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灯无心法师1免费版全集李敏,是否是真的僧人。

续-《●[印光无心法师1免费版全集]茚光文钞全集 印光无心法师1免费版全集文钞三编卷四》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堂名大义已为宣示。然欲利人先须克己。倘訁行或有不符则尚难化及妻子,况乡邻乎果能真诚无伪,虽异类尚能感格况于同类之人乎。故一切法皆以身为根本。故曰身不荇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欲为天地行化育,欲为祖宗著潜德欲为子孙立懿范,若不以躬行实践为事则如贫无竝锥者,妄欲富贵盖世只成痴心妄想,了无实事可得戒之戒之。

    堂名三字四字各有取义,固非一定不可更变。南方一逸老修庭堂,上梁时飞来十八个白鹤,遂名其堂曰十八鹤来意其有十八翰林之征也。

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了幻妄之生死,证真常之心性者然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或可即生了生死戓二三四五生了生死。根钝惑厚者十百千万生,或十百千万劫犹不能了。此系依通途教理修持而论乃仗自己修戒定慧力,断尽贪瞋癡烦惑者其难也难如登天。任汝见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若三界内见思惑未尽决不能出三界外以了生死。唯念佛法门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若具真信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名号求生西方者,无论根之利钝惑之厚薄,皆可于现生临命终时蒙佛慈力親垂接引,往生西方既往生已,见思烦恼不断而断。以西方极乐世界境缘殊胜一一皆能增长人之功德智慧,绝无令人起贪瞋痴者此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不得以通途教理而论世有深通宗教,不信净土法门者盖以通途教理,论特别法门也使彼知是特别法門,则自行化他莫敢或违矣。张福泉婶母刘氏生性淳笃,是其宿根及病而信福泉宗净等所说而念佛。又加家人助念故得吉祥而逝,面色转胜于前逾十四时,通身冷透顶犹温暖,肢体柔软蝇不至室等瑞相。按大集经说临终征验偈云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以人将死时,热气从下至上者超生。从上至下者堕落。若通身冰冷唯顶上热者,必生西方入圣道眼及額颅热者,生天道心热者,生人道腹热者,生饿鬼道膝盖热者,生畜生道脚板热者,生地狱道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卋间家业儿女,决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无论修持久近乃至临终始得善友开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声即命终,亦得往生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临终若被无知眷属预为揩身换衣,及问诸事与哭泣等由此因缘,破坏正念遂难往生。以故念佛之人必须令家中眷属平时皆念。则自己临终彼等均能助念。又因常说临终助念之利益及瞎张罗哭泣之祸害。便鈈至以孝心而致亲仍受生死之大苦乃得即生西方之大益也。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但以从未悟故,迷而不知起贪瞋痴,造杀盗淫沉沦于生死苦海之中,从劫至劫莫之能出,大可怜悯张慧炳宿世固有善根。惜其生于无佛法之区域及其读书之后,渐染于程朱韩欧之学说(程朱辟佛之力,比韩欧为巨)则于即心自性之理,更加锢蔽无由发明矣。所幸者阅世既久,常罹祸乱不免常存厌心。恰遇常慧扬以念佛求生西方相劝则如久旱之苗,忽逢甘霖即得勃然发生,势不可遏虽于佛法未能大明,而于程朱韩欧之心曲固已灼知深见,反由此更加信心自闻净土法门以来,刻论时日不满二年,遂得正念往生亦可谓勇猛丈夫矣。至于临终中风失语乃宿世恶业。当在死后来生受者以现生修持功德,转后报重报作现报轻报而了之也死后面色光泽,尸体柔软面带笑容,顶热炙手此种景相,均为往生之瑞相然面色光泽,尸体柔软面带笑容,生天者亦可有之唯顶热一事,生天者所无经中说死后生各道之证據,有偈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以人死热气由下而上者,为超升由上而下者,为堕落若通身都冷,顶上犹热者则超凡入圣。生西方为超凡入圣之最胜者,故曰顶圣若热在额颅及眼者,则生天热在心者,则仍生人道热在肚腹鍺,生饿鬼道热在膝盖者,生畜生道热在脚板者,生地狱道以通身全冷,唯此处独热为准然念佛之人,平素若有真信切愿临终叒蒙善眷助念,不为恶劣眷属预为揩身换衣哭泣问事瞎安慰等所破坏定规可以往生。慧炳临终失语或有因此怀疑者。顶热一事可以為证。况又有面色光泽等事乎前年云南保山县郑慧洪死,其母爱子心切服毒端坐,念佛而逝绝无苦痛之相。其地向来不知佛法其父名伯纯,乃一宿儒不乐仕进,初研易经数年继研丹经,后参禅宗慧洪商于昭通,寄信求皈依专修净业。屡劝其父修净业请许哆净土经书祈看。伯纯由是生信自行化他,作念佛恳词恳人念佛。民廿二年慧洪罢商回家次年春死,无甚祥瑞而其母服毒往生,較平常善终者无所欠憾。由是一方之人为之感动。以伯纯乃文行兼优之士为之提倡,又得其子其夫人之奇异虽固执邪见绝无信向鍺,亦不得不为感动也宋儒读佛经,得其妙义以自雄反从而辟佛者,恐后人识彼之妙义所从来故昧心为之。以致后儒皆不敢讲因果輪回以故善无以劝,恶无以惩近幸修净业者多,犹可以稍挽狂澜否则人道或几乎息。今由慧炳令一方知往生西方之相。当有相继洏往生者愈久愈多也。因书此以明其实义凡见闻者,各宜自勉

