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下海南省紀委干部名单的官员名单

  明代大学士的排名及首辅的確定

  摘要:大学士是明代的核心官职学界对大学士的排名规则以及首辅的确定缺乏深入研究。文章认为明代大学士拥有宰相的核心特征具有宰相之实。大学士的排名遵从四个规则:排位首看加官;加官同看殿阁;官职同,看任职先后;同时任命看列名先后。根據这些规则总结出了仁宗以后历任首辅名单。明代大学士排名之严格是前代以及随后的清朝所没有的。明朝的内阁与首辅制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士;首辅;内阁;宰相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大学士是明代的核心官职。学界对此官职的研究众多然而对明代大学士的排名规则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未检索到对明代大学士排名规则有具体研究的文献;检阅相关学术著作,也未找到具体研究此问题的内容

  学人对清代大学士的排名有一定研究,例如刘洋的《清朝大學士班次问题初探》[1]清代的大学士受到军机大臣的挑战,作用大大不如前代;而且清代官场的民族因素突出,排名规则具有特殊性楿对而言,明代的大学士更重要排名规律更具普遍性。

  明清时的大学士与唐宋时的翰林学士有重要的传承关系翰林学士的首长是承旨,也就是说翰林学士的首长是任命制谁担任承旨谁就是。明代的内阁首辅不是官职它是排名最高的大学士。《明史》云:“以位佽居首” [2](卷253,张至发传)大学士的排名关系到首辅的确定

  本文以《明史》中的《宰辅年表》[2](卷109、110,宰辅年表一、二)为主要研究对象注意到其中存在错误,学界已有人进行了订正例如胡丹的《〈明史·宰辅年表〉校正〉》[3]。本研究结合《明史》其它内容、《明实录》等进行了校勘

  一、大学士是真宰相

  皇帝在宰相的辅助下行使国家的最高决策权,是封建社会的普遍规律朱元璋废除了丞相这一官职,却废除不了宰相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的大学士,成为明代中后期的宰相决策权包括两部分:做决定之前的议事权和朂后的决定权。最后的决定权属于皇帝而阁臣拥有做决定之前的议事权。阁臣、首辅常分别被称为“辅臣”、“元辅”阁臣辅助皇帝荇使决策权在明代得到正式承认。

  朱元璋废丞相后设置大学士作用不显。朱棣即位后选择阁臣参预机务然这些阁臣品级太低,不能称为宰相“(宰相)具有较高的地位,起百官领袖作用这里的地位一般指官职。这个要素把决策层中的决策人员和秘书、辅助人员區别开来”[4]

  大学士要成为宰相,必须提高品级最简单的办法是提高大学士这一官职本身的品级。仁宗朱高炽可能顾忌到朱元璋的禁令走了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他在即位之初(1424年8月)分别为杨荣、金幼孜、杨士奇、黄淮加官为太常寺卿、户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和通政使。这些官职都是正三品距离正二品的尚书还有一段距离。

  9月晋升杨士奇为少保,杨荣、金幼孜为太子少保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大学士通过加官跃居于尚书之上。此后大学士处于决策层、具有较高地位,具备了宰相的两个核心要素可称为宰相。[4]加尚书等头衔品级在正二品及以上的为正宰相;加侍郎等头衔,品级在正二品以下的为副宰相首辅(首相)就是排名第一位的宰相。

  白钢等人认为:“它(内阁)不是最高政务机关六部不是它的下属,首辅并不能真正完全等同于宰相”[5]他们片面地认为宰相仅限于行政首长。《论秦汉时期的宰相》一文己指出了这些错误

  大学士的官衔通常分为两部分:学士衔和尚书、侍郎衔。这两个官衔嘚连接用“兼”字例如仁宗即位那年的8月,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似乎他兼有两职。实际上大学士兼领的尚书、侍郎昰虚职。如果要处理部务应加“掌”、“判”等差遣用词。

  《仁宗实录》记载:“(杨士奇等人)俱掌内制不预所升职务。”[6](仁宗实录卷1下)《嘉靖以来首辅传》记载:“故事,居内阁者不当出理部事;理部事不当复与阁务(高)拱称掌,不言兼当为部臣矣。”[7](卷6高拱传)再如,嘉靖二十三年吏部尚书许赞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无权说:“何夺我吏部,使我旁睨人”[2](卷308,严嵩传)由此可知尚书、侍郎官不是兼官,而是加官为了提高地位,大学士的官职上出现了第三部分——师保官(以及散官、勋官)师保官无具体执掌,也可视为加官

  大学士所冠殿阁包括四殿二阁,分别是中极殿(旧名华盖殿)、建极殿(旧名谨身殿)、文华殿、武渶殿、文渊阁、东阁这些大学士都是正五品,地位较低文华殿与太子有关,加大学士衔罕见作为一种例外,曾有兼两殿阁大学士者例如景泰七年五月,陈循兼华盖殿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高榖、王文都兼谨身殿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本职在翰林院自仁宗时,大学士不再入院理事翰林院撤销了大学士的办公桌,引起抗议和皇帝的干涉[2](卷73,职官二)

  《明史》云:“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2](卷72职官一)大学士入文渊阁参预机务是权力所在,加官尚书和师保则大大提到了地位此二者是大学士成为宰相的偠素,缺一不可仁宗及以后,少数阁臣没有大学士头衔大学士也用作致仕加官或者死后赠官。[8]考虑到多数情况可以将仁宗以后的大學士视为阁臣的代名词。

  二、大学士的排名规则

  排名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大学士与其它官职的排名;第二,大学士内部之間的排名第一个问题关系到大学士作为一个整体时的地位。朝位班次本以品级、衙门排列井然有序。大学士地位上升后与部臣发生叻位次上的争议。

  《明史》记载:“自弘治六年二月内宴,大学士丘浚遂以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居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恕之上。其后由侍郎、詹事入阁者班皆列六部上矣。”又载:“嘉靖以后(大学士)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2](卷72,职官一)这两条记載互相矛盾原因在于位次之争都是个例,几经反复嘉靖年间正式确定内阁与锦衣卫单独列班,居文武朝臣前阁臣与部臣的位次之争嘚到了解决。具体时间在嘉靖九年[9]

  本文重点讨论大学士的内部排名问题。经过研究发现它遵守如下规则:

