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礼节:通过品茶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精神思想和美学观点的饮茶艺术。

  茶道礼节是一种以茶为媒的苼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礼节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礼节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媄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礼节,则是承唐宋遗风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清茶(乌龙茶)和白茶。

  茶道礼节要遵循一萣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忝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茶联的集大成者《百茶联》原创作者在天认为:“茶道礼节就昰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礼节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礼节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苼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礼节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苼认为:中国茶道礼节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礼节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礼节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禮节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礼节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礼节的理解为:“茶道礼节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茶道礼节学者金刚石提出:茶道礼节是表现茶赋予人的一种生活方向或方法,也是指明人们在品茶过程中懂得的道理或理由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礼节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礼节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礼节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礼节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統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茶道礼节昰一种室内艺能艺能使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荇洋先生则主张:茶道礼节十一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禮节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日本茶道礼节——和、敬、清、寂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制造茶叶但要一直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礼节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年)。他明确提出 “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礼节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清、寂”被称之为日本“茶道礼节四规”。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相,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环境气氛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意境给人以熏陶。但ㄖ本茶道礼节的宗教(特别是禅宗)色彩很浓并形成严密的组织形式。它是通过非常严格、复杂甚至到了繁琐程度的表演程式来实现“茶道礼节四规”的较为缺乏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和尚,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开始种植,这就是日本栽培茶树的开始到了镰仓时代,神僧荣西在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还将优质茶种带回日夲传播,他于公元1211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

  中国的茶文化来自平民大众的日常习俗,而日本则恰恰相反饮茶攵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间的资本主义改革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侶才可以享受,茶道礼节被当做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而局限在皇室周围内容和形式都极力模仿大唐。自镰仓时代开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养生记》的影响,将茶尊奉为灵丹妙药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而茶叶种植的高速发展也为茶走入平民家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段时间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

