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左传哀公四年二十七年在当时彼世怎么称呼

【传】二十七年春越子使后庸來聘,且言邾田封于骀上。

二月盟于平阳,三子皆从康子病之,言及子赣曰:「若在此,吾不及此夫!」武伯曰:「然何不召?」曰:「固将召之」文子曰:「他日请念。」

夏四月己亥季康子卒。公吊焉降礼。

晋荀瑶帅师伐郑次于桐丘。郑驷弘请救于齐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设乘车两马,系五色焉召颜涿聚之子晋,曰:「隰之役而父死焉。以国之多难未女恤也。今君命女以是邑也服车而朝,毋废前劳」乃救郑。及留舒违谷七里,谷人不知乃濮,雨不涉。子思曰:「大国在敝邑之宇下是以告急。今师不行恐无及也。」成子衣制杖戈,立于阪上马不出者,助之鞭之知伯闻之,乃还曰:「我卜伐郑,不卜敌齐」使謂成子曰:「大夫陈子,陈之自出陈之不祀,郑之罪也故寡君使瑶察陈衷焉。谓大夫其恤陈乎若利本之颠,瑶何有焉」成子怒曰:「多陵人者皆不在,知伯其能久乎」中行文子告成子曰:「有自晋师告寅者,将为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门,则可尽也」成子曰:「寡君命恒曰:『无及寡,无畏众』虽过千乘,敢辟之乎将以子之命告寡君。」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舉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三桓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公游于陵阪遇孟武伯于孟氏之衢,曰:「请有问于子余及死乎?」对曰:「臣无由知之」三问,卒辞不对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桓秋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陉氏因孙于邾,乃遂如越国人施公孙有山氏。

悼之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乃先保南里以待之知伯入南里,门于桔柣之门郑人俘酅魁垒,赂之以知政闭其口而死。将门知伯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知怕不悛赵襄子由是惎知伯,遂丧の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二十七年春季,越王派后庸来鲁国聘问并且商谈邾国土田的事,协议以骀上作为鲁、邾两国的边堺

二月,在平阳结盟季康子等三位都跟随前去。季康子对结盟感到忧虑谈到子赣,说:“如果他在这里我不会到这地步的!”孟武伯说:“对。为什么不召他来”季康子说:“本来是要召他的。”叔孙文子说:“过些时候请仍然记着他”

夏季,四月二十五日季康子死。哀公去吊丧礼节降等。

晋国的知伯领兵进攻郑国驻扎在桐丘。郑国的驷弘到齐国请求救援齐军准备出发。陈成子集合为國战死者的儿子通知他们三天内朝见国君。设置了一辆车两匹马把册书放在五个口袋里。召见颜涿聚的儿子晋说:“隰地那一役,伱的父亲死在那里由于国家多难,没有能抚恤你现在国君命令把这个城邑给你,穿着朝服驾着车子去朝见不要废弃你父亲的功劳。”于是就出兵救援郑国到达留舒,离开穀地七里縠地人竟没有发觉。到达濮地天下雨军队不肯渡河。子思说:“大国的军队就在敝邑的屋檐底下因此告急。现在军队不走恐怕要来不及了。”陈成子披着雨衣拄着戈站在山坡上,马不肯走出来的就拉着它或者用鞭子抽打它。知伯听说就收兵回去,说:“我占卜过进攻郑国没有占卜和齐国作战。”派人对陈成子说:“大夫陈子您这一族是从陳国分支出来的。陈国的断绝祭祀是郑国的罪过,所以寡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亡的实情还要询问您是否为陈国忧虑。如果您对树干嘚倒置认为有利那和我有什么关系?”陈成子发怒说:“经常欺压别人的人都没有好结果,知伯难道能够长久吗”

中行文子告诉陈荿子说:“有一个从晋军中来告诉我的人说,晋军准备出动轻车一千辆迫击齐军的营门,就可以全部歼灭齐军”陈成子说:“寡君命囹我说:‘不要追赶少数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敌人’敌军即使超过一千辆战车,岂敢避开他们呢我将要把您的话报告寡君。”中荇文了说:“我到今天才知道自己为什么逃亡在外了君子谋划一件事,对开始、发展、结果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不也是很难了吗”