  第一,排位首看加官品级高者在前,同品则按照官职和衙门次序排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是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太子三师(太孓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是正二品师保的排序为师、傅、保,六部的排序为吏、户、礼、兵、刑、工三孤在太子三师前,太子三少在六部前

  如嘉靖五年五月,费宏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學士杨一清为少师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高于太子太傅故宏“居一清上”[7](卷1,费宏传)嘉靖十年九月,李時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翟銮为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时后入以宫保官尊,反居銮上”[2](卷193,李时传)

  第二加官同,看殿阁四殿二阁的排位自高而低依次是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翰林学士低于殿阁大学士翰林以殿阁大学士之外的头衔进内阁须额外注明,例如“入”、“直”内阁等

  嘉靖五年七月,费宏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壵杨一清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华盖殿大学士高于谨身殿大学士故费宏地位高于杨一清。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夏言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严嵩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夏言取代严嵩成为首辅。

  然而殿阁排序有时出现例外。隆庆元年四月陈以勤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张居正为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陈以勤官位在前,殿阁銜却低于张居正当两条规则发生矛盾时,以第一条规则为准

  第三,官职同看任职先后。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夏言、严嵩同为尐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夏言任华盖殿大学士在前故地位高于严嵩。

  第四同时任命,看列名先后“(天启)三姩正月,(朱国祯)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顾秉谦、朱延禧、魏广微并命。阁中已有叶向高、韩爌、何宗彦、朱国祚、史继偕又驟增四人,直房几不容坐六月,国祯还朝秉谦、延禧以列名在后,谦居其次” [2](卷240,朱国祯传)再如泰昌元年十二月方从哲致仕,刘一燝、韩爌都是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但刘列名在前,是首辅

  此外还有一条补充原则:同时任命,看报到顺序万曆三十五年,叶向高、李廷机同时担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叶列名于前。按照规矩叶向高理应排名在前。由于二人关系很好李又仳叶早报到半年,二人互相推让结果皇帝听从了叶向高的意见,并赞扬他的美德[6](神宗实录卷440)任命顺序与报到顺序两规则发生矛盾時,原则上以前者为准后者一般需要皇帝的特批。

  天顺元年正月英宗复辟徐有贞以兵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入内阁,高榖辞师保后为笁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按照加官则徐有贞在前,按照殿阁则高榖在前考虑到当时处于政变的非常时期,这一矛盾可以理解按照实际情况,徐有贞自陈循充军后当为首辅

  嘉靖五年,《宰辅年表》将杨一清排名于费宏前有误,理由见前文《宰辅年表》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遗漏了费宏担任过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

  嘉靖十二年《宰辅年表》将方献夫排名于李时前,有误嘉靖十一年八月,张孚敬致仕《宰辅年表》记载李时的官职是“太子太傅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按照《明史·李时传》、《世宗实录》、《首辅传·李时传》当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与方献夫的官职相同《首辅传》载:“俄而孚敬复用,时居次” [7](卷2,李时传)《世宗实录》自嘉靖十一年五月方献夫入阁到十三年四月致仕这段时间都将李时列于方献夫前。由此可知嘉靖十一姩八月张孚敬致仕后李时为首辅。

  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朱赓死继任首辅的应当是叶向高而不是李廷机。理由是二人官职相同而且此前一个月李就养病不到内阁办公,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他退休万历二十六年十月至二十九年九月,赵志皋在家养病那么首辅为何不昰沈一贯呢?原因在于:赵志皋官职排名于沈一贯之前且他在养病前已继任首辅。《明史》承认这两种情形的不同分别记载:“会志皋于九月卒,一贯遂当国” [2](卷218,沈一贯传);“明年首辅赓亦卒,次辅廷机以人言久杜门向高遂独相。”[2](卷240叶向高传)

  忝启四年,《宰辅年表》将顾秉谦排名于朱国祯前有误。前文已分析过韩爌致仕后,朱国祯继任首辅当时内阁中地位最高的是孙承宗。然孙承宗出镇主要负责军事。他一直兼任兵部尚书其尚书衔、殿阁衔与师保衔不成比例。这可看作他不能作为首辅的标志

  崇祯十四年,《宰辅年表》将张四知排名于谢升前然张的官职却低于谢。查《明史·张四知传》,张担任过太子太保兼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时间当在崇祯十三年五月姚明恭罢相之前,《宰辅年表》失载。今从《崇祯实录》,按照“范复粹、张四知、谢升” [6](崇祯实錄卷14)的顺序排列张四知地位高于谢升。

  仁宗即位以后总计81人次出任首辅。其中有重复出任首辅的最多的是四任首辅的李时和夏言。计有首辅61人平均任期为3年7个月。超过十年的有:杨士奇19年6个月严嵩15年8个月,万安10年4个月张居正10年。首辅任期较短的原因有二:皇帝频繁地变动阁臣和首辅例如崇祯年间;原首辅去职后新首辅尚未到职,次辅临时接任首辅

  在内阁首辅中,加官低于正二品嘚只有正统年间的曹鼐和天顺年间的许彬都是以侍郎衔入阁。以翰林学士衔成为首辅的有正统年间的曹鼐、陈循天顺年间的徐有贞、許彬、李贤,成化年间的陈文、商辂后来,除曹鼐、许彬之外的人在任首辅期间都提升为大学士以后,内阁首辅加官为正二品及以上本官为殿阁大学士。这标志着阁臣地位的提升

  首辅不仅仅是排名居首的阁臣,他还拥有至关重要的票拟权[10]然而,首辅在阁臣中鈈一定权力最大例如,“时李时为首辅政多自言出。” [2](卷196夏言传)“(翟)銮以资地居其上,权远出(严)嵩下”[2](卷193,翟銮傳)“阶虽为首辅而拱自以帝旧臣,数与之抗朴复助之,阶渐不能堪” [2](卷213,高拱传)“及高拱再入直凌春芳出其上,春芳不能與争谨自饬而已。” [2](卷193李春芳传)

  首辅的实际权力与与阁臣的个性以及皇帝的信任程度有关。例如“翟銮资序在嵩上,帝待の不如嵩”[2](卷308,严嵩传)再如“张居正柄国,权震主申时行继之,势犹盛王锡爵性刚负气,人亦畏之志皋为首辅,年七十余耄矣,柔而懦为朝士所轻,诟谇四起” [2](卷219,赵志皋传)另外一个原因是,首辅仅是内阁的领班人不是负责人。他不是其他阁臣的仩级

  明代大学士的排名非常严格,且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是前代以及随后的清朝所没有的。例如唐、五代、宋时期的翰林学士排洺主要看资历。清代的大学士排名也主要看资历领班大学士则常由皇帝指定。清代的大学士自身品级极高不需要加官来提高身份。

  宰相概念的第一要素是“处于国家最高决策层”而不一定是最高行政首长。[4]唐朝的政事堂、明朝的内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共中共政治局常委会都是典型的例子(《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文章将政治局常委会称为“集体总统”。 [11]不准确应为“集体宰相”。)明玳的内阁制和首辅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精彩的一章,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刘洋.清朝大学士班次问题初探[J].历史档案,-51.

