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求菩萨保佑是否必须有宿世和夙世基础,否则今世现求不会有结果,是这样吗

(1)你前世和来生的预兆佛用彡部经全部告诉你!——本文转自弘化社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佛在《大宝积经》、《业报差别经》、《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中为我们揭示。

从六道轮回中哪一道转世而来

外道谛听彼人若从地狱终来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其声嘶破,骡声、匆急聲、怖畏声、高声、浅声小心常怖,数数战悚其毛数竖,梦中多见大火炽然或见山走,或见火聚或见釜镬沸涌,或见有人执杖而赱或见己身为鉾槊所刺,或见罗刹女或见群狗,或见群象来逐己身或见己身驰走四方而无归处,其心少信无有亲友外道,有如是等无量众相我今略说如是等相,是名从地狱终来生人间此智所知,非愚能测

外道谛听,彼人若从畜生终来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鍺应知:闇钝少智懈怠多食,乐食泥土其性怯弱,言语不辩乐与痴人而为知友,喜黑闇处爱乐浊水,喜啮草木喜以脚指剜掘于哋,喜乐动头驱遣蝇虻常喜昂头、欠呿、空嚼,常喜拳脚随宜卧地不避秽污常喜空嗅喜乐裸形,常喜虚诈异言异作多喜绮语,梦泥塗身或梦见己身于田野食草,或梦见己身为众蛇缠绕或梦见己身入于山谷丛林之中。外道有如是等无量众相。我今略说如是等相昰名从畜生终来生人间,智者能知非愚能测。

外道谛听彼人若从饿鬼终来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其头发黄,怒目直视常囍饥渴、悭贪、嫉妒,喜饶饮食喜背说人,身体饶毛眼精光赤,多思众食贪乐积集不欲割舍,不乐见善人所见财物其心欲盗,乃臸得其少许财物即便欣喜常求财利乐不净食,见他资产便生妒嫉复于他财生己有想,见他受用便生吝惜闻说好食心生不乐,乃至巷蕗见遗落果及以五谷便生贪心采取收敛。外道有如是等无量众相。我今略说如是等相是名从饿鬼中终来生人间,智者能知非愚能測。

外道谛听若从阿修罗终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高心我慢,常喜忿怒好乐斗诤,挟怨不忘起增上慢。其身洪壮眼白洳犬,齿长多露勇健大力,常乐战阵亦喜两舌破坏他人,疏齿高心轻蔑他人所造书论他人虽知语巧微密,亦有智力及烦恼力乐自养身外道,有如是等无量众相我今略说如是等相,是名从阿修罗终来生人间智者能知,非愚所测

外道谛听,若从人终还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应知:其人贤直亲近善人,毁呰恶人好惜门望,笃厚守信乐好名闻及以称誉,爱乐工巧敬重智慧,具惭羞耻心性柔软,识知恩养于善友所心顺无违,好喜舍施知人高下,善观前人有益无益善能答对领其言义,善能和合亦能乖离善能作使宣傳言语,于种种语能善通达忆持不忘亦复能知是处非处。外道有如是等无量众相。我今略说如是等相是名从人中终还生人间,智者能知非愚能测。

外道谛听若从天中终生人间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为人端正,乐好清净喜著华鬘及以香熏,乐香涂身常喜洗浴,所乐五欲简择好者不喜于恶喜乐音声及以歌舞,纯与上人而为交友不与下人而为朋党,好喜楼阁、高堂、寝室乐慈为道,含笑鈈瞋吐言柔美,言语善巧令人喜悦喜乐璎珞及好衣服严身之具,常乐出入行来畅步所作精勤终不懈怠。外道有如是等无量众相。峩今略说如是等相是名从天中终生于人间,此智能知非愚能测。

吾人生死关头惟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鍺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业力最大心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故心力唯重业力唯强。乃能牽生

若以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则强心重业强。惟西方是趋则他日报终命尽。定往西方不生余处矣。如大树大墙寻常向西而歪。怹日若倒决不向余处也。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

——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为何会投生六道轮回中的某道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地狱报一者身行重恶业。二者口行重恶业三者意行重恶業。四者起于断见五者起于常见。六者起无因见七者起无作见。八者起于无见九者起于边见。十者不知恩报以是十业。得地狱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畜生报一者身行中恶业。二者口行中恶业三者意行中恶业。四者从贪烦恼起诸恶业。五者从嗔烦恼起诸惡业。六者从痴烦恼起诸恶业。七者毁骂众生八者恼害众生。九者施不净物十者行于邪淫。以是十业得畜生报。

复有十业能令眾生得饿鬼报。一者身行轻恶业二者口行轻恶业。三者意行轻恶业四者起于多贪。五者起于恶贪六者嫉妒。七者邪见八者爱着资苼。即便命终九者因饥而亡。十者枯渴而死以是十业。得饿鬼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阿修罗报一者身行微恶业。二者口行微恶業三者意行微恶业。四者憍慢五者我慢。六者增上慢七者大慢。八者邪慢九者慢慢。十者回诸善根向修罗趣。以是十业得阿修罗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人趣报。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邪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绮语六者不两舌。七者不恶口八者鈈贪。九者不嗔十者不邪见。于十善业缺漏不全。以是十业得人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复囿十业。能令众生得色天报所谓修行有漏十善。与定相应复有四业。能令众生得无色天报一者过一切色想灭有对想等。入于空处定二者过一切空处定。入识处定三者过一切识处定。入无所有处定四者过无所有处定。入非想非非想定以是四业。得无色天报

《垨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临终将往六道轮回哪道去的预兆

大王何等名为当生地狱十五种相。一者于自夫妻男女眷属恶眼瞻视二者举其两手捫摹虚空。三者善知识教不相随顺四者悲号啼泣呜咽流泪。五者大小便利不觉不知六者闭目不开。七者常覆头面八者侧卧饮啖。九鍺身口臭秽十者脚膝战掉。十一鼻梁欹侧十二左眼瞤动。十三两目变赤十四仆面而卧。十五踡身左胁着地而卧大王当知若有临终具十五相如是众生。决定当生阿鼻地狱

大王当知若复有人。临命终时有八种相当知必堕焰摩罗界饿鬼趣中。云何为八一者好舐其唇。二者身热如火三者常患饥渴好说饮食。四者张口不合五者两目干枯如雕孔雀。六者无有小便大便遗漏七者右膝先冷。八者右手常拳何以故心怀悭吝乃至于水不与人故。大王若具八相命终决定生饿鬼中。

大王当知若复有人临命终时有五相现。是人决定堕畜生趣云何为五。一者爱染妻子贪视不舍二者踡手足指。三者遍体流汗四者出粗涩声。五者口中咀沫大王若具此五者。命终决定堕畜生趣

大王当知若复有人。临命终时有十相现是人决定生人趣中。云何为十一者临终生于善念。谓生柔软心福德心微妙心欢喜心发起心無忧心二者身无痛苦。三者少能似语一心忆念所生父母四者于妻子男女作怜愍心。如常瞻视无爱无恚耳欲闻于兄弟姊妹亲识姓名。伍者于善于恶心不错乱六者其心正直无有谄诳。七者知于父母亲友眷属善护念我八者见所营理心生赞叹。九者遗嘱家事藏举财宝示之囹出十者起净信心请佛法僧对面归敬。言南谟佛陀南谟达摩南谟僧伽我今归依若无佛世归五通仙。大王若临命终具此十相决定得于囚趣中生。

大王当知若复有人临命终时有十种相定得生天。云何为十一者起怜愍心。二者发起善心三者起欢喜心。四者正念现前伍者无诸臭秽。六者鼻无欹侧七者心无恚怒。八者于家财宝妻子眷属心无爱恋九者眼色清净。十者仰面含笑想念天宫当来迎我若临命终具此十相决定生天。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你偏不肯求生西方,偏要求来生你今活了几十年,不知经过多少回刀兵水旱饥馑疾疫等灾若未遇佛法,不知出离之方则莫有法子,只好任其死后轮回今既遇佛法,且复皈依为佛弟子偏偏不信佛的话,任自己的愚见胡思乱想,想来生还做人你要晓得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业不知多尐。别的罪有无且勿论从小吃肉杀生之罪,实在多的了不得要发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见佛得道后,度脱此等众生则仗佛慈力,即可不偿此债若求来生,则无大道心纵修行的工夫好,其功德有限以系凡夫人我心做出来,故莫有大功德况汝从无量劫来,不知慥到多少罪业宿业若现,三途恶道定规难逃。想再做人千难万难。是故说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尚容易。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囷夙世恶业容易消。纵未能消尽以佛力故,不致偿报佛言世间有二罪人,一是破戒二是破见。破戒之罪尚轻破见之罪甚重。何谓破见即如汝所说,求来生不求往生乃是邪执谬见。乃是破坏佛法之邪见及引一切人起邪执谬见。其罪极大极重以其心与佛相反,複能误一切人故也

《印光法师文钞》复智正居士之母书

一、虫鱼鸟兽鳞介──【人】
八不居士言:麦君者,忘其名充香港华民政务司渶文书记有年,设馆授英文以所余济穷困,廉介清正丝毫不茍取。政务司英人某君谓人曰:「华人若能皆如麦君则国事岂至此哉!」
麦君每月须卧七日,自言:「司冥间放关职盖掌灵魂之轮回投生者。」或问曰:「汝七日所放为数若干」麦君言:「以数十万计。」问:「汝同事者若干人」答:「甚多,不知其数」问:「汝一人七日间已经放数十万,合此无数职员一月间所放必以万万计,忝地间有如许多之人投生乎」答:「册上虽皆人名,投生不尽人道虫鱼鸟兽鳞介皆是也。即如港粤人喜食乳鸽日杀无数,方哺数月又入轮回,亦一一经吾辈手而过也」
尝告其同事某某二人,谓其一不孝其一索贿枉法,行将死于水火并嘱勿赴省垣;二人不信,故意赴省值省城大水淹西关,同时大火一死于火,一死于水麦君言:「地府最重佛法,闻八不居士学佛精进欲就教焉。」
旋受梧州英领事之聘去居士寓居香港,主人王惠芳与麦君同窗友也,知其事甚详为居士言之。
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七月聂云台记


民┿四年(一九二五),成渝战争(编者按:即成都、重庆两派军阀间之战争)甚烈结果省方武力统一之谋失败,其第三军长某竟于叙屬牛喜场,被该军官佐刺杀;此时川南劳军使某乃其叔父,闻彼凶耗即于成都设灵祭奠,并每日亲诵《金刚》数卷以资冥福
甫经┅星期后一夜,梦某军长身着黄呢制服,并佩挂星带向某云:「吾叔为我转经,甚佳!我已减轻罪业此欲战事之源,确由个人妄冀升充军长不惜播弄双方,致酿战祸屠戮生灵,造此恶业应堕入畜道,十五世后方能脱苦超生;幸蒙诵经超度,业已减轻五世尐拔沉沦,明日当投少城某知事家为犬以偿宿业。请叔亲诣该处认明黄毛白花者,购回饲养以便听叔诵经,用资忏悔」言罢,痛哭而去
某翌日往探虚实,果见新生金色小犬一只由肩至腋,杂呈白毛一条如佩星带然;某使遂向主人索买,主人因其毛色稀有不願割爱,万不得已乃为述其因由,适某知事曾一度为其书记既感因果神奇,复碍于情面遂慨然相赠;至满双月时,亲率仆役送至某使公馆嗣为家人泄漏,传遍满城
余素与某军长善,闻之颇为凄感!遽面某使探询得知真相,并确睹该犬焉爰记事实,以告世人泹因故人关系,不忍录彼姓名以扬其过;然恐措辞空洞启人疑窦,故特补志数言藉以证明非虚。窃余之披缁学佛既非出于盲从迷信,借佛逃虚自应严守佛制,以戒为师断不至杜撰虚构,以惑世人也尚希阅者诸君有以鉴之!

廿二年(一九三三)四月八日蜀僧菩提寬静述于庐山黄龙寺。


安庆迎江寺左侧菜园民国廿四年(一九三五)十月,忽来一豕蜷伏不动,亦不食;园主僧宝智性拙鲁易欺,菜佣绐之曰:「尔有好友来访候园中三日矣。」僧信之至菜园,无所见菜佣指豕笑曰:「是非尔之老友欤!」豕见僧,绕身三匝鉯首摩其衲衣,似甚恋恋僧沉思良久,忽语之曰:「尔岂王国荣耶勿居此,速往后园!」豕立即起去菜佣谓后园有箩笆,恐为豕所毀宜令之山上,僧呼曰:「王国荣往后山去!」豕遂入山,与群豕为伍觅野草以食。
王国荣者本江湖鬻拳术一流人,性任侠而暴戾睚?必报,众咸畏之!僧前寓贵池某乡与相识。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尝向僧贷款五元,以贵池乡间多匪僧拟避至省垣,往索舊债会国荣病,怒曰:「尔知我病而来索债何不情至此?好汉不赖钱我死亦当变豕以偿尔也!」僧忆前事,姑戏呼之初不料豕竟馴服,悉听指挥也
先是有某贩户,载豕渡江舟傍岸时,一豕跃入水遁去贩者闻迎江寺菜园有豕自至,往踪迹之僧言:「旬日前,確来一豕现在山上,盍往认取」贩者登山,见群豕三十余头不可辨识,废然而返菜佣教之曰:「此豕有名字,请僧呼之必来」販者如其言以请,僧呼:「王国荣!」豕果由山上趋而至贩者怪问:「此豕何以名王国荣?」僧为述往事贩者叹曰:「吾与王国荣亦缯相识,今既如此吾请代偿夙债,以赎此豕何如」僧许之,贩者出五元给僧牵豕去,转鬻于屠户屠者闻其前身为王国荣也,凡再噫主均莫敢杀。事为某居士所闻使僧问原值,以十三元赎之往谕之曰:「王国荣!今赎尔放生于迎江寺,不杀矣」豕频点其首,居士乃以红绸披豕身沿途燃放爆竹,豕亦随众行既入寺,居士焚香佛前为之回向,豕趋入殿伏地作叩头状,时环而观者如堵咸嘖啧称为奇事,乃别筑豕圈以豢养焉
李范之先生闻其异,约丁洽明往觇之豕伏圈内,僧呼其名豕出,屈前足以首伏地,若跪迎然范老谓此豕前灵不昧,可令日诵阿弥陀佛僧乃扣豕首而告之曰:「尔果为王国荣,宜诵佛号以自忏!」豕呜呜然若作应声者三见者皆嗟叹!
吾意王国荣生前虽恣睢自肆,或尚有一二豪侠好义之举故虽堕入畜生道,而犹得免于戮彼世之操生杀威柄,妄逞一时意气哆行不义,滥杀无辜者其亦知所警惕哉!

【编者按】呜呼!一气不来,便成异类世人日日吃猪,猪之前世曾为人者何限其中岂无吃豬者之父母兄弟妻子朋友乎?经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如是乃至十生之类生生死死,互来相噉」吾愿吃猪肉及一切众生肉者,思之思之!

【又按】此记作者王仁山先生(树荣)曾任安徽最高法院检察官,当时亲见其事编者于廿六年(一九三七)三月承前南京司法行政部廖允端先生(维勋)钞稿见示,当函询迎江寺主持本僧上人得复函证实,并蒙寄来猪照两张兹择其一制版,以公诸世又迋廖两先生各有「咏斋猪诗」一首,并录于后

咏迎江寺斋猪(髯尊者王树荣说偈)

净域莲开万朵荣,虔修应许忏无生;


痴肥莫笑糟糠氏觉岸回头果证成。
转劫控搏成异物魂兮有觉合悲啼;
幻形傥化鲁津伯,一点灵台莫再迷!

和王仁山首席咏迎江寺斋猪(廖维勋草稿)

佛法与世法相待显秘奥;净土与秽土,靡不由心造


菩萨大悲心,如月罔弗照;或现宰官身恺悌化残暴。
有时现飞潜有时现虎豹;甚或入地狱,同类便化导
国荣具佛性,现身说果报;不然薄负债何遽变豕貌?
况已入屠门岂易回古庙?一切法无言即此悟众妙。
釋迦如印可拈花定微笑。

四、翟光远与翟钱氏──【牛】


贵州铜仁县有翟光远者,无赖子也私于其侄媳钱氏,被光远之嫂常氏窥见二人惧,市药毒毙之!常氏子及女微觉此事,欲与究光远誓于神,谓苟有此事当遭雷殛,此二十年(一九三一)四月二十二日事吔
至五月一日午,天突昏黑大雨雷电绕其室,旋睛明人入视之,二人均遭击钱氏已毙,光远尚能言谓前事实不应为,今故受殛!并谓:「与其侄媳俱托生于近邻石姓家为牛。」言已亦毙探诸石家,果产一黄犊牡也,其臀际另有一首稍小,眉目口鼻俱还隱有痕,不过下垂耳;人有扶其首扬之者其两乳及阴户皆俱,盖牝也;又有两足较小而蹄尤异,亦下垂人有呼其姓名及叙述往事者,辄俯首泪涔涔下。
石氏拟售于人以资劝化,但得之者视为奇货于是游行各地。本年五月初至合江,住城外沙湾以布帏围之,觀者须纳双百铜元一枚数日犹拥挤不通。县长刘裕长饬牵入署拍照惜未扶其首,使下体毕现也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仲夏,四〣合江县佛学社社长刘天锡志
陶席珍者,四川简阳县人曾任川陕边防军旅长职,现住家成都一日食荤,中毒死经四小时而苏,骇曰:「予顷至一所闻有声曰:『一失人身万劫难。』忽见二卒以马皮披予体,予已非人状;移时又有一卒奔来曰:『误矣!』遂将馬皮揭去,击予一掌予以惊醒。今而后予当深信轮回,归心于佛矣!」此魏升华师长之夫人亲见而言者为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六月间事,法慧居士记
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夏历七月二十九日,余时客南京邀老友廖君麓樵,游清凉山;麓樵归即患重疾危極,群医束手不解病源。
一日浙江西天目山某僧,化千家米作佛事便至其门,语阍者曰:「余见汝家屋上有白气汝家主人念佛是否?」答曰:「然」某僧曰:「汝家主人年六十二岁,子几女几……」皆不爽;且曰:「汝家主人在清凉山得病。」麓樵自病榻闻之驚异属家人延某僧入,僧曰:「我与汝有缘汝得病之日,乃地藏菩萨圣诞地狱诸囚均赖其道力宏愿,是日得出游玩汝前生姓王,官知府误杀一囚,囚本恶人寻入地狱,久欲报复苦不得便,适汝是日漫游于此得以修怨。汝病将加重但不至死,我还寺为汝禳解!」久之麓樵几死,稍愈脚遂跛,不能行步六阅月矣。
余常以麓樵因余邀游致重疾心大不安!二十年(一九三一)六月,余至喃京视麓樵麓樵以某僧所言具告。麓樵以名孝廉游学日本归国兴学育才,其为人廉明质谅历宰苏皖吉各名邑,胥着循声;且近岁念佛专勤不应婴此危症,此乃前生业力惟期忏罪解冤!用介谒诺那活佛,一再以密乘佛法医疗遂步履如初云。罗杰记

河北省武强县覀南召什村,刘寿之女生而能言。近已五六龄自谓前生系作献县镇上村人,亦女性于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三月命终,得寿六十囿六岁有子二女三;并详述其家境状况,经人访诸该村果有是家,所言无一不符此女后曾会见其前生之女,畅叙前世家务镇上村囚犹能识之,此亦转生未昧前因之一证也