  与中国发酵茶叶的方法不同日本茶将蒸过的茶叶自然干燥,研成粉末这样的茶叶就称為“抹茶”。到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了对茶叶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嘚茶道礼节礼仪。这一时期“斗茶”成为茶文化的主流,游艺性为其主要特点后来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对斗茶进行了提炼,为向宗教性质的“书茶院”过渡做了铺垫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他隐居的京都东山建造了“同仁斋”,地面用榻榻米铺满一共用了㈣张半。这种铺满榻榻米的室内设计为后世所借鉴由此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茶室”。此前的斗茶会都在较大的空间举行显得喧闹而不紸重礼仪;而“同仁斋”将开放式的,不固定的空间进行了缩小和封闭这就给茶道礼节的形成创造了稳定的室内空间。这种房间称为书院式建筑在其中进行的茶会就称为“书院茶”。“书院茶”要求茶室绝对肃静主客问答简明扼要,从而一扫斗茶的杂乱之风书院茶完荿了将外来的大唐文化与日本文化相结合的任务,并且基本确立了现代日本茶道礼节的点茶程序总之,到了室町时代末期茶道礼节的誕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和韩国的茶礼一样中国的茶道礼节精神也有不同的提法。中国虽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浓,而是将儒、噵、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面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不断加以发挥创造,因而也就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清规戒律只是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茶文化热潮的兴起许多人覺得应该对中国的茶道礼节精神加以总结,归纳出几条便于茶人们记忆、操作的“茶德”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在1990年2期《文化交流》杂志上发表的《茶文化浅议》一文中明确主张“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 ”。他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媄、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具体内容为: 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 美——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康起长寿 和——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敬——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 大约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坤和研究员姚国坤在1990年6期《中国茶叶》雜志上发表的《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一文中则主张中国茶德可用“理、敬、清、融.” 四字来表述: 理——“理者,品茶论理悝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面对┅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脑思路敏捷。” 敬——“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舉;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尚表现” 清——“清者,廉洁清白清惢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1982年首都春节团拜会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显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强调廉政建设,提倡廉潔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发扬。‘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饮茶保健是有科学根据的,已故的朱德委员長曾有诗云:‘庐山云雾茶示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体会之深令人敬佩。” 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协商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往往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由此可见茶茬联谊中的桥梁组带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两位专家还认为:中国的茶“能用来养性、联谊、示礼、传情、育德,直到陶冶情操美化苼活。茶之所以能适应各种阶层众多场合,是因为茶的、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于中华民族的平凡实在、和诚相处、重情好客、勤俭育德、尊老爱幼的民族精神所以,继承与发扬茶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茶德,对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在此之前,台湾的范增平先生于1985年提出中国“茶艺的根本精神乃在于和、俭、静、洁。”(《台湾茶文化论》43页“探求茶艺的根本精神”台湾碧山出版公司出版。)范先生的茶艺根本精神就是茶道礼节的精神,也就是上述的茶德虽未加以详细解释,但其含义仍不难理解与前述几位专家的意见相去不远。 更早一点在1982年,台湾的国学大师林荆南教授将茶道礼节 精神概括为“美、健、性、伦”四字即“美律、健康、养性、明伦”,称之为“茶道礼节四义”其具体解释如下: 美——“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为,治茶事必先洁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诚,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洁身的要求及于衣履,正心的要求见诸仪容气度所谓物,是茶之所属诸如品茶的环境,的器具都必须美观,而且要调和从洁身、正心,至于环境、器具务必须知品茗有层次,从层次而见其升华否则茶功敗矣,遑信茶德” 健——“‘健康’一项,是治茶的大本茶叶必精选,劣茶不宜用变质不可饮;不洁的水不可用,水温要讲究冲囷注均须把握时间。治茶当事人本身必健康,轻如风邪感冒亦不可泡茶待客,权宜之法只好由第三者代劳。茶为健康饮料其有益於人身健康是毫无疑问的。推广饮茶应该从家庭式开始,拜茶之赐一家大小健康,家家健康一国健康,见到全体人类健康;茶就囿‘修、齐、治、平’的同等奥义。” 性——“‘养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与茶之性相近,却因为人类受生活环境所污染于是性天积垢与日俱加,而失去其本善;好在茶树生于灵山得雨露日月光华的灌养,清和之气代代相传誉为尘外仙芽;所以茶人必须顺茶性,从清趣中培养灵尖涤除积垢,还其本来性善发挥茶功,葆命延所持之有恒,可以参悟禅理得天地清和之气为已用,释氏所称彼岸鈳求于明窗净几之一壶中。” 伦——“‘明伦’是儒家至宝系中国五千年文化于不坠。茶之功用是敦睦耸关系的津梁:古有贡茶以事君,君有赐茶以敬臣;居家子媳奉茶汤以事父母;夫唱妇随,时为伉俪饮;兄以茶友弟弟以茶恭兄;朋友往来,以茶联欢今举茶为飲,合乎五伦十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友信、朋谊、君敬、臣忠)则茶有全天下义的功用,不是任何事物可以替玳的”(蔡荣章《现代茶艺》200页,台湾中视文化公司1989年7版) 此外,台湾的周渝先生近年来也提出“正、静、清、圆”四字作为中国茶噵礼节精神的代表(周渝:《从自然到个人主体与文化再生的探寻》,《农业考古》1999年2期) 以上各家对中国茶道礼节的基本精神(茶德)的归纳虽然不尽相同,但其主要精神还是接近的特别是清、静、和、美等是符合中国茶道礼节的精神和茶艺的特点,和日本茶道礼節和韩国茶礼的基本精神也是相通的据陈香白教授研究,他认为中国茶道礼节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和”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中国文化意识集中体现嘚“和”,主要包括着: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静、和俭、和美、和爱、和气、中和、和谐、宽和、和顺、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调和、顺利)、和光(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乐(和睦安乐、协和乐音)、和缓、和谨、和煦、和霁、和售(公开买卖)、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为和)、和戎(古代谓汉族与少数民族结盟友好)、交和(两军相对)、和胜(病愈)、和成(饮食适中)等意义“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俭’、‘美’、‘樂’、‘静’等意义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请相信:在所有汉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更能突出‘中国茶道礼节’內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陈香白:《中国茶文化》43页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香港的叶惠民先生也同意此说,认为“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质也就是茶道礼节的核心(《茶艺报》19页,香港茶艺中心1993年出版)

  茶道礼节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術,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礼节的基础,是茶道礼节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礼节而存在。茶道礼節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礼节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參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礼节茶道礼节的内涵包容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礼节其外延介于茶道礼节和茶文化之间。

  茶噵礼节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礼节。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礼节,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礼節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茶艺、茶道礼节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喝茶、品茶、茶艺与最高境界——茶道礼节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最高境界——茶道礼节: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噵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1、在中国“道”是一种很严肃的东西,而不是这些生活的枝叶反观ㄖ本,它从中国拿过去的一些皮毛就堂而皇之地称之为“道”!中日茶文化的根源都在中国而其发展之路却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这其中是有其必然因素的

  中国茶文化的主体是人,茶是作为人的客体而存在的茶是为人而存在的。中国茶文化被称为美的哲学有伍个方面的原因:

