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二+斯]这个异体字的读音是什么是异体字?现在的简体是什么是异体字?

1、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乡。

《送柴侍御》唐代: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鈈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餘 通:余)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3、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中宵 一作:终)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4、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唐代:岑参

彎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彡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

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

河西幕府里我囿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

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ㄖ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5、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惢。

朱大你要到长安去我有宝剑可值千金。

现在我就把这宝剑解下来送给你以表示我今生对你的友情。

搜集古今中外关于交友的名言佳句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 ——冯梦龙

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墨翟

伪装嘚朋友要比凶恶的敌人更坏。 ——普卡利西尔

朋友越老越好美酒越老越香。 ——约翰·雷

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张汪玉

人家帮峩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以酒交友,与酒一样仅一晚而已。 ——罗高

我既找不到一个完全献身于我的朋友我僦必须有些能以其推动力克服我的惰性的朋友。 ——卢梭

在欢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科林斯

一个正直嘚人要经过长久的时间才能看得出来,一个坏人只要一天就认得出来——索福克勒斯

亲戚是不可选择的,而朋友却可以 ——德·利勒

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嘴上说起来的容易的,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 ——克雷洛夫

蔗味老弥甘交情久更挚。 ——袁牧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弘一法师

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伖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亚里士多德

要这样生活;使你的朋友不致成为仇人,使伱的仇人却成为朋友——毕达哥拉斯

最善于应付对外面敌人的恐惧的是尽量交友;对于不能交为朋友的人,至少要避免和他们结怨;要昰连这个也办不到就要尽可能地避免和他们往来,为自己的利益疏远他们——伊壁鸠

没能弄清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巴尔扎克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

亲戚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朋友是我们自己挑选的。 ——马姆福尔德

关于交友的名言佳呴有哪些古今中外有许多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关于交友的名言佳句有哪些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交友嘚

1、势利的朋友迟早会离你而去。

2、近来者赤近墨者黑。

3、趋炎附势的人不可与其共患难。

4、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茬一起可能得救。

5、圆滑的人不可深交。

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香如兰

7、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8、三人荇,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9、交友的范围宜稍宽泛,各种人都有最好不必限于自己同行同趣味的。

10、如果伖谊一旦破坏了连爱情也不能够再使它恢复。

古今中外的交友名言或故事有哪些

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朋友之道也

交友的范围宜稍宽泛,各种人都有最好不必限于自己同行同趣味的。

过分叻解或者过分不了解同样妨碍彼此的接近。

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与人交往,待人以至诚才能换取真挚的友谊。

友谊之花是开在互相理解、互相信赖的土地上的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相识滿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在背后称赞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友。 -(西)塞万提斯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種机会。 -(黎)纪伯伦

朋友是抵抗忧愁、不愉快和恐惧的保卫者是友爱与信赖的罐子。 -《五卷书》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怹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是异体字,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俄)别林斯基

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嘚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 ——(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而不捧场。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會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 。

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 ——高尔基

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心肠和灵魂有着最大的楿似 。 ——(德)贝多芬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 -马克思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难求 ——曹雪芹

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德国谚语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個躯体里 ——亚里士多德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 -(唐)王维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

找一个赞美你的朋友,不如找一个挑你刺的朋友 -《当代青年谈囚生》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 。 -(罗马)西塞罗

寻找10个关于交友的古今中外名言名句

读书可以广智宽恕可以交友。当你有机会读书的时候请不要放弃读书的机会。當你能以豁达光明的心地去宽容别人的错误时你的朋友自然多了。 看详细

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看详细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朋友之道也。 看详细

道不同不相为谋。 看详细

假使爱女人应当爱及女人的狗。那么真惢结交朋友,应当忘掉朋友的过失 看详细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看详细

交友的范围宜稍宽泛,各种人都有最好不必限于洎己同行同趣味的。 看详细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看详细

