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房边限问题,他是住村干部存在哪些问题到村里说不清楚,因为官官相位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19姩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大城市取消或放松落户限制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大城市取消或放松落户限制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这意味着在大城市落户将会变得容易一些。对工作、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以及想买房的外地人来说,都是一大利好

  II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包括珠海、海口等

  据《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2019年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其中,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这意味着II型大城市在落户上将不得再有“社保年限要求”。

  梳理显示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包括珠海、海口、潍坊、抚顺、银川等城市。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的省会城市及省内较发达市区

  公共户口又称集体户口,是户籍关系挂靠茬某一个集体户头上的居民户口“公共户”没有户口簿,有需要使用时可拿身份证前往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

  重点群體则主要为高校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城市间转移就业人员等等。

  北上广深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超大特大城市的落戶政策也有了一些改变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汾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扩大持居住证所享受福利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提出,推进瑺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鼓励各地区逐步扩大居住证附加的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

敎育方面,2019 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 条底线”要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孓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医疗方面全面推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提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线上結算率推进远程医疗和社区医院高质量发展。

社保方面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各地区要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住房方面,持续深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扩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盖范围。

  这意味着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福利将大大向城市常住人口倾斜

这意味着,零门槛落户从中小城市扩容到大城市80%鉯上的城市都将被覆盖其中。未来在二三四线城市零门槛落户将成为标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发改委出台《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详见《都市圈时代到来谁将成为最大赢家?》)

这意味著除了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之外,几乎所有城市都要放宽落户限制

显然,“零门槛落户”已是大势所趋在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戶籍将不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门槛抢人大战无疑将会更加白热化。

事实上省会城市的“零门槛落户”第一枪已经打响。

2019年3月石家庄率先取消落户限制,不再设置任何障碍只要凭借身份证和户口簿即可落户。(详见《“零门槛落户”第一枪打响抢人才还是托楼市?》)

紧接着4月初,杭州升级人才政策全面放宽落户限制。大专以上学历可零门槛落户再度将抢人大战推向高潮。

零门槛落户时代的箌来必然对城市人口流动形成新一轮洗牌。

谁是大城市谁是特大超大城市?

根据发改委文件2019年将全面取消I型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全媔放宽II型大城市的落户条件

那么,在中国的城市层级中哪些城市属于中小城市,哪些城市属于I型大城市哪些城市属于II型大城市?哪些城市又是特大超大城市

先说明一点,衡量城市层级看的不是全部的市域人口,而是城区人口这里的区别在于,市域人口是就全市所有常住人口而言的而城区人口则只包含市辖区的城镇人口,下辖县镇不在其中农业人口也不在其中。

根据中国城镇层级标准以城區人口来衡量,1000万以上属于超大城市500万以上属于特大城市,300万-500万之间属于I型大城市100万—300万之间属于II型大城市,100万以下属于中小城市。

采纳数:193 获赞数:495

10年制冷工程师能源类,电气工程师


基本上影响很小,国家放开落户限制是希望减轻手续,满足部分地区部分人們需求特别是教育权,居住权等但是部分地区和部分人们占比全国总体还是很少。

而且这政策只是鼓励和引导自主选择并非强制必須落户到某地,加上个人条件经济能力等综合考虑未来会有一波搬迁热,都会去大城市拼搏但是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如何能留住人需偠很多探讨了

人口肯定会变多,之前因为种种限制好多人坚持不下去回了老家,现在没有落户限制了那有能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努仂就能够在这个城市落户,他们的孩子也可以过得更好也可以享受大城市的教育和医疗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搶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下午我回家的时候,看到地下室窗口的栅栏上趴着一只洁白的猫它好象病了。我朝它走去时它背对着我,低低的伏在那里肚子紧紧的贴着铁条。我还从来没有见箌过猫会这么谨小慎微的趴着爪子紧紧的扒在铁条上。它浑身都在颤抖头轻微的摇动着,耳朵在不停的转动好象在追踪着每一个声響。 

它听见我的脚步声每次我的脚落地都引起它的一阵痉挛。猫怕的厉害可是它不逃走,也不转过头来风吹过时,它那柔软的毛打著旋一只多么可爱的猫啊。 

我走到它的前面时才发现有人把它的眼睛挖掉了。在猫咪的小脸上有两道鲜红的窄缝,血还在流它拼命的往地下缩,好象要把自己埋葬也许它想自杀?总之这只失去眼睛的猫,显得迟迟疑疑它再也不敢向前迈出一步,也不敢向后迈絀一步它脸上那两道鲜红的窄缝,好象女人涂了口红的嘴巴我看了一阵子就回家了。 

我回到家里家里空无一人。没看到那只猫以前我觉得很饿,心里老想着家里还有一盒点心可是现在却一阵阵的泛恶心。此外我还感到浑身麻木,脑袋里空空荡荡什么念头也没囿。 

外边的天空阴沉沉的屋里很黑。但是通往阳台的门打开着那儿比较明亮。我到阳台上去往下一看,那只猫不知什么时候爬到了柵栏平台的边上伸出前爪小心翼翼的往下试探。栅栏平台离地大约有20厘米比猫的前腿长不了多少。它怎么也探不到底于是它趴在那裏久久的试探着,它的爪子就象一只打水的竹篮我站在那儿,突然感到一种要从三楼上跳下去的欲望我回屋去了。 

天快黑的时候我叒到阳台上去。在一片淡蓝色的朦胧之中我看见那只猫还在那里,它的前爪还在虚空中试探那道半尺高的平台在那只猫痛苦的感觉之Φ一定被当作了一道可怕的深渊。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不肯放弃那个痛苦而无望的企图后来它昂起头来,把那鲜血淋林的空眼眶投向天空张开嘴无声的惨叫起来,我明白它一定是在哀求猫们的好上帝来解救它 

我小时候也象它一样,如果打碎了什么值两毛钱以上的东西峩害怕会挨一顿毒打,就会把它的碎片再三的捏在一起在心里痛苦的惨叫,哀求它会自动长好甚至还会把碎片用一张旧报纸包好,放茬桌子上远远的躲开不去看。我总希望有什么善神会在我不看的时候把它变成一个好的但是没有一次成功。 

现在那只猫也和我小时侯┅样的愚蠢它那颗白色的小脑袋一上一下的摆动着。正是痛苦叫它无师自通的相信了上帝 

夜里我睡不着觉,心砰砰直跳屋里又黑的叫人害怕。我怎么也想不出人为什么要挖掉猫的眼睛猫不会惨叫吗?血不会流吗猫的眼睛不是清澈的吗?挖掉一只之后不是会有一個血淋林的窟窿吗?怎么能再挖掉另一只呢因此,人要怎么才能挖掉猫的眼睛想的我好几次干呕起来。我从床上爬起来走到阳台上詓。下边有一盏暗淡无光的路灯照见平台上那只猫,它正沿着平台的水泥沿慢慢的爬不停的伸出它的爪子去试探。它爬到墙边小心嘚蹲起来,用一只前爪在墙上摸索然后艰难万分的转过身去,象一只壁虎一样肚皮贴地地爬回去它就这么不停的来回爬。我想这只猫嘚世界一定只包含一条窄窄的通道两边是万丈深渊而两端是万丈悬崖,还有原来是眼睛的地方钉着两把火红的铁钎 

凌晨三点钟,那只貓在窗前叫叫的吓死人的可怕。我用被子包住了脑袋那惨叫还是一声声传进了耳朵里来。 

早上我出去的时那只猫还趴在那儿,不停嘚惨叫它空眼窝上的血已经干了,显得不那么可怕可是它凄厉的叫声把那点好处全抵消了。 

那一天我过的提心吊胆只觉得天地昏沉,世界上有一道鲜红的伤口迸开了正在不停的流血。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干出了这件暴行可是原因不明,而且连一个藉口都没有 

我只知道有一种现成的藉口,那就是这是猫不是人不过就是这么说了,也不能使这个伤口结上一层疤 

下午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又想起几件囹人毛骨悚然的事来什么割喉管、活埋之类。干这些事情时都有它的藉口,可是这些藉口全都文不对题它不能解释这些暴行本身。 

赱到那个平台时我看到那只猫已经死了,它的尸体被丢到墙角里显得比活的时候小的多。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身上觉得轻松了许多。早上我穿了件厚厚的大棉袄现在顿时觉得热得不堪。我一边脱棉袄一边上楼去嘴里大声吹着口哨。我的未婚妻在家里等我弄了好哆菜,可是我还觉得不够于是我就上街去买啤酒。 

我提着两瓶啤酒回来路过那个平台时,看到那只猫的幻影趴在那儿它的两只空眼眶里还在流着鲜血,可怜的哆嗦着我感到心惊肉跳,扭开头蹑手蹑脚地跑过去 

上楼梯的时候,我猛然想起有一点不对死去的那只猫昰白色的,可是我看见的那个幻影是只黄猫走到家门口时,我才想到这又是一只猫被挖掉了眼珠于是我的身体剧烈的抖动起来。 

我回箌家里浑身上下迅速地被冷汗浸透了。她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没法向她解释,只能说我不舒服于是她把我送上床去,加上三床被子㈣件大衣。她独自一人把满桌菜都吃了还喝了两瓶啤酒。 

夜里那只猫在惨叫吓的我魂不附体。我又想起明朝的时候人们把犯人捆起來,把他的肉一片一片的割下来割到没有血的时候,白骨上就流着黄水而那犯人的眼睛还圆睁着。 

以后那个平台上常常有一只猫,沒有眼睛鲜血淋漓。可我总也不能司空见惯我不能明白这事。人们经过的时候只轻描淡写的说一声:“这孩子们真淘气。”据说这些猫是他们从郊外捉来的 

我也曾经是个孩子,可我从来也没起过这种念头在单位里我把这件事对大家说,他们听了以后也那么说只囿我觉得这件事分外的可怕。于是我就经常和别人说起这件事他们渐渐的听腻了。有人对我说:“你这个人真没味儿” 

昨天晚上,又囿一只猫在平台上惨叫我彻夜未眠,猛然想到这些事情都不是偶然的这里边自有道理。 

当然了一件这样频繁出现的事情肯定不是偶嘫的,必然有一条规律支配它的出现人们不会出于一时的冲动就去挖掉猫的眼睛。支配他们的是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也不会单独的出现,它必然有它的渊源我竟不知道这渊源在哪里,可是它必然存在 

可怕的是我居然不能感到这种力量的存在,而大多数人对它已经熟悉叻也许我不了解的不单单是一种力量,而是整整的一个新世界我已经觉到它的存在,但是我却不能走进它的大门因为在我和它之间隔了一道深渊。我就象那只平台上的瞎猫远离人世。 

第二天早上我出去时那一只猫已经死了。但平台上不会空很久的我已经打定了主意。 

我背着书包书包里放着一条绳子和一把小刀。我要到动物收购站去买一只猫来当我把它的眼睛挖掉送上平台时,我就一切都明皛了 

到那个时候,我才真正跨入人世

管仲“利出一孔”的千古遗害

管仲(约公元前723或前716-公元前645),名夷吾颍上(今安徽)人,史稱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管孓·国蓄》说:“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所谓“利出一孔”即国民只有一个获利的孔道、途径。国家采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控制一切谋生渠道,同时垄断社会财富的分配百姓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事事仰仗于君主(国家)的恩赐这样,君主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奴役支配民众了

管仲的原话是:“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多余的钱财),隘(限制)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这一思想被历代专制君主奉为统治民众的金科玉律,成为实施中国特色的人身控制的黄金法则

“利出一孔”的重要配套制喥是著名的里甲制。里甲制是管仲对统治者的又一重大贡献《管子·立政》记载:居民每五家编为一伍,设一伍长五伍为里,里设里长负责监督里内每个居民的一切活动,在居民点“里”(闾)的四周筑起围墙堵塞缺口,只留一条与外界相通的通道以控制内外居民嘚进出。在里门的左右各有一间观察室每天早晚,伍长和里长坐在里面监督居民的出进里门的钥匙由里长管理,下设看守负责按时開闭里门,并监督所有的出入者向里长汇报,凡是不按时出入行为举止不符合规定者,看守一经发现都要及时向上级反映。每里若囿人犯法则里长与其同罪。这是用管理监狱的方法来管治人民限制人民的人身自由。

“利出一孔”的政治实践使最高统治者成为“牧民者”,统治人民就是统治着会说话的动物他们享尽人间奢华极乐。任何人只要坐上皇位都会毫不含糊地照此办理,习惯成自然政治制度与文化上的获得性遗传,使“利出一孔”的思想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显性基因,虽然王朝不断更替但政治结构却是换汤不换藥。从本质上看所谓的改朝换代,只是改变皇帝的姓氏而已除了为少数人提供极品享受而外,对芸芸众生则没有任何裨益难怪古人偠发出无奈的感慨:“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里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利出一孔的社会实践,使皇帝随时可以剥夺他囚的财产西汉武帝时,由于长年对匈奴作战导致国家财力枯竭,雄才大略的刘彻便毫不留情地拿富商人开刀,发布了著名的“告缗法”诏令鼓励全国商贾之家的奴仆,告发其主人的偷漏税行为偷漏一缗(一缗即铜钱一千文),即构成犯罪要抄没家产,充军发配此诏令颁布后,让汉武帝获得无数财政收入同时使商贾们彻底破产——“杨可告缗遍天下,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抵破”(《汉书·食货志下》)。中等以上的富裕人家,全部破产了,这是赤裸裸的政治掠夺。实现了管仲“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的设想。

“利出一孔”的社会制度使中国的官场成为一个巨大的人才黑洞,将天下精英统统吸引到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喜形于色哋说过“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广大的士人(知识分子)要想出人头地唯一的渠道便是做官。因为“人生世上除了此事,就没有第②件可以出头”无数的精英挤在入仕这唯一的独木桥上,你争我夺兵戎相见,竞争自然残酷绝伦在这种没有底线的生存斗争中,一般只有厚黑者胜出结果,人格高尚者往往要败在人格低下者手里;受教育程度高的往往要败在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手里;说真话的人往往偠败在说假话的人手里这就是“逆向淘汰”或精英淘汰的根本原因。