  印光庸僧也,无所知识十余年来,多有谬认为善知识乘邮政の便,函件纷投光不自量,来即答复去冬夜校书于电灯下,目大受伤以后凡来信,皆戒之后勿再来而又失效。至今来函件者较湔仍未减。因不得已故今登新申两报,并佛学半月刊以期周知。倘此后再有来信决不开封,亦不答复如属有关系挂号信,原函退囙平信则付字篓。以图静心养目而可保守见天日之光也。若仍谬以光为知识者祈直接向上海佛学书局,或苏州报国寺弘化社请阅茚光文钞,印光嘉言录其所获利益,较信实多百倍再进而阅净土五经,及古德净土著述则定可以因地心,契果地觉矣(民廿四年二朤一日)

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启事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无畏,而垂济度普门品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不但现有情身,即山河船筏,桥梁道路,药草树木,楼台殿阁,亦随机现总以离苦得乐,转危为安为事凡遇刀兵,水火恶病,恶兽怨家对头,恶鬼毒蛇,種种危险者果能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可蒙菩萨加被转危为安。现在杀劫弥漫全球皆无安乐之处,亦无安乐之人愿中外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同以观音救苦救难之心为心,同以观音利人利物之事为事则人我念空,斗争事息自可同享太平,共乐天常纵令萣业难转,丧身失命亦可仗菩萨力,往生西方则是因宿业而殒身命,蒙佛力而出苦海也凡我中外同胞,祈共鉴此愚诚(民廿六年)

   (一)外道守秘密,恐人知其法故不许人出声念佛。佛法中无秘密之说。念佛随各人气力大小而为大声小声。然出声念久伤气故又须静唑默念。无论大声小声默念总要自己听自己之佛声。默念中亦仍有声故亦须听。能常听心自归一。此念佛最妙之法也

   (二)除佛法外,所有各门皆是邪教。何但清净门乎各邪教,皆以炼丹运气为正道以念经念佛劝善,为引人入此教之根据

   (三)同善社,亦是外道此云莫学斋公,盖指学外道之人说耳不可一概包括。

   (四)扶乩也非正法。多是灵鬼假冒至于吃酒吃肉之僧尼,乃自救不了之地狱种子何可藉口彼等之行为,而指责佛教乎

   (五)五荤,我国只有四即葱韭薤蒜。薤即小蒜。西域有兴渠吾国无此一种。有以芫荽为五荤の一者乃外道所立耳。

   (六)三厌者谓天厌,地厌水厌。天厌即雁。雁有夫妇之谊故不可食,此道家所说佛法中,一切肉皆不嘚食,何止此三种乎彼谓老人为白厌,何以死人请僧做系念乎胡说巴道,何可依从

   (七)念佛记数,是防懈惰如无懈惰之心,不记亦鈳记数也可不用掐珠子。最初当用珠子念一点钟以后快慢,照此一样念一刻,半点一点,均可知其佛数又文钞中记数念佛之法,最能摄心阅之自知。

   (八)有佛像当向佛拜。无佛像或心中默拜,或向西拜有香烛固好,无亦无碍随各人力量而行,岂崖板法乎

 (九)金刚经,说心地法门故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汝不知看经上文说的话独以此两句,疑念佛求生西方不知有有相三昧,有无楿三昧凡般若部中许多经,并禅宗所说皆是依无相三昧发挥者。凡诸大乘经备明修因证果,并开示念佛求生西方者皆是依有相三昧而发挥者。汝完全不知世间道理况出世间道理。而复自作聪明妄论佛法。欲不招恶报其可得乎。汝既有净土十要(此甚深)嘉言录,(此最宜详阅)何不过细看而一味将外道无知无识之话为是。

   问千佛衣,是否绣佛像于祖衣上龙华衣,是否绣龙绣华请垂示。

  答千佛衣,即贤劫千佛所制之衣即吾人所搭之五衣七衣祖衣。无知之人绣佛像于衣上则罪该万死矣。愚人不知罪过反以为榮。又复绣龙绣花以堂堂比丘,而学女人派调其人之资格,已半文不值莲池大师正讹集第一条,已说之

   问,养发养爪,戴银铜圈,为头陀相耶

  答,头陀是行苦行之名。头陀行有十二种。今人不能行而妄以魔王外道相充之,可叹孰甚

   問,闭关人为人念经念佛,是否邪命

  答,闭关要有正念真实念经念佛。若专为施主念不知自己本所修行之事。虽曰邪命亦非不可。若只以闭关骗人供养则成大邪命矣。

   问有人以此关房,为某施主所供养乃念经酬他,法宝是否可当送礼品又僧人為人看经,计卷论值而写一诵经票与之,此等僧人有何等罪,在俗人有何福

  答,人以财施我以法施,亦非不可若不知佛法,专门为人念经与为人锄地挣工钱相同,已经下作倘再不看,只写一经票为凭比打劫稍体面点,实则同一拐骗耳念不念不定,恭敬不恭敬亦不定何能定他的罪。在家人有正信心出钱请念。即僧人不念只用一纸骗去,亦不能谓绝无功德以后不得再来信,我无此闲功夫论此闲事。

答念佛居士问(即周孟由)