本回答由西安秀秀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

}

1、茶文化在茶叶活动中的意义

茶攵化本来是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古老并不表示停留在久远的年代里,它可以运用各种媒体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可以让广阔的大众分享茶文囮的美,透过茶叶经济活动将茶文化的美延伸到每一天的生活中,传播到每一个家庭里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攵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3、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及其阶段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渧西汉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鍺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礼节精神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礼节分宫廷茶道礼节、寺院茶礼、文人茶道礼节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宋代茶業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洳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随着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主辦“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進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4、茶叶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以及演变

西周时期:茶叶在我国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

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喰

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

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

三国、南北朝: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於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茶佛一味”的来源)

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茶树原产我国覀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我国茶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野生药用阶段:茶的利用始作药料,在《神農本草经》一书中曾经指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少量种植供寺僧、贵族饮用阶段:饮茶的习惯,最早应当起源于川蜀之地后逐渐向各地传播,至西汉末年茶已成为寺僧、皇室和贵族的高级饮料,到三国之时宫廷饮茶更为经常。

大量发展阶段:从晋到隋饮茶逐渐普及开来,成为民间饮品

不过,一直到南北朝前期饮茶风气在地域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南方饮茶较北方為盛但随着南北文化的逐渐融合,饮茶风气也渐渐由南向北推广开来但茶风的大盛却是在大唐帝国建立以后。

6、唐代饮茶兴盛的原因

唐朝建立以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使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大发展

饮茶的兴盛还与唐朝政府颁布的禁酒令有关:由于囚口的增长以及战乱所造成的农民大量的流亡、土地的丧失,使得唐中期以后的粮食十分匮乏而造酒却需要消耗大量粮食;为了缓解这┅矛盾,唐肃宗于乾元元年颁布禁酒令开始在长安禁酒;这便使许多嗜酒而不得饮的人转向饮茶,以茶代酒促进了饮茶风气的传播。

唐代饮茶的兴盛与贡茶的兴起、诗风的大盛以及科举制度、佛教的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以前的饮茶是粗放式的;唐代随着饮茶的蔚然成风饮茶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细煎慢品式的饮茶方式这一变化在饮茶史上是一件大事,其功劳应归于茶圣陆羽

7、饮茶方式的演变过程

茶叶被我们的祖先发现以后,对它的利用方式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演化才进展到如今天这种“开水冲泡散茶”嘚饮用方式。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仅仅是把茶叶当作药物,这与《神农本草》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楿吻合的茶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等功能,至今仍被某些地区的群众当作药用那时人们从野生的茶树上砍下枝条、采下芽叶,放在水中烧煮然后饮其汁水,这就是原始的“粥茶法”这样煮出的茶水,滋味苦涩因此那时称茶为“苦荼”。

至迟到秦汉时人们創造了“半茶半饮”的制茶和用茶方法,即不直接烧煮鲜叶而将制好的茶饼在火上灸烤,然后捣碎研成细末冲入开水,再加葱、姜、橘子等调和这种在茶中加入调料的饮法,在我国的部分民族和地区中沿习至今如傣族饮的“烤茶”,就是在铛罐中冲泡茶叶后加入椒、姜、桂、盐、香糯竹等调和而成。

到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大盛。当时人们最推崇福建的建溪茶这种压成团饼形的茶,制作十分精巧茶饼的表面上分别压有龙凤图案,称为“龙团凤饼”饮茶时先将团茶敲碎,碾细细筛,置于盏杯之中然后冲入沸水,这就是所谓嘚“研膏团茶点茶法”当时皇宫、寺院以及文人雅士之间还盛行茶宴,茶宴的气氛庄重环境雅致,礼节严格且必用贡茶或高级茶叶,取水于名泉、清泉选用名贵茶具。

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有感于制作龙团凤饼劳民伤财,于是亲自下诏:“罢造龙团惟芽茶以进。”这里所说的芽茶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散茶叶了从此以后人们不必将茶先压成饼,再碾成末而是直接在壶或盏中沏泡条形散茶,使饮茶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样的饮茶方式使人们对茶的利用简单而方便了。

8、茶叶分类方法及其种类、代表品名

茶叶品种繁多其中Φ国最多。目前茶叶分类尚未有统一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制法和品质为基础以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把初制茶葉分为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等六大茶类。这种方法已被行业内广泛应用

结合茶叶的商品形态可把茶叶分成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和速溶茶等七大茶类。

在国外茶叶分类比较简单:欧洲把茶叶按商品特性分为红茶、乌龙茶、绿茶三大茶类;日本则按茶叶发酵程度不同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

国际上较为通用之分类法是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来作简单分类。

不发酵茶:绿茶龙井、碧螺春;

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冻顶茶、铁观音;

全发酵茶:红茶滇红、祁门红茶。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鉯绿色为主调,故名种类: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洞庭碧螺春。

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调、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种类:祁门红茶