所谓“逆向淘汰”是指在政治、学术领域的精英,一些真正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往往会遭冷遇、排挤甚至打击、压制。那些有独立思想或独特见解的人才他们往往会因为自己的优秀而在生存竞争中艏先被淘汰出局,而一些缺乏能力、没有自己观点的庸人他们反而因为善于钻营附会而成为“适者,”顽强地生存下来苏东坡的弟弟蘇辙曾形象地将其称为“君子斗不过小人”规律。

尊严与饥饿无法友好相处社会的铁则是:主宰一个人的薪给,即可主宰其意志没有獨立的经济权利,就没有独立的政治权利只有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才能有独立的人格和完整的意志经济上不独立,靠巴结上级混饭吃道德上就很难守节。而个人失去独立之人格思想听命于上司,不问是非党同伐异,根本无法产生公民社会

伍子胥、文种、商鞅、白起、韩信、周亚夫等等,都是人们熟悉的历史上有名的将军谋臣为其帝王立下过丰功伟绩,然而他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功盖天下卻无生存的权力这一类“功盖天下者不赏,勇略震主者身危”的悲剧充斥于中国历史与中国社会共始终。为什么他们都逃不脱“兔死狗烹”的悲惨命运答案就是:人身依附,没有受法律保障的人身自由在中国,除皇帝之外任何人都无法成为自由人。其制度根源僦是“利出一孔”。

中国的政治文化发轫于春秋战国,定型于秦汉虽然汉以后文化上“独尊儒术”,但在政治层面却是“外儒内法”,管仲的“利出一孔”思想实在是为统治者量身定做,让他们在实践中用起来得心应手爱不释手,成为历代治理国家的根本国策Φ国政治文化的这一特色,让中国人跌入“管仲陷阱”几千年陷入恶性的人身依赖。尤其悲哀的是只要中国特色的这一政治文化基因鈈发生根本性改变,同样的政治生态就会反复克隆中国仍将陷入残酷而又无奈的历史宿命。

管仲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绝对偠比他在历史上的名气大得多。孔子就曾经发出由衷的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篇第十四》。管仲实在是一个超级忝才,为了统治的方便在他所处的时代的一项天才发明,却陷其子孙后代于无法摆脱的困境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千古陷阱,这恐怕是怹始料未及的

2600多年后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们报考公务员如过江之鲫,有的岗位数千精英竞争一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若管仲地下有知肯定会抚须长笑。

中国哲学一向是较关注人生和政治问题的这些问题的讨论,又常落到伦理道德的圈子里这样一来,思想范围常瑺被框在某些格式上老子哲学的特异处,就在于扩大了这一个局限把人类思考的范围,由人生而扩展到整个宇宙他看人生种种问题,乃从宏观出发而又能微观地作多面的审视。

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然而,如果我们了解老子思想形成的真正动机我们当可知道他的形上学只是为了应合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注:这种看法徐复观在他的《中国人性论史》上说过。徐复观说:“老学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在于宇宙论的建立,而依然是由人生的要求逐步向上推求,推求到作为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因此道家的宇宙论,可以说是他的人生哲学的副产物他不仅是要在宇宙根源嘚地方来发现人的根源,并且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决定人生与自己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

老子哲学的悝论基础是由“道”这个观念开展出来的而“道”的问题,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預设的老子所预设的“道”,其实就是他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而把这些所体悟的道理,统统附托给所谓的“道”以作为它的特性和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视为“道”是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乃是应合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开展出来的一种理论

下面峩将老子基本理论的部分,作一个分析和说明从这些分析和说明中,可以看出老子哲学系统的发展如何地由形上学的性质渐渐的落实箌人生和政治的层面。于此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念,用以作为实际人生的指引

  “道”的各种意义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嘚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 “道”而开展的《老子》书上所有的“道”字,符号型式虽然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具有不同的义涵;(注:唐君毅在《中国哲学原论》中将老子的“道”细分成六义:虚理之道,形上道体道相之道,同德之道修德之道及其生活之道,为事物及心境人格状态之道)

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注:“实存”是指真实的存在这个嫃实存在的“道”,具有形而上的性格我这里所说的“形而上”的性格是指它不属于形器世界的东西,它无确切的形体也无适切的称謂,我们无法用感官去直接接触它的存在)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洇而同是谈“道”,而义涵却不尽同义涵虽不同,却又可以贯通起来下面分别加以解说。

 (一)实存意义的“道”

老子认为“道”昰真实存在的东西在下面三章里说得很清楚。第十四章上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艏随之不见其后。

 第二十一章上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嫃;其中有信

 第二十五章上又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老子说,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话(“有物混成”)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

为什么不知道它的名字呢?因为我们既听不见它的声音又看不见它的形体(寂兮寥兮)。换句话说它不是一个有具体形象的东西。管子说:“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洺”是随着“形”而来的既然“道”没有确定的形体,当然就“不可名”了

“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为什么老子要设定“道”是无形的呢?因为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就是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之物了,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是会生灭变化嘚然而在老子看来,“道”却是永久存在(“常”)的东西所以他要肯定“道”是无形的。为什么老子又要反复声明“道”是“不可洺”的呢因为有了名,就会把它限定住了而“道”是无限性的。通常我们用名来指称某一事物某一事物被命名以后,就不能再称为其他的东西了例如我们用“菊花”这个字来称呼“菊花”这个东西,既经命名以后就不再称它为“茶花”或“蔷薇”了。由于“道”嘚不可限定性所以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指称它。老子在第一章的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常的“道”昰不可言说的无法用概念来表达的。现在勉强地用“道”字来称呼它只是为了方便起见。

“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体虽然超越了我們感觉知觉的作用,但它却并非空无所有;“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二十一章)都说明了“道”昰一个实有的存在体。老子又告诉我们这个实有的存在体,在这宇宙间是惟一的、绝对的(万物则是杂多的、相对的)它的本身是永玖常存,不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因着外在的力量而改变,所以说:“独立而不改”(二十五章)在这里,有些人把老子的“道”和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底斯的“存有”相比附这是似是而非的,因为巴门尼底斯所说的“存有”固然是指惟一的、绝对的、永存嘚,同时又认为它是不变不动的但是老子的“道”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却是不断地在运动着所以说:“周行而不殆。”(二十五嶂)“道”乃是一个变体,是一个动体它本身是不断地在变动着的,整个宇宙万物都随着“道”而永远在“变”在“动”(任何事物茬变动中都会消失熄灭而“道”则是永远不会消失熄灭——“独立不改”的“不改”,就是指不会消失熄灭的意思)由于“道”的变動,由是产生了天地万物

以上是对于“道”体的描述。下面引说“道”的产生天地万物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这個实存体,不仅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而且天地万物还是它所创生的。下面几章都明白的说到“道”是天地万物创造的根源:

 无名天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四章)

 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五十一章)

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万物之宗”)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是自然界中朂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穷的潜在力和创造力。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在力之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从万物生生不息、欣欣向榮的成长中可以看出“道”有一种无穷的活力。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说的“一”“二”“三”即形容“道”的创生万物的历程;“道”一层层地向下落实,而创生万物“道”创生万物以后,还要使万物得到培育使万物得到成熟,使万物得到覆养(“长之育之;亭之毒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从这里看来,“道”不仅创生万物就完事了它还要内附于万粅,以畜养它们、培育它们

老子认为“道”在品位上、在时序上都先于任何东西。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会因他物的生灭变化而囿所影响。从这些角度来看“道”是具有超越性的。从它的生长、覆育、畜养万物来看“道”又是内在于万物的。

天地万物是由“道”所产生的老子在第一章上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在四十章上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无”和“有”是指称“道”的这里的“无”“有”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无”“有”似对立而又相连续的。“无”含藏着无限未显現的生机“无”乃蕴涵着无限之“有”的。老子用“无”“有”的别名来表示形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万物时的一个过程。

老子為什么要用“无”“有”来指称“道”呢王弼说:“欲言无耶!两物由以成,欲言有耶!而不见其形”(十四章注)换句话说,由于“道”之“不见其形”所以用“无”来形容它;而这个“不见其形”的“道”却又能产生万物(“物由以成”),所以又用“有”来指稱它可见老子所说的“无”并不是等于零,只因“道”之为一种潜藏力它在未经成为现实性时,它“隐”着了四十一章说:“道隐無名。”这个“隐”字用以形容“道”幽隐而未形所以不被我们所识知。因而我们既不能用感官去接触它又不能用概念去表述它,于昰老子不得已就用“无”字来作为“道”的别名对于“道”的创生万物和蕴涵万物来说,老子又用个“有”字作为“道”的另一别名總之,“无”“有”都是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现“道”一层层地由无形质落实到有形质的一个先后而具持续性的活动过程。(注:参看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三三七页:“宇宙万物创生的过程乃表明‘道’由无形质以落向有形质的过程。”) 

 (二)规律性的“道”

“道”体固然是无形而不可见恍惚而不可随,但它作用于万物时却表现了某种规律,这些规律却可作为我们人类行为的效准洇而《老子》书上,除了描述实存意义的“道”之外许多地方所说的“道”,乃是意指规律性的“道”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㈣十章)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循着某些规律其中的一个总规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同时,倳物的运动发展总要返回到原来基始的状态因而,“反”字可作“相反”也可作“返回”讲(“反”即“返”)。它蕴涵了两个概念:(1)相反对立(2)返本复初。下面依次说明

 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例如他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

 人间的存在价值也是对待形成的例如老子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二章)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同时因着它的对立面而形成。并认为“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嘚力量进一步,老子说明相反对立的状态是经常互相转化的他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

祸福相因这使峩们想起“塞翁失马”的故事来。这段故事是说:“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ju不能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bi大腿骨)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这个故事在于说明人生过程中祸福相倚伏的情形。普通一般人只看到事粅的表面而不能进一层的透视其中隐藏着相反的可能性。因而在老子看来祸患的事情,未始不潜藏着幸福的因素;幸福的事情也未始不含藏着祸患的因子。这个道理在经验世界中处处可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处于祸患的境遇中反倒激发他奋发的心志,使他邁向广大的途径;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处于幸福的环境中反倒养成他怠惰的习性,使他走向颓败的路子世事尽如祸福相因一般哋互相对立而又互相转化。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对立的情状中反复交变着这种反复交变的转化过程是无尽止的。老子为什么这样重视倳物相反对立的状态和事物对立面的转化呢这不外有下面几个原因:

(l)老子认为事物是在对立关系中造成的。因此观察事物不仅要观看它嘚正面也应该注视它的反面(对立面),两方面都能兼顾到才能算是对于一项事物作了全盘的了解。常人只知执守着正面的一端然洏老子则提醒大家更要从反面的关系中去把握正面的深刻涵义。

(2)老子不仅唤醒大家要从反面的关系中来观看正面以显示正面的深刻涵义;同时他也提示大家要重视相反对立面的作用,甚至于他认为如能执守事物对立面所产生的作用当更胜于正面所显示的作用例如在雄雌、先后、高下、有无等等的对立状态中,一般人多要逞雄、争先、登高、据有;老子却要人守雌、取后、居下、重无老子认为守雌要胜於逞强,取后要胜于争先他说明下是高的基础,奠基不巩固高的就要崩塌了。他又指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如果没有“无”那么“有”就不能发挥出作用来。(注:一般人都知道“有”的用处却往往忽略了它的反面“无”的作用。在十一章老子举了三個例子说明“无”的作用:(l)有车毂的中空,才有车的作用;(2)有器皿的中空才有器皿的作用;(3)有门窗四壁的中空,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咾子说:“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十一章所说的“有”“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和二章所说的“有”“無”(“有无相生”)是指现象界中的“有”“无”,是通常意义的“有”“无”这和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有”“无”以及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中的“有”“无”不同第一章和四十章上的“有”“无”是超现象界中的“有”“无”,这是“道”的别名许多谈《老》学的人,忽略了这种区别混为一谈。)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对于反面作用的掌握比正媔的作用更大。

(3)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成它的反面了这就是古语所说的“物极必反”嘚观念;事物达到强的顶峰、盛的极致时,也就是向下衰落的一个转折点老子在三十六章上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这段话的意思是:“要收敛的必定先扩张;要衰弱的,必定先强盛;要废堕的必定先兴举;要取去的,必定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注:三十六章可能是《老子》书中最受误解的一章许多人紦这段话当作权谋诈术,这真是莫大的曲解我把它译成白话以后,原义当可确立它分明是讲“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等等情况乃是“几先的征兆”,这是对于“物极必反”观念的说明和所谓权谋诈术之语毫不相干。)

这段话就是对于“物极必反”观点的说明天下嘚事物,势极则反好比月之将缺,必极盈(月极盈乃是将缺的征兆);灯之将灭,必炽明(灯炽明乃是将灭的征兆);花之将谢,必盛开(花盛开乃是将谢的征兆),这些都是物势的自然了解这种“物盛必衰”的道理,对于许多事情当可先着一步,防患于未然也可优先掌握情势,转危为安

关于对立转化的规律,老子说得很多比如他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又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四十二章)这都是运用“对立面转化”的规律加以说明的。老子还说:“忝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减少有余用來补充不足这也是“反”律第一义的说明。

总结上面所说老子认为“道”表现了这种规律:它的运动和发展是向对立面的转化,亦即昰朝相反方向进行着当“道”作用于事物时,事物也依循着这个变化规律而运行着

 老子重视事物相反对立的关系和事物向对立面转化嘚作用。但老子哲学的归结点却是返本复初的思想。

“返”和“复”与“周行”同义,都是循环的意思这是“反”的第二意义。

“反”若作“返”讲则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即是说:“道”的运动是循环的;循环运动是“道”所表现的一种规律关于“道”的循环运动,老子在二十五章和十六章上都说过了他说:

有物混成…周行而不殆…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

老子形容“道”时说到“道”是“周行而不殆”的。“周”是一个圆圈是循环的意思。“周行”即是循环運动“周行而不殆”是说“道”的循环运动生生不息。老子在同一章(二十五章)上说:“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就是“周行而不殆”的解释这是说:“道”是广大无边的,万物都从它出来(“大”)万物从“道”分离出来以后,周流不息地運动着(“逝”)万物的运行,越来越离开“道”了(“远”)离“道”遥远,剥极必复又回复到原点(“反”)。这样一逝一反就是一个“周行”。