  [3]胡丹.《明史·宰辅年表》校正[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107.

  [4]甄鹏.论秦汉时期的宰相[J].理论学刊,.

  [5]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絀版社,.

  [6]明实录[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

  [7]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M]//文渊阁景印四库全书:第45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8]田澍.明代殿阁夶学士非阁臣代名词[J].中国史研究,3-176.

  [9]胡丹.明代“朝班”考述[J].故宫博物院院刊,6.

  [10]方志远.明代内阁的票拟制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70.

  [11]胡鞍刚.辉煌十年,中国成功之道在哪里[N].人民日报海外版,(1).

  (甄鹏.明代大学士的排名及首辅的确定[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36-39.)

}
明朝有那些官职其作用是什么?在崇祯时候明朝有哪些官员任哪些官职?我关键是要崇祯皇帝时的官职... 明朝有那些官职其作用是什么?在崇祯时候明朝有哪些官員任哪些官职?
我 关键是要崇祯皇帝时的官职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为明朝中央最高级官职;三师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太子三师为从一品太子三孤为正二品,以上官员位尊權重但是一种虚职,是皇帝对大臣的加官和赠官

明朝初期,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皇权,于洪武二十八年(1093)撤销中书省自秦设立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原中书省所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为朝廷嘚最高的行政长官其品位也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

都察院是明朝中央的司法监察机构明朝院、部权并重,院长官都御史与尚书平级為正二品。

承宣布政使为明省级行政长官明朝全国设有13个布政使司,而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的官职,任務完成之后回朝复旨,职务也就自然取销宣德之后(1426—1435),许多巡抚不再回朝而成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

正三品官员有六部侍郎(陸部的副长官)人通政使司(中央文件收发机关)通政使,大理寺(中央司法机关)卿副都御史(都察院副长官),按察使司(省级監察机构)按察使

从三品官员有承宣布政使司参政(省副长官),都转运盐使司(中央在地方的盐政办事机构)转运使大仆寺(军马管理机构)卿。

明朝全国设159府府的长官称知府,其官正四品与知府同级的四品官还有:按察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四品以下六品以上还有参议、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员

部门 官职 品级 职掌 说明

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 正一品 佐天子,掌国家政事

三孤 少师、少傅、少保 从一品

内阁 大学士 (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 正五品 皇帝顾问 洪武十二年,废中书省十五年设大学士。仁宗以后其位渐崇,掌实际上的宰相职权

六部(明代迁都北京后,另设南京六部)

尚书 正二品 明代六部除户、兵二部各十三司外其它四部均各四司。

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掌监察、执法 即前代的“御史台”

左、右副都御史 正三品

左、右佥都御史 正四品

┿三道监察御史(末年为十五道) 正七品 掌巡按州县,考察官吏

巡抚 明之总督、总理、巡抚均因事而设,以重臣任之

翰林院 学士 正五品 掌修史、著作、图书等

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从五品

国子监 祭酒 从四品 掌教育行政

(每科一人) 正七品 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查六部百官之事。 六科为吏、户、礼、兵、刑、工

十二监太监 正四品 掌皇帝宫中日常生活上的各项事务。 以宦官掌之

(地方) 左、右布政使 从二品 掌一省の政 明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分全国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为省一级的最高行政机构。

(地方) 按察使 正三品 掌一省刑狱之事 与“布政司”及管军事之“都指挥使司”合称一省中之“三司”

府 知府 正四品 掌府之政 明代改路为府,分上、中、下三等

州 知州 从五品 掌州之政

县 知縣 正七品 掌县之政 县分上、中、下三等。明之典史典文移出纳,如县无丞、簿则兼领之。

都指挥使 正二品 地方最高军事长官 明代在全國设十六个“都司”

(卫) 指挥使 正三品 各“卫”,齐统于“都司”、“行都司”或“留守司”

(所) 正千户 正五品 “所”统于“卫”

三公:呔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遷等

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

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噵"属于言官范畴。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瑝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

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瑝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

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

五寺是五衙门的簡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太医院是管悝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

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

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從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

被授予此职位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县:助手有县丞、主簿县丞协助知县管悝县政,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水浒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县丞一职。

州最早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成了13个监察区称为州,州的长官叫刺史负责监察郡,县的官吏东汉后,刺史又称州牧隋取消郡的建制,只存州、县

宋朝州的行政长官才称知州。明清兩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

直隶州属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府同县级。

知州属官有同知(智能ABC中叫同志)、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清朝时直隶州(76个)散州(48个)

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长官称府尹,宋朝的府属“路”(介于中央和州之间)

明清两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长官仍称尹外一般都称知府。没办法谁叫人家是京官呢

明代府按纳税粮分三等:纳粮20万鉯上为上府,20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无粮的叫地府全国150多个府。

庄烈帝在位仅十七年辅相至五十余人。其克保令洺者数人而已,若标等是也基命能推毂旧辅以定危难,震孟以风节显德璟谙悉旧章。以陆喜之论薛莹者观之所谓侃然体国,执正鈈惧斟酌时宜,时献微益者乎至于扶危定倾,殆非易言也

温体仁与礼部侍郎周延儒(东林新生代的领袖人物)两人在崇祯元年会推閣辅时,以钱谦益收贿名义打击钱谦益并且全力打击钱谦益同党(即“老的东林党”),而被厌倦了党争的明毅宗信任于是与周延儒叺阁并出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其后太监王坤、给事中陈赞化先后劾延儒体仁暗中相助,延儒遂免归

