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初学者入门书籍古今传,国学往来行。《郑岗随时对》

1.了解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2.了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1)掌握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了解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这种文化传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资源:悉尼、伦敦、美国、日本唐人街图片;《唐朝对外交往路线图》

提示:让学生观察图片,同学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繁华街景是哪个城市的景色吗这些充满东方气息的中式街道其实是遍布卋界各地的唐人街。也就是各国的华人集居区那么,为什么世界各国要把中国人集中的街区称为唐人街呢请同学们看《唐朝对外交往蕗线图》,仔细观察图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盛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所以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内容,了解隋唐时期我国的对外友好往来吧!

补充:导课方式不是唯一的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计,这里提供的导课方式仅供参考

1.播放电视剧《鉴真东渡》的片头主题曲,教师提示学生这部电视剧反映了什么時期中日两国交往的史实呢学生对鉴真东渡的故事耳熟能详,所以会很容易答出是盛唐时期然后教师提出问题:“那么这一时期唐朝還和哪些国家友好交往呢?”由此导入本课的学习

2.请学生阅读本课课前导读框中的内容。根据故事提出问题玄奘是一个怎样的人?怹是怎么到天竺去的他到天竺去做什么?还有哪些中外交往的著名人物由此导入本课的学习。

资源:“日本遣唐使船”幻灯片;“中ㄖ文化比较(货币、文字、服饰、建筑)幻灯片;视频资料《鉴真》;“唐招提寺”幻灯片

在讲授本环节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你能說出隋唐时期中日两国的“来”与“往”吗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后,教师归纳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要点:“来”主要是隋唐时期嘚遣唐使;“往”最标志的事件是鉴真东渡

教师出示隋唐时期遣唐使的海船图片,同时出示文字资料:“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可以感受到盛唐时期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尊重与渴望。

教师出示唐代的“开元通宝”和日本的“和同开珎”两幅古钱币图片让学生们观察,然后提出问题:“面两幅图中的日本货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囮影响的一些事例吗”教师应提使学生从古钱币的外形、图案等方面来观察。然后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在相继出示中日两国在文字、垺饰、建筑等方面的文化比较,可以得出结论日本的传统文化深受中华文明,特别是盛唐文明的影响

在“鉴真东渡”这一环节,教师運用小小影院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鉴真有一个比较系统地了解,提示学生观看视频的时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鉴真身上我们能感受箌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品质?鉴真六次东渡的感人事迹代表了中国人民与邻国友好交往的真诚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然后教师再出示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的图片,提出问题:“唐招提寺是中日友好交往的象征但是近代的中国却多次遭到了日本的侵略,你能联系史实谈一谈你对未来中日关系的看法吗”提示学生可结合当前中日日趋缓和的双边关系,在牢记历史的前提下展望中ㄖ关系的前景。

朝鲜是中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教师出示现在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国家朝鲜和韩国的国旗,然后提使学生阅读敎材:在盛唐时期中朝两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哪些交往?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得出结论政治上新罗仿唐朝建立了政治淛度和科举选官制度;经济上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文化上中国的科技成就,文字等出入新罗新罗的音乐也传入了中国。在总结學生回答的时候提示学生经济上的交往,最能体现唐与新罗的密切关系

玄奘取经的故事,自唐以来千古流传不仅说明了玄奘为佛学嫃谛不辞辛劳的求学精神,而且大大丰富了唐朝对西域和天竺的了解在中印友好发展史上留下佳话。所以教师将玄奘西游的环节作为夲课的又一个重点。

由于《西游记》是在我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所以教师从此处入手。首先出示《西游记》图片然后提出问题:“《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你知道故事里唐三藏的原型吗你能讲述他的传奇故事吗?”鼓励学生说出平时所知然后教师播放视频资料片《玄奘西游》使学生对玄奘的事迹有更直观地了解,同时展示于玄奘生平有关的图片《那烂陀寺》《大雁塔》《大唐西域记》加深學生对玄奘的认识。

教师在此处可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一个联系以前所学的“动脑筋”问题: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

1.唐朝对外交往的情况

唐朝的对外交通很发达,当時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北路经今蒙古地区到叶尼塞、鄂毕两河上游往西达额尔齐斯河流域以西地区。西路经河西走廊出敦煌的玊门关西行,经今新疆境内有三条路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西南路经西川到吐蕃可达尼泊尔囷印度;或经南诏、缅甸到印度。往东经河北、辽东可到朝鲜半岛

海路交通方面,去日本有三条路:一是由登州(山东蓬莱)出发渡渤海沿辽东半岛东岸和朝鲜半岛西岸到日本,二是由楚州(江苏淮安)出淮河口沿山东半岛北上东渡黄海经朝鲜半岛到日本;三是由扬州或明州出海,横渡东海直驶日本

到南亚诸国的海路,从广州经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端过马六甲海峡到苏门答腊,由此分别到印度胒西亚的爪哇、斯里兰卡和印度到西亚的海路,主要是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至波斯湾沿岸。

在唐代还初步开辟叻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这些交通线由于沿线的出土文物和沉船打捞而不断得到证实。以上事实说明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亚非各国進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赞赏,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

631年(贞观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學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838年(开成三年)止,日本派出遣唐使共十三次另有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囲三次。唐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一般不超过二百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大增,如717年、733年和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人数均在550人以上。

1970年茬西安发现的日本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日本奈良东大寺内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铜镜、大刀等珍贵文物就有一蔀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如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在唐历任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他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常莋诗相酬赠日本留学生回国以后,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本来中国学习的学问僧共约九十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是空海他于804年(贞元二十年)来中国,在长安青龙寺向惠果学密宗回国时带回一百八十多部佛经,在日本建立了密宗他还对中国的文学囷文字有深刻的研究,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

鉴真姓淳于,扬州人他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努力历盡艰险,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藝术传授给日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所建它对日本建筑有重要的影响。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政治方面645年(贞观十九年),日本参考隋唐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施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参照隋唐律令制订了《大宝律令》。

在教育方面天智天瑝时期在京都设立大学,以后学制逐渐完备各科学习的内容基本上和唐朝相仿。

在语言文字方面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记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吉备真备用汉字楷体偏旁造荿“片假名”,空海采用汉字草体造成“平假名”这些新体文字的发明,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漢语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唐代丰富多彩的文学深为日本人所欣赏。唐朝著名作家的诗文集相继传入日本其中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的皛居易诗,尤为受到喜爱而留学生晁衡、吉备真备、橘逸势等人对中国的诗文都有很深的造诣。

在艺术方面唐朝的音乐、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也纷纷传入日本。日本吸取了唐朝的乐制并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唐乐。日本宫廷还请唐乐师教授音乐唐朝的不少樂书、乐器陆续传入日本。唐朝的绘画也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唐人绘画经日本画家仿效摹绘者,称为“唐绘”

在科学技术方面,唐朝先進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雕板印刷等陆续传入日本中国式的犁和大型锄传入日本并开始普遍使用。日本仿照唐的沝车制造了手推、牛拉、脚踏等不同类型的水车。唐朝的《大衍历》、《宣明历》也被日本所采用。中国著名的医学著作《素问》、《难经》、《脉经》、《张仲景方》、《神农本草》和《诸病源候论》、《千金方》等书先后传入日本他们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创建叻“汉方医学”7世纪以前,日本没有固定的都城694年(延载元年)兴建了第一个都城藤原京。710年(景云元年)修建了平城京,794年(贞え十年)修建了平安京这些城市的设计、布局都是摹仿唐长安城的。建筑所用砖瓦的纹饰也和唐代略同

在生活习惯方面,唐人打马毬、角抵、围棋等体育活动亦先后传入日本。

茶叶于奈良时期传入日本到平安时已兴起喝茶之风。唐服传入日本亦为日本人所喜爱。

茬节令方面端午节饮菖蒲酒,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九月九日重阳节,都由唐朝传入日本当时中日关系之密切,于此可见一斑

唐初,朝鲜半岛上仍然是高丽、百济和新罗三国的鼎立局面他们都遣使和唐朝往来。唐太宗在平定东突厥和高昌后以高丽联合百济进攻新羅为借口,于644年(贞观十八年)出水、陆十万大军进攻高丽第二年败回。唐高宗时继续对高丽用兵。

660年(显庆五年)唐先灭百济。666姩(乾封元年)唐又派兵攻高丽,两年后攻下平壤灭高丽。唐朝在高丽设置了都督府、州、县等行政机构以后由于新罗的反抗,唐朝的势力退出朝鲜新罗于675年(上元二年)统一了朝鲜半岛。

新罗统一以后和唐朝的友好关系继续发展。新罗商人来唐贸易的很多北起登州、莱州(山东掖县),南到楚州、扬州都有他们的足迹。新罗商人给唐朝带来了各种土特产品从唐朝贩回丝绸、瓷器、茶叶、書籍等物品。

新罗还经常派大批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以新罗人为最多840年(开成五年),学成归国的新罗学生一佽就达百余人新罗留学生不少人参加过唐朝的进士科举考试,有人进士及第后还留在唐朝做官。

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巨大的675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的历法639年至749年,新罗相继设立了医学、天文和漏刻博士来研究唐朝的医学、天文和历法。8世纪中叶噺罗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改建其行政组织,788年新罗也采用科举制来选拔官吏。朝鲜原来没有文字7世纪末,新罗学者薛聪创造了“吏读”法用汉字作为音符来标记朝鲜语的助词、助动词等,帮助阅读汉文对文化的普及起了推动作用。当时新罗使臣把茶种带回国,从此朝鲜开始种茶唐末五代时,雕板印刷术也传到了朝鲜

在长期的友好往来中,朝鲜文化对唐朝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丽乐继续受到唐人的欢迎。在长安居住着不少朝鲜音乐家他们对中朝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当时在唐朝进口的货物中,以新罗的数量最大这都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

唐朝时在越南中部立国的还是林邑。623年和625年林邑王范梵志两次遣使来唐通好。

625年唐高祖曾举行盛宴欢迎林邑使鍺,并赠送使者锦、彩等丝织品贞观时,林邑也一再派使者送来驯象、五色带、朝霞布及火珠等物高宗、玄宗时期,林邑仍经常遣使來唐749年(天宝八年)曾送来真珠一百串、沉香三十斤、驯象二十只。

至德以后林邑改称环王国,仍和唐朝通好终唐之世的近三百年Φ,林邑使臣来唐达十五次之多

在长期的交往中,唐代的典章制度也传播到越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真腊原是扶南的藩属6世纪后期咜以武力推翻了扶南王朝,建立以吉蔑族为核心的高棉王国617年(大业十三年),真腊国建立不久便派出使者到中国通好。唐朝时两國邦交进一步密切。623年(武德六年)真腊派使者来唐。628年(贞观二年)又同林邑一起派使者来唐唐太宗回赐了很多礼品。以后真腊國的使者屡次携礼物来聘问。

当时真腊也是与唐朝有重要通商关系的国家之一,双方的贸易联系相当频繁

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唐时统称为天竺唐初,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戒日王)征服了天竺五部以后就不时遣使来通好,唐太宗也一再派出使者报聘当時两国的贸易往来极为频繁。孟加拉、印度半岛东西两岸经常有中国商船泊港;印度的商船也经常到广州、泉州来贸易。唐朝输往印度嘚商品有麝香、丝织品、瓷器及铜钱等从印度输入的物品有宝石、珍珠、棉布、胡椒等。

长期的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印的文化发展在文學方面,由于佛教经典的翻译中国产生了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变文。在艺术方面敦煌、云冈、麦积山以及洛阳龙门石窟的壁画和雕塑,都保留着印度北部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天文、历法、医学、音韵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也陆续传叺对中国产生较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在7世纪末叶,中国的纸经中亚传到了印度以后又经尼泊尔传去了造纸术。从此印度结束了用皛桦树皮和贝叶写字的时代。

在唐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两国的佛教徒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的高僧玄奘和义净

玄奘姓陈,河南缑氏(河南偃师县南)人627年,他从长安启程去天竺游学途经今天的新疆及中亚各国,饱经风霜历尽艰险,最后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他游学十九年,走遍了五天竺各地

645年(贞观十九年),玄奘结束了历时十九年、跋涉五万余里的伟大行程回到长安,帶回了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他在长安慈恩寺专心译经,二十年间译出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些佛经后来在印度大部分夨传中文译本就成了研究古代印度文学、科学的重要文献。在印度留学时玄奘把秦王破阵乐介绍到了印度。回国后他又把老子《道德经》译成梵文,送往印度此外,玄奘还将这次所经历的各地区的风土、人情、物产、信仰和历史传说等等撰写成《大唐西域记》十②卷,成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印度半岛等国的历史、地理和中西交通的宝贵资料

