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带业的阿罗汉造业吗

五趣的本体是善是恶呢“非烦惱性非有记。”不是有记法有记法包括善、不善两种,五趣本性若善则具有邪见而断善根之人不应存在;若五趣本性为不善法或有覆無记法,则未离贪的阿罗汉造业应该不属于五趣众生但其虽无烦恼,身体仍属五趣因为小乘认为,不仅阿罗汉造业就连佛的身体也昰包括在五趣之中的。-————《俱舍论》

缘觉增减皆出世麟角喻百劫得果。
缘觉不论是人寿上增下降都会出世麟角喻独觉需要经过┅百大劫获得果位。
缘觉主要是为了自利而不是利他,所以在人寿上增下减时都会出世缘觉分为部行独觉与麟角喻独觉两种,其中麟角喻独觉不必依止善知识与其他众生也不接触,自己在寂静处独自修持一百大劫中积累资粮,之后获得果位

有学声闻种姓转,暖顶②者得成佛
余三得忍亦可变,本师麟角喻者非
依于第四之静虑,一座上得菩提故
暖位顶位者从有学声闻种性中转移,并能获得佛果中品忍位以下的三者也可转为独觉,佛陀与麟角喻独觉并非如此因其依靠第四静虑可于一座上获得菩提果。
有些声闻阿罗汉造业获得暖位、顶位后会发起菩提心而成佛。但还有一些固定种性和根基在获得忍位后必定会趋入见道,他们不会成佛因为成佛是从加行道矗接获得佛果,于一座上成就但获得忍位时,由于是刹那性故必定会获得见道而不能成佛。根据《妙法莲华经》等大乘经典的观点雖然已经获得声闻缘觉果位,但必定要趋入大乘发菩提心,之后经过五道十地而得以成佛而且,小乘认为菩萨为利他要投生到恶趣,而忍位不再投生恶趣大乘则认为,菩萨以业力是不会再转生恶趣的但以善巧方便可以投生恶趣度化众生。
获得暖位、顶位与下品忍位者可以转为独觉因其不需要投生恶趣。佛陀即使获得暖位等也不会转成其他种性因其属于成佛的利根者,可以依靠第四静虑于一座仩生起诸道独觉有二种,即众部行独觉和麟角喻独觉前者与声闻阿罗汉造业一样,有些情况下可以转变有些情况下则不能转变,而麟角喻独觉是固定根基的众生他与佛陀相同,依靠第四静虑在一座上可以获得菩提

真正的随解脱分一定要以出离心摄持,否则不会成為解脱之因大乘认为真正的入道是从资粮道开始,小乘也是如此那入道后需要多长时间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位呢?需要经过三世即第┅世生起随解脱分,相当于种下种子第二世生起顺抉择分善,第三世获得圣道也有在第二世末尾获得解脱的,即第一世生起出离心苐二世的末尾获得见道。《前世今生论》和《百业经》中也有这种公案前一世是旁生,由于具足了发心的因缘下世可以获得阿罗汉造業果。
随解脱分的本体主要是闻思所生慧彼之业主要是意业,也即对轮回生起强烈厌离心而想获得解脱的发愿入小乘资粮道必须以出離心摄持,而入大乘道则要有菩提心因此,道的核心一定要掌握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应该像抓住人的生命要害一样抓住道的核心。若想趋入小乘资粮道出离心极其重要!满增论师说:一定要具足远离轮回和向往涅槃之心,在此基础上做布施、持戒等善事时全部会成为解脱之因。甲智论师说:表面所做善事很大但未以出离心摄持则不能成为解脱之因,若仅做微小善事而以出离心攝持,也已经成为解脱之因所以作为真正的修行人,若是小乘必须具足出离心大乘则必须有菩提心,除大乘、小乘以外再也没有其他嘚佛法

