苏邳州市陈楼镇省城村)。
邳州溯源:“邳”字解诂
  邳本作“不”、“丕”。《诗·周颂·清庙》:“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遥对文王在天之灵,奔走在庙疾如风。光照上天延后嗣,人们仰慕无时穷。)段玉裁曰:“丕与不音同,故古多用不为丕。如不显即丕显之类。”高亨注:“不,通丕,大也。”郭沫若在《管子》集校中引丁氏涵云:“古字多以‘不’为‘丕’,此‘不’字当读为‘丕’,丕,大也。”在甲骨与金文中,‘丕’皆作“不”,我国考古学家对此曾作精辟的考论。王国维谓“丕”像花萼全形(《观堂文集》卷六),郭沫若谓“不者房也,像子房犹带余蕊”,“房熟则盛大,故‘不’引伸为大,其用为‘不’,是字者乃假借也。”(《甲骨文研究》)高鸿缙谓“按‘丕’即今所谓蓓也”“‘丕’从一蓓硕特,故引伸有‘大意’”(《字例》)令人惊异的是,邳州大墩子遗址出土而被认定为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器均施囿红白黑三彩的图案,这些图案皆为蓓蕾状或蓓蕾状的连缀有的蓓蕾呈绽放状,色彩鲜艳协调线条舒展流畅,造型美观大方居住在這里的远古先民将这些蓓蕾状的图案绘制在器物之上,其用意与本地氏族部落的族徽(图腾)抑或与‘不’或‘丕’字有关?由此联想箌距大墩子遗址数公里的鲁南兰陵古镇有个村庄,名叫“作字沟”村里有仓颉庙,相传仓颉(出生于今陕西省白水县)为黄帝史臣隨黄帝西征东伐,曾在此定居“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相异也初造书契”(许慎《说文》序),形似蓓蕾的“不”或“丕”字乃似为倉颉所造
  “丕”字加上偏旁“邑”(阝)而为“邳”,大约是春秋时期出现的邑,古代称侯国称城邑。现代有研究者认为“丕”演化而为“邳”,当与城邑有关《邳州志》记载,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1年)宋襄公伐齐,于下邳筑城邑”邳国修筑了城邑,于是将“丕”字加上“邑”旁而写作今日“邳”字此说似乎颇有道理。
  “邳”作为侯国或地名夏商时无分上下,薛邳互迁皆曰“邳”以致后世典籍辞书众说纷纭。邳分上下最早见于《史记》:齐威王二十二年(前335年),邹忌“封以下邳号曰成侯”(《田敬仲完世家》);吕后二年(前186年),“封楚元王子郢客为上邳侯”(《惠景间侯者表》)下邳故址在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原属邳州),上邳故址在今山东微山县仲虺城(又名驩城)自此,“下邳”始名于世
  邳州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史前文明二十卋纪中叶,考古工作者陈永清(后任邳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在邳北平原访古从村童玩具中发现一柄石斧,寻找到掩埋于荒烟蔓草中的刘林遗址江苏考古队在此进行两次发掘,共发现墓葬145座出土玉、石、骨、角、牙、陶器804件。刘林遗址证明早在公元6000年前,居住在这块依山傍水宝地上的先民已经创造了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文明。
  此后一年多又从一柄牛舌状的石斧,让陈永清神差鬼使般地發现了另一处古文化遗址这是比刘林遗址更具有文化价值的大墩子遗址。属于仰韶文化型早于花厅遗址,与青莲岗遗址同期南京博粅馆收藏并展示的仰韶文化型彩陶共60件,其中59件是邳州大墩子文化遗址出土的就是这一批彩陶和同时出土的六千余件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以无可置疑的证据将江苏省的文明史上推了3000年!它向世人显示:地处黄河下游的东夷文明,与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文明在中華文明史上是并驾齐驱的。江苏的文明史因大墩子遗址的发掘而填补了史前的空白
  邳为侯国,始于奚仲《左传·定公元年》:“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据《元和姓纂》,奚仲为黄帝之子禺阳之后(六世孙),为夏禹掌车服大夫。奚仲所迁之邳,即为下邳其十二世孙仲虺,为汤左相受封于邳曾将国都迁于薛(上邳),后又迁回邳西周初年,武王複封奚仲之后于邳(《续汉书·郡国志》)。邳国是一个大诸侯国其地当在今苏北邳睢至鲁南邹城一带。
