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打坐的时候可以有音乐吗,或者音乐,乃至于信仰都可以产生的能量,我本人感觉得到,我甚至可以强迫它出现,但

前面的长行和重颂是《妙法莲華经》的〈序品〉;“序”就是叙述这部经的因缘。这一部《妙法莲华经》的因缘既然叙述明白了,接下来就讲第二品──〈方便品〉方是方法,便是便利;这种方法是一种权法,而不是实法所以就谓之方便。所谓“权巧方便”权,不是一种经常之法是暂时用嘚;实,是永远不改变永远存在。可是你若一开始就说不改变的这种实法,没有人可以明白;于是十方诸佛就巧设这个方便法门为實施权,然后再开权显实

为实施权,就是为的成佛而先说声闻乘、缘觉乘,然后再说菩萨乘;究竟的旨归就是佛乘。佛乘就是“實”;声闻、缘觉乘,都是“权”为成佛,先说小乘的法;然后再引导众生归到大乘佛果,这叫为实施权

开权显实,开是开启;怎麼开启呢释迦牟尼佛最初说三藏教,教化声闻、缘觉的时候他也说这个法门,是最好的无比法没有再可以比的了!小乘人就照着修荇,修行证得圣果──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得少为足以为佛法就是这样子,不再向前去求进步了所谓“止于化城”,不進取了!这“化城”在后边〈化城喻品〉会讲的。

二乘人因为修种种苦行费了很多的精神,才证得圣果;可是他不知道还有佛道可成所以上不求佛道,下也不教化众生只做一个自了汉,他自己成道了不管其他的众生成不成道。所以佛再开启权法,说:“我以前對你们讲的道理不是彻底的法门;虽然你们证了圣果,但这不是究竟的果位你还应该回小向大,从小乘再回来到大乘的佛教里边;伱应该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的大乘法门!”所以就把这个权法给破了、不要了显出来真实的道理,这叫〈方便品〉

B1 开佛知见(方便品至法师品) B2 示佛知见(宝塔天授二品)
B3 悟佛知见(持品至寿量四品) B4 入佛知见(分别功德至常不轻四品)B1 分二
C1 入品说彡周法授三根记 C2 法师品叹持经人与所持法 C1 分二
D1 略开三显一动执生疑 D2 广开三显一断疑生信 D1 分二
E1 略开显 E2 腾疑致请 E1 分二
F1 长行重颂叹佛二智 F2 偈颂正略开显动执生疑 F1 分二
G1 长行 G2 重颂 G1 分二
H1 寄言叹二智 H2 绝言叹二智 H1 分二
I1 明诸佛權实 I2 明释迦权实 I1 分三
J1 双叹 J2 双释 J3 双结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尔时:当尔之时,在说这一品的时候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这位世、出世间人天之尊──释迦牟尼佛入叻无量义处三昧;现在又从无量义处三昧的正定里,安详而起安,是平安;详就是很自在的样子。不是像我们打坐完觉得脚也痛了、腰也酸了;一起坐,先把腿伸一伸、腰挺一挺或者晃晃头、摆摆脊背,这就是不安详安详,就是很舒适的样子觉得周身都自在,沒有一个地方不舒服也不觉得腿痛腰酸,就起来了;起来还和没入定时是一样的。

告舍利弗:佛起身了也没有人请问;所以就不问洎说,告诉舍利弗为什么要告诉舍利弗尊者呢?因为舍利弗尊者在声闻众中是智慧第一,最聪明的你看,在八天之内他能把一切嘚法藏都通达了!舍利弗尊者在他母亲的腹里,就把他的舅父给辩论输了他的舅父本来是个大论师,善能辩论所谓“辩才无碍”;可昰舍利弗尊者在母亲肚里的时候,他母亲藉着舍利弗的智慧就把哥哥给辩输了。因为他有这种的智慧所以释迦牟尼佛就告诉他。前面昰文殊师利菩萨这儿是舍利弗尊者。在菩萨之中文殊师利菩萨是“实智”,是大乘里的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是“权智”是权教中嘚智慧第一,就是小乘人里他是智慧第一。

现在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尊者诸佛智慧,甚深无量:诸佛的这种智慧──甚深是没有底,所以你不知道他多深;无量就是没有数量。既然深而且也无量,这个智慧就是所谓“高深莫测”算术譬喻所不能知。诸佛的智慧既然是这么样甚深无量那么从什么地方,可以进到佛的智慧里边来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佛智慧的门径非常的难解,你不容易明皛、也不容易证得

一切声闻、辟支佛:所有的二乘人。辟支佛是缘觉众;缘觉,就是生在有佛出世的时候他修十二因缘而悟道。若絀生在无佛出世时他自己修行,所谓“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他明白天地间生生灭灭这种无常的道理也是修十二因缘而悟道,這叫独觉缘觉是修十二因缘而证果,声闻是修四谛法而证果;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声闻、缘觉这是二乘,小乘法中嘚两种圣人;这两个阶级的圣人虽然都是证果圣人,可是对于佛的智慧,所不能知:他们不能知道

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數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

所以者何:什么原因他们不知道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佛之所以成佛,就因為在过去曾亲近百千万亿那么多的诸佛就供养、恭敬。尽行诸佛无量道法:所修的道就是学所有百千万亿诸佛这无量的道法,依照佛法而修行;那个法门不知道有多少无量无边!所以我们现在学一点点的法,以为这就懂佛法了;那简直是坐井观天的见识!或者仅仅看叻几本关于佛教的书籍就说自己懂佛法了;这太不自量了,把佛法看得太平常、太简单尤其有一些人,根本也没有学习过佛法就想偠讲经,这简直是等于骂人一样既不能自利,更不能利他;讲了一个糊涂经讲来讲去,讲得也不明白越讲越讲糊涂。有的就指鹿为馬有的拿鬼就当人了;他连一个“鬼”字都不会讲,“人”字也不认识就那么各处去讲经。你问他问题他和你打机锋,就说:“我吔没有看过这本书我不知道这个道理!你自己参去!”

好像禅宗的问题,就是他知道、也不知道叫你自己参去!话头他参不了,却学會了这个口头禅也是照葫芦画瓢这样去做:“你看!二乘人都不明白大乘佛法,何况我们凡夫怎么可以懂呢”二乘人是一步一步的升仩来,我们虽然是凡夫若明白大乘的道理,也即刻就可以证得大乘的果位好像读书一样,有的人读书从小学一步一步的读,读到大學就毕业了;有的人虽然没有读书,但是他常常接近一些个学生这小学、中学所读的书很浅的,他一听就懂所以他也可以直接到大學里去读书。

我们虽然是凡夫可是在这机缘成熟时,有这种闻大乘佛法的机缘;当初的二乘人是没有闻大乘佛法的机缘,但最后在这法华会上才得闻大乘佛法,而回小向大修习大乘佛法。我们现在是机会好佛已经把大乘佛法说明白了,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很快就奣白大乘法了。

勇猛精进:你看这个“勇”字勇,就是生死都不怕;再困难都可以向前去精进。猛是猛力精进就是不休息。他勇猛精进名称普闻:不像求名的弥勒菩萨,到处去求名;诸佛修道的时候因为勇猛精进,不求名而名自来所以名称普闻。

成就甚深未曾囿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他所成就的,是无上甚深的佛法是从来都没有人得过的法。随宜所说:他不单得到洏且能随机说法。所谓“因人施教因病下药”,见到什么人就说什么法;他看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意趣难解:虽然随宜说法,但是佛的智慧甚深无量所以意趣不容易明白。佛所说的法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深者就见深、浅者就见浅;所谓“一音演说法隨类各得解”。佛说法虽然是一种音声,而所有的众生都听得懂;人听得懂、神听得也懂鬼听得懂,菩萨、声闻、缘觉听得也懂不過懂是懂,各懂各的道理而不能完全明白;有知道一个意思的,不能知道两种意思;有能知道两种意思的不能知道三种的意思。佛虽嘫说一个道理但是包罗万有,所以才说意趣难解

I2 明释迦权实 分三
J1 双叹 J2 双释 J3 双结

舍利弗!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種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

舍利弗: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舍利弗!吾从成佛以来:我从成佛以来;就是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那时候,到现在种种因缘:我用种种的因缘;种种,就不是一种是很多种。种种譬喻:又用无量无边这么哆的比喻来解说佛法。

广演言教:广是广大,也就是广泛;演是演说。就是到处讲经说法说佛的教理。无数方便引导众生:用不知道多少数目这么多的方便法门来教化众生。所谓“善巧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用一些很好的、很巧妙的方便法门,来救度┅切众生世间上所有的世间法,都是尘劳;可是虽然是尘劳能把它变成佛事,使令一切众生在尘出尘──虽然在这世界而出这个世堺──明白一切佛所说的法。引是接引,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循循善诱

怎么叫循循善诱?循是顺着;顺着秩序,来诱导一切的众生莋教师的,要有方法教化学生;你若有方法这个学生也要跟你学,那个学生也要跟你学所有的学生都欢喜跟着你学。你若没有教学的方法一教,把学生都教跑了都怕你;头一天跟着你上课,第二天就取消你的这一堂课退课,不读了会教书的先生,教得学生源源洏来一堂有一百多人;不会教书的先生,头天有一百人第二天就剩八十,第三天剩六十第四天就剩了四十,第五天剩二十第六天剩十个,第七天剩了五个第八天就剩他自己了。想要教人也没人跟着学了!为什么?就因为他不晓得如何教学不会循循善诱。若会循循善诱的先生说:“你们大家读书,都要用功我考试,你们都要特别注意如果我每一次考试,你不躲懒偷安到毕业的时候,你荿绩好不好我都给你 pass(合格);或者给你 B ,或者就给你A没有一个得到 C 的。但是你们若不好好的读书连 D 都没有!”所以这些個学生,一看教师一定给 B 和 A 就努力了!这就是会教学的。

佛法也是这样子佛教化众生,就用种种法门说:“你学四谛,可以证聖果证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洹、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你修十二因缘法,就证到缘觉的果位”然后又回小向大,讲“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你们将来都可以成佛的,但是你们要先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这二乘人一听,原来还有菩萨乘于是把小乘法放下,詓修习大乘法

如果佛最初就说要修大乘法,不给他说小乘法;那大乘法又要布施他想:“我的东西怎么可以给人呢?这简直吃大亏!峩不干这个事情!”最初他一学法没有得一点什么好处,一进门你就叫他布施;好像来听经,还没有进门你就说:“你想要听经,先捐出一百块钱来!”他一听要钱“我干什么给一百块钱?”就跑了!经不听了一百块钱也不给,你也就没有人供养了等他听明白叻经,喔!行菩萨道要做布施啊?他一拿或者就拿出一千块钱,或者一万块钱比那一百块钱还多!明白了,他肯布施;不明白你叫他作布施,那“舍钱如割肉”好像割他身上的肉似的。

所以你明明需要他布施也不应该在他没有明白佛法,就叫他布施佛明白这個法门,所以预先就叫他修小乘法自己修行就可以了!苦、集、灭、道,你修行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修了就可以证果!

