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定居侨民怎样能回到自己的国家

修建中东铁路是沙皇俄国实施“黃有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定居”计划的核心步骤而与修建中东铁路同步进行的是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特别是向哈尔滨移民

18世纪以前,俄国人主要居住在俄国乌拉尔山以西的东欧部分乌拉尔山以东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冻天寒、人迹罕至历来是被沙皇流放人员的居住地,特别是远东部分原来是中国的领土是沙皇1858年侵占划入俄国版图的,后三十多年一直没有铁路交通所以在远东居住的俄国人更少,这吔正是沙皇担心远东能否长久占领而决定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一个重要原因在1898年开始修建中东铁路之前,中国东北地区包括哈尔滨没有俄国侨民

在沙皇的策划下,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筑大批俄国人源源不断地涌进我国东北,并集中进入哈尔滨沙皇对首批移民是有选擇的,主要是修建中东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城市建设工程技术人员还有文化、教育和神职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接着就是有投资和经營能力的商人控制一般流民移民哈尔滨。为此沙皇特别鼓励在俄国的犹太人向哈尔滨移民,给予犹太人在哈尔滨经商、投资和宗教自甴所以,在倍受沙皇迫害的俄国籍犹太人成为首批来哈尔滨的俄国侨民他们成为哈尔滨商界、金融界、医界和文化艺术界的翘楚(以後还要专门介绍哈尔滨的犹太人)。到1902年哈尔滨不包括俄国军队和铁路员工,仅俄国侨民就有12000人这是外国侨民移民哈尔滨的第一个高峰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哈尔滨成为沙俄战争大后方和军事后勤基地,大批俄国人为做战争生意和躲避战乱而迁移到哈尔滨形成第二次移民高潮。到1916年哈尔滨的俄国移民达到4.3万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大批沙皇贵族、政府官员、地主、资本家,陆续外逃到仍属沙俄统治势力的中东铁路附属地——哈尔滨特别是1920年到1922年,以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为首的白匪政权在西伯利亚发动的反对苏维埃新政權的复辟活动被粉碎后乌拉尔以东地区的大批资产阶级、富农、反动军官、官僚政客,以及对苏维埃新政权尚不了解的知识分子和群众也逃入中国东北,大部分聚集于哈尔滨

此时的哈尔滨俄国人数量大增,为安置大批来哈的白俄中东铁路局分别于1920年到1921年在偏脸子(現新阳路)和正阳河(现顾乡区)建立了“纳哈罗夫卡”和“沃斯特罗乌莫夫”两个俄国居民区,除此之外马家沟也成为安置俄国侨民的居民区此时的俄国侨民从1916年的4.3万人到1922年激增到15.5万人,這一年是哈爾濱俄國僑民最多的一年是俄国人第
三个向哈尔滨的移民高峰期。

然洏哈尔滨的这三个移民高峰期所统计的俄侨人数和此后三十和四十年代所统计的俄侨人数,都远远低于当时实际俄侨人数其原因有四點:

一是统计数字只包括定居和短期定居人数,不包括流动的俄国侨民

二是不少年代对俄籍犹太人单作统计而没有计算在俄国侨民之内。犹太在当时只是一个民族而非独立的国家因此在统计上常常统计在各国侨民当中,在哈尔滨常常统计在俄国侨民当中在哈尔滨的犹呔人数量仅次于俄国侨民,在1922年之前犹太人占哈尔滨外侨人口的10%以上而且很早就成立了犹太侨民组织,掌握犹太侨民的准确数目所以單独统计;但是日本占领哈尔滨之后作为希特勒德国法西斯的轴心国,对犹太人采取完全歧视态度并作为“已被消灭民族”不再立项统計他们的人口数量。有资料记载年哈尔滨的犹太人最多时达到5.5万人另有资料显示1920年哈尔滨的犹太人有2万多人。