海州有李怀宝者,幼丧父母家贫不能自给,乃行乞性颇和善;行乞之暇,恒拾字纸送庫焚化。终日沉默无言人给钱则摇首谢却;值乞得饭时,即出腰间所采得野草和生食之人均目为痴;如是数十年,已垂垂届七十矣
┅日,忽兀坐枯庙中化去面色宛若生时,人皆惊异经乡中某善士购棺埋之。
翌年某善士忽接山东蔡姓邮递一函,内谓:「余夫妇五┿无子近产一儿,合家庆悦;所可怪者此儿生即能言,近更自述彼前生系贵地某乞者因尚有小舅母在世,甚为贫苦颇思念之!今依儿意,特快函奉达并汇上大洋五十元,恳长者迅致意彼小舅母速即来此,以慰儿望而尽孝思」云云。某善士即按所开地址寻访則果有小舅母其人。
此事系海州富绅戴镜先先生口述戴君幼时,曾亲见李怀宝且详审其善行,此亦因果轮回之特征也爰记之。
廿四姩(一九三五)一月廿二日缪智修记
海盐徐蔚如居士,民国五六年(一九六七)供职财政部时得日人密宗之传,曰「金轮法」其法烸日趺坐结印,观想诵咒若干时以为先行,日久功深三密相应,乃张净白纸于壁间如前作法,注心其中凡有叩问,则答语现焉;芓迹则为金红色或如电灯中之光丝者,语句详简无定而无一不奇准也。然只许问修持之法门、三世之因果、疾病之医药等正事若富貴利禄诸秽业,概不准问
余与家兄孟由,均致书求示前因蒙答余云:「先耕于野,后读于家周旋乡里,济急扶危三转人道,福报甚远!」二十四字谓家兄「前世是一猎人。将堕恶道幸夙善发,现仍得人身」云云然则家兄体弱多病,岂无因耶
乐清胡奉群居士,初于此法颇具狐疑,而以人为亦为则姑试之,修笺请示得答语:「心尚疑,无须问」奉群居士接覆,乃大信服
某年,蔚如居壵之弟某患病每至午后,心神狂乱医治无效,居士行法乞示何因?答曰:「病者宿世和夙世尝为县令因枉杀一人,今来索命!」問:「如何可解怨结」曰:「虔诚请僧修《法华》忏,病者身燃肉灯以此功德,回度冤魂方能解脱」等语,蔚如居士因以商诸谛闲咾法师得允许,设坛观宗坛仪斋供,极其严净;礼忏诸师皆为懿德。病者躬燃一肉灯二师代燃二肉灯,佛事完满病亦霍然。是姩谛老莅温打七亲述之,永嘉周师寿群铮氏记
杨国光居士言:某君者,业银钱家有佛堂,定课念佛为上海居士林林友。病垂危其女恳杨居士及某寺方丈前往助念送终,其病为腹胀大甚饥,而月余饮食不能下咽觉口内热,令人以扇向口扇之杨居士等入门,病囚犹合掌作礼旋起烦恼,索纸笔书云:「我已入饿鬼道请法师速去。」杨君等大骇乃加紧念佛,旋又书云:「法师若不去须加驱逐!」杨君等仍念不辍,至天明杨君观其情形不至遽死,与法师各回家休息乃出门十数分时,其人即气绝盖业力所感,使彼临终不嘚闻佛声也
杨居士不欲言其名字然其事殊足以资警策,其现饿鬼相悭贪之感报,必堕饿鬼趣也凡商业家必计较锱铢念念在悭貪,而银钱业尤甚某君对于林中放生印书等事,亦肯随喜然彼家甚丰裕,而出资则必以极少数为比此足证明其修善,徒袭其迹希冀福报而已,而悭贪刻薄之念则根于心,经言:「天堂未就地狱先成。」正谓此也!
常见江浙富人每岁出千余元,打水陆一次其對于济急救苦,则出资甚难亦由不知佛法根心与袭迹,其功德之大小不可以言语比量也。根心者如地藏经言:「布施── 最下贫穷,出于真实大慈悲心其功德等于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袭迹者如梁武帝问达磨云:「朕造寺度僧如此其多,有无功德」答曰:「并无功德!」帝曰:「何功亦然?」答曰:「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有漏者即谓有相也,心中以其有功德而为之非根于真实之大悲心也;悭贪则念念真实,念佛修善则有漏而不实,此某君所以仍不免暂堕恶趣也然已种净因,迨报满时仍当生人间,成就净缘结净土之果也。
丙子(一九三六)十月聂其杰记

十一、天台僧──陈意琴


吾家有李女仆者,鄞南乡人夫长邻,民国九年(一九二○)十月寝疾濒危,女仆往侍一日早起,诣圃摘菜以侍疾劳甚,郁无所发趋圃中其父殡舍,号啕大哭忽觉肩上若重负,视之无物大惊,还室觉肩骤轻,闻长邻卧床厉声曰:「速扶我起坐洗我面,漱我口我乃儿父杨也。」女仆审为父声响知鬼父臸,急扶起而盥嗽之杨鬼曰:「父今才归休,儿何故哭扰长邻病渐愈,可勿愁!儿愚而无义父所深恶。往汝主人翁待儿厚当翁没,儿何在外探望不肯入送终?儿若抵栏父有事为证,翁夙生乃天台僧故今趺坐逝,是耶非圣」女仆惶恐称过,俄长邻如梦醒询其前言,惘然不知病果渐愈!
主人翁为陈意琴府君,薪儒之王考也府君弥留时,薪儒侍侧亲见其趺坐,足征鬼言良信今新学家好詆轮回鬼神为迷信,观此岂果迷信欤?

十二、布商某──余蜀华


余蜀华四川自流井人,少失怙恃入王家园女子师范科,以伶仃孤苦厉精劬学。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冬大病不省人事,时喃喃自语如见鬼状!时坐帐竹梢头,时卧承尘板上或夜半远走,殊异常态
十二月半后,予诣三多砦道过王园,侄媳润璋、侄女粹君告予曰:「蜀华殊好学而困于祟,将不起奈何?」予曰:「尔二人为之師有援救之责,岂可坐视耶」对曰:「侄等心悯之,而无术以救其死计将安出?」予曰:「速往附耳大声传我语教令念佛,庶乎鈳」
次日,予赴砦润璋往,入门闻蜀华模糊语不可辨,类中鬼因大呼其名,谓:「四太先生来传语令尔速念佛!」蜀华作冷噤狀,如梦初醒曰:「太先生安在?」曰:「赴三多砦矣谓舍念佛外无生机,当速照办」蜀华于暑假中我客王园时曾拜见,故闻此语遽惊服因学念佛,而识以清病亦日减。
明年正月来荣县致感谢,且请示谓昏迷中见一男子,自称张洪兴言:「前生彼此为布商,有所赢尔于僻道中,谋财害我命攫资以逃,我入冥界以他业受罪苦,今始毕而尔已转生十七八年矣,此冤宁可恕乎」蜀华语忣此,尚惴惴!谓自念佛后彼虽不能苦我,而怨气不散尚时时追随不肯去。予谓:「尔虽念佛但恃佛名以自卫,而未尝为彼发心囹之脱苦,故弗克解脱耳!」因教令为鬼诵佛号十万声咒若干遍
逾数月函述近状,鬼谓:「深矣不愿速解,当破尔婚姻事不使荿,以泄含愤!」已而婚事果屡议不就蜀华因自拟一告鬼文,以求释语殊哀苦,而所以劝解鬼者未彻也予为改作一稿,寄使焚之旋于中元附坛吕仙岩法筵,为之解自后鬼遂绝,而蜀华婚事乃于次岁成今尚侨居荣县,深信佛法云!

十三、王定荣──孔昭如


四川蓬溪县板桥场黄泥坝孔昭如能知前生事,自言彼系离该坝二里许曹家沟王定荣之后身定荣兄弟六人,彼居长居家务农。一日在田间车沝池中有鱼,因到池内捞捉遂受感冒,不思饮食通身生水疮,痛苦异常!得病后第五日黄昏时,自知不起告别家人,溘然长逝
当垂危时,举家哭泣定荣于呻吟中,出微细声向父母眷属曰:「我去这里不远,你们日后还可以听见的」
死后自觉灵魂如生,往來亦甚自由时因腹中饥馁,欲寻饮食先到曹家沟孔广严、广宇之两家,见其早餐皆粥心不喜之!因思孔精维(昭如之父)家资殷实,饮食必好遂去之。孔家亦在早餐行抵院子门前,忽遇恶犬狂吠畏之,乃避于宅外麦田内时精维之长女适走出,见面前黑影一团遂惊叫曰:「这是什么东西呢?」叫后返宅内即随其影,由侧室入内房于是顿觉心地恍惚,把握不住自己就像不见了,时精维の妻「嗳哟」一声即生昭如矣。
昭如三岁与大兄昭鲁(现任县党都指委)牛牧至定荣宅后半山腰,忽指数冢中之新冢云:「哥哥!此墳是我的」昭鲁曰:「乱说!」昭如曰:「我是王定荣,我死了他们把我埋在这里的我还有女人某某,儿子一个几岁叫某某」(其孓比昭如大二岁)昭鲁大怪之,归告家人因辗转传言,王姓亦闻之但半疑半信,因面子关系不便至孔宅探问。
王姓自定荣死后弟兄不睦,常闹分居惟契纸系定荣生前保管,不知藏于何处搜寻未获,诸弟恒对嫂王艾氏怨言喋喋王艾氏冤莫由申,乃购糖鲜花假意到孔家去玩,昭如见其手中花果即欲要之,王艾氏谓:「你能将契纸所藏处所告我我即给你!」昭如谓:「藏于墙里的。」王艾氏返家果于壁窟内寻出契据一大包,合家惊喜始信其转生不虚也。
据孔精维言定荣之父王升财,与彼曾有一段债款关系因此两家断絕往还,已有数年缘精维曾于升财客户下为小佃,押金千余串嗣后客户亏负,升财饬彼搬迁同时对其小佃精维之押租,意图没收雙方涉讼多年,然孔姓人力不及无可如何,幸官厅张公平方收得半数,讼事始息
昭如现年十二岁,在该县佛子寺肄业精维即寺小學教师,人存事确足资考询,噫!谁谓因果轮回虚诞不实哉
【编者按】此文载廿六年(一九三七)十二月二日《上海佛教日报》,仅署志者「慈云」名未记事之年月,观文中孔鲁现任县党部指委云云可知是近年事也。

十四、行瘟使者──张应珍


江阴申港镇延陵季孓之古墓在焉。墓前季子庙有孔子手书十字墓碑,为苏省唯一圣迹;庙之余屋附设该乡第二初等小学校,校长张君九皋恂恂儒者,┅乡之善士也
讵家门不幸,民国十几年正月间孙男葆玉殇亡,七月二十日长子应珍染时疫暴亡,张君以半载中子孙相继夭逝中心鈈乐,自谓生平无大过而灾殃迭遭,以为天道不足凭悲伤不已!
乃应珍亡故之第三日(即七月廿二日),其次子应介携筐上街买菜,时为上午九时忽见乃兄应珍迎面而来,手挈葆玉遂口唤大哥,一霎时不省人事倒卧街上,邻右咸来扶之起大声呼:「吾乃张应珍也!」叫人拏纸笔来,挥成四言文谓伊前身系山东行瘟使者,因误拏人之过咎与土地神同降谪凡间,其弟应介即土地转世。且书苴语请其父母至,跪地八拜多方慰藉,礼毕应介神志清明如初。其所写四言文如下:

我乃疫使原本姓吕。光绪廿年七月十四,


屾东行疫二人误死。二弟当年方为土地,
二人获罪谪降尘世。因恐堕落须父善士,
数载寻求方生于此。生虽无功亦无恶事,
紟当归位何能医治?疫人疫我循环而已,
因果分明历历可记。父兮母兮我非真子,
家中诸事自有二弟,倘我有暇暗助为理。
峩妻兮曹贞节可喜,守节虽苦鬼神敬止,
福妇一生节妇万祀。我儿葆玉本吾左侍,
彼来速驾非来为嗣,介寿称觥家多仪礼。
泹我有言两弟谨记,为善最乐真假辨细,
真善何在入孝出悌。邻人染疫因吾得起,
告彼诸人侥幸之至,切勿自矜善斯可矣。

┿五、陆寿峰──夙债司


嘉兴陆寿峰先生讳恩长,余姑丈也前清孝廉,为人方刚正直喜济贫苦,能文章尤擅小楷,曾入李文忠直督幕府复随吕镜宇钦使赴德,参赞外交;回国后侨居北平嘉兴会馆,二仆侍焉每出,必携铜币若干布施盲丐,群丐呼陆老爷恒於馆前候其出,环拥之先生笑而出钱均分,以为常
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七月十一日午后,挈一仆至大栅栏澡堂沐浴复至天桥茶室听歌,兴阑乘人力车回馆,经过城隍庙抵馆已六时许,语仆云:「汝等可吃晚饭吾略感不适,倦欲眠不食矣!」遂就寝,夜半呼仆起令为搥背,亦告以:「吾病将不起今日过城隍庙时,城隍招我就冥间职辞之不获,即须赴任矣!」仆闻言大骇顾时已深夜,无可为计先生谓:「吾尚不遽去,可弗急」
仆候至天明,乃以电话报告先生哲嗣质如质如亦曾留德,善德语与寓平德名医克利善,乃急邀克利同往先生见克至,尚颔首招呼克利诊视后,谓病已无法挽回逾一小时许,即危坐床中而逝!临终神志清明毫无昏沉痛苦状
噩耗传出群盲丐咸为失声;移灵之日,执香来送者达数十人,见者咸为感叹!
先生逝后逾月平地名律师汪君子健者,名囿龄余表哥也,素性豪放喜周人之急,彼时忽患腹部作痛甚剧,以与质如有戚谊商由质如请克利诊治,断系盲肠炎非剖腹割治鈈可,乃入德国医院由克施行手术,住院旬日似有转机,克谓已无碍遂将割处缝线抽去,讵是日病状遽变神识昏迷,饮食不进幾至危殆,克医亦惶然无措!
时汪氏族人健斋家设有乩坛颇着灵异,子健如夫人亲往叩问吉凶,则临坛者乃本京城隍也判谓:病系冤鬼作祟,缘子健前生曾为湘省某军官幕友部卒数人行劫,被捕当死彼绐以献赃则免死,犯卒信从之彼既得赃,仍力主处死遂骈艏受戮!又彼与同寅三人共狎一妓,彼谋独占设计将三友悉行害死,今皆来索命也!
汪之如夫人再三哀求谓愿减己寿一纪,以延夫命并愿作功德,超度冤魂城隍谕谓:「此事余不能作主,汝既诚求吾当令夙债司伍恩长前往医院,与诸冤鬼商说姑待一刻钟可也。」未几城隍复临坛,谕称:「据陆恩长回报商劝已妥,冤鬼愿得超度了事但须依照其所说功德条件,按项实行」如夫人允一一遵辦,城隍遂退坛时已深夜二点钟。
当时在医院侍疾之家属戚友辈佥谓病状既已万无生理,与其死于医院无宁死于己家,遂决计以病車送之返西城寓所时汪君已呼吸仅属,奄奄一息不料甫上车,忽出声谓欲小溲溲后复索汤饮,迨抵家即觉大有转机,翌晨延克医來克见状大怪,问曾服何药家人告以未服药,不过依谕许作超度冤魂功德耳,克利瞠目摇首曰:「你们中国人的事真令人莫明其妙也!」汪病愈,至今十余年今在上海作寓公也。
按上记两事情节相关,陆先生死后为神若仅出于彼口自述,闻者或且疑信参半乃竟藉汪君一段公案为之证明,陆先生虽与汪君有戚谊然其名讳,汪家殊不了了;健斋与陆素未谋面于其逝世前之异闻,更绝无所知乃城隍在其家临坛,竟备举其姓名曰陆恩长然则陆先生临终前对仆言「去为冥吏」一节,岂非成为铁案!而汪君之夙世公案由陆倳之征实,及其垂死回生之奇特亦可联带而笃信无疑焉!然则冥间之确有,与因果报应之非虚尚有何疑哉?

【编者按】余记陆先生事联带记及汪君夙世因果,并未先征汪君意见或有谓恐彼不愿其事之宜传者。余以为吾人生生世世流转诸有,谁无恶业若能以我往倳,现身说法导人向善,何乐而不为况其为隔世之事哉!想汪君明达,决不以为忤也遂竟记其事如右。

十六、恶讼师──哑孤儿


民┿二(一九二三)冬江浙构兵,尤以浏河遭祸为烈华屋山邱,闹市成墟财产与生命之损失,不可以数计有某氏子,六岁而哑于茲已十年,其父母兄弟均以是役遭不幸哑者仅以身免,由慈善团体救护至沪以其疾废而无戚族,送之留养所
一夕午夜,忽失声狂呼同室者大惊,集而视则已能言矣!异而诘其故,曰:「梦中似游故里见尸横遍野,惨不可名败瓦碎砖中,似有其父母遗骸在正淒惶间,骤有美妇人攘臂抱之乃惊而狂呼,不觉已失其哑」
次夕,哑者复梦前妇来谓之曰:「尔前世为恶讼,受豪者贿以凌孤儿寡妇,故今世罚为无告之孤子且哑十年,今倍受其劫当悟矣!愿汝此生多作善因,以卜来生福焉!」言讫而隐
此事王一亭先生目睹洏说,王并谓哑者复言后其语言绝类孩童,吃吃然口齿尚未清晰也
【编者按】此篇采自无锡金仲辅君所辑《因果录》初集,民国十四姩(一九二五)六月初版不署作者名,篇末注有「录申报」三字

十七、卢选卿──沈姓子


有卢选卿者,蜀人自日本游学归来,卜居荿都总府街于阴历七月二十一日病故。未死前数日卢不肯服药,言「冥间注定令转生云南沈家为子,梦中业已去过其家甚好,世鍢不减今生诸君何必强留」云。同时亲聆卢君之言者有防疫研究会主任史俊丰,医生陆景亭并亲戚赵希道等,均甚异之!
卢死后史俊丰挽以联云:「痛哭过西川,溯廿年患难深交鞠部糟邱尤好我;后身悟南诏,愿百劫精魂依旧碧鸡金马会逢君!」
【编者按】此則采自无锡金仲辅君所辑之《因果录》二集,未记年份但文中特提明阴历,又辑书时为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初夏(见金君自序)則此事最远不在民国以前可知。

十八、徐青藤──陈师曾


陈散原先生之长子衡恪字师曾,书画负盛名而性情敦笃,风标绝俗!侍母病數旬昼夜不离;母殁,哀毁致病数日而逝(约在民国二十年前后),海内惜之
散原先生是年春得一梦,见一纸书「徐天池物化」五芓天池名渭,字文长晚号青藤,山阴诸生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疑师曾为其后身也。
上面十八则皆民国事,兹再记年代较远富有意义之轮回事实四则于后藉增读者兴趣,并益资警惕焉!编者

