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马达加斯加岛不是马尔加斯犬岛

亚洲毒蟾蜍入侵非洲马达加斯岛破坏生态?蟾蜍:它们想吃我才死的
亚洲蟾蜍表示很冤枉哦,它们不吃我就不是被毒到了,这锅我不背~
小编遇到蟾蜍会绕道走~(网络图)
亚洲普通蟾蜍可能看起来相对温和无害,但却会破坏整个捕食者的生态系统。
谈到入侵物种,生物本属于一个生态系统,但却进入另一个基本上没有任何本地生态制衡的故土。它更像是一个恐怖电影,在那里,陌生人是坏蛋,并且杀死所有人。
这就是亚洲普通蟾蜍(黑眶蟾蜍)的一种情况,这种蟾蜍通过人的方式来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哇,看!一只癞蛤蟆!(网络图)
如果你不是癞蛤蟆专家,无论你身在何处碰到它们,你可能会想:“哇,看!一只癞蛤蟆!”。
但在2014年, 当在马达加斯加的一个大型海港发现一只亚洲普通蟾蜍的时候,整个保护生物学世界都吓坏了。
因为当这些蟾蜍受到某种可能会吃掉它们的威胁时,它们会分泌一种有毒的粘液,使潜在的捕食者心跳停止并死亡(这叫不作不死...)。
马达加斯加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根据日发表在《细胞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一只不起眼的蟾蜍可以摧毁马达加斯加的生态系统。
过量的毒素并不是都能阻止掠食者,尤其是在生态系统中,掠食者和猎物有几十万年的时间可以同时进化。蟾蜍地盘上的食肉动物的特殊基因突变,可能会让这种有毒的黏液变成一种美味的早餐佐料。
但对于进化到其他地方的另一种动物——比如狐猴,对它们来说,哪怕是一点点,就意味着一定会死亡。
狐猴:好丢猴啊,被那么小小的蟾蜍给毒死~(网络图)
研究小组开始调查到底有多少马达加斯加本地的动物会受到亚洲普通蟾蜍毒素的影响。
过去的研究表明,马达加斯加岛上的一些动物可能已经进化出了一些基因突变,可以保护它们免受蟾蜍的攻击。然而,在研究小组研究的88个本土物种中——包括哺乳动物、鸟类、蛇、青蛙和蜥蜴——只有一种啮齿动物具有能够吃下一只亚洲普通的蟾蜍并能活下来的基因组成。
蟾蜍还没到内陆——它们只在该岛东北海岸的215英里(350公里)处被发现。但它们的传播速度很快,因为雌性蟾蜍每次产卵数千个,而马达加斯加的地形正好适合喜欢水的两栖动物生存繁殖。
参与共同研究的利物浦热带医学院尼古拉斯·凯斯韦尔(Nicholas Casewell)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蟾蜍入侵可能对许多马达加斯加特有物种产生重大影响,这就增加了国家现有的保护问题和潜在危害着许多马达加斯加当地最具标志性的物种,如马岛猬和神秘的马岛狸,以及大量的其他物种。”
蟾蜍表示挺冤枉的哈:它们想吃我,难道不准我放毒反抗么,嘿嘿...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盘点马达加斯加岛6大独有动物 世界独一份
马达加斯加岛因其独特的历史,让它拥有了不同寻常的丰富物种。多达20多万种的动植物,很多是在地球其他地方所见不到的。这里是一个展示生命无比神奇的、多样性的博物馆。
&&& 【讯】8月16日消息,马达加斯加岛因其独特的,让它拥有了不同寻常的丰富物种。多达20多万种的动植物,很多是在地球其他地方所见不到的。这里是一个展示生命无比神奇的、多样性的博物馆。
&&&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新几内亚和加里曼丹的世界第四大岛,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其几乎与外界隔绝,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生态系统。
&&& 虽然在马达加斯加岛上,人类已经居住了千余年,不过由于马达加斯加是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因此对于岛上的动植物来说,几乎为造成任何影响。在这里,人类与和平相处,也为马岛生态系统的保护做出了贡献。
&&&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种马达加斯加岛独有的,你在世界其他地方根本看不到的动物。
  1. 雄性马岛獴
雄性马岛獴
  一只成年雄性马岛獴正在马达加斯加岛西部的基林迪森林中巡游。
  2. 维氏冕狐猴
维氏冕狐猴
  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的贝伦提私人保护区内,一只维氏冕狐猴正在森林中空旷的地面上大秀舞姿。由于马达加斯加岛早在1.6亿年前就已经与非洲大陆分离,因此岛上本地的物种进化出的许多特性都是绝无仅有的。加尔布特摄影作品中的许多动物也只有在马达加斯加岛上才可以找得到。
  3. 长鼻变色龙
长鼻变色龙
  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低地雨林中,一只雄性长鼻变色龙正在东张西望。令人忧心的是,加尔布特拍摄到的这些珍稀动物,有一些可能将会在未来20年内灭绝。贫穷的当地人正在大肆砍伐森林以开垦更多的粮食作物用地,砍伐下来的大量木材又被用来生产木炭。马达加斯加岛最原始的环境森林覆盖率达85%,但现在已缩减到只有8%。更令人震惊的是,50%以上的森林破坏都是在过去50年内完成的。
  4. 黑白领狐猴
黑白领狐猴
  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安达西比-曼塔迪亚国家公园里,一只黑白领狐猴正在将自己悬挂到一根树枝上。尽管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国家公园数量不断增多,但保护主义者仍在担心这不足以拯救这些动物。加尔布特介绍说,&如今国家公园的数量已增加到20个,他们将成为动物们的避难所。在国家公园里,砍伐树木是非法的。但实际,这一措施作用总是不大。&
&&& 5. 环尾狐猴
  在马达加斯加岛南部的贝伦提私人保护区内,一群环尾狐猴正坐成一排享受黎明时分的阳光。加尔布特表示,&不可避免的是,所有这些国家公园都将成为接受管理的聚居区,这也就等同于动物的逐渐消失。&
  6. 侏儒变色龙
侏儒变色龙
  在马达加斯加东北部,一只侏儒变色龙天蹲坐在摄影师的手指上。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马达加斯加人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马达加斯加人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由马达加斯加岛及附近岛屿构成,位于西南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马达加斯加的主体民族马达加斯加人,是由若干迁徙到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外来民族融合而成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亚洲的和来自非洲大陆的。马达加斯加人中既有外貌酷似人的亚洲型,也有类似非洲大陆黑人的非洲型,更多的是混合型。