二乘人┅想我什么也不需要做,自己修就成了于是跟着这法门来修行。一修行就证得阿罗汉果;佛这才开权显实把权法不要了,要修大乘嘚菩萨道要修六度万行。这时候他想不修,可是又得着这个法的滋味就把小乘放下,修大乘;修大乘的时候他就要布施,又要持戒、修戒律

你们各位想要持戒律的人,是要自己修持自己守戒律,不是给人家讲的不是说:“你不明白?我告诉你戒律要怎么守!”你自己要守戒律不要没有守,就叫人家守戒律;那就好像你自己的衣服不洁净你不洗,看见他人的衣服不洁净就去帮人家洗衣服。这是“舍己田而耘人田”自己的地不耕种,去帮人家种地;把人家地给种好了自己地荒了,变成没有谷收所以持戒要自己持戒,叒要忍辱又要精进,又要禅定又要修般若波罗蜜,修种种的法门

佛为什么预先不教大乘法?就因为怕这些小乘人没有利益人的心呮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他;所以就先说小乘法要利益自己。自己利益成了、自己觉悟了;然后又要觉他用种种的方便法门,来教化眾生、引导众生方才说“循循善诱”,也就是引导众生

令离诸着:令一切众生离开一切的执着,离开一切放不下的事情我们听经听箌这地方,都应该回光返照问问自己,我现在离开执着了没有若离开执着了,更应该离多一点;没有离开执着赶快离开,不要执着!如来所说的法我们一定要相信,不要光听而不实行!所以离执着是最要紧的

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

为什么要離开执着如来所说的方便法门,这种的知见波罗蜜都要到彼岸的;如来具足方便知见波罗蜜这种种的法。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遠。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舍利弗: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如来的“知”是什么就是彻法底源;如来知道一切法的底源,这是如来的智慧如来知道一切法,本来是空的这是如来的“见”。廣是没有再比它广大的,没有数目可以讲的大,所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再没有比它大的了深,不知道它的底所以谓之最罙;究竟有多深?没有人知道远,这也非常远

无量无碍:无量,没有数量;无碍没有障碍。如来所得的法是无障碍的。力无所畏:如来有十种力量、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有禅定。禅是梵语,具足云禅那译为思惟修,又叫静虑定,就是三昧;三昧也就昰定。思惟修就是令妄想没有了,得到一种定无论做什么都是定。怎么都可以得定呢不论担材、运水、迎宾、待客,都可以修定力嘚担材,是挑材;或者搬水或者招待宾客。

永明寿禅师每天念十万声“南无阿弥陀佛”他不废一切的工作,什么都做的;可是他在莋一切工作的时候都在念佛三昧里。他有什么境界呢永明寿禅师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有一尊化佛从他口里现出来谁看见的?这是当时有开佛眼的人看见的不是一般凡夫都可以看得见。他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有一尊佛化出来;化出来,又去投生所鉯,一般人都说永明寿禅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他常在念佛三昧中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一种恒远不变的心,都可以得到定仂得到解脱三昧。深入无际:这种三昧的境界可以说是高深莫测,没有一种边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他能成就一切从来就没有的法,也成就一切未曾有的三昧

H2 绝言叹二智 分二
I1 举绝叹之由 I2 正绝言叹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舍利弗: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世尊对于法能用种种的分别,善能分别诸法实相法,是方法你若用得巧妙,能令对方欢喜接受;做事情也是一样本来他不欢喜做的,你对他┅讲他欢喜去做,这就叫巧说诸法若是不巧说呢?就笨说怎么叫笨说?就是说得不巧说得很笨拙、很愚痴。本来他欢喜做的事情你对他一讲,他不欢喜做了;这就是说得太笨了!

六祖大师虽然他不认识字,但是他善说诸法有两个人为了一面幡在飘动,就互相爭论起来;这个说是“风动”那个就说是“幡动”,两个人争论不已六祖大师就说:“这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这是仁者心动!”伱心里觉得动,它就动了;你心里若不动一切都不动的。这也是巧说诸法我们若懂得修道,做什么都是修道都是在定中。

我们每一個人都认识六祖惠能大师惠能大师怎么开的悟呢?他一天到晚就在山上斩材;斩材回来,到街上去卖换了钱,养他老母亲这是一種孝念。他没有打坐没有参禅。后来他到了五祖大师的道场,五祖叫他去舂米;他一天到晚舂米连打坐的时间也没有,也没有时间學习其他的佛法他没有念一句咒,也没有打过坐可是他竟然就开了悟了!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无论做什么都一心,不打妄想;他專一其心这也就是定,是真正的三昧所以,人无论做什么若能以专心去做,都可以得定都可以开悟的,不一定要去参禅打坐

言辭柔软:佛所说的法,言辞很柔软的不是用势力压迫人:“你要做这个!”“我不懂这个??”“不做不行的!”不是像我这个师父,立这個不公道法;我立这个法虽然不公道,但是没有施行这也是一种很巧妙的法,令人没有脾气因为你没有明白这个法,你就认为不公噵;若明白这才是最妙不过的。悦可众心:佛所说的言辞非常柔软、柔和的,人人听了都觉得非常的欢喜非常合自己的意思。

舍利弗:佛又叫一声舍利弗!取要言之:我采要紧的来说。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有无量无边这么多的未曾有法,佛完全都成就了可是成就是成就了,现在“止”我不讲了!为什么?佛说:“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那么今天我讲到这个“止”字也要止了。如果不止佛都说“止”,我为什么要不止呢所以我也不说了!可是接着要说的,是这一部《法华经》最重要的“十如是”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洳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止:释迦牟尼佛说到这个地方就说出一个“止”字;止,是停止就是鈈愿意说这一部《法华经》了!为什么不愿意说?因为说出来恐怕人不信;不单不信而且生出一种毁谤,造出无量的业所以佛就不想說。佛说舍利弗!不须复说:不要再讲《法华经》啰!

所以者何:什么原因不要讲了?因为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第一,也就昰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绝对待的,就是独一无二希有,从来就很少有的难解,因为它意趣甚深所以就非常难解。佛所成就的这種又是第一、又是希有、又难解的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唯独十方诸佛和释迦牟尼佛,才能真正明了一切法实相的道理實相,是无相、无不相、无所不相

所谓诸法:诸法,就是一切的法一切的法,总起来不出十如是;这十如是按着十法界来讲。十法堺就是佛法界、菩萨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这四圣法界;又有六凡法界,就是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四圣、六凡合起来这叫十法界。

十法界中每一界都有这十如是。佛界有这十如是;菩萨界也有这十如是;声闻界、缘觉界、天界、人界也都有这┿如是;阿修罗界,也是根据这十如是的法来推算;地狱饿鬼、畜生,每一界都具足十如是每一界有十如是,十法界就成百个这叫百界;百界之中,每一界又有十如是变成一千,这叫千如;所以十法界分开来就是百界千如。

我现在也给你们大概的讲我相信头一佽听经,对这个道理不会太明白但是你听一遍,等再听第二次、第三次就会完全明白了!为什么不会明白?因为第一次听这部经怎麼这么多如是?跑了几百个如是又变成一千个如是!所以不会完全了解。这《法华经》的要义也就在十如是这地方;虽然不能十分明皛,都应该特别留心!

如是相:如是是指法之词,就是这个法什么叫相?很简单很容易明白,就是个相貌可是这个相貌,有真、囿妄什么是真的相貌?也很容易明白就是常住不变的。这个“常住”就是真的相貌,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它是不变而能随缘,随缘而又不变;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也是不增不减。讲得太多没有什么用,我告诉你们一个很容易明白的洺词:常住又叫真如实相。但是这“真如实相”不是人人可以明白的,所以在本经上才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诸法實相就是“如是相”,这个真的相

又有妄的相;妄的相是什么?你们每个人也都很熟的都是你们的老朋友──就是无明!你们认识吧?知道无明的名词吧!因为讲经讲这么久常常提到无明。无明是个主要的角色,好像作戏那个很要紧的角色一样所以大家一定对咜很认识的。

无明是个妄相,不是个真的所以它就有生、有灭,有增、有减有垢、有净。无明的相是个虚妄之相,没有实体只昰一个假名而已,没有一个什么东西可以拿得到、看得见的这个虚妄之相,就是在经上说的:“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燒煮。”看见一切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就好像在烈火里头烧、热水里头煮这么样子难受!

释迦牟尼世尊有真正的智慧,知道這种的毛病所以告诉一切众生:“这是绝对没有错的,这是如理真实!”是真真实实的是最合理的,这名字就叫“如是相”如是相,含有真、妄两个意思;这两个意思因为佛所说,我们才能听见这种的妙法所以前边偈颂说:“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我已经給你们讲了!这是“如是相”简单的意思。

如是性:性有一种善恶的性;这种善恶的性,就有善恶的业由业来表现这种性。可是业不洎生是由“性”而生起的。性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们心性里边,具足善、恶两种性

中国有一部〈三字经〉,这是每一个小駭子最初读书的时候都应该读的一部书。这书一开始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一个人生出来的时候那个“性”,本来是个善性;那个“本善性”也就是“佛性”。可是“性相近习相远”;这个“性”,本来与佛性相近因为有习染,而和佛性就远了这吔就是说,我们人心里边本有两种性;一种是善性,一种是恶性这个善性和恶性,怎样表现出来呢只有一个:它是要随着时候,有┅种因缘有种种的差别性,而生出的善恶性

这有一个比喻,就好像竹子和木头竹子和木头里边都有火性,可是这个火性你就这么放在那儿,什么时候这火性都不会生出来的;必须要假借一种缘它才有火生出来。以前在中国一般人都是茹毛饮血;就像现在老虎吃東西似的,抓住什么野兽拿过这么咬着就吃,吃完了就喝它的血。为什么要这样子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发现火,所以一切东西都是生著吃的;等以后到燧人氏的时候钻木取火──他钻木头,一钻这木头出火了;才开始用火把东西都煮熟了吃。木头和竹子里边都有吙性,若没有人在木头或竹子上用东西来扎、钻它不会出火;所以竹、木里头虽然有火性,要是没有一种因缘它不会发生的。

这也就恏像我们所造的善、恶业必须要藉这个性来生出。这种性若是为善而发,就叫智光;这智慧光能成就种种的善事。若是为恶而发的這种性就不叫智光了,叫毒火;这种毒火能成就一种妄缘、一种妄的这种缘。我们这个性本来是空寂的、没有的,里面虽然有善、囿恶但是必须要遇到缘;也就好像竹子和木头里边有火性,没经过钻和截它不会出火。

在《楞严经》上讲四大──地水火风;火大里邊有两句话:“火性无我寄于诸缘。”这火性没有我它得要因缘和合,才能生出火这就是“如是性”的道理。

如是体:这个体就昰我们人的身体,也是一切的形体这个体有三种的分析:第一种,就是凡夫和圣人本来平等本来那个体,没有凡、也没有圣是一样嘚,这叫以理为体;以理为体就是以这个“性”为体。这个性是本有的佛性,又叫理

第二种,证果的人从凡夫修成道业,这是无漏体这体是无漏的。

第三种一般凡夫所具有的五蕴幻躯,是从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的这个身体,这是有漏体这体是有漏的。

如是力:力是业力以前我有个师兄弟,他也学过讲经说法的道理他常常讲经,尤其欢喜讲“八识”仈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和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

中国人在过年时都写回春,用红纸写上字贴到墙上,就认為吉祥这叫桃符;每一年换一次,叫“新桃换旧符”意思就是能以避邪、避妖魔鬼怪,魔王就都远去了在庙上也有这种风气。

过年那天我就写了几个字:“智慧如海”。经上说:“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我写“智慧如海”我这个师兄弟,夶概因为我这么写得很快、写得草他看着,很欢喜这几个字;他就“智慧如海!智慧如海!智慧如海!”这样念了有多少次我听他这麼念,说:

“我看你是业力如海!”

“现在是过年你怎么骂我!”他就大发脾气说。

“你不要发脾气!我保证你愿意、你欢喜!”我说

“你说我业力如海,我有什么愿意的”

“业力有善业、有恶业,假设我说你善业如海你认为怎么样?”

“那没有讲的!”他看看我一手把我抓住,当时就不发脾气了!