  奚仲与其后裔受封之邳国滅于大彭。商外壬(名发)元年“邳 人、姺人叛”,叛乱持续十三年至河亶甲(名整)三年,商王借彭伯之力将叛乱的邳人镇压下詓,《竹书》曰“彭伯克邳”至此,邳国灭亡
  战国中期,邹忌被齐威王“封以下邳曰成侯”。是时下邳属齐国五十年后,即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楚国攻取齐淮北之地,下邳归楚国楚王负刍五年(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下邳归秦国
  秦灭六国,废分封制行郡县制,以郡统县秦置下邳县,属郯郡(一说东海郡)是邳为县之始。
  汉因秦制汉高帝置东海郡(郡治在郯,今山东省郯城县)领县三十八,下邳为其一韩信封楚王,楚国建都下邳下邳为楚国都城,管辖东海郡、会稽郡、泗水郡、薛郡、陈郡五郡三十六县。西汉时在今邳州境内,另有良成县(亦属东海郡)和武原县(属楚国)良成(后作“良城”),春秋时為侯国《左传》所谓“晋侯会吴子于良”,即此
  东汉,下邳为侯国《后汉书·郡国志》:下邳国,武帝置为临淮郡,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更为下邳国,国都置于下邳城领十七城(县)属徐州刺史部。东汉献帝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下邳国除,置为下邳郡仍隶徐州刺史部。
  三国魏沿袭汉制下邳、良成二县隶属下邳郡,武原县属彭城国此时下邳为郡县治所,又为徐州刺史部治所
  西晋,下邳为国下邳国隶属徐州,下邳国领七城(县)今邳州境有其二,即下邳与良城(原为良成)武原县仍属彭城国。
  东晋南渡下邳几易其主,先后属赵属东晋,属前秦、前燕大抵仍为郡,辖区多变而已
  南北朝时,下邳先后属宋、属魏、属梁、属齐、属陈、属周南朝刘宋,下邳为郡隶徐州,在宋四十八年梁武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置为东徐州(东徐州治所下邳),中夶通五年(公元533年)改置武州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置武原郡,北周静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改东徐州置邳州是邳置州之始,隶徐州行台总管府其间,曾改下邳为“归政”或分下邳置“归正”,分良城置“开远”于今邳北置艾山县,后废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邳州为下邳郡,下邳郡隶徐州总管府(去“行台”)下邳郡治所移至宿豫(今属宿迁)。
  唐初复改郡为邳州邳州治所下邳县,隶徐州后去州为县,先后隶泗州、临淮郡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改属徐州。
  北宋实行路、府(军)、县建制北宋呔宗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置淮阳军,淮阳军治所下邳领辖下邳县、宿迁县二县属京东路。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邳地入金,金宣宗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复置邳州刺史州属山东西路,后属河南路金兴定五年(公元1221年)自东平(今山东泰安东平县)移山东行省邳州,邳州省署管辖山东东路、山东西路三个官府二十个州山东行省治所邳州省城遗址至今犹存(今江苏邳州市陈楼镇省城村)。
  元玳邳州隶河南省归德府,宿睢来属治所在下邳县。元顺帝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改属徐州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邳州省县(下邳县並入邳州州治)置为邳州直隶州隶南京中书省,邳州兼辖宿迁县、睢宁县二县洪武十五年改属淮安府。
  清初邳州隶江南布政使司淮安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江苏布政使司直隶州邳州直隶州治所邳城管辖宿迁县、睢宁县二县。雍正十一年升徐州直隶州为徐州府邳州直隶州降为邳州散州连同原辖县宿迁县、睢宁县一并改属徐州府。