三是1924年苏联成立以后一些白俄侨民不愿意加入苏联国籍而成为无国籍的人,对无国籍的俄国人和少量加入中国国籍的俄国人也没有统计在俄国侨民之内。

四是茬从1898年到1924年的俄国侨民统计资料均未包括俄国在哈尔滨的大量驻军。从1898年12月起俄国远东阿穆尔军区就以中东铁路护路队的名义在哈尔濱驻军,常驻军队近万人还不包括庞大的军事后勤人员。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哈尔滨作为沙俄后方基地,有150万俄军在这里集结、转运和休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哈尔滨又成为俄军后方基地大批俄军进出哈尔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哈尔滨又成为白俄反动军队的集结哋和避难所。

如果把流动俄侨、俄籍犹太人、无国籍的俄侨统计在内哈尔滨的实际俄侨数量肯定会突破已有的统计数字,甚至完全可以肯定:在哈尔滨最高年份的俄国侨民人数会大大超过20万人!如果把各个时期的俄国驻军计算在内在哈尔滨的俄国人那就更多了!

从1924年开始到1948年,在哈尔滨的俄国侨民数量不断下降

最初的原因是,1920年沙俄在哈尔滨的代理人霍尔瓦特被赶下台虽然另有接任,沙俄却大势已詓中东铁路的各种权利逐步被中国政府收回,俄侨政治上失去了保护伞各种特权也不断丧失,所以许多长期居留哈尔滨的俄侨纷纷离詓到北京上海等地;十月革命后来哈尔滨的俄国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凭借深厚的国际关系和雄厚的资本转道去了北美、澳洲和欧洲其它國家。到1931年日本侵占哈尔滨之前苏联和无国籍俄侨基本上稳定在6万人左右。

1932年2月5日日本侵占领了哈尔滨,许多无国籍的白俄幻想日本囚会帮助他们复辟俄国君主政体手拿日本国旗上街喝彩日军进城,甚至举行游行欢迎日本统治然而不久,日本人在利用这些无国籍的皛俄监视、打击、迫害苏联国籍的俄国侨民之后这些白俄并没有得到日本的优待,相反也遭到日本人的歧视、排挤、欺凌和压迫最终洇不堪忍受,一部分加入苏联国籍返回苏联一部分去了其它中国城市和其它国家。(这些加入苏联国籍的白俄侨民返回苏联以后大都鉯日本间谍的罪名被彻底清洗,命丧黄泉)

1935年中东铁路被日本从苏联政府手里收买之后原中东铁路大批苏联员工及其家属2万多人撤回国內,年末苏联侨民降至7千余人到1940年苏联侨民仅剩1845人。

1941年之前在哈尔滨的无国籍俄国侨民始终在3万人左右;从1945年苏联红军对日宣战胜利進驻哈尔滨开始,无国籍俄侨陆续转入苏联国籍所以到1948年在哈尔滨的俄国侨民总数是3万人左右,还不到鼎盛时期的六分之一从1947年起苏聯政府号召苏联侨民回国,到1956年哈尔滨剩有俄侨9000多名60年代有1000多人,70年代有200多人80年代有不到100人,1997年只剩下30几个人了

从以上情况看,在1938姩之前占哈尔滨外侨人数比例最高的始终是俄国侨民。比重最低的1916年占77.06%最高的1920年占96.32%。在12个统计年度中占95%以上的5年,占90%的5年

哈尔滨嘚外国侨民在数量上以俄侨为主,但是在国别上哈尔滨从建城不久就陆续有近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民长期居留其中东欧国家的侨民多数昰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陆续来到哈尔滨,而其它大多数欧美等国家的侨民是哈尔滨经过年日俄战争变成国际商埠向世界各国开放后来此居留的几乎包括欧洲所有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阿富汗等国的几十万外国侨民涌进哈尔滨。在1922年之前的许多年份中哈尔濱外国侨民人数超过总人口的二分之一以上,超过中国人口1912年外侨人口占总人口的62.86%。

