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看新闻说那个在海外发行是做什么的的mobilelegends抄袭腾讯的游戏,还被腾讯起诉,现在结果咋样

对律师来说诉讼是一个法律问題,但对企业来说诉讼从来都是商业策略。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频发的竞业限制诉讼就是对这句话的一个最好注解

以近期媒体广泛报道嘚腾讯竞业限制第一案为例,媒体普遍关注的焦点是这起案件的赔偿数据达到了1940万的天价

但从腾讯的角度来说,这起案件的初衷更多在於【竞争限制】而非【获得赔偿】

如果腾讯竞业限制第一案的当事人徐振华以及其创立的上海沐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瞳科技)在支付这笔天价赔偿金之后能够“摆脱”腾讯的竞争限制,那么这场诉讼最大的赢家应该是徐振华和沐瞳科技而非腾讯。

2016年腾讯出品手游《王者荣耀》,迅速称雄国内手游市场
与此同时,在海外市场上也有一款来自于中国的5V5实时对战MOBA手游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它的洺字非常特别叫做《Mobile Legends》,由成立于2014年1月26日的沐瞳科技开发徐振华担任沐瞳科技的法定代表人、股东。
《Mobile Legends》并未在中国内地发行第三方应用数据分析商App Annie的统计,《Mobile Legends》全平台全球收入约合人民币6. 35亿元据介绍,《Mobile Legends》目前已经拿下了59个市场App Store畅销榜TOP10的成绩在新加坡、马来西亞、印尼等东南亚市场已经能够做到收入前3,在韩国也稳定在畅销榜TOP50内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作为腾讯王者荣耀的竞品沐瞳科技研发的Mobile Legends在海外市场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点势必对王者荣耀的海外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两款游戏产品“相似度”较高的情況下,双方的竞争必然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

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定腾讯竞业限制第一案也意味着双方之间的纠纷告结,当事人徐振华支付1940万违约金之后其与腾讯再无其他法律纠纷。

这也意味着腾讯【默认】了徐振华和沐瞳科技Mobile Legends那么接下来的结果是Mobile Legends取得了国内市場的【合法身份】,可以尽快抢滩国内市场与王者荣耀形成正面竞争。

这点应该是腾讯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吧!即便是赢了诉讼即便昰让对方支付了天价的赔偿金,但在商业策略是却是一败涂地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

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对企业来说,诉讼从来都是商业策略我们冒然揣测:腾讯竞业限制第一案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第一步,针对徐振华发起竞业限制诉讼将创始人徐振华囷沐瞳科技【隔离】

我们都知道竞业限制的违约处罚不仅仅限于支付违约金,而且依据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嘚解释四》第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后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人囻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即腾讯可以要求徐振华在支付违约金之后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不能再入职沐瞳科技

这点在之前百度起诉前高管王劲的案件中也用到过,最终的结果是王劲卸任景驰CEO(景驰为王劲创立的无人车公司与百度无人车业务具有有竞争关系)。百度成功地将王劲与景驰公司隔离可以作为腾讯诉讼策略的一个参考。

第二步针对沐瞳科技发起知识产权诉讼,否决Mobile Legends的合法身份阻击Mobile Legends进驻國内市场

从网络公开资料来看,我们不难判断腾讯的王者荣耀和沐瞳科技Mobile Legends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至于其他方面是否涉及专利、版权以及外觀设计等权利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但对腾讯来说一款和王者荣耀相似的竞品的出现,且这款竞品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对于迋者荣耀的地位无疑是一种冲击,且竞品的运作方还是腾讯的前员工不免有“抄袭、借鉴”的嫌疑,那么通过发起知识产权诉讼的方式阻击这款竞品进入国内无疑是一个有利的选择。

第三步打舆论战,掀起手游电竞行业【反抄袭】的热潮引发监管部门重视,以便于絀台手游电竞行业反抄袭的政策法规

腾讯的王者荣耀和沐瞳科技Mobile Legends都属于手游电竞类产品而手游电竞行业表面上看是游戏娱乐行业,实则卻是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为内核的知识产权就是文创产业的“生命线”和底线,随意抄袭侵权是对这个行业最大的伤害

在这种价值观嘚主导下,腾讯完全可以通过舆论战的方式掀起手游电竞行业反抄袭的热潮。而这种热潮一旦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监管部门的偅视,紧接着就是出台反抄袭政策法规形成手游电竞行业的新一轮洗牌。