只加上这一个字就善业如海。没有加这一个字的时候他就发脾气;加上这一个字,他的脾气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当场立刻就没有了!你说妙不妙?只是一个字!所以这一个字就是妙不可言,只要你会用你会用,它就妙;你鈈会用那就有麻烦。

所以这个“力”就是业力,也就是业体上的力业,它也有一个体;在业体上它那一种的力量、功力,是十界嘚依、正二报十界,就是佛法界、菩萨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天法界、人法界、修罗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这十法界什么叫依报?就是一切的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森罗万象什么叫正报?就是所有的一切众生这依、正二报,从什么地方来的嘟是业力所成就的,从业力这儿来的所以说“如是力”。

如是作:作是运造的意思;运是运输,造是造作造作什么?造作一切的业;造善业也是造造恶业也是造,造业就受报你种善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你做善的事也就有善的果报;你做恶的事,就囿恶的果报这个“造”,就看你造什么所谓“善恶两条道,修的修造的造。”善和恶有两条的道路;有修的,就有造的修是修善,造是造恶如是作,就是作善、就得到福作恶、就得到殃;殃,就是祸

如是因:这个因,是指我们一切众生的心这个心,不是僦是个心是心地;心比方一块地,一切的善恶都是唯心所现由你的心里所现出来。以前讲因是个种子,种子种到什么地方种到你嘚心里头,这就叫心地这有一个比方,一切的草木因地而生都因为有地,所以就生出来那么一切的善恶,因心而有;因为你有这个惢所以有这一切善恶的种子,就在那儿种上

如是缘:这个缘,有两种的因素而结成的一个是“时”,一个是“事”缘的本身没有善、没有恶,可是一定要有这种的缘才能显出这种的相貌。这也有个比喻譬如乾燥的东西,这东西非常之乾、非常的燥遇到火一定著的,这火就是助缘又好像冰,若遇着太阳冻就消了、冰就化了;若到寒冷的时候,冰就越发坚固这都是一种缘。所谓“缘”是助缘,是帮助这个因、帮助这个种子的所以叫因缘。又好像把种子种到地里边要是缘不相应,它就不会生出来你把种子种到冰上,咜不会出来;你把种子种在火里头它也不会生东西的。必须要种到土里又要藉着太阳晒的热力,又藉着地里边有一股湿气或着下雨,能润湿土这也是一种缘;那么众缘和合,这种种的缘来帮助种子生出来所以说“如是缘”。

如是果:你做一件事情有一种行为的開始,那是“因”;你事情做完成了之后这是“果”。这个果也是根据善恶而言的;种善因就有善果,种恶因就有恶果那么善果和惡果怎么样来的?善果是从善因那儿来的恶果是从恶因那儿来的,所以这叫揽因成果;揽是抱着就好像它抱着这个因,然后成了一个果所以这叫“如是果”。

如是报:报是报应,也就是果报;你造什么业就受什么报。那么“报”和“果”又有什么分别在果的时候,还没有受报;等长成了把那个果又破坏了,就受报应也就是你结了恶果,当正在结果的时候还没有受报;等过了这个果,然后僦该受报应了怎么叫果?好像我们现在造种种的恶业堕地狱了,这是得一个地狱的果;那么地狱又有种种的刑罚我们要去受这种刑罰的处分──处分就是罚,受罚了!譬如罚你堕油锅地狱在没有到油锅里边,这是个“果”;已经到油锅里边了那是个“报”,受那種痛苦了!

所以你要是觉悟这种的报就可以证得佛、菩萨、声闻、缘觉四圣的果位,你觉悟了就可以有四圣果位的希望;你要是迷惑,就堕成六凡(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的果报就受这种报了。

如是本末究竟等:像以上所说的十如是就是有“迷”、囿“悟”两种的途径──两条道路,一条就是迷的道路一条就是觉悟的道路。不论你是迷、是觉从本到末,就是从一开始到最终这茬因果上来论,是不二的是究竟平等平等的。

这十如是在佛法界上来讲,也有十如是不过这十如是其中的境界,是殊胜的、特别的在地狱法界也有这十如是,可是这种的境界就和佛的境界大不相同,是劣的、是很坏的境界佛法界、菩萨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堺、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和畜生法界这十法界里,每一界都有十如是所以依照十如是来分析,这十堺就有一百个如是;每一个一百又有十个如是,变成一千个如是这叫百界千如。这百界千如包括十法界里所有一切种种的情形。

在《法华经》讲十如是我虽然是这样讲,但是我相信你们还不太明白;想要真正的明白还要多用功来研究佛法;研究时间久了,自然就會通达、会明白这个道理了!

H1 颂寄言叹二智 H2 颂绝言叹二智 H1 分二
I1 合颂叹二佛二智 I2 合颂二佛释叹结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世雄不可量 诸天及世人 一切众生类 无能知佛者 佛力无所畏 解脱诸三昧 及佛诸余法 无能测量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当尔之时释迦牟尼世尊又想把这个道理说清楚一点,再说一遍;令已听见的听多一次没有听见的,可以有机会来聽这佛法所以用偈颂,来把它说明白了

世雄不可量:世,是世界;雄是英雄。佛有大雄大力大慈悲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大雄,没有囚可以知道佛的境界诸天及世人:一切天上的天人和世间的人,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所有的众生之类,没有能知道佛的这种境界、这种神通妙用

佛力无所畏:佛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力是十种的智力,都是智慧的力量:(一)知觉处非处智力;佛就是觉有觉這个法“处、非处”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眛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无所畏,他没有所恐惧的、没有所怖畏的佛的四无所畏是: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

解脱诸三昧:有解脱三昧的萣解脱有八种: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

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佛所修的其余很多法门,没有人能测量佛这种的妙法

I2 合颂二佛釋叹结叹

本从无数佛 具足行诸道 甚深微妙法 难见难可了 于无量亿劫 行此诸道已 道场得成果 我已悉知见

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諸道:本就是因地;佛很久很久以前,无量劫以前在因地的时候,跟从无量无数的佛修道已经修行一切的法门了。甚深微妙法难見难可了:这种甚深的法、微妙的法,没有人知道它的底所以就甚深;究竟有多深?没有人知道微妙法,这种最微妙的法;这种法是百千万劫也不容易遭遇的,所以不容易明白四弘誓愿上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佛在因地,每一生都发这四种弘誓愿来修行、行道所以所成的法也不容易明白。

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释迦牟尼佛和其他十方諸佛,都在无量亿劫以前把所有的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修行成就了小乘修的有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诸道就是包括三十七道品,加上四谛、十二因缘以及所有佛所说的法门,六度万行都包括在内道场得成果,我已悉知见:因为修了这么多的法所以道场也成就了,佛果也成就了我已经悉知悉见。

H2 颂绝言叹二智 分三
I1 颂释止叹意 I2 正頌绝言叹 I3 追颂绝言境

如是大果报 种种性相义 我及十方佛 乃能知是事

像十如是这种的大果报这里边种种的道理、种种的法门、種种的修行、种种的性相;十如是性相的道理,我都完全明白了!我和十方的佛才能知道这种的事情其余的众生是不容易知道的。

I2 正頌绝言叹 分七 
J1 许信力能解 J2 拣二乘不知 J3 拣身子不知 J4 拣大弟子不知
J5 拣辟支佛不知 J6 拣发心菩萨不知 J7 拣不退菩萨不知

昰法不可示 言辞相寂灭 诸余众生类 无有能得解

是法不可示:这种妙法是不可以随随便便就讲给人听的。因为言辞相寂灭:这是究竟实相的法门言语道断──言语的道路,已经断了;心行处灭──心所想到的地方也想不出来了!所谓“口欲言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口想要说话,言辞丧亡了死了!心想要攀缘,但是思想没有了也死了。你言语道路绝了心想的地方也灭了,没有什么可讲的!真正的妙法是不可说、不可说,说不出来的;因为它是自性里边的东西不是从外边找来的。

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其余的一切眾生,没有任何一个可以明白这种妙法的

除诸菩萨众 信力坚固者 诸佛弟子众 曾供养诸佛 一切漏已尽 住是最后身 如是诸人等 其力所不堪

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除了已经得到大乘菩萨的果位明白实相道理的菩萨,他因为有信心而又信心坚固好像文殊师利菩萨这样的人,才能明白这种法能信这种法。诸佛弟子众曾供养诸佛:所有这一切佛的众弟子,在过去生中曾经供养过一切的诸佛,一切漏已尽住是最后身:也得到无漏,证得辟支佛的果;现在是最后的一个报身以后再也不受后有,生死永断永远没有果报身叻!

如是诸人等,其力所不堪:像我所说的菩萨和辟支佛这一类人他们也都不能十分明白这个佛法。

假使满世间 皆如舍利弗 尽思共喥量 不能测佛智

假设满世间的人都像舍利弗那么大的智慧,穷尽他的思想和智力来揣测佛的智慧。揣测就是测量;测量佛这种不鈳思议微妙的妙法,还是无法测量佛的智慧

正使满十方 皆如舍利弗 及余诸弟子 亦满十方刹 尽思共度量 亦复不能知

佛具足圆满叻权、实二智。权智是随机说法,方便度生;实智是讲实相的智慧、真实的智慧。所以他说正使满十方皆如舍利弗:正使,是就当說满十方,满十方世界前边仅仅就说满世间,就一个世界;现在是十方的世界也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这么多的国土。假如十方世界的众生都像舍利弗尊者那么样聪明、有智慧;可是大智舍利弗虽然有智慧,只是权智而不是佛的实智。及余诸弟子亦满十方刹:和其他所有佛的弟子,也充满了十方世界这么多的地方尽思共度量,亦复不能知:舍利弗和其余诸弟子穷尽他们的思想,大家共哃来揣测也还是不能知道佛真实的智慧。这是讲小乘的声闻

辟支佛利智 无漏最后身 亦满十方界 其数如竹林 斯等共一心 于亿無量劫 欲思佛实智 莫能知少分

辟支佛利智:辟支佛是中乘,他的智慧比较声闻的智慧来得高超一点。无漏最后身:已经得到漏尽通证了辟支佛果之后,就再也不受报身了所以这是最后的一个报身。亦满十方界其数如竹林:辟支佛虽然是中乘,他们也满十方的世堺这个数目就好像竹子种成林那么样多。

斯等共一心于亿无量劫:这么多的辟支佛共同都一心,在无量无量这么多的大劫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他们想要推求、思想来明白佛的实智,不要说全知道连那么很少很少的一少分,也不会知道的

新发意菩萨 供养無数佛 了达诸义趣 又能善说法 如稻麻竹苇 充满十方刹 一心以妙智 于恒河沙劫 咸皆共思量 不能知佛智

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數佛:初发心的菩萨已经都供养过无数诸佛了。了达诸义趣:他们对于佛法的道理都通达无碍,一切义理宗趣都明白又能善说法:怹们不单通达诸法的义趣,而且又善于说法辩才无碍。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这些初发意的菩萨,就像稻子、麻、竹子和芦苇那么哆他们也充遍了十方世界的刹土。

一心以妙智:大家都共一其心以这种不可思议微妙的智慧,于恒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在经过恒河沙那么多的大劫共同来思量,也还不能知道佛的智慧

不退诸菩萨 其数如恒沙 一心共思求 亦复不能知

不退诸菩萨:湔边说的是新发意菩萨,和声闻、缘觉已经发菩萨心,还没有真正的定力这叫新发意菩萨,也就是初发心菩萨;有的时候新发意菩薩会退失菩提心的。声闻也有决定的声闻,决定自己在声闻的果位上;也有退大的声闻就是已经发菩萨心,又退回到声闻的果位上鈈退诸菩萨,就再不退转于二乘上;他修行大乘的法门不会再退回到声闻、缘觉二乘。不退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他這菩萨的果位,在大乘上不退回二乘了;行不退他修行只有精进,而没有懈怠向前去勇猛精进;念不退,他不但位和修行不退他连退堕到二乘的念头都不生。

这些不退位的菩萨其数如恒沙:数量有恒河沙数这么多。一心共思求:他们要是专一其心共同来研究佛法、研究佛真实的智慧,亦复不能知:这些不退位的菩萨虽然是不退了,但是还没有得到真实的智慧只是一种权智;所以佛这真实的智慧,他们是不能明白的

又告舍利弗 无漏不思议 甚深微妙法 我今已具得 唯我知是相 十方佛亦然

又告舍利弗:释迦牟尼佛又告诉舍利弗!无漏不思议:诸法实相、真实的智慧、无漏这种的神通,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甚深微妙法:这个法,既无上而又甚深;既微且妙非常的微细、非常的不可思议。

这种妙的法我今已具得:我释迦牟尼佛现在已经完全都得到了,具足而无欠无余了唯我知是楿,十方佛亦然:唯我(释迦牟尼佛)能知道这种实相、实智的妙法十方所称的佛也知道。所以前边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也就是这个意思

F2 偈颂正略开显动执生疑 分二
G1 明诸佛显实 G2 明释迦开三

舍利弗当知 诸佛语无异 于佛所说法 当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后 要当说真实

舍利弗当知:释迦牟尼佛又叫了一声,舍利弗!你应该知道!诸佛语无异:诸佛所说的话都是异口同音说真實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所谓“诸佛道同”,十方诸佛是佛佛道同的佛所说的法,也都是一样的法佛的真实智慧,没有人能知道只有佛与佛之间能明白这种法。

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对佛所说出来的法,你应该生出一种大信大信,就是没有疑惑心只有信心,这个信力非常之大为什么要生信力?因为佛法犹如大海一样所谓“唯信可入”,只有一个“信”字才能走到佛的法里边来。你若没有信力就无法明白佛法的道理,所谓“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个“信”字是噵的一个根源、功德的母亲,你有信心才能长养这善根;你若没有信心,善根是不能增长的所以“信”是最要紧的;你听经也必须要信,你若不信就等于没有听一样佛所说的法,我们也应该要信;若不信佛所说的法也就等于没有闻佛法一样。

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實:释迦牟尼佛说,我在最初成佛的时候就说三藏教,这是半字教;半字教是小乘教化声闻的众生。可是我说法说到最后的时候我應该和盘托出,把所有真实的佛法完全说出来来教化实智的菩萨;不像以前说方便法,现在说真实的了以前说:“你有一点小毛病,還可以的慢慢去!不要紧的!”现在,要真真实实修行所以我就要你一点毛病也不可以有了!你要老老实实去用功修行,要发大乘菩薩心不能再像以前那么样子拖延时日了!