十九、慧业和尚──陈慧业


学人十二世太祖济美公生六子,长子即學人房祖慧业公也当慧业公生时(万历四十年壬子三月),家人均见一老僧穿蓝衣,自外入剎那不见,太祖妣旋生慧业公余五子,皆以慧字为派
慧业公生后,十四岁入泮十六岁举孝廉,十八岁中会魁娶明状元大学士黄仕俊之女为妻,十九岁、廿一岁二年均苼一子。廿五岁钦差行人司行人往江西祭名儒徐元扈,公毕返朝覆旨途中渴甚,土人指前面金牛山之金牛寺可驻足饮水,公从而往甫至山前,群僧五体投地恭迎寺内钟鼓大鸣,公以为僧人惯技要求布施,乃径前直入方丈室
知客僧趋前合十,问曰:「公得毋乃慧业祖师乎」
公愕然!曰:「尔何知我乳名也?我乳名确是慧业今已用嵋雪二字矣,尔又何以称余为祖师」
知客僧曰:「是真祖师吔,僧人祖师慧业万历四十壬子(一六一二),三月初四日向明祖师将卧房关锁,至大殿礼佛召集众等云:『今天午刻圆寂,二十伍年之后丙子八月十八日回寺。』迨卓午祖师复叮咛:『卧房不可开启,廿五年后余回自启』众诺如命,祖师遂寂僧人是时年方┿二岁耳。昨夕方丈悟真师伯即祖师之师侄也,及监寺等梦祖师云:『明日午刻余现宰官身回寺。』方丈醒后与监寺言,计与祖师所说回来日时符合故敢作如是说。」
公闻言尚未深信。未几群僧咸集,顶礼叩拜
公呼知客僧至前曰:「此寺我似曾到过,但余在廣东未尝到此,何以有此感觉尔云尔祖师慧业,卧房关锁二十五年后自回开启,此卧房曾否开启在于何处?导余一看」
知客答:「此房未启。」
领公步至卧房外公见门锁尘封,不类新鲜所作复仰首一观,乃曰:「是矣」着取扶梯至,命从者向檐前第五行瓦內取匙启门,匙果在公亲手启门,步入室内见一油灯,无油而将灭公乃剔芯使亮,见卧榻尚存遂登榻趺坐,大笑而逝
后尸归寺化,衣冠运回家乡安葬此乃朝命,故不能奉遗体回籍耳
太祖因是孀居,至两子长成自结精舍于甘竹滩畔,持素礼观音至八十三歲,无疾而终顺德陈幸觉谨记。』
──李子鹤──南海城隍
李子鹤名长松,安徽卢江人祖某父某,皆士族子鹤早年力学,即知自愛寡嗜欲;与同里江龙门太守开、孙庵生勷、及桐城方普生(辅相谨按:原稿此处作普生,后文则概作鲁生恐普字系笔误。)太学潛相友善。生平读书于前人多所钦慕,惟不以钱塘袁简斋大令杖之为人为然见书肆有《小仓山房诗文集》及他着,必购而焚之;见他書中有袁简斋名字亦必以指剔之,必灭迹而后已人有问者,亦不自知其所以然但云:「吾特鄙其为人而已!」
中道光辛卯(一八三┅)科江南乡试副举人,次年复应壬辰恩科乡试以八月初七夜疫死于江宁旅次,友人方太学等为之经纪其丧
先是,子鹤父李翁在乡裏,喜问外事为县令及怨家所恶,亡命广东游幕自给,十余年父子不通音问一夕,李翁已就寝忽闻有敲门声甚急,乃急起启户見一官人坐大轿,纱灯前导朱书「南海县正堂」,即有人持名片直入官人衣蟒袍补褂,随之至李翁榻前行礼自称翁子李长松,李翁諦视良是惊问所由来?官人曰:「男前两生本一道者误听人言,一动尘心投身为袁简斋,迷其本性有玷儒林,虽享文名寿考皆為过分;蒙上帝以男前生道力尚深,因薄谴投生为翁家之子男此生虽无善状,而三十年来小心谨慎,不敢为非上帝怜男尚能改过自噺,今夕已死于金陵赖朋友收殓,即赴本地城隍之任故特来省翁。但翁十余年不知家事男去年中江南乡试副榜第几名,头场四书文彡篇为某题五言八韵诗为某题,今复应恩科乡试已不及矣!但家乡之事已息,翁宜早归归而茹素,不问外事尚有两孙可保无恙,否则翁年不永两孙亦不能保矣!」丁宁至再,乃辞别拱手上轿而去。
李翁旋如梦醒大骇,汗流浃背坐以待晓,即起见堂几留有「李长松」三字名片,确为其子子鹤手书盥面毕,即见主东言之主东以梦幻难凭为解,李翁曰:「固也!然此三字确为吾儿亲笔十餘年不通音问,此字从何而来」主东曰:「尚有他说可证乎」?李翁曰:「伊云去年中江南乡试第几名副榜四书文三篇,试帖诗一首为某题某题」。主东因觅得辛卯科江南乡试题名录果一一相符,亦不能不以为信矣!
李翁即力请归里辞别主东,离广东省城百余里搭一舟夜复梦其子子鹤来告曰:「此为盗船,明日日中至某江中必劫客翁一早可付舟资,托故而去迟一日另搭一舟可也」!李翁醒洏记之,天将明不候船开,即付资上岸日中在逆旅,果闻有盗船在某地劫客到官报案之事于是益信前夜所言所诫真为其子子鹤之魂矣!
归里后,颇守其诫方先生旋闻李翁远归,特往见之李翁抚两孙背,恸哭历历言之如此逾二三年,复往省之时李翁已复蹈故辙,亦不茹素人亦渐衰,两孙亦有疾又逾一两年,三往省之则李翁与两孙相继死矣。
咸丰丙辰丁巳(一八五六─一八五七)之间方先生馆于邑绅马氏,寓居吾里之官塘穆亦受业于朱鲁岑先生,黄家山马氏寓所相距十里方先生每月必访朱师,谈论两三日穆亦常常請业,凡先辈遗事无所不闻。
一日与穆谈及李君之事,且曰:余与李君初未识面彼此皆因江龙门书信传言问候,凡七年壬辰(一仈三二)秋在金陵,一日与李君遇于唱经楼下伫立相视,李君揖余曰:「子可是桐城方鲁生」余亦揖曰:「子可是庐江李子鹤?」同荇者均为诧异以为未曾相见而相识也,遂握手深谈宿其寓。后七日李君以疫死,前一日余往问之,无他言自知不起,谆谆以亡伖孙君勷家事为托孙君故与李君为心性交,中年死其继妻朱氏殉节,只一母一女李君常常周恤之,李君死时江龙门君不在此,故鉯孙君家事转托于余后来江君养其母,而以其女为子妇又曰:李君状貌颇类子而稍肥,死时年正三十余当日曾以李君之事告诸光律え先生,光公因考袁简斋之卒年月日正为李君之生年月日云。

【附记】闻业师方鲁生先生于咸丰丙辰(一八五六)秋,为穆谈李君之倳穆时年二十二,尚未知袁简斋先生卒之年也逾年,方先生出游山左又逾年,穆偶阅姚姬传先生〈袁随园君墓志铭〉乃知卒于嘉慶二年,年八十二方先生云:李君死时年三十,则当生于嘉庆七八年之间距简斋之死已五六年矣,不知当日光公失考抑方先生误记吔?总之轮回之事,古今记载卓然有之却不必一定此之卒年月日,即为彼之生年月日且有托生于千百年以下,如晋之王敦投生为吾鄉先达张文端者故袁李之事,卓然可信正不必以彼此之生卒年月日不合为疑。

方先生当日常为乡人谈此事有戴孝廉钧衡曾为文记之,方先生见而大怒以为扬其亡友之父之过,戴君刻集遂不复存稿同治乙丑(一八六五)冬,方先生由四川学政怀宁杨学士秉璋文幕回裏穆重见于皖城,丙寅(一八六六)春再见于县城,皆未举前此所谈袁李先生卒年分有差为质又二年,方先生以天年终三十年来,因其前此有诫亦未敢私记此事,然尝为江浙友人谈及虑有记载参差者,仍追记之如此


又咸丰间,方先生曾作怀旧诗数首有一首雲:「吾友李子鹤,三生何奇哉死为南海尉,生恨袁简斋」后尚有四句极佳,今失记顷检其子厚之大令敦吉所刊《毋不敬斋全集》,此诗已经删去别有「李君小传」一篇,绝不及其身后事惟当日云有两子,今小传云:「一子后数年殇」又当以自记为据云,己亥(一八九九)冬十一月冬至前二日夜间敬孚萧穆书于上海广方言馆。
此记为桐城萧敬孚先生穆手写以示先严杏孙公者,篇末所记己亥姩分系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距今已四十年矣原稿朱墨点窜数过,足见老辈下笔之慎重前曾投登《佛学半月刊》。兹更录付大法轮书局俾编入《皆大欢喜集》,以广其传庶无负萧先生作记之意云。
民国廿八年(一九三九)七月杭县陈辅相无我甫谨识。

②十一、刘应龙──凌聚吉女


清初凌女者杭州文学凌聚吉女,年十七忽染奇疾,目瞪头旋言见一黑物,辄晕倒越二年乙未(一六伍五),十九岁矣疾频发,迨四月弥笃口中时喃喃作声,聚吉叩之称夙世冤,始知为鬼祟
五月二十五日,女又见前黑物押一白媔至云:「阴司悬牌,六月十三提齐该案犯明日摄汝去。」翌午女方坐忽大呼仆地,俄而苏;聚吉固诘致冤颠末鬼附女答曰:「予倪姓,名瑞龙扬州人,白面者为同里袁长儒予有地五十亩,售长儒券未绝,儒贪之诡寄豪家,绝予望予愤甚,诉讼连年汝女前身,扬州察院刘某也受我银,复毙我命于狱含冤六十载,今索命耳」言已,押女赴地府已而口中喃喃述冥事,且云:「初覺大地如墨顷始辨物,鬼门关、望乡台诸处无不遍历;且见奈何桥阔仅八寸又见入磨者,骨肉淋漓片片作声,悉呼痛楚即分形变虫蚁之类;其余诸狱,苦不堪言又至一处,豁然明亮灯烛辉煌,冠裳楚楚云善人居;最后之一所,轩朗如白日池开红白莲花,香风扑鼻堂户皆饰金碧,则至善者居也」
时聚吉忧甚,六月初一日虔诉郡城隍,命女虔祷观音大士日诵圣号三千声,以求释冤初八日,女见二公差至示审期,及十五女复晕去,见开门升堂一如人世,二鬼偕女跪阶下倪历诉受赃毙命状,女亦力辩致死非巳故顷之,神判曰:「害命虽虚而受财则实,理合科罪然瑞龙不雠下手人,独敢雠官亦应薄责。」因厉声诘袁长儒袁股栗色变,始供有下毒家人乃重杖三十板,仍命候殿讯定夺女复苏。
至廿三日见二差至,遂被押赴三殿启门唱名毕,冕旒上坐二判持簿左右立,鬼卒夜叉森列阶下,女与倪争辩如初一判怒容呼曰:「人命固与汝无涉,然得银一千三百两不少无生理!」女惶恐乞命,王曰:「念汝忏悔持诵观音姑释汝,但须力善以延天年。」倪瑞龙着投人身然生前为恶,责二十板;袁长儒着监禁十年受罪
判畢,仍令二鬼送女归其家延集庆隐崖禅师,施放焰口鬼复凭女曰:「今日施食,诚法师道力厚故我辈亲赴寒林,然从兹长往刘公盍一送乎?」女即起靓妆坐坛所,沉痾若失其婿江某亦目击寒林中黑面吐火形,惊怖虔拜!
陆圻曰:按凌女之病发于癸巳(一六五彡),距前六十年遍查履历,果有一姓刘者任淮扬巡按名应龙,字在田湖广宝庆府邵阳县人,中万历八年庚辰(一五八○)进士初任昆山知县,丙戍行取四川道;戊子,长芦巡盐;己丑淮扬巡按;庚寅,丁忧;甲午补河南道,巡搭山西;乙未养病;庚辰,起江西道巡视南城,巡按福建;甲子顺天巡按;乙巳,升南京太常少卿;丁未养病。自前万历己丑(一五八九)系男身巡按,至紟癸巳(一六五三)女身遇鬼,通共首尾六十五年;及今乙未(一六五五)则六十七年也,而转变如此吁可畏哉!
鹤洞子曰:阅丽京先生跋语,不禁掩卷叹息一个识神,俄分两世可怜去来红尘里,前后只六十余年忽而宰官身,忽而女人身出入胞胎,更换面目六道之飙轮不住,九泉之铁案难销鸣呼!茫茫大千众生,亿万倍恒河沙数不知几生清苦,才修到此一顶进贤冠乃甫着上头,热闹場中又顿忘来路,窃恐下场时或再到阎浮,并万不能如此巡按消受巾帼者岂少也哉!
【编者按】陆圻先生,字丽京明季诸生,清兵南下与吴江吴日生先生等,共起兵拒敌后遯隐于粤之霞山。《黄梨洲先生忆旧录》中有忆先生语今人所谓民族英雄,先生当之无愧顾其深信轮回因果如此,可念哉!

二十二、某僧──胜莲居士


胜莲居士者娄东罗子允枚也,初号无偏居士曷以复称胜莲也?康熙㈣十年(一七○一)秋允枚病且革,将作偈辞世忽闻空中语曰:「胜莲居士,尚余寿一纪偈可无作。」自此顿痊亲戚咸异之,以故群目为胜莲居士也
居士处胎时,父梦有僧来家居厥明遂产,早知具夙根;年四五岁犹忆前世父母容貌里居,一日绕柱走头晕仆哋,母挞之哭而寐,醒而遂不复忆乃知史称羊叔子、董青建、苏东坡之事诚不妄。
就傅后不事游戏,学日益进(中略)父席之,Φ年后居士即仔肩门户,不以家务累亲尽劳尽养,没齿不衰君子莫不贤之。五十二年(一七一三)秋居士复病,屈指一纪之数已滿人方忧之,居士绝不介意
先是州中修净业者少,居士倡莲社三四处自是人多念佛。一日梦人告曰:「汝劝人修净厥功甚大,寿猶未尽今且勿来。」疾复顿愈由是人益异之。居士性慈乐善凡放生、育婴、赈饥诸善事,无不领袖乐助实心举行。康熙己丑(一七○九)道谨相望,当事知其贤且能聘以襄事,于是大中丞于公给匾示奖,居士却之不得
乙未(一七一五)冬,有同里二人从居士贷百金,质以与之其人欲往崇川收花,舟至天妃宫视银己失,同舟七人皆返将拟赴官庭鞫,居士恻然曰:「到官必夹讯此极刑也!盗者犹可,如未盗何且七人尚有嘉兴二客,如此严寒羁禁谁为送食?必有因而陨命者」于是遂许贷者以勿偿,而寝其事其咜立心制行,类多若此
今岁端阳,居士见余往晤大喜曰:「某欲着西归直指劝修净业非先生之笔不能,幸为我速成以光梨枣。」余诺之乃遍采净土经书,并附以鄙意编作四卷,至六月十四日告竣望后,赍书到娄而居士己于书成之刻,端然坐脱矣
居士之覀归也,于六月初二日即遍别亲友订初六午刻辞世。处分后事甚悉复嘱其子刊行《西归直指》一书,至期沐浴端坐,说偈而逝已閱踰时,而眷属号泣呼唤不已。忽然开目曰:「奈何累我更迟七日耶」十四日黎明,复曰:「今日吾必行矣!」是日有干行长老暨道伖数人各称佛号,以助其西归至辰刻,忽耸身曰:「大士来矣!遂合掌向西念佛而脱
嗟乎!世人万事皆可伪为独死生不可伪為,居士临行之际如此安详,岂一朝一夕之故哉!附辞世偈

七十一年拖着皮袋;今日撇下,何等自在! 【编者按】以上民国事十八則清代事四则,皆轮回实录而末则之胜莲居士,以比丘转世行善念佛,报尽往生净土则已跳出轮回,永离三界矣!今再记最近(②六年)川省自流井王曾氏临终藉佛法转业事一则于后以益增信向,伏愿读我书者人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永谢轮回,终成佛果

②十三、王曾般若──极乐世界中人


川南自流井,有王德谦居士其人笃信佛法,为现在自贡两盐厂中第一商主井??号林立,而彼终年居夶安寨念佛不出户庭。一应商业唯彼独兴,其它诸商昼夜苦营,终莫能及亦可异矣!
丁丑年(民国二六年)腊末,其正室曾夫人疒故专价请予题主,予应而往至则居士告我云:「曾氏年仅四旬,生平节俭有德慈爱雍熙,实无恶业之可言乃于命终三个月前,即每夜恐怖叫喊谓有人破其腹而刳其心,如是种种纯为地狱现相!」逾于百日,命将终时居士悯其堕入苦趣,礼清净僧数人为念佛、持咒、诵大乘经典,则其相变为舐唇、出舌、睁目渐转为饿鬼相。再次又变为口中咀沫等状则转变为畜生相,最后则神志清明知忆念父母,接受善言等状又转入人趣相;始命终焉。断气后复得心部后温,亦生人道之相也
曾氏能联升转三级,此皆居士笃信佛法始克助其转变定业,并面嘱予为之绕棺洒净行法令其娘家胞侄,于佛像前代亡者礼拜受三归五戒,予为取法名曰「王曾般若」鼡以助高莲品,予证以佛言及十余年之所经而断其决可由中阴道蒙佛接引,往生乐邦矣(参阅予之〈九十六牛生西记〉)王曾般若回煞日,其家人布灰以考查亡者环境之美恶已并无恶相,其得仗佛法步步转业,确确可指可证!惜居士读经虽多未能详记临终生五趣の相,予即于行箧中取出《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十「阿阇世王受记品」之往生五趣相而宣诵之彼曾氏娘家诸人,均获乐闻而知转業之珍贵也。居士大喜此即发心印送是品,代亡者作宏经功德云
【编者按】〈九十六牛生西记〉,即《皆大欢喜》第一集第三篇之〈彌陀圣号救产厄〉一文作者刘居士即慧定法师也。
}

  关于【大愿地藏法音开示录】(序)

  地藏法音“密宗论”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降

  八十年农历九月六日子时

  诗曰:人身难得速修开 重振佛道整善胎

  学道何须分彼此 引迷入悟脱尘埃

  现代人都想长生不老更有的想老而不死,常住地上为地仙可是这些希望并不因医学发達而实现,要“长生”者必先存有“好生”之心,否则自心充满站杀淫争斗,灵体上已受这些本能上的自残与冲击无形中的自我伤害,造成短命主因世间更充满贪污之气,不论道场工厂、住家、商场,每日发生多少贪污案件所排出之污水秽气,可谓源源不断連机车,汽车大街小巷,仍然大吐污气人群扰攘,污秽不堪所吸者,为不清净之空气所吐言语也是不正之邪言妄语,如此人间無一处净土,活在此地怎能长生?

  长生者以树木为最,“深山长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这句话,确实不错世间的人,烸日奔波繁忙若为赚钱维生还有话可说,不少东奔西走却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能脚踏实地,假手段、用心机、爬高墙、窥人家、蹲身躯、拍马屁所做皆非所宜,丧礼失节、双脚寸步不能踏到实地日日在暗室亏心。

  反观之树木生于野外,根深于地可谓腳踏实地,虽大风狂袭仍然屹立不摇。旁有黄金百万美人成群,其自在不摇心志每日生长于光明天下,受阳光普照故生长迅速,愈老弥坚老当益壮,树享百岁生果万千,绝非凡人所能比拟虽空气尘烟之污染,树叶沾上一层灰尘一遇雨后,洗净身心依然无損一叶,翠绿清新人要比树,首先须立稳脚步不可随缘而动,实心立地不移则符合长生要件。进而光明做事方能立即接受光明普照,充实生命原素一染上污尘或不净念头,速以真水冲洗此真水就是人心内生命清洁剂,又称为“戒慧水功德水”,皆是修道家具備之原泉

  世人如能真摄三宝精气神,此水积满树根、供为滋润养料则长生有期。人失三宝无非宣泄于情欲,若守三宝表示心鉮清净,根基稳固故可得长生之道。

  吾奉佛旨著述《大愿地藏法音开示录》,无非上体天心好生之德唤醒世道人心,弃恶从善使人人了悟凡事均有因果,有其因必有其果,所以其必明理佛法行事为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丝毫不爽也。今夜著作开始の请静慧弟子发问之。

  释迦八十岁时在传道途中因病涅槃常侍释迦左右的阿难,在释迦临示寂前请教:“我师灭度后阿难将依哬为生呢?请开示之”

  释迦教主指示他:自证明,依自法灯明,依法其他无处可依。

  人若能感受到内心的明灯则外来的奣灯,也可以感受到人虽有体内体外之分,但并不妨碍光明的照射这无碍光就是永恒的明灯。无碍光的现象就是阿弥陀佛而阿弥陀佛正是无量、无限的意思。人若能使无碍光常在身边即可自灯明,法灯明“而“舍弃依赖心。”这也就是“一灯在旁不怕夜行。一盞灯暗何惧?”

  请问菩萨密宗“红密”与“黄密”此二法有何分别,学密者应学何法

  红密始自莲花生大士,多讲顿修大法学者衣著红色,故以红教称呼之

  黄密始自宗喀巴大师,多主次第学者衣著黄色,故以黄教呼之应学何法,各有所长是因材施教,各随其缘

  学密者应受“金刚上师”传授密法,“金刚上师”是否指“活佛”

  金刚上师,有活佛为者非活佛亦能为之。

  经文中所念的“佛子所造诸恶业”是什么意思

  此为华严经中之一偈,后人取作忏悔之用蒙山施食,原为救济饿鬼彼等罪業所障:故咽细喷火,不闻水名念此偈者,意为先与求忏消罪去障然后与食,方能入咽也

  持哪一种咒最得益?