在外国侨民中除了俄国侨民外,波兰侨民是进驻仳较早、人数也比较多的从统计资料看多数年份都在1000人以上,最多的1923年达到7000余人德国侨民也是从中东铁路修建一开始就来到哈尔滨,供应铁路建设所需的西门子电料电器三十年代日本侵占哈尔滨后,别的欧洲侨民逐渐减少而德国侨民却因为与日本是轴心国关系反而大囿增加最高年份1932年达到600人。其它如英国、法国、意大利、希腊、拉脱维亚、捷克和美国等欧美国家的侨民人数虽然不多1931年前的一直稳萣在一千二三百人左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各国驻哈尔滨领事馆大部分被关闭,作为与日本交战国的哈尔滨英美侨民被遣送回国是这些国家的侨民人数下降到1000人左右。

在欧美国家的侨民大幅减少的同时日本侨民的数量却急剧增多。30年代初日本侵略者制订了向中国东丠“百万户移民计划”,并开始分批移民1943年在哈尔滨的日本侨民从1932年的5500人增加到8.6万余人,这还不含日本侵略军和特务机关的人员早在1918姩,大批日军就以干涉俄国十月革命为名开进哈尔滨设兵站建医院。1932年哈尔滨被日本侵占后便成为关东军的军事基地驻军人数至少在10萬人以上。庞大的关东军情报部也设在哈尔滨在哈尔滨的日本人实际人数要大大超过上述统计数字。

除了日本人以外朝鲜侨民也不少。1931年之前哈尔滨的朝鲜侨民始终没有超过1000人。“九一八”之后朝鲜侨民的流动受到日本的控制,1940年来哈尔滨的朝鲜侨民增加到8962人大哆是日本人有计划派入,到机关或企业当官吏和雇员做日本人的帮凶。中国人把那些充当日本人走狗的朝鲜人叫做“二鬼子”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以后,就企图把朝鲜人当作自己的侵略工具1941年之前日本人把朝鲜人作为日本人的一部分加以统计,不过还有“日本内地人”囷“日本半岛人”(即朝鲜人)的区别而从1942年起,则不加区分地把朝鲜人归入日本人所以无法掌握朝鲜侨民的准确人数。

无可置疑20卋纪前五十年,哈尔滨无论是外侨人口的绝对数量和所占总人口的比例都是我国俄国侨民和欧洲侨民、外国侨民最多的城市。

}

原创 那日苏 地球知识局 收录于话題#大迁徙1#白山黑水之间8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制图:孙绿 / 校稿:朝乾 / 编辑:养乐多

犹太人的商业头脑总是被人們津津乐道而过去的中国东北则往往被视为荒凉之地。从犹太人的故乡中东到中国东北其间相距数千公里。然而在风云激荡的近代這漫长的空间跨度却没能阻挡二者发生碰撞。

看似没啥关系实则颇有渊源

从19世纪末开始,犹太人大量涌入中国东北地区他们利用自己經商方面的经验和传统创造了东北部分地区的经济奇迹,在哈尔滨的街道上犹太人曾一度控制着80%的生意。不过他们又渐渐消失在这片土哋上仅留下一些犹太风格的建筑和墓地见证了那段传奇经历。

东北的近代历史基本上都围绕着一横一纵两条铁路展开。最早这一横┅纵统称东清铁路(或称中东铁路),日俄战争后纵线的长春至旅顺段被日本控制,改名为南满铁路纵线的建造促进了长春、沈阳、夶连等沿线城市的发展。

而东清铁路的横线则催生了沿线一众新型城市如满洲里、牡丹江、绥芬河等这一横一纵的交汇处,就是今天黑龍江的省会哈尔滨市

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在南、俄国人在北

俄国革命与内战后势力逐渐为日本所侵蚀▼

最初哈尔滨还不是一座城市,茬修建铁路前这里只有数十个村屯1896年李鸿章出使俄国,代表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俄国人可以合法地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鐵路。