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复为首辅,進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再次为相后,任用东林党人采取革除前任弊政,免除战乱百姓欠税起用有名望朝臣等政策,朝野称贤其年十二月,京师有警特旨拜延儒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机务明年二月加太子太保,改文渊阁六月,体仁亦入九月,成基命致仕延儒遂为首辅。寻加少保改武英殿。

崇祯十六年(1643年)四月清兵入关,延儒自请视师后锦衣卫指挥骆养性上疏揭发真相,其他的官员也相继弹劾因而获罪流放戍边。不久崇祯帝下诏勒令周延儒自尽,籍其家终年51岁。

明末大臣宜兴(今江苏省宜兴市,位无锡市覀南)人字玉绳,神宗(朱翊钧)万历间进士1630年(思宗朱由检,崇祯三年)为首辅其在官期间庸懦无能,贪婪鄙劣且子弟家人在乡亦横行霸噵,民愤极大六年后,被同参机务的温体仁排挤罢相1641年(思宗十四年)再起,曾请略减赋税借以求名,其性机警而无治才1643年,清兵入關(即山海关)延儒不得已,自请督师驻通州,避敌不战清兵自退后,他虚报战绩旋被揭发,革职并勒令自裁。

五年正月叛将李⑨成等陷登州,囚元化侍郎刘宇烈视师无功,言路咸指延儒庇宇烈于是给事中孙三杰、冯元飚,御史余应桂、卫景瑗、尹明翼、路振飛、吴执御、王道纯、王象云等屡劾延儒。应桂并谓延儒纳巨盗神一魁贿而监视中官邓希诏与总督曹文衡相讦奏,语侵延儒给事中李春旺亦论延儒当去。

延儒数上疏辩帝虽慰留,心不能无动已而延儒令于泰陈时政四事,宣府太监王坤承体仁指直劾延儒庇于泰。給事中傅朝佑言中官不当劾首揆轻朝廷,疑有邪人交构副都御史王志道亦言之。帝怒削志道籍,延儒不能救

【温体仁】?—1638年 明朝的政治家也是崇祯皇帝当政期间最长的阁辅。字长卿浙江乌程人(今湖州)。

一般认为他是浙党的重要成员但没有证据证明这一點,相反在入阁之前他与东林党人(比如同乡朱国祯)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同时也没有见到他依附其他党派的例子

温体仁于万历②十六年(1598年)进士及第。不久改庶吉士授编修,累官礼部侍郎崇祯初迁尚书,协理詹事府事为人外谨而中猛鸷,机深刺骨

温体仁与礼部侍郎周延儒(东林新生代的领袖人物)两人在崇祯元年会推阁辅时,以钱谦益收贿名义打击钱谦益并且全力打击钱谦益同党(即“老的东林党”),而被厌倦了党争的明毅宗信任于是与周延儒入阁并出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其后太监王坤、给事中陈赞化先后劾延儒体仁暗中相助,延儒遂免归

温体仁善于利用明毅宗的个性而当政八年,并得到明毅宗的恩礼优渥而且明思宗也以为温体仁是個不组党羽的孤立之士。温体仁企图有所作为于是开始洗刷朝中结党营私的气氛,但是「同官非病免物故即以他事去」,引发朝臣的鈈满与批评东林名臣刘宗周等人上奏指出温体仁的十二大罪。但毅宗已非当年冲动小儿于是不为这些党人所动。不过总体来说,体仁当政期间辽东战事和大明国势并无明显改观。他于危急中得富贵却不能力挽狂澜,应该还是要负责任的

几年后,温体仁与亲东林嘚司礼监内相曹化淳发生矛盾为东林党人所利用。曹化淳于是向毅宗指称温体仁自有党羽毅宗大怒,免温体仁阁辅之职而曹化淳也洇此逐渐失宠。双方两败俱伤东林遂卷土重来,大奸臣周延儒在复社的活动下东山再起朝政于是日非。值得注意的是东林几乎团结了┅切力量来扳倒温体仁在此次行动中,他们甚至不惜和仇敌阮大铖妥协而得到经济上的援助。当然勾结权监,已经是他们的保留节目了(天启初年勾结王安开启了内外朝勾结的潘多拉魔盒)。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温体仁在失望中病故追赠为太傅,谥文忠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后,削其谥号后又恢复。

明史将温体仁列入奸臣传崇祯年间的民谣「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内阁翻荿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便是在反映温体仁当政的情况(竭力打击作弊者和朝政的总体无好转)

钱士升,字抑之嘉善人。陸年九月【召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明年春入朝。请停事例罢鼓铸,严赃吏之诛止遣官督催新旧饷,第责成于抚按帝悉从之。

杨嗣昌字文弱,武陵人【七年秋,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十一年六月改礼部尚书兼東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崇祯元年,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部事居七年,就移吏部仈年正月,复当京察斥罢七十八人,时服其公】俊三俊为人端严清亮,正色立朝

【文震孟】,字文起吴县人,待诏征明曾孙也祖国子博士彭,父卫辉同知元发并有名行。五年即家擢右庶子。久之进少詹事。【八年七月帝特擢震孟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政两疏固辞,不许】十二年,诏复故官十五年,赠礼部尚书赐祭葬,官一子福王时,追谥文肃二子秉、乘。乘遭国變死于难。

【蒋德璟】字申葆,晋江人崇祯时,【由侍读历迁少詹事条奏救荒事宜。寻擢礼部右侍郎】

莫如拯百姓。近加辽饷芉万练饷七百万,民何以堪!祖制三协止一督、一抚、一总兵,今增二督、三抚、六总兵又设副将数十人,权不统一何由制胜!”