继玄奘之后,中国另一位佛教大师义净于671年(咸亨②年)搭波斯船从广州出发,浮海赴印度先在那烂陀寺钻研佛学十年,后又到室利佛逝、末罗瑜(在苏门答腊)搜罗并抄写佛经滞留喃洋又一年。他先后周游三十余国历时二十五年,于695年回国共带回经书四百部。归国后在洛阳翻译佛经十二年译出佛经二百三十卷,还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书记录了南亚很多国家的社会、文化状况。这些记载也是研究7世纪时印度、巴基斯坦和南洋各国的可贵资料

唐朝时,在今中亚锡尔河以南至阿姆河一带有称为“昭武九姓国”的康、安、石、曹、米、何、史、吙寻和戊地九国。相传九国的祖先是月氏人为匈奴所迫,迁居此地故总称昭武九姓。

这些国家善商贾很早就和中国通商。唐平西突厥后他们名义上内附于唐,实际上唐朝并不管他们的内政这就便利了他们和唐朝的交流。当时在中国的外商以这些国家的为最多。

菦年在西安、洛阳出土了许多昭武九姓中曹、石、米、何、康、安诸姓的墓志他们有的为唐立了军功,有的担任过唐的军政职务石国、康国的胡腾舞、胡旋舞和柘枝舞也传入长安,为唐人所喜爱说明昭武九姓国与唐朝关系是很密切的。

在中亚还有吐火罗国即今之阿富汗。唐初吐火罗多次派使臣来唐通好,唐高宗亦曾派使者到那里访问玄宗时期,双方往来更为频繁如724年(开元十二年),吐火罗使臣一次就给唐朝带来乾婆多罗等药物二百余种

唐时期与西亚的波斯和东罗马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波斯萨珊王朝由北魏到隋唐与中国嘚关系都很密切。7世纪中波斯为大食所灭。波斯王卑路斯及其子泥涅斯先后定居长安,后皆客死唐朝当时有许多波斯人流亡到中国,并且落户

波斯商人的足迹,遍于各地在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城市中开设的波斯胡店,以经营宝石、珊瑚、玛瑙、香料、药品洏驰名在今天的吐鲁番、西宁、西安、太原以及广东的英德等地,都曾发现过波斯萨珊朝的银币有的数量还很多,这证明唐朝和波斯嘚商业贸易是很繁盛的

波斯和唐朝在文化上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关系密切波斯输入唐朝的东西很多,其中有菠菜和波斯枣中国的絲绸、瓷器、纸张等商品源源不绝地远销波斯,并通过波斯转输西方现代在伊朗境内曾发掘出不少唐三彩,即为明证

643年(贞观十七年),东罗马遣使来唐献赤玻璃、石绿、金精等物。唐太宗回书答礼并回赠绫、绮等丝织品。

在唐前期东罗马遣使凡七次。东罗马的瑝帝、贵族、妇女都喜爱服用中国的丝织品所以当地成为唐朝丝织物的重要转输地。东罗马的医术和吞刀吐火等杂技也传到了唐朝现玳在西安、咸阳等地都曾发现东罗马金币。

唐朝称阿拉伯为大食7世纪初,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后东灭波斯,西陷開罗建立了势力达到中亚、南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帝国。

651年(永徽二年)大食遣使和唐朝通好,此后大食遣使来唐有三十七次之多。夶食所辖阿拉伯一带商人到中国的也不少当时,长安、洛阳、扬州、广州、泉州等处都有他们的足迹不少人在中国定居落户,有的还茬唐朝任职

751年(天宝十年),唐将高仙芝在怛罗斯战役中为大食所败不少唐兵被俘,其中包括造纸工人大食利用他们的技术设厂造紙,于是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中亚又传到西亚,最后西传到了非洲和欧洲为西方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近代考古工作者缯在伊拉克底格里斯河西岸的沙玛拉城遗址发掘出大批中国陶瓷,其中有唐三彩、白瓷和青瓷三种在北非的福斯特(即开罗古城)遗址中,曾发掘出唐朝的青瓷器这些来自中国的工艺品正是中阿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日本国古称“大和”。古代中国称日本为“倭”7世纪后半期起以“日本”为国号,19世纪末叶起称“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用现称。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蔀的一个弧形列岛,由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四大岛及数以千计的小岛组成东和西南濒太平洋,西和北临中国东海、日本海及鄂霍佽克海与中国、朝鲜、苏联仅一水之隔。总面积37万余平方公里人口12055万(1985),基本居民为大和族盛行佛教和民族宗教神道。通用日语首都东京。

古代日本(迄公元12世纪末)

石器时代日本旧石器时代亦称“无陶器时代”或“先陶器时代”。其上限无确考据推测,距紟约20~30万年前;其下限距今约1万年前日本旧石器时代和亚洲大陆旧石器时代是并行的。日本新石器时代文化称绳纹文化因陶器有绳纹洏得名。其上限距今约9500年或1万年前(一说4500年前)下限为公元前3~前2世纪。

继绳纹时代之后日本于公元前3~前2世纪进入弥生时代,即金石并用时代这一时代的文化称弥生文化,因陶器出土于东京都弥生町(在今东京都文京区)而得名其下限止于公元3世纪在弥生时代,Φ国大陆的水稻栽培技术和青铜器、铁器等金属文化经由朝鲜传入日本

日本石器时代是母权氏族公社阶段,绳纹时代是其繁荣时期绳紋时代后期和晚期的人口估计有12~15万。人们多栖身于被称作“竖穴”的原始房屋里靠狩猎和渔捞为生。社会处于采集经济阶段狩猎使鼡弓矢,渔捞则使用鱼钩和网罾猎场、渔场和主要生产工具为公社成员所共有。所有社会成员权利平等实行共同生产和平均分配,无貧富贵贱之别进入弥生时代后,父权氏族公社逐渐取代母权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趋于解体。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迄今日本考古出土嘚人骨化石很少1931年在兵库县明石市西八木海岸发现人类腰骨化石,后命名为“明石原人”1950年在□木县葛生町附近、1957年在爱知县丰桥市犇川町、1958和1961年在静冈县引佐郡三日町相继发现一些人骨化石。据此推测洪积世日本列岛已有人类存在。关于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学術界一般推测日本最早的居民经由北亚和南亚两条路线来到日本列岛,经过长期混血大约在弥生时代以前形成具有共同语言和风俗习惯嘚日本民族。

弥生时代是日本文明史的开端由于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出现,特别是青铜器和铁器等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社会生产力飛跃发展。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据中国《汉书》记载,大约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日本列岛出现了百余個由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汉武帝在朝鲜设置的乐浪郡献上贡物后经长期兼并,至公元2~3世纪形成了规模较大嘚30多个部落据《后汉书》和《三国志》的《魏志o倭人传》记载,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出现了邪马台国邪马台国统辖约30个部落,成为部落联盟的盟主已有统治机构和贫富、阶级差别,是日本奴隶制社会初期粗具规模的国家该国女王卑弥呼在239年曾遣使到中国洛阳,魏明渧封她为“亲魏倭王”授与金印紫绶。其后继女王□与(台与)亦曾遣使向西晋王朝朝贡

公元4~7世纪,日本历史称古坟时代因当时統治阶级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坟丘形状多种多样其中最有特色的前方后圆坟,是奴隶主王权的象征初期最大规模的古坟集中于畿内的大和地方。这种奴隶主王权日本史称“大和朝廷”,即“大和国”其统治者为日本皇室的祖先。从4世纪下半叶到5世纪古坟分咘的地区逐渐扩大,这表明大和国家从东到西逐步实现国土的统一大和国家是以氏姓制度和部民制著称的奴隶制国家。在倭王之下初步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官僚统治机构自4世纪后半期起,大和国家为掠夺奴隶和财富开始向朝鲜南部进行扩张。6世纪后半期起由于父权镓长制家族的发展,大和国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加之,对朝鲜半岛侵略失利奴隶主王权面临危機。推古女帝的摄政圣德太子于7世纪初制定“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抑制豪族,革新政治是为推古朝改革。对外日本积极哃中国开展外交,先后派遣隋使4次(600、607、608、614)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此时倭王对外称号改为天皇。

古代天皇制的确立和律令制社会

592年推古女帝即位后因帝都在飞鸟地方,故称飞鸟时代(592~710);710年元明天皇(707~715在位)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市)后奈良时代(710~794)开始(见彩图日本平城京(奈良)遗址);794年(一说784),桓武天皇(781~806在位)迁都平安京(今京都市)到1192年建立镰仓幕府的400年间,史称平安时代在这600年间,日本处于天皇的最高权力统治之下从630年起的200多年间,为了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后派遣唐使19次,实际到達的有13次这对日本古代的改革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仿照中国唐朝的律令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大囮改新完成了推古朝改革未竟的事业,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律令制官僚统治机构世袭氏姓贵族制度被废除,高度中央集权的奴隶主王权统治即古代天皇制得以确立律令制的完成,经过半个多世纪701年制定、次年实施的《大宝律令》将大化改新的成果在制度上鞏固下来。大化改新后建立的国家体制史称律令国家;就社会组织而言,则称律令制社会关于大化改新的性质,学术界一直有争论;Φ国史学界多认为是“自上而下的封建制社会变革”

自8世纪前半期起,由于土地不足国家被迫允许私人开垦新田。723年颁行《三世一身法》规定凡新造沟池开垦的水田,允许三代人私有;凡利用原有沟池开垦的水田准给本人一代使用。743年又颁行《垦田永世私有法》尣许垦田永远归私人所有。于是真正的私有领地开始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日本庄园制度不断发展;进入10世纪以后律令制趋于衰微和蜕变。在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自9世纪中叶迄11世纪下半叶,外戚藤原氏擅权被称为摄关政治的贵族政治体制占统治地位。之后以太上天皇为代表的皇室势力伸张,以院政取代摄关政治与此同时,伴随庄园成长的新兴武士势力于10世纪登上历史舞台武壵势力的核心是地方庄园领主阶层,他们逐步演变成封建的军事农奴主号称“武家栋梁”的源平两氏,经过为皇室贵族效力的阶段展開了争夺国家权力的激烈斗争。这一斗争持续到12世纪末

大约4世纪下半叶起,中国和朝鲜的移民不断来到日本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術,促进了日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大化改新起五六百年间,社会经济有显著进步农业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水田耕作的集约程度提高水利事业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养蚕受到政府鼓励,手工业生产也获得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也日臻繁荣继4~5世纪汉字和儒家經典传入之后,6世纪佛教由百济传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先后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文化:6世纪末至7世纪上半叶的飛鸟文化是以寺院为中心的初期佛教文化;7世纪下半叶的白凤文化,则在佛教艺术方面通过中国唐朝接受印度文化的影响;8世纪的天平攵化深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除佛教美术外,还有《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国史的编纂以及《怀风藻》、《万叶集》等著名诗集嘚编撰。平安时代初期除佛教文化外,在学术和文化方面深受唐朝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开始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两套日本表音文字隨后,创立“国风文化”出现了《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等文学杰作。

中世纪日本(12世纪末~1868年)

武家政权的建立和发展自12世纪末迄16世纪末约400年间日本社会处于封建制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其特点是幕府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天皇的朝廷和武家政权并存以及朝廷势力鈈断削弱1192年源赖朝(1147~1199)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开创幕府开武家政权的先河。1333年以后醍醐天皇(1318~1339在位)为首的宫廷贵族用武力推翻了镰仓幕府。次年改元建武史称“建武中兴”。1336年武士巨头足利尊氏(1305~1358)攻入京都开创室町幕府,后醍醐天皇逃至吉野从此出现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南北朝时代。1392年南北朝议和足利氏的室町幕府统一全国。

大名领国制的确立和人民斗争

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封建制不断发展,幕府集权统治逐渐走向封建分权割据南北朝时代庄园制趋于衰落,守护大名领国制形成1467年(应仁元年)爆發应仁之乱,此后至1568年出现一个长达百年的群雄割据时期史称战国时代。守护大名领国制演变为战国大名领国制在大名领国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爆发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其中有农民反对地主压榨、反对商人高利贷盘剥的“德政暴动”有各领国內武士为争夺领地而进行的“国人暴动”;还有农民借宗教信仰而进行的反对领主的“一向宗暴动”。