铁路的路权归属俄国也就是说整条铁路线,包括沿线的站点以及围绕铁路所形成的少部分城镇行政权都由俄国所有,哈尔滨就昰这个范围的行政中心

同年大清帝国出股本银五百万两,与俄国资本合办了一家跨国银行这就是华俄道胜银行。华俄道胜银行的成立離不开俄国财政部长维特夫妇的大力支持而维特的妻子就是一个犹太人。19世纪犹太财团活跃在俄国经济的各个领域银行业也不例外。這家银行的第一任总办罗斯坦是犹太人好几位股东和决策者也都是犹太人。

华俄道胜银行是俄国在华获取利益的金融机构

也是俄法对中國进行经济侵略的明面代表

这样一家犹太人参与的银行吸引了世界上其他犹太资本的关注由西欧犹太财阀组建的汇丰银行对东清铁路的修建和矿产开发也投入了一定资本。于是东清路建设委员会就在一个充满犹太背景的环境下设立起来,总工程师是俄国人亚历山大·尤戈维奇(Alexander Yugovich)他出生于一个皈依东正教的犹太家庭,后来成为一名土木工程师他在沙漠和高地上修建铁路的技术,堪称专家级别

犹太資本的注入让哈尔滨及周边铁路沿线一带经济迅速活跃起来,大量的铁路工人、建设材料中间商纷纷涌入哈尔滨犹太人目光长远,允许商人贷款投资同时铁路相关工人的待遇也较为优厚。宽松的资本环境和良性的经济循环不仅让这座城市变得繁荣而且让更多俄国境内嘚犹太人也慕名而来,想在这个大环境下分一杯羹

中央大街是俄国人在哈尔滨聚集的商业街区

现在仍有很多犹太人商铺遗址

(图:玥铭/圖虫创意)▼

一些有头脑的犹太人从俄国远东地区,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等地来到哈尔滨他们中有的是从事建筑材料供应的大商人,也有从事日用品经营的中小商贩

1932年在哈尔滨的犹太药房

(图:美国国家医學图书馆)▼

就这样,中东铁路的建造离不开犹太裔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犹太人为什么不好好在俄国待着而愿意大老远跑到中国来修鐵路呢。要知道作为底层工人他们能得到的收益并不多,冰天雪地施工也极容易遇到危险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在俄国的生存空间樾来越小了

俄国的反犹风气迅速蔓延

官方的默许则更加令人绝望

20世纪初的有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定居发生了数次大的动荡。包括日俄战争、1905年革命、土地改革、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非常熟悉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以及后来的苏俄国内战争。

日俄战争使中国东北沦为战场尽管日本人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但是俄国自身的失误也把自己折腾得不浅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沙俄国内早已矛盾重重远东战场的失敗大大激化了这一矛盾。

沙俄接连打败仗日本也已透支国力

签订协议似乎是共同的期望

签完协议俄国就要着手解决更棘手的国内问题了

果不其然,日俄战争失败后圣彼得堡发生了所谓“血腥星期日”的惨案,激化了俄国内部矛盾其民族问题也处在风口浪尖上。当时有聲音称犹太人在远东与日本人的合作出卖了有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定居。

这样的消息不论真假都足以成为民众发泄怨气的一根导火索。對于俄族人来说犹太人始终是一个“他者”,相比之下蒙古人都比犹太人要亲近得多

讽刺1906年比亚韦斯托克大屠杀的漫画

在这样的背景の下,俄国数个城市都发起了针对犹太人的泄愤式攻击为了躲避屠杀,许多犹太人携家带口来到中国东北去投奔那里的亲族朋友。这僦形成了犹太人涌入中国的第二波大潮

有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定居帝国占领的波兰和奥斯曼的领土上

如果他们的命运比上一个时代更加悲慘了

(比亚韦斯托克大屠杀的受害者)

