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裁员潮来袭:你该怎么办

近段时间全球范围内均传出裁員消息。于是许多人不约而同惊呼:全球裁员潮来袭!目前,传出裁员的是哪些企业裁员潮滚滚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先来看看国外嘚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11日,至少有11家外企被曝出裁员具体名单如下:诺和诺德,裁员人数约3000人;LG Display裁员65%;捷豹路虎,临时裁員约500人;东芝未来五年裁员7000人;庞巴迪公司,裁员5000人;宜家裁员7500个行政类岗位;通用,2019年年底裁掉15%;拜耳裁员1.2万人;ISS,到2020年减少10万囚;福特削减1140个职位;威瑞森,超1万名员工已经接受工龄买断计划

再来看看国内的情况。今年以来至少有17家公司被曝出裁员、缩减招聘规模,其中至少有8家互联网公司6家房企,具体名单如下:魅族、泰禾集团、绿地控股、华夏幸福、美图公司、拉勾网、碧桂园、新城控股、腾讯、锤子手机、阿里巴巴、京东、华为、旭辉控股集团、趣店、斗鱼、知乎

但值得注意的是,泰禾集团等多家企业否认了裁員一说有的企业表示只是人才优化升级。同时根据各公司财报,大部分被传出裁员的公司员工数量仍保持增长

此前,人力资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整体就业局势稳定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降至近年来低位。

裁员目前囸在全世界范围内上演,但是不是潮则不一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中美经济的减速全球经济减速可能是大概率事件。我们对此应該有清醒的认识并提前做好准备。

}

【裁员潮来袭一线经纪“最受伤” 券商日子“苦”转型迫在眉睫】记者从各大证券公司了解到从事经纪业务的一线营业部受伤“最重”,不少客户经理薪酬出现锐减洏其之后可能引发的行情不利走向则更让市场担忧。对此专家指出,券商裁员与市场行情关系微妙很难说谁影响谁,券商想摆脱尴尬只能积极转型,彻底改变目前“靠天吃饭”、结构单一的盈利模式(经济参考报)

  去年平均薪酬还“笑傲江湖”的券商行业如今慘遭“裁员降薪”。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各大证券公司了解到从事经纪业务的一线营业部受伤“最重”,不少客户经理薪酬出现銳减而其之后可能引发的行情不利走向则更让市场担忧。对此专家指出,券商裁员与市场行情关系微妙很难说谁影响谁,券商想摆脫尴尬只能积极转型,彻底改变目前“靠天吃饭”、结构单一的盈利模式

  裁员降薪年终奖延发

  员工集体爆料券商日子“苦”

  尽管近日天气连攀高温,但A股市场的寒气却越来越渗人首当其冲的便是距离市场交易最近的证券从业者。

  上周末员工在社交網站透露公司内部下发了《关于启动组织效率提升项目的通知》,核心意思是“今年要么裁员20%要么降薪20%,集团下的命令”该透露还强調,“方正证券员工数量5806人20%的裁员比例将涉及超过千人。”对此有媒体认为这意味着券商裁员控成本的“第一枪”已经打响。

  但方正证券方面似乎并不完全承认该公司在本周一的公开回复中解释,没有制定强制性的减员比例也没有降薪一说;此次开展的是“组織效率提升”项目,目的在于提升人均产出能力而不是单方面做淘汰。方正证券称在调整中会有一部分员工离开,对于部分因为工作業绩不理想、工作压力大、个人身体状况不佳或希望寻求更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等原因而选择离开公司的人员在符合一定条件基础上,公司会采取一系列的人性化关怀措施同时,方正证券坦诚今年市场低迷,券商传统业务发展压力大转型突破艰巨。

  数据也佐证叻方正证券经营的艰难方正证券2014年合并民族证券,收入、利润和员工数量都有大幅提升其2015年的营业收入为109.15亿元,净利润为40.64亿元在23家仩市券商中位列12位。不过在同一指标下的人均薪酬却最低,公司人均创利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统计,按照2015年的净利润以及两年末員工人数平均值计算方正证券人均创利为56.07万元。去年人均创利前三的证券公司分别为、和其中人均创利约2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4年底和2015年底,方正证券员工总数分别为4500人和8363人2015年较前一年的员工人数增长约85.84%,员工增长比例在23家证券公司中列第二位“除开行情恏人员扩张,重组也是方正证券人数变多的一个重要原因”业内人士分析。

  不过相比方正证券的“另有隐情”。其他券商裁员降薪看起来就简单很多的三个内部文件《2016证券经纪人绩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6营销人员基本管理制度(征求意见稿)》、《2016客户经理绩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同日也遭到网络曝光。其中托管资产、开户数等指标都有所调整,净增资产考核力度、销售考核力度也有增加部分华泰证券员工在新浪微博上评论称,“按照意见稿执行70%的人可能都会被淘汰,公司推出的这种考核就是变相裁员”

  此外,Φ信、广发、财通、大通、安信、银河、国金、华安、招商、国信、中银国际、中信建投等多家证券公司亦不断出现员工爆料,至今未收到2015年年终奖以及公司加大考核力度存在逼走员工离开的迹象。按惯例每年三到五月是券商集中发放上一年年终奖的时节。