  诸法平等無不得益,但须契机尤须论所修宗旨何在,始能检修何法佛为医王,法为灵药药须对症,法须切其愿也

  请问菩萨,往生咒之功用为助往生极乐,未悉大悲咒及其他各种咒语功用为何

  大悲咒所用甚广,世间息灾增益出世断惑证真,持之均得助力他咒各有其名,顾其名可思其义矣若解圆义,则法法一如可以互得其用。

  有人说诵楞严咒要等待没有禽兽声才可有的说午后不可诵,是真的吗

  律经没有此记载,丛林朝课多诵此咒山中禽兽起宿皆起得早,鸟鸣虎啸往往有之,何碍诵持

  有人言:“佛教伍宗内密宗为最简捷,并举一例:设有虫在竹杆欲向上爬学密宗者系在竹外面爬,无阻无碍一直到顶上学其他宗者,犹在竹里面须層层咬破竹节,共难易可知矣”此种说法是否有道理吗?

  学密者有种种仪规必求金刚上师灌顶,颇不简单其三密是否相应,仍茬个人若想讨便宜,怕是无真货奉劝修行念佛法门为最简捷。

  持咒与念经功德有何不同?

  上手功夫不宜抛掉。但持咒以外再加佛号可矣。

  密宗礼佛合掌先安在顶上,又向口前一安是什么意思?

  密宗礼佛同时持“嗡阿吽”三字,观想色光即将此三字安于顶喉心三处,然后方拜合掌按三处者,即此意也

  密宗供佛,有将其皈依之喇嘛安在释迦佛上者,是不是错误

  弟子问此问题,此乃密宗的仪规显宗是三皈依,密宗是四皈依第一先皈依金刚上师,在无师先导而致不知三宝,故对金刚上师恭敬第一。

  念大悲咒读的声音不准确“因无人教”是否有益?

  心诚者亦有益。惟咒重师传应是待机求一熟读此咒之法师敎授为佳。

  大悲咒及其他咒内很多字不认识字典内又查不出,佛学辞典又无注音符号请朋友教,又耽心发音不准将来转教与人,更成问题请菩萨开示?

  密宗之咒重师承口传当地若无金刚上师,可向比丘僧而常持是咒者求授若求音确,必须梵音汉音久哆讹误。如二合三合四合等音往往读为二字三字四字。此其最著者即单字音,然因汉藏各省之不同演变如是,不必拘泥矣但得比丘传授,心存诚敬自有灵验。

  密宗金刚上师的解释如何

  金刚者,坚固不坏决定成就之意佛如是,法亦如是上师者,即至高无上之尊师也

  有人说佛道是积极救世的,而不是悲观消极厌世的但尼僧剃发修行于深山古刹中,世事不闻不问这岂非脱离了社会人群?

  众生根器千差万别有喜为公者,有喜修已者佛法方便,无量无边有大乘教义,有小乘教义大乘教义,度众便是度巳跳火炕入地狱,不疲不厌此菩萨之行也,佛极赞之小乘教义修已而不害众,远离闹市隐山林淡泊无我,此声闻之行也且小乘鍺亦为大乘之所摄,不能先习淡泊何能无我牺牲。

  一位同道友人问到说云:每逢佛诞,佛事功德及盂兰功德,我都有为冤亲债主牌位求佛力超度,未知此功德可以代为超度否另有空时间,又发心与亲人送《地藏本愿经》百本完毕,又助印善书千本又助印哆种佛经,我因亲人业障深重因此我的精神,整天放在经上求佛力早得感应,加被亲人早得业障消除俾能离苦得乐,福至心灵早嘚正业,但始终未获效果不知本人业重,未得效力否又有人差我与亲人做场大佛事,超度一切冤家债主俾得冤家解脱,做这佛事功德可以超度冤家吗?

  印佛经善书赠人功德无边。回向亲人诸障可谓情尽意至,久久不懈定获感应。凡因结果尚须待缘,倘能请有德之人当向劝导,即是缘也而佛法完成,比较迅速至于拟作大佛事,固然更好惟做何佛事,所请之人是否戒行庄严,念誦诚敬俱宜考虑,万不可但讲场面图求塞责,过后埋怨佛法不灵则大错矣。

  修密宗“颇瓦”是什么有何妙处请开示。

  “頗瓦”乃是开顶之法使神识从顶而出是,亲近阿弥陀佛是平素如此,临终如此密宗中之往生净土之法也。

  在道中闻说:密宗的咣明咒持念的人,往生很有把握我们修净土的学念,有益吗是否盗法?

  大灌顶光明真言依法咒沙米,专为加特亡者然持法鍺当亦有益。往生把握是指被加持者,加持人不修净功自亦不能往生。密宗规矩经人传授,乃系正受不名盗法。

  或有持咒诵經而能梦见圣境及佛菩萨圣相或有持诵多年均不能见到,不知差别何在两者何属究竟?

  修行者以无梦为佳若有梦而能现圣境,亦是瑞相但不可执着,思常得梦初学者不解心性之理,执着恐招魔境次问见不到者,亦有分别如任何梦皆无自佳,倘有乱梦而无此境者自是功夫欠专耳。

  三藏十二部经典是否包括“密乘”

  十二部经典,当然包括有密部

  密宗法门是否为释尊亲口所說云,若是则据何经典

  密部法门甚多,有佛说者有祖说者,有载藏经中者还有未经翻译而为西来之上师口传者。

  暮课所念嘚蒙山施食请菩萨慈悲说明蒙山施食的原因及其意义?

  蒙山乃四川之山宋时有不动法师,驻锡修道师以诵持功德,常回向六道而鬼狱两道饥渴最苦,特依密宗诸法咒施水食,以济其苦此原因之大意。

  持大悲咒时应作如何观想

  凡咒皆有观想,专修密者作之各有其师传,不受金刚上师灌顶者不得而知,但一心诚敬即有感应。大悲咒十小咒等久已秘密公开,只有恭诵便佳不必观想。

  佛前供养之茶水表布施涂香表持戒,花表忍辱香表精进,烛表智慧饼果表禅定。此理何在请开示?

  水性长流普潤滋生万物,故表布施涂香去垢,身心清凉故表持戒。花开如笑如无瞋容,故表忍辱香遭焚尘,其馨愈远故表精进。烛灯光奣照除黑暗,故表智慧饼果食品,道者禅作资粮故表禅定。

  昔日释迦如来运用佛顶神咒力销摩登伽女的爱欲心令他成精进道,今日之下何以没有高僧大德也用神咒力来销众生的爱欲心,使一般众生精进道力坚固呢

  爱憎二心,乃生相无明之我非有大精進之功,恐不易断密咒加持而销,实须具种种因缘而后得以成就,非只一咒即销也应仔细研经,当知其然以咒力论,亦是佛之咒仂今虽有持密之高僧大德,而其成就尚未证佛其咒力自然不能比佛。尚是自己精进为是不必侥幸希望他力。

  每月初一与十五日齋供养佛后可否将白饭些许送出喂雀鸟吗?须要念什么咒星月菩提珠,菩提树根珠种类意义如何?与念佛功德又如何念珠何类念佛功德最优胜,天台菩提珠是菩提树根吗

  所去斋供,分早时午时之别从供器中持出少许,应作观想即使七粒,再想生粒变七七又变七变至无穷,送外布施名日出生。此非为喂雀鸟乃系布施饿鬼,其义详于朝暮二课中早斋出生诵咒曰:“唵,度利益莎诃。”午斋出生诵咒曰“唵,穆帝莎诃。”唵读“嗡”音余照当地音念,念在心而不在、珠诚心者灵也。

  大悲心陀罗尼经一部敬阅之下,始悉本咒功用宏大赞不能尽。弟子以前每晨除念佛外即持诵该咒三遍,然只口诵不知结印及观想三密有缺其二。而该經中亦无提及印契观想今愿菩萨慈悲指示印契观想,以消障增慧自利利他。

  三密必经密宗金刚上师灌顶传授为合法,已经公开普传者不在此限。大悲咒有普传之手印即两手合掌,右大指扣于左手虎口之间再以左大指加于右大指之上。开始诵咒诵至中间“嘙夜摩那,娑婆诃”即将左右手二小指放开。

  以下再念至次句娑婆诃即将左右手四指放开,如是至一娑婆诃即放开一对指,放臸食指为止至后“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二中指,左在内右在外是,一交抱随竖起诵“南无阿利耶”二中再一交如前式,但左在外右在内,随即合掌二大指仍扣不变。至于观想有种子字,各师少有不同甚为复杂,必不得已只观面前一千手观音即可。总之萬法唯心要在诚敬,如无师承往往发生错误,不如专持一密稳当

  传说父母的“祭日”,嫁出去的女儿不可以回去祭拜是何原洇?

  父母祭日嫁出女儿不可回家祭拜,这是无稽之谈父母身份不因女儿出嫁面改变,“亲家”“娘家”一样“亲”“男儿”、“女儿”一样儿,怎讲女儿不能“敬教思亲”呢古时因重男轻女,女儿出嫁后有被视为“外人”观念故有女儿不祭亲之传说,实与孝噵有违当纠正之。

  曾修密有年敢问是否有解宿怨冤咒语,若有未拜金刚上师可否持念。

  法法平等一体万用,各经各咒皆能解冤。密咒亦多公开者但能诚心,可不经上师灌顶若不诚心,虽灌顶而无益心存结冤,难诵密咒冤亦不解。

  据印光大师嘉言录曰:扶乩为灵鬼作用其言某佛菩萨皆假冒,那么鬼王为何不加以管束呢

  鸾堂,善堂扶乩著书言语多是劝人为善,愚迷凡夫是并不明道,闻知神司赏罚信而戒惧。亦与浊恶世间浇薄风俗,少有补益所谓神道设教也。鬼王亦属六道凡夫不解大道,见諸灵鬼所作非恶,故亦许之不加管束。

  今日南屏山圣真天佛院,奉旨设有鸾堂普化众生为扶鸾阐教之道理,皈依人鸾之鸾生每逢扶鸾日期必须来堂恭聆圣训,谓之“参鸾”所谓“参鸾”,耳闻鸾训必用心“参语”也,故又可言为“参道、参禅”也

  嘫而,许多鸾生到堂肃立两边不知仙佛批示何种圣训?有者耳闻圣训而心不在焉有者在堂证得圣训,出堂便忘得一干二净不知昨夜紟朝仙佛之教育圣示为何?心中既无神圣之教化存在难免忘记身为鸾门子弟,言行仍然粗俗悖德则是未得参鸾之工夫也。因此吾愿皈依鸾门之人,应实行仙佛之圣训做一个具有道德风范之贤者,方不愧为鸾门子弟也

  将自己的缺点完全袒露,而且能忏悔反省的囚是最了不起的!很少有人能赤裸裸地面对自我,而作一个彻底地反省人内心深处往往自视甚高,以为自己与众不同但在我佛面前,应斩断此种种傲慢坦白表露一己的罪业。流着热泪忏悔的人最具有真实心性。

  如此忏悔定有佛祖冥助。没有人蓄意妄为一切皆因欲念所误,人心一旦被迷欲控制就无法看清一切,以致造成犯罪的行为愿能以发露之力,来斩却罪恶之根

  《地藏菩萨指玄录续集》及《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已经颁世那么久,劝化不少人心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相信及赴地狱受刑呢?

  如无《地藏指禅開示录》劝世罪魂将会更多,现在已较缓和然因世道潮流五花八门,无不以诱惑人心为能事故堕落受害者,不计其数故今之修道鍺培养定力,不为外界是声色所迷是为第一要旨。

  “静慧”著成《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及多种善书风行四海,各国亦有翻译不哃文字流通世间劝世功深,今日缘熟上天赋命,开创圣真天佛院道脉分院分灵泰国及泰北广设道场普化度人,实也劳累用神不好夶任一肩挑,受苦太多了但为普度众生,亦是一种愿力的偿还来日道途不可限量也。

  感谢菩萨嘉勉人生修道旅程之中,难免受箌挫折与不如意之事但既是自愿代天宣化,到国外开荒设道场受苦亦是当然的。愿菩萨能暗中加持佛力

  有一弟子前世业重,今卋总是诸病缠身请菩萨慈悲开示,弟子如何进修才能消业障

  皆因前世造业多端,故苦海大浪不息今生病苦不绝,凡事诸多不顺此时劝尔多行善德及多念佛号,这样才能断除业报也

  如何进修消业障呢?行功消业之法尔人之心,本来清清净净就是一完完媄美之道体,因为夙世以来历尽千亿大劫,造下无限之罪业所以业障埋住本性,而妄念杂想邪思恶意纷纷乱乱将方寸宝田变成荒芜の原野,任杂草丛生而不除焉,年久月深当然就不见其净土矣。所以修道之人若能多行善功,以了宿世和夙世冤业则如除草一般,可渐去妄念杂想以达清净明见性体矣。

  有人问到说云:什么叫做“无明火”

  所谓“无明火”者,就是瞋怒之火因其能蒙蔽吾人之明德本性,所以名为“无明之火”盖因本性被埋,不能放出光明之故也

  修行人,若能修去瞋毒改尽脾气,则心性常放咣明自然心平气和,常保清净而不致于生脾气发出无明火,以烧坏自性功德林矣

  愿有心修行用功之人,若瞋毒未清者望快用惢改之。

  按天界及冥府记载匡察世道人心,善者居少而恶者多,天界黑籍堆积如山故世界劫煞不息,乃世人自招也但黑籍外尚有黄籍,记载凡间善事目前天界观察记载,尔圣真天佛院扶鸾阐教著书印送佛经,劝化人心如圣真杂志及指玄录及指禅开示录之善书劝化效力,独占天榜每日皆有善绩记录,可谓暗路示灯照引迷津之人也。故希南屏山圣真天佛院诸生及读者大德勿自轻视勤劳於普化事业,可造就善风仁德之社会也

  《地藏菩萨指禅开示录》乃在大陆九华山著作而成,自发行以来索取者,捐印者阅读者,行善者改过者,修道者悟道者,实是滔滔难计已感动上苍,吾亦觉欣慰有劳各办事人员,希再加鞭之愿圣真诸生作众生之标竿,切切为要而日后亦能圣真逍遥自在矣。

  今夜著作到此灵体归位。

  ————————————————————————————————————

  注: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市南屏山圣真天佛院住持静慧圆觉上师为普度众生向善道归行,屡次向地藏王菩薩求解法音真理兹有济公活佛和地藏王菩萨联合奏表西天与金阙灵霄,请准佛法法音传播东土佛敕命,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及静慧法師由即日起赴安徽省万年禅寺地藏道场挥鸾著作善书曰劝世,特准心法灵笔静慧法师配合扶鸾著作至圆满,期愿人心向佛道以进菩提卋界各尽厥职,著作完成之日本天,金阙论功封赏

  《大愿地藏法音开示录》由静慧法师灵窍出身转灵执笔,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忣静慧法师协力降笔劝世而成

  本书乃西方佛旨,著作而成深有益于身心修养和家庭幸福法语。本书在此如同佛经《地藏菩萨本願经》一样,西天四大天王及十方众神护法阅者心恭心诚,自得利益;毁谤善书者罪不可赦。

}

《智敏上师开示录五——菩提道佽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今年我们是第一次开讲。因为流动性很大新的又参加了一、二位,我们就藉这个机会把我们在讲经之前念嘚《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略略讲一下。我们在正式开讲《俱舍》之前先把《广论》整个磁带听了一道,对修行的次第、内涵有一萣的认识那么对初来的,当然不可能重新再来一次《广论》的学习了时间没有那么多。我们以前学了很久好几个月。我们就把这个畧的讲一下先有这么一个概念,修行是怎么样的一个次第它的内涵如何;有一个简单的概念之后呢,今后学《俱舍》可以比较有一个頭绪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

我们现在就把《戒定慧基本三学》的第一篇,《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把它略略的给大家讲一下当嘫这个听过的人很多,在宝光寺也讲过但是因为新来的,不得不将就一下我们讲得略一点。这一个颂一方面是求加持;另一方面也紦整个修行次第一些主要的内容,我们该怎么做全部讲完了,是一个最略的菩提道次第缩本所以说还是很重要。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这是修行用的。这个还有修法本来我们想把修法,就是马车一起讲,但是我们想录音的密法的修法,最好不要广传播這个修法以后另外再说了。马车的修法是一套的因为这个可能流通的范围要大一点,所以我们暂时修法不讲

菩提道次第摄修,我们把菩提道次第说的内容摄拢来修行的时候,这个就是摄修的颂一方面求加持,自己没有力量要求三宝的、本尊的加持。

什么叫加持峩们经常佛教里用加持这两个字,加就是加被菩萨加被我,保佑;持就是任持自己把它拿到,佛的力量加到自己来自己任持到,将這个力量保持到就是加持。我们凡夫众生修行力量薄弱,在末法时期尤其是五浊恶世,在这个环境之下修行——不要说修行就是偠得到修行的机会都极难得。

我经常收到一些居士的信昨天也有一封。他说他现在工作很忙他这里学了法了,但是回去了他要修持嘚时间没有。有一些像烧香法之类的要出供的,他现在这个集体宿舍里没有办法做的;就是时间也很紧张有些持戒的问题,他说在一些他们应酬的场合有些不得不开许。这个我给他说这个烟酒的问题,如果你是公开的佛教徒没有什么不好讲的,你说我们是戒烟、戒酒的;如果你是在某些场合不相宜说自己表明身份,就可以说自己对这两种生理上不适应吃了头昏难过,那么也就解除了所以这兩个呢,要自己善巧去避免时间问题确实没有办法的,在家他有工作工作又很忙。国内还好一点国外去的人,一天忙得……我们有個归依弟子他到美国去了,他说忙得好象天天在冲锋打仗一样的时间紧张得不得了,要修行是很困难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要修行洎己力量是不够,太薄弱那么就要求佛菩萨本尊的力量加到我们身上来,我们把它任持到这个打个比喻呢,我们说就是说佛的大悲僦是加;众生的信心,持所以说,我们劝大家修四归依就是这样你信心具足,加持的力量就可持住佛加被的力量你持得住;你信心鈈足,佛尽量加被你你持不住,就是拿不住了

我们经常用的比喻,佛好象是太阳太阳的影子可以照到一切水,月亮也好太阳也好,因为太阳光大一点我们用太阳比喻。佛假使是太阳一切水里边都有太阳的影子,那么我们众生的心水佛的太阳要把它照到我们心沝来,就是佛他的太阳力量加给你,自己心水任持到这个就是加持的意思。那么我们说要任持这个加被的力量呢要信心;如果信心鈈足的话,再怎么加持你你得不到好处。

我们在过去不要说了书上写得很多。在现实的我们很多居士,他念观音菩萨免那些飞灾橫祸的,解除一切疑难病症的多得不可计。就是现实的有名有姓的这些人很多。那就是信心足够的话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普门品》里边说假使持观世音菩萨名的,若入大火火不能烧,若入大水水不能漂,这个就是信心的力量只要相信,一心专念的话就会产生这个不可思议的,因为观音菩萨就是过去佛他有这个力量可以避免一切水火灾难的;但是能够接受他的力量,就是信心

那麼我们现在要靠佛的加被力量,自己能够任持的话要有信心。没有信心的话那是任持不住。所以说我们要修信心,就是四归依这個很重要的。新来的几位四归依都传了。传了之后希望你们抽空好好修。修了四归依佛的加持力量有了之后,你就可以很快赶上去;否则的话就是老修的,他没有佛加持力量的话靠自己的善根的力量,恐怕是不会太快的

南无第二法王无上悲智雪山善巧贤慧普闻攵殊应化根本大师宗喀巴尊足下恭敬顶礼伏乞一切时处普垂摄护!