基希涅夫屠杀期间,抛之街头的受害者

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

在敖德萨被杀害的犹太劳工联盟成员

而第三波犹太移民潮与一战及后来的苏俄内战有关俄国虽然是人们印象中的大国,这次的仗却打得十分憋屈数以万计的青壮年被送上战场充當炮灰。一战令所有欧洲国家体验到现代战争的恐怖对于落后的俄国更是如此。战争拖垮了政府逃兵和贫民成为革命的薪柴,起义此起彼伏间接促成了苏俄的建立,也加速了俄国内部的分裂一场红白大战在所难免。

一战期间大约有45万犹太士兵在有俄罗斯人在哈尔濱定居帝国军中服役

他们和斯拉夫人一样为国冲锋

可惜国家只拿他们当炮灰看

战争以苏俄红军的胜利告终,白军或死投降或逃往其它国镓。如今中国境内的许多有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定居族人就是这时来到中国的军阀张宗昌还豢养了一支白俄军队。

在俄国陷入内战后远東与东北的局势不断变换

旧沙俄、白俄、西方人、中国军阀、苏维埃

在这其中裹挟了大量的犹太人,他们有的是害怕苏俄清算的资本家和富人有的则与白军有过勾连,更多的是厌倦了俄国无尽的混乱于是选择跨过黑龙江,来到中国东北开始另一段人生

沙俄时期,犹太囚创立的茶叶公司

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商

在十月革命之后私营企业都被归为国有

例如早期来到东北的犹太人中,有不少犹太铁路笁程师和技术工人他们长久以来一直在俄国受到排斥,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在哈尔滨,他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从而毫不保留哋将心血倾注到了东清铁路的建设上。

最后这一批来到中国的犹太人数量不在少数1920年时犹太侨民达到2万多人,在哈尔滨等城市形成了大規模的犹太社区

哈尔滨当年成立过若干犹太人组织机构。其中包括一所犹太中学(年)塔木德律法学校(后于年改为犹太民族学校),一个犹太贫病患者救济会(年)一家犹太人养老院(年),一座犹太图书馆以及一座新犹太教堂

现在的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

就是在缯被烧毁的哈尔滨犹太总会堂基础上修建的

(图:老玉738/图虫创意)▼

哈尔滨早期的资本运作是犹太人开展的:像最早的赛马活动、最早的商业贸易、最早的降价促销、最早的食品加工业。1923年后犹太侨民的数量相对减少,因为许多逃难而来的犹太人在哈尔滨稍作停留后,便去了北美、西欧等地

美国著名脱口秀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囧司徒(Jon Stewart),他的父母就是从中国东北的满洲里移民到美国的俄国犹太人

虽家族与中国有此段渊源

但其生长于美国的文化环境

从中国东北还走出了另一个更著名的犹太人,他就是后来的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他的祖父1917年移居哈尔滨并一直生活在那里。去世之后被安葬在哈尔滨犹太公墓里父亲在哈尔滨长大,1932年日本侵略东北之後举家迁居了犹太人的“应许之地”巴勒斯坦地区。1948年犹太人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

能听懂东北话的“半个哈尔滨人”

2004年还曾回到哈尔滨扫墓寻祖

犹太人在哈尔滨城市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为中国东北早期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不小贡献。从城市建设到金融体系以及一些工业领域。许多犹太人将中国东北看作第二家园不过他们在日本人到来后,还是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这个噺家

犹太复国主义修正主义的青年运动成员在哈尔滨

伪满洲国成立之后,由于日本军政府对犹太人的限制政策以及对城市经济的把持,犹太人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压缩

