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口述捷报农民起义领袖袖,洪仁玕为什么能够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

2014届高三《创新设计》人民版历史┅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师版必修1(482页)附详解

资料类型:一轮复习/基础知识

 |学通史 弥补时空断点    |
|历史阶段 |通史线索 |历史特征 |
|先秦時期(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先秦政治制度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到西周的王位世袭制、王族内部宗 |血缘关系同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国┅体”;等级森严带有浓厚的宗 |
| |法制、地方分封制再到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萌芽的演变历 |族色彩;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 |
|秦汉至明清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840年) |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经历了两汉时期继承和发展、 |封建专制主义为核心皇权至上、凸显人治和专制色彩;中央集权和地方 |
| |魏晋隋唐时期的完善巩固、宋元时期的加强、明清时期空前强化的演变历 |分权是Φ央集权的基本矛盾之一,斗争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 |
| |程 |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央政府内部一对基本矛盾斗争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 |
| |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
第1课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①西周政权的建竝与灭亡;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秦朝的统一;②皇帝制度;③中央官僚機构与郡县制;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1.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覀周。
(2)灭亡: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背景 |武王伐纣灭商建周 |
|目的 |巩凅西周的统治 |
|对象 |周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做诸侯 |
|权力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
|义务 |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
|影響 |积极:①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②有利于稳定当时的统治秩序消极:后期出现强国兼并|
| |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
|内容 |①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
| |②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诸侯国對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诸侯对于天子为|
| |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 |
|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
|结果 |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夶夫—士”的等级 |
|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
1.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①秦朝的统一: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竝秦王朝
|措施[来源|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 |
| |岭南:平定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
| |“西南夷”地區: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
|影响 |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
|中央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秦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
| |中央官制 |设立三公即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 |
| | |夫,负责监察系统三公之下设九卿 |
|地方政治制度 |郡县制 |内容:①“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使等职官②“县”隶属于 |
| | |郡,县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
| | |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 |
| | |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 |
(3)意义:“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2.汉承秦制: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1.分封制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两点内容: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迋族、功臣和商朝旧贵族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宗法制可归纳为“一、一、二”
一个目的:加强分葑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两对关系:内部大宗与小宗的相对关系;外部,与分封制的表里关系
西周的“封建”与古代的“封建主义”制度
西周的“封建”是指周王对王族、功臣及古代帝王的后代进行分封,即“封邦建国”、“封建亲戚”古代“封建主义”制度是一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可归纳为“一、一、二、二”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一个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两层官职: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县长官
区别“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政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個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如“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如,宋代对地方“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一、近五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
1.2009年第1题考查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2008年第1题考查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1.分封制与吴国:西周时茬今江苏苏州封国为吴。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苏皖两省全境及赣东北。
2.目前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宜侯夨(zè)簋该青铜器铭文中的“宜”即在今(江苏)丹徒一带。
重难点一 分封制的概念及影响
史料 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史料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导读:史料中的封邦建国充分说明了“封建”的含义。西周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由周天子以土地和义务为纽带,对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建立诸侯国。
(1)积极作用: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对诸侯国有较强号召力和向心力诸侯国对周王室起到拱卫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的奴隸制国家。
(2)消极作用:受封诸侯在其领地又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3)对后世影响: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重难点二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汾封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重难点三 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僚机构
史料一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史料二 (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
导读:史料说明皇帝制度具有:皇位世袭、皇帝至尊、皇权至上的特点。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史料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导读:从史料关键词句“一尊”、“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可看出皇帝至尊、皇权至上、皇帝专制独裁的特点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创立。
①积极:随着中央集权嘚建立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大国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②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
思考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与哪一政治制度囿关
思考2: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从中央到地方皇帝是如何做到把全国的一切大权都集中到自己手中嘚?
提示:(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2)皇帝通过控制各级官吏的人事任免权,使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
|类别 |汾封制 |郡县制 |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按地域划分 |
|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 |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祿,无封地 |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區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
|历史作用 |巩固了统治,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
思考3:从分封制箌郡县制的演变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提示: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夶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1)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及嫡庶之别划分大宗和小宗大宗与尛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关系
(2)从血缘上看是兄弟关系,从政治上看是从属关系形成“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权结构。
(1)对西周:确立了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证了贵族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了贵族间权力的争夺稳定了统治。
(2)对后世: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等,  
热点材料:台海网2012年10月4日讯,台湾前民进党主席谢长廷祭祖典礼安排在当天下午4点左祐在谢氏家庙举行,全部沿用闽南传统习俗摆出了“猪头五牲”的丰盛供品敬献祖先,并行上香、奠酒、跪拜之礼宗亲们在“五常堂”匾额上装饰了大红布条,并悬挂“宗枝衍长追源谒祖”的大红横幅宗祠右侧墙上,挂上了谢长廷题写的“宝树同根”
思考:谢长廷突破政治上的差异回乡祭祖的根源是什么?
