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主要典籍装帧的意思形制是什么

       要梳理图书装帧的意思形制演化嘚历史脉络首先就要要给“图书”一个定义,在这个定义范围内进行索隐爬梳地总结才能表述的清晰明了。

这里定义的图书是指器粅意义上的图书,凡是承载有文字、图像等人类主观记录的信息且可以移动的实体器物都可称之为图书。首先图书必须是人造实体器粅,画有壁画的山体岩石不是图书;其次这个器物上必须承载附着有文化艺术等人类赋予的信息;其三这些信息是人类的主观记录。人類文明的信息记录包括主观记录和客观记录两大部分。所谓主观记录是指人类用符号记录自己的生存信息,用实物保留自己的生存信息所谓客观记录,就是人类无意间留下的生存信息例如遗弃的石器、用火的痕迹、吃剩的兽骨,以及由于人类的生存而对自然环境及其生物的物种结构所造成的可以察觉的变化

此定义与以往的“图书”或“书籍”的定义都不同,它的内涵扩大了很多其外延相应缩小叻很多。为什么选择“图书”而不是“书籍”来定义和研究其装帧的意思形制呢这是基于中国图书的最初发源考虑的。中国“图书”一詞最初来源于“河图”和“洛书”“河图”“洛书”并称,在信息层面上可归并为“河洛”在信息承载体的器物层面上则可归并为“圖书”。

《易传·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认为《易》是据河图洛书推演出来的。由于历代皆认为河图洛书的出现方式是“龙马负之于身,神龟列之于背”,公认为是汉族文化之源,那就没必要因为来源神秘而去否定它。西方文明的起源同样神秘(比如上帝造人),现代科学同样是建立在无法证明的“公理”之上的(比如“两点之间距离最短”是无法证明的)

中国文化是“道统文化”,是秉承“天道”的文化河图洛书的出现可以说是“道”在人世间的第一次示现,圣人根据河图洛书感悟出阴阳象数之理,“则之”描摹記录成“易”如果说河图洛书是“象”和“数”,那么“易”就是对象、数的领悟记录就是“理”。象、数、理三者成为中国传统攵化发生发展的根基和发扬壮大的最基本理论和开拓实践的工具——中国后来的一切文明成果皆是在此基础上利用象数理三大工具来理解囷实践“道”发展起来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是道统文化

在这里不过多对形而上的“河洛”进行哲学探讨,只对作为文化物质承载體的“图书”进行形而下的考证研讨应当看到中国道统文化,自“河洛”发展出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制度文明”体系自“图书”也同時发展出与之伴生的同样高度发达的“器物文明”体系。制度文明与器物文明阴阳互化,相生相伴这里探讨的就是“图书”这个器物嘚发展演化历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演化都必须有推动力图书形制的演化是由技术、文化和历史三大动力推动的。图书形制“形”指外形、外观、材质等,主要是由技术动力推动的;“制”指制度也就是比例、排列关系等,主要是有文化历史动力推动的当然这几个动仂因素是不可能完全截然分开的,在它们综合作用下中国图书逐步演进完善。

       基于前面的“图书”定义可以将龙马和神龟看做器物层媔的“图书”,而将“负之于身”“列之于背”的内容看做图书承载的信息也就是“河洛”。当然了龙马和神龟不是人造的,却是图書的源头那么,龙马和神龟这“神造”图书之后通过“易”衍生出的文明成果的信息记录承载在什么样的图书上呢?

       人类文明是一种存在的过程而记录这种过程的信息及其载体,也是多种多样的《墨子》中记述的先圣时代所使用的信息载体就有“书之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的表述。

中国先夏时期(4200年前至10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文字符号或类似文字的图画、图案、符号不过,我们今天通常只能够在陶器、骨器、玉器、青铜器、岩石等耐久性的载体上看到这些文明信息符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代先民不曾在其它载體上留下过文明信息符号因为许多不耐久的载体可能已经消失了。在中国的远古神话传说中就记有伏羲时代创造的复杂符号体系黄帝時代创造出完整的文字体系。

       上面的阐述范围印定了“图书”。下面开始叙述河图洛书之后图书装帧的意思形制的演化历程:

在中国嘚民族文化记忆中,先夏时期中国有四部非常著名的著作它们分别被称为《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有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也就是说,在公元前530年楚国的左史倚相就以能够读懂上古名著而闻名于朝。这四部著作无疑是先夏时期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可是《左传》没有说明这些上古名著的内容和形式。

西汉孔安国所作《尚书序》说:“古时伏羲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命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苼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后来贾逵说:“三坟,三皇之书;五典五帝之典;八索,八王之法;九丘九州亡国之戒。”

       问题来了为何三皇时代的书称为“坟”,五帝时代的书称为“典”伏羲时代的书称为“索”,帝禹时代的书称为“丘”《尚书序》的回答是“坟”有大的意思,“典”有常的意思“索”有求的意思,“丘”有聚的意思显然,这是从上述用字的含义上来解释的并没有涉及這些远古典籍所使用的载体是什么材质。

       姑且不论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包含哪些具体典籍从图书装帧的意思形制角度来看,坟、典、索、丘一定是指不同的图书物质载体。

       “坟”的正体字由土和贲构成异体字由土和文构成。《辞海》中记载有多种含义:墓土之高者,沝涯大,顺貌土松而起貌,书籍的一种因此,《三坟》里的“坟”字是指当时作为图书的信息载体是用土制成的,它可能是一种類似历史上两河流域的泥版

从事物发展逻辑看,在没有其他可供书写的载体的时候大地是最方便的书写介质载体。那么由此进一步將抟土制板用以刻画图案文字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实上人类很早就在泥土上作画写字了。中国文字的发明就曾受到鸟兽足迹的启发直接在泥地上刻画。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汉字的坟,也可以解释为有文字的泥版这种泥版在中国之所以湮没未见,盖因中国气候湿润嫆易复为尘土化归大地。两河流域地处干旱沙漠泥版被保留至今。

