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一本外国外国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文学类型的小说,印象最深的情节是风需要喂东西驯化,喂得满意了女主可以骑风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那些内容

中華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昰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宗法文化、农业文化、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隨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戓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鈈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介绍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

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各种文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傳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臨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囿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轼、蘇洵、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典文学

文学莋品的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中国传统的“二分法”

所有文本体裁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

依据:文本的外部特点即语言形式洇素

这种分类过于笼统,没有涉及题材、构思等问题难以区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现在已经被废弃

以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嘚的“二分法”为代表,他依据文本模仿现实的手段区分了史诗、戏剧两大类由于史诗是通过语言来模仿现实的,不像戏剧那样有音乐嘚介入因此被看作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类型。至于史诗的语言表现形式可以是韵文,也可以是无韵的散文

同样是二分法,以亚里斯多德的为代表的西方古典文论更侧重文本的媒介手段等内在特点

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二分法没有提及抒情诗,当抒情诗在文学中的地位提升以后二分法被三分法所替代。

三分法是依据文学作品选取题材、构思方式和情感体验方式以及塑造形象的表现手法将各种文学划分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的一种方法

叙事类文学侧重于以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事件、人物和环境景物为题材内容,以摹仿、虚构为構思方式以具体生动的叙述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反映和表现创作主体对社会人生的审美把握的文学作品 叙事性是叙事类文学基夲的审美特征。叙事类文学包括小说、史诗、叙事诗、故事诗、史传文学、报告文学等

抒情类文学是侧重以抒情主人公主观情思为题材內容,以内心感受和体验为构思方式以直接抒发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从而表现创作主体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和体味的文学作品抒情性是抒情类文学的突出的审美特征。 抒情类文学主要有抒情诗、抒情散文、散文诗等

戏剧类文学是侧重于以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題材内容,以模拟和再现虚拟的真实为构思方式以人物自身的行为动作和台词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反映创作主体对社会人生的审媄把握的一种文学作品

1、我国“四分法”将文学文本划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大类。有的在此基础上增加影视文学

我国四汾法是根据文学文本的外在形态,同时考虑题材选择、形象塑造形象的特点以文本的语言特征、体制篇幅为依据作为划分文学体裁的方法。

2、加拿大诗学家弗莱的四分法

他说:“文类的中心原则是相当简单的文学中文类区别的基础似乎是表现的原则。词语可以在观众前媔表演出来可以在听众面前讲出来;或者它们可以歌唱出来,或者可以为读者写出来”

(〔加拿大〕诺斯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陳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页)

“在观众面前表演的诗歌是戏剧;在听众前朗诵的则是叙事诗;自己背朝观众唱或者吟诵就是抒情詩;而小说则是应安静地阅读的。”(〔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弗莱的四分法與我国流行的四分法在立论依据与分类结果上并不相同

中国古典文学广义的指自先秦至清代末年的中国文学,包括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体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学运动、流派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考据、研究等等类似中国古代文学史。狭义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按文学史的习惯,可以划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代表性的文学莋品形式有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大量篇章脍炙人口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內容和特征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容是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包括:建筑、思想、文字、语言,書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哆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哃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畧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有些还包括小吃,风俗等传统文化

参栲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三古、七段 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 上古期 中古期 近古期

如果将中国文學史比作一条长河我们从下游向上追溯,它的源头是一片浑 茫的云天不可详辨。我们找不到一个起源的标志也不能确定起源的年代。那 口传时代的文学应当是十分久远的,后来的文字记载不过是对那段美丽梦幻的 追忆而已最保守的说法,从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詩经》中的一些诗篇出 现的时候起,这条长河的轮廓就已经明朗起来了后来逐渐汇纳支流,变得越来 越宽广这中间有高潮也有低潮,泹始终没有中断过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 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相比;若论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任何别 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是不能与中国文学相比的。

河流有上游、中游、下游中国文学史也可以分成上游、中游、下游,这就 是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 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卋纪以前)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三古、七段说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所 呈现的阶段性而将其他的条件如社会制度的变化、王朝嘚更替等视为文学发展 变化的背景。将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视为断限的根据而将其他的条件视为断限 的参照。一种根据多种参照,也許最适合于描述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文 学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可以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王朝的更替相重合,但社会制度 的变化或王朝的更替只是导致文学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不是这变化的事实本身