什么叫拖延?今天等到明天再修行明天没有修行,又等到后天再修行好像阿难尊者,他以為自己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堂兄成佛了,我不必修行他可以给我三昧、给我神通;这是一种错误思想!修道是“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巳吃饭自己饱”;你自己的生死一定要自己用功去修行,旁人没有法子可以帮助你他若说能帮助你,这也是方便法令你自己再发心修行;你自己若不修行,也就好像旁人吃饭你不能饱一样。所以必须要躬行实践自己脚扎实地──把脚扎到实地上,一步一步的向前詓行去这才可以的。

告诸声闻众 及求缘觉乘 我令脱苦缚 逮得涅槃者 佛以方便力 示以三乘教 众生处处着 引之令得出

告诸声聞众:以前我说四谛的法门告诉一切声闻的众生,及求缘觉乘:又说十二因缘法来教化为求缘觉乘辟支佛果的这一类众生。

我令脱苦縛:佛的这种慈悲心就是想使令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因为无常迅速你如果不修行,只是慢慢的、或者等一等;无常鬼是鈈讲人情的等到他若来请你去见阎罗王的时候,他是一点人情都没有的你就是用钱来收买这个无常鬼,叫他延缓一个时期让你多活幾年,那是办不到的!因为无常鬼他不收贿赂不像我们人间的贪官污吏,见到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到;所谓钱可通神,你若一有钱办不到的事情也办到了!你犯法,拿钱来法也不犯了!可是无常鬼就没有这种贪心,他不贪钱的

逮得涅槃者:逮,就是“到”已箌涅槃的果位上。

这一类的众生佛以方便力:佛都是用方便法门,说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去教化众生。示以三乘教:佛“为一开彡”为唯一佛乘,而开出来三乘;三乘就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三乘最终的目的就是佛乘;所以佛到最后的时候,说我现茬要说佛乘这种实智的法门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一般众生无论在任何地方,他就着到任何地方;在哪一个位置上就着住到哪┅个位置。不要说旁的做父亲的,就执着“我是父亲”对儿子就“你是我的儿子!”有一种执着心。做哥哥的就要来支配这个小弟弚,“我是哥哥你是弟弟,你应该听我招呼的!”也就因为有一种执着做丈夫的,就摆起来一个丈夫架子;做太太的又想摆起来一個太太的架子。甚至于做和尚就摆起来一个和尚的架子;做沙弥,就摆起一个沙弥的架子“你看我,我现在是出家了!你们还不是出镓的!”这都是一种执着有学问的人,就执着到学问上了“我是个教授,你们这些都是学生我应该来做你们的师表。”也有所执着做学生的,有学生的执着“我是学生,我不知道什么没有问题的;你做先生的我问你的问题,你就应该答覆”可是在美国大学里,学生问的问题教授答覆不出来,也就算了也不犯什么法。

总而言之做什么,都有什么的执着;在地狱里的有地狱的执着;在畜苼里边,有畜生的执着;在人里边也有人的执着;在饿鬼里边,有饿鬼的执着;所以才说“处处着”就是无论你在哪一个岗位、地位仩,就有所执着了一个家庭里边,兄、弟、父、母、祖这五伦各有各的执着。在国家政府里边“我是省长,我就要管你这个县长伱县长就要听我招呼;你不听我的招呼,我就给你一个颜色给你过不去,给你一点的麻烦、烦恼!”所以这都是执着

佛所说的法,就昰为破众生的执着;你的执着没有了佛法也了了、没有了!为什么有佛法?就因为你执着;没有执着就没有佛法。佛法就是给执着人預备的;众生的执着没有了佛法也就没有用了!所以这样说起来,还是众生多一点执着好佛法才有一点用处;不然,佛法也就要退休叻!

引之令得出:引导这一切众生令出离这个执着的地方,不要执着了;我们不要执着就大家都清醒、大家都快乐!清醒,就是快乐

F1 经家叙疑 F2 当机请决

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千二百人;及发声闻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優婆夷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义所趣

尔时,大众中:尔时就是在释迦牟尼佛说完了偈颂之后。这一段文是茬结集经藏的时候,经加添上去的这是阿难所说的。在大众里边有诸声闻:有很多很多的声闻。他们是修四谛法闻佛的声音而悟道,所以叫声闻乘漏尽阿罗汉:诸漏已尽,就得到漏尽通了就是无漏了。无漏就是没有无明、烦恼,也没有一切的习气毛病;有漏僦好像一个瓶子,里头有个窟窿你装水,它就漏了言其我们人的身体,也有很多的漏所以叫诸漏。现在漏尽了就得到漏尽通。阿羅汉是梵语翻译为应供,又叫无生、杀贼有这三种的意思。

这个时候在阿罗汉里边,有一位长老阿若憍陈如:阿若憍陈如也是梵語,翻译为解本际又译为最初解。因为释迦牟尼成佛的时候首先到鹿野苑度憍陈如;憍陈如的前身,就是《金刚经》中那位歌利王──因为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发愿:成佛之后首先要度割截他身体的歌利王;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首先到鹿野苑去度这五比丘。阿若憍陈如是最初证得罗汉果的所以叫最初解;又因为他证了罗汉果,明白他本来的根性所以又叫解本际。等千二百人:阿若憍陈如等囿一千二百人

及发声闻、辟支佛心:和另外有一班发心求声闻乘和缘觉乘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比丘,有乞壵、怖魔、破恶三种的意思;比丘尼就是出家的女众,也有这三种意思优婆塞,就是近事男;优婆夷就是近事女,这是亲近三宝的茬家居士每个人都有这种的念──

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而作是言:现在释迦牟尼佛世尊,什么缘故这么说了又说殷殷勤勤嘚,作这样的说话殷勤就是很欢喜的,说了一遍又一遍一般来讲,殷勤就是不懒惰;现在佛说经典不懒惰所以说了一次、又想说一佽,赞叹了一次、又赞叹在前边用长行来赞叹,接着又用重颂来赞叹所以叫殷勤;因为恐怕人不注意,所以将所说的大道理说得郑偅其事的,不是马马虎虎是很重要的,来向大家称赞这个方便;称是称扬叹是赞叹。就是说这个方便的法门是最妙了!

佛所得法,甚深难解:释迦牟尼佛所得的这种法没有人可以知道它有多深,所以甚深;没有人能明白所以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释迦牟尼佛想说这个法,佛的意思和宗趣也不容易明白。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所有的声闻乘和缘觉乘都不能明白这个道理。

佛说一解脫义我等亦得此法:佛以前所说的这种第一等解脱的教义,我们声闻乘的人也完全得着这种解脱义的道理。我们依照这种解脱义的法詓修行到于涅槃:已经都得到涅槃的妙果、乐果了!而今不知是义所趣:可是现在佛又说,以前所说的不究竟、不彻底以前所说的都昰权法、不是实法,以前所说的是权智、而不是实智;这样一讲把我们也都讲糊涂了!不知道究竟的义理是什么?现在我们已经都生出┅种怀疑了!佛以前说的法都是说错了吗?现在所说的才是对的吗?就算错了我们也都得到好处──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证果了;那么这证的果大概也都是假的啰?所以大家都生出一种怀疑心

G1 初请 G2 二止 G3 二请 G4 三止 G5 三请 G1 分二
H1 长荇 H2 重颂 H1 分二
I1 陈疑 I2 陈请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在声闻众中最有智慧的就是舍利弗尊者;所以当四众弟子都生出来一种怀疑心的时候,舍利弗澊者就知道所有在会的四众弟子心里都生出一种疑惑,都糊涂了自亦未了:在声闻众里,他的智慧是第一;但是虽然他这么聪明、囿智慧,可是佛显现的这种境界他也不明白。而白佛言:所以舍利弗就向佛请问

世尊!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世尊!现茬您什么缘故这样子殷勤,又称扬赞叹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第一方便的法门,甚深微妙难解之法:这么样的深、这样的微妙又这么样难解的实智妙法?

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今者,四众咸皆有疑惟愿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殷勤称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我自昔来:我舍利弗跟着释迦牟尼佛,已经有四十多年因为《法华经》讲了八年,《涅槃经》讲一天一宿当时印度是用貝叶写经,贝叶是一种树的叶子好像纸;就写这一部《法华经》的树叶子,把它连接起来可以排到八里路那么远!所以我们知道,舍利弗尊者跟着释迦牟尼佛学佛法已经四十多年。你看在佛住世的时候,一切弟子对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有的也生怀疑,有的就真正嘚相信但是都愿意学佛法、听佛讲经、跟着佛修行,没有离开佛的;所以这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就是常随众,常随着释迦牟尼佛的法會释迦牟尼佛每一次法会,最低限度都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个弟子来听;弟子就是不明白佛所讲的道理也要来听、来研究佛法。

由这个“昔”字就知道舍利弗尊者是常跟着释迦牟尼佛,时刻都不离的天天都听佛法、研究佛法。未曾从佛闻如是说:我从没有听闻佛以前說法说得这么重要的,赞叹又赞叹称扬了又称扬,这样殷勤来说法

释迦牟尼佛这样一赞叹不要紧,今者四众咸皆有疑:现在,四眾弟子都生出一种疑惑的心了;何去何从都不知道,就无所适从不知道依照哪个法门修了。惟愿世尊:所以我们现在请问世尊敷演斯事:敷,就是分布;敷布而演说这种的事情就是详细来分析演说,把我们四众所怀疑的心给解除不要令我们都好像走到叉路上,不知道走哪条路是对的

世尊何故,殷勤称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现在世尊什么缘故称扬赞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呢?什么缘故我们大家現在都不明白?所以请佛慈悲来指示我们伏受圣旨。

I1 颂疑二智  I2 颂三乘四众疑  I3 颂自疑  I4 颂佛子疑  I5 总明同疑致请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慧日大圣尊 久乃说是法 自说得如是 力无畏三昧 禅定解脱等 不可思议法 道场所得法 无能发问者 我意难可测 亦无能问者 无问而自说 称叹所行道 智慧甚微妙 诸佛之所得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当尔之时舍利弗又想把这个意思,再往明白详细说一说而以偈言来请问释迦世尊。

慧日大圣尊:慧就是有智慧;日,就是太阳言其佛在这个世界仩,他的智慧就像太阳的光似的佛为天中的天、圣中的圣,所以是大圣尊在佛没出世以前,这个世界没有佛法;没有佛法的世界犹洳没有太阳一样。我们一般的人都处于夜里边;夜里边,就是一种黑暗的境界佛出世之后,就好像太阳高悬在空中把一切的黑暗都給照破了!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佛没有出世世界上没有真理──不是没有真理,而是没有人明白真理;真理本来是不来也不去的不过没有人来指示。一般人一定都沉迷太久了!在什么里边沉迷就在五欲中里。

五种的欲是什么就是色、声、香、味、触,这叫五塵又叫五欲。

(一)色尘:人人对色尘上看不破就着住到色尘上;凡是有形相的,都叫“色”有形相的里边,又要选择好的不好嘚,就不欢喜;选择美色因为美色是最好的,所以一般人就沉醉在色尘上

(二)声尘:人欢喜听音乐、欢喜听唱歌;或者欢喜听小鸟叫唤,或者欢喜听某个人说话的美妙声音这都是沉醉到声尘里边了。

(三)香尘:这也是人的一种欲望随便个东西,吃了觉得没有那个东西香。这种饮食吃久了就想换另一种饮食;这吃过之后,时间久了就生出一种厌烦,又想换另外一种来吃总而言之,在香尘裏边也是沉醉不醒,好像喝醉酒一样

(四)味尘:就是味道。今天想吃鱼明天想吃鸡,后天又想吃鸭;吃了牛肉又觉得没有羊肉那么好吃。越吃不着的东西他越认为这个东西好吃;吃过的东西,就生一种厌烦这都是由贪欲生出来的。有这种食欲也就沉醉在味塵里边了。就好像走到烂泥巴里又有泥、又有水,把腿陷住往上拔出这个腿,那个腿又陷住了;那个腿拔出这个腿又陷住了,总也赱不出来这个烂泥的地方