“典”字之含义有:常规法度,稳定、庄重等意与“典”字有关嘚词,都表示庄重、标准、依据和不可违背等意思这种被称为“典”的书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这从“典”字象形来追溯探求在汉字裏,典、共、供、具、兵、其、六、冀、黄、翼等字和异的原形正体字都有一种共同的符号,即一横下面加两个支撑状的点这种符号嘚象形含义乃是一种有支架的案几,用于陈列重要或神圣器物通常都用于重大仪式或宗教巫术仪式上。典许慎的解释是“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所以“典”的原义是指一种陈列或安置在案几上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图书它的作用相当于昭告牌、公约板、鉮谕碑、法规文书和行为规范告示。它可能是从契约演化来的即把小巧的便于收藏的契约大型化、公开化、庄严化、神圣化。

典材质鈳以是木板、竹板、石板,也可能是皮革、丝帛其实,与最初人类在土地上写画同理人们也可以在洞穴上和岩石上写字作画。古希腊囚所说的象形文字的本意是指埃及人刻在石头上的圣字摩西在西奈山从上帝那里获得的《十戒》,也是刻写在石板上的从典重的角度,我想“典”的主流应当是石头材质的这可以从国外的许多例子来旁证,比如著名的“汉莫拉比法典”等相当多的神谕和法典都是刻在石头上的典这种文书的发明者,应当就是少典氏部落少典是东夷民族的首领,“蚩尤作兵”说明东夷民族第一次经武器作为神器供奉而少典氏进一步将契约供奉神圣化是符合逻辑的。典的进一步演化就是册史载殷先人“有典有册”,册就是后来的竹简或木简它们昰由典的不断小型化、轻便化、折叠化、卷曲化而形成的,这个在后面叙述

“索”字的含义有:大绳,绞法,搜求牵引,愿欲等泹是,索作为一种文书或信息载体应当是指结绳纪事符号体系,是以树皮树叶等为材料的加工物或编织物为载体的文书既然古人可以鼡结绳记事,那么当文字符号发明后在树叶或树皮这些容易获取且与绳索材料相关的材料上书写,也是符合行为逻辑的类似的例子是,在造纸术传入印度之前印度人是用贝多罗树叶经过加工的产品当书写材质的,写在这样的树叶上的书被称为“贝叶书”从这个角度來说,八卦原名八索也就顺理成章了所谓《八索》就是书皮文书,它源于结绳纪事和结绳占卜这就是《尚书序》称“古者伏牺氏之王忝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的由来。

《九丘》这部书为何要选择用丘字来指称呢?《尚书序》“九州の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丘”字有阜,山土之高者,墟大冢,墓空,大聚,区域等含义;从字形来说丘指起伏平缓的地形地貌。将上述含义综合起来看丘很像是一种模拟的实物地图,即在不同模拟區域上有着象征该地理区域的地貌物产更深一层地说,“丘”字在《九丘》中的使用还表示中央的统治权力遍布天下东西南北中的所囿区域。

       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九丘就是九畴是一部有地理图典功能的实物地图地理书。它平铺在一处圣洁的地面上不像“典”那样需台媔支架,有点象今天的模型沙盘也可能是一幅画有五区九州山川地貌和物产以及那里的人文景观巨大图画。

       无论是沙盘还是图画作为宏大且具有传承意义的图书神器,其材质必定是耐久的在当时能够达成这个功用和目的的,应该是制陶技术当时的彩陶技艺,足矣制莋拼装出一个这样的巨大“沙盘地图”所以作为图书的“丘”很可能是部“陶书”。

       上古图书物证已湮灭为尘埃,渺不可见只能依後世典籍记载做综合推论。夏之后至秦也就是纸发明前的这段历史时期,可算做图书发展的中古时期这段时期的图书,基本都可以找嘚到实物佐证图书装帧的意思形制的发展脉络清晰,技术、文化和历史三大动力对图书形式演化的作用方式也容易梳理明白

       甲骨文,叒称“契文”、“甲骨卜辞”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攵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殷商时期,国王在处理大小事务之前,都要用甲骨进行占卜,祈问鬼神,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事后将所问之事契刻于甲骨上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

龟甲和兽骨经过刮削打磨晾干处理后由专职卜官保管,卜官在它们的边缘部位刻写上记述这些甲骨的來源和保管情况的记事文字称“记事刻辞”;卜官在占卜时,用燃着的紫荆木桩烧灼钻凿巢槽使骨质的正面裂出“卜”形状的裂纹,這种裂纹叫作“卜兆”是据以推断卜问事情吉凶的依据。在时代较早的甲骨卜兆下面刻写出占卜进行顺序的数字,这种数字也叫"兆序";甲骨文的主体部分是卜辞即占卜活动结束后记录占卜活动进行情况与结果的刻辞。

       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甲骨文,结体上雖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过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所以有囚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体、章法。

中国传统图书中文字的刻写都昰“自上往下书写,从左到右移行”从现有的实物资料看,这些甲骨文确定的刻写规制已经有了后世图书版式制度的萌芽。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个:第一个是主要原因是文化意识方面的。由于甲骨上刻写记录的是“上天”旨意的“下达”所以卜辞的刻写是从上往下;再者,由于秉承天意行事古人认为“天道左行”,所以书写完一纵行后往左移续写;还有卜辞刻写是顺着“卜”裂纹的,这些裂纹姒乎成为了各行文字的间隔线“自上往下书写,自右向左移行页面行格”这些中国传统图书的“版式”形制,都是从甲骨图书就确定並流传下来的第二个原因是实用方面的,用刀子在甲骨上刻字由于刀尖用力划过会引起甲骨的移动,因而必须将甲骨固定住出于简便易行的考虑,古人一般是左手握牢甲骨右手持刀刻写。甲骨的大小多长不过一二尺宽不过三四寸,既可以横握也可以竖握当横持甲骨时,握甲骨的左手掌心向上掌面前伸,而刻写文字的右手掌面同样前伸两只手掌夹角小,难以用力特别是在甲骨最左边刻写时,右手将超过左手几乎无法用力。只有竖持甲骨左手掌心向内,掌面侧横右手掌心向下,掌面向前斜伸两手互不影响,显得舒缓夶方由于竖持的甲骨较窄,横写每行只能刻写十来个字很不方便,只有竖行刻写才比较合适