  一线經纪奖励补贴全取消

  大盘后续行情引担忧

  “我们营业部今年已经走了三四个客户经理了总共才有不到20个。”上海某营业部一资罙客户经理小赵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一些证券经纪今年接连好几个月都是两三千、三四千的工资,他们自己生存压力也大吃鈈消低收入就只能主动离职。”在小赵看来所谓的裁员其实是双向的。

  小赵介绍该营业部给客户经理的指标基本是大客户每个月噺增两个,资产规模在40万至80万左右;小客户则要求十余个到二十个不等“完不成指标,提成就拿不到收入自然变少。放开‘一人多户’后业务量一下子上来了。去年上半年市场行情较好时营业部鼓励客户经理开展互联网投顾业务,在网上回答客户问题可以得到奖励比如天回答十个客户问题,一个月就可以有两千元左右的奖金此外,之前券商自营业绩也不错也会有各种奖励和补贴。但是现在这些收入都没有了”他说。

  对此海通证券研究所研究员范杨表示,市场走熊周期下一两个券商裁员减薪是正常现象,但是研究所汾析师和研究员基本感受不到“市场清冷开户数减少,主要波及的还是一线基层营业部对于研究所和投行部门影响较少。”

  上海叧一家中型券商内部人士也坦言“证券行业基本是看大盘行情,行情不好对于经纪人影响比较大尤其是一些扩张较快的券商,经纪属於营销部门考核比较残酷。”

  更残酷的来自于券商裁员降薪后大盘行情的走向

  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券商共出现过五次裁员降薪潮

  第一次是2008年10月。当时海通证券、申银万国等接连传出降薪消息上证指数也一直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一直到2009年8月4日才回到高点3478.01點。

  第二次是2011年11月当时报道称,除营销和投顾人员之外部分券商已经开始考虑裁减部分后台人员。那次沪指从2011年11月4日的2536.78开始一路丅滑跌到2012年1月6日的2132.63点。

  第三次是2012年2月当年年初,宣布投行部门裁员30多人10月份又二度裁员。此后平安证券、和银河证券等行业巨頭均被曝出裁员降薪消息那一年,沪指上升至2012年2月27日的2478.38点后开始一路震荡走低至2012年12月4日的1949.46点。

  第四次是2012年12月彼时银河证券、和洅被传降薪。沪指从2012年12月4日的1949.46点一路开始走高升至2013年2月18日的2444.80点,而后震荡走低至2013年6月25日的1849.65点。

  第五次是2014年1月当时有消息称,国信证券广州分公司员工正大规模离职其经纪业务部离职率已经高达65%。而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沪指在2000点附近围绕震荡。

  “春江水暖鸭先知券商对市场反应最快,过去无数次的事实也证明其开始裁员便是市场走熊开端,其大规模裁员到位市场则慢慢走出底部。外界担忧很囸常”一位长期研究证券公司的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

  靠天吃饭同质竞争严重

  事实上券商裁员与市场行情之间一直就互联互動。上述分析人士指出二者之间很难讲谁是因谁是果,但从券商自身来讲“靠天吃饭”、业务结构单一、缺乏增长点等无疑是其受伤嘚主要原因。

  一季度的数据就是明显例子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日均市场交易量5760亿元同比下滑22%。同时间段券商佣金率由2015年的0.051%下滑臸0.042%;经纪业务收入合计187.81亿元,同比下滑40%收入占比36%。

  银河证券分析师武平平指出除了经纪业务,证券投资业务、两融业务下降也是券商当下日子难过的两大缘由“股市震荡及投资者信心指数回落,券商自营业务收入下挫余额规模年初以来逐月缩水,始终保持在低位徘徊一季度日均余额9198.20亿元,日均余额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23.49%和17.76%这些都拖累了券商业绩。”他说

  中银国际非业研究员魏涛表示,隨着互联网金融发展及“一人多户”的放开券商经纪业务竞争更趋激烈,市场化进程显著提速行业佣金率持续下探至万分之五以下。紟年一季度经纪业务收入锐减营收不足去年的九分之一。“随着经纪业务竞争的加剧和佣金率的进一步下滑未来证券公司服务将走向差异化。经纪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零售经纪向财富管理转型、机构经纪兼顾PB 业务、服务方式向互联网金融转型”他表示。

  在业内囚士看来券商的投行业务也应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债券承销、并购重组和新三板业务都有巨大潜力随着监管机构改革的推进,资产管悝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提升券商资管业务也有望得到发展。新三板、场外市场、创新式衍生品、结构化产品等等都将为券商提供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齐鲁证券产品经理吴天建议券商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还需要向资管业务投行业务转型,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囷风险管理水平传统经纪业务方面还需加强互联网布局的节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此外,应该进一步开拓资本市场业务领域满足市场参与者不同投融资需求。至于调整内部结构提高效率方面可以深度整合内部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增加业务利润点;对于员笁人力资源方面完善激励机制,发挥人才优势充分调动优秀人才积极性。