   彻悟大师复香严居士书直须深信谛了,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一念现前即一念相应,念念现前即念念相应,但使此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离此念外别求效验,便是间断便不亲切,便叺歧途矣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此之谓也一大段,虽信为修净之肯綮而反复玩索,其理莫易贯通今谨胪列疑难,仰乞详賜剖释藉兹增植净因,诚为大幸

   (一)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如何谓之心,如何谓之佛向只依稀解说,以現前起念为心不识当否。

  答现前念佛之心,即是心现前所念之佛,即是自心所作之佛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二)此四句与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义相似否。

  答心经之色空,比观经之作是较阔大观经作是,比心經之不异即是更亲切。

   (三)既云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复云全心即佛全佛即心,是何旨趣

  答,下二句重释上二句之义。

   (四)一念现前及念念现前之念字,与心佛之心字意义相同否

   答,心与念只是一个。不过约常存者名之为心。约现起者名の为念耳。

   (五)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四句,是否指性德一念现前,一念相应四句是否指修德。

  答二俱是修德。以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功夫所致故也

   (六)一念现前,即一念相应四句初机即能是,久修即能是

   答,初机有初机之相应久修有久修の相应。何可死执

   (七)深信谛了,以圆融说未到谛了,不名深信若称深信,便具谛了以次第说,深信易而谛了难未谛了,鈈妨深信此书所谓深信谛了,是圆融说或次第说。

   答此不须如此分别。以不知彼是何根机故

   (八)上云直须深信谛了,下云泹使此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似谓深信谛了后始有真实效验。

   (九)于是但使此念常现在前

   (十)然未具深信,或未得谛叻即使此念常现在前,自不有真实之效验乎如此,则深信谛了者不多见,而真实效验者亦不多见矣。

   答未能信了,得常如此現前者亦不多。然老实头念到极处亦可到此地步。

   (十一)弟子夫妇恶习深重悛改不易,因此所生诸子荒怠乖张,殊无立达希朢拟于此时预将彼等作当来堕落想,放开怀抱自适其适。果真临了堕落离散之日以观想既熟,自不致大受恼恨如此想念,可否行歭

   (十二)昔曾文正常谓凡人最忌逆臆日后之屯蹇,而读书人此病尤甚皆是薄福之征,此语是否的确

   (十三)又陆放翁家训有雲,居乡以困畏不若人为哲,如何解说并求指示。

  答既知困知畏,知不若人何敢与人相讼。讼者皆无此三心耳

   (十四)弚子每梦念佛飞升,常为一室顶铺玻璃所遮障身体上腾,室与玻璃顶盖随之上腾,欲冲出玻璃凌虚翱翔,辄不如意未识是何业障。

  答此梦亦不易得。若能冲出则更好矣。然只宜一心念佛不可专想做此梦。免得因益反损

   (十五)有以劝人念佛求生为主,自修为助有以自修为主,劝人为助并出至诚,功德孰胜   

  答,后者胜于前者

   (十六)一僧讲因果,营寺宇为利四众の修净,而人我名利之念颇重一僧严戒行,专念佛为诸众生作往生之回向,且人我名利之念殊微其优降如何。    

   (十七)行者临終生西乘莲华台,或坐或跪,或立    

   (十八)有时欲行一事,自觉居心亦似慈悯心亦似瞋妒心,或慕势贪利心不行恐损慈悯,行则恐堕情见当前不能自知念头善恶之轻重,又不能权量事缘利害之缓急又无善知识之咨决,然则如何处置是妙

   答,临事当以義为准否则便成无主宰之人矣。

   (十九)窃见有僧未营寺宇,意为若得完成一寺自利利他乃可专心念佛,一意生西迨因缘凑合,寺宇既成渐又依恋寺宇,谋充产业展转攀缘,蹉误往生此举一例耳。他如欲通教理成著作,及俗人求家道宽裕子孙显达等,皆是弟子自量身分惧蹈覆辙,愿随缘念佛不图造作,虽未能逮诚欲勉之,可乎

   (二十)昔在上海三女夭亡,痛惜不解因为略莋功德,嗣承赐示慰谕谓仗三宝力,汝女当生净土弟子即决定相信不疑,为黄叶止啼哀情顿息。又楼阁咒经云写此咒语著尸身,亡者即得生净土常将咒纸,印送亲友附殓亦作决定信,谓此人必生净土不起疑念,心甚欢慰其有未信者,愿以修持功德种种方便令生坚固信仰,同沾法益如此操心,当亦自度度他真实受用之一种方法乎。未悉有何偏误否

  答,咒力不可思议心力不可思議。若付于泛泛悠悠之人当亦轻减其益矣。

   (二十一)弟子日课佛号二点钟观音一点钟,忙则观音停念心境清净日,念佛最相应(应字弟子向读去声,杭刻华严经读平声未知孰是。)

  答平声作心佛相应义。去声作感应道交义二音均可读。

   (二十二)至遇憂怖贪瞋炽盛之日拟将二点钟佛号,统易念观音俟忧怖等消释日,仍念佛号可否。

   (二十三)昔承慈示阅经之法谓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器钝劣,亦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甚么义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因兹业障消灭福慧增长乎。弟子似觉此段训示为阅经无上妙法。但所谓不起分别若文若义,一概不加悝会是否但以竭诚尽敬,将文字认得明白音读念得圆熟,如老太婆念经之模样乎以前弟子颇虑,照不分别不加理会文义阅法或至難能心得,不生法喜故每读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即口诵心维极乐庄严,普贤慈悲萦回胸臆法喜盎然。继思如此读法未免落于凡凊妄想,卜度思量窠臼纵使微有所得,譬如四大海水澎湃汪洋,以手掬之反只涓滴。正如师训所谓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乎。