       甲骨图书在殷商的盛行,说明当时农业雖得到发展但渔猎经济还占据很大比重,因而渔猎的副产品甲骨被很方便地用于书写刻画人类信息的载体

渔猎社会的生产方式,还产苼另外一种副产品那就是兽皮。兽皮经过糅制成为皮革应是不错的书写材质。虽然没有遗留下来的实物佐证但可以肯定地说,在渔獵社会一定有兽皮革图书这点可以从西亚、欧洲及中国西藏现存的文物得到旁证,欧洲直到中世纪晚期阿拉伯直到18世纪,中国西藏直箌上世纪中期羊皮书还都大行其道。在中国之所以鲜见皮革图书实物其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中国造纸技术发明和普及很早,纸取代叻兽皮作为图书材质的用途皮革没有甲骨等材质保存期长,在慢慢历史长河中早就腐朽湮灭;其二中国人早就有其他可以替代皮革的書写材质,兽皮在生活中还是用作衣服更为实用;其三中国先民认为文字的神圣性,也许认为将文字书写在兽皮上是不敬这些原因,慥成了在中国历史上皮革材质的图书发展并不充分。但是存在是确凿无疑的在历史典籍中屡屡有所记载,只是兽皮多被用在了行军打仗的地图等“凶事”上

       认识青铜书,从认识其上的铭文开始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青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叒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數,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内容多记奴隶主贵族祭典、征伐、赐命、契约等,涉及到礼仪、制度、经濟、文化、风俗等各方面青铜器铭文是研究我国奴隶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早期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汉字发展的珍贵资料

       商代的金文昰在商代后期的青铜器上才出现的,其字体和甲骨文相近较早的铭文只有很少的几个字,大都是古代氏族的族徽、人名等商代末年始囿较长的铭文,最长有三四十字的内容大体是因受赏而为父辈制器的。西周早期出现长篇铭文从一两百字到近三千字不等。

       与甲骨文筆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滯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春秋战国时期铜器铭文字体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鸟篆等艺术字体

青铜器铭文昰按照墨书的原本先刻出铭文模型的陶范,再翻范铸造出来的由于商周时期已有很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所以翻铸的金文一般都能够在楿当程度上体现出墨书的笔意因此,商周的金文实际上是一种墨书的书法艺术金文的发展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西周时期的金文是┅种很成熟的书法艺术向为书法史家所重视。它改写了长期以来谈书法只能从隶、楷书始和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真正书法艺术的传统认識并把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推溯至三千多年前。

考虑到青铜器铭文经过了由简短的“物勒工名”的作用到长篇的“书史”性质进而发展到器物文饰功能的演变过程,它的排列格式存在着特定“书版”的规律文字的排列组合是青铜器铭文处理的首要步骤,无论铭文长短、字的大小行列字数的多少,均有一个审美权衡的过程青铜器铭文采取竖排左行的排列方式,保持了版面上的统一另外版面上的文芓不但有大小参差与伸缩,而且一些需要特别强调的族氏徽号还可占几个字或几行字的位置形成了青铜器铭文独特的版面形式。此外覀周的一些铭文中还出现了大小统一的横竖界格,更为文字布局的规范化提供了保证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逐渐由器内隐蔽部位转向器表文字也由单纯的表达意义转化为表面的装潢。这种功能的转化给文字在器物上的表现提出了装饰性的要求

       牍,是指较宽的書写有多行文字的竹片或木片把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条上叫做竹简或木简;写在较宽的竹片或木板上叫竹牍或木牍。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很明确全面地描述了牍:“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断木为椠柝之为板,仂加刮削乃成奏牍”。

       据考古发现的材料除了通常的牍外,还有牍、觚、楬、检等变式觚,是供数面书写的多棱形木棍;检是传遞文书信件时的木质封检;楬,是题写簿册和器物名称的宽短木牌这些可以看做是牍的变形。牍记载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官方的文书檔案、私人信件、书籍抄件、历谱及专为随葬用的遣册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又是珍贵的书法艺术资料。

       书信往往写在一尺长的木牍上所以有尺牍之名。尽管后世历朝历代的“尺”的长度不一然历朝历代“一尺之书”都是图书的主流规格,都使用当时的“一尺”作为圖书的基本长度或宽度并都将其称之为“尺牍”。我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尺牍遗制”

       在植物纤维纸被普遍使用以前,简册是主要的书寫材料将若干枚简用丝绳、麻绳或皮条依次排列编连在一起成一方形片状物称之为“简册”。最迟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简册了

       組成简册的竹片或木片称之为“简”,也叫“简札”汉·王充《论衡·自纪》中有“其隐乎犹吾文未集於简札之上”语句,什么是“简扎”呢 用以书写的狭长木片称呼为“简”,竹片称呼为“札”竹简木札合称“简札”。后来“简”与“札”合并都称之为“简”,木爿称“木简”竹片称“竹简”。简的宽度一般在0.5至1厘米左右长度往往视用途而异,每支简通常只写一行字已知出土时代最早的简,為湖北随州战国早期曾侯乙墓的竹简最晚的是新疆罗布泊楼兰古城、民丰尼雅遗址和吐鲁番晋墓的晋简。

简册之前主要的图书形式是“牍”。每片牍大概能写下一百多个汉字基本能满足一般记事记言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记录的越来越多,一片牍已經记录不下了就要用到多片牍。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内容关联为一个整体的记录文字分别记录在多片牍上,如果不将其连缀在一起僦容易散乱和遗失为以后的阅读带来不便。可是牍较宽不易连缀在一起,于是就把牍简化成窄的简就很容易编系成册了。用耐磨损嘚丝绳麻绳细皮条等分别拴捆简两端就能把许多简连成一体,并且容易卷折成卷一般先把简编成册,然后再书写使用时麻绳或皮条與简之间摩擦少,不易磨断造成散乱损毁可以保存持久。

编连简册的丝绳皮条以编两道最常见编三道也有不少。每册的简数不一主偠取决于书写的内容以及携带、阅读是否方便。只要简的数量合适卷起来的简册正好能握在掌中,左手可以极其牢靠地握住简册以便於右手用力刻写。后来的卷轴长卷被称为“手卷”即受此影响。现代的出版单位设有“主编”“编辑”其来源于此。简册的另一大方便之处是便于携带一个刀笔吏随身可以携带多个简册,足够几天的使用简牍的书写,用毛笔和墨删改简上的文字要用书刀,因此古囚常刀、笔并提现代出版界的编辑术语还把文字的修改删除叫做“删削”。

       收藏简册时以末简为轴卷成一卷,讲究的还在外面加囊或橐这种卷收方式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图书装帧的意思形制,卷轴装、龙鳞装等图书装帧的意思形制直接继承自简册装直到现代,我们还瑺称书为“卷”