具体到沐瞳科技Mobile Legends一旦背负【抄袭者】的罪名,即便是法院没囿宣判市场也会宣判其【价值死刑】,这会对其后续的市场推广、品牌运作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也会影响到海外市场的份额。

第四步打并购战,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借助腾讯的资本优势发起对沐瞳科技的并购

和诉讼一样,企业之间的并购尤其是BAT发起的并购更多是一种商业战略的体现

多年来,国内创业领域一直不能摆脱就是【BAT魔咒】比如当前国内新兴的独角兽企业,如滴滴、膜拜、拼多多等多有BAT的矗接或者间接注资BAT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了对市场的控制。

这种策略本身也可以用在王者荣耀和Mobile Legends的竞争中原因很简单:王者荣耀出海开拓,要么是从零起步借助自身优势去开拓海外市场;要么是祭出并购神器,或收购或入股沐瞳科技通过资本控制Mobile Legends,作为王者荣耀的【海外版】显然,后者会赢得更加轻松

当然,以上四步更多是笔者的一种臆测

我们更多表达的是诉讼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商业策畧我们做法律服务,视野不能局限于法律而应该从企业商业的角度去设计和创新,以帮助企业实现商业策略为第一要务决不能最后贏得了诉讼却输了商业。

}

  移动MOBA游戏在国内越来越受青睞《王者荣耀》春节期间的8000万日活跃用户也是狠狠地刺激了一下国内游戏市场。近日微博上悄悄讨论起一款名为《Mobile Legends》的MOBA游戏,许多玩镓和媒体认为这款游戏抄袭了腾讯的《王者荣耀》在国外迅速蹿升至排行榜,如果这样下去的话《王者荣耀》可能失去出海的先机。

  《Mobile Legends》销量在东南亚多国排名第一

  本着不了解不评论的态度圈哥在国外的Google Play商店下载了这款MOBA游戏(这款中国游戏并不在中国上架耐人尋味),在Google Play的商店页面中玩家给这款游戏打出了4.4/5的分数,超过172万人给予了评价下载次数超过1000万次。

  可能是由于避开中国市场《王者榮耀》的锋芒或其他麻烦这款游戏在中国市场并未上架。游戏内语言默认为中文至于游戏的实际操作,大家自己看图

  非常迅速嘚匹配速度和队友AI式的走位攻击、零交流,让圈哥在各种向队友打招呼后不由产生了队友都是电脑的疑问,就跟当时玩《贪吃蛇大作战》时的感受非常相似

  其实就网友们认为的“抄袭”行为,圈哥认为应该只是单纯的模仿就如同《王者荣耀》之于《自由之战》,茬法院或双方提出异议之前不能轻易就是否“抄袭”下结论,毕竟在界面、美术、名称、技能、物品各方面两者还是存在许多差距的

  据圈哥了解,这款游戏的制作方为上海沐瞳科技主打海外市场,旗下产品有《Magic Rush 》等天使轮投资方为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投资金额數百万《Mobile Legends》的商标注册则是在美国进行的,注册商标序号据称《Mobile Legends》海外开服三个月就达到了《自由之战》海外版下载量的三倍以上,朤流水已经达到了4000万元

  不少玩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猜测,认为上海沐瞳和腾讯之间有不可告人的“PY交易”圈哥在经过多方打听之後发现,上海沐瞳和腾讯之间还真的有许多联系上海沐瞳科技的几位主要股东和高层都来自于腾讯一款名为《部落守卫战》的页游制作組,但都已在几年前离职创业

  《Mobile Legends》于去年年末登录国外ios和Google Play后一路顺风顺水,而腾讯的《王者荣耀》海外推广计划中只有面向欧洲推絀的《StrikeofKings》目前腾讯也未提出任何关于此游戏抄袭的质疑。

  圈哥大胆猜测两公司其实还没有太大关系,也可能《Mobile Legends》纯粹是不想在国內遇到质疑和无力处理国内复杂的渠道关系所以只在海外发行是做什么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Mobile Legends》在东南亚交出的成绩,已经反映叻国内游戏开发者具备了与世界游戏开发者同台竞技的能力今年各游戏公司的游戏出海必然迎来大潮。

}

原标题:巨头腾讯的维权游戏

“維权斗士“腾讯这一次似乎格外认真。

9月26日上午纠纷官司长达一年的腾讯和上海沐瞳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沐瞳科技” )再一次抵達深圳法院,在未来的三天里腾讯诉沐瞳科技产品《MobileLegends: Bang Bang》(下称《MobileLegends》)侵犯《王者荣耀》和《英雄联盟》著作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一案将囸式开庭一审。

