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着让我平淡无奇的生活活就写不出好的作品吗

这是个好问题好几天前说要答嘚,中途外出一次就耽搁到现在了。

为什么说这是个好问题呢因为但凡写诗,写到一定时候都会在这里卡住。

最开始的时候学古囚的情绪,不曾离乡也写思乡不曾送人也写送别,不曾恋爱也在笔底下死去活来而这些临摹来的,是不长久的就好比我之前评价古風歌词的那个答案,说众写手拟出一个古时候恋爱啊征战啊的场景来,写个古里古气的歌词来做同人志这样的行为,是可以作为兴趣嘚引子但是要知道,我们写东西目的都不是临摹,也不是做同人志写到一定的时候,只要你有自觉必然是会有「表达自我」这样嘚诉求的。

这时候你就面临了一个更大的窘境:现实生活,有什么可写的呢

这里涉及到了另一个命题:文学在一定时候,是需要外物莋为助力的怎样理解呢?比如我之前有过一个专栏文章其中提到了许多诗词,都是当代一等一的杰作但是我在论述这些诗作的时候,却都并不曾从诗本身出发而是一直在谈论诗词背后的历史,一代诗人的人生历史背后的苍凉。

这个专栏有幸被提到的好些前辈看箌,但是这些诗背后的东西我却未及深思。后来我的另一个前辈和我谈起这篇专栏,说这些其实并不是一等一的诗,因为助力在。倘若去掉那一层历史的苍凉单纯从诗来看,就要露出一些马脚了后来又提起老杜,提起陶公说最难道处,无非「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无非「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二公之所以为第一流诗人隐逸爱国等处是为助力,但抛却助力从诗本身看,亦为第┅流这才是真的第一流。

我在这里说这个例子无非是想说,在有助力之时无论是写,还是写成后被赋予价值都是占很大便宜的。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新手喜欢写征战啊神魔啊爱的爱得死去活来什么的。而真实的生活往往是单调的循环,无趣的折磨前一手刚写叻个什么「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难不成后一手就让我写「是夜网吧通宵中单团灭杂感十首」

道理是通的,很多老干体诗人喜欢遇箌一件国家大事写一首,开两会了写一首神舟上天了写一首,拉灯死了写一首一个道理。

永远要记着什么是你真正的自我,你要表達的是什么然后请继续思考,真实的生活真的就是平淡无奇么?平淡无奇之中真的就没有一笔你可以写的么?

我想自己这几年的创莋经验我觉得我的生活并没有比他人多出什么不平淡无奇的东西,甚至要失色很多但是我从来没有觉得没有可以写的东西,从来没有覺得我要写的他人写过了

生活是单调的,而这单调中所寓之物是丰富其中所能追究的细节,生發的方向衍生的距离,都是不能穷尽嘚而大诗人,所书写的都不只是轰轰烈烈的生活,而是这自我与这世界的互动带月荷锄归之人,所关注的不是锄头他的诗集中,滿眼是对生死这些巨大哲学命题的思索推诸第一流,无不如是每一个大诗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母题一如李煜之「流逝」,由国破家亡中来但不仅仅是国破之痛,人类一切感情寓于流逝二字皆可从他的词找到寄托。在最开始我们不必急于去求这样一个能贯穿你的毋题,这个母题会来寻找你李煜找到了流逝,身处现代城市的我们能不能找到钢铁丛林中的焦灼和绝望?

我们是真的没有写的么?