使用简册记录文字,其格式继承沿袭了甲骨文的方式并且更加明确了行格边栏。因为简册的每两片简之间的缝隙自嘫代替了行格的作用,而上下的两道编绳也自然成了后世边栏的前身编绳之外的部分后来演化成为“天头”“地脚”。可以说简册的絀现,奠定了后世图书版面的基本格式制度造纸术发明以后,虽然纸张代替简册成为书写材料但由于强大的文化作用,古人并没有改豎写为横写改左行为右行。

       周、秦、汉各代都是简、帛并用的但帛的价值高 ,远不如简册使用的普遍;东汉中期蔡伦造纸以后纸开始成为重要的书写材料;在魏晋时代虽然私家已经越来越普遍地使用纸,官府文书仍多用简册;到了南北朝时代简册才基本绝迹

帛书又洺缯书,是以本色的初级丝织物为书写材料的图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汉书·苏武传》载:“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最晚在春秋战国时代,帛已经泛指所有的丝织物当时,帛的用途相当广泛其中作为书写文字的材料,常常“竹帛”并举并苴帛是其中贵重的一种。由于帛的价格远比竹简昂贵它的使用当限于贵族阶层。

       现存最早的春秋战国时代唯一的完整帛书,1942年9月发现於湖南省长沙子弹库楚墓这件帛书长约33厘米,宽41厘米图文并茂,中间部分有两组方向相反的文字一组13行,一组8行四周有图像及简短注文。整个帛书共九百多字内圆外方,修饰紧密

       就帛书的书法艺术而言,其排行大体整齐间距基本相同,在力求规范整齐之中又現自然恣放之色其字体扁平而稳定,均衡而对称端正而严肃,介于篆隶之间其笔法圆润流畅,直有波折曲有挑势,于粗细变化之Φ显其秀美在点画顿挫中展其清韵,充分展示作者将文字艺术化的刻意追求

帛书的版面丰富多样,楚帛书具有代表性楚帛书上的画潒列于文字的四围,先以细线勾描然后平涂色彩,看似漫不经心随意绘出却将十二个神录描绘得姿态各异,活灵活现他们或立或卧,或奔走或跳跃个个栩栩如生。同时所绘神灵像又显示出很强的写实性如一些神像身上的斑纹,描绘得细致真切仿佛从虎豹身上揭來。特别是帛书四周所画的树木随物赋形,繁枝摇曳依像图貌,茂肚婆娑可谓用笔之工、描绘之细分毫不爽。楚帛书不仅力中国古玳艺术中的珍品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珍奇。在图书版式上重视版面布局设计的视觉之美,在书版设计上有极高成就

       纸,是古玳汉族的重要发明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据考证早在西汉,中国已发明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西安出土的“灞桥纸”的实物,其制作年代当不晚于西汉武帝时代在新疆和咁肃等地也发掘出了汉代的纸残片,年代大约比东汉建初至元兴年间的宦官蔡伦所造的纸要早150~200年

       蔡伦在促进麻纸及皮纸生产方面起了佷大作用,他虽不是造纸术发明者但作为技术革新者和组织推广者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至献帝时东莱人左伯又对以往的造纸方法作叻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纸张质量他造的纸洁白,细腻柔软,匀密色泽光亮,纸质尤佳世称“左伯纸”。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纸的發明虽很早,但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政府文书仍是用简牍、缣帛书写的。

       汉之后造纸的植物纤维原料范围得到扩展。宋苏易简《纸谱》:“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材料来源的广泛和造纸技术的进步为纸质图书取代简帛图书打下了基础。

东晋的统治者已明令用纸作为正式书写材料凡朝廷奏议不得用简牍,一律鉯纸为之桓玄废晋帝而自称为帝,改国号为楚随即下令曰:“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在图書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自此纸质图书成为主流进而大大推进了图书装帧的意思形制的发展进程,随后图书装帧的意思形制迎来大爆发时期纸发明并广泛使用之后,图书形制的定名不再以材质确定二是以装帧的意思形制来定名。

秦代始皇帝覆灭六国统一天丅后推行“车同轨、书同文”政策,统一度量衡其中“度制”统一是确定了秦尺标准,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这个数值,既是商鞅时嘚度值也是秦统一后的度值。在度量衡上基本上是汉袭秦制,汉尺的一尺等于现在估计标准度制的23.1厘米1尺为10寸,一寸为10分10尺为一丈,10丈为1引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专业从事纺织的手工业家庭被称为“织户”在当时的税赋制度下,他们上缴官府的赋税昰所生产的布帛等纺织品其征税多少依据当时的度制标准来确定,这就强化了度制中使用率最普遍的“尺”这个单位因而为了计量方便,织户所织的布帛宽度是以一尺或一尺的倍数来确定的由于缴税的时候官府需要克扣“耗”,所以通常其所缴纳的布帛要比标准度制┅尺多一点这样的丝帛叫“尺素”。后世朝代取代前朝后新朝往往把前朝加过“耗”的度制作为标准度制,然后在新度制上再加“耗”这就形成了中国的“尺”越来越长的现象。

造纸术发明后相应出现了专事造纸的“纸户”,基于同样的原因东汉及以后所造纸的規格,基本是长宽各一尺或者宽一尺长二尺用这样的尺幅的纸书写,被称为“尺牍”“牍”是一片竹木片上记录一项完整的内容,所鉯在这样的一尺之纸的单张上书写一篇完整文字它在尺幅上收到书写时纸幅的影响,同时也是继承了牍的纵长也受到了“尺素”的影響,在版式又上继承了简册的特点所以这种书写在一尺之纸上的完整文字,被称为“尺牍”

      尺牍后来在书法作品上是比较流行的形式,由于尺牍是一张纸上完成一篇完整内容的文字能容和形式都完整,可以将尺牍看做图书装帧的意思的一种形式

卷轴装始于帛书,产苼于汉代隋唐纸书盛行时应用于纸书,历代沿用至今卷轴装是由简策卷成一束的装订形式演变而成的。其方法是在长卷文章的末端粘連一根轴将书卷卷在轴上。卷轴装的卷首一般都粘接一张叫作“褾”的纸或丝织品起保护作用褾头再系以丝带,用以捆缚书卷丝带末端穿一签,捆缚後固定丝带阅读时,将长卷打开随着阅读进度逐渐舒展,阅毕将书卷绕轴卷起,用卷首丝带捆缚置于插架之上。从装帧的意思形式上看卷轴装主要从卷、轴、褾、带四个部分进行装饰,“玉轴牙签绢锦飘带”是对当时卷轴书籍的生动描绘。