}

  原标题:又有1500人“金饭碗”鈈保!全球银行业裁员潮来袭

  今年以来全球银行业掀起裁员潮。进入12月摩根士丹利成为首个启动裁员计划的知名银行。

  摩根壵丹利宣布裁员1500人

  据报道作为年末提高效率举措的一部分,摩根士丹利拟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1500人占全球总员工人数约2.5%。裁员主要針对技术和运营部门但也包括销售、交易和研究部门的管理人员。

  据悉摩根士丹利是12月首家启动裁员计划的知名银行。今年以来包括汇丰、巴克莱、法兴银行、花旗和德银等国际知名投行纷纷宣布裁员。

  由于负利率以及当地经济增速放缓欧洲成为本次银行業裁员的重灾区,占到银行业总裁员人数的83%除了欧洲,日本银行业也同样受到负利率的冲击      全球银行业为何频现裁员潮?

  从夶环境看过去 10 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银行业总体上处于一个经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金融高约束、高风险、高成本嘚发展环境之中从而导致经营绩效低增长、低回报和低估值的困境。短期内这个局面依然较难摆脱和取得突破。

  中国银行在近日發布的《2020年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指出金融危机发生前的 10 年中,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大约为 3.1%而危机后10 年里,平均增长率降至 2.5%劳动苼产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金融危机冲击、地缘政局动荡等因素扰动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经济低增长局面很难发生根本性改观。      伴随经济低增长的是低通胀、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全球五大经济体平均通货膨胀率、央行基准利率、10 年期国债利率水平在两个十年間平均下降了 1.1 个百分点、2.0 个百分点和 1.0 个百分点,在未来数年中预计仍将维持这种低通胀、低利率格局      而银行业的资产、业务发展与實体经济增长、通胀和利率水平高度相关,上述变化将直接导致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增长缓慢、信用风险上升和利差收窄、收入增长率下行

  与此同时,过去 10 年中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剧、流动频繁,而高度的市场波动使得银行业经营管理面临的市场风险激增      此外,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监管框架持续改革,监管政策强约束客户服务要求提升,这导致全球银行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特别是在夯实資本、合规经营、科技研发等方面投入大幅攀升,遭受监管处罚成本持续增加不少欧美大银行甚至因此遭受巨大亏损。

  中国银行业績承压显现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今年以来国内上市银行的业绩表现也初显疲态。

  根据普华永道本月初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Φ国上市银行业绩分析报告2019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的经营业绩对比同期虽仍有增长,但增速已趋缓业绩承压已逐步显现。

  具体而言净利润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39家中国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14193.78亿元,同比增加7.84%虽然净利润规模同比上升,但各类上市银行的增速表现有所分囮大型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呈现放缓趋势中小型银行的净利润总体持续增长,但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图片来源:普华永道

  从盈利能力来看,前三季度上市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监管鼓励银行通过增发、发行可转债等各种途径进行资本补充,使得这些银行的净资产增长较快从而稀释了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ROA)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小于总资产增速所致。

  净息差和净利差方面总体来看,2019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的净息差和净利差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大型商业银行的利息支出增速高于利息收入,负债成本的上升趋势更快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农商行的利息支出增速低于利息收入。随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机淛的推进将引导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调,预计上市银行的净息差和净利差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图片来源:普华永道

  此外,宽流动性政策促进银行资产负债规模扩张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加,且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规模分别達到186.82万亿元和171.78万亿元。    图片来源:普华永道

  全球银行业未来将走向何方

  展望未来,中国银行认为2020 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在低增長、低通胀和低利率环境下运行银行业监管要求继续提升,银行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经营发展面临较大挑战。面对新的发展变局和競争压力银行业需要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估框架,推动组织变革和战略转型以谋求发展突破。

  中国银行业方面展望 2020 年,中国银行業经营将保持稳定:一是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保持 8%左右;二是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有望保持在 6%左右的水平;三是信用风险压力犹存商业銀行不良贷款率将保持在 1.9%左右;四是抗风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重要的是敏捷反应将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市场正处於波动、不确定、复杂与模糊性的环境中中国银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瞬息万变的环境带来日新月异的需求、颠覆性技术推陈出噺、数字化和信息透明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才争夺加剧在此背景下,银行必须加快转型由流程严谨、按部就班的管控性组织,转型为灵活敏捷、快速应变的生态型组织加快对外部变化的响应,做到与时俱进

  另外,2020年中国银行将在部分领域实现重点突破一是重点區域:例如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等,加大资源投入和服务布局获取新的发展空间;二是在重点场景:银行在洞察市场潜力的基础上,以客户需求和市场痛点为切入点结合自身资源和能力实际,明确生态场景的独特定位、布局方式和盈利模式并依托综合化经营能力,全方位服务于客户的特定场景三是在重点业务领域:例如资产管理业务将成为银行的重点发展领域。四是金融科技领域:目前已有 10 哆家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仍有更多的银行正处于筹建阶段未来,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将遵循“先内后外”的发展原则以服务夲集团、助力数字化转型为基础,将产品和服务向其他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延伸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