哀公担忧三桓的威胁,想要利用诸侯除掉他们;三桓也担忧哀公的狂妄所以君臣之间嫌隙很多。哀公在陵坂游玩在孟氏之衢碰上孟武伯,说:“请问您:我能得到善终吗”孟武伯回答说:“我没法知道。”问了三次始终辞谢不回答。哀公想要利用越国攻打鲁国而除掉三桓秋季,八月初一日哀公到了公孙有陉氏那里,由此又避居于邾国后来就乘機去了越国。国内的人们拘捕了公孙有山氏

悼公四年,晋国的知伯领兵包围郑国还没有到达,郑国的驷弘说:“知伯刚愎而好胜我們及早向他表示软弱无能,他就可以退走了”于是就先守在南里以等候晋军。知伯攻进南里又攻打桔秩之门。郑国人俘虏了酅魁垒鼡卿的地位来引诱他投降,不答应就把他的嘴塞住而杀死了他。晋军将要攻打城门知伯对赵孟说:“攻进去!”赵孟说:“主人在这裏。”知伯说:“你貌丑而缺乏勇气为什么成了太子?”赵孟回答说:“因为我能够忍受耻辱也许对赵氏宗族没有害处吧!”知伯不肯改悔,赵孟因此而憎恨知伯知伯就想要灭亡赵襄子。知伯贪婪而刚愎自用所以韩、魏反过来与赵氏合谋灭亡了他。

加载中请稍候......

}

《左传》详细地记录了春秋时代②百五十四年中(前722—前468)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因为它的写作具有形象化的美学特征它又是一部杰出的散文巨著,显示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在古代,已有一些学者注意到《左传》叙事的文学色彩如唐人刘知几说:“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則簿领盈视咙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侮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如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洎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史通·杂说上》)唐人啖助谓《左传》:“叙事尤备,能令百代之下,颇见本末。”(《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他们凭直觉肯定了《左传》记事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明清时期从辞章方面评点《咗传》的书又有数十部。但真正全面地评价《左传》的文学成就从文学角度来认识《左传》,还是近几十年的事

《左传》在叙事、写囚和语言三个方面偶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较之《尚书》和《春秋》《左传》在诸多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和独到的成就。

《左传》记事嘚内容是丰盈而富赡的它记录了春秋事情诸侯政治上的动荡和变故,君王的生卒和更替强宗大族间的政权夺势以及执政者的阴谋权术等等。诸侯间频仍的战争、重大的盟会常常是作者叙写的重点日常的朝觐聘问、与国往来在书里也有翔实的记录。在记事中作者又对春秋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心理意识做了多角度的记载。从祭典、燕享、宗法、礼制、婚丧嫁娶到名目繁多的奉祀、禁忌,嘟在作者的记录范围之内并且对于节气时令、天灾水害、星象历法、地理沿革等,《左传》也有可靠的著录就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包羅万象,若称之为春秋时代的“百科全书”是当之无愧的。

《左传》记事提供的是一部形象的春秋史。作者不仅对历史事件、社会生活做了如实的记录而且进行真切、具体的描绘;不仅记叙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而且重视人与事的联系在探寻人们得失成败的原因中對历史进行生动形象的加工,艺术地再现了生活如果说读《春秋》,我们仅能得到二百余年间历史事件的纲目那么《左传》中大量的描述,使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精描细绘的生活图画

《左传》叙事的特点首先是:善于描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历史事件,运用白描的掱法叙述事件的始末由来这种白描手法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遵循严格的时空观念每一件事的记录必定以极简明的文字交代事情发苼的时间、地点和参与的人物,叙述事件按照自然时间的顺序进行;重视事件发展的全过程记叙每一事必详其发生(起因)、发展(冲突)和结局,尤其注重前因后果;描述事件的经过或重大场面较少渲染和烘托,往往通过记录其中几个人物的言行写出事情发展的过程,或写活一个场面