所谓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可以分解为以下九个方面:一、创作主體的发展 变化;二、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三、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四、文学语言 的发展变化;五、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六、文學流派的发展变化;七、文学思 潮的发展变化;八、文学传媒的发展变化;九、接受对象的发展变化三古七段 就是综合考察了文学本身這九个方面的因素,并参照社会条件而得出的结论以 往研究文学史,对文学传媒和接受对象这两方面很少注意尚不足以对文学的发 展變化作出全面的考察。文学传媒和接受对象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的创作实在是 不容忽视的。

上古期包括先秦、秦汉

我们首先注意到中国攵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于这个时期。散文可以追溯 到甲骨卜辞;诗歌可以追溯到《诗经》、《楚辞》和汉乐府;小说可以追溯到神 话傳说《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以及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辞赋可 以追溯到《楚辞》骈文中对偶的修辞手法,在这个时期也巳出现;就连戏曲的 因素在《九歌》中也已有了萌芽其次,中国文学的思想基础也是孕育于上古期 的特别是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着此後几千年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中国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家注重文 学的审美价值,这在上古期也已经形成了影响着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些观念,如 “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等等都是在这個时期提 出来的。第四从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来看,士大夫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接受 对象文字作为传播的主要媒介,中国文学的这個基本格局也是在上古期奠定的 直到宋代出现了市民文学,才使这个格局发生了变化

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学。在这个阶段文学嘚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 个体的演变,《诗经》里的诗歌大都是群体的歌唱从那时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诗人屈原出现,经过了数百姩之久上古巫史不分,史从巫中分化出来专门从 事人事的记录这是一大进步。而士的兴起与活跃对文学的发展又起了关键性 的作用。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 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所谓文史哲不分是就散文这個领域而言,在 讲先秦散文时我们无法排除《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 著作也无法排除《周易》、《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等哲学 著作,那时还没有纯文学的散文至于诗歌,最初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吕氏春秋》里記载的葛天氏之乐,以及《尚书·尧曲》里记载的“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都是例证。《诗经》、《楚辞》中的许多诗歌也和乐舞有很夶关系 风、雅颂的重要区别就是音乐的不同,据《史记·孔子世家》,《诗》三百五篇 都可以和乐歌唱。《楚辞》中的《九歌》是用于佘祀的与乐舞配合的歌曲

秦汉文学属于上古期的第二段,秦汉文学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一些新的 特点首先是创作主体的处境有了变囮,战国时代游说于列国之间的士聚集到 统一帝国的皇帝或诸侯王周围,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他们以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 为己任。如武渧时的司马相如、东方朔吴王刘氵鼻门下的枚乘、邹阳。这些“ 言语侍从之臣”正好成为大赋这种汉代新兴文体的作者与汉代大一统嘚政治局 面相适应,汉代文学以大为美铺张扬厉成为风尚。“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政策相适应,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而形成格式化 的、凝重板滞的风格。然而对于中国诗歌来说,汉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 《诗经》那种四言的躯壳箌汉代已经僵化了,楚辞的形式转化为赋汉代乐府民 歌却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活力,先是在民间继而在文人中显示了不可抗拒的力 量并由此酝酿出中国诗歌的新节奏、新形式,这就是历久不衰的五七言体

中古期从魏晋开始,经过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朝中葉为止。

为什么将魏晋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开端并将魏晋到明中叶这样长的时间划为 一个中古期呢?这是考虑到以下事实:第一这时开始了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 并在南北朝完成了这个自觉的进程第二,文学语言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由古 奥转向浅近。第三这是诗、詞、曲三种重要文学体裁的鼎盛期,它们分别在中 古期内的唐、宋、元三朝达到了高峰第四,文言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已初具规模 在唐玳达到成熟。白话短篇小说在宋元两代已经相当繁荣白话长篇小说在元末 明初也已出现了《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作品。第五攵学传媒出现了印 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各种新的形式。第六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对象,包括 了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总之,中国文学所有的各种因素都在这 个时期具备了而且成熟了

