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了新时代 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如何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课题

原标题: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站在时代变化的制高点上,鲜明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采取什么样的基本方略、完成什么样的根本任务和树立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等重大问题。这是一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渗透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新判断

  对党及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是凝练党的指导思想、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确定党的基本纲领的重要前提,是加强党的领导、严格自身建设的根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一届又一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懈奋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处在什么样历史方位上?时代和实践将这一重大问题历史性地提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结论。“新时代”,既是基本尺度,以此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总结我们党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凝练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的重大成果;又是战斗号角,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懈奋斗、不断前进。

  “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具有特定的、丰富的科学内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

}

  投身“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我省党外人士凝聚智慧力量积极建言献策

  围绕事关治蜀兴川全局的“六个重大问题”确定十个重点课题,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赢三大攻坚战和乡村振兴

  结合前期调研基础,用近2个月时间赴17个市(州)、57个县(区、市)深入调研。赴上海、山东等9省市开展外围延伸考察

  针对10个重点课题形成10份高质量调研报告,调研成果被中央统战部及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吸收,拟通过“直通车”呈报中共中央、国务院

  5月29日下午,中共四川省委主楼会议厅内,洋溢着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热烈氛围。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与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同志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围坐一堂,专题听取党外人士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情况汇报和对中共四川省委工作的意见建议,大家围绕凝聚统一战线成员心血和智慧的10个重点课题调研成果进行了集中讨论。

  自全省“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主动履职尽责、积极献计出力,不负中共四川省委重托,盯住事关治蜀兴川全局的大事要事,聚焦关系长远发展的10个重点课题展开深入调研,提出真知灼见,为新时代治蜀兴川贡献了党外人士的智慧和力量。

  发挥优势特长不辱使命

  2018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

  作为三个半民主党派发源地的四川,统战工作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这些年来,广大党外人士与中共四川省委风雨同舟、同心同行,为四川改革发展、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迈步新征程、实现新跨越,更需要全省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省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认为,新时代如何把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和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为试金石。

  调查研究,谋定而后动。4月18日下午,四川省民主党派工商联大楼11楼会议室里热火朝天。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田向利和党外人士协商讨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重点调研课题。

  “中共四川省委出了题,我们一定要把问卷答好。”经过反复讨论磋商,大家一致认为,党外人士的重点调研必须紧紧围绕中共四川省委的中心工作,聚焦事关治蜀兴川全局的“六个重大问题”。

  这是我省政党协商的一次生动展示。讨论过程中,省委统战部发挥好协调引导作用。当不同党派抛出的选题“撞车”时,统战部建议将该选题交由关注时间更长、研究更有基础的党派来承担,效宏费省。

  通过民主协商、反复讨论,大家共同确定10个调研课题,其中,4个课题聚焦高质量发展,3个课题聚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个课题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1个课题聚焦乡村振兴,对准治蜀“要害”,紧扣兴川“脉搏”。

  民盟省委选题“以培育数字经济为突破口,引领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因其连续3年对数字经济的高度关注,同时充分利用民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优势。

  民建省委的选题是“强基础创特色,扎实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早在2015年,民建省委就将在成都设立自贸试验区的建议,通过民建中央直通车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

  “借力党派中央,呼声建议更容易直通国家相关部委。”农工党在医疗卫生界有着较大影响力,借农工党中央调研组来川调研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健康脱贫工作之机,农工党省委把“实施健康乡村计划,确保困难群众持续稳定脱贫”作为重点课题。

  南向通道助推“一带一路”建设是民革中央大调研的重要选题。民革省委巧妙借题切入,调研四川如何“把握开放大格局融入南向大通道”。

  “提高调研的站位和视野,必须要带着思考走出去,多看多听。”民革省委调研组成员告诉记者,广西钦州、防城港、北海三地都有大港口,都按照自治区的统筹布局,承接的货物种类各有侧重,通过强化合作形成合力,“这非常值得四川学习”。

  开题不易,破题更难。10个重点课题确定后,全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立即行动起来,精心制定方案,精心抽选人员开展调研。

  民进省委聚焦“科技引领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课题,分别与省国资委和省企业家协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同20多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代表和相关专家座谈,广泛听取科技界、企业界的意见建议,完成了调研报告的最后一块拼图。