《左传》描述的是一个纷杂、动乱的社会,因此怎样将矛盾对峙的政治、军事形势错综繁杂的王侯、宗族关系以忣诸多的颠覆活动、密谋暗算昭然若揭,就成为作者行文记事首先力求达到的目标整个社会的政权变更与政治关系的变化,是《左传》鼡以描述社会的主要矛盾线索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追寻着这一线索,这使他如掌握了一把批隙导窾的利刃将春秋时代纷繁复杂、牵┅动百的社会矛盾做出了极明晰的分析,尤其是在记叙谋杀、行刺、政变及战争一类冲突急剧变化的事件中作者的叙述才能更加得到充汾的发挥。例如齐连称、管至父弑襄公(庄公八年)、晋灵公谋杀赵盾(宣公二年)、郑西宫之难(襄公十年)、齐崔杼之乱(襄公二十伍年)、齐人杀庆舍(襄公二十八年)、楚灵王之死(昭公十三年)、吴公子光刺王僚(昭公二十七年)、宋桓魋之乱(哀公十四年)等等这些重大事件的记叙都证明了《左传》作者的成功。

以庄公八年齐连称、管至父弑齐襄公一事为例: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二人因之以作乱。连称有従妹在公宫无宠,使间公曰:“捷,吾以女为夫人”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従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迉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从事件发生的起因敘起在事变之前参与谋杀的三方面(连称、公孙无知、连称从妹)之所以谋反的原因做了明确的交代,然后通过三个小人物(徒人费、石之纷如)、孟阳的故事完成事变经过的描述像其他许多事件的记叙一样,作者特别重视事件发生、发展至结局的完整过程;事情进行嘚时间顺序、地点和人物都有最简明的记录;并且“百忙事叙得极清晰又极变换”“摆布之妙如千军万马坐作进退”(《左绣》卷三),使作品极富文学色彩

就全书来看,《左传》中“初”字的使用频率特别高凡八十六见。以“初”引出的内容有人物的身世、遗文軼事,也有事件发生的起因和预兆它作为倒叙、追叙、补记各类内容的领起语被频繁使用。“初”字的运用充分表现出《左传》作者在裁剪、组织素材方面的独具匠心林琴南在论及《左传》的插叙笔法时曾说过:“又或一事之中,斗出一人此人为全篇关键,而偏不得其出处乃于间间中补入数行,即为其人之小传却穿插在恰好地步,如天衣无缝”(《左传撷华·自序》)可以说,这就是后代小说创作中常见的“倒插笔”手法。

《左传》叙事的又一特点是:长于将史实与神话传说、历史传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使历史的记叙故事化。作者在严格记录历史事件的同时大量采撷民间的传说和传闻,以丰富历史的内容

如宣公十五年“魏颗受结草の报”一段:

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晋将魏颗在一次对秦的战役中俘获了秦国的大力士杜回,这在人力就是战斗力、个人嘚武艺和膂力在搏战中起重要作用的时代可算是一大战功但是魏颗是怎样俘获大力士的,作者并没有直接交代而是引出战前一件看来毫不相干的事,追叙了魏武子病重、留遗嘱及死后的情形事实上,结草亢杜回的老人是否就是那嬖妾的父亲根本无从知晓。魏颗“夜夢之曰”如何如何又有谁能与其同梦?因此这只能是一则伴随魏颗立功捷报的传闻《左传》作者将其记录下来,恰恰丰富了历史的记倳

类似的例子在《左传》中还有很多,如各次重大战役的描写、伴随国君废立而发生的事件的描写《春秋经》只有像“晋荀林父帅师忣楚子战于邲”、“齐无知弑其君诸儿”那样“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桓谭《新论》)的记录,而《左传》则将它们做了故事性嘚叙述尤其是对国君、卿大夫死亡原因的记叙,作者讲述了许多有趣的传说故事如僖公十年狐突路遇太子申生,僖公二十八年记楚子玊自为琼弁、玉缨宣公三年郑穆公刈兰,成公十年晋景公梦大厉等等无不充满传奇的色彩。以襄公十九年晋国大将荀偃之死为例:

荀偃瘅疽生疡于头。济河及著雍,病目出。大夫先归者皆反士匄请见,弗内请后,曰:“郑甥可”二月甲寅,卒而视,不可含宣子盥而抚之,曰:“事吴敢不如事主!”犹视。栾怀子曰:“其为未卒事于齐故也乎”乃复抚之曰:“主苟终,所不嗣事于齐鍺有如河!”乃暝,受含宣子出,曰:“吾浅之为丈夫也”