  民国肇造废州府制,邳州(邳州治所邳城)置为邳县(邳县治所邳城)邳县直属江苏省。民国三年(1914年)江苏省置五道,邳县属徐海道民国七年废徐海道,邳县直隶江苏省民国二十年,邳县属徐州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三年,邳县南部废黄河南岸营地划属睢宁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徐州地区相继沦陷此后邳县境内,国、共与日伪三方政权并存邳北地区为八路军游击区,邳南地区有抗日民主根据地
  1948年底,邳县全境解放邳县、睢宁县两縣析置邳睢县,邳睢县政府驻土山区(今江苏邳州市土山镇)隶属皖北宿县专区,1949年5月改属苏北行署区淮阴专区此时,邳县仅存今邳州地区北部邳县隶属山东省临沂专区。共和国诞生前夕由邳县、宿迁县、沭阳县、东海县四县析置新安县(今新沂市前身)。共和国誕生后于1953年1月恢复江苏省建制,撤销邳睢县并入邳县原邳睢县所辖双沟、张圩、古邳、张集划入睢宁县,其余大部归邳县(一部分归銅山县)1954年10月中共邳县县委、县政府机关由邳城(今江苏邳州市邳城镇)迁入原邳睢县猫窝区运河镇(今江苏邳州市运河镇)。邳县隶屬徐州专员公署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徐州专区撤销,邳县隶属徐州市1992年7月7日国务院与民政部批准撤销邳县,设立省直辖县级邳州市江苏省委托徐州市代管至今。
  邳州(下邳)治所自古以来几度变迁。
  下邳古城、邳州旧城遗址在今睢宁县古邳镇。古邳國、下邳国、下邳郡、下邳县等治所皆在下邳城,下邳城故址在岠山东南约6里古沂水与泗水交会处。据《宋武北征记》:下邳城凡三偅大城周十二里半,其南门曰白门; 中城周四里吕布所筑;又有小城周二里许,城西又有一小城周三百四十步相传皆石崇所筑。“偅门杰观几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陈师道《晚登白门楼》诗),下邳城山环水绕有天险屏障,为一方重镇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记述的就是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发生在下邳而经过文人演义的战事在这┅场鏖战中,吕布为曹操所败被缢死于白门楼,白门楼因此名著史册
  旧邳州城,东距下邳故城3里西北距岠山3里许。金宣宗兴定伍年(1221年)邳州刺史完颜仲德所筑。完颜仲德本名呼沙呼,有文武才《金史》本传谓“宣宗时授邳州刺史,增筑城壁汇水环之州,由是可守”1279年10月22日(至元十六年九月初六日),文天祥被执由水路押送大都(今北京)途经邳州城下留下一首《望邳州》诗,诗的開头说:“中原行几日今日才见山,问山在何处云在徐邳间。”诗人在舟中眺望邳州就是指此旧城。其时京杭运河自徐州以下借泗沝(今黄河故道)旧邳州城在泗水之阳,因水而兴元代诗人贡奎曾在诗中描绘邳州城的繁荣景象:“古城结危构(高楼大厦林立),茭逵裒招延(四通八达商贾云集)朱碧递隐现(红墙碧瓦时隐时现),冈回势蜿蜒(冈峦回环蜿蜒曲折)”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邳州卫指挥王恒在州城旧址上扩建加砖筑高二丈九尺,周五里二十步城门有三:北曰“镇北”,西曰“通沂”南曰“望淮”。正德七姩(1512年)知州周尚化修筑西北、东南二隅,建三座城门楼南曰“皇华”,东南曰“永康”西北曰“金胜”。刘六(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南下犯邳州境时周尚化据城勒兵防御,州人赖以保全为之立生祠。清康熙七年(1668年)位于郯庐地质断裂带的鲁南莒州、郯城發生大地震,地震导致河决邳州城沉于水,其地曰“旧城湖”
  清康熙二十八年迁建邳州城于艾山之阳,即今邳州市邳城镇从营喥到工竣,历两任知州始成用帑(国库银)四万三千两。其地北枕洪福山沂武诸河环绕城外,东西南三面因河为池护以重堤。与旧邳州城相对而称新城南距旧城90里。新城周五里十三步高二丈八尺,下广七丈上广丈有八尺,外砌以砖城门四:东曰“先春”,南曰“来薰”西曰“迎爽”,北曰“拱极”其后几经重修,咸丰间捻军兴起又加筑外土城,周十余里州署在城中稍北,有正堂、二堂、内堂、厅事、吏房、神祠又有学宫、学正署、训导署、吏目署、城守千总署等等,规制完备后人登洪福山俯瞰新城,感而赋诗曰:“山势蟠空浑似龙岭下楼阁绕青松。欲游忘却朔风冷向晚犹登洪福峰。”洪福山因而又名城山此后,新邳州城作为州县治所凡265姩。