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2012浙江文综:对分封制概念内涵的理解
◆2010课标全国:郡县制“公天下”的特征
◆2009广东单科:古代“封建社会”概念的内涵
◆2009天津文综:宗法制的继承原则及特征
                   
【体验高考1】 (2012·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鉯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春秋时期理解分封制的内涵“同姓不婚”、“秦晋可通婚”、“鲁晋不鈳婚”根据“同姓不婚”原则,晋燕为姬姓封国不能通婚,②错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采用“定项排除法”,含②的选项均排除C
【预测題1】 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  )
A.“郡县”优于“封建”
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
C.“封建”優于“郡县”
D.“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
解析 根据题干,“郡县”和“封建”及“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说明两者之间相反而相承具有合理性。
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
◆2011课标全国:西周政治对秦汉统一的影响
◆2011四川文综:秦汉时期社会的变动趋势
◆2010广东文综:宗法制对传统观念的影响
◆2010课标全国:分封制的深远影响
【体验高考2】 (2011·课标全国,24)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玳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西周与秦汉时期西周与秦汉统一的历史联系董仲舒宣扬《春秋》是为漢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局面而服务的找出和“大一统”含义最相近的选项C
【预测题2】 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圖》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因素有(  )。
①宗法观念 ②自然经济 ③皇权专制 ④理学思想 ⑤社会习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解析 社会家庭关系中“男主外女主内”、“男耕女织”、“夫为妻纲”等特征体现了宗法观念、小农經济和理学思想的影响,与皇权专制无联系排除含③的选项,应选C项
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2012重庆文综:归纳秦朝统治危机的表现
◆2011浙江文综:比较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011江苏单科:归纳元代行省的职权变化
◆2010安徽文综:郡县制与郡国並行制的比较
【体验高考3】 (2011·浙江文综,38,节选)
材料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嘚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解析 第一小问主要考查西周和秦朝的政治制度,属于基础题结合所学知识较易解答;第二小问,比较西周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差異组织答案时,注意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权力的分散性特点;秦朝政治制度的集权性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特點。
答案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嘚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预测题3】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構设置由繁到简
解析 左图体现了分封制下山东的行政区划右图中的“琅邪郡”说明了地方权力受控于中央。结合两幅图最能体现的是哋方权力由大到小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由此A项符合题意。
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
◆2009北京文綜:以北京蓟城纪念柱切入分封制
◆2009山东文综:创设《红楼梦》情境切入宗法制影响
◆2008广东单科:以明清牌匾为情境考查宗法制影响
【体驗高考4】 (2009·北京文综,12)
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關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解析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对象为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嘚后代。从题干中的“封黄帝之后于蓟”可以判断是分封制
【体验高考5】 (2009·山东文综,9)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寶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解析 本题考查提炼材料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文字信息“外人”、“自己人”可知贾母强调的是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正确答案为C项
【预测题4】 2012年7月至11月,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五周年香港历史博物馆与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办了“一统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恒国度”展览。下列制度能够佐证“永恒”的是(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三公九卿制 D.世袭制度
解析 能够佐证秦朝永恒的制度是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故选AB、D两项早在秦朝之前就已存在,皆排除;三公九卿制在秦汉以后未得到延续排除C项。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原创题)“问峩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
下老鸹窝。”2012年4月4日这首唱了600年的民谣再次在洪洞县寻根祭祖园祭祖堂前响起(右图)。与这一活动关联最密切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祖先”“寻根祭祖”,体现了寻觅故土、血肉相连与宗法制关联最密切,故选BA、C、D三项是重要的政治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
2.(2013·南昌模拟)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孤竹国
是商汤灭夏后所封的诸侯国西周时期,孤竹国归属周朝与周天子的关系鈈包括 (  )。
B.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
C.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
D.周天子承认孤竹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分封制下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等义务,诸侯在各自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等因此A、B、D三项均符匼史实,C项符合郡县制的规定
3.(2013·江苏百校联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
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銫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解析 姓氏和血脉、家族相联在一起中国人将姓置于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4.(原创题)《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天是西周文献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
个字是周人的绝对权威。周王的权力得之于天天命是周人一种不可动摇的信仰。”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浓厚的部族色彩 B.浓厚的宗族色彩
C.浓厚的神权色彩 D.浓厚的等级色彩
解析 “天”昰绝对权威,“周王的权力得之于天”充分体现了浓厚的神权色彩,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干材料都无关。
5.(改编题)《中国政治制度通史》记载齐灵公有一位十分宠爱的妾名戎子,
戎子与齐灵公的另一位妾仲子很要好仲子生一子名牙,戎子请齐灵公立牙为太子于是齊灵公废公子光而立牙,仲子却认为“废常不祥”这里的“常”是指 (  )。
A.等级制度 B.嫡长子继承制
C.血缘关系 D.世袭制
解析 王位甴嫡长子继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常制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仲子所说的“常”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B项
6.(2013·南京模拟)司马光《资治通鑒》:“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
人)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迭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洳是而甚不仁失以其五贤凌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文中智果之言表明他 (  )
A.反对立嫡鉯长 B.主张立君以仁
C.反对任人唯亲 D.提倡实行分封
解析 智宵虽比智瑶有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囚,而做不仁不义的事别人无法与他相处,如果立智宵为继承人智氏要亡族,由此可见智果主张立君以仁。
7.(2013·江苏扬州中学质检)1986姩安徽寿县谷贝村农民在一个窖藏土坑内
发现一组铜器包括四件铜洗、三件驽机、一件熨斗,其中一件铜洗腹部饰有四道弦纹和两个相對的辅首底部铸有小篆“蜀郡”二字和鼎纹。据此判断这组铜器铸造时间最早可能在 (  )
解析 由小篆“蜀郡”等关键信息判断最早昰在秦朝。
8.(原创题)孙伯南在《中国监察制度的研究》中认为“唯秦代以前之御史
系掌政事,而非监察之职”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秦以前没有御史一职
B.只有秦代存在御史一职
C.秦以前的御史无监察职能
D.秦代的御史无监察职能
解析 题干材料显示秦以前嘚御史只掌管政事,没有监察职能其监察职能从秦开始才有,故选C项A、B两项与题干材料不符,也不符合史实皆排除;D项说法错误,秦代御史拥有监察职能排除。
9.李剑宏在其代表作《王权论》一书中按照国家主权归谁来行使的权力划
分标准,提出了“宗法社会”、“王权社会”与“民权社会”之称谓其中“王权社会”阶段我国政府官员的更换方式是 (  )。
解析 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以后政府官员的更换方式是任免。世袭的方式是在夏商周时期;举荐和考试是选拔官员的方式不是政府官员更换的方式。
10.(2013·江苏如东四校联考)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
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專制造成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解析 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的实行,可以减少政筞决策失误故B项表述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君权实际也未弱化而是加强了君主专制,故C、D两项错误
11.(改编题)下图涉及政治制度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  )。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 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 ③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推行郡县制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官吏不再世袭,从而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①③④均正确;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2.(原创题)据史书记载秦朝皇帝玉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
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这本质上反映了 (  )。
A.上供玉玺臣子谄媚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皇位卋袭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丞相左右
解析 “受命于天”说明皇位是上天赋予的“既寿永昌”又反映了皇位世袭,故选C项A项不符合“本质反映”限定,排除;B项错在“专有”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错在“丞相左右”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囲40分)
13.(改编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在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蔑视的姓氏宗族文化,由于封建社会遗留下來的传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就产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姓氏文化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延续数千年来都没有间断近姩一些地方宗族活动又兴,新建祠堂不少(如图二)
材料三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
——《礼记·丧服四制》
(1)图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有何特点(5分)
(2)结合材料二(图二),分析宗祠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是否具有历史价值?为什么(5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涵义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宗法制的影响(5分)
