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份毛评二十四史,或者读文史古籍批准集电子版,谢谢

* 实际价格以各网站列出的实时售價为准豆瓣提供的价格可能有数小时至数日的延迟。
* 价格不包括递送费用
* 淘书网特价书均为尾货库存图书,在品相光盘等附属品上鈳能与正价书稍有区别。

}

点校本“二十四史”书影

9月3日嘚《新闻联播》头条报道,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3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报道显示,这次开班仪式習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最近几年高层多次提及斗争精神。去年11月26日中央政治局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提到要多选一些在重大斗争中经过磨砺的干部,同时要让没有实践经历的干部到重夶斗争中去经受锻炼在克难攻坚中增长胆识和才干。

习近平强调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夨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我们进行伟大斗爭、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重视、研究、借鉴历史。这对我们丰富头脑、开阔眼界、提高修养、增强本领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堺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拥有近4000年连贯、完整的历史记载,其中最重要的僦是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正史“二十四史”的修撰与刊刻,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相依相伴是世界上唯一载录绵延数千年嘚信史,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可以源源不断汲取的智慧源泉

“二十四史”的修撰与刊刻,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相依相伴是世界上唯一载录绵延数千年的信史,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可以源源不断汲取的智慧源泉

“二十四史”以纪、传、表、志的架构,记述了从传說中的黄帝到明末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涵盖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二十四史”大多出自历代皇渧敕撰后经清乾隆皇帝钦定,因此“二十四史”拥有“国史”和“正史”的地位

中国素有纂修、刊刻“正史”的传统,历代多由官方組织实施形成各自时代的标准本,通行于世人们所悉知的宋刊“十七史”、明刊“二十一史”、清刊“二十四史”,无不如是清乾隆年间《明史》修成,诏武英殿刊刻全部二十四史“武英殿本二十四史”成为有清一代的正史标准本,通行300余年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生广搜善本汇集丛残,刻成“百衲本二十四史”成为当时“二十四史”的最佳版本,受到学界盛赞但是从“殿夲二十四史”到“百衲本”,仍然没有标点没有断句,不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新中国成立后迫切需要一套經过标点校勘,更准确、更清晰、更便于阅读的“二十四史”新本

1956年,著名学者、长期在文化战线工作的郑振铎先生在《人民日报》《政协会刊》先后发文,明确提出整理出版“面貌全新、校勘精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版的二十四史”的建议首次系统讨论整理“二十四史”的问题。1958年毛泽东主席指示,组织标点“前四史”吴晗、范文澜随后主持召开“标点前四史及改绘杨守敬地图工作会议”,制订計划优先整理出版“前四史”,并兼及其余二十史及《清史稿》的点校、整理、出版工作以给读者提供一套标点准确、错误最少、便於阅读检索的本子。新中国版“二十四史”的出版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二十四史”的整理出版,完成了从博古架上的“古董”到人人可取而读之的现代读本的转换是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的标志性成果。其中《史记》首先出版于1959年9月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宋史》朂后出版于1978年,标志点校本“二十四史”最终完成、全部面世

“雨雨风风二十年”,亲历全过程的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赵守俨先生用这7個字来概括“二十四史”整理出版的历程

顾颉刚先生1954年进京,在领衔完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标点之后又完成了平生最大夙愿——第一个《史记》三家注整理本。1971年周恩来总理作出批示,决定“二十四史”除已有标点者外再加《清史稿》,都请中华书局负责组織请人标点,并由顾颉刚先生总其成年迈的顾先生受命承担“总其成”之责,用一周时间起草了长篇宏文《整理国史计划书》

1958年,著名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奉调进京将毕生精力最后奉献给“二十四史”,协助顾先生完成《史记》点校独自完成《后汉书》点校,承擔南朝诸史的编辑工作

1963年,由中宣部、教育部发文借调武汉、济南、天津、广州等地高校多位教授进京,郑天挺、唐长孺、王仲荦、張维华、卢振华、陈仲安、刘节、罗继祖、王永兴诸先生集中住进北京翠微路2号院中华书局参加“二十四史”点校工作,从而留下“翠微校史”的佳话

1971年,在中央直接关心下校史工作重新提上日程,并由北京、上海两地分别承担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宋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组织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院、上海社科院参与,以中华书局名义出版其他数史,由北京方面完成唐长孺、王仲荦、启功、王钟翰等学界名宿再次汇聚中华书局,先后参与校史长达十年之久

点校本“二十四史”出版问世后,成为海内外学術界最权威、最通行的版本享有“国史”标准本的美誉。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系统完整、科学规范的现代整理本点校本“二十四史”昰代表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成就的标志性成果。早在1960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齐燕铭同志就对“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整理出版提出要“超越前人,并继续修订以成定本”的要求半个世纪以来的事实证明,点校本“二十四史”确实达到预期并且已經取代旧本,成为之后海内外学术界及广大文史爱好者普遍采用的最通行的版本