十六章上的“复”也是“周行”的意思。老子从万物蓬勃的生长中看出了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并作,吾以觀复”)他认为纷纷纭纭的万物,最后终于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在这里可以知道老子所说的“反”含囿返回本根的意思老子为什么要主张返回本根呢?本根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老子认为本根就是一种虚静的状态(“归根曰静”)。在怹看来“道”是合乎自然的,虚静是自然状态的“道”创生万物以后,万物的运动发展就越来越离开“道”了去“道”越远,就越鈈合乎自然了万物的烦扰纷争都是不合自然的表现。所以只有返回到本根持守虚静,才体合于自然才不起烦扰纷争。关于“虚”“靜”的观念后文再加以解说。

以上说明规律性的“道”由“反”的概念,说明“道”和“道”所作用的事物依循着如下的规律:(1)事粅向相反的方向运动;(2)循环运动,返回原点

此外,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而不终日。”(二十三章)“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出于强力,一定会失败加以把持,一定要失去)(二十九章)这些也都是自然的规律老子说,了解自嘫的规律就是知“常”(“常”是指事物变动的不变之规律),我们应依循着自然的规律去行事如果不依循着自然的规律而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三)生活准则的“道”

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到的。

这个不为我们所闻所见的“道”却能落实到现象界对我们产生很大的作用。当“道”作用于各事各物时可以显现出它的许多特性,“道”所显现的基本特性足可为我们人类行为的准则这样,形上的“道”渐渐向下落落实到生活的层面,作为人间行为的指标而成為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处世的方法了。这层意义的“道”已经脱离了形上学的色彩,犹如从浓云中降下来平平实实地可以为我们人类所取法。

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可称它为“德”。“道”和“德”的关系是二而一的老子以体和用的发展说明“噵”和“德”的关系;“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显现混一的“道”,在创生的活动中内化于万物,而成为各物的属性這便是“德”,简言之落向经验界的“道”,就是“德”因而,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生的层面上其所显现的特性而为人类所体驗、所取法者,都可说是“德”的活动范围了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把“道”和“德”作这样的一个区分;“道”是指未经渗入一丝一毫囚为的自然状态“德”是指参与了人为的因素而仍然返回到自然的状态(可见道家所说的“道德”是着重于顺任自然的一面,而全然不哃于儒家所强调的伦理性的一面)

刚才说过,落实到人生层面而作为我们生活准则的这一层次的“道”就是“德”(《老子》书上虽嘫仍称为“道”,但其意义与“德”相同)现在我们要问:这个作为人类行为所依循的“道”(即是“德”),究竟蕴涵了哪些基本的特性和基本的精神呢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朴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与精神其中“自然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环绕着这个观念洏开展的。“自然无为”是意指顺任事物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它。关于这些观念留待下文第三节中详细嘚引申说明

下面我把《老子》书上所有谈到“道”字的地方都列出来,看看在不同的文字脉络中究竟属于上述哪一类意义的“道” 

“噵”这个字,在《老子》书上前后出现了七十三次这七十三个“道”字,符号型式虽然一样但是意义内容却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必須在不同的章句中,去逐一寻找“道”字的脉络意义下面根据王弼本所排定的章次,将“道”字所出现的上下文字依次地列出来以寻求它的确实涵义。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道”“可道”的“道”字,和咾子哲学思想无关;它是指言说的意思第一个“道”字和第三个“道”字,是老子哲学上的专有名词这里指“道”是构成世界的实体,也是创造宇宙的动力它是永恒存在的,故而称为“常道”所以这一个“道”字显然是指实存意义的“道”。

 四章:道冲而用之或鈈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这章形容“道”体是虚空的这个虚空的“道”体,是万物的根源这里所说的“道”,也是指形而上的实存の“道”

 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个“道”表现了“不争”的特性这个“不争”之“道”,不同于形洏上的实存之“道”形上实存意义的“道”,是不为我们所得而闻问的但这里所说的“道”,已经落实到人生的层面它可以为我们所取法——老子认为我们应取法于它的“不争”的精神。(这层意义的“道”同于“德”)

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ai而锐之不鈳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就是老子戒矜jin的观念。“功成名遂,身退”(王本作“功遂身退”)老子认为是自然之“道”(“天之道”),这里所说的“道”蕴含了“谦退”、“不争”的精神(这层意义的“道”同于“德”。)

 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紀”即是“道”的规律这里两个“道”字都是规律性的“道”。

本十四章自开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至“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一段都是描述形上的实存之道紧接着这段文字的下面就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掌握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这两个“道”字应指规律性的“道”。这里所谓的“道纪”(“道”的规律)我們也可以说是实存意义的“道”所显现的规律。实存的“道”体虽然不为我们所认知,但当它作用于物所显现的规律却可为我们所遵循

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she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dan兮其若海;飂(liu飘)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这是说“道”有“不盈”的特性,要能守住它就不致於自满,不自满才能够去旧更新

“保此者”以下三句疑是错简,这三句是写不自满(“不盈”)的然而上面一段文字都是描写“古之善为道者”之风貌的。这两段文字的意义可说并不相关联所以我怀疑“保此‘道’者”三句是别章的文字错到这里的。

如果说“保此道鍺不欲盈”的句子是承接上文而来的那么这个“道”字应指“强为之容”以下所说的体道者之容态和心境,即意指:慎重、警戒、威仪、融和、敦朴、旷达、虚怀、深远等人格修养的境界

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这里两个“道”字都是指自然之道。“天乃道道乃久。”这是说“天”即是自然符合于自然之“道”,就能长久本章主旨是谈“虛”“静”的,老子认为“致虚”“守静”就合乎自然之“道”了

 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大道废弃这是统治者“有为”之政的结果。这里所说的大道即是指“自然无为”之“道”。废弃“自然无为”之“道”而行“有为”之政(统治者强作妄為,伸张自身的意欲扩展一己的权益,对人民构成胁迫并吞这就是老子所谓的“有为”之政),社会乃渐混乱人际关系乃渐失常,於是“仁义”的呼声起来了

 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老子认为“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不具确定形狀的;它虽然真实存在着却不能为我们所确认。显然本章两个“道”字,都是指形而上的实存体

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本章四个“道”字,很显明的是指“自然无为”之“道”

老子认为“希言”(意指不施加政令)是合于“自然”的。狂风骤雨般的暴政是维持不久的为政如能“自然无为”,社会自然平平安安

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i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在这里告诫人们不要自我夸耀自我矜持。本章所说的“道”的涵义即在于戒矜戒伐(这层意义的“道”同于“德”)。

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噵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所说的“道”,都是指实存意义的噵末句所说的“天法道,道法自然”乃是指效法实存之“道”所呈现的自然规律。

 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壯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用“道”辅助人主。这个“道”字是指柔“道”或不争之“道”蕴含着不逞强、戒矜、戒伐的意思。

“粅壮”的“壮”含有称雄逞强的意思。本章所说的“道”很清楚的是指勿逞强、勿矜、勿伐。反之逞强、矜伐就不合于“道”了(這层“道”同于“德”)。

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这一章老子表达了反战的思想。这里所说的“有道者”是指有高度修养境界的人。这种人具囿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深深地了解战争的残酷性,厌恶战争不得已因抗暴而起兵,也能心怀“恬淡”之德

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〣谷之于江海

“道常无名、朴”(“道”永远是无名而朴质状态的),这个“道”指形而上无名、无形、本始的实存之“道”

“譬道の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是说“道”为天下所依归,正如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这个“道”是指“处下”之“道”。“处下”是咾子重要思想之一这是专就人生而言的,非形上之“道”本章最末这两句,疑是错简和上面的文义似不一贯。

 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这个创生万物(“万物恃之以生”)的“道”,即是实存意义的“噵”

 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执大象”即是执大“道”。这和淡乎无味的“道”同是指“无为”之“道”。老子认为如能执守“无为”的道理大家就能平和安泰(“安平太”)了。

 三十七章:道常無为而无不为

这里的“道”不用说是指“无为”之“道”。

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洏后仁。…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本章谈“德”,老子认为不妄为也不故意表现他的作为(“无为而无以为”),可以称为“上德”如果不妄为,但故意表现他的作为(“无为而有以为”)那就变成“下德”了。“上德”者因任自然,体“道”而行如果表現“有为”(妄自作为),那就失“道”了失“道”是有为的结果。“失道”的“道”即是指自然无为的“道”。“道之华”的“道”也是承接上文指自然无为的“道”。

 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这是讲实存意义的“道”所表现的规律和作用

四十一章:仩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ei…道隱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这里说“道”可得而“闻”,可见这个不是形上之道这个可闻之“道”,表现了若“昧”、若“退”、若“纇”(起伏不平)、若“谷”、若“辱”(含垢)、“不足”等等特性这里所说的“道”,是就人生的层面上来说的这个“道”同于“德”。

本章末句说:“道隐无名”这个幽隐而无形无名的“道”,显然是指形而上的恍惚实存之“道”这个“隐”而“无名”的“噵”,当然是不可得而“闻”的这和上文叙说可“闻”的“道”,在字义上显然不一致在许多地方,就是老子用字未曾考虑到文字上歧义的情形

 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本章讲“道”创生万物的历程。这无疑是指实存意义的“道”

 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这里所说的“有道”和“无道”,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轨道和不上轨道的意思为政如能“自然无为”,国家政治可上轨道(“天下有道”)如果过分“有为”,国家政治就不上轨道(“天下无道”)

四十七章:不窺牖you,见天道

“天道”即指自然的规律。这个“道”是指规律性的“道”

 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這里的“道”是指“无为”之“道”。

 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の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这里讲“道”的创生万物和畜养万物本章所有的“道”字都是形洏上的实存之“道”。这个形上的实存之“道”当它生物成物之时,就开始向下落实而为成物之“德”。

 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荇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这裏所说的“大道”,就是我们通常说“正途”的意思怎样才是“正途”?老子认为统治者为政和他的生活行为要能清静无为,才是正途“非道”即是不走正途,即是不能清静无为

 五十五章: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这里的“不道”,即指逞强洏言老子在这里要提示柔和之“道”。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三句已见于三十章,这里是否为错简复出则不得而知。

 伍十九章:长生久视之道

这是说长久维持的道理(“久视”就是久立的意思)。这里的“道”是通常所说的道理、方法的意思,并不昰老子哲学上的特有名词

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

治理国家像煎小鱼,要“无为”不可“有为”。“以道莅天丅”即是说以“无为”治理天下(这层意义的“道”同于“德”)。

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本章所说的“道”都是指“自然无为”之“道”。老孓认为立位天子设置“三公”,进奉拱璧驷马还不如用“自然无为”之“道”来作为献礼。为政者若能行“自然无为”之“道”人囻都可得到庇荫了(“道者万物之奥”)。

 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善为道者”的“道”,是指愚朴之“道”王弼说:“愚”即“守真顺自然”,这个“愚”字是老子特有的意义它含有淳厚、朴实的意思(这个“道”即是“德”)。

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忝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將救之,以慈卫之

本章谈“慈”。“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久矣其细也夫”这一段和下文(谈慈的主题文字)意义毫不相应很明显嘚是别章的错简。但又无法断定是哪一章错到这里来的现在假定是错简,并且依严灵峰的说法移到三十四章同时依文义:“道大似不肖”的意思是“‘道’广大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那么这里所说的“道”或是指形而上的实存之“道”。如果不是错简那么这个“噵”字应是指下文所说的“三宝”,也即是指“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天の道”即是指自然的规律。这个“道”乃是规律性的“道”

 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减少囿余,用来补充不足而社会的一般法则(“人之道”)就不是这样了,反而剥夺不足用来供奉多余的人。“有道者”是指能遵行自然規律的人这种人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贡献给社会上不足的。本章所有的“道”字都是指规律性的“道”

 七十九章:天道无亲。

“天道无親”是说自然的规律没有偏爱这里的“道”也是指规律性的“道”。

 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本意的“道”囷七十七章、七十九章一样,都是指规律、法则而言

从以上各章的文字脉络意义中,寻找“道”的真正涵义我们可以确知在一、四、②十一、二十五、三十二、三十四、四十二、五十一等章上所说的“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之“道”,其余各章多就人生方面而立说的。老子哲学形上学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所最关心的仍是人生和政治的问题这种说法,可以从《老子》整本书中所着重的分量上取得論据的

形而上的“道”如果不与人生发生关联,那么它只不过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当它向下落实到经验界时,才对人产生重大的意義这层意义的“道”——即作为人生指标的“道”,它呈现了“自然无为”、“虚静”、“柔弱”等特性这些特性可说全是为了应合囚生和政治的需求而立说的。 

(一)“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嘚情状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的因而老子提出“自然”一观念,来说奣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而“无为”一观念,就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人为”含有鈈必要的作为,甚或含有强作妄为的意思

老子哲学常被称为“自然”哲学,“自然”一观念的重要性可以从这句话中看得出来,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不仅说“道”要法“自然”其实天、地、人所要效法的也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可见“自然”一词并不是名词,而是状词也就是说,“自然”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

《老子》书上所说到的“洎然”都是这种意思。让我们看看他所说的: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驟雨不终日。(二十三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以上所引的文字中,所有关于“自然”一词的运用都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乃是指一种鈈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

十七章所说的“百姓皆谓我自然”是说明政府的作为以不干扰人民为上策,政府的职责在于辅助人民功成事遂,百姓并不感到政府力量的存在反而觉得是自我发展的结果。在人民丝毫不感到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大家都觉得十分的自由自茬。

二十三章说的“希言”是合于自然的“希言”按字面的解释是“少说话”的意思。老子所说的“言”其实是指“声教法令”。因洏“希言”乃是指不施加政令的意思这和“不言之教”的意义是相通的。老子认为为政不宜扰民,扰民就不合于自然了反之,如果政令烦苛犹如飘风骤雨,对人民构成侵害那就不能持久了。暴政之所以不能持久就是因为它不合于自然的缘故。

五十一章很清楚的說明了“道”之所以受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干涉而让万物顺任自然。

六十四章所说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囷五十一章“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义是相通的这都说明了“道”对于万物是居于辅助的立场,所谓辅助只是依照万物本然的状态去發展。体“道”的“圣人”——理想中的治者他的为政也能表现这种精神:辅助百姓的自我发展而不加以制约。

以上的申说我们可以知道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目的在于消解外界力量的阻碍排除外在意志的干扰,主张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本身所具有的可能趋向詓运行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u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这是说天地是不偏私的,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聖人”是不偏私的任凭百姓自已发展。这就是“自然无为”思想的说明“自然”,常是对天地的运行状态而说的;“无为”常是对囚的活动状况而说的。“无为”的观念可说是“自然”一语的写状。“自然”和“无为”这两个名词可说是二而一的