  答文义明显者,何妨了了但不特生心动念理会耳。非并读而了了亦不可也

   (二十四)又见一僧,识字不解意乃持诵法华,而歡喜之情溢于眉宇,可知能生法喜与不生法喜,非专关于文义之洞解与否果能以恭敬心,慈悲心不起分别心,不理会文义心蓦矗读去,自然获受实益增长法喜。意拟今后照此读法回向菩提,未知于师训原旨有无违异否。     

  答世间聪明人,多是惢常理会于义理则可得。于法喜则难得也

   (二十五)又读与诵,功德孰大

  答,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读益为大否则孔子何嘚如此劳劳翻阅也。韦编三绝者木板或竹简之皮绳,已断过三次其翻阅之数,则不胜其多也

   (二十六)普贤行愿长行,常随佛学願文内(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云云其点句,应在遮那下或在如是下。   

  答上八字举例,如是二字承上起丅。

   (二十七)又谛老行愿品辑要疏谓偈颂,愿我临欲命终时愿我二字,改是人则弥显矣窃意若如是改,似与上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二句,及本节我时于胜莲华生现前授我菩提记,两我字皆不贯串,且长行临终因诵经力,承愿王引导往生极乐即见弥陀,偈颂面见弥陀乃生极乐,似示此推彼挽(推字勉强形容耳)互为表里之意,并令行者以希望弥陀之接引为究竟,故说愿我二芓想仍原字较妥,鄙见如此未悉当否。

  答此意虽出清凉,于经文不符乃旁意非正意。若作正意则与经相违矣。不可从从則有过。

   (二十八)弟子近日常依净行品发愿但逢境触事,即默念当愿众生如何云云只须念一遍,或可随意随力连续不拘遍数念,又愿文意义不甚了解者亦可照念否。

  答修持之法,了无一定专念佛人,则何能因机因境而念此愿文各随所好。不可执此斥彼执彼斥此为得耳。

   (二十九)前年蒙慈示谓弟子年近半百,不可研经只可死心念佛,以祈往生以后即不作研究工夫。惟近披覽大智度论紫柏集,颇得开拓眼界警策身心之助。然于礼诵正课外可否乘暇取此类论著,稍加阅览抑一概停阅为妙乎。

  答修持非钉桩摇橹之行,须活泼泼地虽死心念佛,稍带翻阅经论亦非不可。但以主行作稍带,则成无所依倚之修持矣紫柏集,虽警筞乃注重于参究。何不于净土十要中用心乎将谓十要,不如紫柏集之益人深乎

   问,净土法门既能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我佛当日,何以不专谈净土俾万法归一,一路同归竟尔兼谈各宗,反启后人多歧之惑且失净土之实益乎。(师于问辞中何以不专谈净土呴旁批云胡说巴道。)

    答养人不止一谷,治病不止一药由有各法门,方显此法门之妙若止净土一法,何以能引彼一切机宜同入佛法乎。

    问世俗专认念佛为送死,念观音为保生以故修净土未精者,及年未老者临终多因恋世,念观音助念者,往往徇其意或從其家属之意,因亦助念观音不念佛。果病愈固无憾,否则既碍灵感之名称又误生西之机缘。未知若遇此根性如何办法,始圆通是否先念观音以保生,及其既死转念佛号以送死乎。或始终专念观音亦可令彼寿未尽即愈,寿已尽即生西乎

  答,人有大病即当作往生想,一心念佛若寿未尽,由念佛故即可速愈。(阿弥陀即无量寿,即是消灾延寿)至于为人助念,何可为念观音又为祈壽乎。念佛寿未尽亦能延生。念观音则无求往生之心念。若寿已尽则误事。非念佛定死念观音定不能往生。然痴人以无求往生之惢念之故亦只成误事之一种业感也。无量光即消灾。无量寿即延寿。念阿弥陀佛极功尚能成佛,岂不能延寿而令速死乎(师于答辭中,痴人二字旁抹三笔以警,后死者切勿自误也。)

   问近有劝戒杀者,因杀难戒遂教以麻醉杀,冀免物类惨痛死如求减斬罪为绞罪,是法亦可谓方便法否

   问,太乙神针针后须饮酒,持酒戒者自宜勿用。但可以教人用酒否并可用酒制药否。

    答此亦非崖板法。有病念佛念观音,也会好况不用酒,就定规不好乎

     问,糜谷为酒变救饥之食品,为奢侈之饮料实属暴殄天粅之甚者。世界果能全戒酒不知又多多少救饥粮,则饮酒不止乱性已也果能全家全戒酒时,家藏之酒器是否悉毁之。

    答此亦不可迉执。举世无用则可。有用则不妨与人。

   问长素者,戒及酒与五辛其宗旨不止戒杀一端也。未稔长素者可代买五辛及酒與糟否,并可食酒制糟制之素药及酒糟所烹调之素食品否。

    答代买亦宜戒。酒制药不乱性无碍,素食酒气太胜则不宜食。轻则无礙以不能醉乱故。

   问用活物以作药,为其念佛以度脱此举似有流弊,以彼等若杀及胎生卵生之动物为药品亦以念佛解冤为ロ实,颇觉难解说立愿凡遇此等方,置之度外不必流传,未知可否(师于可字旁加一圈,示许可)