 己三、别说遣疑:
有学声闻种姓转,暖顶二者得成佛
余三得忍亦可变,本师麟角喻者非
依于第四之静虑,一座上得菩提故
暖位顶位者从有学声闻种性中转移,并能获得佛果中品忍位以下的三者也可转为独觉,佛陀与麟角喻独觉并非如此因其依靠第四静虑鈳于一座上获得菩提果。
有些声闻阿罗汉造业获得暖位、顶位后会发起菩提心而成佛。但还有一些固定种性和根基在获得忍位后必定會趋入见道,他们不会成佛因为成佛是从加行道直接获得佛果,于一座上成就但获得忍位时,由于是刹那性故必定会获得见道而不能成佛。根据《妙法莲华经》等大乘经典的观点虽然已经获得声闻缘觉果位,但必定要趋入大乘发菩提心,之后经过五道十地而得以荿佛而且,小乘认为菩萨为利他要投生到恶趣,而忍位不再投生恶趣大乘则认为,菩萨以业力是不会再转生恶趣的但以善巧方便鈳以投生恶趣度化众生。
获得暖位、顶位与下品忍位者可以转为独觉因其不需要投生恶趣。佛陀即使获得暖位等也不会转成其他种性洇其属于成佛的利根者,可以依靠第四静虑于一座上生起诸道独觉有二种,即众部行独觉和麟角喻独觉前者与声闻阿罗汉造业一样,囿些情况下可以转变有些情况下则不能转变,而麟角喻独觉是固定根基的众生他与佛陀相同,依靠第四静虑在一座上可以获得菩提
彼前乃随解脱分,速疾三世得解脱
彼为闻思所生慧,三业人中方能引
加行道之前是随解脱分善,此时即可于三世中获得解脱随解脱汾善是闻思所生慧,其属于身语意三业于人中才能引生。
加行道所摄的智慧——顺抉择分善的因是随解脱分善因随福德分善并未以出離心和菩提心摄持,故非解脱之因也不是断除轮回之因,仅仅是为一己私利而做的善根真正的随解脱分一定要以出离心摄持,否则不會成为解脱之因大乘认为真正的入道是从资粮道开始,小乘也是如此那入道后需要多长时间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位呢?需要经过三世即第一世生起随解脱分,相当于种下种子第二世生起顺抉择分善,第三世获得圣道也有在第二世末尾获得解脱的,即第一世生起出离惢第二世的末尾获得见道。《前世今生论》和《百业经》中也有这种公案前一世是旁生,由于具足了发心的因缘下世可以获得阿罗漢造业果。
随解脱分的本体主要是闻思所生慧彼之业主要是意业,也即对轮回生起强烈厌离心而想获得解脱的发愿入小乘资粮道必须鉯出离心摄持,而入大乘道则要有菩提心因此,道的核心一定要掌握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应该像抓住人的生命要害┅样抓住道的核心。若想趋入小乘资粮道出离心极其重要!满增论师说:一定要具足远离轮回和向往涅槃之心,在此基础上做布施、持戒等善事时全部会成为解脱之因。甲智论师说:表面所做善事很大但未以出离心摄持则不能成为解脱之因,若仅做微小善事而以出離心摄持,也已经成为解脱之因所以作为真正的修行人,若是小乘必须具足出离心大乘则必须有菩提心,除大乘、小乘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佛法
随解脱分善根由何者引生呢?最初只有三洲人类才能引生《大圆满前行》中说:天人身体无有别解脱之所依,无有闻法的殊胜因缘只有人中才可以生起随解脱分善根,因此人身比天身殊胜
世胜法生无漏忍,缘欲苦生法智同
缘余苦生类忍智,其余三谛亦複然
世间胜法位生起无漏法忍,它缘欲界苦谛之后生起法智。与此相同缘上界苦谛生起类忍与类智,缘其余三谛亦是如此
小乘见噵与大乘见道的方式基本相同,但小乘见道是预流果而大乘见道是从一地菩萨开始,在这些方面有很大差别现证真谛是指现量见到一切万法之本体,也就是说现量见到苦集灭道所摄的十六行相那瑜伽师获得见谛时,是不是所有欲界中的色受想行识所摄的法全部现量见箌呢实际上,若真正将身体所触、眼睛所见的对境全部见为空性、无我有相当大的困难因为从有法角度来说,有法是无量无边的此處的意思是说,首先对任何一法从其总相了知通过一段时间的修持,对四谛中的无常、无我等道理生起极其稳固、明显、清净的定解,这样的智慧即为见道智慧也称为是现量见到,从此以后不会对柱子生起常有的邪见、我所的邪见、清净的邪见这就是现量证悟。总嘚来说现证真谛就是指一种入定智慧,在这种智慧面前已经完全通达十六行相之本体,这种智慧的本体就是现证真谛
现证真谛的方式如何呢?世间胜法位时无间获得见谛此时首先于自相续中升起无漏忍智。因为已经真正通达无常、苦、空、无我的本体对此能够忍受,因此称为无漏忍智其以欲界苦谛为所缘,从而生起法智之智慧虽然此处对法忍和法智进行了次第性说明,但由于见道为刹那性┿五个行相全部是在一刹那间见到的,这里是从反体不同的角度来说的
有些人认为:见到苦谛本体即已生起法忍,那法智是不是没有所知了呢这种说法不合理,因为法智时的见道仍未圆满而且它对于法忍所执之本体并不舍弃,虽然二者并非次第性产生但从行相不舍棄的角度来说,可以称为法智是从所缘对境的角度作的分析。
与缘欲界苦谛而生起的法忍与法智相同缘上二界苦谛生起类忍与类智。緣集谛等其余三谛各自生起四刹那的法忍与法智也是如此即缘欲界集谛生起集法忍和集法智,缘上界生起集类忍和集类智之后继续缘滅谛和道谛。
现证真谛十六心三种即称见缘事。
彼与胜法同一地忍无间智解脱道,
彼前十五刹那间见未见故称见道。
现证真谛有十陸刹那可分为三种,即见现证、缘现证、事现证彼与胜法位是同一地,忍是无间道智属于解脱道,其前十五刹那见到前所未见之真諦因此称为见道。
根据四谛十六行相的不同现证圣谛共有十六刹那。若归纳可分为三种即见现证、缘现证及事现证。见现证是从以無漏智慧现见的角度来讲的因为现量见到四谛十六行相;缘现证则是以无漏相应智慧缘圣谛,也就是说在现见十六行相的过程中,有智慧、信心、禅定等心和心所来缘真谛这就是缘现证;事现证是指当知苦谛、断除集谛、现前灭谛及修持道谛,有注释中说:智慧现见嘚过程中心和心所以外的无漏戒、得绳,以及除心心所以外的不相应行同时存在它们虽然并非亲自现见真谛,也没有缘圣谛但在了知苦谛、断除集谛时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是事现证
对于现证真谛的十六刹那,有部宗内部的观点也是不一致的满增论师的讲义中说,见道有一刹那、四刹那、八刹那大众部还承许为十二刹那。四刹那是指苦集灭道四谛由四刹那证悟八刹那则是欲界有四刹那,上二堺也有四刹那世亲论师认为,一刹那的观点并不合理应该承许为十六刹那,《自释》中引用教证说:“诸圣弟子以苦行相思维于苦鉯集行相思维于集,以灭行相思维于灭以道行相思维于道,无漏作意相应于法”从经中所说之义可以了知,一刹那并不合理因为佛經中已经明显宣说四谛各有不同行相,比如以无常、苦、空、无我现见苦谛若仅以某一行相总见四谛则不合理。那经中为什么说一刹那見真谛呢世亲论师认为,从两个角度可以说为一刹那一是从事现证的角度,因为断除障碍乃一刹那二是从获得自在的角度,因现见┅谛时对于其他三谛便已获得自在,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比较合理法护部的个别论师也认为一刹那的说法不合理,因为狮子贤论师在《般若八千颂注释》中说:若承认一刹那现见真谛则四向四果不合理。总的来说自宗承认以十六刹那现证真谛,如此一来既符合佛经吔符合圣者所证之境界。
现证圣谛之道依于静虑六地与胜法位是同一地之故。真正的见道之对治是何者呢是以八种忍来对治的。因为茬无间道时已经完全断除所断如同将盗贼赶出去一样。八种智不是对治因为从所断中解脱而获得离得,犹如关上门
智与忍二者是见噵还是修道呢?前十五刹那见到以前从未见到真谛之正道因此属于见道。第十六刹那时见道已经圆满故而安立在修道中。大乘观点是┿六刹那全部摄为见道
甲三(现证真谛之补特伽罗)分二:一、宣说分摄;二、结尾。
乙一(宣说分摄)分二:一、离贪者;二、渐次者
丙一(離贪者)分二:一、向;二、果。
钝根者为随信行利根者则随法行。
若未以修断所断及毁一至五所断,
即为第一预流向灭九断前第二姠,
欲界或上离贪者则是第三不来向。
钝根者称为随信行利根者则为随法行,若未断除修所断以及摧毁欲界一品至五品修断即称为苐一预流向;断灭欲界九品修断前的六、七、八品者为第二一来向;若已无余断除欲界或上界贪欲,即是第三不来向
八种圣果,即预流姠、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无来向、无来果、阿罗汉造业向、阿罗汉造业果此八种圣果按小乘说法均属圣者,按《大乘阿毗达磨》說法第一个预流向在加行道胜法位也有,其他七个才是圣者四种圣果中只有一来果和不来果才有离贪者,因离贪者是指以世间修道——息粗相而断除有顶以外其他八地的烦恼此处从固定次第的角度首先宣说预流向。
见道第十五刹那时分别将钝根者与利根者称为随信荇和随法行。随信行是指跟随他人词句而现证真谛;随法行则随从佛经之义现证真谛此二者于第十五刹那时,依靠世间道一品修断也未斷除或者,依靠世间道已经摧毁欲界修断的一至五品烦恼即是第一预流向。若已断除欲界第六、七、八品修惑即是第二一来向如果巳经断除欲界九品修惑或者远离上界贪欲则是第三不来向。
欲惑一品未断及断一至五品 预流向 预流果 一来向
欲惑断尽至断无所有处惑 不来姠 不来果 阿罗汉造业向
注:见道位不住阿罗汉造业向修道位第一刹那不住阿罗汉造业果。
向十六刹住彼果尔时钝根利根者,
分得信解見至名得果未得胜果道,
未精勤修胜道故名为住果非为向。
三种向于第十六刹那住于彼果时钝根者和利根者分别得名为信解和见至。因得果者尚未获得胜果道而且未精勤修持胜果之道的缘故,只名为住果而非后果之向
预流向、一来向、不来向的随信行与随法行两種补特伽罗住第十六刹那时,分别获得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它们所证无有不同,均为十六刹那但所断除烦恼方面并不相同,因此獲得了一来果、不来果等不同名称此时,钝根者依靠其更为广大的信心获得果位故称为信解者。而利根者依靠自己增上的智慧获得果位因此叫做见至者。
断除欲界一至五品修断者住地第十六刹那时有些既是预流果也是一来向,有些则只是预流果而不是一来向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般来说向与果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比如一来果它分为一来果和一来胜果,而预流果也有果和胜果若获得预流果之後,仍想断除此果以外的烦恼并且精进修持,这时既是预流果也是一来向或者也可以称为预流胜果;若无有断除烦恼之心,那仅称为預流果而不叫做一来向因此胜果与后面的向实际是一体的。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比如一位一来果圣者,若精勤断除下一品烦恼则也可鉯称为不来向或者一来胜果;若不愿精勤断除下一品烦恼,就是一来果而不是不来向也就是说,四果中前三果均有果与胜果之分比如預流果、预流胜果,预流胜果实际就是一来向;一来果和一来胜果一来胜果也即不来向;最后的不来胜果即是阿罗汉造业向,但没有阿羅汉造业胜果的说法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分大乘僧众与小乘僧众,小乘僧众也分为凡夫僧众和圣者僧众圣者僧众即四果四向,凡夫僧众是指四个比丘以上或者包括居士在内也叫做凡夫僧众,无垢光尊者说他们是功德之田故;大乘的圣者僧众就是文殊、普贤等具有断证功德的菩萨从小乘的圣者僧众来讲,可分为离贪者和渐次者两种虽然大乘也有离贪者的说法,但也只是随顺小乘说法而安立嘚大乘自宗并不承认离贪者。大乘究竟观点只承认渐次者不承认离贪者,因为烦恼真正要断除必须要升起出世间对治的违品,依靠卋间道只能将烦恼压制经部以上并不承认依靠世间道能够断除烦恼,只有出世间道——见道之后才能真正断除但有部认为依靠世间道斷除烦恼的圣者,也即离贪阿罗汉造业不会退失他的境界特别稳固,因此离贪者一定要通过世间道断除修断
丙二(渐次者)分二:一、相;二、具相之补特伽罗。
地地功过各分九上中下品各三种。
每一地的功与过各自皆分为九种即上、中、下各分三种。
此处的“功”即智慧“过”指所断。为什么叫做渐次者呢以前通过世间道仅使烦恼得以减轻,却根本未断除烦恼直至见谛之后,才次第断除烦恼而獲得四果这就是渐次者。
为何说无有出世间智慧则无法断除烦恼呢因所断与对治均按顺序存在。也就是说欲界修断烦恼可分九品,┅禅至有顶之间每一地均有上、中、下三品所断过患而每一品各自又分为上、中、下三品,因此九地共有八十一种所断与此相同,能對治的功德——无间道与解脱道之修道也各有九九八十一种实际真正能够断除烦恼的是无间道,否则金刚喻定也无法安立那么,以对治如何断除所断呢以下品道生起而灭尽上品所断,也即以比较粗大的智慧断除粗大的烦恼同理,相续中最细微的烦恼需要最高的智慧來断除就好像在火的旁边,粗大的水很容易蒸发而细微水渍则需要最旺的火才会消失一样。
丁二(具相之补特伽罗)分四:一、预流;二、一来;三、不来;四、阿罗汉造业
尚未断除修所断,如是住果极七返
解脱欲界三四品,二三世生家家者
尚未断除修断而住于预流果者,称之为极七返若已断除欲界三品或四品修断,则分别于三世或二世中转生此即称为家家者。摧毁欲界一至五品修断是预流胜果
以前修断丝毫也未断除,但已经证悟十六刹那的住预流果者称为极七返,也就是还要在天界、人间各转生七次这有两种说法,一种昰说最久需要转七次一种是必须要转生七次。在极七返的最末尾是一来果之后即获得不来果和阿罗汉造业果,从此之后再不转生按照宗喀巴大师的二十僧伽来讲,极七返具有三个特点:证悟十六行相、需投生七次、修断未断除那为什么要转生七次呢?《自释》中以七步蛇作为比喻被这种蛇咬中以后,走七步必定会死因为它有一种不共的能力。同样由其定业所致,必定会投生七次
若欲界当中嘚三品修断已经断除,则于三世中投生,若断除四品者于二世中投生这样的圣者叫做家家者。“家”是指人的家或者天的家他们有些在忝界中转生,有些在人间转生极七返与家家者在所断方面稍有不同;所证方面相同,皆是证悟十六刹;投生方面不同一者转生七次,┅者转生二或三次
若已经摧毁欲界一至五品修断则是另一种预流胜果,也就是一来向极七返与家家者并未获得预流胜果。预流胜果若呮断四品时与家家者是否有差别呢?有差别家家者必定还要转生两世,但预流胜果不一定会转生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
戊二(一来)分②:一、向;二、果
预流胜果也即是第二一来向,需要返回欲界一次
灭尽六品一来果,灭尽七品八品过
欲界六品修断已经断除者即┅来果者。灭尽七品修断后因还有一生即获得阿罗汉造业果,故称一生一来果;灭尽八品修断则还有一品烦恼相隔就会获得不来果因此称为一间一来果。
戊三(不来)分二:一、向;二、果
一来胜果就是指不再来欲界中,也即第三不来向
己二(果)分二:一、总说;二、别說。
欲界九品修惑全部灭尽后再也不来欲界,因此称为不来果
蒋阳洛德旺波尊者的讲义中说,欲界以及上界的烦恼全部灭尽。有些注释Φ说不来果者已经断除自地所有遍行烦恼,因此自地和下地再也不来比如以欲界身份获得不来果,则再不会来欲界;若色界身份获得鈈来果就再也不会来欲界和色界。
下面在分析不来果时没有讲到欲界的情况,因为欲界九品烦恼全部断除已经超离欲界。
庚二(别说)汾三:一、分类;二、轮番修;三、宣说身现证
辛一(分类)分二:一、真实分类;二、意义之差别。
中生有行及无行趋般涅槃诸上流,
輪修禅往色究竟彼超半超与遍殁。
余往有顶无色四他者此生趋涅槃。
行色界的有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五种涅槃上流涅槃中有喜胜观者,其通过轮番修持而生往色究竟天它又分为全超、半超、遍殁三种;喜寂止者前往有顶涅槃。无色界中除中般涅槃以外共有四种欲界获得不来果者即于此处涅槃。
此处按照小乘《俱舍论》的方法对不来果进行分类不来果者有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種。行色界也分五种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与上流涅槃。行无色界分为四种即行色界的五种中,除中般涅槃鉯外因无色界无有中有。除行色界与行无色界以外的其他不来果者不行于他处如舍利子、目犍连等均在欲界获得不来果,之后获得阿羅汉造业果然后于欲界示现涅槃,不再前往他处
什么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与上流涅槃呢?首先以行色界鈈来果者为例中般涅槃,获得不来果者首先依靠禅定转生于色界中有时于色界十六处 获得涅槃或者说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位。那是有余涅槃还是无余涅槃呢《自释》中并不明显,只是说其他果属于有余涅槃这也间接说明中般涅槃应该属于无余涅槃。有论师说说此为無余涅槃是由于与无余接近之故。全知果仁巴认为此业由满业所感,因此属于无余涅槃也是合理的生般涅槃,于中有时未获得涅槃洏转生于除大梵天以外的色界十六处,依其前世之修行和精进力转生色界后立刻获得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有行”是勤作、精进之義,也是于十六处中转生但成长后通过自己的精进,阿罗汉造业道自然而然于相续中产生无行般涅槃,与有行般涅槃不同之处即是不需依靠勤作仅依靠自己前世修道的力量,今生无勤获得涅槃上流涅槃,比如以欲界身份获得不来果但依此不能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位,需要再次转生才可获得分为喜胜观者与喜寂止者两种。
喜胜观者通过因之途径 不同而进行轮番修持,最后通过果之途径转生色界最高处于色究竟天涅槃。此处与前面所说的四种般涅槃有差别因为前面四种除大梵天以外的十六处中,包括色究竟天均可直接于彼处涅槃但这里首先需要转生于他处,最后再转生于色究竟天涅槃这也分为全超、半超与遍殁三种。全超是指完全超越梵众天等处而直接前往色究竟天如以欲界身份通过四静虑的禅定进行修持后可以转生无热恼天,由于生起下一禅的染污定 于是从无热恼天的圣者果位中退夨而转生到一禅的梵众天或梵辅天当中,经过再次修持后大幅度超越四禅十五处直接到达最高的色究竟天而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位,有些紸疏中说三世后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位因此虽然获得不来果,但只是不来欲界还要再次到一禅来,之后才于色究竟天现前阿罗汉造业果位半超,不能完全超越梵众天等处需要首先转生无热恼天,于此处修持全超而转生色究竟天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也即首先在欲界中修歭禅定,然后转生在色界任何一处于此产生一禅的染污性烦恼,于是死后转生于一禅通过修持后转生于色究竟天下面的无热恼天或无煩天,于此处死后再到色究竟天涅槃遍殁,依次投生于色界除大梵天以外的十六处最后于色究竟天获得阿罗汉造业果,这一种比较慢因为首先通过修持转生色界并从此退失后,需要在色界的每一处转生直到色究竟天时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位,由于在十六处中皆得过涅槃因此称为遍殁。
喜寂止者喜欢轮番修持因禅定之智慧无漏法以外的寂止,从一禅到四禅之间的一切凡夫地均一一经过 然后直接或鍺超越而到达无色界,最后于有顶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位此处有顶是从身份来讲,因无色界的心不明显依此不能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位,泹以有顶身份可以获得阿罗汉造业果这里为何不称为行无色界呢?大乘《般若经》等经典中说:由于未摧毁色界烦恼而仅是经过色界,因行无色界者必须已经摧毁色界烦恼因此不包括于行无色界中。
此处主要判断不来果本论的分类与大乘基本相同,只是小乘有一些獨特观点
中生上流各分三,行于色界说九种
彼等别由业根惑。其中上流未分类
则许为七善士趣,行善断恶不还故
中般涅槃、生般涅槃与上流涅槃每一种又可分为三种,因而行色界的不来果有九种其差别是由业力、根基、烦恼不同所致。若不对上流涅槃进行分类則承许为七善士趣,因其具足行善、断恶、行往上界不再返回的三个条件之故
佛经中讲到行色界的不来果有九种,那是如何分类的呢苐一类是指中般涅槃,它通过火星的比喻可分为迅速、非速与经久涅槃三种比如火星跳到空中马上就会消失一样,有些不来果圣者现前Φ阴身后立刻会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位时间特别快速,因此称为迅速涅槃;或者铁匠烧制铁具时所发出的火星,它跳跃到空中会停留一段时间才熄灭同样,在中阴阶段停留一段时间才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位者即称为非速涅槃;如同烧铁的火星将要落地而未落地时会熄灭一樣中阴阶段快要结束时获得涅槃称为经久涅槃。第二类是生般涅槃前面将生般涅槃与有行涅槃、无行涅槃分开来讲,但此处将此二者包括在生般涅槃当中也即分成生即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与无行般涅槃三种,这只是佛经分类不同而已无有其他差别。第三类上流涅槃汾全超、半超、遍殁三种
这九种不来果者的差别是以其各自业力、根基以及烦恼的不同安立的。首先从业力来分其中中般涅槃所包括嘚三种是顺现法受业,也就是即生造业即生受报因按有部观点,中阴包括在生有之中所以属于顺现法受业;三种生般涅槃是前世造业,下一世感受因此属于顺次生受业;全超、半超、遍殁均属于顺后受业,因为它们均是于几世当中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位其次从根基来汾,第一类属于利根第二类是中根,第三类是钝根从烦恼来讲,此三类分别是烦恼薄弱、烦恼中等、烦恼深重其中以根基和烦恼来汾时,各自又可分为上、中、下三品比如,第一类利根可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三类第二类中根也可分为中上、中中、中下三类,其怹均可依此类推
经中说到的“七善士趣”是指何者呢?善士趣是补特伽罗的一种专用名称即七种不来果圣者,也就是上述九类当中對上流涅槃不作分类,即可承许为七善士趣那有学具贪者和无学道为什么不称为善士趣呢?之所以称为善士趣需要具足行持善法、断除恶业、去往上界不再返回三种条件。而有学具贪者虽然具足前两个条件但不具备第三个条件,所以不称为善士趣无学道三种条件全蔀具足,但因其已经脱离六趣所以不能将其安立为趣。
欲界命终之圣者无有趋往其余界,
彼与转生上界者无有遍失不炼根。
在欲界命终的圣者不会再前往其他界其与转生于上二界的圣者均不会出现遍失,而且也不依靠炼根
如果前世已经现见真谛而获得预流果,然後即生再次转生欲界人、天之中并且获得不来果,那此圣者是否具足上述分类呢不具足,在这种情况下会于欲界中即生获得阿罗汉造業果并不会前往他处。实际这与前面所讲的家家生类似但这里只有前世与今世两次即可获得阿罗汉造业果位,而家家生需要两世或三卋为何不会再前往其他处呢?因其厌离心极其强烈不愿再前往他处,如同眼睛进入毛发而想尽快取出一样圣者以强烈的厌离心想在盡快时间内获得果位。
但是佛经中说,帝释天在三十三天获得预流果时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发愿:“愿我能够在欲界获得不来果,之后獲得阿罗汉造业果位否则,愿我能够转生到色究竟天”佛答以“善哉”而并未制止他。这样的发愿是否合理呢小乘认为这不合理,《自释》中说:“彼由不了对法相故为令喜故佛亦不遮。”那这样的话帝释天虽然不了知对法,释迦牟尼佛应该知道佛陀为何说“善哉”呢?有部论师对此回答:释迦牟尼佛虽然了知但为了安慰帝释天,使其生起欢喜心而如此称赞宗喀巴大师认为小乘的回答不合悝,其实释迦牟尼佛制止帝释天也可以但未作制止是因为小乘《俱舍论》的说法只是从大多数角度进行的宣说,而欲界命终的圣者也有轉生色界的情况所以本论是以主要而言的。
于欲界命终之圣者与转生上二界的圣者不会出现遍失与炼根的情况因其于生生世世修持圣噵,已经十分稳固故不会出现遍失;通过累劫的修持圣道,根基已经完全成熟因此也不必炼根。那为何阿罗汉造业等会出现退失的情況呢有注疏中说,这些退失圣者的身体所依属于欲界而心之所依属于上界,这样即会出现不稳固的状况所以会出现遍失与退失。
最初轮修第四禅刹那相杂而成就,
为受生及现法乐畏惧烦恼故皆修。
断除五品唯转生色界五净居天处。
最初时轮番修持第四禅三刹那之间相杂而修后即已经成就正行,为了转生净居天、获得现法乐住以及畏惧烦恼的缘故而如此修持因轮番修持五品静虑而依次转生到伍净居天。
不来果或阿罗汉造业果的修行人在最初未生起禅定境界时依靠第四禅正行而进行轮番修持。由于很容易生起功德而成为易道而且已经远离八种过患,可与有漏禅定轮番修持所以依靠第四禅。那究竟如何修呢首先修持十六行相当中具有无我、无常等特性的㈣禅无漏禅定,然后修粗息相的有漏禅定接下来再修无漏相续,如是三次轮番后即能入定之后二刹那修无漏、二刹那修有漏、二刹那修无漏,此一刹那或二刹那的修持属于轮番修之加行有部认为,若这样的三刹那能够融会一体于一刹那间入定,即为最高的禅定境界其中前二刹那如同无间道,第三刹那相当于解脱道但世亲论师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只有佛陀才可以有这种境界不来果的圣者很難做到,也就是说见与修有所不同,见十六刹那是从反体的角度将一刹那这样分开进行宣说但修持时,先修无漏、再修有漏、又修无漏这时可以从成事刹那的角度来说,但若是时际刹那就很难解释
轮番修的所依是这样的,首先是三洲人类通过轮番修持获得第四静虑通过串习第四静虑,自然而然可以轮番修持下三静虑
为何要进行轮番修持呢?有三个原因即为了转生净居天、获得现法乐住之等持、畏惧烦恼耽著禅味。若是利根阿罗汉造业仅仅为获得现法乐住这种不可思议的等持而修他既不想转生净居天,也不会畏惧烦恼耽著禅菋;钝根阿罗汉造业虽然不想转生净居天但由于其禅定会退失,因此害怕自相续生起烦恼而进行轮番修;钝根不来果则以上述三种原因進行轮番修持
为什么称为五净居天呢?由于因之禅定有五种所转生之处必有五个。也就是说因等持分下、中、上、极上、最上品五種,即一刹那无漏、一刹那有漏、一刹那无漏为下品;上述次第反复两次先是一无漏、一有漏、一无漏,再修一无漏、一有漏、一无漏这样六心现前为中品;上品是三无漏、三有漏、三无漏,有九心现前;极上品为四无漏、四有漏、四无漏共十二心现前;最上品为五無漏、五有漏、五无漏,有十五心现前若想转生色究竟天,一定要修最上品的等持有论师认为,净居天有五处是由于信根等五根而导致的但满增论师认为,五根如同堆在一起的草一样不能分开所以这种说法不合理。
获得灭定不来者承许彼为身现证。
获得灭尽定的鈈来果圣者即承许为身现证
大乘《现观庄严论》中说,身现证属于不来果但身现证与上述所说到的不来果有所差别。身现证是指在获嘚灭尽定时所有心和心所灭尽,依靠这样的身体获得寂灭法此灭法与真正的涅槃相似,因其二者在所断方面无有差别但所证方面有差别。一般大乘阿罗汉造业也有这样的比如迦叶尊者将佛教传承交付于阿难尊者后,于鸡足山入定直到弥勒佛出世时才出定。
下面是講无学道按小乘观点,无学道有两个即阿罗汉造业和佛陀。
戊四(阿罗汉造业)分二:一、向;二、果
灭至有顶八品间,皆为阿罗汉造業之向
断第九品无间道,彼即金刚喻等持
不来果者灭尽有顶八品过患之间皆为阿罗汉造业向,断除九品烦恼的无间道也即金刚喻等持
无色界中最高的禅定即为有顶,其烦恼也分九品灭尽初禅上上品修断,直至有顶的前八品烦恼灭尽之间称为阿罗汉造业向或者不来胜果有顶中最细微的第九品烦恼由金刚喻等持灭尽,由于第九品烦恼必定灭尽而且无有任何障碍,此极其细微的瞬间称为无间道所有無间道当中,金刚喻定最为殊胜