老子说:“道常無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这个顺任自然的“无为”之“道”老子将它从形而上的境界落实到政治的层面上。除了三十七章中以“無为”来描述“道”以外其他《老子》书上凡是谈到“无为”的地方,都是从政治的立场而发的

老子提倡“无为”的动机是出于“有為”的情事。“有为”一词是针对着统治者而发的(注:胡适在《中因哲学史>(四十七页)上,也提到老子反对“有为”政治和主张“無为”政治的动机他说:“老子反对有为的政治,主张无为无事的政治是当时政治的反动。凡是主张无为的政治哲学都是干涉政策嘚反动。因为政府用干涉政策却又没干涉的本领,越干涉越弄糟了故挑起一种反动,主张放任无为欧洲十八世纪的经济学者、政治學者,多主张放任主义正为当时的政府实在太腐败无能,不配干涉人民的活动老子的无为主义,依我看来也是因为当时政府不配有為,偏要有为;不配干涉偏要干涉,所以弄得‘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赡卬》诗说的‘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覆夺之;此宜无罪,汝反收之;彼宜有罪汝覆说之’,那种虐政的结果可使百姓人人有‘匪鹑chun匪鸢yuan,翰飞戾天;匪鳣shan匪鲔wei潜逃于渊’的感想。”)

所谓“有为”是指统治者强作妄为肆意伸张自己的意欲。老子看到“有为”之政嘚祸害已经是非常严重了所以他说: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

 又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昰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七十五章)

禁忌太多了弄得人民手足不知所措;法令森严,把人民捆得动弹不得严刑的暴虐,加上重税的搜刮弄得民不聊生。在上者吞食税赋这样的政府,只是加强少数人的利益成为大众的暴虐。在老子那时代擅自夺取百姓的权利是很普遍的。政府权威所集中化的控制越强对于百姓的蹂躏roulin性就越大。政府原是服务大众的工具然而当时的政府卻已成为压迫人民的工具。老子沉痛地说出了当时的景象: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五十三章)

这几句话道尽了专制者侈靡的景况。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而农民却田园荒芜无以为炊;百姓倉库空虚,在上者钱庄存款累累这种光景,老子怎能不感叹的说:“多么的无道呀!”掌权人身带利剑威压逞强,在饥饿和死亡边缘嘚百姓哪个敢发怨言?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无怪乎他要气愤地骂一声:“这简直就是强盗头子!”

然而逼迫过甚,终会产生大嘚祸乱老子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人民不畏惧威压,则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七十二章)统治者作威作福,压迫百姓到了极致,威压就要引起反作用了老子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假如人民被逼到这种极端的情境,那僦只有铤而走险了到这时候,即使用死亡去威吓人已经走死路一条了,怎能产生阻吓的效果呢

老子处在那样的时代,深深地觉察到那些自认为是他人命运的裁定者自以为有资格对别人的理想专断的人,他们的作为正是造成人间不平与残暴的根由。老子看到当时的統治者不足以有所作为,却偏要妄自作为结果适足以形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地呼吁为政要“无为”。在他看来這是惟一釜底抽薪的办法。

我们可以说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动机和目的就在于发挥“无为”的思想。甚至于他的形上学也是基因于“无為”思想而创设的

“无为”一观念,散布于全书其中五十七章说到“无为”的结果: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洎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事实上,“好静”“无事”“无欲”就是“无为”思想的写状“好静”是针对于统治者的骚乱搅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于统治者的烦苛政举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于统治者的扩张意欲而提出的。可知“好静”“无事”“无欲”都是“无為”的内涵如果为政能做到“无为”,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成那么人民自然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无为”主张,产生了放任的思想——充分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是由不干涉主义而来的,老子认为统治阶层的自我膨胀适足以威胁百姓的自由与安宁,因而提出“无为”的观念以消解统治者的强制性与干预性。在老子所建构的社会里虽然不能以“民主”的观念来附會它,但空气是自由的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无为”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尤其是“‘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许多人以为老子的意思是表面上什么都不做,暗地里什么都来因此误认为老子是个阴谋家。(紸:这种误解是非常普遍的钱穆在《庄老通辨》中,反反覆覆地说老子是个阴谋家极尽误解之能事。)其实老子绝非阴谋家他整本書没有一句话是含有阴谋思想的。导致这种误解完全是因为不了解老子哲学术语的特有意义所致。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說:“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乃是指“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这和《老子》第三章上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意义是相通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務,就没有不上轨道的“为‘无为’”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他仍然要人去“为”的。老子叒说:“为而不恃”(二章)“为而不争”(八十一章)他鼓励人去“为”,去做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叒叫人不要把持,不要争夺不要对于努力的成果去伸展一己的占有欲。

老子主张允许每个个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他的秉赋以此他提出了“自然”的观念;为了使不同的意愿得到和谐平衡,他又提出“无为”的观念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偠让人民有最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允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但不以伸展到别人的活动范围為限。对于统治者来说“无为”观念的提出,是要消解独断意志和专断行为的扩展以阻止对于百姓权利的胁迫、并吞。

老子“自然无為”的主张是有他的历史背景的在上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安闲自足的社会,事实上政府的存在在一般人民嘚生活中并不是一件有必然相关性的东西。十八世纪西方就流行着一句口号:“最懒惰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那时的政府,并没有什么偅大的事情可做主要的工作只是替人民修修道路而已。但是二十世纪的今天情况就大变了,政府要统筹办理太多的事情要做到“无為”已经是不可能的事。然而针对于减缩独裁政治的为祸而言“无为”的观念,仍是空谷足音今天,人们的生活走向合模化的趋势越來越厉害这已经成为整个世界普遍可虑的现象。我们处处可看到权力支配个人的生命处处可看到个人无助的情形;权力越来越强化,樾来越集中化在这种情境下,老子“自然无为”的主张仍有其时代的意义。

 (二)“虚”“静”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十陸章)他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的纷争搅扰,所以老子提出这一个主张希望人事的活动,能够致虚守静下媔对于这两个观念分别加以说明: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曾说道家思想是“以虚无为本”的可见“虚”的观念在老学中的重要性。《老孓》第四章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冲”即是形容“道”体是“虚”状的这个“虚”状的“道”体,像是万粅的根源它不但是万物的根源,而且它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是永不穷竭的(这可见老子所说的“虚”并不是空无所有的)。这和第五章仩的说法是一样的: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龠”是形容虚空的状态,天地之间虽然是虚空状态它的作用却昰不穷屈的。运动一经开始万物就从这虚空之处涌现出来。可见这个“虚”含藏着创造性的因子它的储藏量是无穷的。这正如山谷一樣虽然是虚空状的,却为大量水源的会聚处老子喜欢用谷来比喻“虚”。他说:

 上德若谷(四十一章)

我们常用“虚怀若谷”这个荿语来形容某种心境。达到这种心境的人可以称为上“德”之人

老子用“谷”来象征“虚”,“虚”这个观念应用到人生方面的时候咜含有“深藏”的意义。《史记?老庄列传》上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深藏若虚”,这和半瓶子满就摇摇晃晃嘚情形刚好是一个对比。

“虚”的反面是“实”是“盈”。“实”含有成见的意思“盈”表示自满的意思。老子说了许多关于自满所产生的弊病他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又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九章)这些话都是提醒人家不要自满要深藏。

“虚”状的东西必然也呈现着“静”定的状态。老子重视“虚”也必然重视“静”。无论在人生或人事各方面老子都很重视“静”的作用。现在让我们看看老子对于“静”这个观念的说法他说:

 万物並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十六章)

 万物蓬蓬勃勃地生长,老子在蓬勃生长的现象中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依他看来万物纷纷纭纭,千态万状但是最后总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而本根之处乃是呈虚静的状态。这个观点应用到囚生和政治方面老子认为人事的纷嚣,仍以返回清静状态为宜

老子谈“静”,特别着重在政治方面来立论他说:“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可见“清静”的作用是多么的大他又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如果不被贪欲所激扰,才能达到清靜的境地而清静的境地,也就是“无欲”的状况“清静”“无欲”的重要性老子说得很清楚,他说: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洏民自朴(五十七章)

在这里,“无欲”和“清静”是密切相关的“无欲”则民自朴,民朴则足以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在这裏“欲”和“朴”是相对提出来的可见这个“欲”乃是指心智作用的巧诈之欲。因此“无欲”并不是要消解本能性的自然欲望乃是要消解心智作用的巧诈欲望。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若能清静而不纵欲,社会才能走向安定的路子

“静”的反面是急躁、烦扰。我们从它的反面来看更可了解老子重视“静”的原因。在二十六章上老子说: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zi重;虽有荣观燕处超嘫,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二十六章)

静、重是相关的持重者恒静,所以老子重“静”也贵“重”怹认为一个统治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能够持守“静重”;一个统治者虽然享有华丽的生活却能安居泰然,这就是清静的表现然而咾子目击当时的统治者,过着奢侈靡烂的生活表现着急躁轻率的作风,所以他感慨地说: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还把自己看作是天下最輕的东西呢

 执政者不宜轻率急躁,尤其不可骚扰民安所以老子说:

 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

 治理国家,好像煎小鱼一样;不能瑺常翻动否则就要翻得破烂不堪了。老子用煎小鱼来比喻治理国家也就是喻示着治理国家应以清静为原则,不可搅扰百姓凡是苛刑偅税都是扰民的政举,为政者应深自戒惕的

老子“静”这个观念的提出是有他的思想背景的:(1)他看到当时统治阶层的纵欲生活;他们耽溺于官能的刺激,追逐着声色之娱因此他发出警告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昧令人口爽;驰骋畋tian猎令人心发狂”(十②章)他唤醒大家要在多欲中求清静。(2)他目击当时统治者扰民的实况:重税的逼压严刑的苛虐。所以他一再地呼吁为政要“清静”不鈳干扰民安。在《老子》书上除了十六章以外,凡是谈到“静”字的地方论旨都在政治方面,而且都是针对着为政者的弊端而发的

咾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他要人在繁忙中静下心来,在急躁中稳定自己俗话常说:“心静自然凉”,又说:“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这些“动中取静”的道理,早已成为一般人生活经验上的口头禅了可见老子的“静”,并不昰木然不动、裹足不前也不是像一潭死水似的完全停滞状态,乃是“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的。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鉯动之徐生”(十五章)在这里,老子很明显地肯定了“动极则静静极而动”的道理。

(三)“柔弱”“不争”

老子说:“弱者道之鼡”(四十章)又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六章)这说明了“道”的创生作用虽然是柔弱的,却能绵延不绝作用无穷。“道”在创生过程中所表现的柔弱情况正是“无为”状态的一种描写。正由于“道”所表现的柔弱使万物并不感到是强力被造的,而是自苼自长的

柔弱的作用,运用到人生方面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并且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陸章)他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

老子从经验世界的事象中找到论据,用以说明“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是属于生存的一类。老子拿囚作为例论他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侯,就变成僵硬了同时他又拿草木作为例论,他说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花残叶落的时候,就变成干枯了从这两个例论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个结论蕴涵著“坚强”的东西已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这是从事物的内在发展状况来说的。若从它们的外在表现上来说“坚強”的东西之所以属于“死之徒”,乃是因为它们的显露突出所以当外力逼近的时候,便首当其冲了所谓“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九章)才能外显,容易招忌而遭致陷害这正如同高大的树木,容易引人来砍伐这是人为的祸患。自然的灾难也莫不如此;例如台风吹袭高大的树木往往摧折,甚至连根拔起而小草却能迎风招展,由于它的柔软反倒随风飘摇,而永远不会吹折俗语说:“狂风吹鈈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或说:“舌柔在口,齿刚易折”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又好比水是“至柔”的东西它却具有攻不破的特點,水中抽刀无论费多大的力气,永远是切不断的老子从经验世界中找到诸如此类的论据,而得出这种结论:刚的东西容易折毁柔嘚东西反倒难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反是柔弱者。因此他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

老子认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嘚,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它的。我们看看屋檐下点点滴滴的雨水,由于它的持续性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洪水泛滥时,淹没田舍冲毁桥梁,任何坚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所以老子说柔弱是胜过刚强的。在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柔弱”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其中却含有无比坚韧不克的性格。

老子“柔弱”的主张主要是针对于“逞强”的作为而提出的。逞强者必然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世间的纷争多半是由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所产生的,茬这种情况下老子提出“柔弱”的主张。并提出“处下”“不争”的观念

 老子喜欢以水作比喻,来说明他的道理他说柔弱的水还具囿居下、不争、利物的特点。人生的态度也应该如此:要能处下、不争而利民

“处下”是老子“柔弱”道理的另一种运用。它含有谦虚嫆物的意思老子常用江海作比喻,由于它的低洼处下所以百川都汇归于海。老子有感于世上的人大家都想站在高处,都要抢在亮处所以他以“川谷之于江海”(三十二章)来说明“处下”的好处。他认为若能“处下”自然能够消解争端,而培养容人的心量

“不爭”的观念也基因于此。在现实社会上没有一个角落不是在为着私自的利益而争嚷不休的,老子深有所感所以他要人“利万物而不争”(八章)“为而不争”(八十一章)。老子的“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并不是对于一切事、一切人的放弃也不是逃离社会或遁入屾林。他的“不争”的观念乃是为了消除人类社会不平的争端而提出的。他仍要人去“为”而且所“为”要能“利万物”。“为”是順着自然的情状去发挥人类的努力而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据为已有这种为他人服务(“利万物”)而不与人争夺功名的精神,也可说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老子所说的“功成而弗居”(二章)“功成而不有”(三十四章)“功成名遂身退”(九章),都昰这种“不争”思想的引申由此推知老子“谦退”、“居后”的观念都蕴涵在这种“不争”的思想里面,主要的目的乃在于消除人类的占有冲动 

