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医院查不到贫困户信息

走进桥底镇席杨村贫困户杨林的家,门后两行粉笔字“知足常乐思当年 如今生活赛蜜甜”在这个农家小院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可谁能知道,如今乐观开朗的他也曾有过一段连家门也不愿踏出的灰色时光。

64岁的杨林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部队受了脚伤,未得到及时彻底的诊疗,于2013年查出患了大骨节病。他辗转在咸阳、西安多家大医院打听,得知治疗大骨节病花费巨大,无奈放弃了治疗。于是,本就行走不便的杨林,必须拄双拐才能缓缓往前挪动。渐渐地他的自尊受到伤害,心情变得抑郁,不愿出门见人,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因病致贫的杨林牵动了一位帮扶干部的心—泾阳县医院党总支书记田建宁。在泾阳县开展的健康扶贫工作中,杨林与田建宁结成了帮扶对子。作为杨林的帮扶责任人及家庭医生,田书记在了解杨林的家庭生活情况及患病情况后,多次劝说他要鼓起生活的勇气,增强信心,打消顾虑,积极治疗,并协调上级专家对其进行会诊。会诊结果令人欣喜,杨林可以做手术!于是,田书记很快将杨林接入县医院骨一科住院。先住院后结算的付费模式、方便快捷的就诊绿色通道、医务工作者的全程陪同等一系列健康扶贫措施使老杨万分感动。由于手术要置入医疗器材,昂贵的器材费用让老杨感动之余又添新的顾虑。田书记得知后,一边劝慰老杨,给他讲解健康扶贫政策,并说有困难不要怕,我会帮你解决,一边积极联系器械商,给他讲杨林的困难,希望器械商奉献爱心。最终,器械商被田书记的真诚所打动,答应为杨林捐赠价值1万多元的医疗器材。经过周密的术前讨论、细致的术前检查、悉心的术前护理、贴心的术前指导等一系列准备后,县医院为杨林做了左胫距跟距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田书记时常不忘关心老杨的恢复情况,事无巨细地仔细叮嘱着医护人员及家属各类注意事项等。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最大的感动莫不过看到患者身心恢复健康,重拾生活信心。而作为一名帮扶人员更大的感动就是通过他的帮扶,让困难人员看到脱贫的希望。如今,在县医院医生精湛的手术和骨一科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护理下,术后恢复良好的杨林已顺利出院。再见到他时,他正在家中练习写粉笔字。老杨指着他写的“知足常乐思当年 如今生活赛蜜甜”,深有感触地说:“真是党的政策好,医生是我们的贴心人,我刚查出病时因几万元的治疗费用不敢去医院,这次多亏了好心的田书记和县医院医护人员,也多亏了健康扶贫的好政策,我仅仅花费了不到两千元,让我后半辈子还能站起来,还能像个人样的活着!”

是的,像个人样的活着。活着就要有“精气神”!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田建宁率先垂范,带头落实帮扶计划,带头解决群众困难,为贫困户提供日常疾病诊疗、康复指导、健康教育、上门访视、体检等“一条龙”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做到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因病在脱贫路上掉队。田建宁的所作所为,不但使贫困户从身体上摆脱了疾病的痛苦,还从精神上拥有了不向生活低头的不屈力量。

不忘初心,矢志扶贫。在泾阳县卫计系统像田书记这样的帮扶干部还有很多。泾阳卫计工作者也将继续把健康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全县农村贫困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安全、有效、均等、便捷的医疗服务,让贫困户活就活出个“精气神”!

}

为有效改善全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卫生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按照全县脱贫攻坚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要求,818日上午,滑县中心医院在朱瑞林副院长的带领下到王庄镇莫庄村所帮扶“精准扶贫”贫困户家中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

首先来到的是莫彦利家,朱瑞林副院长一边和大家打扫卫生,一边和莫彦利聊起家常,朱院长详细询问了家中的生活困难,嘱咐他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什么需要及时联系医院,医院会尽力给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朱院长的带领下,大家不怕脏、不怕累,一上午的时间先后打扫了八家贫困户。滑县中心医院用行动带给贫困户灿烂的笑容,用火热的心送去了关心与温暖。   

    通过此次劳动,大家也切实体会到为群众办实事要从小事做起,虽然脏点、累点,但是看见困难群众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变,收获更多的是成就感和责任感!    

}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院查不到贫困户信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