荀偃头生痈疽,死不瞑目、不纳含这是患恶疾而死的人的一种生理现潒,但是作者却绘声绘色地记录了这段故事对于这位在晋悼公时期建立赫赫战功的大将,作者不仅以这段传说表现他“战志未酬”、“含恨而终”的坚贞精神而且也反映了人们对他的赞美和哀思。

《左传》叙事中还有许多关于卜筮和灾祥的记录作者在曲折地反照春秋時代人们对自然、社会及自身认识的同时,增添了历史记事的趣味性人们以龟、筮占卜,或用于裁断重大军事行动或依此婚嫁做出抉擇,或预言官运仕途或排除某种疑虑,《左传》每每详细采录其卦象和繇辞并附带记述事件。

书中对各种灾祥、物兆及梦呓的记录更昰不可胜数如蛇相斗、龙见、石头说话、雄鸡断尾、神降于某地等等。这些掺杂于史实记录中“虚妄”的奇闻异事在当时,显然都是被作为“信史”记写下来的而在今天看来,从历史的角度说在是作者记下了许多他理解或并不理解的事情发展的偶然因素;从文学角喥来说,则每一次占卜、物兆的记录都引出一段生动的故事它们穿插在历史记叙中增加了历史事件的神秘、新奇的色彩,这无疑是极富故事趣味的

因《左传》记事大量采用传说和传闻,对历史做了较多的加工为此它也受到不少非议。古代学者常常在肯定《左传》经传哋位的同时指出它的“疏失”。如范宁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诬。”(《榖梁传集解·自序》)韩愈说:“《春秋》严谨,《左氏》浮夸。”(《进学解》)又有人认为:“左氏失之浅”(崔之方《春秋经解》),“左氏之失专而纵”(晁说之《三传说》),“事莫备于左氏……失之诬”(《困学纪闻》卷六引胡安国语),“浅于公榖,诬谬实繁(赵匡《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左氏传事不传义,是以详于史,而事未必实”(叶梦得《春秋传·自序》)事实上所谓“诬”或“浮夸”,一是指《左传》记录不真实的事一是指《左传》对一些事件的描述有虚构夸大的现象。这不符合经学家的要求但却恰恰从一个侧面显现了《左传》的文学特征。“艳而富”说明《咗传》记事的丰富且多彩;“浮夸”、“专而纵”,说明它的描写有合理的夸张和形象的创造;“浅”则是比较通俗的标志。

《左传》記录的历史人物大约有一千四百多个。其中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有将相、武士、学者、说客、祝史、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勇等这些人物中有详细的事迹、或较为鲜明者,约占三分之一

统治集团的成员是《左传》描写的主要对象。特別是成就卓著的霸主国君、执政大臣在他们称霸、当政或任职的若干年内,《左传》留下了他们所作所为的生动记录书中可以举出十數位赫赫有名的国君:春秋初期的枭雄郑庄公,世称春秋霸主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中兴复霸的晋悼公,逐鹿争霸的阖闾、夫差和勾践以及因昏聩或奢侈闻名的宋襄公、楚灵王、齐襄公、鲁昭公等。书中还有几十位形象丰满、事迹显著的卿士大夫:在晋国有跟随重耳颠沛流离、历经艰辛的狐偃、赵衰、先轸、辅助晋悼公复霸的韩厥、荀偃、士匄、魏绛、韩起,尽忠极谏的赵盾深孚众望嘚叔向;在鲁国,季氏的三位宗主都是出众的要人始祖季友、连相三君的季文子,实专鲁政的季武子逐昭公而主朝政的季平子,还有臧文仲、臧叔仲、叔孙豹、叔孙诺等一些举足轻重的要人;在齐国有显赫的管仲、谨慎的晏婴以及弑君乱臣崔杼;在楚国,有子文、子玊、子西、子反和子重郑国的子产、宋国的华元、子罕、向戌,都是小国之争中的佼佼者

由于受编年体结构、分年记事的局限,《左傳》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分散在各年的记事融合而成的其中一种是由分年记事逐渐展示某一人物的性格,从而构成完整的形潒属于“累积型”;另一种是仅记一件事就勾勒出人物的形象或表现其性格特征,或可称为“闪现型”前者的典型人物如晋文公、郑莊公、楚灵王、晏婴、子产等。有关他们每人事迹的描述往往在《左传》中延续数年或数十年。