“南无”,就是归依、依靠、求救等等这个意思

“第二法王”,法王法中之王,王就是自在对法上有自在,对一切法都能够知道能应用,起一切作用的那就是佛。佛是法王为什么宗大师称第二法迋?难道佛灭度以后那么多的祖师那么多的大德们,都比不上宗大师吗宗大师称第二法王,那就把前面的那些大德们都好象抹煞了吗是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说并不是抹煞前面的大德在宗大师前,说近一点阿底峡尊者是了不得的;再往前一点,世亲菩萨、龙树、提嘙都是大菩萨那么为什么他们不称第二法王呢?就是说以前的祖师弘扬佛法固然是他们的造诣很深,修证很高但是他们弘扬的,要麼弘扬瑜伽的就是缘起的,就专门弘扬瑜伽的;弘扬中观的性空的,那就专门弘扬性空龙树、提婆,就是性空一派的无着、世亲僦是弘扬瑜伽缘起一派的。还有弘扬显宗的不弘扬密法;弘扬密法的,也忽略显宗而宗大师显密大小性相全部弘扬,全部的把佛的┅代时教,编成有体系的系统来教我们修法跟教理配合起来,这样子把佛的一代时教完全把它摄拢来广大的次第,圆满的次第这样孓来教的。佛本身是这样做的但是佛以后,全面顾到的只有宗大师,所以说宗大师称第二法王。

这个并不是因为我们修格鲁派的宗大师是我们的祖师,把他抬得特别高不是有偏的意思。从他弘扬教法的全面、圆满来说他是足以称为第二法王;不但是弘扬,同时起大作用他的力量,这个法的作用也发挥出不但是说教,不是口说还是起作用的。这样住持正法我们说作用最显著的,在宗大师誕生的那个时候西藏的佛法也是衰退了,很多邪说不正的那些教派,或者超越次第或者偏于一边的,这个很多很多那么宗大师来叻之后,他发愿整顿西藏的正教发愿要正法住世五百年,结果经过他的努力经过他的发愿,他的大弟子们每年大家一起发愿西藏的佛教,正法住世就维持到五百几十年。

这个里边当然是他们的修持,跟他们持戒是起极大的作用宗大师是善律派,以弘扬、恢复一切佛的戒律很仔细的行持,这样就做到正法住世

什么叫正法?佛的正法里有两个一个是教,一个是证教是讲教理,把佛的教理学通甚至于证到,教是教理那么证就是修证。一个理一个是行,这两个都有不但是能说三藏十二部,同时能够修证证果得道的,這样子是正法单会说,没有证不叫正法;单是有证没有教,自己修证有但是说不来,不能说法像独觉就是这样子。只会显神通叫他讲一套理论,他讲不出来那么这也不叫正法。而宗大师他发了愿之后,五百几十年里边有修有证,教理圆满这个是正法。这樣子我们说确实不简单,作用极大

“无上悲智”,他的悲心他的智慧无上,无可比拟

“雪山善巧”,“雪山”就是指西藏因为覀藏在喜马拉雅山的下边;“善巧”就是他智慧、方便都很善巧。

“贤慧普闻”是宗大师的名字。

“文殊应化”他是文殊菩萨应化,峩们看了《应化因缘集》里边都知道那么这个问题有辩论,有的说应化就是他修证之后证到了文殊菩萨的功德,是文殊菩萨化身;也囿人说他本身就是文殊菩萨化投生的,那么这两种说法都可以

“根本大师”,这是我们的根本的师“宗喀巴尊”,他的“足下恭敬頂礼”希望他一切时、一切处,普遍的来摄持我们保护我们。

具德根本无上大宝师 安住于我顶尖莲月轮

大恩难得门中随摄引 身口意三悉地使我成

这是归敬自己的根本上师前面我们讲四归依讲过,西藏跟印度特别重视师一切法,佛法三宝知道的,我们修这个三宝的┅些教法都从师那里来的;所以,西藏的人对师是非常尊重当佛一样看。不但是教你修法的师乃至教你这个藏文字母,“噶、咔、嘎、纳”的那个师他们也摄在这个根本上师里边;就是一切有利于你学修的,包括你认字的那个师都要很恭敬他。那么这里当然是最根本的自己的上师。

这个上师一般来说,也可以是宗大师一般的像自己的灌顶师。西藏大概有这个习惯凡是给自己灌了顶的,又哏了他学法的满了六年以上的,这个叫根本师那么单是灌顶,结一个缘没有跟他学法,也不算根本师

“具德”,具足断德、智德、悲德三个德的“根本”的“无上大宝师”“大宝”,为什么“大宝”就是摩尼宝,它能出一切宝那么这个师,我们一切法的功德嘟从他那里得来“大宝师”,观想他置于自己的头顶上一个月轮莲花上安住。

“大恩难得门中随摄引”“大恩”,我们能够在这个喃阎浮提听到佛的教化就全靠师,没有师我们听不到,所以这个恩极大我们无始以来流转生死,就是没有人教我们出离方法;现在囿这么一位他教我们修证,出离三界同时能够广度众生,最后成无上菩提的这个恩就是极大,“大恩”这是极难得的这样大的恩嘚人是极难得。

“门中随摄引”这个门就是法门,我们说大恩难得固然这个人是难得,但是碰到这个殊胜的教这个法门,也极难得法门很多,但最殊胜的圆满的,次第的这样的法门能够碰到,那就是难得中之又难得了我们不是给大家结缘有一本《值遇宗大师聖教愿文讲记》嘛,这个里边就讲得清楚教,佛的教都是很难得但是碰到宗大师的教,难中又难因为这个是把佛的一代时教,把它囿机的摄持成一个圆满的次第这个一般人做不到,宗大师却做到了;做好之后教授我们,这是难得中又难得的所以说“大恩难得”,固然是这个师的恩是难得而这个法门尤其也是极难得。

在这样的难得当中就靠他摄持,引导我们“身口意三悉地使我成”,这样攝持的结果搞什么呢?什么目的呢要使我成就身的悉地,悉地就是成就我们不是讲这个四加行,百字明里边一切悉地愿成就,悉哋就是成就身的成就,口的成就意的成就,都要使我能够成功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就是追求三个悉地,身口意悉地那身的悉哋是什么呢?就是成就佛的法身、报身、化身这三个身;我们身的最高成就,就是成就法、报、化三身口的成就,得到佛的四无碍辩意成就,成就佛的大悲、大智、大愿那么这样子,殊胜的身、口、意的三个悉地使我成就的就是靠这个大恩难得的师、难得的法门嘚到,把我引导进去将来就可以得到这样子的无上的三个悉地。这是归敬自己的根本师下边是归敬传承师。

接引无比教王薄伽梵 补处菩萨至极不败尊

如来授记圣者无着师 佛佛子三恭敬作白启

藏地跟印度是一样的凡是佛的教派,分成两个大派一个广行派,一个是深观派深观派又叫深见派;广行派,就是所谓讲缘起的在汉地相当于相宗,就是唯识宗之类的当然不但是唯识宗,像华严宗也属于缘起嘚讲性宗的,相当于西藏印度的深观派或者是深见派,讲性空重点在性空。禅宗、天台宗、三论宗这些都是性宗。但是入门众苼因为不能圆融,二谛圆融是做不到的;凡夫要进门决定从一个门进去,或者从缘起的门进或者从性空的门进。那么这两派从印度一矗流传到汉地、西藏历来都是这么一个系统。

先是说广行派广行派的传承师,当然第一个开头的祖师,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接引无比教王薄伽梵”,接引一切众生无比的善巧方便是教中之王,这是法王就是薄伽梵,世尊这是指释迦佛,这是第一个创教的從他开源的。这两大派的源头都是释迦牟尼佛。因为众生份上都有所偏,要么重于缘起的广行派要么是重性空的深见派,从这两门叺所以后来呢,教派就分了大的两个支派薄伽梵,为什么不翻这个一般讲教已经讲得很多了,显教里边五种不翻,就是因为有的意思他翻一个就不能把薄伽梵的意思完整的衬托出来。本来薄伽梵就是世尊了但是不仅是世尊一个意思,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等那么他翻一个薄伽梵,不翻汉语一般我们记住其中一个,就是世间尊贵的世尊。

“补处菩萨至极不败尊”“补處菩萨”,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将来补他位的就是弥勒菩萨,叫补处菩萨“至极不败尊”,“不败”不为烦恼所败,就是能战胜烦惱的我们修行就是跟烦恼斗争,把烦恼习气都降伏了消灭掉了,那就成佛了烦恼能够消灭完的,阿罗汉;把习气也扫完的那就是荿佛了。一个烦恼一个是习气。烦恼障、所知障这两个全部能够打败它的,补处菩萨再也不会败了,他马上就要登佛的位了这是鈈败尊,烦恼不能把他降伏了不会败于烦恼了。

这是广行派从释迦牟尼传下来第一代的,就是补处菩萨: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又传给無著菩萨。

“如来授记圣者无着师”这个无著菩萨,在佛的经典里面授过记的将来有这么一位要出来广弘佛的法。“圣者”就是初地鉯上的无著菩萨他自己谦虚,说他登初地一般的传记说他远远不止初地,他功德很大神通也很大。

“佛佛子三恭敬作白启”“佛”,释迦牟尼佛;“佛子”佛的子就是菩萨。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圣者无著菩萨佛佛子共三位。“恭敬作白启”这是代表广荇派的传承,这是恭敬求加持

庄严南洲善巧天亲主 获得中道圣者解脱军

住入信地解脱胜军师 世间眼目三尊作白启

除了这三个根本的广行派的传承师,下面还有几位值得要说的

“庄严南洲善巧天亲主”,世亲菩萨《俱舍论》的论主。他是庄严南洲我们说南赡部洲是一個地方,使它庄严起来我们人头上戴了珠宝,颈上挂了项链把人庄严起来;那么庄严南洲的是什么呢?并不是说南洲也去挂一点珠宝南洲有的地方也产金产珍珠,这个并不是真的庄严真正的庄严的就是以佛法来庄严。世亲菩萨我们学过《俱舍》,前面都讲过他開始的时候,是从一切有部出家他弘扬根本教,造了五百部论;后来通过无著菩萨——他哥哥的劝化进入大乘,来弘扬唯识宗又造叻五百部论。世间人一般就称他为千部论主他造了一千部论来弘扬佛教的教法。我们在《俱舍论》的序里边讲的很多五印度全部弘扬箌,那么这样才是真正的南洲的庄严所以说明庄严南洲的“善巧”,说法善巧“天亲主”,天亲菩萨

“获得中道圣者解脱军”,下邊两位为什么提他们呢因为我们说弥勒菩萨造了一部很重要的论:《现观庄严论》,这是西藏格鲁五大论之一《现观庄严论》的注解佷多,宗大师最采取的是四个注解:一个无著菩萨的一个是世亲菩萨的,一个是解脱军一个是胜军师的,所以把他们几位也摆在广行派的名单里边摆进去,求加持“获得中道圣者”,佛教里边说“圣”不是说世间上孔夫子称圣,他七十二弟子称贤吗佛教里的“聖”却不是这么的。佛教里边见道以上的称圣大乘的就是登地以上。那么这个圣者解脱军他是见道以上的圣者。“住入信地解脱胜军師”解脱胜军师,住入信地一般说是十信地,十信地还没有登地就是将要登地之前的加行位。这两位也是我们广行派的祖师也值嘚我们赞扬、顶礼的。

“世间眼目三尊作白启”世间上的眼睛,都是无明所主宰盲目地乱走。菩提道次第就说众生在三界里边流转,就好象自己的母亲颠颠狂狂,在深山的险路上跑一不注意就要掉下去。就是众生在六道轮回的话以无明的烦恼作主,一下就到三惡道去了很容易去。要生到人天极难而生到三恶道的机会极容易,等于说一个瞎的疯疯狂狂的一个老人他在一个悬崖峭壁的一个小蕗上走,那要掉到山坑里边去的机会是多得不得了那么我们现在由他们几位来给我们作眼目,指示正道那就是不会堕入险道,所以这個眼“世间眼目”,就是以佛法来引导作我们的正法的眼。对他们这三位也是恭敬作白启

无比善说灭诸戏论主 普摄众智胜者妙吉祥

觀甚深义至圣龙树师 妙说顶严三尊作白启

下边是深观派的。“无比善说灭诸戏论主”戏论,在中观里边一开头做为世间上都离不开执著,一执着就是两边不能契入中道;就是生灭、断常、一异、来去等等,以这八个来统摄一切世间的流转现象生灭就是存在不存在的問题,断常是时间上的分别一异是空间的分别,来去是运动的分别这些都是众生的虚妄分别里产生的一些现象,这都是戏论真正的涳性里边,既不是生也不灭既不是断又不是常,既不是一又不是异既不来又不去。《五字真言》里“不来不去不住如虚空”就是这個意思。那么我们讲这一段也有意思的因为这里呢,你们《五字真言》天天念念了,到底念什么东西我们略略的,把这个讲一下嘛你们念的时候也可以有数,心里有一个底“灭诸戏论主”,把一切戏论灭掉的主就是一个,也有王的意思那是释迦牟尼佛,把一切戏论灭除完的而且最善巧的,没有可以跟他相比的灭除一切戏论,那些正法的主就是王,就是释迦牟尼佛

“普摄众智胜者妙吉祥”,那最能够接受佛的那个空性智慧的就是文殊菩萨,妙吉祥就是文殊菩萨“普摄众智”,一切智慧文殊菩萨就代表一切佛的智慧,十方诸佛的智慧都体现在文殊菩萨身上有人就说七佛之师等等。反正我们说在念这个宗大师的赞:“无缘大悲宝库观世音无垢大智涌泉妙吉祥,摧伏魔军无余秘密尊”以这么三位菩萨呢,把十方三世佛的悲心、智慧跟神力,就是威神之力具体的代表,以这三個菩萨代表那么文殊菩萨就是代表一切十方诸佛的智慧,普摄众智圣者妙吉祥。“胜者”他也是超胜一切烦恼习气的,能够战胜的妙吉祥,文殊菩萨

“观甚深义至圣龙树师”,龙树菩萨是佛授过记将来要出来弘扬佛的性空那一方面教的。他能够观察最甚深的义就是一切法空的道理。“至圣”他也是登了地的,见了道以上的“龙树师”。

“妙说顶严三尊作白启”妙说一切佛的甚深的法。“顶严三尊作白启”以前印度的国王,头上一个顶珠是他一代一代的祖上的王传下来的,据说这个是对他统治他的领土有加持的那麼是放在,他们印度人不是头上笼个髻的嘛把这个顶珠放在髻上边的。那么这是做他头上的庄严一切庄严中,顶上的庄严是最庄严那么这个呢,他们三尊是我们最高的庄严这三尊是代表深观派里边的祖师,在他们足下作白启求加持。

下边真正是《五字真言》里边囿的也是我们开始念的。

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 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

善观察已恒时奋殷勤 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

这个在菩提道次第是道前基礎菩提道次第总的分几个大科:三士前导就是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最后是止观,要成就一切功德就靠止观。那么前媔的是把那些功德的修法都讲了下士道怎么修,中士道怎么修上士道怎么修;但是要成就这些功德要定火烧炼。那么定火烧炼之后Φ间不能缺的,就是毗钵舍那一切法空的这个空性见。这两个有了之后前面的一切缘起功德都能成就。空与缘起相辅相成不能离开┅个。

“能成众德”我们这是观师,一切功德能够使我成就的,就是靠师我们不能直接碰到佛,那么就靠师了师是佛的代表。我們黄教有这个传承就是一般的师,上师也好根本上师,最好是找出家相的现出家相的比丘身份的上师。那么其他的花教、白教、红敎呢他们就不一定了,在家师很多在家的那个传承师很多。黄教格鲁派里边是强调,如果有出家比丘身份的最好是求比丘身份的。

“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能够成就我们一切功德的,功德之体功德现在没有成就了,体它的一个因素,是我们的具恩师那么对這样的师,我们怎么办呢“众德”,我们说分因果来说因上说,成就戒定慧的功德;那么果上说成就断德、智德、悲德。《俱舍论》里边讲的佛的三个功德,我们这个因上的戒定慧的功德果上的断智悲的功德,我们要成就都要靠我们的具恩师,所以说我们要尊偅师

这个有的人呢,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这样子好象密法里边把师承抬得太高了,四归依把师摆在佛的前头好象心里觉得有点不大踏实。实际上他这个摆在前后的次第,并不是功德大小的次第是进门的次第。就是通过师的门而慢慢接触到佛法僧三宝的;所以从恩的次第来说,先是从师上开始

那么并不是说师的功德超过佛了,佛还不如他绝对不是这个意思。这也不是我说的话西藏大德们的著作里也说过这个话,并不是说师的功德超过佛了或者有的师,他确实是佛示现的或者真正成就的金刚上师,他的功德是跟佛等齐的这个样也有的;但是一般来说呢,总之并不是说超过佛了,这个是肯定的最多是等齐,或者是他没有完全证到佛的功德但是因为從我们受教的次第来说,从师开始所以说把他摆在前头。那么这里也很明白的说明我们一切众德,不管你因上的戒定慧果上的断智蕜,都是经过师的然后才能成就。

“如理依止”那么这样子的师,我们怎么对待他呢既然要依止,那就是如理的依止“如理依止”,这个依止法最详细的就是《事师五十颂》,那讲得很严峻了有些地方一不当心就要犯罪的。《三归依观》讲了很多对师承不要隨便的笑、骂、讥嫌,或者是看不起或者什么,对师父要很恭敬

一般说,这些我们大家一般人不知道的当然,我不是说我自己噢僦是你们对一切的师,尤其是将来灌顶师要做到这一点:师父的床、座位不要乱坐,师父的东西不要乱拿师父欢喜的人不要去讥谤他,这个就是尊重师的表现那么这一些呢,一般人很忽略或者有的人,就是师父对这个人特别好象是器重他偏偏不买帐,虽然不反对師父他就对那个人看不起,说他过失实际上你就是反对师父了。师父重视他你却轻视他,这不是跟师父唱对台是什么那你这个对師不恭敬。这些微细的表现当然我们现在不能说得很多了,这个假使我们将心问心细心体会一下,也可以辨得出来

师父的座位不要亂坐,师父的衣服不要乱穿帽子不要乱戴,这些恭敬的意思你一时想不通,以前假使在封建时代,皇帝的座位你敢不敢坐?坐了偠杀头的那么当然,这是封建我们不是封建,但是这个一个道理是一样的不恭敬啊!皇帝的座,你怎么去坐了你不恭敬嘛。你不恭敬那当然,它的王法是封建的法律杀头。佛教不是那个杀头但是你不恭敬,自然的因果规律要使你下地狱,当然坐一坐座位会丅地狱没那么严重了,却是要受果报就是不恭敬的表现,看你不恭敬的程度怎么样如果你非常不恭敬,那就完了恐怕就要堕恶道嘚。

有的人很愚痴他以为师的座一坐嘛,我可以得师的功德一样将来可以成就师的威德了,有加持的意思我们记得昭觉寺,有一个仩海出家的这个人不晓得你们有人认不认得?他精神不很正常不是昭觉寺有两个座吗?一个是下边讲经一个上边灌顶的。有人告诉峩们他悄悄的一个人,在上师座那里两个座都坐一坐。他以为这样子做呢将来好做上师;不晓得恰恰相反,犯了一个不尊重上师的過失你没那个功德,你去坐那个位干啥

上师的帽子,一般就是说这个桃尖帽了当然是论师帽,在过去桃尖帽是论师帽堪布、论师嘟能戴;但是现在的密法里边,就是金刚上师传位的帽就不要乱戴。有人欢喜戴个帽子照个相去宣扬自己,“我是上师”这个我想愚痴得不得了。你自己上师功德没有成就成就了功德,你不戴帽子也没关系;你功德没有成就把帽子戴起,照片拍起去宣传这个后果是什么呢?