  致公党省委的课题聚焦“深化军民深度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奋力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赴绵阳调研后,调研组又邀请省军民融合办、省国民经济和装备动员办相关负责人共同前往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深圳市调研取经。

  省工商联调研组前往自贡,聚焦“推动我省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入调研民营企业在航空与燃机、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高端产业的发展情况。

  据统计,37位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率10个调研组,赴17个市(州)、57个县(区、市),先后36次与市县级党委政府座谈,与200余名民营企业家和商会代表沟通交流,发放2000余份问卷。除了省内调研,各调研组还前往上海、山东等9个省份开展外围延伸考察,丰富调研内容。

  经过深入调研,各调研组对问题症结、对策建议已心中有数,调研报告呼之欲出。但在各调研组看来,还需要更大范围、更为深入的集思广益。

  九三学社省委的课题是“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推动我省优质绿色发展”。调研组完成省内调研后,专程飞赴北京,前往中国环保协会征求业内专家对调研报告初稿的意见。

  “过去,我们更注重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硬件’能力,而北京专家敏锐地指出,服务业是这一领域竞争的关键。”调研组成员告诉记者,通过补充调研,他们对专家的建议有了深刻理解。调整后的报告中,不仅把“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作为单独板块写入,而且放在建议部分的靠前位置。

  调研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建言成果,供决策参考。

  5月29日召开的中共四川省委专题会议上,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分别汇报有关重点课题调研情况。

  汇报中,彭清华细致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认真记录,不时与汇报同志交流,并对10个重点课题逐一进行点评。他说,“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事关全省大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开展学习讨论和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意见建议,对于开好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科学谋划和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难的是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建议对策。10篇调研报告,单从篇幅结构来看,三分摆现状问题,七分谈建议对策,如何解决问题是各调研报告的一致重心所在。

  基于对广西多个港口城市的调研,民革省委调研组在报告中建议,借鉴钦州、防城港、北海三港差异化发展经验,推动整合宜宾港和泸州港港航资源,实现与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港口的联动,力求达到资源、信息一体化,政策、价格统一化。

  健全法律支撑,也是关注的重点。民建省委调研报告针对四川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风险高提出对策,建议尽快制定和出台《自贸区管理条例》等法规。民营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省工商联在报告中建议制定《推动全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从政策法规上入手着力。

  乡村振兴要留住乡愁。我省无党派人士在承担的“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课题报告中建议,重视建立非遗文化传承人培养机制,引导民俗文化活动注入时代主题和现代元素,特别是契合青年群体的审美期待和接受习惯。

  据介绍,除了通过调研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各民主党派还积极争取党派中央支持。4月中旬以来,民革、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先后来川开展调研,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拟通过“直通车”呈报中共中央、国务院。

  目前,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学者承担的“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扶贫问题”调研成果被中央统战部吸收。

  10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凝聚了全省党外人士的智慧力量。“这项工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据省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统一战线将持续推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努力形成更多优秀成果,坚持“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统一战线就跟进到哪里”,进一步提升贡献质效,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汇聚强大正能量。

}

124日,广元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召开“广元市森林+中草药康养疗法及基地建设技术研讨会”,会议同时就2018年知联会工作作了总体安排部署,研究了2018年“广元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论坛”策划方案等具体事项,为新年工作做好开篇谋局。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何逢宽、调研员王莉出席会议。

“广元市森林+中草药康养疗法及基地建设”研究课题是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的决定》,为充分发挥广元森林、中草药资源在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国内外知名的“森林+中草药治疗”康养目的地,由市知联会生态康养旅游分会提出并具体实施的研究课题。会上,市知联会成员及相关专家踊跃发言,围绕研究课题和以“高铁为广元带来什么”为主题的论坛方案以及新的一年市知联会工作等展开热烈讨论,献计献策。大家认为,市知联会抓住“生态康养”和“高铁时代”等重大课题,立足广元实际,抓住了重点,切合了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对进一步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推动广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为新一年联谊会工作开好了篇,谋好了局。

在听取市知联会成员及相关专家发言后,何逢宽对市知联会成立以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两项研究课题提出了真知灼见,就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寄予厚望。他说,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统战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联会的主要宗旨就是联谊交友,建言献策,服务社会。市知联会成立时间虽短,但是成效明显,充分体现了用心思考,用心谋事,主动作为。希望市知联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库、智慧库的作用,为广元决战决胜脱贫奔康,奋力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答了新时代 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