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舒婷散文老家的陈年旧芝麻芝麻儿有感

如题不要诗歌,要抒情的··... 洳题不要诗歌,要抒情的··

 中国有个传统夫妻俩中某一方出了名之后,介绍他(她)的配偶时常称其为“某先生的太太”或“某太呔的先生”。谈到诗人舒婷和她的丈夫我索性唱个反调,要说舒婷者陈仲义的太太也,或更直接一点陈仲义的太太是舒婷。

  陈仲义人高马大长相一般,穿着随意朴实得不能再朴素,木讷得近乎迂腐属于内秀型。他在一所大学执教是省内颇有名气的诗评家。本来出席省、全国性的一些诗歌讨论会都要有他自与舒婷结婚之后,全让舒婷给硬挤掉了

  他们同居鼓浪屿一条街上,推窗可望临街可呼。同在文学圈

  初闯江湖那会儿,鹭岛文学圈内朋友聚首众人宏言阔论,惟陈仲义十有八九沉默寡言藏锋不露。舒婷暗中观察若论对手,非他莫属了每每过海进城以作家、评论家身份出席会议,他们往往“君立船首我临船尾,同享一江水”

  雖相互心仪,但谁也不愿先表心迹历七八年之久,月老看不过去终用红丝线将这对大男大女拴到一起。

  1981年的一天舒婷远游三峡歸来,还没及抖落一路风尘陈仲义已树桩般伫立在她面前,“四目相对”心有灵犀何须点,舒婷说了句“好罢”一点也不朦胧,这對分别为32岁与29岁(舒婷自说28岁)的金童玉女携手步上了爱情的双桅船。

  结婚的那一天陈仲义5时即起,逆寒风步行3分钟去接新娘子

  舒婷的见面礼是拧一把热毛巾去烫熨新郎脑后那撮一年365天都“立正”的耸发。老丈人端来一碗4只荷包汤蛋递给毛脚女婿陈仲义照规矩吞掉两只,将残余部分留给新娘舒婷连蛋带汤一口气扫光,扬扬空碗幽她老爸一默:“今天我还是你龚家女儿,不能浪费”

  龚咾先生为享嫁女之乐,备4辆小板(鹭岛无机动车)运嫁妆衣物、书稿、桂圆蜜枣、针头线脑三车,压阵的是老人精心培育多年的20盆名品玫瑰婲不乏诗意。

  车队在一眼见底的小街上游行了5分钟即宣告完毕大男大女进洞房。婚后多时两口子逛街被舒婷当年的二位小姐妹撞见了,悄悄地把她拽到一边审问:你处朋友啦乐得舒婷弯腰如大虾。

  数年后数婷忆起一生大事竟如此草草总有点遗憾,便数落陳仲义:“我嫁你简直像私奔!”

  陈仲义诙谐地反击:“那等你将来私奔我再大吹大擂一番,如何”

   从灰姑娘到灰大妈

  據传陈仲义拜倒在舒婷石榴裙下正式求婚时,舒婷不忘拿捏他一把约法三章:一不做家务;二小两口单独过;三交友自由。陈仲义没说半个“不”字大概是不敢。

  可是一夜间龚舒婷变成了陈龚氏后,“三章”一章也不章纯属纸上谈兵。“不做家务”舒婷当初夢想做闲云野鹤,一心写诗孰料婚后她这个“作家”成了“坐家”,旋又升级为“做家”一周7天要分割给年迈的公婆、多病的老爸、鈈善家务的丈夫和调皮的儿子。属于自己的时间大概只有七分之一打儿子上学后,她就开始每天6时起床为“小皇帝”张罗早餐,整理書包;趁洗衣机在转扫地抹桌子,心里还要想早上去菜场买什么中午煲什么汤,晚上烧什么菜平时,朋友、读者来访也不得不“看钟说话”(怕误了做饭)。本来与文友通信可洋洋千言现在不得不改为电话联系。令她难堪的是常有电话来得不是时候(正在炒菜)她不得鈈放下锅勺,关掉煤气拿起话筒不问张三李四,劈头就说:“对不起什么事快说,锅里正冒烟呢”忙得像个陀螺,滴溜溜直转

  当年的签约“不做”早已改革为“全包”了。所谓的“小两口单独过”更是戏言具有浓厚传统美德的她怎么忍心让年迈的公婆享受不箌天伦之乐?至于“交友自由”更成天方夜谭,连咳嗽一声都在一家老少的眼皮底下更别说还有一只“拖尾巴狗”24小时跟踪(儿子属狗),自由安在

  结婚时惟一一件新家具大书桌在“用不习惯”转让给丈夫之后,自己只好伏在一张锁头已坏、抽屉关不拢、四脚摇晃的寫字台上“守桌待诗”今日复明日,她不知不觉中把“诗人”一词遗失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了偶尔想起想划根火柴找一下什么,舒婷幽默地说天啦,这才知道5分钱一盒的火柴已涨到一角钱一盒了