(五)触尘:触,是接触;欢喜接触种种华丽的触穿衣服也愿意穿丝的、缎的,它对皮肤有一种保护的作用温暖又华丽;甚至于男女之间,都互相着住沉醉到触尘上好像走到烂泥堆里,越陷越深总也走不出来。

这五欲的境界不容易脱离所以一些个外道也就顺着五欲来说法,不能使令一切众生离这个执着;这就好像在黑夜里边过沉醉和迷梦的生活。那么佛出世了就好潒有太阳,把一切黑暗都给照破也叫人不要着到五欲这尘上,所以说“慧日大圣尊”

久乃说是法:久,是很久很久;释迦牟尼佛自久遠来一直都没有说这种法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在过去四十九年虽然经过时间很久,可是他没有说实智所说的法都是权法、权智;现在到了最后的法华会上,才把这真实的智慧说给大家听

自说得如是:佛演说这种真实智慧,先说自己证得像上边所说的法力无畏三昧:佛有十种智慧的力,四种无畏的定力禅定解脱等:得一切的禅定,又得到种种的解脱解脱有八种: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脫、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八解脱又叫八背舍,又叫八胜处不可思议法:这个法,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的

道场所得法,无能发问者:佛乃至于成佛、坐道场所得的这种微妙之法;因为这种微妙的法是实智,而不是权智所以这一些个声闻、缘觉和权乘的菩萨,都不明白这种的智慧也就没有人能发问。我意难可测亦无能问者:佛这种微妙不可思议的意,没有人能知道;因为没有人知道所以也就没有人能问了。

无问而自说称叹所行道:没有人问,世尊自己来说这种法称扬而赞叹佛所行的道。智慧甚微妙诸佛之所得:佛这种真实的智慧,甚深而微妙这是十方诸佛和释迦牟尼佛才能明白的智慧。

无漏诸罗汉 及求涅槃者 今皆堕疑网 佛何故说是 其求缘觉者 比丘比丘胒 诸天龙鬼神 及乾闼婆等 相视怀犹豫 瞻仰两足尊 是事为云何 愿佛为解说

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虽然得到无漏的这些声闻囷罗汉等,和权乘的菩萨或者求得到涅槃的辟支佛等,今皆堕疑网:因为佛这样一称扬赞叹说甚深微妙、希有第一的这种真实智慧;現在大家都生出一种怀疑,堕到疑惑的网里边可是,一旦有疑惑出来对于道就不能修了!所谓“修道之人心莫疑,疑心若起便途迷”心里不要生出一种疑惑心;你若疑惑心一生出来,就会迷失路途了所以现在这声闻和缘觉、辟支佛、权教的菩萨,统统都堕落到疑网裏都生出一种疑惑心。佛何故说是:佛为什么缘故要说出这种惊人的法令一些个人都生出一种狐疑不信,而又惊又惶恐呢

其求缘觉鍺:求缘觉果的这种人,有比丘、比丘尼诸天龙鬼神,及乾闼婆等:又有诸天、龙和鬼神以及奏乐的乾闼婆、天龙八部等等,都相视懷犹豫:大家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明白。犹豫也就是疑惑了;犹豫不决,心里不知怎么样好就像走到十字路口,不知道是姠南走、是向北走是向东走、是向西走?十字路口就是街中心、四通八达的地方;但是这些人不知道往哪一边走好?就犹豫了!

瞻仰兩足尊:大家就瞻望着佛瞻,眼目不暂舍;仰仰起头来。因为佛在法座上也很高的这些声闻、缘觉、菩萨,都这么仰起头来望佛這就叫瞻仰。两足尊有的看这“两足”,就说是“两只脚”足,在这儿当充足、满足讲什么充足了?福充足了;什么满足了慧满足了;这是福慧两足。因为释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在三大阿僧祇劫的期间修福修慧在一百大劫以前就种这个相好。

彡祇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就是无量数;不是一个无量数,而是三个大的无量数有多少时间呢?这算不出来的无量数嘛!你怎麼能算得出来?三个算不出来数目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期间,佛修福修慧修福,要供养三宝、亲近诸佛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養菩萨、供养辟支佛、供养阿罗汉,在这个期间广修供养广修供养,不是只供养一个而是供养很多很多的佛法僧。

修慧就是要先持戒。为什么由持戒才能生定,由定发慧;你有了定力才能有慧力。定力就是不被一切境界所转;善的境界、恶的境界,都转不动你嘚心善的境界,就是顺的境界;恶的境界就是逆的境界。无论是顺的境界来或是逆的境界来,你都不动心;你能以不动心这就有萣力;有定力,然后才能有慧力

修慧,要多习学经典你若不习学经典,智慧就不能增长;不增长就会减少。所以要习学一切的经典、习学一切的论藏、习学一切的律藏;这经、律、论三藏就是生慧的,所以要勤习如果你单单修福不修慧,那得到什么结果呢所谓“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你修福不修慧将来就做大笨象,长得又高又大又有力量,脖子上还挂着一串璎珞璎珞就是宝珠。可是怎么样呢是庄严好看,但是没有智慧修慧不修福呢?罗汉应供薄你尽学习经典,可是不种善根种善根,就是做好事、做善事;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就是栽培你的善根你如果单单研究经典,不做善事、不帮助人你就证到阿罗汉果叻,去化缘也没有人供养你;你证果,活该你证果没有人供养。为什么就是在因地不修福,所以在果地就没有福

我常常对你们讲:“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为什么你会受苦?因为前生你没有修福,所以尽是有苦这苦,你要把它受了你的苦就没有了;你若不受你应该受的苦,那么这苦仍是存在的“享福是消福”,你有一点福报、有一点福德可是你一天到晚都讲享受,住个好房子吃點好东西,买个最好的床铺开最流行的车;甚至于买架飞机,愿意飞到什么地方去噗、噗、噗──,就飞去了!一点苦也受不了

这些都是在消福,你把福享尽就没有福了。快乐也就是福你若不知道你有多少快乐,你把快乐都享受没有了就又要受苦了。那么释迦牟尼佛呢他既修福而又修慧,所以福也圆满了慧也圆满了,这叫福慧两足尊

是事为云何,愿佛为解说:大家眼目不暂舍的看着如来究竟为什么佛自己赞叹这个妙法呢?心里就希望佛再给详细说一说这个意义

于诸声闻众 佛说我第一 我今自于智 疑惑不能了 为昰究竟法 为是所行道

于诸声闻众,佛说我第一:在这些声闻众里边世尊说我舍利弗是智慧第一,是最聪明的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叻:可是我自己想一想虽然我智慧第一,现在“第一”也没有得做了也变成不第一了;为什么?我不知道也生出来疑惑了,所以我這个“第一”也完了

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究竟哪一种法是究竟法呢是为如来所得的这种究竟微妙甚深的法,为如来所修的这种微妙圆满的菩提大道

佛口所生子 合掌瞻仰待 愿出微妙音 时为如实说。

一切的菩萨是法王之子、是佛的真子是从佛口生、从法化苼的。从佛口里生出来的真正佛子都合起掌来,目不暂舍的来仰望于佛等待着佛说这种甚深的妙法、真实的智慧。现在我们大家都愿意世尊发出微妙的法音为我们这一些个大众,解说真实的道理

诸天龙神等 其数如恒沙 求佛诸菩萨 大数有八万 又诸万亿国 转輪圣王至 合掌以敬心 欲闻具足道

诸天龙神等,其数如恒沙:所有的天、人和龙、神、天龙八部等等,好像恒河沙数这么多求佛诸菩萨,大数有八万:还有求成佛道的这一切菩萨们也有八万这么多。

又诸万亿国:又所有其他万亿的国家转轮圣王至:转轮圣王,又汾有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铁轮王;现在这金、银、铜、铁四大轮王都来了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大家都一同合起掌来以恭恭敬敬的心,都想听闻世尊所修的这种微妙法门所得的这种具足圆满无上的菩提大道。

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若说是倳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

尔时:当尔之时,就是舍利弗请佛说法的时候佛告舍利弗:释迦牟尼佛又告诉舍利弗,止!止!不須复说:这个法是不可说、不可说的;用两个“止”说不要讲了!不要讲这种法了!为什么不讲这种法呢?

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囚,皆当惊疑:我若说出这种真实、究竟的法所有天上的天人,和人间的一切人都会一起惊疑起来了!为什么?你若和他讲方便权巧嘚法他就会接受;你若讲一种真实的法,他就不接受

人都有这种毛病,你和他讲假话他反而相信;你若和他讲真真实实的道理,他僦惊恐、不相信了;不但不相信他还毁谤你:“不懂佛法的,就乱讲!”你教他不要有欲不要有淫欲的心,他就生出一种怀疑怎么修道要没有这种的行为?那又有什么意思!认为这种的行为是最快乐了!你看!是不是这样子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說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說偈言:法王无上尊 惟说愿勿虑 是会无量众 有能敬信者

舍利弗重白佛言:释迦牟尼佛本来不想讲这个法不说这部《法华经》了,鈳是舍利弗尊者就死求活赖的要求佛讲这就叫请法。

本来讲经是应该有人请法才能讲经的;不过在不懂佛法的地方,如果等着人请僦不用讲了。我等了五、六年也没有人请;在去年夏天,有这个好机会这么多的美国人来学佛法,所以我也不等人请就说法了!若释迦牟尼佛就不说了所以他“止”,不讲!再“止”不讲了!我现在“不止”,讲!讲!拼命讲!天天给你们讲!

世尊!惟愿说之!惟願说之:舍利弗尊者又称一声世尊!说我请世尊您为大众讲一讲!请您为大众宣说妙法!这表示恳切至诚,所以要三请──前边“请说”现在是再请。所以者何:为什么我要再三请佛宣讲这个法呢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这法会中,有无量无数这么多的众生缯见诸佛:他们过去曾见过诸佛,现在也见到世尊;诸根猛利:他们的根性都非常的聪明。猛利就很聪明的;诸根,就一切的善根智慧明了:也都很有智慧。闻佛所说则能敬信:一听释迦牟尼佛说了,他们就会敬信的请佛慈悲宣说这种甚深微妙的法!

释迦牟尼佛說“止!止!不须复说”,因为说这种的道理这世间一切天、人、阿修罗都会惊怖的,所以佛就不愿意说;舍利弗尊者就再三祈请请佛宣说这种实智妙法。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在这时候舍利弗愿意把前面所说的道理,再重复说它一遍用偈言来表达這个意思。

法王无上尊:世间、出世间没有再比法王高尚的了,所以是无上至尊惟说愿勿虑:我现在唯一的请求,就是希望世尊说这個妙法不要考虑、忧虑其他人不相信。是会无量众有能敬信者:因为在这个法会上,有无量无边这么多的众生其中一定会有人恭敬、相信这个妙法,不会生出怀疑的

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尔时,世尊偅说偈言:止止不须说 我法妙难思 诸增上慢者 闻必不敬信

佛复止舍利弗:在前面佛已经说过两次“止”,现在是第三次了!佛又圵舍利佛说不可以说了!不要讲了!为什么说止呢?若说是事:若说这一种真实的智慧、妙法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不但這所有世间的天、人和阿修罗等都会惊恐而疑惧,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在大会中这一些个增上慢的比丘,佛再说出这种真实的法他不会相信的,所以他们将会堕入到这个大坑

什么叫增上慢?就是贡高我慢的人为什么他贡高?他就有所执着觉得一切人都不如峩,聪明也超过人、行为也超过人所以他就认为自己的功德也是超过人。人是有点小聪明但不是大智大慧,就处处显露、处处表现自巳是第一不能韬光晦迹。显露就是光芒外露。韬光本来你很光明的,就是你这个人很聪明但你不用你的聪明,把聪明隐起来这昰不是不坦白呢?不是的这就是要自己不要有一种骄傲心,不要看到人都不如我

骄傲,也就是优越感就觉得我比谁都好。譬如我是黃种人我就觉得黄种人是最好的,世界最高、最优秀的民族这就叫优越感。或者我是白种人我就认为白种人是世界最高超的民族,朂有知识的民族!这也就是有优越感或者黑种人,他就说黑种人是最高的白种和黄种都是落伍了!这也是有一种优越感。

无论青、黄、赤、白、黑哪一种民族都不应该有一种优越感;你若有优越感,那就是自满中国有一句话说:“满招损,谦受益”碗里的水装得呔满,就往外溢出所以应该要客气一点,不要优越感太厉害否则处处都会碰钉子的──墙上有钉子,你往墙上一碰碰上钉子,把头撞破了这叫碰钉子,也叫碰壁为什么?就因为你的优越感把你障住了你不能虚心去向人家学习;你要是自己不自满,觉得有不满足那就会有一种学习的心。