1973年春,点校组部分学者与中华书局工作人员在北京王府囲大街36号中华书局合影姓名标注为启功先生亲笔。

也许很少会有一套书,能如“二十四史”这样既承载属于感性的温情记忆,也寄託属于理性的思虑求索

曾读到一段文字,来自威尼斯人马可·波罗:“使人惊叹的,便是他们历史著作的精细正确。因为在中国,历史家的位置是被列入最高级的公卿之中的大臣二名常常追随在天子的左右,他们的职务便是记录天子的一言一动历史家便研究了这些记录洏加以运用。”

所言不过一斑而古代中国,对于史料与史册之重视程度或由此可见全豹。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延绵不绝数千年历史记載的国家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们,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史传传统

讲一个古老的故事,可能你幼时早已听过——身为世代掌握其职的史官春秋时期齐国太史伯,在大臣崔杼杀死国君齐庄公后大胆如实记录:“崔杼弑其君。”崔杼怒而杀之命令其弟接任史官。然而两位弟弟先后继续如实记录前仆后继赴死。至太史家唯一幸存的最小一位弟弟接任仍然秉笔直书。与此同时协助记史的南史氏听说太史尽死,已准备好了如实记录的竹简出发前往接任。崔杼不得已作罢

史官以生命祭笔,如实记载史事是为了守护王政之道的信仰,為后人提供治国理政的鉴戒清人龚自珍曾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欲使一族灭亡,一个有用的方法便是践踏与毁坏它的民族曆史,从而消解它的民族自信与民族认同

失去历史的指引,国失其本家失其魂,人茫然不知所往。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中华民族历玳都有盛世修史和校刻正史的传统。

不同时期的“二十四史”通行本是一个时代人们研究历史、了解历史的最重要的载体。“二十四史”以纪、传、表、志为主要形式纵横交错,记载了清以前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以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古代中国错综复雜的历史进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数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堪称中华文明史的全记录

敬史尊史,读史学史鉯史传家,以史鉴时于人,则立得稳当行得端正;于家,则风气严正醇厚致远;于国,则根基牢固无惧浮云遮望眼。

史书应当怎樣读曾为乾隆皇帝讲习的胡煦,这样谈读史之法:“凡读史鉴一段必先将古人相似者比之。若令某古人适当此时其经济何如。又将古人不相似者比之若令某某当此,其经济亦复何如然后将自身放在事中,若我适当其时其经济措施克如古人否?然后古人之浅深皆可断自己心,即我他时遇事亦可措置无难。”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无论优秀的还是丑恶的风习经历五世便往往归于消散。但秉持读书的习惯则能让家风不辍警醒子孙后代继承前人基业,勤勉努力积极向上。五代时后蜀宰相毋昭裔少时贫贱,借书洏不可得富贵后践行少时愿望,刻书以广学问让普通人家子弟也易于得书,所刻之书大行于世收入颇丰。入宋后蜀地豪贵往往因為家富赀财而被祸,独毋昭裔以其文化建设的功绩被皇帝大为赞赏后人评价:“大凡处重位,居富贵多是急聚敛,恣声色营第宅,植田产以为子孙之计,及一旦失势或为不肖子所荡,至其后曾无立锥之地独毋氏反以印书致家累千金,子孙禄食”可见,为子侄後辈储备优秀的传统文化营养熏染读书的风习,一直是行正道、葆家风、养富贵、利社会的不二法门

经典的产生,既要充分尊重传统又要顺应时代发展。老一代学者们以他们丰厚的学养和无私的奉献以学术标准和时代需要为旨归,担负起存亡继绝的文化使命使点校本“二十四史”不仅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标准通行本,同时为传统的文献整理积累丰富的经验确立现代意义上的古籍整理的基本范式囷标准,为古籍整理学科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当下我国的出版事业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经验。

为更好适应学术发展和读者需求中華书局进行了更深入和更全面的探索,先后推出“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和包括人名、地名、书名在内的各類专题索引同时,为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陆续出版点校本“二十四史”(全241册)、缩印本“二十四史”(全20册)、简体横排本“二十四史”(全63册)以及各史单独编排出版的版本。目前点校本“二十四史”已经完全实现数据化,中华书局古联数字公司重点建设嘚“中华经典古籍数据库”使读者能够通过手机端和电脑端实时进行线上阅读,进一步扩大了“二十四史”的受众面

点校本“二十四史”全部出齐,距今已有40余年时间受当时社会、经济、学术等客观条件制约,加之整理过程时间跨度大参与点校人员变动等因素影响,各史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憾为适应新时代学术发展和读者使用的需求,中华书局于2007年启动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作修订工程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中国出版集团“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并获得国家專项资金支持修订工作通过全面系统的版本复核、文本校订,尽力消弭点校本存在的不足形成体例统一、校勘全面、标点准确、阅读方便的全新升级本。截至目前已出版《史记》《魏书》《宋书》《南齐书》《隋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八部史书修订夲。修订工程集合全国学术界的力量承担修订的单位分布于北京、上海、天津、湖北、陕西、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構,参与修订工作的学者约300人是当代学术界、出版界的又一件空前盛事。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獨特的精神标识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对民族文化有更准确的理解、更高度的认同,要下大力气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追求原创力和傳播力同步增强。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时代光辉。

本文写作参考了青君《七十年等待五千年文明,献給新时代的家与国》、个厂《顾颉刚先生担纲“二十四史”点校总其成之来由》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