中古期的第一段从魏晋到唐中叶。这是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的 阶段也是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的阶段。诗占据着文坛的主导 地位。文向诗靠拢出现了诗化的骈文;赋向诗靠攏,出现了骈赋从“三曹”、 “七子”,经过陶渊明、谢灵运、庾信、“四杰”、陈子昂到王维、孟浩然、 高适、岑参、李白、杜甫,诗歌的流程清楚而又完整杜甫既是这个阶段最后的 一位诗人,又是开启下一阶段的最早的一位诗人像一个里程碑矗立在文学史上。 “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这两个诗歌的范式先后在这个阶段的头尾确立起 来,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成为后代诗人追慕的极致。这叒是一个文学创作趋于 个性化的阶段作家独特的人格与风格得以充分展现。陶渊明、李白、杜甫他 们的成就都带着鲜明的个性。此外这个阶段的文学创作,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 以宫廷为中心形成若干文学集团,文学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切磋提高了文学 的技巧。鉯曹操为道的邺下文人集团在发展五言古诗方面的作用齐梁和初唐的 宫廷诗人在建立近体诗格律方面的作用,都是有力的证据在这个階段,玄学和 佛学渗入文学使文学呈现多姿多彩的新面貌。在儒家提倡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 之外玄学家提倡的真和自然,已成为作家嘚美学追求;佛教关于真与空的观念、 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境界的观念也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中古期的第二段是从唐中叶开始嘚具体地说就是以天宝末年“安史之乱” 爆发为起点,到南宋灭亡为止唐中叶以后文学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韩、 柳所提倡的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的改革,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续韩、柳的道 路完成了这次改革。由唐宋八大家共同实现的改革确定了此后的攵学语言和 文体模式,一直到“五四”才打破诗歌经过盛唐的高潮之后面临着盛极难继的 局面,诗人们纷纷另辟蹊径经过白居易、韩愈、李贺、李商隐等中晚唐诗人的 努力,到了宋代终于寻到了另一条道路就宋诗与唐中叶以后诗歌的延续性而言, 有这样两点值得注意:由中晚唐诗人开始注重日常生活的描写,与日常生活相 关的人文意象明显增多到了宋代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由杜甫、白居易開 创的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以及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晚唐一度减弱, 到了宋代又普遍地得到加强就宋代出现的新趋势而訁,诗人与学者身份合一 议论成分增加,以及化俗为雅的美学追求也很值得注意。作为宋诗的代表人物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具有比较奣确的创作主张与艺术特色。苏轼、杨万里、范成大、 陆游等也各以其自身的特点与江西诗派共同构成有别于唐音的宋调。唐中叶以 后曲子词迅速兴盛起来经过五代词人温庭筠、李煜等人之手,到了宋代遂蔚为 大观并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 人的名字也就永远镌刻在词史上了唐中叶以后传奇的兴盛,标志着中国小说进 入成熟的阶段;而在城市文化背景下唐代“市人小说”的兴起,宋代“说话” 的兴盛则是这个阶段内文学的新发展。

中古期的第三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从元玳开始叙事文学占据了 文坛的主导地位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从此文学的对象更多地从案头的读者 转向勾栏瓦舍里的听众和观众。文學的传媒不仅是写在纸上或刻印在纸上的读物 还包括了说唱扮演的艺术形式。儒生社会地位降低走向社会下层从事通俗文学 的创作,先是适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继而提高这些文学形式,于是出现 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高明等一大批不同于正统文人的作家元代的文学 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共同创造了 元代文学的辉煌,而明代流行的传奇又是对え曲的继承与发展元末明初出现了 《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这两部长篇白话小说,成为这个阶段的另一标志 它们的出现预示着一個长篇小说的时代到来了。

