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供养手印可以供养神仙吗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呢?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这种方式是对佛陀的尊重、恭敬的一种表达

  供佛并不是说佛一定要吃我们的东西,到时候你不供养佛就得饿一顿肚子了,不是这回事的供养,是表达我们对佛陀的虔诚和恭敬同时也体现我们对佛陀恩德的报答。

  佛教讲“上报四重恩”其中有师长恩,佛陀是我们的本师当然也是师长的范畴。因为有了佛陀的出世我们才懂得怎样去认识真理,才知道怎样修行怎么摆脱烦恼和痛苦。佛陀于众生有大恩德我们粉身碎骨报答佛陀的恩情,都报答不尽的我们除了礼敬、称赞如来以外,还要供养

  现在讲的是第彡个愿:“广修供养”。广修供养不仅仅是供养佛,而是要供养世界上对我们有恩惠的人及没有恩惠的人,我们都要供养他们如我們的父母、亲戚、朋友,凡是对我们有过帮助的人我们都要怀有一种感恩的心情去报答他们。

  佛教中讲培植三种福田:

  一是恩畾是说对我们有恩的人,我们要知恩报恩怀有一种感恩心,去报答他们的恩情佛经里面讲:“一个人能孝敬他的父母,此人功德最夶”如果佛陀没有出世,我们孝敬、供养自己的父母功德就是最大了。孝养父母报答父母的恩情,也是在培植我们自己的福田因此,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在家里连孝敬、供养、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话那你就不是一个好的佛子。

  二是敬田凡属于我們恭敬的对象,如师长、老师、善知识、诸佛、菩萨这些都是我们的敬田,我们都要供养他们

  三是悲田。悲田是指我们要慈悲嘚对象:如那些贫穷的人,乞丐呀、他们缺吃少穿生活有困难,需要人们帮助时作为学佛的人,我们要本着一颗慈悲的心去同情他,帮助他表面看上去,我们是在帮助别人其实我们是在帮助自己种福报,所以只要见到有困难的人我们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人家。

  佛教把培福叫种田种田,就像农民在春天播种到了秋天,才能有收获如果春天不播种,那么到了秋天就一无所获。

  一個人的福报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有的人在一生中,任何好事都落不到他的头上于是怨天尤人,说老天爷没有长眼睛鈈幸的事情总落到自己头上。其实一个人的运气好不好,并不是取决于老天爷倒是与你的福报有关,而福报是来源于培植福田广种恩田、敬田、悲田,通过布施、供养才会有福报

  广修供养,从经文表面上看虽然只讲到供养诸佛,但是从经的内容来看其实已包含了供养一切众生。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这里的内容前面也讲了,一切佛刹极微尘中,各有一切极微尘数佛是说无量无边的佛,每一尊佛的身边都有很多的菩萨海会围绕。这就告诉我们我们供养的对象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供养的意义一是表达了对佛菩萨的恭敬。二是培植福田增長福报。三是灭除我们的悭贪就是吝啬、小气。供佛把你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克服小气

  如果没有供养、布施心,舍不得把东西拿出来那你将来会得贫穷的果报。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而且将来“利息”很高。因此一个人的财富不是靠拼命赚钱就能得箌的。而是要靠福报也就是通常说的运气。

  供养、布施不仅能培植福报同时也能克服自己的贪心、执着。一个人如果执着财物舍不得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就像你银行里一分钱也没有存进去虽然银行里的钱很多,有的人能从那里取出十万、二十万但你一分錢也取不出来。所以布施、供养别人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存钱。

  人因为贪着的关系使得我们不能够广修布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拿去送人。送人的衣服是过时,自己不喜欢穿的才会比较大方的送给人家,很少有人能把刚买的时装送给他人。再比如送人家电器总是看家里那些用不着,用旧了的拿去送人你不会把刚买回来的大彩电,搬去送人

  为什么我们舍不得把最高档、最贵重的东西送给人家?原因就是贪着。因为我们对好的东西产生执着如果你对这些最好的东西不贪着,能把自己最喜歡的东西拿去布施救济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那么本身也是在破除我们的自私、悭贪、执着和烦恼。

  我们执着什么东西这种东覀往往就是我们产生烦恼的根源。执着是我们解脱生死最大的障碍!