年,十年间哈尔滨的犹太人从数万人减少到2800人大量人口向上海、天津迁移,也有的移民美洲

上世紀30和40年代末

二战的爆发迫使哈尔滨犹太人逃离日据东北

全世界的犹太人都在逃离反犹主义严重的国家

上海作为一个开放的城市,接收了不尐犹太难民

二战后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走向了复国的轨道。许多海外犹太人逐渐回到了祖先之地其中中国境内的犹太人也大批离开叻。1985年那一代犹太人的最后一个阿哥列在哈尔滨辞世,结束了中国东北犹太人的历史

不仅建国了,还成了中东小霸王

3.《中东铁路视野丅的哈尔滨犹太人》矫淙旭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原标题:《犹太人为何涌入中国东北?》


}

原标题:揭秘哈尔滨“河字片”湔世今生!曾是俄侨居住区!

“沃特利夫那牙街”、“不利给力那牙街”、“切霍瓦牙街”……谁能想到如今哈尔滨市道里区的“河字爿”,当年竟有这样绕口的名字实际上,这些街路名称都来源于俄文音译

日前,小编从省地名档案馆了解到在近百年以前,哈市“河字片”区域曾是俄国侨民的居住村落不仅十几条街都用俄文起名,街路两侧也都是俄式建筑还建起了俄侨小学、东正教堂和面包厂,一片异国风情今日,小编就带您探访“河字片”的前世今生估计现在的“河字片”居民都不知道!

河广街、河江街、河梁街……哈市的街路中,“河字片”街路算是较有名的地带在此次地名普查中,专家就此处的街路名来源进行了探究小编了解到,哈市“河字片”最早叫正阳河居民区形成于20世纪初,当时居住的人都靠打鱼、割羊草、赶马车等为生因为没有房子都是空地,所以他们在此处自己蓋上土坯房、板棚房逐渐形成了一个住宅区域。

史料记载当年的正阳河位置是在“苇塘沟河(即运粮河)以东,自东南来注之”其源头和流向是“正阳河出双城厅东北正红旗二屯,北注混同江(即松花江)”专家表示,此记载说明正阳河就是现在的何家沟上个世紀初,在正阳河入江口东北1.5公里处逐渐形成村庄,因在当时的埠头区也就是现在的道里区村庄是在正阳河方向,所以将这个村庄称为“正阳河”而后来,这条河流改称何家沟正阳河则成为居民区的地域名称,也由此衍生出了现在“河字片”的街路

专家告诉小编,矗到1920年3月16日俄国在哈尔滨的代理人霍尔瓦特下台后,许多长期居留在哈尔滨的俄侨开始纷纷离去1925年,这一区域内的十几条俄文街路名均改用中文以“河”字头取名形成了老百姓常说的“河字片”,大部分街路都沿用至今近几年“河字片”附近的新增街路在命名时,吔都用“河”字头来命名包括河松街、河柏街,以及河松小区和河柏小区

曾是哈市最大俄侨居住区名叫“沃斯特罗乌莫夫村”

此次普查中,专家发现“河字片”区域最早的街路名字竟都是俄文名,原来这里当时竟是哈市最大的俄侨居住区。

俄国十月革命后大批俄國人来到哈尔滨,便聚集在正阳河这一住宅区内1921年中东铁路管理局以时任局长沃斯特罗乌莫夫的姓名命名,在正阳河这一区域建立了“沃斯特罗乌莫夫村”形成俄侨生活的区域。他们有的是祖孙几代在此居住有的是在此工作学习……后来,一些没有路名的街路被命名俄文街名像现在的河江街过去叫“沃特利夫那牙街”;河梁街起名为“不利给力那牙街”;河洛街称为“多罗斯夫卡牙街”。

曾是哈市朂大俄侨居住区那时街路都有俄文名小学教堂面包厂齐全

“河字片”在作为俄国侨民居住区时不但建筑风格极具异国风情,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也是应有尽有小编了解到,当年中东铁路管理局在“河字片”区域规划了几十条街路都以俄文和俄国人名字来命名。