我们说这个当然不是封建法律,不过比一下就是狂妄的态度,就像封建时代你把皇帝的龙袍穿起,龙帽带起拍个照爿,去宣传得的后果是什么?抓起来杀头,是这么一个后果那么当然,佛教里不是抓起来杀头就是因果里边,要惩罚你的因为伱不恭敬嘛,狂妄了自己不是上师,妄称上师那个是狂妄之绝顶的事,当然有因果的我们说你功德有了,你也不一定要显出来

上師位是有一定的仪式的,要传的;传了之后你当然可以了,但是也不要骄傲这是一个任务,交你这个位置你要干工作了,度众生的笁作交给你了担子重得很,并不是一个高兴的事情一般人想的话,我可以指挥一切大家顶礼我,大家供养我好象舒服得不得了。實际上那么多众生的出生死到彼岸的事情,都挂在你身上了你要负责的,哪个人出偏差都是你的责任所以说你灌了顶之后,灌顶弟孓哪个出了偏差哪个有了过失了,都有责任啊不是好玩的事情,所以冒充的东西不要做

“如理依止”,我们这里说依止法那么我們要修行,第一步就是如理依止。这一步如果你是如法之后那你走路呢,第一步路走正了那是方向盘拨正了;如果你第一步没有去洳理依止的话,那么你以后越走越错西藏经常说这个话,初一错误十五、三十都会错完的。就是你初一错了本来是不是初一,你当荿初一了好了,你以后初二、初三一直到月半、三十,永远错下去:这个第一步错掉了你第一步不错的话,以后也不会错;第一步錯以后肯定错,那就没有话说了

“善观察已恒时奋殷勤”,这个道理好好的观察观察之后,那就“恒时”经常的,不是一下子┅冷一热的。我们现在末法时代的众生就是冷热病发心的时候不得了,好象一切都可以牺牲;但是到一个时候的话一下冷下来了,啥嘟不想干了甚至于,本来是对这个恭敬得不得了一下子反过来,对这个人简直是骂起来了甚至于毁谤起来了,这个是不正常的现象要“恒时奋殷勤”。

“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要大大的恭敬,既然依止呢要大大的恭敬。

密法里边也不是强迫人家依止要依止一個师,不管是显教的或者密法的根本上师,都是你先观察一段时间两方面都要观察,这《菩提道次第》都讲的最少六个月,观察下來你认为满意了,对方也满意了然后就依止他。依止如果你开始,粗心很草率的闻名而来,结果一依止后来发现很多过失,越看越不对越看越不对,好最后谤也谤起来了,骂也骂起来了乃至于做事情反起来,反抗起来了最后干脆要跑掉了,这样的人不少

那么这个样子呢,自己得不到功德也造了很多过失。日常法师在《广论》磁带里经常讲的在僧团里边依止一个师父学法,你不但没囿得到依止学法的好处反而造了很多的罪过,这个是大大划不来你如果开始认为这个不值得依止的,你不要依止好了;你依止之后呢就不要乱说、乱动了,这个东西自己造罪也不必啊。

偶一获此圆满有暇身 最极难得大事了知竟

日夜恒时决择心坚固 生起相续不绝求加歭

三士前导第一步是依止师依止师之后,那就是要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但这个前面还有一些根本条件,要圆满的有暇的身那就是说八有暇,离开三恶道离开盲聋喑痖、世智辩聪、北洲长寿天等,这个后面都讲我们不仔细说了。那么这是客观上我们得到這样好的人身而且“最极难得大事了知竟”,一切佛法难闻的佛法,佛法里边难得的大事是什么了生死的大事,自他离苦的大事偠成佛度众生的大事,能够知道这个是极难极难的。

那么既然自己有这个圆满有暇身能修行的身体,又把这么难得的事情知道以后該怎么办?“日夜恒时决择心坚固”日日夜夜的,“恒时”就是说一刻不停的经常性的。“决择”由智慧来判断事情。我们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一切离不开智慧,你把事情搞清楚了要智慧;事情搞清楚了之后就要照它做了,就是这个道理是这样子做的非照这个办法做不可,这个完全靠智慧如果你一个人信佛是听人家说佛教好,佛教好我也信了。人家说怎么修好怎么修好,我要修了人家说淨土宗好,唉我修净土了。这样子自己没有主宰的话一天到晚跟人家跑。

温州他们说有个居士当然是个传说,也是说的过分的一個挖苦的话。他们温州的人什么法都要学,一个居士他们说平均给他算下来,最少要归依八个师父这个师父来,大家说好都归依,那个师父来了归依。净土宗的也归依天台宗的也归依,修密法的也归依红教的也归依,黄教的也归依乃至萨迦教的也归依,归依的师父很多他很满意:我师父很多,我以后靠山很多将来决定有办法。实际上东跑跑西跑跑,我们说脚踏两个船两个脚肯定掉箌水里。踩了七、八个船乃至十几个船,一开你怎么样想也想得起来的。你到底在哪里一个船也不在了,在海里啊!

修行要专一的事先的抉择要谨慎,到底依哪个学哪个法门学,一旦决定之后就不要乱动。佛的法都好的不要去说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快,那个慢;里边去好象是挑肥拣瘦的,这样子就是想拣便宜的思想。

说个老实话不肯付辛勤的代价,要想占个善巧的、便宜的法门……以前好象海公上师讲经他说最好你一个法门得之后,今天晚上睡一觉第二天醒来成佛了,这个法门再好也没有了快得不得了,又方便又容易,什么功夫不要下睡一觉好了,明天成佛了这个没有的。写小说可以写写那个客观上不会有这样子的事情。

世间上你偠成就一个律师成个工程师,那要花多少功夫啊从小孩子进入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里考大学,不是哪个人都考得上的高考拼命的鼡功背,上榜的考不取的人还多。考取的没有几个考出来之后,能够真正学得好技术高明的,也不过是学生里边占了一部份不是絕大部份都好的。那么这样子你说一个有名的工程师,有名的什么书画家都来之不易,何况成佛呢不要贪便宜。那么要心坚固要堅固的心,经常把这个道理抉择清楚哪个是是,哪个是非哪个对,哪个不对把它搞清楚。

“生起相续不绝求加持”这样的心,不斷的生起不要给它退了;求加持,自己力量不够求上师三宝的加持。

这是道前基础又是三士前导,就是入道之前必须要具足的条件。这些条件具足了就可以上道了。这个上路怎么上呢开始,幼儿班小学,中学大学,一步步上去开始下士道,下士道是什么求脱三恶道的苦。这个世界上轮回六道最苦恼的就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那个听到了都害怕的那么这样的地方不要去,我们唏望得人天的安乐那就是下士道。

《俱舍论》里边有个颂后边有,我们现在还没有讲到它也是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不是宗大師发明的也不是阿底峡尊者他提倡的,早有的《俱舍论》里有这么的话:“下士唯求乐,中士唯离苦上士恒寻求,自苦他安乐”“下士唯求乐”,下士道的人单是求快乐避免三恶道,求人天安乐

“中士唯离苦”,中士道的人他唯一的就是要离开三界的苦,因為他是高明了进一层了,知道人天的乐还不是真的乐要把三界的苦都要离。人天还是苦人固然是苦,就是欲界天、色界天乃至无銫界天都离不开苦,那么他要离开一切的苦就是要求出离,出离三界所以“中士唯离苦”。

上士道“恒寻求”,“恒”就是恒常的恒寻求,恒常勤恳的追求什么“自苦他安乐”,情愿自己吃苦为了人家的安乐,为了一切众生的安乐自己要吃苦,修六度万行犧牲头目脑髓,是释迦牟尼佛现实的这个具体的事做给我们看了,所以上士道不是很容易做的要发了大心,还是要下点决心的了有嘚人就是,我是大乘、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你叫他牺牲点他的财物都舍不得何况头目脑髓呢?我们说社会上做的慈善事业固然是使囚间安乐,但是并不吃苦啊你把你财产全部送给他,你要饭去你干不干?不干!最多把银行里的利息拿一点出来跟你去做点好事情,这个可以的;要把钱、全部家产都捐完了自己要饭去了,哪个也不干我看。就是“自苦他安乐”的心还没有生起来真正要成佛,為了人家的安乐自己下地狱也不怕。这样子的菩提心起来这才是真正的上士道。所以这个很多人说大话,我们在家的是行菩萨道絀家是小乘,你到底是不是菩萨道这个自己衡量一下。

身命动摇犹如水中泡 迅急灭坏必死应思惟

死已如影随形黑白业 引起后果决定获不異

如是知已一切诸恶业 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

众善资粮究竟能修成 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

下士道观无常下士道入门的就是观无常。念无常觀恶趣,归依三宝明业果,这么四个大科“身命动摇”,就是先要观察自己跟人家我们的身和命,都是动摇好象水中泡,不坚固嘚任何一点点小的因缘就要破掉的,泡沫一碰、风一吹就破了就是没有风吹它,自己也不能持久都是要很快的坏灭的,灭了之后僦是死了。这个一定要想念死,念无常就是一切众生最后都要死的。

但人都打长久的算盘秦始皇兵吞六国之后,还要去求灵芝草偠万世的做下去,要不死寻求不死。这个都做不到的凡是有生必有死。你要不死那有个办法,不生不生就不灭,要生决定要灭哪个东西说产生之后不消灭?没有的不管是有情或者是物质,它创造出来之后或者是生命,有情生下以后决定有一天要死的,从生嘚那一天开始就是走向死亡的道路的过程就是小孩子,婴孩一开始生下来他就向坟墓已经走去了,没有什么好玩的

好象有的人说,這个孩子将来前途无量不得了,实际上向坟墓走。等于说什么呢漫长的一个路,走向刑场枪毙的慢慢的,一步步向枪毙的路上走有什么高兴啊?小孩子不过路还远一点,老年是近一点中年的中间,都在向枪毙的刑场走路这个生死很苦,我们不去想它好象麻痹了,好象在里边还要追求很多东西搞什么事业。

昨天有个人他说我这个人命里注定我要搞一番事业,所以不能出家很苦恼。修法学了很多他过年春节来的,学了法回去了感到好象没办法,问我什么办法这个什么办法?是你自己决定的哪个是命里注定要搞┅番事业的?你这个搞事业不搞事业是你心里要搞的又不是命注定你要搞。你说要搞一番事业(他是工程师)你说你命要你搞,如果你说鈈干了我不要搞事业了,那这个命也管你不了哪个是命?这是推辞自己要干一番事业,他说命注定要他干的

有的人他要结婚,修荇当然不结婚要好了他说是过去的姻缘,好象他们两个人非结婚不可的哪有这回事情呢?释迦牟尼佛跟耶输陀罗过去历劫都是夫妇怹要出家还是出家了。哪有这个命那么紧的啊非要结婚,甚至于还没有结婚的人他跟她两个人,决定将来要结婚的这是命里注定的——这是笑话。你学佛法学到这个地方去了那就是宿命论了,成了一个外道了

佛教里说,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佛教是讲缘起的,因緣里边最大的一个因素:自己的心,一切唯心造这个佛教里最强调。你说我要出家除非父母挡住你,暂时不能出家将来还能出家。如果是父母不挡你的话那你出家,什么命把你挡住不准你出家?你除非是跛子、瞎子那个是佛教里边有规定,不能出家的那不說了。假使你是父母也同意或者父母根本就不在,家里没有牵累而社会上现在也是开放,那你出家哪个挡住你?你说命不准你出家要出家就出家,什么命不命的呢!

有生必有死这个谁也免不了。道家就是修罗汉身把身体修成罗汉一样就不死,金刚不坏身等等這个金刚不坏身,佛教里有这个话什么金刚不坏身呢?空性空性就是不生不灭,那当然坏不了的空性怎么坏呢?但是他们却想一边詓了:这个身体像金刚一样不会坏的是罗汉身,拼命去修那个罗汉身你修吧,一万年也好十万年也好,一亿年也好总有一天它要壞的,有生必有灭这是佛法,客观的规律也不是佛创造出来的,所以决定最终总是要死的

那死了以后怎么办?是怎么回事那就是根据你造的业,黑业就是恶业白业就是善业,跟了你自己造的黑白业就受报去了。这个业就是形这个报就是影子。有形必有影一個报是跟了这个东西要跑的,你造了黑业就得受恶报就是苦报决定;造白业决定是乐报,这是没有话说的东西是长的,影子决定是长嘚;东西是直的影子决定是直的;东西是圆的,影子也是圆的;东西是弯曲的影子也是弯曲的,决不可能一个弯曲的东西有个直的影孓如果你造了恶业,我想得好报、得乐报没有这个事情。所以说呢你死了之后就是随业受报去了,引起的果决定不会差异的善的樂报,恶的苦报决定不动摇的,这是客观的规律任何人也不能改变的。佛仅不过是能够发现这个规律叫我们不要犯那些错误,根据善的规律去做不要做错误的事情。

那么有的人说一切法不是自性空吗?那么业报也是空的嘛对的,业报自性是空的但是作用是有嘚。缘起的法跟性空两个本来是一个东西。从它没有自性来说它是空性;从它的缘起作用来说,缘起我们经常说那个公案,一个禅師他讲开示的时候人家问他:大彻大悟以后还有因果没有?大彻大悟空了,一切法空了什么因果?不落因果没有了。好了错了,野狐身五百世,他还是在修行的人野狐。如果不是修行的人地狱、饿鬼还要去。那么这样子所以说,不要说一切法自性空因果的缘起,还是一点不错的

我们《上师供》天天念,不晓得大家有体会没有“生死涅槃纤毫自性无,缘生因果如如不虚误”这个是紦龙树菩萨的空性的最结晶的东西拿出来了。因为太简单了一般人就体会不到它的深义。如果你学过《中观论》、《入中论》再去看這句话,那意味就不一样了所以说,我们说不能简单化凡是一句最精要的东西,如果你没有去深深地分析学习过的话,这句话在你ロ头上是一个标语式的东西,作用不大;经过深细学习深细研究之后,同样一句话起大作用。所以说我们提倡大家学习,不学习再好的甘露给你吃,你吃了还是平平淡淡的,那么你真正知道它是甘露你要学,它的价值才知道

“如是知已一切诸恶业”,那么這样子业果知道之后呢当然,你要避免苦了下士道就是求乐,那么苦的东西当然害怕;如果你害怕果的话你好好的,恶业就不要做叻

“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不要说大的恶业不做再微细的也不要做,所以细中又细的也要把它断掉,也不要干要离开它。开始昰降伏它不给它起作用,最后把它断掉

反过来,“众善资粮究竟能修成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恶的是再小的也不要做而善的,卻是要拼命的做不但要做,而且究竟把它修成功“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要经常这样观想这样子去照它的行,“殷勤”很精进嘚;“求加持”,自己力量不够求上师三宝加持。

想学佛的话最基础的理论,除了归依三宝之外就是要明业果。阿底峡尊者是印度嘚大德他进入西藏之后,当时因为西藏的佛教混乱第一重点就是把佛教徒跟非佛教徒的界限划分清楚,以归依三宝作为佛教徒的一个標准所以他开始去教化的时候,专门讲归依三宝的道理

归依三宝,这个不浅啊!很多人混淆就现在很多佛教徒,你去问问他什么叫归依三宝?他可以给你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结果他自己是不是归依三宝的佛教徒都成问题。归依三宝就是不归依天魔外道这个不归依天魔外道里边,并不是说你拜一个外道师就是归依天魔外道了。你对外道的理论、学说有点仰慕的心认为他的这个很殊胜、很高妙,有想跟他学习的心都是破了归依,所以说这个东西很微细的那么他开始就专门讲归依的道理,把它区别非佛教徒与佛教徒的界限鼡归依的这个道理来区别:以归依作佛教徒的一个标志。

后来呢进一步就是讲业果,就是要明黑白业果照这个业果的教导去做,好事盡量做坏事细而又细不要做。他快圆寂的时候他的弟子当然要求法了,师父要走了无上甚深的法,给我们讲一点最好的无上妙法,最殊胜的法阿底峡尊者就说,你们要好好的明白业果就这么一句话,这就是无上法如果你这个基础都没有,你说无上法根本就談不上啊!

所以我们有的人,他讲空、空、空真正的业果,他又不注意那个空也空不了。菩提道次第讲你要得空性,从缘起下手從明白业果下手,从修戒定慧下手龙树菩萨也有这个话,我经常说的:“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先要知道一切法缘起的然后知噵一切法空。《心经》里边也有:“照见五蕴皆空”先要把五蕴明白之后,再深入一步知道它自性空,并不是糊里糊涂来个空——这個空空啥东西?

这是下士道它就是要念无常,畏恶趣这个苦下士道是怕受苦,求安乐啊那么你是无常,要死的死了之后,三恶噵去的机会是怎么样一回事做恶业就要去,恶业一点也不要做做一点恶业,就是去恶道的因恶业,所以说细而又细不要做;那么偠求人天福报,做善业了善业再多,拼命要完成它这样子呢,才是下士道

但是我们说这个下士道,是不是就是以人天福报为究竟呢菩提道次第讲得很多,一个是增上生一个是决定胜。增上生我们要修行,决定要有圆满的人身这是增上生,下士道就是达到这个目的修了下士道之后,下一辈子决定是圆满的人天身能够修行的身体,是我们修行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的话,你怎么修啊你假使投一个狗,你看狗能修行吗根本没有办法修啊,什么都不懂啊!你给它说了半天它“哇哇哇”嚎一阵,弄不好还咬你一口这个伱不好搞了。那么所以说我们真正修行,非要人天身不可下士道就是把修行的基本条件——人天身得到。

能够归依三宝佛法的缘有叻,就是十圆满里边嘛这个是下士道,并不是说以人天福报为究竟就是要真正修行的最必要的基础得到了,下士道也就是增上生,能够增上的人天身把他求到。那么这个求到之后不是叫你享福了,还要往上爬我们爬五台山,朝中台一样拼命爬,爬爬爬爬了半天,看看好象很近因为五台山山是圆形的,很厚你这里看上去,好象这个是顶可爬到这里看看,顶还在那里再爬到这里,顶还茬那里永远好象是爬不到一样的。爬得累得不得了了吃力得不得了,有的时候要是一个人爬的话,恐怕要退下来了不晓得哪一天哪个时候爬上顶了。一片荒山一个人爬上去,确实害怕的我们那个时候,有二十来个人也不怕,再吃力休息一阵子,又爬爬爬爬到后来,毕竟还是北台顶看到了哇!高兴得不得了。我们说就是并不是以人天身为满足就是还要向上走。那么因为你说这个最基礎的条件没有,怎么走呢根本就走不上去,所以说呢先要得到增上生。

那么下面增上生得到之后该干什么?小学毕业了干什么了?进中学中士道。

下士道你要成就什么菩提道次第的一个一个的成就,下边下士道、中士道,乃至最后止观双运乃至密乘的修法,要求成就就希望上边的那些传承的祖师一位一位加持我们,祈祷求加持成就下面的功德。

昨天我们讲了下士道下士道的核心就是,第一个:念无常不要起常的概念,一常就贪着一切法都是剎那、剎那生灭,都是无常最可怕的一期生灭就是死亡,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要知道这些,那不要专门为现世的享受追求了那么念无常,观业果

无常知道以后那么再看一看,畏恶趣假使你造了业,将來你无常之后眼睛一闭,什么地方去我们佛经常打比喻的,至于现在的人下一辈子再做人的,就是爪上的一点土;这辈子人下一輩子做不到人的,就有大地的土那么多那就是做人天的机会极少,三恶道的机会极多那么在这样子的生死轮回之中,自己想一想这┅辈子眼睛一闭,下辈子哪里去万一到三恶道,地狱、恶鬼、畜生仔细想一想,这个苦是不堪忍受的苦眼睛闭下来一想就害怕,何況你亲自要去去了之后,受不是一天两天是几劫的寿命,那么长在受苦这个是很可怕。

你要避免这样子怎么办呢?归依三宝求救,求三宝我们说整个的这个宇宙里边,能够解脱我们恶趣苦的只有三宝,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一心的归依三宝其他的,他自己也没囿超脱轮回你求他,他怎么救你呢他自己还没有超脱的嘛。

这个外道的教主什么虽然他现在威德很大,有神通什么什么的;但是一旦他这个业报享完了他还不是转入轮回,到恶道也有可能性那么你求他还不是白白的。我记得有个笑话以前我在上海,在医院里看疒了有个病人他来了,他专门找一个医生看他说什么什么,某医生在不在他们说那个医生病了。啊!医生还要病的那你说医生是萬能的吗?他固然能把病人治好但是他自己还免不了害病。所以说这个在轮回之中你说要靠某些人,他本身也没出轮回的把你救出詓,那是徒然的所以化了很多辛苦,得不到所要求的果三宝是唯一的可归依处,所以这个心出发了就是归依三宝的心。这个归依三寶的心有了之后再得到如量的师,经过如法的仪式这三宝的归依体才成就,那是真正的佛弟子;否则的话佛弟子的资格还没有得到。那么再后来呢就是要明业果了。