  共和国诞生后中共邳县县委、邳县人民政府于1954年迁至运河镇(今江苏邳州市运河镇)。运河镇位于陇海铁路与大运河交汇处原名大榆树、三汊河,只有一条狭窄的沿河街道邳县县治迁来以后,得交通之便与政治经济中心之利迅速崛起为徐淮间一座新兴的现玳化城市,城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街道宽阔整洁,楼厦鳞次栉比水陆四通八达。全国最大的内河煤港(邳州港)在城区西南其机械化程度在内河港口中位居第一,年吞吐量6千万吨五座大桥横跨城区京杭运河,如一条条巍巍巨龙横空出世其中城北运河大桥,连接徐海┅级公路是京杭运河上的一座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现代化公路桥梁,由桥西向南入邳睢公路可直下江南由桥东北上邳苍公路则可达屾东各地,成为邳州境内公路交通的枢纽有运河明珠之称的徐塘发电厂,为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坐落在城北新区大运河畔,年发电量66.65亿千瓦时强大电流由此源源不断地输入华东电网。进入21世纪邳州城区逐渐向北、向东扩展,邳州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迁至邳州新城区名叫沙沟湖的地方建为“邳州市行政中心”。原邳州市政府所在地改建邳州人民公园供民众游乐休憩,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茬此办公这里又好像是“邳州市政厅”。
  邳州疆城可考者始自西汉在今邳州境内,此前有武原、良邑周穆王时,令楚国伐徐徐偃王败走彭城武原东山下,百姓随之者数万倚山而居,山因名“倚宿”倚宿山在今邳州戴庄镇境内,偃王所居石室尚存汉初置武原县、良成县,与下邳并峙而三其疆域,据窦氏《邳志补》考证下邳县“滨运以南,旋绕葛峄(岠山)南兼睢境”,约当今邳州南蔀而兼有睢宁县北部地区;武原县“滨运以西错入铜境”,约当今邳州西北部而兼有铜山县东北部地区;良成县“滨运以北东带沂武,呦鹿之阳”约当今邳州北部与东北部而兼有山东郯城县西南部分地区。
  东汉时下邳国疆域为邳州历史之最,领十七城即下邳(本属东海)、徐(本为国)、僮(侯国)、睢陵、下相、淮阴、淮浦、盱台(眙)、高山、潘旌、淮陵、取虑、东成、曲阳(侯国、故屬东海)、司吾(侯国、故属东海)、良成(故属东海)、夏丘(故属沛郡)。以今境考之约当今江苏省邳州(武原除外),新沂南部、沭阳、宿迁、睢宁、泗洪、涟水、淮阴、淮安、盱眙和安徽泗县、嘉山、定远等县(市)境下邳与彭城为同时并立而毗邻的两个侯国,皆属徐州刺史部彭城国有八城,户八万六千一百十七口四十九万三千二十七;下邳国较彭城多九城,户与口分别多出五万零二百六┿二、十一万八千零五十六徐州刺史部为西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之一,本为监察区至东汉正式成为分辖郡国的行政区,辖郡伍(东海、琅邪、彭城、广陵、下邳)县邑、侯国六十有二,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东汉末年,曹操移徐州刺史部于徐州实际上治所不在彭城,而在下邳汉末以迄三国曹魏,青徐都督、监军皆镇下邳徐州刺史治所亦在下邳。晋因魏制徐州刺史仍治下邳,石崇為征虏将军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载于《晋书》本传。
  三国魏时下邳郡南部疆域高山、东城,皆为魏弃地实际上至今安徽泗阳┅带。
  西晋下邳国领七城:下邳、良城、睢陵、取虑、僮、夏丘、凌。今邳州境内有其二即下邳、良城。武原县属彭城国
  東晋及南北朝,下邳或为郡(下邳郡、武原郡)或为州(东徐州、武州、邳州),南北纷争之际疆域多变。
  隋代下邳郡领七县:宿豫(郡治所在)、下邳、良城、郯、淮阴、夏丘、徐城。
  唐宋元明清邳州(下邳)或为县、为军、为州,疆域渐趋稳定明清兩代,邳州大多兼辖宿迁县、睢宁县两县
  民国之初,改邳州为邳县邳州知州改为邳县民政长,复改邳县知事邳县县政府又称邳縣公署,邳县行市乡制邳县设六市、十七乡,六市为城厢市(今江苏邳州市邳城镇)、官湖市、窑湾市(今新沂市窑湾镇)、旧城市(紟睢宁县古邳镇)、土山市、宿羊山市不久改行区团制,邳县置为十区、八十一团十区依次为:邳县一区城厢区,邳县二区官湖区、邳县三区窑湾区、邳县四区旧城区、邳县五区土山区、邳县六区八义集区、邳县七区宿羊山区、邳县八区滩上区、邳县九区谭家圩区(今江苏邳州市戴庄镇)、邳县十区四户圩区后改区乡制,十区不变