马达加斯加人外貌特征
马达加斯加人
马达加斯加人大部分人为黑黄混血,外貌既具有亚洲人的特征,也有非洲人的特点。但仍有一部分未混血的亚洲人,其外貌特征为古铜肤色,身材纤瘦,嘴唇较薄,头发长而直,前总统即属此类。也有一部分未混血的班图黑人,其外貌特征为黑色皮肤,身材健硕,厚唇,头发卷曲,前总统即属此类。
马达加斯加人语言文字
属,过去曾有用书写的苏拉贝文字,后改用。其基本词汇的94%有明显的印度尼西亚语特征,班图语词汇大量存在于马达加斯加语的各种方言中,对马达加斯加语构成影响明显。
马达加斯加人宗教信仰
马达加斯加 的偏远农村居民中,主要信奉带迷信色彩、没有组织的传统宗教,约占总人口的52%。城镇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教徒占总人口的41%。北部和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有少量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约占总人口的5%。
马达加斯加人起源
马达加斯加前总统拉乔利纳和夫人
在外来移民到达前,马达加斯加是否存在土著居民,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
南岛民族迁徙至马达加斯加岛可能有两次高潮,但具体时间说法不一,第一次移民高潮有公元前10~公元前6世纪之说,有公元前3~2公元前2世纪之说。第二次移民高潮有公元2~10世纪之说,有公元8~13世纪之说。
9世纪左右,阿拉伯人陆续迁入,并从非洲大陆运来大批班图黑人为他们种植粮食和商品作物。
欧洲开始后,除继续有许多作为奴隶被运入外,又有不少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到来。
马达加斯加前总统拉乔利纳和夫人
所有这些不同来源的人们经过长期接触和混合,逐步形成今马达加斯加人。由于各批移民迁入的时间、定居的地区各不相同,所以在种族成分和文化传统上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不同支系,主要有、、、、、、安泰萨卡人、等。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互相交往日益频繁,各支系的差别也日益缩小。梅里纳人为马达加斯加民族聚合的核心。他们的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早在14世纪初便已建立王国,至18世纪末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先后合并贝奇米萨拉卡、贝齐寮和萨卡拉瓦等王国。19世纪初全岛统一,建立马达加斯加王国。不久法国入侵,1896年沦为法殖民地。日成为“”内的自治共和国。日宣布独立,成立马尔加什共和国,亦称第一共和国。在抗击外国侵略和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各支系的马达加斯加人团结战斗,日益增强。日,改国名为,亦称第二共和国。日,马举行全民公投,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共和国。
马达加斯加人房屋特色
马达加斯加建筑
马达加斯加人的屋舍建筑与非洲大陆迥然不同,却与东南亚地区的屋舍建筑极其相似。马达加斯加东部沿海居民的建筑大量使用和竹子搭建。为防止潮湿,房屋都建在木桩上以与地面隔离,房顶坡度很大。居住在中央高原的梅里纳人和贝齐寮人用白色和红色黏土筑成房屋,房屋呈长方形,有着尖耸的屋顶,屋顶以瓦片铺盖。
现代城市的建筑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建筑形式,地基很高,房顶又高又尖。
马达加斯加人生活特色
马达加斯加人以农林、牧业为主,兼事手工业、采矿业和。农民采用从东南亚带来的农耕技术和作物品种,开垦,种植水稻、咖啡、甘蔗、棉花和丁香。华尼拉 (香精原料)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虽然受到、阿拉伯人、印度人、和欧洲人的影响,但迁来时保持的东南亚特点仍居优势。大米是马达加斯加人的主要食粮,煮好米饭一般就着用蔬菜、鱼、羊、家禽或野禽肉块做的卤吃,而且还撒许多辣椒和五味香料。他们还喜欢吃和木薯,爱喝酸奶。
在马达加斯加,人们对牛有着一种特殊的,近乎狂热的崇拜。牛为财富的标志。牛头为国家的象征。牛象孩子一样要接受洗礼,一个星期中的某一天不能强迫牛去干活。
王建.马达加斯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
王建.马达加斯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8
王建.马达加斯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
王建.马达加斯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02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左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右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题。【小题1】左图甲处的洋流与右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A.①0 D9 i6 i2 _$ Y8 j4 \
Z! c9 N B.②+ ?5 e* C
^) e C.③1 L4 _" i1 W7 `0 H2 d D.④. L9 V* X# d$ T' e 【小题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0 X& j' f# X% G3 f B.形成著名的渔场7 A; j- V! _! e0 M' i3 Z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a" O# L. W- ]$ ?+ Q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W7 b! i7 A- h! \# Z
答案【小题1】D【小题2】C