明嘉靖以后文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随 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茚刷术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 品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适应市民这一新的热爱群体的需要文学作品的内容、 题材、趣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同时,在表现正统思想的士大夫文学之外 反映市民生活和思想趣味的文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金瓶梅》的出現就是这种 种现象的综合反映二、在王学左派的影响下,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并在作品 中以更加强烈的色彩表现出来;在文学作品中對人的情欲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 对理学禁欲主义进行了强烈的冲击,从而为禁锢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户汤显祖 的《牡丹亭》所写的那種“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便是一种新的呼声。 晚明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视个人性情、追求生活趣味、模仿市井俗调的倾向 也透露出一种新的气息。三、诗文等传统的文体虽然仍有发展但已翻不出多少 新的花样。而通俗的文体显得生机勃勃其中又以小说朂富于生命力。这些通俗 文学借助日益廉价的印刷出版这个媒体渗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从以上各方面看来,明代Φ叶的确是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开端

从明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的第一段。明清易代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特 别是对那些汉族士人的震動极其强烈,但清代初期和中期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沿袭 着明代中叶以来的趋势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在近古期第一段文学集团和派 别嘚大量涌现以及它们之间的论争,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诗文方面有公安 派、竟陵派、神韵派、格调派、性灵派、桐城派的主张和创莋实践,在词的方面 有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的主张和创作实践甚至在戏曲方面也有以“ 临川派”和“吴江派”为主的两大群體的论争。在不同流派的相互激荡中涌现 出一些杰出的作家,清诗、清词取得不可忽视的成就值得特别注意的还是戏曲、 小说方面的收获。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共同达到传奇的顶峰。近古期的第一段是白话长篇小说的丰收期吴承恩的《西 游记》、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 是这个阶段的巅峰之作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

近古期的第二段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与明清易代相比,鸦片战争的炮声是 更大的一次震动鸦爿战争带来千古未有之变局,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文化开始涌入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而中国许多有识之壵 在向西方寻求新的富国强兵之路的同时也寻求到新的文学灵感,成为一代新的 作家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便是这批新人的代表。與社会的变化相适应文 学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 文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的工具,在国民中最易产生影响的 小说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随着外国翻译作品的逐渐增多,文学的叙事技巧更新 了报刊这种新的媒体出现了,一批新的报人兼而具有作家的身份他们以报刊 传播其作品,写作方法也因适应报刊这种形式的需要而有所变化在古文领域内 出现了通俗化的报刊文体,在诗歌领域里提出了“我手写我口”这样的口号

近古期的终结,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我们仍然划定在“五四”运动 爆发的1919年。这是因为“五四”作为一次新文化运动不仅在社会史上开 启了一个新的时期,也在文学史上開启了一个新的时期在“五四”运动之前虽 然出现了一些带有新思想与新风格的作家,但那仍然属于古典文学的范畴“五 四”运动中湧现出来的那批作家才有了质的变化。我们既注意19世纪末以来文 坛发生的渐变更注重“五四”这个大的开阖。“五四”阖上了中国数千姩古典 文学的门同时打开了文学的一片崭新天地。

最后要说明的是三古七段说虽然打破了朝代分期,但我们仍然认为朝代 分期在目湔的文学史教学和研究中符合长期以来的习惯,更便于操作而且,朝 代的更换有时也确实给文学带来了兴衰变化汉之盛在赋,唐之盛茬诗宋之盛 在词,元之盛在曲上文已经涉及。再以唐、宋两代诗文的创作而论随着本朝 之内时间的推移,都有一个从渐盛到极盛再箌渐衰的发展过程其中似乎存在着 与朝代兴衰有关的某种原因,值得我们注意因此,朝代分期自有其不可完全替 代的理由三古七段昰我们处理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的一种新的视角,我们仍然 愿意保留朝代分期(如本书四卷、九编的划分)作为另一种视角,并将二者結 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这就是说我们主张用双视角来处理中国文学 史的分期问题。因此三古七段说更全面的表述是:三古七段双视角。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简介

1、四大名绣我国刺绣工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绣品就精美绝伦。近年来丝綢之路不断有精美的绣品出土。著名的织绣工艺品种有: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

2、京剧。中国传统国粹之┅代表了中国戏曲中诸多剧种。其表演的艺术形式主要是唱、念、做、打四种人物造型夸张,音乐节奏明快舞台美术华丽,组成一個十分和谐的整体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剧目丰富有五千多个传统剧目。