有部认为金刚喻定属于有学道,它能摧毁三界一切所断但并非真正去断,因为金刚喻定直接的所断是囿顶最细微的第九品烦恼但从间接或从能力角度来讲,它能够断除三界所有的烦恼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中将金刚喻定安立为无學道,无学道也分为加行、正行、后行《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也讲到金刚喻定属于无学道。因此大乘中认为金刚喻定在十地末尾出现,而小乘认为金刚喻定是在不来果的末尾出现
己二(果)分七:一、真实宣说果;二、旁述断除所断之理;三、智之生理;四、沙门之摄义;五、梵轮;六、沙门果之得法;七、阿罗汉造业之分类。
彼灭得生尽智时称为无学阿罗汉造业。
灭除一切烦恼、获得尽智与无生智时即称为无学道或阿罗汉造业
按有部观点,当阿罗汉造业向者以金刚喻定灭尽三界中最细微的有顶下下品修断之得绳并且生起尽智与无苼智时,由于所断与所证皆已圆满从此不再需要修学,所以称为无学者因为已经圆满自利,之后便可利他所以也叫做阿罗汉造业,從此以后成为凡夫以及有学道之应供处,《花鬘论》中说:无学道可以成为人天应供处因其相续中具足功德之故。
庚二(旁述断除所断の理)分三:一、以何道断何地之所断;二、以何地断何地之所断;三、世间道之所缘
辛一、以何道断何地之所断:
有顶离贪依出世,其餘地则依二种
依世间道离贪圣,彼之离得亦有二
有说依出世亦尔,已舍不具烦恼故
解脱有顶之一半,生起上禅同不具
有顶中若远離贪欲需要依靠出世间道,其他八地则需依靠两种而依靠世间道离贪的圣者相续中具有二种离得。有些论师认为依靠出世间道也是如此因为舍弃无漏离得而且不具烦恼之故。并非如此解脱有顶九品烦恼之一半者以及生起上禅境界者都不具足烦恼。
此处的道是指世间道與出世间道小乘认为除有顶以外,以世间道与出世间道皆可断除烦恼那以何种道远离有顶之贪呢?以世间道不能远离有顶之贪因有頂在世间道中最高,其上再没有世间道能够作为对治;自地也不能作为自地的对治因为如果依靠世间道则自地烦恼还会增长;空无边处、识无边处较有顶下劣,故不能对治有顶烦恼除有顶以外的欲界、色界四禅、三无色通过出世间道——观十六行相,以及世间道的粗息楿均可断除烦恼
有部认为,以世间道远离贪欲的凡夫相续中只具足有漏离得其境界相对来说比较不稳固;圣者相续中则具足有漏和无漏两个离得,因其依靠世间道断除贪欲故具足有漏离得,由于获得了无漏智慧也具足无漏离得所以,以世间道断除所断比较稳固
有蔀的个别论师说:依靠世间道离贪可以具足两种离得,同样以出世间道离贪的圣者相续中也应该具足有漏、无漏两种离得,否则钝根鈈来果者依靠出世间道远离空无边处以下的贪欲,那他在炼根时应该具有空无边处的烦恼因为炼根时已经舍弃钝根的无漏离得,而当时並不存在有漏离得因此这位不来果圣者相续中应该具足前面的烦恼,不具足离得之故但这一点不合理,因为炼根之后的圣者虽然已经舍弃无漏离得但并不具有烦恼所以他们相续中应该具有有漏离得。
经部宗对此观点进行破斥并非如此,比如有顶中已经断除七品烦恼通过炼根而到达第八品,此时已舍弃无漏离得因有漏离得并非有顶之对治,所以其相续中也无法获得有漏离得但他们并不具足已经遠离的烦恼。另外一位欲界凡夫依靠世间道获得第一禅,这时若生起二禅等境界则欲界的离得通过转地而舍弃,若按照汝宗观点则其相续中也应具有欲界烦恼,但实际上他已经不再具足欲界烦恼,否则他不会转生到色界经部宗说:世间道只具足压制烦恼的能力,絀世间道则有断除烦恼种子的能力这样宣说合情合理,而你们所谓的离得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辛二、以何地断何地之所断:
依于无漏未至定,能离一切地之贪
胜三地由未至定,或禅生末解脱道
上地非由未至定,圣八能胜自上地
依靠无漏未至定可远离一切地之烦恼。胜伏欲界、一禅、二禅此三地时钝根者与利根者分别由未至定、正禅中生起末解脱道,四禅以上并非由未至定生起末解脱道圣者以仈种无漏静虑可胜伏自地及上地之烦恼。
无漏本体之未至定地可远离九地之贪如一禅无漏未至定于自相续生起时,欲界烦恼、自地烦恼乃至无色界之间包括有顶在内的一切烦恼皆可断除,因为无漏未至定是三有的对治有人以此颂作为根据,说《俱舍论》属于顿悟法门因为依靠未至定,在一瞬间可以断除三界的一切烦恼比如一个凡夫经过修持获得预流果时,无需经由一来果与不来果而是依靠一禅未至定直接趋入阿罗汉造业果位,按小乘自宗来讲这种情况属于顿悟。
通过未至定生起无漏智慧断除一切贪欲时称为末解脱道。比如欲界最后的九品烦恼全部断尽即为欲界末解脱道;若一禅一切烦恼断尽而生起解脱智慧则称为末解脱道智慧。这样一来若以未至定从丅地离贪的末解脱道是未至定的本性,还是正禅的本性呢若是一位利根者,以未至定胜过欲界、一禅与二禅之烦恼时末解脱道从正禅Φ生起,因未至定之舍受可无有障碍地转移为正禅之意乐受与身乐受;钝根者并非如此他在胜伏烦恼的过程中,未至定的舍受无法转移因此其末解脱道仍属于未至定的本体。远离三禅贪欲需要第四禅的未至定也即三禅的末解脱道由四禅未至定中生起。四禅以上的末解脫道均由正禅中产生因四禅全部为舍受,不需观待勤作可自然而然生起
圣者依靠八地可胜伏自地与上地烦恼,也即色界四禅、无色界丅三静虑其中第一禅分殊胜禅与殊胜正禅,整个三界中只有这八地可以胜过自地与上地之烦恼比如无色界最高的有顶无有其他的对治,但依靠无所有处之正禅即可断除有顶烦恼这里说“不能”胜伏下地烦恼,实际上下地烦恼已经在未至定时断除,不必再断因此说鈈能断除下地烦恼。
世间解脱无间道依次而缘上下地,
即为静等粗等相????????
世间的解脱道与无间道按照次第分别缘上地囷下地,也即解脱道缘上地所具足的善妙、清净、出离之行相;因下地观待上地而需要勤作故无间道缘粗、劣、障三行相。
不动尽智起無生否则尽智无学见,
彼诸罗汉皆具足????????
不动法阿罗汉造业在生起尽智后,会随之出现无生智其他阿罗汉造业在生起尽智后只是生起无学见,它们在所有阿罗汉造业的相续中具足
尽智生起后,会无间生起什么智呢阿罗汉造业有六种,其中不动法利根阿罗汉造业不会退失尽智 生起后,烦恼再不会产生的无生智 会无间产生非为不动种性的阿罗汉造业,尽智中不会生起无生智所产苼的只是尽智相续和无学见。所谓的无学正见一切阿罗汉造业皆可生起但不动法阿罗汉造业随无生智而生。
沙门之性无垢道果即有为無为法,
彼等各有八十九解脱道及一切灭。
沙门之性是指无垢无间道其果是有为法与无为法,它们各自皆有八十九种分别是解脱道鉯及灭尽所断之灭法。
“性”有方便之义“沙门”,《毗奈耶经》中说行持沙门四法之人称为沙门。此处则是指沙门四果也即彻底息灭各种烦恼之相续的圣者补特伽罗。那何为沙门之性能直接得果之无垢无间道,依此可以直接息灭烦恼于自相续中获得圣果。何为沙门之果即解脱道的有为法,指所得之功德;远离所断的无为法也就是灭尽一切烦恼的灭法。对每一果若作广说则各有八十九种,昰哪些呢见断有八类,即八种类智因法智属于无间道而未到达解脱道,所以不包括在内;九地有八十一种修断见修共有八十九种所斷。沙门之性是指能断除上述见修所断的八十九种无间道沙门之果即有为法的八十九种解脱道以及灭尽所断的八十九种无为法。因此囿为无为之果共有一百七十八种。
有五因故立四果果前舍道得胜果,
总集灭法得八智以及获得十六相。
以五种原因安立四果五因即果之前舍弃向道、获得胜果、得到总集灭法的一个得绳、获得八种智、完整获得十六行相。
既然沙门的有为无为之果共有一百七十八个此处为何说为四果呢?安立四果是因其各自完整具足五因之故是哪五因呢?一、在果之前舍弃向道比如获得预流果时,已经舍弃预流姠;二、证得胜果若只证得初果则不能安立为果;三、得到总集灭尽所断的一个得绳,也即见道所有见断断尽之解脱道的众多灭法综合起来的一个得绳;四、同时获得八智即缘上界与下界的法智和类智,比如离贪者虽依靠世间道断除烦恼但若无有出世间见道所生的此仈智,则无法安立为果;五、完整获得无常等智慧之十六相有注疏中说这是经过见道的标志,十六行相圆满具足则见道圆满有部虽然認为第十六行相属于修道,但十六行相未圆满则见道不会圆满预流向不能安立为果,因其不具足第十六行相;一来向、不来向、阿罗汉慥业向虽然圆满具足八种智与十六行相但无有前三因,所以也不能称为果
以上是有部观点,按照《瑜伽师地论》当中声闻地的观点来講若断除转生恶趣之因,即安立为预流果;断除连续转生为人与天之烦恼因安立一来果;断除欲界烦恼,于色界中可以转生即安立為不来果;断除三界之因与习气则安立为阿罗汉造业果。
以世间道得果者混杂持无漏得故。
以世间道获得一来果或不来果者将有漏离系果与无漏离得融为一体而获得,因此也可称为沙门果
既然只有在无漏无间道时才会获得总集之灭法,那离贪者以世间道断除修断所获嘚的一来果与不来果是否为沙门果呢是沙门果。实际并非仅仅依靠世间道获得一来果与不来果而是通过世间道断除修断所获得的有漏離系果与通过见道十六行相获得的无漏离得二者混为一体。意思就是说以世间道修持时所获得的有漏离得总集起来,与无漏离得融为一體而修持所以可以称为是沙门果。
彼名梵性即梵净亦为梵轮梵转故,
所谓*轮为见道迅速行等具辐等。
沙门性中的无漏无间道是梵净の故也称梵性;亦叫做梵轮,由梵天所转之故所谓*轮即为见道,因其具足迅速和运行等特点妙音尊者认为,具足轮辐等之缘故才將其称为*轮。
获得见道时的无漏无间道也叫做梵性由于断除烦恼,十分清净也即是梵净也叫做梵轮,表面看来是梵天之轮但此处“梵”指出有坏 佛陀,“轮”即转*轮因为释迦牟尼佛初成道时不愿转*轮,梵天与帝释天供养*轮、海螺以作祈请佛陀才开始转*轮。《三戒論》当中佛初转*轮的缘起讲得非常详细为什么称为梵轮呢?就像车轮通过发动可以在大地上运转一样佛法通过佛陀的威力于众生相续Φ不断轮转,使佛陀所证悟的境界一直不停地轮转此即为转*轮。这里的法有证法和教法两种其中证法的转*轮,是指一个传承上师相续Φ的证悟境界传递到弟子相续中这样接连不断的流传;教法则通过补特伽罗耳传,人与人之间无有间断向下流传《自释》中说:“于所化生身中转故。”
那所转的*轮究竟是何者呢有部认为,真正的转*轮是指获得见道或者所传之法为见道之法才能称为转。为什么见道財是真正的转*轮呢佛初转*轮有五比丘以及八万天子现见真谛,此时整个天界到处都开始宣扬,“释迦牟尼佛出世了并且已经开始转*輪”,因此佛经中将*轮安立为见谛的原因即是如此那资粮道与加行道是否属于转*轮呢?对《现观庄严论》作注疏的法友论师说:资粮道與加行道可以说是*轮但真正的*轮应为见谛。此处有些不同观点世亲论师在颂词中将*轮安立为见道,但《自释》中却说“一切道”也即见道、修道以上。满增论师与甲智论师说:世亲论师所说的一切道是指见道、修道、无学道因此世亲论师站在经部观点时也承认见道、修道、无学道均属于转*轮。那为什么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第一转*轮时转*轮并未说见道、修道、无学道呢?满增论师认为这是从初转嘚角度来说,因初转*轮时有五比丘及八万天子获得了见, 道,依此, 来讲安立为转*轮,实际修道和无学道均可包括其中从大乘角度,都承认见道、修道、无学道属于*轮但由于资粮道与加行道是见谛之因,所以也可以称为转*轮
《自释》中还从十二行相进行分析,何为十②行相如云:“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应遍知,此应永断此应作证,此应修习此已遍知,此已永断此已作证,此已修习”为什么称为转呢?如“由此法门往他相续令解义故”
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说过,格鲁派在每年元月十五号——宗喀巴大师圆寂的日子会举行盛大的法会、辩论,他们就专门围绕转*轮和发菩提心两个问题进行精彩的辩论我们学院的一些辩论场合以及大法会中吔经常以此作为辩论的主题。
为何称为*轮呢因为与转轮王的七宝之一——宝轮相似,所以称为*轮如何相似呢?宝轮具有迅速运行、离┅处而往另一处、胜伏未伏者、镇服已伏者、腾空而起、降落低处五种特点同样,见道也具足上述五种特点以非常速疾之行舍弃缘前┿五行相真谛的智与忍,趋入第十六行相;以无间道胜伏未胜伏之见断;以解脱道受持离得而镇服已胜伏者;超越上界之圣谛即以解脱噵缘上地;降至欲界之圣谛,即以无间道缘下地妙音尊者则认为,因见道八正道与宝轮之轮辐、轮毂、轮辋相同的缘故所以称之为*轮,其中慧学的正见、正思维、正勤、正念如同轮辐正定如同轮之边缘——轮辋,戒学的正语、正业、正命正如轮子的中央部分——轮毂因为戒学是定学与慧学之所依。《大乘阿毗达磨》认为*轮与七觉支相对应但此处认为*轮即为见道,而八正道属于见道功德故与八正噵对应。
欲界中获前三果末果则由三界得,
此无见道无出离经云此始彼究竟。
欲界中可以获得前三果阿罗汉造业果于三界中皆可得箌。上二界无有见道因其无有出离心之故,佛经中说见道是以欲界为开端,上界为究竟
沙门果于何界中获得呢?预流果、一来果、鈈来果三者只能于欲界中获得阿罗汉造业果可以在三界中获得。
离贪不来果依靠上二界的身份断除修断那为什么不能在上界获得果位呢?佛经中说:中般涅槃至上流之间的五种补特伽罗以欲界作为见道的开端于上界究竟。而且上二界的有情贪执禅乐,无有苦受以此必定不会产生厌离心,所以不会于其相续中出现圣道正因为如此,生活的挫折与痛苦常常是修行的一个很好助缘尤其是修行好的人,违缘越多其境界也会越来越高如同森林起火一样,树木越多火焰就会越茂盛。
庚七(阿罗汉造业之分类)分四:一、真实分类;二、法の差别;三、退失之分类;四、别说转根之理
许阿罗汉造业有六种,前五以信胜解生
彼等解脱观待时,不动法者不动摇
故彼不待时解脱,彼由见至因所生
承许阿罗汉造业有六种,其中前五种为钝根以信解而生,他们的解脱需要观待时间;第六种不动法阿罗汉造业根本不会动摇故其不观待时间因缘即会获得解脱,因其由见至所产生
既然说不动法阿罗汉造业从尽智中产生无生智,而其他阿罗汉造業则从尽智中产生无学见那阿罗汉造业究竟分多少种呢?有六种即退法罗汉、思法罗汉、护法罗汉、安住法罗汉、堪达法罗汉与不动法罗汉。退法罗汉:即使遇到微小违缘也会导致从证悟中退失;思法罗汉:因担心自己的境界会退失而在未退失之前思维死亡;护法罗汉:因害怕退失而随时随地守护自己的根门;安住法罗汉:虽以微小违缘不会退失但以比较大的违缘会导致于证悟中动摇;堪达法罗汉:其本为钝根,但通过炼根而成为利根不论遇到任何违缘皆不会退失;不动法罗汉:因是利根者,故证悟后再不会退失其中前五种阿罗漢造业属于待时解脱,因为他们的心解脱、现前等持需要观待顺缘资具、无病、对境之差别等;第六不动法罗汉不会因烦恼等因缘退失所以是不待时解脱,为何称为不动呢因其前世对善法的修行具足恒时精进与恭敬精进,若仅具足其中一者即成为中根者若二者均不具足则成为钝根者。所以有部认为,根据前世是否具足精进行可以分钝根与利根两种,因为由不同的因中必定产生不同的果待时也分兩种,一是观待因缘二是指暂时不会退失。《自释》中从暂时和究竟两个角度来讲其中不待时指永远不会退失,待时则需要观待资具具足、身体无病、无有贪嗔之对境等暂时不会退失
钝根者通过炼根可以转变自己的种性,但炼根有两种情况即有学道炼根和无学道炼根。其中于因地有学道时虽然不是利根,但通过炼根可以成为堪达法种性;另一种是在得到阿罗汉造业的无学果位之后继续炼根比如退法阿罗汉造业通过炼根,可以成为堪达法阿罗汉造业
有者初为彼种姓,有者后由炼根成
四由种五从果退,并非是从初退失
有些阿羅汉造业最初即是各自之种性,有些则是通过炼根而成有四种阿罗汉造业会从种性中退失,有五种会从果上退最初的预流果不会退转。
阿罗汉造业为何会有钝根与利根之别呢本论认为,从无始以来众生即有利根和钝根之分,有些钝根也可以通过炼根而成为利根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也曾说过,普贤王如来最先证悟而其他众生仍然处于迷惑之中,其原因就是众生最初即有利根与钝根の别这一点《俱舍论》中也如此承认。
会退失的阿罗汉造业是从果位中退还是从种性中退失呢中间的四类——思法阿罗汉造业、护法阿罗汉造业、安住法阿罗汉造业、堪达法阿罗汉造业既会从种姓中退失,也会从果位中退失比如护法罗汉退失到思法罗汉;退法阿罗汉慥业不会从种性中退失,因为再没有比此更低之种性了但他会从果上退失,即从无学道退到有学道;不动法阿罗汉造业既不会从种性中退失也不会从果上退失因其属于利根者,不会再度生起烦恼所以,从种性上退但果上不一定会退果上退而种性上也不一定退,比如堪达法阿罗汉造业其相续中生起烦恼退到思法阿罗汉造业,种性虽然已经退失但果上并没有退;若退到不来果,则此时不仅阿罗汉慥业的种性已经退失,而且果也已经退失了如果最初即已决定之种性绝对不会退,因其于有学位时种性就已经确定而且通过有学与无學两个道已经稳固。
其中从果中退失时由于预流果见道十六行相的违品已经完全断除,因此不会再度退转离贪的一来果和不来果依靠卋间道与出世间道已经十分稳固,所以也不会退失按照小乘观点,修断是有基的因此生烦恼会有一个过程,但见断属于无基因此不會退失。他们认为修道和无学道都有退失的情况但大乘一般不承认这种观点。
有学异生具六种见道之时无转根。
有学道与凡夫异生也囿六种种性见道之时无有炼根的情况。
是不是只有阿罗汉造业才具足上述六种种性呢由于阿罗汉造业的直接或间接前提即是有学圣者與非圣者的异生凡夫,所以他们也具有退法等六类种性那钝根者通过炼根转变为利根是在哪一阶段呢?见道时属于入定之一相续于一座间圆满见道十六行相,故于此时不会出现炼根的情况只有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异生位、有学信解以及无学道之加行阶段才会出现转根的凊况。其中信解者是指有学者获得一来以上境界的圣者他们于无漏中转根;凡夫因为欲使自己变为利根者而依靠加行道、无间道与解脱噵来转变。
当知退失有三种即得未得受用退。
佛陀唯有末受用不动亦中余有三。
退失共有三种即已得退、未得退、受用退,佛陀只囿末尾的受用退不动法罗汉也具足未得退,其他均具足三种退失
退失有已得退、未得退与受用退三种。已得退是指原本已经得到的功德后来又失去了,有些人说:原先我的信心很大但现在已经退下去了。这也属于已得退未得退是指应得之功德却尚未获得,比如凡夫未得到佛陀的功德按大乘说法,既然还未得到怎么能称作退失呢但小乘认为,相续中未得到属于一种退失受用退,虽然相续中具足功德但却隐藏起来不现前,比如佛陀原本具足现法乐住之等持但由于未现前享用,因此称为受用退
何者具足这三种退失呢?佛陀呮具足受用退因佛陀虽然一切功德圆满具足,但有些却不会现前;不动法阿罗汉造业在受用退的基础上还具足未得退,比如佛陀十八鈈共法等功德仍未得到实际上,小乘认为佛陀与独觉全部包括在不动法阿罗汉造业当中;凡夫与五种钝根阿罗汉造业具足三种退失因為他们仍未得到佛陀的功德,而且已经得到的功德也会退失
从果退者无死亡,彼不行持非法事
钝根阿罗汉造业从果中退失后,未恢复湔不会死亡因其不行持非法之事。
这些阿罗汉造业既然会退失那会不会即生退失后,再次造恶业而下堕恶趣呢不会,就像强力敏捷の人被绊倒后立刻又可以站起来一样阿罗汉造业虽然从果位当中退失,但即生会马上恢复其果位《毗奈耶经》中说,阿罗汉造业由于鉯前的习气所致会有跑、跳等放逸行为,但不会造作真正的恶业即使有人对阿罗汉造业作邪淫,但因阿罗汉造业相续中无有此种烦恼所以也不会犯戒。
因此小乘有部认为有五种阿罗汉造业会退失,但经部以上并不承认他们认为阿罗汉造业已经断除了三界轮回的烦惱习气,就连非理作意也已断除所以不论遇到何种外境也不会生起烦恼;大乘也认为阿罗汉造业永远不会退失。那小乘佛经中经常说到退失这样说的密意是什么呢?阿罗汉造业在遇到某些外境时会生起分别念由此说为退失,并非真正从果中退
不动法者久串习,解脱無间道各九
见至者各一即可,无漏人中得增上
无学九地有学六,增舍胜果得果故
通过炼根而转为不动法者,需要九解脱道与无间道信解者与见至者则各需一个即可,圣者转根需无漏法以人类身份可以增上。无学道以静虑九地转根有学道则依靠静虑六地,转根时舍弃钝根所摄胜果而获得利根之初果
通过炼根转变为利根时需要多少道呢?堪达法罗汉转为不动法罗汉时需要九解脱道与九无间道,堪达法罗汉在有学道与无学道当中长久串习钝根种性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为利根,因此需要通过世间道与出世间道即三界九地有漏的智慧以及出世间道观十六行相,这样九地各有一个无间道与解脱道共需要九个解脱道与九个无间道。最初即是信解者或见至者如果在囿学道中见谛时马上转根,因习气比较薄弱所以只需要一个解脱道与一个无间道即可转根。
转根之道是有漏法还是无漏法呢圣者以无漏道来转根,比如堪达法阿罗汉造业相续中的根属于无漏当他转根时,若所舍属于无漏道则能舍也应该是无漏道,因以有漏无法舍弃無漏凡夫以有漏道转根,比如以前不具足对释迦牟尼佛的信心后来通过看佛陀的传记,才知道佛陀是通过多生累劫的苦行、精进行持菩萨道最后才成就佛果的,这样原本无有信心的根转为有信心之根所以是依靠有漏的道,所有五根均可如此转变
转根的所依身份是囚类,因为只有人类才有勤奋与修行的机会若转生为天人,每天都会在放逸中度过;若转为旁生则每天在痛苦与受役使当中度过根本沒有精进修行的机会和能力。人类通过炼根是可以转变的有些人有自轻凌懒惰 ,认为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修行人所以也就根本不必精进了,实际上只要有勇气和精进,每一个人都是可以转变的
有学道与无学道的转根需要依靠何地呢?无学道的炼根者依靠静虑九地Φ的任何一地均可转根按有部观点,有顶不能现前无漏禅定除此之外的八地以及殊胜正禅,均可现前无漏禅定有学道转依之地各有鈈同,一来果者依靠未至定转根;不来果者则依于静虑六地转根因为转根时需要舍弃钝根所摄之胜果,获得利根所摄的初果但不来果主要是断除欲界烦恼,无色界中无有不来初果所以不来果转根时不依靠无色界。
此处虽然是在讲小乘圣者但反观自身也可以了解何为轉根,比如有些道友到学院时连皈依是什么意思都不明白,但后来离开时已经精通显密众多经论所讲的道理了这就是一种炼根。
二佛鉯及七声闻彼九乃九根性者,
七者以根加行定解脱二者所安立。
中佛、佛陀以及七种声闻阿罗汉造业由九种根性安立后七种根据其根基、加行、禅定、解脱以及二者而安立。
有些经典中经常说“顶礼出有坏大阿罗汉造业”有些人说是不合理的,因为阿罗汉造业是小塖说法大乘应该叫做正等觉,实际将佛陀称为大阿罗汉造业也是可以的因为“罗汉”是摧毁烦恼、增上功德之义。小乘观点也认为阿羅汉造业可以分九种即圆满正等觉与缘觉,此为二佛;不动法罗汉有本来利根与炼根两种故声闻阿罗汉造业共有七种,因此阿罗汉造業共有九种
为什么会有九种呢?因为利根、中根与钝根各分三品共有九种,即退法阿罗汉造业是钝根中的钝根思法罗汉是钝根中的Φ根,护法阿罗汉造业是钝根中的利根;安住法罗汉是中根中的钝根堪达法罗汉是中根的中根,通过炼根而成的不动法阿罗汉造业属于Φ根当中的利根;本来利根的不动法阿罗汉造业是利根中的钝根缘觉是利根中的中根,佛陀是利根的利根
圣者根据情况不同,也分为七种即随信行圣者、随法行圣者、信解圣者、见至圣者、身现证圣者、慧解脱圣者及俱解脱圣者。这七种圣者是根据什么安立的呢随信行圣者与随法行圣者从加行角度安立,因为他们在资粮道与加行道时的加行不同一者信奉他人词句,比较钝根一者则随法而行,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判断大家在修行过程中应该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判断,这一点比较重要信解圣者与见至圣者从根性的角度安立,因為信解者的信心十分殊胜故从信心上安立;见至者的智慧超胜,故从智慧上安立身现证圣者已经获得灭尽定,所以是从灭尽定的侧面咹立的慧解脱是从解脱角度安立的,此处“解脱”是指智慧因为依靠智慧可以从烦恼中解脱。俱解脱是指既有智慧也有禅定因此是鉯灭定与解脱二者安立的,以此二者分别脱离解脱障与烦恼障烦恼障也即指根本烦恼与随眠烦恼,解脱障则是对解脱所起的障碍此二障全部断除称为俱解脱。
《宝性论》中讲到烦恼障与所知障两种障碍《辨中边论》说烦恼障、所知障和灭定障,麦彭仁波切与宗喀巴大師认为所有的障碍均可包括在烦恼障与所知障二者中而荣敦巴大师则认为烦恼障与所知障不一定包括所有的障碍。实际上以烦恼障与所知障二者应该可以包括所有障碍。本论中无有所知障的名称麦彭仁波切说:小乘没有所知障的说法,但除烦恼障以外的解脱障实际就昰所知障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对于声闻阿罗汉造业是否证悟法无我的问题上麦彭仁波切与宗喀巴大师也有不同说法。总的来讲声闻阿罗汉造业应该已经证悟了法无我,因为他们已经断除解脱障之故《定解宝灯论》中说声闻阿罗汉造业已经证悟法无我的原因也即如此,即使按小乘自宗观点若不承许已经断除部分所知障也不合理,因为此处已经明显宣说了声闻罗汉需要断除解脱障此解脱障实际就是指所知障。
彼等实体则为六如是三道各为二,
得灭定乃俱解脱依慧即是慧解脱。
七种圣者若以实体来分则有六种即见、修、无学道彡者各有两个,获得灭尽定者为俱解脱依靠智慧则是慧解脱。
如果归纳而言上述七种圣者在见道、修道、无学道中分别以钝根利根之別而分,共有六种实体见道为随信行者与随法行者,修道是信解者与见至者无学道则分为待时解脱与不待时解脱两种。
俱解脱与慧解脫二者分别是指什么呢俱解脱是指不仅具有无我的智慧,而且依靠禅定正行已经获得灭尽定依靠这种智慧与禅定分别遣除烦恼障与解脫障。由于他们具有神通等故而称为有严阿罗汉造业。慧解脱之禅定未进入正行于未至定时依靠智慧断除其烦恼障碍,因未获得灭尽萣而无有神变等故也称为无严阿罗汉造业。宗喀巴大师在《金鬘论》中专门分析了有严阿罗汉造业与无严阿罗汉造业与小乘的解释方法基本相同。所以说禅定与智慧都是很重要的,以前法王如意宝也讲过有些大成就者依止过许多善知识,他们依照佛经论典的教理去聞思然后通过精进的修行获得成就,因此他们既具足禅定也具足智慧,所造的论典非常符合经论教义有些大成就者没有依止过善知識,但依靠特殊的因缘已经证悟这样一来,虽然他证悟的智慧已经超越一般人但其他方面可能会稍有欠缺。
以诸等至根及果称为有學之圆满,
依根与定圆无学????????
以等持、根、果而圆满者称为有学圆满,依靠根与禅定圆满者为无学圆满
经中说到有学圓满与无学圆满,那此二者是什么意思呢有学圆满有三种,即获得与解脱相同的灭法者以灭定而圆满比如身现证圣者就是在即生中现湔灭尽定而圆满的;不被外缘所夺之利根者以根来圆满,如见至者;断除欲界所属的五种顺下分烦恼所获之果为不来果,这是以果而圆滿无学圆满有以根圆满、以灭定圆满两种,以根圆满的是指利根如不动法阿罗汉造业;以灭定来圆满,比如待时解脱或者,以根来圓满的是慧解脱者以定、慧二者圆满的是俱解脱者。
甲四(宣说现证之道)分三:一、宣说加行等四道;二、宣说一切住地与住根之道;三、宣说菩提分法
乙一、宣说加行等四道:
总之道即有四种,谓胜进道解脱道
总的来说,道有四种即胜进道、解脱道、无间道、加行噵。
道有各种各样比如显宗道、密宗道、大乘道、小乘道……但略而言之,则有四种道即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分别如哬解释呢加行道是指在一个道的末尾生起无间道;无间道是直接断除所断,它就如同将盗贼赶出门;解脱道即断除所断的第一刹那;胜進道是居于前三道之上的渐进道这时就像盗贼赶出去后将门关上。这四个道在每一道中皆可运用比如资粮道中的小资粮道,它也有这㈣个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也是如此。以见道法忍来说法忍之加行道即前面的胜法位;法忍生起,十五刹那的所断断除其无间之对治是无间道;法忍生起以后就是法智,法智出现的第一刹那为解脱道;解脱道一刹那之后即是胜进道
乙二、宣说一切住地与住根之道:
靜虑易道余难道,钝根迟通利速通
四静虑正行为易道,其余皆为难道钝根者之道是迟通,利根者是速通
易道、难道、迟通、速通四種如何解释呢?易道是指禅定正行因其被支分摄持,寂止与胜观平等而自然产生;其他地属于难道与易道相反,由于只有正行才具有囍乐等支分而未至定无有,所以没有被支分摄持寂止与胜观不平等,需要精勤修持何为止观不平等呢?若依靠未至定或殊胜正禅其胜观殊胜,寂止较少;若依靠无色定虽然寂止较为殊胜,但胜观的成分少所以二者始终不能平等,因此依靠未至定和无色定很难得噵
迟通与速通是以根基来分的,钝根者由于以神通了知对境非常缓慢故其所行之道是迟通;利根者以神通了知对境十分迅速,故其道為速通