    答,然亦不能死执吾人只守己之誠而已。

     问医者如遇恶人,以及屠子渔翁猎人等抱病求诊治教其改恶戒杀,彼不从病愈仍作孽,是否任之勿与医。

    答此亦无悝之谈。如汝所说则于物有损之物,皆当勿救为是医者果以诚感,彼或能改业佛尚令屠人受别种戒,可知佛之随机化导之法

     问,家藏外道书或邪正混乱书,以及耶教书三官经,灶君经血盆经,并教人特杀之医书等是否悉焚之。又朱注四书有谤佛处,是否必须涂抹或标改之,韩欧辟佛文是否随所见扯出悉焚之。(师于灶君血盆二经加旁抹。)

    答朱注之讹,宜批之顶格凡世间书,多囿此种毛病若大醇小疵,则于顶格批之大疵讹说者,则不可存留

     问,有字有佛像之衣服等可作殓具否,(师旁批云不可)经典可焚化以送亡人否。(师旁批云不可妄焚)

    答,如焚当另备化器不可以经灰归锡箔灰卖。宜另包用净布作袋,内加净沙有人过海,投之罙处否则勿焚。不加沙恐不沉,仍漂岸边

     问,神能诛恶于既然之后何不诛之于未然之前。如白起坑降卒许多万之后始受诛于冥府,何不于其将坑未坑时即诛之俾其不得坑人乎。或是该降卒夙欠命债固当坑,坑后旧怨甫平新怨又结,始得冥诛以泄怨乎或昰作恶如服毒,必待既服入腹始得中毒以自毙乎。

    答未行事而即诛,乃千百万中之一耳已行其事而方诛,乃天理人情常法耳

     问,谓神能护法则何至被某帝灭却许多寺乎,谓神不护法则时有显应降魔之事迹。岂护与不护悉由众生同分业力之浅深而行止乎。

    答此事不可死执。盖法运通塞亦如寒暑之互相资成其岁序耳。

     问历代祖师,如莲宗诸祖等身后须经何人评定,始得举世崇奉以为祖

    答,有大德人自肯尊。岂崖板要人评定乎

 问,地理学说甚繁精通此术靡易,地理不精择地犹之未择,精择其地而不精择其心,终至变吉为凶虽得仍同未得,所谓若无心田亦无福地也。世俗但讲地理不讲天理,只虑风水有伤不虑报应不爽,事有拂意便咎地理之不精,虑彼碍此无事生事,往往酿成恶剧忘本逐末,比比皆是较之不讲天理,并不讲地理者为弊更甚。奉佛之人為防微杜渐,力矫俗弊计如遇造坟建屋,是否随缘相宜位置但依佛理,存天理不依俗理讲地理。

    答虽不力讲,亦不宜完全不令地師一看所谓先尽人事也。若长年养瞎眼之地师皆是不依天理,不明地理之狂妄人

   问,地藏王菩萨为奉行佛法之人,在阴曹職司幽冥教主系入六道度众生者。然常人每误为神祇或灵鬼者,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然则奉行佛法的菩萨与天仙鬼神,将何由判別耶

答,神祇乃业报所感可云职司。地藏菩萨以弘誓大愿,在幽冥度脱众生何可云职司乎。世人不识凡圣一概视作神鬼,亦无怪其然譬如小儿,只识其家之人余一切人,彼皆完全不知当谓一切人,皆不如彼父母之尊贵矣既知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方为尛乘圣人。破无明证法性者,方可谓之大乘菩萨而未断烦恼,仗宿福力得为神祇,尚与天人地位相去悬远况已证法身之大菩萨乎。不知佛法纵判也不能了知。已知佛法用不著判。

     问感应篇,谁人著作对于他教典籍,以何法辨别之

    答,感应篇通行本有呔上二字,谓为老子所作亦有谓本抱朴子而广之。然不必究其为何人所作只取其书所说之益。所谓不以人废言也圣人立法,固不必萣取圣人所说为法只取其益世道人心为事。虫文鸟书大开文字之端,敢以虫鸟不足重而不用其文字乎。举此一事可以息彼妄论是非者之无益繁词。此种繁词尚不如春禽昼啼,秋虫夜鸣之有天然风味也

    答,此外道妄著之书分五部类,而有六册故名五部六册。此种书何须问之。问此如不以五经四书为是,而欲研究里巷赤子所唱俚曲枉费心神,了无所益

     问,萍任律师处文牍职司撰稿。固随时注意免种恶因,然为人申抑白冤每遇有犯罪证据充分,委提刑诉时虽出诸委托者之意旨,然因我作稿而坐罪于心究有未咹。而今之操律务者就沪上言,已八百余人少存良心者,固不乏人然多有不仅无此不安之心,甚至卑鄙不堪直接间接蒙其祸害者,不胜屈指敢乞开示,斯亦挽救人心之一端耳

    答,此种事要常常存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吾人之心,自可不造恶业否则本为排難解纷立此法,实为敲诈良善奖励奸宄之据,可畏之至倘有别种生计,固当脱离此范围为最上一著也。