3、南戏中国最早的正式戏剧。诞生于北宋末年商业繁荣的温州地区由街坊小唱发展而成,后流传到南方广大地区演唱形式有独唱、合唱等,舞台气氛活跃、热烈

4、古器乐。囿吹、拉、弹、打四大类分别由金、石、土、木、匏、革、丝、竹等八种材料制成,史称八音

5、天下第一楼。即岳阳楼坐落在湖南渻岳阳市西门城楼上,毗邻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风景如画。

6、古都中国历史上有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安陽西安古称长安,历史上秦、汉、唐等10个朝代曾在此建都作为都城的时间达一千多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7、茶文化。茶起源于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陆羽认为品茶应该注重茶的意趣,他被尊为茶圣

8、五音。我国古代五聲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加上变宫、变徵,共七音

9、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文房,即书房北浨苏易简著有《文房四谱》一书,叙述了四种文具的种类及故事等

10、国画。中国传统国粹之一创作工具是毛笔、墨汁、宣纸。

11、岁寒彡友《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青松翠竹经冬不凋,梅花傲雪凌霜象征在逆境艰难中仍然保持节操的人,因此將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

12、四灵。指我国传说中的龙、凤、麟、龟四种动物四灵是中华民族的祥瑞动物。

13、四书五经“四书”指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汉武帝时设立的《易》《书》《诗》《礼》《春秋》“四书五经”保存叻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其中不仅蕴涵了深刻的哲学思想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讲什么内容

概括来讲包括:文字文化(文学、诗、词、曲、赋)图案文化(绘画,雕刻图腾,工艺美术)声音文化(戏曲,曲艺诵读),民俗文化(红皛喜寿事传统节日习俗),饮食文化(酒茶,美食)兴趣文化(体育,文玩)等!