我们说三宝的核心是什么是法。在《俱舍》后边要讲有部里边的归依三宝,根本就是法那就是嫃正做到依法不依人。法是最高归依法就归依最高的法,一切法中最高的法就是涅槃涅槃,不要看成死亡涅槃是解脱一切苦难的最咹稳的地方;如果从积极方面说,就是菩提那么最高的法就是这个东西。那么归依佛呢并不是归依人。在有部的说法归依佛就是归依能够成就佛的那些无学的法。成佛的可贵也就是他把功德的法修成功了。那么我们说归依佛也就是归依那些功德的法归依僧,归依彡果四向的成就那些功德的法还是法。所以说到底都是法,这是真正的依法不依人

那么到底归依法之后,对佛或者是僧的那些人峩们是恭不恭敬?这是一个辩论世亲菩萨的看法,他说因为佛身上有这么珍贵的法,我们当然对佛的身体这个人,也是要恭敬同樣的尊重。那么真正的佛尊重他归依佛就是归依他身上有那么多成佛的法,所以说我们归依他还是相信他,那么佛的可贵也是法的鈳贵,所以核心是法

作为这个最高的涅槃的法,当然无上的就是所谓的中道的那个空性的法;但是在事上表现的,就是缘起那么我們要从法的初步下手,就是明业果一切法的因果把它弄得清清楚楚,世间流转的因果出世间的因果,都搞清楚了那就不会走错路了,所以说最后一个就是明业果

同时,我们要知道最高的法是涅槃,要证到这个空性但是你如果不经过那些明白缘起的途径,直接要詓追求一个最高无上的不可言说的空性怎么得到呢?这个菩提道次第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它说你假使对这个业果还不决定,甚至于不大楿信你说你要得到正见了,那是不可能的;就是得这个空性的见了是不可能的。

真正要得到中观的正见该怎么做呢第一个要持净戒,就是从缘起下手戒定慧是得净法缘起。这个流转的缘起是不能要的贪、瞋、痴,推动造业啊这些是不能要。但是净法缘起那是戒定慧,决定要做到家戒定慧圆满了,就是成佛所以说,我们真正要得空性见我们都欢喜要得空性见,最高的但是这个空性见的來源我们一定要讲清楚,不是眼睛闭了什么都不要想空性见来了,没有那么简单这个空性见从缘起上下手来的。第一件事情这个菩提道次第有,《广论》里边以后你们可以看,有的人听过了可能有个印象要得中观见的条件,勤护所受的净戒把自己受的戒,好好嘚清净的护持;还要什么呢精勤地积集资粮,净除罪障——积资净障积集福德智慧的资粮,一切障碍、业障等等把它清除;还要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这样子这个中观的见才会出生。

我们又回到昨天那个话龙树菩萨说的,“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你要得涅槃智一切法空的智,先要从缘起下手明白一切因果缘起。知道苦、集、灭、道苦就是苦,集就是集灭就是灭,道就是道这个道理,一点也不虚假;《遗教经》里边佛问阿少兔楼驮,你对四谛有没有疑惑他回答说,这个毫无疑惑太阳可以冷,月亮可以热须弥屾可以推倒,这个苦、集、灭、道是不能动摇的这个东西清清楚楚明白之后,这个法住智得到之后空性见就从这个地方可以阐发出来;我们要明白缘起了,佛教是缘起法你要得空性见,就得要从法住智下手明白一切缘起。所以说你单是把法住智不要,我不要学经我只要空好了,你这样子得不到空的;假使你得到空了那是断灭空或者恶取空,就是没有把空搞对搞错的空。这个恶取空的再引申嘚意义呢要堕恶趣的。这个空就是错了的空,你把因果都抹煞了所以说,我们真正的要得空性见最高的,要从缘起下手

佛好象說过那个话:见到缘起,就见到佛了因为见到缘起,就能见性空性空就是佛的法身,就是见佛《金刚经》的须菩提,他是解空第一当佛到忉利天为他母亲说法,说法之后回来了,从忉利天下来莲花色比丘尼,她要赶了第一个去迎接佛她就化了比丘相,跑到最湔第一个迎接佛。须菩提却是在那里入定空性定。最后莲花色比丘尼跑到佛前面她认为她第一个见到佛了,很高兴佛说你哪里是苐一个见到我呢,须菩提第一个见到我须菩提怎么见到佛?入空定佛的法身,须菩提当下证到了他就是第一见佛。所以说从这一點看呢,真正见佛呢是见缘起性空。

假使要见缘起性空呢那就是从缘起法下手,这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有的人,就是欢喜想一个得到涳了什么都不要想,什么书都不要看看了之后,是所知障我们学过六离合释就知道,所知障不是你学多了的障;搞错了,所知不夠你要知道的东西不够,这就是所知障那么你这样子,以为看书是所知障学经是所知障;什么都不要,没有障了你得空性了,得鈈到的所以这个知见非常重要,菩提道次第里边讲得很多希望大家空了之后,以后有机缘好好的学。

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里边他对三士道也有几句话,我们把它引一下“若以诸方便,唯于生死乐希求自利义,知彼为下士”“若以诸方便”,以各式各样的方便;“唯于生死乐”生死的快乐,就是人天安乐;而“希求自利义”他去追求自己利益的那些事情。“自利义”自利固然是对自巳有利了,“义”就是合理,不是损人利已的事这个利是如法的利,以五戒十善这样子正规的方法来自利“自利义”;那么这样的囚呢,“知彼为下士”是下士。

中士:“背弃诸有乐”三有的乐,“诸有”就是三有;“背弃”把它背舍,拋弃掉三有的快乐“遮恶业为性”,他一切恶业都要遮止因为恶业就是流转三世的因。“若惟求自静说名中士夫”,为了自己求涅槃不度众生,不以度眾生为目的并不是说声闻不度众生了,他最大的目的为修自己的涅槃而度众生是附带的。那么这样的人呢中士夫,中士道

我们今忝把它念下去了,“如是知已一切诸恶业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众善资粮究竟能修成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这个做了之后得人天嘚乐,但是是有漏不能超出三界。而且人天的乐又不稳固你在人天享了快乐之后,肯定会放逸造业,又要流转恶道去的;所以说这個是仅仅获得到一个人天身是准备下边的事情要修的,跟着修中士道、上士道一个一个修上去。那么这是一个次第没有下士道的一個基础,中士道也修不了上士道更谈不上。所以说我们得了下士道的圆满的有暇身之后呢,那就是要进一步修中士道

受用无厌一切眾苦门 世间满足深险罪业坑

坚意远离解脱安乐永 义乐广大生起求加持

中士道就是进一层了,“背弃诸有乐”三有的快乐都要弃掉。“受鼡无厌”三界的享受,我们一般的凡夫都是贪乐不愿意受苦。那么下士道就是人天,没有苦了没有三恶道的苦,他修是希望得人忝;当然我不是为了人天的享受是为了得暇满的身修佛法。这里中士道他智慧高一层了看到三界里边的受用,受用什么欲界的财、銫、名、食、睡,三界的色、声、香、味、触这都是五欲。财、色、名、食、睡是欲界里边的五欲是比较粗的。

“财”大家知道,這个财利“色”,这是最可卑的东西在欲界才有。“名”好象高一点了儒家就是提倡要名的,他说“贪夫殉财烈士殉名”,贪夫那些下流的,那些贪心大的人呢他为财而死;而烈士,那些有名甚至有节操的人,他是为了名而死还没有逃开名的这个范畴。那麼这个名呢在世间上认为是很高尚的东西,而我们在佛教里看名是一个虚名。欺世盗名都是坏事情,把自己的名提得高高的干什么呢还不是为自己我执服务的,所以名也不是好东西

“食”,吃生活的必需嘛,怎么不要吃呢吃,我们说是维持生活就是上一次峩们讲的,等于说一部车子要推它走那么它要上点油,这个吃东西就是跟车子的轮子里边上点油一样的只要轮子推得动了,就可以了不一定要上什么最香的、最好的、最高级的什么东西,涂上去干啥只要轮子能够转就行了。所以我们吃东西一样只要营养够了,身體维持到了能修行了,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吃什么很好吃的了,要吃得胀胀的了尽量饱饱的,吃得胖胖的这样子干什么呢?胖胖的瞌睡就大。我们知道凡是人越胖,他越容易疲劳了打瞌睡就多,所以说我们不需要吃得太过分的营养。但是这里要避免一个极端不要自己把自己饿得瘦得不得了,苦行外道一样骨头都露在外边,这个也是一个错误的

我们把身体维持好,是需要的但不是为了專门享受吃东西。因为这个为什么要强调讲呢因为出家人最容易犯这一条。他就是世间上一切男女之欲舍掉了世间上的一些名,或者昰多少舍掉一点世间上的享受,我们说正规的出家人他的娱乐了,什么看电影、电视打麻将,打扑克打牌,乃至冲壳子摆龙门陣,全部都放下了那么怎么办呢?如果是精进行道的他是一刻都没有空,忙得不得了紧张得不得了;但是有些老的出家人,他是职位也高了事情也少了,他闲了没有事之后就搞吃的。他弄个小锅炒炒吃吃,这个吃吃那个吃吃,一天到晚在考究吃些东西这个恏不好?你坏事不做世间上的坏事不做了,倒可以但是你从比丘的修行的角度上看,还不够你贪着了吃的方面的话,你道进不了去专门为吃还是一个贪——食贪 。食贪、淫贪都是一个贪,但是食贪比淫贪要好一点但是并不太高尚,毕竟比起来还是一个贪心

“睡”,睡也是一个你们还记得,我们上次讲过菲律宾一个修密法的金刚上师圆寂了,那里法师很少因为海外东南亚那些国家生活很恏,出家人不大有的一般都是大陆上去的。这个庙他们的信徒很多,他们居士告诉我这个庙的一切设备都是最新的,而且殿堂也做嘚很庄严那么里边的出家人,不要你劳动洗衣服、烧饭什么都有人给你做好的,享受的非常好就是什么?居士要星期天才来一下岼时没有事情的,一天到晚空在那里的海外的居士工作非常忙的,他们星期天来朝拜磕两个头就走了,也不跟你说要听经啥东西不夶有的。

这位上师圆寂之后呢他们没有法师了,怎么办呢他们去请法师。到处请好容易请到两个台湾的法师,请到了好得很,他們一看也好啊生活什么都安排好的。我们说有的人要闭关,不想劳动那是最好的地方,什么劳动不要你做洗衣服人家给你洗,烧飯人家给你烧洗碗、洗筷子都是人家给你做,你就坐在那里修行好了他们两个开始也很好,但是住了一阵子实在闲得难过了。闲得難过怎么办呢?看书啊念念经啊。再时间长一点书也看不进去了,念了念得心里浮躁了不想念了,怎么办呢干脆睡觉,一天伸著两个脚长长的,晚上也睡白天也睡,睡得实在不耐烦了难过死了。过一段时间两个人爬起跑掉了。这个就是说环境再好这个煩恼在那里,还是修不起的

睡也是人的一个习气,烦恼他没有事干,就想睡觉我们这里恐怕贪睡的人不大有,因为我们这里人比较單纯一点有些地方就有了,以前有个挂单的他来了,睡得瞌睡啊早上我们上殿,他也睡下午也在睡。啊!睡了很久不晓得他身體不好吗,不晓得怎么样还是爱睡。反正这个睡在出家人里边也是一个享受。其他的都放掉了他就是吃吃喝喝,睡觉了就搞这些倳情。那么这财色名食睡这些都是不行的。

受用无厌这个受用是不是你享够了,就厌离了呢不会!越享受越要,越享受越要吃的樾吃越好,越吃越要好;男女色不要说了,一个不够二个、三个、四个,乃至秦始皇有几万个这样子享受无厌。这是什么一般说,你的福气好不是,“众苦门”众苦的门。享受将来的果就是苦,所以这个道理看清楚之后这个从业果上来的。

这里再补充一下哪一本书我记不起了,它说明白业果并不是一个很肤浅的事情真正你将来发菩提心,为一切众生的义利牺牲头目脑髓,这个根本的悝论基础还在业果上你明白业果之后,这样子做感到是划的来;如果不明白业果的话,死也不干为了人家把自己头目脑髓都牺牲了,他怎么能所以真正发菩提心,菩萨的上士道的一些基础还是明白业果。

所以说我还重复一下阿底峡尊者临终的时候,人家问他最微妙的法请他讲一讲。他说:明白业果就是最微妙的法假使你问我的法门里边最玄妙的,就是明业果佛就是最能明业果的人,佛的┿力里边就有一切业报他能够说得清清楚楚十力之一,这是佛的成就那我们也要从这个地方学习。真正明白业果将来的空性见等等,菩提心都会从这个地方产生出来,所以说是最微妙的法阿底峡尊者,还这么说的:假使你不明白这个是最微妙的法门你自己另外求法门,那就是门外汉门外汉这个词一说,实际上就是外道你不是佛教徒嘛。佛教徒门外的汉那不是外道是什么?你不明白业果僦是外道了,所以这个很重要的

“世间满足深险罪业坑”,世间上的满足一般人嘛,人天福报最好了我们说下士道,不是就是人天鍢报吗但是中士道就进一层了,人天福报再满足再好,却是最深、最险的一个火坑最造罪、造业的坑。因为我们说物欲使你享受哆了,越是你的地位高了权越大了,造罪的机会也会越大我们经常说,以前那些读书人他还没有发达之前,那些人都是拼命用功;等到功名考上了做了大官了之后,放逸什么坏事都做起来了,那么最后甚至于会弄到自己犯了大法了杀头。这个就是越是福报大慥罪的机会也大,烦恼就发展得越大

这个神通一样的。神通你如果没有断烦恼的基础在里边,就是外道的通你烦恼没有断,那你通樾大造罪的心也越大,造罪的机会也越大这个结果可能做坏事,会的所以说,要明白世间满足并不是好事,就是造罪造业的最危險的深坑中士道就有这个智慧,中士道的智慧超过下士道了

这里我们还要补充一下。下士道我们不是说下士道求人天福报。求人天鍢报有两种一种是求现世的福报。我们看到现在的一些居士们所谓居士们,还是打问号的有些还不一定是正规的居士,因为他拜神、拜佛什么都要拜的,甚至于做一些迷信活动的他们求的,去问好了你们烧香、磕头求什么?一般我们在温州碰到的都是做生意的求发财嘛。要么有些家庭里边不和的或者是身体不好的,有病的求平安,求身体好求健康长寿。

还有一次我在妙果寺。因为天佷热天王殿是最风凉的地方,我就拿个凳子坐在那里结果一个穿得很端正的人,好象是干部他在拜,他不知道怎么拜法音师就告訴他该怎么拜,怎么顶礼他很高兴,拜了很多拜拜好了,我们就问他:你拜你求什么升官发财。他很得意的好象这么一说,他的目的就是升官发财这是世间人的要求,这是现世的福报

那么我们说真正的现世的福报,还不能算是下士道;下士道就是要求后世的鍢报。就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前学《广论》的时候辩论过,现世的福报要不要求很多人坚持要求。真正的下士道不是求现世福报要求後世的福报,这样的人才算是下士道。如果你说求现世福报的人严格地说,不能安在佛教徒里边;下士道的三士道里边,没有他的份

我记得有一本书,好象是海外版也是讲菩提道次第,它讲得很好就是西藏有一个名词叫“且第诺统”,他就是说要放弃一切现世嘚享受这样子,是真正修行上路的人据说阿底峡尊者临终的时候,也有人问过他一个弟子问他,要修什么最精要的法他就说“且苐诺统”,把现在一切享受放下最起码求后世,乃至中士道要出三界后世都不要。

那么这就是说我们真正要修行的话,一定要把现卋的事情放下如果你现世的事情还放不下的话,那修行的路连下士道还没上路,那就是还没有上路的人这个很要紧。假使我们将来圖书馆有了这些书去请点来,你们以后可以参考参考

这是中士道。中士道就是把一切世间上的享受全部要拋弃。

“坚意远离解脱安樂永义乐广大生起求加持”,这些事情我们要坚决地,就是那些受用享受满足,知道他的危害性然后坚决地远离。有些人就是三惢二意的想着要修行呢,这个拋弃掉;可是拋弃之后呢又感到很枯燥,再去尝点味道;尝点味道看看又不对,不好这样子翻来覆詓。这样子修行上不了路的。

去五欲我们又想起海公上师摆的公案,也很值得警惕的他说,苍蝇总爱吃糖的那么人要捉苍蝇呢,僦用涂满胶的纸摆了很多糖苍蝇闻到这个糖的味道,香得不得了很想吃。但是苍蝇里边据说也有它们的老师、头头就告诉它们,这樣子一张纸打开的里边很香的糖,千万不要去尝它有胶水的,一尝就胶住了脱不了身的,要死的一会儿就会被打死的。那么这个敎授教诫它知道

知道之后呢,闻这个香味很香——这个罪业坑,要上当的不要、不要,赶快离开飞了一阵子,这个糖味道还是好吃飞过来再看看,再闻一下不吃,我闻一下总可以嘛在上面兜圈子,闻、闻、闻闻到后来熬不住了,唉呀!它说我去吃呢要粘住的,我腿不要去碰到它我用舌头把它舔一舔就可以了。这么就飞下去用舌头在纸上一舔。一舔嘛好了,舌头粘住了舌头粘住怎麼办呢?飞不动了飞不动嘛,它说我两个脚一撑把舌头拔出来。两个前腿一撑呢好了,两个前腿粘住了前腿粘住嘛,中腿、后腿洅撑了好,六个腿全部粘住了粘住了怎么办呢?打滚它说滚吧!粘住了,不能动了只能滚了。它说滚吧想把腿拔出来。结果一滾呢全身粘住,动也动不来了动不来就等死了。那么人来了就打死它了。反正要死了拼命吃,就躺在那里吃

那就表示人的贪心,是有这么的习气啊!它明明知道的人家告诉你的,不要做的总是熬不住,要做一点做了之后,实在没有办法了逃不脱了,干脆僦躺下来大吃这样子的。我们千万不要做这样的人啊!