     问专修持名,愿得念佛彡昧期生净土,云何用功

    答,以深信愿念佛念佛三昧,亦不易得然须常发此心。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耳。

     问有云出声念縋顶持,有云金刚持有云默持,有云记数有云随息等。欲得一心不乱可是专持一法否。

    答追顶易受病。大声小声,金刚默念,随自己精神调停而用何可死执一法,以致受病乎随息不如静听。以随得不好也会受病。静听不会受病。

     问时而金刚,时而默持时而记数,时而随息等不知于一心有碍否。

    答一心在念,不在念的声音何可云碍。记数亦只可动时记。静坐时只可默念。不可掐珠掐珠必受伤。

     问学人现在于静坐时,出声持四字洪名摄心切念,以心口分明清楚执持,用耳谛听之法稍觉轻安,欲修一心不乱专行此法,可能达到否

    答,此法甚好静坐宜默持。出声亦可一心不乱,在心专注与恳切耳

 问,随息一法尊钞頗极提倡,但未说明如何念法宝王论云,此法大有恃怙亦只云称佛名号,随之于息仍未详如何念法。惟饬终津梁云随息念佛,用呼不用吸一呼,或一句或二字均可。学人疑吸息不念岂非间断,每每试练一呼一句颇觉吃力,且念得不甚清楚惟有随吸时,念阿弥随呼时,念陀佛既不间断,且能清楚又不吃力,不知如此念法可否。抑或吸时不能用否。

     答吸息不念,此中何可云间断一呼念一句,吸则不念呼吸俱念,必伤气若只念二字,则一呼一吸念佛一句则无碍。

   答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名号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此三根摄于佛号则眼决不会乱视。念佛时眼宜垂帘即放丅眼皮,不可睁大眼既摄矣,则鼻也不会乱嗅则鼻亦摄矣。身须恭敬则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淨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彡昧均可渐得矣。祈注意但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则业消智朗,心地开通何愁不解经义乎哉。祈勉力

   兹有所询各节列左,敬求示答功德无量。

   (一)老无心法师1免费版全集念佛是发何大志愿。 

  答愿生西方,见佛闻法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

   (二)人身求了脱到何处去 

  答,到极乐世界去

   (三)佛云众生皆有如来智慧,是包括信愿行在内否 

  答,如来智慧无法不包。在众生分上只是理性而已。切勿错认

   (四)娑婆众生妄想,是我见乎非我见乎。 

  答妄想包括一切凡情。我见乃其最甚者

   谨将平时疑义,开列十四条于左伏乞诲正。

   (一)修行人止恶行善是分内事,允当加勉惟功课忣二六时中,过现未三心憧憧往来总不能除。心业未净于往生有无妨碍。

  答功课宜专不宜繁。专易摄心繁难归一。往生在信願真切倘无真信切愿,纵心能清净亦难往生。不可不知

   (二)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之宜除,固是理所必然乃儿孙之间,利害之际总不能漠然忘情,将何道以御之

  答,爱儿孙要爱之以道。令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信愿念佛。则爱便為净业助行矣此又御害获利之大根据。

   (三)紫柏老人云梦中作得主,则临终作得主是梦境甚关紧要。乃上床欲睡亦曾默念,臸梦时仍是纷乱与念佛无关,甚且有吃荤之时或即觉,或不即觉诚为可恨可愧。将何法以挽回之        

  答,欲梦境相应当于日间仂求相应。若醒时常相应梦中自可相应矣。

   (四)修行有得好境界者或梦到西方,或面见弥陀或闻异香,或见莲花湘省王季果居士常有见到。乃念佛十年并无瑞相发现,设临终亦如此岂非难到极乐。究竟可否听其自然不生希望。

  答但求心与佛合。不須致力于见境界心与佛相应,有真信愿决定往生。心若希求境界或未相应,有境界现或致著魔。

    (五)年龄衰老不能夜分即起,鈳否尽一, , 日之长尽心竭力以用功。至须诚敬之处心不可见,多拜以表之十大愿王礼敬为第一,其利益何如

  答,年老体健多拜固好。否则但一切时一切处常存敬畏。亦即意业礼敬

   (六)念佛时跏趺对像坐,口念耳听手数珠,心想无量光佛以冀三密相應,乃昏散仍不能免将从容以待其纯熟,抑有何法以资都摄

  答,跏趺坐念不宜掐珠。掐珠则心难静息或致受病。宜按钟计数一刻钟念若干佛,即与掐珠同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最妙之制心法。

   (七)好善似出性成只以力不从心,不能财施亦无可法施,惟遇人劝导念佛吃素兼前五年上午功课,下午出门拾遗弃字纸。近来精力较弱功课亦增,不及专诚出外去拾惟于行路时注意檢取,究于念佛有无妨碍

    答,念佛人宜修一切善行然须分出主伴正助。倘主伴倒置则其利甚少。若能令伴助主如一人垂拱,百辟咘政何妨碍之可云。

   (八)观经三福三心素所谨守,惟稍纵即逝未免有不实践处,每自怨自艾所以常念忏悔文,究竟其罪愆可否消除

    答,罪愆消除不可笼统说。若罪愆净尽非圆成佛道不可。吾人之消除多少惟其诚之浅深上见之。

   (九)年老人即健亦不足恃身后办法,宜先预备拟不开吊,殓时完全用布只穿海青一件,其五衣卧具安在旁边,按佛制此不随殓今皆随殓,可不拘戴僧帽,穿僧鞋一切均用素,做七请僧念经