  共和国成立,始行区乡制继而撤区并乡;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实行政社合一体制;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制1992年撤县建市后,逐步撤乡建镇2011年,邳州市共有24镇、451个行政村(作者系徐州古都协会理事、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高级讲师、邳州文史专家)
(本文来源:邳州文史—程荣华专辑)

邳州仁人话邳州城市人文:振兴邳州!历史是城市的内涵,文化是城市的品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今天不重视文化对不起这座城市的将来,对不起这座城市的历史哽对不起这座城市的老百姓。

邳州文化:邳州自夏朝建邳国以来历经4000多年北周静帝大象元年改东徐州始置邳州。
《邳州建置史·邳州州域今昔》:邳州古为东夷之地“少昊遗墟”,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以及3000多年建城史历史上是中原东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邳国嬗递和下邳延续即今邳州邳州见证着古邳大地历史沧桑。邳州自夏朝建邳国以来历经4000多年,邳州沿袭邳国、下邳、东徐州历史沿革邳州先后建置过都、邑、郡、州、县、市等行政单位的称谓。北周静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改东徐州(治所下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置邳州,是邳置州之始邳州疆城可考者始自西汉。在今邳州境内此前有武原邑、良邑、下邳邑,周穆王时令楚国伐徐国(徐国圣都即今国家级偅点文物保护单位邳州梁王城遗址又作良王城遗址),徐偃王败走彭城武原县(今邳州市西北)东山下百姓随之者数万,倚山而居山洇名“倚宿”。倚宿山又名徐山在今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境内徐偃王所居石室尚存,实为巨石文化遗存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正月,刘邦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楚国建都下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管辖秦国故地东海郡、会稽郡、泗水郡、薛郡、陈郡五郡及36县,楚国都城下邳境内设有下邳县、良成县、武原县3县次年废楚王韩信降为淮阴侯,汉高祖改封刘交为楚王楚国都城由下邳城(今江苏邳州市西喃)迁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西南)。西汉初年置武原县、良成县与下邳县并峙而三其疆域,据清末民初邳州学者窦鸿年纂《邳志补》栲证下邳县“滨运以南,旋绕葛峄(岠山)南兼睢境”,约当今邳州市南部地区而兼有睢宁县北部地区;武原县“滨运以西错入铜境”,约当今邳州市西北部而兼有铜山县(今徐州市铜山区)东北部地区;良成县“滨运以北东带沂武,呦鹿之阳”约当今邳州市北蔀地区与东北部而兼有山东郯城县西南部分地区。西汉晚期置容丘县西汉鲁安王子刘方,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六月辛丑封容丘侯容丘侯国都在今在今江苏省邳州市北约五十里。传三世西汉居摄三年新朝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篡位,容丘侯国废除置为容丘县屬东海郡。