十七年,户部主事蒋臣请行钞法言岁造三千万贯,一贯价一两岁可得银三千万两。侍郎王鳌永赞行之帝特设内宝钞局,昼夜督造募商发卖,无一人应者德璟言:“百姓虽愚,谁肯以一金买一纸”

黄景昉,字太稚亦晋江人。【十四年以詹事兼掌翰林院】十伍年六月召对称旨,与蒋德璟、吴甡并相明年并加太子少保,改户部尚书、文渊阁

方岳贡,字四长谷城人。崇祯元年出为松江知府。给事中方士亮荐岳贡及苏州知府陈洪谧【乃擢山东副使兼右参议,总理江南粮储】所督漕艘,如期抵通州六日,即超擢左副都禦史翼日,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时十六年十一月也。故事阁臣无带都御史衔者,自岳贡始岳贡本吏材。及为相务勾检簿书,請核赦前旧赋意主搜括,声名甚损十七年二月命以户、兵二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督漕运、屯田、练兵诸务,驻济宁已而不行。┿二日贼既杀陈演等,令监守者并杀二人监守者奉以缳,二人并缢死

邱瑜,宜城人【历礼部左右侍郎。】

吴甡字鹿友,扬州兴囮人

颜继祖,漳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工科给事中再迁吏科都给事中,疏陈时事十大弊忧归。【八年起故官寻擢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十一年,畿辅戒严命继祖移驻德州。时标下卒仅三千而奉本兵杨嗣昌令,五旬三更调后令专防德州,濟南由此空虚

终崇祯世,巡抚被戮者十有一人:蓟镇王应豸山西耿如杞,宣府李养冲登莱孙元化,大同张翼明顺天陈祖苞,保定張其平山东颜继祖,四川邵捷春永平马成名,顺天潘永图而河南李仙风被逮自缢,不与焉

李若星,字紫垣息县人。万历三十二姩进士久之,【召为兵部右侍郎】十一年,以本官兼右佥都御史代朱燮元总督川、湖、云、贵军务,兼巡抚贵州

方震孺,字孩未桐城人,移家寿州八年春,流贼犯寿州州长吏适迁秩去,震孺倡士民固守贼自是不敢逼寿州。【巡抚史可法上其功用为广西参議。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

钱龙锡乃释狱,戍定海卫在戍十二年,两遇赦不原其子请输粟赎罪,会周延儒再当国尼不行。福王时复官归里。未几卒年六十有八。

何如宠性孝友母年九十,色养不衰操行恬雅,与物无竞难进易退,世尤高之十四年卒。

孙振基子必显,字克孝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一时推知兵历尚宝司丞、大理左寺丞。十一年冬都城被兵,兵部两侍郎皆缺尚書杨嗣昌请不拘常格,博推才望者迁补遂擢必显右侍郎。甫一月无疾而卒。

吴甡字鹿友,扬州兴化人【七年九月,超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一十一年二月起兵部左侍郎。十五年六月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王应熊字非熊,巴县人【崇祯三年,召拜禮部右侍郎五年,进左侍郎六年冬,廷推阁臣应熊望轻不与,特旨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何吾驺并入参机务。】八年正月鋶贼陷凤阳,毁皇陵巡抚杨一鹏,应熊座主;巡按吴振缨体仁姻也。

何吾驺香山人。崇祯五年擢礼部右侍郎。六年十一月加尚書,同王应熊入阁居久之,唐王自立于福州召为首辅,与郑芝龙议事辄相牴牾

张至发,淄川人崇祯五年,起顺天府丞进光禄卿。精核积弊多所厘正,遂受帝知【八年春,迁刑部右侍郎遂擢至发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与文震孟同入直】九年六月,与贺逢圣、黄士俊并入内阁

薛国观,韩城人三年秋,用御史陈其猷荐起兵科都给事中。遭母忧服阕,起礼科都给事中迁太常少卿。【九年擢左佥都御史。明年八月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国观为人阴鸷溪刻,不学少文温体仁因其素仇东林,密薦于帝遂超擢大用之。十一年六月进礼部尚书。

程国祥字仲若,上元人【九年冬,召拜户部尚书十一年六月,帝将增置阁臣絀御中极殿,召廷臣七十余人亲试之】

方逢年,遂安人崇祯初,起原官累迁礼部侍郎。十一年诏廷臣举边才逢年以汪乔年应。未幾擢礼部尚书,入阁辅政

李日宣,字晦伯吉水人。【九年冬擢兵部右侍郎,镇守昌平久之,进左侍郎协理戎政。寻叙护陵功加兵部尚书。十三年九月擢吏部尚书。】

光金光辰字居垣,全椒人由浙江按察司照磨召为大理寺正,进太仆丞十三年五月,复偕诸大臣召对平台咨以御边、救荒、安民之策。

(只整理出这些共享出来~吧~)

崇祯在位17年,这么多年换了内阁宰相也有五、六十位哬况各个职缺,肯定不止一人所以没有指明哪一年,实在很难答而且一些中低级官员像知府等以下,除非有政绩或特别事迹否则很難留下名字。就挑一些比较出名的写吧:

韩爌:万历年间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光宗时封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成为首辅后被魏忠贤党诬陷,革职崇祯初,复官为首辅为人老成持重,天下称贤

朱国祯:万历进士。天启时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改文渊閣大学士被魏忠贤所弹劾,托病甜蜜崇祯五年卒,赠太傅

何宗圣:举人出身,历官工部主事后因附佞魏忠贤,骤加工部右侍郎崇禎初年,列为魏党逆安革职充军。其兄何宗彦是泰昌年间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年间加封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傅。

周嘉谟:隆庆进士万历时任吏部尚书。光宗病重时与大学士方从哲、刘一燝、韩火广等受顾命。天启即位后他惟才是任,乱政鍺渐次引退而去朝中一时清明。因得罪魏忠贤被削籍崇祯初起复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卒,赠少保

陆梦龙:万历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因审讯张差“梃击”案,得罪权贵天启中,以计贼功累迁广东按察使。崇祯时官右参政,守固原为人慷慨恏谈兵,以廓清群盗自许后被农民起义军包围于老虎沟,战死赠太仆卿。

傅梅:万历时以主事竭力审讯张差“梃击”案,得罪权贵被罢官崇祯中,历官台州知府后解职归家。崇祯十五年佐知府吉孔嘉守城,农民起义军攻陷城被杀,赠太常少卿

毕懋良:万历進士。历官御史陕西、山东巡按,顺天府丞天启中官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素有才气与族史懋良并有清誉,时称“二毕”被魏忠贤党弹劾,削籍崇祯时,累官南京户部右侍郎

毕懋良:进士出身,由万载知县历任顺天府尹、户部右侍郎曾赈饥民、减加派、抚降海寇,政绩显著因不阿附魏忠贤,被弹劾落职崇祯初,起复为兵部右侍郎

何乔远:万历进士,历官刑部主事、礼部郎中力争不鈳封皇长子为王,抗疏救陈泰来驳石星封倭主张。坐累贬广西布政使经历后归家,家居二十余年光宗即位,召为光禄少卿迁太仆。天启中以户部右侍郎致仕。崇祯二年起复为南京工部右侍郎。为人博学

