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黄永厚画价格辞世了吗?

91岁黄永厚辞世,不从流俗的画家又少了一位
刘海粟曾评价黄永厚说:“文真、字古、画奇。”图为黄永厚作品
“黄永厚先生经常操着一口湘西普通话给我打电话,总是听不清楚,他也不管不顾,说完了就径自挂了,我也没听明白到底说的什么。”作家陈四益在回忆起老朋友黄永厚的率真时,仍忍俊不禁。
8月7日晚,著名画家黄永厚在安徽合肥逝世,享年91岁。消息传出,引《读书》读者圈和书画界无数人士叹息。黄永厚为书画大家黄永玉的二弟,画作极具个人特色,笔墨狂放不羁。他不从流俗,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还经常把重金求画的人拒之门外。黄永玉曾评价二弟:“幽姿不入少年场”。
黄永厚是湖南凤凰人,1928年出生,土家族,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中国画家,代表作品有《九方皋》《渐江》《桃源》等。黄永厚成名比较晚,相比兄长黄永玉,算是大器晚成。在兄弟中,黄永厚也一度“最苦”。黄永玉曾经写道,其二弟黄永厚小时候多病,有一回几乎死掉,“因为发高烧已经卷进芭蕉叶里了,后来又活了过来;病坏了耳朵,家里叫他"老二聋子",影响了发育;又叫他"矮子老二"。”所幸长大后,黄永厚既不聋也不矮,黄永玉说:“在我们兄弟中最漂亮最潇洒。”
刘海粟曾评价黄永厚说:“文真、字古、画奇。”朱屺瞻则说:“画这种画要读好多书。”用画笔来思考,关注心灵,关注当下,关注社会问题,是黄永厚画作的美学特征。黄永厚与杂文家陈四益曾在《读书》等杂志开辟“诗话画”专栏,针砭时弊,影响极大。“当时丁聪先生已经90岁,躺在病床上画不动了,连两根线条都对不起来了。我找到黄永厚,问他愿不愿意将专栏画下去。”陈四益回忆道。谁料,黄永厚调侃道:“你先找了个九十岁的老头儿跑第一棒,又找个八十岁的老头儿跑第二棒。这算什么事儿啊!”说罢,又一口应承下来。于是,从1991年起,黄永厚和陈四益的合作便开始了。“那个时候我跟他的约定就是我写我的,他画他的,当然也可以同中有异,互不干扰又互相连接,有时候我的文字先出炉,黄永厚在后续画图的时候会题跋添上新的想法,甚至有时候我俩唱唱"对台戏",也蛮有意思的。”陈四益说道。
黄永厚曾过了二十多年颠沛流离的穷日子,但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但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看似桀骜不驯,却又可以把画囫囵塞进某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下靠市场树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黄永厚不为所动。
他的孤傲中,自是有一种顽固的自信,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作为画家、作家,黄永厚从来不愿意当一件哪怕是金光闪闪的工具,这也是他喜欢在画上题写长跋的缘由。长跋,是黄永厚观察现实,反思自己的过程,是不甘沉沦,拒绝媚俗的表现。
黄永厚笔下的人物画独具一格,尤其是魏晋人物颇为生动:衣襟大敞,随风飘扬,须发鬅鬙,袒胸露腹,粗粝怪诞,一副冷眼傲视的冰霜模样。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正如刘海粟给他的条幅“大丈夫不从流俗”。
不卑不亢,冰炭同炉,即是黄永厚。
作者:李硕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91岁画家黄永厚在合肥辞世 :所画如时评 不做旁观者
据媒体消息,著名画家黄永厚于8月7日在安徽合肥逝世,享年91岁。他是黄永玉的二弟,画作极具个人特色,笔墨狂放不羁。他不从流俗,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还经常把重金求画的人拒之门外。黄永玉曾如是评价:“幽姿不入少年场”。
黄永厚是湖南凤凰人,1928年出生,土家族,擅长中国画,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代表作品有《九方皋》、《渐江》、《桃源》等。
相比兄长黄永玉,黄永厚成名比较晚,算是大器晚成。在兄弟中,黄永厚一度“最苦”。他小时候多病,有一回几乎死掉,因为发高烧已经卷进芭蕉叶里了,后来又活了过来;病坏了耳朵,家里叫他“老二聋子”,影响了发育;又叫他“矮子老二”。所幸长大后,他既不聋也不矮,黄永玉说:“在我们兄弟中最漂亮最潇洒。”