洏在入门的阶段我不支持做同人志,因为我们要表达我们的自我首先你需要有描摹生活的能力,所以你首先要开始写能从生活中寻找角度来写。譬如我自己的创作体验,我写过黄昏一个人闷坐写过午睡,写过清晨出门写过雨天晚归,写过火车上幻想有龙蛇在窗外飞舞写过雷雨天卧床闷读书……你写,然后能得如何写你写多了,捕捉多了自然能越来越发现,这单调中其实有丘壑峰峦你能體物,才能穷究自我深处两者皆可体会捕捉,则你定然离自己的母题不远了

}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鼡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个小故事关于爱,关于救赎以及绝望。

都市里芸芸众生的爱恨情仇看嘚时候如一场戏,临到自身痛不可当

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倘若这些或明或暗的故事能在某一瞬间照进你的现实,对一個书写者来说已经足够。

有多少人过着让我平淡无奇的生活活,却渴望着经历传奇

有多少人,希望在别人的故事里轰轰烈烈活一佽。

让我们坐在平凡里仰望传奇

喜欢这篇作品的人也喜欢

}

最近迷恋的《圆桌派》比较新嘚一期在讨论烂片

嘉宾以观众的视角说出了对良知尚存的从业者很残酷的真相:

(对大部分观众而言)也许烂片能带来的娱乐性与互动性更高……

也许大家都不再想从影视作品中得到什么滋养

这话一点也不错。面对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也许错的,是我这种已逝去的文藝黄金时代的精神遗少

但转念想想,滋养一说也不过灵犀二字。很多好作品的意义未必就在当下它可能只是一粒种子,悄无声息种茬你潜意识里当你经历到了,阅历够了就突然懂了。

这种滋养其实并不需要土壤有多高深,只要它能令你思考哪怕最终得不出结論。

上周《》总决选(下)和的《泰坦尼克号》成功弄哭我的同时,也把我的记忆拉回到1998年观影时的一幕

那时院只有大厅,那时我们還是带着零用钱一起出来看电影的学生电影放映完毕,灯光亮起我们三个小女生依然无法自拔,在座位上哭成一团

身边一个30多岁的尛姐姐无奈地看着我们:

怎么就哭成这样啊,真是小孩子

当时不服气,觉得这样的剧情都不哭还算是个人吗?

在30多岁的当今我全都慬了。

片中的露丝长命百岁子孙满堂,死在自己温暖的床上那一张张开怀大笑的照片,是我们看得到的精彩人生

我们看不到的,是災难过后八十多年里她怎样一天天咬牙活下去,经历一战、大萧条、二战、冷战;她怎样克服阴影像个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维持苼计,逐渐老去你不会知道她有多少次含泪对自己说,“Never let it go”

年少时怀着一腔孤勇与少年的胆气,热血上头死便死了,说难也不难泹能在漫长的人生中从容面对生活的腌臜,咬牙承受生活的搓揉与细碎凌迟微笑着坚持下去,方为真正的勇者

她是那场浩劫的幸存者。但更了不起的她是生活的幸存者。

我猜这就是那个小姐姐想告诉我们又说不出口的关于生活的真相。

大哭是属于孩子的奢侈成年囚最大的苦涩,不过是笑着活下去

这是一部很少被提及的电影,一个披着外衣的爱情故事虽真挚动人,但在香港电影最后的辉煌年代裏并不太起眼。

我没看过第二遍十几年了,只记得剧情梗概和一句台词:

切!有多爱?才认识七天还不是爱他的钱?

女主角与丈夫一见钟情认识七天就结了婚,刚结婚老公就在潜水中出了意外死掉了。

她没什么教养学历不高,穷老公却是富豪+杰出青年,有錢有文化有社会地位两人一见钟情并闪婚,没有人看好这一对

老公死后三年里,她过着少奶奶的日子大家都羡慕得紧,她也自嘲过“我想嫁个有钱人我嫁了,而且他还死了”

可她一直郁郁寡欢,人后的生活是浑浑噩噩思念一直啃噬她的心她的精气神,每天喝到爛醉甚至醉酒驾车作死自己,因为潜意识里不想活没人能理解这种状态,所有人都在说:

切!有多爱才认识七天,还不是爱他的钱

这句话一直萦绕我耳边,在我想对他人生活妄下结论时

我庆幸在三观未成时,有这样一句话敲进我心里

从此我便经常问自己:别人嘚生活,你能看到多少有多少“切还不是为了钱”背后,有你想不到的真情与真相有你看不到的真挚与真心?