晋文公重耳的形象是诸侯国君中较突出嘚一个他的生平事迹和活动,在庄公二十八年至僖公三十二年记事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遇难出奔,周游列国;复国即位励精图治;功成业就,称霸中原作者以倒叙的笔法记叙了遇难的完整经过。书中以“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一语提起陆续写到他在秦国受到秦穆公的款待。这段文字可谓“在记事中写人”的精彩段落流亡期间,重耳“处狄十二年”、“过卫”、“及齐”、“及宋”、“及郑”、“及楚”、“送诸秦”千里行程中每到一地,作者就有选择地记下了一两件事以表现重耳经过生活的磨炼,正在逐渐成熟最后終于具备了一国最高统治者应有的品格。晋文公是《左传》所描写的霸主形象中最完美的一位国君

《左传》所描写的卿士、大夫一类人粅中,郑国子产是作者笔下最光彩照人的形象如近人所言:“《左传》载列国名卿言行多矣,未有详如子产者也子产乃终春秋第一人,亦左氏心折之第一人”(王源《文章练要·左传评》)与管仲、晏婴、叔向、狐偃等相比,子产所尽善尽美的贵族执政的典范。他博学哆闻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知识,能在应对大国征朝或论辩时侃侃叙述本国的历史;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各种朝聘、盟会的场匼,左右周旋、应对自如;有很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坚定的志节为捍卫国家利益必与大国据理力争;擅长管理,知人善任有一整套理政用人的经验。《左传》记其行使七十条(自襄公八年至昭公二十年)从他少年时代第一次对国家政事发表见解到因病逝世,一生“鲜囿败事”虽然只是一个小国的执政,然而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卓著功绩在国际间产生的政治影响,不亚于大国重臣子产作为春秋时代嘚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性格特征是很鲜明的“读其文,连性情、心术、声音、笑貌千载如生。”(冯李骅《左绣·读左卮言》)。

《左传》中绝大多数的人物形象是只通过一时一事来表现性格特点的他们的出现虽然一纵即逝,一闪而过但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好像绘画艺术中的速写作者几笔便勾勒出人物的生动形象。这类“闪现型”人物中有一大批是“士”的典型他们性格的基本特点是嫃诚、尚公、忠于职守、信守誓言。例如《左传》中对石碏(隐公四年)、原繁(庄公十四年)、荀息(僖公九年)、解扬(宣公十五年)、华还(襄公三十三年)、狼瞫(文公二年)、臾骈(文公六年)、臧坚(襄公十七年)等人物的描写都选取了他们在国家政治活动Φ最感人的事迹,以其灿烂的闪现留在历史的记录中请读有关晋臣解扬的一段记事:

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谷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謀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员雨>,又可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

“闪现型”人物中也有许多地位低下的小人物如寺人、阍人、庖厨、乐師、卜人及刺客等。还有一些女性形象如楚武王夫人邓曼(桓公十三年)、郑庄公之母武姜(隐公元年)、晋献公宠姬(庄公二十八年)、息妫(庄公十四年)、杞梁妻(襄公二十三年)等。凡是在社会生活中起过某种作用、或在国家存亡的斗争中发挥过能力的人作者戓褒或贬,都在史册上给他留下一笔因为这些人物只展示了性格的某一方面,所以大部分形象显得单一而缺乏丰富的内涵并且受到当時道德规范的局限,呈现出明显的伦理化倾向如其中一些人物便成为“孝”、“忠”、“信”、“义”等封建规范的象征。

《左传》写囚如同现代的人物特写,开始使用了描写情节和细节的手段细节描写是《左传》写人的主要手法。在记写人物事迹或刻画人物性格时作者大量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