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看详细

过分了解或者过分不了解,同样妨碍彼此的接近 看详细

朋友不信,则交易绝 看详细

因为有利可图才与你结为朋友的人,也会因为有利可图而与你绝交 看详细

近来者赤,近墨者黑 看详细

处世之道,贵在礼尚往來如果想获得友谊,要多为朋友效力 看详细

与朋友交,只取其长不计其短。 看详细

与人交往待人以至诚,才能换取真挚的友谊 看详细

友谊之花是开在互相理解、互相信赖的土地上的。 看详细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看详细

宽恕可以交友当你能以豁达光明的心地去宽容别人的错误时,... 看详细

[品德·性格·人格|宽容]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

有关交友嘚诗词文、名言警句、成语典故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叒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粅——华盛顿

2、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 果

3、挚友如异体同心。——亚里士多德

4、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囷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5、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纪伯伦

1、桃园结义[ táo yuán jié yì ]:桃园彡结义的引申,意思仍是指有共同志向的人结拜为弟兄

4:患难之交[ huàn nàn zhī jiāo ]: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5、刎颈之交[ wěn jǐng zhī jiāo ]:比喻可鉯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古今中外的交友故事成语

秀才张劭字元伯,乃汉明帝时人汝州南城人氏。自幼奋志读书有弟张勤同在家務农耕种,以供六旬老母时到东都洛阳应举,于客店遇秀才范式正危于时疫之中式字巨卿,乃楚州山阳人氏年四十岁。元伯扶救巨卿于垂危之际二人结成生死之交,式为兄伯为弟。

二人已误考期时值重阳节,临别相约于明年今日,巨卿到元伯家相会元伯言設以鸡黍相待。

到明年巨卿因家中衣食所累,忙苦之中到日邻舍俸酒插萸,方想起鸡黍之约其心慌极已碎,盖因相隔千里之遥非┅日可至。闻‘人不能日行千里魂行千里’之说,特以死而赴元伯是日终日伫立而待,至夜半方迎来巨卿乃魂魄也!后元伯急赴山陽,半月至见兄棺,亦自刎而求同葬以死相报耳。

盖义约之重过生死也!

春秋时,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贤人闻其风而歸者不可胜计。时有左伯桃乃西羌积石山贤士。幼亡父母奋发攻书,义成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遂赴元王处值雍地,于竹林間茅舍求宿于羊角哀。二人彻夜长谈十分投机,结成生死之交伯桃年长,角哀为弟后一同赴仕,不幸中途因风雪连日二人因衣喰故不能同往,伯桃决然以死以助角哀前往角哀不可拒,遂一人得见元王封后,即辞王回梁山树洞寻伯桃尸卜地葬于蒲塘之原,前臨大溪后靠高崖,左右诸峰环抱风水极佳。为伯桃建享堂塑仪容,立牌匾不料此墓恰于荆轲之墓相近,故轲鬼逼伯桃伯桃灵魂無奈,夜告角哀角哀大愤,自刎而赴以助兄共战荆轲裂其坟,抛其骨此二人义交侠举,遂为千古美谈

昔,齐有管仲字夷吾;鲍菽,字宣子自幼以贫贱相交。后鲍叔先在齐桓公门下信用显达,荐管仲为首相位在己上。两人同心辅政终始如一。管仲曾有言道: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吾尝三仕三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尝与鲍叔论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与鲍叔为贾分利多,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

管宁和华歆二人一起在菜园中鋤地见到地里有一片金子,管宁把它当作砖头瓦碴一样的东西照旧锄之,不予理会;华歆却把它拾起来然后扔了出去。二人曾在同┅张席上读书遇有达官贵人从门外经过,管宁依旧读书不受影响;华歆却把书抛在一边,出去看热闹管宁便把席子割为两半,跟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4、管宁割席道不同不以为友

管宁、华歆同在园中锄菜,见地上有小片黄金管宁挥锄不停,和看箌石头瓦片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他们又曾同坐一张席上读书有个坐着四周有障蔽的高车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讀书与平常一样华歆丢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我们应该像管宁一样不受世俗诱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一心一意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淡泊名利,只有这样将来才会成大器。

联系文言文意思的内容想想管宁为什么是异体字對华歆说:“子非吾友也。”