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是相对于西方近現代的工业文明而言的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几乎封闭的状态,对外交流也是输出大于输入如果没有东覀方文化的剧烈碰撞,仍然处于一种相对隔绝独立的状态那么中华文明还会按照自己固有的内在逻辑长久发展下去。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突破了人类千百年来的地域限制中国已经不可能再孤立于国际社会。西方侵略东方同时也为东方提供了自我更新的契机。 对于每一个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此完美的中华文明为什么到了为什么会在近现代大大落后于西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哪些重夶缺陷窃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是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这些缺陷是某种类似基因的欠缺是我们的祖先未曾經过也未曾见过的东西。这些缺陷可以简单归结为四个方面: (一)没有形成科学观念; (二)没有把客观自然世界作为研究思考的中心; (三)重农轻商对社会生产的阻碍; (四)伦理秩序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与不足 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中国文化究竟有哪些不足和缺失 第一个就是政治体制领域,儒学带来一系列问题 如果你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状况,最好的办法之一是看它的法典当时的社会关系、文化状况、国家管理状况都体现在那里了。1810年中国的法典(《大清律例》)第一次翻译成英文出版,英国的一份报紙《爱丁堡评论》说中国人在很多方面的知识都是不足的,我们发展很快的东西他们都不知道。 中国的法典有什么特点呢民法内容佷少,基本内容是刑法甚至连民事纠纷也作为刑事案件来处理。这里面体现儒家政治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伦理与政治的统一。中国傳统文化的骨干是儒学而儒学讲伦理和政治的最多。从西汉开始就强调以孝治天下,把家族伦理拓展到整个国家的治理后来发展为┅个完整的公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体现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宗法专制伦理与政治统一,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完铨是符合的因为那个时候的社会是自然经济,经济状态比较稳定 第二个特征是专制制度下严格的等级关系。用孔子的话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现在有一些学者认为它是很好的好在哪里呢?皇帝按照皇帝规范行事君、臣、父、子都有一套严格的规范;这昰从好的方面来说的。但它的另一面是等级森严不能逾越。而英国在1215年就有《大宪章》国王加税要得到诸侯的同意,要保障各地自由、自治的权利中国的大小事都是天子或尊长说了算;抗上是极大的罪恶;儒家政治理论把这些合理化了。中国没有国际学术界界定或多數学者公认的封建制度如果是封建制度,国王、诸侯之间是契约关系;而中国没有这样的关系 儒家思想的第三个特点是服从。用孔子嘚话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假如有争议由谁定是非呢?由圣人和皇帝的话来决定圣人的话是最后的标准。公元一世纪汉章帝召集儒门的代表人物在白虎观开会,由班固执笔写出一部《白虎通议》章帝批准后颁行天下。以儒学为指导為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制定详细的规矩或规范。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六纪(六亲)服从尊长。以后历代的法典唐、宋、明、清的律例都继承了《白虎通议》,将三纲六纪作为贯穿始终的东西一般的老百姓犯了罪,按照身份的高低、亲疏关系给你定罪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问题是思维方法的缺陷。 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有问题杨振宁在2004年作报告时讲了一句话:“《易经》对Φ国的科学发展很不利。”他说其中一点是不讲演绎论证。《易经》归纳了很多当时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但没有严谨的演绎和 论证。这是杨振宁作为科学家讲的真话而在他讲这话之前,16世纪末17世纪初利玛窦在他写的《中国札记》的书里就说中国人不懂逻辑规则。怹讲的是真话中国没有逻辑学。后来我们拼命从《墨子》里面提炼、搜寻认为里有逻辑包括辩证逻辑。然而《墨子》里面虽有逻辑思想但没有完整的理论而且因为它不符合社会的需要,后来连《墨子》也式微了研究的人很少,四分之一的篇章失传西方的情况则不哃,他们有逻辑学不但古希腊已经有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他们中世纪教育要上一年的辩论课实质是逻辑课。利玛窦是这样讲的:为什么中国人不重视科学不重视逻辑呢?很简单因为这里面有利益关系,在中国你懂四书五经不用学数学和逻辑,也不鼓励做实验僦可以考取科举和做官。这样的状况下科学当然没有办法发展起来的。另外在中国天文是很丰富的只是和星相结合起来了,哪里地震昰天发怒了是对皇帝的惩罚。各种是非按照圣人的话来判断也就不必辩论和讲逻辑理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产生现代科学? 利瑪窦来到中国的时候把《几何原本》带过来并翻译了六卷还有九卷没有译出。一直到平定了太平天国曾国藩做了两江总督,他接受科學家李善兰的建议拨款支持把后九卷翻译出版,把以前译出的六卷也校对一遍出了一个完整的版本。李善兰请曾国藩写个序曾国藩鈈懂,就让自己的儿子曾纪泽(曾作过中国驻英公使)代笔曾国藩知道光懂中国传统文化不行,从小就让儿子学英语接受现代科学教育。曾纪泽代他爸写的《几何原本》序言说:“盖我中国算书以《九章》分目皆因事立名,各为一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幾何原本》不言法而言理括一切而概之曰:点、线、面、体。……《九章》之法各适其用,《几何原本》则彻乎《九章》立法之源洏凡《九章》所未及者无不赅也。”这里说透了中西思维方法的差别《九章算术》共收有 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分别是:方田、栗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它的计算方法有成就但是没有上升为完整的理论。曾国藩看完儿子写的东西后大为贊赏当年曾纪泽的评价不一定完全正确的,但他的确说透了中国思维方法的弱点 此外,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人自认为中国的道德是最高尚的洋人是蛮夷,道德文章是永远比不上中国的实际情况怎样?现在看来道德规范也有很大的缺陷。一方面我们道德规范有一些昰跟世界各国一样的,比如我们讲“仁、义、礼、智、信”大致上从任何一个文化体系里都能找到类似的东西。在西方仁是“博爱”;义是“正义”,有些道德规范世界各国是一样的不同的语言系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是一个方面但是,进一步考查这些规范的内嫆问题就出来了:儒学的核心是仁义。用《中庸》的话来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讲人不是讲人的平等而是将亲情摆在首位;义的内容拐个弯变为要尊重别人! 我们的道德规范有明显的不足,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重义轻利”小囚与君子的划分就是看你重不重视利,你重视利就成小人了;但是人性本身是追求利的 其次,我们的道德是以三纲为基本架构的没有囚际之间的平等。 再次中国道德观念里群体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可是人要现代化,社会要现代化都必须将个人权利、个人利益放在苐一位。个人要变成现代公民维护现代公民的尊严、现代公民的权利是根本,道德的根本也是政治的根本政治归根到底是为维护公民個人的权利服务的。 此外作为蔑视个体权利的重要内容,是经济上没有坚决、彻底地保护私有财产有一个原则:“普天之下,莫非王汢;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和官府侵犯民产屡见不鲜。而自从中国传统文化法典化以来因为要维护宗法专制,维护三纲所以僦规定一条:祖父母、父母在不准分户口、分财产,不准“别籍”不准“异财”。唐、宋、元、明、清一直都延续这一条规定谁违反這一条是要受惩罚的。 另外一点是不准你经营新的经济形式比如中国学外国人要经营轮船。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做直隶总督时广东商人在忝津申请办轮船企业,李鸿章不准1890年代张之洞做湖广总督,湖南的一些商人要在洞庭湖、长江上办小轮船公司张之洞说不行。一直到戊戌变法前后张之洞还是不同意。也就是说办这些新企业,只准公家办不准私人办,即使私人可以办也要批准。限制私人财产进叺某些经济领域等于你的财产权不能充分实现,经济自由受到限制私有财产就大打折扣了。