不巧的是因被告方沐瞳科技此前提交了要求主审法官回避的申请,需再做审议原定三天庭审取消。这让涉案双方包括唏望了解事件进展的媒体们扑了个空

腾讯《王者荣耀》与沐瞳科技《Mobile Legends》同为MOBA手游,二者相似度很高前者为腾讯游戏在国内月流水过亿嘚现象级产品,后者则出海较早、抢先占领了欧美、东南亚等地MOBA手游市场

作为被告方,面对腾讯的起诉以及《Mobile Legends》可能被停止运营的风险沐瞳科技联合创始人袁菁对财经网表示,沐瞳主观上没有任何抄袭或侵权的意愿不论是老版本还是新版本,通过合理公正的司法程序洳果真的判处侵权沐瞳愿意承担结果。

财经网联系腾讯方面负责人试从原告方角度了解侵权纠纷案件,但腾讯方面并未回应

一家是遊戏业务收入排名世界第一的巨头,一家是在国内“默默无闻”的小游戏公司双方背后的“恩与怨”实则由来已久。

对于腾讯来说沐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徐振华算是个“叛将”。

2009年4月徐振华入职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直从事网络游戏开发运营工作

在就职騰讯期间,徐振华与腾讯签订了《保密与不竞争承诺协议书》这意味着一但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徐振华在双方约定的2年的时间内不能從事相同或相似行业,如违约则需返还股票期权及相应收益

2014年,徐振华正式离职腾讯开始运营自己的游戏公司。

2017年5月27日腾讯可追诉期内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腾讯向上海市徐汇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6月8日正式起诉徐振华违反竞业协议。

一审判决结果為徐振华返还腾讯违约金330万元徐振华提起上诉,二审判决结果为徐振华返还腾讯1940万元为国内类似案件中判罚金额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沐瞳科技创业初期推出的《魔法热潮》因在海外反响较好,2014年下半年曾和腾讯有过合作沐瞳将《魔法热潮》在国内的代理交由腾讯来莋,双方也签署过正式的代理协议但最后因为一些问题双方合作并未进行下去。

“腾讯从2014年开始就是知道我们在做的产品并且认可的(才会协商过产品代理事宜)。”沐瞳科技运营总监毛艳辉表示

这是腾讯与徐振华个人之间的官司。

此外还有一起诉讼即前述腾讯起訴沐瞳科技在《Mobile Legends》侵犯《王者荣耀》和《英雄联盟》知识产权一案,目前并未正式开庭审理

2016年9月,沐瞳科技《Mobile Legends》在海外正式不删档上线上线后不久即收到腾讯因游戏相像要求沐瞳更改游戏内容/角色形象的谈判。

沐瞳方面为此表示同意并曾配合腾讯提出的多处修改意见進行调整。

游戏刚刚上线沐瞳为什么会同意腾讯的修改要求?沐瞳方面给出的解释为一方面团队此前在腾讯工作多年,不论是个人感凊还是文化认可都很深;另一方面沐瞳科技体量和腾讯相比差距过大,(沐瞳科技)并不想“惹麻烦”

沐瞳与腾讯协商修改游戏内容時往来邮件中曾声明表示,沐瞳方面的修改行为是为避免争议不代表承认侵权。

2016年12月沐瞳发送了最后一次修改邮件给腾讯后,再未收箌腾讯法务方面回应

然而,到了2017年3月腾讯在深圳起诉《Mobile Legends》侵权《王者荣耀》。

2017年7月腾讯子公司拳头游戏(Roit Games)在美国加州起诉《Mobile Legends》涉嫌抄袭《英雄联盟》。

2017年也正值腾讯《王者荣耀》海外版运营的开拓阶段。

沐瞳科技联合创始人袁菁告诉财经网腾讯方面曾表示,希朢沐瞳科技将《Mobile Legends》在美国韩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欧洲和印度市场停止投放并最终下架腾讯方面才会考虑和解。

但沐瞳科技最后并未接受理由是“这相当于把《Mobile Legends》全球最主要的市场全部都砍掉了”。此外袁菁表示,腾讯方面还提到他们也背负了很夶压力因为这是公司第一款不计成本出海的产品。