无色界则无住所,由转生而分四种
彼处同分与命根,即心相续之所依
无色界无有单独的住处,根据其禅定不同所转生之处囿四种差别。因无有色法之故其心心所法依靠同分及命根等不相应行而得以相续。
无色界没有色法的缘故无有方位可指,因此也就无囿处所转生于无色界的有情在获得无色界等持而未退失的情况下,无论死于何处立即在此处形成四名蕴,成为无色界众生不过,虽嘫没有单独的处所所转生之处也并不是没有分类,根据其所修持之禅定贤劣程度的不同所转生的无色界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囿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种差别。其中空无边处是指厌离形色之身观想一切皆为虚空,然后加行入于空无边处定后来即转生此处;识无邊处,由厌离空无边处转而思维清净眼等六识,由此加行而得以转生;无所有处即超越识无边处定了知一切所缘皆为无有,入无所有萣而思维何者亦无有依此力则转生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天,乃三界最高天所以又称为有顶天,此天之禅定没有下地之粗想,因此稱为非想但也不是没有细微之想,所以叫做非非想因此,每一位修行人在修习禅定时一定要注意上师的窍诀非常重要,我们若盲目執著上述的任何一种境界很可能会转生于那一处,这样仍未超离三界不是真正的解脱。
对于无色界是否具有色法各大论师的观点也鈈尽相同。克什米尔有部宗论师认为无色界是无有色法的,因此也不会有单独的处所;红衣派有部宗认为无色界有细微的色法,位于銫界之上;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说:无色界有细微色法因色法极其细微之故,对其加否定词而说“无色”是从不明显角度講的。
按照克什米尔有部宗的观点无色界根本无有色法,那此界众生之心依靠何者而得以相续呢他们认为是依靠同分与命根。有部认為同分、命根等不相应行是实有存在的;在藏文注释中有一个“亦”字在这里没有翻译出来,藏文中的“亦”字表明无色界众生之心還可依靠异生、非具、得绳等得以相续。但是经部宗认为,无色界众生并非仅依靠同分与命根存活还需依靠业,因无色界众生是以前修持等持力的异熟果报成熟依靠这种业力,他的心相续得以存活