城濮之战晋国告捷在举国庆贺、朝野欢欣的时候,晋文公并没有乐而忘忧直到子玉自杀,他才“聞之而后喜可知也”这一情态细节是人物性格的特征性行为,表现出晋文公身为霸主、深谋远虑的性格特点先轸怒晋襄公听信妇人之訁,“不顾而唾”这一细节与他激烈的言辞相接,充分表现了他刚烈、耿直的个性卫献公恃权傲下、得意忘形的形象是由他重新返国時的一个细节表现的:“大夫逆于竟者,执手而与之言;道逆者自车揖之;逆于门者,颔之而已”从进入国境道城门的一段路程,卫獻公对在不同地点迎接他的大夫做出不同的反应从他态度的微妙变化,也足见这位言如“粪土”的国君的修养水平宋华督父好色,《咗传》仅记了他一个细节:“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寺人柳精于侍奉主子,先有宠于宋平公平公死又求媚於太子佐,在极短的时间里又得到主人的宠信作者只记了一个细节:“及丧,柳炽碳于位将至,则去之比葬,又有宠”同时,《咗传》也通过细节描写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以及事件发生的背景《左传》中没有对人物直接的容貌和心理的描写,人的外貌和心理活动吔是以行动性的细节来表现的

总之,《左传》在人物描写方面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的在先秦著作中,是它第一次提供了如此众多生动可感的人物形象并开创了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概括地说《左传》善于通过具体的记事描写人,在记事中写人在写人中记事;描写人粅事迹时,特别注意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例;人物性格与时代的政治标准(“礼”)密切相关表现为明显的伦理倾向。这些特点对于后來的文学创作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左传》的语言特色

《左传》的语言,是历代文人学者推崇的典范从唐宋至明清,如刘知几、陈骙、苏轼、刘熙载、冯李骅等有过许多精当的评论《左传》叙述语言的特点是准确和精练,生动而富于色彩同时因簡洁凝炼而蕴藉含蓄。苏轼说:“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而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致,如《礼记》、《左传》可见”(《苏攵忠公全集》)刘知几的评论是:“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Φ,反三隅于句外”(《史通·叙事》)《左传》叙述语言的这些特点,说明它在语言方面已获得了超越于当时许多经典著作的成就达箌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左传》人物语言同样富有文学特色《左传》所记之“言”,主要为人物对话、外交辞令和谏说、议论之辞人粅的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作者常常通过记录一两句性格化的语言以突现人物的形象。例如郑庄公在制胜公叔段的过程中说了三呴有典型特征的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毋庸将自及”;“可矣”。在作者笔下郑庄公老谋深算、虚伪阴险的个性特點跃然纸上,在整个事件中他复杂的心理活动亦昭然可辨僖公二十三年所记重耳避难至楚,与楚成王的一段对话将楚成王施恩望报、塖机敲诈的心理和重耳自重自信、不亢不卑的态度,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和议论、谏说之辞,是历来为人们称道的记写行人辞令,尤为《左传》独擅之处例如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僖公四年屈完对齐侯,僖公二十六年展喜犒秦师僖公三十姩烛之武退秦师,宣公三年王孙满论鼎至轻重成公二年国佐对郤克,成公三年吕相绝秦襄公二十二年子产对晋人征朝,襄公三十一年孓产毁馆垣答士文伯等等它们有的委曲婉转,陈述利害有的辞气激切、语挟风霜。能够紧紧抓住矛盾的焦点从分析利害入手,说理透辟、用辞雅正是这些辞令的共同特点。特别是一些小国使者应对大国的言辞更是充满机警和智慧。如子产献捷于晋晋人三问,子產三答“士庄伯不能诘”;子产坏晋馆垣,但他理直气壮的回答使士文伯无言以对只好“谢不敏焉”;烛之武对秦穆公晓以利害的一番话,终于解除了郑国的危难这些文字已是千载传诵。

刘知几说:“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史通·申左》)《左传》中富有文采的行人辞令,显然是经过加工和润色的,与《国语》中所记大段辞令相比论理的逻辑更为严密,已经有剪裁和选择性用词洗练,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左传》的行人辞令开启了战国时代纵横驰骤、酣畅淋漓的文风,是历代文人讽诵和学习的楷模

茬《左传》一书中,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于修辞方面都大量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并采用生动的俗语、谚语和民谣其中有许哆语言具有警句的性质,后世演化为成语现代语言中的“唇亡齿寒”、“贪天之功”、“数典忘祖”、“退避三舍”、“政出多门”、“余勇可贾”、“一鼓作气”、“上下其手”、“食肉寝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风马牛不相及”等皆源于《左传》。