沐瞳与腾讯孰对孰错暂无定论然而近年来,腾讯诉其他厂商侵权其产品的案例越来樾多

据法制日报报道显示,2015至2016年3月共有十余家公司的多款游戏因涉嫌侵权《英雄联盟》被腾讯起诉,这些案子或已开庭完毕等待宣判或已在法院立案。此外另有超过10起维权诉讼正在进行当中。

上述同一时期腾讯为《穿越火线》维权共向法院起诉43个案件,截至2016年3月其中37个案件已经和解结案或由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共计和解以及判赔410万元

“LOL(英雄联盟)、DNF(地下城与勇士)和CF(穿越火线)是早期騰讯游戏代理的三大巨头,去年全球最赚钱PC端游前三名这块蛋糕太大了,捍卫版权是一方面腾讯也并不想有更多人来抢夺市场。”一位游戏领域观察人士对财经网表示

腾讯正在打造自己的“版权帝国”,有趣的是捍卫版权如此“敏感“的腾讯在成为“维权大户”之湔,伴随其体量扩展与营收增长的恰恰是外界对其产品抄袭与侵权的质疑。

最知名的老梗腾讯2015年推出MOBA手游《王者荣耀》,该款产品和媄国拳头公司MOBA端游《英雄联盟》无论是模式、场景还是英雄都极为相像时至今日仍争议四起。

根据外媒The Information引述知情人描述当Riot的前员工看箌《王者荣耀》游戏截图时表示:“我们都震惊了,(腾讯)这是赤裸裸的盗窃知识产权”

面对质疑,腾讯的产品有受到影响么答案昰否定的。

从占股到收购如今拳头已是腾讯旗下子公司,都是“自家”的产品抄袭争议不了了之,而《王者荣耀》如今也成为了腾讯遊戏的第一“现金牛”

“抄袭”的嘴仗似乎在成为一场圈子游戏,维权也并不是最终目的

游戏抄袭的边界依然很难界定,其根源在于這个特殊的数字产品是抄袭、借鉴、模仿的判断本身即是一个模糊的、非常复杂的问题。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蔡慧明律师此前曾对财经網表示游戏玩法和规则属于思想的范畴,我国著作权法目前只保护思想的表达不保护思想本身。

“腾讯的起诉或是在为《王者荣耀》海外版《Arena of Valor》的发展清扫障碍”资深游戏自媒体人、前东品游戏副总罗伊如是说。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ensorTower数据沐瞳科技《Mobile Legends》自2016年11月全球上线鉯来,在美国市场的累计收入约为2500万美元相比之下,腾讯表现差强人意自去年12月在美国推出以来,《Arena of Valor》的累计营收为300万美元

而对于尛厂来说,是非判断难还属于技术问题周期才是最致命的。

“小公司向大厂维权更多被当作碰瓷儿即便胜诉对产品线丰富的大厂也难慥成较大打击。但如果角色对换情况就不一样了部分小厂商依靠单一产品支撑营收,大厂若以不正当竞争等理由要求其产品停止侵权行為(停止运营)小公司可能一下子就断了营收。”前述观察人士表示“维权本身没问题,但这不应该成为大公司碾压小公司的有力工具”

2017年,腾讯游戏总收入为186亿美元这个数据甚至超过了2012年7月至2018年6月,中国移动游戏在海外市场的综合用户支出总和(160亿美金)

营收仩傲视群雄,但如今也急于分“小利”这跟腾讯在国内发展遇阻紧密相关。

今年3月29日由于机构改革,国产游戏版号发放全面暂停游戲圈的“暴雪”接踵而至。风波之下去年年底拿下《绝地求生》国服代理权的腾讯更显尴尬。

根据极光大数据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吃鸡”手游用户对腾讯系产品最为偏爱,而《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在app store游戏排行榜仍位居第一但和数据利好相反的,是腾讯“吃鸡”掱游迟迟无法盈利的急迫

“不开付费,让游戏测试上线很多公司都在做但这种做法很亏钱,腾讯吃“鸡手”游每个月目前都承担着巨夶的亏损坐拥巨大流量但不能商业化,卡在了变现的节点上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抢夺了《王者荣耀》的用户时间。”前述游戏观察囚士表示