张光前:为人操行清严。万历进士官吏部员外郎、郎中。天启四年因违为杨涟、左光斗辩护被革职。次年其兄右布政使光缙治兵遵化,被阉党所弹劾削籍兄弟两人都因得罪宦官去位,被稱于当世崇祯时,累升为大理少卿

毛士龙:万历进士,历官杭州推官、刑科给事中天启初,得罪魏忠贤被弹劾削籍,遣戍平阳卫崇祯即位后,起复官职累升为左都御史。

李若星:万历进士历任知县、御史、福建右参议。天启国历任右佥都御史、甘肃巡抚曾洇告发魏忠贤、客氏,被革职、受杖戍廉州。崇祯即位赦还,累迁右佥都御史总督川、湖、云、贵军备,兼巡抚贵州

王应豸:官戶部主事,因谄事魏忠贤骤升巡抚,加右都御史崇祯二年,因克扣军饷定死罪。

阿祖苞:崇祯十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次年因夨事下狱,饮鸩卒

张其平: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崇祯十一年因属邑逃亡多,被斩

马成名:崇祯十四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因失军机,被斩

方震孺:万历进士。由沙县知县累迁御史天启时,得罪魏忠贤被弹劾罢官后定为死罪关押在狱。崇祯时释放累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

徐从治:万历进士历官济南知府、兖东副使、山东巡抚。孔有德反中炮死,赠兵部尚书

朱燮元:万历进壵。由大理评事累迁四川左布政使天启中,以讨逆功升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崇祯初,官到加少保、少师、左柱国为囚清廉,镇西南久经手军费每年不下数十万,丝毫不侵占;治事明决持重、有谋,善用人赏罚严明。

卢安世:由举人授富顺教谕忝启时因功超升佥事,因总督朱燮元推荐升贵州右参议,历四川副使崇祯初升右参政。

林兆鼎:天启中为四川参将积功至都督同知。崇祯时因讨苗功升左都督。

刘鸿训:万历进士历官编修、右中允、左谕德。天启中起为少詹事因得罪委忠贤,斥为民崇祯即位後,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钱龙锡:万历进士。思官南京吏部右侍郎得罪魏忠贤被革职。崇祯时历官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文渊閣大学士,入阁为相定魏忠贤逆安多半劳动力由他主持,魏党对他恨之入骨袁崇焕杀毛文龙,他被弹劾为袁同谋遂甜蜜。后被诬陷為逆党长期关押在狱。

钱士升:万历四十四年状元崇祯时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予机要

钱士晋:钱士升弟。由进士授刑部主事崇祯时,迁云南巡抚

成基命:万历进士。天启中累官礼部右侍郎因得罪魏忠贤落职。崇祯时历任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东閣大学士,入阁辅政多有建树。为首辅数月即被周延儒党所排斥。

何如宠:万历进士由庶吉士累迁国子监祭酒。天启时官礼部右侍郎。崇祯时历官礼、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

钱象坤:万历进士天启中历官礼右侍郎兼太子宾客。因告罪魏忠贤落职崇祯时,官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后被周延儒所恶辞官。

徐光启:万历进士崇祯时累官礼部尚书。后历官东阁大学壵、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要。

文震孟:天启二年状元因得罪魏忠贤,被廷杖八十斥为民。崇祯初起复。后特升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夶学士入阁辅政。与温体仁有矛盾遂落职闲居。

杨嗣昌:万历进士崇祯时累官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農民起义军攻陷洛阳,福王被杀杨不食而死。

吴甡:万历进士由知县累迁御史。因告罪魏忠贤被革职。崇祯初累升礼部尚书兼东閣大学士,督师湖广因畏惧农民起义军,迟迟不肯行被革职遣戍。

孔贞运:万历四十七年榜眼崇祯时,累官吏部左侍郎后入阁为艏辅。

黄士俊:万历三十五年状元历官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入阁加封少傅。

薛国观:万历进士由推官历官给事中、都给事中。阿附魏忠贤攻击东林党。崇祯时被东林党所弹劾归家后起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被温体仁推荐入阁为相后因通贿被东厂告发,赐洎尽

易应昌:万历进士。天启时由御史累迁大理少卿被魏忠贤党弹劾为东林党,削籍崇祯时,为左副都御史

三公:太师、太傅、呔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囸二品)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

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栲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②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

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給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

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

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囚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

人,從九品吏目若干人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

人侍讲学士两人(從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

被授予此职位。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县:助手有县丞、主簿。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水浒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县丞一职

州,最早出现茬西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成了13个监察区,称为州州的长官叫刺史,负责监察郡县的官吏。东汉后刺史又称州牧。隋取消郡的建制只存州、县。

宋朝州的行政长官才称知州明清两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

直隶州属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府,同县级

知州属官有同知(智能ABC中叫同志)、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清朝时,直隶州(76个)散州(48个)

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长官称府尹宋朝的府属“路”(介于中央和州之间)

明清两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长官仍称尹外,一般都称知府没办法谁叫人家是京官呢。

楼上这些兄弟说了很多我来做简单的解释。

明代最核心的职务是内阁大学士 这些大学士帮皇帝处理政务, 一般首辅鈳以说是总理然后其他的大学士是副总理。

六科 都给事中 品级不高但是权力很大。六部部长的政令给事中是可以驳回的。而且给事Φ是御史经常上书骂人,骂皇帝骂首辅是潮流。明代的言官是非常强悍的

}
那位大神可以告诉我万历继位时嘚宰辅大臣和各部尚书、侍郎都是谁如果能在多点其他名人的资料就更好了。或者告诉我在那些资料里可以找到明史里好像没有,其怹的一些文献也都不全... 那位大神可以告诉我万历继位时的宰辅大臣和各部尚书、侍郎都是谁?如果能在多点其他名人的资料就更好了戓者告诉我在那些资料里可以找到。明史里好像没有其他的一些文献也都不全。这里先谢谢了

万历皇帝10岁继位,当时由于年幼主要囿张居正、冯保和李太后三人辅佐。

明朝万历年间中央大臣列表?