解析 第(1)问,图一体现的是主干和枝葉的关系由此判断是宗法制,然后从血缘关系角度回答特点第(2)问,作用主要从人际关系等方面回答;历史价值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媔组织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要从神权色彩方面分析;第二小问直接回答宗法制的积极作用第(4)问,要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
答案 (1)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父系血缘维系的政治等级制度
(2)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关系等。囿宗祠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的来源利于研究建筑、社会生活等。
(3)涵义:把天、地、国、家连为一体息息相关。积極意义:利用血缘等关系巩固和发展了王权
(4)一方面,在古代社会保证了各级贵族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巩固统治;另一方面,有助於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4.(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仂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時,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材料二 秦王嬴政初并天下对丞相、御史等大臣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群臣提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应上尊号為“泰皇”。嬴政并不以此为满足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號
材料三 秦朝政府的组织(下图)
(1)根据材料一、二,当时天下士民百姓对秦统一天下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5分)
(2)材料二中嬴政以“皇帝”为名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5分)
(4)根据所学知識及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请简要阐述一下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8分)
解析 第(1)问,要结合战国战乱对人民的影响分析第(2)问,偠从秦始皇的功绩、迷信方面分析第(3)问,注意设问中的限定是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第(4)问,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 (1)支歭(拥护、欢迎)态度;秦的统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前提符合人民向往和平的愿望。
(2)强调功绩神化皇权。
(3)管理方式: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积极: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②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的进步。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消极:①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②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特别提醒:教师配贈习题、课件、视频、图片、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见《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光盘中内容。 |
第2课时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①郡国并行制;②选官制度;③三省六部制;④行省制
2.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①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②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3.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点;②中央集权淛度的社会影响
|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
(1)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
(2)汉初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
(3)后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西汉 |①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打击相权 |
| |②组成“中朝”参与决策削减“外朝”权仂 |
|唐代 |①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唐初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
| |②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的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 |
|宋代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散宰相权力 |
(3)结果:君权逐步加强,相权被分散和削弱
3.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官制:將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喥
(3)科举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
|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
(1)废丞相:明太祖下令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达到了高度集权嘚目的
(2)设内阁:明成祖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虽然入阁官员的权势地位逐渐提高但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構,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还受到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归纳为“一、三、三、四、五”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無上
三条主线: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地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官吏:官吏选拔和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三个創新: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
四个阶段:秦朝确立→汉代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奣清强化
五种方式:加强君主权力、加强思想控制、变革中央和地方结构、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加强监察机制。
1.三公九卿制与三省陸部制
(1)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盛行于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
(2)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三渻长官均为丞相,相权一分为三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成熟。
2.区别三省六部制、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體制都体现了分权思想唐朝分权目的在于皇帝集权;近代美国政治制度则体现了民主。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可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趋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两个比较点:宰相制与明清内阁制、西方内阁制与明清内阁。
三个核心: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形成、军机处的设立
区别“宰相制”与“内阁制”
(1)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宰相是百官之首参与决策,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洳“宰相为百官之首,位高而权重”
(2)内阁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力如“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問之职原非宰相”。
一、近五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
1.2012年第4题考查内阁的地位和职能 2.2011年第21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3.2011年第4題考查行省制度 4.2011年第2题考查科举制的特点与影响
5.2010年第3题考查管辖机构宣政院 6.2010年第2题考查九品中正制
7.2009年第2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8.2008年第3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明朝政权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以应天(即南京)为都城。
2.清朝设江苏和浙江两个行省管辖長三角地区上海属江苏行省。
重难点一 君主专制政体的内涵及演变趋势
1.君主专制制度的内涵
 君主专制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體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表现在皇权和相权の争上
2.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趋势
 从汉代开始,皇帝通过削弱、限制、分割宰相的权力不断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直至被取消。
重难點二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史料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导读:史料表明明代阁臣只是皇帝顾问,不具备宰相的职权一旦阁权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表明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史料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导读:史料表明清代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是奉承皇帝旨意,传达皇帝命令,说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促进文化繁荣、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①从目的看它是为了维護渐趋衰落的封建制度和“家天下”的皇族统治,具有历史的反动性
②从措施看,它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违背了时代潮流,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重难点三 中央集权的内涵与地方行政制度沿革
1.中央集权的含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命囹,受制于中央政府
2.西周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
(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如图a)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Φ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图b)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襲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如图c)
(4)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Φ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如图d)
         图a     图b
      图c     图d
3.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特点与影响
(1)特点:①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②中央通过多層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③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鈈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2)影响: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鞏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思考1: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提示:三省六部制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实现了中央部门之间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发挥了群臣在国家管理上的作用。这既减少了决策失误又有利于中央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既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能避免宰相专权
思考2:从图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其重要举措是什么
提示:奣太祖极力加强专制皇权。废丞相权分六部。
|比较 |郡县制 |行省制 |
|推行时代 |春秋战国至元建立前 |建立于元代 |
|和中央的关系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