年少时,大哥黄永玉在外读书,他便担起长子的责任,在家做饭,带三个弟弟,为母亲减轻负担。黄永玉说,他曾把一些画册寄给弟弟,没想到黄永厚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就画起画来了,引来一群人称赞。
和沈从文一样,黄永厚也当过兵。十三四岁时,因为画了一幅画便被招进部队当宣传员,16岁时又因为画了一张表现诺曼底登陆的画,而晋升两级,成为中尉。1945年,受同学邀请,黄永厚还报考了黄埔军校。在军校,他是特殊学生,不训练不早操,只画画。
从部队转业后,黄永厚一心想考中央美术学院,受兄长黄永玉推荐,黄永厚通过调干班的考试,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班读书。
毕业后,黄永厚做过个体户,后来还调到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任教。后来,因受哥哥黄永玉及同学朋友之邀,黄永厚离开合肥,前往北京发展。他专注于中国画的创作和研究,在中国书画领域屡有建树,成为京城一代名家。
黄永厚曾过了二十多年颠沛流离的穷日子,但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但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
老友相聚,左起:许麟庐、黄苗子、黄永玉、黄永厚
幽姿不入少年场
相对于黄永玉的“怪才”,有人把黄永厚称之为“画坛奇才”:他的画极具鲜明的个人色彩,笔墨狂放不羁;同时喜长题跋,借画抒情,画里有话,针砭时弊。
刘海粟曾评价黄永厚说:“文真、字古、画奇。”朱屺瞻则说:“画这种画要读好多书。”用画笔来思考,关注心灵,关注当下,关注社会问题,是黄永厚画作的美学特征。
黄永厚与杂文家陈四益曾在《读书》等杂志开辟文画专栏,针贬时弊,影响极大。
对弟弟的画风,黄永玉曾在一篇文章中明确说过,“厚弟几十年来的画作,选择的是一条‘幽姿’的道路。我们的一位世伯、南社诗人田名瑜的一首诗谈凤凰文化的头一句就说‘兰蕙深谷中’,指的就是这种气质。”
“‘幽姿不入少年场’,自然是不趋附、不迎合,而且不羡慕为人了解。”黄永玉在文中说,在画画上,黄永厚的主张是很鲜明的,“一个画画的人主张是很重要的。没有主张,画什么画。”
黄永厚对艺术常有独到见解。在回答学生问如何学画时,他最爱说:“艺术要想象。”意思是,技能的层次始终是基础的,也是次要的,而你的思维、你的创造,才是艺术的根基。
黄永厚还主张,画家应该多读书。他曾说,“我喜欢跟读书人交朋友,怕跟不读书的画家打交道,画家见面就是今天卖了几张画,你受得了吗?好像天天都在生意场,真没劲,年轻人有青春可以浪费,老人连青春的本钱都没了。”
黄永厚还曾表示,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是王小波,王小波去世了,他还大哭了一场。
黄永厚先生作品《阮籍》
他曾说,“画家就不是社会人吗?不闻不问那把砍刀就不会砍到画家脖子上了?要讲读书,《论语》、《庄子》、《史记》都管不到这个份上来,你得另想办法去找书来读,读读报评听听高明如何评价。我的画就像当前的时评,我不做旁观者。要起哄那是不用学习的,最近我读勒庞的《乌合之众》就是从这本书里照自己的影子。你看看,有几个人逃出‘乌合之众’?尤其像我这样当兵出身的人,可以说是天生的由人支使的料。”
作为画家、作家,黄永厚从来不愿意当一件工具,哪怕是一件金光闪闪的工具。这是黄永厚在画上喜欢题写长跋的一个理由。长跋,是黄永厚观察现实,反思自己的过程,是黄永厚不甘沉沦,拒绝媚俗的表现。
中国作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张瑞田说,黄永厚先生是一位有思想、有激情、有正义感的画家、作家。他在北京居住期间,屡屡拜访,衡文论艺,受益多多。
黄永厚先生作品
日,黄永厚的时间永远停在了91岁。“黄永厚先生走了,这世界上我喜欢的学者又少了一位。”有网友如此悼念。
来源:综合澎湃网、中国新闻网、网络等
编辑:阿九
超轻+超小设计
王三运、周春雨被公诉!其中一人被指控多项罪名
快讯!安徽省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产生!
28岁兼任大学教授,安徽一博士区长因个人原因辞职
@安徽人注意!大范围高温又要来了!局部超39℃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理财产品专区
48小时排行
南财查询窝 轻松看涨跌理财产品专区
48小时排行
南财查询窝 轻松看涨跌理财产品专区
48小时排行
南财查询窝 轻松看涨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画家黄永厚书画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