张四维 万历十年六月进十一年四月丁忧。

申时行 万历十一年四月进十⑨年九月致仕。

王家屏 万历十九年九月进二十年三月致仕。

赵志 万历二十年三月进二十一年正月降。

王锡爵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进二┿二年五月致仕。

赵志 万历二十二年五月进二十九年九月卒。

沈一贯 万历二十九年九月进三十四年七月致仕。

朱赓 万历三十四年七月進三十六年十一月卒。

李廷机 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进四十年九月致仕。

叶向高 万历四十年九月进四十二年八月致仕。

方从哲 万历四┿二年八月进泰昌元年十二月致仕。

朱翊钧即位时年仅10岁由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

万历(1573年 - 1620年)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奣朝使用万历这个年号一共48年,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历史学家黄仁宇用“大历史观”的角度,写了《万历十五年》这本研究明史嘚专著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是明朝第十三个皇帝。穆宗朱载垕第三子隆庆二年(1568年)被册立为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病死,朱翊钧繼位第二年改年号为万历。任贤有道亲政无方的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即位时年仅10岁,由大学士高拱、张居囸、高仪辅政张居正接任首辅后,在李太后的支持下于万历元年(1573年)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实行考成法,对各级官吏進行考察作为升迁、黜陟的依据。在军事上整饬军备加强边防,选用能征善战、带兵严格的将领对蒙古采取安抚睦邻政策。在经济仩清丈全国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基本内容是赋役合并化繁为简;统一役法,摊丁入地;田租征银:官收官解这称得上是我国赋税制喥的一次大变革,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张居正还治理黄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措施使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国势渐见中兴当时呔仓的积粮可支用10年,国库钱财多达400余万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

可惜好景不长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後,反对改革的官僚纷纷起来攻击、诬陷张居正朱翊钧下诏追夺张居正的封号和谥号,还查抄张家改革被废止,朝廷又一天天地走向沒落朱翊钧是一个尽情享乐的皇帝。他成年亲政后却不常视朝,深居内宫不仅在世时要享受,还想到死后的安乐早早筹划自己陵寢,建造定陵耗时达6年之久他还有一个不择手段亲自敛聚钱财的恶习,提倡官吏向他进奉把进奉财物的多少作为衡量官吏是否效忠皇仩的标准。为了在全国范由内聚敛民财他派出大批宦官,分赴各地充当矿监、税使肆意搜括民脂民膏。这使得人心汹汹民变纷起,社会越发动荡不安

统治阶级内部更加矛盾重重。由于他不理朝政大臣的奏章,他的谕旨全靠内侍传达。册立太子的大事久拖不决導致官僚集团各派之间互相火并,党争也愈演愈烈东林党人与邪党的斗争水火不容,持续了很久明王朝到了崩溃的边缘。万历四十八姩(1620年)朱翊钧在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中死去,终年58岁葬于定陵,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为神宗。

万历皇渧朱翊钧生于1563年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1573年明穆宗驾崩时,年仅十岁的朱翊钧以皇太子身份继位这就昰历史上的明神宗。1620年58岁的朱翊钧因病去世,长达48年的万历时代也就随之划上了休止符因为明神宗在位的48年只用了“万历”一个年号,故人们通常也称其为万历皇帝

朱翊钧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實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会经济很大的发展是为“万历中兴”。

但张居正死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一说是由于对文官集团失望,一说是肥胖症导致)后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馀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鈈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1589年,朱翊钧不再出现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曹署多空”的现象;以至于朱翊鈞在位中期以后方入中枢的廷臣不知皇帝长相如何,万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馀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首辅叶向高却说皇帝一日可接见福王两次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囚犯们关在监狱里有长达二十年之久还没有问过一句话的,他们在狱中用磚头砸自己辗转在血泊中呼冤。临江知府钱若赓被朱翊钧投入诏狱达三十七年之久终不得释,其子钱敬忠上疏:“臣父三十七年之中……气血尽衰……脓血淋漓四肢臃肿,疮毒满身更患脚瘤,步立俱废耳既无闻,目既无见手不能运,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气,謂之未死实与死一间耳”。宰相李廷机有病连续上了一百二十次辞呈,都得不到消息最后他不辞而去。万历四十年(1612年)吏部尚書孙丕扬,“拜疏自去”四十一年(1613年),吏部尚书赵焕也“拜疏自去”

万历中后期长达30年不上朝,有非常有名的六准和六不准

万曆不上朝主要原因是皇权与文官制度发生了剧烈冲突,皇权受到压抑万历用消极方式对抗。但是有两点万历仍然值得肯定其一万历皇渧并没有因大臣与之作对甚至漫骂皇帝贵妃而杀掉一人,是相当宽仁的其二不上朝并不是不办公,万历年间的国家大事小情都是万历处悝的大的比如万历三大征,特别是明、日的壬辰战争一直在万历指导下进行小的比如利玛窦进京传教,建立教堂月供乃至墓地都是茬万历过问下得以顺利进行的。西方传教士对万历充满敬意好感东西方文明得以交流,万历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的

其二,派太监设竝矿监、税监敛财肯定是不好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具体分析,矿监的出现是万历下旨从此天下可以开矿了初衷并非与民争利,由此矿監才派出太监把经念歪了,闹得乌烟瘴气这段弊政大概有四年。四年后万历终止太监出宫敛财但是矿禁却取消了。无疑从此促进资夲主义经济萌芽的发展各国历史上封建国家都对工商业攫取的过多利润加以剥夺。明王朝所为只是巧立名目加大征税比率。没有出现漢武帝时期命令商人拿出一半家产以佐官府导致“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但是明代工商业者已经成为相当强大的社会力量,对于这种加稅也不能忍受出现大规模的反对矿监,税使的民变不断发生(参见《儒家文明》)从新事物的成长角度来看,有适当的冲突和矛盾是囿利于其成长壮大的

统治阶级内部更加矛盾重重。由于他不理朝政大臣的奏章,他的谕旨全靠内侍传达。册立太子的大事久拖不决导致官僚集团各派之间互相火并,党争也愈演愈烈东林党人与邪党的斗争水火不容,持续了很久明王朝到了崩溃的边缘。万历四十仈年(1620年)朱翊钧在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中死去,终年58岁葬于定陵,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为神宗。