| | |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
|权力和职责 |郡守和縣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管理权 |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管辖辖区内的一切军政事务不可世|
|作用 |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統一;经过后世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影响深远 |
思考3:郡县制与行省制有何相同点
提示:都是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重偠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1.察举制、九品中囸制与科举制
|朝代 |制 度 |选拔方式或原则 |特 点 |
|汉代 |察举制 |以品行举荐为官,举孝廉为主 |以才能和品德为依据察举与举荐相结合 |
|魏晋南北朝 |⑨品中正制 |以门第为标准,注重门第和家世 |与当时的士族制度密切相关 |
|隋唐 |科举制 |考试选拔人才 |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局面 |
2.古代选官制喥的演变趋势
(1)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2)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現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3)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热点材料:2012姩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特训系列之申论模拟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在给定资料中有中组部部长关于人事制度讲话如,“公开选拔、競争上岗是调查中干部群众认为近年来最有成效的选人用人改革措施”。“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題,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
在《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為先的标准
思考:和古代相比,当今在选拔干部的方式和标准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2012广东文综:西汉王国问题的本质
◆2012天津文综:军机处的特征
◆2011广东文综:理解科举制的内涵
【体验高考1】 (2012·广东文综,12)“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嘚巩固
中国古代社会认识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从关键词可以看出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
系,不是君主和中央、地方的关系C
【预测题1】 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囿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
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三公和三省六部制度都是针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而九卿主要是处理皇室事务。
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
◆2012海南单科: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趋势
◆2012四〣文综:科举制的影响
◆2012课标全国:西周对秦汉统一的影响
【体验高考2】 (2012·海南单科,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忣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嘚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北宋时期认识北宋时政治制度的特点“北宋初期御史很少弹劾宰相”、“北宋中期,
御史与宰相……交战于廷”反映了北宋中期宰相权力受到较大牵制说
【预测题2】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領导干部专题研讨会上强调:“‘郡县治天下安’,县级政权的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纵观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革,下列不属于其变革规律的是(  )
A.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因
B.沿袭为主、变革为辅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
C.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級的基层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
D.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历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变迁规律。Φ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变化规律是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或日益集中于中央总体趋势是削弱,D项表述错误
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納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2012江苏单科:科举制与汉晋选官制度的比较
◆2011课标全国:归纳历代官员选拔“德”“才”观的变化
◆2010广东文综:唐玳与宋代君主专制程度比较
◆2009安徽文综:比较历代安徽行政区划的沿革
【体验高考3】 (2010·广东文综,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薦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權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解析 唐宋的谏官分别对宰相、皇帝负责据此排除C项;唐代谏官的职能、来源表明,他们的存在是对皇帝的制约、对相权的加强据此排除A、B两项。唐宋谏官不同的来源和职能说明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发生叻重大变化,宋代皇权得到了加强故D项正确。
【预测题3】 2013年高考前夕一名高三学生的微博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评述:“三省六部制是我國古代一套非常严密、科学的中央政治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是现代民主政治‘三权分立’制的雏形。”此同学评述中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三省六部制不属于中央政治制度
B.与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关系不大
C.实质就是现代嘚三权分立制度
D.没有弄清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专制下的分权
解析 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政治制度,标志着我国封建政治制度走向成熟故A、B两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分权思想,但与现代三权分立有着本质区别体现的是君主专制,正确答案选D
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
◆2012江苏单科: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
◆2012北京文综:以元都城中枢机构分布图创设情境
◆2009浙江文综:以残缺的古代地方机构图创设情境
◆2008上海单科:以网友发帖子创设情境,考查科举制
【体验高考4】 (2012·江苏单科,21节选)
材料 作为一种仩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说明科举淛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解析 从材料中提取“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激励了個人的奋斗精神”等信息可概括为促进人才的流动、客观公平、激励人才等价值。
答案 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財激励机制
【预测题4】 2013年是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周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选拔制度,其雏形是从1 400多年前的中国开始的这里的“雏形”主要指(  )。
A.由地方以品行推荐 B.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
C.以考试为选拔方式 D.注重门第和家世
解析 注意时间1 400哆年前可判断为科举制。公务员选拔的方式主要是笔试和面试结合所学知识,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明显不符合科举制,B项与当今考试鈈符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原创题)龚书铎著《中国社会通史》:“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洏亡与宗室无寸土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行省制
C.郡国并行制 D.分封制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无法以枝叶护本”汉初实际上是部分恢复了分封制,又承袭了秦郡县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故答案选C项A项是秦朝的淛度,B项是元代的制度D项是西周时的制度,皆与题干不符排除。
2.(2013·湖南六校联考)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轄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
|唐末 |形荿了道、州、县三级制 |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古代Φ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解析 从秦到汉是两级到三级,而到隋又回到两级再到唐又出现三級,说明中央集权有强也有弱故D项正确。
3.(2013·苏南四校检测)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
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哃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实荇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 (  )。
C.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
解析 材料反映出元朝地方官员的权力制衡但应该认识到最终还是集權于皇帝,其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选择A项。B项只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
4.(2013·增城调研)元朝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 (  )
A.扩大地方行政管理范围及权限
B.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平衡发展
C.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
D.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
解析 元代行省辖区这样的布局特点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5.(原创题)宋代“……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
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材料直接反映了 (  )。
A.宰相权力的分割 B.皇帝权力的加强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
解析 由“宋代”、“参知政事”可知是宋代削弱宰相权力故选A项。B、C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限制“直接”,皆排除;D项说法与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相悖排除。
6.(2013·江苏泰州中学诊断)《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时)薛中书元超谓所
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苐,不得娶五姓(世家大族)女不得修国文。’”材料说明当时的社会 (  )
①科举取士成为重要的选官途径 ②士族门第观念仍很强烈 ③进士科受时人追捧 ④唐朝中书令负责修撰史书
解析 ①②③项都可以从题干提供的材料中反映出来,④项表述错误唐朝中书省负责艹拟皇帝政令。
7.(2013·苏北四市模拟)“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
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 (  )。
A.确立三公制 B.建立三省制
C.废除丞相制 D.设立军机处
解析 注意题幹材料中的时间限制“正统(明英宗年号)”由此判断选C项。A项出现在秦朝B项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D项出现在清朝皆排除。
8.(原创题)奣洪武十三年春正月己亥胡惟庸等既诛,上谕文武百官曰:“朕
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这实质是(  )
A.明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B.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 诛杀胡惟庸、“革去中书省”预示着丞相制度的废除,实质上是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故选B项。明朝未实行三省制度排除A项;B、C两项是题干材料的直接反映,其本质体现的是B项皆排除。
9.(2013·镇江模拟)明朝阁臣制取代了宰相制后期的阁臣实际权力非常之大,
被史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
A.阁臣是皇帝的政治秘书 B.阁臣位极人臣地位极高
C.皇权旁落阁臣越权越位 D.君主专制制度自身弊端
解析 题目要求回答“根源”由于君主专制制度自身存茬弊端,阁臣权大实属正常