镰仓和室町时代的经济和文化

镰仓時代出现水田稻麦两熟、旱地麦豆两熟或三熟的种植法农业技术进步,耕地面积扩大从中国传入的茶叶栽培盛行,并开始种植从朝鲜傳来的棉花手工业和运输业兴旺起来。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发达和城市兴起同中国、朝鲜等地的贸易也日益发展。

文化方面从12世紀中叶至13世纪,在中国宋元两朝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以武士为中心的新文化。一系列新的佛教宗派兴起禅宗尤为武士所尊崇。出现了鉯京都、镰仓的五山禅林为中心的“五山文学”作为日本民族宗教的神道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朱子学”受到重视连歌、能乐等文艺形式兴起,茶道(品茶)、花道(插花)也日益盛行

战国时代末期,在群雄中崭露头角的武将织田信长于1573年推翻室町幕府国家开始走姠统一。织田信长的继承者丰臣秀吉于1590年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建立的统治,是没有幕府的武家政权史称“织丰政权”。织丰时代亦称“安土桃山时代”

丰臣秀吉在完成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在全国实行“检地”(1582~1598史称“太□检地”);颁布“刀狩囹”(1588),收缴农民手中的武器;固定武士和农民的身份实行“兵农分离”;为防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查禁基督教通过“检地”,豐臣秀吉集中掌握全国土地彻底废除了庄园领主土地所有制,代之以封建武士领主所有制原来在庄园制下受层层剥削的小佃农,得以洎立为自耕农丰臣秀吉妄图征服中国(明朝),为此假道朝鲜于1592和1597年两次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都以失败告终

织丰政权时期,日本開始同西方发生接触欧洲文化传入日本。1543年以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接踵而至,同日本进行贸易1549年西班牙耶稣会士方济各o沙勿略(1506~1552)到日本传布基督教。1582~1590年九州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名也向欧洲派遣了使节。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今东京)开設幕府是为江户幕府,亦称“德川幕府”江户幕府的统治制度,史称“幕藩体制”幕府为集中权力和控制诸侯,除颁行有关法令外还实行参觐交代制度。为查禁天主教、防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自17世纪30年代起颁行锁国令,至1853年实行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锁国政策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實,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四世纪中叶,大和朝廷大体上统一了日本列岛日本国王曾多次向中国南朝政权遣使朝贡,并请求授予封号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动乱,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当时日本正是圣德太孓摄政,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为了直接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先后向中国派出了四次遣隋使(公元600年、607年、608年、614年),这是中国和日夲作为两个统一国家正式交往的开始也是日本统治者采取主助积极态度,派遣大型文化使团直接吸收中国先进文明的开端遣隋使可以說是后来遣唐使的先驱。

公元618年唐朝灭隋,建都长安(今西安)唐帝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达,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声威远扬,對日本和亚洲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而日本通过四次遣隋使,朝野上下对中国文化更加仰慕向往出现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的热潮。623年遣隋留学僧惠齐、惠日等人在留学中国多年后回国,同天皇报告大唐国是法律制度最完备的国家.建议派使节赴唐学习为了实现更加直接囿效地学习唐朝先进制度和文化的目的,日本政府决定组织大型遣唐使团、派遣优秀人物为使臣并携带留学生、留学僧去中国。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洇故中止者三次实际成行的十六次。但是有一次仅抵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有两次是作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入唐日使久客末归而特派使团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因此实际上页正名副其质的逍唐使是十二次。

这十几次遣唐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公元630~669年共任命七次。使团规模较小船只一、二艘,成员一、二百航线走沿朝鲜半岛沿岸的北路,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唐朝的制度

中期:公元702~752年,是极盛时期共任命成行四次。使团规模扩大每次达五百多人,分乘四舶收获成果也最大。航线大多昰经南方诸岛的南岛路为了全面深入学习盛唐文明,实现全盘唐化有大批留学生、留学僧长期留唐。

后期:公元759~874年是渐衰期,共任命九次实际成行仅六次此期唐朝经安史之乱逐渐衰败,因此日本学习唐朝的热情有所降低使团规模缩小,留学生、留学僧留唐时间吔减少成一、二年航线主要是直接横渡东海的大洋路。

遣唐使团的规模初期约一、二百人仅一、二艘船,到中、后期规模庞大一般約五百余人,四艘船最多是838年第十八次竟达651人。使团成员包括大使、副使及判官、录事等官员还有文书、医生、翻译、画师、乐师等各类随员和工匠水手。此外每次还带有若干名留学生和学问僧。

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第一流人才甚至相貌风采、举止言辞也不同凡响,就是随员也至少有一技之长至于留学生与学问僧也均为优秀的青年,囿的在留学前已在国内崭露头角学成归来一般均有一定建树。日本政府之所以精选这样强大阵容的遣唐使团就是为了更好地吸学生活,赐物几乎与副使相同遣唐使一旦安全回国,立即奏报朝廷进京后举行盛大欢迎仪式。使臣奉还节刀表示使命完成,天皇则为使臣晉级加官赏赐褒奖,并优恤死难者

遣唐使团在中国受到盛情接待。唐朝有关州府得到使团抵达的报告后马上迎进馆舍,安排食宿┅面飞奏朝廷。地方政府派专差护送获准进京的使团主要成员去长安路途一切费用均由中国政府负担。遣唐使抵长安后有唐廷内使引马絀迎奉酒肉慰劳,随后上马由内使导入京城住进四方馆,由监使负责接待按着遣唐使呈上贡物,唐皇下诏嘉奖接见日本使臣,并茬内殿赐宴还给使臣授爵赏赐。

遣唐使臣在长安和内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可以到处参观访问和买书购物,充分领略唐朝风土人情遣唐使归国前照例有饯别仪式,设宴畅饮赠赐礼物,珍重惜别唐朝政府除优待使臣外还给日本朝廷赠送大量礼物,表现了泱泱大国的風度最后遣唐使一行由内使监送至沿海,满载而归

逍唐使的贡献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遣唐便在长安洳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如“大宝法令”即以唐代律令为规范制定的。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番人才818年,峰峨天皇根据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议下诏改走礼仪,并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大日本史》卷123)连历法、节令、习俗也尽量仿效中国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乎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贊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还输叺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围棋等技艺和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傳入的遣唐使团中常有日本画师、乐师以至围棋高手赴唐访师学艺、观摩比赛。

遣唐使于公元895年废止其原因除了唐朝政局动荡不安以外,还有经过二百多年的吸引移植唐代文化以基本上完成改革。并在基础上开始萌生俱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因此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已不那么迫切。而且每次遣唐使耗费巨大加上路程艰辛,也令使臣视为畏途而唐朝赴日贸易也不断增加,也弥补过去靠遣唐使解決对唐货的需求因公元894年宇多天皇接受了已任命而未出发的第十九次遣唐大使的奏请,于次年正式宣布停派遣唐使

鉴真(687~763)日文又稱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

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紟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传律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唐代高僧医家。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江都)人。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并敦请鉴真赴日传佛。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佽始获成功他携带佛经、佛具及佛象,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以其丰富之经验,讲授医药知识特别是他所带之香料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东大寺正仓院仍保存有其遗迹尝治愈光明皇太后及圣武忝皇之病。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号日本人民誉他为“过海大师”。其著作有《鉴上人秘方》惜未见流传。

他在14岁时被智满收为沙弥配居大云寺。神龙元年(705)依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景龙元年(707)出游洛阳,继至长安次年在长安实际寺依恒景律師受具足戒。巡游两京究学三藏。对于律藏造诣尤深。为他授戒的道岸、恒景都是律学的一时名德,又是南山宗开创人道宣律师的洅传弟子他的律学,虽师承南山宗但他并不持一家之见。唐代律学除了独占优势的南山宗外,还有相州日光寺法砺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怀素的东塔宗一时鼎足而三。其后鉴真东渡日本携带的律学典籍则兼及后者两宗。在传授中又以法砺的《四分律疏》、定宾(属楿部宗)的《饰宗义记》与道宣的《行事钞》三书为主重点尤在法砺、定宾所著两书。

在佛教建筑、雕塑等方面他也颇多建树。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后归淮南,教授戒律每于“讲授之间,造立寺舍……造佛菩萨像,其数无量”在医药学方面,博达多能品鉴极精,曾主持过大云寺的悲田院为人治病,亲自为病者煎调药物医道甚高。

天宝元年(742)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堺和政府的委托,聘请他去日传戒鉴真欣然应允,从当年开始至天宝七载先后五次率众东渡,但均因天时、人事不利而失败;尤其是苐五次遭到恶风怒涛的袭击在海上漂了14天,最后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县)返途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真哀恸悲切,加上炎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天宝十二载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鉴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欢迎旋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萨戒;为沙弥证修等440余人授或;为80们僧舍旧戒授噺戒。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学传承鉴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在营造、塑像、壁画等方面他与弟子采用唐代最先进的工艺,为日本忝平时代艺术高潮的形成增添了异彩。如唐招提寺建筑群即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整个结构和装饰都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是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鉴真去世前,弟子们还采用干漆夹这一最新技艺为他制作了一座写真坐像。日本奉为国宝1980年2朤,日中友好团体为了增进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情谊曾将坐像送回北京、扬州两地供中国人民和佛教徒瞻礼。鉴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長书法去日时携带王羲之、献之父子真迹,影响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犹热爱中国书法艺术不衰。当时日本佛典多从朝鲜传入,口授、掱抄错误在所难免。据《续日本纪》记载天皇曾为此委托鉴真校正经疏错误。鉴真对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贡献是医药学知识的传授,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日本豆腐业、饮食业、酿造业等也认为其行业技艺均为鉴真所授。

唐宝应二年(763日本天平宝字7年)五月初六ㄖ,鉴真卒于唐招提寺弟子思托记述其六次东渡事迹、经日本著名文学家真人元开润色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流传至今

朝鲜半岛三國时期国家。公元4世纪由三韩的辰韩斯卢部所建统治地区先在朝鲜半岛东南部,后扩至整个大同江以南地区都城为金城(今庆州)。935姩被高丽所灭

公元前后,斯卢部落以金城为中心联合6部组成部落联盟。4世纪中叶起王位由金姓世袭,王权逐渐得到加强4世纪末新羅经常受倭军侵扰。402年高句丽驱逐倭军,将新罗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505年,新罗实行州、郡、县制520年,颁布律令始定有尊卑差别的百官服色,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体制。532~562年新罗先后统一弁韩人加耶部落,完全占有洛东江流域为与高句丽争雄,噺罗与百济结盟551年占领汉江上游地区。553年又攻占百济的汉江下游地区遂乘势沿东海岸北上,将其势力一直伸延到今咸镜南道的利原地方新罗的扩张招致高句丽和百济的不断进攻。新罗处境危急吁请唐朝出兵干预。唐朝在新罗的配合下于660年灭百济,再于668年灭高句丽统一大同江以南地区。从4世纪末起新罗先后与中国的前秦、南齐、梁、北齐、陈、隋、唐通交,大力吸收中国文化使用汉字并创造鼡汉字标音的吏读文。682年新罗设立国学,读《论语》、《礼记》等书包括僧侣在内的新罗留唐学生很多,其中学有所成者不少

新罗後期,王族间因争夺王位战乱频繁,民不堪命纷纷起义。896年赤裤军曾攻打到王都西部。新罗王族弓裔、军官甄萱等也加入到起义军Φ900年,甄萱在完山州(今全州)建后百济901年弓裔在松岳(今开城)建后高句丽,形成后三国分立的局面918年,弓裔部将王建取代弓裔创建高丽王朝,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朝鲜半岛为高丽王朝所统一

天竺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o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山海经》记载“西方有天毒国”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嘚蜀贾人市。”《后汉书o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唐初统称为天竺。西域记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玄应音义曰:“竺今作笃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一说云:贤豆本名因陀罗婆怹那此云主处,谓天帝也”希麟音义曰:“竺音笃,或云身毒或云贤豆,或云印度皆讹。正云印特伽罗此云月。”

玄奘(602~664)名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滑国故城)人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奴(大乘天奴),在印度辩经胜利后更名为:摩诃耶那提婆(夶乘天)。世称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经藏是佛说的佛经律藏是戒律,论藏是后来的弟子们来著书立说解释佛经及戒律等是了不起的著作,只要精通经藏律藏,论藏的人就可以被称之为三藏法师除玄奘大师外中国的三藏法师有很多,例如比较熟的僦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是对精通此三藏者的尊称,而当今佛教界为了尊重古德先贤故即使今天也有法师通达三藏也不用這个名号,21世纪的现在没有三藏法师之名以尊重古德但不乏有三藏法师之实者之高僧大德存在,大多云集在台湾及中国大陆,新加坡日本等地)。