而“吃鸡”端游筹备近一年未能上线,情况似乎更恶劣近日36氪报道称,一名大型游戏公司负责市场和发行的高管透露持续虧损之下,腾讯《绝地求生》的市场推广目前均以暂停

此消息被腾讯方面否认。

腾讯方面此前对财经网表示国服端游“吃鸡“在正常籌备之中。

面对市场上大量同类产品的竞争版号问题悬而未决,端游“吃鸡”热度或难持续官方声明也不过是拖延时间。

游戏产品面臨困境之外还有游戏平台。

面对steam进入中国市场的举动腾讯内部有意让Wegame与之抗衡,谋求更大的布局《怪物猎人:世界》作为Wegame引入中国嘚第一款3A游戏被寄予厚望,但上线不足五天被有关部门叫停理由为“部分游戏内容未完全符合政策法规要求”,Wegame欲超steam更加艰难

而腾讯總裁此前在Q2财报会议中提到的游戏监管“绿色通道”(也是《怪物猎人:世界》此前能够未拿版号即可付费测试上线用的方法),目前被傳已经全面关闭

在8月15日腾讯发布的半年报中,腾讯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净利润17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23%二季度腾讯网络游戏收叺252.02亿元,较上一季度下降12%自年初创下475.73港元的高点后,腾讯股价一路下滑总市值已蒸发约1.3万亿港元。

Q3财报公布临近但情况并没有更多嘚好转,国内增长走入瓶颈如今腾讯不能错失任何一个市场。

国内流量天花板显现分享全球游戏产业增长红利,对腾讯而言意义重夶。

“但腾讯游戏产品出海相对滞后的确走了一些弯路。”一位接近腾讯的人士对财经网表示

“除了海外投资、并购,腾讯会把一些絀海游戏的代理权交给当地的头部企业比如Garena,(腾讯)认为这样更容易打开当地市场而国内的出海运营团队最初并不完善。15、16年海外MOBA掱游市场相对空白但《Arena of Valor》没有成为现象及产品。一方面《王者荣耀》这类产品和海外市场存在文化隔阂这款游戏在最初的底层架构等方面并没有考虑全球化的问题,后续不同版本间的冲突也给运营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腾讯16年发力出海业务是从外部挖来了很多专门做絀海运营的人,但和团队内部研发人员存在一定磨合相互竞争也很激烈。”前述接近腾讯人士表示

腾讯游戏在海外没有在国内坐拥最夶社交流量平台的优势,布局也不算早欧美、东南亚等市场均已有同类型产品抢占。2017年底数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发布的中国游戏出海收入报告中《Arena of Valor》排名仅在第十五,吸金能力有限

不只是《Arena of Valor》,腾讯游戏的出海成绩始终不如在国内强势

App Annie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中国游戏厂商出海收叺前十中并未有腾讯身影老牌游戏出海厂商FunPlus、IGG和智明星通依旧位居前三。

“此前《王者荣耀》出海交了学费所以今年腾讯”吃鸡“手遊出海数据和成果就好得多。”上述人士补充道

腾讯与沐瞳间的游戏版权纠纷无论结果如何,最终影响的还是两款游戏在海外市场的正媔竞争

不可否认,沐瞳是国内抢先出海的获利者也代表了国内一部分小厂商的生存现状,

“小公司的产品在国内找不到比较强大的流量去发行实际上产品可能还没推出市场就死掉了。在国内和重要的人、重要的渠道没有关系就得不到资源,和巨头存在业务领域竞争嘚时候商业竞争的防卫太残酷了,腾讯有巨大的游戏资源(小公司)竞争不过。”袁菁对财经网表示这也是他们产品不做国内市场,选择出海运营的原因之一

但该路径如今也不能避免与巨头的正面竞争了,海外市场已经一片红海

另一方面,国产大小游戏厂商产品楿似度高品类竞争集中,才会版权纠纷不断除巨头挤压外,自身创新力低也是小厂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的根源之一。

目前的现状昰中国游戏产业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但却始终没有出现过supercell(芬兰移动游戏巨头200人一年10亿美金收入),king(英国休闲社交游戏开发商500囚一年20亿美金收入)这样的人均产出极高的创新性游戏公司。

“这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即国家如何通过一些政策来保证小公司和大公司能夠同台竞争、平等竞争。”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游戏投资人对财经网表示

腾讯、网易两个头部大厂如今瓜分了中国游戏产业半壁江山,從资金到流量到产品在行业内近乎掌控了绝对话语权。

上述投资人担忧的是“如今小游戏公司其实是不敢创新,因为创新了、突破了也会面临大公司的打压和抄袭,这是中国目前缺乏创新性小企业的重要原因对很多跟风的投资机构来说,现在的确放弃了游戏行业的投资”

而这种现状,短期来看或许不会发生太大转变

腾讯尚有多种武器力挽狂澜,而小厂大多前路未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外发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