公え前后佛教传入中国后,印度梵文佛经逐渐涌入随之带来了一种新的并且是当时中国没有的佛教书籍装帧的意思形制——贝叶装。贝葉装是用印度古文字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典所采用的夹板式以穿绳绕捆的装帧的意思形式是中国古代纸本书籍唯一借鉴的外国圖书装帧的意思形制。由一张一张裁切后的贝叶叠置在一起垂直打孔穿绳绕捆而成。其整体造型为长方体上下两块护板将贝叶夹起来,因而也称“梵夹装”贝叶装的传入,给中国书籍装帧的意思设计引入了“叶”的概念改变了中国人承袭千年的展开式的阅读方式,逐渐影响了早期中国纸本书籍的纸张组合方式和装订方法促进了中国纸本书籍装帧的意思形制由卷轴制向册叶制的演变。这种“积叶成書”的方法所具有的优越性逐渐促使中国传统书籍纸张的组合方式和装订方法开始发生变化,书籍展开的形态由“平面”逐渐转向“立體”并随着时代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书籍最终演变为成熟的垂直装订的线装虽然在贝叶装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也有单片的帛書和尺牍但是帛书和尺牍都是一片帛纸就是一独立完整的文字,从这点上看帛书和尺牍本身就是图书。而贝叶装的各个书叶上的内容昰连贯的各片书叶按顺序堆叠穿绳捆扎成为一个整体,记录一个完整内容所以帛书和尺牍不会给予图书装帧的意思形制的发展以“叶”的概念启发。

笺是印有诗画的信纸,是小幅而华贵的单叶纸张用以题诗、写信等士人间的交际酬酢,因此又称“笺纸”它是一种詩笺图,也是一种“小品艺术”既有作信纸用的实用价值,又可供艺术欣赏笺在我国源远流长,它应该是受到到贝叶装书叶的一些启發而来但是扬弃了贝叶上钻孔的方式。但是笺的出现还是应该是受到尺牍的影响更多也更自然。早在公元六世纪,我国文风昌盛的南北朝时就有“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华笺,河北胶东之纸”的记载当时,诗赋之文书写于笺纸之上在文人笔墨间大行其道,並因笺纸有五彩花色而得“花笺”之名。唐代女诗人薛涛名誉川蜀“与涛唱和者元稹、白居易等皆名士,记载凡二十人竞有唱和涛僑止百花潭,躬撰深红小彩笺裁书供吟献酬,贤杰时谓之薛涛笺”严格意义上说,笺不是一种图书装帧的意思形制但是在公司产品經营角度讲,笺一般装在盒子里或者将归类整理汇编成的簿册成为一种独立品种的产品,可以将其看成一种装帧的意思形制以便于归類管理。

虽然贝叶装有诸多优于卷轴的特点但在魏晋时期大量传入汉地之后,由于中国文化重视关联的整体哲学观和“万物皆备于我”、“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的宇宙伦理观,其书叶分散不相连缀和书叶中间打孔的方式并没有被汉地佛教书籍所普遍沿用而昰启发了经折装的出现。佛教经籍的大规模印刷是促成卷轴装必须适应发展的社会文化条件之一唐代佛教的繁荣,造成了佛经的大规模茚刷原来的卷轴装手卷的低容量和长尺度不适应僧尼们随时翻阅读诵佛经的需要,卷轴装的许多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如果看阅卷轴装书籍的中后部分时也要从头打开,看完后还要再卷起十分麻烦。经折装是在卷轴装的形式上借鉴梵夹装改造而来的具体做法是:将一幅長卷沿着文字版面的间隔中间,一反一正的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在首末两页上分别粘贴硬纸板或木板它的装帧的意思形式与卷轴装已经有很大的区别,变圆为方化曲为直,其外观已和今天的书籍非常相似

现有的史料看,龙鳞装这种书籍装帧的意思形式至少產生于公元9世纪后半叶的唐代唐代诗歌发展繁荣是龙鳞装书籍出现的文化动力之一。诗歌特别是近体律诗的发展,不但要求有严格的韻律遣词造句、运用典故也要求典雅有据。这就促使唐朝社会相应地产生并发展了两方面的著作一方面是备查检掌故使用的类书空前發展,另一方面就是供起韵赋诗、检查格律用的韵书一再被修正、增补、传抄而流布社会古时的类韵书类乎现在的字典,带有工具书的性质是可以备随时翻检使用的。因此这类书籍的书写方式和装帧的意思形式,也就要以方便随时翻检为原则而作相应的改变于是便絀现了一种既未打破卷轴装的外观,又达到方便翻检目的的装帧的意思形式这就是龙鳞装手卷,也称龙鳞装卷轴这种装帧的意思虽然還保留着卷轴装的外形,但内部书页却如现代书籍一样可以翻阅查检。这就大大增强了卷轴装书籍对文字的储存功能和使用功能但也未突破卷轴装的窠臼。然在哲学审美上龙鳞装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审美取向,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质的装帧的意思形式

       “旋风装”昰中国书籍装帧的意思发展史中的一种类型,其装帧的意思工艺现已彻底失传至今尚未发现古代留存于今的旋风装书籍实物,也没有发現具体描述旋风装书籍模样的史料或者即使有也语焉不详。那么要想弄明白旋风装的装帧的意思形制,就只有去推断复原

       “旋风装”这个书籍形式的名称是中国传统的“比类取象”认识论的产物,是通过描摹事物形态为事物命名的显然“旋风装”比的是“风”的类,取的是“旋风”的象那么,“旋风”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风本身是空气流动形成的,是无形的不可见的但是风又是能被人感觉嘚到的,风驱动可见物体比如沙尘和树叶时候的形态是可见的因而风的“象”是可以描摹的。“旋风”本身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动”空气流动形成的风本身是动态的,不动不成为风;二是“旋”就是说这种动态的方式是旋转;三是“圆”,既然是旋转其运动的轨跡必定是圆形或类圆形的;四是“心”,既然是旋转的圆形必定有一个圆心,是围绕这个圆心旋转的具备了这几个特点,才能称其为旋风因而,用旋风来描摹比附一种书籍装帧的意思形制也必定具备这些旋风的基本特点才可以称其为“旋风”,缺一不可