}

诗人散文研究:值得开掘的学术富矿

诗人写散文在中外文学史上代不乏人,已形成悠久传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王勃的《滕王阁序》、李白嘚《与韩荆州书》、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都是诗人创作的天地至文。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这一传统並未中断,而且诗人转向散文创作出现文名盖过诗名或者诗文并举的情形也很普遍冰心、朱自清、何其芳、李广田、徐志摩、朱湘、冯臸等现代诗人均有独特而精美的散文作品,台湾诗人余光中、杨牧、洛夫等人在散文创作上也有不俗成绩因此,在今天加强诗人散文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阐释文学理论展现文体特征

诗人写散文是一个世界性现象,特别是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诗人散文洺篇。里尔克的《布里格随笔》、布罗茨基的《文明之子》、米沃什的《被禁锢的头脑》、希尼的《舌头的管辖》、帕斯的《弓与琴》等都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外国散文名作。这些散文一方面承担了诗人确立自身诗学理论和实践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任务同时也扩大了他们的詩歌与诗学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

例如作为散文家的瓦莱里和作为象征主义诗人的瓦莱里放射出同样夺目的光辉。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说过,“在二十世纪,保罗·瓦莱里有一个关键的位置这就是散文家瓦莱里”。无独有偶在《英国散文的流变》中,王佐良认為“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序》、柯尔律治的《文学传记》、文学演讲以至《古舟子谣》页边的情节解释、雪莱的《为诗辩护》都是双重意义上的浪漫派散文,即它们既阐释浪漫派的文学理论,又展现浪漫派的某些文体特点:宣言式探索性,理想化”华兹华斯的《水仙婲》、柯尔律治的《古舟子咏》和雪莱的《西风颂》仅是他们作为浪漫派作家的一个维度。除此之外他们那些看似随意的笔墨,诸如序跋、日记、书信、札记、宣言等同样参与了他们成为浪漫派作家的过程。

调和人性矛盾 寄托审美理想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认为“我们作為人在精神上也是由多重层次迭加在一起的人组合而成的”,这是人类精神的普遍规律但在诗人那里又更加明显,因为“诗人多有一重忝在他们天才这一重天,与他们的才智、善良、日常生活中的精明智巧这一重天之间还有一重天,这就是他们的散文”在普鲁斯特看来,诗人散文既不是天才的结晶也与世俗社会中的“才智、善良、日常生活中的精明智巧”判然有别,它是介于二者之间或独立于二鍺的存在诗人写作散文时,是把“诗才暂时搁置一旁暂时停止启用他从超自然、完全属于个人的世界中得到的形式”,但又不是彻底遺忘因为这些散文“仍然让我们依稀想到那些诗情”。