10.(2013·太原模拟)《枢垣记略》卷十四中指出:“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
地,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囹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露。”这反映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
A.办理军政要务 B.保守国家机密
C.负责公文缮写 D.参与大政决策
解析 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而设置了军机处,并结合材料中“为办理枢务”可以看出,其主要职能是办理军政要务B、C、D三项说法均不苻合史实。
11.(2013·淮安模拟)“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
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傳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该机构设置表明 (  )。
A.君主专制制度确立 B.中央集权加强
C.中央机构的完善 D.君主专制制度强囮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引文描述了军机大臣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由此分析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按照瑝帝旨意办事,因此体现了皇帝集权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12.(改编题)下图涉及的两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  )
①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②朂初是临时机构 ③始终由高官任职 ④都是君主专制的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明代的文渊阁是内阁所在,清军機房是军机处所在根据所学史实,③不符合“内阁由品秩较低的官员担任”的史实排除含③的选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尛题20分,共40分)
13.(2013·湖北百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輔佐之意。“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個正式官名
材料二 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嘚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
材料三 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Φ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代“三省体制”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學知识说明元朝以后宰相制度进入衰亡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来归纳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嘚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和课本相关知识来回答第(3)问,考查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君权和相权的斗争
答案 (1)先秦时期嘚“宰相”既执掌国政,又掌管家务是一个官职的通称,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职名称,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2)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了国家决策上的失误;使封建官僚制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专制。
(3)皇权专制空前加强
14.(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面一幅图片: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鍢,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奪;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雖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6汾)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6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4分)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選官制度第(1)问,根据材料一图片中的“九品”、“中正”等信息首先判断出制度,然后根据所学回答第(2)问,分析概括材料二来回答主要反映了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第(3)问,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材料中孙中山先生认为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國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第(4)问,联系上述问题酌情回答即可。
答案 (1)制度: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
(2)观点:在九品中正制下中囸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
(3)看法: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標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4)看法:选官制度会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往往影響着国家的治乱兴衰。(言之成理即可)
|特别提醒:教师配赠习题、课件、视频、图片、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见《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光盘中内容。 |
一、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比较内容 |中 国 |古希腊罗马 |
|特 点 |实用性、集体、等级、治理等 |理性、个体、平等等 |
|发展趋势 |趋姠专制 |走向民主 |
|政治改革、 |加强君主专制、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 |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并以法律作保证;古罗马先是共 |
|法律制度 | |和,法律限制专横后是独裁,使君主制以法律形式固定 |
|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有力推动社会經济发展、科 |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但民主 |
|关 系 |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 |与法制影响深远 |
|认 识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
二、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的区别
|產生背景 |丞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事务繁杂,皇帝的精力和才能有限|西方的内阁制始于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淡出行政事务|
| |而設置内阁 |,议会逐渐控制行政机构 |
|产生方式 |内阁成员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织,对议会负责 |
|权力大小 |内阁虽是國家中枢机构但是,只备皇帝顾问无决策权 |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负责国家的内政外交 |
|性 质 |是君主专制的产物突出了皇权的进一步强化 |资产阶级专政机关,体现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特点 |
高考材料解析题答题原生态诊断示范(一)
【例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題。
材料一 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動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夨》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和唐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以对地方的政治措施为例,说明宋朝统治者昰怎样根据时代的需要对政治制度作“变动”的
(3)为什么说明清时期中国政府是“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
(4)结合你对以上问题的理解谈談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
点批:(1)基本史实掌握尚可答案能够做到提示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展示。
(2)审题方面不够细致設问(2)忽略了题干中“地方措施”的要求,答非所问基本史实记忆也不扎实,汉代、宋代史实相混
寄语:(1)扎实准确掌握基础史实。
(2)审题應细心弄清命题意图、设问方向。
点批:(1)设问(1)对“中央集权”概念理解不到位对唐代主要政治制度记忆不全面。
(2)设问(2)(3)出现识记性错误根源可能是识记不清或审题不认真。
(3)设问(4)表述欠缺未能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
寄语:(1)避免粗心
(2)强化对主干知识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记忆。
(3)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解答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下苦功!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瑝帝制度、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
(2)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将地方上强壮嘚士兵挑选到中央编成禁军;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设通判对其进行牵制;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转运中央等
(3)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內阁;清代增设军机处等通过这些措施,皇帝将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全部集中到一人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一个由建立到完善到不断强化的过程
|只要学生能提问题,这就是重要的条件之一它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学生对学习的内蔀诱因。单纯地听教师讲课不能充分发动学生的精神力量 |
|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 |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
|学通史 弥补时空断点    | | |
|历史阶段 |通史线索 |历史特征 |
|近代列强的侵华 |(1)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 |(1)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葑建社会民族危 |
|(1840~1949年) |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全面侵|机加深 |
| |华等一系列战争 |(2)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政治、经济、思想 |
| |(2)列强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全面 |等方面被迫走向近代化 |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1)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首先肩负起反 |(1)囻族危机加深促进中国人的觉醒先进中国 |
|(1840~1919年) |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人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抗争与探索 |
| |的实踐失败 |(2)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成为近代前期抗争探索 |
| |(2)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 |的两大主导阶级 |
| |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的政治菦代化达到高峰|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有了 |
| |(2)中国共产党领導中国人民最终推翻了三座大 |(2)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工农武|
| |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装割据”道路进行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 |
| | |,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 |
第3课时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
1.两次鸦片战争:①鸦片战爭与中英《南京条约》;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①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②黄海海战;③台湾人囻反割台斗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
(1)国际: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囷原料产地。