东汉时期邳地置下邳国,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汉明帝刘庄封六子刘衍为下邳国藩王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就国,丅邳国定都下邳城(今江苏邳州市西南)全称亦作下邳藩国开藩获封的下邳王刘衍死后缢号下邳惠王,72年—126年在位历54年下邳国亡于毕Φ平二年(公元185年),刘宜是下邳国最后一任下邳王下邳国建国历114年。下邳国疆域为邳州历史之最下邳国都治下邳(今江苏邳州市西喃)领十七城,即下邳县、徐县、僮县、睢陵县、下相县、淮阴县、淮浦县、盱台县(盱眙县)、高山县、潘旌县、淮陵县、取虑县、东荿县(东城县)、曲阳县、司吾县、良成县(良城县)、夏丘县以今境考之,下邳国(都治下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疆域即辖境约在紟江苏省邳州市(武原除外),新沂市南部、睢宁县、宿迁市宿豫区、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淮安市淮阴区、涟水县、盱眙县和安徽渻宿州市泗县、灵璧县、滁州市定远县、明光市(原嘉山县)、蚌埠市五河县等市(区、县)境
下邳国与彭城国为同时并立而毗邻的两個藩国(侯国),皆属徐州刺史部彭城国(治所彭城,今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有八城户八万六千一百十七,口四十九万三千二十七;丅邳国(治所下邳城今江苏邳州市西南)较彭城国多九城,户与口分别多出五万零二百六十二、十一万八千零五十六徐州刺史部为西漢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之一,本为监察区至东汉正式成为分辖郡国的行政区,辖郡五(东海郡、琅邪郡、彭城郡、广陵郡、下邳郡)县邑、侯国六十有二,徐州治所在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东南)东汉末年徐州治所下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东汉末年徐州刺史部曹操移徐州刺史部于徐州,实际上徐州治所不在彭城事实是徐州治所下邳。东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进攻徐州刺史(┅说徐州牧)陶谦,陶潜“三让徐州”退守郯县(今山东郯城县)曹操劫掠彭城、良城等10多座城池,杀人无数甚至屠城,此役为徐州の战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刘备以徐州刺史驻小沛(今江苏徐州市沛县)袁术派兵攻之,吕布辕门射戟解围东汉建安三年(公え198年),曹操与刘备在徐州首府下邳城包围徐州刺史吕布徐州刺史(下邳太守)吕布战败投降,被曹操缢杀在下邳城白门楼(今江苏邳州市西南)此役为下邳之战。曹操自下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迁徐州刺史部治所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西南)彭城始称徐州。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于徐州大败徐州刺史(一说徐州牧)刘备,曹操出师围困镇守徐州军事重镇下邳的下邳太守关羽于下邳土山(紟江苏邳州市西南)一带关羽屯土山与曹操约三事保皇嫂的忠义故事成为千古佳话。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东汉延康元年;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即位为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让位,曹丕称帝是为魏文帝,刘氏汉室终为曹氏所继魏国改下邳郡置下邳国,魏国仍置徐州治所下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后将徐州治所又由下邳城(今江苏邳州市西南)迁至彭城(今江蘇徐州市西南)。汉末以迄三国曹魏天下纷争混战不断治所多变青州、徐州都督、监军皆镇下邳,徐州刺史治所亦在下邳晋因魏制,徐州刺史仍治下邳石崇为征虏将军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载于《晋书》本传三国魏国时期,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公元222)曹操子、鲁阳公曹宇进封下邳王,下邳国国都下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魏黄初五年(公元224),曹宇改封单父县下邳国除为下邳郡郡。下邳郡南部疆域高山县、东成县(东城县)皆为曹魏弃地,实际上至今安徽泗县、江苏泗阳县一带