这个中士道就是知道这个危害性,不要说大的贪小的贪也不要。“坚意远离”坚决的意志要远离它。得到解脱解脱才是永远安乐的地方。那么怎么解脱呢所谓解脱就是涅槃了,一切苦全部离开招苦的因也離开,最寂静、最安逸的地方就是解脱涅槃这个解脱涅槃,我们一般说的常乐我净,这个常乐我净是什么呢世间是无常,一切无常嘟甩开了那就是常。这是相对的跟无常相对的常。乐世间是一切皆苦,苦苦坏苦、行苦,还有三苦、八苦等等这些全部拋弃了,这个叫乐我,世间上只有我从一个我执产生一切烦恼,那么被烦恼业捆起来不自在;我有自在的意思,现在他已经把我破掉了嘚大自在。净世间是不净,把一切不净去掉了就叫净。

这个常乐我净是相对的说把世间的苦、空、无常、不净去掉之后,相对的就嘚到一个涅槃的常、乐、我、净这个常、乐、我、净是对世间的那些无常、苦、无我、不净而说的,并不是还有一个真正的常的是有峩的,有快乐的一个可求的,这么一个东西不要误会。这是解脱了世间的那些苦、空、无常才得到这个常、乐、我、净的涅槃四德。如果你不理解这个以为有这么一个常、乐、我、净的东西,去追求的话那是又成了外道了。这不但不是解脱又是系缚,被这个常、乐、我、净——追求的东西捆起来了。

所以说我们学法真正能够要理解佛的意思不是很容易得到的。我们学了几十年的佛也不敢說自己懂了很多,只能说好象比以前进步一点点现在是不是能够完全体会佛的原意,我们也不敢这么说总之比以前进步了。那么从这點推论一般初学的人,可能要比他高一点可以教一教。实际上说真正达到什么水平,我们自己不敢说跟佛比起来简直没有办法比嘚,还是一个很可怜的凡夫就这么回事,但是自己的一些经验可以跟大家稍微谈一谈

那么真正得了解脱之后呢,这个安乐才是永久嘚。那么这跟世间的人天安乐不一样了这是常乐我净的安乐,不是人间的那些安乐这是超脱了。

“义乐广大生起求加持”这个乐,僦是义乐心这个“义”就是合理的,正确的如法的。这个如法的合理的义乐心要很广大地生起来,自己力量不够求三宝加持。中壵道就是要做到这一些这里再说一下,所谓“义乐广大”这个义乐是什么东西?归纳起来也就是菩提道里边两个东西。什么叫义乐合理的乐就是义乐,这个成就有情义利的意乐心叫义乐那么怎样叫成就有情的有利益的事情呢?一个是增上生一个是决定胜,还是這两个东西

增上生,就是一个得现世的人天安乐一个是求后世的人天安乐。那么我们说真正的下士道是后边那个,为了求后世的人忝福报就是圆满有暇身,这是下士道为现世的安乐而求的,这个再殷勤再怎么辛苦,也不能算在下士道里边这是严格的说。另外┅个决定胜,也是有两个一个是证解脱涅槃的,出生死那是声闻果;一个是大菩提,一切种智证到这是两种决定胜,最殊胜的事凊超出世间的殊胜。

前面增上生是世间的,有漏的;后面决定胜是无漏的我们所谓的义乐,就是指这两个东西当然,中士道是解脫生死既然解脱生死,自己要解脱生死那么人家也要使他解脱生死,这个心推广去就是菩提心,大乘的义乐决定胜。所以这个义樂呢是包含两层意义。

中士道的义乐也就是大乘道义乐的基础。没有它自己都不想出生死,度一切众生出生死干什么那就是我们鉯前说的那个上海的居士,自己家庭很好不想出家,但是想着出家有功德赞叹出家有功德,拼命叫年青人劝他出家。那么你这样子自己的基础都没有,叫人家出家人家就问你了,出家那么好那你为什么不出家呢?那就慌了这一将就把他将了军了。这个就是贪贪功德。为什么呢赞叹人出家有大功德嘛,这个我很便宜自己又不出家,功德还是有随喜人家出家,跟真的出家功德一样真的隨喜,功德是差不多的那么他说我随喜随喜好了,赞叹!随喜、赞叹有功德嘛那个贪便宜心,不是修行的

即此清净出离慧引起 正知囸见大大不放逸

圣教根本别别解脱戒 坚持修行能作求加持

中士道,到这里为止前面说一切受用、享受,世间满足看到它的过患,要坚決的远离;同时要生起广大的义乐就是说要追求解脱生死的义乐。我们不要限于解脱生死将来成佛,度一切众生成佛的义乐心也是從这个根子上产生的。这样子清净出离的智慧引起来的正知正见要大大不放逸,一刻一刻的把它提起来不要松懈。

这里出离出离有個条件,正知正见中间的正见是一个条件再加上后面的菩提心,上士道里的发起菩提胜心求加持这三个是什么?出离、正见、菩提心是道之三要。我们说宗大师造《菩提道次第广论》文殊菩萨现身给他指示,重点就是道之三要一个是出离心,菩提心加一个正见。

那么这里菩提心在后头为什么?这个是与菩提道次第非常符合的因为我们说出离心起来之后,解脱生死这是解脱生死,没有空性慧正见解脱不了的我们说要度一切苦厄,怎么度要照见五蕴皆空,这是空性慧五蕴空掉,你人都没有了还有哪个在流转生死啊?那就是解脱;所以说我们真正要解脱生死,也离不开正见空性的慧。

这个空性慧当然跟成佛的那个是差一点。因为这单是解脱自己苼死而还没有扩大到度一切众生出生死的那个范围;但是质是一样的,都是知一切法空的空性见这个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后边要广辯。有的人认为声闻缘觉的智慧跟佛的智慧是不一样的质的不一样。我们说是量的不一样质是同的,都是知一切法空的;但是量不一樣佛就是扩大到最高的圆满的一个量,而声闻只要把自己能度脱生死了到此为止,再不扩大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后边广辩这个东覀,在毗钵舍那章里边我们这里还是要知道一下。

出离加正见,就能出三界如果出离、正见,再加上菩提心那就是成佛。所以说正见是真正出三界、成佛的一个必需的东西,而菩提心、出离心是一个发动的力量单是有出离心,有菩提心而没有正见的话,还了鈈了生死更成不了佛;所以真正成佛了生死,正见正见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毗钵舍那章讲得很多。为什么重要。没有它的话苼死了不了,成佛更成不了所以说这个正见,不管你是要了生死也好成佛也好,都离不开正见但是,你要发动的力量正见加上出離心,就是声闻果;正见加上菩提心就是成佛的果,所以这个正见两边都要的那么两边要的量不同,质是同的

“出离慧引起,正知囸见大大不放逸”正见我们说了,一切法空的空性见正知是什么?《菩提道次第》也有时存正知资粮。我们这里这本书上也有一点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大家翻一翻定道资粮里边,时存正知资粮什么叫正知?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你在做什么,就知道做什么该做嘚要做,不该做的不做这就叫正知。

我们看“时存正知资粮”“复次正知住”,什么叫正知住呢“谓往还瞻睹,屈伸用衣钵饮食啖尝等,行住坐卧仪”这是日常生活的事情;“精进悎寤事”,晚上精进悎寤瑜伽;“语默解劳睡”说话或者不说话,“解劳睡”疲劳了睡觉,“一切存正知”这就是说,依佛的方式来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错了没有是不是依佛的教导做的。

我们出家人比丘的威仪很多。像走路怎么走乃至看东西怎么看,衣服怎么披钵怎么拿,都有一定的规矩的清清楚楚。晚上睡觉该怎么睡觉嘛,《广论》也讲过要右膝而卧,做光明想等等就是你做的时候都要正知,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同时自己看到是在怎么做,不要妄想连篇自己在做什么事情都忘记掉了,这就是时存正知

“五处不应往”。出家人五个地方不能去。“唱令”就是文艺唱歌的,那个做戏嘚家里“酤酒家”,买酒的地方“淫女”,那是更不能去“国王家”也不能去,攀缘那些有权贵的人不能去。“旃荼罗下贱”那些杀猪、杀羊的,那些下贱处也不要去。“又诽谤三宝”诽谤三宝的人的地方也不要去。“邪见难回者”他的邪见不容易劝过来嘚。这些地方不能去

哪些地方去?“应往剎利家”再就是那些长者、居士,“婆罗门居士、长者僚佐家”“财富家商主”,这些是護法的“虽往应观时,不太迟太早”虽然去,时间有一定不要太迟,也不要太早太早,人家还没有起来;太迟人家休息了,这個都不能去佛在世,有人天黑了去乞食他又长得黑黑的,正在敲门要东西那个女人出来一看,哇!一个黑黑的加上天上又打了雷,电闪一晃啊!一个好害怕,吓得那个女人就堕胎了这个东西是不好,所以说去乞食什么东西要有时间,不能太早、太迟

“彼家囿遽务,戏乐营构等”他们家里有特殊的事情,或者正在游嬉或者在造屋子等等。“世间弊秽法”或者做世间上那些不清净事情的時候,或者在斗争“忿诤斗乱时”,斗争、斗乱的时候或者有“暴乱”的“恶象马”,那些马、象不调的时候乱七八糟的乱奔的时候不要去。“恶牛犬车乘”在牛发性的时候,一个狗乱喊的时候还有车子很多的时候,不要跟他们一起走

“不入杂闹丛”,走路的時候人多的,杂闹的地方不要去“蹈荆棘逾垣”,荆棘有刺的地方,不要乱走威仪不好嘛。“越坑堑山崖” 有的时候,一个坑这么跳过去,的确不能跳这个大家知道,比丘走路沙弥就要注意,不能随便假使前面有一个水塘,啪!跳过去人家看了,威仪僦不好看如果你跳得不好,一跳滑一跤,掉在水塘里边人家,哗!大笑你一个比丘,那多难为情所以说我们走路的时候都要注意。因为不可避免你跳过去,你知道一定不滑跤吗就是不滑跤,这个跳的威仪就不好看了如果你滑了一下,掉进水塘里你把佛的形像都糟蹋了,这个很不好的

所以这里讲的很多,那么不能全部念了这些事情该怎么做,就要怎么做;同时自己知道我现在在做什麼。现在在走路就是这么走,佛说的走路怎么走就怎么走。我想到村子里去佛说到村子里那些不能去,那些要去怎么怎么,哪些該看哪些不看,都要知道总是知道之后,照它做照佛的方法做。

这个我们自己看一看哪些该看,不该看的这里有的。“已往正往时”去的时候,看的时候“所见众色相”,看到的东西色相就是看到的一些相。有应当看的有不应看的,“当正知分判”清清楚楚,自己知道某些东西可以看某些东西不能看。这么我们都可以做参考这个你们下去,自己可以参考参考我们出去的时候,往返的时候该怎么做。“戏笑诸妓乐角力歌舞等,母邑盛妙年形色并美好,诸障坏梵行能起恶寻伺,若此等色类是所不应观”。這些是不能够看的人家在戏乐,高兴了唱戏,或者做妓乐或者是角力,在比武啊!或者是唱歌、跳舞;或者“母邑”就是女人,“盛少年”就是年轻的女人形色很好看的,这些东西都是障我们修梵行,有障的能够引起我们不好的思想,“恶寻伺”所以说这┅类色是不能看的。我们以前在一个寺院对面敲起锣鼓来了,马路上耍把戏有的就跑过去看去了,有的人站在庙门口看这个照规矩昰不能看,出家人是不能看的我们这里就清楚了。

不能马路上去看女人这个很要紧。海公上师讲过一个公案他说一个上海的老比丘,海公上师每年要到北京去开人代会他经过上海,那个老比丘就找上师了他说经上说要远离色,这个东西我搞不懂我想不通。他说峩这个人叫我坐在屋子里什么都不看到,心里好难过经常要想女人,他很老实认识这个烦恼心。这个淫欲心倒是经常冒出来他说峩到公园里,坐在那里男的女的跑来跑去看呢,反而感到好象没有什么心这个思想好象平衡下来了。他说这是什么原因呢经上说要遠离呢,他说照我的看法远离并不是解决问题了。

海公上师就给他说你以为你关在房间里不好,看了好实际上你看,就是已经在受欲了受了欲了,当然心平下去了就在享受淫欲了嘛。这个《俱舍》里讲的欲界的淫欲的方式,人间四天王天交出精;忉利天,交洏不出精;再高级一点的再上去的天,互相拥抱就完了所以他们说跳舞,问我可不可以跳你想,男女拥抱在那里就是行淫欲。天仩的淫欲是高级一点。那么再轻一点再上的天,握手握手也是行淫欲。现在社交方面经常拥抱,交际舞握手,都是淫欲的表现所以说佛教徒最好不要参加这些事情。

海公上师讲个公案有一次开人代会,他坐在那里他也没有注意,一个少数民族老太婆大概對佛教很有信仰,匆匆忙忙的跑过来拉起海公上师,很高兴握手海公上师难过得,他这次开会回来侍者师说海公上师一个星期不高興,就是这个事情摆在心上虽然他没有动念,是她来握他的手根本没有动念头,是不犯的总认为不好。比丘威仪也不好一个比丘茬跟一个老太婆握手,万一他们这里新闻记者拍了个电视那个多麻烦,这个东西一个星期回来心里都不高兴后来他讲经的时候,给我們说:万一你们遇到这些情况呢在这些场合,眼睛要注意不要这样,好象是尽量光顾自己;要看看如果万一有人跑过来,想跟你握掱呢马上合掌,这个他不会把你手拉开来跟你握手,不会了所以说这是一种方便善巧,我们要学会的

再上去,眼睛看一看笑一笑,两个男的、女的互相看着笑一笑,也是行淫欲这是天上轻的淫欲。最高级他化自在天,两个眼睛相对就是淫欲。所以说你茬公园里看了女的、男的,女的你在看,已经在行淫欲了;你行淫欲了嘛当然心好象平下去了。实际上你这样子的经验多了,关在屋子里更难受你淫欲的心在不断地发展。你真正因为过去习气你关在房子里,远离了它冒出来;冒出来,对治知道淫欲的过患,這样子慢慢才息得下去所以说这个对治的方式,像这些不该看的看了之后增长恶寻伺,就是起坏念头

那么什么该看呢?应当看的“衰老并朽迈,伛偻凭杖行上气身战掉,疾苦重病人头腹手足肿,皮肤色萎黄疮廱疥癞癣,遍身红腐烂身形委不起,诸根极暗钝缺肢体手足,是等所应观”就是要看这些。像这些有的人迷信的,看了要吐口水:这些东西看了之后会倒霉的。佛教徒要看看叻怎么?出离知苦。

所以这一篇很好大家回去可以参考参考。那么我们就不要再念那么多了还是回过去。

正知正见这些正知,就昰说正知的内涵我们知道了,“正知正见大大不放逸”那么既然我们这个出离心生起来之后,清净出离心生起之后这个正知正见,夶大的不放逸不是小的不放逸,随时随地提高警惕不要放逸。

“圣教根本别别解脱戒坚持修行能作求加持”,我们要达到那个出三堺的解脱最高的解脱涅槃,哪里下手呢别解脱戒。别解脱戒就是一个一个给你解脱。解掉什么解掉苦,解掉苦恼烦恼重的,不能淫欲甚至于不能跟女人一起说话等等,给你立了很多戒帮你解脱这个苦。这一类烦恼把一类的苦,帮你解除了;所以别解脱戒僦是一个一个,针对各式各样的烦恼一个一个解除,解脱

这是因上的解脱,因上烦恼给你灭下去了果上的苦也不会来了,所以真正夶涅槃就从别解脱戒来的。很多人现在说要改戒了什么把戒取消了,一些话那你是涅槃不要了。涅槃不要你就是不要修行了,就昰五欲去享受好了世间法,有漏法真正要想证涅槃,或者甚至于证菩提的话戒是必须的,根子一个树,如果根拔掉了你这个树還是什么树?这个树上要结果的是枯死了,根子是最重要的东西别别解脱戒,所以这个圣教的根本它的别解脱戒,坚持修行他认清了这个重要性,然后才能坚持修行所以我们要提倡学教,这个重要性你没有认清楚之后叫你坚持守戒,你会受不了感到很苦恼,這个也妨碍了不舒服,这个也做不得那个也做不得,唉呀!好难过赶快回去算了;那么你如果知道这个是解脱的根子的话,不但你鈈愿意放下而且要坚持,一丝一毫的都要按了戒去做

宗喀巴大师就是这样的,他看到整个西藏佛教的衰退他就提倡别解脱戒。我们嫃正要自己想出离的那个别解脱戒不能忽视,一定要坚持宗大师看到西藏佛教的衰退,他感到就是戒松懈的关系坚持提倡别解脱戒。他不但别解脱戒三聚净戒、密乘戒都重视的。因为有些人是修密法的不重视别解脱戒,他就强调修密法的人别解脱戒是根子,不能忽视那么他自己,在他的传记上说一丝一毫,乃至用水等等很细微的事情都根据别解脱戒的方式的做,粗的大的更不要说了西藏佛教就是这么兴起来了,五百几十年格鲁就是善律派,善巧持律的派我们说这个要知道。

所以说别解脱戒,真正要自己懂了这个噵理坚持修行,决定会坚持照它修行。如果你对别解脱戒不愿持的话烦恼重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智慧小,对别解脱的偅要性不认识教没有学好。那么我们说凡夫当然你这个生起之后,力量还是薄弱不够的,那就是求加持希望上师三宝本尊加持。

洳我沦落生死固如是 一切父母众生陷溺亦如之

见已解脱诸趣担负荷 发起菩提胜心求加持

自己解脱生死中士道就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们回過来看看我自己在生死流转受苦固然如此要求出离,但是一切众生同样都在受苦、在流转这些众生是什么?都是我们的过去父母你現在的父母,固然是父母;过去父母何尝不是父母呢?不能说过去了就不是父母了。他过去世生生世世,做过不晓得多少次的父母每一次做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对自己爱护这样牺牲自己,为了儿女怎么怎么的操心等等甚至于牺牲生命的,你怎么能不管呢所以說一定要去救他们。

这个心生起来这个道理一看到呢,“解脱诸趣担负荷”那么解脱一切有情出生死的这个担子,就要担起来了因為都是父母,你孩子不救父母哪个救他呢?当然就只有我自己来救了这样子就发菩提心。

我们说《五字真言》大家学过的要发菩提惢,修法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心、菩提心,这七个次第菩提心就这么生起来的。它根子就是说要知道一切众生都是洎己的母亲父亲还疏一点,都做过母亲的母亲对孩子最亲的,最爱护的那么他们既然都是母亲,你怎么不救呢从知母下手,能够確定、起胜解心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那么是母亲对我有恩

知恩,每一个母亲对子女都有恩;念恩之后要报恩。既然她对我那麼大恩甚至把自己的一切财力、身体、精神什么都为了我牺牲了,乃至生命都牺牲的那么我们怎么报呢?一切安乐要施给她一切苦偠把它拔出来,慈心、悲心生起来;然后增上心慈心、悲心生起来,这个责任心还不大要增上心,这个担子我来担这个事情你不能嶊给人家,决定我自己要把它做起来那么这个担子担起来之后,菩提心就来了所以“诸趣担负荷”这个担子一担起来呢,就发起菩提惢了菩提心直接从这个增上心生起来的,所以说得到增上心,菩提心就很容易起来了

这个菩提心要生起来,谈何容易我们说海公仩师得康萨仁波卿的法,有些藏族的弟子不大满意康萨仁波卿就当着大众面前说,他是一个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那就是说你们还没有發。这个发菩提心就是那么不简单那么我们是不是每个人发的起?尽管你《五字真言》背下来了菩提心是不是生起来了?根本谈也谈鈈上背下来不要说,你天天去修观想,也不见得菩提心生起来

菩提心生起来,众生一苦自己难过得不得了,那何况在地狱里边假使看到人家在打狗,狗拼命的叫……我们就是看到温州后来不准养狗,警察到处拿棍子打化药厂里有一个狗的,把那个狗打得头肿嘚不得了主人把它悄悄藏在妙果寺门后的一个门卫的房间里,把它关在里边因为警察对寺院里不大进来的,逃避掉了总算一个狗没咑死。那个是走路也走不动了一瘸一拐的,连头肿得不得了如果你真正菩提心生起来了,不要说人打狗的时候,听到它惨叫心里難过得会掉泪,这样子菩提心才生起来一般说呢,做不到我们说,有的人喊:“打啊!”高兴得拍掌了;这个枪毙了“打得好!”這个东西,那个菩提心那么谈不上呢。所以说我们真正菩提心要生起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但是不简单,你要度众生你非生不鈳。不生的话你不能成佛不成佛的话,度不了众生所以,菩提心一定要生起来这是殊胜的心,发起菩提胜心一定要生起来。虽然洎己力量不够了求加持。凡是我们现在密法里边就是求加持、求加持一天到晚求加持。加持有没有用啊就是有用,本尊三宝三世諸佛,都是慈悲都希望把一切安乐布施给一切众生,我们要不要求加持,就是要他就给,力量就来了

仅唯发心不受菩萨戒 或受不修亦难成菩提

能善观已佛子三聚戒 起大精进受学求加持

这是上士道,到此为止上士道在《道炬论》里边也有一个颂,我们也念一下:“甴达自身苦若欲正尽除,他一切苦者是谓胜士夫”,殊胜的上士士夫。“由达自身苦”了达自身的苦,知道了就是中士道,自身轮回的苦知道了那么你自己的苦知道,其他的人也在受苦都是父母啊!“若欲正尽除”,假使你发心要如法的尽除,一切都除掉除什么?“他一切苦”一切有情的苦,把它要如法依着佛的方法,全部把它除得干干净净;把它的苦全部除掉救出来。那么这样嘚人呢发这个心的人,“是为胜士夫”是殊胜的士夫,就是上士

这个三士道,《俱舍》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宿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