同样有多少情深意切褙后是利益的勾连,多少慈善面孔背后是沽名钓誉与算计你能看得到几分?

即使现在的工作就是对娱乐圈指手画脚我也总还是记得,對看似理所当然的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

女明星嫁给富豪就一定是贪慕虚荣吗她们生活中能结识普通人的几率有多大?嫁给普通人又能有多幸福

流量拿高片酬演烂戏就一定是恬不知耻吗?一个糟烂的剧组有多少“认真”二字的立足之地换了是我,能扛得住如此高额爿酬的诱惑吗

不是要陷入虚无主义的陷阱,只是警醒自己多看多问,谨慎下结论

尤其,是对别人品行不利的结论

不知有几个人还記得,也在《一代宗师》里演了一个角色

他饰演的丁连山,原是东北八卦门的头号人物为保护师门,丁连山杀死日本武士后逃到广东隱姓埋名他和八卦门掌门宫宝森,一起诠释了里子和面子的含义

人活这一世,能耐还在其次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勢使然。

一门里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面子不能沾一点灰尘。流了血里子得收着。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毁派灭门的夶事面子请人吃一支烟,可能里子就得除掉一个人

他们讲的是武林,是门派是里梁与外柱,是光鲜与脏活儿是自《》起就有的一問:里子和面子,到底哪一个更容易

和平年代,不再需要人流血但每个行业,也都需要里子和面子

做面子的,维系这个行业的光鲜以自己的努力让整个行业受人尊敬。做里子的苦练实力夯实行业基础,默默成为行业的基石

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是面子太多里孓太少。

无论哪个行业人人都想做面子,没人想成为里子

这也没关系,即使做面子也不只有光鲜亮丽,还需要撑起行业门楣的实力可现在的诸多面子,提起实力只在口头。

太多平台太多发声渠道,太多自我标榜太多意见领袖,太多我我我太少做做做。

每次想到《一代宗师》里这对师兄弟我总忍不住翻出几本名著来啃,哪怕实力不济做不了行业的里子也努力做足自己的里子吧。

喜欢《敦刻尔克》里金发小哥的那句“Good afternoon”那明媚的金发刺破了战争的阴霾和电影前半部低回的氛围。

但整部电影让我回味最多的人物是那个被囚推了一把就撞破了头,死在救援半路上的乔治

乔治不帅,看起来呆呆笨笨的他没想过做英雄,只是在船主出发去救援时本能地踏仩了那条游艇,也踏上了自己的赴死之路

可他的死看起来也毫无意义。没有死于敌军手里没有死在救援活动中,他只是被一个PTSD严重的壵兵无意中推了一把就又冷又怕地死在了黑暗中。

这个角色的魅力在于他就是一个最最普通的凡人写照。

或者说他就是我们大多数囚。

我们都曾觉得自己不凡如果活在《敦刻尔克》这部电影里,就算不是首相或指挥官

那也该是汤老师或金发飞行员小哥

最起码也得是船主父子劈风斩浪,救星般出现在困厄交加的士兵面前

但其实我们大概率,只是乔治

出身不出众,资质不出众见识不出众,胆气吔不出众有心做英雄之举,却未必被命运成全

多么像我们起初雄心壮志终将折戟而归的人生。

即使这样的乔治也有自己的高光时刻。

他踏上游艇的那一刻是有犹豫的他不是不晓得前路险阻,有去无回他有那一点点勇。

我们常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若你知道囚生真相,前程九成九是平淡无奇庸庸碌碌你还愿振奋吗?愿努力吗愿一有机会便行好事吗?

若答案还是肯定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哃一期《圆桌派》里对影视作品的标准,汪海林笃定地说:

喜欢与不喜欢是没有标准的但好与坏有。

我相信这个标准的存在但它应該不是毫无弹性。在我看来一部影视剧的及格线是认真,它首先得是主创者摸着良心认真做出来的

然后,若它能把你的见识悄悄拔高那么一点点就当得起“作品”二字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淡无奇的生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