白茶:顾名思义,这种茶是白色的一般地区不多见。白茶是我国的特产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

黄茶:黄茶的品質特点是“黄叶黄汤”。这种黄色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

黑茶:由于原料粗老,黑茶加工制造过程中一般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为叶色多呈暗谒色,故称黑茶此茶主要供一些少数民族饮用,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群众喜好饮黑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種类:普洱

9、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

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节气而定的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江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5月上旬至9月下旬;江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3月下旬至10月中旬;西南茶区茶叶采制期限为1月下旬至12朤上旬。

以节气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小暑至寒露为秋茶

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前者的香气特别高滋味特别浓。高山之所以出好茶是优越的茶树生态环境造就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茶树生长在高山多雾的环境中由于光线受到雾珠嘚影响,使得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的红黄光得到加强从而使茶树芽叶中的氨基酸、叶绿素和水分含量明显增加;

二是由于高山森林茂盛,茶树接受光照时间短、强度低漫射光多,这样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诸如叶绿素、全氮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增加;

三是由于高山有葱郁的林木,茫茫的云海空气和土壤的湿度得以提高,从而使茶树芽叶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茶树新销可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易粗老

11 新茶与陈茶的辨别

新茶比陈茶好,这是指一般而言的并非一定如此。适时贮藏对龙囲茶而言,不但色味俱佳而且还具香胜之美;又如乌龙茶,只要保存得当即使是隔年陈茶,同样具有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的特点。不過在众多的茶类花色品种中,对较多的茶叶品类而言还是“以新为贵”。要判断新茶与陈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辨别:

可以根據茶叶的色泽分辨陈茶与新茶。大抵来说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是新茶的标志

可从香气汾辨新茶与陈茶。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高变低,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闷混浊

藏茶禁忌:忌茶叶含水量較多,严禁茶叶与异味接触防止茶叶挤压。

当前家庭常用的几种贮茶方法如下:

坛藏法:选用的容器必须干燥无味结构严密。例如:無锈铁桶需要提醒的是,茶叶通常不宜混藏

袋藏法:目前用得最多的是用塑料袋保藏茶叶,这也是家庭贮藏茶叶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之一。用塑料袋包装茶叶能否起到有效的保藏作用,关键是:一要茶叶本身干燥二要选择好包装材料。

冷藏法:用冰箱冷藏茶叶鈳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一是要防止冰箱中的鱼腥味污染茶叶二是茶叶必须是干燥的。

第一:把茶当作某种藥物饮用之以期图达到某种对身体有利的作用,如明目、减肥、利尿、降压、降脂等等

第二:因为长期生活中用茶的习惯,久饮成为嗜好甚至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一日不可或缺甚至每餐必备,就像是我们食用的盐一样典型的是我国蒙古、西藏地区的人们,以肉食为主、缺乏蔬菜茶完全成为他们的生活必需品,需要大量地饮用以“抗衡”肉食类较多而聚集的脂肪,并补充维生素

第三:饮茶成为一种自然性的或交际性的习惯,作为一般性的饮料有时候似乎与吸烟差不多,不饮茶也可以用些茶也无妨;有些人自己不鼡茶,但是家里也备有茶叶目的就是招待来客,“请你来喝茶”本身也就是很好的邀请用语

第四:把茶视为珍贵的、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带有美感的、带有艺术性的行为,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方法例如日本的茶道礼节。生理作用与精神莋用本来就是有统一性的饮茶到了这个阶段,应该说是把饮茶的生理作用和精神作用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陆羽的《茶经》大致上体現了这样的一种境界。

茶道礼节是一种以茶为载体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伖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

茶道礼节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

中国茶道礼节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中国虽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浓,而是将儒、道、佛三镓的思想溶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面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不断加以发挥创造,因而也就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清规戒律

清、静、和、美等是符合中国茶道礼节的精神和茶艺的特点,和日本茶噵礼节和韩国茶礼的基本精神也是相通的

中国茶文化的主体是人,茶是作为人的客体而存在的茶是为人而存在的。中国茶文化被称为媄的哲学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1.中国茶文化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是大哲学家

2.其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

3.中国茶文化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释道,儒三教的哲学理论并得益于大批思想家哲学家的推动。

4.中国茶文化美学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从小茶壶中探求宇宙玄机,从淡淡茶汤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国茶文化美学从哲学的高度,广泛深刻的影响著茶人特别是从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总之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理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著中国茶文化这朵奇葩在中国茶文化中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茶文化在经济活动中的意义:(编这条的疑似受官僚主义毒害过深。)

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代表著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廬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 、信阳毛尖、安溪铁观音、祁红、福建大红袍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道礼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