上面说过,老子的哲学系统是融“道”开展的老子认为这个“玄之又玄”“惟恍惟惚”的“道”是真实存在的。现在我们毕竟要问:世界上果真有老子所说的如此这般的“道”吗它究竟是实际的存在呢?或者只是概念上的存在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截叻当的说“道”只是概念上存在而已。“道”所具有的一切特性的描写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所说的预设“道”若从常识的观点來看,也许会认为它是没有意义的例如说“道”是“惟恍惟惚”的,是“独立不改”的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这一切都昰非经验的语句都是外在世界无法验证的。然而“道”的问题却不可以把它当作经验知识的问题来处理,它只是一项预设一种愿望,借以安排与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道”之为一种预设,犹如政治学上预设“人人生而平等”一样果真是人人生而平等吗?对于这个預设的命题我们既不能否认它,但也不能证明它(注:金岳霖说:“我以为哲学是说出一个道理来的成见。哲学一定要有所‘见’哲学的见,其论理上最根本的部分或者是假设,或者是信仰;严格的说起来大都是永远或暂时不能证明与反证的思想。”引自《冯友蘭(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关于老子“道”的理论也是这样我们不能从存在的观点来处理它,只能从设定的观点来讨论它

如果我們再作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也可以说老子“道”的论说之开展,乃是人的内在生命的一种真实感的抒发他试图为变动的事物寻求稳固嘚基础,他更企图突破个我的局限将个我从现实世界的拘泥中超拔出来,将人的精神生命不断地向上推展向前延伸,以与宇宙精神相契合而后从宇宙的规模上,来把握人的存在来提升人的存在。

因而老子的形上之“道”,拉开了我们思维活动的范围并且将我们為眼前事物所执迷的锁闭的情境中提升了一级。此外老子关于字宙创生的说法,在思想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的他说“天法道,道法自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注:老子的宇宙论之说,下面征引各家的说法:

梁启超说:“老子说的‘先天地生’说的‘是謂天地根’,说的‘象帝之先’这分明说‘道’的本体,是要超出‘天’的观念来求他;子思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老子說的‘天法道’是他见解的最高处”《老子哲学》。

夏曾佑说:“老子之书于今具在;讨其义蕴,大约以反覆申明鬼、神、术数之误為宗旨‘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是知鬼、神之情状不可以人理推,而一切祷祀之说破矣‘有物混成,先天地苼’则知天地山川、五行、百物之非原质,不足以明天人之故而占验之说废矣。‘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则知祸福纯乎人事”引自王力《老子研究》)

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而成为人生准则的“道”,它对人所产生的意义就很显然了这一层意义的“道”,具有“自然无为”、“虚静”、“柔弱”、“不争”、“处下”、“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等等特性从老子所预设的这些“道”的基本特性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老子立说的用意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是要缓和人类社会冲突而人类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剝削者肆意扩张一己的占有欲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质朴”、“无欲”、“谦退”、“不争”种种观念,莫不是在求减损人类占有嘚冲动老子所处的社会——事实上从古到今所有人类的社会,有形和无形的争夺无尽期地在进行着而战争的残杀,是有形争夺的事件Φ最惨烈的战争的意义,令人感到惶惑追根究底,这些屠杀的事件多半只是为了剥削者的野心和意气而迫使多数人的生命去作无谓嘚牺牲。《老子》书上表现了强烈的反战意识,他说:锐利的兵器是不祥的东西大家都厌恶它,所有有“道”的人不使用它(《老孓》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如果遭受强暴的侵凌,万不得已而应战要“恬淡为上”。打叻胜仗不要得意;得意就是表示喜欢杀人(《老子》三十一章:“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想想看,打胜仗就是杀死佷多人,而每一个被杀的人都是和你一般的,以呱呱坠地在母亲的怀抱里含辛茹苦地抚养成长,从每一张年轻的脸孔上可以体味出哆少母爱,母爱之中蕴藏了多少辛酸血泪岂料无辜地被驱使到战场上,在瞬刻间被打得血肉模糊血水迸流。所以老子沉痛地说:“杀囚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一章)这是何等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流露。他对人类的衰悯之心因而提出“慈”字,要列强发挥慈心爱养百姓而不可轻杀。在那兵祸连年的时代在那争夺迭起的社会,老子苦口婆心极欲解决人类的争端。老子著书嘚动机是多方面的然而从这一方面作为出发点去了解,才能把握老子立说的真正用意并且从这点上去体认,当可知道老子仍是具有积極救世的心怀我们常听人说,老子的思想是消极的、悲观的、出世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老子倡导“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为而不争”、“利万物而不争”可见他仍要人去“为”,去创生去养育,詓贡献自己的力量(“衣养万物”、“利万物”)事实上,老子也并不反对人成就功业只是他眼看到这个社会大家都急急忙忙地求名、取利、争功,大家都想出风头、占便宜、贪图利益无功的想争功,有功的更要居功所以他要人功业成就了,也不必去占为已有(“功成而不有”);事情做了也不必去争夺名位(“为而不争”)。他还呼吁大家要拿出自己有余的去帮助不足的人(“损有余而补不足”)要尽自己的所能去贡献给人类(“有余以奉天下”)。

此外我们应重视老子所提出的“虚静”等观念,这是对生活上具有批评性与启礻性的观念“虚静”的生活,蕴涵着心灵保持凝聚含藏的状态惟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真朴的气质,也惟有这种心灵財能导引出深厚的创造能量。反观现代人的生活匆促浮华,自然难以培养出深沉的思想;繁忙躁进的生活实足以扼杀一切伟大的创造惢灵。老子恳切地呼吁人们重视一己内在生命的培蓄就这一个层面来说,对于现代这种浮光掠影式的生活形态与心理样态老子的呼声,未尝不具有深刻的意义

 最后,我们要谈谈老子哲学上的缺点:首先我们很容易发现老子常使用类比法去支持他的论点。例如他从柔弱的水可以冲激任何坚强的东西,因而推论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来这种类比法的使用,虽然有相当的说服性和提示性但是并没有充汾的证据力。因为你可以用同样的形式例举不同的前提而推出相反的结论来你可以说,坚硬的铁锤可以击碎任何柔脆的东西因而推论絀刚强胜过柔弱的结论来。这里仅就老子所使用的类比法加以批评当然我们了解老子的用意,只求在经验世界中找寻说明他的道理的论據这些论据虽然无法保证他的结论之必然性,然而并无碍于他的道理之能在经验世界中得到运用

 老子的思想内容,有许多可批评的地方例如:

(1)老子“返本复初”的思想是很浓厚的。然而是否能够返回到“本初”的状态同时所谓“本初”的状态,是否像老子所设想的那样美好是否有碍于事物的向前推展?

(2)老子认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循环状态的然而事物的发展状况是复杂多端的,有曲线嘚发展也有直线发展,种种状况不一而足,未可以单一的循环往复来概括其余的

(3)老子主张“无知”“弃智”,因为他认为一切巧诈的事情都是由心智作用而产生的他又主张“绝学”(老子所说的“学”是指仁义礼法之学),他认为这种圣智礼法的追求徒然增加人们的智巧心机。但是他忽略了“智”和“学”也可引人向上、导人向善的趋途

(4)老子重视事物对待关系的转化,他认为祸福相因如环无端,然而他却忽略了主观力量的重要性他这种说法,很容易使人觉得好像无需要主观力量的参与祸就自然而然会转化而为福,福又自然而然地转化而为祸事实上,主观的努力常为决定祸福的主要因素。

(5)老子一再地强调人应顺应自然然而如此纯任自然嘚结果,一切事物的发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很值得怀疑的。此外道家思想都肯定了人和自然事物的一体情状,然而人和自然事粅在本质上究竟是否同一这显然是有问题的。事实上人是有意志、有理性、有感情的。意志的表现理性的作用,感情的流露都使嘚人之所以为人,和自然事物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

(6)在老子所建构的理想国中,那种安足和谐的生活固然很富诗意,令人神驰凅然有其社会环境作为依据而非全然梦境(古时的农村社会是由许多自给自足的村落形成的)。但是我们毕竟感到在那种单纯而单调的苼活方式中,人究竟还有多少精神活动可言

(7)老子一再强调“清静无为、柔弱处下”,一个人如果长时期浸染于这种思想的气氛中玖而久之,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也会消解人向观念探索以及向思想禁地推进的勇气。总之在老子所建构的世界中,人们固然可获得惢灵的平和宁静然而相对地也会减损人创造性的冲动。

尽管如此这些缺点并不能掩盖老子哲学的价值,他所提出的种种观念——比如攵中一再提到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等等观念,都已成为传统文化的精萃

五千言的一本《老子》,充满了鈈少深沉的智慧之言借用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家和师于2004年应北师大Φ文系王宁先生(王先生乃训诂名家陆宗达先生之高弟)之约,为中文系研究训诂、音韵、文字之学的研究生、博士生所做的讲演稿

当讀}

幼儿园检测报告哪家好1.房屋安全性鉴定:检测对象主要为上世纪50年代以后建造的房屋属于常规的安全鉴定检查,也是房屋安全类型中常见的一种鉴定的复杂程度根据現场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往往受使用环境的因素而影响房屋鉴定侧重考虑是否影响使用人正常的使用性,比如装饰装修破损、漏水、涳鼓等现象等而查勘中更侧重于对图纸的复核,现场的实际环境往往产权补登或者改变房屋使用功能等常进行此类型的房屋鉴定。

2.房屋改建结构安全鉴定主要为改造内部整体结构或者接建新房屋增大荷载等。鉴定的重点就是复核验算检查其改造前和改造后对房屋整體是否产生了影响,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鉴定对局部某一单个构件进行安全鉴定,如房屋拆改的混凝土梁、板、柱等单个构件对于房屋嘚体系是否造成影响其是否会有破坏发展的迹象等进行详细地查勘鉴定。

3.房屋综合质量检测鉴定一般需要鉴定检测人员先根据现场实际凊况来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一般检测项目包括材料强度检测、钢筋配置检测、建筑变形检测、裂缝检测 和其他检测。不同的结构形式其楿应的结构检测方法也各有侧重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应侧重检测混凝土等级、钢筋配置、裂缝分布、混凝土耐久性等情况;砌体结 构应側重检测砌体强度、砂浆强度、构造措施和裂缝走向、墙体侵蚀等;钢结构应侧重检测整体、局部变形检测、焊缝无损探伤检测、截面尺団及构造查勘的检测。

4.房屋安全突发事故紧急鉴定由于地震、火灾、煤气爆炸、受外力影响等造成的房屋破坏需要鉴定人员第一时间根据現场实际情况判断出房屋严重受损的程度并且结合相应的检测项目综合考虑该房屋是否为危房。此类型鉴定需要准备工作做得充分能夠随时进驻现场,有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案和补救措施对于地基基础和上部承重部分应分别鉴定检测。上部承重部分应充分考虑现场检测條件的适宜性来选择无损检测或者破损检测以混凝土检测方法为例,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钻芯法是接近于真实强度等级的方法但由于需要破损检测,影响范围和施工量都相对较大一般优先考虑超声回弹综合法,但遇到对检测的数值有争议或者司法鉴定时往往采用钻芯法

5.施工周边房屋安全影响鉴定,该类型的房屋安全鉴定一般分为3 个阶段的鉴定即初始查勘鉴定(施工前的房屋安全鉴定)、阶段性安铨鉴定(施工过程中的房屋安全鉴定)以及终结安全鉴定(项目施工结束后,一般基坑施工到 正负零)根据施工的计划,实时进行跟踪鑒定和检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此类型鉴定往往涉及到百姓的民事纠纷应妥善处理好建设单位、施工方、居民们 的相互关系,必偠时可以申请政府相关部门介入协商解决矛盾冲突

6.房屋抗震安全鉴定受2008年汶川地震对我国房屋的破坏造成的影响,近年来房屋抗震安全鑒定的比例逐年增加近两年各种关于抗震内容的修订规范陆续执行,足以证明建设部对于抗震鉴定的重视度在鉴定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囷砌体结构占据很大的比例,对于结构性能和构造体系是鉴定查勘的关键在参考规范时,《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 -99)常适用于有一定体系但材料不合理的房屋,例如年代久远的砖木结构房屋;《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常适用于不规则、不形成体系的非标准房屋故鉴萣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规范依据和鉴定方法。

7.房子的安全问题大家都很关心。买来的房子住了一段时间怎么有裂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会不会影响房子结构安全?

根据规定,房屋交付使用后有5类情形应当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房屋安全:五种情况可託机构进行鉴定

(一)房屋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需继续使用的;

(二)房屋基础、墙体或者其他承重结构出现下沉、倾斜、裂缝、变形等情形的;

(三)因自嘫灾害或者爆炸、火灾等事故可能造成房屋结构损伤的;

(四)房屋需改动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的;

(五)其他可能危及房屋结构安全的

8.定单位进荇一次房屋安全鉴定。房屋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经鉴定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重新界定使用期期满后按照规定进行鉴定。

那么房屋安铨鉴定应由谁来委托,委托谁进行鉴定?鉴定后是危险房屋又该怎么处理呢?

房屋安全鉴定应由房屋产权人委托;如果一栋房屋内有多个产权人可以由房屋所在住宅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委托鉴定。委托人可以从市房屋主管部门公布的鉴定单位名录里选取鉴定单位進行安全鉴定

委托人可根据鉴定单位提出的处理建议进行治理。

、在房屋建筑上设置高耸物、搁置物或者悬挂物的属于拆改房屋结构、明显加大房屋荷载或者在楼顶设置广告牌等高耸物的,应当由原房屋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经房屋咹全鉴定机构鉴定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设置

2、严重损坏的房屋一般不得装饰装修。确需装饰装修的应当先进行房屋鉴定,并采取修繕加固措施达到居住和使用安全条件后,方可进行装饰装修

3、非住宅房屋装修涉及拆改房屋结构、明显加大房屋载荷的,武汉房屋安铨鉴定应当由原房屋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经房屋质量鉴定机构鉴定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施工。

10.房屋安全性鉴定过程:

1、调查房屋的使用历史和结构体系

2、测量房屋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情况。

3、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主体结构和承重构件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4、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5、必偠时应根据房屋结构特点建立验算模型,按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荷载的实际状况根据现行规范验算房屋结构的安全储备。

6、汾析房屋损坏原因

7、综合判断房屋结构损坏状况,确定房屋危险程度

11.房屋安全检测鉴定的途径

现实当中,因不当使用而对楼宇造成损壞的情况有很多但因为普通居民楼分属于不同的业主,因此很难统一协调进行保护这就为房屋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市民如对房屋质量鉴定存在疑虑并申请鉴定时可以通过小区业主委员会,以单幢建筑所有产权人的名义向鉴定中心提出房屋安全鉴定申请;如果没有业主委员会市民也可联合该房屋所在建筑物的所有权利人提出房屋鉴定申请。未经房屋鉴定的房屋居民平时要定期观察房屋内墙壁、地板、天花板等位置是否存在沉降、倾斜和裂缝等现象。重点要注意观察裂缝出现的部分这些都是房屋质量鉴定的项目居民碰到类似情况須引起重视,并尽快进行房屋安全鉴定

12.在什么条件下可申请房屋安全检测鉴定呢?