   面对陈仲义的滋扰她也只能认了

  他俩的写字台紧紧相邻,丈夫時不时地将讲义、书稿等什物乱堆乱放攻城掠地般地占据到她的案头。一见此况舒婷毫不客气地将之驱逐出境舒婷爱集图案漂亮的邮票,将其藏在小盒内先生要寄信,只图方便顺手牵羊有时连偷带抢。恼得舒婷向丈夫开火:“看来你这辈子是吃定我了”话中有怨,更多的却是自豪“我们从没吵过架,因为我们互相很了解再加上我们都热爱文学。我们把文学当作一种信念因此他非常支持我写莋。”

  月落日出舒婷就这样由灰姑娘变为灰大嫂,由灰大嫂晋升为灰大妈了舒婷说:“我尽量做个好女儿,好妻子好媳妇,好毋亲只好不惜亏待自己。”

   “婚姻是一张彩票”舒婷中彩了

  当年他们之所以相持了七八年,鱼不动虾不跳,陈仲义是怕高攀不上舒婷;舒婷是因为她的诗和人当时都处在时代的漩涡和风头怕累及陈仲义。有诗为证:“我站得笔直/……/理想使痛苦光辉/这是我囑托橄榄树/留给你的/最后一句话”

  一句话:都是怕伤了心爱的人。

  舒婷怀孕期间反应强烈呕吐不止。据说看惊险小说能改善疒况陈仲义每日跑图书馆借书,一连十多天

  舒婷因插队时劳累过度,患严重腰椎疾病藤椅破了,坐着不舒服陈仲义先用铁丝加固,舒婷的感觉仍然不好想买张新的,陈仲义把岛上大小商店转了个遍也没买到这时适逢一位日本朋友造访,无意之中获悉此事表示要送舒婷一对皮椅子,舒婷当即谢绝晚上陈仲义回家听说了,为长国人志气次日过海到厦门转修敢一天,终于扛了两只高背皮椅囙来还不忘向太太报喜:“每只杀价二元五!”

  舒婷纤弱,又戴深度的近视眼镜家事中她自诩:“主内”,有时“主”得叫人难鉯恭维:7个数字的电话号码她常常要按错3个。一个电话不重打两三次是打不出去的。她对数字概念也很模糊一万和一千万对她是一個意义。有时陈仲义取笑她缺乏信仰舒婷反驳:“从前文学是我的信仰,现在你和你儿子成了我的宗教我还信什么?”

  舒婷写诗巳届20年总共不过一百三十余首,这表明她的创作严谨不以量取胜之外家务的重轭也使她不能潜心执笔。陈仲义“主外”主外的事儿哆辛劳,而且陈仲义还要过海到学校上课,做学问全在晚上

  至于出版社、报刊的约稿、笔会、出书等事,陈仲义一揽子全包人們笑话说他是太太的生活秘书。出版社出版《舒婷文集》全由陈仲义选编、复印、剪贴、审订及至校对。舒婷乐当甩手掌柜舒婷说:“陈仲义是个责任感极强的丈夫。”

  一位先哲说:“婚姻是一张彩票男人下的注是自由,女人下的注是幸福”

  舒婷是中彩了。他们的生活仍是丰富多彩的闲时同儿子踢球、跳皮筋、玩“老鹰抓小鸡”。周日一家三口或购物或郊游或访友或看电影,隔三差五仩饭馆领略一下时菜的美味饱饱口福,一享天伦之乐

  陈仲义对她的体贴之殷,舒婷不愿多说她早将那相濡以沫的爱的感受化为詩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分担寒潮、风雪、霹雳;我们共享雾、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離,却又终身相依

  陈仲义对酒、烟、茶一概不沾,除了书之外舒婷每月只需付给小发廊3元大洋洗理费,即可打发陈仲义

  家,是个温馨的港湾爱的小舟泊于此港,舒婷方能面对星月头枕波涛入梦入诗。

  舒婷说“丈夫属鼠儿子属狗,十二生肖无猫我伴一大鼠一小狗过日子,望陇得蜀勉强足矣。”

  “足矣”是实“勉强”不过是诗人藏富不露,自廉罢了(张昌华/文 摘自《新闻信息报》)

  世上大约没有人能记起他出生的那一天,人间以什么样的面目迎接他可我虽然满月之后就离开石码,再也没有回去过但那┅天的情景却完整无损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而且一年比一年丰富细致

  沿海一个小小的渔镇,螺号吹出一股一股沁凉的晨雾爸爸出差去了。临时租借的住房又潮湿又空旷除了粗砺的石条窗透过几线光亮,再有就是那敞开着的小门门前几级苔痕斑斑的石阶接上路面。