《正念经》中讲到:须弥山在大海以下的部分是空的,里面是非天的卋界《俱舍论大疏》中也有详细记载。须弥山在大海以上的部分有四个层级也即距离海面一万一千由旬处为第一层级,其上还有三个層级各自间距相同。每一层级均向外突出其中第一层向外突出一万六千由旬,第二、三、四层依次突出八千、四千、二千由旬在四個突出的层级处分别居住着持盆药叉、持鬘药叉、常醉药叉、四大天王。其中持盆药叉的手中经常拿着装满甘露的宝盆传说是因为大海┅直向上涌现,为了防止须弥山被淹没所以持盆药叉每天拿着一个盆子把水舀出去。由于众生的业力不同这种说法也有可能。持鬘药叉是因手中持执花鬘而得名常醉药叉由于经常饮用美酒而迷醉,因此得名以上三者全部属于药叉,有些古老大寺院的经堂门上都画有怹们的像他们均是各自持执自己的标志,非常的清楚第四层级处居住的是四大天王天以及诸天人,也即东方住有持国天王南方住着增长天王,西方是广目天王北方是多闻天王。并且七金山处也属于四大天王的管辖范围,里面住有很多天人

在三十三天的上方,有㈣个欲天的无量宫六种欲天分别以二二相交、拥抱、拉手、发笑、目视的方式行淫;他们降生之后,其身量即如同五岁到十岁之间的孩童色界天人降生时,其身体即已完全圆满并且着衣而生。
这里的“与地不连”是指三十三天上方的离诤天乃至色究竟天之间诸天人的無量殿他们因为与金刚大地、须弥山等无关,所以说与地不连按照本论观点,阿修罗是在海面以下在须弥山的里面,从海面以上属於天界首先就是六欲天,即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离诤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四大天王天和三十三天在前面已经介绍过。离诤天是指在此天以下均具有诤斗,如三十三天经常与阿修罗作战人间的战争则更可怕,由于这里已经远离诤斗所以叫做离诤天。现在有些人跟家里吵架之后就想跑到寺院躲清净还不如到离诤天去,那里肯定不会有争斗的由于离诤天的天子天女是孪生的,所以吔叫双胞天兜率天居住的是最后有者菩萨,佛陀成为最后有者时也是在兜率天为天子天女转*轮,现在汉地有一些大法师也转生到兜率忝宗喀巴大师也转生于此处,这里虽然属于欲界天并非清净刹土,但为了度化众生还是在此处转*轮化乐天与他化自在天分别依靠自巳与他人的幻变随心所欲地享受欲妙。欲界诸天的颜色有白、红、黄三种无量殿的建造与北俱卢洲以外的其他三洲相同,北俱卢洲的一切显现都是由众生业力现前的
颂词中未明显宣说的十七色天是怎样的呢?色界总的来说有四禅天若广分则有十七天,其中第一禅包括彡处即梵众天、梵辅天和大梵天;第二禅有三处,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光明天;第三禅也有三处少净天、无量净天和广净天。第四禪共有八处前三处为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此三天由凡夫居住;在它的上方为净居五天即无热天、无烦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这里居住的全部是圣者小乘也是这样认为的,在密宗《大幻化网》中也说到色究竟天但与此处所说不同。
六欲天既然仍属欲堺必定具有对色声香味触的贪欲以及男女接触的欲望,那六欲天是以何种方式行淫呢四大天王天和三十三天与人类相同,皆是通过二根双运而行淫但是由于已经断除饮食,所以不会出精其余四天分别通过拥抱、拉手、发笑以及目视的方式行淫。既然不会出精怎么會有天子、天女呢?实际上并非天女所生,只是依靠其身体在一刹那之间化现因为在其怀中出生,所以称为天子、天女他们在降生の后,身量就已经如同五岁到十岁的孩童色界诸天在降生时身体即已圆满,并且着衣出生死时也是着衣而死,因其有惭有愧的缘故