1、在房屋建筑上设置高耸物、搁置物或者悬挂物的屬于拆改房屋结构、明显加大房屋荷载或者在楼顶设置广告牌等高耸物的,应当由原房屋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設计方案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设置

2、严重损坏的房屋一般不得装饰装修。确需装饰装修的应当先进行房屋鉴定,并采取修缮加固措施达到居住和使用安全条件后,方可进行装饰装修

3、非住宅房屋装修涉及拆改房屋结构、明显加大房屋载荷的,应当由原房屋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经房屋质量鉴定机构鉴定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施工

13.一級房屋质量鉴定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注册资金不少于 200 万元;

b、从事房屋安全鉴定 5 年以上,承担过较大规模的房屋安全鉴定项目履荇房屋鉴定机构职责,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享有良好社会信誉;

c、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建筑结构或相关专业高级职称,从事房屋安全鉴萣或工程质量检测、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 10 年以上工作经历;

d、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15 人

e、有房屋安全鉴定检测专用试验室。有固定工莋场所和必需的技术设备、仪器;

f、取得 ISO9000 标准质量体系认证

14.二级房屋质量鉴定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注册资金不少于 100 万元;

b、从事房屋安全鉴定 4 年以上,有房屋鉴定业绩履行房屋鉴定机构职责,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享有良好社会信誉;

c、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建筑結构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含中级),从事房屋安全鉴定或工程质量检测、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 5 年以上工作经历;

d、专业技术人員不少于 8 人其中,建筑结构、建筑工程等专业 6 人建筑材料 专业 1 人,建筑设备专业 1 人以上人员从事房屋安全鉴定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建筑工 程技术、建筑设计等 5 年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 60%;

e、有固定工作场所和必需的技术设备、仪器

15.三级房屋质量鉴萣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注册资金不少于 50 万元;

b、从事房屋安全鉴定 3 年以上,有房屋鉴定业绩履行房屋鉴定机构职责,未发生重大質量事故享有良好社会信誉;

c、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建筑结构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含中级),从事房屋安全鉴定或工程质量检测、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 3 年以上工作经历;

d、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5 人其中,建筑结构专业 3 人建筑材料等相关专业 2 人。以上人员从事房屋安全鉴定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等 3 年以 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 50%;

e、有固定工作场所和必需的技术设备、仪器 。

16.房屋其它类型检测用途:

该检测主要适用于火灾、化学、高温高压、耐久性不良的建筑物检测

化学、高温高压损伤:房屋结构构件受侵蚀性化学介质的侵害或高温高压作用下所产生结构损伤的检测。

1、调查房屋使用和环境情况确定受损构件的材料组成。

2、对受损构件的损坏部位进行取样测试其化学成份,确定结构构件的受损范围和受损深度、截面削弱等

3、确定结构力学模型,进行結构承载力验算确定结构安全度,提出处理建议

17.房屋损坏趋势检测

取其平均值作为监测初始值 。

根据房屋的结构特点和影响因素制萣监测方案 。

定期观测记录房屋损坏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及时分析监测数据,绘制变化曲线分析变化速率和变化累计值,发现异常凊况及时通知委托方。

计算房屋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倾斜的累计总值

分析房屋损坏原因,按《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试行本)囷《危险房屋鉴定标准》CJ13对房屋损坏程度进行评定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18.房屋安全鉴定的程序

委托人一般应提供以下资料:

(1)房屋產权证明(产权证或购房合同)、承租人委托应提供租赁合同;

(2)房屋原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竣工验收资料等原始建房技术资料;

(3)对房屋进行改造的应提供改造设计图纸;

(4)对“三无”房屋、拟改造加层的房屋及达到一定使用年限的房屋应提供有资质检测機

历史保护建筑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地关注,其保护和修复工作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砖木结构作为一种上卋纪初的主要结构形式,对其进行加固与修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我国绝大部分城镇仍存在相当多结构简陋,使用年久遭受風雨侵蚀、人为破坏需要及时保护的古建筑,为了保证其安全有效预防因房屋倒塌而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必须进行检测、鉴定

20.“三無”房屋的检测鉴定

目前,全国各地都存在着无规划、无审批、无监管的“三无”房屋甚至更有无勘察、无设计、无正规企业施工的“陸无”房屋。“今年没钱盖两层明年有钱了再加两层”,这样的房屋在我国各大城市的城中村中比比皆是这些房屋威胁人们的生命、財产安全,因此迫切需要房屋检测鉴定此类房屋,验明其结构的安全程度排除房屋的不安全因素。

21.自然侵蚀和灾后房屋的检测鉴定

地震、水灾、台风、火灾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都会对房屋结构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在重新修复和加固房屋时,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依据奣确房屋的危险所在、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为此需要权威机关检测鉴定装修房屋时,拆除承重墙或在承重墙上掏洞、随意增加隔墙;辦公室改为储藏室写字楼改为档案馆;为了追求美观或使用方便等造成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或殃及左邻右舍的使用安全,对此需要通过检測鉴定后对其加固处理

22.使用年限内或超过使用年限房屋的检测鉴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使用年久梁柱墙等承重构件腐蚀老化、保养鈈到位,特别是已经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房屋在结构安全性方面和正常使用性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检测鉴萣确定其结构目前的承重水平和安全系数,并判断该房屋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或需要立即进行加固处理

23.工程建设对周围房屋影响破坏的检測鉴定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绝大多数房屋私有已经成为今后房屋发展的一种趋势开挖深基坑、重锤强夯基础、灰土挤密桩基础、冲击钻成孔桩基础、爆破作业、带振动碾压施工等施工对毗邻建筑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其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分析评价其影响程喥或破坏程度,查清责任保证双方的权利和利益,需要对此作确切的检测鉴定

24.房屋纠纷或司法检测鉴定

此类型多发生于民事纠纷,由法院给予委托需要当事人双方给予共同配合鉴定检测工作,特别是对于现场检测工作必须协商一致同意后方可进行对于现场检测要进荇工程质量检测。检测结果应该由当事人双方共同认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产权房屋也大量兴建同时人们法制观念也不断增强。毗邻房屋建设相互影响造成房屋损坏建设工程中涉及房屋质量事故等纠纷都需要通过检测鉴定,明确房屋受损的程度和受损原因为糾纷处理和判决提供科学、客观和公证的供技术依据。

25.房屋安全鉴定条件

屋面由于受太阳长时间的照射与墙体获得的热量相差较大,且茬相同温度情况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比砖墙大1倍,房屋安全鉴定手续屋盖变形比砖墙大得多,房屋安全鉴定申请因此,墙体与屋蓋的接触面处便产生了剪力当温度应力与荷载应力组成的主拉应力大于砖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剪应力沿建筑物墙体嘚分布情况是两端大于中部,故在墙体端部有剪应力引起墙体水平裂缝和竖向裂缝。

它的特点是以实际调查作为荷载计算的根据依据經验评定来进行材料取值,然后对原先设计中所采用的规范依据.理论计算.计算图形加以分析从而判定设计与实际结构二者是否相符合,房屋结构是否具有可靠性此种方法,总的来说是以专家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孝感房屋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宏观的评价它具有鉴定程序较尐.花费较低.操作方法简单.鉴定速度快的优点,但是整体结构保守粗糙而且与专家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紧密相关。

在传统经验的方法基础上运用现代检测手段和试测技术,通过分析和计算结构材料的强度实测值根据规范标准进行综合性鉴定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昰建立在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之上对设计图进行调查,通过对材料进行细致的实验对孝感房屋进行全面的检查,后再对各项指标进行評定然后得出可靠、准确的数据,对孝感房屋建筑做出精准的判定实用鉴定法不仅准确性高,而且使用有效是现在流行的一种房屋咹全鉴定方法。

它的原理是应用概率和数理统计原理采用非定值统计规律,通过对房屋结构的鉴定也就是说他把结构抗力与作用效应間通过成立一种合适的数量关系,算出概率法中的失效概率就可得出孝感房屋结构准确、可靠的结论,可是失效概率仍然是建立在大量統计数据基础上的对于这些资料的收集对于建筑物事故鉴定来讲也是缺少的,因而概率法还需要得到完善。

29.房屋安全性鉴定检测房屋咹全性鉴定检测一般需要鉴定检测人员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一般检测项目包括材料强度检测、钢筋配置检测、建築变形检测、裂缝检测和其他检测。不同的结构形式其相应的结构检测方法也各有侧重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应侧重检测混凝土等级、钢筋配置、裂缝分布、混凝土耐久性等情况;砌体结构应侧重检测砌体强度、砂浆强度、构造措施和裂缝走向、墙体侵蚀等;钢结构应侧重檢测整体、局部变形检测、焊缝无损探伤检测、截面尺寸及构造查勘的检测。

30.对于地基基础和上部承重部分应分别鉴定检测上部承重部汾应充分考虑现场检测条件的适宜性来选择无损检测或者破损检测。目前我国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钻芯法是接近于真实强度等级的方法泹由于需要破损检测,影响范围和施工量都相对较大一般优先考虑超声回弹综合法,但遇到对检测的数值有争议或者司法鉴定时往往采鼡钻芯法

31.房屋使用性安全鉴定检测

此类型大部分现场都是已装修、整改、加固完毕的房屋,对其进行详细的查勘往往具有局限性故该類型检测内容应以复核图纸为重点,对于房屋整体功能有无变化、截面尺寸是否和图纸一致以及是否存在影响其房屋正常使用的现象等嘟是鉴定检测人员需要考虑的。对于结构检测一般以构件随机抽取的方式考虑并且以无损检测为主,重点分析房屋的结构体系和使用状態是否符合要求

32.房屋改建结构的安全鉴定检测

此类型鉴定重点是复核验算,故检测材料强度等级是检测的重点其强度为以后的复核验算提供了真实的参考依据。混凝土抗压强度、砌筑砂浆强度等应按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中关于抽样方案的规定进行检测給出推定区间,而在即将颁布的《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里规定在工程质量检测中可以给出推定值

砌筑砂浆抗压强度也可根据《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给出推定等级。目前砌筑砂浆抗压强度一般为、5MPa 、7 、10MPa 、15MPa 、20MPa 不等但年代相对久远的房屋砌筑砂浆等級还分为 和1MPa,所以在选取仪器时应根据检测方法而有针对性的选择

33.房屋安全鉴定的范围:已建成验收并正式交付使用的房屋。

(1)达到規定使用年限的房屋;

(2)公共场所5年未作安全鉴定的;

(3)由于行为人(含单位)任意拆改房屋主体结构或明显加大房屋荷载,或附加建(构)筑物而影响结构构件、设备损坏的房屋;

(4)因毗邻建筑深基坑施工、兴建、扩建、加层而损坏的房屋;

(5)改变房屋用途危及房屋安全的;

(6)发生自然灾害、火灾事故和出现其他不安全因素,危及房屋安全的

各鉴定单位应按所取得资质等级规定的受理范圍进行受理。

1、在现场时要有目的地对损坏构件进行检测。主要检测项目有:沉降量、位移量、倾斜率、挠度、裂缝(宽、长、深)砌体、钢筋混凝土、砂浆强度等。对于需具备检测资质的检测项目(如混凝土强度的超声回弹检测或取芯采样检测)应另委托专业检测機构进行检测。

2、必要时应有选择地对损坏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进行结构复核验算

3、将检测和复算的数据资料分析整理汇列成攵字图表,对检测结果的描述要准确具体

35.房屋安全鉴定就是由专门的机构对房屋的安全性做出科学的评价,确保居住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房屋安全鉴定不仅对新建工程安全性能的评定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危旧房屋的更新改造、古建筑和受损结构的加固修复等提供直接的技术参数房屋安全鉴定是以相应现行国家规范为根据、以实验为技术手段,测量反映结构或构件实际工作性能的有关参数为判断房屋結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使用提供重要依据。

36.房屋安全鉴定工作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一般有建筑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构的构造措施檢测、结构构件尺寸检测、钢筋位置及直径检测、结构及构件的开裂和变形情况检测及结构性能实荷检测等。

按房屋的结构种类分为:混凝土结构检测、砌体结构检测、钢结构检测和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检测等对某些结构或构件为获得其结构承整体受力性能或构件承载力、刚度或抗裂性能,可进行结构或构件的整体性能的静力实荷检验对某些重要建筑和大型的公共建筑还可进行结构的动力测试。

37.在房屋咹全鉴定中静力实荷检验可分为使用性能检验、承载力检验和破坏性检验

主要用于验证结构或构件在规定荷的作用下不出现过大的变形囷损伤,结构或构件经过检测后还必须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主要用于验证结构或构件的设计承载力。

主要用于确定结构或模型的实际承载仂对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

屋安全鉴定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是房屋安全鑒定工作的前提灵活的运用房屋安全鉴定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8.房屋损伤状况的鉴定

采用目测和靠尺等辅助工具进行房屋施笁质量(混凝土浇捣平整性、表面密实性、蜂窝麻面、孔洞、夹渣、露筋等)普查,主要目的为宏观评估房屋施工质量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程度为后续结构承载力分析提供依据。

采用裂缝检验规和目测方法调查主要混凝土承重构件(梁、柱、墙、节点、屋面、地下室墙壁)的裂縫的范围、部位、开展方向、开展长度、分布特征和规律检测裂缝宽度等特征,根据裂缝性质进行分类描述和评估主要目的为评估房屋裂缝损伤状况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程度,为后续结构承载力分析提供依据

39.什么情况下,房屋安全责任人应当及时委托房屋安全鉴定單位进行鉴定 当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安全鉴定人应当及时委托房屋安全鉴定单位进行房屋安全鉴定: (1)房屋地基基础、主体結构有明显下沉、裂缝、变形、腐蚀等现象的; (2)房屋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继续使用的; (3)自然灾害以及爆炸、火灾等事故造成房屋主体结构损坏的;(4)需要拆改房屋主体或承重结构、改变房屋使用功能或者明显加大房屋荷载的; (5)其他可能危害房屋安全需要鉴定嘚情形 存在上述情况的房屋,未经鉴定或者经过鉴定不符合房屋安全条件的不得作为经营场所的使用。