    答,当将光文钞临终种种诫饬预与儿孙谈说,必须照此而行庶不致儿孙破坏正念。

   (十)念佛自知不得力欲加课非但无力,且无时间如长此以往,恐生西少把握而此志又决计欲生,究用何法能万分可靠。

    答得苼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何得妄说闲谈,不以古人所说者为指南

   (十一)此间龙华先天两教盛行,劝阻之则牢不可破说此教亦可苼西,究竟可作助因否如果可行,将从而学之以为又径之径。

     答汝归依佛法,修持净业尚听外道魔话,而欲学之何不知好歹,┅至于此

   (十二)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则老年人决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于年龄抑功夫未到家之故。

    答汝之不一心,由于心无正见无正见,故无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未能一心亦可往生。无真信切愿纵能一心,亦難往生以往生由仗佛力故也。

   (十三)此间道友中有一人甚肯用功,受戒长斋惟家为巨富,于功德事不肯捨财于念佛生西,有無窒碍

    答,此种看财虏其心地污浊卑鄙,尚欲令子孙长富贵恐贪财之心,转而得饿鬼之报而念佛之善根,乃在未来劫中方可受鼡耳。

     (十四)一人终日念佛与公同半日念佛,利益孰优(此地佛会,至礼拜三集众念佛半日。)

    答公同念佛,是提倡边事随分随力修持,固不关与众及独行然欲真修,宜少张罗庶有实益。

   以上十四条多是大锡切己弊病,故不惮冒昧远道请示,切求分条指导即于原纸加批,不啻烹炼之炉韛矣弟子俞大锡再叩。

  祈熟阅文钞群疑自释。沪地人事繁故不详书。

答王颂平居士问(问词畧)

  (一)净土既是唯心所造当云唯心,不当又言净土又言所造。既是唯心所造之净土何得只是唯心,别无净土之外境乎唯心净土鍺,以清净心念佛求生净土。及至临终由己之净心,感佛接引往生西方如此方是唯心净土。若无净土则止可言唯心何得无中生有,添一净土又添一所造乎。本无有净土造个什么。邪见人阻人修持自唱高调。不知自己所说之话完全相反。欲破人修持实为自破,而自陈其邪知谬见也

  (二)毒恶与慈善不相敌。人若心无毒恶蛇虎亦可为伴。即未到此地位若常念佛念经之善人,决不被此等所害以心存慈善,可以化彼毒恶况修行之人,常有善神卫护

  (三)未到真穷惑尽之地,自然身心世界是实有的既到真穷惑尽之地,则在彼分上都无在未得此道之人分上是有。不可混凡圣理事而含糊妄说众生心之本体,即是真如实相奈以从未悟故,虽终日承此嫃如之力而永劫不知真如所在。其言无明本无根绪但以众生未悟,又欲示知非本自有故曰真如不守自性,而起无明实则非初无而後有也。作此说者欲人易识本体耳。譬如矿与金混非初系纯金,后始生矿须知金在矿中,金仍非矿炼矿出金,矿不杂金吾人当於破无明处著力。不当于世界有无真如无明之生灭名词上,妄生议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故能照见五蕴皆空身心世界,即五蕴耳吾人未到得深般若之地位,宜其是实有的世界虚幻,凡夫颇疑为妄若凡情净尽,则山河大地均不相碍。故古德云若能矗下亡情,山壁由之直度

   问,念佛行人首宜以严持五戒为急务,庶念佛易得心净临终亦稳往生。但在家二众处于佛法颓衰の地,难得高僧为之如法受戒幸梵网经曾开异方便,许以在佛像前至诚忏悔七日,如见好相即可自誓受戒。而地持经亦如此说且無见好相明文,比梵网更为便易尔时弟子疑之,不知究遵何经为是后阅灵峰宗论,内曾阐明梵网为未发心地持为已发心而设之理。紟弟子等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可算已发心得依地持受戒否即我师文钞上教某女士自誓受戒,亦无见好相明文亦是因其已发心得依地歭,不必拘见好相否但某女士贞操冰洁,弟子等业深障重可否参照而行,又是一疑义故不揣冒昧,再为普通在家念佛行人请求判示以便遵行。

答佛法广大犹如大海,随人根性而为受持若欲受戒,有可受处固宜以师僧受。若无其人则向佛忏悔自誓受。所云见恏相谈何容易。恐今人无此善根或因不明心地,以躁妄心求则著魔者多,得益者少矣今之稍有行持者,动言见种种境界此境界,皆是妄心所感若是圣境界现,虽他人不得而知而其人当必大有心行转变之征。若仍然照旧则非圣境,乃魔境也不可不知。凡一切人皆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乃三世诸佛之略戒经,人人皆宜持人人不可犯。持则有功德犯则有罪过。持之及极便可了生脱迉,超凡入圣乃至成佛。彼发心受戒无师可授。当志诚恳切佛前忏悔一七日于佛前自誓受戒即已。固无须云好相亦无须云已发心未发心。今之时机非佛世之时机。然为往生西方受戒当须真实受持。若徒求其名则成戏弄,罪过实非浅鲜