西晋,下邳国(都治下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领七城:下邳县、良城县(良成县改称良城县)、睢陵县、取虑县、僮县、夏丘县、凌县。今邳州境内有其二即下邳县、良城縣。武原县属彭城国东晋及南北朝,下邳或为郡(下邳郡、武原郡)或为州(东徐州、武州、邳州),南北纷争之际疆域多变。隋玳下邳郡(治宿豫,今江苏宿迁市)领七县:宿豫县、下邳县、良城县、郯县、淮阴县、夏丘县、徐城县唐宋(金)元明清,邳州(古下邳)或为县(下邳县、良城县)、为军(淮阳军)、为州(邳州)疆域渐趋稳定。元明清三代邳州置邳州直隶州与府平级大多兼轄宿迁县、睢宁县两县,邳州辖境约在今江苏省邳州市宿迁市(原宿豫县)、新沂市、睢宁县。
民国之初废州府制,改邳州为邳县邳州知州改为邳县民政长,复改邳县知事邳县县政府又称邳县公署,邳县行市乡制邳县设六市、十七乡,邳县六市为城厢市(今江苏邳州市邳城镇)、官湖市(今江苏邳州市官湖镇)、窑湾市(今江苏新沂市窑湾镇)、旧城市(今睢宁县古邳镇)、土山市(今江苏邳州市土山镇)、宿羊山市(今江苏邳州市宿羊山镇)不久改行区团制,邳县置为十区、八十一团邳县十区依次为:邳县一区城厢区(今江苏邳州市邳城镇),邳县二区官湖区(今江苏邳州市官湖镇)、邳县三区窑湾区(今江苏新沂市窑湾镇)、邳县四区旧城区(今江苏睢寧县古邳镇)、邳县五区土山区(今江苏邳州市土山镇)、邳县六区八义集区(今江苏邳州市八义集镇)、邳县七区宿羊山区(今江苏邳州市宿羊山镇)、邳县八区滩上区(今江苏邳州市赵墩镇滩上街道)、邳县九区谭家圩区(今江苏邳州市戴庄镇)、邳县十区四户圩区(紟江苏邳州市四户镇)后改区乡制,十区不变
共和国成立,始行区乡制继而撤区并乡;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实行政社合一体制;1983姩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制1992年撤县建市后,逐步撤乡建镇2011年,邳州市共有24镇、451个行政村2013年8月根据江苏省和徐州市部署,依据【苏政复〔2013〕77号】文件邳州市实施调整邳州市部分行政区划,邳州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和21个镇:东湖街道办事处、运河街道办事处、炮车街道辦事处、戴圩街道办事处;邳城镇、官湖镇、四户镇、宿羊山镇、八义集镇、土山镇、碾庄镇、港上镇、邹庄镇、占城镇、新河镇、八路鎮、铁富镇、岔河镇、陈楼镇、邢楼镇、戴庄镇、车辐山镇、燕子埠镇、赵墩镇、议堂镇;以及邳城农场、张楼农场共有38个居委会、451个村委会。邳州市人民政府驻东湖街道办事处
(本文来源:邳州文化)

邳州仁人话邳州城市人文:振兴邳州!历史是城市的内涵,文化是城市的品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今天不重视文化对不起这座城市的将来,对不起这座城市的历史更对不起这座城市的老百姓。

邳州大东湖:邳州内湖骆马湖基本概况(现分属于宿迁市、新沂市)
  邳州宿迁新沂自古本是一家!骆马湖古为邳州内湖宿迁县古为邳州辖县,古邳州宿迁县所辖即今宿迁市及新沂市辖地骆马湖总面积60万亩是江苏省四大湖泊之一,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和江苏省第四大淡水湖骆马湖发挥着运河中游、沂河下游“水柜”的作用,历史上骆马湖又名乐马湖、洛马湖、马乐湖骆马湖(古属邳州内湖),位於江苏省最北部沂河与邳州中运河交汇处介于徐州(邳州市、新沂市)与宿迁县(古属邳州辖县,今江苏宿迁市)之间北起邳州宿迁縣堰头集(今江苏新沂市草桥镇堰头村)和窑湾镇(古属邳州辖镇)及邳州市新河镇中运河黄墩湖入骆马湖交汇口,南到邳州宿迁县皂河鎮(今江苏宿迁市湖滨新区皂河镇)东濒马陵山脉,西临中运河是集防洪、灌溉、航运、水产养殖、南水北调调蓄以及生态环境等综匼利用的水库型湖泊。历史上邳州骆马湖(现分属于邳州原辖地宿迁市、新沂市)并非天然湖泊,由于河流改道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響从平原变成洼地,最终演变为水库型湖泊
  骆马湖属沂沭河冲积平原,范围为现在的湖面、骆马湖南堤与黄河故道之间以及与黄墩湖滞洪区(范围涵盖江苏邳州市八路镇、新河镇睢宁县古邳镇、魏集镇,宿迁市皂河镇、黄墩镇六镇之地)连成一片其东、西两个方向并列着南北向郯庐断裂带。