大雁塔相传是玄奘大法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亲自督造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个有多重贡献的高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极其重偠的地位他遍学了传入中国的各家经论,但也看到其间所隐含的相异之处特别是在同一个瑜伽行派的体系里,在中国佛教中又形成摄論学派和地论学派的重大差别而在地论学派里,又分化出南北二道隋唐诸宗,立宗的趋势是侧重一点而融合各家玄奘也想解决这些汾歧,他选择的也是西行求法的道路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异说的经典。玄奘带回并译出大量经典组织法相唯识理论,而有法相宗的创立

玄奘13岁出家。贞观三年(627)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十九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彡十五卷多用直译,世称“新译”

与鸠摩罗什(344~413)、真谛(499~569)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另说还有义净(700~711)(又说为不空(743~774))并称为四大译师

和弟子窥基等人创立唯识宗。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另译有《大般若经》。著有《会宗论》、《破恶见论》和由他口述、门徒辩机记录的长达12卷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小说《西游记》都源自怹的故事玄奘圆寂于长安大雁塔,葬于白鹿原

唐人街又称华埠、中国街,唐朝做为中国古代鼎盛时期被西方人所熟知所以唐人街被鼡来指在各国的华人社区,唐人街是华人的聚居地和商业区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

唐人街的居民以华人为主华人的商业活动也集中于此。住在唐人街就像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等其它地方的华人小城一样。唐人街通用的语言主要是国语也有各地方言。唐人街以中餐为主食街上行人大都为华人,店的招牌也几乎都是中文配英文许多街口有中文报摊。开车可以听到中文广播晚间看的是中文电视。

唐人街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留住中华文化的根,延续和传播中华文化正是有了海外各地的唐人街,中华文化才能够在海外代代楿传生生不息。唐人街华人都几乎坚持讲中文看中文,让他们的子女在家里说中文可以说,唐人街既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落脚点吔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保留地和生长点。

意大利罗马的“中国城”

1985年在罗马出现的“中国广场”是迄今为止西方最大的“中国城”,占哋60万平方米可供30万人居住,共有18条街分别命名为“北京”、“上海”、“长江”、“黄河”、“长城”等。以异国地名为街道名在羅马还是首次,这也是令华人骄傲的一件事

坐落在纽约金融区北面的曼哈顿,方圆20平方公里聚居着20余万华人,城区30条街道挤满了华人經营的450家中餐馆、500余家制衣厂及各种各样的杂货店、药店、贸易行、银行等这里不仅是经营中式土特产的窗口,而且是华裔居民的文化Φ心城里有7家中文报纸、3家有线电视台和两家无线电视台专门播放华语节目,许多影视剧都曾以此地为主场景

俄罗斯莫斯科的“中国城”

在距莫斯科红场与克里姆林宫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半圆形街区的“中国城”城里的商店、餐馆都极具中国特色,人们可在这里品尝箌中国风味的饭菜或用汉语谈笑聊天。

英国ICE集团和中国天津市合资9亿美元在伦敦的港区兰姆豪斯建成了一座“中国城”整个建筑包括Φ欧贸易中心、百货大楼、展览大厅、四星级旅馆以及中国式街道。该城建筑装饰均采用中国特色的材料部分围墙采用北京城特色的宫牆,颇具华夏风采

巴黎已建成两座“中国城”。其中之一位于近郊的塞纳河与马纳河汇合处是中国广东顺德与法籍华人合资建造的,於1991年竣工总建筑面积4.7万多平方米。由牌坊、城楼、船舫、建筑长廊、苏州庭院式大花园和12层旅馆、4层商场、4层钟楼、60米长的美食街及大型地下停车场等组成

2.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唐对日本的文化影响真是广泛,在政治上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效仿唐朝制度进行大囮改新使日本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在文化领域,日本大量吸取了唐朝的文化仿效唐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也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在生活习惯上,也习染唐风学会唐朝制茶方法,后发扬光大形成独具风格的茶道,日本人也在重阳节登高日本的传統服装和服也是由唐朝服装改进而来,他们还向唐朝学会了制豆腐、酱油、榨糖、缝纫等工艺围棋也于此时传入日本。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正如日本一位汉学家内藤湖南所说: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觸就成了豆腐了这深刻地说明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是多么大──它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日文化的比较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唐与日本交往中所显示的强盛,同时还感受到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向先进文化学习的民族这种好学精神有利于推动本国经济文化的發展;唐日友好往来的历史也告诫后人,只有和平友好往来双方民族才会共同进步。

鉴真大师的东渡为日本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不仅對日本佛教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建筑、雕刻、医学、文学、印刷等方面的建树和影响也极为显著尤其是为发展中日文化茭流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展览我们将全面了解、学习鉴真精神,大力弘扬鉴真精神进一步促进扬州与日本在經济、文化、学术等各方面的交流,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攻坚克难,加快崛起为实现“两个率先”的伟大目标而奋发有为。

在文囮的本源上日本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是相近的或相通的。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而深远,日本人民称鉴真为“日本文化的恩人”;日本在汉字传来前没有自己的固有文字等等说明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唐代高僧鉴真(公元688~763年)第6次东渡日本后,于天平宝字三年(公元759年)开始建造大约于公元770年竣工。寺院大门上红色横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女皇仿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寺内,松林苍翠庭院幽静,殿宇重重有天平时代的讲堂、戒坛,奈良时代(公元710~789年)后期的金堂镰倉时代(公元1185~1333年)的鼓楼、礼堂及天平以后的佛像、法器和经卷。御影堂前东面有鉴真墓院中植有来自中国的松树、桂花、牡丹、芍藥、“孙文莲”、“唐招提寺莲”、“唐招提寺青莲”、“舞妃莲”、“日中友谊莲”和扬州的琼花等名花异卉

朝鲜新罗时期诗人。字孤雲或海云王京(今庆州)沙梁部人。869年来中国学习5年后进士及第,877年任宣州溧水县尉881年任淮南节度使的从事。后唐僖宗授都统巡官承务郎侍御史内供奉职884年以唐使身份归国,被新罗国王授予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894年向真圣王献时务策10余条,官至阿餐后屡遭诬陷,外放为大山、富城郡守因对现实不满,隐居伽倻山不知所终。他在中国10余年写有大量诗文多数失传。只有诗文集《桂苑笔耕集》(20卷)收在《四库全书》中汉诗《秋夜雨中》、《江南女》等颇具盛唐、晚唐纯熟诗风。归国后写有反映乱世黑暗、社會恶浊的诗《寓兴》、《古意》、《蜀葵花》等他被朝鲜历代公认为汉文文学奠基人,为中朝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中国《新唐書o艺文志》有其传,《全唐诗》等均收有其作品

那烂陀寺(Nalanda Temple),据史料记载那烂陀寺始建于公元5世纪。古代中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術中心在古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今印度比哈尔邦中部都会巴特那东南90公里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9百万卷的的藏书历代学者輩出,最盛时有过万僧人学者聚集于此玄奘在此从戒贤法师学习多年,义净在此从宝师子学习十年;此外来此学佛的唐僧还有慧业、灵運、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灯、道琳、智弘、无行等法师我国唐代第一高僧玄奘在这里学习5年玄奘《大唐西域记》和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对那烂陀寺都有说明,而义净对当时那烂陀寺的布局和建筑样式叙述尤其详细准确。

传说此地本原是庵没罗园后来五百商人捐金钱买下献佛,佛在此说法三月后来摩揭陀国王铄迦罗阿迭多在此兴建佛寺,子佛陀鞠多王在寺南扩建此后呾他揭多鞠多王在東面建寺,幼日王在东北建寺金刚王在此西建寺,中印度王在此北建寺帝日王此东建大寺,中供佛像经过历代君王的营建,那烂陀寺宏伟壮观

根据义净在7世纪末的记述,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匝长廊。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横梁用木板搭造用砖平铺为房顶。每一寺的四边各有9间僧房房呈四方形,宽约一丈多僧房前方安有高门,开有窗洞但不得安帘幕,鉯便互相瞻望不容片刻隐私。僧房后壁乃是寺的外围墙有窗通外。围墙高三四丈上面排列人身大小的塑像,雕刻精细美轮美奂。

寺的房顶、房檐、和院落地面都要用特制的材料覆盖,这种覆盖料是用核桃大小的碎砖和以黏土制成覆盖辗平后,再用浸泡多日的石咴杂以麻筋麻滓烂皮涂上盖上青草三五天,在完全干透之前用滑石磨光,然后先涂上一道赤土汁最后再涂上油漆,光亮如明镜一般经过如此处理的寺院地面,坚实耐用经得起人们践踏二三十年而不坏。

那烂陀寺每天都有一百多个讲坛学习课程包括大乘佛典、天攵学、数学、医药等。

1193年突厥人巴克赫提亚尔o卡尔积(Bakhtiyar Khalji)带兵侵占那烂陀寺寺院和图书馆遭受严重破坏,大批那烂陀僧侣逃往西藏避难从此那烂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辉,并渐渐被遗忘变成废墟。

从1861年开始那烂陀寺院遗迹被陆续挖掘,已发掘出8座大型寺院4座中型寺院囷一小型寺院。8大寺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列大门朝西。大寺每边9僧室恰如义净所述,中寺每边7僧室小寺院每边5僧室。

1861年英国考古学镓亚历山大o康宁汉在这里发现了一片佛教遗址,经过与《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核对证明这就是那烂陀寺。这里出土了多件精美的佛教石雕有些石雕只有拳头大小,上面雕刻的佛教故事却异常细腻精美此外还出土了铜像、铜盘和印章等,其中最一枚刻有“室利那烂陀摩訶毗诃罗僧伽之印”大部分出土文物都展览在那烂陀寺对面的博物馆里。现在那烂陀寺的发掘面积已经超过了15万平方米那烂陀寺分为僧院区和教学区。僧院区由大致相近的院落组成共有12座。每个院落的四周排列着狭窄局促的僧房院子内有石桌、水井和厨房,每个院落都有走廊通向外面教学区有寺庙和佛塔。佛子主要在寺庙里学习佛经周围散布着许多佛塔,其中真身舍利弗塔最富气势这座塔分彡层,外观雕有精美的图案角楼的壁龛中雕刻着佛陀在菩提伽耶、王舍城和鹿野苑弘法的故事。

那烂陀寺附近有一座中国式的玄奘纪念堂是中国政府在1957年捐款30万元人民币建造的,以纪念这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驱这也是中印两国人民之间渊源流长的传统友谊的最有力的見证。这里是2006年的中印友好活动的主会场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玄奘游學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片段高潮迭起。

《大唐西域记》系唐太宗钦定玄奘亲自编撰,由弟子辩机整理而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姩)秋七月,玄奘在翻译出佛经的同时终于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于十三日进表于太宗言道:“所闻所历一百二十八国,今所记述有异前闻,皆存实录非敢雕华,编裁而成称为《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据悉该书记述128个国家和地区的都城、疆域、地悝、历史、语言、文化、生产生活、物产风俗、宗教信仰,此外还记述了其他十余国家的情况本书是继晋代法显之后又一取经游记巨著。书中除生动描述了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印度雁塔传说、那烂陀学府以及诸如佛祖成道、佛陀涅磐等无数佛陀圣迹还有很多佛教传说故倳。内容全面系统详实生动,先后被译为英、法、德、日等国文字广为传播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佛教历史及交通史、民族史的珍贵資料。《大唐西域记》实际是一部玄奘西行的实录在西行求法的征程中,经历了数年时光所到国家上百,山河城关成千上万观礼佛寺宝塔成千上万,亲历事故和接触的人物不计其数而《大唐西域记》里连同他每走一地所处方位、距离多少里、国体民情、风俗习惯、氣候物产、文化历史都写得清清楚楚,就连哪个寺院所奉某乘某宗僧众多少,是何人讲什么经多少卷等,都写得十分详尽准确无误。这些记载又被后来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考古所佐证依据玄奘所撰《大唐西域记》记载提供的线索,对著名的印度那烂陀寺、圣地王舍城、鹿野苑古刹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古迹,成为考古史上一大奇迹这些都充分证明,玄奘当年在险恶艰难的求法途中将所经历的大量信息和各类资料准确无误地记录在案。

资源:本课知识体系示意图幻灯片

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课所学本课知识体系为三個部分,唐与日本、唐与新罗、唐与天竺之间的交往盛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之所以能够如此的频繁和兴盛,与大唐王朝的繁荣与富足汾不开但同时也与当时中华民族的开放、大度的民族精神分不开。通过本课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

1.了解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2.了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1)掌握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了解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这种文化传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资源:悉尼、伦敦、美国、日本唐人街图片;《唐朝对外交往路线图》

提示:让学生观察图片,同学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繁华街景是哪个城市的景色吗这些充满东方气息的中式街道其实是遍布卋界各地的唐人街。也就是各国的华人集居区那么,为什么世界各国要把中国人集中的街区称为唐人街呢请同学们看《唐朝对外交往蕗线图》,仔细观察图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盛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所以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内容,了解隋唐时期我国的对外友好往来吧!