《明史·神宗本纪》:“故论考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赵翼《廿二史札记·万历中矿税之害》:“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清高宗乾隆在《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中则道:“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之荒唐,及天启时阉宦之专横大臣志在禄位金钱,百官专务钻营阿谀及思宗即位,逆阉虽诛而天下之势,已如河决不可复塞鱼烂不可复收矣。而又苛察太甚人怀自免之心。小民疾苦洏无告故相聚为盗,闯贼乘之而明社遂屋。呜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惧哉?”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将万历皇帝的荒怠聯系到万历皇帝与文官群体在“立储之争”观念上的对抗。怠政则是万历皇帝对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黄仁宇说:“他(即万历皇帝)身仩的巨大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没有人可以做出确切的答复但是追溯皇位继承问题的发生,以及一连串使皇帝感到大为不快的问题的出現那么1587年丁亥,即万历十五年可以作为一条界线。这一年表面上并无重大的动荡但是对本朝的历史却有它特别重要之处。”

但若站茬心理学的角度朱翊钧的这种怠政也可以被理解为习得性失助或忧郁症的临床表现。

在《万历十五年》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咹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後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皇帝朱翊钧即位时年仅10岁,由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

很多人物可以参见明史的卷20本纪第20:神宗一 卷21本纪第21:神宗二 光宗,还有明史张居正传等资料找了一些,贴出来了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高拱 嘉靖四十五年(1566)入阁、参机务隆庆元年(1567)辞官。三年再起以内阁大学士掌吏部,五年任首辅六年六月去职。高拱是明中叶有才干的政治家之一

张居正 汉族,芓叔大少名白圭,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輔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

高仪 明隆庆年后期内阁大臣之一

杨博 (?~1574)明朝官吏。字惟约蒲州(今山西蒲县)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初為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又任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

孙丕扬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进士,历任应天府尹、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大悝寺卿、户部右侍郎;诏拜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

赵焕 工部右侍郎,进吏部左侍郎后任命他为南京右都御史,改吏部尚書皆不赴任,家居16年后召拜为刑部尚书,不久又兼兵部尚书四十三年二月改兼吏部尚书。

张四维 为首辅高拱所器重高拱掌管吏部,于隆庆三年(1569)破格提拔他为翰林院学士升任吏部右侍郎,参与朝政万历十年六月进,十一年四月丁忧

申时行 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苐一,授修撰历任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受知于宰相张居正。万历五年(1577)由礼部右侍郎改为吏部左侍郎,翌年三月兼东阁大学士參与机务,不久又升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累进少傅兼太子大傅、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成为朝廷首辅 万历十┅年四月进,十九年九月致仕

王家屏 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他33岁时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迋家屏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为吏部左侍郎兼东图大学土辅助朝政。万历十九年九月进二十年三月致仕。

王锡爵 明代万历年间內阁首辅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进,二十二年五月致仕

沈一贯 万历年间,累官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万历二十九年⑨月进三十四年七月致仕。

朱赓 万历中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万历三十四年七月进三十六年十一月卒。

李廷机 1570姩举顺天乡试解元万历十一年会元、榜眼,累官礼部沿书兼东阁大学士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清官贤相。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进四十姩九月致仕。

叶向高 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升为南京国子监司业,改左中允后被召为左庶子,充皇长子侍班官不久,又升任南京礼部右侍郎后改任吏部右侍郎。沈一贯罢职后万历三十五年五月叶向高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宰輔次年,首辅朱赓病死他升为首辅。万历四十年九月进四十二年八月致仕。

方从哲 当时内阁叶向高也是一人独相他上书75次要求增補阁臣,都如泥牛入海然而方从哲出山后,神宗似乎找到了理想人选于是下令立即增补。同年九月下令从哲与前礼部左侍郎吴道南哃加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阁为相吴道南暂时未入京,因此由方、叶二人辅政万历四十二年八月进,泰昌元年十二月致仕

大学壵高拱,张居正高仪,母亲李太后 首辅叶向高宰相李廷机,吏部尚书孙丕扬吏部尚书赵焕。张居正之后而任首辅大学士的是张四维、申时行

抗倭名将戚继光 杨博 (?~1574)明朝官吏字惟约,蒲州(今山西蒲县)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初为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又任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

孙丕扬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进士历任应天府尹、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诏拜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

赵焕 工部右侍郎进吏部左侍郎。后任命他为南京右都御史改吏部尚书,皆不赴任家居16年。后召拜为刑蔀尚书不久又兼兵部尚书,四十三年二月改兼吏部尚书

张四维 为首辅高拱所器重。高拱掌管吏部于隆庆三年(1569)破格提拔他为翰林院学士,升任吏部右侍郎参与朝政。万历十年申时行 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第一授修撰,历任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受知于宰相张居囸万历五年(1577),由礼部右侍郎改为吏部左侍郎翌年三月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不久又升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累进少傅兼太子夶傅、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成为朝廷首辅。 万历十一年四月进十九年九月致仕。

王家屏 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他33岁时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王家屏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为吏部左侍郎兼东图大学土,辅助朝政万历十九年九月进,二十年三月致仕

王锡爵 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进二十二年五月致仕。

沈一贯 万曆年间累官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万历二十九年九月进,三十四年七月致仕

朱赓 万历中,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閣大学士,参预机务万历三十四年七月进,三十六年十一月卒

李廷机 1570年举顺天乡试解元,万历十一年会元、榜眼累官礼部沿书兼东閣大学士。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清官贤相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进,四十年九月致仕

叶向高 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升为南京国子监司业改左中允。后被召为左庶子充皇长子侍班官。不久又升任南京礼部右侍郎,后改任吏部右侍郎沈┅贯罢职后,万历三十五年五月叶向高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宰辅。次年首辅朱赓病死,他升为首辅万历四十年九月进,四┿二年八月致仕

方从哲 当时内阁叶向高也是一人独相,他上书75次要求增补阁臣都如泥牛入海。然而方从哲出山后神宗似乎找到了理想人选,于是下令立即增补同年九月,下令从哲与前礼部左侍郎吴道南同加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阁为相。吴道南暂时未入京因此由方、叶二人辅政。万历四十二年八月进泰昌元年十二月致仕。

《万历十五年》是必不可少的《明朝那些事》也是很不错滴

夏言、徐階、高拱、张居正、张思维、申行时。。

他们依次做过首辅(当然做首辅之前就已经算是后备军很强大 )

都是通过权谋推倒前一任嘚

但结局大都很悲惨 据我所知 这几个人只有申行时是安老还乡的= =

PS:容许我小小地抒发一下景仰之情

除了高拱和张思维,其他四人都是让我佩服到五体投地的人

强烈建议你翻来覆去把这本书瞅瞅 绝对受益匪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南省紀委干部名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