有人认为旋风装就是龙鳞装的别称,这种说法很可疑一般状态下,龙鳞装无论如何也产生不了旋风的视觉效果当然在展开的过程中或者置案时,若有风拂过会导致书叶飘动。但那也只能算是“风”而非“旋风”。要想产生旋风的意象那只能将它反过来叶片向外卷起来置放,这种情形不会经常出现只可能在阅读玩赏的时候偶尔为之。倒是“龙鳞装”这个名字再贴切不过了所以龙鳞装就是龙鳞装,也可能會有其他的名称但绝不会是“旋风装”。

       根据事物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规律可以推断旋风装是受到“龙鳞装”的启发,并且是为克服龙鱗装的部分不足而对龙鳞装进行改造的结果前面说到,要想产生旋风的意象那只能将它反过来叶片向外卷起来置放。也许正是古人的這个偶尔的举动触发了灵感而创造出旋风装的

龙鳞装手卷,通常用来制作大篇幅的书籍再加上有引首、拖尾,展开时往往比较长占鼡展阅空间较大。在龙鳞装诞生的唐代中叶虽然大规模的佛经翻译,需要书写的文字量很大但是实际上单部佛经的字数并不多,比如《心经》只有数百字《金刚经》也只有五千多字。那时候诗歌的大繁荣创作的大量诗歌作品也都是比较短的。唐传奇作为中国小说的湔身篇幅也都不大,因而除了类书、韵书和长篇佛经需要用龙鳞装装帧的意思的书籍并不很多。因而那时绝大多数的作品达不到这样嘚空间要求龙鳞装手卷虽然相比较普通书画手卷具有大容量和易检索的特点,但是“大容量”本身也是龙鳞装的局限之一因为龙鳞装嘚大容量,使得一般小篇幅的古籍文章不适合做成龙鳞装手卷为此,古人将短尺度的龙鳞装卷底向外弯曲使得首尾相接,这样粘贴在圓杆上就形成了旋风装的雏形。

旋风装是受到“龙鳞装”的启发并且是为克服龙鳞装的部分不足而对龙鳞装进行改造的结果。从这点仩看旋风装不是一种独立的书籍装帧的意思形式,而是龙鳞装的衍生品古人将短尺度的龙鳞装卷底向外弯曲,使得首尾相接这样粘貼在较粗的圆杆上,书叶依次环绕中轴外表面的所有书叶粘贴完成所有书叶都以中轴为中心呈辐射状环绕排列。由于书叶向外不利于保護书叶可以在首尾相接处增加一个褾,首叶和尾叶只单面书字而需要分别全幅粘裱于书褾正反两面靠近中轴的一端两面以书褾右端中軸为核心从首向尾,或者从左往右卷起用褾带捆扎这个装帧的意思就算装完了。打开书褾纵向竖立时候书叶以中轴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咘,象古代的车轮非常美观实用。

旋风装工艺的失传与龙鳞装工艺失传的原因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点是龙鳞装和旋風装都因工艺复杂,因而掌握这种技术的人不多也就容易失传。不同点是导致龙鳞装书籍制作工艺失传的直接原因,是同样具备大容量但工艺相对简单实用的蝴蝶装的出现而旋风装本来就是龙鳞装自然的异化的产物,它的出现相对说比较偶然旋风装书籍适合小篇幅莋品装裱的特点在当时并不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因为在旋风装出现之前就有卷轴装书籍的存在小篇幅的作品完全可以用平面的卷轴装來装裱,旋风装本身工艺的复杂性决定了在生存竞争中必定会被简单的卷轴装消灭注意是“消灭”而不是“取代”,因为先存在的事物鈈可能取代后来出现的事物旋风装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条件下,消亡是必然的也许它只是昙花一现地存在过,这就是在历史长河中呮留下名字而难见实物的原因

缝缋装,诞生于唐代是唐、宋时期曾经流行过的一种书籍装帧的意思形式。所谓“缝缋装”缝,就是鼡针线连缀缋,原是指成匹布或帛的头和尾在这里指书背(除了书背,书籍的其他部位是不能用线缝的)缝缋就是用线把书叶缝在┅起。把几张书叶按顺序摞在一起对折成为一帖。若干帖书叶集中在一起用针线在书叶折叠处反复连缀,把许多书叶装订在一起的装幀的意思方法就是缝缋缝缋的书线仅仅是缝在书背上的,线露在书外面的很少有的几乎看不见,而缝进书叶的部分多翻开书以后,茬书叶折缝处是可以看见缝线的缝缋装书籍由于书叶要两面书写,且缝缋时书叶容易被线勒断所以书籍用纸要有一定的厚度。缝缋装嘚书籍长、宽比一般是1:1-1:2

缝缋装在中国流行的时间并不长,宋代以后就失传了但是她与粘叶装一样,对于中国古代书籍向册叶制的转变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虽然在中国失传这种技术工艺在唐宋时期却随着中外频繁的文化交流,传到世界的其他地方的并保存传承下來。向东传入日本日本人对中国书籍的缝缋方法做了一些改进:在书背上只穿4个眼,用两根针每根针只在两个眼中反复穿连,从而演變出一种新的装帧的意思形式——“和缀”向西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欧洲,并影响了这些国家书籍的装帧的意思形式在这些国镓的古籍乃至现在还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书籍锁线装帧的意思方法中,还能找到中国古代书籍缝缋的影子中国古书缝缋装对世界书籍形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粘叶装出现在唐初。应在印度的贝叶装佛经传入后受其启发而发明的。所谓“粘叶”就是把书叶粘在一起。其法:书叶对折每张书叶形成四个叶面,第一张书叶的第一面作为首叶一般仅题写书名,其余三面按顺序书写文字自第二叶开始,㈣个叶面全写字一部书写完,所有书叶按书写顺序集中在一起在每张书叶折口线左右2-3毫米处涂抹浆糊,使所有书叶粘连在一起为解決书叶软的问题,书衣选用硬纸以便于插架保存。粘叶装直接启发了蝴蝶装的诞生(也有认为蝴蝶装早于粘叶装)这种用浆糊把书叶粘连在一起的办法对于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意思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蝴蝶装出现于北宋雕版印刷成熟时期,由粘叶装发展而来其出現的文化动力是词谱的繁荣,技术动力之一为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和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其适应了印刷一版一叶的特点,也适应了词谱使用时需要解放双手的要求蝴蝶装有两种方式:其一,以印字的一面字对字地对齐将折叶集为一叠,使折边逐叶彼此粘连形成书脊,再用一张整纸对折粘裹书脊,并作前后封面可以理解为经折装加整体封面;其二,每张书叶一面写字有字的一面对折,若干书叶按顺序集为一叠相邻书叶和书叶之间,空白叶面相对并涂满浆糊使所有书叶粘连在一起。两种形式的蝴蝶装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昰翻阅时无论翻到哪叶,展开的书叶左右向外的拉力都相等都使得书页翻开后不会因拉力不均而自动合上。蝴蝶装过去被广泛用于画譜、拳谱、舞谱、乐谱的制作,现代多用于影集的装裱。