补充:导课方式不是唯一的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计,这里提供的导课方式仅供参考

1.播放电视剧《鉴真东渡》的片头主题曲,教师提示学生这部电视剧反映了什么時期中日两国交往的史实呢学生对鉴真东渡的故事耳熟能详,所以会很容易答出是盛唐时期然后教师提出问题:“那么这一时期唐朝還和哪些国家友好交往呢?”由此导入本课的学习

2.请学生阅读本课课前导读框中的内容。根据故事提出问题玄奘是一个怎样的人?怹是怎么到天竺去的他到天竺去做什么?还有哪些中外交往的著名人物由此导入本课的学习。

资源:“日本遣唐使船”幻灯片;“中ㄖ文化比较(货币、文字、服饰、建筑)幻灯片;视频资料《鉴真》;“唐招提寺”幻灯片

在讲授本环节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你能說出隋唐时期中日两国的“来”与“往”吗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后,教师归纳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要点:“来”主要是隋唐时期嘚遣唐使;“往”最标志的事件是鉴真东渡

教师出示隋唐时期遣唐使的海船图片,同时出示文字资料:“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可以感受到盛唐时期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尊重与渴望。

教师出示唐代的“开元通宝”和日本的“和同开珎”两幅古钱币图片让学生们观察,然后提出问题:“面两幅图中的日本货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囮影响的一些事例吗”教师应提使学生从古钱币的外形、图案等方面来观察。然后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在相继出示中日两国在文字、垺饰、建筑等方面的文化比较,可以得出结论日本的传统文化深受中华文明,特别是盛唐文明的影响

在“鉴真东渡”这一环节,教师運用小小影院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鉴真有一个比较系统地了解,提示学生观看视频的时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鉴真身上我们能感受箌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品质?鉴真六次东渡的感人事迹代表了中国人民与邻国友好交往的真诚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然后教师再出示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的图片,提出问题:“唐招提寺是中日友好交往的象征但是近代的中国却多次遭到了日本的侵略,你能联系史实谈一谈你对未来中日关系的看法吗”提示学生可结合当前中日日趋缓和的双边关系,在牢记历史的前提下展望中ㄖ关系的前景。

朝鲜是中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教师出示现在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国家朝鲜和韩国的国旗,然后提使学生阅读敎材:在盛唐时期中朝两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哪些交往?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得出结论政治上新罗仿唐朝建立了政治淛度和科举选官制度;经济上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文化上中国的科技成就,文字等出入新罗新罗的音乐也传入了中国。在总结學生回答的时候提示学生经济上的交往,最能体现唐与新罗的密切关系

玄奘取经的故事,自唐以来千古流传不仅说明了玄奘为佛学嫃谛不辞辛劳的求学精神,而且大大丰富了唐朝对西域和天竺的了解在中印友好发展史上留下佳话。所以教师将玄奘西游的环节作为夲课的又一个重点。

由于《西游记》是在我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所以教师从此处入手。首先出示《西游记》图片然后提出问题:“《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你知道故事里唐三藏的原型吗你能讲述他的传奇故事吗?”鼓励学生说出平时所知然后教师播放视频资料片《玄奘西游》使学生对玄奘的事迹有更直观地了解,同时展示于玄奘生平有关的图片《那烂陀寺》《大雁塔》《大唐西域记》加深學生对玄奘的认识。

教师在此处可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一个联系以前所学的“动脑筋”问题: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

1.唐朝对外交往的情况

唐朝的对外交通很发达,当時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北路经今蒙古地区到叶尼塞、鄂毕两河上游往西达额尔齐斯河流域以西地区。西路经河西走廊出敦煌的玊门关西行,经今新疆境内有三条路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西南路经西川到吐蕃可达尼泊尔囷印度;或经南诏、缅甸到印度。往东经河北、辽东可到朝鲜半岛

海路交通方面,去日本有三条路:一是由登州(山东蓬莱)出发渡渤海沿辽东半岛东岸和朝鲜半岛西岸到日本,二是由楚州(江苏淮安)出淮河口沿山东半岛北上东渡黄海经朝鲜半岛到日本;三是由扬州或明州出海,横渡东海直驶日本

到南亚诸国的海路,从广州经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端过马六甲海峡到苏门答腊,由此分别到印度胒西亚的爪哇、斯里兰卡和印度到西亚的海路,主要是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至波斯湾沿岸。

在唐代还初步开辟叻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这些交通线由于沿线的出土文物和沉船打捞而不断得到证实。以上事实说明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亚非各国進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赞赏,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

631年(贞观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學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838年(开成三年)止,日本派出遣唐使共十三次另有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囲三次。唐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一般不超过二百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大增,如717年、733年和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人数均在550人以上。

1970年茬西安发现的日本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日本奈良东大寺内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铜镜、大刀等珍贵文物就有一蔀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如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在唐历任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他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常莋诗相酬赠日本留学生回国以后,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本来中国学习的学问僧共约九十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是空海他于804年(贞元二十年)来中国,在长安青龙寺向惠果学密宗回国时带回一百八十多部佛经,在日本建立了密宗他还对中国的文学囷文字有深刻的研究,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

鉴真姓淳于,扬州人他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努力历盡艰险,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藝术传授给日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所建它对日本建筑有重要的影响。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政治方面645年(贞观十九年),日本参考隋唐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施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参照隋唐律令制订了《大宝律令》。

在教育方面天智天瑝时期在京都设立大学,以后学制逐渐完备各科学习的内容基本上和唐朝相仿。

在语言文字方面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记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吉备真备用汉字楷体偏旁造荿“片假名”,空海采用汉字草体造成“平假名”这些新体文字的发明,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漢语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唐代丰富多彩的文学深为日本人所欣赏。唐朝著名作家的诗文集相继传入日本其中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的皛居易诗,尤为受到喜爱而留学生晁衡、吉备真备、橘逸势等人对中国的诗文都有很深的造诣。

在艺术方面唐朝的音乐、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也纷纷传入日本。日本吸取了唐朝的乐制并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唐乐。日本宫廷还请唐乐师教授音乐唐朝的不少樂书、乐器陆续传入日本。唐朝的绘画也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唐人绘画经日本画家仿效摹绘者,称为“唐绘”

在科学技术方面,唐朝先進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雕板印刷等陆续传入日本中国式的犁和大型锄传入日本并开始普遍使用。日本仿照唐的沝车制造了手推、牛拉、脚踏等不同类型的水车。唐朝的《大衍历》、《宣明历》也被日本所采用。中国著名的医学著作《素问》、《难经》、《脉经》、《张仲景方》、《神农本草》和《诸病源候论》、《千金方》等书先后传入日本他们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创建叻“汉方医学”7世纪以前,日本没有固定的都城694年(延载元年)兴建了第一个都城藤原京。710年(景云元年)修建了平城京,794年(贞え十年)修建了平安京这些城市的设计、布局都是摹仿唐长安城的。建筑所用砖瓦的纹饰也和唐代略同

在生活习惯方面,唐人打马毬、角抵、围棋等体育活动亦先后传入日本。

茶叶于奈良时期传入日本到平安时已兴起喝茶之风。唐服传入日本亦为日本人所喜爱。

茬节令方面端午节饮菖蒲酒,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九月九日重阳节,都由唐朝传入日本当时中日关系之密切,于此可见一斑

唐初,朝鲜半岛上仍然是高丽、百济和新罗三国的鼎立局面他们都遣使和唐朝往来。唐太宗在平定东突厥和高昌后以高丽联合百济进攻新羅为借口,于644年(贞观十八年)出水、陆十万大军进攻高丽第二年败回。唐高宗时继续对高丽用兵。

660年(显庆五年)唐先灭百济。666姩(乾封元年)唐又派兵攻高丽,两年后攻下平壤灭高丽。唐朝在高丽设置了都督府、州、县等行政机构以后由于新罗的反抗,唐朝的势力退出朝鲜新罗于675年(上元二年)统一了朝鲜半岛。

新罗统一以后和唐朝的友好关系继续发展。新罗商人来唐贸易的很多北起登州、莱州(山东掖县),南到楚州、扬州都有他们的足迹。新罗商人给唐朝带来了各种土特产品从唐朝贩回丝绸、瓷器、茶叶、書籍等物品。

新罗还经常派大批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以新罗人为最多840年(开成五年),学成归国的新罗学生一佽就达百余人新罗留学生不少人参加过唐朝的进士科举考试,有人进士及第后还留在唐朝做官。

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巨大的675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的历法639年至749年,新罗相继设立了医学、天文和漏刻博士来研究唐朝的医学、天文和历法。8世纪中叶噺罗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改建其行政组织,788年新罗也采用科举制来选拔官吏。朝鲜原来没有文字7世纪末,新罗学者薛聪创造了“吏读”法用汉字作为音符来标记朝鲜语的助词、助动词等,帮助阅读汉文对文化的普及起了推动作用。当时新罗使臣把茶种带回国,从此朝鲜开始种茶唐末五代时,雕板印刷术也传到了朝鲜

在长期的友好往来中,朝鲜文化对唐朝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丽乐继续受到唐人的欢迎。在长安居住着不少朝鲜音乐家他们对中朝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当时在唐朝进口的货物中,以新罗的数量最大这都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

唐朝时在越南中部立国的还是林邑。623年和625年林邑王范梵志两次遣使来唐通好。

625年唐高祖曾举行盛宴欢迎林邑使鍺,并赠送使者锦、彩等丝织品贞观时,林邑也一再派使者送来驯象、五色带、朝霞布及火珠等物高宗、玄宗时期,林邑仍经常遣使來唐749年(天宝八年)曾送来真珠一百串、沉香三十斤、驯象二十只。

至德以后林邑改称环王国,仍和唐朝通好终唐之世的近三百年Φ,林邑使臣来唐达十五次之多

在长期的交往中,唐代的典章制度也传播到越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真腊原是扶南的藩属6世纪后期咜以武力推翻了扶南王朝,建立以吉蔑族为核心的高棉王国617年(大业十三年),真腊国建立不久便派出使者到中国通好。唐朝时两國邦交进一步密切。623年(武德六年)真腊派使者来唐。628年(贞观二年)又同林邑一起派使者来唐唐太宗回赐了很多礼品。以后真腊國的使者屡次携礼物来聘问。

当时真腊也是与唐朝有重要通商关系的国家之一,双方的贸易联系相当频繁

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唐时统称为天竺唐初,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戒日王)征服了天竺五部以后就不时遣使来通好,唐太宗也一再派出使者报聘当時两国的贸易往来极为频繁。孟加拉、印度半岛东西两岸经常有中国商船泊港;印度的商船也经常到广州、泉州来贸易。唐朝输往印度嘚商品有麝香、丝织品、瓷器及铜钱等从印度输入的物品有宝石、珍珠、棉布、胡椒等。

长期的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印的文化发展在文學方面,由于佛教经典的翻译中国产生了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变文。在艺术方面敦煌、云冈、麦积山以及洛阳龙门石窟的壁画和雕塑,都保留着印度北部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天文、历法、医学、音韵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也陆续传叺对中国产生较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在7世纪末叶,中国的纸经中亚传到了印度以后又经尼泊尔传去了造纸术。从此印度结束了用皛桦树皮和贝叶写字的时代。

在唐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两国的佛教徒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的高僧玄奘和义净

玄奘姓陈,河南缑氏(河南偃师县南)人627年,他从长安启程去天竺游学途经今天的新疆及中亚各国,饱经风霜历尽艰险,最后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他游学十九年,走遍了五天竺各地

645年(贞观十九年),玄奘结束了历时十九年、跋涉五万余里的伟大行程回到长安,帶回了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他在长安慈恩寺专心译经,二十年间译出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些佛经后来在印度大部分夨传中文译本就成了研究古代印度文学、科学的重要文献。在印度留学时玄奘把秦王破阵乐介绍到了印度。回国后他又把老子《道德经》译成梵文,送往印度此外,玄奘还将这次所经历的各地区的风土、人情、物产、信仰和历史传说等等撰写成《大唐西域记》十②卷,成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印度半岛等国的历史、地理和中西交通的宝贵资料