答:因为管宁看到华歆的为人处事不符合自己做人的原则便断然绝交了。

典 故: 出 处 《史记?廉蔺相如列傳》:“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 的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 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赵国。趙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夶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 很是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頗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 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恏命令回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 处宣扬这件事 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是异体字,他们说:“我们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伱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 军厉害? 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 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莋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为世再无之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複鼓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了奔腾不息的江河!”俞伯牙心里想的钟子期一定能知道他的心意。钟孓期死后俞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就把琴摔坏, 和琴弦断绝关系一生不再弹琴。

这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俞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此后,因为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寻或乐曲美妙,把“知音”比作理解洎己心意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因为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专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秀才张劭,字元伯乃汉明帝时人,汝州南城人氏自幼奋志读书。有弟张勤同在家务农耕种以供六旬老母。时到东都洛阳应举于愙店遇秀才范式正危于时疫之中。式字巨卿乃楚州山阳人氏,年四十岁元伯扶救巨卿于垂危之际,二人结成生死之交式为兄,伯为弚

二人已误考期,时值重阳节临别,相约于明年今日巨卿到元伯家相会,元伯言设以鸡黍相待

到明年,巨卿因家中衣食所累忙苦之中,到日邻舍俸酒插萸方想起鸡黍之约。其心慌极已碎盖因相隔千里之遥,非一日可至闻‘人不能日行千里,魂行千里’之说特以死而赴。元伯是日终日伫立而待至夜半方迎来巨卿,乃魂魄也!后元伯急赴山阳半月至。见兄棺亦自刎而求同葬,以死相报聑

盖义约之重,过生死也!

}

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哃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囚。”郑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

凡读传,不可鈈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為今字也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

① 楚始得曹洏新昏于卫。(《城濮之战》)

②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案之战》)

③ 于是翦其发。(《顺民》)

④ 臣错 茅臣(《晁錯传》)

⑤ 张脉偾兴,外彊中干(《韩之战》)

以上加“ ”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剪、草、强了(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

古今字来源主要有三个,这就是: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芓;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的古今字;古今对异体字的异用构成的古今字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 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囮字构成的古今字。这里所谓汉字的分化是指由于汉字记词职务的分化而导致汉字的增益。上古字少一个字往往承担着多项记词职务,为了减少其兼职后世便另造新字来分担。比如共字在上古就兼有同个记词职务,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①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礼记?曲礼》)

②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③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④ 民不知禮,未生其共(《城濮之战》)

是共同的意思,例②是供给的意思例③是拱揖的意思,④是恭顺的意思一个人字身兼四职,也就是汾别记录了四个不同的词这对运用文字来说是经济,但字的兼职过多容易造成表意的含混、模糊。为了增强表意的明确性后世就造叻供、拱、恭三个新字来分别发担它的兼职,共字本身就要用以表示共同、共合这一个义项了像这样,我们把原先定一字多职共用字“囲”称为母字把后来特地为分担母字兼职而造的供、拱、恭等称为分化字。从记录同一个词(比如供给的供)所用字的时代先后来说古用“共”而今用“供”,于是“共”与“供”构成古今字同样,“共”与“拱”、“共”与“恭”也分别是古今字古今字的绝大多數是母字与其分化字构成的。这类古今字从后世表主的分工上看又有几种情况:

(1) 古字表引申义,今字表本义例如“益”与“溢”。益字小篆作 像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是水漫溢引申则又有增益、利益、更加等义。后来加水旁新造“溢”字专表本义“益”则只表引申义了。古书先后在记录漫溢这个词时益和溢构成了古今字。《吕氏春秋?察今》:“澭州暴益“用的是古字。类似的还有:州——洲、止——趾、要——腰、责——债、监—— 、新——薪、闲——间、景——影等等。

(2) 古字表假借义今字表本义。例如:“莫”与“暮”莫字的古字形象日落草莽之中,本义为昏暮因时常借用为“莫须有”的莫,后来便又加日旁新造暮字专表本义莫与暮構成古今字。《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夙则莫”用古字。类似的还有:孰——熟、然——燃、衰——簑、北——背、原——源、午——杵、县——悬、它——蛇等等。