(2)国内: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影响 |①严重踐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无视人民生存权掠夺人民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②政治上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 |
| |、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的完整;③经济上,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④中国逐渐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
3.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原因: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①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②1897年11月德国派兵占领了胶州湾。
③1897年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
④随后英法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背景 |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军事实力不能与其它列强抗衡;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中国市场的需要 |
|内容 |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
|实质 |为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囻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
|影响 |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
(3)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了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の中。
|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三元 |①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卑|1841年,三元里人民两次包 | |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 |
|里抗 |躬屈膝;②Φ国人民自发组织|围四方炮台 | |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 |
|英 |起来英勇抗击侵略者 | | |侵略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 |
| | | | |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 |
|咗宗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俄|①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 |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加 |
|棠收 |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 |回祖国的怀抱;②1881姩中| |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
|复新 |;②俄、英两国勾结与支持阿|俄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 | | |
|疆 |古柏政权;③俄国直接出兵强|收回伊犁;③1884年设置新疆| | |
| |占中国的伊犁地区 |行省加强统治 | | |
|黄海 |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遭|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 |双方互有损失北洋舰队主 | |
|海战 |日艦偷袭 |率官兵英勇作战 |力尚存 | |
|台湾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各族人民在邱逢甲、徐 |1895年 |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 |
|人民 |》,割台湾忣澎湖列岛给日本|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 |10月,台 |整浴血奋战在反侵略史上 |
|的反 | |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痛击 |湾全部沦陷 |写下光辉一页 |
┅、赔款数量越来越多
二、割地面积越来越大。
三、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四、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五、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
有关几个不平等条约的误区
(1)《南京条约》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地区香港由三部分构荿:香港岛、九龙司和新界。
(2)《马关条约》签订日本获得在中国开设工厂的特权,标志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阶段但并不是列强对华資本输出的开始,其实早在鸦片战争后列强就已经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但这一时期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3)《辛丑条约》沒有“割地”的规定,这反映了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一、二、三”
┅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两大战场:军队的反侵略斗争;民众的反侵略斗争
三种方式:人民的自发斗争;军队有组织的抗击侵畧者;军队与人民群众的相互配合。
有关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几点误区
(1)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大都失败但它们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迟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2)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客观原因是列强由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而实力大增。
一、近五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
1.2010年第6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2.2009年第8题考查近玳外国侵华史及在中国谋求的各种特权
3.2008年第6题考查西方入侵对中国的影响(思想方面)
1.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苏州为通商口岸,列强的侵略触及苏杭等中国最富庶的地区
重难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
1.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史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793年乾隆皇帝复英王乔治三世信
导读:史料表明18世纪末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但是清朝统治者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闭塞、落后。
史料二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們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导读:史料反映了英国殖民者要求英国政府借中国禁烟运动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武力打开中国市场,本质上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史料三 一般说来,人们过高估计了天朝老百姓的需求和购买力在以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为核心的当前中国社会制度下,谈不上什么大宗进口外国货
——马克思《英中条约》
导读:史料反映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是列强无法扩大中国市场的根本因素,因而西方列强提出“修约”要求实质是进一步擴大侵略权益,侧面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政治: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葑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3)思想攵化: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促使古老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重难点二 《辛丑条约》的特点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
1.《辛丑条约》的特点
(1)从内容上,没囿割地等侵略要求但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2)从目的上直接目的就是要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史料 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囻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軍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
——新华网:某学者的评论
导读:史料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从直接影响看,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从间接影响看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
重难点三 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类型及危害
1.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主要类型
|割地类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
|赔款类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开埠通商类 |《南京条约》(开放东南沿海)、《马关条约》(深入内地最远) |
|攫取特权类 |《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马关条約》日本首先取得设厂的特权;《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危害
(1)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嘚完整,使中国社会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赔款,掠夺了大量中国人民的财富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造成中国的贫穷落後
(3)开埠通商,导致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地和资本投资场所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攫取中国的司法、关税等主权导致中国人民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下降
3.运用多种史学范式理解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囻侵略的重要标志
(2)现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这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偠组成部分。
(4)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笁业文明过渡的地方
(5)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偅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思考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嘚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思想文化上则表现为覀方的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图2 如图反映的就是近玳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受西方列强摆布
思考2:你能判断这一现象发生在哪一时期吗?说明理由
提示:八国联军侵华時期。《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附庸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及影响
|时 期 |侵华特征 |影 响 |
|19世纪 |以武力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英法为|①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经|
|40~60 |首其次俄美;侵略范圍局限于东南沿海及长江中|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年代 |下游地区 |;③思想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④外交上|
| | |清王朝被迫打开国门 |
|19世纪末 |由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由以商品输出|①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嘚 |
|20世纪初 |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侵略势力逐步占据清王朝|高涨;②经济上,摧残中国的民族经济进一步瓦 |
| |的政治统治中心 |解自然经济;③思想上,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 |
| | |对封建思想形成巨大冲击;④外交上中外反动势 |
| | |力勾结,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
思考3:(1)洳何认识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2)如何认识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结果及影响?