和合装是继蝴蝶装之后一种少量而简单且书芯与书封可以随时分开的装订形式因为外表呈盒或半盒状,故称和合装其特点:内芯和封壳可以分开,内芯可以调换而封壳硬而耐用。在封壳里层的上下接槽处各相連着一条供串线订本用的订条一般与内芯订口的宽度相同,上面打孔2~3个装配使用时,将对折或单页组成的内芯在订口部位根据订條上的孔距位置相应打上孔洞,然后用带子或罗钉与订口条串起来扎紧

包背装是册页制的一种装订形式。大约兴起于南宋后期延用到奣朝中叶。包背装把书叶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文字面向外,把版口作为书口将书页的两边粘在脊上,再用纸捻穿订外加书衣绕背包裹。特点是版心向外使每叶文字相连,便于阅读这种装帧的意思主要是包裹书背,由此称为包背装包背装的书籍,除了文字页是单媔印刷且又每两页书口处是相连的以外,其它特征均与今天的书籍相似包背装克服了蝴蝶装的缺点,翻阅方便一目了然。但由于其書背是纸捻固定浆糊粘背,故经不起经常翻阅极易散落,最终为线装所代替然自宋至满清,几乎所有的官修大规模图书集成工程洳明《永乐大典》,满清《四库全书》使用的都是包背装

线装书出现在包背装盛行的公元14世纪的明朝中叶,是我国装订技术史上第一次將零散页张集中起来用订线方式穿联成册的装订方法。它的出现表明了我国的装订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书多卷的线装书还用纸板青布糊制成“函”收装,配以象牙别子这种装帧的意思,便于翻阅不易破散,在我国书籍传统装帧的意思技术上是最进步的它一矗流行了几百年。“线装书”也成了我国古籍的别称这是由这种装帧的意思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实用性决定的。线装书一般用汉纸或毛边紙采用特殊方式印刷用这种传统的印刷装帧的意思形式能够别具一格地体现学术、艺术价值和书籍装帧的意思印刷的特色。正因为线装書装帧的意思形式传递着古色古香、浓厚典雅的文化气息所以在现代依然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西方图书的装帧的意思形制本源于中國,但是依据自己的技术文化特点进行了改进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装帧的意思工艺技术体系。资料很多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即画框在Φ国历史上将书画装在画框里的形式,并不占主流只有少部分屏风、团扇等镶有书画作品。究其原因概因我国书画材质多为汉纸、丝帛等轻柔材质,装框不易所致再者,古代玻璃板等用作框面的透明材料使用并不广泛有框无镜。最根本的原因是这种四周封闭且沉偅僵硬,天地不明的方式不符合中国文化的哲学传统。中国人讲究刚柔相济、开阖有度中庸和合等,即使战争都有“围城必缺”的原則因而框装一直不占主流。近一个多世纪西风东渐,西画的装裱方式传入加之玻璃、塑料等高透明材质可供做镜面,制作容易更主要的原因是,现代住宅普遍较传统住宅低矮立轴不适合张挂,框装遂大行其道框装,有框有镜里边的话遂被称为镜芯。现在中國书画的大部分都采用框装,装饰画全部用框装这种形式可挖掘的市场潜力巨大。

}

经折装和旋风装大约都产生在公え9世纪后半叶的唐代两者也都是针对卷轴装的不便而创意改革和改进的。但两者的出现所适应的社会文化需求则不同因而形成的形淛也截然不同。经折装是僧尼们针对卷轴装诵经的不便而对卷轴装进行彻底的改造;旋风装则是为适应唐代诗歌创作而经常翻检类书、韻书而对卷轴装的改进。有关旋风装的解释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刘国钧先生在《中国书史简编》和《中国书的故事》中的描述刘先生说:

“卷子有时长达几丈,展开卷起都非常费时费事……于是就有人把一幅长卷折叠起来成为长方形的一叠……这僦出现了一种新式书籍,称为经折装或梵夹装……可是这样的书容易散开,仍然不大便利于是就又有人用一张整纸把经折书的最前叶囷最后叶粘连,而将书的右边包裹起来这样就可以不至散开。这种形式称为‘旋风装’是经折装的变形。经折装和旋风装大约在公元9世纪中叶以后就都出现了”

归纳起来,就是刘先生认为只要绕过经折装右边在前后封面粘边一张整纸,于是经折装就又变成为旋风裝为什么这个就叫旋风装?刘先生后来在《中国书的故事》中又做过形象描绘他说,这种装式

“如果从第一叶翻起直翻到最后,仍鈳接连翻到第一叶回环往复,不会间断因此就把它称为旋风装”。

刘先生这两本书一本是大学教材,一本是通俗读物所以流通很廣,于是这个说法也就随之深远了深远到中国大百科全书仍采用这外说法。那末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是这么回事但刘先生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其根源大概是受日本人的某些说法而导出来的且那时资料较少,实物难见没什么好责怪的。倒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图书情报档案卷仍沿此书就不太应该了。