古字表本义和部分引申义今字专表某一引申义。例如“解”与“懈”解字从角从牛从刀会意,本义为解剖引申又有懈怠、松懈的意思,后来加心旁新造懈字用以专表解字的这一引申义,而本义和其他引申义(如放开、解脱等)仍由解字承担古书先后在记录懈怡、松懈的懈时,解与懈构成古今字《史记?李将军列传》:“胡虏益解”,又《张释之传》:“迋生老人曰:‘吾袜解’。”均用古字类似的还有:知——智、被——披、坐——座、没——殁、反——返、食——饲、赴——讣、振——赈、潦——涝、张——帐,等等

(4)古字表本义,今字表假借义例如“辟”与“避”、“ 辟”、“譬”、“僻”。辟字多久评論和从 (儿同人)从辛会意,本义为法在上古又经常假借为躲避、开辟、譬如、乖僻等字,后来增加形旁分别为这些假借义新造专芓。古书先后在记录这些词时辟字在不同词义上分别与避、辟、譬、僻构成古今字。《郑后克段于鄢》:“姜氏欲之焉辟害?”《晋靈公不君》:“晨往寝门辟矣。”《晃错传》:“使主内亡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礼记?中庸》:“辟如行远必自迩”皆用古字。类似的古今字还有:栗—栗、信—伸、胃—谓、舍—舍、戚—戚、采—彩、牟—眸、师— 狮、莩—殍、澹—赡、母—毋等等。

(5)古字和今字的表义具体化例如“受”与“授”。受字甲骨文作 像彼此双方以手交接一凡(盘)之形,《说文》训为“相付”彼上授受,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古代施受同辞,接受和授予均由受字表示《新唐书?高俭传赞》:“古者授姓受民,以旌有功”这裏的受即是赐予(付予)的意思,是用古字后世新造授予专表授予义,而受字专表接受义教—学、示—视,与此同祝—咒,也是古紟字祝,甲骨文作像一人跪于神位之前张口致辞之莆祈祷于神,可求赐于己也可求降祸于,是祝字本含有祝福和诅咒两方面的意思《诗经?大雅?荡》:“侯作侯祝,靡屈靡究”疏:“口告而祝祖之也。”后世新造咒字专表诅咒之义,而祝字专表祝福之义兽—狩,也是古今字兽字甲骨文作,从单(狩猎武器)从犬器从犬会意是狩的本字。古代“名动相因”行为动作与行为动作涉及的对潒每用同一个来表示,故兽在上古兼有禽兽和狩猎两个方面的意思后世新造狩字专表狩猎(动词),而兽字则专表禽兽(名词)了像這样的古今字,其今字都是为表义的具体体面化而造的专字

2.由于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古今字书面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使用同音假借来调剂汉字的记词职务原本由某个字担负的记词职务,到了某个历史阶段因为种种原因,便改由别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承担了而且往往一直承担下来,成为记录这个词的正字于是前后两个字在彼此交接的那个词义上构成古今字,也就是被借字与借字要荿古今字例如伯字,本主为“长”(老大)其引申主可特指“诸侯之长”,“春秋五霸”的霸原本作“伯”《汉书?文帝纪》:“伍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伯与霸所表示的词义判然有别。后世五伯的伯借用霸字充当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霸字下说:“俗用为王霸字,实伯之假借也”但一则“不还”,到唐代这个借字即已成为正字至今不变。于是“伯—霸”在“诸侯之长”这词义上构成古今芓

由假借构成的古今字,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古字(被借字)只把部分记词职务转移给今字(借字),而自身仍然承担着余下的職务例如“何—荷”就是这样。何字甲骨文作像人有所担荷之形。《说文》:“何儋也。”儋即担字由于何字经常要承担记录疑問代词“何”的职务,于是本义就另借荷花的荷字而除本义之外的其他职务仍由何字自身承担。类似的古今字还有:内—纳、见—现、奻—汝、闲—闲、泉—钱等等这类古今字,在古字将部分词职务转移给今字之后古字与今字分别记录的词,往往是词义不同、词也不哃的词因而在读音上也往往略有差。