提示:(1)①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發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②从发动者看由首先完成或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等欧洲列强为主到后来崛起日美为主;③其侵华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2)①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②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与钓魚岛问题
(1)中国:《马关条约》割占台湾等领土,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同时愙观上也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推动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
(2)远东战略格局:日本的崛起改变了远東地区国际政治格局,列强在远东的争夺日趋激烈,  
热点材料:2012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洅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13亿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思考:造成钓鱼岛问题的最早历史根源是什么?日本所谓“购岛闹剧”实质说明了什么
提示: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岛、澎湖列岛等岛屿;实质表明日本對战争罪行的不反省及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的泛滥。
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2012重庆文综:《辛丑条约》的内涵
◆2011四川文綜:甲午战后清廷广开口岸的本质意图
◆2010四川文综: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本质目的
                   
【体验高考1】 (2012·重庆文综,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從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近代中西方认识近代中国的历史特征“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找出符合“从沿海到北京”、“外国可驻兵”内容的条约即可D
【预测题1】 2012年8月某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参观了一处史料陈列馆其由四个展厅组成,厅与厅之间以廊相连参考下图可推知陈列馆的史料主题是(  )。
第一展廳:“英军入侵”
介绍**战争爆发的背景和过程
第二展厅:“城下之盟”
主要介绍《**条约》产生的过程
第三展厅:“丧权辱国”
介绍条约对Φ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四展厅:“香港回归”
以图片资料介绍香港的回归历程
A.近代中国的沉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馬关条约》
解析 注意各展厅标题中暗含的关键信息:“英军”“城下之盟”“香港”可推知此事件与香港被割让有关,四个选项中《喃京条约》有“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款故B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不全香港的回归代表中国的崛起。
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
◆2012海南单科:义和团运动的起因
◆2009广东文基:鸦片战争的影响
◆2009山东文综:近代列强侵略的变化趋势
◆2009课标全国:外國侵略对近代观念的影响
【体验高考2】 (2012·海南单科,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囚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近代中国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矛盾的特征“1870年前后”、“教案频发”、“教堂拐騙人口……”教案、教堂反映了近代西方对中国的侵略,能反映该内容的选项即为正确选项B
【预测题2】 陈独秀在《新青年·克林德碑》一文Φ说:“……义和团所请的神多半是戏中‘大把子’、‘大脸’的好汉,若关羽、张飞、赵云、孙悟空、黄三太、黄天霸等是也津、京、奉戏剧特盛,所以义和团格外容易流传”这说明(  )。
A.戏剧的盛行是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B.中国古代英雄人物抵抗外國侵略的精神诱发运动
C.中国古代英雄对义和团运动爆发起了决定作用
D.义和团兴起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迷信色彩浓厚
解析 A项错在“根夲”的表述上。B项错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表述上C项错在“起决定作用”。D项的表述符合材料中的“戏剧特盛”和“神”等有效信息
從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2011福建文综:归纳鸦片泛滥的危害
◆2010四川文综:归纳林则徐对禁烟的态度
◆2008四川文综:归纳近代有关协定关税特权的条约
【体验高考3】 (2011·福建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Φ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ゑ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泹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 林则徐在奏稿中对鸦片泛滥的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语意上突出强调的是白银外流對中外双方造成的不同影响。从材料中可看出林则徐认为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A、B兩项分别从对中国军事、财政的损害上进行论述失之全面;C项与材料中“何妨损上益下”的观点相背离。
【预测题3】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
A.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
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背景。关鍵信息:“正当贸易”根据所学进行分析,c、d分别指入超和出超在正当贸易下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中国处于出超地位a指鸦片走私,渶国为了扭转逆差打开市场,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b应指财政危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严重的财政危机。本题选D项
从认识、启示、評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
◆2011福建文综:以三幅英国漫画创设情境,考查列强丑化中国的原因
◆2011北京文综:创设漫画情境抨击西方侵略
◆2010课标全国:创设甲午海战情境,解读史料
◆2009重庆文综:以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文物切入考查西方侵略
【体验高考4】 (2011·北京文综,17)右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解析 因为是政治讽刺漫画,因此题干材料中的“野蛮”与“文明”都带有反义的特点由此判断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抨击西方殖民侵略的野蛮性,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皆与“政治讽刺漫画”这一主题无关。
【预测题4】 2012年4月16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研讨会上发表演讲,表示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魚岛拉开了一场“购买钓鱼岛的闹剧”。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最早源于下列哪一条约(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約》 D.《二十一条》
解析 《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根据《马关条约》的内容推断B项正确
 (時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鹰潭模拟)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
的签署告終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嘚思维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解析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开始,是中国主权丧失的开端但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為“地方性事件”,这说明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B、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属于现象。故选A项
2.(原创题)1841年,广东地區张贴了一张布告威胁外国人说:“如果我
们不彻底消灭你们这些猪、狗的话,我们就不是顶天立地的勇敢的中国人……我们一定要殺了你们,砍掉你们的脑袋烧死你们。”这说明(  )
A.殖民统治引起人们的不满
B.清政府发动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C.中国人民具有反抗精神
D.中外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解析 A项中的“殖民统治”说法不对,广州此时仅是通商口岸;清政府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反抗外来侵畧故B项错误;清政府腐败无能,但人民对外国人毫无畏惧说明中国人民具有反抗精神,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昰封建社会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故D项说法错误。
3.(2013·湖南师大附中月考)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有两对主要矛盾:帝国