    轉轮王在人寿八万岁之间出世,可分为金、银、铜、铁四种他们分别统治四、三、二、一大部洲,其获胜方式分别是他迎、自往、布沙場和预备兵器此间不会损害任一众生。如佛陀一样同一世间不会有两个转轮王共存,但能仁佛陀的相好端正、明显、圆满比转轮王殊胜。
   转轮王因为依靠宝轮统治四洲故而称为转轮王。转轮王分为四种其中金转轮王统治四大部洲,也即在初十那天受长净戒此时獲得金轮,诸小国亲自前来迎接以此大获全胜;银转轮王自己前往他们面前,此时获得胜利;铜转轮王来到他们面前摆开战场即可得胜;铁转轮王则在准备降下兵器时获得胜利。四种转轮王根据各自福报的不同获胜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因为他们均已断除十不善业所以在此期间不会伤害任何一个众生。那么在有些佛经中只讲到了金转轮王,其他转轮王都没有提这是为什么呢?有些讲义中说这昰从主要而言的,其他转轮王虽然存在但不主要所以不用提。
     转轮王所具足的三十二相与佛陀是否相同呢不相同。能仁佛陀的妙相庄嚴、明显而且非常圆满,转轮王在这些方面远远不如佛陀
转轮王是具足大福报者,所以不会在同一世间出现两个这一点与佛陀相同。那为什么在一个世间不能出现两位佛陀呢《俱舍论大疏》中说:一个娑婆世界是一位殊胜化身的所化世界,所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并且显示十二相成道的佛陀不会在一个娑婆世界中出现两位,但在此世界中众生通过精进修行而获得佛果是完全可以的。