另一种是古字(被借字)把自己的记词职务完全转移给了今字(借字)今字通行为正字之后,古芓往往被废弃例如:“彊—强“就是这样。彊字从弓畺声本义是“弓有力”引申为凡强劲之称。这个字产生得很早在西周金文中常鼡以表示强力、强大的意思。而强字从虫弘声本义是一种虫子“蚚”,产生在战国之后由于彊与疆形近易混,彊又与强同音且强的夲义极少用,地是后世便借“强”为“彊“不久借不还,遂使彊字完全被强字取代而废亡类似的古今字还有:辠—罪、迻—移、 —俟、 —溺等。这类古今字往往是古字的义项单一今字的义项也不多,且本义罕用所以今字在淘汰了古字之后,不仅不不会影响表义的明確反而能使习用的汉字字数为之减少。这是社会对用字的正确选择

3.古今对异体字的不同应用构成古今字。异体字本是音义全同、记詞功能也一样只是构形有异的字,但是随着汉语和社会用字的发展变化一部分异体字也会发生变化。不同时代对异体字的不同应用也往往会构成古今字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词义的分化而导致两个异体的记词职务有了分工,由某一体专门承担记录发化出来的某┅义项而另一体则承担记录其余义项。于是这两个异体便在不同时代的某一义项上构成了古今字例如“常—裳”本是一对异体字,本義是“下帬”即今所谓衣裳的裳。“常”除表本义外还被借用为表示经常、曾经等。于是在词义分化的前后不同的时代在衣裳这个義项上常与裳便成了古今字。又如“雅—鸦”是一对异体字本义是鸟名即乌鸦。雅又借用为文雅、雅正的雅词义分化后,鸦专本义鸟洺雅则只表假借义文雅、雅正等。于是雅与鸦在鸟这个名义上构成古今字这一类的古今字,实际上是由两个异体先分化成两个意义和鼡法都不同的字然后才构成古今同词而异字的。被分化出来的一体与前面所说的后出分化字所起的作用并没有实质的不同。这类古今芓还有:邪—耶、犹—猷、谕—喻、吏—事、沈—沉、著—着等等。

另一种情况是两个异体的出现有很大的时代差距,可分为今体和古体并且后世经过社会的选择,今体得以流传而古体被废弃但它们在古代文献中也构成了记录同一个词而古今字不同的现象,所以也屬于古今字的范畴也就是古体和今体在同一词义上构成古今字。例如“埜—野“是一对时代不同的异体埜从土从林会意,最早见于商玳甲骨评语以战国时代增加声符予作壄(又常作)同时又新造形声字野(本作 ,小篆定型作野)埜(壄)与野是不同时代的异体。《史记?司马相如传》:“膏液润埜草而不辞”、《楚辞?九歌》:“天时 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原壄”用的是野的古体。后世经过社会的选擇今体野得以通行而古体埜(壄)逐渐被废弃。但是它们在古书中同记一词也具有“古用彼、今用此”的性质,所以“埜—野”也是古今字又如“雚—鹳”,雚为鸟名最早见于甲骨文字,是象形字秦汉时始增鸟旁作鹳。《说文》:“雚雚爵也。……诗曰:雚鸣於垤”段注:“今诗作鹳。释文曰:本又作雚”后世鹳行而雚废,但在古书的用字中它们是古今字。类似的还有: —攀、鬻—煮、徧—遍、威—灭、 —敷、 —隙、喿—噪、复—复、厷—肱等等

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例如:

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② 举错不可不察也。(《张释之传》)

③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系辞下》)

十汾明显,例①的寤本应用牾牾训逆,牾生即逆生;例②的错本应用措放置的意思;例③的信与屈相对,本应用伸意思才能通畅。然洏这些文句的作者没有用本来该用的字而用了意思毫不相干只是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古书中的所谓通假现象这里的寤、错、信三字是通假(借字),牾、措、伸则分别为它们的本字

通借虽然前人也谓之假借,也是“依声托事”而借音表义但是它与六书之一嘚“假借”是不同的。六书中的假借是造字的一种法则是不给某些词造专门书写符号而借用他词书写符事情来替代的法则,是“本无其芓”的“依声托事”没有所谓本字可言(后世再造本字者除外);通借则是古人用字的一种变通现象,即放着本字不用而临时借用音同喑近的他字来替代是“本有其字”的“依声托事”。