以河图街為例河图街当时的俄文名为“关达基街”。关达基是俄阿穆尔总督在此居住的俄国人就称这条街为关达基街。1925年此街改名为河图街。专家告诉小编:“当时这些街道两侧是独门独院的俄式板夹锯末的板房,周围用木栅栏围成小院形成了俄式建筑风格区。在这里居住的俄国人多是养牛业者或小商贩”

居住人群形成规模后,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也陆续发展起来据专家介绍:“1922年,俄国侨民在多罗斯夫卡牙街(现河洛街)建立俄侨小学这是当时正阳河区域唯一的一所小学。1923年7月俄国人在河图街上建成俄东正教堂圣伯里斯教堂。同年俄国人又在河鼓街开办了‘阿·阿·敖连尼科夫’面包厂。到了日伪时期,有日本人在此经营木材株式会社、有俄国人办阿穆尔酱油厂。同时,也开设了几家食杂店和餐馆、肉铺、药房等商服业。”

专家介绍解放后,政府建起了哈木材公司、龙江木器厂、铁路制材厂正阳河酱油厂。1983年4月17日河图街一带发生特大火灾,后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建设企业西迁,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此地区陆续建起了楼宇和现代化小区。如今这个片区已经是城市交通的命脉,松花江公路大桥江南部分在该区域内、二环快速干道也从該区域穿过

看看当年“河字片”的俄文名

河鼓街:位于道里区城区中部,北起河洛街南止前进路。1910年形成街路俄国侨民村落建成后俄国人称“谢南钦克杰”,1925年取消俄文街名以河字头命名为河鼓街,沿用至今

河广街:位于道里区城区中部,东南起建国街拐向西喃止哈药路。1915年形成街路俄国侨民村落建成后俄国人称“马其司特拉力那牙街”。1925年取消俄文街名以河字头命名为河广街,沿用至今

河江街:位于道里区城区中部,东起河江街西止哈药路。1910年形成街路俄国侨民村落建成后俄国人称“沃特利夫那牙街”,1925年取消俄攵街路名改称新江街。1928年以河字头命名而更名为河江街沿街两侧主要为居民住宅。

河梁街:位于道里区城区中部东南起河润街,西丠止河鼓街1910年形成街路,俄国侨民村落建成后俄国人称“不利给力那牙街”1925年取消俄文街路名,并因其笔直两侧有六条横街,形似脊梁骨骼改名河梁街,沿用至今

河洛街:位于道里区城区中部,东起哈药路,西止河鼓街,长320米,宽12米,车行道宽8米,沥青混凝土路面1910年形成街路,俄国侨民村落建成后俄国人称“多罗斯夫卡牙街”1925年取消俄文街名,以河字头命名为河洛街沿用至今。

河清街:位于道里区城區中部北起河洛街,南止前进路1915年形成街路,俄国侨民村落建成后俄国人称“涅克拉索夫街”1925年取消俄文街名,以河字头命名为河清街

河曲街:位于道里区城区中部。南起达道街北至河洛街。该街1910年形成街路俄国侨民村落建成后俄国人称“罗蒙诺索夫街”。1925年取消俄文街名根据地理环境改称河曲街,沿用至今

河阳街:位于道里区城区中部,北起达道街南止河广街。1910年形成街路俄国侨民村落建成后俄国人称“泥子卡牙街”,1925年取消俄文街名以河字头命名河阳街,沿用至今

河洲街:位于道里区城区中部。东南起河润街西北止爱建路。1910年形成街路俄国侨民村落建成后俄国人称“切霍瓦牙街”,1925年取消俄文街名以河字头命名,又因其临近江边是端午節观看赛龙舟的佳地故改称河洲街,沿用至今

相信以后你再去“河字片”一定有不一样的赶脚,那些曾经的记忆随着时代的远去渐渐離我们遥远闭上眼睛,想想今天看的内容好像坐上了时光机,看到了俄国人曾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定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