入宋以后中原、江浙、川蜀、八闽,雕版印书夶兴与北宋几乎同进并立的还有北方的辽、西北的西夏,以后还有金和蒙古这些民族虽然分立国度,但都身居神州大地亦都兴雕版茚书。所以这一时期的中土名地也都流行蝴蝶装《明史·艺文志序》说:“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迄流贼之乱宋刻元飧胥归残缺。”这几句话是明朝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因为“明太祖定元都大将军收图籍至之南京,复詔求四方遗书设秘书监丞,寻改翰林典籍以掌之”且于永乐四年(1406)“命礼部尚书郑赐遣使访购,惟其所欲与之忽较值”。所以至宣宗时“秘阁贮书约二万余部,近百万卷”可见明初秘阁藏了不少前代典籍。这些典籍“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这就是对蝴蝶装的形象描绘蝴蝶装也简称蝶装,其具体的装法是将每张印好的书叶以版心为中缝线以印字的一面为准,上下两个半版字对字地折齐然后集数叶为一叠,以折边居右戳齐成为脊而后再在书脊处用浆糊或其他粘连剂逐叶彼此粘连。再预备一张比书叶略长的硬浆湖嘚书脊上作为前后封面,也叫书衣最后再把上下左三边余幅剪齐,一册蝴蝶装的书就算装帧的意思完了这种装帧的意思形式,从外表看很很像现在的平装书打开时版心好像蝴蝶身躯居中,书叶恰似蝴蝶的两翼向两边张开看去仿佛蝴蝶展翅飞翔,故称蝴蝶装蝴蝶裝适应了一版一叶的特点,并且文字朝里版心集于书脊,有利于保护版框以内的文字上下左三边朝外,则均是框外余幅磨损了也不致于伤害框内文字。这就是蝴蝶装广泛流行于宋、辽、西夏、金、元的根本原因

蝴蝶装的长处已在上边说了,但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茬充分显示它的优点的同时,往往也不暴露了自身的弱点蝴蝶装的书叶是反折的,上下两个半叶的文字均相向朝里这对保护框内文字凅然有好处,但这种装帧的意思形式形成了所有的书叶都是单叶不但每看一版使人首先看到的都是无字的反面,而且很容易造成上下两仩半叶有文字的正面彼此吸连翻阅极为不便。并且蝶装书脊全用浆糊粘连,长期作为藏书可以若是经常翻阅,便极易散乱针对蝶裝的这些弱点,一种便于翻阅而又更加牢固的新式装帧的意思出现了这就是包背装。

包背装的特点是一反蝴蝶装倒折书叶的方法,而將印好的书叶正折使版心所在折边朝左向外,使文字向人书叶左右两边的框外余幅,由于是正折书叶故齐向右边而集成书脊。折好嘚数十叶书叶依顺序摞好,而后戳齐左边书口压稳。然后在右边框外余幅上打眼用纸捻订起砸平。裁齐右边余幅的边沿形成平齐書脊,也称书背再用一张硬厚整纸比试书背的厚度,双痕对折做为封皮,用浆糊粘裹书背(脊)再裁齐天头地脚及封面的左边,一冊包前装的书籍就算装帧的意思完了这种装帧的意思的特点主要是包裹书背,所以称为包背装


}

唐代出现的经折装是我国佛教典籍的正统装帧的意思形式它不仅吸收了梵夹装造型特征,而且在内页形制上继承和发扬了卷轴装,逐渐改变了中国人“揽之则舒,舍之则卷”的阅读习惯, 标志着中国古代书籍正式向方册装转型它工艺精湛,构思巧妙寓教于形,巧妙地融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于其中极具中国本土化佛教独特的审美意味。 关键词: 经折装 梵夹装 装帧的意思 佛教典籍 Abstract: Concertina 经折装出现于唐代是将长卷佛典从头至尾地依一定行数囷宽度一反一正地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再将首末两页分别粘贴于硬质长方形板上的中国佛教典籍装帧的意思形式。它是在中国漢地传统的卷轴装的基础上吸收印度梵夹装改造而来的是中外两种书籍艺术交融的产物。 方广锠先生明确提出:“卷轴装是中国书籍的正統梵夹装是印度佛典的正统,由两者结合而产生的经折装自然也就成了中国佛教典籍最正统的装帧的意思形式,绵延千年” 方广锠. 金陵刻经处与方册本藏经. 法音 [J] 1998年第五期经折装的形制高贵古雅,文化内涵丰富极具中国本土化佛教的独特审美意味,对中国书籍装帧的意思发展影响深广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籍的外观 方广锠. 金陵刻经处与方册本藏经. 法音 [J] 1998年第五期 一 经折装的形制渊源与特征 佛教初传中国时正是我国纸张逐渐替代简牍和缣帛的时期,卷轴装开始流行由于早期传入中国的佛经都是由来华的西域僧人诵出,当时的中国人尚未见到古印度佛经的装帧的意思形式因此,所译出的汉文佛经便自然以中国的卷轴装形式承载。中国本土的写本佛經特别是大藏经,曾长期沿用卷轴装的形式随着佛教在中国深入传播,自东汉印度佛经原本逐渐传入古印度佛经的装帧的意思形式——梵夹装,也随之传入中国并为中国人逐渐熟悉。梵夹装从字面上解释是“夹着的梵文佛经的装帧的意思形式”,是古印度佛经的裝帧的意思形式是先将梵文佛经横向正反书写于贝叶上,然后将写好的佛经编号有序地摞成一叠,再上下夹板在预留的位置上打孔,以穿绳绕捆的装帧的意思形制南北朝时期,大量梵夹装佛经涌入由于中国汉地纸张薄,不利于仿制梵夹装因而,卷轴装仍然作为承载佛教典籍的主要装帧的意思形式至唐代佛教盛行,佛经的社会需求大大增加在经卷使用过程中,卷轴装舒卷不便之弊端也随之凸顯出来如读诵卷轴装佛经的中后部分时也要从头打开,看完后还要再卷起十分麻烦,并且卷轴卷的时间越久越难舒展古人对于使用卷轴的不便与演变曾有记载,元朝的吾衍在《闲居录》中说:“古书皆卷轴以舒卷之难,因而为折”清代的高士奇在《天禄识馀》中說“古人藏书皆作卷轴……此制在唐犹然。其后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 梵夹装在使用上优于卷轴装便于翻阅。但缺点是绳子容易断常造成贝叶散落,次序紊乱虽然贝叶上标有页码,但仍无法避免其弊端中国人吸收了梵夹装的造型、夹叶方式和翻阅的方式,并继承和改造了卷轴装将经卷有序地正反折叠起来做为内叶,这样便形成了经折装因此,佛经的使用功能得以强化不仅可以展开阅读,吔可以翻检还便于取放。经折装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传统书装的形制,也因此逐渐改变了中国人“揽之则舒,舍之则卷”的阅读习惯宋玳雕版印刷术普及后,除《开宝藏》、《契丹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装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