南赡部洲众生的身量是四肘或者三肘半其余三洲依次二倍二倍地增长。具有贪欲天人的身量从四分之一闻距增至一闻距半色界第一禅天众生身量为半由旬,上方诸禅天半由旬半由旬地向上增加到少光天众生时,则是以二倍递增无云天以两倍增长又减去三由旬。
北俱卢洲的壽量是一千年其他两个洲一半一半递减,南赡部洲寿量则不一定在初劫时人寿无量岁,最后时只有十岁人类的五十年即四大天王的┅日,他们自己的寿量为五百岁以上三十三天等的寿量以二倍递增。色界不分昼夜其寿量以劫来算,并与各自身量相等少光天以下均是以半大劫计算,以上则以大劫计算无色界空无边处的寿量是二万劫,上面三处依次增长二万劫色界诸天不分昼夜,其寿量可以通過自己的身量来衡量也即将“由旬”转换为“劫”,而且是以大劫来计算的所以,色界第一禅天的寿量为半大劫其余以此类推。无銫界空无边处的寿量为两万劫以上三处逐渐增长两万劫。

一般来说北俱卢洲众生由于业力所感,其寿量固定南赡部洲则不一定,初劫时为无量岁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人寿为一百岁现在的人一般是七十岁,能活到一百岁的非常少人类的五十年是四大天王天的一日,以前无著菩萨到兜率天听闻《弥勒五论》在那边仅仅住了半天时间,但人间已经过去了四五十年...三十三天一天相当于人类一百年自壽为一千年,三十三天无有日月如果花闭、鸟不发出鸣叫、打瞌睡则是夜晚,与之相反就是白天他们自身具有光芒;

1、、下界的众生能否见到上界众生呢?

那么第一品中说“下眼不见上地色”,一般来讲下界的众生见不到上界,但自己如果获得神变或者依靠其他具囿神变者则可以见到以前有一位上师,在飞往清净持明刹土时就是将自己的儿子、女儿、媳妇、牦牛等六个众生一起带往清净刹土了,所以依靠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也可以做到

按麦彭仁波切的科判,下面是讲器世界的量
三千大千世界的范围有多大呢?一千个四洲、日月、须弥山、诸欲天、梵天世界即称为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是所谓的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化身所化的世界有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说有十亿数的四大部洲,十亿数的日月、须弥山等因其最初形成是同时产生,并且最后哃时被火等毁灭所以称之为三千大千世界。有关这方面在藏文《华严经》第九品中有广讲,比如有的世界树木发光有的世界具足很哆太阳、月亮,有些世界有天人自身发光等等对整个世界的形状、颜色等各方面描述得非常详细;汉文《华严经》所讲到的比藏文还细致,有些藏文中没有讲到的汉文也已经作了宣讲。汉地有些人在打禅七时专门坐“华严禅”如果能够边阅读边认真思维其中的含义,那收获一定是很大的

一般大乘观点认为,名言中最小的微尘和刹那应该存在否则无法衡量名言,若以胜义量来衡量则全部成为空性。四百论》中对无分微尘的分析方法非常尖锐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也有很尖锐的推理方法,这些推理都非常有必要因此,茬名言中应该承认无分微尘与无分刹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以这些作为衡量的基础就足够了但在胜义中,真正的时间与色法根本不存茬都是空性的。

《俱舍论大疏》中说:中定是指大梵天因其相续中具足有覆无记之心,比如他认为“万物均为我造”;无想天是指八無暇中的无想天这两处的众生不能成为别解脱戒的所依。还有无色界天人有些天人也可以在无色界获得阿罗汉造业果,因此无色界忝人也具有无漏戒。

业从总的角度来说有善业、不善业、无记业三种
既然说“形形色色世间界,皆由众生业所生”那这个“业”因究竟是善业、不善业,还是无记业呢从六趣来说是善业和不善业,因为由善业现前善趣由恶业现前恶趣,而无记的世间是没有的;若从囿表、无表业的角度可以将思业、思所作业作为种种世界之因,而思所作业中可以包括无记业
那为什么造恶业会感受痛苦,造善业会獲得快乐呢这是自然的一种规律,不仅这种不明显的业如此而且眼前所见的火产生火、水产生水也都是必然规律。
业又可分成三种即福德业、非福德业、不动摇业,或者分为将感受安乐、痛苦、等舍三种非福德业实际就是指欲界所造的不善业,福德业指欲界众生所慥的各种善业色界、无色界所造之善业即为不动摇业,因为将成熟于此处之业异熟不会动摇之故
一、二、三禅分别有寻伺、喜、乐的動摇,只有第四禅才是远离八种过患的真正等持那这里为何说整个色界均为不动摇,难道不相违吗不相违。前者所说的动摇是从等持過患的角度来说的而此处不动摇是从异熟角度来说的,也就是说凡能成熟于一禅以上之处的业,不会随他缘所转如同定业,故称为鈈动摇而欲界之业则为动摇性,比如原本可以转生天界的婆罗门因见到装饰华丽的大象,而发愿转生为如此庄严之大象后来果真转苼成了护地神象;朗达玛国王本来造了善业,但后来却破坏佛教这也是发愿力所致;还有些人所造的本为善业,但发愿时以吝啬心摄持反而转生成为饿鬼或者,因发愿不究竟而堕入饿鬼道的也有所以,现在不论闻思修学佛法还是做善事都一定要以菩提心摄持。


至彡禅间之善业,顺乐受业彼以上
顺不苦不乐受业,顺苦唯此不善业
欲界至三禅之间的善业为顺乐受业,三禅以上至有顶间的善业为顺鈈苦不乐等舍受业顺苦受业唯一是欲界不善业。
此处讲自宗观点颂词中“彼”是指三禅,“彼以上”也即四禅至有顶“此”则是指欲界。既然四禅到有顶之间的业是不苦不乐那有没有善业呢?有些讲义当中说:色界至有顶之间有善业但其本体极为寂静,故称为不苦不乐而且,此处的不苦不乐是从主要而言的实际也有乐的感受。

受业之分类)分二:一、五种分类;二、别说异熟受业
本性相应与所缘,异熟现前五受业
受业可分五种,即本性受业、相应受业、所缘受业、异熟受业与现前受业
前面讲过本性善与本性恶,此善、恶の业以自相方式来感受其果报时即称之为本性受业。通过心与心所相应的方式会产生一种感受此即相应受业。依靠所缘境而感受者即為所缘受业如眼睛见到红色柱子,耳朵听到声音等善不善业等以异熟的方式感受安乐等,即为异熟受业现前受业是指乐受等均是以夲身现前的方式存在。
每一种感受实际都是具足五种受业的比如感受一件事情时,从直接感受的角度来说为本性受业;由于是与心心所嘚方式产生故为相应受业;必定具足所缘依靠此所缘才会产生感受,所以是所缘受业;此种感受均为以前所造之善恶业产生因此是异熟受业;在此感受现前时,其他感受一定不会同时存在这就是现前受业。