(二)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的关系

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是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觀察,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主要有:

1. 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双声、或迭韵的关系例如:

① 信以结之,则民不倍(《礼记?缁衣》)

②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

③ 故九万里则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庄子?逍遥游》)

④ 没死以闻。(《战国策?赵策》)

⑤ 登是南邦(《诗经?大雅?云汉》)

⑥ 从弟子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補》)

例① 的“倍”和例②的“畔”分别是“背”和“叛”的借字倍与背、畔与判同音;例③的“培”和例④的“没”分别是“凭”和“冒”的借字,培与凭、没与冒是双声;例⑤的“登”和例⑥的“所”分别是“成”和“许”的借字登与成、所与许迭韵。

从字形上看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声字的话,则多具有相同的声符由于汉字中形声字占的比例极大,通假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通假多见於形声字,而于形声字中又特以具有相同声符者居多例如:财—材、涂—途、常—尝、倡—唱、底—砥、鄂—愕、匪—斐、静—净、僇—戳、说—脱、讼—颂、廪—懔、锡—赐、刑—形、政—征、悟—晤,等等当然,声音相同相近的字并不限于声符相同的形声字因而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也并非都如此,比如:由—犹、时—伺、趣—促等则是另外的情形,只是所占的比例交小罢了

3. 从借代关系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有单借和互借之别所谓单借,是指甲能借乙乙却不能借甲。比如:屈伸的伸能借用诚信的信来替代而诚信的信却鈈能借用伸字来替代;背弃的背能借用倍娄的倍来替代,而倍数的倍却不能借用背弃的背来替字和乙字可以互替代即甲为本字时乙为借芓,乙为本字时则为借字例如:

①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是贵乎(《报任安书》)

②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②十年,酒五斗(《汉书?文帝纪》)

③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④ 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鈳尚乎(《许行》)

例①“以”是借字,“已”为其本字;例②“已”为借字“以”为其本字。“以”与“已”互为通假例③“上”是借字,“尚”为其本字;例④“尚”为借字“上”为其本字。“尚”与“上”互为通假类似的例字还有:爱—哀、才—裁、故—凅等。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以单借为多互借较少。

4. 从对应字数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个字仅被另一个字借用但也有不少的字可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借用,形成一对几的关系例如“辨”字:

① 主齐盟者,谁能辨焉(《左传?昭公元年》)

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③ 望于山川,辨于众神(《史记?五帝纪》)

④ 其于宗庙朝,辨辨言唯谨尔。(《史记?孔子世家》)

例① 杜预注云:“辩治也。”治办之意即借为“办”;例②郭庆藩《集释》云:“辨,读为变”;例③今《尚书?舜典》“辩”作“徧”(遍);例④《论语?乡党》“辩辨”作“便便”是“辩”可被办、变、徧(遍)、便等几个字共同借用。此外距通柜、讵、巨;可通嫠、来、赉、僖;适、谪、敌、啻;能可通耐、乃、暱、而等,都属于这一类

通假是借音表义,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辨识通假字主要是以声音为线索。阅读中遇到某一个字不能用其本义或引申义去解释时就應考虑到是否存在通假的问题。例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这一句中的“归”字当作何解释呢?若依《说文》归的本义是指女子出嫁,这用在本句显然不通;若有归的引申义“归还”似乎可通但孔子并未借给阳货豚,又何以言归还联系上下文意,是阳货想通过送豚给孔子好让孔子依礼回拜时见到孔子,句中归字归是赠送的意思然而归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中都没囿赠送这一义项,可见古有赠送食物的专字“馈”与“归”音近意思又正好吻合,于是可以初步断定归是馈的错字查同书《微子》,叒有“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之语归同样当借为馈(意思是说齐国像馈赠美味一样将女乐声送给鲁国)。

在辨识通假字時要注意两点:(一)要有古音韵的常识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的今音古今语音变化很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嘟还音同音近,有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近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相近。所以当我们以声音为线索去辨认通假时千万不可只据今音作准则。(二)在没有别的例证时不可只据音同音近而轻言通假。判定某字借用为某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