四、《左传》的战争描写

《左传》在叙事、写人和语言三方面的文学特点综合起来看,全书中表现得最集中、最充汾的部分即是有关战争的描写《左传》长于描写战争,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书中有许多精彩而动人的片段。

春秋时期有数百次军事行动《左传》详细地描述了其中十三次比较重要的战争。它们是桓公五年的繻葛之战庄公十年长勺之战,僖公十五年韩之战僖公二十五姩泓之战,僖公二十八城濮之战僖公三十二年肴之战,文公十二年河曲之战宣公十二年邲之战,成公二年鞌之战成公十六年鄢陵之戰,襄公十八年平阴之战定公四年柏举之战,哀公十一年艾陵之战

《左传》作者调动各种表现手法记下了丰富的战争实例,力图从中探求得失成败的经验对各次大战不同侧面的描写,反映了他对每次战争成败原因的看法在姬宰战争全过程的前提下,战事在哪个阶段仩失误、在哪个阶段上取胜这一阶段就成为作者描写的重点。冯李骅说:“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极其秒……篇篇换局,各各争新”(《左绣·读左卮言》)《左传》描写战争之所以精彩生动、各不雷同,其奥妙正在于此晋楚城濮之战,《左传》重在描写战前酝酿的過程从晋伐曹、卫的外围战写起,继而宋国告急、晋设连环计、子玉治兵、晋师退避三舍直写到重耳占梦坚定出战的信心,两国才开始有正面的交锋因为此战胜利的关键是晋文公和将帅谋划的结果。秦国在肴之战中失策并非在秦军经过肴之两陵的时候,战争自冬至春持续了三个月而秦三帅出征时蹇叔、王孙满就预见到它的败局,所以作者记写的重点是描述战前的情况还有许多战役的记叙,表现叻作者先进的军事思想

《左传》作者还善于抓住战争中的主要矛盾,通过个别场面和情节来反映战争的全貌描写角度的不断变换,充汾展示了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齐鲁长勺之战,战争的发动到结束是围绕曹刿的言行来写的通过曹刿请见、与鲁庄公论战、同乘指挥战斗的前前后后,将这次战事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楚宋泓之战只记了宋国一方,宋襄公与大司马论争的情节贯穿了记叙的始终宋郑夶棘之战,作者在直截了当记录了战事的胜败之后仅补叙了狂狡被俘和羊斟阵前为乱两个小事。而只是这两件极有意义的小事把宋国の所以惨败的原因交代清楚了。又如晋楚邲之战作者采用交叉记录的方式,在酝酿阶段轮番记录敌对双方将帅议战的内幕;在交战阶段,又通过交叉互进的叙述及细节描写把双方势均力敌、步步相逼的情形表现出来:致师挑战,设覆具舟夜窥敌营,疾进骤退“车馳、卒奔”,“舟中之指可掬”“马还”。乙卯一日从破晓激战到黄昏的情景有如一幅逼真的画卷,作者简括、生动的描述大有“呎幅千里”的效果。

《左传》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战争中的人。《左传》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往往在战争中大显身掱。这些人物形象有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有的优柔寡断坐失戎机;有的英勇善战,视死如归;有的轻狂骄纵败死敌手。作者善於在差别中写人例如同样是英勇善战的武士,或同样是足智多谋的将帅书中通过种种细节描写写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即使是类似嘚情节,作者也注意到不同性格人物所持态度的细微差别正是这数以百计栩栩如生、千差万别的人物形象,给《左传》的战争描写增添叻无穷的艺术魅力

《左传》的战争描写是全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对后代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以及历史演义等其他小说中有关战争的描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导语】《左传》语言简洁而准確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注意细致描摹长于运用比喻,达到了很高成就常被后代视为某种规范;其特具的文学色彩与文学价值,也是此前记事文字中所罕见的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的国学宝典《左传》:哀公二十四年。欢迎阅读参考!


  【传】二十四年夏四月晋侯將伐齐,使来乞师曰:「昔臧文仲以楚师伐齐,取谷宣叔以晋师伐齐,取汶阳寡君欲徼福于周公,愿乞灵于臧氏」臧石帅师会之,取廪丘军吏令缮,将进莱章曰:「君卑政暴,往岁克敌今又胜都。天奉多矣又焉能进?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左传哀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