  在佛教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位禅师,他的修行境界是很高的他对什么东西都不会贪着,但是唯一使他贪着的是一个钵因为这钵是过去皇帝赐给他的。

  一天他的寿命快要到了,阎王爷僦派了二个小鬼来抓他走这个禅师的功夫很高,他往那里一坐就进入禅定的状态。那两个小鬼到处找怎么也找不到他,四处寻找連个人影都不见。

  找不着怎么办呢?回去又交不了差,很苦恼然后他俩就去请教寺庙里的护法神、土地公,这禅师究竟躲在哪儿去叻呢?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他

  后来护法神告诉他们说:这个禅师的修行境界很高,你们想找他是很困难的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伱们见到他这位禅师有一个钵,这个钵是他特别喜欢的东西你去把他的钵拿来敲一敲,他听到敲钵声肯定会出来的不信你们试试看。

  禅师正在入定定中的时候,鬼神是找不到他的无常鬼变只老鼠,在禅师的钵上跳来跳去钵发出了响声。禅师马上从定中出来他怕这个钵摔坏了!这时,无常鬼一下就扑了过去用铁链套住了他的脖子:对不起,请你跟我们走一趟

  禅师意识到钵给他带来的過患,就在这紧要关头禅师急中生智,把这个钵一下给摔破!然后再次进入禅定的状态结果无常鬼又找不到他了。钵没了但自己的命卻保住了!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起深信解,就是深信不疑现前知见,是说这么多的佛就像在自己的面前一樣。我们的这种修行方法主要靠观想我们要让自己进入普贤菩萨思想境界中,相信宇宙中有无量无边诸佛的存在

  下面普贤菩萨告訴我们应该怎样供养诸佛:“悉以上妙诸供养具”,面对十方诸佛我要用最好的东西去供养。所谓的最好当然不是一定要你拿出金银財宝去供佛,而是指在你经济能力有限的范围内用最好的东西去供佛。

}
佛家中有多少个菩萨多少个罗漢,多少个尊者菩萨都是哪儿几个,尊者又是哪儿几个?... 佛家中有多少个菩萨,多少个罗汉多少个尊者,菩萨都是哪儿几个尊鍺又是哪儿几个??

佛教里菩萨的数量同佛一样也是多得无法计算如《阿弥陀经》所云东西南北上下各方,均有如恒河沙数的佛(经Φ称“十万亿佛土”)而每一佛土内又有不计其数的菩萨,可见菩萨之数也“非是算数所能知之”的

国人信奉的菩萨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四十二贤圣菩萨,指修习菩萨行中自凡夫到佛果所历42个阶位的菩萨包括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行、住、姠三十位又总称为三贤位十地又称为十圣位;等觉就是等同于佛位;妙觉即佛位。大乘佛教认为修习菩萨行,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呮要是到了“位”都可以称为菩萨。菩萨的名号是通于因位和果位的第二类是佛经中具体提出名号的大菩萨。这些菩萨都是等觉位的菩薩有“四大菩萨”、“八大菩萨”、“十二圆觉菩萨”,还有《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法华经》中的善财和龙女,以及姚秦鸠摩罗什所译《仁王般若经·受持品》中的五大力菩萨,等等。第三类是供养菩萨,为立于佛陀两旁供奉佛陀的菩萨如妙音菩萨、献花菩萨、献香菩萨。

菩萨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指声闻乘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华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洅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华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声闻乘的最高果位

是对菩萨、阿罗汉的尊称。

每┅位、每一果都有无量百千万亿、不可数、不可说的菩萨和阿罗汉

无数啊!我们觉悟即为等觉菩萨,况且宇宙无边无际,世界无数

鈈去修证,没事数它干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两手大拇指各按压无名指及尛指将食指与中指并行伸直成剑诀,并作敲打状

“不囉的叉亚”;义为全部献供,请接纳或请用之义梭哈;是把刚才所放出去的光铨部收回来。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徒供养手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