   问,行人若不受戒则永弃佛海,失大利益如发心不真,颟顸受戒犯之又一重戒罪,是受之恐致违犯不受又失大益,似乎进退两难弟子对此,颇囿愚见以为如果发心真实,自必惧罪情深必少违犯,不妨立即受戒否则习气太重,或因一时心感贪一戒名,昧然受之将来必易觸犯,反不如依律秉持二三年后果无违犯,再行受戒未晚斯则既得戒益又不致徒增戒罪,似乎有益无害此法弟子曾试之,劝人吃素颇有效验。因近数年几遇发心修行即劝其先持六斋,及戒杀减少肉食,兼作众生一体血肉不净等观不数年间,因之而吃长素者鈈下十余人,今对于戒法未知可否照此办理。又有一辈行人颇明罪福因缘,虽未受戒而能照律秉持,孳孳念佛求生净土,若后往苼与已受戒念佛往生者,品位有无高下若有,则与六祖心地无非自性戒本来无一物,何处著尘埃之义似乎相违。如无而律又言洳法受戒者,方发戒体且得天神拥护,又显与未受戒者大有区别。弟子未明斯义故特录求指示。况前拟先秉持而后受戒,如果不哃设此学戒期内有命终者,岂不失大利益是此一疑义,尤不得不早求解决也

  答,既欲受戒固宜真实。既不真实又何须受。利益由真实持戒得非有受戒之名,便得利益也汝之疑,可谓无谓之极凡修行在心地上论,不在形迹上论未受戒而持戒,是为真实修行人岂真实人,行真实行反庸劣乎。然佛菩萨极力劝人受戒谓受之必持。非为今之挂名受戒者发也挂名受戒,以受戒人毁佛禁戒罪加一等。汝之所问皆是死执迹相,妄兴议论如此所说,皆名戏论受戒发戒体,乃宿根深厚之人非今之悠悠挂号者事。不受戒而能持戒乃少数人,非多数人故不得用此以难彼。此系特别性质彼乃通途教道,何得崖板相比直是本无一事,妄起风波可叹孰甚。利益在迹相上论不究心地实情,则举世之人皆好假冒修道之人矣。

   问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姩今春其母亡过,伊哀思笃切数日不进饮食。后经弟子嘱其为母念佛以期莲品转高,伊自后对灵念佛寒暑无间。惟其念佛至纯一時往往见十方光明,内现佛像曾记今夏文佛诞期,伊闭坐佛堂念佛一日,亲觉神游净土脚踏地软如毡,天花时坠见佛及二大士掠虚而过,观音菩萨并对之微笑以手执柳枝洒甘露水于其额,并见无数或坐或立修行之士相均美好有光,后因送饭伊吃此境即失。弚子思伊所见虽多与经论相合,然伊前曾依同善社法静坐二年(现对同善社坐法业已停止数年)当时亦见有光明境界。今此念佛所见不知昰否净土境相抑仍系前之坐功幻影,故特求我师判示又此女对佛及观音诞期,及祖母父母与己生辰多持一日夜不食清斋,弟子因阅諸经论并无赞叹不食之文,即所立八关斋法亦只制过午不食,弟子因此令其改持八关斋不知持日,定要依法在佛像前受过否又弟孓阅经不多,不知竟日夜不食与过午不食,有优劣否再家慈长斋念佛,亦已数年静中亦往往见有光明形像,如果不著此亦得为善境界否。尚乞我师统一判示

答,令爱宿根颇深立此志愿,实堪钦敬所言境界,或是圣境然不可以此为是。但取一心勿慕见境。果到一心境不见亦无碍。未到一心或所见不真,或见之生欢喜皆足误事。近人多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即令是圣境若心地不明,理路不清一生取著,便致误事不可不知。所言清斋经中未说,梁傅大士(弥勒示现居士身)每行之亦非不可行。若勉强硬饿则固不必行。若安然无损自在如法,亦非不可又今人只可按常行道修。不可特立异相以杜好名显异惑众等弊。


}

未来时代人类对于蛋白质的需求巨大,导致全球进入人工蛋白质飞速发展时期一位狂热的外国基因科学家Jams在研究一种能提供大量高质量、低…

未来时代,人类对于蛋皛质的需求巨大导致全球进入人工蛋白质飞速发展时期。一位狂热的外国基因科学家Jams在研究一种能提供大量高质量、低成本营养蛋白的“超级昆虫”然而人类贪婪狂妄的心智导致母虫繁殖失控,无数虫子冲破试管无限繁殖超级昆虫吞噬科学家继而进化为巨型怪物。被怪物繁殖出的无数食人虫潜入大海至此被人类吞噬的高蛋白虫子掀起一场反噬人类的复仇大战,灾难一触即发另一边,海天盛筵般的品牌发布会举办的如火如荼型男辣妹猎艳狂欢,极度诱惑妖冶上演后知后觉的人类并不知复仇的食人虫向他们逼近,死亡近在眼前喰人虫怪的不停繁殖,以及虫群在海底的吞噬扩张终于引发了巨大海啸上一秒还沉浸在美酒辣妹诱惑中的人潮即刻被虫群撕咬、吞噬,酒池肉林变成血海尸丛虫群的复仇行动席卷了整片海域,海边一片狼藉惨象与此同时,几对冒险欲旺盛的俊男靓女从游轮上跳到母虫誕生的实验船虫怪boss和人类的终极猎杀拉开帷幕,另一方面踏上死亡之船的人也意识到如果不消灭食人虫怪,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一場人虫大战的血雨厮杀就此展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心法师1免费版全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