解析【小题1】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附近海域的海水温度向南降低,所以a位于北方,c位于南方,②④符合条件;马达加斯加岛附近为暖流,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在南半球由北向南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小题2】本题考查洋流的地理意义。马达加斯加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可以扩大污染的范围,加快污染物的扩散;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海轮的航速变化要考虑航向;寒暖流交汇和上升补偿流能形成渔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性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马达加斯加岛是怎么形成的_百度知道
马达加斯加岛是怎么形成的
没有天国吧
来自科学教育类芝麻团
没有天国吧
采纳数:7161
获赞数:27318
参与团队:
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新几内亚(也称伊里安)和加里曼丹的世界第四大岛,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最近距离为386公里。面积为62.7万平方公里。马达加斯加岛是向西倾斜而多山的陆块。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中部宽,全境最宽处达576公里。海岸线总长3991公里。  马达加斯加全岛由火山岩构成。中央部分平均海拔800-1500米,通常被称为中央高原。察拉塔纳纳山主峰马鲁穆库特鲁山位于高原的北部,海拨2876米,为全国最高点。位于中央高原的阿劳特拉湖,是马达加斯加的最大湖泊。东部为带状低地,多沙丘和泻湖。西部为缓倾斜平原,从500米高原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有贝齐布卡、齐里比希纳、曼古基和曼古鲁4条较河流。  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从此对这里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马达加斯加的独特的历史似乎可以解释它不同寻常的丰富物种——大约有20多万种动植物,包括fossa、小型食肉动物和大约35种狐猴在内,这些都是地球上的其它地方所没有的。由于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限制, fossa是岛屿上最大的野兽。这里还有青葱茂盛的雨林与烈日灼人的平原并存,就连这里的树冠,都像是伸向天空的树根。这里充满了奇异的、多刺的植物和众多冷峻的石笋。这里是一个展示生命无比神奇的、多样性的博物馆。   马达加斯加全岛几乎均位于热带区域,在气候上受风系与海拨高度的影响。东南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季节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24℃,年降水量毫米。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植物和森林。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温和凉爽,土地肥沃。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西南部是全岛最炎热的半荒漠地区,年平均气温26.6℃。
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新几内亚(也称伊里安)和加里曼丹的世界第四大岛,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最近距离为386公里。面积为62.7万平方公里。马达加斯加岛是向西倾斜而多山的陆块。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中部宽,全境最宽处达576公里。海岸线总长3991公里。  马达加斯加全岛由火山岩构成。中央部分平均海拔800-1500米,通常被称为中央高原。察拉塔纳纳山主峰马鲁穆库特鲁山位于高原的北部,海拨2876米,为全国最高点。位于中央高原的阿劳特拉湖,是马达加斯加的最大湖泊。东部为带状低地,多沙丘和泻湖。西部为缓倾斜平原,从500米高原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有贝齐布卡、齐里比希纳、曼古基和曼古鲁4条较河流。  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从此对这里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马达加斯加的独特的历史似乎可以解释它不同寻常的丰富物种——大约有20多万种动植物,包括fossa、小型食肉动物和大约35种狐猴在内,这些都是地球上的其它地方所没有的。由于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限制, fossa是岛屿上最大的野兽。这里还有青葱茂盛的雨林与烈日灼人的平原并存,就连这里的树冠,都像是伸向天空的树根。这里充满了奇异的、多刺的植物和众多冷峻的石笋。这里是一个展示生命无比神奇的、多样性的博物馆。   马达加斯加全岛几乎均位于热带区域,在气候上受风系与海拨高度的影响。东南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季节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24℃,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植物和森林。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温和凉爽,土地肥沃。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西南部是全岛最炎热的半荒漠地区,年平均气温26.6℃。
采纳数:191
获赞数:782
构造运动形成的,板块碰撞过程中与大陆脱离。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达斯马尔加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