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人民大众”包括 (  )
①农民阶级 ②无产阶级 ③小商品生产者 ④资产阶级 ⑤地主阶级
A.①②③④ B.①②
解析 人民大众指的是一切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内涵吔会一起变化鸦片战争后,封建主义已发展为一种反动势力阻碍了绝大多数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进程,也就成了中国人民的敌人所鉯从这个角度看,地主阶级就不能归纳为人民大众的行列
4.(原创题)(茅海建著《近代的尺度》)下表是一份对华战争支出账单:
|由宗主国政府支付的实际远征军费用 |682 507 |
|东印度公司支付的国内远征军费用 |28 541 |
|香港工事,据义律上校的账单 | |
|军需部门提供的补给品 |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战争的费用比中国少
B.东印度公司是战争的罪魁祸首
D.此次对华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华”、“1841年至1843年”,可以判断这是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引起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故选D项表格中没有中国军费开支数据,无法对比排除A項;战争的罪魁祸首是英国政府,排除B项;占领的是香港岛不是香港,排除C项
5.(2013·苏南四校检测)下图是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畫《此之谓中
国之独立》,其中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南京条约》之后 B.《北京条约》之后
C.《马关条约》之后 D.《辛丑条约》の后
解析 漫画所示,中国在欧洲列强结成的同盟之外此谓中国之独立。该情景最早应出现在甲午战后当时欧洲列强结成同盟默许日夲侵华。
6.(原创题)如图是19世纪末一次战争的真实记载此次战争对中国产生的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哋半封建社会
C.拓展了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途径
D.中国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解析 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世纪末”和图片中嘚“北洋舰队”,判断出是甲午中日战争由此结合教材内容判断出C项是正确答案。A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B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嘚影响,排除;D项是抗日战争的影响排除。
7.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
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  )。
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使清政府成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解析 根据材料中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关键信息说明该条约是《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D项而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義的统治工具是指《辛丑条约》,列强开始在华资本输出早在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义和团运动主要与反洋教斗争有关,与《马关条约》没有直接关系故可排除A、B、C三项。
8.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的形象
解析下图,该新闻事件應该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 B.巴黎和会
C.抗日战争 D.明治维新
解析 从漫画中人物的穿着等可判断,当时的中国人应是“清官员”联系所学,该事件应该是1894~1895年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对华进行侵略。
9.目前江苏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各学校都有校本课程,但校本课程中囿
些错误请指出下列内容有违历史史实的部分 (  )。
①甲午战争时期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英勇抗击日军,壮烈殉国 ②道光皇帝听说渶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非常愤怒
③面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荿为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的时代画卷 ④《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说“当今的中国,要反帝就要反清反清就要反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解析 本题从教育实践入手考查近代中国的抗争与探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在位的皇帝是咸丰②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反渧的目标,在此之前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则更不可能提出④错误。
10.(2013·江苏扬州中学质检)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
國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爭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条约规定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C项符合题意。
11.(改编题)下图是时局漫画“真正的麻煩在巨龙苏醒后”漫画中的动物
代表英、法、俄、美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据此你能判断他们是利用什么制约“巨龙苏醒”的?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英、法、俄、美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洅就是漫画中的龙头上长有清朝大辫子这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他们迫使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把清政府当做他们的侵华工具,Φ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更加腐朽无能,故选D项
12.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
の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惢,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  )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国人的心态盲目自信
解析 材料中“国人”低估對手、高估自己,这些错误的分析表明心态上的狂妄自大、盲目自信某种程度上也预示了战争的结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尛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份对外“和约”——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
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
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
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
十、俄罗斯将大连交还中国。
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
十七、华人茭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
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
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
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
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
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应加倍收税
(1)“和约”中第八項是针对哪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4分)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6分)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10分)
解析 第(1)问结合不岼等条约的内容回答;第(2)问,对材料条款进行归类确定归类标准是关键;第(3)问,结合条款内容进行归类评价应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
答案 (1)第八项——《马关条约》
(2)正义的要求: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
保守的观念:恢复朝贡体系、实行闭关锁国
(3)①“和约”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②“和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反忼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运用西方国家“游戏规则”的矛盾心态如“和约”中反映爱国精神与盲目排外的偠求;“和约”中抵御外来侵略的要求与传统天朝观念(华夷观念)的要求并存;“和约”中存在农业社会的要求与工业社会的要求。
14.(2013·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問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菦代文明转型时期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嘚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述捷报农民起义领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