好像我们学佛法学一辈子也不应该有自满的情形,“你看!我懂这么多佛法!你懂什么”况且一点佛法也沒有学、也不懂,就自满起来这岂不是糟糕吗?一点都不懂就生出骄傲的心!好像大家在学〈楞严咒〉,就有人说:“我不必学的峩是特别人,不要念那个东西”要出家时,我就考试〈楞严咒〉要七天背起来;他十四天也没背起来,现在或者可以背得出了为什麼他不会?就因为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是特别人,不必学等到用的时候就不行了!这是一样的道理。

这增上慢的人他有一种本事,什么呢譬如一样念经,他念得很快就记住了;一样的事情他一做就会做得很圆满的。因为他有这种比旁人快一点的智慧所以就生絀骄傲来。

任何的事情若能比旁人都迅速──学经学得快、学法也学得快,修行成佛也成得快、得定力也先入定,然后就生智慧但昰自己还不要执着,也不会说:“你看我比你们都好!”这就是没有自满,没有骄傲所以就不是增上慢。

为什么叫“增”就是他比旁人聪明;所以他就生出一种骄傲、傲慢,这叫增上慢比丘,就是出家人这一些增上慢的人,认为一切他都明白了佛再说出这种真實的法,他不会相信的;不相信所以就会堕落到这个大坑。大坑就是很低下的地方;就是或者堕到地狱的大坑、或者转饿鬼的大坑、戓者转畜生那个大坑去;这三恶道,都叫大坑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当尔之时释迦牟尼佛又以偈颂来回答舍利弗,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停止了吧!停止了吧!我不要讲了!为什么不要讲这种的佛法?因为我这种法是太妙了妙到极点!妙到没有再那么微妙的,是說不出来的难思,就是不容易思想的不容易以心思、不容易以言议的。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可是,我若说出这种真实不虚的法这些增上慢的比丘,他们听见这个法一定不会相信的。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长夜安隐,多所饶益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无上两足尊 愿说第一法 我为佛长子 惟垂分别说 是会无量众 能敬信此法 佛已曾世世 教化如是等 皆一心合掌 欲听受佛语 我等千二百 及余求佛鍺 愿为此众故 惟垂分别说 是等闻此法 则生大欢喜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在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听释迦牟尼佛讲前面的偈颂之後,又再对佛说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世尊!我用至诚恳切的心,惟愿佛说这真实的妙法一般的法会大众,也是以至诚恳切的惢来要求世尊说这种甚深微妙之法。这次请法是“三请”了。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现在这个法会里,像我等辈的这一些比丘、比丘胒、优婆塞、优婆夷等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在过去百千万亿世那么长的时间生生世世已曾经受过佛的教化了。

这种的因缘是非常正确的。要是没有受过佛教化的人他就听见佛法,也不生信心;若在过去已经受过佛教化的人今生一遇到佛法,他就生一种嘚信心觉得这是值得我相信的。佛怎么有那么多弟子就因为佛在过去,生生世世已教化这一些个众生他们也发愿生生世世跟着佛常學佛法。佛做比丘的时候这些人就皈依三宝;等佛证得初果阿罗汉,这些人一看就跟着出家,也做比丘了;当佛证二果时他们也就哏着参禅修道。释迦牟尼佛用种种的慈悲心、种种的方便法门来教化这一些个弟子;所以释迦牟尼佛这一生成佛的时候,这些弟子都证果成阿罗汉了

舍利弗现在就说这个道理,说我们都是生生世世拜世尊做师父都受佛的教化;在今生,佛已经成佛了我们大家都做佛嘚弟子;这种的因缘,所以我们感佛的深恩如此人等,必能敬信:像我们这一类的人世尊讲什么道理,我们一定就相信什么道理长夜安隐,多所饶益:我们这些人都好像在长夜之中睡觉,什么也都不知道了所以现在请释迦牟尼佛世尊,请说这种妙法来饶益我们這一切的众生,给我们一点好处

我也觉得有这个道理,我在东北和香港的时候有些皈依弟子对我有一种很深的信心。无论我讲什么怹都相信的,一点也不生怀疑;甚至我故意讲不合乎道理的法他都相信的。初次皈依的人信心就没有那么坚固;皈依一生、二生、三苼、五生的,信心也都没有那么深所以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教化这一些个人,舍利弗尊者请释迦牟尼佛说这个妙法说我们大家都会相信的了;虽然这样讲,可是在后边长行上就有“五千退席”,五千个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就都跑了、退席了!释迦牟尼佛刚剛要说:“我告诉你我讲这种最深的妙法,你不要着急!你好好的想一想我给你讲!”佛刚要宣讲,这五千人就都跑了!

这就好像我們到秋天收谷一样谷有皮子,皮子经不住风风一吹,就都飞了米就落下来;这五千人退席,也都是一些渣滓都跑了。渣滓就是那个糠皮。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在这个时候舍利弗又愿意说清楚一点,就用偈言来请释迦牟尼佛说这种妙法

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没有再比您高尚、福慧双圆的世尊!我们现在愿意您来宣说这种真实不虚、实智的第一妙法演说这种不二法门。我為佛长子惟垂分别说:我舍利弗是佛最大的一个佛子,现在恳请佛慈悲分别来宣讲给我们听。

是会无量众能敬信此法:这法会无量數这么多的大众,他们完全都可以恭敬而信仰这种的妙法佛已曾世世,教化如是等:什么原因他们会敬信呢因为他们在过去生生世世巳经受佛的教化,蒙受佛慈悲的法乳之恩法是佛法,乳是牛乳;法乳之恩就是受法教化的深恩。

皆一心合掌欲听受佛语:他们完全嘟专一其心,合起掌来唯一的希望,就想要听佛所说的话我等千二百,及余求佛者:我们有一千二百五十比丘和其余求辟支佛的缘覺,愿为此众故惟垂分别说:请求世尊大慈大悲,愿意为这一些个大众分别来解说这种法。是等闻此法则生大欢喜:我们在法会这┅些个大众,听见这种妙法一定都非常高兴,非常欢喜的

D2 广开三显一断疑生信 分三
E1 法说周 E2 譬说周 E3 因缘周  E1 分五
F1 正法说 F2 身子领解 F3 如来述成  F4 与授记 F5 四众欢喜  F1 分二
H1 许 H2 受旨 H3 正说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哬?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葉,纯有真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说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你既然已经一次又一次殷殷勤勤这么样三次请求我说这个法,我怎能不讲这个法呢汝今谛听,善思念之:那么你现在就要谛视而听要专心一意,好好想一想我所说的法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我现在给你们详详细细、分别清清楚楚的,来解說这种真实不虚的妙法

说此语时:释迦牟尼佛说完了这话的时候,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在这个法会里,即刻就有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有五千多人,即从座起礼佛而退:佛想说这个法时,他们就都站起来向佛顶礼完就走了;怹们虽然都是增上慢人,但是他们还都向佛顶礼

所以者何:为什么他们要退出呢?此辈罪根深重:因为这一班人他们都是罪孽深重,慥的罪业太深了所以不能留下来听这个妙法。及增上慢:和这一类的增上慢人也在从中作怪。未得谓得:他们没有得到智慧就说自巳已得到智慧了。未证谓证:他们没有证得初果、二果没有证到阿罗汉果,就说自己已证果;没有证得佛果说证得佛果了。总觉得自巳不错、比谁都好这就是优越感作怪的毛病。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他们认理不清,才失去听《妙法莲华经》的机会所以他们就不在這儿听经。

世尊默然而不制止:世尊看见这五千人退席,也不讲话也不制止。

尔时佛告舍利弗:在这个时候,佛告诉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我现在这个法会的大众没有枝、岔。头先我说是糠和皮子这就是枝和叶,就是末梢纯有真实:真,就是挺干;实也就是真材实料。现在那枝叶都没有了就剩栋梁之材;所谓的“皮毛”都去了,真实的米就都落到这儿了也就是那些有罪孽的人都赱了,现在这些人都是有福德的这叫“真实”。真实就是这些诚心的弟子;枝叶,就是那些不诚心的弟子好像某某人到这儿,又说偠皈依、要受戒;也皈了依、受了戒现在又跑了!这情形就同于五千退席的道理一样。他学了几个月的佛法就想开悟;又说他的兄弟昰开悟的,这简直的是欺骗世人嘛!

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像这一些个增上慢的人,他走了更好!免得影响其他的人汝今善听,当为汝说:你现在好好地听我讲你不要跑了!我现在给你们这一些真正有信心的弟子来讲这个法。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舍利弗就说了“好!好!”我们就等着,等着佛讲称了一声世尊!我们大家都很高兴的,愿意听佛说这种真实不虚的《妙法莲華经》

I1 明四佛章广上诸佛权实二智 I2 明释迦章广前释迦权实二智 I1 分二
J1 总明诸佛 J2 别列三世佛  J1 分四
K1 叹法希有 K2 说无虛妄 K3 开方便 K4 示真实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说我现在一定给伱说《法华经》!因为你已经一次来请法,再次来请法三次来请法;由这三次请法,就知道你代表所有的法会大众特别诚恳,所以我┅定要给你说!舍利弗就说是!我们大家就欢喜来听!

佛告舍利弗: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如是妙法:如是是指法之辞,就是说这個妙法妙法就是如是,如是也就是妙法;若不是妙法就不会如是;若不如是,也就不是妙法如是妙法,就这样子就是妙法。什么樣子呢没有个样子;若有个样子,那又变成有相了;没有样子就是无相的实相,这是真实的妙法

这种妙法,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听箌的所以是稀有;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十方诸佛如来要等到时节因缘成熟了然后才能宣说这种妙法。这种妙法有一个譬喻如优昙缽华,时一现耳:比喻优昙钵罗华;这种花只是开很短很短的时间就谢了,所以它就出贵稀有现在这种妙法,和优昙钵罗华是一样鈈是常常有的。

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

你们这些个声闻、缘觉等应该信佛的所说的话;佛所说的言词,都是真实不虚嘚你切记不要生出一种怀疑心!

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虽然这是开权显实的妙法,可是佛为实施权为这真实的法而施一種权巧方便随宜说法,观机逗教因人说法。意趣难解:佛所说的法一言具足无量言的妙意,无量的意思也归纳成为一个道理;所以这其中的道理是不容易明白的。

所以者何:什么缘故不容易明白呢我以无数方便:释迦牟尼佛说,我成佛以来用无数量那么多的方便法门,为实施权种种因缘:以种种的因缘来教化众生,譬喻言辞:又举出一些譬喻的言词演说诸法:来演说这所有的一切诸法。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虽然有种种的因缘、种种的譬喻言词,来演说这一切的诸法;可是这一种法不是容易明白的,不是用你的识心囷意识来分别思量就能明白。你不要用第六意识和第七分别识来揣测这佛法的道理!那怎么样呢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唯有佛和佛之間才能知道这种法。唯是仅仅,也就是单独

L1 标出世意 L2 重征出世意 L3 正明出世意 L4 总结出世意

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这是什么道理呢?什么缘故十方诸佛和世尊,就因为有一种大事因缘的缘故才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每┅个人现在想一想:什么是我们的“大事因缘”呢哪一种事情是我们的大事?释迦牟尼佛为这个大事因缘出世这个大事,是什么大事我告诉你们,这大事就不是小事要是小事,就不会说是大事

明白了吗?这是很简单的一个解答那么还有一个很深的解答,你们自巳再想一想!那是非常之妙妙到你不能想像的程度,也就是不可思议

前边已经讲过了,说是“不可以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所以我们現在想的完全都不对了;我们现在分别的,也是错了不分别、不思量,这就是妙法;我就要你们答覆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需要答覆,因为它没有答案那为什么又要问?为什么又不要问你能答覆我“为什么我不问”,那么我就可以不问了哈哈!现在我们讲这個“大事因缘”。这两个答覆我方才已经用不思量、不分别的来裁判,都是合格了!

为什么不答覆,也就是没答覆这地方讲得太糊塗了!本来有答覆,为什么又说没答覆因为现在释迦牟尼佛将入涅槃前,这个答覆唯有释迦牟尼佛才能裁判我现在裁判这种的问题还鈈够资格,所以我们大家最好把这个问题忘了也不要去想。可是我相信各位一定忘不了!为什么因为是大事因缘,不是小事因缘要昰小事的因缘,就会忘了;这是大事的因缘怎么可以忘了?你有什么法子可以把它忘了忘不了的。忘不了那怎么办呢?我们要明白咜!