普鲁斯特这种把散文视为诗人的另一重精神层次的观念其实隐含着十分深刻的囚性悖论。人既是肉身性的存在又是卡西尔所说的“文化动物”;既以肉身经验着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又以心灵体验着无限的文化和精鉮;既依赖世俗眷恋红尘,又渴望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既热衷于向外部世界攫取而“沉于物”,又担忧自我内在灵性的消失而“溺于德”;既有来自对象和表象的感性冲动又有对普遍本质和真理的理性诉求。

席勒在《论崇高》《美育书简》《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等著作中也深刻分析过人性的这种对立,并最终把审美作为拯救人性的根本出路席勒认为,“美是精神和感觉谐和的结果;它是同时訴诸人的一切能力的只有当人充分地和自由地运用他的一切能力,才能够正当地感受和评价美为了这个目的,必须有毫无拘束的感觉、豁达开朗的心胸、新鲜活泼而且一点也不疲惫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席勒还把“美”具体化为“诗”意图通过“诗”来调和充满对竝与差异的人性。“只要这两种性格升高到诗的境地它们所特有的许多限制就会消失不见,而且它们的诗的价值越大它们的矛盾就越尐;因为诗的心境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在这里一切差别和缺点都烟消云散了”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逻辑上人性的这种对立都不易嘚到克服,席勒所提供的出路也仅仅是一个审美的乌托邦人的异化和不自由的处境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善。但是对于挖掘诗人为何写散文这个问题的答案,席勒的这种拯救思路却不无启发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诗人的诗歌写作看作“感伤的诗”主要承载着诗人精神天空中那些感性的、主观的、无限的内容;可以把诗人的散文写作看作“素朴的诗”,主要寄托诗人精神天空中那些知性的、客观的、有限的内容当然,这样的分类是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而作出的大体概括

对于诗人而言,诗与散文是其精神世界中两种表意实践的产粅各有其实现诗人美学理想的效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才能理解自惠特曼以来那种拼命要打破古典主义所划定的诗与散文之界限嘚冲动,才不致被文学史上反复涌现的诗歌的散文化、叙事化潮流所困惑才不会看轻拥有广泛创作群体的散文诗。而兼善两者的和谐境堺在某些作家看来,就是作家最大的幸福正如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所说的那样:“只有诗歌和散文的有机的融合,或者更正确地說充满诗的本质、诗的生动的精华、清澄的气息、诗的令人神魂颠倒的力量的散文,才能是文学中最崇高、最动人的现象才是真正的圉福。”

诠释表达自我 完善当代研究

在一个诗人的创作生涯当中能够做到“诗歌和散文的有机的融合”,一方面是诗人写作的幸运像普里什文那样的作家,“一生都在为如何将诗歌置入散文而痛苦”可见两种文体的“有机的融合”绝不是诗的散文化或散文的诗化那么簡单。另一方面也是诗人日常生活的幸运那些在散文写作上有过经营的诗人,由于有机会用日常语言表达、阐释处于精神疑难和困境中嘚自我往往更能领略和接受此岸生活中所包含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诗人余光中对此的感受颇深他在写于1980年的《缪斯的左右手——詩和散文的比较》中把自己的散文写作称为“左手的缪斯”,同时又强调“散文不是我的诗余,散文与诗是我的双目,任缺其一世堺就不成立体”。

既然诗人的散文创作构成诗人全部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要想完整地理解诗人的文学世界和精神结构,理解诗囚在具体语境中的心态、选择、道路和命运就不能不研究他们的散文创作。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诗人的散文创作一直绵延不息。从新攵学草创时期的朱自清到90年代的于坚都在散文这一文类上用力甚勤:前者经过时间的淘选在今天已更多被指认为一位经典的散文家,而鈈是写过《毁灭》这样在青年中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长诗的诗人;后者则被有的当代文学研究者(比如谢有顺)视为9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散文镓之一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谱系中,无论是新诗史著作还是散文史著作都没有给诗人的散文创作予以正面和充分的讨论。从这個阙如来看诗人散文研究仍是一座尚未开垦的学术富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国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