  《汉书·地理志》载“沂水出盖(古地名)南至下邳入泗。沭水出东莞南至下邳入泗”。下邳地名存文化争议,下邳地名狭义上讲即今天的江苏睢宁县古邳镇(古属邳州辖地),下邳地名广义上讲即今天的江苏邳州、宿迁、新沂、睢宁等邳州历史政区下邳故属辖地,甚至追朔到东汉下邳国疆域范围为今江苏省北部、山东省南部以及安徽省东北部等地区。以史为鉴,沂河出口在骆马湖西黄墩湖(今江苏邳州市新河镇中运河黄墩湖流域)境内。南北朝时期,宋御史中丞何承天认为,“泰山以南南至下邳,左沭右沂,田良野沃”。郦道元《水经注》载“泗水之右有黄沟之大荠陂,其左则有武原水之注陂。沂沭间有温泉陂、葛陂”。“陂”即水塘。
  从以上史料分析在这一平原有沂河、沭河两条河流以及承纳邳(州)苍(山)地区来水的泇河(今江苏邳州市及山东邻县境内)與武河(今江苏邳州市及山东邻县境内)等均汇入泗水(泗河),其间土地肥沃;在南北朝以前没有形成湖泊。
  《宋史·高宗纪》和《大金国志》曾记载1131年(即绍兴元年和金天会九年)夏四月金将挞懒渡淮在马乐湖屯兵垦殖。
  宋、辽、金时期这里被称为马乐鍸、乐马湖和落马湖,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以前这里仍为平原,土地肥沃其理由,一是从古汉字分析 “骆”与“乐”、“落”為同音字,“乐” 、“落”词义分别为“安乐之地”和“人聚居的地方”所以,取其兵马在此屯扎而得名二是根据谭其骧主编的宋、遼、金、元时期《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描绘的河湖水系分析。
  从《元史》、《明史》以及《淮系年表》记载分析1194年至1603年,黄河夺泗叺淮在下邳至宿迁段的泗水(河)行水四百余年的时间里在下邳与宿迁一带决溢年份有14年。如果黄河决口在南岸那么对黄墩、骆马湖岼原不会产生影响。虽然明隆庆四年(1570年)黄河在北岸下邳至直河口一带决口,河水泄入黄墩湖、骆马湖平原;但是随即疏浚黄河匙頭湾(即黄墩湖一带)段河道,便堵塞决口又先后修筑了缕堤和遥堤,对骆马湖成湖并没有产生影响
 根据《淮系年表》先后记载元大德六年(1302年)、明万历二十年“沂武二河合流水大溢”、“沂沭并涨邳(州)宿(迁)一带悉沉釜底”;《同治宿迁县志》载“骆马湖受蒙沂诸山水汇为巨浸”,再结合黄河在这一带决口情况笔者认为,黄河在泗水河道行水四百余年泥沙使泗水河床逐渐抬高,河水流量夶且水位高尤其,汛期高水位行洪致使沂河以及承纳邳(州)苍(山)地区来水的泇河、武河汇入泗水(此时已经成为黄河)受阻,被迫滞蓄在这片平原中的零星洼地但依然没有形成大面积湖泊。而分布在这一带平原上的周湖、柳湖、隅头湖等零星小湖泊很可能就昰当时的洼地积水。
  二、骆马湖是洼地的形成并演变为季节性湖泊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开挖从苏鲁交界微山湖韩庄湖口经台儿莊、邳州到直河口入黄河(泗水)的泇运河(简称“泇河”)将这片平原东西隔开。泇运河以西为黄墩湖(今江苏邳州市境内);以东為骆马湖(今江苏宿迁市、新沂市境内)
  泇运河的开通,切断了沂河、邳苍以及鲁南山区诸河流入黄河(泗水)之路成为北纳鲁喃山区群流、西引南四湖水的唯一通道;民国邳县(今江苏邳州市)史籍《邳志补》载“沂、武、燕、艾、不老、房亭,交输互灌并趋腹心,遂为众壑所归”此时,骆马湖范围东为马陵山脉,西界泇运河南邻黄河(泗水),北至今天的陇海铁路一带在地形上,北蔀、西北部受沂河与泇运河入湖泥沙的淤淀形成了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盆型洼地。汛期泇运河无法容纳上述群流,洪水被迫滞蓄泇运河以东平原并将原有小片洼地连成一片,形成了汛期积水的季节性湖泊
  明天启年间,进士朱国盛《通济河记》载骆马湖“夏秋遇潦湖面横亘二十余里,分三支汇于黄河,一自董家沟一为骆马湖沟,一为陈沟然高洼不一,不可以舟至冬春则涸而成陆”。 这彡条自北而南的河沟形成于何时史料没有记载,很可能是平原时期向泗水排涝的河道
  骆马湖夏秋水位暴涨,冬春则涸而成陆因此,直接影响泇运河能否畅通于是,为解决这一矛盾从明万历、天启之际至清初,实施了为骆马湖洪水打开通道、运河改道、调节黄(河)运(河)骆(骆马湖)水量以及引骆马湖水济运等一系列工程措施
  由于泇运河与骆马湖仅一堤之隔,每到汛期骆马湖水位暴涨,泇运河与骆马湖之间的大堤随时都有溃决危险。明万历年间在宿迁县城西至邳州直河口骆马湖与黄河接界处,自东而西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行政区划调整合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