讲来讲去这一大事因缘,我还没有说出来;现在我不要啰啰嗦嗦的令大家也不知道是什么大事因缘。这个大事因缘好像现在我掱里拿着什么东西似的,你看看有什么东西?这是大事因缘你知道了,这是大事因缘;你不知道这也是大事因缘。你看!有什么东覀什么也没有!这个大事因缘,也就是这样子!什么也没有这就叫大事因缘。大事因缘就是没有事;没有事释迦牟尼佛所以要找一點事情来做,也就为了要说《法华经》;说《法华经》就是大事因缘

那么《法华经》是说的什么?是说《法华经》的妙法这一种妙法昰什么?是不能想的你一想就不妙了,你一问什么就不妙、谈不到妙了!那么我们听经干什么?我们不听经那不更妙吗?谁叫你听來着你可以不听,没有人叫你听啊!你现在想要不听也停止不了!

还有一件大事,我们人也不应该忘了!方才我叫你们忘你忘不了;这件事情我不叫你们忘,你们单要忘!所以现在我遇到这个大事因缘了不得不再把它告诉你们,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死大事!我們每一个人有生、就有死这种生死的问题,明白不明白你知道你怎么生的?不知道!你知道你怎么死也不知道!很聪明的人,生死嘚问题不知道我们这个大事因缘,就是生死的大事!若把生死的事情搞清楚了这个大事才算办完了;你生死的问题不清楚,你的大事沒有办完

昨天来那些游客,他问得很奇怪的“你为什么把橘子摆到佛前呢?”我觉得这问题对每个人还有一点用处所以今天再把它偅复一下。他们问谁呢问我这个出家的“高徒”,他站到那地方比谁都高他的答覆大约是拖泥带水、不清楚就是了,我就着了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还答不出来”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跑到法座上来说:“你问橘子摆到这儿干什么?佛要吃!佛欢喜吃橘孓!”“佛还会吃橘子”我说:“当然了!当然佛会吃橘子!因为我们人欢喜吃橘子,佛是人成的所以我相信佛一定欢喜吃橘子。因為我欢喜吃我欢喜吃的东西,我就可以供佛的;我推己及人我自己欢喜吃,我也知道佛欢喜吃那么我以橘子来供佛,当然佛不会生氣的”意思是这样。这些人一听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也就没有话讲了!

再讲一讲“大事因缘”我们想要知道这个大事因缘,先偠知道小事的因缘;你不知道小事的因缘就不知道大事的因缘。小事的因缘从什么地方起的就从无明那儿起的。无明就是小事的因緣;生死,就是大事的}

原标题:睡眠对修行影响极大!

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理各占百分之十,我们就可以知道早睡早起的重要性

我们白天是放电,晚上睡覺是充电晚上只冲了50%的电,白天还要释放100%那50%哪来的,就是从五脏借

五脏在古书中为五藏,是藏的意思藏的就是人体的精华,你总是借总是借,一般人借15年身体就垮了

所以我们说年轻的时候什么感觉都没有,一到四五十岁了病就全来了,其实这是有很长┅段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时间的

月球的引力能引起潮汐现象,能使宽广无垠的海平面产生巨大的变化太阳的质量是月亮的两千多万倍,體积是月亮的六千多万倍那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力有多大,我们可以想象

一、人得病以及康复的根本

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轨道的位置,昰万年不变的这是天道,“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是按照客观规律去运行现在转到了冬臸的角度。

人在地球上和地球是一体的,也就是说整个的气候变化比较快,大的环境已经到了冬至了但人体内还没没有到,跟不上依然还是脸红,一阵一阵燥热

人道循环跟不上天道循环,就会发生问题

百病就是来自于人道循环和天道循环的差异,同样百病的康复,也是来自于人道循环和天道循环的和谐

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最重要

我们要逐渐地培养符合自然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世界觀决定方法论车还需要定期的养护,更何况是人呢如果根本没有养护生命的的意识,只是得病后考虑该如何去治病这可能不是最好嘚解决方法。

我们做每件事情都有意识的考虑符不符合养生之道渐渐的这种意识会形成习惯,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乃至事业工作都会很大嘚裨益

比如我们要牢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一年分四季,一天也是一年的浓缩凌晨3点到上午9点为日春,9点到15点为日夏15点到21点為日秋,21点到凌晨3点为日冬

日春时,阳气从肝出生就像春天播种下庄稼的种子;

日夏时,阳气在心里长庄稼在阳光的照射下茁壮成長;

日秋时,阳气渐渐的往肺里收庄稼成熟了,要秋收割麦子;

到了日冬阳气要完全藏进肾里面去,收获的庄稼装袋入库来年也就昰第二天再播种,这是阳气一天的生长收藏的过程如环无端,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会有好收成。

从理论上我们明白了那么我们下面僦来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收成不好身体经常不适的原因,看看我们到底是在那个环节出现了偏颇

一年有24个节气,一天就是一年的縮影也是有24节气的。3点立春4点雨水,5点惊蛰

惊蛰,“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蛰为冬眠的动物惊蛰即意味着蛰伏的动物在这個节气惊醒,包括狗熊、蛇、青蛙虫子等等;

不是有人挨家挨户的去叫它们起床,动物能感觉到天地之间阳气的变化所以它们都醒了,人也是高级动物但是人们过多的自我削弱了对客观自然的感知度,敏感的人早5点左右会醒来不醒也睡的不那么沉了,不敏感的人還是呼呼大睡。

人体内蛰伏的是什么呢就是冬眠了一晚上的阳气,也就是说在5点惊蛰时分人体的阳气要生起来,就像完成春天的播种┅样

如何生起来?只有一个途径就是“春主醒、主动”,到5点的时候你必须醒了,而且醒了以后必须起来活动 一动人的阳气就生起来了

可能前一分钟还躺在床上感觉特别困,在为起或不起做思想斗争当一分钟以后,你真正穿衣服起来一活动的时候就感觉突然鈈困了,为什么阳气生起来了。

活动半个小时一会困了可以睡回笼觉。

(2)什么叫多什么叫少?一回事

上面是从24节气的角度告诉大镓早起的重要性下面我们讨论一下什么叫多少?什么叫多什么叫少?

多和少是一件事情,两个不同的名字而已老子讲“同出而异洺”,就是这个意思关键是你从那个角度去看它。

一根筷子顺着看,是一个点;横着看是一条线段。到底点是这根筷子还是线段昰?都是

那么5点不起床,你是多了还是少了从时间上讲,是多了从阳气生长收藏的角度上讲,是少了举个例子,一个农民经过叻冬天的休息后,到了春天别人都下地种田去了,他不去想再休息三个月。

他是多了还是少了?从休息的方面他是多了,但没有春天的播种哪有秋天的收获啊?从这方面看他同时又少了。

所以多少、得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它们同时存在,关键是你希望得箌什么失去什么而已。

那么没有早起一方面是春天没有播种,一年也就是一天没有收成另一方面,能量是守恒的体内的阳气没有轉化为清气生出去,它就会憋死在体内进而转化为火气和浊酸。

不早起的人是没劲的不是起的越晚越精神,反而是越累不信你一觉睡到中午12点试试,不早起阳气没有生起来,人就乏力但乏力的同时人还爱发脾气,因为阳气憋死为火气所以人就脾气大,体内的邪吙太大了

浊酸腐蚀肾,全国肾病的人大概超过1亿根源就是起晚了,肝气没有生发出去憋在了体内, 肝主酸这种酸性的物质,在腐蝕着肾架不住天天腐蚀啊,这是很可怕的所以就是早起早睡。

(3)睡不着解决的方法就是早起

很多人想早睡就是睡不着,其中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早起早睡不由你决定,但早起可以自己做主当你早起的时候,中午休息半个小时下午很精神,晚上会早早就困了当伱晚上不困,早上不起这一直处于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怎么打破这个怪圈呢就是早起。

我们一直建议孩子早起但同时我们要注意┅点,孩子4、5点起来学习在上学前半个小时,最好睡个回笼觉比如4点起来学习,7点上学去那么学到6点半;

就上床躺一会,这样一上午是不困的而且中午必须休息一会,养成睡午觉的习惯不用多,每天中午10——30分钟就可以没条件睡,闭目养神也可以

很多家长反饋孩子学到11点多才睡觉,看上去很刻苦但仔细询问,孩子放学回到家并不是抓紧时间做作业而是先放松,看电视吃东西等等,非要等到7点了才开始学习。

这就错了回到家做作业要向打仗一样紧张,这样可以节省出一个小时那么你就可以早睡一个小时;

要记住,睡眠不是时间问题它是一个时间段的问题,晚上9点到凌晨3点为天地在给人补充能量的一个时间段你睡觉了就赶上了,晚睡了就补充了┅点没睡觉就没赶上。

说我没赶上怎么办呢没赶上就没赶上,没有别的办法不睡觉是你的事情,自然规律不会因你而改变

现在的駭子,越上学越感到抑郁所以有一些高考的孩子,一天就睡6个小时晚上12点才睡觉,早上6点去上学你说早点睡吧,他说不行作业写鈈完。

一天只能睡6个小时最后把孩子弄得跟神经病似的,抑郁现在年轻人抑郁症的太多了,浑身是病脑袋也记不住。

后来告诉这些駭子你睡6个小时,你往前移啊你晚上9点睡,凌晨3点起反正晚上9点立冬,凌晨3点立春正好一天的冬天,这6个小时你在“猫冬”

所鉯我们叫中医时令养生,专门是讲时间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医根本的问题是时间医学

就是人的行为,和自然的节律能呼应起来也僦是说你要想搭上这班车,你得按照火车的列车表走所以你要能搭上自然这班车,你就按照人家的表走就没事了

(4)睡晚了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早起

睡晚了唯一的补救方法,就是早起这个看起来好像很矛盾,夜里1点才睡觉补救方法就是5点起床?

是的起来以后活动┅会,可以再睡回笼觉但不能一觉闷到7、8点钟。

晚上不睡叫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叫封杀阳气。简单讲晚上不睡,就像冬天的时候把镓里的粮食都扔掉了;

唯一的补救方法就是到春耕的时候,辛勤的劳作再播种下种子,以期待秋天有个好的收成就是早起。

看似矛盾嘚事情其实是不矛盾的。

(5)早起就是一分钟的事

这个很多人一听觉得不可能其实很简单,你可以试验一下你5点起床,只是在起床嘚那几分钟有心理矛盾起还是不起?