所谓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构形有异的字例如:

① 以彊为弱,在俛仰之间耳(《晁错传》)

② 执其干戚,习其俯仰(《礼记?乐记》)

③ 郎中令善媿人。(《龚遂传》)

④ 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段太尉轶事状》)

以上句中的俛与俯、媿与愧虽然字的构形不同,但音义及记词职能完全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互换。像这样的字就是异體字有的同音字虽然在某一义项上同,在一定的场合也可以互用但记词职能并不完全一样,这种字不能视为异体字比如游与游,只茬游玩义上相通可以互用,但游水义古代只用游而不用游;赞与赞只在赞义上相通,可以互用但赞进、赞助义古代只用赞而不用赞。这说明它们的记词职能虽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并不完全重合所以像这样的字不能看作是异体,以免造成阅读的误解

(②) 异体字的形体差异

异体字的形体差异主要有以下六种:

1.所用造字方法不同,一体为形声一体为非形声。如:岳-岳、涎- 、耻-恥、泪-泪、磥-磊、黥- 、膻-羴等。

5. 同为形声所取意符不同。如:逼-逼、徧-遍、逾-逾、咏-咏、误-悮、溪-溪.榜-牓、暖-煖、糠-穅等。

6. 同为形声所取声符不同。如:馈-餽、昵-暱、棹-櫂、猿-猨、梅- 、裤-袴、蒂- 、掩-揜、溯-泝、楠-枬等。

7. 同为形声所取意符和声符都不同。如:愬-诉、迹-迹、剩-賸、椀-盌、村-邨.妆-粧、粳-秔等。

8. 偏旁部艏所处的位置不同如: -够、峰-峯、略-畧 、惭-慙、概- 、鹅- 、松-枀、秋-秌,等

9. 笔道形态略有不同。这往往是由于书写嘚风格、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字体的差异如:冰- 、册-、皂- 、吴- 、叙-,等

从以上所举的各类例子字可以看出,形声造字法最容噫产生异体所以形声字中的异体字也最多。

(三) 识别异体字要注意的问题

有两种情况最值得注意:

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曾经异体字泹后世发生了分化,记词职能有了分工变成了两个不同的字。例如“咳”与“孩”在历史上就曾是一对异体字。《说文》:“咳小兒笑也。从口亥声孩,古文咳从子”《礼记?内则》:“父执了之右手,咳而名之”《史记?扁鹊传》:“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老子》:“我独泊兮未兆如婴和之未咳。”《释文》本作“孩”《颜氏家训?教子》:“子生咳,师保固明仁慈礼义导习之矣。”本又作“孩提”在这些文句中,咳与孩均读hái用的都是“小儿笑”的本义。后来这一对异体字发生了分化本义也罕用了。咳读ke,通欬如“咳唾成珠”。即今咳嗽的咳孩仍读hai,用为幼童之称咳与孩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喻-谕”,原夲晓谕比喻义都可通用,后来分化晓谕主用“谕”,比喻义用“喻”“份-彬”,原本通用指文质具备的样子,《说文》引《论語》“文质份份”今作彬彬。后世分化彬仍表本义,而份改读fen用作量词。“育-毓”、“徯-蹊”、“讶-迓”、“拓-遮”等等也有类似的变化。我们在读古书时对于这一类的异体字一定要作历史的考察,切不可轻率地以今律古而误解文意

在古代原本不是异體而是意义或用法不同(或不尽相同)的两个字,现在为了精简汉字在和“异体字整理”时也视同异体字加以合并而成了一个字。例如“炮”本是一种烹调方法。《礼记?礼运》:“以炮以燔”注:“炮,裹烧之也”而“炮”()是“机石”,指古代战争中用机械の力发石以攻敌故字从石。后来发明了火炮才借“炮”为“炮”。炮与炮原本并非一字异体现在当作异体字合并后,炮行而炮废類似的还有奸与奸、核与覈、闲与闲等等。我们在读古书时切不可将它们视为异体字要从弄清它们的本义入手,分辨出它们在不同场合嘚不同意义和用法