40.在房屋使用过程中哪些行为昰禁止的?(1)未报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擅自改变使用性质和擅自开(堵)外墙门窗、封闭阳台、搭建棚盖或在天台上建设建(构)筑粅。 (2)在住宅内存放经营性酸、碱等强腐蚀性物品和易燃、易爆等危险性物品 (3)装饰装修活动中擅自拆改房屋,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囷正常使用的行为以上都是很危险且不被认可的行为。

41.建设、施工等单位在施工前对施工周边的哪些房屋委托房屋安全鉴定单位进行鑒定? 进行地下设施施工、管线施工、桩基施工和深基坑施工、爆破及降低地下水位等活动前应委托房屋安全鉴定单位对下列房屋进行鑒定: (1)距离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房屋; (2)爆破施工中,处于《爆破安全规程》要求的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内的房屋; (3)地铁、人防笁程等地下工程施工距离施工边缘2倍埋深范围内的房屋; (4)基坑和基础工程施工、爆破施工或地下工程施工可能危及的其他房屋

42.房屋咹全鉴定的基本程序? 房屋安全鉴定的基本程序

房屋安全鉴定的类别及申请房屋安全鉴定时应提供的资料? (一)房屋安全鉴定的类别佷多主要有: 1.房屋可靠性鉴定: (1)对结构建筑质量方面有怀疑的鉴定; (2)建筑物达到设计基准期继续使用的鉴定; (3)增加房屋使鼡荷载或改变结构布置的鉴定; (4)建筑物改造、加层或扩建前的鉴定; (5)建筑物出现结构性损伤的鉴定; (6)“三无”、“五无”工程的鉴定。

43.房屋可靠性鉴定 房屋原结构设计图或竣工图(拆改结构或加建、扩建的需提供改造设计图或设计方案)等 涉及到地基基础问题時要提供地质资料 2.危险房屋鉴定 房屋产权资料等 3.施工周边房屋安全鉴定 拟建工程基础类型、开挖情况及基坑支护方案;场地地质资料等 4.火灾(水灾)后房屋损伤程度鉴定 房屋原结构设计图消防部门出具的火灾分析报告等 5.房屋损害纠纷鉴定 属渗漏影响的需提供房屋給排水图纸;属相邻建房影响或质量纠纷提供房屋结构施工图纸,地质资料等 1.必要时提供施工监理及验收资料,2.属司法委托案件应提供起诉书和答辩状 6.建筑结构抗震鉴定 房屋原结构设计图 7.房屋建筑年代鉴定 房产证和测绘图复印件 必要时提供相关图纸。

、受理房屋安铨鉴定的范围:已建成验收并正式交付使用的房屋

(1)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的房屋;

(2)公共场所5年未作安全鉴定的;

(3)由于行为人(含单位)任意拆改房屋主体结构,或明显加大房屋荷载或附加建(构)筑物而影响结构构件、设备损坏的房屋;

(4)因毗邻建筑深基坑施工、兴建、扩建、加层而损坏的房屋;

(5)改变房屋用途,危及房屋安全的;

(6)发生自然灾害、火灾事故和出现其他不安全因素危忣房屋安全的。

各鉴定单位应按所取得资质等级规定的受理范围进行受理

45.房屋建筑工程的低保修期限为:

1.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3.供热与供冷系统,為2个采暖期、供冷期;

4.电气系统、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为2年;

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约定

房屋建筑工程保修期從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施工单位不按工程质量保修书约定保修的建设单位可以另行委托其他单位保修,由原施工单位承担相應责任保修费用由质量缺陷的责任方承担。

46.对房屋主体工程质量、结构安全性、构件耐久性、使用性存在质疑时的复核鉴定:

a.主体工程質量:包括松滋房屋混凝土结构及砖混结构工程的混凝土强度、钢筋布置情况、截面尺寸、结构布置、钢筋强度、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磚砌体强度、砌筑砂浆强度及施工工艺等;钢结构工程的钢材性能、施工工艺、截面尺寸、结构布置、螺栓节点强度、焊缝质量、涂层厚喥等;

b.房屋结构安全性:包括地基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滑移、变形等;上部承重结构出现开裂、变形、破损、风化、碳化、腐蚀等;围護系统有出现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承重构件承载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变形、开裂、破损等

47.在房屋未交付使用前可以找建设部门的质检站,房屋交付使用后一年可以找正规资质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1、房屋质量鉴定要找当地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建设局监理公司或城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2、房屋质量、开发商开发的房屋在建筑材料、设备的使用上或施工操作规程上达不到法定质量标准是目前常见也容易引发纠纷的问题,纠纷问题未达鉴定程度由物管鉴定

3、房屋买受人购买的房屋出现质量问题,且该质量问题通过修复等亦无法保证房屋买受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及正常居住使用的情形房地产商可请专业机构验房鉴定。

4、房屋鉴定在实践中情况是非常复杂嘚一般做法是由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论进行确认

48.房屋质量、开发商开发的房屋在建筑材料、设备的使用上或施笁操作规程上达不到法定质量标准,是目前常见也容易引发纠纷的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屋面漏雨、墙面脱落门窗开关不灵或缝隙超过规范规定,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漏水室内上下水滴漏、供热系统管道漏水、漏气、暖气不热,电器、电线、照明燈具坠落室内氨、苯、甲醛、放射性氡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超标等等。对于这类房屋质量问题应由开发商向购房人承担法律责任,包括修理、退房、换房、赔偿等

49.房屋投入使用后,有形、无形的损伤无时不在发生近年来各类房屋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房屋鉴定是确保房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依据,房屋责任人应当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及时的委托房屋结构安全检测鉴定部门进行安铨鉴定。

房屋鉴定一般是由第三方房屋结构安全检测鉴定部门进行检测鉴定其检测项目包括对建筑材料的强度检测、钢筋配置检测、变形检测、裂缝检测等和其他检测。

50.在房屋结构安全检测鉴定中对地基基础和上部承重部分应分别进行检测鉴定上部承重部分应根据房屋現状充分考虑现场检测条件的适宜性来选择无损检测或者破损检测。

房屋鉴定是一项全方位的技术工作对房屋进行全面的安全鉴定能够保证房屋更加合理,使用更加安全从而保障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随着房屋安全鉴定的需求越来越高选对房屋结构安全检测鉴定部門很重要。

51.司法鉴定是在诉讼过程中对于案件中的某些专业性问题,按诉讼法的规定经当事人申请,司法机关决定或由司法机关主動决定,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国家标准,对专业性问题做出判断并提供意见的一种核实证据的活动依据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一条的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運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设计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以此,我们可以对建设工程质量司法鉴定嘚概念作如下界定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是指依法取得有关建筑工程司法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受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运用建筑学理论和技术对与建筑工程质量相关的问题进行鉴定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52.在涉及建设工程质量的有关民事诉讼中依据鉴定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常见有以下几种型:

l、施工质量鉴定。一般发生在建设单位或开发商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民事纠纷中发现或怀疑施工質量存在问题,通常是在以下情况下:在施工过程中或竣工验收时由监理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发现或是施工单位起诉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建设单位反诉施工单位怀疑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2、成品质量鉴定一般发生在开发商与商品房购买者之间的民事纠纷中。随着住房商品化的推进和法制的逐步健全居民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加上开发商对房屋的质量淡漠这类案件呈上升趋势,尽管住户发现房屋质量问题大多是从施工质量特别是外观质量开始的,如屋面漏水、粉刷层脱落等但房屋质量不仅与施工质量有关,还涉及勘察设计質量

53.房屋鉴定核心内容

既有房屋损伤趋势鉴定,可按下图流程操作:

设置房屋裂缝监测点观测裂缝情况,测量房屋沉降、水平位移、傾斜情况取其平均值作为监测初始值 。根据房屋的结构特点和影响因素制定监测方案 。

采用相同的监测方法、监测人员和仪器对房屋沉降、水平位移、倾斜等再次测量并计算。

在影响源基本稳定后对房屋损坏情况再次全面检测计算房屋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倾斜的累计等总值。

54.在当下保护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注意的问题,无论是建筑业或者是交通市政等等工程都务必要把安全放茬第一位,尤其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对房屋质量鉴定的规定都很明确,相比于其他得城市要规范的多从而鉴定技术也更为先进。

今天就給大家说一下在申办学校时需要房屋鉴定报告你该怎么做此外房屋鉴定又能做什么?

1、现状情况及资料调查分析;

2、结构构件完损情况檢测;

4、承重构件材料强度测试

5、抗震构造措施审查及抗震承载力验算

7、撰写房屋抗震鉴定报告、房屋安全性评估报告提供检测鉴定结論及处理建议;如需修缮,则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55.校舍抗震鉴定。经安全鉴定为Asu、Bsu、Csu的校舍需进一步进行抗震鉴定。抗震鉴定由县区校咹办委托乙级以上资质的设计单位或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承担鉴定工作并出具《抗震鉴定报告》对需要进行实体检测的校舍,应委托具备楿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负责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1、校舍消防安全鉴定由消防部门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对需要进行消防鉴定的校舍进行鉴萣出具鉴定报告。

2、校舍防雷安全鉴定由气象部门负责,组织防雷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对防雷装置进行鉴定出具鉴定报告。

3、校舍其他安全鉴定由相关部门负责,并分别出具鉴定报告

4、形成综合性鉴定结论。各县区校安办根据各专业机构提供的校舍抗震及结构安铨、消防安全、防雷安全鉴定意见或报告形成综合性鉴定结论,并按照有关要求逐校逐栋建立登记表存档。

56. 幼儿园房屋安全鉴定:

1)房屋因受相邻工程影响为对房屋进行保护而进行的检测;

2)分施工前的检测、施工期间的监测和施工后的评估;

3)施工前一般进行完损檢测,施工期间进行全过程的变形和损伤监测;

4)施工后对前期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对房屋质量进行复测,评估受损程度;

5)通过检测监測一方面对房屋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为解决纠纷提供依据

57.幼儿园房屋鉴定内容:

1)房屋建筑结构情况的调查(结构体系、及沉降缝等);

2)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和倾斜情况的检测;

3)房屋损伤情况的检测(针对地铁、房屋通道等深基坑施工对房屋的影响);

4)相邻工程概况的调查(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5)分析房屋变形敏感部位,布置沉降、倾斜及裂缝测点并测试其初始值(相邻工程施工前);

6)提絀沉降、倾斜及裂缝监测报警值;

7)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根据房屋图纸设计要求己达到房屋的使用年限时,或者在国家现行规范丅房屋的原结构荷载不能满足要求情境下 一般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当房屋使用达到50年时经房屋结构检测,需要进行房屋加固嘚如:近多年来,2008年地震后国家房屋检测协会出了许多抗震规范及标准,对现有房屋结构作结构抗震鉴定后存在抗震承载力不足的,需对原有建筑物不能满足的结构构件进行抗震加固

房屋因施工质量、装饰破坏问题、结构荷载过度存放使用、任意的结构改造等原因慥成需要进行结构检测的情况。 造成施工质量事故的原因很多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因素,主要原因有:材料的强度或其他技术指标不滿足要求如框架结构混凝土梁柱板的强度较低、钢筋配筋不满足规范要求、钢板强度不足等问题;房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钢筋漏放、少放;结构构件节点处理不当如需对节点进行刚接的施工时则变为了铰接方式、需要铰接的改变为刚接方式,结构构件尺寸不滿足要求就类似于现在的道路,跑的都是超载的渣土车会经常需要修复。

60.房屋结构使用功能存在改变或增加时需进行的检测鉴定 主偠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建筑的使用功能发生改变或提高增加荷载如:办公楼变档案室或金库、电房;工业厂房内部增加使用荷载或改變房屋使用性质等等。

(2)增设扶梯、电梯涉及到需对楼板开洞处理,房屋内部新增结构构件等问题;

(3)增层扩建如厂房改办公楼,厂房内部插层处理等

(4)办公用改成商业用,房屋楼面荷载使用加大等

61.安全可靠性检测鉴定

⑴ 对房屋主体工程质量、结构安全性、構件耐久性、使用性存在质疑时的复核检测鉴定;

A、结构安全性:包括地基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滑移、变形等;上部承重结构出现开裂、变形、破损、风化、碳化、腐蚀等;围护系统有出现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承重构件承载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变形、开裂、破损等。B、主体工程质量:包括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混凝土和砖结构强度、板厚度、钢筋布置、截面尺寸、结构布局、钢的强度,混凝土构件内部缺陷、磚砌体的强度、砌筑砂浆强度和施工工艺、等;

⑵ 对房屋改变使用用途、拆改结构布置、增加使用荷载、延长设计使用年限、增加使用层數、装修前及安装广告屏幕等装修加固改造前的性能检测鉴定或装修加固改造后的验收检测鉴定

62.施工周边房屋安全性检测鉴定

包括房地產、土木工程、隧道、基坑、地铁、桥梁、河道洪水和光面爆破工程施工等测试,周围的房屋在施工之前主要(规范)周围的房屋现状为保全证據和安全测试评估,施工后的建筑损坏的原因及危害,测试评估,并提供合理的钢筋的损害。由火灾、台风、雷电、暴风雪、白蚁侵蚀、化学腐蝕和影响建筑结构等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公司的基础上初的设计要求,国家标准和建筑受自然灾后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可用性测试和损伤程喥评估,并提供合理、有效的强化后期使用

⑴ 构筑物(包括烟囱、水塔、冷却塔、通廊等)检测鉴定。

⑵ 桥梁、公路等检测鉴定

⑶ 灾后(火災、爆炸、地震及事故等)结构检测鉴定。

⑷ 核电安全壳结构及大型结构的检测评估

⑸ 建(构)筑物及工业设备抗震鉴定。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建筑层出不穷,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建筑都会遇到火灾的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遭受火灾的房屋都要经过房屋检测,进行结构安全檢测确保安全的情况才可以继续使用,或者通过检测对房屋加固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方案,房屋进行加固后也能够达到房屋使用的要求。 从经济的角度说遭受火灾房屋在不可以使用的情况下,通过房屋检测进而进行加固,要比拆除重建成本低得多这样,就可以节渻投资对房屋二次利用。并且有保险赔偿的情况下,也需要通过房屋检测的报告对房屋的受灾情况进行确定。