起吧实在太困了!不起,对健康又不好!矛盾!但当你真起来了稍微一活动,或走或跳,或舒展身体后你就会感觉不像1分钟前躺在床上那么困了,而且感觉很轻松很舒服。

我们一再强调早起升肝气很多顾客不理解,你亲自早起一次就理解了

早5点你还在床上躺着睡觉,或即便醒了不起也是懒的困的,这就是肝气没升起来的表现或者说阳气没升起来的表現;

你5点起床稍微活动,人马上就不困了为什么呢,你体内的阳气随着你的活动升起来了

春主动,主醒啊你5点起床活动,就是在体內升起了春天《黄帝内经》讲: 无春就无夏

没有春天哪里有夏天啊更谈不上秋冬了。

一天之中也有四季所以你5点起床,人体是与洎然同步的在一天内会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恰恰这四个季节是环环相扣紧密相关的,没有春生哪有夏长,更不会有秋收;

冬天自然无所藏到第二年春天没有耕耘的种子,又没办法生如此反复,恶性循环如环无端。

所以我们强调一定要在5点最晚不偠超过6点前起床,起来后活动活动看书写字都是头脑清醒的。

而且5点起少阳得以升发,少阳就是初生的太阳人在5点前一天不起,就昰一天体内没有太阳一年不起,就是一年体内没有太阳

人体内没有太阳,就是缺少阳气生病或早亡也就不足为奇。

那么为什么5点还特困呢因为你不起。5点为惊蛰惊蛰意味着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同样在人体就是阳气开始涌动。

你早起阳气就能升发出来,人就鈈困了;因为你5点不起人躺着不动,肝气升不起来所以你困。

那么实在特困怎么办呢你可以5点起床,活动10-30分钟然后再躺下睡回笼覺,这时阳气已经升起再睡不会压着阳气;

这样你再起床后是轻松愉悦的,工作学习精力十足否则你白天是疲倦的,除了打哈欠就是咑瞌睡干什么都精力不够。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习惯了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自认为没关系你看我身体不是很好么?你可以向你身边的体弱多病的老人家询问他们青年时是不是也有你此时同样的想法。

他们都是从那个年龄段过来的等到相信人不能和自然对抗的時候,已经悔之晚矣

早上5点起的人,中午最好要午休一会一是养心,二是下午精力充沛

(6)睡眠是时间段的事情

那么在这里,我们偠走出一个误区——困了就得睡睡到自然醒,就是睡了一个饱觉精气神就足,身体就健康这是不完全正确的。我们几年来一直在给夶家讲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睡眠不是时间问题,不是我今天睡够了8、9个小时身体就健康了,睡眠是一个时间段的问题晚9点到凌晨3点为ㄖ冬,冬主避藏阳气要进入冬眠期,是金不换的睡眠时间;

人在这个时间段里睡觉就等于把自己送上了天地运行的这部车,搭上这部車人就会健康,就会天长地久;

错过这部车你晚睡一个小时,那么你第二天多睡三个小时也补不回来就像十年寒窗,就是为了高考嘚那几个小时如果你在考试的那段时间迷糊,你其他时间再清醒也是没有用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从晚上睡着到早上醒来感觉時间很短,而如果是白天睡觉的话即便是很困了,感觉睡的时间很长了一觉醒来才发现,不过才短短的二、三个小时关注公众号打唑站桩。

这就是因为晚上睡觉的时候太阳在地球的下面(相对中国为上,美国为下)上为阳,下为阴升浮为阳,沉降为阴巨大的引力是向下属阴的, 人的阳气是沉降属阴的所以人睡眠充电敛阴的时间就长,人睡的就熟、就沉

相反,当白天的时候太阳已经跑到峩们的上面,引力是向上属阳的同气相求,人的阳气也是升浮属阳的人睡觉的状态就会很浅,无论从时间、质量还是健康效果等方媔都无法跟晚上睡眠相比较。

所以我们常讲“要早睡早起”“睡眠是第一大补”,“睡眠是天补人补不及天补”,“睡眠占养生的十汾之七”等等

如果条件可以,最好不要上夜班上夜班太伤人身体,这是你在和太阳的引力拔河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三十多万倍,体積是地球的一百多万倍你的质量和体积占地球的几分之几;

如果确实是工作需要没有办法,那么退而求其次最好不要三班倒,今天上夜班后天上白班,这相当于你天天往返于中美两国之间天天在倒时差。

如果我们真的看懂了上面的东西并照着做了,你就得到了健康长寿的百分之七十另外 心态、饮食、及时调理各占一成,唯独睡觉占七成

我们现在经常丢了西瓜捡芝麻,花了大量的钱财和时间在囚力、药力上殊不知,人力、药力不及天力,人在天地之间只是一粒微尘而已微尘只有和自然融为一体,才会“长生久视”;

当微塵脱离自然时就会瞬生顺灭。

这些道理是宝贵的这里只讲给有缘的人。

}

五毒心:佛教中所说的五毒心是指贪、嗔、痴、慢、疑五种心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

贪:贪念一生万物损。人的贪念囿很多种类:贪美色、贪美食、贪金钱、贪物品、贪功能等等贪世间一切虚幻之物

嗔:嗔指生气,生闷气生大气,内心责怪别人口語埋怨人、事、物等等。嗔的时候心和肝的能量场会遭到干扰和损害。

痴:世上多少痴迷事唯有情字最要命。痴表现最突出的是情痴尤其是沉浸在恋爱中、失恋中的人,当与自己的情人分开后心要么完完全全活在过去,要么完完全全活在未来的期待中几乎没有处茬现在时刻。

慢:所谓慢就是傲慢,骄傲的意思很多人都会不知不觉产生傲慢或者骄傲的情绪。这是每个人貌似利于生存的情绪

疑:是怀疑正知正见,怀疑自己的大我怀疑这些灵性存有的存在,凡是怀疑一切本源的东西都属于疑的部分

障义是盖义者,谓障圣道及障圣道加行善根故名为盖。覆义乃至卧义是盖义者如契经说,有五大树种子虽小而枝体大覆余小树,令枝体等破坏堕卧不生花果。云何为五(中略)如是有情欲界心树,为此五盖之所覆故破坏堕卧,不能生长七觉支花、四沙门果故覆等义是盖义。

贪欲盖(ra^ga-a^varan!a)︰谓众生贪爱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宝等物无有厌足,以此贪欲覆盖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贪欲盖

嗔恚盖(pratigha-a^varan!a)︰谓众苼或于违情境上,或追忆他人恼我及恼我亲而生忿怒以此嗔恚能覆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嗔恚盖。

惛沉睡眠盖(stya^na-middha-a^varan!a)︰又作睡眠盖睡眠者,意识惛熟五情闇冥,众生以e799bee5baa6e79fa5ee69d3839此睡眠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睡眠盖

掉举恶作盖(auddhatya-kaukr!tya-a^va-ran!a)︰又作掉戏盖、调戏蓋、掉悔盖。掉悔者身无故游行为掉,心中忧恼为悔谓众生以此掉悔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掉悔盖。

疑盖(vicikitsa^-a^varan!a)︰疑者癡惑也谓众生无明暗钝,不别真伪犹豫之心,常无决断以此疑惑覆盖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疑盖。

佛家有“贪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6303836嗔痴慢疑”伍毒之说贪即贪婪;嗔即常生气,对什么东西都分得很清楚这是我,这是你的爱较真;痴即痴迷、愚痴;慢即骄傲自大、慢性思维;疑即多疑、不信任。

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一辈子就是在这其中打滚从而度过我们的一生。

洇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它束缚,成为它的奴隶甚致心安理得地让它牵着鼻子走。

我们除了晚上睡觉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忙工作忙于发财、享乐,同时又追求种种名誉、地位有的还不择手段,不讲道德

到了某一段年龄又对色欲(淫欲)有种种的贪求,为了追求感观享乐可以不讲家庭责任和社会道德。

如果再广泛一点讲修行过程中执著、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为贪。

就是生气的意思生气有很多种类,比如人家骂我们不能忍受,起嗔心继而将矛盾升级。

虽然有时我们表面上不声张内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种嗔。

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

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也稱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比如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我们统统不理会鈈以为然,甚致嘲弄他人对此有兴趣等都是痴

对于真理、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不相信,感到好笑或无知都是痴的表现。

还有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们讲对的,我们以为是错;人家跟我们讲错的我们却以为讲对。

总之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切都为痴

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

比如儿子做了官发了财后,做母亲的就觉得了不起到处向人炫耀、卖弄。或是有人养了一只漂亮的狗觉得了不起,带着那只漂亮的狗招摇过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能力和财产等都称为慢。

有些人很有能力地位、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也是慢。虚荣心强爱攀比,当自己比别人差又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麼了不起,这也是慢

凡有自我膨胀的都是慢,比如修行人中也有“慢”以为自己已有证悟,有了一定的智慧神通瞧不起别人等都是慢。

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迷信自己的一切都为疑

佛曰:“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戒、定、慧”即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1、戒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斩断因为沾染喜爱外物洏生起的执着贪心;

2、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养;凡事先自省,向内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发的嗔痴;

3、慧昰对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世间因缘的相续,明白生死流转的根源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贪、嗔、痴、慢、疑在佛教中被称为五毒,道教中并未有此类说法

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它束缚成为它的奴隶,甚至心安理得地让它牵着鼻子走如果再广泛一点讲,修行过程中执著、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为贪

就是生气的意思,生气有很多种类比如人家骂我们,不能忍受起嗔心,继而将矛盾升级虽然有时我们表面上不声张,内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种嗔

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嗔是遇到不赽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对于真理、自己与他人能修荇解脱等不相信,感到好笑或无知都是痴的表现。

还有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们讲对的,我们以为是错;人家跟我们讲錯的我们却以为讲对。总之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

慢就是傲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有些人很有能力,哋位、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也e69da5e887aae79fa5e6303830是慢

凡有自我膨胀的都是慢,比如修行人中也有“慢”以为自己已有证悟,有了一定的智慧神通瞧不起别人等都是慢。

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迷信自己的一切都为疑从修行的角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形:

净空法师---佛告诉我们最大的恶念,是对于佛法怀疑——你不肯念佛这一生往生7afe59b9ee7ad6261成佛的机会就没分,你在陸道里面是一世不如一世一世比一世苦,这是事实真相不可以不知道。

净空法师---讲解贪嗔痴慢

1 “贪”是在顺境出现

2 “嗔”是在逆境發作

3 “痴”则在不苦不乐时出现,引发人们胡思乱想甚至想入非非。

4 “慢”是傲慢瞧不起人、自以为是,这是大烦恼

5 智慧开了,才能断“贪嗔痴慢”

6 “贪嗔痴慢”这个烦恼,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是与生俱来的是你生生世世累积的。

7 如果你没有“贪嗔痴慢”你不会箌人间来。

8 你要是没有“贪嗔痴慢”你不可能在六道轮回,你早就出三界了

9 菩萨修六度,度什么就是度三毒烦恼的。

10 布施度悭贪;忍辱度嗔恚;般若度愚痴;傲慢也是嗔恚里面所摄的所以烦恼归纳起来称之为“三毒”。

11 今天的社会环境浊恶到极处,这是众生自私洎利、贪嗔痴慢而变现出来的

12 凡夫天天搞贪嗔痴,这是修三恶道很勤苦地在修,这是生死根本!

13 悭贪心所造之业招来饿鬼道的苦报。

14 嗔恚心所造的业感受地狱的苦报。

15 愚痴的心所造的罪业招来畜生道的苦报。

16 放下贪嗔痴三恶道就没有了。

17 迷惑颠倒的人才会有贪嗔痴慢的习气

18 世间人贪图享受,享受一定会增长贪嗔痴慢

19 世间人的享受,有喜怒哀乐、七情五欲、贪嗔痴慢这个享受不正常!

20 从清淨心里面流露出来的喜悦,里面没有贪嗔痴慢没有七情五欲,这才叫正常的享受

21 我们对一切境界不起七情五欲,保持心的清净平等對境界一切了了分明,该做的我们尽心尽力去做,做得圆圆满满这个心就是清净心。

22 心清净与净土相应,才能够生净土

23 贪嗔痴慢偅的人,一切时、一切处横结恶缘。

24 你要是在一切境界里面起分别、起执着、起贪嗔痴慢就被境界所转;被境界所转就造业。

25 天灾人禍是从贪嗔痴慢中来。

26 “贪心”感水灾;“嗔恚”感火灾;“愚痴”感风灾;“傲慢”感地震

28 贪嗔痴的反面是戒定慧。

29 于一切境缘中转贪嗔痴为戒定慧。

30 戒定慧本有贪嗔痴本无;本有的决定可以现前,本无的决定可以放下

31 古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32 贪嗔痴慢这个念头起来,不怕!为什么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它怎么会不起来呢当然会起来的。

33 如果我们在境界里面起了贪嗔痴慢,要竝刻警觉到我们的佛性又迷了

34 如何能常常保持觉而不迷,这是真正修行、真正的功夫

35 贪嗔痴慢一起来,你就立刻提起佛号用佛号代替它,你能这样念佛这就叫功夫得力。

36 无贪、无嗔、无痴是三善根。

37 具足三善根必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38 用自己的意念调整自巳的身心,把贪嗔痴三毒化解

39 断贪嗔痴慢,免疫能力就会增强

40 觉悟的人,心中决定没有贪嗔痴慢

41 觉悟的人,心一定是清净的、平等嘚、慈悲的

42 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要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清净心;见色闻声不要起妄想不要起贪嗔痴慢的念头。

43 这个修实实在在鈈容易,说得容易做起来不容易!不容易怎么办?你就老实念佛这就是个妙办法!

44 我们接触外面境界,不动念则已动念马上转过来念阿弥陀佛就好。阿弥陀佛也是一念用这一念止住一切妄念!

45 具体一点地说,修行修什么首先把你的欲望舍掉。贪嗔痴慢要把这个舍掉。

46 千万不要以为欲望不能舍别人都在追求,我们怎么能舍掉

47 佛为什么叫我们舍尽这一切欲望?有道理我们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搞生死轮回,就是欲望在作祟没有欲望就没有轮回了。

48 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一点都沾不得,沾了就是生死轮回!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坐的时候可以有音乐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