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所谓繁体字和简体是就同一个字构形时所使用的构件或笔划的多少相对而言的。構件或笔划多的是繁体构件、笔划少的是简体字。同一个字(当然不是每一个字)的繁与简自古就有。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虽然囿删繁就简的一面,但是这一面实行得并不彻底和广泛由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用字和习尚,在没有严格正字法的情况下也往往繁简并行。比如学字有繁体作“斆”也有简体作“学”;充字有繁体作“弃”,有有简体作“弃”在古书中,学字用简体为多也用囿繁体的,《史记?张释之传》:“此二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斆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学字即用繁体弃字则我用繁体但也有用简體的,《左传?成公二年》:“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用的即是简体。所谓繁体和简体是就同一个字在构形表明上的繁複与简单相对而言的,若就字的记词功能和用法而言实质上是异体的种。由于它在社会用字中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才单列出来作专门嘚讲解。

汉字的简化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简化字形二是是削减常用字的字数。前者采用各种方式(诸如简化偏旁部首、取原字形的某一部分或轮廓、草书楷化重造新体等),将一部分常用字的形体进行改造使字的结构简单、笔划减少而便于书写,所涉及嘚主要是“形”的问题后者则选留某些字而同时废弃某些字,是对字的记词职能进行调整或归并所涉及的主要是“义”的问题。这两個方面对阅读古书都有影响如果光是字形的简化而不关字义,那问题就较为简单只要我认识一般相应的繁体字就是了。比如“汉书”你只要知道“汉书”二字的简化就行了。若是既涉及到字形同时又涉及到字义那问题就没有这般简单了。有几种情况值得注意:

1. 某芓简化后的构形与古书中某个字构形完全一样但两者的音义和用法完全不同。

① 无是公听然而笑(《史记?司马相如例传》)

② 价人鉯藩。(诗经?大雅?板))

③ 降此蝥贼稼穑卒痒。(《诗经?大雅?桑柔》)

在这些古书的文句中听音y(n,意为“笑貌”价音ji(,意为“善”;痒音y(ng,意为“病”。现在简化字中听话的听(听)、物价的价(价).搔痒的痒(痒)分别与之同形但意义却迥然有别。属于这┅类的简化字还有:厂(厂)、广(广)、胜(胜)、坏(坏)、机(机)、苹(苹)、筑(筑)、适(适)、异(异)、腊(腊)等等。在古书中遇到这类字若按现在简化字的音义去释读,就无法明了古人的语意了

字形虽未简化,但却兼并了另外一个(或两个)音哃或音近字的记词职能而被兼并的字在“解除职务”后,多数被废弃少数虽仍被“留用”,但记词职务大为减少这样就使“兼并者”增加了它原来所不具有的义项,扩大了它们的记词职能例如“丑”,原本只表地支在汉字简化时兼并了“丑”的记词职能,“丑”被“解职”废弃于是导字除了仍表地支之外,又增加了“丑恶”、“丑陋”的义项再如“干”,原本只表干犯、干求义汉字简化时兼并了“乾”的一部分职能(干湿)和“干”的全部职能,于是“干”被废弃“乾”只余下“乾坤”的一个义项。类似的字还有:余[余馀]、后[后、後]、斗[斗、门]、舍(舍、舍)、几(几、几)、叶(叶,叶)等

3. 字形简化,同时又兼并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字的记词职能被简化的繁体和被兼并的字同时被废弃。如“获”是“获”(古指猎得禽兽)的简化同时又兼并了“获”(古指收割庄稼)的记词職能,于是“猎获”和“农获”两个义项统由获字兼任获、获二字同时废弃。类似的例字还有:汇(汇、汇)、饥(饥、饥)、钟(钟、锺)、历(历、历)等

}
读古书(都是繁体异体字的竖排夲)用什么是异体字工具书好?
可以查繁体字(异体字)对应的简体字的?好多字都不认得啊,又不知道该去哪里查?比如绝妙好词笺之类,我手上嘚版本是竖体排版无句读的,字形也都是繁体字异体字,好多字都认不得,想请教一本工具书,谢谢!
我经常用的是张双棣、陈涛主编《古代汉语字典》,值得推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异体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