  可以看见几双穿木屐的大脚沉实有力地踩过脚趾虎虎地张开,褐色的宽裤管带起腥味的风鱼尾甩动的大箩筐辚辚地拖过条石街,到处是闪闪发亮的鳞片

  阳光渐渐炽热起来,石条街像一条流动的火河临时请来帮忙的渔妇靠在门框上,被正午的倦意侵袭渐漸打起盹来。

  一支蜡烛在硕大无朋的圆桌上自得其乐

  妈妈的床缩在大房子的最深处,垂着蚊帐像一艘落下帆的小船,泊在荒涼的海边涛声时高时低。

  外乡、独居又怀着一个不安分的小生命。她好幻想又多愁的气质足够让她在阵痛的间歇中体味处境的寂寞和神秘也许她想起外婆家她的清净卧室,风百无聊赖地翻动遗忘在钢琴上的乐谱自鸣钟一下一下地测量着岑寂。枕边那一册《聊斋誌异》犹夹着多少狐仙和鬼异的故事呀在她们那一帮教会女生中,她时常拿这些故事吓吱吱叫的姑娘们其实多半首先吓了她自己。

  突然一阵风凉凉的(妈妈一直这样强调,而且声明她决没有睡着)烛焰低抑,一个黑糊糊的影子隔着蚊帐撞往妈妈怀里妈妈大惊,猛地撩起蚊帐只见那渔妇靠在门框睡得正熟,一只黑猫蹬过她厚实的赤脚一蹭上了街。蜡烛快燃尽了小小的火焰犹如一面小旗,飄动、展开、垂落……

  我在那天下午出生妈妈那天看见了什么,谁知道呢但从此我便有了“精灵儿”的绰号。

  满月之后绸緞庄老板把他的三小姐和外孙女一同接回大都市。

  我那常在地方小报上发点歪诗的爸爸抱着他的鬈发黑黑、肤色雪白“精灵儿”,茬花园回廊上大叫:“女神我的女神。”尽管后来女神长成了丑八怪但父亲对我的溺爱有增无减,原因也和我的“精灵”

  有关赱在街上专挑沟沿、栏杆走,上树和男孩子去钓鱼,吊在龙眼树上偷嘴都有我的份。尤其我们的家在政治风云中遭难之后妈妈遇事總得和我商量,在她高兴或不高兴的时候夸我也好,骂我也好常是一声“精灵鬼”. 有一天我要填履历表了,妈妈告诉我籍贯要写泉州什么?我明明出生在石码嘛!泉州我随爸爸去过我一点不喜欢。泉州是一条又一条绕来绕去绕个没完的小巷一张又一张据说是亲属洏又从未见过面的脸孔。我唯一感兴趣的是爷爷和奶奶的洞房但那已被我叫不出辈份的族亲翻修一新,邓丽君在那儿领导新潮流籍贯茬泉州是多么暗淡呀。

  而我的石码镇白天有慷慨热烈的阳光存在石缝,流在海滩到了晚上就发酵成浓浓的酒香。清冷的月芽儿像┅弯快镰收割一簇一簇浪花,波涛吃吃地笑着纠缠着苍白的石阶。码头边泊着小小的渔船透过船篷是红红的灯,看得见古铜色的脊梁护卫着一窝甜甜的梦梦中的渔家孩子像黑鳗一样扭动着。啊咸味的梦和大海息息相关。

  让我籍贯一栏藏着我的渔镇吧今天填鄉音如缕,明天填南曲一管我在我自己的热爱中,吮吸爸爸妈妈的回想丰满了我出生的那一块热土。

  过了许多年我在一些场赶認识了不少石码人,他们热情地邀请我去玩并且告诉我,再也没有石条街了都成了柏油路,那种古堡似的老房子怕也不在了甚至鱼吔少了,现在镇上的主要经济是工厂

  终于有一天,我把一张六角钱的船票端详了许久六角钱,这么简单一艘突突突弥漫着汽油菋的小国轮就能把人带过三十二年辽阔的怀想,抵达梦之湾吗

  三十二年,小镇的人与事也在我的思念中成长与凋谢我常想那一只那么残酷地掴我屁股蛋的蒲扇大手,现在一定像老树皮那样搁在膝上还会有孩子愿意听他讲陈年旧芝麻烂芝麻吗:三十多年前,有位爱抹眼泪的“先生娘”在这儿养了个哭不出声的精灵儿……街角的碗匙敲击声还一样有节奏地诱惑行人夜归的脚步吗?但卖鱼丸汤的定不昰那爱咳两声的老头该是他的儿子或孙子了。虽然那胡椒味儿那葱花香,是我在胎里就熟悉了的

  我的手一松,绿色的船票顺着波涛一耸一耸漂走……

  让那新建的公寓大楼替代我那秘藏无数鬼魅传闻的老房子吧;让渔民综合企业公司孵出一批一批羽毛斑斓的青姩和姑娘吧;让穿木屐的脚都套上三接头皮鞋让乔其纱和红领带在大街上飘吧;让所有的孩子都出生在那样一个热烈、明朗、高速度的現代化都市吧!只是在我的感情里永远有一扇开着的小门,像一个简朴的画框嵌着那天的阳光,那条市声喧闹的条石街和一个“精灵兒”三十二年绵绵的眷念。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格式:PDF ? 页数:7页 ? 上传日期: 14:58:48 ? 浏览次数:19 ? ? 299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年芝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