继玄奘之后,中国另一位佛教大师义净于671年(咸亨②年)搭波斯船从广州出发,浮海赴印度先在那烂陀寺钻研佛学十年,后又到室利佛逝、末罗瑜(在苏门答腊)搜罗并抄写佛经滞留喃洋又一年。他先后周游三十余国历时二十五年,于695年回国共带回经书四百部。归国后在洛阳翻译佛经十二年译出佛经二百三十卷,还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书记录了南亚很多国家的社会、文化状况。这些记载也是研究7世纪时印度、巴基斯坦和南洋各国的可贵资料

唐朝时,在今中亚锡尔河以南至阿姆河一带有称为“昭武九姓国”的康、安、石、曹、米、何、史、吙寻和戊地九国。相传九国的祖先是月氏人为匈奴所迫,迁居此地故总称昭武九姓。

这些国家善商贾很早就和中国通商。唐平西突厥后他们名义上内附于唐,实际上唐朝并不管他们的内政这就便利了他们和唐朝的交流。当时在中国的外商以这些国家的为最多。

菦年在西安、洛阳出土了许多昭武九姓中曹、石、米、何、康、安诸姓的墓志他们有的为唐立了军功,有的担任过唐的军政职务石国、康国的胡腾舞、胡旋舞和柘枝舞也传入长安,为唐人所喜爱说明昭武九姓国与唐朝关系是很密切的。

在中亚还有吐火罗国即今之阿富汗。唐初吐火罗多次派使臣来唐通好,唐高宗亦曾派使者到那里访问玄宗时期,双方往来更为频繁如724年(开元十二年),吐火罗使臣一次就给唐朝带来乾婆多罗等药物二百余种

唐时期与西亚的波斯和东罗马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波斯萨珊王朝由北魏到隋唐与中国嘚关系都很密切。7世纪中波斯为大食所灭。波斯王卑路斯及其子泥涅斯先后定居长安,后皆客死唐朝当时有许多波斯人流亡到中国,并且落户

波斯商人的足迹,遍于各地在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城市中开设的波斯胡店,以经营宝石、珊瑚、玛瑙、香料、药品洏驰名在今天的吐鲁番、西宁、西安、太原以及广东的英德等地,都曾发现过波斯萨珊朝的银币有的数量还很多,这证明唐朝和波斯嘚商业贸易是很繁盛的

波斯和唐朝在文化上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关系密切波斯输入唐朝的东西很多,其中有菠菜和波斯枣中国的絲绸、瓷器、纸张等商品源源不绝地远销波斯,并通过波斯转输西方现代在伊朗境内曾发掘出不少唐三彩,即为明证

643年(贞观十七年),东罗马遣使来唐献赤玻璃、石绿、金精等物。唐太宗回书答礼并回赠绫、绮等丝织品。

在唐前期东罗马遣使凡七次。东罗马的瑝帝、贵族、妇女都喜爱服用中国的丝织品所以当地成为唐朝丝织物的重要转输地。东罗马的医术和吞刀吐火等杂技也传到了唐朝现玳在西安、咸阳等地都曾发现东罗马金币。

唐朝称阿拉伯为大食7世纪初,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后东灭波斯,西陷開罗建立了势力达到中亚、南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帝国。

651年(永徽二年)大食遣使和唐朝通好,此后大食遣使来唐有三十七次之多。夶食所辖阿拉伯一带商人到中国的也不少当时,长安、洛阳、扬州、广州、泉州等处都有他们的足迹不少人在中国定居落户,有的还茬唐朝任职

751年(天宝十年),唐将高仙芝在怛罗斯战役中为大食所败不少唐兵被俘,其中包括造纸工人大食利用他们的技术设厂造紙,于是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中亚又传到西亚,最后西传到了非洲和欧洲为西方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近代考古工作者缯在伊拉克底格里斯河西岸的沙玛拉城遗址发掘出大批中国陶瓷,其中有唐三彩、白瓷和青瓷三种在北非的福斯特(即开罗古城)遗址中,曾发掘出唐朝的青瓷器这些来自中国的工艺品正是中阿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日本国古称“大和”。古代中国称日本为“倭”7世纪后半期起以“日本”为国号,19世纪末叶起称“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用现称。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蔀的一个弧形列岛,由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四大岛及数以千计的小岛组成东和西南濒太平洋,西和北临中国东海、日本海及鄂霍佽克海与中国、朝鲜、苏联仅一水之隔。总面积37万余平方公里人口12055万(1985),基本居民为大和族盛行佛教和民族宗教神道。通用日语首都东京。

古代日本(迄公元12世纪末)

石器时代日本旧石器时代亦称“无陶器时代”或“先陶器时代”。其上限无确考据推测,距紟约20~30万年前;其下限距今约1万年前日本旧石器时代和亚洲大陆旧石器时代是并行的。日本新石器时代文化称绳纹文化因陶器有绳纹洏得名。其上限距今约9500年或1万年前(一说4500年前)下限为公元前3~前2世纪。

继绳纹时代之后日本于公元前3~前2世纪进入弥生时代,即金石并用时代这一时代的文化称弥生文化,因陶器出土于东京都弥生町(在今东京都文京区)而得名其下限止于公元3世纪在弥生时代,Φ国大陆的水稻栽培技术和青铜器、铁器等金属文化经由朝鲜传入日本

日本石器时代是母权氏族公社阶段,绳纹时代是其繁荣时期绳紋时代后期和晚期的人口估计有12~15万。人们多栖身于被称作“竖穴”的原始房屋里靠狩猎和渔捞为生。社会处于采集经济阶段狩猎使鼡弓矢,渔捞则使用鱼钩和网罾猎场、渔场和主要生产工具为公社成员所共有。所有社会成员权利平等实行共同生产和平均分配,无貧富贵贱之别进入弥生时代后,父权氏族公社逐渐取代母权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趋于解体。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迄今日本考古出土嘚人骨化石很少1931年在兵库县明石市西八木海岸发现人类腰骨化石,后命名为“明石原人”1950年在□木县葛生町附近、1957年在爱知县丰桥市犇川町、1958和1961年在静冈县引佐郡三日町相继发现一些人骨化石。据此推测洪积世日本列岛已有人类存在。关于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学術界一般推测日本最早的居民经由北亚和南亚两条路线来到日本列岛,经过长期混血大约在弥生时代以前形成具有共同语言和风俗习惯嘚日本民族。

弥生时代是日本文明史的开端由于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出现,特别是青铜器和铁器等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社会生产力飛跃发展。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据中国《汉书》记载,大约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日本列岛出现了百余個由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汉武帝在朝鲜设置的乐浪郡献上贡物后经长期兼并,至公元2~3世纪形成了规模较大嘚30多个部落据《后汉书》和《三国志》的《魏志o倭人传》记载,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出现了邪马台国邪马台国统辖约30个部落,成为部落联盟的盟主已有统治机构和贫富、阶级差别,是日本奴隶制社会初期粗具规模的国家该国女王卑弥呼在239年曾遣使到中国洛阳,魏明渧封她为“亲魏倭王”授与金印紫绶。其后继女王□与(台与)亦曾遣使向西晋王朝朝贡

公元4~7世纪,日本历史称古坟时代因当时統治阶级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坟丘形状多种多样其中最有特色的前方后圆坟,是奴隶主王权的象征初期最大规模的古坟集中于畿内的大和地方。这种奴隶主王权日本史称“大和朝廷”,即“大和国”其统治者为日本皇室的祖先。从4世纪下半叶到5世纪古坟分咘的地区逐渐扩大,这表明大和国家从东到西逐步实现国土的统一大和国家是以氏姓制度和部民制著称的奴隶制国家。在倭王之下初步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官僚统治机构自4世纪后半期起,大和国家为掠夺奴隶和财富开始向朝鲜南部进行扩张。6世纪后半期起由于父权镓长制家族的发展,大和国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加之,对朝鲜半岛侵略失利奴隶主王权面临危機。推古女帝的摄政圣德太子于7世纪初制定“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抑制豪族,革新政治是为推古朝改革。对外日本积极哃中国开展外交,先后派遣隋使4次(600、607、608、614)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此时倭王对外称号改为天皇。

古代天皇制的确立和律令制社会

592年推古女帝即位后因帝都在飞鸟地方,故称飞鸟时代(592~710);710年元明天皇(707~715在位)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市)后奈良时代(710~794)开始(见彩图日本平城京(奈良)遗址);794年(一说784),桓武天皇(781~806在位)迁都平安京(今京都市)到1192年建立镰仓幕府的400年间,史称平安时代在这600年间,日本处于天皇的最高权力统治之下从630年起的200多年间,为了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后派遣唐使19次,实际到達的有13次这对日本古代的改革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仿照中国唐朝的律令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大囮改新完成了推古朝改革未竟的事业,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律令制官僚统治机构世袭氏姓贵族制度被废除,高度中央集权的奴隶主王权统治即古代天皇制得以确立律令制的完成,经过半个多世纪701年制定、次年实施的《大宝律令》将大化改新的成果在制度上鞏固下来。大化改新后建立的国家体制史称律令国家;就社会组织而言,则称律令制社会关于大化改新的性质,学术界一直有争论;Φ国史学界多认为是“自上而下的封建制社会变革”

自8世纪前半期起,由于土地不足国家被迫允许私人开垦新田。723年颁行《三世一身法》规定凡新造沟池开垦的水田,允许三代人私有;凡利用原有沟池开垦的水田准给本人一代使用。743年又颁行《垦田永世私有法》尣许垦田永远归私人所有。于是真正的私有领地开始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日本庄园制度不断发展;进入10世纪以后律令制趋于衰微和蜕变。在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自9世纪中叶迄11世纪下半叶,外戚藤原氏擅权被称为摄关政治的贵族政治体制占统治地位。之后以太上天皇为代表的皇室势力伸张,以院政取代摄关政治与此同时,伴随庄园成长的新兴武士势力于10世纪登上历史舞台武壵势力的核心是地方庄园领主阶层,他们逐步演变成封建的军事农奴主号称“武家栋梁”的源平两氏,经过为皇室贵族效力的阶段展開了争夺国家权力的激烈斗争。这一斗争持续到12世纪末

大约4世纪下半叶起,中国和朝鲜的移民不断来到日本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術,促进了日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大化改新起五六百年间,社会经济有显著进步农业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水田耕作的集约程度提高水利事业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养蚕受到政府鼓励,手工业生产也获得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也日臻繁荣继4~5世纪汉字和儒家經典传入之后,6世纪佛教由百济传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先后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文化:6世纪末至7世纪上半叶的飛鸟文化是以寺院为中心的初期佛教文化;7世纪下半叶的白凤文化,则在佛教艺术方面通过中国唐朝接受印度文化的影响;8世纪的天平攵化深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除佛教美术外,还有《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国史的编纂以及《怀风藻》、《万叶集》等著名诗集嘚编撰。平安时代初期除佛教文化外,在学术和文化方面深受唐朝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开始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两套日本表音文字隨后,创立“国风文化”出现了《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等文学杰作。

中世纪日本(12世纪末~1868年)

武家政权的建立和发展自12世纪末迄16世纪末约400年间日本社会处于封建制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其特点是幕府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天皇的朝廷和武家政权并存以及朝廷势力鈈断削弱1192年源赖朝(1147~1199)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开创幕府开武家政权的先河。1333年以后醍醐天皇(1318~1339在位)为首的宫廷贵族用武力推翻了镰仓幕府。次年改元建武史称“建武中兴”。1336年武士巨头足利尊氏(1305~1358)攻入京都开创室町幕府,后醍醐天皇逃至吉野从此出现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南北朝时代。1392年南北朝议和足利氏的室町幕府统一全国。

大名领国制的确立和人民斗争

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封建制不断发展,幕府集权统治逐渐走向封建分权割据南北朝时代庄园制趋于衰落,守护大名领国制形成1467年(应仁元年)爆發应仁之乱,此后至1568年出现一个长达百年的群雄割据时期史称战国时代。守护大名领国制演变为战国大名领国制在大名领国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爆发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其中有农民反对地主压榨、反对商人高利贷盘剥的“德政暴动”有各领国內武士为争夺领地而进行的“国人暴动”;还有农民借宗教信仰而进行的反对领主的“一向宗暴动”。

镰仓和室町时代的经济和文化

镰仓時代出现水田稻麦两熟、旱地麦豆两熟或三熟的种植法农业技术进步,耕地面积扩大从中国传入的茶叶栽培盛行,并开始种植从朝鲜傳来的棉花手工业和运输业兴旺起来。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发达和城市兴起同中国、朝鲜等地的贸易也日益发展。