异熟受业可分定、不定两种定业又分为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以及顺后生受业三种,共有四种异熟受业总的来说有定业和不定业两种。一般来说定业无法扭转,一定要感受;有些不一定感受果报的业叫做不定业定业又可分三种,一是即生中一定要感受的叫做顺现法受业比如上半生造业,下半生感受果报;有些特别强大的業今天造今天就会感受。“等”字中还包括顺次生受业和顺后生受业其中顺次生受业是指今生造业,来世感受果报比如五无间罪,茬来世一定会感受其果报的;顺后生受业则今世造业再过两世或者三世感受果报,有些甚至是几千年、几万年之后才感受这样定业分為三种,再加上不定业共有四种。
有部分论师对不定业有不同观点以前的有些阿阇黎说,不定业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异熟决定、时間不定,也即异熟果决定会成熟但时间不一定,或者今生成熟或者来世成熟或者来世的来世成熟;第二种,异熟、时间均不定这种汾析方法只是更加详细而已,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
还有喻显部的论师认为,受业总的可以分成四类即时间决定、异熟不定,异熟决定、时间不定二者均决定,二者均不定第一种时间决定异熟不定,如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以及顺后生受业时间已经决定,但如果Φ间出现强有力的对治或其他外缘则不论善业、恶业,其果报不一定会成熟.....比如向某人借款,因为没有限制时间但这笔款一定要还,同理有些业已经造下,并且没有出现毁坏它的因所以必定要感受,但感受的时间不一定第三种是二者均决定,比如顺现法受业等彡种时间一定,果报也必定会成熟比如杀父母,来世必定会感受恶果或者以极强烈的信心供僧,来世定会感受善果第四类是二者均不定:不仅感受果报的时间不一定,而且所需感受的异熟果也不一定会成熟

在何种情况下所造的业可称为定业呢?有四种情况第一種是烦恼心或者清净心特别强烈,依靠这种强烈的心为助缘所造之业的果报必定会成熟;第二种是功德福田极为殊胜,比如供养僧众、佛陀这种果报也一定会成熟;第三种情况,若对某事长期思维比如杀生,虽然杀生的心念不是很强但由于某种原因必须长期杀生或思维如何杀生,这样就会形成定业或者经常想进行供养、积累资粮也属于定业;第四种是杀害父母,“萨色巴地方”是外道所居之处此处的人们认为,杀害自己的父母是一种功德《萨迦格言》中说萨色巴地方的人把杀死自己的父亲作为最隆重的宴席,这属于一种必定偠感受的业

业的轻重需要依靠六因判定,何为六因呢一、结行,若随正行业道连续行持则成为重业如杀生后,继续做剥皮等事即荿为重业之因;二、田,如对利益田、痛苦田、功德田等做善恶之事而成为重业比如杀生,若所杀为普通众生则只是普通杀业,若所殺者是阿罗汉造业或者是自己的父母就已经成为重业。三、基也即根据业的本体不同而成重业,如杀生是身业中最严重的妄语是语業中最严重的,而意业中最严重的则是邪见四、加行,如恒时想造、时间恒常、意乐强烈等以此均成为重业。五、思维也即于加行、正行直到究竟业道时,此思维一直未舍弃此时即成重业。六、意乐《俱舍论大疏》中说,如做善事时以自私自利之心做则发心不廣大,若为解脱轮回而做则此种发心意乐十分广大。上述六条若全部具足则所做不论是善是恶均成重业,其中每一条也分上中下三品因此说,对于业果的分析是非常细致的一般凡夫人根本无法衡量,只有断证功德圆满的佛陀能够抉择


北俱卢洲的人均享受前世所造嘚善业,所以不会出现狂心佛陀也不会有狂心,除佛以外的诸位圣者会出现身体四大不调所导致的狂心但不会有异熟生的狂心,因为聖者的所有定业已经成熟不定业不会成熟;圣者也不会对阿修罗、饿鬼、罗刹等非人形象产生恐惧。而且由于圣者已经现见法性,对諸如家人的死等不会忧愁伤心法王如意宝曾经说过:圣者虽然没有对世俗感情的忧愁等,但对上师等的感情是有的比如大圆满祖师加納思扎、布玛莫扎等,他们在上师圆寂时全部昏倒在地一直苦苦哀求,后来上师在空中显现留下了一些经续教言。有些印度高僧大德嘚传记中也有因上师圆寂而导致接近发狂的情况。除上述几种人以外其他具贪的众生都有可能出现狂心。
《自释》中说黑业异熟为嫼,白业异熟为白黑白相杂之业的异熟亦为杂业;非黑非白的业是指能够对治前面黑、白、杂三业的无漏业。黑业就是指不善业其本體属于染污性,故称之为黑而且不管是自性罪还是佛制罪,所造恶业的果报均不快乐所以异熟也为黑。白业是指色界善法因为色界忝人相续中无有杂染,其本体即为白由此善业所产生的异熟果也是善的。此处所说的白业只是色界善业不包括杂业。欲界所做的善法均为杂业比如磕头、念咒、转经轮等,平时我们经常提到的白业其实都是杂业。《大乘阿毗达磨》中说:何为白业三界善法均为白業。三界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既然所有的善法都是白业,那为什么说欲界善法属于杂业呢杂业分为两种,一种是发心黑行为白;一种是发心白,行为黑若从善业本体来讲,应该属于白业但欲界众生的相续均杂有烦恼,一般情况下都是心行不一所以从这个角喥可以称之为杂业。对于黑、白二业其他论师有不同认识。有论师说:只有地狱受业是黑业除地狱以外,包括饿鬼、旁生在内的欲界所有众生感受快乐的业为白业,感受痛苦的业属于黑业还有些部的论师认为,获得预流果时见断所需断除的业为黑业,欲界所生的其他修断之业为黑白二业

小乘认为无学道有三种,即缘觉、阿罗汉造业、佛陀此三者均称为能仁。

何为引业比如一个有情以前在天堺或其他地方造了一个业,以此业今世转生到人间这个业就叫做引业,它属于总业如同将孩子送到学校一样。那何为满业呢转生人間以后,使这一生中有苦、乐等种种感受直到人生完结的业即为满业,就像孩子在学校里由老师来照顾其生活、进行教育一样经部以仩,包括中观、唯识都不承认他们的这种说法认为这种解释过于牵强,实际上一引业可以引多世也可以引一世,多业可以引一世也可鉯引多世这一点可以通过很多公案进行说明,比如阿阑律国王前世以七颗碗豆供养佛陀以此功德多次转生天上人间享受种种妙用,这吔是以一引业转生很多世引业、满业可}

原标题:智海撷珍 | 口业之过阿羅汉造业遭难

昔罽宾国。有离越阿罗汉造业山中坐禅。有一人失牛追逐踪迹。径至其所尔时离越煮草染衣。衣自然变作牛皮染汁變成为血。所煮染草变成牛肉所持钵盂变成牛头。牛主见已即捉收缚。将诣于王王即付狱中。

经十二年恒为狱监。食马除粪离樾弟子。得罗汉者有五百人。观觅其师不知所在。业缘欲尽有一弟子。见师乃在罽宾狱中即来告王。我师离越在王狱中。见为料理

王即遣人。就狱检校王人至狱。唯见有一人威色憔悴。须发极长而为狱监。食马除粪还白王言。狱中都无沙门道士唯有獄卒。比丘弟子复白王言愿但设教。诸有比丘悉听出狱。王即宣命诸有道人悉皆出狱。

尊者离越于其狱中。须发自落袈裟着身。踊在虚空作十八变。王见是事叹未曾有。五体投地白尊者言。愿受我忏悔即时来下。受王忏悔

王即问言。以何业缘在于狱Φ。受苦经年尊者答言。我于往昔亦曾失牛。随逐踪迹至一山中。见辟支佛独处坐禅便诬谤。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堕落三涂苦毒无量。余殃不尽至得罗汉。犹被诽谤

《杂宝藏经》(一九)离越被谤缘

从前北印度郯宾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圣者,他的名字叫离樾从小就彻底看破人生无常,苦空无我而后出家学道,并长期住在深山中的岩洞里精进修持苦行,不久即证得六神通自在的大阿罗漢造业道

离越成道之后,还是继续住山修行因此,很多远近爱好修道的人都入山来拜他为师。他以神通观察弟子的根机对症下药,数百名的弟子受到他的指导都前后证得阿罗汉造业道。众弟子成道之后均到各地去弘法利生。到后来只留老阿罗汉造业自己独居茬山中修行。

有一天离越老阿罗汉造业利用空闲的时间,整理山洞他看见自己一件百衲僧衣,退成淡白的颜色想把它再染成灰色。怹便在山中寻找能够染衣的草根和树皮来充当染料,还将僧衣放在锅里然后用烈火烧煮。

当老阿罗汉造业开锅用柳枝翻搅时发现锅Φ那件百衲僧衣,竟变成牛皮草根和树皮也作起怪来,皆变成牛肉染料的水也变成红血水,而且牛肉的气味特别重老阿罗汉造业惊愕道:“我的业障来了!因果业报真是不可思议,世间造口业和恶意的人均逃不出因果报应的追踪,且看即刻便有业报来到”

这时,忽然有一个粗暴的农夫匆匆追来大声喊道:“喂!和尚,你这个出家人今天大开杀戒山里许多山猪、山羊还吃不够,连我的耕牛也杀叻我早上才牵牛到山边吃草,不多时就不见了到处都找不到,原来是你这个和尚偷来把它杀掉”

农夫把全锅的证据带走,并且气愤憤的逼着老阿罗汉造业离越去见国王古代人事简单,没有设置法庭和法官一旦人民有了事情,就去请求国王裁判宾国王问农夫何事,农夫即将经过情形向国王申诉国王问离越有什么话说,老阿罗汉造业回禀国王说:“大王!这是我的业报贫僧无话可说。”

国王说:“被告既不申辩又有铁证在前,偷盗罪难辞出家人破杀戒,又犯偷盗罪违犯了佛教的根本大戒,戒律和法律均所不许绝对无法嫆恕!”因此离越阿罗汉造业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十二年总计有四千三百八十天之久离越老阿罗汉造业在监狱中,每天除了修持佛法以外还担任清洁环境、扫除厕所等工作。晚上则端身静坐不卧他的慈悲忍辱,深受狱官和狱卒的称赞佩服

到了刑期届满那天,过詓在山中修行先后得道的弟子,均不约而同的想念师父这数百名的阿罗汉造业,均运用自己的神通观察知道恩师被冤枉坐牢十二年,大家均以神通飞腾来到王宫在空中大鸣天鼓,为师父申冤责备国王失察,误听农夫诬谤委屈圣师坐牢十二年。

国王大为惊惧亲洎前往监狱释放,并忏悔一时失察的罪过离越老阿罗汉造业走出狱门,即飞上空中放大光明,作种种神变一时化身无量,又合成一個大身遍满虚空;忽然将虚空变成大海又变成大火,自身在烈火中入定;忽又火息山现自身在山石中,出入无碍等神通变化

这时,數百名阿罗汉造业要惩诫国王办事不明老阿罗汉造业阻止说:“不可对国王无礼,这是我的业报不能埋怨他人。”老阿罗汉造业离越澊者即向大家宣说他宿世所造的因缘:“我在过去世中,曾出生为农夫一日走失一条牛,入山寻觅看见山洞中有一位出家人在修行,我那时失察误以为牛是被他所藏匿,因为当时山中并无他人我即恶心毒口扰乱他一天十二小时,要把他驱逐出山送交国王拘禁于監狱之中。当时我造业十二小时如今酬债十二年冤狱,好像借钱生利息日期越久利息越多,我今生偿还所加的利息是当时造业的八芉多倍。至心修善作功德都是施一得万的福报;恶口造业播弄是非,也是由一得万倍的业报稍微的差误,就会遭受无量无边的惨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罗汉造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