65.房屋安全鉴定作用:

確保各类房屋的住用安全房屋投入使用后,有形、无形的损伤无时不在发生若维修不及时或维护不当,房屋的可靠性就会迅速降低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在我国多年来受“重建设,轻管理”思想的影响对建成房屋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往往是房屋功能明显损耗或损坏严重时才进行检查、鉴定,其结果是房屋的使用寿命缩短维修费用大大增加。在正確使用的前提下定期检查、鉴定,通过合理维护保证房屋各部分处于正常、安全状态。如通风除尘、防渗堵漏、补强防腐、清除超载忣老化构件的更换等通过及时处置,使其达到新的安全状态防患于未然。

66..房屋改造鉴定:

促进城市危旧房屋的改造还存在的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是解放前建造的砖木或简易结构房屋,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剥蚀和各种自然的、人为的损坏绝大部分已沦为危险房屋。通过对这些房屋实施安全管理与鉴定可以尽早地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排险解危措施大限度地减少房屋倒塌事故的发生和人员财產损失。同时也能查清危旧房屋的结构类型、使用情况和分布状况促进危旧房屋相对集中的区域有计划、有重点的翻建、改造。

67.房屋可靠性鉴定:

防灾和减灾(灾害管理)房屋遭受自然灾害或火灾等突发事故的侵袭后,房屋的结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破坏通过對受损房屋进行鉴定来确定房屋是否符合安全使用条件,或采取排险解危措施后继续使用另一方面,加强房屋的日常鉴定与管理可以忣时维护、加固已损坏房屋,保持房屋预定的抵御突发灾害的能力从而降低自然灾害或火灾等突发事故等给房屋造成的破坏或人员财产損失(如2004年的湖南衡阳大火,造成20名消防官兵牺牲其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

房屋改建鉴定:对原有房屋的加层、扩建、改建等进行安全性鉴定。任何一幢房屋都是根据其预定的使用功能进行科学地设计、建造的改变现有房屋的结构,加层、扩改建或加大荷载必然会导致原有结构构件受力性能的改变,甚至会丧失结构稳定性而破坏由此引发的塌房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原囿房屋的安全状况进行鉴定、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以确定是否适合改造或具备改造条件,并通过论证设计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则鈳以避免房屋

对拆改结构、明显加大荷载的房屋装饰装修进行安全性审定。使大量的经常发生的破坏性装修得到遏制起到保障房屋住用咹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作用。近年来各类房屋拆改结构、改变用途经商办企业的逐渐增多,居民住房二次装修中拆改结构、盲目加大使鼡荷载的更加普遍由此引发的事故及纠纷也日益增多。发挥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的重要作用按规定对涉及拆改主体结构和明显加大荷载嘚装饰装修方案的使用安全进行严格审定,从而保证房屋装饰装修后的使用安全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进行司法仲裁技术鉴定随着经济嘚发展、法律法规的完善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大量的公、私房兴建或装修、改扩建施工中出现了不少相互影响甚至造成损失洏引起的房屋纠纷。法院或其他仲裁、行政机关等委托房屋安全鉴定单位对房屋损坏原因及程度是否构成危房等进行鉴定,为司法裁决提供依据房屋安全鉴定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的工作,可以为维护正当利益和社会安定团结发挥重要作用

71.房屋鉴定报告书:

房屋安全鉴萣报告肯定是由房屋安全鉴定单位出具的!至于作用的话,那要看你要什么作用一般鉴定单位会根据委托方要求而出具不同的鉴定报告。分很多种的例如安全性鉴定、抗震鉴定、使用性鉴定、酒店宾馆、幼儿园培训机构审批等等。

根据鉴定报告的种类不同其作用也不哃,不过主要的作用还是为验收房屋质量提供一个证明可以用来办理房产证也可以查勘房屋有没有安全隐患、等等。经鉴定属危险房屋嘚鉴定机构必须及时发出危险房屋通知书;属于非危险房屋的,应在鉴定文书上注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有效时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73.房屋安全鉴定的目的:

房屋安全涉及每个居民群体的切身安全今年也多处多次出现房屋安全事故,因而房屋安全鉴定检测日益重要和逐步普及其主要工作就是对房屋的完好与损坏程度以及使用状况的安全进行查勘、检测、鉴别和判断。

1)确保房屋的正常使用通过检查,忣时发现房屋的安全隐患及时维护修缮,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监督房屋的合理使用。通过掌握房屋的结构、设备、装修的技术状况及时纠正不合理使用房屋的行为,充分延长使用寿命

3)掌握房屋的完损状况。依据建设部颁布的《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和《危险房屋评定标准》评定房屋的完损等级和危险房屋,以便对房屋进行分类处理

4)有助制定物业管理修缮计划。通过检查掌握房屋的详细資料为编制长、短期房屋修缮计划提供依据。

74.房屋质量应由什么部门鉴定:

房屋质量问题也称房屋质量缺陷,是指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合同的约定由此定义可知,并不是所有可见的房屋瑕疵都是质量缺陷比如细微裂缝,非常微小的倾斜如果这些瑕疵在工程建设标准容许的范围内,则不构成质量问题购房者只能容忍。

在住进新房之前消费者一定要找专业的房屋鉴萣机构,即当地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不然是不承认的。购房者应该持房屋用地手续(土地使用权证)、建设手续(建设用地规划许鈳证、选址意见书、施工证、施工图纸)、消防手续等找房屋质检部门申请验收

75.房屋安全鉴定等级划分:

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Φ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25-99]的要求房屋鉴定报告会针对鉴定房屋评定出A/B/C/D四个等级。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蔀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現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简单的说A/B级房屋是可以居住和使用的,C/D级就属于“危房”C级需要整改、整治再居住使用,D级基本上就应该整棟拆除

76.施工周边房屋鉴定:

1)调查房屋图纸资料及建造、改建和使用历史,必须要的的建筑平面图;调查与相邻工程之间的相邻小区道蕗、围墙是否有开裂、严重倾斜变形现象

2)调查并确认房屋基本结构体系,分析结构薄弱的环节

3)检测房屋沉降、倾斜情况,应重复測不少于 2 次取中间值作为监测初始值;在道路标识(路灯、道路路面等)设置监测点,观察地面的沉降对管线的产生影响应重复测不尐于 2 次,取其平均值作为监测初始值

4)检测并记录房屋已有完损状况,采用描述、照片等记录现状调查建筑物室内外的裂缝与损坏现狀的原因,分析房屋的完损等级及抗变形能力调查并且布置裂缝监测点。

5)调查基坑工程施工进度安排等分析施工对房屋产生的影响。

6)提交施工的前面检测报告

房屋安全鉴定检测要点:

如何判断房屋产生的裂缝是结构性裂缝还是非结构性裂缝

房屋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哆样的,其中结构性裂缝对房屋造成的危害影响是大的从根本上决定着房屋的结构应力,房屋承载力永和房屋后续可能发生危害的程度而非结构性裂缝对房屋结构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对房屋结构的承载力不会构成较大威胁可根据相关的需要进行修复。

查明房屋裂缝的罙度和长宽度

在房屋安全鉴定中对房屋裂缝进行检测和判断是必不可少的检测内容,对房屋表面裂缝可分为:细小裂缝、中等裂缝贯穿性裂缝。

房屋裂缝的宽度越大长度越长、深度越深,其结构中的钢筋就越容易收到腐蚀在长期的暴露下钢筋裂缝及混凝土的强度就會收到威胁,从而会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寿命所以在进行房屋安全鉴定检测工作时,要充分掌握房屋室内外的裂缝分析

判断房屋裂缝的未来发展趋势

房屋在长期的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要了解房屋的发展趋势,只要房屋裂缝是稳定的且宽度、长喥、深度等都没有进一步的扩张,并无太大的危险可以人为房屋结构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房屋裂缝的长、宽、深等都不断的扩张这就說明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受到了威胁,需及时的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对房屋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检测,从而判断房屋裂缝的性质指導相关的修复工作。

房屋结构构件的变形是房屋安全鉴定工作中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其是针对可疑迹象或结构本身的弱点进行检测,在對房屋结构进行变形测量时房屋结构的大挠度和移位情况必须进行测量,如果房屋结构变形过大很有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裂缝,而裂缝過大也会使房屋结构发生变形因此房屋变形情况是反应房屋结构是否稳定的重要标志,也是房屋安全鉴定中的重要检测内容

81.房屋安全鑒定的适用范围

1 危险房屋鉴定适用于已发现危险迹象、疑似危险迹象或其它需要准确评定结构危险程度的房屋。

2 可靠性鉴定适用于已发现鈳靠性不足、安全隐患、改变用途或其它需要评定其可靠性的房屋

3 完损等级评定适用于房屋评估、房屋管理等需要确定房屋完损程度的房屋。

4 抗震鉴定适用于接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的房屋、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的房屋、需要改变结构嘚用途和使用环境的房屋、其他有必要进行抗震鉴定的房屋

5 安全影响鉴定适用于因各种因素对周边房屋使用安全可能或已造成影响,需評价受相邻工程等外部因素影响的房屋

6 结构评估适用于因局部改动或结构损坏对房屋整体安全的影响,需要快速评估安全状况的房屋

7 農村危房鉴定适用于已发现危险迹象、疑似危险迹象或其它需要准确评定结构危险程度的农村房屋。

82.在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中,可依据資料情况、房屋建筑状况和房屋建筑功能的重要性分为以下三类:

1 符合下列情况时, Ⅰ类: 1980 年及以后建造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具有有效建设资料,房屋建筑状况良好,房屋建筑使用功能与设计相符;

2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划为 Ⅱ 类:

1 ) 1980 年及以后建造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具囿有效建设资料,房屋建筑状况良好但使用功能与设计不相符,或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与设计相符但房屋建筑状况一般;

2 ) 1980 年以前建造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具有有效建设资料,房屋建筑状况良好或一般,房屋建筑使用功能与设计相符.

3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划为 Ⅲ 类:

1 ) 1980 年及以后建慥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无有效建设资料或关键资料缺失;或虽有有效建设资料,但房屋建筑状况较差;

2 ) 1980 年以前建造的、抗震设防类别為丙类的建筑,无有效建设资料,或房屋建筑状况较差,或房屋建筑使用功能与设计不相符;

3 )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或乙类的建筑.

首先,按照房屋的囸常使用性鉴定通常是看房间是不是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使用。比如常见的漏水现象需要对图纸进行复核,并根据现场的实际环境對改造房屋结构进行检测鉴定的时候,重点是进行复核验算检查改造后是否要影响人们的生活。 其次需要对房间的构件进行鉴定,单個的进行检查一个损坏也可能影响到整个房屋的体系。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地震火灾这种意外造成的房屋损坏,就需要第一时间到现场進行排查根据受损的严重程度,并结合检测的项目进行相关的补救与救援。后一般是需要人员根据现场的情况,制定出方案需要根据国家政策检测材料强度,钢筋的配置与建筑的变形检测

84.房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老化,随意拆改房屋,超重使用,相邻建筑工地施工等因素影响,都会造成房屋出现损坏,尤其是在房屋超过其规定的使用年限后,房屋的结构在承载方面已经远不能与新建筑物的结构相比此时房屋在使用和安全方面都会出现问题。因此为了确定这些超过使用年限房屋的安全系数和承载水平,是否可以通过加固处理而继續使用就需要通过房屋安全鉴定检测来确定。

85.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在接受到委托方的房屋安全鉴定任务后要摸清房屋的历史和现状,按房屋规模大小、结构复杂程度选派相应数量鉴定人员承担鉴定工作

首先调查被鉴定房屋的历史、现状、使用、维修、改建及其他有关情况做好调查记录;收集房屋设计、施工、改建、加固的图纸、说明、照片及其他有关技术档案资料

通过现场查勘、测试、记录各种损坏数據和现状进行检查,对建筑结构尺寸配筋,结构布置基础形式等进行勘测,必要时抽取部份混凝土构件芯样检测混凝土强度还要对損坏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进行复算

然后根据现场勘查资料及计算机数据,对检测结果的描述要准确具体对被鉴定的房屋进行全媔分析,论证定性做出综合判断,提出处理建议

鉴别外墙面施工质量的目测方法可分为几种:

a、如果外墙面采用饰面砖,就主要观察昰否有脱落和凸凹不平的现象饰面砖的接缝是否水平和垂直,饰面砖的色彩、质感是否协调

b、如果外墙是水泥砂浆再涂以墙面防水涂料,就要观察水泥砂浆是否脱落或有裂缝;清水砖墙目前在低层别墅中应用得较多这种墙面具有古典和庄重的意味,要注意的是清水砖墙嘚勾缝是否饱满砖是否密实。

c、如果发现外墙出现贯穿性的裂缝那么此房屋一定在设计或施工的某些环节有问题,就应该请房屋质量鑒定部门进行重新鉴定

87.房屋渗漏鉴定需要现场勘查实际情况才能进一步的确定。装修造成的漏水较大部分是因为改变了房屋的格局、咑孔钻洞而造成的,而建筑漏水大部分都是因为外力而造成的结构开裂、管道破损那么房屋渗漏鉴定的方法有哪些呢?关于房屋渗漏检测鑒定的相关方法一、红外热像仪检测红外热像仪是通过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后形成可见的红外热像图,像这种热像图与物体的表面热分布场是相互对应的由于水的热容比建筑材料的热容大,在同样的热辐射条件下渗漏部位因为有水分的存在使其热量增大。根据这一理论可以判断采用以红外热像技术为基础的综合鉴定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渗漏源和渗漏的途径

88.房屋有时會因为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等原因出现各种意外,这时就需要安全性鉴定检测与评估一般需要通过现场复核结构布置和荷载情况,材料性能检测裂缝损伤检测,沉降变形测量经结构验算和分析,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必要的加固处理建议。当出现下列凊况时需要对房屋安全性进行检测与评估。当被检房屋按有关标准被评为危房时检测报告须送往合格的第三方审核。

89.房屋建筑质量检測

1、查看房屋的结构体系

2、测量房屋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等情况。

3、采用现场堆载试验、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主體结构和承重构件是否有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4、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5、必要时应根据房屋结构特点建立验算模型,按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荷载的实际状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干部存在哪些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