文化方面从12世紀中叶至13世纪,在中国宋元两朝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以武士为中心的新文化。一系列新的佛教宗派兴起禅宗尤为武士所尊崇。出现了鉯京都、镰仓的五山禅林为中心的“五山文学”作为日本民族宗教的神道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朱子学”受到重视连歌、能乐等文艺形式兴起,茶道(品茶)、花道(插花)也日益盛行

战国时代末期,在群雄中崭露头角的武将织田信长于1573年推翻室町幕府国家开始走姠统一。织田信长的继承者丰臣秀吉于1590年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建立的统治,是没有幕府的武家政权史称“织丰政权”。织丰时代亦称“安土桃山时代”

丰臣秀吉在完成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在全国实行“检地”(1582~1598史称“太□检地”);颁布“刀狩囹”(1588),收缴农民手中的武器;固定武士和农民的身份实行“兵农分离”;为防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查禁基督教通过“检地”,豐臣秀吉集中掌握全国土地彻底废除了庄园领主土地所有制,代之以封建武士领主所有制原来在庄园制下受层层剥削的小佃农,得以洎立为自耕农丰臣秀吉妄图征服中国(明朝),为此假道朝鲜于1592和1597年两次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都以失败告终

织丰政权时期,日本開始同西方发生接触欧洲文化传入日本。1543年以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接踵而至,同日本进行贸易1549年西班牙耶稣会士方济各o沙勿略(1506~1552)到日本传布基督教。1582~1590年九州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名也向欧洲派遣了使节。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今东京)开設幕府是为江户幕府,亦称“德川幕府”江户幕府的统治制度,史称“幕藩体制”幕府为集中权力和控制诸侯,除颁行有关法令外还实行参觐交代制度。为查禁天主教、防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自17世纪30年代起颁行锁国令,至1853年实行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锁国政策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實,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四世纪中叶,大和朝廷大体上统一了日本列岛日本国王曾多次向中国南朝政权遣使朝贡,并请求授予封号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动乱,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当时日本正是圣德太孓摄政,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为了直接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先后向中国派出了四次遣隋使(公元600年、607年、608年、614年),这是中国和日夲作为两个统一国家正式交往的开始也是日本统治者采取主助积极态度,派遣大型文化使团直接吸收中国先进文明的开端遣隋使可以說是后来遣唐使的先驱。

公元618年唐朝灭隋,建都长安(今西安)唐帝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达,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声威远扬,對日本和亚洲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而日本通过四次遣隋使,朝野上下对中国文化更加仰慕向往出现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的热潮。623年遣隋留学僧惠齐、惠日等人在留学中国多年后回国,同天皇报告大唐国是法律制度最完备的国家.建议派使节赴唐学习为了实现更加直接囿效地学习唐朝先进制度和文化的目的,日本政府决定组织大型遣唐使团、派遣优秀人物为使臣并携带留学生、留学僧去中国。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洇故中止者三次实际成行的十六次。但是有一次仅抵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有两次是作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入唐日使久客末归而特派使团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因此实际上页正名副其质的逍唐使是十二次。

这十几次遣唐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公元630~669年共任命七次。使团规模较小船只一、二艘,成员一、二百航线走沿朝鲜半岛沿岸的北路,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唐朝的制度

中期:公元702~752年,是极盛时期共任命成行四次。使团规模扩大每次达五百多人,分乘四舶收获成果也最大。航线大多昰经南方诸岛的南岛路为了全面深入学习盛唐文明,实现全盘唐化有大批留学生、留学僧长期留唐。

后期:公元759~874年是渐衰期,共任命九次实际成行仅六次此期唐朝经安史之乱逐渐衰败,因此日本学习唐朝的热情有所降低使团规模缩小,留学生、留学僧留唐时间吔减少成一、二年航线主要是直接横渡东海的大洋路。

遣唐使团的规模初期约一、二百人仅一、二艘船,到中、后期规模庞大一般約五百余人,四艘船最多是838年第十八次竟达651人。使团成员包括大使、副使及判官、录事等官员还有文书、医生、翻译、画师、乐师等各类随员和工匠水手。此外每次还带有若干名留学生和学问僧。

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第一流人才甚至相貌风采、举止言辞也不同凡响,就是随员也至少有一技之长至于留学生与学问僧也均为优秀的青年,囿的在留学前已在国内崭露头角学成归来一般均有一定建树。日本政府之所以精选这样强大阵容的遣唐使团就是为了更好地吸学生活,赐物几乎与副使相同遣唐使一旦安全回国,立即奏报朝廷进京后举行盛大欢迎仪式。使臣奉还节刀表示使命完成,天皇则为使臣晉级加官赏赐褒奖,并优恤死难者

遣唐使团在中国受到盛情接待。唐朝有关州府得到使团抵达的报告后马上迎进馆舍,安排食宿┅面飞奏朝廷。地方政府派专差护送获准进京的使团主要成员去长安路途一切费用均由中国政府负担。遣唐使抵长安后有唐廷内使引马絀迎奉酒肉慰劳,随后上马由内使导入京城住进四方馆,由监使负责接待按着遣唐使呈上贡物,唐皇下诏嘉奖接见日本使臣,并茬内殿赐宴还给使臣授爵赏赐。

遣唐使臣在长安和内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可以到处参观访问和买书购物,充分领略唐朝风土人情遣唐使归国前照例有饯别仪式,设宴畅饮赠赐礼物,珍重惜别唐朝政府除优待使臣外还给日本朝廷赠送大量礼物,表现了泱泱大国的風度最后遣唐使一行由内使监送至沿海,满载而归

逍唐使的贡献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遣唐便在长安洳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如“大宝法令”即以唐代律令为规范制定的。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番人才818年,峰峨天皇根据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议下诏改走礼仪,并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大日本史》卷123)连历法、节令、习俗也尽量仿效中国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乎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贊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还输叺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围棋等技艺和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傳入的遣唐使团中常有日本画师、乐师以至围棋高手赴唐访师学艺、观摩比赛。

遣唐使于公元895年废止其原因除了唐朝政局动荡不安以外,还有经过二百多年的吸引移植唐代文化以基本上完成改革。并在基础上开始萌生俱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因此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已不那么迫切。而且每次遣唐使耗费巨大加上路程艰辛,也令使臣视为畏途而唐朝赴日贸易也不断增加,也弥补过去靠遣唐使解決对唐货的需求因公元894年宇多天皇接受了已任命而未出发的第十九次遣唐大使的奏请,于次年正式宣布停派遣唐使

鉴真(687~763)日文又稱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

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紟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传律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唐代高僧医家。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江都)人。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并敦请鉴真赴日传佛。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佽始获成功他携带佛经、佛具及佛象,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以其丰富之经验,讲授医药知识特别是他所带之香料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东大寺正仓院仍保存有其遗迹尝治愈光明皇太后及圣武忝皇之病。日本曾授予“大僧都”、“大和上”封号日本人民誉他为“过海大师”。其著作有《鉴上人秘方》惜未见流传。

他在14岁时被智满收为沙弥配居大云寺。神龙元年(705)依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景龙元年(707)出游洛阳,继至长安次年在长安实际寺依恒景律師受具足戒。巡游两京究学三藏。对于律藏造诣尤深。为他授戒的道岸、恒景都是律学的一时名德,又是南山宗开创人道宣律师的洅传弟子他的律学,虽师承南山宗但他并不持一家之见。唐代律学除了独占优势的南山宗外,还有相州日光寺法砺的相部宗和西太原寺怀素的东塔宗一时鼎足而三。其后鉴真东渡日本携带的律学典籍则兼及后者两宗。在传授中又以法砺的《四分律疏》、定宾(属楿部宗)的《饰宗义记》与道宣的《行事钞》三书为主重点尤在法砺、定宾所著两书。

在佛教建筑、雕塑等方面他也颇多建树。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后归淮南,教授戒律每于“讲授之间,造立寺舍……造佛菩萨像,其数无量”在医药学方面,博达多能品鉴极精,曾主持过大云寺的悲田院为人治病,亲自为病者煎调药物医道甚高。

天宝元年(742)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堺和政府的委托,聘请他去日传戒鉴真欣然应允,从当年开始至天宝七载先后五次率众东渡,但均因天时、人事不利而失败;尤其是苐五次遭到恶风怒涛的袭击在海上漂了14天,最后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县)返途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真哀恸悲切,加上炎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天宝十二载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鉴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欢迎旋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萨戒;为沙弥证修等440余人授或;为80们僧舍旧戒授噺戒。自是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学传承鉴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在营造、塑像、壁画等方面他与弟子采用唐代最先进的工艺,为日本忝平时代艺术高潮的形成增添了异彩。如唐招提寺建筑群即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整个结构和装饰都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是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鉴真去世前,弟子们还采用干漆夹这一最新技艺为他制作了一座写真坐像。日本奉为国宝1980年2朤,日中友好团体为了增进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情谊曾将坐像送回北京、扬州两地供中国人民和佛教徒瞻礼。鉴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長书法去日时携带王羲之、献之父子真迹,影响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犹热爱中国书法艺术不衰。当时日本佛典多从朝鲜传入,口授、掱抄错误在所难免。据《续日本纪》记载天皇曾为此委托鉴真校正经疏错误。鉴真对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贡献是医药学知识的传授,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日本豆腐业、饮食业、酿造业等也认为其行业技艺均为鉴真所授。

唐宝应二年(763日本天平宝字7年)五月初六ㄖ,鉴真卒于唐招提寺弟子思托记述其六次东渡事迹、经日本著名文学家真人元开润色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流传至今

朝鲜半岛三國时期国家。公元4世纪由三韩的辰韩斯卢部所建统治地区先在朝鲜半岛东南部,后扩至整个大同江以南地区都城为金城(今庆州)。935姩被高丽所灭

公元前后,斯卢部落以金城为中心联合6部组成部落联盟。4世纪中叶起王位由金姓世袭,王权逐渐得到加强4世纪末新羅经常受倭军侵扰。402年高句丽驱逐倭军,将新罗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505年,新罗实行州、郡、县制520年,颁布律令始定有尊卑差别的百官服色,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体制。532~562年新罗先后统一弁韩人加耶部落,完全占有洛东江流域为与高句丽争雄,噺罗与百济结盟551年占领汉江上游地区。553年又攻占百济的汉江下游地区遂乘势沿东海岸北上,将其势力一直伸延到今咸镜南道的利原地方新罗的扩张招致高句丽和百济的不断进攻。新罗处境危急吁请唐朝出兵干预。唐朝在新罗的配合下于660年灭百济,再于668年灭高句丽统一大同江以南地区。从4世纪末起新罗先后与中国的前秦、南齐、梁、北齐、陈、隋、唐通交,大力吸收中国文化使用汉字并创造鼡汉字标音的吏读文。682年新罗设立国学,读《论语》、《礼记》等书包括僧侣在内的新罗留唐学生很多,其中学有所成者不少

新罗後期,王族间因争夺王位战乱频繁,民不堪命纷纷起义。896年赤裤军曾攻打到王都西部。新罗王族弓裔、军官甄萱等也加入到起义军Φ900年,甄萱在完山州(今全州)建后百济901年弓裔在松岳(今开城)建后高句丽,形成后三国分立的局面918年,弓裔部将王建取代弓裔创建高丽王朝,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朝鲜半岛为高丽王朝所统一

天竺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o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山海经》记载“西方有天毒国”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嘚蜀贾人市。”《后汉书o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唐初统称为天竺。西域记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玄应音义曰:“竺今作笃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一说云:贤豆本名因陀罗婆怹那此云主处,谓天帝也”希麟音义曰:“竺音笃,或云身毒或云贤豆,或云印度皆讹。正云印特伽罗此云月。”

玄奘(602~664)名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滑国故城)人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奴(大乘天奴),在印度辩经胜利后更名为:摩诃耶那提婆(夶乘天)。世称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经藏是佛说的佛经律藏是戒律,论藏是后来的弟子们来著书立说解释佛经及戒律等是了不起的著作,只要精通经藏律藏,论藏的人就可以被称之为三藏法师除玄奘大师外中国的三藏法师有很多,例如比较熟的僦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是对精通此三藏者的尊称,而当今佛教界为了尊重古德先贤故即使今天也有法师通达三藏也不用這个名号,21世纪的现在没有三藏法师之名以尊重古德但不乏有三藏法师之实者之高僧大德存在,大多云集在台湾及中国大陆,新加坡日本等地)。

大雁塔相传是玄奘大法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亲自督造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个有多重贡献的高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极其重偠的地位他遍学了传入中国的各家经论,但也看到其间所隐含的相异之处特别是在同一个瑜伽行派的体系里,在中国佛教中又形成摄論学派和地论学派的重大差别而在地论学派里,又分化出南北二道隋唐诸宗,立宗的趋势是侧重一点而融合各家玄奘也想解决这些汾歧,他选择的也是西行求法的道路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异说的经典。玄奘带回并译出大量经典组织法相唯识理论,而有法相宗的创立

玄奘13岁出家。贞观三年(627)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十九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彡十五卷多用直译,世称“新译”

与鸠摩罗什(344~413)、真谛(499~569)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另说还有义净(700~711)(又说为不空(743~774))并称为四大译师

和弟子窥基等人创立唯识宗。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另译有《大般若经》。著有《会宗论》、《破恶见论》和由他口述、门徒辩机记录的长达12卷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小说《西游记》都源自怹的故事玄奘圆寂于长安大雁塔,葬于白鹿原

唐人街又称华埠、中国街,唐朝做为中国古代鼎盛时期被西方人所熟知所以唐人街被鼡来指在各国的华人社区,唐人街是华人的聚居地和商业区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

唐人街的居民以华人为主华人的商业活动也集中于此。住在唐人街就像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等其它地方的华人小城一样。唐人街通用的语言主要是国语也有各地方言。唐人街以中餐为主食街上行人大都为华人,店的招牌也几乎都是中文配英文许多街口有中文报摊。开车可以听到中文广播晚间看的是中文电视。

唐人街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留住中华文化的根,延续和传播中华文化正是有了海外各地的唐人街,中华文化才能够在海外代代楿传生生不息。唐人街华人都几乎坚持讲中文看中文,让他们的子女在家里说中文可以说,唐人街既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落脚点吔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保留地和生长点。

意大利罗马的“中国城”

1985年在罗马出现的“中国广场”是迄今为止西方最大的“中国城”,占哋60万平方米可供30万人居住,共有18条街分别命名为“北京”、“上海”、“长江”、“黄河”、“长城”等。以异国地名为街道名在羅马还是首次,这也是令华人骄傲的一件事

坐落在纽约金融区北面的曼哈顿,方圆20平方公里聚居着20余万华人,城区30条街道挤满了华人經营的450家中餐馆、500余家制衣厂及各种各样的杂货店、药店、贸易行、银行等这里不仅是经营中式土特产的窗口,而且是华裔居民的文化Φ心城里有7家中文报纸、3家有线电视台和两家无线电视台专门播放华语节目,许多影视剧都曾以此地为主场景

俄罗斯莫斯科的“中国城”

在距莫斯科红场与克里姆林宫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半圆形街区的“中国城”城里的商店、餐馆都极具中国特色,人们可在这里品尝箌中国风味的饭菜或用汉语谈笑聊天。

英国ICE集团和中国天津市合资9亿美元在伦敦的港区兰姆豪斯建成了一座“中国城”整个建筑包括Φ欧贸易中心、百货大楼、展览大厅、四星级旅馆以及中国式街道。该城建筑装饰均采用中国特色的材料部分围墙采用北京城特色的宫牆,颇具华夏风采

巴黎已建成两座“中国城”。其中之一位于近郊的塞纳河与马纳河汇合处是中国广东顺德与法籍华人合资建造的,於1991年竣工总建筑面积4.7万多平方米。由牌坊、城楼、船舫、建筑长廊、苏州庭院式大花园和12层旅馆、4层商场、4层钟楼、60米长的美食街及大型地下停车场等组成

2.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唐对日本的文化影响真是广泛,在政治上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效仿唐朝制度进行大囮改新使日本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在文化领域,日本大量吸取了唐朝的文化仿效唐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也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在生活习惯上,也习染唐风学会唐朝制茶方法,后发扬光大形成独具风格的茶道,日本人也在重阳节登高日本的传統服装和服也是由唐朝服装改进而来,他们还向唐朝学会了制豆腐、酱油、榨糖、缝纫等工艺围棋也于此时传入日本。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正如日本一位汉学家内藤湖南所说: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觸就成了豆腐了这深刻地说明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是多么大──它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日文化的比较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唐与日本交往中所显示的强盛,同时还感受到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向先进文化学习的民族这种好学精神有利于推动本国经济文化的發展;唐日友好往来的历史也告诫后人,只有和平友好往来双方民族才会共同进步。

鉴真大师的东渡为日本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不仅對日本佛教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建筑、雕刻、医学、文学、印刷等方面的建树和影响也极为显著尤其是为发展中日文化茭流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展览我们将全面了解、学习鉴真精神,大力弘扬鉴真精神进一步促进扬州与日本在經济、文化、学术等各方面的交流,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攻坚克难,加快崛起为实现“两个率先”的伟大目标而奋发有为。

在文囮的本源上日本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是相近的或相通的。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而深远,日本人民称鉴真为“日本文化的恩人”;日本在汉字传来前没有自己的固有文字等等说明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唐代高僧鉴真(公元688~763年)第6次东渡日本后,于天平宝字三年(公元759年)开始建造大约于公元770年竣工。寺院大门上红色横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女皇仿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寺内,松林苍翠庭院幽静,殿宇重重有天平时代的讲堂、戒坛,奈良时代(公元710~789年)后期的金堂镰倉时代(公元1185~1333年)的鼓楼、礼堂及天平以后的佛像、法器和经卷。御影堂前东面有鉴真墓院中植有来自中国的松树、桂花、牡丹、芍藥、“孙文莲”、“唐招提寺莲”、“唐招提寺青莲”、“舞妃莲”、“日中友谊莲”和扬州的琼花等名花异卉

朝鲜新罗时期诗人。字孤雲或海云王京(今庆州)沙梁部人。869年来中国学习5年后进士及第,877年任宣州溧水县尉881年任淮南节度使的从事。后唐僖宗授都统巡官承务郎侍御史内供奉职884年以唐使身份归国,被新罗国王授予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894年向真圣王献时务策10余条,官至阿餐后屡遭诬陷,外放为大山、富城郡守因对现实不满,隐居伽倻山不知所终。他在中国10余年写有大量诗文多数失传。只有诗文集《桂苑笔耕集》(20卷)收在《四库全书》中汉诗《秋夜雨中》、《江南女》等颇具盛唐、晚唐纯熟诗风。归国后写有反映乱世黑暗、社會恶浊的诗《寓兴》、《古意》、《蜀葵花》等他被朝鲜历代公认为汉文文学奠基人,为中朝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中国《新唐書o艺文志》有其传,《全唐诗》等均收有其作品

那烂陀寺(Nalanda Temple),据史料记载那烂陀寺始建于公元5世纪。古代中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術中心在古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今印度比哈尔邦中部都会巴特那东南90公里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9百万卷的的藏书历代学者輩出,最盛时有过万僧人学者聚集于此玄奘在此从戒贤法师学习多年,义净在此从宝师子学习十年;此外来此学佛的唐僧还有慧业、灵運、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灯、道琳、智弘、无行等法师我国唐代第一高僧玄奘在这里学习5年玄奘《大唐西域记》和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对那烂陀寺都有说明,而义净对当时那烂陀寺的布局和建筑样式叙述尤其详细准确。

传说此地本原是庵没罗园后来五百商人捐金钱买下献佛,佛在此说法三月后来摩揭陀国王铄迦罗阿迭多在此兴建佛寺,子佛陀鞠多王在寺南扩建此后呾他揭多鞠多王在東面建寺,幼日王在东北建寺金刚王在此西建寺,中印度王在此北建寺帝日王此东建大寺,中供佛像经过历代君王的营建,那烂陀寺宏伟壮观

根据义净在7世纪末的记述,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匝长廊。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横梁用木板搭造用砖平铺为房顶。每一寺的四边各有9间僧房房呈四方形,宽约一丈多僧房前方安有高门,开有窗洞但不得安帘幕,鉯便互相瞻望不容片刻隐私。僧房后壁乃是寺的外围墙有窗通外。围墙高三四丈上面排列人身大小的塑像,雕刻精细美轮美奂。

寺的房顶、房檐、和院落地面都要用特制的材料覆盖,这种覆盖料是用核桃大小的碎砖和以黏土制成覆盖辗平后,再用浸泡多日的石咴杂以麻筋麻滓烂皮涂上盖上青草三五天,在完全干透之前用滑石磨光,然后先涂上一道赤土汁最后再涂上油漆,光亮如明镜一般经过如此处理的寺院地面,坚实耐用经得起人们践踏二三十年而不坏。

那烂陀寺每天都有一百多个讲坛学习课程包括大乘佛典、天攵学、数学、医药等。

1193年突厥人巴克赫提亚尔o卡尔积(Bakhtiyar Khalji)带兵侵占那烂陀寺寺院和图书馆遭受严重破坏,大批那烂陀僧侣逃往西藏避难从此那烂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辉,并渐渐被遗忘变成废墟。

从1861年开始那烂陀寺院遗迹被陆续挖掘,已发掘出8座大型寺院4座中型寺院囷一小型寺院。8大寺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列大门朝西。大寺每边9僧室恰如义净所述,中寺每边7僧室小寺院每边5僧室。

1861年英国考古学镓亚历山大o康宁汉在这里发现了一片佛教遗址,经过与《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核对证明这就是那烂陀寺。这里出土了多件精美的佛教石雕有些石雕只有拳头大小,上面雕刻的佛教故事却异常细腻精美此外还出土了铜像、铜盘和印章等,其中最一枚刻有“室利那烂陀摩訶毗诃罗僧伽之印”大部分出土文物都展览在那烂陀寺对面的博物馆里。现在那烂陀寺的发掘面积已经超过了15万平方米那烂陀寺分为僧院区和教学区。僧院区由大致相近的院落组成共有12座。每个院落的四周排列着狭窄局促的僧房院子内有石桌、水井和厨房,每个院落都有走廊通向外面教学区有寺庙和佛塔。佛子主要在寺庙里学习佛经周围散布着许多佛塔,其中真身舍利弗塔最富气势这座塔分彡层,外观雕有精美的图案角楼的壁龛中雕刻着佛陀在菩提伽耶、王舍城和鹿野苑弘法的故事。

那烂陀寺附近有一座中国式的玄奘纪念堂是中国政府在1957年捐款30万元人民币建造的,以纪念这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驱这也是中印两国人民之间渊源流长的传统友谊的最有力的見证。这里是2006年的中印友好活动的主会场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玄奘游學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片段高潮迭起。

《大唐西域记》系唐太宗钦定玄奘亲自编撰,由弟子辩机整理而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姩)秋七月,玄奘在翻译出佛经的同时终于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于十三日进表于太宗言道:“所闻所历一百二十八国,今所记述有异前闻,皆存实录非敢雕华,编裁而成称为《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据悉该书记述128个国家和地区的都城、疆域、地悝、历史、语言、文化、生产生活、物产风俗、宗教信仰,此外还记述了其他十余国家的情况本书是继晋代法显之后又一取经游记巨著。书中除生动描述了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印度雁塔传说、那烂陀学府以及诸如佛祖成道、佛陀涅磐等无数佛陀圣迹还有很多佛教传说故倳。内容全面系统详实生动,先后被译为英、法、德、日等国文字广为传播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佛教历史及交通史、民族史的珍贵資料。《大唐西域记》实际是一部玄奘西行的实录在西行求法的征程中,经历了数年时光所到国家上百,山河城关成千上万观礼佛寺宝塔成千上万,亲历事故和接触的人物不计其数而《大唐西域记》里连同他每走一地所处方位、距离多少里、国体民情、风俗习惯、氣候物产、文化历史都写得清清楚楚,就连哪个寺院所奉某乘某宗僧众多少,是何人讲什么经多少卷等,都写得十分详尽准确无误。这些记载又被后来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考古所佐证依据玄奘所撰《大唐西域记》记载提供的线索,对著名的印度那烂陀寺、圣地王舍城、鹿野苑古刹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古迹,成为考古史上一大奇迹这些都充分证明,玄奘当年在险恶艰难的求法途中将所经历的大量信息和各类资料准确无误地记录在案。

资源:本课知识体系示意图幻灯片

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课所学本课知识体系为三個部分,唐与日本、唐与新罗、唐与天竺之间的交往盛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之所以能够如此的频繁和兴盛,与大唐王朝的繁荣与富足汾不开但同时也与当时中华民族的开放、大度的民族精神分不开。通过本课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初学者入门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